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
发表于 12-3-22 10:37:20
转载一篇文章资料:
神秘心灵:从有形到无形之旅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转载)
1. 神秘心灵:从有形到无形之旅 文 / 迪帕克•杜德曼德 翻译整理 / 梦蝶
2. 迪帕克博士自序 这些思想是我寻求死亡答案的结果。 在探索过程中,起初我试图了解自我,它把我引向心灵,心灵开始对我欲知问题有所启迪。当我试图找到心灵时,那时我难于找到它,但心灵引导我到其身体内外的所在。尽管作为一名医生,心灵带领我通过物理学了解到物质,通过自我知识了解到非物质。 当我 24 岁时,心灵让我瞥见了我过去的旅程及出体的经历。现在很多年过去了,当我回顾过去,似乎我取得了一点进步,但当我展望未来,我看到了无穷无尽的旅程。因此心灵告诉我无穷也许没有尽头,但有一个开始。 这些是我个人的亲身体验。一些人的经历可能不同,但他们的感受与我的感受一样正确、一样棒。
3. 苏菲故事的启示 一次,一个苏菲派的修行者在旅途中经过一个小村庄,当他进入村庄后,看到一个小男孩,手里拿着一小段蜡烛。 这个修行者被小男孩的烛光场面所吸引,他情不自禁地让这个小男孩停下来,问:“噢,亲爱的小朋友,在你点燃这蜡烛之前,没有光;当你点燃蜡烛,便有了光,你能告诉我这光是从哪里来的么?” 小男孩无比天真的回答道:“噢,智者,我可以回答您的问题,但在此之前,您可否回答我一个简单的问题?” 修行者说:“我可以试试,请吧。”小男孩立刻吹熄了蜡烛,问道:“您看,在我吹灭蜡烛以前,光还在,而现在它却不在了,您能告诉我它去了哪儿么?” 那个修行者于是得到了答案。
4. 光明与黑暗的统一 这个小故事讲述了光明与黑暗统一的哲理。他们两者的任何一方,都潜在地包含着对方。 我用下面的几行字来表达它给我带的启示…… 每一道光, 在黑暗中消失。 这是否意味着? 光只是舞动的黑暗, 而黑暗则是凝固的光?
5. 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统一 一次,庄子在梦中看到一只蝴蝶,于是在梦里他问自己,“是蝴蝶在我的梦里呢?还是我在蝴蝶的梦里?” 这个故事是对完美的统一所作的最简洁深刻的描述,超过了许多本书。庄子用“庄周梦蝶”的寓言精妙地阐述了他显意识心灵和潜意识心灵的统一;他对于“我”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在探索,我们称之为“觉知者”。同时,他达到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统一,他想知道他正在经历的是谁的梦?
6. 身心的统一 这两则故事在我从“现在是怎样”到“可能是怎样”的旅程中不断地为我提供能量。 故事中所蕴含的智慧启迪了我,使我明白了身与心的统一。我们的生命是身体与心灵的统一体,或者说身与神的统一体。我们无法分别定义或研究它们的存在。我相信身体是心灵为了表达与学习而创造的。
7. 物质 根据大爆炸理论:释放出来的基本粒子带着两种相反的属性,其中之一处于主导地位,虽然它显现其属性,但却蕴含着相反力量的种子。它非常像中国的阴阳思想,道的标志。这些力量,通过它们相反或相同的属性开始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原子的诞生。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的质子和呈中性的中子组成,中子既不带正电也不带负电,这也许意味着它同时拥有质子和电子的力量。在一个原子中,质子和中子处于中心,叫做原子核,而电子则围绕它旋转……这些基本粒子组合在一起形成原子,原子再形成元素,而元素构成物质。
8. 元素 化学处理的是重新分配电子和质子以形成不同的分子进而形成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在化学领域,目前为止我们只找到了 109 种元素,但是在整个的造物中只有 109 种元素么?为何自然界要限制自己在一个特定的数字上呢?这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过我认为自然界不会将自己限制在一个特定的数字上。自然界形成的第 110 种元素的属性与前 109 种完全不同,它无法与现有的化学参数相匹配……
9. DNA 那 110 种元素就是原生质或者 DNA 。随着原生质的形成——它只是原子的排列组合——生命诞生了。而这之后,自然界并没有止步,而是继续产生新的 DNA 。所以,自然界也会继续产生新的元素,如原生质或 DNA ;不过无机元素是有限的……今天是 109 …… 明天我们可能找到其他 1 或 100 种元素……不过这仍将是有限的;而原生质或 DNA 将数不胜数。
10. 身体 原生质或 DNA 蕴含着相互作用的力量,它形成细胞,这是身体的基本功能单元。这时,细胞繁殖形成组织,而不同的组织共同组成器官,像肝,肺,心脏,大脑,皮肤,眼睛等……这些不同的器官共同组成身体的一个系统,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等……所有这些不同的系统与其他的系统建立了一个传达系统以形成完整的身体。
11. 生命 VS 非生命 生命和非生命的一个区别就是生命是自我维持的,它有能力进行再生产;而非生命则只是组合起来的原子的一个表达过程…… 生命与非生命之间并无差别,因为它们都是由相同的材料所组成——原子。 出生是非生命物质向生命转化的一个过程,而死亡则是生命向非生命物质转化的一个过程。 非生命物质有向生命转化的可能。那就是为什么维他命,矿物质和化学物品进入我们体内以后,会转化成生命物质,来维系身体的健康。
12. 心灵在哪里? 身体是由原子构成的 , 这些原子不过是 2% 的实物, 98% 的空间,在质子、电子及中子间填充的是交互作用力。意即身体是 98% 的空间充斥生命之力,剩余的 2% 是我们所看见的实体。 我们是 98% 的空间充斥遍布全身的力量,那是体外最大的部分,我们不能看见的。因为它是非物质,只是一种力量。我相信那个力量就是我们的心灵。 心灵是我们身体的最大“器官”,它构成了我们现有表现的 98% 。
13. 心灵支配物质 我们可以理性的得出结论,非物质的力量创造与支配着物质,并通过它来表达与显现自己。 心灵是身体的最大“器官”,它仅是一种力量及非物质,意味心灵创造及控制身体去生存、表达、证明及学习,因为心灵为了认识需要所有的工具,身体具有认识所需的一切工具,这些工具就是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看上去似乎是心灵支配着物质。
14. 心灵与大脑 心灵是身体最大的功能部分,身体的出现是为心灵效力的。 身体的所有器官都在为使大脑保持活跃且功能最佳而运作,而大脑只为心灵服务,大脑被心灵作为表达与学习的工具。 其他器官如心脏、肺、肾、肝、胃、肠等等,是为良好的大脑服务的。是大脑使我们活着及有身体机能。一定程度上,当心脏仍有功能,而大脑失去了功能,此人更象个无功能的植物人。
15. 心灵的两部分 心灵划分为两部分:显意识及潜意识。 谨记那不是两个心灵,只不过是一个心灵里的两个活动的领域。
16. 显意识 显意识是觉醒的意识,它直接连接所有感觉器官,通过感觉器官接收所有信息。它的形成受到我们出生时起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很大影响……显意识是我们的理性思维,它被教化为区分好与坏,我们反应及看法的形成基于它。 凡是一个人觉醒时所想所为都会通过显意识,显意识有生理上及情绪上的区别及反应能力。显意识有能力感知所有的感觉,虽然我们觉得眼睛能看到事物,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眼睛只是把感觉传递给心灵的媒介,是我们的心灵看到它。同样,我们所有的其他感觉都是为心灵服务的,这些感觉器官只是传递感觉给我们显意识的媒介。我们看、听、触、闻、尝是被意识感觉到的,而非被相应的器官感觉到。我们的显意识也被称为客观意识,因为它是处理外在事物的。这个客观意识是我们接触周围世界的向导。
17. 潜意识 潜意识对灵魂、力量、或能量的发展比肉体担负更多的责任。潜意识利用身体通过显意识而学习。我们睡眠状态时见到的梦境是潜意识的一部分。 潜意识是思想的沉默的局外处理器。它在我们处于熟睡或沉思状态时功能最强。当我们觉醒时它就处于不活跃的状态。我们在觉醒状态时所有的思考通过显意识被潜意识存储。但它只通过显意识对外在刺激作出反应。
18. 中枢神经系统与显意识 CNS 是中枢神经系统,被显意识支配,它接收从身体得到的感官刺激,然后在大脑处理,产生行动指令。例如,当一根钉子刺到手指时,我们突然尖叫,快速移开手指。意味针刺痛感觉被手部的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在那里它被处理成伤害,立即产生了移动及尖叫,或通过神经移动手及发声的指令。所以在 CNS 系统,没有经显意识从大脑得到的指令,我们的肌肉不能移动。甚至连最简单的任务,如举起手指,我们皆需要思考 。
19. 自动神经系统与潜意识 ANS 自动神经系统被潜意识支配,这个系统照顾我们身体内部器官,如心脏、肺、肝脏、肾脏等等的机能,这是显意识所不能控制的。假若我决定让我的心脏休息 5 分钟,我做不到,为什么?因为它意味着自杀,所以潜意识已经给这些器官下达不停止运作的指令,除非是它让其停止。
20. 显意识 VS 潜意识 显意识支配外部器官用说“别动,除非我告诉你动。” 潜意识支配内部器官用说:“别停,除非我告诉你停。”
21. 显意识与潜意识的协同工作 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不论我们遇到、看到、听到或感受到什么,通过大脑传递给显意识,显意识对此作出迅速反应。白天,当我们的显意识清醒时,潜意识就睡了。但是,当显意识看到被视为重要的或经常重复的事情时,在对此作出一两次反应后,显意识不知道怎么办了,然后它就过滤那个事件或想法给潜意识。潜意识把它存储起来作为未来的参考,我们称之为记忆;它并不去分析它,而只是接受事物的本来面貌。出于它平静的神秘特质,它感知到与这个事件或思想相关的欲望,为了满足它,它帮助实现这个欲望。
22. 一个癌症患者的例子 一个癌症患者,他的肠部受到感染,饮食受到很大限制,最后因不宜动手术而无法治疗,所有的放化疗都不再有益。患者终于被带到与我合作的一家医院,我们一位资深的医师决定借助患者的个人意志,通过非药物疗法治疗他。 我们把患者放在隔离房间,反复告知他没患癌症,他被误诊了,很快会痊愈的。我们同时告诉他当一旦痊愈,我们会质询这个误诊,并可能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我们通知医院所有医护人员,病人的亲戚怎样与病人说话。甚至通知守护、清洁工、护士,利用每一个机会告诉他,他没患癌症是何等的幸运,他会康复,很快回家。通过许多人不断告知他健康,以帮助那个病人痊愈。他的癌症减缩到可以手术的状态,他被成功地施行了手术,健康地活了很久。 在这个病例的研究中我们看到,传递到他显意识的信息因为被许多人长时间的不断重复而变得重要。这些信息被传递给潜意识,潜意识欣然接受并开始为此工作。那信息有一个很清晰的信号,即不接受癌症,只接受健康长寿的生活。
