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eye 发表于 13-7-5 17:05:37

我想起来我说自闭症者一辈子平稳是对水星同学说的,这是和双相比较而言的,双相是在两个极端之间转换。当然,自闭症者也有患双相的,比如唐娜就是,唐娜还有多重人格障碍,但这些都分属不同的诊断标签,一般称为“共病”。

认知力正常的自闭症者成年以后会改善,主要是经验和积累造成的,还有,成年人的自控能力和补偿能力也比儿童要好得多。

自闭症者是不是都和天宝一样,需要终身服药,我觉得也不一定,很多AS成人不需要服药,除非同时患有其它疾病,比如抑郁,双相。

奇迹 发表于 13-7-6 14:16:07


也许我的话没说清楚,我说孤独症同时具有自闭症特点,指的三联症。指的是下面这段话中最后这句不典型自闭症的话:“不典型自闭症则在前述三个方面不全具有缺陷,只具有其中之一或之二。”

典型自闭症,其核心症状就是所谓的“三联症”,主要体现为在社会性和交流能力、语言能力、仪式化的刻板行为三个方面同时都具有本质的缺损。其主要症状为: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不典型自闭症则在前述三个方面不全具有缺陷,只具有其中之一或之二。

至于我同意天宝文章中所说的这句:“有人也描述过很多孤独症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出现行为的恶化”,和孤独症患者用药的问题是有前提的,不是泛指所有自闭症谱系。我指的是属于“明可夫斯基”的“幻想与现实的分裂”的这种“孤独症”,也就是霍妮的《我们的内心冲突》中三种神经症类型之一的“回避人(自我孤立型)”。而不是指自闭症谱系里的孤独症。

也就是唐娜文章中所说的:“我辛辛苦苦阅读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就是为了发现到底是什么使我深受其折磨。这些书中没有一本提到孤独症。于是,象过去一样,我仍旧处于不明白之中。” 唐娜所要找的“孤独症”的资料,显然不是现在自闭症谱系里的孤独症,所以,唐娜仍旧处于不明白之中。

我同样也一直在网上搜索,就是想找以往的关于孤独症的解释。无论我变换着什么相关的词语为线索,始终搜索到的都是现在自闭症谱系里所说的孤独症的解释,直到最后在霍尼的《我们的内心冲突》中的三种神经症类型之一的“回避人(自我孤立型)”中才找到“孤独症”的身影。所以,我认为“孤独症”只有其名,而没有相关的解释,它的解释包含在“神经症”的解释里面,它属于神经症的一种类型。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孤独症属于神经症的一种类型的来历。

我所理解的孤独症,也就是霍妮的“回避人(自我孤立型)”这类神经症。孤独症有多种亚性,也可以说是并发症,包括焦虑、恐惧、强迫。药物主要是治疗这些并发症,也就是神经症。其他自闭症者没有并发症,不是神经症,当然没有用药的必要。这也许就是原来的孤独症和自闭症的不同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恶化”的问题,“恶化”是神经症的恶化。

如果唐娜、天宝、陈毅雄,他们三人属于是高功能自闭症,那我可以这样说:现在自闭症谱系里的高功能自闭症,就是原来的孤独症,也就是三种类型的神经症之一的回避人(自我孤立型)。

至于黑眼睛说:“我想起来我说自闭症者一辈子平稳是对水星同学说的……”但是你说这句话是有前提的,是因为水星同学提到“分裂样人格”和“人格解体”时你回答他的话。你说:“水星:我说句得罪你的话:这不是自闭症,不是所谓的“谱系高端”。自闭症是很平稳的,一辈子如此,就是有交流障碍。”

因为说“分裂样人格”和“人格解体”就是我一个人,不是指我又指谁。还说,意思就是最好做个诊断,以免造成对自闭症的误解。不管是不是自闭症倒是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似乎我不是自闭症,在这里冒充自闭症,而造成别人对自闭症的误解。

还有你说:“比如唐娜就是,唐娜还有多重人格障碍,但这些都分属不同的诊断标签,一般称为“共病”。”我的理解没有错,我说他们即使不是严重到人格解体,至少他们的自我是分裂的。唐娜既然有多重人格障碍,这不是明显的人格分裂吗?那她到底属于分裂样人格,还是属于分裂型人格。以我为例,不管分裂样人格还是分裂型人格都不是自闭症,而唐娜却是自闭症人士名人。

blackeye 发表于 13-7-6 23:57:56

原来奇迹认为我说话是针对你的。主观上说,在我说那些话的时候,不是针对你说的,我没有想到你会对号入座。我以为会得罪水星,结果水星没得罪着,反倒把奇迹得罪了。我说应该做诊断,也不是针对某个人,我说的是原则上应该如此,我说的时候也没有想起你来。

奇迹不要生气,你在自闭症版块这么久了,从来没有和谁有什么冲突,一直埋头耕耘自己的自留地,我怎么会对你放冷箭呢?但是我有我的观点,我的观点肯定有和你不同的地方,那么我在表达观点的时候,就会和你的意见相左,这绝不是故意跟你过不去。你转的《分裂的自我》还有关于人格方面的东西,我觉得跟自闭症关系不大,跟神经症可能有关,但我也没想和你争论,我觉得只要你觉得对自己有用,那就有益无害。你一直是很本分地自扫门前雪的,所以我觉得我没有必要打搅你的宁静,尽管我可以和别人针尖对麦芒。

