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jenny19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我的心理治疗(主贴后续更新)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11-10-26 04:21:34 | 只看该作者
未经检验的生活习惯
          ——饮食和睡眠对我的启示


一日吃三餐或四五餐确实只是个习惯,可以改变的习惯,甚至改变后可以改善人体健康状况,假若我们注意饮食搭配。一个人生活之后,我吃得不多,但仍然超过身体所需要的量,所以我很少有饿的感觉。我想起了过去,那时候以零食为生,即便吃了正餐,也会不断地消耗各种零食,进入肠胃的食物已经完全超过身体所需,不仅令能量白白用于消化和排泄,同时也累积了无用的脂肪。那时候,除了一到冬季就手脚冰凉外,易拉肚子是困扰我的一大身体问题。然而,那完全是由我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只要遵循几条简单的规律,我的肠胃就开始变得正常。这几条规律是我自己观察身体反应并结合书本理论所得到的,其内容是:用餐时细嚼慢咽,不能过量(不要有饱腹感);戒除令肠胃敏感的食物,包括冷饮、碳酸饮料、牛奶、过于油腻的食物、各类零食;食物搭配不能过杂,不同类食物最好相隔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食用。如果可以,最好饥则食,渴则饮。

一天睡足八个小时也是个习惯,可以改变的习惯,甚至改变后可以改善人体健康状况,假若我们明了最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每天晚上十点左右入睡是我近一年来的习惯,至于早上,多半在六点以前起床,最近这段时间,只要醒了,我就会起身,也不管闹钟是否已响(通常在4点左右起床)。这样没有睡满八小时的作息习惯并没有令我疲惫,我发现只要搭配上高频率的身体舒展运动(譬如每隔一个小时起身快走几圈),我便很有活力,能够完成高强度的工作。

睡得多、吃得多往往会致人昏沉。睡得多消耗在做梦上的能量就多,吃得多花费在消化上的能量就多,身体余下的能量就不足以供人开展长时间的工作。睡得多、吃得多堪称恶习,然而很多人不经实践便简单视睡得少、吃得少为不可思议之事,事先就已经将它认定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在我每天五点半起床、坐很长时间的车去上班的日子里,不知有多少人感叹我的辛苦,他们并不知道这件事对我来说根本算不上辛苦,因为我早起很容易,而且早起并没有因此减损我的活力。

人们很害怕无聊,而现实是:即便有各种填补空虚的娱乐消遣活动,空虚仍然会侵入人们的生活,所以看似无知无觉的睡觉成了人们最重要的逃避空虚的手段。我曾经看过一则讨论改变睡眠时间的新闻,文中一名实验者表示若设计得合理,每天三四个小时的睡眠便够了,但是他实践过一段时间之后便放弃了这种少睡的做法,原因是他并没有那么多的工作需要完成,何必少睡呢?不少人在平日里已经忙着填补时间、打发时间,一旦改变多睡的习惯,那么多出来的时间又该干什么呢?空闲时间一多,意味着他们又得去寻找一点事情来逃避无事可干的空虚感,这无异于自讨苦吃,所以他们宁愿选择多睡。

其实睡眠问题都与寻找自身生命意义这个议题脱不开关系。如果一个人明了自己的人生使命,那么他就不用担心在醒着的时候被空虚感、无意义感搞得昏头昏脑。他就可以利用清醒的时间,勤奋地走在实现人生意义的路途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11-10-26 09:56:39 | 只看该作者
真不的容易,感悟很有启发性,祝福你,希望我们都能变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发表于 11-10-26 09:58:59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的状况是:平静地过着凡人的生活,早起早睡,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享受独处的平静,享受与大自然接触的快乐。也为生活中的小事烦恼,但能迅速释怀,因为,一切都会过去的(this, too, w ...
jenny1982 发表于 11-9-9 08:52

