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 发表于 13-11-23 06:02:43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3-12-25 15:16 编辑

意识的休息在脑,而工作在心,心与脑之间有一条“气路”。意识要工作时,就沿着这条气路到达心,不工作时又沿着这条气路归于脑。这是一条通往生活,通往世界的路,是一条地狱通往天堂的路。

心脑为一体。感觉剥夺者的“心身分离”,实际上就是心与脑的分离,从脑到心之间“气”的脱节。是地狱通往天堂之间的通道受阻。

自闭症是本我不完善,没有完成由本我向自我(意识)的演进。是本我不完善,而导致自我(意识)无法启程,仍旧停留在脑,而没有到达工作地点(心);神经症是由于自我没有完善,没有完成由本我向自我(意识)的演进。自我(意识)仍然停留在脑,而没有到达工作地点,也就是自我没能上班,而导致超我的演进无法进行。这就是自闭症与神经症的关系。

人生的列车中,除去极少一部分没有启动就已经宣告报费的以外,其余的列车都是在路上。如同弗洛伊德的马与马车夫一样,除去极少一部分没有动力虽生犹死的马不能上路,马车夫也就上不了路以外,其余的马与马车夫都是在路上。只是有的是能动性的控制移归马车夫掌握,马车夫就象骑在马背上的人,马车夫基本能够相安无事的到达目的地;有的虽然能动性的控制没有移归马车夫掌握,但马车夫没有被马甩掉,只是一路上比较曲折坎坷,但他常常是不得不引马定向他所要去的地方;有的马如同脱缰野马,能动性的控制没有移归马车夫掌握,马车夫不能控制马的力量,常常被马摔伤。

在人生的旅行途中,除去极少一部分上不了路以外,其余的都是在路上,只是各自经历上的不同,收获上的不同。但只要上了路,就有经历,就有收获。无论是阳光还是风雨,是跌倒还是爬起,是成功还是失败,是欢笑还是泪水,都是经历,都是收获,都不是白卷。

五维 发表于 13-11-26 20:45:23

"有所谓的阅历,而没有学历,只有经验,而没有知识,只是自己能够领会,但解释起来却很是吃力、费劲,每次罗嗦一大堆,也未必能够说清楚……"

我完全理解您要说的是什么

奇迹 发表于 13-12-6 20:25:27

谢谢五维。11月23日,我又一次回到我既陌生似乎又有些熟悉的故土。因为这一次去是带着女儿的孩子,孩子也比较调皮,又总是离不开我陪伴在他身边,所以基本没有时间上网,己经有十多天没有上过论坛。
至于你说你完全理解我要说的是什么,我认为绝对不可能。就凭借你以往对自闭症的理解这一点,你要理解我要说的是什么,我一点也不相信。

奇迹 发表于 13-12-8 06:44:01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3-12-25 15:17 编辑

有一本书叫做“性格决定命运”,我认为呼吸能决定一个人的性格。

人体是一部气压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旋律,人的生命活动是一部气的学问。
气能穿针引线,是中介,是桥梁,是生命信息的载体,人格的完整与和睦,离不开气的共振。

心是主体,是基础,是主要作用者,是生理的本能反应和反射活动的管理中心。

人的意识活动是生命活动的先导,肉体的生命是实现意识活动要求的手段。

人格是一部能量系统,人格的动力状态由能量在整个人格中的不同分布决定的,而一个人的行为则取决于他所具有的动力状态……

人格是一部能量系统,冰山底下浩瀚的潜意识世界里,蕴藏着一部神秘的潜意识学问。

心、脑、意是一体,又互动,由此构成了人这个世界上所独有的生命体。他代表着物质世界的能动性。有他,既能认识物质世界,又能认识自己;既能改变物质世界,也能改变自己。

弗洛伊德认为“知觉对自我有着本能对本我所具有的同样意义.”我们知道,本我的基本能源与内容就是本能,本我只有依赖本能才能遵从并实施它的唯乐原则。同样,自我只有通过感知觉才能与现实发生联系,也只有依赖感知觉才能遵从并实施其唯实原则.二是躯体的肌肉运动.如果说,感知觉还只是自我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那么,躯体的肌肉运动,才使自我真正地介入了参与了现实世界,才使自我能动地进入对现实世界的或顺应或干预或改造。感知与活动,使得自我与现实联系在一起. 自我通过感官接受外界的刺激,形成对刺激的知觉意识;自我又通过记忆保持对外界的知觉形象,并作为经验贮存起来;尔后,自我又通过思维活动对既存的现实和已有的经验施行评估,并以思想的试探去预测行为的后果;最后,自我通过活动适应外界条件,或使外部世界产生有利于自身的变化.


以上只是一个提纲,这一切我似乎都能够领会,却没有能力将它们解释清楚……

奇迹 发表于 13-12-24 10:18:30

我又一次回到了故土,在老家的亲人中每户都得住上一段时间。因为我之前住的这家他家里没有人上网,也就没有网络设备的原因,我也就有半个月没有打开过论坛。

“很少有学者或者非学者将自闭症与人格障碍联系在一起。唐娜是我看到的这样做的第一个人”:只有名人说的话才能具备真实性,代表性……即使不能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自闭症存在“共病现象”,人格障碍同样也存在“共病现象”。以下特此转载两篇人格障碍“共病现象”的文章:
第一篇为《人格障碍教案》:

上一章我们学习了癔症,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的精神障碍——人格障碍。

要了解人格障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上学期,也是由我们姜老师带领我们学习的《人格心理学》这门课程——什么是人格?有哪位同学还记得人格的定义么?

人格: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态度、气质、性格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在我们这本《变态心理学》这本书上,定义的人格是“人格是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长期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表现方式和风格,是由每个人所具有的才智、态度、价值观、愿望、感情和习惯以独特的方式结合的产物”。

总的来说,人格是人们稳定的、一贯性的行为和思维特征,因此,人格发生障碍,对于人的影响也是很严重的。

那么什么是人格障碍?书上有两个系统的定义,一个是美国医学——心理联合会DSM系统,一个是中国精神疾病科学会——CCMD系统。我今天就以DSM系统的内容作为主要的讲解内容。

首先是关于人格障碍的定义,DSM指出“人格障碍是稳固的、适应不良的,能引起明显的功能性损害或主观痛苦”。中间有几个关键词:稳固的——不难看出,因为人格本身就是稳固的,既然是人格发生了问题,那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稳定性;适应不良——因为患者本身人格出现异于常人的表现,那么他的生活风格啊、人际关系啊等行为模式就跟正常人不一样,那就造成了对社会化环境的适应不良;至于功能性损害——;还有主观痛苦——这个表明了什么?说明了有的人格障碍的患者对此感到痛苦,具有临床意义。

其间还要提一下,如果是由于躯体疾病导致或者是继发于其他精神障碍的类似于人格障碍的表现这些情况,我们并不能严格意义上定义为“人格障碍”,应该叫做人格改变,它不是原发性的。

DSM根据行为、情绪和思维的特点,划分了人格障碍的种类。从1952年开始,原来是定为五大类,27种人格障碍;后来第二版改为12种;第三版是14种;第三版修改版是11种;现在我们书上的是10种,去掉了原来中的被动攻击性人格障碍。现在我们看一下书,一共是3大组,10个类型——A古怪组,包括偏执型、分裂样、分裂型三个;B戏剧化组,也称为情绪化组、不稳定组,顾名思义就是情绪行为缺乏稳定的模式,很难预测,包括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自恋型四个;最后一组患者经常伴有焦虑、担心,以及抑制情感的倾向,跟B组的倾向于情感表达相反,包括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三个。

