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美惠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阳光小屋——我的读书随笔专栏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08-12-17 06:32:38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我前些日子写完以后发在我的新浪博客阳光小屋里,得到了不少圈子的加精,有人把这篇文章告诉了这本书的作者甘露春医生,他也专门来到我的博客留言,甘露春医生写到:阳光小屋,谢谢你的支持,甘医生看到你的文章了。很感动。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一起真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幸福。加油!

甘露春医生的助手水冰儿在我博客里写到:慧慧,我借了你的文章。谢谢支持。

能和这本书的作者本人亲自交流,感觉很有趣,写的读后感能够得到作者的认可,也很开心。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8-12-17 16: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08-12-17 17:00:33 | 只看该作者
     学会享受慢生活——读《慢生活》有感

最近在当当网购买了《慢生活》一书,用了几天的时间就看完了,感觉真是受益匪浅。据说慢生活(风靡全球的健康生活态度同类图书累计销量1000000册以上) 这里提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阅读态度。洪昭光教授教我们慢生活,越慢越健康。我原本就是一个慢性子的人,看到这本书就感觉非常适合自己。
  “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

   当然,工作重要,但闲暇也不能丢,现在的节奏太快,所以才要学着放慢脚步,让自己不至于太辛苦。这样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支点。

——“慢生活家”卡尔·霍诺

   乐观豁达养天年,人要善于有张有弛。要像《如歌的行板》韵律一样,有快有慢。使自己身心得到平衡。我的性子很缓慢,不着急,做什么都是徐徐缓缓,最后也都做好了,这样对健康很有好处。

——著名作家金庸

我们正处在一个把健康卖给时间和压力的时代。忙,特别是心理上的忙碌感所带来的伤害,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那种不眠不休的工作是一种自杀式的生活。

——英国时间管理专家格斯勒

     在书中提到:生活方式疾病已经近在咫尺!真没想到,生活方式竟然成了我们自杀的工具,作为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强调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尝试过一种慢生活。洪昭光说:“慢生活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匆匆忙忙、纷纷扰扰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这里的‘慢’,并非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
  慢生活的目的是健康,而健康的核心就是亲近自然,顺应自然。怎样才是顺应自然呢?洪昭光认为,就是顺应日月运行,生命运动,四季变化的规律。一天的时间中,工作、生活、睡眠三者各占约8小时,不能偏颇。只要偏离这个生命最基本的规律,就必然要用健康来偿还,人人都不例外,“慢生活并非散漫和慵懒,而是自然与从容。”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还是至理名言,为了争取时间,不惜牺牲自己身体健康的实例常常出现,很多年轻人也表示,没有谁愿意过匆忙的生活,但在竞争社会,如果自己不迎头赶上,恐怕很快就要被后来者超越,到时候生活倒是慢了,但也没有了工作。洪昭光也认为,虽然大部分中国人还不具备“慢生活”的现实条件,但“慢生活”的价值理念可以并也应贯彻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
    我曾在一篇《中国人需要慢生活》文章中看到近日某媒体的调查显示:84%的受访者确信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只是在疲于奔命”成了多数人的共同感受。不仅在中国如此,世界卫生组织曾有调查:每年全球有190万人因劳累猝死。
    文中写到:从个人生活层面上看,“快生活”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亚健康状态。据统计,因为长期生活在“快生活”中,目前中国大约有3000万抑郁症患者。“快生活”也使文化发展趋于粗鄙化,使整个中国文化市场上充斥着文化内涵极其稀薄的图书和低俗的影视娱乐节目。“快生活”还使道德风尚受到挑战,甚至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快餐式”的感情生活时尚,使两性关系变得随意而混乱,太多人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降低,更严重的是,还导致了艾滋病等性病的蔓延。
     从社会层面看,发展节奏过快的负面影响也已经很明显。比如,过于快速、“萝卜快了不洗泥”式的工业发展,使中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最近太湖、巢湖、滇池等接连发生严重蓝藻爆发,据悉,目前中国境内80%的湖泊的水已经坏死,七大江河的大小支流几乎全部坏死,以至于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警告道:我国水污染已经逼近危险临界点。
    还有,因为城市化太快,很多城市的房价产生了巨大泡沫;因为高校扩招太快,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正在不断下滑;因为社会进入“汽车化”太快,一些大城市似乎一夜之间就变得拥堵不堪,空气质量受到威胁,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能源的紧张……
   别走西方“速度病”的弯路.

    怎样过“慢生活”
            在<中国人需要过慢生活>文章中提到:
  首先必须予以澄清的是,正如“慢生活”的倡导者们所指出的那样:“慢生活”并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也不是要拖延时间。同理,“慢发展”也绝对不是要甘居人后,更不是一味地不讲效率,或为竞争力低找借口。“慢发展”是为了确保发展的方向和平衡。显然,只有方向正确且步履稳健的发展,其成效才更值得期待。
  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上来看,中国当前最大的欠缺并不在发展速度,而在于发展质量。如此背景下,宁肯慢一些,甚至宁肯停下来,抬头看清方向后再决定下一步向哪里走,显然是很必要的。这需要相关部门有相当大的勇气,抛弃以“快”为核心的发展纲要,别老是强调过去一年有多快的发展,而是制定并营造出如何提高民众“慢生活”质量的指标和氛围。比如,可以适当地把“阅读书籍量”、“人均每周运动小时”、“某种‘慢生活’活动参与人数及比例”、“民众的生活压力指数”等等,作为地方政绩的考核重要标准。

  从个人生活质量的角度考量,“慢生活”更是一种应该上升到哲学高度认识的生活主张。约翰·列侬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如果一切以速度至上,以效益为第一,没时间等待,没时间感受,唯恐稍纵时间就会失去机会和金钱,这种“工作机器”、“时间奴隶”式的生活,或许外表可以很光鲜很风光,但其内在却肯定是颓然彷徨的。
  是故,要提高个人生活质量,需要每一个社会的群体形成某种对“慢”的共识。当然,中国人之所以越来越崇尚“快”,甚至习惯于“疲于奔命”,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说,这与传统有关,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所崇尚的读书人要“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庄稼人要“黎明即起”、“昼出耘田夜绩麻”,官员要“夙兴夜寐”、“周公吐哺”等,便可视为“快生活”的基因。再譬如,这也与当前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关,对未来的不安甚至恐惧心态,牢牢地将许多中国人绑在了全速前进的列车之上,形似一个个因高速旋转而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的“陀螺”。所以,要真正让人们接受“慢生活”的状态,或许需要一种哲学的启迪,一种文化的熏陶,一场全社会的反思。

   这种反思的基点,首先要做的是颠覆我们“以快为先”的社会哲学,比如,某座建筑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我们第一反应是类似于“深圳速度”的感叹,却不是“这建筑是否质量过硬”。某位教授几年内出了不少著作,我们往往会惊叹于他的“多产”,却很少会去想“到底有多少著作是有影响力、有价值的”。只有社会大众不再形成固有的对“快”的崇拜,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到:首先,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其次,“慢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更稳固、更妥切、更持久的发展;“慢生活”是一种技巧,同时也是一种健康、积极和自信的态度;“慢”下来一些才能获得生活的真谛。那样,整个社会的节奏才会有效地放慢下来。

其实慢有很多优点。
一、慢让人积极
二、慢让人坚强
三、慢让人从容
慢生活”重在热爱生活,懂得生活,享受生活
    慢下来,让工作真正变成一种享受,让感情真正进入心灵成为一生一世的追求和慰藉,改变因为太快而身不由己,来不及思考的“陀螺”状态,是在这个浮躁时代保持一份清醒,一份独立和一份幸福的重要秘诀
    可能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实现“慢生活”的社会经济条件,我们普通人不能实现慢生活,但却可以实现慢节奏、慢速度、慢心态。在这“三慢”中,最重要的是慢心态,大家只要记住“人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时空中做一件事情”,“着急于事无补”这两点,心情就会平静下来,就不会被时间“捉住”,成为时间的奴隶。其实,我们比照慢生活的标准,就会发现,要过慢生活也并不是太难,也不会因此丢掉你的工作
    其实,“慢”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能力——慢慢运动、慢慢吃、慢慢读、慢慢思考……所有这些“慢生活”与个人资产的多少并没有太大关系,只需要有平静与从容的心态。当盲目的大多数人被不断加码的“快”要求并催眠的时候,少数清醒者有快乐生活的能力,是一种综合了明确的方向感、超然的定力、聪明的游刃有余的能力。
     上班时,我们认真、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下班后和孩子、老人共享天伦,业余读读钟爱的古诗词,练练书法,周末全家人则一起去爬山、逛公园、会朋友。纵然红尘万丈,人群忙碌匆促,我们却似乎可以岿然不动,保有内心的平静、淡定和从容。秘诀?全关乎心态,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不受时尚和潮流的影响,坚持自己的一套。如果我们能掌控生活的速度,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放下,什么时候要加快脚步,什么时候必须驻足,什么时候又该跃起,放慢脚步,倾听内在的声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  

那么,就在自己小小的一点闲暇里,让自己享受慢生活吧。我要慢慢地把我的大大的书橱填满,慢慢地倚在我的床头上看完他们,写下我的读后感;我要慢慢地给家人给做美食,看大家开心地吃;我要挑选最好的家居用品,让自己看了就热爱生活;我要在暖暖的阳光里,收拾花草树木,慢慢地松土浇水,看它们荣了又枯,枯了又荣;我要躲在被子里,慢慢看完感兴趣的碟片,随意放声大哭和放声大笑;我要摆脱自己给自己的束缚,学会没心没肺地活着,不要总是双重人格;我要慢慢地陪爸妈逛街,说话,散步,听他们的唠叨,看他们老成我的宝贝。
   快工作慢生活,努力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08-12-18 02:29:05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好文,建议惠子老师独立成篇发表。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08-12-20 09:00:09 | 只看该作者
这些文章我在我的博客里是独立成篇发表的,在这里就不用了吧,集中在在一个专栏里也不错,也让我努力坚持写下去。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08-12-20 09:02:01 | 只看该作者
        更新我们的家教观念——读《不可忽视孩子的20个问题》有感


