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才儿童的悲剧》—Ⅰ.3
寻找真实的自我 (下)
节选摘要:
体验对某人爱恨交织的感情有着2种完全不同的情况:一种是作为成人的体验,一种是当他忽然体验到自己是一个2岁的小孩时。病人彼得正在医生的指导下回想自己小时候在厨房里被佣人喂饭的情景,他沮丧的想:我什么妈妈每晚都要出去?为什么她不能以我为乐?我到底做了什么事使她情愿和别人在一起?我怎样做才能让她待在家里?千万别哭,千万别哭。
当彼得是一个两岁的小孩时,他当然是不会这样想的,但是,当他在治疗中体验到了这一现实时,他便既是成人又是那个两岁的孩子,他可能还放声痛哭。他的眼泪不是一种宣泄,而是对他早期渴望母爱的这一需求的合理表达——这种渴望长期以来一直是被他否认的。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彼得体验了对自己母亲,一个成功的儿科医生的所有爱恨交织的感情折磨。他母亲以前那个“僵硬的”被理性化的形象开始融入另一幅画中,那里面也有一个女人,她不能给自己和她的孩子提供任何连续性的亲子关系。“我恨那些狼心狗肺的人,他们总是不断的生病,把你从我身边夺走,我也恨你,因为你选择了与他们在一起而不是我。”无助的感情加上长期积蓄的,对母亲在自己最需要时却总不在自己身边的愤怒混为一体了。意识到这些感情后,彼得终于能够摆脱长期折磨他的各种症状了,这其中道理不言而喻。他与女人的关系也改变了,这是因为他过去有的那种先征服再遗弃她们的报复冲动。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彼得体验到了他儿时的愤怒无助的感情,已经受到一个大部分时间不在自己身边的母亲的控制的经验,而这种控制的形式以前在他的记忆中是不存在的。一个人只能记得有意识的体验过的事情。但是一个受到折磨的孩子的感情世界本是就是一个被筛选的结果,这个结果剔除了体验感情时最重要的因素。这些早期的感情,加上因为不了解童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产生的痛苦_作为童年最原始的一部分,终于第一次在治疗中被有意识的体验了。
每一次都像奇迹一样,我们看到在伪装、自我否认和自我疏离的背后,病人身上还有那么多真实感情和统一性仍然被保存下来了,并且在他刚一找的与自己感情沟通的渠道后马上再现出来。但是,如果我们因此认为,在伪装的自我后面,一个全面发展的真实自我在有意识的隐藏这,那就错了。关键在于,我们并不知道他一直隐藏的到底是什么。
一个成年人,只有曾经拥有过关系自己的父母或者是看护人,他才能完全体验到自己的各种感情(而不压抑自己)。在童年受到虐待或忽视的人则缺乏这个能力,因此很少被意料之外的感情所打动。他们只承认被内心的“审查官”接受和允许的感情,而这些“审查官”才是他们父母的后代。他们为这种感情上的控制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是 抑郁和内心的空虚。真实的自我无法与人沟通,因为它一直处于无意识状态,所以无法生长并被囚禁在内心的牢狱里。而牢狱的看守和他的同伙——泛指家长,教师和社会习俗等,并不鼓励任何生命活力的发展。而只有当这种发展得到解放以后,自我才可以发出声音,开始生长并发展它的创造性。那在过去存在的恐惧、空虚和可怕的自大幻觉的内心,现在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丰富的生命活力。这并不是一个返家的过程,因为这个“家”过去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这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家。
(感觉这章非常重要,一个字都没漏的打了上来。我们生活的环境注定了我们的童年真的得不到那么多的尊重和被重视,无法享有表达各种感情和感觉的能力的权利。这就注定了我们悲哀的童年造就了以后的疾病。现在认清事实的真相还不晚。我们从小就被大人要求做着做那,就是没能做真正的自己,现在机会来了。有疑问:1,。我对女人天生的那种亲近感想靠近想接触(从小就喜欢和女孩子玩却又被伙伴笑话),是源自于对母爱的缺失。还是源自于对女性身份的认同(小时候总有人说我性格像内向女孩而我妹妹性格开朗,如果互换下就好了)。应该是对母爱的缺失,不然我就是个同性恋了。2.性格中软弱的部分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从小就爱哭,小学的时候的老师的评语还有爱哭鼻子呢。备注:我是男的。崩溃的时候就是大哭,后来读书了,工作了,一和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婆吵架情绪控制不住的时候也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哭,哭得她都怕了,一哭她就让步了。呵呵,从去年才开始好转,也就是去年才接触到的这本书从去年才开始正视现实的,现在吵架不多也不哭了,现在你想让我哭我都不哭)
(搞了半天传不上去,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字数限制。只好分2个来发了,删帖是要扣积分和威望的,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