提到这10个类型,不得不提到人格障碍的共病现象——所谓的“共病现象”就是人格障碍患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往往符合不止一种类型的人格障碍,也就是说一个人格障碍患者在表现出一个亚类人格障碍的同时,可能还会有一个或多个其他亚类的人格障碍。我们的书上第217页的表格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基本上不同种类的人格障碍两者之间有一定重叠的概率——除了反社会型和强迫型两个之间是0,其他的都或多或少有共病现象。

那么,我们中间有多少人患有人格障碍?书上给出的数字是10%-13%,我在网上找到的国外是6-9%,国内只有0.13%,统计结果年代较早了,是1986年的,可能并不是太准确。部分人格障碍是具有性别差异的,而且性别特质的极端化会影响人格障碍种类临床诊断的标准——比如说给出两个病例的临床表现:第一个是是典型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不负责任、不计后果,没有动机的侵害行为方式;另一个是典型的表演型人格障碍,情感丰富,过于注重外表。结果,相当一部分专家会认为前者是男性,后者是女性。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具体的人格障碍的10个亚类。第一个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有的地方称之为“妄想型人格障碍”,那这样可以不难看出,这种人格障碍具有猜疑、偏执的特点,但是。其症状常表现为:对别人的回绝,不信任,厌恶过度敏感,而且很容易怀疑别人对自己有这些反面情绪。别人无意中的一举一动也可能被患者视为对其的敌意或阴谋。无理由的怀疑其伴侣在性关系或其他各方面有过不忠行为;顽固地认为其个人权益正受到侵害。患者常常极度自以为是,并且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

我们来看书上这个案例„„我来找一个同学简单说出案例中主人公有哪些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临床特征„„对于偏执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有这样几点:

从生物学原因来看: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中较多,不过精神分裂症和偏执型人格障碍在临床以及统计学上没有显著的相关。只是两者患者在思维方式都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精神分裂症是典型的妄想,其病态本质和程度都远远超过了偏执型人格障碍!虽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究竟是什么关系,现在还是不清楚的。

从心理方面来分析:偏执来自无意识中强烈的仇恨和敌对的外向投射。说白点就是头脑中有着根深蒂固的“错的”、“坏的”想法,比如说“人都坏的”,“人之间都是欺骗”等等,这种思想弥散到生活各方面,就导致了外向投射,使得患者造成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

从认知方面来看,偏执型人格障碍可能与歪曲的认知或者想法有关。这些想法可能是来自生活中重要的人,比如父母、挚友等,灌输了歪曲错误的认知,从而导致了患者过于执着于人性的伪善面。还有文化因素:特殊的人群,如犯人、难民、残疾人等,也容易患这种人格障碍。

目前这种人格障碍患病率并不是很清楚,因为这类人群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可能说主动就医或承认自己有问题,他们往往把事情归咎于社会生活的不公平。

对于这类人格障碍的治疗,由于患者多疑的特点,所以重点就是建立好良好的信任关系,然后利用心理动力学、认知治疗等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某项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
      
分裂性人格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人格障碍,网上显示患病概率可能高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人格障碍患者,但当中只有极少数人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等精神病。大家可以回去查阅一下“徐步高”这个人物,几年前轰动香港的“杀警案”,身为警察的香港警察徐步高,参与多次杀害警察的案件,其本人后诊断出有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在很多临床症状方面跟慢性精神分裂症相似。其障碍主要包括在思考、认知和交流方面长期存在的怪癖和很容易被察觉的行为方面的怪癖,不过不足以符合精神分裂症的标准。

还有一个要提出的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格分裂”、“多重人格”跟这里的“分裂型人格障碍”不是同一个概念。所谓的“人格分裂”就是我们之前学到的“分离性身份障碍”,一个是人格障碍,一个是癔症,都是精神障碍,但是具体含义不同。

分裂型人格障碍在病因上主要有生物学的解释,患者在基因和大脑结构上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很大的相似。

目前对于该障碍的治疗主要有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和药物治疗。行为治疗主要就是教会他们用社会的技巧减少孤立和怀疑,认知治疗就是改变患者歪曲的认知观念,抗精神病药物对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病情有一定影响。
      
分裂样人格障碍又称类精神分裂人格异常,其特征在于对社会联系缺乏兴趣,倾向于独立生活,沉默寡言以及感情淡漠。相比较其他病态人格来说,分裂样人格障碍很少见,不到正常人中的1%。与精神分裂症并无关连,但共病性高,常为精神分裂症确诊前人格(病前人格)。始于成年早期之前,在各种环境背景下表现的一种广泛模式,对社会关系疏离、在人际往来情境下情绪表达的范围局限。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特点就是“冷”和“怪”:冷在对人、对己感情冷漠,缺乏人际关系;怪在观念、行为和外贸装饰奇特,与众不同。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也有很多说法。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可能有与自闭症类似的生理机能缺陷。还有说法就是跟精神分裂症家族史有关系。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A组三个亚类人格障碍的病因都有一个相同的:就是与精神分裂症家族史有关系,但是都不知道为什么有怎样的关系。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治疗主要强调社交能力的训练以及情感反应的加强。

接下来是来学习B组的人格障碍,首先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总是在一系列活动中表现出长期的反社会行为,包括侵犯行为、无责任感、不考虑后果的危险行为。患者往往工作不良、婚姻不良,酒精、药物滥用,情感肤浅、无情、自我中心,不诚实、作弄他人,冲动、攻击性强等等。克莱克力提出把该类人格特质归为三大类:冬季不足反社会行为,缺乏道德感以及对他人责任感、情感贫乏。

我们来看一下书上226页上的案例„„看好了没有?嗯,从这个案例当中,我们发现罪犯在犯罪过程中显得异常冷静,情感表现极为淡漠,这个是我们刚刚所说的特征里面,很典型的特征。还有,家暴,夫妻之间没有深仇大恨,但是丈夫多次虐妻,他的行为表现起来并没有任何的目的所在,更类似于冲动,这个也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特征。一般患者男性高于女性。

说到家暴,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之前的“李阳家暴”。我当时很留心这个新闻,根据我们所学的,我们也可以偷偷地在这个学术性的教室里面分析一下李阳家暴这样一个事情。

从我的角度分析来看,很明显,李阳这样一个人是有一定的人格障碍的。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接触过“真人版”的李阳。他夸张的肢体动作、语言方式和追求功利的行为,让我们不难怀疑其有表演型人格障碍,在我看来,过度的表演,强调把书举过头顶,很神经质地高声、反复朗读英语,这个是一种人格不成熟,过度情绪化,行为夸张为特征的人格障碍。具体关于表演型人格障碍在接下来我们继续谈。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也很明显。一个人格障碍患者不可能只是患有一个障碍,他可能是多个障碍同时共存。

李阳说:“最亲密的人也是最丑陋的人。”他在情感上是极度缺失的是无法走进一段亲密关系,无法在亲密关系中理解对方的感受和行为,害怕在亲密关系中呈现自己魔鬼的一面,所以他说他和KIM的婚姻是没有爱的,其实是本身缺少爱的能力。从李阳把家庭暴力看成一件小事,把孩子看说成庭教育的实验品等言行来看,他对家庭是极端不负责任的,甚至把这件事解释成具有积极意义的,可以引以为鉴的对中国家庭极具拯救意味的行为,除了还是将自己摆在焦点的位置外,没有表现出诚意和悔意。

李阳先搁到一边,我在这里推荐几部电影《说谎游戏》、《怒焰狂花》、《分析》这三部是我从网上找到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病因包括遗传作用、神经生物作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以及整合的模型等几个方面观点。

该人群的治疗重点在于培养良性而有力的治疗关系,同时,对于儿童治疗重点在于他们的家庭氛围,也有人觉得预防重于治疗。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最大特点就是“混乱而不稳定”,他们情绪不稳定,行为模式混乱、难以预测,自我意向不稳定,人际关系特别是性关系混乱不定。一般患者女性高于男性。