这就是佛说的平等心,对愉悦的感受有喜欢,对不愉悦的感受就有多痛苦!痛苦和欢乐是一体两面,如白天和黑夜。你对白天有多贪爱,你对黑夜就有多嗔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11-10-27 04:13:17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佛说的平等心,对愉悦的感受有喜欢,对不愉悦的感受就有多痛苦!痛苦和欢乐是一体两面,如白天和黑夜。你对白天有多贪爱,你对黑夜就有多嗔恨。
武汉小武 发表于 11-10-26 09:58

对的,正因为这个习惯太根深蒂固,所以我们即使有了很大的进步,仍然会掉进这个陷阱里,我看到有本书上说,我们特别喜欢怀旧(喜欢重复体验那些过去让我们愉悦的经验),确实是真的。病友复发的原因之一,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想要原本认为愉快的经验,然而却忘记了,那些执着是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或至少是重要原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楼主| 发表于 11-10-27 05:1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enny1982 于 11-10-27 05:20 编辑

自立精神与恐惧

人不能离开其他人而生活,因为每个人其实都相互关联,整个地球上的生物都息息相关。然而,人若想活得自在,必须追求自立,即在心理上不依赖任何人,否则人际关系不会单纯。过去由于自卑和恐惧作祟,我一方面强装独立,什么事都尽量自己处理,另一方面却深深渴望获得家人、朋友以及他人的支持和好评。然而内心对外界的依赖,到一定程度就不由自主地爆发出来,呈现于外。回首往事,我才意识到在依赖中,我只在乎自己的存在,我只在乎如何透过别人的肯定来获得那个“我”的生存。在我担心家人朋友不支持我,不理解我,乃至抛弃我时,我不可能爱他们,我只关心自己,我只是恐惧的俘虏。当我不再依赖他们,当我对自己发誓,必须自立,哪怕将来饿死、沦落街头,也绝不在心理上依赖任何人时,内心的力量与日俱增,我发现自己居然能向家人和好友付出真心的关怀和爱了。我发现,过去被我视为不得不出手、纯属应付人情的礼物也可以为我所用,作为我对家人朋友关心的载体了。心境不同,手边的事物也会产生不同以往的功用。一个人若能自立,心胸就会开阔许多,生活中的人、事、物也会闪烁可爱的光华。我深深感到,对于病友来说,好的标准不是恢复到以前的模样,而是要能够自立。经济上自立只是基本,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自立,不依赖他人。

恐惧虽然是一,但其体现形式却为多。大家恐惧的东西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自立所走的道路也会显得不同,因为自立就意味着直面一个个的恐惧对象。有些人明明很有钱却总是害怕未来会贫穷,有些人害怕被人指责,有些人厌烦被人打搅,有些人害怕空虚和寂寞……这世界存在的任何东西都可能让某个人产生恐惧,而对另一个人毫无影响。所以了解我们自己才显得如此重要,像洋葱皮那样剖析自己才如此重要。

像洋葱皮那样剖析自己,不单指精神分析,不是的。当你开始探索自己之初,你可能说:“我知道了,我好像只害怕这个。”没人知道,你到底是不是真的害怕那个,包括你自己在内。然而,有一天,那个你认为害怕的事情出现了,你发现自己开始心慌气短、开始恐惧、开始想要逃避,哦,你的判断没有错。怎么办?如果你做得到,那就不要逃离那让你害怕的情境(遇到老虎、蟒蛇不属此类,这些常识不多说),管它会对你造成什么伤害,不要轻举妄动,也就说强忍着不舒服不要采取过去的行为模式,看看这件事究竟能恐怖到什么程度,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承受这种恐怖。你成功了,虽然妄念翻滚、虽然情绪强烈,但你顶住了,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知道,哦,原来这事根本没什么大不了,是我自己把自己给吓住了。你很得意,以为生活将一帆风顺,然后,突然有一天,你明白过来,原来还有些事情让你恐惧着,一层洋葱皮被除去了,露出来的还是洋葱皮,你想看到最里面的东西,你就得继续剥。怎么办?方法还是如上,你意识到,为了活得自在,你必须摆脱所有的恐惧,你发誓做名勇士,敢于直面所有的恐惧。而这种誓言本身为你带来了一定的力量。

