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美惠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阳光小屋——我的读书随笔专栏

[复制链接]
196#
 楼主| 发表于 14-8-31 08:51: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10-8 20:02 编辑

韩东:中国没有高端的作品是因为中国人缺少全神贯注
2014年08月30日 10:19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韩东
韩东:写作没有窍门,只有纪律。奈保尔说过,写长篇就是一个造作的事情,你开始写的时候,你坐在那儿,意识到自己坐在那儿,意识到你在写一个巨著,都是意识层面的东西。海明威也说过,你知道的东西你不要写;你不知道的,当然在你写的时候,突然涌到笔端的东西,你把它写下来。


韩东:写作没有窍门,只有纪律。纪律就是你要和你的欲望作斗争。 (CFP/图)
诗歌没有绝对真理,它的价值在于差异。以前我们总习惯进行纵向比较:好和坏、高和下。古典诗那么比行,因为大家外观形式都一样,诗歌的竞赛就像填字游戏比赛一样。但现代诗根本就是每一首都是一个形式。杨黎说“好诗都是一样的”,要我说“不一样的才是好诗”。我说的这个不一样,是彻底的不一样,不只是诗歌的外观、词语的排列方式,而是说你的不一样必须跟你生命的独特性、不可代替性有关。
诱惑无处不在。比如你读到一个好诗人的诗,你会受到诱惑:他写得真好,我能不能也写成这样?就像梵高见到高更一样,瞬间觉得自己土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开始模仿高更,结果他画的还是他自己。诗人不可能指哪儿打哪儿,但诗人又在不断自我设计。这是一个悖论。所有的人生都是这样:充满了错乱、反悔、规划、更正……实际上最后看起来还是统一的,你所有的错误,所有的英明,最后达成了一个生命的节奏。最终,你如果足够强大,别人把你的东西放在一起阅读:那就是你,就是一个宇宙。
反正在写作这件事上,我是比较虚无的。如果你是一个平庸的人,你就是一个平庸的人,你想高级你也高级不起来,如果你是一个不平庸的人,你想平庸也平庸不了。写作的价值跟生命的价值有关。我们不能够随意地取消任何一个人生命的独特性。
有一个东西我很敏感:平等。人生而平等。每一个人,只要你立志写作,只要你把全部精力放进去,写出来都是牛的。我不太相信天才和生而知之的说教。当初我们之所以跟知识分子掐起架起来,也是因为这个。我认为他们的平等意识不是很强:他们实际上在宣扬一种智力、知识上的不平等。
我当时说过:如果世界末日来临,只能有一部分人生存下来,那些科学家、智力超群的诗人,肯定会想办法把自己弄到逃生的船上去,并且不是用钱买船票,只是凭他们的“突出贡献”——实际上,这是反人类的。众生平等是迄今为止最真实的、伟大的思想,因为死亡让你们知道。
尽量地贴近自己,尽量地诚实,尽量地不虚荣,对作家是最重要的。虚荣不仅是金钱才叫虚荣,你想成一个人物也是虚荣,想写得好也是虚荣,写得高级也是虚荣,虚荣这个东西无处不在。
