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武汉小武 于 10-1-10 14:49 编辑
2009年1月10日。阴。小雪。
好久没有来写日志了。倒不是忘了,其实好几次很想来写,特别是对“真我”一些感悟,可都放下了,可能还是潜意思里觉得没有什么写的,或者说自己也没有真正搞明白。
这一段时间来,买了不少书,包括致一老师的推荐的《王凤仪谈人生》、《荣格自传》前几天都到了,以前的《当下的力量》、《遇见未知的自己》、傅佩荣的《心灵导师》、《少有人走的路》(两册)、施旺宏的《轻松告别抑郁症》、木碗的《走出抑郁的泥潭》、康成俊的《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精神生活的康复》等。还有新买的《活法》(四册)、《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真的没有想到自己有这么多的书。
书多有时也是个负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全部阅读和理解。看的比较仔细的还是《遇见未知的自己》、《当下的力量》、《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精神生活的康复》、《轻松告别抑郁症》等书。看的很慢,我把原因归结为一下几点:一是自己读书的效率较低。心不静,头脑不清,很难有很好的状态去读。二是这些书都不是你一眼扫过就能明了的,你要反复的读,仔细的体会和揣摩。三是有些书我看了很多遍,反复的去看,这也降低了看书的速度。还好我的兴趣和悟性都可以,看了多遍仍有兴趣去看下一遍,每次去看都有新的理解和感悟。感谢上帝!
《遇见未知的自己》我看的遍数最多了,书中反复提到“真我”,《当下的力量》也一直提到“存在”和“本体”。其实这些名词都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两本书中都说这是我们的本质。但我们的本质到底是是什么?或者说“真我”以及“存在”、“本体”到底是什么?两书都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或者说直接答案并不能让你明了。如《当下的力量》中说““存在”是超越一切受限生死的永恒存在一种生命形式”,很让人摸不着头脑。《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对“真我”给出的是否定的答案,既它不是这个、不是那个,到底是什么,作者后来也说它不是语言能表述的。
《遇》中后来把“真我”等同为“爱、喜悦、和平”,并说这是自然的事情,不需要理由,或者说就给不出理由。我觉得有些不准确,至少在我内心里,这两者是不一样的,“爱、喜悦、和平”应该是你找到“真我”之后,皈依“真我”之后,或者说在自己心中牢固、虔诚地树立一个“真我”的信仰之后,它会给你带来“爱、喜悦、和平”的心理体验。
不能用语言描述,但“它”却真实地存在,永恒地存在,并代表了你的本质,你生命的本然。“它”存在在宇宙之中,存在在每一个心灵之中,永远存在,永远不变。“它”和上帝、灵魂、道等很相近,但又不完全是。很大程度上你认为“它”存在“它”就存在,你对生命有其他的认识和理解,那“它”就不存在。幸运的是我认为“它”存在。“它”存在哪里?“它”存在在宇宙之中,存在在每一个心灵之中,永远存在,永远不变。“它”代表你对生命的一种认识和理解。
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真我”呢?在心中牢固树立了这样一个信仰和认识,就能使你抛弃现实世界中纷纷扰扰的身份认同,就能让你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因为不论发生了什么,它都影响不了你的真我,你的真我都没有改变。
那怎样树立一个心中的真我,或者说找到自己的真我呢?那就要练习了,这是后话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