23. 心灵与愿望 通过显意识实现愿望是潜意识的功能。生活中有很多例子,比如我们正深切地想念某人,瞧!那个人给我们打电话或者亲自来拜访我们了…… 假如我们分析几乎所有的例子,将显示愿望通过显意识被潜意识实现。你能想象吗?假若我们的显意识设法渗透潜意识,同时帮助我们自己实现愿望?是的,完全有可能,我们的心灵有非凡的能力为我们生命的完美而效力。 心灵是我们的第六感觉,它能引导我们通过金色人生到达合适的地点,在那里事情变得清晰。
24. 实现统一:心灵创造身体的目的 为什么心灵创造这个躯体?为达到学习与表达的目的。这个学习与表达为了一个极私自的原因,那个原因即是达到统一。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统一,感知者、感知、被感知对象的统一。这个统一是混沌里的平衡。你知道宇宙的含义吗?它是一种系统的混沌。
25. 实现愿望:到达统一的先决条件 通过生命达到完美统一的方式,所有的情感、愿望,不管是身体的、心理的还是精神的,皆象小加油站,为未来的旅程提供燃料。所以,我们确实需要实现愿望,那是我们的心灵所为。除非我们享受过富有,我无法意识到富有的无用。除非我睡在金床上,我不会知道金子并不能提高我的睡眠质量,金床与木床一样好或坏。只有在那时我才能说:“我发现木头与金子并无区别。”所以实现愿望是到达统一的先决条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心灵要为此工作。
26. 心灵 VS 灵魂 心灵或灵魂是同一个东西。灵魂是未激活的心灵,心灵是激活的灵魂。 我试用很少的句子来解释。在母亲子宫里那个怀孕时间,两个细胞相遇(卵子与精子),组成一个完整的细胞,开始生命,然后这个细胞开始繁殖,从 1 个到 2 个, 2 个到 4 个, 4 个到 8 个……以此类推。伴随每个增长的细胞,依附于其上的能量也随之增长,正如原子增长,它占据的空间增长,其内在的空间也增长一样。 可能量从哪里来?那是静止在宇宙中,等待着得到表达的能量。通过表达的企图,它变成了动能(心灵)。在躯体以外寻求表达的静止的能量是灵魂。而得到表达的静止能量转化为动能,它的找寻是暂时的,但它是为更高级的旅程做准备的,在抛弃这个躯体前把自己提高一个层次,其后,它又回复静态,即灵魂。
27. 心灵 影响过去、现在及未来 心灵的另一个奇妙能力是从此时此地影响我们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不论我们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都是我们的感觉。在过去,我们同样对当下有特别感觉的理解。假若我们能够改变今天的感觉,而以改变后的感觉回顾过去,那么它是否因现在的参考而改变了过去呢? 例如,一对年轻夫妻曾有过幸福的婚姻。婚姻头 3 年的确是福佑,对于他们来说是完完全全的幸福。他们触动彼此的方式,他们彼此无语沟通的方式,他们眼睛追随彼此的方式……生活如那般真是太美好了,那是完美的婚姻或伴侣。因为他们是幸福的,整个世界都是幸福的。 但一段时间后,一些差异浮出表面,问题开始了,问题积累得如此的严重,而又由于社会的干预变得更为复杂,现在事情发展到离婚的地步,关系非常苦涩。此时,当这对夫妻回顾他们婚姻的早期,他们的感觉已然改变,因此他们看待事情的观点也不同了。他们疑惑,怎样会厮守了这么久?他们没有一个共同点,一方感觉另一方过去不对劲,从开始就伪装好人。 你看到过去的幸福如何演变为苦难,过去的幸福是真实的,而那把纯粹幸福感变成可怕经历的,正是当下的心灵。
28. 利用心灵,步入开悟 自然赋予我们如此强大的叫做心灵的力量。让我们别浪费它,利用它作为完美统一的向导,步入开悟的最后阶段。让我们上路,到达那个充满生机的目的地。 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能谈论及理解至高意识,那是一种没有卷入的生命状态。(克里希那穆提称之为无选择的觉知)
奇迹
发表于 12-4-6 12:10:15
转载一篇太极拳的文章。我不是在研究气功,也不是对它有什么兴趣,而是因为里面讲到有关呼吸的问题,这也是我一直想要找的,所以,资料里面有关呼吸这方面的问题很适合我的借鉴。我借助这里边讲的人体呼吸的规律和原理来解释我想要说的问题。另一方面,我认为它们和弗洛伊德的理论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只是各自说的角度不同,所表达的目的不同。这些资料我以往都曾经提到过,这次只是对它再进一步理解认识。
[转载]太极 内转丹田(收集的关于丹田内传的文章 )
打拳贵在精神气,精神领起势要惊。精神贯足,内气充足,内劲浑厚,拳术的威力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达到冷炸弹脆、见手分离的高级境界,或称太极功夫。拳经云:“太极拳中路,功夫最为先”,“不是别有方,只是中气足”;拳谚亦云: “一功二胆三技巧”,“力不敌法,法不敌功”。所谓拳术的“术”,指的是用的方法,称术法或拳法,也称招法或着法。法虽有万,而万法归一,一就是功夫,对太极拳来说就是内气、内劲或内功,得其一而万事毕。
求内气、内劲或内功的方法称功法。所以,练太极拳必须“拳法、功法、养生法”三法合一。若能三法合一地练习,就能将练太极拳升华到练太极功夫的高度,注重太极拳的内涵、质量及功夫的研究和提高。而不在套路多少、架子高低和动作规范与否的形式上束缚自己。
功法的研究就是内气、内劲、内功的培养和提高,得此方可言拳,舍此无以为拳。气为劲之体,劲为气之用。太极内劲的实质就是意气相合、神气合一;太极内劲的物质基础就是精、气、神;太极内劲的质量取决于习练者本身的精、气、神的质量。所以,欲培养和提高太极内劲,就必须培养和壮大人身三宝精、气、神。精足气足神足则内劲自足。内气、内劲的培养和提高就是修炼太极内功。以功为本、以养为主、以拳为母的有机结合就是太极功夫的内涵。
其关键就在于“拿住丹田练功,拿住丹田养生,拿住丹田练拳”。拳经云:“气不由中心丹田出发,则气无所本而失于狂妄,必至失败,此内劲之不可不研练也;果能研练至此,则神乎其技矣。”练内功要讲丹田,练养生要讲丹田,练太极拳亦要讲丹田。所谓中心丹田指中丹田,其位置在人体正中,即肚脐深处神阙穴内。
中丹田是先天元气之舍,主生化,司呼吸,中丹田不能呼吸则中气难以达于脐下。古人称之为“中央戊己土,万物由此生”。中丹田之后为后丹田即命门穴,中丹田之下为下丹田即会阴穴深处,中丹田之上为上丹田即两眉正中深处祖窍穴内。上丹田为天门,下丹田为地户。天门主神,地户藏精,气海蕴气,出入在命门,运化在神阙。此丹窍不可不明。行、立、坐、卧不离这个,打拳练功亦不离这个。所以要虚领顶劲神贯顶(上丹田),会阴内收气下沉(下丹田),虚实转换全在腰 (后丹田),周身之气归丹田(中丹田)。能如此,就能拿住丹田练内功,不离丹田运太极。
不离丹田运太极,就是以心为主宰,开合出入皆在丹田。想开时,由丹田向外开;想合时,由外向丹田合;想发时,皆发于丹田;想收时,皆收于丹田。
一动,则气出丹田;一静,则气归丹田;一紧,气由丹田运四体;一松,四梢之气沉丹田。进,则气由后丹田涌向中丹田;退,则气由中丹田引至后丹田;左转,则丹田左转、气沿带脉左转圈;右转,则丹田右转、气沿带脉右转圈;定,则上、中、下三丹田一线穿。周身缠丝螺旋圈皆丹田内转圈之为也。
而又要心息相依,息息归根,根在丹田,道家喻之“无根树”。息者呼吸之调,一呼一吸是谓息。心息相依就是心神意念与开合呼吸融合为一,始终不离;息息归根就是想着丹田的呼吸,听着丹田的呼吸,看着丹田的呼吸,三性归一不离丹田。心息相依息归根,神气合一在丹田,久之则丹田内生气生血,气满丹田,气血旺盛,流布周身,荣华四梢,内强外壮,即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体内又如皮囊之中充足了混元气,内气充沛则内劲浑厚,刚柔相济而浑于无迹,临阵交手时,就能功助拳威,劲贯着中,不发则已,一发如猛虎下山,威势难挡;疾如闪电,迅似炸雷,干脆直射地把对方腾空发放出去。
太极拳是内功拳,特别注重内气、内劲、内功的培养,以功为本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拳法套路和功法单式之中。而拿住丹田练内功是求学内功、求学太极功夫的根本所在和核心,舍此别无他途。
在中医界人士中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元气即丹田气。
“元气之生成来源于先天之精。胚胎之结,中间一点动气,乃先天之精所化生。即后天气海之元气也。得母荫育充盛,发挥作用。后天元气赖精气(笔者按:应是饮食营养的谷气)之不断滋养,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因此,元气愈充沛,脏腑愈强盛,身体就会强壮。故练功家非常注意培养元气以固根本”。中医学说可以这样讲,但不能应用到太极拳里。否则,就形成是:元气即是丹田气,即后天气海之元气也。此气原本自然存在于气海丹田之处,又何必再谈“气沉丹田”呢?
祖国古代的医学、近代的中医理论都说人体内存在着各种不同名称的“气”。这种“气”在西医中、在生理学中、在解剖学中没有查到,尚须研究、探讨。我们应该承认人体之内存在着这种“气”。但不是我们所讨论“气沉丹田”的“气”。当然,人体内确实存在着不少的气体,大部分是在肺部,其次是在腹部,其他各器官中多少都存在着气体,就连细胞中也有气体存在。可是这些气体不能受意识的支配或体形姿势的变动而改换其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说这些气体不能因为人的意念或运动而使它集中、沉落在丹田(小腹)之处。
那么,怎样才能“气沉丹田”呢?根据笔者自身的体会和研究众多老前辈们的论述,结合一般科学道理,论证如下:
1. 先确定丹田的位置
在前面已经把练功家所说的丹田位置介绍出来,也可能有遗漏之处不再补充。一般通常的说法都是指丹田在小腹。难道说只是在表皮上某一点或某一处面积之内吗?不是的。针灸的穴位也不是指表皮处而言,是针剌入到组织内固定的深度后,所感到,发现“得气”的地方。
“丹田”是道家(修道、炼丹之士)说在体内修炼出藏“金丹 ”的地方。当然,这个藏丹之处,也不可能在体肤表面。那么,从皮肤表面算起应当深入到多少尺寸呢?可惜笔者还没有查找到可靠的数据。所以说这个距离是某个发言人自已选定的,笔者现在指定“丹田”具体的位置是在:从小腹隆起的最高点,向身体站立时的中轴线(冲脉)垂直交接处。将此点扩大为团。此处完全符合“ 下丹田”条件的要求。中国人常说:“精、气、神”各有所在之处,它们分居于下、中、上丹田。下丹田藏精,是“练精化气之处”;中丹田藏气是“练气化神之处 ”;上丹田藏神是“练神还虚之处”。现在所说的“丹田”正是居于小肠之间,是营养精华输出的总库房,也是生殖精液的大本营。
2.什么样的“气”才能由意识和形体的改变而移动。
太极拳所说的“气沉丹田”之“气”,实际是人体的“重心”。重心就像水平仪中的气泡一样,在摆放端正时,此气泡居于中心。
3.“气沉丹田”
就是通过身体姿势的改变后,使重心沉降到这种说法的“丹田”处。
重心者,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地心引力)产生的合力。此合力的作用点就叫做这个物体的重心。人体的重心不像物体那样恒定在一点上。因为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等生理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人体的体型各异,还经常改变成各种不同的姿势与运动状态。所以人体的重心是随着身体处于生理过程的进行和体态姿势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移动着。根据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端正站立时身体的重心,位于第三骶椎上缘前方约7厘米处,相当于髋关节额状轴的后方高约4~5厘米处。