我在写作中,对自己的要求是:自然一点,尽量贴近自己、尽量专注、少一点虚荣。你能写出什么来是最重要的,降下来写。我们写作都有一个潜读者,你写的时候,好像有一个人在聆听,你写给谁看。这个东西是写给十岁的孩子看的,你下笔的时候,口气就像跟这个孩子说话;这个东西你是写给卡夫卡看的,你用的会是另外一种口气。我的潜在读者就是我自己。我写的东西,都是我能读懂的东西,我愿意读的东西。这个年头你看网上骂人都骂“傻×”,“傻”是一个最大的侮辱。但我觉得可以笨一点,可以傻一点,可以让所有人都看明白一点。能让人看明白并不是简单。
人的潜意识是比你的意识大得多的一个
汪洋大海,你的意识是精挑细选的,是有一个控制阀门的,什么好什么坏,充满了判断的,但是你要想写得深入,就要把这个意识层面尽量淡化。奈保尔说过,写长篇就是一个造作的事情,你开始写的时候,你坐在那儿,意识到自己坐在那儿,意识到你在写一个巨著,都是意识层面的东西。所以他说长篇小说,开头部分总是很困难,当你写到忘我的境界的时候,你忘掉这个事了,你被里面的故事、人物牵引着走的时候,就写得好看了,实际上也是讲怎么开掘潜意识的问题。海明威也说过,你知道的东西你不要写;你不知道的,当然在你写的时候,突然涌到笔端的东西,你把它写下来。
写作没有窍门,只有纪律。
纪律就是说写作是整个一套生活方式、是身体的训练,它不是一单买卖。经常有一些人说写一个长篇呕心沥血,不吃不喝不睡,把自己写死掉了,我觉得这是耻辱。上战场就玩命的战士那不叫训练有素。所以纪律很重要:什么时候写,什么时候停笔,在什么状态下写,什么状态不写,什么时候离开这个桌子……我个人特别感兴趣,那些大作家他们是如何工作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比如第一稿你要克服你的欲望,修改的那种强迫症,你把它写下来,写下来以后,你再从头再改一遍,改一遍的时候,你又会碰到那种地方,再来一遍再来一遍,但是每次都是从头到尾,有一定速度保证的,就像画油画上色,你得一遍一遍地上。
刚写完的东西,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去修改它。其实你最好把它放在一边,放到你几乎忘记了,你再把它拿过来的时候,你能清晰地看出来它哪里好哪里不好。你写完以后,你很想改它,很想让它发表出来,很想打成铅字,很想享受一下“成就”的感觉,你要控制这个东西。这就是纪律,就是你要和你的欲望作斗争。
我们知道很多大师,很多都是一辈子没结婚,在一个小城里面画,画风景、画静物,甚至就画一只瓶子,那就是画痴,梵高是他们中的一个。梵高死后成了显学,很多大师活着和死了,都没几个人知道。对他们来说,画画本身就是幸福。中国人谈起诗歌、文学、艺术,老讲终极关怀,要么就“走出世界”,其实那都是虚的,真的产生不了大师。大师的工作状态就是迷恋,他干的那个东西对他来说可以替代一切。
中国社会确实比较浮躁,各行各业,包括作家也是。这个会议,那个会议,你要有成功,你就得有人脉。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中国也有这么一个白痴,这么一个神经病,就喜欢写,没钱也行,没女人也行,什么都没有,一辈子就是写,大家肯定认为说他还不如死了算了。
为什么中国没有高端的作品,就因为我们不能全神贯注。中国人不缺少智慧、不缺少阅读,也不缺少眼界,现在中国人在全世界蹿来蹿去。中国人缺的就是全神贯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楼主| 发表于 14-9-26 13:0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10-8 20:01 编辑

