|
过去写的与《庄子》有关的一些理解
庄子《人间世》原文摘录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揆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尧舜之所纽也,伏羲几遽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心斋、坐忘和抱一都是道家功夫。心斋,现在又称静功,主要专注于呼吸。而佛教的四念处修行方法之安那般那法与之近似。
以我现有的了解来说,安那波那法实践过程中需要关注一呼一吸是细长还是粗短,了解何种状态下呼吸是细长的,何种情况下呼吸变得粗短等等。继而,观察气息的流通过程,可选择鼻子作为意念定点,也可以让自己的意念随着气息游走。呼吸就是生命,通过呼吸的精微观察,我们可以对生命各方面有深入透彻的理解。我们的言行举止无不与呼吸密切相关,举例来说,我们紧张时,呼吸就变得急促,而两者简直可说是同时发生,所以我们才需要去学会观察自己的呼吸,逐渐学会控制呼吸,以达到觉察情绪的目的。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耳朵的功能仅限于接收外界信息,心智/意识的功能在于消化吸收外界信息和表达自己的思想。至于气,它进出人体,可净化一切。所谓心斋,就是关注呼吸使心虚寂,而大道只可能出现在虚空之中,所以心斋可使人见道。
德充符第五
第三段:常季曰:彼为己。……彼且何肯以物为事哉
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
这个世界上,认为自己的过错不及别人的(多或重)之人为多,默认自己过错多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人反而少。
第四段:申徒嘉和子产的对话,粗浅解读。
子产为郑国宰相,与申徒嘉同为伯昏无人的弟子,一同上课。子产因申徒嘉为残疾而不愿与其同行,故屡次向对方提出“不得共进退”的要求,由此引发了两人之间的对谈。子产认为申徒嘉之所以缺足,是因为受到天谴,罪孽深重,应当自省,尤其要明白自己所处的身份地位,不要过于傲慢。申徒嘉回应道:“在犯错这个问题上,绝大多人数人自认过错不至于引发现有的困境,而心怀抱怨;很少人会沉默不语接受命运安排,哪怕命运要他死也不辩解。像这样对不幸安之若命,需要很高的德行。我过去无法接受自己残疾的现实,别人一讥讽,我便深感愤怒。正是伯昏无人老师的善言教导和自身的体悟,使我释放了对现实的愤怒和不满。我跟随老师学习,早已不在乎甚至可说忘记了自己身有残疾。本来我们在老师这儿学习的是道与德,为何你却执着于形骸、名利问题而不放,你这样做没有问题吗?”
《德充符》探讨形体与道德。德可解释为道,充表示充满,符表示形体。外貌的美丑,形体的整缺并非关键,关键在于其内心——使人有生命的本体。
榜样的力量
人们总是在寻找可以照见自己、使自己成长的明镜。静止的水犹如明镜。在植物界,松柏是榜样;在天子里,尧舜是楷模;哪怕是为了名利而冲锋陷阵的将军都可以成为士兵的目标。而王骀虽为兀者(缺少双腿的人),专注于修己,其境界却远高于前面所说的人与物,所以从之者众多。他从内心渗透出来的魅力早已经超越其残缺的形体,人们不认为他的残肢有何不妥。
作为貌和形上有缺陷之人,若能学习叔山无趾,一定会让心灵成长。这样他将意识到自己有比外貌形体更重要的东西,值得去探索挖掘。本体(也可说道)不关心人的外貌和形体,他要人们活出本真,活出真实、无私之爱、无我……
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如果一个人能够牢记别人轻易忘却的东西(如道与德),而忘记别人紧抓不放的东西(如貌之美丑,形体之整缺),这就是诚忘,是有助于心灵成长的遗忘与舍弃。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
道赋予人形体和外貌,自然有其深意,万不要因为对形貌的偏好或不满而伤害了自己。
应帝王第七
个人理解:
本篇讲得主要是体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本体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本体是如如不动的,世间万有均是他的示现。
第一段出现的人物有啮缺、王倪、蒲衣子。啮缺问王倪问题,王倪一概不知,啮缺以为自己比王倪高明得多了,内心欣喜不已。他将这一情况告知蒲衣子,后者用简单的语言给他好好上了一课。他先点题,说有虞氏不如泰氏,接着阐述原因。原因就是前者学习和实践仁义,壮大自己的力量,但是他还是没能脱离物界,而泰氏则坐卧行走看上去都那么自然,完全与自然融合,一半为物,一半为天,天人合一。
第二段出现的人物有肩吾、楚国狂人接舆(楚国隐士,躬耕为食)、日中始。日中始告诉肩吾,君王应当亲自制定法典管理国家。接舆认为此种做法未免强人所难,使黎明百姓丧失了自主权,迫使他们违背本真行事,必然会遭到或明或暗的反抗。这种做法犹如治标不治本。君王应先正己身,然后天下自然也就正了。
接舆生活在楚昭王当政之际(约公元前523年~前489年),上一任君王宠信昏官,残害亲子,并且使伍子胥家破人亡。到了楚昭王时期,吴国攻打楚国,百姓受苦。伍子胥最后将楚平王尸体取出,鞭尸300。在此种环境下,接舆对政事心灰意懒,佯狂,做了隐士。
当时为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可以预见,接下去就是战争频繁发生的战国了。伍子胥本为楚国人,因楚王迫害,而逃往吴国,其内心一直抱着强烈的复仇愿望。他与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本为齐国人,孙膑为其后代)一同攻打楚国,获胜,楚国几近灭国,饿殍遍地。阖闾死后,他继续辅助吴王夫差,屡次提醒吴王越国勾践有野心要警惕,屡次劝说无效,托子于他国,被楚国同乡陷害,被赐自杀。【家人被杀---逃离故土至吴国---发奋图强等待时机---杀回故土,掘楚王坟墓,为家人报仇---继续政事,夫差听信谗言,令其自杀。伍子胥人生的最大主题就是计谋、打仗和复仇。】
继续回到庄子应帝王篇上。天根与无名人的对话。对于治天下的问题,无名人不置可否,最后才告诉天根,无为而天下治。他主要讲的是修道所要做的和能够达到的状态。最后一句为“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第四段,阳子与老聃谈及学道之人和明王的关系。明王当然要高明得多。因为明王是功盖天下却从来不觉得这功劳是自己的,灌溉万物,万物也觉得是自己努力成之。
下面这个故事的出场人物包括神巫季咸,列子和壶子。列子认为壶子教给他的道理不及季咸的来得神奇。壶子则摇摇头表示无奈,他告诉列子,他所教给他的还只是道中的皮毛,列子连道的边边都没有摸熟。列子心中的想法悉皆反应在脸上,轻易就被面相师猜准了。而真懂道的人,他的面相万千,已与本体合而为一,只有得道之人方能看透。
为了向弟子证明这一点,老聃变化出不同的神态来面对季咸,季咸先是认为他快死了,再是认为他恢复了生气,然后认为老聃状态不稳、需先稳定自己,最后完全看不透了,自失而走。
老聃再用水来举例说明体一用无尽的观点。水就是水,但是水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流动状态,已经命名的就有九种。但水的本质永远不变,每时每刻都随顺地形,深邃渊远。水就如同那道。借用老子的话来做该例子的注解,那就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不要时刻累积身份感,用过去累积的知识,套在崭新的当下,这样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是固定僵化的,与真正的生命面貌势必有冲突,造成挣扎和痛苦。
这之后,列子回家,为老婆煮饭,像对待人一样地对待猪,不务外事……
无为就是那道,万物皆出自于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