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重心经常上下、前后、左右地摇摆在5~10厘米的范围之内。
现在谈谈如何能使重心沉降到丹田之处(气沉丹田)。
人在用力、挺立、僵直时都能促使自身的重心向上移动。反之,如果能将全身放松,既便是保持原姿势也可以下降重心。
要让重心下沉到小腹中间,最关键的两个条件是:
1. 在体内要使膈肌活动有这样的现象,一般人都能感觉和体会到。在做挺胸、挟背、颈椎向后上提的“胸式呼吸”时,就会感觉到自已长高了些,这实际是重心上移的“副作用”。如果按照太极拳诸多的姿势要求“涵胸拔背、松肩垂肘……”再加上深长细柔的“腹式呼吸”,则能使重心降下来。此时重心的升降,主要是依靠膈肌的提(收缩)、沉(舒张)。通常内脏器官的机能活动,不受意识的控制,但骨骼肌和身体的活动确能影响内脏、肺和膈肌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相对的说膈肌能起到调整某些内脏器官的适当位置。因此,“内家”的功夫都主张要“胸空腹实”,就是让膈肌舒松而促使重心向“丹田”下沉,气息出入才能顺畅,心情才能平静,大脑才能排除杂念,进入专心致意的境界。
2. 在体外要使腰部向前挺紧或往后放松,就能使重心升降,对没有练过功的人来说是不易感觉出来。为了确让人知道它是能够移动的,可以做这样的实验。
①会游泳的人,一般都知道要想在水面上仰着漂浮起来,其具体的姿势必须尽量往后仰头把两耳没于水中,而把鼻和口露在外边。这不只是为了便于用鼻和口进行呼吸,也是达到颈和背往后上方挺起来。第二个要点,是要把肚脐露出水面。这样挺胸腆肚的要求,是把腰部用力绷紧,加大腰椎向前凸出的弯度。其目的就是使重心在体内上升。人的两下肢的质量比重大于胸腹腔。为了让较重的下肢也能浮起来,就必须把重心往上提才行,不然是漂不起来的。
②如果是不会游泳的人,下不了深水也不要紧,可以在浴池里体验一下。身体斜坐于水中,后脑靠着水池的边沿两腿伸直。在不改变身体其他部位和姿势之时,如把腰部向前微挺,就能使臀部浮起,如把腰部向后微放松,则臀部自然下沉。这个实验也能说明挺腰、松腰可使重心上升、下降。
因此,要使练功者的重心下沉到丹田处,首先必须要调整好正确的姿态。尤其是内、外两个关键的要领。练太极拳必须要“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互相照应、上下一致、不可偏废。并要练习好特殊的姿势要求。如:悬顶竖项、两眼平正、面部自然、唇贴齿合、舌舐上腭、用鼻呼吸,松肩垂肘、涵胸拔背、松腰叠胯、溜臀裹裆,屈膝折踝,展指(趾)舒掌。
这些要求都是为了让周身的关节和肌肉放松,不能使关节用力合拢和肌肉紧张僵直。同样,精神、情绪、心境、意念也都要放松,平静、安舒、专注。呼吸更要均匀、轻松、缓细、深长。内部因素也是促使人体重心升降的条件。以上所述亦适用于调息、意守的气功功法。气功家讲究前通“三田——玄窍、膻中、气海”,后过“三关——尾闾、夹脊、玉枕”的小周天和通达四肢八脉的大周天。再进一步做到意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如此种种涉及到较高的功夫,都必须先由身形姿势做起,如果不能使身体重心下降到小腹之中的“气沉丹田”之处,其他功夫皆等于白练。或许有的人还没有在主观上意识到要这样做,但功夫深厚者,确能自然达到水到渠成。如果我们在普及、推广太极拳之时,在开始学太极拳之时或将入门之时,就懂得这个道理,学会这种锻炼要领,完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谈谈练太极拳为什么要“气沉丹田”。人们通常把形意、八卦、太极称为内家拳。主要是它们与其它武术拳种的区别在于屈膝降低重心。太极拳不仅只是屈膝运动,而且还要求从始至终都要贯注“松净、用意”以求在体内的重心下降到小腹之中(丹田处),在动作时不发生骤然的变动。这就是内家拳最主要的特点。根据太极拳的特殊性质所决定,要求做到“气沉丹田”有如下理由:
①气沉丹田,是人在地面上站立或活动时,重心已降到尽可能的低处。我们都知道人体站立时稳固与否,是决定重垂线是否在支撑底面积之内。如在其内时则稳定,如垂点是在支撑底面积的中心最佳位置上,则是最稳固。如靠近边缘时,则有倾斜的危险。移出支撑面积以外,就会倾倒。此既是“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之实意。同样大的支撑底面积,重心愈低,稳定角愈大,则站立得愈稳定,愈容易掌握自已的平衡。当然降低重心的高度,是以有利于运动为原则。
②人体在站立或活动时,如降到适当的低度,则肢体能伸屈得更长,有利于进退舒展。另外,按照力的平行四边形图解法则,人体站立向前推力时与地面形成的角度愈小,其所成的合力愈大。比如:某人靠在不大于其体重的一物体上,只要身体做出一定的倾斜角度,就能推动该物。虽然他本人没有任何从主观上想用力去推。事实上,他自身体重倾斜后所产生的力足以推动该物体。
③重心低,站立稳固,则上体愈能舒松、轻灵、敏捷、运动自如,呼吸也能平稳、均匀、深长。重心低能使精神、思想、情绪达到安舒、集中、平静。才能更好的用意识引导动作。
呼吸必须“其气在下”,深入人体下半身,能量才能灌溉全身,但是,我们下半身哪一个部位适合练气、养气呢?最符合条件的只有丹田这个部位,因为丹田呈袋状,而且柔软无骨,可伸可缩,担任气的运输工作的经脉也都以丹田为根据地;丹田不但是人体的电池,也是气的工厂和仓库。
我们在练气的过程中,由于长期以心带气进入丹田,心与呼吸的能量时时联袂进出,任脉逐渐形成一条大脑记忆中的“气路”,每次呼吸时,空气中的能量便会自动循着这条气路进入丹田,这种能力即称为“心息相依”。气跟随着心念移动,心到哪里,气就到哪里,不论打通阻塞或排除浊气,功法的运用比较能够随心所欲。
上虚下实的原则:一般来说,脐为人体的中心,是人体上下的中点。上虚即是指脐以上有空松虚灵之感;而脐以下则应是深沉稳重之态。所谓“气沉丹田”,多指意气下注于下丹田之处,气沉丹田,多配合特定的呼吸方法。所谓“息息归根”,也指气息归于下丹田。从气一元论的观点看,元气为生命之“根”,有了此“根”基于健康的一切才有了最基本的保障。气息下沉归根,是一种安祥自守的状态,是人类生存质量的根本保证;如气浮聚于上,人的头颈肩背常处于紧张状态,是人处于紧张、应激状态的根源。虚其心,实其腹,还可以预防多种类型的气功偏差。
上面文章中说到元气,什么是元气,我再转载一篇资料:
什么是中气
中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的医学,然而,中医却在日渐萎缩,面临着灭亡的危险。世界经济战略专家预言,在未来50年,中国唯一能够战胜西方的产品只有中药。振兴中医已是中华民族的当务之急。
中医目前面临着内忧和外患,外患是在中国没有地位,受着不同体系的外来医学的统治。内忧是中医派别纷多,理论不能统一。什么叫元气,十个中医可能会有八种解释,没有内部统一,怎能与西方医学一争高低。现就我对元气的理解与大家共勉,以求早日统一无谓的内部争论。
什么是元气?有人说元气就是真气,有人说是正气,有人说是中气,有人说是精气,还有人分成胃气、肝气、心气、肾气等等。
先用水来打一个比方,以便更好地理解元气。
什么是水,水就是H2O,H2O升到空中就是云,落下来就是雨水或雪水,渗入地下为地下水,流出地面为泉水,流到河里为河水,流到湖里为湖水,流到海里为海水……。世界上的水因环境不同和所含杂质不同而名字不同,但都是水,不能说海水是真正的水,或蒸馏水是真正的水,应该说以H2O为主体的液体都是水。
中医的气与水的道理很相似,元气是正名,原气、真气是别名或小名,正气是表明元气抵御邪气的功能,中气其实是元气的一部分,指脾胃之气,也就是中焦之气,其实脾胃之气同肝气、心气、肾气都是元气的一部分,因为元气是生命的原动力,充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皮腠,所以也是各脏腑功能的原动力,如同水一样,元气随不同部位,不同功能可用不同的名字,但归要结底都是元气的派生,没有元气,人的生命也就中止了,气虽有种种不同的含义,但我们通常所讲的气专指元气,例如所谓“气行血行”之气即指元气,“益气活血”益的也是元气。
元气是生命之本,是生命的原动力,元气充足与否,决定着人的健康与寿命。元气充足则健康,元气受损则生病,元气耗尽则死亡。
补充元气是中医用药的最高境界,能够补充元气,就意味着能够延长人的寿命,何谓长生不老之药,实际上就是可以补充元气的药。补充元气,许多病可以不治而愈,补充元气,命都延长了,病能不好吗?
“元气随不同部位,不同功能可用不同的名字,但归要结底都是元气的派生”:虽然名字很多,但都是同一回事,只是不同的功能用的不同的名字。这些气体不能受意识的支配或体形姿势的变动而改换其所在的位置。太极拳所说的“气沉丹田”之“气”,和这些气就不是一回事,就能受意识的支配或体形姿势的变动而改换其所在的位置。太极拳所说的“气”,就是人呼吸产生的气体,就是推动能量循经运动的气,我还可以把它称为决定着一个人命运的气。“气沉丹田”,实际上沉入丹田的气也是能量(元气一类),只不过没有呼吸运动形式的呼吸的推动,气(能量)不能沉入丹田。
虽然这里讲的是太极拳,里面都是些练功的述语,如“气沉丹田”、“息息归根”,但是,我想一般人在正常情况下,自然呼吸状态大概应该是这样的规律,只是在呼吸下沉归根程度上的或深长点,或短浅点程度上的差别。练功者只是为了养生,强身健体,如果一个人平时的自然呼吸本来就不属于这种类型,想要用练功的方式改变,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尽管人们可以暂时地随意控制自己的呼吸,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呼吸都是在自由地进行的”。
太极拳中的:下丹田藏精、中丹田藏气、上丹田藏神,和中医的“精、气,神”是同一概念。这里所说的“上虚下实”的原则:“一般来说,脐为人体的中心,是人体上下的中点。上虚即是指脐以上有空松虚灵之感;而脐以下则应是深沉稳重之态。所谓“气沉丹田”,多指意气下注于下丹田之处,气沉丹田,多配合特定的呼吸方法。所谓“息息归根”,也指气息归于下丹田。”
这里说的上虚,是指上体有空松虚灵之感,而不是一种轻虚和飘浮;下实,指的是下体的一种深沉稳重之态,而不是一种死板和僵硬。这样,人才会有一种重心在下的实,有一种根的稳:“重心低,站立稳固,则上体愈能舒松、轻灵、敏捷、运动自如,呼吸也能平稳、均匀、深长。重心低能使精神、思想、情绪达到安舒、集中、平静。才能更好的用意识引导动作”。
下实是气息“息息归根”,下沉归于下丹田,那“气浮聚于上”,就是呼吸气息没有下行,而是浮聚在上丹田部位。看见这“下沉归根”和“浮聚于上”这两组词,单从字意上来解释,也许大多数人都会对它有些领会。“浮”:是飘浮、没有着落、没有重心,没有根;“归根”:是一种重心、一种实、一种安稳,是一种安祥自守。