我认为,既然是一个讨论问题的论坛,既然是讨论自闭症问题,那么,搞清楚什么是自闭症就很重要。如果说,随便什么都可以说是自闭症,只要谁说自己是自闭症就是自闭症,那就是一锅粥了。什么是自闭症,不是谁说了就算,但是,谁都可以发表看法,可以争论。我只是作为个人说我自己的观点,并不是说,我的观点就一定正确。谁认为我说的不对,可以反驳,可以从各种角度来论证我说的是错的,这样才能澄清概念,才能保证我们讨论的是同一个东西,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至于唐娜,确实有些人认为她不是自闭症,但她是有自闭症诊断的,她还有快速循环双相和多重人格障碍的诊断,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免疫缺陷,听觉视觉认知盲,等等,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她要把自闭症说成是“水果沙拉”,而天宝就不用这个词,因为天宝是比较典型的自闭症。也许唐娜自己的情况可以说成是“水果沙拉”,自闭症只是其中之一。

精神障碍确实是互相有关联的,从基因上看就是如此,诊断上的分类完全是人为的。但是人为的分类不是一点用没有,分类是为了对症下药。比如,抑郁症和双相就要分开,用不一样的药。自闭症也是一样,目前自闭症的交流障碍是没有药可治的,这就和抑郁症、神经症不同。大多数抑郁症、神经症的患者都没有自闭症这样的交流障碍,尽管他们在社交上也困难重重。

我自己只读了自闭症的资料,对抑郁症神经症都不了解,所以很多时候可能是想当然了。奇迹要是看我说的不对,可以随便批评。

奇迹 发表于 13-7-9 09:48:31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3-7-9 09:50 编辑


谢谢黑眼睛,也许你真的说的是水星,而我属于是对号入座,只是这个号对得太恰如其分,使我不得不将它往自己身上套。但是水星不是高端谱系,他提到的这些问题也不是针对他自己,也许他是浏览我帖子后发的话题,所以,我有必要把它解释清楚。即使水星也是,但我同样有必要把它解释清楚,因为也包括我在内。如果没有这一帖,我可能一直都不会知道,你对我作为自闭症有质疑。这样也好,给我一个解读高功能孤独症的机会。

在你给我的回复中说:“至于唐娜,确实有些人认为她不是自闭症”:我认为,这只能说明这些人不了解。唐娜既然做个诊断,那应该是不会错的,诊断有它一定的标准。如果唐娜不是孤独症(我还是称它为孤独症比较恰当),那天宝和陈毅雄同样也不是。同样是孤独症,不会每个人都相同,只要核心问题相同,我认为这样才算谱系。在我看来,孤独症(神经症)的特点症状分别在他们三个人身上似乎是明摆着的,能够一目了然,用不着过多的解释。虽然天宝和陈毅雄没有唐娜的多重人格,但他们的自我同样是分裂的,只是在分裂程度上的区别而已。

黑眼睛说:“你转的《分裂的自我》还有关于人格方面的东西,我觉得跟自闭症关系不大,跟神经症可能有关,”:你说的这点我明白,跟自闭症关系不大、跟神经症关系大、跟髙功能孤独症关系密切。因为髙功能孤独症患者的自我是分裂的,在《分裂的自我》中称为“精神分裂性个体”。

我可以从他们的资料中分别摘录一点点,看看《分裂的自我》和关于人格方面的东西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唐娜:
我所看到的世界与Chris和其他人看到的很不相同……同时我也为此而感到孤立……我现在十六岁了。过去我感觉我的家庭是这样陌生。现在感觉更加是这样的。我好像是一个局外人在边缘移来移去一一在“分裂的自我”中称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出现了分裂;在人格解体中称为“现实解体”。

我不是特别地对性胆战心惊,我已经决定我的身体完全地不属于我。我感觉身体是和我相当孤立的什么东西,麻木不仁,我的精神则在千里之外……我的眼睛匆匆地扫视着我的手和脚,非常惊奇我实际上确实有一个肉体的身体一一在“分裂的自我”中称为与自身的关系出现了分裂;在人格解体中称为“躯体解体”。

我把自己锁在监狱里的时候,我把其他人关在了监狱的外面一一这不意味着自己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吗?《分裂的自我》中也有这样一段话:“她无法前瞻,过去所有的记忆也变得凝固而僵化,挤满了头脑,显然,她正在失去的,是区分事件之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感觉——用明可夫斯基的话说是“体验”时间的感觉。一个极为重要的事实是:她越是感到她和人们无法彼此接近,越是觉得置身于她自己的世界中——“他们进不来,我也出不去”。同样的体验,就会有相同的表达。我以往的帖子中不也说过:我的世界象围城,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

至于唐娜把她的世界比喻为监狱,在《分裂的自我》中也可以找到“监狱”的影子。如:“这个世界从每一个方面威胁着他的存在,并且无可逃避。对于这样的人,事情确系如此。对于他们,世界是无形的囚牢,是没有铁丝网的集中营。”

就是这个恐惧“我自己的世界”被别人从我这里取走导致在行为上的这样结果:强迫我拒绝接受“我自己的世界”。作为替换的是一个更加“拿得出手”、举止良好、容易亲近,但却是没有情感的躯壳一一她这里所说的“替换的是一个更加“拿得出手”、举止良好、容易亲近,但却是没有情感的躯壳”:她这个“举止良好的躯壳”,指的就是《分裂的自我》中所说的“假自我系统”。

一天我们无意地、安静地触摸着我们的手,我被吓坏了,这个在情感上正在接触的触摸的痛苦几乎是超过我能忍受的。我们并排坐着,忽略我们的手正在触摸的事实,并且允许我们自己表达这种感情,我感觉我好象将要死掉了一一在霍妮那里称为:对结婚的恐惧,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在《分裂的自我》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在精神分裂性的个体身上,其非身体化的自我无法真与什么人结婚,它永远存在于孤独之中……在他眼里,自身之爱以及他人之爱是破坏性的,因而是可憎恨的。被他人爱,危及他的自我;而他的爱,对他人也同样危险。”