大家看一下本章节一开始的案例,这个是典型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而且性关系混乱。再看232页《梅琳达,一抹游魂》,主人公也体现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一些特征,我现在请同学来指出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在了解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临床特点之后,我们再来学习它的成因。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因也有很多说法。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神经系统或脑内生物化学方面的异常可能导致边缘型人格。患者也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基础。从心理动力学来解释,父母对子女的不接纳,不够关心,也会导致边缘型人格障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早期的创伤是收到过多关注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成因。常见的创伤有父母离异、亲人趋势等等。一些极端的创伤,如虐待特别是性虐待等等,让儿童感到自己被抛弃、自己布置得被爱或者世界非常危险等。

一般而言,这种人格障碍比较复杂,建立治疗关系也很困难,目前有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集体治疗和药物治疗。书上提到一种辨证行为治疗很有效果。辩证行为治疗对于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很有效果,它为患者提供支持,同时教会这些患者如何调节控制的情绪。

关于边缘型人格障碍我也有几部电影——《骄阳似我》、《少女初体验》、《被禁锢的女孩》。看名字就能看出,女性患边缘型人格障碍比较高。
   
表现型人格障碍的表现为过度情绪化和寻求关注的弥散症状,其并与成年早期,并出现在许多情境中,过度寻求他人关注,同时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因为一些表现很类似于“歇斯底里”,所以在有的地方表现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寻求注意型、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以夸张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且在意他人看法。一般而言,该人群患病率1/3%-3%,女性是男性发病的2倍。

我们再回到“李阳家暴”,李阳目前已经被诊断患有人格障碍和抑郁症。我刚刚也提到了,渴望关注是表演型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当李阳从有了“疯狂英语”的那一刻开始,他的这种人格就得到了升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舞台上有多么的风光,以及他有多么享受这种风光。但是在风光的背后,还是存在着过度情绪化和人格不成熟的问题,李阳在巨大成功的光环下忽视了自己的个性上的缺点,没有及时去处理自己长期压抑的问题,导致在某些时间某个环境下的暴力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在自己受到挫折之后,极容易爆发。

我从网上了解到,李阳觉得他在外面风风火火,但是在家里只是一个普通人,说明他在和KIM(就是李阳的妻子)的关系中,他希望的关系是妻子与他的学生们一样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一旦他感觉得不到妻子的认同和理解,他就用暴力来征服,当他把妻子压在下面,他那种高高在上的需要就得到了满足。他极需要成功、被关注和成为焦点。

对于表现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研究较少,历史上,古希腊的医生认为表演型人格障碍是女性“专利”,跟癔症一样,是“歇斯底里”的表现。还有的人认为,就比如之前提到的,性别可能影响人格障碍种类判断,有人就觉得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跟表现型人格就是同一个病症在不同性别的表现,前者一般表现在男性身上,后者是女性身上。心理分析理论认为,作为对内心低自尊感的一种反抗,病人总是试图成为他人注意中心。这是造成渴望表现的原因。

表现型人格障碍的治疗资料较少,主要是集中利用奖惩结合的方法,对人际关系进行治疗。
   
提到“自恋”,大家会想到什么?是不是那种自命不凡、目中无人的形象?在我们变态心理学这本书里面,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合逻辑地夸大自己的重要性,二是缺乏对其他人的敏感和同情。患者往往在团队里面显得自己能力高出队友,同时觉得自己能力没有充分发挥,而且觉得队友成为了累赘,连累了自己能力发挥。对于比自己优秀的个体,患者会表现得嫉妒;对于普通个体,患者则会剥削他们来满足自己的私利,缺乏同情心。所以患者一直生活在抑郁的心境中。自恋型人格障碍患病率不高,小于0.5%。

患病人群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生活早期家庭环境,如果早期行为习惯没有得到他人共情,成年后就会表现得自我中心、自我夸大。二是文化内容角度来看,拉什认为,这种人格障碍在西方社会以增长的趋势不断发生,主要原因是大范围的社会边个,包括及时享乐主义的流行、个人主义、竞争意识和成功精神等等。在治疗方面,主要是认知疗法,帮助患者改变不切实际的狂热认知,但是效果有限。
   
最后,我们来学习最后一组人格障碍。C组的人格障碍对于情感的表达相对于B组要含蓄得多。

首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这类人群最大特点就是回避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有强烈的社交焦虑以及低自尊。跟前面讲的“分裂型人格障碍”和“分裂样人格障碍”缺乏人际关系不一样,回避型人格障碍是长期和全面脱离社会关系,而且跟熟悉的人也回避交流。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它跟之前我们学习神经症里面的恐怖症的一种——社交恐怖症的区别。除了一个是神经症,一个是精神障碍。社交恐怖症主要是由于“恐怖”而害怕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伴有自我评价和害怕批评。而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从本质上夸大潜在的交际困难,逃避所有的社交,内心自卑,没有什么朋友。相比之下,程度要深好多。一般的说女性要高于男性。

从生物学上讲,有易患该病的基因,该群患者在出生时就表现出回避刺激的气质特点,从而导致父母厌恶他们,或者在早期没有付出足够的关心和爱,从而导致他们低自尊和远离社会的行为,并将此延续到成年。从认知行为模型上解释,习得性恐惧、不安的思维方式。从社会心理学来解释,该人群有羞耻感,与童年时期的经历有关。

回避型人格障碍跟社交恐怖症有一定的重叠,所有行为干预技术在这里也行之有效。
   
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对于自立以及承担责任有着不可克服的焦虑。在生活中,他们会求助于他人来承担自己生活中的绝大部分责任。而且跟回避型人格障碍类似,他们都不自信,且关系很少,仅限于几个可以依靠的人。同时在抉择的时候表现得优柔寡断、焦虑不安。

有学者认为这种障碍与家庭教养环境有关,过于保护或专政的教养方式都会阻碍子女自立。另一方面,依赖型人格障碍的造成跟儿童早期依恋关系形成不良有关系。

目前,对于该人群的治疗方式很有限,没有什么研究可以说明哪种治疗是有效的。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就是必须按照某种规则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特征是过分谨小慎微、严格要求、完美主义及内心有不安全感。对于之前我们学习的强迫症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该病的病因,从心理动力学来看,对父母的控制加以反抗;或早期父母过分严格的管教;从认知来看,歪曲的思维方式也会导致该病。

至于治疗,认知疗法集中处理认知功能失调、仪式性动作、负性情绪、人际交往和自我认同的问题上,纠正极端化的想法、完美主义、犹豫不决和做事拖延的问题。
   
还有第四版被删掉的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其特征为对社会或职业要求采取一种消极抵抗态度,通过间接的方式最终把事情弄乱,从而被动地表达他们潜在的攻击性。其策略包括拖延、懈怠、顽固、健忘,或在合作中不完成自己的任务造成妨碍他工作的后果。爱生闷气,好争辩, 常提抗议;其社交和职业功能缺损都较严重。


第二篇为《美国人格障碍共病问题研究介评》:
【摘要】在美国,自从DSM体系建立起来,人格障碍就一直受到研究者及临床人员的关注。随着DSM-III将人格障碍归于独立的一轴,发展起全新的诊断思路,人格障碍的共病问题就尤其受到了重视。该文首先介绍了共病问题的状况及主要的几种解释模型,然后就该领域出现的应对方式及研究方案作了系统总结,最后还就如何认识共病问题等提出了思考。

1 人格障碍的共病问题
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一版(DSM-I,1952)即出现了人格障碍分类,但直到DSM-III将其列为轴二,它才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对象,研究数量逐年增加,其中人格障碍的共病研究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在精神病理领域,共病诊断问题是很普遍的现象,可以说,自从有了精神障碍诊断,该问题就困扰着临床从业人员及研究者。因为DSM-III之前并不鼓励进行精神障碍的多重诊断,所以由Ward、Beck等(1962)进行的研究就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当时的人格障碍共病问题。他们研究发现,临床医师之间诊断不一致的最大根源在于临床中对“神经症状学症状与性格病理学现象,何者是更基本诊断”问题的抉择 。