我觉得这气功中所说的“上虚下实”中的“实”与“虚”,是按照呼吸气息的深长与短浅,气流下行与上浮程度的比例来区分的。深长意味着“实”;短浅意味着“虚”;气流下行意味着“实”;上浮意味着“虚”。 还是用这段话来解释比较恰当:“人体跟玩具、汽车一样,必须有电才能活动,我们的呼吸器官从鼻子开始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管道连通到我们体内,而流经这条管道的空气,其中就包含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及“电能”。这条管道进入我们的身体越深,它的“充电”效果就越好;这条管道进入身体越浅,则“充电”效果越差。万一这条管道断了,人体就跟没有电的玩具、汽车一样,再也动弹不得。”:
万一这条管道断了,人体就跟“分裂的自我”中的这段话一样:“ 当一个活人说自己已经死了,这听起来的确很奇怪。然而,他已经死了正是他的“真理”。或许,普通的(即公众的)语言规范只允许他这样表达自己……”
根据人体呼吸气流的上行为虚,下沉为实的规律,我认为,应该是头最虚,脚最实。所以,从脚开始,越往上越虚,上一点永远比下一点虚;从头开始,越往下越实,下一点永远比上一点实。根据这种呼吸的规律形式,我把它理解为一种“金字塔”原理。关于我对“金字塔”的理解,我会慢慢的根据我的逻辑推理作出解释。
中丹田主管呼吸,也是“元气之舍”,中丹田如果不能呼吸,元气难达脐下,更说不上能量灌溉全身。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人的生命活动的维持,必须依靠于气。气推动着能量在遍布全身蜘蛛网似的经络中运行,发挥它的能量作用,来维持人的生理活动。气到哪里,哪里就有生机。
“从气一元论的观点看,元气为生命之“根”,有了此“根”基于健康的一切才有了最基本的保障。气息下沉归根,是一种安祥自守的状态,是人类生存质量的根本保证;如气浮聚于上,人的头颈肩背常处于紧张状态,是人处于紧张、应激状态的根源。”
一个人的呼吸状态如果处于“气浮聚于上”,那他的身心一定处于无法放松的状态。即使是在很平静的时候,或者在晚上的休息睡眠中也是如此。只因为是与身俱来,也就处于一种不知不觉中,所以早期容易被忽略。在人生的长河中经过冲刷洗礼,这些潜藏在自己心路历程上的“暗礁”才逐渐的浮现出来。“气上通于神,而下承于形,气把人的身与心连接”。呼吸必须“其气在下”,深入人体下半身,能量才能灌溉全身。“气浮聚于上”,是精与神的脱节,心与身的分离,自我的分裂。我再加上个“反之”,如果“气浮聚于上”,人的生存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我认为,这“气浮聚于上”,也是神经质人格的根源。
“分裂的自我”中说:“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如果没有开放性的回路,那么幻想就会失去限制……知觉的大门和行动的大门没有掌握在自我手里。”这“开放性的回路”,就是这上至“藏神之府”,下到“藏精之所”之间,这一呼一吸的“息息归根”的气流通道。“知觉的大门”就是中丹田,中丹田不能呼吸,中气难以达于脐下。是气把上、中、下三个丹田一线穿。借助一段这样的话:“人通过对气的流传生灭,才能去感受,身心与外在关系.事物与行为的关系,现象与本我的关系.才能通过这些关系,去了解实际的本我。”
“分清虚实,不可过实,过实则迟滞;也不可过虚,过虚则浮飘,无着无落,根基不稳”。“上虚”,如果没有实的结合,就虚成了绝对,成为浮飘,无着无落,没有根基,成为一种“上实下虚”的头重脚轻,一种没有重心没有根基的“虚”无。再借助一段不完整的话:“身、心、灵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影响、转化……无心无身,无身无心,(否则)只是灵魂。身心分离就是死亡。”这就等同于弗洛伊德的,本我缺失,没有动力。
jenny1982
发表于 12-4-9 08:40:39
谢谢奇迹分享的资料,我很喜欢这篇“神秘心灵:从有形到无形之旅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奇迹
发表于 12-4-11 08:04:04
谢谢珍妮的关注
我对有形和无形的理解:
人身三宝精、气、神
有形的“精”(身),无形的“神”(心)。“精”是精(身、形),“神”是神(心、灵),“气”(动力)在中间将两者连接,就等于“精神”。否则,只是精(身),或只是神(心)。
有形的“物质”,无形的“精神”。“气”(动力)在中间将两者连接,“精神”可以转换为“物质”,“物质”可以转换为“精神”,否则,只是“物质”(形态),或只是“精神”(意识)。
奇迹
发表于 12-5-18 15:07:27
感慨
浑浑噩噩稀里糊涂
时光不觉又过半载
在伴随着腰酸背痛的“充实”中
今天又是女儿宝宝半岁生日
在宝宝降生后的日子里
我尽最大可能力所能及
主动承担起照顾宝宝的责任
按照生活的潜规则
我努力着自己的努力
应该着自己的应该
责任着自己的责任
按一加一等于二的准则
遵照世俗给予我的定律
我“幸福”着大家赋予我的“幸福”
“拥有”着大家赋予我的“拥有”
但我仍无奈着已经麻木了的无奈
虚无着属于自己那永恒的虚无
荒谬人格(转载)
从某种意义上讲,生命是一场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的战斗. 我们生活在生命的竞技场上,为了生存而斤斤计较,而最终死亡将夺去我们的生命. 不由自主地出生,满怀希望地活着,最后又不由自主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这就是每一个生命的三部曲. 死亡宣告了生命意义的虚无,而“虚无”正是哲学家思考的一个基本课题.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哲学家都是一些高深莫测和不切实际的人,他们提出的问题也像他们的长像一样高深莫测、不切实际、枯燥乏味,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时不时地来一点道德教训. 那些虚无缥缈的哲学智慧,只是哲学家们特权的象征,我们肉眼凡胎的人是无福消受的,因为我们必须生活,而生活是非常实际而艰难的,来不得半点虚无缥缈.从照片上看,萨特也是这样一个高深莫测的哲学家:黑色宽边眼镜,叼着烟斗,一脸严肃沉思的表情,宽大的西服和考究的领带显示了他的法国知识分子的身份. 至于他的研究工作,你只要看一眼他那本厚实沉重如砖头的代表作就够你敬而远之了,光书名就够你头大,这本书的名字叫:《存在与虚无》。
什么是虚无呢?严格地说,虚无什么也不是,因为虚无就是什么也没有. 我们不能像思考实有的东西一样来思考虚无,虚无是实有的对立面,其性质与任何“有”完全不同,但没有“无”也就没有“有”,没有“虚无”也就没有无所谓“存在”,逻辑上“有”就是靠“无”才能加以定义,虚无不在别处,就在存在内部.但在西方几千年的哲学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一种物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一方面只局限于思考“有”,把“存在”只当成各种不同的“存在物”来看待,另一方面是见物不见人,把物当成与人无关的独立客体来思考. 尽管在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口号,尽管西方思想中一直有与“科学主义”思想相抗衡的“人文主义”思想,但其对人的认识总的说来是只知其“有”未知其“无”,而现象总是千变万化的,它怎么可能成为严格的科学呢?又怎么可能由此研究人的本性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现象学主张抛弃那种抽象、固定的“本质”概念,并不是主张对意识到的现象作单纯的记录,而是要关注现象的结构,并将人对现象的经验按某种最基本的结构进行整理. 比如,人是通过意识活动来与世界打交道的,而人的意识总是对某种意识物件的意识,这意味着没有离开一定对象的“纯”意识,无对象的意识本身就是一个空,就是一个虚无. 海德格尔通过“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理论,人与世界的关系,包括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从过去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与被认识、利用与被利用、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还原为“共存”关系,这是一种唇齿相依的活生生的生活关系. 海德格尔看到,人是生活在世界之中的,没有西方哲学所设想的那种离开世界的人,也没有与人无关的纯客观的世界,人的生活就是建立他的世界,人与世界是同时存在的. 人的存在是一个过程,他不是天生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且他必然要走向死亡,所以人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虚无的问题. 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是万物向人显示出的一种意义,而“无”则是意义的失落. 世界只有对人才显示其意义,如果没有人的存在,万物的存在便与人无关,因而不具备任何意义.海德格尔常把人叫作“能死者”,这一称呼在中国人听来,也许有点不顺耳,不大吉利,但它却以哲学的坦率点出了人的存在的本质特征:是虚无之上存在起来的存在,是活着但又必然死去而重归虚无的存在. 所以,没有虚无,便没有人的存在.从纯自然的眼光来看,能量守衡,物质不灭,是不会有真正的“死”或者“虚无”的. 在自然界,“死”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换,“虚无”不过是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只有人才把“死”与“虚无”带给了世界,因为人之为人,在本质上不是物,而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意识和精神支配下的一种自强不息的创造性生命活动. 人的存在当然也是一种物质存在,当然也受物质规律的支配和制约,但人的创造性生命活动与自然物质之间是根本不可通融的,人的生命活动中止以后,人就不存在,他存在,是对不存在即虚无的抗争;他的死,对他而言是真正的虚无.可见,虚无虽然什么也不是,但却在人生中无处不在,就像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无常鬼”。
海德格尔说,人感受虚无的方式是“畏”,就是不知道怕什么,令我害怕的,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而是空无所有,这是“畏”不同于一般的“怕”的主要区别. 人对空无所有的“畏”是无法消除的,而且正是因为畏得没有对象,畏而不知道畏什么,所以就更加可畏,这个时候,莫名的虚无透彻了我们的心骨. 人们对“鬼”的恐惧,对黑暗的恐惧,之所以令人毛骨悚然,比任何可怕的东西更为可怕,就是由于所怕者为虚无. 因此,一般的怕是可以消除的,当怕的对象消除以后,或不能再危害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再怕了. 但畏却具有形而上的性质,它与生俱来,从根本上是无法消除的.海德格尔讲的在“畏”中体验到的虚无,还只是一种极端情况,还过于哲学化了.
