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专帖】真实世界的“真实”

[复制链接]
376#
 楼主| 发表于 11-9-13 10:24:56 | 只看该作者
英特尔高管中风后,左脑说话功能消失,练习用右脑说话。
http://tech.sina.com.cn/it/2011-09-13/03456053450.shtml

想起天宝举过一些不会说话的孤独症的例子,他们有的很小就自学阅读,父母不知道,后来才通过打字表达自己,这种例子目前认为应当有不少,也许很多家长忽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发表于 11-9-13 16:39:48 | 只看该作者
我刚开始接触这里的家校圈子,有不少ASD家庭,不过主力还是信教家庭。通过申请取得家校资格的家庭,新西兰政府按孩子人数返还教育经费,孩子多的家庭,也是不小一笔钱呢,能覆盖课本支出了。觉得这里教会的力量挺大的 ...
沉~静 发表于 11-9-13 01:49


家教还给钱?我得考虑一下移民新西兰了。我们这里一分钱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8#
发表于 11-9-13 16:43:01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专帖】沒有人可以指導誰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9#
发表于 11-9-13 17:00:24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在这儿聊天痛快啊,YL服务器搬国内了,我能上去了,不过一看,都是家常里短,还是“你孩子真不错,我孩子就不行”,然后那帮男的还在炒作方舟子,咋就没花样呢。
燕原 发表于 11-9-13 00:48


据说DAN!(Defeat Autism Now)这个名字已经不再用了,一是因为有ASD质问为什么要打败ASD,一是因为有个DAN!医生的官司,可K妈的标题还是DAN!医生呢,都过时了。以后那个两年一次的DAN!会议也不叫这个名了,就叫ARI(Autism Research Institute)会议。

以琳现在确实没什么东西,我去了就看一下F版的和小语妈妈的帖子,现在你去了就又多一个可看的。我最不喜欢的帖子就是“家访”,心里别扭的不行,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了。那些争着抢着要求家访的家长是一些我无法理解的人。我可能是个极端的自由主义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发表于 11-9-13 17:32:56 | 只看该作者
前一阵还有位女友(台湾妈妈)给我转发了一篇《廖玉蕙:站在兒女那邊》。

女友间似乎都爱好把一些鸡汤、段子、小清新小可爱转来转去,每到这种时候我就觉得自己特别不女性。还有跟几个女友同处时我也时常觉得自己不女性。不过独处时却觉得自己非常女性。

什么“家访”啊?是方老师家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发表于 11-9-13 17:51:54 | 只看该作者
廖玉蕙的这篇也是一个台湾朋友今天给我转来的,她是耶和华见证人,原来住在我们这里,现在回台湾了。她时不时地给我转心灵鸡汤和养生的文章,我也是到我为止,从不转发,这个我觉得和女不女性没有必然联系。我有些同事很女性,很NT,但是也很private,把这种转发当成对别人的侵犯,所以不会干。

我刚看了一下,“家访记录”在“以琳教学园地里”,方老师已经没有再写了。过去这个帖子在家庭婚姻社会里,不少家长非常踊跃地邀请方老师家访,我都替他们疼,这不是自虐吗?再说我很不待见微观管理,所以很不以为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2#
 楼主| 发表于 11-9-13 18:33:28 | 只看该作者
家访在教育里面是一种研究模式,就是客观地去看,然后能看出家长行为上很多问题,如果家长能改,那么对孩子来说就最好,不过往往家长是很难改变自己行为的,只能看到孩子行为的奇怪地方。