闫学:我是校长,应该建设一个书籍的王国2014年03月06日11:14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中国教育报


2


  2002年8月,山东滨海小城日照。凉爽的海风吹走了炎夏的燥热,来自山东省各地市的"优秀教师"汇聚在此,参评省特级教师。经历了面试、答辩等多轮筛选后,我成为当时省内最年轻的特级教师。这一年,我32岁,11年教龄。
  自然,在不少狐疑的眼光中,我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是闫学?"
  从第一次
公开课开始20分钟后就没东西可讲、腿肚子直哆嗦的悲惨失败,到以扎实的教学实力无可争议地成为济南市教学能手,她用了7年。
  4年后,山东省各路中小学教学高手一路拼杀,齐集日照。闫学跻身其中,并凭藉对《童年的发现》一文的说课和精彩答辩,成为山东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特级教师。这一年,她32岁。
  这两段话出自《中国教师报》2004年对我的专访。有趣的是,这篇专访的标题即是"为什么是闫学"。
  其实,在我看来,所谓"扎实的教学实力",所谓"无可争议"、"精彩答辩",除了让我脸红之外,都只不过是停留在文字上的一种说法而已。我更想说的是,从走上教师岗位到成为教学能手的7年之间,从教学能手到成为特级教师的32岁以前,我所走过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以及那些十字路口上我的踟蹰,我的抉择……
  1991年,我大学毕业,阴差阳错,来到一所小学,成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差不多有两年时间,我是在苦闷与彷徨中度过的。做小学教师不是我的理想,繁杂琐碎的工作让我感到窒息。我开始想办法离开学校,哪怕不能离开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也必须像我的大多数大学同学那样到中学去,做一个中学教师(那时我觉得中学教师似乎比小学教师要"体面"得多)。但事与愿违,"挣扎"了两年之后,受制于现实,在跳槽、 调动均告无望的情况下, 我开始"认命"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很幸运地,我读到了一本书, 遇见了一个人。 这本书就是《给教师的建议》,这个人就是书的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那是我教师生涯中一次最重要的遇见,也是最美好的遇见。从苏霍姆林斯基身上,我看到了教育是如何作为一种信仰融入一个人的生命的。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是无数次心灵的洗礼。在他的著作中,我感受到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悲悯的情怀,心灵的关切,人性的尊重,以及永不言弃的理想与信念。它们蕴含在无数个鲜活而细腻的案例中,使我看到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尊严,感受到作为一个教师的悲欢与忧乐。我感到自己是在与伟大的心灵对话,他让我开始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感到自豪:在这个世界上,这项工作固然艰难,但它是值得做的,因为当你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你就一定能够找到每个人心底蕴藏着的宝藏,也一定能够想到办法去挖掘这些宝藏。而在寻找这些宝藏、挖掘这些宝藏的同时,我们不但会心存希望,而且会找到做教师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就这样,我走过了教师生涯的第一个十字路口。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学着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写作教育案例。那时,我尚不知我写的是"教育案例",我只知道自己写了一些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小故事。我甚至不知道写作这些教育故事的价值,也不知道这些教育故事对我今后的教师生涯有什么意义,但我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样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但是,这种我当时并不完全知晓其价值与意义的教育写作竟坚持了下去,直到它们开始在全国各级教育教学报刊陆续发表。这些文字,成了我的第一本书《牵到河边的马》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正是这些文字,成为我后来一项项教科研成果的重要研究基础,成为我评选特级教师的重要"业绩"和证明材料。
  许多年之后,我终于知晓了这其中的价值与意义: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始终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思路启发了我,使我在教师生涯的起始阶段就走上了一条脚踏实地的教育教学研究之路。他让我紧贴着地面行走,同时又让我从一开始就站到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之上。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是幸运的。
  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价值还不止于此。
  还记得第一次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那是2004年3月,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随笔《在孩子的大脑里装进"激动"的词汇》一文发表。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激励,也帮助我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我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开始大量写作读书随笔。后来,我还阅读杜威,阅读夸美纽斯,阅读洛克与蒙台梭利,陶行知与陈鹤琴……我把自己的阅读发现与感受一一记录下来,并以之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那是我自己成长的声音。而这股拔节的力量,归根结底根植于阅读,根植于将阅读与写作、阅读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缠绕的广袤土壤。
  所以,"为什么是闫学"?答案也许很长,但也很短:无非是阅读,并始终把阅读作为成长的关键词、核心词而已。