“畏”所感受到的虚无是对存在的否定,它否定我们生存的基础,但不是对存在中的具体内容的否定. 这仍然是一种哲学的深刻体验,萨特不太满意于这种有着德国哲学的抽象色彩的虚无体验,因为它太高深,太专业,在生活中的适用范围也就太小. 海德格尔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与海德格尔不同,萨特则既是一个哲学家,也是一个感受性极强的作家,一个反叛者,一个社会活动家,他关心哲学问题,但他关心的是具体的哲学问题,与具体的生命形式、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哲学问题. 对萨特来讲,一切哲学沉思,包括对虚无的体验,都不应该像在海德格尔书中那样,只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漆黑夜晚的某种玄学构想或玄学感受,而更该是一个普通人在某个冬日清晨的意识苏醒,或迷朦午后独对夕阳的一种感悟;而哲学方程式的解答也不该只是哲学超凡入圣和卓越智慧的一种表现,更应该是平常人、平常心对他们生活之谜的一种探索. 所以在萨特这里,虚无不仅是哲学家所谓的“存在”的否定,不仅是一种“非存在”,而且也是我们具体的存在过程中的一些小小的否定,我们不仅在存在无限的极端时候体验到虚无,而且也在日常生活的细微琐屑中感受到的一种挫折和空虚.萨特问道:“如果只是为了随后形成一个根据假说把虚无和任何具体的否定割裂开来的非存在的理论,才肯定虚无才是否定的基础,这种肯定有什么用处呢?如果我在世界之外的虚无中显露,这种物质世界之外的虚无如何能够成为我们每时每刻在存在深处遇到的那些非存在的小湖泊的根据呢?“萨特认为,真正将虚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那广大普遍的关于“畏”、“烦”的体验,虚无不需要如此辉煌,虚无就在日常的琐细体验中,就在我发现皮埃尔不在咖啡馆的时候,在我发现我的钱包里没有足够的钱的时候,就在我发现我等待的信件终于没有到达的时候. 这样的虚无体验虽然显得没有“畏”所体验到的深刻,但由于它弥漫于我们的生活中间,随时与我们照面,所以反而更加令人感到虚无的迫人. 当消除了虚无令人敬畏的哲学专业化色彩之后,我们就能明白,甚至一个孩子也能感受到虚无,当他懂得了什么是失望的时候,他就体验到了什么是虚无.萨特是个聪明早慧的孩子,与许许多多的孩子一样,他很早就对虚无有了非常具体的感受. 所不同者,多数人对这些感受并不在意,无意去问个究竟,长大之后又或由于智力方面原因,或由于勇气方面的原因,自欺欺人地把这些感受忘记了;而萨特则更为有心,把它们记住了,并在他有能力的时候理解了它们.父亲的早逝,使萨特处于一种无定形、无根基的自由状态,他没有父业可承,没有父亲为他安排的“前程” ,甚至没有既定的家风来规定自己,束缚自己,解释自己。
就连一般人所拥有的“家”,萨特也不能感到它的存在. 家不仅是人们固定的饮食起居点,同时也是他们精神上的栖息地,是感情的归依,尤其是对一个小孩子,家就是人生萌芽扎根的土壤和温床,就是形成他的世界观和个人习性、人生志向的地方,是使他成其为他的第一个定义. 因此人们普遍对家有一种亲切的认同感,在他们孤独无依的时候,在他们精神疲惫的时候,在他们失去真我需要寻找自己的时候,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他们的家,想起那个最能找到“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向何处去?”的人生答案的地方. 在精神上,家首先不是一所房子,而是一个家庭成员组成的小小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在家中生,家中长,然后才走出家门,到社会中去拼搏,去开创自己的前程,所以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家就是人生的根,就是灵魂的支柱,家使我们的人生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使之不再虚无,或不至过早地与虚无照面. 但像萨特这样的孩子就不同了:他根本就没有一般人所谓的“家”
奇迹
发表于 12-6-4 14:50:04
转载一篇文章
心与体(转载)
灵与肉的泛泛之论经笛卡尔的深入分析演变为心与体的具体课题。他为心体关系构造了著名的交感论形式,认为灵魂居于松果腺,通过大脑及神经系统与肉体发生关系。这个激进的理论企图说明精神现象的具体机制,为精神分析指明了方向,并导致神经科学的建立。然而他也为灵魂保留了独立的地位,甚至主要关心灵魂对肉体的作用方式,就不免让时人困惑和失望了。但由此产生的二元论思想具有深刻的内在张力,对文化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神进程究竟是肉体活动的原因还是结果呢?在物理主义的时代精神面前,不愿放弃心灵地位的人只好退求其次,认为精神与肉体是相互独立、平行一致的两套系统。斯宾诺莎则努力消除精神与物质的区分,认为肉体与精神谁也不是谁的原因与结果,因为它们是同一的。接下来是把精神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批判,甚至认为意识就是神经的分泌物。而笛卡尔用为理论起点的那个命题“我思故我在”,也暗含着某种心体同一性。这成为后来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基本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不久,神经科学和心理物理学的发展就得出了结论:没有无神经病的精神病,亦没有无精神病的神经病;大脑是心灵的器官,精神是肉体的机能。用庄子和范缜的话来说,就是形化心然,形质神用。心体关系于是趋向同一说和机能观,精神的物质基础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优势信仰。
在详细的水平上,心体关系包括心脑、心身、心物等具体论题。这涉及精神与神经、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心是灵的具体内容,“心之官则思”,而有及物的知觉、情感和意志,“合性情与知觉,有心之名”(张载),所以包括情绪、知觉、思维、意志和行为诸成份;而体亦包括大脑、神经、感觉运动器官乃至工具和外物等具体的肉体或物质内容。其间的具体关系纠缠不清、令人困惑,唯物主义沉醉于物质的解构,唯心主义则致力于对机械论的驳难。在科学分析的时代,心灵概念日益丧失了固有的整体意蕴,而成为意识观念、思维及动作的碎片;以至把意识当作物质的反映和副现象,而背离了观念和思维概念的朴素涵义。形化心然、“有是形,则有是心”(朱熹),这不只是一个随附性现象,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性关系,必须作为实质性、机能性的体用关系来看待。
堪若水曾以通达内外的体认活动为心之体,其实是以灵为心,从而把握了心的本质。他明白地指出,心不是腔子里的东西,客观事物中的天理乃是大头脑处。所以,心是由内而外连续展开的体验活动和感应系统。心灵活动、心灵概念和心体关系都须要系统地理解。
既然精神是肉体的机能活动和存在方式,是由内而外系统展开的物质感应活动;意识不是脑子里的什物,而是注意活动沿着特定物质关系展开的感应投射。那么心脑、心身、心物就可以看作这个连续系统相继展开的三个层次。而心脑处于核心地位,脑可以通过相关的物质关系向外周伸展开去而达于身与物。心物是心脑的展开,心脑是心物的本根,心物关系必须在心脑关系上才会发生。精神是一个超越了神经和肉体范围而达于外物的总体性概念,它与脑、身、物的实际关联相应,形成一个从中心放射开去的精神连续统。而作为心灵的不同形式和层面,精神、思维与意识彼此之间是一般与特殊、体系与成份、因与果、本与末的关系。作为系统性物质感应活动,心灵是基于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不定的活动系统,每一种心灵形态和成份都要当作系统活动来理解。这个变化不定的精神连续统具体而言就是情绪和意义系统,行为是它的延伸;而意义关系即是理,也称情绪和义理系统。心体关系就是情绪和义理系统与脑、身、物的关系,其间有着具体的对应和实质的关联,能够冥然合为一体。
所以心与体的同一性在于心是体的机能活动与表现,有什么样的肉体和主体就有什么样的精神和心灵;反之,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存在,心思差异是人的存在差异的结果。严格地说,其中的关系不属于一般的因果范畴,而属于机能性的体用关系;这里的同一性也不是同一,而是统一。心灵是形体的活动,既不能离开形体而存在,也不是形体本身。心是心,物是物,它们是统一的,而不是同一的,其间的差异与张力无法弥合,但也无须消解。对于主体精神而言。不论什么样的物质作用或物质形式,都可以用价值和意义来描述。价值和意义就是心灵生活中的具体物理形式,无须言必称物质而物在其中。
既然精神是肉体的机能活动,那么精神现象就是物质状况的表现而不是结果,物质活动则是精神过程的实质而不是原因。另一方面,正因为精神是物质性的活动,所以能够作用和影响于物质,乃至成为物质体系的组织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会看到,心与体其实互为因果,从而导致心灵与主体的适应成长。但是这里须要稍作停顿,以便进一步考察心灵中情绪与义理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主体人性的贡献。
奇迹
发表于 12-7-15 14:51:39
稀里糊涂又过了一个多月!
感慨
打开知觉的大门
和外面的世界结轨
让行动走进来
为心灵保驾护航
打开知觉的大门
让心灵走出去
为思维插上翅膀
让想像自由翱翔
幻想是虚是神
现实是实是形
打开幻想与现实的通道
让神与形相合
虚与实相融
心与身相依
让身不再漂泊
心不再流浪
新生的雪儿
发表于 12-7-16 17:38:44
受欺负的问题:外人没有欺负我,但是家人,让我受了很多苦,婚后……
如梦 发表于 10-5-29 13:30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完全赞同!
奇迹
发表于 12-7-22 14:41:26
谢谢雪儿。谢谢你对我的关注、理解、信任,并且还幸运的被你转载了我以往的一部分帖子。
奇迹
发表于 12-9-19 13:24:32
转载一篇文章“自闭症的意识及人格分析”译言网原文
原文简介
自闭症,到目前为止,其内在机制仍处于未知。以目前的医疗科技,还无法完全改善自闭症。意识,作为人的主体,也不为人所了解。基于意识,作为人的主体,自闭症更象是意识的一种刺激——反应状态。当然,这不同于人体的本能状态,而是意识的本我状态。自闭症,或者自闭症状态,恰恰就是主体性的形成过程,受到干扰所导致。因为主体性的需求,问题主要于沟通。
自闭症,在通常的概念中,又称为孤独症。但是,自闭症与孤独症,并不是同一概念,而且有生理与心理的分歧。孤独症,相比于自闭症,指向于先天因素,界定于精神障碍;而自闭症,指向于心理因素,更适于心理咨询范畴。不过,因为人的心理,并不分离于生理;而且,生理与心理的映射性,或者身心一体,难以分离。这也是自闭症,有时通用于孤独症的原因。在本文中,采用自闭症的概念,而且更多指向于儿童阶段;因为自闭症,相比于孤独症,在概念上更倾向于意识的主体。
意识,作为人的主体,还不为人所了解。然而,人有意识,却是人在无意识中,也会自我确认的事实。自我确认,是人有意识在感官确认之外,直接于意识本身的确定性。这在哲学中,就是世界观之外,自我观的视野。或者,宗教相比于哲学,有着更广泛的自我观。只是,宗教将自我观,更多赋予信仰的神,而不是人有意识的自己。自我观,在意识的范畴,就是自我意识。不过,自我意识的概念,必须基于意识的视角,而不是人的视角。这也是美廊的一图一表,作为意识的镜子,呈现人有意识的状态,并自我意识的可能。
一图一表,基于人有意识的自我感受,成为意识的镜子;相对于物质的镜子,一图一表呈现人有的意识状态,而不是人的身体。经由一图一表,可以直接于人有意识的内在,研究人格以及现实关系的模式。这对于自闭症,乃至于孤独症的内在机制研究,具有关键的分离作用。而且,经由意识的映射论,可以找到自闭症的心理——生理对应关系;从而,基于意识,找到心理咨询以及生理身体,加以辅导或者培训的方法。同时,对于现有的自闭症解决方案,具有验证乃至于矫正的意义。
自闭症,到目前为止,其内在机制仍处于未知。有研究者认为,自闭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环境因素触发。但是,基因属于物质层面,以现有的科技,还无法加以修复。而且,人体作为生命系统,还具有另外的意识层面,进行自我调适。这也是心理学,不同于生理学,成为重要学科的理由。自闭症,以及神经症的现状,主要以症状加以应对;其中的原由,在于意识,作为人的主体,或者心理的核心,还处于未知中。即使是人格,在心理学中也缺少意识层面的界定。以下,将基于一图一表,以及一表分表中的人格分表,对自闭症进行意识及人格分析。
在一图一表体系中,意识是人的主体,并经由意识路径,形成人格序列。人格,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体系中,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基于意识,这三个层面分别映射于自然无意识、人有意识、自我意识。也就是说,人格并不是人的个性,而是人基于意识的共性;只是,因为意识共性的倾向,导致了人格外显的个性。这在人格分表中,可以清晰地加以界分。比如自我层面,具有E、N、M、J四个区域,分别指向于感知、体验、记忆、感受四个倾向。对于自闭症而言,尤其是症状出现的阶段而论,在于人有意识的自我,分化于自然无意识的本我,出现意识性停滞所致。这可以自闭症在人出生后18个月时出现症状,加以分析。在心理学实验中,婴儿在18~22月之间,有一个镜子实验;即婴儿在镜子中,认出自己,以分离不属于自身附着为标志。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而在于这是一个人,开始具有自身意识的关键阶段。可以假设,自闭症并不是一种异常状态,而是人从无意识中走出,进入意识时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的意识反应。这一点,可以在成人的自闭倾向中,得到一定的确认。那么,自身意识,到底是什么?又因为什么,会导致自闭症?