那个超级保姆电视片,好像就是家访,去了一般先抓家长行为,往往是家长一改,孩子马上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3#
发表于 11-9-13 20:15:23 | 只看该作者
超级保姆片就是我最不爱看的,以前我还看,我儿子看到了就很害怕的样子说,妈妈别看。那时候他大概8-9岁。那种管法用在NT孩子身上也许没有大碍(但我也反对),但是用在ASD孩子身上就相当于把ASD孩子当成了NT,或者是把他们按NT的方式训练,显然是因为不懂ASD孩子的特殊思维方式。我认为方老师的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把ASD孩子不惜代价地照着NT的行为模式训练,她到现在也没明白ASD的思维方式,以为只要教教教,就一定能把ASD的行为纠正成NT行为。第一,她是典型的NT,NT之外的思维方式对她来说是外星方式,是要纠正的,第二,她自己的家教就是这个模式,她自己深受其害,但是并没有逆反,第三,她是个急性子,你让她无为而治她做不到,那得急死她。所以她办以琳不是偶然的。我尊重她的能力,我反正没有她办事的那两下子,但是我不赞成她的思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4#
 楼主| 发表于 11-9-13 20:33:11 | 只看该作者
这种就是人生观的区别了,和信仰一样,没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发表于 11-9-14 16:02:55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专帖】心中只有自己,不是自私,是幼稚

转自:科学松鼠会
链接: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9117

有“眼力见儿”是一种美德,总是在不经意间感动人,特别是女人。一张及时塞到手里的面巾纸;一个开车门的细节都有意想不到的加分效果。这种美德如此被高估就是因为它越来越罕见了。

更常见的是另一些纠结:该不该抱怨那个看着自己跑过来却关上电梯门的同事?该不该责备那个第一次发邮件,没有写自我介绍的新同事?其实他们不是自私,只是缺乏经验。

显得不自私、善解人意不是件容易事。每一次我们试图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时,都以自己为出发点,经验可以帮我们走得更远,体会到别人的感受。

当他人出现时,“我”就诞生了

刚出生的婴儿只是一个和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联系的生命体,他分不清什么是自己,什么是外界,心中还不存在“我”这样一个概念。当我们渐渐感受到他人和自己的不同时,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和其他人一样,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占有这一两米的空间而已。

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曾说:当我们能够想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时,自我就出现了。当我们进而能够修正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我们所知觉到的他人的期望时,就成了社会人。成熟就是这样一个从自我中心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年龄越小越不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是因为人生来自私,而是因为幼儿的大脑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如果给一个三岁小孩儿讲故事:梅梅和雷雷一起玩球。雷雷回家吃饭,先把球放在了门后面。在雷雷走的时候,梅梅把球装进了沙发旁的绿盒子里。那么,雷雷回来回到哪找球呢?作为一个六岁以上的人,你很容易就能回答出“到门后面找”,因为雷雷不知道球被转移了。但是三岁孩子会回答“到绿盒子里找”,因为他们体会不到人与人视角的不同,认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也都知道。

我就在这!你怎么看不见我?
不要以为自己比三岁小孩强多少,成年人也常常陷入一种错觉,以为自己是透明的,别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透明感错觉”。你几乎意识不到自己什么时候犯过这种错误,但你很可能经常抱怨:“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怎么这么笨,就是不明白呢!”这时你很可能产生了自我透明感错觉。

别人不会像你想的那样理解你,不信试着在心里哼一段经典旋律(比如,《欢乐颂》,至少要保证听者一定会),边在心里哼边用手敲击,你觉得别人有多大可能猜出你哼的是什么歌?

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牛顿的研究发现,敲击者平均认为猜对的概率可以达到50%,而实际上猜对的概率只有3%。人们在敲击节奏时心里不可避免地会哼唱出曲调,甚至会出现复杂的交响和合唱,而听者获得的信息仅仅是简单、无规律的敲击节奏。甚至对于敲击者的一个停顿,听者都很难分辨究竟是停,是拉长音,还是仅仅因为敲击者忘了下面该怎么敲。但是敲击者感受不到听者的这些困难,以为自己能听到的别人一定也能。

还有些人高估了自己在人群中的醒目程度,当你打电话问他在哪时,他从来不借助任何地标,而是把自己当作地标,认为所有人都应该看见他:“我就在这啊!”

email :方便了沟通还是制造了沟通障碍?