后来DSM-III将人格障碍归于轴二,正式鼓励临床人员进行多重诊断,这时的人格障碍共病问题就变得尤其突出。

Charney等(1981)对因重抑郁发作而住院的130名患者进行人格障碍诊断,发现共病人格障碍在14%~61%之间;Pfohl等(1984)对重抑郁住院患者调查发现与边缘型共病率为23%,戏剧型18%、依赖型17%、回避型15%。
随着DSM进一步发展,人格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更加明确化、系统化。然而诊断体系的发展,似乎并没有带来临床中的一些实质性改善,共病问题依然严峻。Livesley(1998)的研究表明,假如个体满足某种人格障碍诊断,那么就有80%的可能满足另一种人格障碍诊断。Stuart等(1998)使用DSM-III-R结构访谈问卷评定1116名精神科患者发现,有56.2%满足至少一种人格障碍诊断,其中人均2.7种人格障碍。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人格障碍与进食障碍、焦虑障碍的共病情况。Diaz-Marsa等(2000)的研究发现,经SCID-II问卷评定的72名进食障碍患者中,并发人格障碍高达61.8%,回避型人格障碍在神经性厌食患者中多见,而边缘型人格障碍在贪食症中更多。

Alnaes和Torgersen(1999)报告了一个6年跟踪研究,控制其他相关变量后,回避型人格障碍不仅较好地预示了社交恐怖症,而且也显示了与其他焦虑障碍的密切关系。另外,其他严重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也有很多研究证明高共病率的存在。

2 共病成因的理论模型
目前,已经有不少研究提出了一些模型或假设解释广泛共病问题背后可能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关于两轴之间的共病问题,下列四个模型的解释得到了普遍认可。易感性模型(vulnerability model)认为,一种障碍的显现增加了患另一种障碍的概率。具体说,就是一种特定不适应的人格特征,如边缘型人格特征,使个体易于出现某些轴一障碍;这个病理过程可能是这类人格特征激发了特定的反应,最终促成了相关障碍的发展。

而并发症模型(complication/scar model)与上解释相反,认为个体患有的一种轴一障碍对其人格状况产生特定的影响。例如慢性的、反复发作的重抑郁障碍,可能会引起人格特征的改变,比如形成高水平的神经质及消极的情感特征。
恶化模型(pathoplasty/exacerbation model)假定共病的轴一、轴二障碍可能因各自独立的病源因素而出现,但人格因素可能影响了轴一障碍的过程及表现。这种影响可能是一种增效过程(人格障碍影响了轴一障碍的发展及预后),也可能只是改变了疾病的效应及表现。

最后谱系模型(spectrum model)认为共病的轴一、轴二障碍是从共同的病理基础发展而来。因此,共病障碍是存在于一个从亚临床特征到严重病理症状连续分布的谱系中。例如,C类群人格障碍可能是有共同病理基础的焦虑障碍之严重程度不同的表现,而A类群人格障碍可能存在于精神分裂谱系中。Siever和Davis(1991)提出了一个谱系模型——心理生理模型,覆盖轴一、轴二领域。该模型有四个维度:认知/知觉组织、冲动性/攻击性、情感稳定性和焦虑/抑制维度。认为个体在这些维度上表现极端且离散就展示为一种轴一障碍;而表现较温和的情况,如果固化为个体的特征性模式,就是人格障碍。

尽管很多研究证实了这四个模型,但对于哪种模型代表最佳的解释,无论是实证的研究还是理论的思考都很不一致。

Millon与Davis(1996)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在一定程度上,所有模型都适用也并不是不可能”。关于轴二内部的共病解释,几乎所有该领域的研究者,都支持用维度模型来认识这个问题,即各种人格障碍都是同一人格病理学基础的不均衡表现(可见维度模型隶属于谱系模型),然而关于哪种模型最适合于该领域,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

3 共病问题的应对
与共病问题解释的多样性一致,对该问题的应对也是复杂多样的。这种复杂性一方面表现在,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取向及认识,提出了各自独特的应对方式;另一方面,各研究者可能因实证经验的积累或关注的侧重点变化,他们的观点在不同时期可能很不相同。

3.1 DSM体系发展方案
该方案假定共病问题主要由障碍界定不充分引起的,因此致力于障碍标准的独特化、边界的清晰化。这是贯穿DSM各版修订的总体精神,DSM的前两版对标准的描述过于简洁、笼统,各人格障碍的界定过于模糊,主要依靠临床医师的经验诊断,故人格障碍诊断很不理想。从DSM-III开始,发展起了多生诊断标准(polythetic criteria),即每条标准在诊断中都是同等重要的,只需满足一定数量就可确诊,这样就有弹性地界定了各障碍类别涵盖的范围,更有利于避免过多共病情况出现,而且将人格障碍归于独立一轴,刺激了对人格障碍的研究兴趣。

很多研究者从障碍的界定上进行了探索。如Cloninger等(1993)提议对人格的界定应该从气质和性格两个方面进行,气质是人格障碍中持久的部分,而性格是受环境、教育等影响而可以变化的部分,通过这种努力将有利于人格障碍诊断的稳定性。Seiverwright、Tyrer等验证了人格障碍的时间方面特征,发现人格障碍持久不变的假设是不正确的;并且最近Tyrer等还考察了不同人格障碍患者主动寻求改变现状的意愿,最后提议“改变意愿”特征应该考虑进人格障碍诊断。Davis等(1993)比较了三种诊断标准模型(权重模型、多生诊断模型和附加模型)在临床中的情况,发现应用在当前DSM中的多生诊断模型,并不符合临床实际,医师们用得最广泛的还是权重模型,即各标准有大小不同的权重,满足少数重要标准就可确诊。该结果也与Morey等(1989)及Widiger等(1988)研究结果相一致。
这类研究一方面反映了DSM体系中还有很多问题,另一面也指出了其修正发展的方向。但是从总体上看来,在该方案指导下的DSM,虽然使得诊断体系进一步精细化、系统化,但各种批评一直存在,共病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这样另一种假设就跃居了研究的主流:障碍间可能原本就没有根本的区别,他们在病理上是联系在一起的。

3.2 维度模型方案
该方案认为各障碍之间是连续的,它们有一致的病理基础,期望通过维度模型的建立来促进共病诊断的理解,并在实践方面建立起一种与维度模型相适应的分类诊断体系。它主要关注的是人格障碍领域内的共病问题以及如何用各维度全面、定量地反映个体的人格病理学情况。但也有研究者尝试发展横跨两轴的维度体系,如Krueger的内外化模型及Millon的三分连续体。内外化模型涵盖内化障碍(心境、焦虑障碍)、外化障碍(物质滥用、反社会行为)及人格的内化特征(神经质)和外化特征(反抑制或冲动性),这些都是分布于内外化维度上的。该模型有大量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支持,尤其包括心境和焦虑障碍与神经质特征间的研究等。

但是该模型的不足之处,正如Krueger自己提到的,“该模型尚处于初始阶段,其中的内外化维度过分宽泛”,除了内化维度有一些可选用的分维度之外,外化方面还需要大量的工作。对于该模型的进一步实证研究还没有出现,所以仅止于模型探索阶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Krueger期望扩展该模型以涵盖其他各种病理现象,所以其内在假设就是内外化维度反映了各种精神障碍的基本特性。事实怎样,需要进一步研究。

