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 发表于 14-1-28 11:46:28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4-1-28 13:56 编辑

我有个也许不是太准确的认为,我认为自闭症谱系中(不包括雷特症、儿童期崩解症、亚斯伯格症),从高功能自闭症(不包括AS)依次到低功能自闭症,是同属一个类型,只是症状的层次不同,程度不同的区别。

他们的问题分别出在,高功能自闭症是本我向自我的演进没有完成,也就是自我没有完善。我认为自我的完善的标准是,不但要进入人有意识的自我世界,而且要穿越自我世界,进入超我世界。而高功能自闭症只是进入了人有意识的自我世界,而没有穿越自我世界,进入超我世界。高功能自闭症的问题出在“穿越自我世界”时,是中途出了问题。

而低功能自闭症是人格分化演进没有启动,造成这种现象的问题不知是出在哪里?正因为他们的人格分化演进没有启动,就说不上本我向自我演进,说不上进入人有意识的自世界,更谈不上穿越自我世界,进入超我世界。低功能自闭症的问题是出在起点,出在“进入人有意识的自我世界”。也就是说,低功能自闭症的自我意识没有形成,他们仍然生活在主体和客体尚未分化的状态之中,他们的智力行为仍处于婴幼儿阶段。弗洛伊德认为,幼儿的精神人格完全属于本我。



除去低功能自闭症以外,高功能自闭症与其他自闭症的差别,在于本我向自我的演进中,各自的自我完善的程度与否,是不同程度的差别。但以高功能自闭症为准,他们的完善程度不会超过高功能自闭症。

从高功能自闭症到低功能自闭症,他们的区分只是在功能上的从高到低不同程度的障碍之分。智力的高低之分:低功能自闭症由于人格分化演进没有启动,自我意识没有形成,也就是智力明显存在缺陷,他们只能进入特殊学校,而无法回归主流教育;而高功能自闭症是自我意识形成,在智力方面没有问题,他们在学校的学习能力没有问题或问题不大,大部分可以完成自己的学业。语言功能上的障碍的程度之分:低功能自闭症本来就存在“语言发育延迟”,本来就缺乏语言功能,更不用说“交流障碍”的问题。而高功能自闭症只存在“交流障碍”,不存在“语言发育延迟”。

从高功能自闭症到低功能自闭症,都是独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无所作为”。高功能自闭症是自我没有完善,没有由一个“自然人”演进为一个“社会人”。而导致人在进入社会时,自我在伦理道德规范的流变中无法运作,而造成的内在强烈的矛盾冲突。他们是经过这种痛苦的经历后,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最终做出的退缩的无奈选择。“不进就退”,他们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摇摆,然而这两者都不是他们想要的。而低功能自闭症连最基本的自我意识都没有形成,进入社会就无从说起,“作为”的问题更无从说起。他们对伦理道德规范也不会有什么反应,也就不会存在“矛盾冲突”,也就说不上成为神经症。

低功能自闭症无法回归主流教育,“作为”的问题也无从说起。虽然高功能自闭症能够完成学业,但他们在完成学业以后,仍然存在着“无所作为”的问题。在天宝的自述中就有这样一段话能说明:

她说:“上大学后我有幸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其它三个高功能孤独症不是这么幸运。另外一个男性虽得到了数学的博士学位,但一直呆在家中……;另外一位女士得到一个历史学学位,现在在干令人厌烦的电话机销售员……;第三个是男性,高校的表现不错,但现在也呆在家中……”

他们这种“无所作为”的表现,就是霍妮所说的“潜能和实现之间的脱节” 的表现。霍妮:“……如果他具备种种天赋,外在条件又十分有利于他的发展,他却仍然无所作为……”

在自闭症版块中,不知是哪一篇文章里曾经有一句令我感慨的、至今记忆深刻的、永远也忘不掉的,类似霍妮的“潜能和实现之间的脱节” 的话。那就是:“一个人有足够的智商,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缺陷,却无能为力……”


奇迹 发表于 14-1-29 09:03:49

更正一下:

对于“自我意识”,我还没有能真正理解,我百度了一下。百度里对于“自我意识”的解释是:

“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一是意识性。意识性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有着清晰、明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不是无意识或潜意识。”

从以上对“自我意识”的解释,高功能自闭症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形成。从解释中可以看出,自我意识的形成,也等于是自我的完善。高功能自闭症只是进入了人有意识的自我世界,进入了,不等于就能完成(完善)。而是必须要穿越自我世界,进入超我世界,才算自我的完善,也等于是自我意识的形成。

对于我帖子中的:“低功能自闭症的自我意识没有形成”,虽然听起来还是正确,但是与我解释的高功能自闭症比较起来,中间还少了一个环节。高功能自闭症是进入了人有意识的自我世界,只是没有穿越自我世界。低功能自闭症连人有意识的自我世界都没有进入,这“穿越”和“形成”也就无从说起。

对于我说的:“他们仍然生活在主体和客体尚未分化的状态之中”这句话,也不太合适。他们的主体和客体已分化,只是人格没有进行分化演进。

奇迹 发表于 14-2-1 07:27:20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4-2-3 05:24 编辑

转载一篇很新鲜的文章《超我》

超我

超我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是指人格结构中的道德良心和自我理想部分。我国学者唐震在其新著《接受与选择》一书中,对超我(superego)给予了全新的解释。他指出,超我是自我发展的最高阶段,超我是孤独的我,超我是博爱的我,超我是信仰中的我,超我是完善的我。

超我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在个体接受与选择对象的过程中,个体的自我的壮大是其基本特征。个体在其初期与对象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个体小而对象大、个体弱而对象强、个体有限而对象无限等等,由此形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不对称性和矛盾性;但是后来,随着个体的对象关系在个体自我中的积累,个体开始壮大起来,个体与对象的关系逐渐地趋向对等、平和、融通与同一。个体在对象关系中的这种地位的变化,是对象关系的本质使然。

个体的变化是必然的。从表面看,个体年龄增长了,衰老了,他甚至距离生命的终点更近了。从这点看,个体的接受与选择与他的初始目的是相悖的。然而,从另一方面看,个体在内容上经历了由空洞到充实、由自然性到社会性的转变过程。个体从一个十分渺小的自然物,逐渐地转变为容纳了包括原始自然、人化自然和社群在内的所有的对象世界。他与世界等同起来,一致起来。他已经不是代表他自己说话,更不是代表他的某个时段(比如他三岁时候的某一天)说话,他容纳的对象世界越广泛,他也就与整个世界越接近,他就有可能变成一个“世界公民”,他就会为更广泛的世界代言,他也就有更加宽广的胸怀,他变成了一个反映整个世界关系的个体。

个体的对象关系是在接受与选择的交替、变换、统一中发展起来的关系。接受不是个体的最终目的。个体需要接受,不接受对象的个体就不是实在而只是一个空在,而空在的个体是无法进入到群这一高级对象之中的;但是,个体接受的对象愈多,个体受制于对象的方面也就愈多。但这个时候,个体受制于对象的方面已经不是对象的直接作用,而是作用于个体的对象关系所形成并寄宿于个体之内的自我对个体发挥作用。自我代表对象关系重新审视个体,他对“我”开始重新定义。

自我是一个矛盾体。自我寄宿在个体之内之后,他便处在矛盾的夹击之中。他既受到来自他的渊源——他的一切对象——对他的作用,他是这些对象的代言人;他又受到来自他的载体——他的命运共同体——对他的作用,他是他的载体——个体——的代言人。自我的这一矛盾,使得他不断地调和二者,不断地生成“新我”。由于对象是源源不断的,“我”就是生生不息的,自我总是在新的内容的充实之下不断地改变自己。显然,个体的对象关系越广泛,个体的自我所包含的外延就越广泛。如果接受是无止境的,那么自我的外延就是无边界的。

迄今为止,群是个体的高级对象。作为个体处在高级阶段的对象关系,个体所在的群是个体的现实关系。群内的每一个个体相互间的交往通过他们各自的自我而展开,个体的自我在交往中相互接受对方从而壮大了他自身。如此以来,交往的结果形成个体之间的普遍自我,正是这种普遍的自我支持了群的延续和发展。在随后的个体与群的关系中,个体进入群的最低的门槛就是个体的自我达到了群的普遍的“我”,低于群所要求的自我不为群所接纳。因而,个体的自我——被群所认可的自我——成为个体与群对话的平台,个体的自我上升为与群相统一的普遍的自我。

在与群这一对象的接受与选择中,个体的自我仍然继续发展并壮大。当着他的接受程度大到比群的普遍的对象关系更广泛的对象世界时,个体的自我超越了当前的群的普遍自我,他上升为超我。

超我是孤独的我

超我不是普遍的,他是个体自我中的少数,是个别的超乎普遍自我的“我”的状态。超我正因为他是个别的,因而是孤独的。超我处于群的顶端,由于他所拥有的对象世界超过了一般个体的现有的对象,超我便在更多的对象领域中显现了我的本性。他的多出的对象世界所形成的那部分“我”要放置在群体之中似乎就是一个难题。他没有同类,他缺少知音,他是孤独的。

从自我到超我,其实是每个个体的必由之路。自我的矛盾迫使自我不断地被新的对象关系所刷新,自我不断地壮大,不断地更新,他拥有了趋向超我的必然力量。所以,当超我出现在个体身上的时候,他也发现每个自我都会和他一样地走向超我。他经历短暂的孤独期,他等待其他个体由自我变成超我,他们在新的超我的阶段重新结为群并达到下一个自我的新的高度。

超我是博爱的我

超我的对象世界是广泛的。正像处在原始自然阶段的对象关系状态的人们仅仅把血缘关系看得很重一样,处在超我阶段的个体则把一切对象都看得很重。个体拥有的对象越多,个体就越是拥有对对象的更全面的认识,个体对所有对象的认识就越是超越个体初始阶段的狭隘的视角,个体就会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处理他与对象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看,拥有超我的个体的爱是广泛的、普适的爱。

个体的所爱由特定的、小我之下的对象扩大到普遍的、大我之下的对象,只有在超我的状态下才能够做到。普遍的自我虽然是群的“我”,但他仍然是以每一个个体的属性的方式存在。他的普遍性仅仅是我们的一个抽象,在其现实性上,他就是单个的自我——当然是服从于群的普遍性的单个的自我。因此,他的爱很明显是小我的爱,是站在他个体的角度发出的爱。相反,超我由于已经不受制于眼前的群的羁绊,他就摆脱了小我的现实关系。他从自我的对象转向了非我的对象,他更全面地认识了“我”。他爱所有的对象,他愿意奉献给所有对象,他的存在就是最高层次的爱的存在,就是个体在超我阶段的高尚的德性。

超我是信仰中的我

信仰中的个体是自我不在自身的个体。由于信仰,个体的自我被寄宿在信仰对象那里。个体放弃他的自我——或者说个体的自我相信那个托管者比他把个体管得更好——他直接地请求托管。自我甘愿放弃自己,个体也服从自我甘愿听从信仰对象的安排。从这一点看,处在信仰状态的个体是超我的。他已经不是他自己,他就是信仰对象的代言者,而信仰对象则成为决定个体一切的基本力量。

迄今为止,任何信仰对象都是超乎群的普遍自我的对象。有些信仰对象希望普度众生,有些信仰对象希望救世济贫,还有些信仰对象希望传播普遍真理,它们都是超出个体的现实的理想世界,是为个体设定的理想的彼岸。其超我的特性是明显的。

信仰中的超我与上述其它超我相比,是一种风险较大的对象关系。这种对象的选择,并不是个体的实实在在的对象关系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来,它跳跃式的来到个体的面前,因而有被个体盲目选择的可能。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建立信仰关系或许可以起到解脱现实的自我所遭遇到的困境。

超我是完善的我

从个体追求对象的属性看,他的追求的最终的境界是群的普遍的自我的境界。每个个体都以此境界为追求的最终目标。这样以来,当个体追求到群的普遍的自我的阶段时,似乎对象世界被追求穷尽了,再也没有新的可以与之建立关系的对象了。此时在个体面前便可能出现“无”的状态,大多数个体满足到这一点就止步了。