当然,你很可能第一次就失败了,即便你发誓要做名勇士,遇到自认麻烦或恐怖的事不逃避,可事情一来,你就不由自主地逃避了。没有关系,哪怕失败了,你也开始对自己的恐惧表现和逃避心态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这样的了解会助长你的勇气。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自己害怕的事情,尤其是病友,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很频繁,所以不需自找苦吃,去刻意创造让自己恐惧的情境,因为那可能会成为另一种逃避的手段。我们要做个脚踏实地的人,不要妄想一步登天,所以我们可以从小处下手,来直面我们害怕的事情和各种负面情绪。最好的对象就是无事可干的空虚感。当你怎么鼓励自己去和别人交谈都做不到时,请明白这不是你的错,时机不对而已。你永远都有机会从一直存在的空虚感入手累积勇气。当你空虚时,当你马上就要打开电视逃避空虚时,请告诉自己:我不这么干了,我想看看这空虚是怎么回事,然后你坐在椅子上不动,想弄明白这空虚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控制你的行为。(我觉得在你空虚时立马想做点什么打发时间时,是静坐/打坐的最好时机,至于打坐,网上资料很多,不多说了,可以参考苟嘉陵的《做个喜悦的人》)。

我们虽然希望活得自在轻松、无需挣扎,但在我们向前迈进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大大地挣扎一番,我们还是要勉励自己、提醒自己,还是要发誓/发愿做一个勇士,否则我们很容易就懈怠了,然后止步不前,沉溺在自怜和苦难之中。如何勉励自己、提醒自己、如何发愿,都十分个体化,什么对你有用,什么让你感觉有力量,提升了你的信心,就做什么。如果某些勉励的话语效果很不好,让你更痛苦、更沮丧、更无力,那么你就需立刻停止。那些话语与当前的你并不匹配,应立刻抛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楼主| 发表于 11-10-27 21:06:27 | 只看该作者
对“静之徐清,动之徐生”的个人浅见

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道德经》第十五章

我没能看懂多少《道德经》,虽然我从头到尾读过几遍,但我基本上不懂。我只会重点把某些看似懂的章节和语句拿来提醒和鼓励自己,譬如“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又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一天,我在看一行禅师的书,里面提到一个很好的譬喻,他说刚榨的果汁会有很多果渣浮在水中,显得浑浊很不透明,但是等它静置一段时间,果渣就会沉淀,上面的果汁就会清澈而透明。哦,我立刻想起了《道德经》中的“静之徐清”,这是在说静心之道吗?不管通过什么办法,只要能够让心安静下来,就会让头脑清明,因为妄念已经止息了。

有一天,我感觉到很累,虽然是下午四五点,但是我决定躺上十几二十分钟,然后突然有人叫我出门,那时候我才躺了几分钟。我并没有多想,就答应出门。为什么?因为我有种感觉,这样躺着并不会消减疲劳,而只会越睡越昏沉无力。在我步行的过程中,我保持一个较快的速度,只关注脚下这一步,慢慢地,我的精神好起来了,我不再疲惫,突然“动之徐生”这四个字浮现于我的脑海。按照我先前的想法,在精力匮乏时步行三四十分钟,一定会是件苦差事,会累上加累。然而,事实正好相反,我不仅消除了困意,还增加了活力。当下我就深深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静之徐清、动之徐生既针对身体也针对心理。如果你保持静的姿态(譬如用电脑办公)已有一些时间,你就要适当地动一下,这么做事半功倍(身体上)。如果你的头脑长时间维持清净,那么也让它动一下,阅读和深思皆可,这样你的头脑就会发挥出它最佳的功能,你能够储存和理解知识而又不被知识所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11-10-27 22:10:4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没有强烈的苦,你就会在肤浅的快乐和低程度的不快中,勉强度日,麻木生存——赞同
我与作者感同身受。推荐路易丝`海的《生命的重建》一书,在新浪读书网上有在线免费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11-10-27 22:14:58 | 只看该作者
186# jenny1982
楼主的心路历程可以令许多人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11-10-28 04:14: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enny1982 于 11-11-3 08:41 编辑