  任何改变都有根源

  2004年4月,我来到了杭州,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员,走上了专职的教研之路。
  如何做一个最好的教研员?我的选择是:在帮助一线教师成长的同时壮大自己、丰富自己。因为只有一个壮大的、丰富的自己,才能帮助一线教师壮大起来、丰富起来。
  我再一次选择了阅读。
  我认为真正的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有人说:难道优秀教师不是上课上出来的,不是做教科研做出来的吗?其实,我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并非要否认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而是要强调阅读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以我个人来说,我虽然不敢妄称优秀,但从阅读中广受裨益却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今天的我——仔细想想,哪一个让我引以为豪的成绩不是来源于阅读,来源于阅读对我的启示和帮助呢?
  所以,我要把这个观点大声地说出来。
  2011年, 《教育时报》 在头版位置发表了我的《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一文。在这篇文章里,我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详细阐发了这一观点。
  文章一经刊发,便引起了很多教师朋友、校长朋友的共鸣。其实,这些年外出讲学,我与一线老师交流最多的话题并不是语文教育,而是教育阅读。
  我的教育阅读有一个重要的指向: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我认为,只有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帮助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得比较远。我的专业背景是汉语言文学,因此夯实自己的教育理论功底与开阔自己的人文视野成为我阅读的主要方向。这一点在2008年出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一书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这是一本有关教育阅读的书,也是一本揭示教师成长秘密的书。我试图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教师朋友一起探讨教育阅读的基本版图、路径与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阅读完善识结构,这种完善的知识结构又是如何对一个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这本书,《读写月报·新教育》执行主编李玉龙老师的评语是:
  知识就是力量,结构化的知识更有力量。外在的知识如何通过阅读融入我们的血脉和骨髓,而不是作为附着物、装饰品存在?零散的、割据状的知识如何系统性地集成一个生生不息、面向教育实践开放的结构?这本书给我们呈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
  其实,写作这本书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也是这些年来我不断通过阅读完善知识结构的记录与见证。我把自己的阅读心路完整地勾画出来,也把自己在阅读中的生命体验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我想告诉教师朋友,任何成长都不简单,任何改变都有根源。而这,也是我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领悟出来的。
  随后,我又出版了《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和《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两本书。这两本书主题集中,同时又涉猎广泛,应该说是我多年研读苏霍姆林斯基和其他教育经典、人文社科经典的结晶。我不断地读着,写着,在阅读中思考,在写作中提炼。阅读与写作就这样成为我教师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为自己开辟出来的一条专业成长之路。
  曾经有人问我:阅读这些似乎与语文教学无多大关联的书,写作这些似乎与语文教学无多大关联的文字,对你做语文学科教研员有什么用处吗?
  对此,我的回答是:不阅读,我就无法做学科教学研究。
  其实,阅读不光有助于学科教学理论层面的研究,对课程教学实践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到多尔的 《后现代课程观》时就惊呆了, 不是因为它对当时的我极具阅读坡度, 而是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来不知道丰富的、严密的、不确定的课程教学是怎么回事,也从来不曾站在一个宏观的、综合的视野去看待语文课程。直到读完了这本书之后,我意识到当时国内小学语文教学界盛行的以"感动"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的问题之所在,说其煽情、浮夸也不为过。我开始转向构建真正对提升学生素养有益的语文课程,也指导老师们一起来做这项工作。我们从不纠缠于某一节公开课,也不会为了某一次教学评比去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我们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阅读与语文课程开发上。事实证明,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在这些年始终处于摇摆状态的国内中小学语文教学界,我和我的团队在语文教学研究中少走了不少弯路。
  2011年秋天,以我的姓名命名的特级教师工作室正式成立。从学员们加入工作室的第一天起,我便要求他们把阅读当成一种最重要的研修方式,要把阅读贯穿研修的始终。因此,我们提出了"阅读是一种本源性研修"这一观点。"本源性研修"强调阅读是教师研修的根本与核心,因为只有阅读能够真正从源头上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所以,当学员们问我是否遭遇了教师生涯的"高原期", 我的回答是 : 我从来不曾经历过,因为读得越多,我看到自己的不足越多,而弥补那些"不足"也就是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这样也就没有所谓的高原期。
  通过不间断的阅读研修,大家逐渐理解并认可了这些观点,因为他们不仅从我这里看到了阅读的重要作用,也真正从自身的成长中切实体会到了阅读的力量。通过阅读,他们学会了文本解读,提升了研究能力,改进了教学策略,丰富了知识底色… 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应对外面世界的诱惑本身就是很大的挑战,但更大的挑战还是那些书,那些颇具阅读坡度的书。我要求他们,读就要读那些有坡度的书、经典的书,因为只有这样的阅读才真正对成长有利。自然,读这样的书不像读时尚杂志那般轻松愉快,对此,他们也痛苦过,焦虑过,犹疑过,但是没有放弃过。后来,他们慢慢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不少学员开发了属于自己的语文课程,发表了大量的读书随笔,《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还推出过我们工作室学员的阅读研修专题,《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专门出版了工作室学员的研修专刊。阅读,就这样成为我们共同的研修方式,成为我们最重要的研修板块之一。


  建设一个书籍的王国

  现在,我离开了教研室,来到建新小学做校长,进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工作领域,这其中的挑战不言而喻。我必须面对自己,回答这些年来一直萦绕在心底的问题:这么些年的教育教学研究,这么些年的教育阅读与思考,它们在实践层面上会有多大的力量?我的这些思考和研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与当下教育教学的现实链接起来,真正对教育教学产生影响?
  我必须去看个究竟。
  来到建新小学不久,我和老师们商量,成立教师读书会,每个人都是读书会的成员,并提出阅读计划。我觉得这个工作刻不容缓。我希望通过这样的组织和活动,使阅读成为一种常规,成为一种与备课、上课一样必须做好的工作,成为每一个教师的生活方式。一所学校是不是好学校,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如何,又与是否阅读有密切关联。我相信,一支热爱阅读的教师队伍做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工作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我们把这个读书会取名叫"渐渐"。名字是张文质老师来学校讲学时帮我们想的。为什么叫"渐渐"?这首先是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师生的成长是"渐渐"发生的; 其次,阅读对教师成长起到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显而易见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渐渐"显现的过程。我希望老师们祛除浮躁,静心阅读,静心做教学研究,在帮助学生"渐渐"成长的过程中,也感受到自己的"渐渐"成长。在"渐渐"教师读书会成立仪式上,我给每一位老师发了新书,有帕尔默、钱理群的书,也有我自己写的书。我相信,只要先读起来,我们就走上了一条"渐渐"成长之路。


  不光是教师要读书,我们的孩子更应该读书。一直记得苏霍姆林斯的一段话:

  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可能你是在很边远偏僻的地方工作的,可能你那个村庄和文化中心要相距数千公里,学校里也许会有许多欠缺,——但是如果你那里有一个书籍的王国,你就有可能把工作提高到这样的教育学素养的水平,并且取得这样的成果,使之不次于在文化中心地区的工作。
  这段话一直鼓舞着我,我决心把学校办成一个书籍的王国。于是,我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改造、扩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并且要让每一个教室成为随时随地都能读书的阅览室。能够让孩子们随时随地读到自己想读的书,这是我对学校的一个基本理解。
  "闫老师,我读书太快了,教室里书架上的书都读完了,我想每天都能读到新书!"这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女孩跟我说的话。我认识她,她喜欢阅读,每次上课回答问题都挺有自己的想法。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儿童图书馆、阅览室,我们还将做一个绘本主题馆。这是专门为一到四年级的孩子准备的。多年的儿童阅读推广经验告诉我,优秀的绘本是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书籍种类之一,让孩子们阅读这些美好的书籍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目前,主题馆已经进入前期规划建设之中。1500多种最新出版的优秀绘本已经罗列在书架上,加上原有的300多种,花花绿绿,颇为壮观。但这还远远没有达到我的要求,以后会有更多的绘本充实进来。我心里有一个近乎狂妄的设想——希望尽我所能,尽学校所能,将天下最优秀的绘本搜罗进来,它们应该是不同国家的,不同版本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主题的,不同风格的……这里不但有阅读区,还应该有创作区。孩子们不仅可以随意地阅读这些绘本,还可以创作绘本,将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想象、自己的创造通过创作绘本表达出来。这无疑是一个迷人的天地。如果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成为一个孩子最喜欢待的地方,一个孩子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学校也就成了孩子真正的乐园,那么,上学将变成一件开心的事,一件值得盼望的事,教育教学中遇到的许多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噙在眼里的那滴泪,终于流了下来
  从阅读中所获得的幸福,若要具体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当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对我来说,生命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是一本书,每一本书都是生命中最美好、最深刻的参与和融入。
  那一年冬天,在许多个冷冽的夜晚,我喜欢读明人张岱的《夜航船》。那个僧人与书生的故事激励着我:僧人和书生同宿夜航船。书生高谈阔论,僧人畏慑,睡觉时都不敢把身体舒展开来,只蜷缩而卧。后来,僧人渐渐听出了书生言谈中的破绽,就问书生:"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 两个人?"书生说: "是两个人。"僧人又问:"那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书生说:"自然是一个人。"僧人就笑了, 说道: "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为何如此喜爱这个故事?与当时我的写作有关。那年冬天,我正在写作《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一书,进展不太顺利,案头工作量之大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有些资料必须一一核实,甚至要寻找不同版本进行考证、比较,最后才能作出决定。我总怕自己像那故事里高谈阔论的书生,会贻笑大方。所以,在写作这本书的日子里,我常常想起这个故事。在紧张写作之后的每一个夜晚,随意翻读《夜航船》中那些极具趣味的文字,就成了一种激励,一种警示,也成了一种最惬意的放松与奖赏。
  那年岁末,我遭受了人生中最沉重的一次打击——父亲猝然离世。我第一次看见了死亡的真面目,那么残酷,那么令人绝望。我的心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填满了悲伤。我开始记不起前来探望我的好友的名字,我在公交站里呆坐着,忘记了自己要去什么地方……这时候,是一本书帮助了我,那是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
  "什么是死,不就是在风中裸立,消融于日光?"
  "只有当你从静河中饮水,你才真正地歌唱。
  当你到达顶峰,你才开始攀登。
  当大地认领你的四肢,你才真正地舞蹈。"
  反复地默念着这些话语,我仿佛感受到一双温热大手的抚慰,仿佛望见了那隐在苍穹之上的慈爱的目光,我便从沉重的窒息中得到了片刻的解放。
  在许多不经意的时光,不经意的地方,也许是一片落叶,一阵轻风,一种味道,抑或是一个背影,脑海中会忽然出现以往读过的某一本书,出现那些曾经的过往:
  每年冬天,当白雪覆盖了北方的山峦、村野,我会想起川端康成的《雪国》,想起那些舒缓的、素朴的文字,那些生活在雪国里的女子,还有那些痴迷于这些文字的大学岁月;
  秋天的早晨,空旷的田野中屹立着一株孤独的树,树枝上凝满了白霜,我会想起十五岁那年读过的山口百惠的自传《苍茫的时刻》,从那时候起,那"苍茫的时刻"也留在了我的记忆中,那是第一次心灵之弦的颤动;
  当有人谈论爱情,我会想到《廊桥遗梦》,想到自己读完原著又看电影的情景。最爱的场景是罗伯特与弗兰西斯卡初次见面,罗伯特在桥边采了一束野菊花送给弗兰西斯卡,临别时弗兰西斯卡跳下卡车,转身对罗伯特说:"要喝冰茶吗?"于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悄然开始,而那一句"要喝冰茶吗"是多么美好啊!
  在我的字典里,有些词汇总与一些书有关:
  失眠——与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有关,也与高尔泰的《寻找家园》有关;
  怅惘——与村上春树的 《1Q84》有关,也与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有关;
  很难想象,假如没有阅读,我的生活将会多么枯涩,多么不值得过,我该如何填补那些细碎的时光,我又拿什么擦亮那些黯淡的日子,又如何能够感受那些心灵深处连自己也不易觉察的悸动。
  所以,当我接到调令离开教研室时,当我在那个闷热的下午拷贝好教研室电脑里所有的文件,关上电脑的那一刻,我再一次感受到那一丝悸动,于是,噙在眼里的那滴泪,终于流了下来。
  来自《教师月刊》2014年2期