但对有些个体来说,到了这个阶段之后,“无”是他进一步继续追求的对象。他追求了“有”,又追求了“无”,所以他追求了完善。他在群的“万物止于此”的世界之上继续他的追求,因而是超我,是完善的我的开始。

对“无”的追求其实就是对“有”的反思。因为“有”的对立面就是“非有”。“有”可以直接地去认识,“非有”正因为它是“非有”,是“有”的否定,它的根在于“有”,它来源于“有”,所以只有从“有”中才能真正认识“非有”。但在这个时候,认识的方法已经不是去重复地建立以前那样的对象关系,而是对个体所经历的“有”进行反思。当这个反思完成之后,个体获得了对“有”和“非有”的认知,个体获得了全面的对象关系,他也获得了超我。这个时候,他是完美的。

任何普遍性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共有的、大众化的、普通的、平庸的。因而,在群的普遍性之中,拥有个性的个体消失了,这时的存在只是群的存在。对于个体而言,群取代了个体的位置,群代表了个体的意义。因而,群的普遍状态就是没有个体、只有群体的状态,就是个体的无的状态。

个体的无的状态与个体的源源不断的对象相矛盾,个体要超越无,走向超我。个体通过超越无而走向“新有”,个体获得了超我,他超越了普遍,他抛开了平庸的对象,他走向崇高。与处在群阶段的普遍的自我相比,超我是比自我更崇高的我,他就是完美的我。

超我之所以崇高,还在于他不同于个体初始阶段的“有”。虽然在那个时候,个体也是独立的,超出群的,但是,那个时候的个体因为对象的局限他还没有完成对象关系的重大转变,他不能把握对象,更不能自主。所以,超我只能产生在普遍的自我之后。他是个体集普遍自我的品质于他自身。他来源于普遍,又超越普遍。

在现实中,超我不一定是全面的“我”,他可能是“我”的某个侧面。他不是集结了所有对象关系的“我”,而可能只是在某个方面、某个领域里超越了群的普遍性。对任何个体而言,获得全面地“我”当然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但在有限的生命时段内,个体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对象世界。因而,取得“我”的一个侧面的超越也是个体中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时候,如果对象是一个整体,对象由于其整体性而使其任何一个侧面都是它本身,取得了一个侧面的我也就是反映了整个对象的我。个体在某一个对象关系中超越了当时的群的普遍性,那就是崇高的我的显现。

2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之超我

超我概念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成三个层次:本我 自我 超我。本我是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追求完善的境界。

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超我不仅包含道德良心部分,实际上还包括自我理想。弗洛伊德在其人格结构理论创建晚期在原仅包含道德良心部分的超我概念组成中又加入自我理想成分,所谓自我理想是指自我渴望达到的成就目标,个体以超我所认同的对象为榜样,努力实现自己(想成为什么人)的理想,实际上相当于个体为自己所设的行为价值标准。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理想部份。在佛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价值判断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价值感、回避禁忌。 超我的形成发生在恋母情结的崩解时期,是一种对父亲形象的内化认同,由于小男孩无法成功地维持母亲成为其爱恋的客体,对父亲可能对其的阉割报复或惩罚产生去势焦虑(castration anxiety),进而转为认同父亲。

超我的功能

(1) 抑制本我的不被社会接受的冲动特别是性及攻击等 。
(2) 劝自我向善。
(3) 努力表现成熟卓越。

自我取代超我

即由超我的形成父母的控制被自我控制所取代。

超我的意识流

超我为精神一主要成份,多半无意识,少半有意识,产生于自我,对父母、老师或其他权威的劝告、威胁、警告或惩罚表现出顺从或抑制,从而反映出了父母的良心和社会准则,有助于性格形成和保护自我来克服过胜的本我冲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超我是人格的道德价值部分,它代表的是理想而不是现实,要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实际或快乐。超我是由自我中的一部分发展而来的。它由两部分组成:自我典范和良心。自我典范相当于幼儿观念中父母认为在道德方面是好的东西,良心则是父母观念中的坏的东西。自我和良心是同一道德观念的两个方面。

神经症的产生

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吵架的时候,人有时会怀疑“这一个我是不是我?”或者内心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做得?做不得?”或者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或者为自己某个突如其来的丑恶念头而惶恐。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久了,或者冲突得比较严重,就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我认为唐震的《接受与选择》中的超我,是精神加物质的超我是精神加物质的精神,是实实在在的精神;而弗洛伊德的神经症患者的超我是精的超我,是意识的超我。是“绝对”的意识”,也就是“绝对”的精神,是“虚”的精神。

附上弗洛伊德两段话:本能具有能量,本能的心理能量驱动着人类的活动。人格的动力状态由能量在整个人格中的不同分布决定的,而一个人的行为则取决于他所具有动力状态,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控制,他的行为就很有道德;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自我所支配,他的行为就显得很实际;如果能量还停留在本我——心理能的根源处,他的行为就具有冲动性;一个人的本质和行为毫无例外的取决于能量在其人格中的分布状况。

又:如果“自我”没有协调好,让“本我”过于强大了,那么这个人就会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更严重的会变得很容易侵犯他人。很多社会罪犯,往往就是“自我”没有约束好“本我”,导致走上了他的另类职业道路;如果“超我”过于强大,那么这个人就容易唯唯诺诺,胆小怕事,不敢争取自己的资源(泛指),没有自己的个性;更严重的会变成过于敏感的神经质。


本我是求生存的必要原动力。我认为高功能自闭症(不包括AS)的“无所作为”,是本我过弱,超我过强,而介于两者之间的自我协调失效,自我权力驾驭失控造成的。自我无论付出多大的精力代价,也无济于事,因为本我没有动力,配合不了。所以,超我无论有多大理想愿望,也不会收到想要的效果,因为下面的自我具体执行困难。

就因为本我是求生存的必要原动力,而高功能自闭症正是由于本我过弱的缘故,而导致的本我向自我的演进没有完成,自我没有完善。只是进入了人有意识的自我世界,而没有穿越自我世界,进入超我世界。而导致的人在进入社会时,自我在伦理道德规范的流变中无法运作,自我权力驾驭失控造成的神经症的发生。

如果按弗洛伊德的能量发泄作用和反能量发泄作用的对抗,这是超我嬴了,自我和本我输了,因为它们没有按照超我的要求去做,没有把超我交给的事情完成好。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等于超我夺取了自我和本我的位置,原来的位置换了新的主人,这时候这个人呈现出的是新主人的一面,超我的一面。但是超我虽然赢了,那也只是赢在精神上,因为这个人体现在外在的仍然是“无所作为”,没有“作为”也就没有一切,赢的只是“绝对精神”的精神。

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话说,这就属于“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控制,他的行为就很有道德”。但是反过来,又是“如果“超我”过于强大,那么这个人就容易唯唯诺诺,胆小怕事,不敢争取自己的资源(泛指),没有自己的个性;更严重的会变成过于敏感的神经质。” 这又体现了 “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的一面,弱的一面。

我认为这也是很自然的现象,有过强的一面,自然就会有过弱的一面。就如弗洛伊德的,本我缺失,没有动力,就会自杀的这种类型的人,表现出的既是超我道德的一面,又是本我过弱的一面,两个极端;而本我过强,就会亢奋,无法无天,强奸抢劫的这种类型的人,表现出的仍然是两面。既是本我过强的无法无天的一面,又是超我缺失的无所谓道德的一面,仍然是两个极端。这两种类型的人的两个极端正好相反;只有自我强大的这种类型的人实在,没有两端,而是平衡,居中。

奇迹 发表于 14-2-2 10:27:45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4-2-3 05:09 编辑

过年了,什么是年?什么节?什么是白天?什么是黑夜?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你?什么是我?什么是家?什么是亲人???????我什么也找不着?什么是我?我在语法中。

我都不知道我平时是怎么应对现实生活中那一大堆烦琐事的,做过了就丢了,和我没有关系。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我还和人有着滔滔不绝的时候,那些话是从哪里来,说过了就丢了,和我没有关系。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在论坛里写出那一大堆冤枉话的,写过了就丢了,和我没有关系。我都不知道我的那一大堆记忆藏在哪里,因为找不到哪里有活的痕迹,找不到哪儿有存放它的储具。我都不知道我一个人是怎么带女儿宝宝的,而且带到他们满意,带过了就丢了,和我没有关系。女儿说坐飞机很快,要我跟她们一起去旅游,我说我找不到兴趣,除非内蒙古大草原。我都不知道我在哪里,我和我没有关系。只有睁开眼睛看见面前的事物时,才似乎知道有一个生命存在。是事物的存在映射着我的存在,闭上眼睛,事物消失后就丢了,没有了。难道假自我也会有这么大的“威力”?

自始至终,没有人会认为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不过,我也从来就没有认为我不正常,只能叫特殊。因为我的所谓思维永远都很正常,只不过没有插上翅膀,思维不能飞翔。我们的纠结在于,是鸟必须要飞翔,但这只鸟却没有翅膀,这只鸟将会怎么样?还是以下这句话说的很正确:“自闭症并不是一种异常状态,而是人从无意识中走出,进入意识时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的意识反应。”

过年了,他们回老家团年去了,就我一人过,一个人清闲,这也是我想要的。去年在老家过年,今年他们也要我去,我不想去,也怕坐车。我一个人连今年在内已经过了共八个年了。他们走了,由于挨近过年的缘故,保洁公司不好找人,他们走后,我把所有卫生打扫了……

他们走时,女婿给了我两千元,要我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我要什么?我想吃什么?似乎我也不知道。我除了在对面超市里买了些酸奶可乐之类的以外,什么也没买。钱不可缺少,但没有意义。

他们腊月二十八走,今天正月初三,不算今天在内已经五天了,我还没有吃过一顿饭。他们走的那一天,我就把我从老家带回来的芋头蒸了一大锅,每天两顿吃,昨天才吃完……女儿打电话要我出去到处走走,她说过几天孩子回来后,我就哪里也去不了。我除了昨天去了浣花溪公园外,就哪里也没去过。女儿昨天打电话问我过年吃的什么,我说还没吃过饭,吃的是芋头。她说,芋头加可乐,你真能干。

由于平时我没有开过电视,现在的电视机是不是有些复杂,遥控板都是两个,我不会用。我也没打电话问他们怎么开,所以今年的春节晚会是什么样的我也不知道。

奇迹 发表于 14-2-16 10:22:46


转载一份来自百度的《高功能自闭症》的文章:
高功能自闭症(英语:High-functioning autism,简称HFA),指智商中等或更高的自闭症患者,且多数具有语言能力,学习能力较佳、自闭倾向较不明显;但语言理解与表达力、人际互动与聊天的能力仍有困难的自闭症患者。有时候不能区分高功能自闭症与亚斯伯格综合症患者。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闭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区别于学者症候群,与阿斯伯格综合症相似。不过与阿斯伯格不属于同一疾病。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而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闭症的高功能人群,智商高于其他自闭症患者甚至远超正常人!