我们还常常高估自己的表达能力,很少觉得自己应该对听众的一头雾水负责,都怪他们理解能力差。芝加哥大学心理系的宝姿•凯莎(Boaz Keysar)和安妮•瀚利(Anne S. Henly)让参与实验的学生对其他人朗读一段有歧义的话,发现听众并不像这些学生以为的那样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面对面的交流尚且难以完全沟通,email 交流就更容易产生误会。可是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一点,以为自己的意思可以通过文字准确表达。在纽约大学斯滕管理学院贾斯汀•克鲁格的研究中,人们想当然地以为百分之九十左右的情况下,其他人能够看出他们邮件中的语气是讽刺还是直叙,而实际上这个数字只有56%。

就像敲击音乐一样,我们通常很难意识到别人是看不到表情,听不到语气的,不过克鲁格想办法让实验参与者意识到了自己表达的不足。他让参与者把同样的话制成 email 和录音两个版本,这时参与者客观地正确估计出了别人对自己的理解程度,因为这时他们可以意识到email表达的局限性。

就在阅读这些文字时,你可以想象文盲看到这些字是怎样的感觉吗?有人把这种无法理解他人的现象叫做“知识的诅咒”。我们每多一点知识就会失去一分对没有这个知识的人的理解。小孩子在与外界不停的互动中渐渐意识到了他人的存在,而这才只是个起点。真正的成熟不是能够“横看成岭侧成峰”,而是懂得“远近高低各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6#
发表于 11-9-14 16:07:28 | 只看该作者
自闭儿心中没有他人,不是自私,不是幼稚,是有发育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7#
 楼主| 发表于 11-9-15 17:40:31 | 只看该作者
逃出你的肖申克
http://www.infzm.com/content/6318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楼主| 发表于 11-9-15 17:48: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9-15 17:49 编辑

我感觉幼稚比发育障碍更能接受,我喜欢其他人说我幼稚,不喜欢说发育障碍。当然我明白这个幼稚是特指人际互动方面的。

就上面的理论来说,我的高级认知模块和情感模块,以及各原始模块之间的联系比较少,做决定的时候不是协同工作,如果基本能由高级认识模块来完成,那就不会涉及到情感。不过社会性模块就彻底幼稚了,而且不能完全用高级认知来弥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9#
发表于 11-9-15 21:34:28 |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幼稚比发育障碍更能接受,我喜欢其他人说我幼稚,不喜欢说发育障碍。当然我明白这个幼稚是特指人际互动方面的。

就上面的理论来说,我的高级认知模块和情感模块,以及各原始模块之间的联系比较少,做决定的 ...
燕原 发表于 11-9-15 09:48


当然不能说别人“发育障碍”。我是觉得一般人会根据表现说ASD“幼稚”,其实这种“幼稚”还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幼稚,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我中心,只能说这是ASD特有的、对应于他们的生理构成的、对他们来说正常的行为模式,就是你说的,你的结构不一样。

你说过你的情感特别纯,没有受到社会的影响,这个很说明问题,对一般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可以理解对ASD来说这就可能。Oliver Sacks在书里描写了那个画全景的Stephen Wiltshire,说他的画法完全不受他人的影响,也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纯粹是他自己的风格,据说ASD savants都有这个特点。他说一般的艺术家需要刻意地使自己不受世俗的影响,激发原始冲动,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而ASD savant艺术家根本用不着,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受世俗影响,他们的表现风格天生就独特。

我把写“逃出肖申克”那个人的其他几篇文章也读了,觉得他写得挺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0#
 楼主| 发表于 11-9-16 13:02:10 | 只看该作者
说说通感
Sep 5th, 2011 by yuyiwang