http://learning.sohu.com/20140306/n396144919.shtml learning.sohu.com true 搜狐教育 中国教育报 http://learning.sohu.com/20140306/n396144919.shtml report 8251  2002年8月,山东滨海小城日照。凉爽的海风吹走了炎夏的燥热,来自山东省各地市的"优秀教师"汇聚在此,参评省特级教师。经历了面试、答辩等多轮筛选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14-10-8 20:00:20 | 只看该作者
教育的秘密就蕴藏在教育者自己的内心深处。如果我们自己不热爱生活,不爱自己,甚至对世界充满委屈和怨恨,以为牺牲自己,就能换来孩子们成长的回报,我们多半要成为悲剧人物。

教育者需要建立个人魅力,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甚至讨厌自己时,别人能喜欢我们吗?我们又怎么能够对孩子产生积极的人生影响?

教育的秘诀就是爱自己。爱学习,爱梦想,爱生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自己的缺点,爱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让他们和我们一样,珍爱生命,珍爱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14-10-8 20:14:42 | 只看该作者
教师这个职业,多年来有一个误区,叫做——牺牲自己,成就他人。

有诗为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随便问十个人这诗形容哪个职业,九个人会直接回答你——教师。

我一直很纳闷,教师又不是一锤子的买卖,只教一批学生,成败在此一举,干吗这么强调牺牲精神?

是为了说明这个职业的伟大?

是为了说明这个职业的悲壮?

还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来从事这个职业?

说不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14-10-8 20:15:21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的牺牲就不同了,在我看来,许多根本就没有意义。

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说过一个故事:一位高三毕业班班主任,如同他的很多同行一样,每天工作14到16个小时,一个月只休息一天,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工作中。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上,他要求十分严格,生活上,对学生也颇为照顾。有一个周末,他甚至让家人包了饺子,煮好带到学校里给学生尝。如此爱生如子的好老师应该让学生感激得落泪吧!事实正好相反。学生饺子照吃,可是丝毫改变不了对班主任的痛恨之情。让人揪心的是,该班主任积劳成疾,在学生即将高考时不幸去世。记者认为这是一个典型,去学校采访,却发现他至死都没有得到学生的原谅。

这样的牺牲,完全是一出悲剧。

与教师一样,家长也常常走入这样的误区。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

儿子拿着不及格的试卷回家,妈妈很生气,骂儿子是一只笨鸟。

儿子说,世界上有三种笨鸟,第一种先飞,第二种不飞。

那第三种呢?妈妈问。

第三种最讨厌,儿子说,这种鸟自己飞不起来,就下个蛋,孵出一只小鸟,然后逼着那只小鸟使劲飞。

这正是今天众多家庭教育活生生的写照。如果两只老鸟从来没飞起来过,却指望那支小鸟飞起来,公平吗?合理吗?

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里,妈妈通常是必须付出牺牲的那一位。许多妈妈,为了家庭也宁愿作出牺牲,当然,如果这种牺牲能够换来子女的尊重、理解以及感恩,还算值得,然而,一定还有更好的选择。

一位母亲就有这样的心路历程。自打女儿出生后,她就全身心地呵护她。丈夫工作忙,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她的付出就更多。女儿慢慢长大,却不如她想象的那样成熟懂事。有一天,她又和女儿爆发了严重冲突,女儿说了一句直刺她内心的话,你总是说我应该怎么样,你看看你自己,你还像个女人吗?你自己活成这样,你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

她愣住了,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她想了很久。这十几年来,为了这个家,她忙里忙外,任劳任怨,为了女儿舍得投入,自己却很少买化妆品和新衣服,以至于别人都说她比实际年龄要老十岁,可换来的竟是这个结果!