          <不可忽视——孩子的20个问题〉是我在当当网邮购的一本不到150页的小书,价格打折以后才5.6元,真是非常便宜,然而就是这本薄薄的小书让我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作者是被称为家教救星的王晓春老师。我把书中的要点抄下来,经常提醒自己。


        这本书选取两个视角谈家庭品德教育:一个是更新观念,一个是问题研究。

      王晓春老师强调的一点是,决不能把品德教育理解为不断挑孩子的毛病加以纠正,那就成“挑错教育”了。品德教育的重点是
发现孩子的优点,予以肯定。只是因为这本书从问题出发,带有“诊疗”性质,所以采取了这样的写法。


      王晓春老师在这本书里对孩子的自我中心、自理能力差、依赖、缺乏责任感、胆小、冷漠、虚荣、攻击性、说谎、不知孝顺等20个问题用案例进行阐述,并做出专家评析,给出对策,让人读了以后非常受启发,由此对王晓春老师也非常的佩服。


     在第一部分家庭德育新思路里,王晓春老师提出,要把家庭品德教育,从居高临下的“训诫”中解放出来,从墨守成规的“管束”中解放出来,从封闭僵化的“管束”中解放出来,才会有实效。王老师又特别强调,道德最怕双重标准,现在很多家长,老师自己并不能算是“龙”或者“凤”,却强迫孩子必须成龙成风,否则就骂孩子“没出息”,这就是双重标准,双重标准来源于不平等,道德成了压制对方的武器,而不再是大家都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王老师分析得非常到位,反思自己,对孩子、对学生是不是也常常用双重标准?还有哪些做得不够好?孔老夫子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如果不爱听别人说我没出息,我就不能轻易说儿子、说学生“没出息”,大家都用共同的标准来衡量,这才是平等的亲子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第二部分家庭德育常见问题及对策,王老师提出孩子出了毛病,家长思路正确,归因合理,对策恰当,品德教育才会有实效。这里给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关于分析自我中心的这一章。


     自我中心是现在独生子女存在的最突出特点,通过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王老师指出,造成孩子自我中心的原因很简单:你老把他放在中心位置,他自然就习惯自己是中心了;你总是像伺候皇帝一样伺候他,时间长了,他自然找到就找到“当皇上的感觉”了。可以说,造成孩子自我中心的根源在家长身上,怪的不得别人,也怪不得孩子。要知道,自私的孩子是感觉不到自己自私的,它表现出来的只是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种方式使别人感到他是自私的。问题时,很多家长本人为什么感觉不到孩子的自我中心的呢?因为家长没有分清“照顾者”,“帮助者’,和“奴隶”的界限,不小心自己沦为“奴隶”,孩子自然就成为“奴隶主”了。家中有“奴隶”,是孩子产生自我中心不可缺少的土壤。


     让我更佩服的是王老师一针见血的分析了为什么很多家长心甘情愿给孩子当“奴隶”呢?除了传统文化缺乏平等意识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有求于孩子——家长想通过孩子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比如让孩子实现家长没有实现的理想,让孩子成龙成凤给家长争面子等等。家长如此殷勤地服侍孩子,往往有一个交换条件:“我什么都满足你,只要你好好学习“,可见,家长给孩子当”奴隶“并不是无条件的,这里,看到了隐藏在背后的自我中心。所以自我中心的孩子往往是自我中心的家长培养出来的,这种说法真是一针见血!


     在如何克服孩子自我中心的对策中,王老师提出,首先要克服自身的自我中心,不要把孩子看成实现家长“战略部署”的工具,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前途首先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长是帮助者,而不是塑造者。家长若有此“平常心”,就不会过分殷勤地围着孩子转了。孩子失去了“人造卫星”,慢慢也就淡化了“中心感”。


     其次,家长不要过分照顾孩子,要努力和孩子平起平坐。教孩子换位思考,家长要找各种机会,引导孩子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这对克服孩子的自我中心很有帮助。


       现在的很多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而且由于家长的溺爱和过度保护,许多孩子自立能力之差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他们似乎永远长不大。实际上,生活能力差的孩子,心理很难健康,他们一旦离开家长,会遭遇诸多不便,他们的生活会充满一连串的挫折,这绝不会是快乐的人生体验,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使他们很难没有自卑感,谁能保证让他们过一辈子寄生生活?很多家长如此溺爱孩子,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一个非常简单但是极其重要的人生哲理:家长不能替孩子活着。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的日子要自己来过,人生之路要用自己的脚来走,他的本领要靠自己来历练。用进废退,只要家长包办代替,孩子的能力就会退化,家长的过分热心,肯定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家长越勤快,孩子越懒惰,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幸亏我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在我们家,家务活是我和老公、儿子都一起来承担的,儿子能做的事我都让他自己干,家里刷碗、拖地等活基本上都是儿子承包的,很小的时候我就让他自己独立一个房间睡觉,自己的书包、书桌、房间让他自己学会收拾,简单的饭菜教他学着做。儿子不但自理能力强,学习成绩也非常好,其实这也很合乎逻辑:只有经常用时间于实事的人,才能学会珍惜时间,寄生者都是浪费时间的高手。听到有的家长说“我多替孩子干点儿,是为了腾出时间让他学习。”问题是,你腾出的时间,孩子学习了吗?很可能这些时间被他浪费了。经验告诉我们,学习效率最高的孩子,往往是那些自理能力强的孩子。还有的家长说:“让孩子自己动手,我看着着急。”没办法,只有耐心。孩子初学乍练,动作缓慢是正常现象。家长替孩子办,倒是快了,但快的不是孩子。


     王老师剖析了包办代替其实是很多家长自己的心理需要,他们是在伺候孩子中找到自己价值的。“孩子离不开我,可见我多么重要。”他们不知道,这种本来合理的想法做过了头,就变成了“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不顾孩子的发展了。


    另一个原因是有些家长本人的幸福观有问题,在他们看来,幸福就是有一大帮人伺候着,自己什么也不干,于是他们就把这种“幸福”“落实”到孩子身上去了,他们不懂得,真正的幸福是克服困难,超越自我。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想清楚:我不能替孩子活着,否则我可能造就一个废物,不但孩子不能得到幸福,我自己的后半生也无法幸福,还给国家增加一个负担。


     在后面的一些案例中,王老师也都有非常精彩到位的点评,显示出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力,让人看了受益匪浅,对照文中举的典型案例,我感觉我儿子还是比较懂事的,自理能力也强,我和老公都不娇惯他,家庭氛围很民主,也经常引导孩子进行换位思考,引导孩子学会感恩,也带孩子去儿童福利院作义工,让儿子学会为这个社会去奉献自己的爱心。我自己也努力和孩子一起成长,努力做学习型的妈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材,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8-12-20 09: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08-12-20 09:04:09 | 只看该作者
      富裕时代,我们怎样教子?——读《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


      很多人都有感触,曾经,人们生活艰苦,整日为温饱奔波,而那时,孩子反而懂事听话,今天,生活开始富裕了,男孩女孩却变得不可理喻,教育他们也显得日渐艰难。读了王晓春老师的《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真是很有感慨,这本书值得现今的家长好好看看,看看我们怎样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有责任感的好家长!这本书为天下为人父母者送上的不仅仅是教子的理念、经验和技巧,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去爱他们才对、才好,还有那来自王老师内心深处的同命相怜的关怀。


      这本书由北京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王晓春撰写。针对我国走向富裕时代后越来越凸显的家庭教育问题,王老师透视了问题:“四类中国家庭易犯的中式错误”;分析了缘由:“三样单靠金钱永远买不到的东西”、“八种要不得的心态”;开出了良方:“九件富裕时代的不可为”、“七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策略”、“五种不妨一试的做法”。在写作风格上一改以前学院派的文风,而是像与我们促膝谈心,娓娓道来。


       这本书在第一章美国父母的抱怨中写到:今天,与他们的前辈相比,他们的孩子几乎无能到了惊人的地步。美国有太多的年轻人,面临一大堆困难和麻烦,但却没有应付的能力。国家富强、生活富裕,本来是天底下老百姓的共同愿望。可是,为什么富强如美国,富裕如美国人的时候,下一代反而出现了很多问题?而二三十年代,美国到处都是穷人的时候,反倒还没那么多事儿!富裕的生活,看来的确是对家庭教育的挑战。中国父母的尴尬是:生活好了,孩子反而弄不好了。确实是“日子天天向上”不等于“孩子天天向上”。 “富裕时代怎么教子”真是一个非常棘手难办的问题。


      王晓春老师认为这是因为家长的家庭教育思想停留在生活贫困时代或者仅得温饱的时代,他们只看见过当年自己的家长怎样做父母,没有研究过今天该怎样做父母,他们是用贫困时代的办法教育富裕时代的孩子,就好像在农业示范区的最先进的大棚里用“刀耕火种”的办法种庄稼一样,其结果只能是令人哭笑不得。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家庭教育的新情况和新规律。形式变了,家庭教育要转轨了。家长们必须进培训班,重新学习做父母。


     在第二章四类中国家庭易犯的中式错误,王晓春老师据他观察、分析,出问题的教育大致有以下4种情况:


          咬紧牙关,小百姓养出娇子逆子
      只会花钱,暴发户养出败家子
      贵族教育,权贵者养出花花公子
      借子求胜,好胜父母苦苦逼迫孩子


       我认为这几句话总结得非常精辟到位,可以说一针见血。


       虚荣、奢侈、自私、不孝,孩子的这些个毛病,其实全是家长的溺爱教会的。自己系的死结,想让别人去解开,这是中国许多家长和教师的毛病,该变变了。


      还有很多家长用“爱”压迫孩子,而孩子则用“爱”剥削家长。成年人有了钱尚且把持不住,何况孩子。当一个孩子指导家长已经给他准备好了一切时,他还有必要去奋斗吗?用家长的钱摆阔,其实是最没出息的事情。


     以前出国留学都是和“勤奋学习”.”辛苦打工“联系到一起,现在很多有钱人赶时髦把孩子送出国门去留学,这些小留学生们在国外是高消费,一个比一个阔。真不知他们是来求学呢,还是来享受呢?这类留学生,被称为”留学垃圾”,足以把中国人的脸丢尽了。因为家里有钱,很多孩子就不想凭自己的力量奋斗,结果成了一个只会吃喝玩乐的“宠物”,他能有什么前途?他很会花钱,但不会挣钱,前途可想而知。