无论是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还是各种人格障碍之间,有绝对说服力的证据表明它们之间没有质的差异。目前美国比较流行的维度模型有“大五”(Five-Factor Model,简称FFM)、气质性格量表(the Temperament and Character Inventory,简称TCI)、人格病理学基本评估问卷(the Dimensional Assessment of Personality Pathology –Basic Questionnaire,简称DAPP-BQ)、正常与异常人格访谈程式(the Schedule for Normal and Abnormal Personality,简称SNAP)、人际特征环模型(Interpersonal Circumplex,简称IPC)、极性模型(Polarities)等。以FFM为例,它是在对正常人格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是对上16PF质疑的基础上进一步因素分析而得出的一个模型。FFM所包括的五种基本人格维度——神经质(N)、外向性(E)、经验的开放性(O)、宜人性(A)和责任感(C)现在已广为人知,并且在每种基本维度下分六个小维度从而能得出更详细的人格描述。很多研究发现DSM人格障碍与FFM主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稳定和广泛的关系,尤其考虑到FFM的细分维度时,它在区分各人格障碍中就显示了更大的可靠性。还有研究者认为,关注FFM与特定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对于了解这种人格障碍的病源及发展很有帮助。如将自恋理解为高E、低A和低N的FFM轮廓,将有利于自恋型的界定及病理理解。然而对于FFM单独用于临床人格障碍评估,还是值得斟酌的,因为有很多研究发现FFM还没能详尽地反映人格病理问题。Trull和McCrae最近提出了一个观点:两轴之间的共病可以通过FFM的维度来解释。例如,在神经质维度上处于较高水平的轴一障碍更可能会与同样有较高神经质水平的人格障碍共病。然而,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一致的支持,因为有显著不同FFM特征的障碍也显示了很高的共病率。

总体上看,各种维度模型都有相应的实证支持,但又都不能充分涵盖正常人格及其病理学领域,正如Widiger(2000)谈到维度模型时,认为DAPP-BQ、SNAP等更准确、鲜明地描述了FFM的不适应变量,而FFM则提供了一个对人格障碍与正常人格机能连续性的更准确的说明。关于这一点,也许将各种维度模型结合起来寻求一个更广泛的模型是未来的方向。但还应该认识到,当前的维度模型整体上是不完善的。Meyer(2002)利用现有的维度模型考察哪种人格维度与回避型人格障碍联系更紧密,结果显示,诸如内倾性、神经质、低自尊和悲观性这类维度解释了大约一半的回避型人格障碍变量,然而剩下的那些特征可能仍旧非常重要,如Morey和Zanarini(2000)发现,那些不能为已有人格维度解释的边缘性变量,预示了童年的创伤经历、家族疾病史及长时间后的恢复状况等,进一步考察将它们纳入维度构建是很重要的。

3.3 类目间调整方案
该方案主张DSM分类体系未能充分反映障碍间的实际情况,广泛的共病问题不能视为一种有趣现象,而是分类体系不成功的充分证明,很多共病障碍可能原本就是同一种障碍。该方案期望通过诊断类目间合并、类目衍生或删除来降低共病诊断问题,更准确地反映病理实际。

Millon可以视为一个代表人物,他认为当前DSM各人格障碍的诊断中,存在相当大的异质性,主张将诊断类别原型化,并从这种认识出发,针对人格障碍的高共病问题,提议了一系列新类别,如依赖型人格模式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焦虑不安型、随和适应型、不成熟型、无效型及无私型依赖。然而Livesley等批评说,类别的不断繁衍往往表明其潜在的属性是连续的。Tyrer等则与Millon不同,认为精神障碍领域的广泛共病,源自于DSM过分应用割裂化策略,以焦虑障碍为例,他们认为将原本神经症这一总类分解为多种诊断的做法,很少有证据表明带来了临床与理论上的实质性进展,由此提出了混合焦虑与抑郁症状的Cothymia综合征(如同时出现中度抑郁和广泛性焦虑障碍情况)。关于人格问题他们也提出了一种综合征观点,融和了精神症状与人格障碍特征。他们的研究还对新分类提供了实证依据。其他的研究者还有提出将轴二诊断复归于轴一体系,作为解决当前两轴之间复杂关系的尝试。当然,这又引起另一些学者的坚决反对。

类目间调整方案与DSM发展方案类似,都是对类别化分类体系的发展,只是更多的涉及了深层病理方面的考虑,并因而显得激进。为了满足临床需要,Millon将人格障碍进一步细分,反映了当前分类系统在覆盖人格病理方面的不充分;Tyrer则用一个综合诊断反映同质障碍群,提高诊断效率,然而可以预期随后的理论探讨及治疗方案的确定,连续体观念的引入将不可避免。

3.4 维度与类别化策略的互补方案
虽然维度模型方案的应用前景非常乐观,但处于临床诊断分类体系稳定性考虑,一直就有折中方案出现。它们或者对人格障碍诊断保持细节上不变,按照维度化思路重组类目体系;或者借用现有的诊断类目体系,用维度模型的研究成果修正诊断标准。

前者通常将个体人格障碍诊断情况归结为病理学上的严重等级,按人格机能连续分布观念构建维度评估,既照顾到了临床人员的诊断习惯,又引入了维度评估。该思路包括Oldham等(1992)的人格障碍双层诊断体系、Tyrer和Johnson(1996)的人格障碍严重性分类等。Oldham等提议,对满足两种及两种以下人格障碍诊断的个体使用现有的诊断分类,而超过两种人格障碍的个体诊断为“伴随着相应人格特征(如偏执型、边缘型和自恋型,或其他类型)的广泛性人格障碍。”Tyrer和Johnson主张将人格病理情况分成四个严重等级:无人格障碍、人格困难、简单人格障碍和混乱的人格障碍;并分别用当前ICD-10和DSM-IV的分类诊断标准对其做了详细界定。

很显然,上述做法主要在诊断结论中应用了维度策略,而一种更富有魅力的研究方向是应用维度模型来考察各人格障碍类别,并相应充实、修正它们的诊断标准。从理论上讲,这是在更细致水平上进行诊断,理应有较好效果,但它同样面临一些困难:怎样把握“名与实”的问题?比如利用现有的维度模型考察人格障碍患者,构建人格障碍构念,界定之;研究表明如此形成的各诊断类别间的界限仍不分明。如Soldz等(1993)考察了回避型、分裂样型、分裂型和强迫型在IPC中的定位,发现彼此间很类似,尤其前两者最难区分;其它研究也有相似结论。这首先反映了当前维度模型还有一些问题,但我们也应该考虑根据维度研究发现的各人格障碍显著性特征加以修正,使现有的人格障碍分类获得新内容。然而如此探索下去,可以预期将愈来愈接近维度模型方案的理想。

由于长期形成的类别化传统的影响,在实践领域实现维度化转变可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综合使用维度化、类型化分类的互补方案,因为其在现实中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可能是最有效的过渡方式。

4 对于人格障碍共病问题及研究的思考
纵观人格障碍共病问题的应对探索,不难发现心理学家们在人格领域研究成果的冲击,正是在人格理论的启发下,联系临床中人格障碍诊断发现的问题,研究者们逐渐接受了维度模型,并开始置之主流。DSM-V的编写人员就提议将维度分类策略首先用于人格障碍领域,根据应用情况决定是否推行全面的维度化改革。如此而来,人格障碍的“共病”说法是不合适的。例如,回避型与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并列诊断中,极端化的回避与依恋特征如果以两个维度,而不是两种人格聚于同一个体,才是合理的。临床上对这种情况的处理,很多是将它归于“其他待分类”条目。我们知道,运用维度策略可以收集到各维度信息,全面了解个体,所以它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效率。那么未来工作的焦点之一,即实践中如何推行这种观点,如何使当前的DSM诊断体系逐渐淡出舞台的同时,全面引入维度策略。