太委屈自己了!一气之下,她到商场里面,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衣服和化妆品。后来的日子,她不再专注于女儿,而是兼顾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打扮也时尚而知性。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她自己变得美丽,生活变得精彩时,女儿竟然慢慢改变了对她的态度,也自觉地朝着她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1#
 楼主| 发表于 14-10-8 20:25:23 | 只看该作者
演自己  (万伟)

|举报|字号 [url=]订阅[/url]







做自己,还是演自己?这个问题的选择看起来似乎毫无悬念。我们听到了太多做最好的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却没有人告诉你要“演”最好的自己。

真实的自己常常很丑陋。夜深人静,与自己独处,我们喜欢自己吗?一部分人可能对自己还比较满意,大多数人注定留有遗憾,不少人一定还痛恨自己。相比那些成功光鲜的“高富帅”,我们的成就是那么不值一提。而那些长期困扰我们心灵的烦恼,如同幽灵一般,直接照射出我们人性中的或软弱、或贪婪、或懒惰、或愚蠢的另一面,叫我们如何不痛恨自己!

要做最好的自己,就必须直面弱点,并设法回避或者改进它。而这正是做自己最难的地方!大部分终其一生都在跟自己的弱点做斗争,谁胜谁负很难预料。既然克服与改变那么难,何不换一种思路——“演”?

在众多职业中,我其实挺羡慕演员,能够有机会体验不同的人生,且仍然可以做回他自己。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能够不改变自我而体会各种角色是多么幸福的事!人生就是一次旅行,精彩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周国平在一次访谈中讲过一个故事:

我曾和一个五岁男孩谈话,告诉他,我会变魔术,能把人变成苍蝇。他听了十分惊奇,问我能不能把他变成苍蝇,我说能。他陷入了沉思,然后问我,变成苍蝇后还能不能变回来,我说不能,他决定不让我变了。我也一样,想变成任何一种人,体验任何一种生活,包括国王、财阀、圣徒、僧侣、强盗、妓女等,甚至也愿意变成一只苍蝇,但前提是能够变回我自己。

好的演员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现出角色的内心世界,演员是需要入戏的,在表演中,他就成了他演的角色,以至于戏演完了,他还沉浸在演员的世界里,久久无法脱离。有一些演员入戏太深,自此改变性格,也偶有听闻。

然而,好的演员却表示,演角色到底还是演自己。如果内心没有积淀,许多角色根本无法塑造。一个演员没有办法展示给观众其内心没有的东西。我们讲一个演员用心在演戏,其实就是说他在演自己。

大部分人这一生都没有机会做演员谋生,但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做演员改善提升自己。因为,把真实的自己变得美好很难,把期待中的自己表演出来却容易得多。

有朋友去应聘新的岗位,接到面试通知后问我应该注意什么。我说,把自己想象成演员,面试官想象成导演,想象一下他的要求是什么?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是什么?在面试过程中把这些表现出来。

有年轻老师在我的培训课上问我,班级里有学生很令人讨厌,他试着寻找其优点,一个也找不出来,问我怎么办?我说,即便再讨厌这孩子,也不能表现出来。相反,还得装作很喜欢他的样子,并且让他感觉到。

对这个孩子来说,师生关系就是教育的全部。你必须演。我告诫他。

人生一世,其实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个人都在演戏。只不过,大多数人的演戏都是被动的适应,而不是主动的改变。主动的改变是让自己去演一个从没有体验过的角色,一个美好的角色,一个自己期望成为的角色。去体验那种感觉,寻找内心的力量。

演得久了,便可能弄假成真。在教育学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著名实验,史称“罗森塔尔效应”。他在某一个学校的一个年级从每班随机抽取3名学生共18人,将名字写在一张表格上,认真对学校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半年之后,这18名学生进步很大,超过一般学生,若干年后再跟踪调查,这18人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演的本质是一种改变,一个人的改变可能带来整个系统的改变,因为我们是系统的一分子。两个人长期关系紧张,互相不给好脸色看,如果让其中一人做一次“演员”,在双方的关系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一种态度,持续时间不用很长,只需一周。另一人一定也会改变态度。最终双方冰释前嫌,言归于好。