文字的阴影和力量      
        --------善用书籍和词语/句子(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

我们的思想就是由文字所组成的,所以我们深知文字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巨大阴影。当我们脑海里充斥着各类念头,也就是各类文字时,通常我们都会感到痛苦、感到混乱。我们像科学家那样比较客观地思考的时候不多,我们大多被各种相互矛盾和冲突的观念控制着。这是文字/思想的阴影。

然而,文字也可以有正面的力量,也可以成为指月之手,成为我们海上航行的罗盘。因此,我们就很可以理解为什么几千年下来,《道德经》、佛法的经律论、《论语》等还在影响世人,因为这些书、这些文字本身有它自己恒久的生命力,不断为人指点迷津。不管你是否知道某个词语出自哪个朝代,出自何人之手,如果那个词语或句子对你有用,真的能给你支撑的力量,那么它就是你的朋友、你的生活伴侣。不必迷信作者,不必迷信书籍或作者的名声,而是要看那些文字对你本身的作用。也不要执着于特定的文字,生命是流动的,今天适合你的说不定明天你就不需要或不再帮助你反而阻碍你了,所以该抛下时就要抛下。

对于学佛的人来说,这样的概念绝不陌生。在你缺乏力量的时候,你可以持咒念佛,你可以默念经典中的四句偈等。我所认识的一个人对“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四句话特别有感觉,这些文字常常能为他抚平烦乱,带来平静。

我想说些个人的体验作证。在我抑郁情绪较为严重的阶段,常常对未来感到焦虑,有一日夜晚,我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感觉到极大的恐惧,虽然我不了解惊恐的具体表现,但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表现与惊恐有些类似,我整个人有强烈的紧缩感,我太想摆脱那种恐怖,以至于两脚乱蹬,想让自己停止思考,双手抓着胸口,表情也很扭曲,因为想哭却没有眼泪。那一刻,我觉得生不如死,身心实在已经在地狱中。那个时候,或许是想平静的愿望过于强烈,我忍不住在内心大声默念:平~静,平~静,平~静。我不知道念了几声,总之我竭尽全力地念它们,因为除此之外,我别无出路。这两个字对我产生了巨大作用,我真的就平静下来,而且睡着了。这件事,我一直记得,一方面那种惊恐感实在令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我也发觉自己的求生本能可以激发出无法预测的静心体验。那个时候的我知道一箩筐的名言警句,到最后却是从不在意的“平静”两个字给我了暂时的宁静。

趣事:昨天,我开始打开买了很久,但只看过一两遍的《孟子译注》,发现了自己当时夹在书里的一张纸,上面有我的一些心得,说的就是这件事,看来我的记忆力还不差。回想起了那个时候想尽一切办法治疗自己的我,不过具体的印象已经模糊,只留下一些片段和文字。那张纸上是这么写的:
心理暗示:某一天,休息的时候,一种焦虑的情绪升起,心脏感受到了紧绷,于是便大声对自己说(内心暗示,而非口头述说):平静,平静,平静。多次反复之后,果然平静下来,后入眠。