自身意识,基于意识的演进,在于人有意识的开启。同时,以人格而论,自身意识意味着,自我开始从本我中分化。这就若自我意识,以超我分化于自我那样。自身意识的标志,可以心理学实验,婴儿在物质的镜子中,认出自己作为标志。当然,这个自己,并不是意识的自己,而是人的自己,或者确切于人的自身。自身,不同于自己之处,在于生命体的存在,或者生存;而不是意识自身的存在,就是自由本身。这一点,必须基于意识的概念体系,才可以明晰。关于意识的概念体系,可以参见《意识之舞》。人格,基于意识的概念,切入人的概念体系。这都可以在美廊的一图一表中加以确认,并进行人格层面的分析。
自闭症,在外界的视野中,或者社会学的视角中,是一种异常;而在意识的视界中,或者对于意识的主体而言,属于正常的反应。当然,这会导致自闭症的社会学症状,尤其是生存能力的降低;反过来,也会导致自闭状态的人,本我的不完善,以及自我分化的不完全。以自身意识而论,自我分化是一个交互于本我完善的过程;也就是说,人有意识的自由,可以更好地实现无意识的生存。但是,这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且人有意识的生存,也已经不那么自然。假设一个处于自闭状态的儿童,或者青少年,不是因为生理的器质性因素,就可以从心理,尤其是意识及人格层面加以改善。而且,自闭症的症结,就在于自我分化的进程,受到了干扰所致;而自闭症的意义,恰恰在于经由自闭状态,完成自我分化。以此而论,不恰当的外在干涉,正是自闭症,难以调适的原因所在。或者,自闭症的标签效应,以及不恰当的心理干预,也将导致自闭状态的强化。这是目前对于自闭症的概念,以及治疗,需要反思,以及深入研究的理由。
Day),以提高人们对于自闭症及相关研究和诊断的关注。Day),以提高人们对于自闭症及相关研究和诊断的关注。自闭症,目前被归类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症状含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因为自闭症,没有明显的生理异常,诊断需要完整的身体和神经评估。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定义,自闭症必需要三岁前出现社会互动、言语及社交沟通迟缓发展;ICD-10也要求病征需要在三岁前出现。自闭症经过诊疗、实习及特殊教育,可以改善社交能力,或可参与主流教育及社交活动。但是,以目前的医疗科技,还无法完全改善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可能涉及因素含遗传、脑器质性病变、社会心理因素等;由于年龄小、症状特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至今也没有完全得到治愈的病例。目前的观点倾向于早发现、早干预;临床上比较有效的具体干预方法有行为干预、结构化教育、语言训练等。自闭症,近几年才被人所关注,过去也有,但相对现在而言较少。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智力迟缓曲线与自闭症正好成相反的方向。自闭症的异常增多,可能由于以往缺乏相关研究和诊断工具,而使得很多自闭症儿童被诊断为智力迟缓。据世界性统计,自闭症的发病率大约为万分之五;以中国现有的人口数量估计,有五十万左右的自闭症。2007年12月2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WorldDay),以提高人们对于自闭症及相关研究和诊断的关注。
基于意识,作为人的主体,自闭症更象是意识的一种刺激——反应状态。当然,这不同于人体的本能状态,而是意识的本我状态。这样的状态,并不止于儿童、青少年,也出现于成年人中;这也是自闭症,同时也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原由。当然,这是分离于人体器质性变化的因素,或者前期于器质性变化的状态。不管是自闭症,还是神经症,一旦映射于人体,产生器质性变化,就不再是可逆的。这也是自闭症,或者神经症,让人结构于神经性,乃至于人体性的原由;同样,这也是自闭症,或者神经症,只有深入于意识的主体,才可以找到症结的理由。意识,作为人的主体,在西方文化中,以灵肉分离的方式存在着;而在中国文化中,灵魂在人死后,才成为鬼魂为人所注意。这也是心理学,作为意识的科学研究,开启于西方而不是东方的原由。意识,作为人的主体,并不会因为感官觉察不到而不存在;但却会因为意识不到,而失去人的主体性。不管在西方,还是东方;不管是哲学,还是心理学;正在以对象化的视角,忽略着人的主体性研究。自闭症,或者自闭症状态,恰恰就是主体性的形成过程,受到干扰所导致。只是,自闭症的主体性,在于自我的主体性分化——独立分化过程;而神经症的主体性,在于超我的主体性分化——自我完善过程。正是因为意识的主体性形成,受到外界的干扰,导致了人格偏离;这在一图一表体系中,就是人格分表的本我范畴,未能完全自我分化的过程。
基于人格,自闭症,或者自闭状态,在于于意识的主体性,没有完成由本我向自我的演进。神经症,类似于自闭症,在于意识的主体性,没有完成由自我向超我的演进。但是,没有自闭症,或者神经症,就完成了人格的演进过程。正如社会化人格,并不等于独立人格那样;没有自闭状态,或者神经症状态的人,可能处于另一种称之为动物人的状态中。动物人,是动物向人转化中的必然阶段;其中的意识标志,在于主体性的意识缺失;而人格标志,就是独立人格,或者精神的缺失。对于自闭症而言,正是纠结于主体性的选择中,在人格本我与自我之间,无所适从。一方面是生存的社会性需求,另一方面是自由的主体性需求。尤其,儿童自闭症,缺少自身感受的表达方式,导致更多社会性的不适应症状;同时,这样的不适应,尤其不恰当的干涉,延缓甚至停滞了人格的主体性转换。这是自闭症的诊断与治疗中,应该避免的问题;因为不恰当的干涉,会导致意识主体性的自闭状态,纠结为自闭症。
自闭症,基于意识及人格的分析,主旨于人的主体性。这样的主体性,在社会学的视角中,被集体无意识所抹杀。人,并不止于社会化的动物,而更在于个体性的意识。自闭状态,不管是儿童,还是青少年,或者成人,都在于内在意识的主体性需求;即使是网络时代,网络游戏的沉浸,或者流行的宅,也有关于此。因为人并不只有物质的人体,还是意识的心灵。除非一个人关闭了心灵,才不会产生自闭倾向;那么,这样的人,是否还可以称其为人?
关于自闭症的研究,以往更倾向于问题,而不是意识及人格的本质。比如赛门·巴隆——柯亨的研究,自闭症儿童缺乏“心智理论”的特质;即由他人的角度看事情,而这种行为是五岁以上的人类及部分高等灵长类生物所独有的。正常的五岁儿童可以解读他人的手势、面部表情等等社交线索,估计他人的知识水平、感觉和意图等等;而自闭症儿童缺乏这种解读能力,所以难以估计及明白他人的行为。这样的结论,无疑是重要的,因为对比明确;但同样是无谓的,因为自闭状态,失去了主体的意义。关于自闭症的成因,也有很多的假说,但都难以确定。比如自身障碍假说、早产说、母亲过大年纪说、基因说、脑雄性荷尔蒙过高说、营养不足说、消化功能不足说、叶酸说、疫苗说、脑创伤说、细菌或病毒入侵说、免疫系统失效说、血型说、神经元说、无神论假说、心理障碍假说、自然变异假说等等。这些假说,或者有表象验证的说法,都或多或少,有关于自闭状态本身。尤其生理层面的验证,可能导致自闭症,成为痼疾,而无可救药。其中,最有意味的是,波士顿大学2011年的研究发现,持无神论信仰的人更容易出现自闭症状态。但是,不管哪一种假说,或者说法,都没有切入自闭状态的主体,即意识;因为意识本身的研究,也停留于对象化的方式进行,又怎么确认其主体性呢?所以,至目前为止,自闭症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自闭症的治疗,却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治疗,始于诊断。自闭症,因为主体性的需求,问题主要于沟通。不管是身体层面,还是表达层面,自闭症都倾向于内,而不是外向。其中的原由,可能于外在的不适应,也可能于内在的需求。尽管在总体上,自闭症儿童智力落后,但不乏智力超常者。根据国际在线于2005年底的文章报道引述,孤独症可能与超常智力拥有某种关系。文中还指出,一些名人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是孤独症患者,并引用某学者说,他们的孤独症可能归咎于他们的高智商。当然,因为翻译的歧义,孤独症并不完全于自闭症。不过,基于意识的自我封闭倾向,显然有助于智商的积淀。那么,如何诊断自闭症,或者确立自闭症的内在机制,对于治疗而言,无疑是重要的。因此,在本文中,不准备对外在的诊断标准,进行对或错的评述;而是针对诊断与治疗中的某些现象,进行意识及人格性的分析。
在自闭症的诊断中,交流障碍、刻板行为、感觉异常、注意力发散、情绪模式,以及固着、重复性,尤其代名词反转,都具有意识的标志意义。其中,你、我、他等代名词混淆的现象,与人格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这在自身意识中,就是自我分化于本我,在我之外,确立我作为你的标志。在人格分表中,人格在自我与本我,不同范畴之间的转换,也指向于意识内在的关系模式。心理学实验的镜子效应,在人格分表中,可以感觉与感知两个区域关系,加以注解。这意味着本体,或者本我的感觉,向外在或自我感知的转换。而且,感觉与感知,作为意识的路径,牵扯的现实关系,指向于习得与习性区域。习得区域,主旨于模仿性的学习;而习性,主旨于生存化的习惯。这对于自闭症而言,可以映射于学习智力延缓,以及习惯固着重复的表象。当然,这样的映射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里仅基于意识及人格,进行倾向性分析。
在自闭症的治疗中,也可以找到相关的映射关系。比如感觉统合训练,在人格分表中,也有明晰的呈现。自闭症儿童,在感觉尤其是触觉方面,有所不足。这可以界定为本体感的缺失,却在于本体感觉与外在感知的协调不足。在人格分表中,感觉属于本我范畴,而感知属于自我范畴;也就是说感觉统合训练的意义,就在于第二象限本我与自我的协调。第二象限在意识的象限论中,属于质的象限,也就是意识层面的人体机能指向。只是,这不代表人体的机能,而是代表第一象限的意识,有关于人体机能的路径。当然,对于人格分表的感觉区域,更倾向于本体的部分;而感知区域,更倾向于智能的部分。或者,感觉指向人体机能的本身,而感知指向人体机能的外联。同样,在第一、三、四象限,本我与自我之间,也存在着可能的失调。自我与本我的关系,在第一象限是感官与体验,相关于情绪和下意识的行为;在第三象限是印象与记忆,相关于想象和潜意识的联想;在第四象限是注意与感受,相关于概念和有意识的意念。在自闭状态中,情绪的应激模式,刻板的行为;想象力超常、奇怪的表情;注意为想法分散、概念不确定;都可以佐证意识通道,在现实关系中的纠结。当然,其中的一些可能发展为智能优势,而另一些可能导致社交困难。正如一个内向的人,不同于一个外向的人那样;自闭状态也有不同的走向,也加大了失调的可能。但是,自闭症或者自闭状态的儿童,是否具有自我调适的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自闭症治疗的效果看,过多的干预,始终存在着误区。尤其,自闭症内在的机制不确定,治疗本身就存在着风险。那么,对于自闭状态的过多干预,是否会加剧自闭症状,需要反思。此外,自闭症作为心理以及意识研究,也需要分离生理以及人体方面的因素;或者,可以分离的视角,进行对应研究,也值得探讨。
基于意识,尤其是人作为意识实现体,不管是自闭症,还是神经症,都具有意识本身的意义。或者,自闭状态,本身就是意识的一种应激模式;只是,这是否有利于人有意识的演进,还需要深入研究。比如,自闭症儿童的选择性学习,常常是接受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则完全拒绝。只要进入选项的,自闭症儿童会学得比任何人都好;进不去的部分,则似乎如何加强刺激都没有用。可以说,这是一种强烈的自我选择倾向,却可能被社会学视角,审视为自闭症。以此而论,情绪的应激模式,也必然有原始的痛苦体验,才可以形成;只是,这对于家长而言,通常是讳莫如深的事情。因而,对于自闭症的误解,就在所难免。但是,对于自闭症儿童、青少年而言,误解可能成为加重自闭状态的元凶。假如自闭状态,是人有意识的本我,一个完善的过程,或者一个自我分化的过程;不恰当的干预,将让这个过程暂缓,甚至停滞于自闭症状。
自闭症,或者自闭状态,假如无法证实人体层面的器质性改变,就更倾向于意识的内部机制,以及人格的现实关系。目前的治疗方式,不管是感觉统合训练,还是语言等特殊教育,都更倾向于人体层面。这并不是问题,尤其对于自闭状态的儿童,有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假如意识的内在机制不确定,外在的训练或者教育,都可能破坏自闭状态中,意识的主体性。一图一表,基于意识的自我感受,是否可以深入自闭状态,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式。这是自闭症的意识及人格分析的意义,也是一图一表对于自闭状态研究的价值所在。
奇迹
发表于 12-9-23 13:38:09
感慨
气如流水
流水不腐
气血清新流动
像山间小溪清澈无染
气如流水
上至百会
下至涌泉
乘载着能量将生命浇灌
气如流水
穿针引线
流水涓涓
拨动人生喜怒哀乐琴弦
气如流水
生生不息
贯通于有形与无形之间
将身与心紧紧相连
气如流水
穿针引线
贯穿于万能与无能之间
让生命不再苍白
让人生不再遗憾
奇迹
发表于 12-9-27 12:20:46
在一本名为“我们的分裂性世界”一书中,我将陆续的转载其中的一部分
导言:我们的分裂性世界
卡桑德拉:阿波罗是预言家,他指派给我这工作……
众人:你已陶醉于这神力了吗?