对于放弃身体的接触有一些呈压倒一切的东西,那就是失去所有的在我自己和其他的人之间分离出来的感觉所产生的恐惧,就象要被吃掉,或者被浪潮淹没一样。接触的恐惧和死亡的恐惧是相同的一一就象要被吃掉的“恐惧”,这是《分裂的自我》中说的:“吞没焦虑”,被包围、被吞食、被淹溺、被吃掉、被笼罩、被窒息……

再附上其中的一段话:现实本身都表现为一种威胁,就像吞没焦虑中与他人之关系是对自身身分的威胁一样。当现实使个体面临吞没和爆聚的威胁时,它就成为患者痛苦的根源。事实上,如果以这种经验方式生活,我们都将脆弱不堪,就像一只只能承受两、三度变化的温度计,一个小小的打击、一次低热,就会导致致命的冲击,使我们感到世界末日的降临。

现在我已经十八岁了。我开始恐惧我自己不稳定的思想状态。随着我年龄的逐渐增长,这种不稳定已变得从未有过的更加显而易见和不可原谅。有时我感觉处于二十岁到二十九岁的时期,有时我至多十六岁,然而其他的时候我仍旧只有三岁大小一一同感:孤独症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就如卡夫卡的:“永远的童年”、一个“在成年人中流浪的孩子”。

她生活在像梦一样的状态中,她退缩,从安全的玻璃球里的世界中观察她周围无法理解的环境一一唐娜的世界,不也和我曾经比喻的世界一样吗:我的世界,四周是用彩色玻璃筑成的高高围墙。唐娜是“从安全的玻璃球里的世界中观察她周围无法理解的环境”,而我是在“彩色的玻璃围墙内观看外面的陌生世界”。我们俩都想到一块儿了,只有用“玻璃”来比喻才比较恰当。

她的“安全的玻璃球”的所谓“安全”,还是用《分裂的自我》中的一段话来解释比较恰当:“无疑,当个体对自身的经验是如此这般,那么,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他不可能生活在一个“安全的”世界中,相反,生活“在他自身之内”倒比较安全。

他在他的房间里,我走进去,站在门口里面,我象一片叶子一样颤抖着,而且他也是这样。想要一个出去的路,想要逃走,这样我有机会使得我逃走。我问是否我来你的家里制造一个错误,他解释说,如果他知道我将要来,他可能就会离开家了,他不知道怎样去处理一一看得出,这个叫“布里恩”的人和她基本是同一类型的人。同样的人格特点,遇到同样的问题,连处理方式都是相同的。这不也是在我以往的帖子中曾经讲述过的,我遇到她这种相同的问题时,曾经采用过的“措施”吗一一逃避:“如果我知道他将要来,我可能就会离开家了”。

陈毅雄:
我不在‘我自己’里面。我不知道我有一个躯体。我的手不属于我,我不知道我有脚。如果不用眼睛看,我就不知道我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哪里一一在“分裂的自我”中称为:与自身的关系出现了分裂;在人格解体中称为“躯体解体”。

每当我回忆往事时,我总是像个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审视着生活里发生过的事情,审视着自己。我从来没有作为我自己来看这个世界一一在人格解体中称为:异常的主观记忆。

对世界缺少一种连贯性的知觉……体验:我缺乏那些可以帮助我认识自己的处境和周围环境的实际经验一一在“分裂的自我”中称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出现了分裂;在人格解体中称为“现实解体”。

亲密关系对我毫无意义,我不喜欢别人的接触抚慰,情感徒令我厌烦。……许多自闭症人士对爱情所要作的牺牲和所带来的麻烦,因而有所恐惧和选择独身,实在不足为奇的……一一在人格解体中称为:情感麻木,情感解体;在霍妮那里称为“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我感到恐惧,焦虑……一一焦虑与危险是基本的存在性不安的产物。

在“认识人格解体”的文章中说:通过现象学分析概括认为,人格解体不再被看作是单一的现象,而是包括四组症状的临床症状群,(1)躯体解体,(2)情感麻木,(3)异常的主观记忆,(4)现实解体。一一看来陈毅雄在人格解体的四组症状中一组都不缺。

天宝和唐娜陈毅雄比较,这方面的问题说得比较少,但说得少并不能代表不存在。她的“嚴重的感官失調問題,例如視覺問題……感觉剥夺”。她这“感觉剥夺”就已经一切尽在其中。“感觉剥夺”是什么概念?我们就属于是感觉剥夺,就连最平凡自然不过的喜、怒、哀、乐都被剥夺了,他们同样也不会例外……感觉剥夺就意味着一切都被剥夺了,只剩下抽象的人性……

在有关资料中说:感觉是什么?是我们用眼睛去看的的颜色,用舌头感觉到的味道,用皮肤感觉到的质地……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觉身边的事物,从事物反射的信息当中,得到对事物的认识。心理学是这样定义感觉的: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是人脑最初对世界的体验。如果没有感觉了,我们会怎么样呢?心理学专家就为此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感觉剥夺实验。这个心理测试证明了,没有由感觉提供的外界信息,人就不能正常地生存。
以下我从“分裂的自我”中转载几段话:

精神分裂性这一术语用于描述这样的个体,其经验整体经由如下两种主要的方式分裂为二:其一,他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出现了分裂;其二,他与自身的关系出现了分裂。他没有能力把自己与他人“一道”加以体验,也没有能力把自己“置身于”环境中加以体验。他在绝望的孤独中体验自己;并且他所体验的自己并非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以不同方式“分裂”了的人。

我认为,个体在自身世界中与他人发生关系,形成一种整体性,只有正确反映这一整体性,才能正确谈论个体自身的根本经验。据我所知,唯有生存论思想采取了这一认识方式。因而,从生存论上说,人的具体存在被看作人的生存,被看作他在世界之中的存在。