     书中的第三章介绍了有三样单靠金钱永远买不到的东西,分别是:孩子的成绩好,孩子对父母好,会疼人,父母的安全感。


     现实生活中总有些家长想用满足孩子一切需求的做法来换取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糊涂观念。给钱越多,孩子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吗?王晓春老师说我们看到更多的情况是:家长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反而越来越不知足,胃口越来越大——欲壑难填。而一般来说,孩子的物质欲望越多、越强,则学习的欲望就越少、越弱。对于孩子来说,物质欲望和学习欲望(学习积极性)一般是成反比的。孩子越追求物质,越远离学习。这一点我认为自己做得还不错,平时儿子表现好,一般都用买书的方式来奖励他,极少用钱来刺激他,我的父母有时愿意用金钱来刺激孩子,我总是非常反对,不让孩子去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为了孩子,我们不怕花钱,但是钱不能让孩子这样乱花!如果你想用钱拢住孩子,你就被拿住了。


     在八种要不得的心态中,王老师提出第一条就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不知限度。因为孩子少,家长多,一人给一点就足够服饰的了。钱总是离享乐进,离学习远。倾全力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是教育意识薄弱的表现,问题不在于我们有条件给孩子花多少钱,而在于,我们给他花多少钱对他的成长最为有利。这需要清醒的头脑,还需要进行论证。盲目的往孩子身上花钱,特别明志,还遗害无穷。其实有些人在孩子身上花钱,实际上是在满足家长自己的虚荣心,王老是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而比露富更可怕的,是装富,会造成孩子严重的自卑心理。很多家长为孩子花钱,其实是补偿自己的受穷心理。说到底,很多家长如此给孩子大把花钱,主要还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自己的心理满足——他要让孩子替他重过一个富足的童年。所以溺爱背后,竟是自私,就算不说自私,起码可以说这种家长“糊涂”吧?补偿心理失控,不但可能害了孩子,还有可能直接害了家长,有一些贪官就是为了孩子的“前途”走上犯罪之路的。


    还有的家长认为,会挣先得会花,会花自然会挣,问题是从小有大款派头儿,长大就是富翁吗?殊不知,这完全是两回事。我们见到的逝世时,绝大多数小时候会花钱,能消费的孩子,长大了反而没有多大挣钱的本事,但是他们花钱的习惯已经养成了,不花难受,那怎么办呢?如果家长是有钱人,这种子孙的唯一本领就是争家产,就好像电视剧《大宅门》里的不肖子孙一样。《大宅门》里的子女们还有遗产可争,没有遗产的子女可怎么办呢?那就更糟了,胆小的只好忍受更多的失落的痛苦,埋怨自己没有一个阔爸爸,胆大的就可能铤而走险,他想快速致富,赶快享受大款的生活,结果恐怕是要触犯法律的。认为孩子能花钱一定能挣钱,王老师认为这种心理现象很有趣,细想起来,其实是一种幻觉,一种梦境。王老师在书中也交流了自己的教子经验,他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你记住,不用学花钱,学挣钱的本领。花钱谁都会,将来现学都来得急,而挣钱的本领将来现学是绝对来不及的。”


     王老师在书中提到更可笑的是一些家长认为我花了钱,你们就该把他教育好。他们把自己做生意的一套经验办到了教育上,他们相信,或者说他们愿意相信:只要肯花钱,不用自己管,也能买来一个好孩子。这些主要是指一些贵族学校的家长们普遍的心态。王老师说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已经够外行的了。如果再以为花钱就能买来一个好孩子,那就实在糊涂到一定程度了。教育孩子不是做买卖,教育另有规律,有钱兴许能使鬼推磨,但不一定买得来一个好孩子。好孩子不会用钱堆出来的,是教育出来的,而且,首先是家长教育出来的,自己的孩子就的自己教。孩子长大又没有出息,首先决定于家庭,主要决定于家庭。王晓春老师讲他见过不少的家长,如果他们没有什么钱,倒可能把孩子教育好,不幸的是他们有了点钱,又不会花钱,结果硬是用厚墩墩的票子把好端端的孩子活生生地给“烧”坏了。往大了说,这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损失,以老百姓的话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书中还教给我们九件富裕时代的不可为分别是:
     孩子的物质要求,凡是过分的,一概不满足
     就算要求合理,只要不是急需,也别即刻满足
     绝不出于虚荣和攀比给孩子买任何东西
     在孩子面前绝不要露富,宁可装穷
     不要过早教孩子消费,不要刺激孩子的消费欲
     禁止孩子买彩票、赌博
     不要只顾满足孩子的物质面要,要注意孩子的精神需求
     送孩子出国留学要慎重
     不要送礼物贿赂老师特殊照顾自己的孩子


     总之,时至今日,除非我们决心做一个学习型的家长,否则,你真不如一开始就不要生孩子。有很多跟不上形势的家长,都是好人,都一心想把孩子教育出个样儿来,不辞辛苦,不怕花钱,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屡战屡败。他们活得太累,简直是狼狈不堪。所以,能不能跟上家庭教育的新形势,能不能做一个学习型的家长,成了富裕时代家长们普遍面临的新挑战。



    我决心做一个学习型的家长,多重视自己和孩子精神方面的需求,淡化自己和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作好孩子的榜样,和孩子一同成长,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有责任感的好家长!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才!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08-12-20 09:10:27 | 只看该作者
坚持就是一种本领,坚持是一种习惯,坚持是一份责任,坚持是一种幸福!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08-12-21 10:07:16 |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心痛的妞妞——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第一次接触周国平的散文,应该是三年前在新华书店买回这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三年后,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又重读了这本书,他对女儿的那份爱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感慨万分。




   《妞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妞妞的父亲是个哲学家,母亲是个天真未泯的小女人。他们的婚姻虽有问题但感情新鲜别致。对于父母而言,妞妞无疑是一个天使,但这个天使来到人间十八个月后便被上帝召回。她徘徊在无可挽回的死亡的旅途上,却一路播洒欢笑。在此过程中,哲学家一直思考着生与死的重大问题,而小女人慢慢成长为一位真正的母亲,三个人彼此依赖,彼此温暖,愈陷愈深。每个生命都是偶然的,但这并不妨碍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有些生命是短暂的,但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妞妞》一书没有那种呼天抢地的大悲大痛,它拉家常式地娓娓道来,不渲染,不溢美,它的苦与笑都是直击人心的,它对生命的尊重和爱让人肃然起敬。这不仅是一本不幸的父亲悼念他早夭爱女的书,更是一本颂扬生命,也缅怀和反省生命的书。本来很容易沾染的文人习气,因哲学的底子而显厚重;本来很容易出现的伤情、滥情,因情真意切和克制收敛的叙述方式而感人至深。  




      人生是一个过程,结果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因为有死亡的背景,所以生命才应该得到认真的尊重。




  虽然明知生命短暂,人生无望,周国平夫妇,还是坚持给妞妞买玩具,教妞妞说话,给妞妞听音乐。有护士告诉他们,有些人,得知婴儿患了这病,常常会把婴儿丢弃在门诊室门口,一走了之。扪心自问,若是我(你),我(你)会如何?然而,周国平夫妇,却直到妞妞生命最终一刻,甚至妞妞死后,仍不愿放不下这块心头肉,因为,周国平说:爱不怕徒劳。




     在《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中,用到最多的,是疑问句。这是疼痛展开的中心地带。作为对亡儿的怀念,整书的基调是阴郁的,沉闷的,让人感觉到一种钝钝的痛。而第九章:妞妞的小词典。在这书中是和阳光一样灿烂和温暖的。短暂的生命,终究,还是留下了足以温暖父亲一生的光亮,这就是生命。



  面对死亡,活过,温暖过,光亮过,或许,可以不对命运说遗憾或不公。因为我们都将在某个命定的时刻,死去。再回不到这个世界来。周国平这本书,写于妞妞死后一年。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多年。当我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再翻开这本收的时候,还能真切地感受到当时,作为一个父亲,面对一个生命流逝时的痛心与无奈。


     哲学家有着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然而在人世间最普通的情感上又有着惊人的相似。对于女儿妞妞来讲,周国平只是一个父亲,妞妞的诞生可使他“愿意放弃一切世俗的头衔,甘愿仰仗神力,来做小妞妞的父亲”,但是在初为人父的喜悦中,他又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宣判:妞妞患有绝症,很快就会死去。颠簸在爱与痛的边缘,这种感受可比上刀山,下油锅更令人煎熬。"小妞妞,爸爸担心的是你那么弱小无助,从未离开过爸爸、妈妈,我们竟让你一个人出远门,你那双还没有学会走阳间的路的小脚丫,竟要独自去走那条阴森的冥路了",这种担忧、这份牵挂、这声声哀嚎,只有有着切肤之痛的亲人才会发出,只有挚爱女儿的父母才会发出,读这段文字使所有的读者泪流满面。


      妞妞生病的源头,可能是为一件小事赌气的父亲母亲,可能是丧失了医德甚至人格的医生,可能是那个自以为是的留美医学博士。周国平说,要是当时没跟雨儿赌气,雨儿就不会发烧。要是雨儿发烧时,能碰上一个有点医德的医生。要是那个留美博士,不是那样自以为是地拉着已经怀胎五月的雨儿,去做什么X透视。这中间,要是有一环,断了,那这条因果之链,就会就此中断。可惜,事实已成定局。



    妞妞不是伟人。看到“停止了呼吸”这几个字的时候,我还是感觉到了一阵强烈的痛。这种痛,甚至,比失去一个伟人更甚。伟人的死,虽然损失惨重。可他,毕竟在这个世界上,伟大过。可妞妞,在这个世界上,才呆了十八个月,五百多天。她才过了一个生日。因为癌症,她甚至没看过一个真正的日出。一个多么可爱的生命,在地面上刚刚探出小脑袋,便夭折了。




    周国平的很多思想我比较赞同,我并不觉得他俗世,而是在他的文字中蕴涵着透析人性和社会的智慧,比如他写的 “最强烈的爱都根源于绝望,最深沉的痛苦都根源于爱幸福是不容易的。作为哲学家,周国平似乎过于敏感,悲悯,深陷其中。然而正是这种温暖的人文情怀和多情的气质让他同时是一位诗人,以自己最真诚和执著的思考追问生命,寻找答案。