卡桑德拉:是的,那时我已预感到了这城市的命运。
——摘自埃斯库罗斯:《阿伽门农》
我们的时代关于爱与意志的引人注目的问题在于,尽管从前我们总是将其视为生活困境的解决之道,而如今其本身已成为问题。的确,在这个过渡的时期,爱与意志变得更为艰难,指导我们心灵航向的古老神话与象征已不复存在,焦虑已成为流行病;我们彼此相拥,尽力让自己感觉什么是爱;我们不敢选择,因为我们害怕一旦选择了一件事或一个人,我们就会失去另外一个。我们太害怕了,因此无法抓住机会。于是我们从根本上放弃了与之相连的情感与过程——而爱与意志首当其冲。个体被迫审视自己的内心,也被不能确定自己的身份这样的新问题所困扰。即:即使我知道自己是谁,我也无足轻重,我无法影响其他人。接下来便是冷漠,继之而来的则为暴力,因为没有人能够永远忍受因自己的无力而产生的麻木感。
爱作为生活困境的解决之道而被大肆宣扬,人们的自尊的提高或降低仰赖于是否得到爱。那些认为自己找到爱的人沉溺于自己是正人君子的想法,就如同从前加尔文教徒的财产被当作他们成为了上帝选民的确凿证据。而那些未能找到爱的人不仅或多或少有一种剥夺感,而且他们的内心更深处,受到伤害更严重的地方,他们的自尊被破坏,他们感到自己被贴上了新型贱民的标签。他们求助于精神治疗,诉说当他们凌晨醒来时,倒未必是感到特别孤独或不愉快,但他们深信他们莫名其妙地失去了生活的大秘诀,并因此而备受折磨。而且一直以来,离婚率不断升高,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陈词滥调日渐增多,并且人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对于许多人而言,性越来越容易得到,但却越来越失去其意义。这种“爱”即使是不完全虚幻的,也是极其飘忽不定的,于是一些新的左翼政治团体成员得出这样的结论:爱正是被我们的保守的社会损害的。因此他们所倡导的改革有着这样明确的目的:建立一个“更有可能产生爱的世界”。
在这样一个矛盾的情况之中,不难理解性爱——这一救赎之梯中最低级的人所共有的爱之表现形式就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因为性根植于人之生理需求的本性。我们似乎至少可以仰赖它给予我们一种爱的复制品,但性却也成为了西方人成败的评判标准和负担而非救赎。关于爱与性之技巧的书籍不断出版,虽然可能几周之内仍很热销,但却不可信。因为虽然大多数人无法说清,但似乎已意识到我们将追求性技巧视为得到救赎的方式而对其狂热的程度已使我们忘记了我们所追求的救赎。慌不择路是人类古老而又是有讽刺意味的习惯,当我们失去了爱的价值与意义时,我们便会更执著于对性的研究、数据以及技术帮助。无论金赛(Kinsey)调查与马斯特斯—约翰逊(MastersJohnson)的研究本身成败如何,它们都是一种文化的反应,在这种文化中,爱所包含的人的意义不断失去。爱被当成一种动力,一种推动我们的生活继续前进的力量。但我们时代的巨变表明现在这动力本身也值得怀疑,爱已成为它自身的问题。
因此,实际上,爱已变得自相矛盾,以致一些进行家庭研究的人总结道:“爱”不过是家庭中更强势的成员藉以控制其他成员的一个名义。罗纳德·兰恩(Ronald Laing)断言,爱是暴力的面具。
意志可说也是同样的情形。我们从维多利亚的祖先那里继承了这样的信念:生活中真正的问题是如何理性地决定该做什么——如此,意志便作为“能力”,使得我们随时能够做出决断。而现在已不再是决定做什么的问题,而是决定如何做决定的问题。意志自身的基础本身已经成为疑问。
意志是种假象吗?自弗洛伊德始的许多心理学家证明的确如此:“意志力”和“自由意志”这样的词——在我们父辈的词汇中不可或缺——在现代的、时髦的讨论中已销声匿迹,或只是作为笑柄。人们去医师那里寻求他们失去的意志的替代品:学习如何获得“潜意识”来指导他们的生活,或学习最新的条件作用技巧来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体,或使用药物来消除一些生存的动机,或学习最新的“感情宣泄法”。但却未意识到情感实质上不是能够争取到的东西,而是你使自己沉湎于某种生命状态之方式的副产品,但问题在于,他们为何要使用这样的状态?在对于意志的调查中,莱斯利·法勃(Leslie Farber)断言在意志的失败中包含着我们时代的主要病症。我们这时代应该被称为“混乱意志的时代”。
身处这样一个激变时代,个体被驱回其自己的意识中。当爱与意志的根基已被动摇,并被完全破坏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被推到表面之下,并在我们的意识以及我们社会“无法言喻的集体意识”中搜寻爱与意志的根源。我们所使用的“根源”(source)一词与法语“源头”(source)同义,即水从中流出的最初源泉,如果我们能够找到爱与意志产生的根源,我们就有可能找到这些最基本的体验所必需的新形式,以使其在我们正步入的新时代切实可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追求,就如同每一个这样的探索,是一种对于道德的探求,因为我们正在寻求新时代道德得以建立的基础。每一个敏感的人都能感到他正处于斯蒂芬·迪达勒斯(Stephen Dedalus)的境地:“我出发……在我灵魂的锻造场中锻造我族类尚未产生的意识。”
奇迹
发表于 12-9-28 14:34:46
昨天把书的名字说错了,是“爱与意志”,而不是我们的分裂性世界。
导言:我们的分裂性世界
我在这一章标题中所使用的“分裂性”一词,意为自我封闭,避免亲密关系,无感觉能力。我所使用的词并非精神病理学意义的,而是用以描述我们文化的一 般状况,以及构成该种文化状况的人们的倾向,安东尼·斯托尔(Anthony Storr)则更多地从精神病理学角度对该种状况进行描述。他认为精神分裂的人冷漠、疏离、傲慢、自我封闭,这有可能导致暴力攻击行为。斯托尔说,这一切 都是被压抑的对爱的渴望之复杂表现。而孤僻则是一种对敌意的防御行为,它源自婴儿期对爱与信任的曲解,这使他永远惧怕真正的爱,“因为它威胁到他的生 存”。
就其本身而言,我同意斯托尔的观点,但我认为精神分裂状态是我们这个过渡时代的一般趋势,而斯托尔所说的婴儿期所感到的“无助与被忽 视”不仅来自其父母,而且来自我们文化的几乎每一方面。父母自身就很无助,而他们便是对其文化无意识的表达。精神分裂的人则是科技人的自然产物。这是一种 生存之道并不断地被加以利用——这就可能爆发成为暴力。在其“正常的”感觉中,精神分裂的人无须压抑,这样的精神分裂的性格状态是否在某些个案中会发展为 精神分裂样状态,只能看将来的发展。如果个体能坦率地承认并面对其目前这种带有精神分裂特性的状态,很可能就不会发展到这一步,安东尼·斯托尔还指出分裂 的人格“深信自己不招人爱,感觉因批评而受到攻击或羞辱”。
当我评估斯托尔的描述时,我认为有一点站不住脚。他把弗洛伊德、笛卡尔、叔本华和贝多芬作为精神分裂的例子,“以笛卡尔和叔本华为例,正是由于他们与爱的疏离才使他们的哲学诞生”。而对于贝多芬,他是这样评述的:
作为对现实人类的失望与忌恨的补偿,贝多芬想象出了一个充满了爱与友谊的理想世界……他的音乐,就其蕴含的力量而言,或许比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更明显地显示出大量的攻击性。不难想象,如果他未能将此种敌意在音乐中升华,他就可能患上偏执型精神病。
斯托尔的矛盾之处在于,如果这些人被视为心理疾病患者,而且假设他们被“治愈了”,我们就看不到他们的作品了。因而我认为必须承认精神分裂状态是应对十分困难的处境时的一种有益的方式。尽管其他文化会促使精神分裂特质的人更具创造性,我们的文化却迫使他们更割裂更机械。
在 我以爱与意志为中心问题进行讨论时,我并未忘记我们这个时代那些正向的特质以及实现个体满足感的可能性。当时代之舟飘忽不定时,每个人都要在某种程度上自 主,更多的人会设法发现自我并实现自我。但当个体的力量极其弱小时,我们听到最多的的确就是关于个体力量的呼声了。而我在写这些问题,写这些要引起我们注 意的呼声是什么。
这些问题有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奇怪的特点:它们预言了未来。一个时期的问题是:什么是可以决定却尚未决定的,什么是存 在之危机。我们姑且不论我们如何重视“决定”一词,倘若没有新的可能性,也就没有危机——有的只是绝望,我们的心理困惑表达了我们潜意识的欲望。我们遭遇 我们的世界,发现它不能满足自我或自我不能满足它,于是问题产生了;有什么受到了伤害、崩塌了,就像叶芝(Yeats)描述的那样:
我们……感到伤痛,
耕种之矛……
奇迹
发表于 12-9-29 10:43:12
预言式的问题
在我二十五年精神分析师的职业生涯中,在对那些努力应对和解决他们的冲突的人们的精心治疗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写这本书正是基于这样的经验。尤其是在过去大约十年间,这些冲突都是由于爱与意志的方面出了问题而导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位治疗师都是或应该是始终进行探究——探究世界的本来面目,“追根”溯源。
在这一点上,我的实验心理学同事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治疗中所得到的资料不可能进行精确的归纳,因为它们来自于那些对于文化心理“不适应”的人。同时我的哲学家朋友也再三强调,没有一种类型的人的内在核心是基于这些得自于神经症或人格病态者的资料的。这两种警告我都同意。
但无论是那些心理学家在其实验中,还是那些哲学家在其研究中都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确实从求治者那里得到了极其重要的,并且常常是非同寻常的资料——那种只有人类能够摆脱惯常的伪装与防御(我们在“正常的”社交谈话中总是隐藏在这些伪装与防御之后的)才能显露的资料。只有情感与精神的痛苦到了很严重的地步,才能促使人们去寻求心理治疗师的帮助,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会忍受揭开其问题深层根源所带来的焦虑与痛苦。还有一种很奇特的情形:除非患者认为我们能够提供帮助,否则在某些方面他们是不会暴露这些重要信息的。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关于心理治疗之研究的评述仍与他第一次说这番话时一样令人信服:“除非将谈话设计得能为来访者提供帮助,否则你只能得到虚假资料而非真实信息”。
的确,我们从患者那里得到的信息可能很难甚至不可能严格归纳。但这些信息却是如此坦白地呈现了人类当前所面临的冲突及其生活经历(其意义的丰富性远不止弥补了我们诠释的困难)。我们对病人的攻击性是挫败感导致的结果这一假设进行讨论是一回事;但当你看到一个病人那种紧张感,眼中充满愤怒或憎恨,身体紧绷,听到他费力地喘息着,重新体验20年前他父亲抽打他,因为他的自行车被偷了(那并非他的错呀!)的情形——这件事在他心中激起了憎恨,从那一刻起,他就对其周围所有父亲形象充满仇恨,其中包括现在与他同处一室的我,这是另一回事。这样的资料生动地阐释了该词最深刻的含义。
反过来,对于我的同事提出的将关于人的理论基于“不适应”理论这一问题,我要提出质疑了:难道每一个人的冲突不是提示了人类的普遍性以及个体的特殊问题吗?索福克勒斯通过俄狄浦斯国王,一步步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人想发现“我是谁以及从哪里来”时极度痛苦的挣扎。心理治疗就是要寻找特定个体的生命中的最独特的特征和事件——如果忘记了这一点,任何心理治疗都将被削弱成为乏味的,非存在判断的,模糊不清的通则。但心理治疗也寻求构成这个个体中人类冲突的基本要素—— 它是每个人作为人的体验的最稳定而持久的品质的基础——如果忘记这一点,任何治疗都会趋于减少病人的意识而使其生命更加平庸乏味。
心理治疗既揭示了个体当前的“病”态,同时也揭示了使其成为人的原始品质与特征。前者是由特定的个体以特定的方式使其出现了偏差的后天特征所致。在心理治疗中对于患者问题的诠释也部分地揭示了历史上人类通过文学中的原型形式进行的自我诠释。埃斯库罗斯笔下的奥瑞斯忒亚和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即是两个个性丰富的例子。他们不仅仅是两个特定的人物形象,一个要回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而另一个则是在18世纪的德国,而是展示了我们内心所经历的冲突——无论我们身处何时,是何种族,我们都会经历成人,试图找到作为个体的人的身份。我们努力地以各种力量来证明我们的存在,努力去爱和创造,竭力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直至死亡(也包括面对死亡)。生活在一个过渡时期——一个“心理治疗”的时代——的价值在于我们被迫接受这个机会,此时我们要努力地解决我们的个人问题,揭示永恒人类的新意义,更深入地审视那些人之所以为人的品质。