一般的自闭症,或者说典型的自闭症中,语言功能是有障碍的,往往在幼时开口说话就较同龄人迟缓;而高功能自闭症则是没有语言障碍,学习能力和他人相当,仅存在交际上的困难。这里的“高功能”是相对于典型的自闭症而言的。

高功能自闭症占自闭症的百分之三十。其症状与阿斯伯格综合征极其相似但也有不同,例如:阿斯伯格综合征对交友持主动态度而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我封闭。在语言上阿斯伯格综合征无明显障碍,而高功能自闭症存在比较明显的语言障碍。运动方面阿斯伯格综合征相比高功能自闭症有明显差别。

临床症状
高功能自闭症是指如下的情况:部分自闭症儿童在学业上,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几乎与同龄儿童相差无几,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测查得出的智商可能接近正常或正常。这样的儿童一般没有明显的“语言发育延迟”现象,并且认知能力较好,婴幼儿早期难于辨认。如果他们在幼儿园、学校的学习能力没有问题或问题不大,一般生活可以自理,便会将其缺乏与人交往的意向、行为刻板重复、坚持同一性等特点误认为“性格内向”、“高傲、不爱理人”、“与众不同”。

高功能自闭症患者跟正常人的区别不是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往往他能力所能做的,正常人不一定能做到,他的真正问题在于他不理解他的行为是什么,比如一个智商偏低的人能知道说什么话别人会不高兴,能理解父母亲人这种感情,但是高功能自闭症患者不能理解。他虽然看起来跟正常人没区别,甚至有的比正常人更聪明,比如是音乐、数学、绘画天才,但是只有他身边的人能察觉他很怪,有很多特别的刻板行为,主要表现是不愿意跟人交往,缺乏亲情,行动略显笨拙,不愿意改变等等。因为自闭症是一种脑神经发育障碍,这种发育障碍造成了他没有社会自我的概念,让他不能融入社会,有社会交往障碍,他不能理解家庭、朋友这些的意义,父母对他来说跟其他人没有区别,不能理解空间时间概念等等,世界在他眼里是正常人不能想象的,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对于《高功能自闭症》这篇文章,我认为说得比较贴切,具体。正因为多数具有语言能力,学习能力较佳、自闭倾向较不明显。它并不像婴幼儿自闭症,主要关键点为患者三岁前的语言发展与智能,是否均在正常的范围内。但是对于智力正常的高功能自闭症患者而言,若无法澄清早年的语言发展史,便会产生辨认上的困难。就如唐娜与陈毅雄,唐娜的孤独症不也是在20多岁才被正式诊断,而陈毅雄的高功能自闭症也是在18岁才被证实诊断。

我所看到的有关高功能自闭症的解释,也许只有这一篇文章的内容要说得多一些,要详细一些。只是,他仍然未能说完。不过,也许在这里没有必要说完。因为这里说的是高功能自闭症,只是“自闭症”,也就没有必要提到以后的自闭症的共病神经症这方面的问题。由于也没发现有让人一目了然的,有关自闭症的共病神经症这方面的相关文章资料出现,所以,当我开头说起高功能自闭症时,别人觉得还算靠谱。而当我说到神经症,说到神经症的基本冲突造成的自身“分裂(身与心分离)”时,就认为是我说“邪”了,不靠谱,这不是高功能自闭症的特征表现。

从《高功能自闭症》这篇文章的叙述解释来看,我认为我往天帖子中所认为的基本正确:我认为在自闭症谱系中(不包括雷特症、儿童期崩解症、亚斯伯格症),从高功能自闭症到非典型自闭症再到典型的自闭症,是同属一个类型,只是症状的层次不同,程度不同的区别。

既然三者都是同属一个类型,只是层次程度的不同的区别。由此可以推断,这三者的问题发生的根源关键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发生在人格的分化演进。由此也可以推断,从典型自闭症、非典型自闭症、再到高功能自闭症,是从严重程度的依次由重到轻,或者由轻到重的区分。重者就是典型自闭症,轻者就是逐渐接近普通人群的高功能自闭症。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摘录一段话:人生的道路都是从本我到自我,然后再到超我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都必须经历这三个阶段。本我是人格形成的基础。人格发展是从本我中分化出自我,在从自我中分化出超我,并且三者能协调统一,和谐共处。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都必须经历这三个阶段,但是未必每个人的分化都能顺利完成。这就意味着三个阶段是否衔接,三者是否协调统一,是否和谐共处的问题。

人生的道路都是从本我到自我,然后再到超我的过程……人格发展是从本我中分化出自我,在从自我中分化出超我……而高功能自闭症就是在从本我中分化出自我的时候,由于本我动力(心理动力)的缺失,使得自我的分化演进没有完成,更谈不上分化出超我,他们只能停留在“人有意识的自我世界”;那么典型自闭症就应该是本我动力(心理动力)的严重缺失,而导致的人格分化演进无法开启,没有从潜意识中走出,仍然停留在弗洛伊德的幼儿的精神人格。弗洛伊德认为,幼儿的精神人格完全属于本我。

高功能自闭症就是曾经在我的文字中,那个登上人生单程列车,就坐在驾驶台,手握着方向盘脚踩着油门,车始终没有丝毫动静的车的主人;而典型自闭症就应该是虽然已经成形,也有了生命,但是还未能出生的人。高功能自闭症者的车与车主人的关系,就如弗洛伊德的马与马车夫的关系。我也可以把它说成是:本我是车,自我是车的主人。车是驱动力,车主人给车指方向。车主人想驾驭车,但车可能会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车主人屈服)。车(本我)过去在哪里,车主人(自我)即应在哪里(车在原地没动,车主人同样跟随着车在原地不动)。

对于人格的分化演进发展,我可以打一个比方,用“鸟”来作为比喻。人生的道路都是从本我到自我,然后再到超我的过程,而鸟的道路是从蛋到鸟再到飞的过程。人格分化的第一步是从本我中分化出自我,鸟的第一步是从鸟蛋中孵化出小鸟;人格分化的第二步是从自我中分化出超我。因为鸟类是飞禽动物,翅膀是鸟飞翔的最基本的基础。所以鸟的第二步应该是分化出翅膀(这只是作比喻)。

用弗洛伊德的话说:这就意味着三个阶段是否衔接,三者是否协调统一,是否和谐共处的问题:如果鸟蛋的小鸟既定形,也有了生命,但是它未能出壳。没有办理出生证,就不能说它是一只鸟,更说不上分化演进。这就意味着它成为鸟的程序被终止,没有起步就被终止,蛋和鸟没有衔接。这就是典型自闭症;如果鸟蛋孵化出了小鸟,这是第一步蛋和鸟的衔接。但这只鸟却没有翅膀,这就意味着已经注定这只鸟不能飞翔。这也就是说,虽然分化演进已启动,但是并不等于就能完善(完成任务)。鸟和翅膀没有衔接,这也就意味着演进为飞鸟的程序被终止。这就是高功能自闭症。

如果用弗洛伊德的话说:这就意味着鸟蛋必须要能孵化出小鸟,蛋与鸟的衔接;小鸟必须要长有翅膀,鸟与翅膀的衔接。鸟只有在有翅膀的基础上才能够飞翔。所以从蛋到鸟再到翅膀,这三个阶段必须要有衔接。否则,即使是鸟,也不能飞翔。

在《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心理能量分布和配置》中说:一个人的思维、感觉、记忆需要能量吗?答案是肯定的,就如人们的工作、走路、运动一样,心理活动也是需要能量的。人体摄入的能量不仅用于各种体力活动,还用于各位思维,心理活动。操纵人格三大系统(本我、自我、超我)的能叫做心理能。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高功能自闭症缺少的是飞翔的翅膀,这翅膀就是本我的动力(心理能)。因为伦理道德属于超我范畴,进入超我世界是自我在伦理道德规范流变中能够正常运行的最根本的基础。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人在进入社会时,在伦理道德规范流变中才(才能飞翔)不会失落自己,自我的驾驭权才不会失控:即使不是骑在马背上的人,但至少不会被马摔伤摔掉。

个体对躯体的自我意识是靠通过活动、接触,通过大脑神经活动的分化抑制过程才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所以,鸟蛋里的鸟(典型自闭症)虽然已定形成一只鸟,而且也有了生命。就因为它还在蛋壳里未出壳,自我意识的形成也就无从说起,它对外面的世界也就理所当然的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对于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任何事件可想而知,对他来说都不会产生任何反应,所以他理所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压力,更说不上矛盾冲突。所以典型自闭症绝对不会发展为神经症。

而那只已经出壳的没有翅膀的鸟(高功能自闭症),它已经成为鸟类。对外面的世界有所了解(有了自我意识),对鸟类的生存规律有所了解。正因为它没有翅膀,它的这种主观的不利条件会对它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也不能像其它鸟一样享受那天髙任鸟飞的自由。他既渴望,却又无能为力,他理所当然的要挣扎。正因为它没有翅膀,所以这是一种绝望的挣扎,一种全有和全无的挣扎。能飞起来就是希望,就等于“完全拥有”,不能飞起来就是绝望,就等于“一无所有”。这就是为什么高功能自闭症会发展为神经症,为什么会“独善其身”,“无所作为”的根源。

一般人也许只能从表面看到某一个人的 “独善其身”,“无所作为”,却没有人会知道这背后隐藏着常人无法想象的不为人知的痛苦的经历。高功能自闭症者的这“独善其身”,“无所作为”,是以付出惨痛代价而换来的。生为一个有思维的人,谁也不会为自己不能踏入属于人类的道德、伦理、人际关系的正常轨道而无动于衷。就如卡夫卡说:“人本质上是“伦理的动物”。据说,这是人想逃也逃不掉的命运。一般而言,人难以摆脱对伦理-人际关系的依赖和渴望”。

这里也可以借用这句话:“一个人有足够的智商,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缺陷,却无能为力……” 这也就是霍妮的“潜能和实现之间的脱节”。也可以说,从高功能自闭症到不典型自闭症再到典型自闭症,越往下症状会越重;但是又反过来,越往下发生神经症的概率会越小,症状会越轻,到典型自闭症这里就没有了神经症的踪影,就全消失。

奇迹 发表于 14-2-19 09:59:48

这些没有翅膀的鸟是如何对待婚姻伦理问题,他们是如何的挣扎,他们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常人无法想象的不为人知的痛苦经历,我只有借助一些名人的自述来说明问题。陈毅雄和天宝没有看到有这方面比较详细的叙述。而唐娜在她的《三面伊人——一位孤独症女生的精彩自传》中,对这方面的问题有叙述。还有是卡夫卡的《地狱里的温柔一一卡夫卡传》中对这方面的问题也说得不少。我从他们的自传中分别摘录以下一部分相关的语言文字。

在未摘录之前,我首先从奥托·兰克《重新认识神经症》中摘录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试图仅仅通过爱情关系而得救,然而又在这一过于狭隘的落点上遭到失败,他就成为神经症患者。”一一这不也正是我曾经在帖子中不止一次的提到,并陈述过的我成为神经症患者的直接的根源。

唐娜的《三面伊人——一位孤独症女生的精彩自传》:
人们说我们彼此相爱了。我防御地告诉他们不要用一个一般平常种类的关系的任何比较贬低我和布里恩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年的期间,我对布里恩已渐渐地变得这样亲密,在看到他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失去我的恐惧和完全的神经紧张。有时,这种情况曾使得我看不见他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忍受的折磨。大部分的时间里我结结巴巴地说话,且颤抖着……

一天,我们无意地、安静地触摸着我们的手,我被吓坏了,这个在情感上正在接触的触摸的痛苦几乎是超过我能忍受的。我们并排坐着,忽略我们的手正在触摸的事实,并且允许我们自己表达这种感情,我感觉我好象将要死掉了。

尽管有时我的行为是野蛮的,或者其他时候是完全的自鸣得意,但是这不是一件误会的麻烦事。这起源于一个震惊的反应,这个反应由任何类型的亲近所激发的,从身体的接近到关切的、同情的精神的接近。

所有的这些问题是由于呈压倒一切之势紧张的恐惧,这些紧张来自于我就是无法触摸的情感。

我一直想要去交流,并且在社会场合装出了一种伪装的外表,应用这种外表我能够交流和减轻一些我的挫折,努力证明我的聪明和心智健全。然而这些不是幻想出来的极可怕的东西,它们是在我孤立的和极度孤单的无法达到的世界之内我为自己创造出来的家庭。它们的作用是转换者,以克服在“这个世界”和“我的世界”之间的交流问题。