    也许,潜藏在真正的爱情背后的是深沉的忧伤潜藏在现代式的寻欢作乐背后的是空虚两相比较,前者无限高于后者 ”而他又是一个彻底的完美主义者:“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或不理解是命运,误会却是命运的捉弄。我坦然接受命运,但为命运的捉弄悲戚。可是,何必表白呢?表白是理解的死亡证书!”完美至上的人必然是痛苦的,而只有真正经历过痛苦的人才懂得爱,只有懂爱的人才能写出令人感动的文字,我想是这样的... 我不知道周国平是怎么写到最后的,十多年后回忆起来发现往事历历在目,每个字都把曾经的一切重新温习,慢慢的,一点一点,抠出一个小洞,汩汩地冒出来,染了一大片。他是懦弱的男人,但决不是冷峻的父亲。若然没有经历过这种绝望便不会明白平淡背后的汹涌澎湃和坚强背后的不堪一击,他不断翻查可能的诱因、反复懊悔错误的决定,他想修正曾经添加如果,或许他也曾想用自己的生命交换,甚至一度疯狂地恨她、恨夺走她的冥冥中的力量,他绝望到死却又卑微地活……她在他的沉痛中得到永生,他在他的沉痛中苟且偷生。


    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真喜欢这句话呀,并深信不疑。


    周国平在文中通过对女儿的感情论述着什么叫做“幸福”、“智慧”、“生命”、“死亡”、“选择”、“失去”、“灾难”等等,而且运用了很多的比喻与例证,但是经受过磨难的人都明白,生命中的每一次刻骨铭心、通彻心扉都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漠,留在记忆中的是支离破碎的片断,我们将其拼凑组成了一个似乎完整的回忆。


    他是这样定义幸福的:“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首先要问自己,自己有没有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其实很简单,它就在我们的周围,而很多时候我们却没有能力去发现它、去享受它,却抱怨命运是如此的不公平,只因我们迷失了心志,失去了平衡,忘记了自己的位置。幸福也好,苦难也好,要用灵魂和心灵去感受的。爱情也好,亲情也好,需要我们灵魂在场。随时随地用心灵去品尝生活的味道,才有幸福可谈。但对于整个人生而言,幸福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评价,人生最重要的是充实,不管你感到的是痛苦还是幸福,人生应该是有内容的、充实的人生。



   我们的妞妞和春花一起绽开,和秋叶一起凋落。在大自然的永恒循环中,她的生命只是一个美丽的悲惨的偶然。但是她的灵魂是直接升入天堂的。她所失去的一切会加倍获得。让我们感受一个父亲对他死去女儿的祝福:“我相信天堂是一片花的海洋,当你在这花海里嬉戏时,你的明亮的眼睛一定满含惊喜。而此刻,你瞥见了一朵粉红色的玫瑰,若有所忆,停住脚步,心头掠过一阵莫名的惆怅,一颗晶莹的泪珠滴落在花瓣上。”让我们一起祝福远在天堂的妞妞吧。



  让成功付出代价,让痛苦得到补偿,命运不会到处复制相同的悲剧。父精母血,几亿分之一的机会,我们能够来到这个世上,已经是多么的不容易。每天早上,可以和阳光撞个满怀;每个夜晚,可以和甜梦共话往事。每一个生命来到世上的第一个声音是啼哭,这也许是一种荒唐。我们没有理由埋怨人世的不公和不平,我们有更多的理由面对岁月,说声感谢和感恩。


    感谢周国平,感谢妞妞,感谢成为历史的痛苦和眼泪,也感谢属于自己的坎坷和得失,让我们知道,让我们理解——


    活着,没有理由不好好地生活着。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8-12-21 10:2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08-12-21 10:11:55 | 只看该作者
      
         让家更温馨,让我们真正学会爱家人!  ——读《为何家会伤人》有感



家,在我们主流的词典中,一直是温暖、爱和天堂的代名词,因为它承载了世界上两种最重要的亲密关系: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但事实上,如果亲密关系处理不当,家从幸福天堂变成人间地狱,绝不是危言耸听。《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便从这点出发,详述了不正确的亲密关系给家庭中的灾难、成因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作者武志红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并在南方某报纸主持一个心理专栏,这本书便是专栏文章的精选。



    在我们很多的教育者都在觉得当代的孩子很难教,问题非常多的同时,有没有觉得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有这样的问题,他们的问题是怎样造成的?而在这本书里面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这本书自始至终都贯彻着一个核心观点:一个人童年时跟父母的关系,决定了他的人格,“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便是他与世界的关系模式。如果他跟父母的关系是和谐健康的,他的人格便是健康的,他在处理人生各种关系时便倾向于尊重、宽容、信任、乐观,也容易得到爱和幸福。相反,如果“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关系扭曲,那么他的人生便会出现种种问题,并会通过他的新家将不幸传递下去。为了使这种不幸更加直观,作者用了心理咨询实践中的30多个具体案例,个个触目惊心却又似曾相识,从中看到武志红难得的睿智与现实。


    书中写到:溺爱=懒惰逃避责任=把孩子当作弥补自己缺少爱的工具。

    溺爱孩子的父母,爱的其实是童年那个严重缺乏爱的自己。他们把爱投射在孩子身上,以补偿自己可怜巴巴的童年。而被爱过剩的孩子,往往学不会如何付出爱,他们的孩子便重复了祖父母的命运,收获一个无爱的童年。于是溺爱和冷漠在家庭中隔代遗传。

    听话的孩子要么一生没有激情,要么终有一天要出大事——自杀或者爆发。在没有出事之前,也总是动不动出错,而且出的都是奇形怪状的错,这是他们独立的本能对父母专制的抗议。


  牺牲自己、把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的父母貌似可歌可泣,其实本质是自私,把自己人生的焦虑转嫁给孩子,偷懒放弃让别人替自己奋斗,还大言不惭地说这是爱。


  有些父母年龄不小了,但心理上仍是个孩子,他们的威胁和倔强很多时候是在撒娇,包容他们可以,但千万不要盲从他们幼稚的错误决定。


   一旦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亲子关系比夫妻关系更重要,这个家庭就麻烦不远了。


   那些成功的铁血父母,再疼也不许哭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当然坚强,但更多的是冷漠。那些说对你一不二或动不动为你要死要活的人,也许并不爱你,他们爱的只是彻底控制你的感觉。


  谈了n次恋爱,恋人们却好像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恋爱中除了审美疲劳外,更多的是审美惯性,那就是你“理想自我”的样子。


   一桩桩事例让人震撼,但可贵的是,作者并不只停留在揭批,他还坚定地指出了出路,那就是爱,无条件的爱,父母给童年的孩子,成人给成年的恋人。童年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让你一生健康幸福;成年后从恋人那里得到的爱,帮你彻底治疗童年的伤。


  爱实在是太艰深的课题,爱孩子的确需要大智慧。为人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


    父母疼爱,但不要是溺爱,溺爱一样可怕。放纵型溺爱会培养自己的敌人,甚至人类的敌人。爱是什么?我喜欢罗杰斯的定义: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我觉得做为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不是锦衣玉食,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是给她一个健康的人格,让孩子自信,乐观的面对自己的人生。


   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假若你特别迷信这句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定需要检讨。


   现在,父母替孩子决定生活、老师替孩子决定学习的情况愈演愈烈,而孩子们的反抗也越来越强,其常见方式是网瘾和叛逆,而极端方式则是自杀和杀人。


   可悲的是,很多人没意识到,孩子不是宠物,不是工具,不是私有财产,不是自己的复制品,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人的感受,有尊严,有人格。更可悲的是,这种人在中国还挺多。


   我们不要一味的去责怪某一部分的父母,父母所谓的暴行、限制自由、不讲民主,更主要的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体制环境下造成的。应试教育使父母们只会要求孩子的分数、传统概念使父母们永远觉得自己和孩子不应该在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上、纷杂的生活环境使父母们教会了孩子如何得明哲保身,但是更多的是这个社会让我们逐渐熟悉了漠视!


    因为父母在以爱的名义“掐”自己,而不能又攻击父母,所以只好攻击自己了。 
    自己=父母的化身,攻击自己,也是对父母最大的攻击。

  自杀者不明白这个道理,多数父母也不明白这个道理。
  孩子自杀了,一些父母哭天抢地,围攻学校,责怪学校的老师,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刽子手啊。尽管是无知的刽子手。

    更大多数中国的父母亲真的爱自己的子女,可是不知道该如何去爱。


    大人常借爱的名义,而强迫孩子和自己粘在一起,这也是亲子关系中常见的谎言。
    这就很简单了,和孩子粘在一起不分离,这不是儿子的需要,而是这位妈妈的需要。其实,她大可以承认这一点,对儿子说,“我需要你,所以请你离我近一些,和我说说心里话”,而不必借用“我是为了你好”这种爱的谎言。

  父母和孩子粘在一起,通常情况下,都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因为独立成长是源自生命的冲动,除非这个冲动遭到严重破坏,否则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会乐意整天和父母粘在一起。

  父母严重地粘孩子,会造成很多恶果。最常见的是会阻碍孩子向外发展的动力,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需要,而停止了独立成长,甚至都拒绝谈恋爱,因为他们会觉得那是对父母的背叛。 
 
    切记:我们做父母的,应经常问自己一句:“这样做,真的是为了孩子吗?还是为了我自己?”

    为了真爱,我们必须懂得“假爱”,假若你因某个亲密关系而伤痕累累,那一定不是爱让你伤痕累累,而是“假爱”令你伤痕累累。“假爱”背后可能是麻木,也可能是恨,我们必须懂得这一点,才不会对真爱失去信心。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些创伤性记忆,父母造成的尤其严重,父母的钳制会令子女窒息,如果父母有问题,我们很多子女都很难幸免。但我想更重要的是如何从那个经历中走出来,去治愈自己。人小的时候很难保护自己,只能靠我们去影响他们的父母,去建立好的机制。但长大了以后就得靠自己了,即使责怪父母也没有用,而且一味地责怪的话自己和父母又有什么差别呢?