虽然深陷焦虑、抑郁、不知所措,但很明显,我们大家都曾经、现在或将继续走在尽力治疗自己的路上,这份努力别人可能无法理解,但懂的人自然会懂,而这份努力并不会白费,即便有各种各样的曲折,但其实都暗含着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楼主| 发表于 11-10-28 04:22:22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没有强烈的苦,你就会在肤浅的快乐和低程度的不快中,勉强度日,麻木生存——赞同
我与作者感同身受。推荐路易丝`海的《生命的重建》一书,在新浪读书网上有在线免费版。
呼吸心灵-默默 发表于 11-10-27 22:10

谢谢提供地址,阅读《生命的重建》需谨慎,病友不能对积极暗示盲目乐观,其主要部分的积极暗示方法对抑郁病友的作用因人而异,抑郁病友因此大受益的我看不多。倒不妨多关注和实践她《生命的重建》和《启动心的力量》的其他方法,譬如宽恕练习,譬如观想技术改写过去人生经历等。最重要的是去亲身实践以确定这些办法是否对自身真的有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发表于 11-10-28 21:58: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宇仔 于 11-10-28 22:03 编辑

在这里看了快2个月的帖子吧……我可能有点找找的收获吧……以前感觉老想回到以前好的样子……可以去开怀大笑、可以从心底为理想去努力、敢爱敢恨……当达不到这些时就开始自责……现在想想那时候也是通过现实中不断得去改变积累实践而达到的……不是心情好就可以回到从前那样……前一段时间看了《走出抑郁》感觉帮助还是很大……至少现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负面思维,然后去改变……真的有效果……转变我感觉是慢慢发生的……我妈妈也在看……说一是可以帮助我……二是丰富自己的知识、她是妇产科医生也遇到过产后抑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11-10-31 07:38:50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看了快2个月的帖子吧……我可能有点找找的收获吧……以前感觉老想回到以前好的样子……可以去开怀大笑、可以从心底为理想去努力、敢爱敢恨……当达不到这些时就开始自责……现在想想那时候也是通过现实中不断得 ...
宇仔 发表于 11-10-28 21:58

你很幸运,你的母亲可以理解你,支持你。进步是一点点积累而来的,欲速则不达,某一天量变成质变,你的病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11-10-31 08:14:04 | 只看该作者
从家庭关系入手探索自己

我们既可以从无聊感入手来了解自己,也可以由家庭关系来加深对自己和家人的理解。我们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总是遵循着一些固定的模式,吵架的方式和内容往往也老套得可怜。一次又一次,我都惊讶为什么发生在家人之间的问题老是围绕着有限的几个议题打转,应对的模式也总是重复又重复。争吵、冲突多的家庭,往往就生活在“我不满足你的表现,你认为我不应该像现在这个样子”这一原则的控制下。你不关心我现在的样子,不了解我现在的身心状况,你只想我变成更符合你意愿的我。我呢,也有同样的想法。另一方面,我们都“自尊心”满满,可以口头上或心理上指责或评价别人,但不喜欢别人来教导、指责和评价我。我们能背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名言警句,但我们显然执行不了。

一个人若能变得清醒起来,那么自然而然就会看到,冲突的双方往往在纸上谈兵,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脱离现实,就假想的东西在争辩不休。这假想的东西,就是“理想的你”,“理想的我”。争吵的主题无非就是“你现在不对”,“你应该怎么样才好”,“你这样叫我丢脸”,“你看别人怎样怎样,为什么你不怎样怎样”……举个夸张点的例子来说,有些时候我们对对方的要求往往等于对一个不会走路的人说:“请你来一次百米奔跑”。纸上谈兵永远都不能解决问题。对方的表现或许真的害人害己,但若我们放弃对他的深入了解,而只想挥着鞭子驱赶他到达目的地,那么事与愿违就是对我们的回报。更何况,我们还有一个不得不接受的事实,那就是即便我们用尽了方法和精力去深入了解他,希望他摆脱害人害己的行为,没有他自己的醒悟,我们所能起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那是因为一个人若不自立、自助,外来真诚的帮助也不能起大作用。我深感这件事很无奈,却也只能接受。就像一个家人看得到自己的孩子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并且也尽了力去帮助他改善,但孩子就是不肯改变,这样的事情,我只能有无奈来概括。可我发现,许多家长的痛苦就在于无法认清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和独特的行为表现,势必在某些方面不能如你所愿,如果你执着于一个“更好的他”,那么你就不能接受他的现状,你就会受苦。而实话说,这种受苦毫无益处,真的是一丁点的益处都没有。对你没有益处,对孩子也没有益处。