我们往回走向小镇,我靠着他的身边走着,我感到一个陌生的感觉。头发披散在我胳膊的后面,而我们震惊地凝视着对方。

就好象风直接地从我的一边吹到另一边去。我的眼睛匆匆地扫视着我的手和脚,非常惊奇我实际上确实有一个肉体的身体。

我一直经历着情感上的接触就如同死亡的恐惧。和这个相联系的发抖和处于一个垂死的情况相等的。在这个情况下,你的头脑里正在说的唯一的事情是“让我从这里出去,我要死了。”我最终面对着这个死亡的恐惧,象海洋的波浪一样冲洗着我,我已听到沉寂中耳内嗡嗡的响声。当我象死亡的恐惧情感停住到一起时,我失去了他给我的所有自我意识之感觉。

所有的话是不相关的,我感觉这个陌生人很熟悉,好象挨着我坐着的是我自己。我已不能够对恐惧做出反应,恐惧看起来好象猎物看到苍鹰接近它一样。

他在他的房间里,我走进去,站在门口里面,我象一片叶子一样颤抖着,而且他也是这样。想要一个出去的路,想要逃走,这样我有机会使得我逃走。我问是否我来你的家里制造一个错误,他解释说,如果他知道我将要来,他可能就会离开家了,他不知道怎样去处理,他说我可以暂时住下来。我拼命地抗争着要逃走的冲动,感觉起来象我正淹没在有感情的深渊和强烈之中。

所有的一切和以前的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发生变化。我的强烈恐惧正在使得我站在较远的距离谈话,我们说了一个小时,令人惊讶不已的是他第一次地吻了我,我忽然地哭出了眼泪,他问我为什么哭起来,而我掩饰自己的行为,然而我一直哭着,因为这就是在我生命里的第一次我被吻的时候我真正的“在那里”。

我害怕被我可能遇到的人们逼得走投无路,我害怕他们围绕在我的周围说话,操纵着我进入我不能摆脱的情况。这个陌生人已提出给我机会和他的父母住在一起,直到他回来。我被吓得惊恐万状,我绝望地想要躲藏在他的充满安全感的房间里,然而没有能力走出来或者接受任何东西仍旧使我感到挫败。

卡夫卡,《地狱里的温柔一一卡夫卡传》:
著名精神病学家莱希曾经从弗洛伊德理论出发,推导出一个叛逆性的公式:身体=无意识。用他自己的话说:把手放在自己的身体上,你就摸到了自己的无意识。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身体,就有什么样的本能反应系统和神经结构。人对生活的反应取决于他自身能量与生活情势的对比。人拥有的自我能量越少,恐惧越多,恐惧导致防御机制在某种程度上的丧失,但这种丧失恰好又是一种防御行为。这一见解也许无法作为一条普遍的心理规律,但至少对于儿童期,它无疑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对看不见底的"最后"的东西,他会产生恐惧和神经症的回避。这也意味着"放弃"。

只是,在"垮掉"之前,他多半会像克尔恺郭尔一样"永远地三心二意";像哈姆雷特一样,在两种对立的选择之间、在"对"与"错"之间、在是与否之间、在结婚与否之间、在"美人与野兽"之间、在生与死之间、在"活或者不活"之间无休止地痛苦和徘徊,随时可能因为垮掉而放弃。

卡夫卡对婚姻伦理关系和肉体关系的恐惧。在日记中进行自我分析时,他感到自己"恐惧结合,恐惧失落于对方",恐惧婚姻,恐惧性爱。用他自己的说法,除写作能使他不恐惧、使他"无畏"之外,他几乎恐惧一切。

多年以后,卡夫卡与菲莉斯·鲍尔小姐恋爱、订婚、犹豫、解除婚约、犹豫、再订婚、犹豫、再解除婚约……在此过程中他在日记中写道:"这世界和我的自身在难解难分的搏斗中,看来非撕碎我的躯体不可。"

霍妮会把卡夫卡归入她的"神经症人格"类型,并多半会认为卡夫卡将在三种"神经症对策"中主要采取"自我埋没对策"和"放弃对策"的结合,既以被鄙视的真实自我自居,又处于被鄙视的真实自我与另一个理想自我之间,在这样两种心理趋势之间永远痛苦地摇摆:"如果你爱我,那你就决不会伤害我。""如果我离群索居,什么也不能伤害我。"

莱恩不仅会指出卡夫卡自始至终深深的"存在性不安",而且多半会根据他外在人格表现与内心人格结构的分裂,断定他业已形成不幸的"真-假自我系统";莱恩甚至可能引用卡夫卡一篇日记,卡夫卡在其中说,他童年时代的保姆夸他从小听话、顺从、文静,是个好孩子;莱恩多半会指出那是他正在形成的"假自我系统",并指出这不为卡夫卡所自觉的"假自我系统"不仅骗过了童年时代老实巴交的保姆,而且骗过了以后一生中不少智商颇高、感觉颇佳的人。可能,莱恩还会指出,卡夫卡身体"天生的羸弱"并不必然导致痛苦,痛苦在于他那分裂的自我中某个"非身体化的自我",这个自我使他陷入某种程度的"类精神分裂"状态,使他成为苦恼不堪的"自我意识人"……

他们在订婚之前或之后会"永远地三心二意",无休止地思考、权衡、彷徨、动摇、反悔、痛苦……而对婚礼他们格外恐惧和仇视,因为,那是对婚姻伦理-人际关系最后的正式认同。

他渴望进入伦理-人际关系,但又对之恐惧不已。他把婚姻看作人生最高境界,因而深深地卷入,但同时又拼命地逃避,永远地三心二意。

让我们回到第二节末尾处关于卡夫卡与克尔恺郭尔的比较上来。几乎出于完全相同的理由,克尔恺郭尔也曾经从"两人世界"中退出。而且,在退出之前,他也经历了峰回路转复杂变幻的思想情感斗争,也曾左右摇摆,在"结婚或不结"的问题上、在放弃与否的问题上痛苦不已。

的确,在一个通行"肉搏"法则的世界上,完全一边倒的能量对比足以导致一个人不幸。并使这个人以他那"最瘦"的身躯至为真切地感受到存在与生活的本性。然而问题在于,与"最瘦的人"相比,生活中无疑还有着"更瘦的人",而这些"更瘦的人"似乎并不必然感受到生活的不幸,更谈不上感受存在与生活的本性了。

我是一只很不像样的鸟,我是一只寒鸦——一只卡夫卡鸟。……翅膀无需剪掉,因为我的翅膀已经萎缩。

的确,在面对自我、认识自我的问题上,恐怕很少有人能做得比卡夫卡更为惨烈了。"每句话的周围都环绕着我的疑虑……如果我坐在写字台前,对我来说并不比一个倒在车水马龙的歌剧院广场上且摔断腿的人更为惬意。——一切都是幻想。家庭、办公室、朋友、街道——一切都是幻想……遥远的或切近的,女人,但是最为切近的真理仅仅在于:你把自己的头朝着无窗无门的牢房的墙壁上。"而更为惊心动魄的是:他有这个感觉,他通过他的存在堵住了自己的道路。……

他自己的额骨挡住了他的道路,他在自己的额头上敲打,把额头打得鲜血直流。惊心动魄之处就在于,这种惨烈的自我撞击是一种特殊的"自我肉搏":在那血流如注的额头后面,正是使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思想、精神、心灵的居所,这是我们永远无法逃避的事情。你可以逃避这世上的痛苦,这是你的自由,也与你的天性相符。但或许,准确地说,你唯一能逃避的,只是这逃避本身。

这是一个无力承受"肉搏"的人,一个在伦理-人际关系的世界中无家可归的人,一个"最瘦的人",一个永远只能"在成年人中流浪的孩子"。如他的名字所示,他本来就是一只走投无路的"寒鸦",既无天空又无大地,既无白天又无夜晚,而只有晨昏和墓地。

一位作者正是通过他与莎士比亚的比较,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他认识的深度:如果比较莎士比亚和卡夫卡对人之痛苦及普遍异化的揭露(而不考虑他们各自的天才),那么当代读者会认为,是卡夫卡而不是莎士比亚作出了更为强烈和更为全面的揭露。……莎士比亚眼里的世界正是帕斯卡眼里的世界,与卡夫卡的世界大致相同,是一间牢房。在这牢房里每天都在死人。莎士比亚迫使我们看到生活中残酷的非理性的力量,……他并不比卡夫卡作得差。

……然而,在莎士比亚的牢房中,那些牢友……一个一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完整无缺,到死方休。与此不同,在卡夫卡的牢房中,在死刑判决被执行之前很久,甚至在邪恶的法律程序被确定下来之前很久,某种可怕的结果就已强加在了被告身上。我们都知道那是什么:他被剥夺了作为人的一切,只剩下抽象的人性,就像他自己的骨架,像一具骷髅,那是绝不可能作为人的。他没有父母,没有家,没有妻子,没有孩子,没有承诺,甚至没有嗜好;而很可能伴随着这些人生内容的权力、美、爱、智慧、勇气、忠诚、名誉、骄傲等等,都与他无关。因此我们可以说,卡夫卡关于恶的认识是完整的;他没有用关于健全而合理之自我的认识与之对立。

看来,一个天生"羸弱、胆怯、迟疑不决、揣揣不安"的人有可能陷入这样的命运:生活让他羸弱而敏感,从而也让他格外具有感知烦恼、不幸和痛苦的能力;生活让他无法挺住而垮掉,让他恐惧而渴望、耽迷而沉溺,但也让他亲临了"非在"的深渊;在由厨娘送往肉市附近那所小学的途中,在结婚与否的问题面前,在别的什么场合,他将像哈姆雷特那样永远三心二意,左右摇摆,无法定夺;恐惧淹没他,使他刻骨铭心;一切都化作障碍来粉碎他,于是他经历了一切……而对于这一切,没有人比他自己总结得更为彻底,更具深刻、细腻、刻骨铭心的"卡夫卡风格":我从生活的需求方面压根儿什么都没有带来,就我所知,和我与生俱来的仅仅是人类的普遍弱点。

换句话说,卡夫卡不仅仅是牺牲者,而且是见证人,最后还是斗争者,是审判者。他是这三者的三位一体。我在斗争。没有人知道这一点。有些人有所感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没有人知道。我履行着我每天的义务。

的确,就正如他自己意识到,作为牺牲者、见证人、斗争者的"三位一体",他与世界的对比是那么令人绝望,两者互不相容,无法协调。在这一对比中既包含着本性的对比,也包含着能量的对比。本性的对比是那么鲜明,而能量的对比却又完全一边倒。正是这两种基本对比之间的综合效果,使他的生命和创造是如此地触目惊心。在他三位一体的呼喊声里,饱含着受害和牺牲的事实、可怕而真实的见证、以及抗议和斗争的呐喊。只是,作为一个"最瘦的人",一个来自阴森可怖的地下室的"活标本",一个"在成年人中流浪"的孩子,一个被肮脏的结核病毁坏了呼吸和发音系统的患者,他那三位一体的呼喊声久久不能为伦理-人际关系的网络所接收,而只能成为"一个灵魂声嘶力竭的独白,一个声带坏了的人在沙漠中的呼喊声",而得不到任何救助,令他自己也感到有些无聊。

"永恒的童年时代,生活的又一次召唤!完全可以设想,壮丽的生活就在每个人的周围,它永远那么丰富,但是被掩盖着,深得无法看见,极其遥远。它在那儿,毫无敌意,既不抗拒也不充耳不闻。如用正确的话、用它真正的名字呼唤它,它就会来。正是在这方面有巫术的特点,它并不创造,而是召唤。"?——只有一位孩子般的守夜人,才能在夜色的眺望中,看到这巫术般壮丽的生活。

无论是真假自我的分裂,还是自我不同部分的分裂,其实质还是一个生存问题。“人是伦理的动物”,人总得还要在人群中活下去。没人能够承受完全的孤独,哪怕他有心孤独,结果也会无力承受。正如卡夫卡自己在中学毕业后两年一封信中所说:“人与人是用绳索互相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身上的绳索松开了,那么,他就会沉下去,沉到比谁都深的地方去,那就糟糕透了;如果某一个人身上的绳索扯断了,这个人就会一头栽下去,那太可怕了。因此,每一个人都得紧紧抓住其他人。