关于人格障碍与轴一综合征的共病认识,Millon在其MCMI–II使用手册中指出,与人格障碍相比,它最好看成个体基本人格模式的扩展或歪曲。的确,从精神系统角度,轴一障碍应该看成个体外显的征候群。如果事实如此,共病也是合乎情理的。然而仅停留在共病认可是不行的,因为行为遗传学研究、临床实践资料等都反映出两者错综复杂的关系。从前面维度模型的论述来看,可以考虑采纳一种维度观点,使得轴一障碍(如社交焦虑)在多维框架内进行研究。因为维度系统要求对个体进行多方面的测量,如社交焦虑、对新异的回避、抑郁、具体人际状况等,这样我们在提高诊断效率的同时还能认识人际回避等复杂过程。当然,如果从更深层次考虑两者有“病理基础重叠”也是正常的,那么就需要相当多的努力来确定两者的范围,简单抛弃某一诊断的独特性或用另一种诊断代替它都是不可取的;如此而来关注点将是怎样确定轴一的病理基础,必要地削减它的范围,这将涉及到新病理模型的构建。





上面文章中说到,人格障碍存在共病现象,基本上不同种类的人格障碍两者之间有一定重叠。唐娜的人格障碍,无不过就是分裂样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这几种。以上面文章中的解释,这叫“共病现象”。就如我以前不也说过我有几种人格障碍是一样。我曾经也说过我除了分裂样人格障碍之外,还存在有强迫型人格障碍,当时曾经还有人驳斥,不认同我这种说法。不认同就算了,懒得费神,也不太重要,我也就没有作过多的辩解。如果以现在来说,我还多了一个回避型人格障碍。也就是说,分裂样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这三者我都同时存在。现在我才知道这叫做“共病现象”。还是那句话:“对于作为人的他人,我们有着自己的经验”。其实我认为我每说到的问题都具有它一定的真实性,只不过是别人不理解而已……

有关我认为我同时存在分裂样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这三种人格障碍的说法,以及我曾经把回避型人格障碍与分裂样人格障碍搞混淆的原因,在上面后一篇文章中也得到了证实。文章中说:“研究表明如此形成的各诊断类别间的界限仍不分明。如Soldz等(1993)考察了回避型、分裂样型、分裂型和强迫型在IPC中的定位,发现彼此间很类似,尤其前两者最难区分。”

尤其前两者最难区分一一也就是分裂样人格障碍与回避型人格障碍最难区分。这不也印证了一篇名为“艺术家与英雄诗一一精神分析动力学研究”文章中的一句话:“这也是为什么说艺术家(分裂的自我中的精神分裂性个体)实际上与神经症患者(霍妮的与其它类型大相径庭的回避人(自我孤立型)神经症患者)是同一问题的范围……”

以我现在的认为,我认为唐娜属于“分裂样人格障碍”比较恰当,其它都属于是“共病”。这也就是说,虽然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有几种人格障碍,要看其中以哪一种为主,其它都属于是“共病”。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就属于《分裂的自我》中的“精神分裂性个体”。“精神分裂性个体”除去以往说过的它属于先天与生俱来的“精神分裂性格”,也就是“一开始就面对我们的世界处于精神分裂状态”外,这里还多了一个古怪。

唐娜的《三面伊人——一位孤独症女士的精彩自传》文章中:作为一个行为有怪异的人,我已经拥有相当的一个名声……我的老板认为我是个十足的疯子,但是我适合于商店的特征,我的怪癖好象引起顾客的兴趣……我告诉他我怎样被叫做笨蛋、傻瓜、障碍,就是十足的古怪,以及我的爸爸曾告诉我人们说过我患有孤独症……其他简单的少年认为我是疯子,神志不正常:咒骂老师、扔东西、跑出学校,破坏放到我手里的几乎所有的东西——包括我自己。

从唐娜的这些自述,再结合《人格障碍教案》中的解释,我认为唐娜属于A组古怪组,属于“分裂样人格障碍”,其它都属于是“共病”。这又牵涉到另外两位高功能自闭症知名人士。唐娜有她这方面的自传,陈毅雄也有他这方面的自述,这很清楚。虽然我没有看到过天宝这方面的自述,但从论坛里有人对她的解读中,我认为天宝也属于“分裂样人格障碍”,而陈毅雄属于“回避型人格障碍”。

在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中,“分裂样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人格障碍”很相似,容易混淆。但不同的是,前者为“精神分裂人格异常”,也就是先天与生俱来的“精神分裂性格”;而后者为后天“神经症”的基本冲突造成的人格改变的结果。前者为“古怪”,后者不存在“古怪”这一点。

对于“分裂样人格障碍”,前一篇《人格障碍教案》文章中还说:“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可能有与自闭症类似的生理机能缺陷”:这句话不也印证了《分裂的自我》中的“幻想和现实之间的这种分裂,正是明可夫斯基关于孤独症概念的核心”这句话。同时也解释清楚了我以往在帖子中曾经得出过的以下如此的结论:

“我可以这样肯定的说,陈毅雄他们三个人就属于是回避型人格障碍(就因为上面文章中所说:尤其前两者最难区分。所以我把分裂样人格障碍与回避型人格障碍两者搞混淆)。如果回避型人格障碍不属于自闭症范围,那他们三个人同样也不属于自闭症……;我认为,就凭《分裂的自我》中的,“幻想和现实之间的这种分裂,正是明可夫斯基关于孤独症概念的核心”这句话,就已经很清楚、能证明,里面的“精神分裂性个体”同样属于是“孤独症”。这也就是说,霍妮的回避人(自我孤立型)神经症患者,和《分裂的自我》中的“精神分裂性个体”,两者同时属于“孤独症”,同是一个谱系。”

这也就是说,霍妮的回避人(自我孤立型)神经症患者,属于是回避型人格障碍,《分裂的自我》中的“精神分裂性个体”,属于是分裂样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和分裂样人格障碍,这两者同时属于“孤独症”,也就是现在自闭症谱系中的不包括AS在内的高功能自闭症。

blackeye 发表于 13-12-24 19:05:18

“很少有学者或者非学者将自闭症与人格障碍联系在一起。唐娜是我看到的这样做的第一个人”:只有名人说的话才能具备真实性,代表性……即使不能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奇迹 发表于 13-12-24 02:18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里需要搞清楚的,就是“自闭症”本身并不等同于“人格障碍”。有人格障碍的人不都有自闭症,人格障碍不是自闭症,奇迹是不是同意这一点呢?尽管人格障碍也有“先天”的基础,也就是天生的性格倾向,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倾向并不一定会发展到“障碍”的程度。这和自闭症的“先天”基础是不同的。自闭症的存在是不取决于后天条件的。自闭症者的人格也不是必然会发展到“障碍”的程度。

唐娜的人格障碍是“多重人格”障碍,也就是说,她脑子里有好几个自己,每个都有不同的名字。在不同的情景下,她会用不同的“自己”来行事,而这些“自己”都有不同的个性,说话方式、行为方式都不同,而这种转换都不是她自己能控制的。

唐娜小时候受到过很多忽视和虐待,她的父母都是有精神障碍的人。所以,我觉得自闭儿的家长一定要善待孩子,最好的“干预”不是教给孩子行为方式(我不是说这就不重要,而是说,这不是最重要),而是让孩子放松,快乐,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自我,能够爱自己,知道自己是被爱的,有安全感。没有这一点作为基础,任何行为上的训练成果都是会垮掉的,或者被人格障碍所扭曲。

另外,奇迹上面关于人格障碍的信息基本正确,只是在DSM-5里,取消了“轴一”“轴二”的说法,10种人格障碍都是一个级别的。

奇迹 发表于 13-12-25 15:20:55

““自闭症”本身并不等同于“人格障碍”。有人格障碍的人不都有自闭症,人格障碍不是自闭症”一一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显而易见的问题,我非常明白、也非常清楚。