    很多时候对旁人,和对家人,我们常是分裂的。对旁人,是意识层面的,对亲人,是潜意识层面的。后者,更真实。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很健康地对待他的亲人,那么不管这个人对外人如何,他仍然是个健康的人。


  如果父母能对孩子做到这一点,那么那个孩子一定会成长为有创造力、有独立见解、有爱心且意志坚强的人。许多父母不合格,根源就在于,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物,而不是一个成熟的有自己思想的个体。


    父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是无从选择的,父母在我们生命中造成的伤害和负面影响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但是,我们能控制的是我们自己。


    以前爱看郑渊洁的童话,更喜欢他的对话录。我记得他说过:总是有人说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他说这话最反动!应该改成:天下只有不是的父母,没有不是的孩子。因为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那一定都是父母影响,好多父母自己做不好,却要求孩子做好。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怎么做就关系到孩子会成什么样子。他说父母发现孩子有缺点,最好自己先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同样的缺点。郑渊洁还说:最好父母在结婚的时候,都强制做培训,就是怎么做父母的培训,培训合格了,拿到证书了,才能生孩子做父母。所以我们做了父母,当我们看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大人需要先好好自省。我们不要只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任何人都有机会被拯救,只要他自己愿意努力,但如果只是别人想努力改变他,而他自己不愿意,那就很难了。无论人生真相是什么,承认并接受它,是心理健康的唯一途径,别无它途。


   这本书的作者武志红不仅是一个心理学者,更是一名传媒工作者和专栏作家,因此成功炼就了一手犀利又不乏温暖的文字,让人警醒之余,又心生感动。跟传统的家庭教育书不同,这本书不只是给父母看的。除了亲子教育、青春期叛逆等话题外,它还讨论了很多婚恋领域的成人话题,如激情式恋爱的本质、缘分的心理学解释、一见钟情的几种方式等,老套的内容加上新锐的分析,令人顿生“天啊,竟然是这样的”的醍醐灌顶之感。


   另外,就像网友绯色小剑所说,因为不幸的家庭常是相似的,这本书除了对个人有所帮助外,对于我们这个盛产隔代抚养、打是亲骂是爱、高考至上、小皇帝和孝道崇拜的社会,更有着广泛的棒喝意义,堪称心灵自救和家庭幸福的通关晋级全攻略。
[url=http://bbs.eduol.cn/Localdown.asp?FileName=2008213918278177.jpg][/ur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08-12-21 10:15:56 | 只看该作者
      

           
          找到我们生命的重心——读《生命重心在何处》




----前些日子喜欢上了台湾著名作家傅佩荣的书,从当当网邮购了好几本他写的书,傅佩荣身为著名哲学家、演讲家、身心灵导师,据说许多人因读到、听到他关于哲学、国学、人生、教育、心理学、艺术的独到见解而豁然开朗。



    昨天晚上打开这本《生命重心在何处》,一下子就被傅先生对现代人类心灵困境的剖析吸引住了:无根、无心、无情(离开了生命根源,忽略了内心世界、情感日益淡薄)简单明了,入木三分。一路跟着傅先生过来:“我们所拥有的,往往不珍惜,而等到失去以后,后悔也来不及了。人的生命一直往前走,不能倒退回头,所以,走到每一个阶段都应反省自己要掌握什么”、“当我们一个人走,走得很辛苦的时候,不要怕说出自己的理想,不要怕结交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凡奋斗的必经历成长。”、“快乐并不在于欲望的满足,而往往在于对欲望温和的节制”这些高山流水似的字幕让我的心好安静,美滋滋的享受阅读带给我的快乐。


     傅先生教我们重度故书,对治无情,就是要设法每隔几年去重新读呢读过的书,看看你自己感受的程度有没有改变。正好前两天为了写读后感,我重读了三年前买的那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三年前我看完以后哭的是一塌糊涂,三年后看完我也感动的哭了,不过相比之下,没有三年前哭得厉害。分析原因,也并不是自己被感动的程度愈来愈少,可能因为这几年学心理学、学佛、学儒家、学道家的原因,让我对生死看得比较开一些,很多东西能够放得下,不会像以前那样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是我自身心灵成长了很多,感觉和很多人的麻木不仁还是不一样的。


     于什么才是自我实现,傅先生指出它必须有两个特色:它必须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而不是你自我实现,那我就没有希望了。第二,这种“自我实现必须伴随者快乐,每一个人都应该可以求得快乐。真正的快乐要由内心去衡量,重要的是要让内心保持一种最原始的、最自然的、最正常的状态,而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许多时候,我们都是考虑外在的得失,以至于我们内心真正的要求就摆在一边。他认为人类真正的自我实现,应该是我们跟任何人相处的时候,都能注意到相互之间的关系之和谐、圆满。


     生命重心在何处?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应该有一个重心。在寻找与安排生命的重心这一章里,傅先生教我们用自由想象法来寻找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他提到了“年龄、外貌、健康、聪明;家世、教育、专长、职业;财富、名声、地位、权力;朋友、志趣、社团、信仰。这十六项摆在这里,让我们问自己:如果去掉某一项,我还是我吗?让我们一项一项的的不断的去问自己,我发现这个方面很类似于毕淑敏写的《心灵七游戏》中提到的第一个游戏《我的五样》,也是让自己按照游戏规则一次去掉一样,看看最后剩的是什么,也就是自己要追求的东西,那个游戏更残酷,我当时写的是:亲情、友情、爱情、健康、快乐。记得我做完以后是失声痛哭,因为要舍弃哪一样都是很痛苦的事情。傅先生提出的这16样让我们在其中选择四样,比毕淑敏的五样中只留一样还是要宽容得多,。他要我们常常想这样的问题:如果现在我碰到最危险的情况,我要保留哪一样东西?什么是我最不能放弃的?那么,这一样就是你生命的重心。我想我要选择的话,我会选择:健康、职业、财富、信仰。因为如果没有健康,再聪明和漂亮也没有用,我需要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来养活自己,证明自己、成就自己,我不喜欢靠老公来养活,毕竟手心朝上和朝下的滋味是不一样的。我选择财富,是因为我希望自己在物质上能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之后,能更多的拥有宝贵的精神财富。信仰是生命的光,有了信仰之后,生命才有力量。我知道了自己生命的重心,我要在这几项上好好得下功夫,好好地珍惜它、培养它、发展它。


     生命是一个向前、向上开展的过程,所以今天怎么样在一个变迁的社会里掌握一个值得珍惜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傅先生让我们经常问自己几个问题:什么是值得我追求的?什么是值得我尊重的?什么是值得我珍惜的。如果没有什么是值得我追求的,没有什么是值得我尊重的,没有什么是值得我珍惜的,那么这样的生命将是一片空白,我只是活着而已,却不知道为什么活着,这将是莫大的遗憾。庆幸的是我已经走出了生命中最黑暗的那段日子,我现在也找到了自己生命的重心,找到了自己活着的价值。我会自我约束,主动选择,从小事情就要设法认真做好,过程重于目的,努力活在当下,定在当下,让自己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培养自己“第一次”的心态,不断激发自己的朝气和活力,让自己每一天都有进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08-12-21 10:19:07 | 只看该作者
     
      努力做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读<善良、丰富、高贵〉有感


    周国平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看过他在《百家讲坛》的讲座,的确如他所说,还是看他的书感觉要好的多!他总在书里坦诚自己不善演讲或者是羞怯等等,但这样的说辞使他更加可爱!就像很多优秀的人坦白他们的某些小缺点时,反倒觉得亲切和亲近!我喜欢周国平的文字,如缓缓流动的小溪总能带给我许多宁静的思考,周氏哲理散文,其风格平易,文字简练浅白,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严肃思考和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密切关注,而更有价值的是其中向人们所宣讲的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真谛。按一位网友的话说:“他的东西并不高深难懂,相反可以让你很安适的沉浸在哲学的干净和凝练中,真的是丰富的安静。” 读周国平的文章,感觉自己如同匍匐在朝圣的路上,浮躁的心灵感到了一种久违的平静,心灵也受到一次洗礼。


     最近从当当网邮购了他的新书《善良、丰富、高贵》本书作为周国平的第四个散文结集,一方面继续了他对人生理想、两性情感的关注,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加入了更多的关注现实的文字。其中第八辑“让教育回归常识”集中批判了一下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现状,言辞犀利;“把我们自己娱乐死?”对市场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考查,涉及性爱自由、金钱观、电视文化等等问题;第十辑“批评空间”涉及网络暴力、城市化、医疗改革等当今中国最受关注的现实问题;“人物印象”一辑对崔健等一些比较著名的文化人物进行了品评;“本命年记事”则详细叙述了三次法律诉讼和“《妞妞》事件”。


     这本书的书名比较特别,由三个词语并列而成:善良丰富高贵。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周国平在书中一篇与书名同名的文章《善良·丰富·高贵》中说:“我为人心的冷漠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善良”,“我为人们的心灵的贫乏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丰富”,“我为这些人的灵魂的卑鄙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高贵”,并且他坚定地相信,人的心灵应该是善良、丰富、高贵的——可见这六个字总结了作者这些年的思考,表达了这本书的主要内涵,是周国平对社会与人性的最深切关注,是他对人的精神状态的最迫切的期望。


    精神生活是人不可缺的,也与物质生活相辅相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钱有势似乎就成了成功的代名词。周国平认为从现在的社会来看,我们最缺乏的品质也是善良,丰富,高贵。现在普遍缺乏善良,很冷漠,而且精神贫乏,人生追求非常单一,就是物质,还缺乏高贵。如果从前的哲人复活的话,来到我们这个时代,他们最怀念的品质一定就是善良,丰富,高贵,他们会为今天我们缺乏这些品质而感到遗憾。善良、丰富、高贵很简单的三个词,可真正拥有它的人有多少?这不仅仅是某些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的价值观偏离了轨道,周国平让人进行心灵与良知的考问!善良,应该大多数人都有;善良又丰富的人,不是很多;善良丰富高贵兼而有之,少之又少。


    在书中周国平具体谈了对这三种品质的理解。



善良——生命的同情 无论是东方的哲学家还是西方的哲学家都认为,同情心是人和动物区分的开始。有了同情心,人和动物就不一样了,同情心是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就是指同情心,如果没有同情心就是“非人也”。西方的哲学家也是这样看的,比如,亚当·斯密认为:人有利己本能,生物总是趋利避害的,这无可非议,不管人类如何进化,还是属于动物;但人不光有利己本能,还有同情本能,能够推己及人,这就是同情心。如果一个社会普遍缺乏同情心、缺乏善良,或者一部分人邪恶、不善良,而又不受制裁,在这样的环境中,善良的人反而受害,于是不敢善良,这样的社会就不是人待的地方。一个好社会和一个坏社会最基本的分别就是能不能给人一种安全感,如果普遍没有善良,这样的社会是没有安全感的。一个优秀的灵魂,其最基本的品质就是善良,他对生命有一种感动。 让善良的人得到保护,不善良的人得到惩罚,要做到这一点,他认为只有一条路,就是建立法治社会。有一个原因是现在人们不敢善良,因为经常有一些坏蛋利用人们的善良来设陷阱。所以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法治健全的社会。善良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最初界限,也是最后界限。善良,多么朴实简单,却困难重重。普通百姓的善良,大部分要靠法治来维护,如果法治不扬善,善良要么劣化为懦弱,要么就会异化为暴力,则法治不存,善良殆尽!