一个人也许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个真实的、活生生的、完整的、在时间上连续的人。作为这样一个人,他可以切身进入世界,与他人相处。世界和他人在他的经验中也同样真实、生动、完整和连续。这样一个基本上有着存在性安全感的人,他对自己和他人的现实性和统一性,具有根本上是稳定的感觉,他会带着这种感觉遭遇到生活中一切事件:社会的、伦理的、精神的、生物的。这样的人不仅感到完整的自我身分和统一性,还感到事物的永恒性、自然过程的可靠性和实在性,以及他人的实在性。要这样一个人改变自己进入另一个体的世界,而后者(这里的“后者”指的是精神分裂性个体)的经验也许完全缺乏任何无可非议的、自我肯定的确定性,那多半是很困难的。
我们的研究与这样的问题有关,它涉及到部分甚至完全缺乏安全感的情形,这些安全感产生于某种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我称之为基本的存在性安全感。我们的研究与焦虑与危险有关,我认为,这些焦虑与危险只是基本的存在性不安的产物。

这就是说,个体可以将自己经验为真实的、活生生的、完整的;在通常环境中,他与周围世界有着明显的区别,因而他的身分和意志自由也都毫无问题;他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实在性、真实性,以及内在的价值;他具有空间上的扩张性;最后,他既然降生于世,就决定要走向死亡。要是这样,个体就获得了存在性安全感坚固的核心。

这些焦虑产生于基本的存在性不安这种特殊的生存情境,是这一情境的作用产物。当自身存在具有安全感时,这些焦虑就不会如此有力和顽强地表现出来。

具有存在性不安的人看来没有基本的整体感,这种整体感能经受得住最剧烈的自我冲突。这种人对自身的体验,是根本的心-身分离。通常,在分离的心、身两者之间,他们对“心”具有最接近的认同感。

即便个体真正以身体为基础(即身体化),也绝不能说他是统一的和完整的人。不过,以身体为基础的生活,至少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出发点。由此出发,可能导致各种可能性。而自我与身体相分离的个体,则只能经历到另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如果个体自身的存在在基本的生存意义上是安全的,那么,展望和发展与他人的联系,对他来说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相反,缺乏存在性安全感的人则无法享受这样的愉快,他会坚持自我,固执己见,因为:通常的生活环境威胁到他低阈限的安全感。

具有存在性不安的个体。这三种焦虑分别是:吞没焦虑、爆聚焦虑、僵化焦虑。

一个人,只要有那么一点儿主体性,他也可能是重要的,一件事情也可能很有意义。

存在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结构,在童年早期就已发生和形成。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基本结构和基本要素(例如,时间的连续性、对自我和非自我的区分、幻想与现实,等等)都具有确定的稳定性,因而可视为理所当然。在这种稳定的基础上,我们所谓“人格”中某种可观的弹性或灵活性得以存在。然而,在精神分裂性人格结构中,却缺乏上述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是放弃自身存在基础并在不现实的超结构中寻求脆弱补偿的结果。如果个体的整个存在未能得到保护,个体就会沿着他的防卫路线一直退缩到底。

如果追溯这些非常态的生活,通常会发现,它们似乎从婴儿期的最初几个月就开始了——那时,上述分离已在形成和发展之中。对于“正常”个体,如果置身于威胁其存在的处境中,且无可逃避,那么他就会进入一种精神分裂性状态,竭力试图超越这一处境——即便不在生理上,至少也在精神上变成精神的观察者,超然地和漠然地观望着自身身体的所作所为及其遭遇。“正常”个体尚且如此,因而可以设想,那些其在世方式始终呈现分裂状态的个体会感到,对于他——如果不是对于我们——来说,这个世界从每一个方面威胁着他的存在,并且无可逃避。对于这样的人,事情确系如此。对于他们,世界是无形的囚牢,是没有铁丝网的集中营。

与此不同,在卡夫卡的牢房中,在死刑判决被执行之前很久,甚至在邪恶的法律程序被确定下来之前很久,某种可怕的结果就已强加在了被告身上。我们都知道那是什么:他被剥夺了作为人的一切,只剩下抽象的人性,就像他自己的骨架,像一具骷髅,那是绝不可能作为人的。他没有父母,没有家,没有妻子,没有孩子,没有承诺,甚至没有嗜好;而可能伴随着这些人生内容的权力、美、爱、智慧、勇气、忠诚、名誉、骄傲等等,都与他无关。

在精神分裂性的个体身上,其非身体化的自我无法真与什么人结婚,它永远存在于孤独之中。

与世界的自发的、自然的、创造性的关系,是一种摆脱了焦虑之束缚的关系。一旦缺乏这种关系,个体的“内自我”就会产生一种全面的内在贫乏感;到最后,个体会感到自己的内在生活中充满了空虚、死寂、冷漠、枯燥、无能、荒凉、无意义等等。例如,个体会强烈地感觉到想象力和情感生活的枯竭。

如果说精神分裂性个体会相信什么的话,那么,他只相信自己的毁灭。他不能相信,自己可以填充自己的虚空而不会丧失什么。在他眼里,自身之爱以及他人之爱是破坏性的,因而是可憎恨的。被他人爱,危及他的自我;而他的爱,对他人也同样危险。他的孤独并不完全是为自己的自我,也出于对他人的关注。

个体无法与他人一道维持自己之为人的感觉,也无法独自维持这种感觉。同时,个体无法独自支撑他自身的存在感。这是自我实现的失败,是独自生存的失败。

他就像那些机械的自动玩具,上紧发条后便按既定程序作正向运动,到达某一点后又按既定程序调整为反向运动,直到又作正向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摇摆不已。