如果你有孩子,你永远是他的父亲或母亲,但父亲或母亲的职责就如生命本身一样是变动不居的。我看到的情况则是,很多父母一直在用同一套模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哪怕他已经长到了30岁。而在这种情形下,我发现很多所谓的成年人在心理上仍然没有断奶,一出什么大问题就会想要由家里帮忙解决,当然这些问题表面看上去是大得多、重要得多了,但他未断奶的心态却没有什么变化。父母承担着不变的职责,于是孩子与父母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互动模式。成年人在同事面前风度翩翩、平易近人,可一到家里被母亲说上一句两句,就瞬间怒火满胸、气急败坏,这样的情景不是很常见吗?一个人若真想自知,如果能花点时间仔仔细细分析及观察一下自己与父母、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模式,一定会受益匪浅。毕竟,与家人相处的你是更真实的你,而与外人打交道,你总是要将自己掩饰一番,伪装一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11-11-1 09:34: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enny1982 于 11-11-1 09:35 编辑

不妥的家庭教育

通过实际生活,我归纳了一些不妥的家教方式,从而阐述更为合理的教育方法。错误或者收效甚微的家庭教育方法如下:

1、言行不一。父母教导小孩的自己如果做不到,孩子是不会理解那些道理的,他只会有样学样。

2、重言轻行。在孩子的行为方面,光靠说道理是不行的,要制定相应的规矩。譬如让孩子明白“有劳才有得”的道理,就必须向孩子展示整个过程,可以让孩子干家务,干完后,可以奖励他一些奖品,表示对他劳动的回报(并不一定要每次都给,应逐渐地让孩子明白家是大家共同的家,不管年长、年幼,都对这个家有着相应的责任)。又比如,做饭了之后,让孩子帮忙收拾碗筷,表明相互合作、共同分享的重要性。还可以经常带孩子观察一些农田、工地等的劳动场景,开阔孩子的眼界和心胸。“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并非虚言。

3、辱骂、殴打。辱骂、殴打削弱孩子的自信心,令孩子自卑,遇到挑战容易临阵退缩。家长必须要警醒,如果能刻意提醒自己在脾气上来的时候深呼吸以克制打骂孩子的冲动,久而久之,家长自己的心态也会有长足的进步。

4、宠溺。轻易满足孩子的各类要求,会使孩子形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恶习。孩子会变得非常自我中心,而不会考虑到他人的需求,很难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很难交到知心好友。孩子很容易依赖成性,无法自立,并且害人害己。对于孩子的要求,家长应该有清晰的标准,满足基本要求即可,不能培养他奢侈、浪费的习惯。

5、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目前常见的成龙成凤的标准无非是工作光鲜、钱多、家庭稳定、有房有车等等。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家长时常挂在口头上的“我只想让孩子有个健康的童年,我只想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了最大的空话,凡是可能让孩子成龙成凤的课外辅导班、家教、竞赛,一个个都不能错过,孩子失去了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失去了童真,失去了好奇心。失去了童真,孩子真正的能力就无法培养和发挥,以后最大的可能不过是从事一份过得去、能胜任的工作,不咸不淡,再用其他的娱乐活动来填补工作的不咸不淡,一辈子浑浑噩噩。许多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样浑浑噩噩,结果却用自己的标准塑造了另一个浑浑噩噩的人生。你认为不浑浑噩噩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是孩子所要的吗?对于孩子来说就不是浑浑噩噩吗?花点时间真正深入了解孩子才是正道。不要光用你的头脑去了解,而是用你的双眼、用你的双耳、用你的感觉和直觉去观察你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楼主| 发表于 11-11-4 07:3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enny1982 于 11-11-4 07:32 编辑