    书中提到:看到今天许多人以满足物质欲望为人生惟一目标,全部生活由赚钱和花钱两件事组成,周国平为人们心灵的贫乏感到震惊,于是他怀念丰富。丰富,他认为是人的精神能力的生长、开花和结果,是上天赐给万物之灵的最高享受,他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弃之如敝屣呢?因为中外哲人都认为,丰富的心灵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精神的快乐远远高于肉体的快乐。上天的赐予本来是公平的,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精神需求,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这种需求理应觉醒,它的满足理应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目标。那些永远折腾在功利世界上的人,那些从来不谙思考、阅读、独处、艺术欣赏、精神创造等心灵快乐的人,他们是怎样辜负了上天的赐予啊,不管他们多么有钱,他们是度过了怎样贫穷的一生啊。这一点我也是很赞同的。


    当看到有些人为了获取金钱和权力毫无廉耻,可以干任何出卖自己尊严的事,然后又依仗所获取的金钱和权力毫无顾忌,肆意凌辱他人的尊严,他为这些人的灵魂的卑鄙感到震惊,于是又怀念高贵。他认为高贵,曾经是许多时代最看重的价值,被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现在似乎很少有人提起了。中外哲人都认为,人要有做人的尊严,要有做人的基本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如果违背,就意味着不把自己当人了。今天的一些人就是这样,不知尊严为何物,不把别人当人,任意欺凌和侮辱,而根源正在于他没有把自己当人,事实上你在他身上也已经看不出丝毫人的品性。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他的自尊正因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他特别提出人的灵魂应该是高贵的,人应该做精神贵族,世上最可恨也最可悲的岂不是那些有钱有势的精神贱民?  善良,丰富,高贵——令人怀念的品质,人之为人的品质,他期待今天更多的人拥有它们。


    周国平所说“善良”,我认为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善待,就是平等与和睦;所说“丰富”,就是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所说“高贵”,就是对尊严的捍卫和提升,对低俗和廉耻的抗拒。


    我感觉周国平的语言如一股清泉注入泛黄发臭的浊流当中,就冲着这份清泉的希望,许多人苦苦的等待着,努力地追求着。我们都是平凡的大众,这股清泉就是让人痛并快乐着追求的希望!我看到周国平比以前更关注社会和现实了,很是高兴!我们看到的社会的确问题太多,尤其是当今人们的价值观问题,荣耻颠倒,令人痛心!这是一个浮躁的世界,急功近利是普遍心态。沉下心来,才可能听到心灵的声音,灵魂的渴望。善良、丰富与高贵已是我们这个新世纪早已麻木的品质,看到这句话有人深思,有人惭愧,有人无奈,有人不屑,有人持之。现在的人追求得只是看似善良,看似丰富,看似高贵罢了,很多人都带着一副面具行走在江湖。面临这种世道有良知的人都会对此痛心不已,但是我们又不能像王国维先生那样在未名湖自沉而了此一生,摆脱人世的困顿。我们既缺少这种勇气,又不想一生罔然。所以我们更想好好的活着,即使不能改善之,也决不破坏之。


    善良——为人本该如此,只是有些时候、有些人在一路走来的旅程中,渐渐地丢了去。感谢你提醒我们将失落的捡起。善良只求无愧于自己的良心,无愧于自己做人的原则,但不强求无愧于所有的人。丰富、高贵——未必生而固有,但至少要不懈追求。感谢你引导我们将所缺的填满。现在的人不敢说“高贵”,因为怕那个“贵”字露出铜胎!他们都说“高尚”了现在,活活把这个词糟改了。其实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注定了自己的高贵。环境和成长不是我们选择堕落的理由。即使社会阴暗的,我们也要保持自己的高贵。人家都说中国人有钱的不少,但是缺少贵族。我觉得所为贵族,可以没有钱,但是一定会不论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自己高贵的头颅和生活原则。生命的意义是伟大的,至少我们要做精神上的贵族。不是吗?读周国平的文字虽不能让人的灵魂即刻高贵,但却能灵魂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的人要有坚定的价值观才能在目前物化的世界上轻松的生活,做个忠于生命价值的人。


   善良做人,才能求得良心的安宁;丰富自我,才能获得智慧,活得明白;精神高贵,才能获得尊严。“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是一种境界,需要修炼才可以达到。预施于人,己当先有,让我们先从自己做起吧,我们每一点的自我更新,都是这些美好品质得以延续的希望。善良,丰富,高贵的人在社会上出现得越多,我们的社会发展也就更加显得生机勃勃,我们的孩子就更有着美好的前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宣扬善良,丰富,高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08-12-21 10:20:27 | 只看该作者
      
         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教育好我们自己的孩子

                 ——读《英才是怎么造就的》有感



   
《英才是怎么造就的》这本书的第五章“我送女儿上北大”让我感受很深,这一章王金战老师具体谈了他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女儿的。作为教师同行,我对这一章兴趣很浓。在外人看来,身为教师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应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现实中教师教育不好自己子女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这值得每一位作教师的家长好好思考。究其原因,除教师子女自身及外在环境的影响外,教师家长自身对子女教育思想上不经意的失误,也是造成教师对子女教育失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教师在教育自己子女时容易步入几个误区,其中有一种类型就是轻视型。这主要表现在中高层次的教师对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这种思想倾向,一方面使较高层次的教师自恃站在教育的更高点上,忽视了子女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另一方面他们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容易表露出一种漠视的态度,这种态度一旦被自己的子女感受到,就会直接导致孩子对自己老师所授知识、所讲道理持怀疑态度。

而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自制力最差的时期,倘在这一阶段的校园生活中没有一定权威的信仰支持,极容易形成不良学习、生活习惯,甚至偏离人生的正确方向。一些教师在子女早期教育失败后即使作出再大的努力往往也无力回天。可见,教师对自己子女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基础教育时期子女教师的充分尊重是非常必要的。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更应明白这一点。

在这本书中,王金战老师作为一个高中老师,他在反思自己对女儿的教育失误中也谈到了这一点,因为早些时候,他常年带班,教学任务重,女儿上小学时,他就想孩子还小,不用花太多精力,等上了初中再说。然而因为工作调动,当他从小县城来到青岛,因为考虑到交通方便,他把孩子安排在自己楼后的一所小学,然而在这所学校里孩子因为很多原因过的很不快乐,出现了心理问题,做父亲的却忽略了。在他后来看到女儿写的长篇日记中才了解到孩子的孤独和苦闷,让他非常愧疚。其实很多人都认为,一个当老师的,应该很懂孩子的心理,很会教育自己的子女,其实,我们自己的经历,身边很多同事的经历说明:如果不精心注意,孩子心理照样出问题。而且,当你发现孩子有问题了,再去管再去改就难了。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王金战老师在女儿上高一的时候,他跟学校坚决要求,去教高一数学课,自己孩子在哪个班,就教哪个班,学校也同意了,这里我觉得老师和我们一般老师都不一样,我们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把孩子放在自己班上的,因为考虑到孩子会有压力,也会有一些优越感。这一点,王金战老师处理得还比较好。书中,有一段话拉近了我与这位父亲的心理距离,也真心佩服这个父亲超越自我,不断探索的品质。


“我发现,我辅导别人的孩子,人家不会,我也能笑眯眯地讲一遍又一遍。但是,我辅导自己的孩子就压不住火,总觉得这个东西很简单,一看就会,又给你讲了,你怎么还不会呢?情绪就上来了。辅导别人孩子可以耐心,这是职业习惯。辅导自己孩子,自己最亲近的人,有时反而没那么耐心了,可能这就叫做人性的弱点吧。


我开始思索,开始降低期望值,把女儿当成普通学生对待,这样心态就缓和多了,我慢慢学会了容忍女儿一些低档次的错误。粗心差不多是所有孩子共同的特点。……后来,我修炼到什么程度,我不仅不火,还能面含微笑,还能跟她开几句玩笑。……我从帮助女儿成长的过程中,磨练出了耐性。”

对于这段话,我是反复研读,我也何尝不是这样,对待班里最调皮的学生能欣赏他们的优点,可对自己的孩子总看到他的缺点;对待最不听话的学生,能以一位可亲的老师形象出现,可对待自己孩子的点点过错总以一张严母面孔。我曾从心理学上分析,以为这是自己童年所受教育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可王老师以实际行动证明人性的弱点是可以战胜的,关键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育,如果是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最终的结果肯定是患得患失,孩子在你摇摆不定的教育中成长,得不到成功。

我们很多老师的孩子由于在自己任教的学校里上学,由于老师的无形照顾使孩子产生了优越感,容易掩盖缺点和不足;由于老师的特殊照顾还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一旦脱离这个环境就会因“失宠”而导致心理失衡。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他们最懂得也最需要平等,任何的特殊对待都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从这一点来讲,我觉得我的儿子没有和我在一个学校里,让他以一个平常孩子的身份,没有享受到我在他身边的优越感和依赖性,孩子自己发展得也很好,我认为这对他的成长更有利。