看麦克尤恩的《阿姆斯特丹》,有一些零碎的细节颇有趣味,是关乎通感。主角克莱夫是个音乐家,他的脑海里常常有起伏的旋律,但是注意!麦克尤恩都是直接用视觉印象来析出这些乐符的。“这正是克莱夫为短笛所谱写的一组转音啊,音乐展现在他面前,那是一段展开的梯子,从阁楼的地板或屋顶的活门滑行着降落下来,他听到了,捕捉到了,一路下滑的音阶”。“那是乐章结束前的过度,它是一段古老破旧的台阶,逐渐把人引向桃源。”

在他的短篇里,也有这样的用语习惯,比如《夏日的最后一天》里,他老说珍妮是粉红色的,我的印象里,珍妮就是一个胖胖的,憨拙的,内心柔软,孩子气的粉红色女人。颜色真是很有种隐性的说服力,比如《安娜卡里列尼娜》里,稚气清浅的吉蒂就是粉红衣服,结果在舞会上输给了黑色包裹的安娜。通感使很多信息的传递非常结实高效,比如《阿姆斯特丹》里,克莱夫老是“看见”然后又错失他的音符,这使人觉得,这个音乐家是非常忘我的在投入一项工作中,而且他的状态很枯竭,焦灼,不安……麦克尤恩的文字总是很有镜头感。

文学领域中的通感,钱钟书先生曾下过一个定义:“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我们常可以看到所谓通感,或者说移觉。它有时是一种流丽的修辞技术,中国古代诗词里就常常有“寂寞沙洲冷““艳静如拢月,香寒未逐风”“ 风随柳转声皆绿”这样的句子,直接把官能打通,互相置换,如将嗅觉兑换成温度,颜色换算成情绪值,剔除过渡的阐述性段落,造成动态的心理起伏。比如“风来花底鸟语香”。这个句子非常不讲理,但是娇媚动人。

但是有些天才艺术家,他们确实在混沌的潜意识里,就把这个技术完成了,比如张爱玲,她就觉得音符是有颜色的,越往高音处越浅淡,越明亮,桃红这个颜色是香的,又有什么字形,看上去就脏相,不干净。法兰西这三个字是潮湿多雨的,英格兰就清爽洁净。这是一种直觉力,不是可以人工复制的,后来学张的人,比如须兰(包括胡兰成)他们,都在仿这个技术,《黄金牡丹》里,那些大段的主观移觉,只让人觉得笨重累赘,务虚过度,虚弱的好像一阵穿堂风,没有实意的支撑。洁尘的通感还比较节制“黑是一只兽”“红是最轻和最重的颜色”.女人的思路比较感性,麦卡勒斯笔下的少女米克,躲在邻居屋檐下偷听交响乐,她说“第二乐章是黑色的”,杜拉斯写她妈妈为无声电影弹琴配乐,说那声音是“翻滚的一锅热粥”……人物内心的心潮起落,立时自现。

纳博科夫的访谈录里,也提到过“V是苍白的,略带透明的粉色,N是灰黄色,我妻子也能从字母中看出颜色,后来我们发现,我十岁的儿子也能。有次我们列出字母表,发现,有一个字母,我看见的是粉色,我妻子是蓝色,我儿子看见的是紫色”——紫色是蓝加粉的调和色,如果这个桥段不是纳博科夫的戏说,那就说明通感是有生理遗传力的。通感和类比是近亲,因为这个先天敏感度优势吧,纳博科夫和张爱玲都是比喻句高手。

这里可以插个桥段,在纳博科夫和薇拉的传奇爱情故事里,“通感”也是个媒人。纳博科夫于20年代致信薇拉“你知道。我们非常像同一个人。比如在信里,我们都喜欢:插入外语,引用喜欢的书,使用通感”。两个具有通感的人走在一起,就像继承了巨额财富或共享同一个秘密的人一样。他们会借助色彩来背一首诗,或是讨论数字的颜色。天啊!太神奇了。薇拉弹琴时纳博科夫能听出光色,而薇拉誊抄纳博科夫时,会看到光影。这种爱的链接,源于生命结构的共通。这就是天意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9-27 12: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