卡夫卡三次定婚,三次解除婚约,最终终身未娶。

在我上面摘录的文字中,卡夫卡还提到另外一个和他有着相同心理历程的人一一克尔恺郭尔:“几乎出于完全相同的理由,克尔恺郭尔也曾经从"两人世界"中退出。而且,在退出之前,他也经历了峰回路转复杂变幻的思想情感斗争,也曾左右摇摆,在"结婚或不结"的问题上、在放弃与否的问题上痛苦不已。”:

克尔凯郭尔:丹麦哲学家,曾就读哥本哈根大学。一生没有谋求任何职业,靠巨额遗产生活。后继承巨额遗产,终身隐居哥本哈根,以事著述,多以自费。

奇迹 发表于 14-2-23 18:05:05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4-2-23 18:06 编辑

名人也是人而不是神,一般人也是人。既然都是人,又是同属一种类型的人,在遇到相同问题时,心理状态和应激反应,和整体心理过程基本都是相同的。

只有对此有着相同的经历,才会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这也是一种无言的共鸣。经历越深,理解与感悟也就会越深,越透。正因为我有着他们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心路历程,所以我才能够感同身受的读懂他们。读懂他们的“神经症”,“人格障碍”,并读懂他们的“离群索居”,“无所作为”并非是他们的自由选择,而是背后隐藏着正常人无法想象的,不为人知的痛苦经历……

我同样也是没有翅膀的鸟,在婚姻伦理中也同样有着和他们相同的心理状态和心路历程。对于望而却步的“无所作为”,我也有着同样的经历:在我往年的帖子中曾经说过,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也失去了一些难得的机会。曾经的那个年代有很多民办教师,后来全都转正为正式教师。当时曾经有人推荐我,在我们村里那所小学担任民办教师。我很明白,虽然我只是个小学生,除去对拼音字母我不懂以外,对其它小学课本知识我基本能够理解,在边教边学中应该没有问题。从心里我也很愿意这份工作,那时候总觉得当教师很神圣,光荣,也很喜欢“园丁”这个称号。但我却不敢胜任。带着惭愧、带着遗憾、带着惋惜、带着不为人知的隐私秘密,我没有“声张”,也没有谁知道,我就这样默默地给推辞掉了。这也是我几十年来守口如瓶的不为人知的隐私秘密。

人该有自知知明。自己的情况自己非常清楚。这不是多参与多锻练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我知道我只适合做按部就班的工作。不适合做社交方面工作。更不适合从事教师工作,基本全是在和语言打交道。 我很明白我这种人的心理特征:在工作时,第一次如果做得不好,就会带来失败后的沮丧而引响心情。然后担心下一次再做不好,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紧张。如果下一次同样做得不好,就会促使压力紧张再增强而更加沮丧。就这样再做不好越紧张沮丧。越紧张沮丧脑子越乱越做不好,会造成不可抵挡的恶性循环,会让自己彻底崩溃。

不管什么年代,可能没有谁不希望渴求有一份工作。我很惭愧,除了那分别人给我推荐的教师工作外,我很怕再有人为我介绍类似的工作。怕的不是别的,而是不愿牵动,不想再承受更多的由于自己的无能而带给自己的自责自卑的伤害……为了自己不受更多的伤害,千万不能轻意去尝试,千万不能打破这种特定的局面。否则,不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反而还会给自己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后果。所以,只能委屈自己,无奈的保持着当前这种现状。我宁愿忍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委屈,也要求全自己精心维护着的,我那一分不为人知的“无所作为”的隐私秘密,同样也是在维护着别人眼中的自己。

这就是“一个人有足够的智商,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缺陷,却无能为力……”这也就是霍妮的潜能与实现的脱节:“如果他具备种种天赋,外在条件又十分有利于他的发展,他却仍然无所作为”。

只是时代不同,那个年代的人们,主要以劳动为主,农业生产是第一线。我们曾经有着一个“新中国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式农民”的光荣称号。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城市知识青年都要上山下乡,何况我本身就是一个农业户口,一个农民,理所当然要在农村参加劳动。而且在我的同龄人中除去我那个儿时的朋友参加了工作外,也没有谁参加工作。我那个儿时朋友也是一名教师,她也是经别人推荐。所以,相比之下我的“无所作为”无形中也就成为一种所谓的“理所当然”,是特殊的时代掩盖着我特殊的不为人知的秘密。时代成了“挡箭牌”。

对于婚姻伦理方面也同样有着和他们相同的心理状态和心路历程。这方面的问题我往年也说得不少,只是那似乎只是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是自己一个人的自言自语,而没有涉及到后来的孤独症患者们的“离群索居”,和“无所作为”。从后来对神经症、人格障碍、分裂、这一类问题的争论来看,当时我在讲述自己的这些经历的时候,没有被认可。也就是说,没有人把它归类为孤独症范围,没有人认为这也属于是孤独症的表现。为了能说明问题,我再把我以往帖子中曾经叙述过的这方面的问题再罗嗦重复一遍:

我把我对待婚姻问题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三个程序:第一个程序是为亲临“现场”做准备,也就是为相亲会面时能够进入角色,而自己私下的琢磨、体会、找感觉、精心策划,称为“排练”;第二个程序是“相亲”会面,也就是自己能够进入角色,在互相之间面对面交流中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称为“彩排”;第三个程序是结婚,称为“登台演出”。

在我年轻的时候虽然提亲的人不少,但多数都是连对方的情况都不了解,也就是不问青红皂白,介绍人刚一开口就被我给堵住了,推掉了。我真正的相亲只有三次。第一次相亲也记不清是几十几年前。我有个叔伯大哥的女儿,和我年龄差不多大。她在我们村里那所小学,也就是我第一次踏进校门的那所小学担任炊事工作。学校有一位年轻教师,当时他是24岁,家里只有一个母亲和他,也算是独生子,我侄女准备把我介绍给他。

其实,这个老师我早就认识。如果不是侄女从中撮合,穿针引线,也就是没有正式提上“议事日程”,我在私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对他有一定的好感。只是这种好感是一种默默的,纯洁的,很美的美感,自己也渴望有一分干净的,没有婚姻的功利性的纯洁的爱情。当有人从中穿针引线,正式把它提上“议事日程”,也就是我侄女给我提到这些话题时,我就会感到很茫然、为难、不知所措,好像一切都被搅乱了。随着侄女把这件事也对我爹爹和妈妈讲了,他们同意见一见人。我既不反对也不表态同不同意。

一个周末,侄女带着这位老师来到我们家里,当时我大哥也在家。大家互相介绍认识后,我爹和大哥他们几个聊开了。当时我的心情非常的复杂零乱,说不清楚是什么感受?什么滋味?往日那分纯洁的美感吨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被一种厌恶所笼罩,和一种不能承受的排斥心理。也记不清我发没发过言。就这样经历着,承受着,等到耍到天快黑时,他准备回学校,第一次会面就这样结束。其实也算是最后一次,因为我们一共只见过一次面。

过了那天以后,可想而知,脑子就不再清闲。因为有了第一次见面,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更多的次,我该怎么办?因为我已经意识到自己这些不受自己所约束的抵触情绪,和排斥心理,对我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很不利。但是我不可能就此不谈这些问题,所以每天都在为会面时自己能够进入角色而琢磨、体会、找感觉、精心策划,为自己所谓的婚姻问题做“排练”,为下一次的“彩排”做好充分准备。

考虑这些问题,我一般都是在晚上睡觉时,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才有时间考虑。有时候,当自己自欺欺人的认为自己能够进入角色,已经为下一次的“彩排”作好了有效的心理准备,可是一觉醒来,这些经过精心策划,“排练”的心理结果又被自己推翻了,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行,还得接着“排练”,第二天晚上又继续重复着那一套。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排练”,又被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推翻。这就如卡夫卡所说:“对看不见底的"最后"的东西,他会产生恐惧和神经症的回避”。所以,我总是很害怕见面,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不知所措。

对于这个问题,同样也可以用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曾经为了想能够找到一点点兴趣,来缓解改善自己那枯燥乏味得令人窒息的世界而做出的努力,最后以失败为告终。最后自己也为自己找兴趣失败的原因找到这样一段很贴切的话:“我们的兴趣应该是自觉的,而不是被动的。应该是有效果的,而不是一种想做的企图。只有自觉而有效果的兴趣,才能鼓舞人积极追求自己的理想,才能成为积极活动的动力。被这种兴趣所推动的人,才有可能克服一切弱点和障碍。战胜困难,坚持不懈,获得成功。”

我也可以把爱情称为是一种兴趣,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兴趣。这种兴趣对于每个青年男女来说,不但是自觉的,而且是积极追求向往的。也就是自觉再加上积极,不用说那是多么大的推动力。而我是为了会面时能够找到这方面的兴趣,使自己能够进入角色而所做的努力 ,是一种想做的企图。是我想要找到兴趣,把找兴趣当成一项任务在完成。被动的想做的兴趣不会产生积极驱动力,相对也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对于这个问题,自己很不愿意放弃,但自己又无法为自己作主,无法作出妥善的选择。面对这些矛盾,我找不出妥善的比较好的解决方式的时候,我只有采取无奈的躲避。因为那时候的我们,基本没有在家休闲的时候。所以我有足够的办法,让他们总是见不到我。但是这毕竟不是办法,迟早得要作出选择决定,我到底满不满意,是继续还是终止,我不知道!

也许他大概也看出了些什么内容,知道我是在有意躲避他。最后他写一封信带给侄女交给了我。信的内容不记得,只是其中有一句令我感慨至深的,至今也难以忘怀的话,那就是:“古人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古至今、并非例外;只有双凤成行、哪有单人之立”。最后,我没有办法,不可能一直这样躲下去,就回绝了。回绝以后,又觉得很惋惜,很不舍。不回绝吧!我很清楚,我永远也无法做出正确的表态。我的第一次相亲到此结束,也就是过不了 “彩排”这一关。很多年以后,他曾经来看望过我,那时我女儿都已经3岁……

事情过了后,不用说也就可想而知,心情是何等的复杂零乱。等到自己慢慢恢复了所谓的平静后,这些问题怎么说也不可能就此结束,还得为这些问题继续“探索”、“努力”。所以只要是闲着,还得为下一次的万一再相亲作准备。也就是为会面时自己能够进入角色而继续那一套琢磨、体会、找感觉、精心策划的 “排练”。这就如同《地狱里的温柔一一卡夫卡传》中说的是一样:“他们在订婚之前或之后会"永远地三心二意",无休止地思考、权衡、彷徨、动摇、反悔、痛苦。在"结婚或不结"的问题上、在放弃与否的问题上痛苦不已。”

我和这些名人不同的地方是:他们还能够办到在一起交谈,还能发展到“订婚”,我是连在一起交谈都办不到。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那一套“排练”过程,又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欺欺人中被自己推翻。最后,在一次又一次的无奈中迎来第二次相亲,当第二次还是得到上一次相同结果时,我基本绝望了。我有些想放弃,但总是舍不得,总是下不了决心,总觉得也许还有一线希望。为了达到自己那一点点渺茫的愿望,自己找些虚拟无奈的幻想似的借口:也许是缘分没到,万一有一天我突然变了……就等待着这一天的来临。

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排练”中,最后基本是不抱任何希望的无奈中又迎来又一次的相亲,也就是我的第三次相亲。可是这次还没等到所谓的相亲完毕,我实在是承受不了自己的这种厌恶和排斥心理的折磨,也顾不及他们是什么感受,什么反应。我只是对他们说,我有些不舒服,然后一个人走出门,匆匆忙忙的走了。就这样在回家的路上恍恍惚惚的走过了一座桥,自己一个人走下桥走到河坝中间,在一处没有人的地方痛哭了一场后,结束了我的相亲,也就是从此不再谈此事。我的所谓的终身大事就是在这样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温习、策划、排练,然后又被自己一次又一次推翻,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推翻过程中,最后还是以失败为告终。这就如同《地狱里的温柔一一卡夫卡传》中说的:“换句话说,卡夫卡不仅仅是牺牲者,而且是见证人,最后还是斗争者,是审判者。他是这三者的三位一体。我在斗争。没有人知道这一点。有些人有所感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没有人知道。我履行着我每天的义务……”