作为教师的父母教育子女,是教育大范畴中一个较为特殊的领域,最熟悉的往往容易成为最陌生的,正是由于我们教师对自己子女、对教育爱得太深,也极容易导致对自己子女伤得最深。

在《家为什么会伤人》这本书提到一句话,我觉得很有趣,也很让人难受,说得是“医生的孩子爱生病,老师的孩子不爱学习”
,分析原因由于身为教师的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极容易受教师角色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不分场合地以教师的身份和口吻教训自己的孩子,结果只会让孩子觉得缺乏感情而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教育的失效甚至失败。由于教师对本行业较为熟悉,我们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可能百般挑剔,尤其是一些在教育界思想前卫、略有成绩的教师更容易对自己子女吹毛求疵。老师的孩子不爱学习,这是孩子对我们的消极对抗,我们需要好好反思,引以为戒。


王金战老师为了女儿从青岛来到了北京,自己的事业发展的很好,女儿最后也顺利考上了北京大学,让我很佩服。我们很熟悉的一位小学语文名师窦桂梅在谈到自己为什么去北京发展,有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她的女儿将来考大学容易。我们没有他们那么骄人的教学业绩,我们的工作也不能随便调动,我们大部分人都只是一位普通的教师,如何教育好我们自己的孩子就需要好好思考。有时候我们由于工作的忙碌无暇顾及家庭,有时甚至让我们的子女觉得自己的父母爱学生胜过了爱自己,这种奉献精神当然可佳,但这对自己子女的教育肯定是不利的。

另外现代社会越来越表现为价值取向的多元复杂性,对自己子女的言谈举止毫无区分地一律以教师的视角进行评判本身就不科学,加之在孩子的眼里他们更看重的是那一份亲情,作为教师的父母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极容易导致情感的疏离和教育的失效。

为自己的教育出发点和归宿,欣赏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挖掘孩子的潜能,针对孩子的特点实施科学的教育,这样,我们才对得起自己的孩子。作为教师家长,我们需要有一颗平常心,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学习成绩优异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是培养自信、友善、责任心强,自我管理能力好、抗挫折能力强的孩子,孩子的健康人格比学习更重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08-12-21 10:23:02 | 只看该作者
                 
             我身边的好榜样——《飘着花香的琴弦》读后感



    对一叶兰舟这个名字我不是很陌生,在环翠教育博客、在教育在线网站经常读到她写的文章,知道她是威海鲸园小学小学的一位喜欢习作的音乐老师,同为威海人,我所在的码头小学离鲸园小学也非常近,我每天上班都路过鲸园小学,鲸园小学的老师我认识不少,然而我和她却从不认识,还是依赖网络让我了解她,我在订阅的《中国教师报》上经常看到她发表的文章,在教育在线上也经常看到她活跃的身影,只是因为我这两年没有在教学一线工作,所以来教育在线也只是看得多,发言的少,其实我注册教育在线的时间比她要早得多,然而由于刚上网自己的心态不是很好,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抑郁症的复发,让我这几年离开了教学一线,也离开了教育在线。去年听闻她出版了一本书,让我很是惊讶,这可能也是我们威海小学界第一位出书的老师,我很想看看她的新书,到当当网看看,却没有货,寒假前在别人赠送给我们学校的一批图书中,我很意外的发现有四本王艳芳老师的新书,喜出望外的我马上借了一本准备寒假回家好好阅读。


    过完春节我打开这本《飘着花香的琴弦》,用了两天的时间看完,看完以后,深有感触。首先是非常钦佩她的勤奋,厚厚的一本书,有20多万字,全是她利用业余时间敲出来的,作为一个音乐老师,她的工作量也不小,一周要上20节课,她在2004那一年还申请做了班主任,在很多人觉得做班主任是一件苦差事,她却做得有滋有味,而且把自己做班主任的经历写成了一篇篇生动具体的教育手记,班主任工作给她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让我感到钦佩之余又很惭愧。因为以前常年教低年级语文数学包班,我做过13年的班主任,用力不少,却不得力,成绩也不是很理想,也很少像她这么用心的写过教育随笔。




    从文章里可以看出她的音乐课上得生动有趣,她对学生富有爱心,是一个性格开朗,心态积极,心中有阳光的老师,而且更可贵的富有童心,我发现自己身上最缺少的还是童心,作为一个数学老师,课堂上我板着面孔,给学生严肃讲课的时候多,课下也很少和孩子们一起玩,虽然有时课间也和孩子们聊天,和他们谈心,但在孩子们心中我还是严肃的时候多,当然和他们的距离就远一些。羡慕兰舟和孩子们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文章里也看得出她很会赏识学生,对一些弱势群体的孩子也特别关心。


     从文章里可以看出兰舟是个心地善良、感情丰富且特易感动的人。兰舟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这一点我们俩很相似,不过她比我做的更好的是她写了很多读书感悟,而且因为她的文笔更好,发表了很多。我以前却是爱看不爱写,今年在读了高万祥老师的〈我的教育苦旅〉一书,是高万祥老师的一段话让我深受刺激,像我这种书看得多,却写得少的人,用高万祥校长的话来说属于知识和智力上的“半瘫痪者”或称“精神侏儒者”,这个说法我感觉真是一针见血,2008年我要坚决摘掉这顶帽子,多读、多背、多写,多实践,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爱书人。


     兰舟是一个善于反思自己的人,她有一双慧眼,能够在平常的细节中发现精彩。从文章里我还看到了我和兰舟有些相似的地方,我也有一个快上初中表现也比较优秀的儿子,看到那篇《儿子,我们一起走着去学校吧》,兰舟为了磨练儿子的意志,在班车坏了,很远的路和孩子步行去上学的事,我为了磨练儿子的意志也曾带儿子徒步登过泰山、蒙山,也和她一样带儿子去过曲阜、去过青岛,我也曾把去过的几个地方写过几篇游记,有时间很愿意和兰舟交流一下。书中有一篇文章更让我感到两人有同样经历的是那篇《惊心动魄的六一游园》,那年的六一,去威海影视城游园的学校正好就是我们码头和鲸园两所学校,因为突然下大雨,我们两所学校的学生在一起避雨,她所遭遇的一切我也在现场,只是当时我们并不认识,回头看她的文章让我在脑中重现了那一幕,感觉很有趣。


    在书中让我很感动的除了兰舟对学生的那份情意,还有她对父母、对婆婆、对自己爱人、对儿子的那份情,从兰舟饱含深情的笔下,我们知道了她有一个心胸及其宽厚的好爸爸,有一个很有智慧年轻时也很擅长文艺表演的妈妈,知道了兰舟的艺术细胞遗传她的妈妈,知道了她有一个把她视如亲生女儿一样的好婆婆,知道了她有一个那么优秀的好儿子,还有一个非常体贴她的好丈夫。她在好几篇文章里提到她的丈夫,她都称谓夫君,这个与众不同的称呼让我联想到看过很多古装戏中的大家闺秀对丈夫的称呼,看得出兰舟也是一个很有古典情结的女子。


    看完这本书,我产生了想和兰舟见一面的想法,想和她成为朋友,认识一下这个爱音乐、爱生活、爱学生、擅长写作的才女。毕竟我们同在威海,这是我们身边的榜样,有缘见面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我要当面向她请教,当然在网上也会多和她交流,让自己能进步的更快一些,她能做到的,我想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梦想有一天,我也能出一本自己写的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08-12-21 10:43:52 |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从优秀的心态开始——读《英才是怎么造就的》有感

     去年开学初,我们学校一位老师在读书交流会上给大家推荐了王金战老师的〈英才是怎么造就的〉这本书,很多老师都对这本书感兴趣,她手中的那一本书在学校里传不过来,爱读书也爱买书的我马上就在当当网邮购了一本。


     拿到这本书,细细读来,整本书内容确实有过人之处。在这本书中王老师把自己25年一线教学的经典案例,情感体验与形象的成功法则结合,并融进自己独特的思考,用流畅的笔触娓娓道来。阅读其中自有一分儒雅的气韵和质朴的亲切感,完全没有高深莫测的说教意味。如果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那么读这本书就像是跟一位名师谈心。


    开篇那一串的数据和事件,生动鲜活地讲述了王金战老师的教育传奇。此书中,除了第二章《拿高分是可以轻松的》是专讲学业和学习方法的,其余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围绕如何培养学生和孩子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这个核心问题来现身说法,而全书最有价值的一个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们健康而快乐地成长。书中首先讲心态问题,优秀从心态开始。王老师的书中谈到“学业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心态。”我十分赞同。因为我是一个心理学爱好者,对关于如何拥有一个好心态这一章格外感兴趣。在书中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当你驱车来到十字路口,恰好红灯亮了,你可能会感到自己倒霉。但如果这样想:绿灯亮时我第一个先走,你的心态也就平和了。这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心态的重要性,我们真的需要这种阳光般的心态,好心情才能欣赏好风光,好花要有好心赏!