这种状态体现在每一件事情之中;它不仅仅是逃避现实的内容(贫穷、受挫的爱情、事业的失败,等等),而且是逃避现实的形式,逃避现实呈现的特征,逃避现实要求。我们所作出的反应,逃避我们自己的行为对客体的适应,逃避无休无止的知觉,逃避它们的独立性,逃避发展它们的感觉方式。幻想和现实之间的这种分裂,正是明可夫斯基关于孤独症概念的核心。

在卡夫卡的“地狱里的温柔”中说:

他永远只是一个儿童般的成人……像一个孩子,在成年人中流浪。

卡夫卡的生命是由自我折磨、自我谴责、恐惧、甜蜜和怨毒、牺牲和逃避组成的巨大的旋涡",俯视这个旋涡,足以让人晕眩。

终其一生,卡夫卡饱受神经症折磨,包括严重的失眠和噪声的极度恐惧等等……

结婚你将后悔,不结婚你也将后悔。卡夫卡一生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因而终生未娶。

难啊……通向爱的路总是穿越泥污和贫穷。而蔑视的道路又很容易导致目的的丧失。

他渴望进入伦理-人际关系,但又对之恐惧不已。他把婚姻看作人生最高境界,因而深深地卷入,但同时又拼命地逃避,永远地三心二意。

精神分裂性的防御“现实”的机制,存在着重大的问题。在这种机制中,现实中的危险因素和威胁性质,有被不断延续和强化的趋势。自我参与生活是可能的,但同时必须面对剧烈的焦虑。卡夫卡对此知之甚深,他说:唯有通过焦虑,他方能参与生活;也正因为如此,他无法没有焦虑。

莱恩不仅会指出卡夫卡自始至终深深的"存在性不安",而且多半会根据他外在人格表现与内心人格结构的分裂,断定他业已形成不幸的"真-假自我系统";莱恩甚至可能引用卡夫卡一篇日记,卡夫卡在其中说,他童年时代的保姆夸他从小听话、顺从、文静,是个好孩子;莱恩多半会指出那是他正在形成的"假自我系统",并指出这不为卡夫卡所自觉的"假自我系统"不仅骗过了童年时代老实巴交的保姆,而且骗过了以后一生中不少智商颇高、感觉颇佳的人。可能,莱恩还会指出,卡夫卡身体"天生的羸弱"并不必然导致痛苦,痛苦在于他那分裂的自我中某个"非身体化的自我",这个自我使他陷入某种程度的"类精神分裂"状态,使他成为苦恼不堪的"自我意识人”……

卡夫卡也一样,同样是神经症,同样是焦虑、恐惧、对结婚的恐惧、逃避,还包括严重的失眠和噪声的极度恐惧。看得出,卡夫卡和陈毅雄他们是同一条战线的人。卡夫卡也提到对噪声的极度恐惧,这种对噪声的敏感似乎是此类型的人共有的。

卡夫卡从小听话、顺从、文静,是个好孩子,这跟陈毅雄相似。陈毅雄小时候是个顺从的孩子,不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没有行为问题。在小学时他是个安静的学生,成绩很好。

其实我觉得,单从选择“独身”这点,就基本知道他们属于是同一类型的人。天宝和陈毅雄他们的“独身”,绝对不会是自由选择,“独身”绝对不是他们的意愿。他们也一定和卡失卡一样,受其冲突的折磨后才选择“独身”,选择“独身”也等于是选择逃避。犹如霍妮文章中所说:神经症患者不可能自由选择。两种截然相反的强相同的力量驱使着他,这两个方向都不是他的意愿。所以,通常意义上的选择对于神经症患者是困难的,他被搁浅了,觉得无能为力。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流传的自然规律,自然得犹如人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连这点最基本的规律法则都无法遵照,都不能自由选择,这不就标志着幻想与现实的分裂,潜能与实现的脱节吗?

霍妮的“回避人”文章中说:具体说,自我孤立患者面对困难局势时既做不到委屈妥协,也做不到奋起抗争;既不能俯首合作,也不能颐指气使;既不能爱也不能恨。他毫无自卫能力,有如一头困兽,只有一种应付危险的办法——逃跑和躲藏。

more1u 发表于 13-7-9 12:06:46

我觉得问题很简单啊。自闭症是国外的说法,日本和港台早已用了多年;孤独症是大陆的学名,仅此而已。

另外,猜测别人(更别提已经死掉的人)是不是符合这个标签,我觉得没有意义。标签归类是统计学家和医生的任务。对我们来说,人生苦短,更有趣的事还多着呢。

blackeye 发表于 13-7-9 16:18:25

奇迹贴的关于“精神分裂性个体”方面的资料我没有异议,但是奇迹认为这就是自闭症,我不敢这么肯定。提出自闭症概念的肯纳医生和阿斯伯格医生都是精神科医生,不会不了解精神分裂性个体的定义,但是他们却将自闭症的概念单独提出来,那么肯定是因为自闭症与“精神分裂性个体”不同,否则就没有这个必要。

自闭症者可能有人格解体的症状,也可能有抑郁的症状,双相的症状,焦虑强迫恐惧,甚至精神分裂(有幻听幻视)。但是,根据我有限的知识,大多数抑郁、双相、神经症、精神分裂者都没有自闭症。所以,自闭症的概念是有它自己的意义的,是应该与其他精神障碍区分开的。