这是一种对伦理,人际关系的既渴望,又恐惧的无能为力的望而却步,是一种绝望的挣扎。人生谁不热爱自己的生命,谁不留恋自己的青春,谁不愿意追求幸福,追求爱情。可是当自己无法拥有这分爱的时候;当自己想通过努力来完成、并达到、收获这个“爱”字的满意效果却无能为力时;当自己一次次的努力却换来一次次失望时;当自己知道任随怎么努力也只是途劳时;当理想不能变成现实,思维不能变成行动时,自己自然会无奈的做出妥协让步。让一切顺其自然,放自己一条生路。最后做出一个残酷的决定,从此不再提及此事,决定独生。

就这样那杆长期被矛盾支撑着的天平瞬间垮塌了,心理防线彻底崩溃,这就是我的人格解体神经症暴发的根源和过程。这就是奥托·兰克《重新认识神经症》中所说:“如果一个人试图仅仅通过爱情关系而得救,然而又在这一过于狭隘的落点上遭到失败,他就成为神经症患者。”这也就是一种“全有”和“全无”的挣扎。如果我能通过有效的爱情关系而得救,我就会拥有一切;如果又在这一过于狭隘的落点上遭到失败,我就会变成“一无所有”。

我的这个决定对自己来说,实在是太残酷,等于是自己已经选定了这一生,从此将走上一条不归路。从此将放弃人生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和幸福。也等于放弃所有的一切。是自己彻底把自己变成了一无所有,是自己“亲手”把自己推进了十八层地狱。自己既不能接受这样的决定,却又无能为力不做这样的选择。

当做出独生决定后,虽然少了以往那些“排练”式的纠缠,但面临的问题更大,这就是接受残酷的“人格解体神经症”的折磨。这时候的自己,一边承受着这种残酷折磨的同时,一边还要强制自己:既然自己已经做出“独身”决定,那就得强行压制自己去接受并执行自己所做出的所谓决定。不要再犹豫。不要再三心二意。不要再为自己所做出的无奈决定而反悔。迫使自己尽快进入“独身”的生活状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

而且既然自己已经选择了“独身”,接下来还得考虑预防自己万一有老的时候,眼睛会不好使,看不见做针线活。还要被动的为那个无奈的“万一”做点准备。所以,每天承受着折磨的同时,劳累一天的我只要有一点点空闲时间,还得做些鞋袜之类针线活。管它做得好不好,俗话说,“破锣破鼓救得月”,有总比没有的好。所以,我的鞋袜做了一大堆。

再说人格解体的暴发,有一种很明显的一下子跌入到另一个世界的感觉(这就是卡夫卡所说的:人与人是用绳索互相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某一个人身上的绳索扯断了,这个人就会一头栽下去,那太可怕了),天一下子变黑了,低了,整个一切都在发生着很大的改变。现实、情感、对自己心理及身体分离感体验,这几方面都是同步改变。家、亲人、整个世界的陌生,越来越远,哪怕是身边的一草一木都离我远去了!觉得好害怕,怕失去这一切。觉得好孤独、悲凉、凄冷。有一种恐慌恐惧感。有一种冷得可怕的,失去亲情的,“孤寂的冷”的体验。对一切的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平时看见的人,就如同画面中的一样没有一点生气活力。记得很清楚,当时正是小麦收割季节。我在地里蹲着割麦时,只见两只手在前面不停的晃动,仿佛不知道这手和我有什么关系,仿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每天早上刚一醒来,伴随着的是一种慌乱的找不到北的感觉,仿佛不知道自己是谁,身处何时,何地,有一种回不过神来的混混沌沌的凄凉,和莫名的恐惧。在那个迟到和早退都要扣工分的艰苦劳碌的年代里,根本没有时间机会等你慢慢去琢磨,去寻思我到底是谁,等你慢慢回过神来。而是混混沌沌稀里糊涂起床,混混沌沌稀里糊涂下地干活,混混沌沌稀里糊涂就是一天。。。

很明显感觉与现实距离越来越远,慢慢由远到最后消失。在黑夜里脑子使劲寻找白天的世界,找着找着,一切都不见了,成为一片漆黑沉寂。走在大街上,身边就是闹哄哄的人群,但总是有种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陌生异常感,仿佛我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这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天涯。无形中总是有一种不愿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总觉得世界不应该是这样子的,但又不知道应该是什么样。世界到底应该是什么样?我永远也不知道。自己仿佛成了瞎子,聋子,哑巴,成了活着的死人。

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仿佛隐隐约约才发现自己似乎还在。有时候我在远处或在地里干活时,时不时又要下意思的抬头或回过头可怜巴巴的望望那离自己越来越远越陌生的将要失去 “家”,也意味着可怜巴巴的望望那离我越来越远越陌生的将要失去的自己。自己感知中的家、亲人、自己、整个世界都在慢慢变得陌生、疏远、模糊,直到最后所有一切都消失。有一种恐惧感,怕失去这一切,总是想把它们留着,却无能为力。无形中对“我”字和“家”字说起来似乎不是那么理直气壮。就这样承受着、煎熬着,世界一天一天由灰暗变成了黑色。黑得阴沉,黑得可怕,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总是有一种担心,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变成冰冷的“石头”……就这样“清醒”的观察着、经历着、体验着自己既害怕,却又无能为力阻止的一切变化的全过程。

再说,人格解体暴发的同时,还伴随着比较严重的昼重夕轻的抑郁症症状。都说早上空气清新,人也倍感精神,但我却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体验。记得每天早上起床时,除了上述所说的那些找不到北的情况外,还有是情绪特别低落。那个有病有事必须要请假的年代,这仍然由不得自己,无条件强制自己行动。就这样由一个毫不相干的大脑,强制的指使着一个毫不相干的躯体……同时还怕别人看出我有什么异常,还得尽量掩饰,总是做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还得尽量做到完善别人眼中的自己。

这种昼重夕轻的现象,从早上睁开眼睛开始,一直要持续到太阳快要下山,这时候整个人仿佛才从混混沌沌的睡梦中缓转过来,一下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状态也比较好。有时候自己默默念叨,要是一天都像现在这样,那该多好!可是,明知道明天早上睁开眼睛时又是一天残酷的开始,但仍然阻止不了每天都要重复经历着这种残酷的过程!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这种现象到底持续了多长时间才有所缓解,已经记不清了!

当时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我曾经认真的考虑过死。记得我有一件我比较喜欢的白色短袖衬衣,都送给了我二侄女,包括一对还没有绣完的,上面绣有“望江楼”字样的枕套也送给了她。每天脑子里总是反复缊釀设想着各种自杀方式。但想是在想,却没有行动。有不想活的念头,却没有死的勇气,没有寻死的冲动,还是死不了。但是这种不自觉的萦绕在脑子中的想死念头会陪伴着岁月永远也挥之不去……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情绪很低落,吃过晚饭后,我一个人独自走到一处离家稍远一点的田坎上呆着。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一个人静静的呆会儿。没想到急坏了家里人,他们认为我会不会出什么事,吓得他们打着电筒到处找我。

我总觉得人活着基本为吃为穿,只要吃穿不愁,活着应该不是很困难。但我总是觉得就是用钱把我堆起来,我也难以生存。我没有了目标,活着到底为什么?活着到底有什么好处?那时候只要是闲着,不是被痛苦所折腾,就是在使劲琢磨、体会、感受普通人的心理,寻找他们的世界,寻找他们活着的感觉。什么是生活?生活是什么?如此枯燥乏味的世界,他们似乎还会过得开心?他们活着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受?

在“人格解体”的变化过程中,我还有一种这样的心理:假设自己现在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接受现在这些改变,另一条是回到原来还没有改变之前的状态。可是自己既不能接受现在的这些改变,也不愿意回到自己原来的状态。这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我选择的余地,捆着和绑着都是一样。一种绝望的痛苦顿生,一直缠绕着自己而不能自拔……

但是,我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现象,任随脑子里如何复杂,如何的翻江倒海,我始终都是昂着头走路。似乎是一种它翻它的江,我走我的路,它倒它的海,我做我的事,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显得似乎很平静,一种稀里糊涂的挺精神。一般人如果遇到以此类推的现象可能会情绪低落,打不起精神,而我却恰恰相反,我仿佛是被这种负面的刺激的动力所推动着,仿佛给这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躯体镀上了电似的。

我人格解体神经症暴发,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由于发生在我身上的这些现象比较奇特,离谱,我也痛苦,家人也不知所措。大哥曾经带我去当地县医院,找到一名医术比较高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的医生。我记得她要我两手端平和肩膀成一字形,据她的观察,发觉我的两手在微微颤抖,还检查了哪些也记不着,只知道结果她怀疑我是甲抗,建议我多吃海带。我带着疑惑,带着无奈,带着不辜负大哥的一片好心,我每天吃,煮着吃,凉拌吃。。。那年海带也吃够了。

在当时文化大革命那段时间里,凡是当官的,不管你称职不称职,基本谁都过不了关。因为在好的官也有得罪人的时候,运动一来,他会借此机会对你进行报复,我大哥也不例外。所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们也不可以随便到处乱走。直到一九七一年文化大革命刚一结束,大哥给单位请了半个月假,经同事的帮助推荐,带着我到省城有名的“华西医大附院”,去找那位被推荐的老教授。

那是一九七一年农历六月十四还是十五已经记不清,只记得当时从家里出发时那天是阴天,翻泥巴山时窗外下着小雨。由于泥巴山海拔比较高,所以有些冷。因为我晕车,车窗门打开稍微要舒服一点,还有时不时发吐时又要把头伸出去。所以,挨着我的那个车窗门一直都没有关,外面的小雨从车窗门飘进来,连累了坐在我旁边的人。那时的我差几天就是二十七岁,我的二十七岁生日是在“求医”的路上……当时想不到这些,这只是以后才想起那是我的生日……

到了华西医大附院,找到了那位被推荐的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她也同样为我做了甲抗检查,是用机器操作的,结果被排除了。还做过哪些检查已经不记得,只是没有得出什么结果,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带着迷茫而去,带着失望而归!不过,这也是在我意料之中!因为我很清楚,这所有一切只是自己体验上的一种感受,仪器是测不出来的!或许多少带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想去寻求那渺茫的万分之一!或许是我们找错了方向!

那时候无知,什么也不懂,只知道自己奇怪,特殊,与众不同,又怕别人知道。一边在受着煎熬痛苦的同时,一边还要尽力掩饰,不让别人看出我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同时又在暗自搜寻一些相关的比如现在的心理学一类的资料。因为当时这一类的科学知识还在沉睡中,一方面那时候的心理学知识书籍也许很少,另一方面那个艰苦的年代闲着的时间少之又少,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所以连一般普通心理学书籍都没有接触过。

虽然那时候无知,什么也不懂,但是有一点自己是非常清楚,那就是它不属于医药范围能解决的事。所以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用医药或什么途径来改善它。也就是说它不属于器质性疾病。既然不是疾病就不会和医院有什么联系,去医院那是出于大哥对我的关心,他也不懂我的真实内情。所以大哥无论带我去哪里,我都没抱什么希望。这好像先天就决定了的,只能顺其自然,任其无奈。

只是那时候不知道,医药虽然不能改变就现在所说的自闭症的本,但它能治疗由自闭症所引发的如:抑郁,焦虑,恐惧,强迫这一系例并发症。这一切只不过是现在才知道,那时候只能任其折腾,根本就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即便是过去就知道药物能够治疗这些,那又如何?到哪里去诊断?又到哪里去买药?