我们的患者表达了并且生活在文化中的潜意识和无意识倾向中。神经症患者或我们称之为性格病态的人,其特征为文化中的防御手段对他们不起作用——他们或多或少地也意识到了这种状况,神经症患者或“性格病态”的人是那些问题严重到无法以文化中的正常方式生活的人。我们的病人无法或不会去适应社会,反过来,这可能是由于以下一个21或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导致的:
首先,患者生活中创伤性的或不幸的生活经历使他较一般人更敏感,更无能力忍受或控制其焦虑情绪。其次,他可能较常人有更多的独创性和潜力促使其进行表达,如遇阻挡便发病。
奇迹
发表于 12-9-30 16:19:48
艺术家与神经症患者
人们常常认为艺术家与神经症二者之间有着神秘的关联,这里所表达的观点可使我们对这种看法有完全的理解。神经症患者与艺术家都对其社会的潜意识或无意识的深处进行表达并生活在那里。艺术家是主动行动,将其经历与其同伴交流。而神经症患者则是消极对待,在经历其文化中同样的潜在意义与矛盾时,他无法将其经历形成可与自己或其同伴交流的意义。
艺术家与神经症患者都有着预言的作用。由于艺术是来自无意识层面的交流,它对我们而言代表了这样一种人的形象——他们由于敏锐的意识,而生活在其社会的边疆,也就是说,他们的一只脚跨入了未来。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爵士举出例子,说明艺术家预见到了此后人类科学与理性的知识。例如:古埃及新石器时代花瓶上三角形的芦苇和朱鹭的图案预示着日后埃及人发展出了用以观测星座与测量尼罗河的几何与数学。帕台农神庙所体现出的希腊人不可思议的比例感、罗马建筑中有力的圆形拱顶以及地中海的教堂中,里德都可追查出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艺术是如何表达当时无意识的意义与趋势的,而其日后将被哲学家、宗教领袖以及科学家系统地阐述出来。艺术家预见了下一代的社会及科技较小的变化,或预见到了几个世纪之后,像数学的发现这样深刻的变化。
同样地,我们发现在这些冲突整体地、有意识地在社会中体现出来之前,艺术家就已将其表达出来。用庞德(Ezra Pound)的话说,艺术家是“人类的触角”,他以只有他能够创造出来的形式生活在意识的深处,这是他在与其世界斗争并形成其世界时在其自己的存在中所体验到的深度。
在这里我们又马上面对本书所提出的问题的核心。我们同时代的画家、剧作家以及其他艺术家所呈现出的世界是一个精神分裂的世界。他们呈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状态,这种状态使得爱与意志的任务变得特别困难。在这个世界里,大量先进的通信手段将我们包围,对我们狂轰滥炸,而实际上个人的交流却极其困难和罕见,恰如理查德·吉尔曼(Richard Gilman)提醒我们的那样,我们时代最重要的剧作家正是那些将交流的缺失作为其主题内容的人,如尤奈斯库(Ionesco)、热内(Genet)、贝克特(Beckett)和品特(Pinter),他们揭示出人类当前的命运——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几乎完全被破坏了的世界中。如贝克特的《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里所表现的。我们过着和录音机谈话的日子。当收音机、电视机和电话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之后,我们的存在却变得越来越孤独。尤奈斯库在他的《秃头歌女》中,有这样一场戏: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碰巧相遇,很礼貌地交谈,他们在交谈中发现那天早上两个人都是从纽黑文乘10点钟的火车去纽约,令人惊奇的是两人的住址都是第五大街的同一座楼。哟,你瞧!两人还同住一套公寓,并且都有个七岁的女儿呢,最后他们惊愕地发现他们原来是夫妻呀!
我们在画家那里也发出了同样的情形!塞尚(Cézanne),这位公认的现代艺术运动之父,在生活中不过与普通法国中产阶级一样的平淡无奇和功利,却画出了空地、石头以及脸构成的精神分裂的世界,他在古老的机械世界中向我们表达,却迫使我们生活在自由飘浮的空间这样的新世界中。“在这里我们超越了因果,”梅洛·庞蒂(Merleau Ponty)写道,23“两者同时在塞尚的内心相聚,而这个塞尚同时是他想成为什么和他想做什么的准则。在塞尚精神分裂的性格与其作品间存在一种和谐,因为这作品显示出了这种疾病的形而上学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成为塞尚是一回事。”只有精神分裂的人才能画出精神分裂的世界,也就是说,只有那些敏感到能够深入到深层的精神冲突中的人才能展现我们世界深层形态的真实面貌。
在通过艺术理解我们的世界时,还表现了我们避免科技导致的非人性化结果,精神分裂的特征在于既要面对丧失了个性的世界,同时又拒绝被它剥夺个性,因为艺术家发现了我们意识的更深层面,在这个层面我们能够参与到表层之下的人类体验与本性中来。这在凡·高(Van Gogh)身上表现得更为清晰,他的精神错乱与其奋力挣扎欲将其感受诉之于画不无关联。或如毕加索(Picasso),尽管看似辉煌,却洞悉了我们现代社会的精神分裂的特征。我们从其作品《格尔尼卡》中支离破碎的公牛、肢体断裂的村民,以及他的一幅以数字标号而非词语命名的画作里,有着错位的眼睛与变形的耳朵的人物肖像中都可以看到这一点,无怪乎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评论道,这是第一个艺术家没有群体的时代,他现在就如我们大家一样,只做自己。
艺术家呈现了支离破碎的人类形象,但却在将其转化为艺术的行为中超越了它。正是其创造性行为赋予了虚无和疏离以及现代人的状态的其他因素以意义,我们可再次引用梅洛·庞蒂关于塞尚精神分裂性格的评述:“因此这种疾病便不会造成不可避免的精神错乱,而成为了人类存在的普遍的可能性。”
神经症患者与艺术家都生活在人类的无意识中,两者都向我们揭示了其后会在社会中普遍出现的现象。神经症患者会感到来自其虚无、疏离等体验的同样的冲突,但他无法赋予它们有意义的形式:一方面,他无力将这些冲突转化为创造性的工作,而另一方面又无力否认它们的存在。他们被卡在两者间无法脱身,如奥托·兰克(Otto Rank)所说,神经症患者是“不成功的艺术家” ,是那种无法将冲突转化为艺术的艺术家。
承认这一事实不仅使我们作为创造性的人而得到自由,它也是我们人类自由的基础。同样的,一开始就面对我们的世界处于精神分裂状态的事实可能给予我们发现我们时代的爱与意志的基础。
作为预言家的神经症患者
我们的病人有意识地生活在目前大众能够保持无意识的状态中而预言了我们的文化。神经症患者被命运赋予了卡桑德拉的角色,当阿伽门农带着她从特洛伊返回时,卡桑德拉坐在迈锡尼宫殿的阶梯上徒劳地呼喊:“哦,她的命运是这晚风的纯歌!”她知道,在她不幸的生命中,“如洪水泛滥的悲歌就是孤独”,而她必须遭受如所看到的将发生在那里的厄运。迈锡尼人说她疯了,但他们也相信她说的的确是事实,相信她有预言的特殊能力。今天,有心理问题的人在其血液中也背负着我们时代冲突的重负,并注意要以其行动与挣扎,预言那些此后将在我们的社会中全面爆发的问题。
这一论点最初和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一战”前二十年,弗洛伊德在其维多利亚时代的患者身上发现的性问题。这些性的问题,甚至是相关的字眼都被当时社会完全否认和压抑了。而这些问题却在“二战”后的二十年大规模爆发出来。在20世纪20年代,每个人都专注于性及其功能。没有人会说是弗洛伊德“导致”了这情形的出现。更确切地说,他是通过患者所呈现的信息反映和解释了社会的深层冲突,25这些冲突在“正常的”社会成员身上被成功地压抑了而尚未表达出来。神经症患者的问题是无意识转化为社会意识的语言。
第二个不太起眼的例子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患者身上的大量敌对情绪。霍妮(Horney)写到过这种情形。十年之后,它成为了一种有意识的现象而更公开地、更广泛地出现在我们的社会中。
第三个主要的例子可以从焦虑问题中看到。在20世纪30年代晚期和40年代早期,有些心理治疗师,包括我自己在内,注意到在我们的病人中,焦虑不仅仅作为压抑或病态表现出来,而是以一种普通的性格状态表现出来。我、贺巴特·莫瑞尔(Hobart Mowrer)以及其他人对于焦虑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早期,那时,美国除将其作为病理性症状研究外很少再去关注它。回想起40年代晚期,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我的教授在听我关于正常焦虑的概念的答辩时,保持着礼貌的沉默,但却蹙紧了眉头。
正如艺术家一样,诗人W.H.奥登(Auden)1947年发表了他的诗作《焦虑时代》,紧接着,伯恩斯坦(Bernstein)也写出了这个主题的交响乐。加缪(Camus)那时(1947年)写作了关于这个“恐惧的世纪”,而卡夫卡已经在其小说中创作出了即将到来的焦虑时代强有力的小品文。而其中的大部分至今未翻译过来。与我们的病人传达的信息相比,科学界对此的阐释照例是迟滞的。因此,在1949年美国精神病协会的年会上,关于“焦虑”的主题,我在论文中提出了正常焦虑的概念,但当时仍不被出席会议的大多数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接受。
但在20世纪50年代,显而易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每个人都在谈论焦虑,每个人都有有关该问题的会议要参加,如今“正常”焦虑的概念在精神病学的文献中逐渐被接受。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似乎每个人都意识到了他们生活在“焦虑时代”。在30年代晚期和40年代,艺术家所呈现的和出现在病人身上的问题现在却成了普遍问题。
我的第四点会将我们带到当代的问题——身份问题上,26在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心理治疗师开始关注患者身上这个问题。对于该问题的描述基于艾里克森(Erikson)1950年所著的《童年与社会》、我1953年写的《人的自我寻求》、1958年艾伦·威利斯(Allen Wheelis)所著的《身份的探求》以及其他心理治疗与精神分析工作者的著作中的心理研究资料。我们发现身份问题成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挂在时髦人士口头的话题,在卡通片《纽约人》中,它回回露脸,大量涌现的有关该问题的书籍也成了最畅销的书,但人们借以获得其身份感的文化价值已不复存在。我们的病人在社会普遍意识到该问题之前就已经意识到了其存在,而他们却无法保护自己不被其困扰与伤害。
所有这些问题,其中固然有着世事的盛衰沉浮相关之要素,但是将心理问题与社会变革这样的动态历史之紧急时刻仅仅当作时尚而加以拒绝也是有失公允的。事实上冯·登·勃格(Van den Berg)在其具有煽动性的书中辩驳道:“所有心理问题都是文化中社会历史的变化产生的。”他认为没有“人类本性”而只有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人性,我们应当将我们病人的冲突称为“社会症”而不是“神经症”。我们不必完全赞同其观点。譬如说,我相信心理问题是由生物的、个人的和历史社会的三种因素辩证地相互作用产生的。然而,他认为心理问题是“突然出现的”或仅仅是因为社会现在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或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仅仅是因为我们找到了新词来对其做出诊断,这样过分简单化的看法是何等的肤浅与有害。我们找到了新词是因为某些重大的事件正在无意识的、模糊的层面发生,并迫切需要表现;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力理解和表达这些急剧的变化。
弗洛伊德的病人大多为歇斯底里症,他们可以说是带有被压抑的能量,通过治疗师从无意识中将它们挖出来,这些能量可得以释放。而今天,当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是强迫性神经症(或叫性格问题,是此类问题更普遍且较轻微的形式),我们发现治疗师的主要障碍在于,这些患者无感觉能力。这些患者可滔滔不绝地谈论他们的问题,他们通常是教养良好的知识分子;但他们通常都体验不到真正的情感。威廉·赖希(Wilhelm Reich)将这种强迫性的人称为“活着的机器”,大卫·夏皮罗(David Shapiro)在其书中也提及了该问题,还提到这些强迫症患者“在生活与思考时是抑制的、迟钝的”。赖希在此先于其时代洞察到了20世纪患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