至于自闭症与人格障碍的关系,传统上,人格障碍18岁以后才能诊断,一般认为是后天环境造成的,而自闭症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我想,也许将来人们对人格障碍的认识会变的,也许人格障碍和先天有关系,但这就是医学界的事了,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到目前为止,自闭症没有被认为是人格障碍,自闭症是脑部发育障碍,以社会交流障碍为主要特征。

blackeye 发表于 13-7-13 17:49:00

我对奇迹贴的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异议。我认为这是走的精神分析的路子,分析和解释的是精神障碍的各种表象。我对精神分析不熟悉,对神经症也不熟悉,我只读了自闭症,而主流医学对自闭症者的行为不是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解释的,所以我就对不上号。实际上,据我所知,主流医学是不主张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解释自闭症的,目前的解释走的都是生理和发育的路子,我想原因也许是自闭症都是从小诊断的,而精神分析的方法主要用于成人,其中有更多关于后天环境的成分,不适用于孩子。

人格障碍和自闭症的关系,我想也许有共通之处,但是如果医学上没有这样说,咱们外行也不敢乱说。

blackeye 发表于 13-7-13 20:06:46

我记得以前我提过一个德裔英国精神病医生Sula Wolff,她在几十年前就把很多孩子诊断成分裂类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并且追踪了这些孩子30多年。她说当时这是唯一比较合适的诊断。后来她得出结论说,这些孩子就是阿斯伯格医生所说的那些孩子,但是症状上要轻一些。她在一篇文章里说,这些孩子的情况在自闭症和NT之间,又和精神分裂症相关,而这两种症同属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受一些共同的基因影响,并有一些共同的脑功能和语言功能特征。

不知道为什么,Sula Wolff在自闭症研究里很少被人提到,她的这个说法也很少有人响应。我想也许人们觉得既然和阿斯伯格症差不多,那就没必要区分,干脆就算到阿斯伯格症里算了。

Sula Wolff担心的是,她诊断的这些分裂类人格障碍的孩子在症状上没有AS孩子严重,有可能得不到诊断,但这些孩子在学业上需要支持,他们成人以后会有其他精神方面的问题需要医治,他们的家庭也需要长期的支持。她不希望人们认为这些人的问题是后天造成的。

奇迹觉得她这个说法是不是和你的观点比较吻合呢?

blackeye 发表于 13-7-13 23:48:30

2. 分裂样人格障碍:
1:既不想要,实际上也没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包括作为家庭之一员。
2:常常选择独自活动。
3:很少有兴趣与他人发生性行为。
4:除了有一级亲属以外,没有亲密的或者知心的朋友。
5:很少对娱乐活动感到兴趣。
6:对表扬或者批评都显得无所谓。
7:情绪淡漠或者感情平淡。

我想,很多AS会认为这几条不符合他们自己的情况,我家的两个就不是都符合。这种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情感淡漠,而自闭症的主要特征是交流障碍。也许这是对同一类人的两个不同侧面的描述,这就很难说了。

3. B.并非发生于精神分裂症,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或者某种普遍性发育障碍,也不是由于一般身体情况所致之直接生理反应

这一条里说:“并非发生于。。。。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或者某种普遍性发育障碍”——我觉得这就是说,排除了自闭症的情况,就是说,如果这个人不是自闭症,那么可以诊断为分裂样人格障碍。因为我理解,“普遍性发育障碍”就是自闭症谱系障碍。

blackeye 发表于 13-7-15 16:12:08

感谢奇迹的讨论,感谢奇迹贴的这些资料。

more1u 发表于 13-7-31 13:02:30

天太热,大家放松些。
误解本来就是人性的一部分,就像脸上的雀斑,如果不老盯着它看的话其实也很漂亮。

blackeye 发表于 13-8-2 03:39:53

奇迹:我想澄清一下,我和慢慢来的冲突不是在帖子里,而是在私下的信件往来中,所以你没有看到。你上面提到的几个帖子,都是慢慢来在发泄对我的不满,确实和你无关。与你有关的帖子就是14号的那些调侃“分裂”的帖子,我因为不赞成她那样说,和她产生了冲突,后面她那些情绪激烈的帖子大部分都是针对我的,没有一个是针对你的。我想,我应该对此澄清,免得你误会。慢慢来现在认识到她那样调侃对你是很大的伤害,我相信她以后会引以为戒的。

我很欣赏你对自己观点的坚持,也很佩服你对这件事理智、冷静的处理。我和你的观点不一样,但我愿意和你讨论。

沉~静 发表于 13-8-2 16:02:32

奇迹: 我还是把我的帖子删掉了,因为发帖的时候没有征求过帖子里提到的两位当事人ty和黑眼睛的同意,本来就是不应该的。现在既然有一位当事人出来解释,另一位当事人也坚决要求我删掉帖子,我就更不该多事了。

奇迹 发表于 13-8-4 13:23:14

谢谢黑眼睛的解释。也谢谢沉静,至于你的帖子,你觉得怎么处理合适你就怎么处理。

奇迹 发表于 13-8-4 13:39:18

我认为自闭症无论是看问题,还是思维,都是由下至上,只能看到问题的局部,而看不到问题的整体。人站在高处,才能够观察到事物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假设我用一棵茂密的树来做比喻,人站在高处,看到的这棵树是一个完整的树的整体形象,即使看上去某处似乎失掉些枝枝叶叶,但这并不会影响到它的一棵树的整体形象。

而自闭症者对这棵的观察,是站在树的底下往上看,看到的结果肯定不一样,他看到的只是树底部的枝枝叶叶。而且还不是一目了然,而是有些模糊,还得一点一点去找去拼凑。而且是哪一部分都一样重要,哪一点都不能丢,丢掉任何一点,那里就是一个缺,或一个洞,都会影响到对树的描述的不完整。一般人对这棵树的描述是整体形象的树,而自闭症者这里,这棵树是由一大堆枝、干、叶堆积起来的内容。一盘散沙,没有凝聚性。