我只记得,我拥有足够的小学教师知识。从心里我也很愿意这份工作。那时候的老师也比现在好当。学生比较纯朴。不像现在的这么狡猾难管。还有那时候我总觉得教师神圣,光荣。很喜欢园丁这个称号。而且那时候正是艰苦岁月。如果我能接受这份工作,最起码我不会起早贪黑劳累那么几十年。晚年还有退休工资。这于情于理我都不该放弃。但是。。。我又能如何?就因为这些,我怎么能做到事不关己的平静?又怎么能让自己不自卑、不矛盾、不给自己纠缠?

我的问题出在哪里我知道!它是如何对我造成干扰引响我知道!但是除了知道外,我还能做什么?自己就这样清醒的看到自己的人生,在被这些无奈的缺陷慢慢扭曲。眼睁睁看着很多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从眼皮底下溜过,却无能为力!可以说,只需要把头轻轻偏一下,这些东西就可以到口。只需要把手轻轻挪动一下,就可以得到这些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可是就连这点轻而易举的事都办不到。这对于我又是何等的残酷!

从外在我拥有非常健康的身体素质。在其它方面我也不比一般人差。我有良好的个人条件。有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条件。可是我连从远古流传至今的最基本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自然规律的大门都踏不进;凭脑子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是我连一些简单事情都不能胜任;凭身体我四肢健全,可是我还不如一个残疾人。也就是具备有相应的条件,却并不能得到相应的收获。

不过,最后在我38岁时,还是完成了我的婚姻任务。那是一九七九年,一个春天的故事,取消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实行包产到户。生活的逼迫,我不得不为自己万一做不动的时候的吃饭问题考虑,所以,稀里糊涂的结婚了。这主要是为了给自己的为了活着而活着的吃饭问题找一个借口,已经没有必要在去做“排练”、“彩排”、而是稀里糊涂直接“登台演出”。

这是一种是什么概念?这就如同从一个遥远的,比原始人还要原始的星球上,一下子落到有着伦理道德规范的地球上。而且还要办到在这本不属于自己的伦理道德规范流变中能够适应、接受、并实施,这是什么概念?而且我们俩人的性格恰好是两个极端。这也就可想而知,我的婚姻只不过是一场承受无法想象的不为人知的痛苦与煎熬的过程……

只是他的饭可以不吃,酒不能不喝的爱酗酒的恶习,使得他最终死于酒精肝硬化腹水。刚退休还不到一年就去世,已经去世快满20年了。如果从某一种角度来说,这对于我也是一种解脱。好在我们有一个优秀的女儿,综合了我们俩人的优点,而没有体到我们俩人的缺点。这也是给我一种最大的补偿。如果单从外在,而不去考虑我内在的实际现象,我的人生也算是完美的。而且也是令人赞叹的。我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一方面是因为我有着君子一样的爹爹和大哥对我的呵护,和大哥几十年如一日一路的呵护与护送至今,和那么多亲人对我的关心。一方面我有着一个优秀的孝顺的女儿。其次是一路上也有着好心人的护送。这是几方面相结合的结果。



另外,对于卡夫卡的:“像一个孩子,在成年人中流浪……永恒的童年时代。”我同样也有着感同身受的经验,在我往年的帖子中也有过这方面的叙述。我认为这是一种心智不健全的幼稚心理的表现。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

社会心理学家经过实验提出的,婴儿的自我意识,大约在1岁8个月左右时形成。以我从对女儿的宝宝的观察来看,我认为说得很正确。这也就是说,自我从本我中的分化,是从婴儿1岁多就开始。我认为有些典型自闭症的心智看起来还不如两岁孩子。有一段这样的话:“因为人的外在行为实践从根本上是受人的内在心智支配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智就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或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倾向。”

以这段话为前提,加上我的理解。我认为,正因为人格的分化演进大约在1岁8个月左右就开始,而典型自闭症属于是人格分化演进没有启动。这也就是说,他们的人格分化演进还没有开启就已经被终止了,他们仍旧停留在1岁8个月左右的婴儿阶段,他们的外在行为或倾向理所当然的处于1岁8个月左右的婴儿阶段。而不典型自闭症的外在行或倾向,处于从1岁8个月左右的婴儿阶段,过度到儿童阶段的这个中间阶段。高功能自闭症的人格分化演进已启动,而且进入了人有意识的自我世界。由于缺乏心理动力的缘故,使他们的自我演进没有完成。没有演进为社会人,也就踏不进属于社会人的成年人行列,仍然停留在儿童阶段。他们的外在行为也就只能处于儿童阶段。他们虽然拥有属于成年人的外表,却没有拥有属于成年人的心智。

我认为从高功能自闭症、非典型自闭症、再到典型自闭症,心智依次不同程度的由高到低,越是往下越低,也就是越是幼稚。

对于卡夫卡的“永恒的童年时代…”,唐娜的自传里也有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在她的自传中有这样一段话:“现在我已经十八岁了。我开始恐惧我自己不稳定的思想状态。随着我年龄的逐渐增长,这种不稳定已变得从未有过的更加显而易见和不可原谅。有时我感觉处于二十岁到二十九岁的时期,有时我至多十六岁,然而其他的时候我仍旧只有三岁大小。”

心智与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强度有着一定的关系。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都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的。这也就是说,不同程度的心理活动的动力,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个人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或倾向。






奇迹 发表于 14-2-25 14:16:31

卡夫卡“把婚姻看作人生最高境界,因而深深地卷入,但同时又拼命地逃避,永远地三心二意。在"结婚或不结"的问题上、在放弃与否的问题上痛苦不已。”一一这就是凯伦.霍妮的“神经症冲突”的表现。

凯伦.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正常范围内的冲突可以完全是有意识的,而神经症冲突就其所有主要因素而言总是无意识的。即使一个正常人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冲突,但只要得到一点帮助,他也能认识冲突的存在。相反,神经症冲突的主要倾向被牢牢地压抑着,要克服巨大的阻力才能将它们解放出来。正常的冲突涉及到作两可之间的实际选择。陷入神经症冲突的人不可能自由选择。两种方向正相反的力以同样的强度驱使着他,而这两个方向都是他不愿去的。所以通常意义的选择是不可能的。他被“搁浅”了,感到一筹莫展。”

凯伦.霍妮说:“神经症病人却不可避免地要比一般人遭受更多的痛苦,他必须为他的防御措施付出一笔高昂的代价,从而使他的生机与活力受到损害,使他人格的拓展受到阻碍;更具体地说,使他获得成就和享受生活的能力受到损害,其结果则是我在上文中提到过的差距和脱节。事实上,神经症病人不可避免地是一个受苦的人。”

弗洛伊德曾一再强调,症状的消失,并不是疾病治愈的充分标志。弗洛伊德说,精神分析治愈患者的不幸,只是让他回到生活更大的不幸之中。

智空 发表于 14-2-26 09:50:12

我的天,大姐耗能写啊!要看花眼啊!

奇迹 发表于 14-2-27 13:53:23

智空好。谢谢!

奇迹 发表于 14-2-27 17:10:58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4-2-27 17:18 编辑

有一段这样的话:世界上只有三种人,一种是本我力量过于强大的人;一种是本我、自我、超我相对平衡的人;另一种是超我力量过于强大的人。

九型人格的心理机制中说:不同人格类型有着不同的动力来源,从而有着不同的深层心理机制。人的生命能量从上到下聚集在三个中心:头、胸、腹。以头部为能量中心的人,偏重于理性的思考;以胸部为能量中心的人,偏重于情感和感觉;以腹部为能量中心的人,偏重于本能和行动。

气质类型学说中,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

在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中:
巴甫洛夫认为人的气质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大脑皮层的基本神经过程有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三种基本特性。根据这三种特性可以将个体的神经活动分为不同的神经活动类型。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能力,兴奋与抑制能力强,其神经活动就是强型,兴奋与抑制能力弱,其神经活动就是弱型。均衡性是指兴奋与抑制能力的相对强弱。根据神经活动的均衡性,可以将强型又分为两类:如果兴奋与抑制的能力基本接近,就是平衡型;兴奋能力明显高于抑制能力,就是不平衡型。灵活性是指兴奋与抑制之间相互转换的速度。

关于气质的一类学说。

巴甫洛夫认为人的气质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大脑皮层的基本神经过程有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三种基本特性。根据这三种特性可以将个体的神经活动分为不同的神经活动类型。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能力,兴奋与抑制能力强,其神经活动就是强型,兴奋与抑制能力弱,其神经活动就是弱型。均衡性是指兴奋与抑制能力的相对强弱。根据神经活动的均衡性,可以将强型又分为两类:如果兴奋与抑制的能力基本接近,就是平衡型;兴奋能力明显高于抑制能力,就是不平衡型。灵活性是指兴奋与抑制之间相互转换的速度。

强、不平衡型,其特点是兴奋、抑制过程都强,但兴奋过程略强于抑制过程,是易兴奋、奔放不羁的类型,又称兴奋型或不可遏制型。

强、平衡、灵活型,其特点是兴奋与抑制过程都比较强,并巳容易转化,反应敏捷,表现活泼,能适应变化的外界环境,又称活泼型。

强、平衡、不灵活型,其特点是兴奋与抑制过程都较强,但两者转化较困难。它是一种安静、沉着、反应较为迟缓的类型,也称安静型。

弱型,其特点是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弱。过强的刺激容易引起疲劳,甚至引起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并以胆小畏缩、反应速度缓慢为特征,又称抑制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对照表:

神经系统的基本特点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
   强不平衡                           兴奋型             胆汁质
强 平衡 灵活                        活泼型             多血质
强 平衡 不灵活                      安静型            黏液质
         弱                                  抑郁型            抑郁质

我把这:世界上只有三种人;与九型人格人的生命能量从上到下聚集在三个中心;与气质类型列为一个对照表如下:

世界上只有三种人: 本我力量过于强大的人    本我、自我、超我相对平衡的人   超我力量过于强大的人
九型人格三个中心:腹:腹部为能量中心             胸:胸部为能量中心            头:头部为能量中心
                              偏重于本能和行动                  偏重于情感和感觉             偏重于理性的思考
气质类型:                兴奋型、胆汁质                活泼型多血质;安静型黏液质   抑郁型、抑郁质
                                 强、不平衡型         强、平衡、灵活型;强、平衡、不灵活型       弱型   

我对上面的对照表再作一下解释:
世界上只有三种人:第一种是本我力量过于强大的人;九型人格人的生命能量聚集在腹:腹部为能量中心。偏重于本能和行动;在气质类型中:属于兴奋型、胆汁质。属于强、不平衡型。

第二种人是本我、自我、超我相对平衡的人;九型人格人的生命能量聚集在胸:胸部为能量中心。偏重于情感和感觉。在气质类型中:属于活泼型的多血质,和安静型的黏液质这两种气质类型。多血质属于强、平衡、灵活、活泼型。而黏液质属于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这两种类型的人,属于正常范围内的人群。只是一个偏理性,一个偏感性。黏液质属于偏理性,多血质属于偏感性。

第三种人是超我力量过于强大的人:九型人格人的生命能量聚集在头:头部为能量中心。偏重于理性的思考。在气质类型中:属于弱,抑郁型,抑郁质。

胆汁质属于本我力量过于强大;中间的多血质与黏液质这两种类型的人,属于本我、自我、超我相对平衡。属于正常范围内的人群;而抑郁质属于超我力量过于强大。

强、不平衡的胆汁质,和弱型的抑郁质,是过于感性和过于理性的两个极端。如果要用人物来比喻,我认为人称“野兽”的前拳王泰森就是过于感性的极端,属于本我泛滥;过于理性的极端我暂时用卡夫卡来作比喻。不管是本我泛滥还是本我缺失,都属于心智不健全。卡夫卡是“永远的童年”,“在成年人中流浪的孩子”,而人称野兽的拳王泰森,“即使不从心理学的角度,只以普通人的眼光来看都不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有人甚至言之凿凿地断定,泰森的心理年龄恐怕还不如一个8岁的孩子。”