“尽管人格障碍也有“先天”的基础,也就是天生的性格倾向,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倾向并不一定会发展到“障碍”的程度。这和自闭症的“先天”基础是不同的。自闭症的存在是不取决于后天条件的。自闭症者的人格也不是必然会发展到“障碍”的程度。”一一这些我暂且不作任何解释,我首先要搞清楚弄明白的是:“唐娜自己有几种人格障碍,她从不忌讳提及”:唐娜自己到底是有“几种人格障碍”,还是“多重人格障碍”,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多重人格障碍”是“在一个身体里住著好几个灵魂”,而“几种人格障碍”,是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着几种人格障碍。

在“人格障碍教案”文章中说:“还有一个要提出的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格分裂”、“多重人格”跟这里的“分裂型人格障碍”不是同一个概念。所谓的“人格分裂”就是我们之前学到的“分离性身份障碍”,一个是人格障碍,一个是癔症,都是精神障碍,但是具体含义不同。”

对于“癔症”,百度的解释是: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病,以乡村多见。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

对于“癔症”,“人格障碍教案”文章中说:“对于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研究较少,历史上,古希腊的医生认为表演型人格障碍是女性“专利”,跟癔症一样,是“歇斯底里”的表现。还有的人认为,就比如之前提到的,性别可能影响人格障碍种类判断,有人就觉得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跟表演型人格就是同一个病症在不同性别的表现,前者一般表现在男性身上,后者是女性身上。”

如果唐娜属于“多重人格障碍”,那百度里对“多重人格障碍”的定义是:
多重人格障碍是心理疾病的一种,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CM)中归类于第一轴的解离症的一种。多重人格具有超过一个(若是2个则称为双重人格)的人格存在,就有如“在一个身体里住著好几个灵魂”。事实上它有过多种名称,在CCMD-3中称为“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属癔症;在ICD-10中称为“多重人格障碍”,属分离(转换)性障碍,在DSM-IV中称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属解离型障碍。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将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定义为该病症的国际统一正式名称。

在“人格障碍教案”文章中认定“多重人格”就属于是“癔症”,这也符合百度里对“多重人格障碍”的定义中说的:“多重人格障碍”有过多种名称:其中就有“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属于癔症”是一致的。

再看百度里对“癔症型人格障碍”的主要解释:
癔症型人格又称表演型人格或歇斯底里人格,其典型的特征表现为心理发育的不成熟性,特别是情感过程的不成熟性。具有这种人格的人的最大特点是做作、情绪表露过分,总希望引起他人注意。此类型人格障碍多见于女性,各种年龄层次都有,尤以中青年女性为常见,一般年龄都在25岁以上。

癔症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目前尚缺乏研究,一般认为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父母溺爱孩子,使孩子受到过分的保护,造成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符,心理发展严重滞后,停留在少儿期的某个水平,因而表现出癔症型人格特征,另外,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赖性,也可能是该类型人格产生的原因之一。

一般来讲,此类型患者的人格障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逐渐成熟而症状减轻。但这不能保证可以不治而愈,在应激状态下还有可能发生癔病症状。但这不能认为它可以不治而愈,因为患者常不能知觉到自己的真正感情是怎样的。而且青少年时期,不加以调节,其症状只会加重。因此,青少年朋友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学会情绪调节,在青少年时期就消除癔症型人格障碍。

癔症型人格障碍的表现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人注意,情绪带有戏剧化色彩。这类人常好表现自己,而且有较好的艺术表现才能,唱说哭笑,演技逼真,有一定的感染力。有人称她们为“伟大的模仿者”、“表演家”。她们常常表现出过分做作和夸张的行为,甚至装腔作势,以引人注意。

2.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这类人不仅有很强的自我暗示性,还带有较强的被他人暗示性。她们常好幻想,把想象当成现实,当缺乏足够的现实刺激时便利用幻想激发内心的情绪体验。

3.情感易变化。这类人情感丰富,热情有余,而稳定不足;情绪炽热,但不深,因此他们情感变化无常,容易激情失衡。对于轻微的刺激,可有情绪激动的反应,“大惊小怪”,缺乏固有的心情,情感活动几乎都是反应性的。由于情绪反应过分,往往给人一种肤浅,没有真情实感和装腔作势甚至无病呻吟的印象。

4.视玩弄别人为达到自我目的的手段。玩弄多种花招使我就范,如任性、强求、说谎欺骗、献殷勤、诌媚,有时甚至使用操纵性的自杀威胁。他们的人际关系肤浅,表现上温暖、聪明、令人心动,实际上完全不顾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5.高度的自我中心。这类人喜欢别人注意和夸奖,只有投其所好和取悦一切时才合自己的心意。表现出欣喜若狂,否则会攻击他人,不遗余力。

此外,此类患者还有性心理发育的不成熟,表现为性冷淡或性过分敏感,女性患者往往天真地展示性感,用过分娇羞样的诱感勾引他人而不自觉。

癔症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一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癔症型人格障碍的症状诊断标准定为,患者至少具有下述项目中的三项症状:
1.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
2.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3.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
4.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
5.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6.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
7.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
8.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
一般来讲,此类型的人格障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逐渐成熟而症状减轻。但这不能保证可以不治而愈,在应激状态下还有可能发生癔病症状。

诊断标准二
●持续地寻求或要求安慰、赞同和表扬
●在外表或行为上有不适当的性挑逗
●对身体吸引力过份关注
●用不适当的夸张来表达情绪
●当自己不是他人注意的中心时,便感到很不舒服
●情绪变化很大且狭隘
●自我中心,追求当时的满足,对迟到的赞许和遇到的挫折无法忍受
●言语过份印象化,缺乏具体描述
(具备四项即可诊断)

在“疾病大全”中还称:癔症型人格障碍以表演型为突出特点。

癔症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都有一定的艺术表演才能,唱说哭笑,演技逼真,而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难怪有人戏称她们为“伟大的模仿者”、“表演家”。事实也表明,许多艺术表演都需要一定的夸张成份。许多演员为了使观念能沉浸到剧情之中,都充分运用了自己的表情、语言去打动他们。癔症型人格障碍患者在这一点上大有用武之地,他们投身于表演艺术很有效的调节障碍的方法。

我对唐娜的《三面伊人——一位孤独症女士的精彩自传》的解读,除去她的怪异这一点外,其他基本都是一种感同身受,我并没有发现唐娜有以上“癔症型人格障碍”中所说的表现,以及“癔症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中的表现。“癔症型人格又称表演型人格或歇斯底里人格”,“表演型人格障碍”在三组人格障碍中,属于B戏剧化组,也称为情绪化组、不稳定组。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情感易变化。这类人感情用事、情感丰富,热情有余,而稳定不足;情绪炽热,但不深,因此他们情感变化无常,容易激情失衡。以及定义为“戏剧化组”一一所有这些一并强加给“孤独症”,这合适吗?口口声声称自闭症的“交流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也会存在“交流障碍”,他们也许是交流能手。

还有前面的这段话:“对于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研究较少,历史上,古希腊的医生认为表演型人格障碍是女性“专利”,跟癔症一样,是“歇斯底里”的表现。还有的人认为,就比如之前提到的,性别可能影响人格障碍种类判断,有人就觉得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跟表演型人格就是同一个病症在不同性别的表现,前者一般表现在男性身上,后者是女性身上。”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癔症“歇斯底里”跟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样,还有人觉得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跟表演型人格就是同一个病症在不同性别的表现,前者一般表现在男性身上,后者是女性身上。这不也意味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跟癔症“歇斯底里”就是同一个病症在不同性别的表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这癔症“歇斯底里”与自闭症之间,是不是可以说是“大相径庭”,这不同时也意味着唐娜不属于“自闭症”。

唐娜的“人格障碍”在偏执型、分裂样、分裂型、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自恋型、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10个类型中,到底属于哪一型合适?在A古怪组、B戏剧化组、以及最后一组患者经常伴有焦虑、担心,以及抑制情感的倾向这3大组中,到底属于哪一组比较合适?