再说内心与外境的关系

      我这里所说的内心指的是思想和情绪,而外境则是除此之外的一切包括身体觉受(如冷热等感觉)。当我们刚出生时,不会说话,不会行走,每个小孩在刚出生的时候看起来差不多,即便确有差异,但就统计上来说,也不会有过分的差距。接着自然而然地要涉及到家庭教育了,这家庭教育就是外境。出了家门,又触及到社会教育。到了学校又接受学校教育。不用像科学分析抑或者做论文式地去探讨我们一生中各种外部因素对我们性格的成长究竟有何影响,但只要仔细审视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我们不难看到其中的因果联系。总而言之,我们内心的骚动与外境的刺激可谓关系不小。简单来说,内心与外境根本无法脱离开来说。所谓在内心上下功夫岂能离开外境?因此我们要善用外境的一切,来认识我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抚平焦虑和抑郁,一步步地迈向健全的人生。

      病友首先要认识并去除的一种固定心态,那就是责备自己内心不够坚强,以及认为“身处什么环境并不重要,一切问题只因自己心理脆弱”,这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在这里,我想多重复一个例子。比如你本性善良温柔,爱惜生灵,那么你被迫去做屠夫的工作,你总也干不好,别人和你都可能认为这是你心理承受力不够的缘故。但你仔细思量思量,是这样吗?在我的观点是,假若你心理承受力变“强”了,在干这工作时面不改色心不跳,反而大有心理问题存在,因为你已经麻木不仁了。因此,一个人不可能在与善良天性不匹配的任何外境之下久留,这根本不是你的心理问题,而是你的正常反应。如果因为这个理由,而认为自己生了病,这着实可惜。因此,一个人真的要不时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否真的匹配自己,身体反应、情绪变化有时候都会揭露它,可因为各种原因,人们会认为离开目前这个环境是不好的,是不应该的,是对不起家人的,所以勉强自己、甚至欺骗自己继续留在原地不动,然后越陷越深,因此也就身心皆疲惫不堪。

      关于这点,大家也可以参考弗兰克的《活出意义来》,大家必须明白有些所谓心理问题并非真的是心理问题,而是人生经历中必然会遇到的一些困惑,加以认识和了解,便可将自己的生活推向另一条更适合的轨道。从弗兰克的书中我摘录一个很能说明该点的例子如下:

      有一位高级美国外交官到我在维也纳的诊所,希望能继续接受精神分析治疗。他已经在纽约接受一位分析家治疗长达五年之久。一开头,我就问他为什么会认为自己需要分析?第一次分析是在何种情况下开始的?结果我弄清楚原来这位病人不满意他的事业,并且感觉要遵从美国的外交政策非常困难。然而过去那位精神分析家一再地告诉他应该跟父亲和解亲善,因为美国政府及其上司皆为他父亲的"心像",因此他对工作的不满是由于潜意识里隐藏着对父亲的憎恨之故。分析持续了五年,病人愈来愈接受分析家的解释,直到最后他已经看不见现实的森林,而只见到幻影的树木。我与他会谈了几次之后,问题清晰呈现,他的职业使其求意义的意志受挫,他真正地渴望从事其它种类的工作。我认为根本没有理由不放弃这份事业,他如此做了,结果非常满意喜悦。最近他向我报告,虽然从事新工作已经过了五年多,他仍然深感满意。对于这个病例,我怀疑是否要像对待一位神经官能症患者那样去处理,我认为他不需要心理治疗,甚至也不需要意义治疗,理由很简单,因为事实上他根本不是病人!并非每个冲突都必然是病态的,有许多冲突可以是正常而且健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5 20: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