所以,尽管我知道问题的关键所在,尽管我有很多相关的问题要想解释要想说,但因为种种原因而理不到头绪,找不到重点。一方面也是知识的匮乏,找不到所要表达的相关词语。即便是我可以说,那也不知要费多大的劲,和不知要好大一堆“枝、干、叶”的拼凑,也许都不能把问题表达清楚,而且还显得很啰嗦。

我曾经转载过一篇名为:“自闭症的意识及人格分析”的文章,我再从里面摘录一小部分贴在这里。我也就不做过多的解释:

摘要:
自闭症,到目前为止,其内在机制仍处于未知。以目前的医疗科技,还无法完全改善自闭症。意识,作为人的主体,也不为人所了解。基于意识,作为人的主体,自闭症更象是意识的一种刺激——反应状态。当然,这不同于人体的本能状态,而是意识的本我状态。自闭症,或者自闭症状态,恰恰就是主体性的形成过程,受到干扰所导致。因为主体性的需求,问题主要于沟通。自闭症,基于意识及人格的分析,主旨于人的主体性。或者,自闭状态,本身就是意识的一种应激模式;只是,这是否有利于人有意识的演进,还需要深入研究。

自闭症,在外界的视野中,或者社会学的视角中,是一种异常;而在意识的视界中,或者对于意识的主体而言,属于正常的反应。当然,这会导致自闭症的社会学症状,尤其是生存能力的降低;反过来,也会导致自闭状态的人,本我的不完善,以及自我分化的不完全。以自身意识而论,自我分化是一个交互于本我完善的过程;也就是说,人有意识的自由,可以更好地实现无意识的生存。但是,这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且人有意识的生存,也已经不那么自然。假设一个处于自闭状态的儿童,或者青少年,不是因为生理的器质性因素,就可以从心理,尤其是意识及人格层面加以改善。而且,自闭症的症结,就在于自我分化的进程,受到了干扰所致;而自闭症的意义,恰恰在于经由自闭状态,完成自我分化。可以假设,自闭症并不是一种异常状态,而是人从无意识中走出,进入意识时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的意识反应。

对于自闭症而言,正是纠结于主体性的选择中,在人格本我与自我之间,无所适从。一方面是生存的社会性需求,另一方面是自由的主体性需求。尤其,儿童自闭症,缺少自身感受的表达方式,导致更多社会性的不适应症状。
自闭症,因为主体性的需求,问题主要于沟通。不管是身体层面,还是表达层面,自闭症都倾向于内,而不是外向。其中的原由,可能于外在的不适应,也可能于内在的需求。

在自闭症的诊断中,交流障碍、刻板行为、感觉异常、注意力发散、情绪模式,以及固着、重复性,尤其代名词反转,都具有意识的标志意义。其中,你、我、他等代名词混淆的现象,与人格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这在自身意识中,就是自我分化于本我,在我之外,确立我作为你的标志。在人格分表中,人格在自我与本我,不同范畴之间的转换,也指向于意识内在的关系模式。心理学实验的镜子效应,在人格分表中,可以感觉与感知两个区域关系,加以注解。这意味着本体,或者本我的感觉,向外在或自我感知的转换。而且,感觉与感知,作为意识的路径,牵扯的现实关系,指向于习得与习性区域。习得区域,主旨于模仿性的学习;而习性,主旨于生存化的习惯。这对于自闭症而言,可以映射于学习智力延缓,以及习惯固着重复的表象。

自闭症儿童,在感觉尤其是触觉方面,有所不足。这可以界定为本体感的缺失,却在于本体感觉与外在感知的协调不足。在人格分表中,感觉属于本我范畴,而感知属于自我范畴。

自身意识,基于意识的演进,在于人有意识的开启。同时,以人格而论,自身意识意味着,自我开始从本我中分化。这就若自我意识,以超我分化于自我那样。自身意识的标志,可以心理学实验,婴儿在物质的镜子中,认出自己作为标志。当然,这个自己,并不是意识的自己,而是人的自己,或者确切于人的自身。自身,不同于自己之处,在于生命体的存在,或者生存;而不是意识自身的存在,就是自由本身。这一点,必须基于意识的概念体系,才可以明晰。关于意识的概念体系,可以参见《意识之舞》。人格,基于意识的概念,切入人的概念体系。

意识,作为人的主体,并不会因为感官觉察不到而不存在;但却会因为意识不到,而失去人的主体性……自闭症,或者自闭症状态,恰恰就是主体性的形成过程,受到干扰所导致。只是,自闭症的主体性,在于自我的主体性分化——独立分化过程;而神经症的主体性,在于超我的主体性分化——自我完善过程。正是因为意识的主体性形成,受到外界的干扰,导致了人格偏离。

不管是自闭症,还是神经症,一旦映射于人体,产生器质性变化,就不再是可逆的。这也是自闭症,或者神经症,让人结构于神经性,乃至于人体性的原由;同样,这也是自闭症,或者神经症,只有深入于意识的主体,才可以找到症结的理由。

基于人格,自闭症,或者自闭状态,在于于意识的主体性,没有完成由本我向自我的演进。神经症,类似于自闭症,在于意识的主体性,没有完成由自我向超我的演进。

自闭症,或者自闭症状态,恰恰就是主体性的形成过程,受到干扰所导致。只是,自闭症的主体性,在于自我的主体性分化——独立分化过程;而神经症的主体性,在于超我的主体性分化——自我完善过程。正是因为意识的主体性形成,受到外界的干扰,导致了人格偏离。

从我摘录的这些文字中就可以看出自闭症和神经症的形成,而且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自闭症的形成,是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没有完善。就如弗洛伊德的“自我是现实了的本我。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从本我分化出来的这一部分由于现实的陶冶变得渐识时务,不再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去盲目地追求满足,而是在现实原则指导下,力争既避免痛苦、又能获得满足。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而自闭症的本我却没有完善,没有被自我现实化。至于原因,可以从弗洛伊德的马与马车夫(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的理论关系中去寻找答案。