blackeye 发表于 13-12-25 20:37:48

唐娜有诊断的人格障碍是“多重人格障碍”,英文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现在改称为“解离性身份障碍”(维基百科),英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它不是10种人格障碍之一,而属于解离性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之一,因为它不是一种稳定的人格,而是因为缺乏稳定人格造成的。唐娜认为她还有其他人格障碍的特征,轻重程度各不相同,但没有正式做诊断。

解离性身份障碍不是“人格解体”。

奇迹 发表于 13-12-27 18:06:47

“唐娜自己有几种人格障碍,她从不忌讳提及……很少有学者或者非学者将自闭症与人格障碍联系在一起。唐娜是我看到的这样做的第一个人……唐娜认为她还有其他人格障碍的特征,轻重程度各不相同,但没有正式做诊断。”

名人的话应该起表率作用……而唐娜的话等于没有说。唐娜自己有几种人格障碍,但她连比如说某种人格障碍类似的话都没提起过。有人了解她曾经被诊断为“多重人格障碍”,但这种人格障碍明显和自闭症不相符。有人又帮助她寻找依据,说现已改为 “解离性身份障碍”。“因为它不是一种稳定的人格,而是因为缺乏稳定人格造成的。”

一一我认为管它稳定不稳定,它也只能属于“身份障碍”,而不属于“人格障碍”。正因为它不属于“人格障碍”,所以在10种人格障碍类型中才没有它的位置。这也意味着唐娜自己有人格障碍的说法不能成立。

这里所说的现已改为 “解离性身份障碍”的“改为”,并不是“多重人格障碍”现已改为“解离性身份障碍”,而指的是唐娜当时被误诊为“多重人格障碍”,应该是 “解离性身份障碍”才正确。这不也意味着医学的诊断也并不是什么圣旨。

唐娜认为她还有其他人格障碍的特征,轻重程度各不相同,但没有正式做诊断。”一一这只能让别人自己猜去……

blackeye 发表于 13-12-27 20:17:47

我没说到的,不等于唐娜也没说到,奇迹的结论不要下得太早。我说话都是有根据的。

唐娜说,“I fit some stereotypically 'aut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like the Sensitive (ie related to Avoidant PD), the Solitary (ie related to Schizoid PD), the Idiosyncratic (ie related to Schizotypal PD), the Conscientious (ie related to Obsessive Compulsive PD) but also fit the Serious (ie related to Depressive PD), the Vigilant (ie related to Paranoid PD) which could also present as 'relatively 'aut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n I fit the Exuberant (ie related to Cyclothymic PD) which used to be the Artistic trait and can mimic bipolar... and that one makes me ... well... exuberant... ”。这里面提到的有回避型人格,分裂型人格,强迫人格,抑郁人格,妄想人格,循环型人格。你认为她应该去做诊断吗?问题是,她要是不去,谁也没辙,你说是不是?

如果你在网上查过资料,就应该知道,多重人格就是解离性身份障碍,只是名字不同。唐娜没有被误诊。我觉得,多重人格障碍没有和其他‘人格障碍’放在一起,不能说明它就不是人格障碍,它只不过是一个连稳定的人格特征都没有的人格障碍而已,所以改叫“身份障碍”。

“这种人格障碍明显和自闭症不相符。”——看来,奇迹还是认为自闭症是一种人格障碍,否则,自闭症是自闭症,为什么要和某种人格障碍相符呢?自闭症者和常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性格,有内向,有外向,有。。。难道自闭症者只能是某种性格的人吗?自闭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都和性格无关,它不是根据性格来界定的。

唐娜确实比较喜欢给自己贴标签,她又是学心理学的,所以,她给自己贴的心理标签应该不会太不靠谱。我所不太确定的,就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其他专家讨论自闭症和人格障碍的关系,没有人回应唐娜关于人格障碍的说法。其实我很想知道,心理学的内行们对此如何看。如果我看到相应的文章,一定会分享的。

五维 发表于 13-12-28 09:09:54

“我可以这样肯定的说,陈毅雄他们三个人就属于是回避型人格障碍(就因为上面文章中所说:尤其前两者最难区分。所以我把分裂样人格障碍与回避型人格障碍两者搞混淆)。如果回避型人格障碍不属于自闭症范围,那他们三个人同样也不属于自闭症……;我认为,就凭《分裂的自我》中的,“幻想和现实之间的这种分裂,正是明可夫斯基关于孤独症概念的核心”这句话,就已经很清楚、能证明,里面的“精神分裂性个体”同样属于是“孤独症”。这也就是说,霍妮的回避人(自我孤立型)神经症患者,和《分裂的自我》中的“精神分裂性个体”,两者同时属于“孤独症”,同是一个谱系。”

这也就是说,霍妮的回避人(自我孤立型)神经症患者,属于是回避型人格障碍,《分裂的自我》中的“精神分裂性个体”,属于是分裂样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和分裂样人格障碍,这两者同时属于“孤独症”,也就是现在自闭症谱系中的不包括AS在内的高功能自闭症。



水星点评:这里将自闭症与人格障碍建立关系

五维 发表于 13-12-28 09:15:13

在“人格障碍教案”文章中说:“还有一个要提出的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格分裂”、“多重人格”跟这里的“分裂型人格障碍”不是同一个概念。所谓的“人格分裂”就是我们之前学到的“分离性身份障碍”,一个是人格障碍,一个是癔症,都是精神障碍,但是具体含义不同。”

对于“癔症”,百度的解释是: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病,以乡村多见。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情感易变化。这类人感情用事、情感丰富,热情有余,而稳定不足;情绪炽热,但不深,因此他们情感变化无常,容易激情失衡。以及定义为“戏剧化组”一一所有这些一并强加给“孤独症”,这合适吗?口口声声称自闭症的“交流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也会存在“交流障碍”,他们也许是交流能手。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癔症“歇斯底里”跟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样,还有人觉得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跟表演型人格就是同一个病症在不同性别的表现,前者一般表现在男性身上,后者是女性身上。这不也意味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跟癔症“歇斯底里”就是同一个病症在不同性别的表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这癔症“歇斯底里”与自闭症之间,是不是可以说是“大相径庭”,这不同时也意味着唐娜不属于“自闭症”。

五维 发表于 13-12-28 09:19:08

一一我认为管它稳定不稳定,它也只能属于“身份障碍”,而不属于“人格障碍”。正因为它不属于“人格障碍”,所以在10种人格障碍类型中才没有它的位置。这也意味着唐娜自己有人格障碍的说法不能成立。

五维 发表于 13-12-28 09:21:56

唐娜有诊断的人格障碍是“多重人格障碍”,英文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现在改称为“解离性身份障碍”(维基百科),英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它不是10种人格障碍之一,而属于解离性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之一,因为它不是一种稳定的人格,而是因为缺乏稳定人格造成的。唐娜认为她还有其他人格障碍的特征,轻重程度各不相同,但没有正式做诊断。

解离性身份障碍不是“人格解体”。


水星点评:正确


如果你在网上查过资料,就应该知道,多重人格就是解离性身份障碍,只是名字不同。唐娜没有被误诊。我觉得,多重人格障碍没有和其他‘人格障碍’放在一起,不能说明它就不是人格障碍,它只不过是一个连稳定的人格特征都没有的人格障碍而已,所以改叫“身份障碍”。

水星点评:正确

五维 发表于 13-12-28 09:29:23

“这种人格障碍明显和自闭症不相符。”——看来,奇迹还是认为自闭症是一种人格障碍,否则,自闭症是自闭症,为什么要和某种人格障碍相符呢?自闭症者和常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性格,有内向,有外向,有。。。难道自闭症者只能是某种性格的人吗?自闭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都和性格无关,它不是根据性格来界定的。

水星点评:自闭症与人格障碍的关系到底是啥,傻傻也没有看清楚
页: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