由此我也得出一个结论:
世界上只有三种人:从本我力量过于强大的人;到本我、自我、超我相对平衡的人;再到超我力量过于强大的人,这是心理动力的依次的由强到弱。

九型人格人的生命能量从上到下聚集在三个中心,从腹、到胸、再到头,这也是心理动力的依次的由强到弱。
气质类型,从胆汁质、到多血质、在到黏液质、在到抑郁质,这也是心理动力的依次的由强到弱。
霍妮的神经症类型中,从对抗人、到亲近人、在到回避人,这同样也是心理动力依次的由强到弱。

在气质类型测量表中,属于抑郁质的数字是:3 5 12 15 20 24 28 32 35 37 41 47 51 53 59等15个,从以下对15项的解释中,看得出大体和不包括AS在内的高功能自闭症的特征沾边:

3.宁肯一个人干事,不愿很多人在一起。
5.厌恶那些强烈的刺激,如尖叫、噪音、危险镜头等。
12.碰到陌生人觉得很拘束。
15.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20.碰到危险情景时,常有一种极度恐怖感。
24.一点小事就能引起情绪波动。
28.爱看感情细腻,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文学作品。
32.别人说我总是闷闷不乐。
35.心里有话,宁愿自己想,不愿说出来。
37.同样和别人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总比别人更疲倦。
41.做作业或完成一件工作总比别人要花的时间多。
47.当我烦闷的时候,别人很难使我高兴起来。
51.喜欢复习学过的知识,重复做已经掌握的工作。
53.小时候会背的诗歌,我似乎比别人记得清楚。
59.老师讲新概念,常常听不懂,但是弄懂以后就很难忘记。

奇迹 发表于 14-3-8 10:16:31

高功能自闭症的“高功能”,是相对于典型的自闭症而言的。高功能自闭症属于自我封闭,典型自闭症和不典型自闭症同样属于是自我封闭。孤独症,属于“自我孤立”、回避他人、离群索居,孤独症也同样是自我封闭。不管是自闭症,还是孤独症,在医学上都属于是“内向型”,医学上没有外向孤独症。

外向孤独症,指某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善于交际、有很好的人缘,看似“外向”,实则“孤独”,没有可以倾诉内心情感的朋友。外向孤独症与医学上的“孤独症”截然不同。对外向孤独症的概述:你是人来疯,你是聚会的焦点,你是朋友圈的幽默大王。人群散去,你又换了另外一面——孤独患者。外向孤独症,是一种网络语言,准确点说应该称作“外向的孤独”……

在弗洛伊德《文明与缺憾》中说:避免人际关系所产生的痛苦的最容易的保护措施是自动离群索居。这个途径所带来的幸福显而易见是静谧的幸福。面对可怕的外部世界,如果你想单枪匹马地保护自己,你就只能躲开它。

这也就是不管称为自闭症患者,还是孤独症患者,为什么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退缩,逃避……

自闭症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医学界对于自闭症的定义,一般针对的都是孩子,最起码也是在儿童期以前,也有说成为儿童自闭症。

对于自闭症的共病问题,我认为,虽然有资料说自闭症与其他精神障碍有着共同的基因故障,但他并不是被诊断为自闭症以后,也就是一开始这些共病现象就可以在自闭症孩子们身上显现出来。

对共病的解释: comorbidity 也被译为同病、合病或其他,目前国内多数同道习惯于应用共病,其含义是指两种疾病共同存在。如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是指同时有焦虑和抑郁症状,如将两组症状分别考虑,均符合各自相应的诊断标准。

按照我的经验的理解,和这里对共病的解释,我认为自闭症与其它精神障碍的关系称为“共病”有些不太恰当,也就是不应该理解为自闭症与某些精神障碍共同存在。而应该称为“并发症”才合适。

并发症是指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引起另一种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后者即为前者的并发症……另一种并发症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病人由患一种疾病合并发生了与这种疾病有关的另一种或几种疾病。

这也就是我一直以来,坚定不移的认为的,解释的,这些共病现象的出现,一般要在人进入青春期以后,也就是即将步入社会时。这些精神障碍之所以会在自闭症身上出现,是由于自闭症自身存在着的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这些先天功能缺陷为基础,而导致后天他们在进入社会后,在人际关系,伦理道德规范的流变中无法适应,无法操作运行,而引起的应激反应。这也可以说是自闭症发展的规律,属于因果关系。是自闭症的因,造成某些精神障碍的果。这些在自闭症患者身上出现的如,抑郁、焦虑、强迫、恐惧、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都是由于自闭症患者本身存在着的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为基础而导致的并发症。

在《自闭症中常见的其它精神障碍概论》中说:“有不少的研究报告揭示了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一同具有某些风险因素,比如说母亲在孕期被发烧感染”。我认同有些自闭症患者会发展为精神分裂症,但我不认同这样的解释。我认为由自闭症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的,是属于与生俱来的“分裂性格”的人,也就是相当于精分阳性症状的人。

按照唐娜喜欢给自已贴标签,她的标签中就有“分裂型人格障碍”。以这样看来,“分裂样人格障碍”和“分裂型人格障碍”同时都属于孤独症。“分裂样人格障碍”相当于“精分阴性症状”;而“分裂型人格障碍”相当于“精分阳性症状”。那些自杀的艺术家们就属于“分裂型人格障碍”,相当于“精分阳性症状”。他们的自杀不也正是因为精神疾病的困扰……

不管是自闭症,还是孤独症,还是所有类型的人格障碍,都是“顾名思议”。自闭症:自我封闭。孤独症:自我孤立型,孤独型。人格障碍的比如回避型人格障碍,回避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回避自己。不管是分裂样,还是分裂型人格障碍,他们都是先天与生俱来的“精神分裂的性格”,也就是他们一开始面对的世界就处于精神分裂的状态。

在《人格障碍教案》中说:所谓的“共病现象”就是人格障碍患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往往符合不止一种类型的人格障碍,也就是说一个人格障碍患者在表现出一个亚类人格障碍的同时,可能还会有一个或多个其他亚类的人格障碍。

在《美国人格障碍共病问题研究介评》中说:研究表明如此形成的各诊断类别间的界限仍不分明。如Soldz等(1993)考察了回避型、分裂样型、分裂型和强迫型在IPC中的定位,发现彼此间很类似,尤其前两者最难区分。
回避型人格障碍,这类人群最大特点就是回避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有强烈的社交焦虑以及低自尊。长期和全面脱离社会关系,而且跟熟悉的人也回避交流。

分裂样人格障碍又称类精神分裂人格异常,其特征在于对社会联系缺乏兴趣,倾向于独立生活,沉默寡言以及感情淡漠。与精神分裂症并无关连,但共病性高,常为精神分裂症确诊前人格(病前人格)。

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在很多临床症状方面跟慢性精神分裂症相似。其障碍主要包括在思考、认知和交流方面长期存在的怪癖和很容易被察觉的行为方面的怪癖,不过不足以符合精神分裂症的标准。分裂型人格障碍在病因上主要有生物学的解释,患者在基因和大脑结构上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很大的相似。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就是必须按照某种规则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特征是过分谨小慎微、严格要求、完美主义及内心有不安全感。

这四种人格障碍才可以称为“共病”,它们彼此间很类似,在诊断类别间的界限不分明。

自闭症与其它精神障如果按照这四种人格障碍的“共病”问题来理解,也就是在《自闭症中常见的其它精神障碍概论》中提到的这些: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躁郁症、多动症、精神分裂症等,与自闭症彼此间很类似,诊断类别间的界限不分明。所以,自闭症与其它精神障的关系,应该称为“并发症”,是一种“应激反应”,而不是共同存在的“共病”。

有关应激和应激源:有机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威胁时,引起机体与刺激直接相关的特异性变化外,还引起一系列与刺激性质无关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心理学家认为,生理学的应激观不够全面与完整,应激还包括心理方面,是个体的整体反应。可指:(1)造成紧张的刺激物,即应激源;(2)特殊的身心紧张状态;(3)对应激源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应激源包括,外部物质环境;个体的内环境;心理社会环境三方面。

应激 - 应激心理学研究

应激源的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物若具备超负荷、冲突、不可控制性三个基本特点,就可能成为一个应激源。超负荷指的是刺激的强度超过个体的正常承受水平;冲突是指刺激物引起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矛盾情境,主体难以抉择;不可控制性是指刺激物不随人们行为而变化和转移,因此引发主体恐惧、紧张的心理。

应激唤醒

由知觉到的威胁、需求、挑战或逆境引起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兴奋与警觉。包括唤醒和主动应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环境的评价。个体认为所处环境对自身构成威胁,尤其在环境中有令人厌恶而不能预测和控制的事物时,容易被唤醒。也受温度、 噪音、音乐、照明和颜色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人处在中等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唤醒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工作的完成。

应激状态

因出乎意料的危险情境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可能的引发因素包括亲友生死离别、意外事故、严重疾病、考试或事业失败的预兆等。机会适应环境的一种以生理变化为主,同时有生理反应的特殊反应。分激起、紧张、阻抗和衰竭四个阶段。在这种状态下,大脑接受外界刺激后,信息传至下丘脑,分泌 促肾上腺素释放因子,然后激发脑垂体分泌肾上腺因子皮质激素,使心率、血压、体温、 肌肉紧张度、代谢水平都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增加肌体 活力,以应付紧急情境。适当的应激状态,有助于提高机会的活动效率和适应效能,但过度或长期的应激状态会引起身体全身或某个系统的病变,甚至死亡。每个人的人格特点、过去的经验、经受的锻炼等,在紧张条件下有重要的调节功能。

应激心理反应

应激反应包括应激生理反应和应激心理反应两个方面。应激心理反应分为情绪反应、自我防御反应、应对反应等。通过神经解剖学和大量观察证据证明,应激反应中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应激心理反应大体可分为情绪反应、自我心理防御反应及行为反应,互相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情绪反应中最常见的是焦虑,还有愤怒、内疚、恐惧、抑郁、习得无助等。自我心理防御反应有合理化、压抑、投身、倒退、升华、否认、补偿、抵消等, 心理防御机制仅仅是一种自我欺骗,但它起到了暂时解除痛苦和不安的作用。行为反应主要表现有攻击、退缩等,按应对方式可分为问题应对和情绪应对两类。问题应对多见于当事人自认为能改变个人所面临的处境或挑战;情绪应对多见于当事人自认为无力改变具有威胁性环境,从而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大多数人在不同时机兼用问题应对和情绪应对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应激期间产生何种心理反应,受应激源、环境因素、本身人格因素的影响。即使对同一个人同样应激源,不同时期往往也会有不同的应激反应。

应激的心理反应就身心健康不同影响可分为应激阻抗者和应激障碍两种。应激阻抗者对一定的紧张性刺激或情境特别有耐受力,这类人的人格特点可概括为:(1)能积极参与投入相应的工作与生活;(2)自认为有能力控制生活变故及紧张的状况,能采取行动解决问题;(3)能把生活、工作的变化作为对自己的挑战。 应激障碍表现为因反应过度而表现出的相应的身心疾病。


水星 发表于 14-3-8 11:37:18

自闭症与其它精神障如果按照这四种人格障碍的“共病”问题来理解,也就是在《自闭症中常见的其它精神障碍概论》中提到的这些: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躁郁症、多动症、精神分裂症等,与自闭症彼此间很类似,诊断类别间的界限不分明。所以,自闭症与其它精神障的关系,应该称为“并发症”,是一种“应激反应”,而不是共同存在的“共病”。

:victory:

奇迹 发表于 14-3-11 13:26:43

谢谢水星。

奇迹 发表于 14-3-11 13:27:58

关于自闭症与其它精神障碍的关系的问题,在一篇《遥远星球的孩子(1):孤独症之迷》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说得很好:“这意味着自闭症是一项动态发展的病症,就像一连串的骨牌,当一个骨牌倒下,随着年龄成长,后面的骨牌就愈倒愈多,因而引发一连串各式各样的病症和行为,到底第一张骨牌为什么被推倒,至今,仍然是一个迷。”一一这是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带关系。所以,其他精神障碍与自闭症的关系,不能称为“共病”,而是一种连带关系的“并发症”。
页: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