    他还提到心态最关键的是自信。确实,一个自信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会气馁。俗语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能正确面对失败的正是自信的心态。所以我们教师也要教给学生的有自信的心态,只有拥有自信才能面对挑战获得成功。


    如果说成功源于心态,那么教师是否也应该有这么一种优秀的心态?答案是肯定的。从书中我看到的是一位拥有阳光心态的老师,在王老师的工作方式中,管理学生没有粗暴和无礼;在他的目光中,学生没有差生和失败;他有鼓励学生的习惯,在他的教育中,让学生感到自身的重要,让学生拥有乐观的心态。王金战老师常常“戴着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因为王老师深深地知道,对学生实施表扬一定要真实,要具体。空泛的不切合实际的表扬非但不能树立学生自信,反而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教育的虚伪做作。只有真实具体的表扬,才会使学生感到自己这方面确实比别人强,有自豪感,体会到被人认可、被人尊重的感觉,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此扬起理想的风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会约束自己,教育自己,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从而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变得优秀起来。


    优秀其实是需要鼓励的,学生的心,敏感而脆弱,需要鼓励、喝彩与掌声。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称赞,一个关切的眼神,有时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他初当老师的时候,就给自己订下一条规矩,在第一节课就能随口叫出班上所有学生的名字,,他说要求自己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一是为了方便教学,二是表示一种尊重,一种责任心。因为教学讲究情感互动,记住名字,看似一件小事,但要知道,一个老师不看花名册,第一节课就能把学生的名字脱口而出,对学生的心理是很震撼的,他说,你是老师,呢就的用心去打动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你,这是教育的功力之一。就这一个小小的细节,让我非常佩服他,同时也感到很惭愧,我从来也没有做到这一点,能在一个星期内记住学生的名字就感觉很不错了,真不知王老师是怎么下的功夫,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记住学生的名字。


    王老师还喜欢在每一个学生的期末试卷上写下一段评语,而且在写评语时,既要考虑这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性格,还要仔细琢磨写什么样的话最能打动他。王老师在给一个进步很大的学生写的评语是:“我在青岛过的第一个春节,因为你这次考试的成功而快乐。”,就这么一句话,让这位学生非常开心,让他感觉老师对他太好了,整个寒假,学生带着感恩的心理用功的学习,寒假过得非常充实,后来考上了一所本科院校,现在担任青岛一家外贸公司的总经理。俗语所说:好话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看来我们老师的一句话,有时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对学生能产生多大的影响,真是不可忽视。看到在试卷上写评语这个细节,我又一次反思自己,我没有做到,觉得自己今年不是班主任,就不用给学生写评语了,还觉得挺轻松,挺高兴的,而王老师那一年也不是班主任,他却非常认真地做到了这一点,相比之下,我又一次感到很惭愧,我有丧失了一次和学生真诚交流的好机会,好在现在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还不算晚,以后会有机会改正的。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他还让学生定期给自己写信,自己一封一封的回,他希望学生把心里话说出来,他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解决问题,调整方案。这一点也让我很佩服,我也没有做到,我只让学生给我用写信的方式提过一些意见,却没有给每一个学生都认真回信,有的只是个别交谈。要给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写一封信,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这需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就可想而知了、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王老师还有一个绝招,用和学生对诗的方法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真诚交流。现在很多语文老师都不会写文章作诗,而他一个数学老师却能写出非常好的诗,不知语文老师们是不是会感到惭愧。一个因考试成绩不好情绪低沉而写下一首非常消极的诗词,王老师看到了同样用〈水调歌头〉的词牌名给给学生和了一首词并寄给学生,那首词韵律之工整,语言是那样激人上进,让我深感钦佩,让学生精神为之一振,经过发奋努力最后考上了清华大学。


     他在鼓励一个智力较好但考试倒数第一的学生时,他说“人人都会做错事、蠢事,谁也不能指望自己一夜之间变得完美。所以,让自己慢慢成长,保持耐心是重要的,学会对自己宽容一些也是重要的。因为谁没有搞糟过?没有必要过分责备自己,需要做的是从错误中学习,知道是什么出了错以及为什么错了,尽力去做出补救,然后放下这事,继续往前走,就会走出一片新天地。就是这位学生在王老师的帮助激励下,经过顽强奋战,最终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


     他还有很多自己独特的办法,他爱给学生讲各种故事,通过故事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不是强迫性的,而是育教于生动;他是班主任,利用系列化班会给学生以动力,使班会成为学习的加油站。在他的教育理念中,没有急功近利和揠苗助长。他启示我们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宽容和理解、自信和激励、爱心和坦诚的心态,这就是成功心态的内涵。


    王金战在书中谈到自己为什么对“差生”这么耐心?那是他自己曾经也是差生,在写到自己读中学时因为学习基础差,想考大学却受到老师对他的鄙视,让他自尊心深受刺激,不服输,从而发愤读书,那一位把自己的校本借给他用的化学老师,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举动,让王金战非常感动,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化学成绩在短时期内突飞猛进。

    这本书既有王金战老师做思想工作的成功案例,还有他的学生们的学习经验总结,以及他的工作反思和心路历程的描述。有一则事实读后让人感触颇深。

  2005年“五一”节,山东沂水一中的一个班搞20年校庆。我带这个班三年,从1982年到1985年毕业。班上同学老是给我打电话,一个劲儿让我回去。当时我想赶回去,又有些犹豫。为什么?我就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这帮学生。那时我刚带班不久,年轻气盛,有时控制不住情绪,也不太在乎学生的心理感受,不大考虑他们个人的想法,只想把这个班抓好。虽然,这个班学生在各个方面也挺好,可我那时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还是有所忽略。通过上面这个小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王金战老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独有的严谨、科学、坦诚的自省精神。王老师能在二十多年后抱着这种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生,固然需要一种胸襟,而最主要的是他揣着一种春风化雨的赤诚,一种憧憬成功的心态。

    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王金战老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这种交流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呵护,通过交流使学生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奋斗的目标,找到了实现目标的途径。通过交流使学生心理得到了疏导,心态得到了调整。我觉得王老师本人或许不是一位快乐主义者,但他是一位天才的而又能够让人快乐的沟通大师,所有当老师的人以及当家长的,都有必要把这本书当成一本很有价值的与孩子的沟通指南来读。很多时候,我们有着强烈的和学生及自家孩子交流的愿望,但多数情况下却苦于缺乏真正平等的观念,也囿于急功近利的念头以及在方法上不得要领而在功效上适得其反。我非常欣赏王老师,实在,讲真话,不讲假话,不玩虚不玩花样,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一如既往,勇往无前。所以,学习他的精神是最重要的。

    王老师的教育智慧也让我佩服,他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走自己的成功之路。真好!虽然我不可能成为王老师,但我可以从王老师的成功的教学经验中获得启发,我要有心去与学生沟通,或许还应改变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从平和与快乐的心态开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让我教过的孩子更幸福更快乐!
[url=http://bbs.eduol.cn/Localdown.asp?FileName=2008218706403574.jpg][/ur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08-12-21 10:45:49 | 只看该作者
           
         期盼有更多的校长身上充满书香味——读《做一个书生校长》有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校长有的“官味”浓,有的“酒味”浓,有的“霸气味”浓,有的“管人味”浓。读程红兵校长和他的《做一个书生校长》,我闻到了浓浓的“书香味”。“我原本就是一介书生,匆匆走过的45年人生旅途,绝大部分生命都交给了书,爱书、买书、藏书、看书、教书、写书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我做校长属于偶然事件,但书生做校长也有一点优势,那还是跟书有关。”封页书名下这一段小小的文字成了程红兵“做一个书生校长”最好的注解,完美的浓缩了这位书生校长对其人生追求的心历路程。也成功揭示了程红兵校长学校管理的秘笈。程红兵把自己定位为“书生校长”。他解释说:“书生可能相当于古代的‘仕’,西方的‘知识分子’,什么叫知识分子?我觉得有三个特点应该具备:知、识、人文关怀。”他解释说:思想不是靠培训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期思考积累的。所以他对老师们说,思想是从思想中来,不光要读书,还要读脑。所以,程红兵常常以自己是一介书生而自豪,也常常想这样的日子其实很充实、很浪漫、也不乏诗意。他是一校之长,同时也是一位语文教师,他能够享受和孩子们一起读书的乐趣,正因如此,程红兵不但是一位“书生校长”,学校也成为一块“书香杏坛”。


     大年初二在单位值班,认真阅读了这本书。手捧好书,细细品味,一字一句,惟恐拉下,读到精彩处,我便立刻停下,慢慢思索良久,感觉到我与作者在心灵深处对话,思想火花相互碰撞,味之醇厚芳香,沁人心脾。


    这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坚守知识分子的情怀、以文化领导学校、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南半球的西式教育、用生命书写语文教学、真心读书、真情读人。其中有对教师的谆谆教导,有对学校建设的真知灼见,有对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有自己阅读名著的感悟体会,还有2000年1月随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参观团在澳大利亚历时66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内容很广泛。

      读完体会最深的有四点:

      第一点是他对书的热爱,用他的话说就是“绝大部分生命时光都献给了书,爱书、买书、藏书、看书、教书、写书,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名副其实的一个“书生校长”。

      第二点是他的读书心得,看“量”就很惊人,本书中写出来的就有29本之多,那没有写出来的还有很多。再说读书心得的“质”也很好,大部分篇幅都不长,都是自己的真正体会,不拘形式,有的只是有感而发。相比之下,我很需要向程校长学习多写这样短小精悍的读书心得。

      第三点就是一份羡慕。在澳大利亚呆了这么长时间,机会难得,令人眼馋。

      第四点就是他的正义感,他曾经写文章和魏书生等人“理论”过,但是当有人不负责任的对魏书生、钱梦龙、于漪等人炮轰时,他又站出来“主持公道”。

     有不想读书,不肯读书,不屑读书的教师总抱怨没时间读书,其实,想读书就可以找到一千个一万个可以利用的时间;不想读书就能找到一千个一万个不能读书的理由。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实质所在。”
教师应该成为知书达理的人,就应该通过读书了解世界,胸怀世界,丰富精神。牢记“腹有诗书气自华”。

      做一个书生吧,书生会远离平庸和媚俗,远离急噪和牢骚,保证心理与身体的健康;书生会守住心灵的一份宁静,即使天空布满阴霾,内心也是一片晴空!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我酷爱读书,也期盼着有更多的校长们身上也能充满书香味。因为学校不是你争我斗的官场,也不是繁华浮躁的商场,学校就是安安静静读书做学问的地方,是高雅的场所。学校应该有品,校长应该有“味”,不是“官味”、“酒味”、“霸气味”,而是一袭沁人心脾的“书香味”。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的确,读书未必能立即带来看得见的好处,但好的、有品位的生活必定和读书息息相关。但是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自1999年以来持续走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54.2%选择没时间读书,18~1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45.9%选择不习惯读书。我们知道学校应肩负培育读书种子的责任,教育要促使更多的人通过读书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命,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但是一个不读书、不爱书、不好书的校长又怎能引领自己的教师走进书的海洋,又怎能让自己的学生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呢?而一个不读书、不爱书、不好书的民族怎么会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凝聚非凡的竞争力呢?


柳斌说:
人之患在不好读书。读书可怡情可益智,可厚实我们的底蕴,张扬我们的活力,亮丽我们的人生。因此,有人说:读书能美容。校长们老师们,让我们读书吧,像呼吸一样自然,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url=http://bbs.eduol.cn/Localdown.asp?FileName=2008219721157212.jpg][/ur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5 13: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