而神经症是自我没有完善。神经症自我完善不了的原因这不明摆着,只有在本我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够谈论自我的完善。一个本我都没有完善的的人,想必自我也不可能完善。这也就是说,从孩子过度到成年,从自闭症过度为神经症是一种必然。这样看来,不只是高功能自闭症属于神经症,而是除了典型自闭症在外的自闭症都属于神经症,只是类型不同的区别。自闭症在概念上更倾向于意识的主体,而神经症在概念上更倾向于潜意识的主体。神经症的行为表现,说到底就是潜意识的表现。

自闭症,或者自闭症状态,恰恰就是主体性的形成过程,受到干扰所导致;而神经症是因为意识的主体性形成,受到外界的干扰,导致了人格偏离。自闭症形成于孩子,是主体性的形成过程,受到干扰所导致;而神经症形成于成年人,是因为意识的主体性形成,受到外界的干扰。

从自闭症的受到“干扰”所导致,和神经症的受到“外界的干扰”,导致了人格偏离;从孩子、成年人;干扰、外界的干扰:这似乎也符合我以我自己为例的推理逻辑:青春是人生的一次大转折,过去的我是小我;是无忧无虑的我;是吃粮不管事的我。这次转折意味着将要变成大我;变成自力更生的我;变成有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我;变成万家灯火中一员的我。青春是人生的一个考场;青春是一道选择题;青春是检验一个人价值问题的一道重要关口;青春意味着将要正式“登台表演”;青春意味着一个人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所以,人的许多心理问题就从这里开始发芽、开花、结果……

也符合天宝所说:“在青春期,我的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有人也描述过很多孤独症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出现行为的恶化…… ”一一看来不只是孤独症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出现行为的恶化,而是除了典型自闭症的一切神经症,都存在着进入青春期后出现行为的恶化的现象。

也符合霍妮的“我们的内心冲突”中说:“当神经症患者改弦更张,表现出态度的变化时,似乎那是由于他进入了青春期或成人期后所获得的经验造成了人格的改变。” 霍妮又说:“但是这种改变其实不大。事实上发生的事情是:内部的和外部的压力结合起来,迫使他放弃先前占主导地位的态度而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过,要不是首先有冲突存在,这种改变是不会发生的。”

从我摘录的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不但神经症的问题出在霍妮的:潜能与实现的脱节,而且自闭症也是一样,同样出在霍妮的:潜能与实现的脱节。脱节出在哪里?出在沟通。自闭症,因为主体性的需求,问题主要于沟通。不管是身体层面,还是表达层面,自闭症都倾向于内,而不是外向。其中的原由,可能于外在的不适应,也可能于内在的需求。对于自闭症而言,正是纠结于主体性的选择中,在人格本我与自我之间,无所适从。一方面是生存的社会性需求,另一方面是自由的主体性需求。尤其,儿童自闭症,缺少自身感受的表达方式,导致更多社会性的不适应症状。

也就是说,人有意识的自由,可以更好地实现无意识的生存。但是,这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且人有意识的生存,也已经不那么自然。假设一个处于自闭状态的儿童,或者青少年,不是因为生理的器质性因素,就可以从心理,尤其是意识及人格层面加以改善。而且,自闭症的症结,就在于自我分化的进程,受到了干扰所致;而自闭症的意义,恰恰在于经由自闭状态,完成自我分化。可以假设,自闭症并不是一种异常状态,而是人从无意识中走出,进入意识时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的意识反应。

自闭症版块的某一篇资料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有足够的智商,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缺陷,却无能为力一一智商(潜能),不能发挥作用,不能作用于现实一一潜能与实现的脱节。


自闭症,在通常的概念中,又称为孤独症。但是,自闭症与孤独症,并不是同一概念,而且有生理与心理的分歧。孤独症,相比于自闭症,指向于先天因素,界定于精神障碍;而自闭症,指向于心理因素,更适于心理咨询范畴。不过,因为人的心理,并不分离于生理;而且,生理与心理的映射性,或者身心一体,难以分离。这也是自闭症,有时通用于孤独症的原因。在本文中,采用自闭症的概念,而且更多指向于儿童阶段;因为自闭症,相比于孤独症,在概念上更倾向于意识的主体。

这里所说的孤独症,就是我往天曾经说过的:“如果唐娜、天宝、陈毅雄,他们三人属于是高功能自闭症,那我可以这样说:现在自闭症谱系里的高功能自闭症(不包括高端AS),就是原来的孤独症。”指的就是这里所说的,与自闭症并不是同一概念的“孤独症”。

这下可以证实我所说的唐娜、天宝、陈毅雄,他们三个人的孤独症就是唐娜所说的:“我辛辛苦苦阅读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就是为了发现到底是什么使我深受其折磨。这些书中没有一本提到孤独症。于是,象过去一样,我仍旧处于不明白之中”。而不是像他们所说的:港台称为自闭症,大陆称为孤独症,只是在称呼上的不同这么简单。

孤独症,相比于自闭症,指向于先天因素,界定于精神障碍:也许正因为孤独症界定于精神障碍,才让我对精神分析这么执着。

人格障碍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障碍。人格不健全者更容易患精神障碍。而且某些人格障碍与特定的精神障碍有密切联系: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精神障碍本身就是人格障碍。既然孤独症的精神障碍本身就是人格障碍,但人格障碍有多种,应该属于哪一种合适,是不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最恰当。这也是为什么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的诊断要在成年,因为在孩子时段,神经症正处于潜伏期还没有“长大”。

页: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