最好的自己是演出来的。演的抗拒更小,成本更低,感悟更多,效果更好。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楼主| 发表于 14-10-8 20:29:58 | 只看该作者
当下比较流行的身心灵理论说,这世界上有三种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老天的事无法改变,只能接受。别人的事可以去关注,但结果如何,决定权并不在自己手里。因此,只有自己的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关心老天,关心他人,不如关心自己。

关心自己是一种由外而内然后由内而外循环往复的觉察。人这一世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无论是佛家的“轮回”,道家的“无为”,还是儒家的“为而无所求”,都是一种内心的觉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世界也就开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楼主| 发表于 14-10-8 20:31:3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的影响力不在于他去主动影响别人,而在于别人受他吸引。只要他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只要他真正展现出他的价值。

这是一种“以我为主”的精神,这是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强调以学生为本,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会走偏为对学生的迎合。考虑学生的需求当然没有错,可是,如果自己的内心没有信念,没有价值判断,这种迎合短期来看可能有效,长期来说风险巨大。

专业的教育者应该学会引领。那些各行各业的弄潮儿,无一不是引领行业前进的人,无一不是改变了市场结构和消费行为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楼主| 发表于 14-10-8 20:33:43 | 只看该作者
学校工作分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教师搭台,教师唱戏,第二个境界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第三个境界是学生搭台,学生唱戏。学生校园传媒学院刚刚的展示就完美诠释了第三个境界,这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就在我们身边发生了。这三个境界通俗来说,分别是教师自己玩,教师带着学生玩,学生带着教师玩。当教师是被学生带着玩时,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的潜能和内驱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学校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舞台。

新时期学校教育要转型,而教师是教育转型的关键。因此,教师自身要转型,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从学生观到教育观。如何推动教师转型,是所有学校管理者面临的难题。传统思维认为推动教师转型的力量来自于上层,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校长,而培训则成为一种广泛采用的方式,收效呢?年年喊改年年改,正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我认为要真正推动教师转型,很好地运用另外三股力量至为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楼主| 发表于 14-10-8 20:38:3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股力量是学生。如前所述,当我们真正解放了学生,学生的表现会给教师极大的冲击。
第二股力量是课程。大部分教师适应于上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因为这些课程都有严密的教学大纲和详尽的教学资料,教师只要认真执行即可。当教师带完一个毕业班,经过一轮循环之后,再次执行就更加驾轻就熟。在全社会都关注分数的大背景下,教师很容易止步于学科教师的角色,并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学校教育的转型需要更多的学科教师向课程教师转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课程意识,并能够开发校本课程,对一直躲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遮阳伞下的教师而言,这是极大的挑战。因此,积极乃至稍微激进地推动课程改革,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打破教师的安全区,迫使他们进入伸展区,是有效的尝试。无数事实证明,在开发课程中教师能获得巨大的成长,这样的成长常伴随着巨大的成就感,帮助老师更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教育的本质。
第三股力量来自于家长。学校是提供教育服务的地方,学生是顾客,家长则是消费者。在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地方,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几乎都是和学校所在的社区紧密相联的。同样是公办教育,同样的资源配置,不同的社区会办出迥然不同的学校。根本原因在于家长不同。可以这样说,家长是推动学校进步的最重要力量。今天的学校办学,即便再封闭保守,也无法完全无视家长的需求。适度地将家长的资源引入学校教育管理过程,同时建立适当的机制,将家长的意见转化为推动学校转型的积极力量,是学校需要研究的课题。今天,由于家长的选择,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国际教育,国内教育已经受到强大的冲击,原有的教育体系必须更快更深地转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楼主| 发表于 14-10-8 20:43:18 | 只看该作者
接纳  

2014-09-08 22:04:11|  分类: 随笔 |  标签:接纳  穿越苦痛   |举报|字号 订阅


去参加一个心理学的课程,一位同学分享的话语触动我的内心: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的苦痛,有人说苦痛是财富,我觉得苦痛本身不是,穿越苦痛才是财富。

身为教育工作者,我想起了我曾经教过的学生。在我成为教师的初始阶段,面对一些问题学生,常常有无助的感觉。我知道他们的问题,也明白他们的苦痛,可是我无法帮助他们。能不把事情弄得更糟,已经是最好的选择,更不要说帮助学生穿越痛苦。

在个案分享阶段,有人讲起自己沉迷于游戏不肯学习的儿子,一脸愁容。老师却站在儿子那一边,说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母。玩游戏的行为是表面现象,反映了儿子内心的一种逃避,至于逃避的是什么,可能还需要从其童年期更深地挖掘。

苦痛是人生的一部分,缺陷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能做的是接纳。老师说。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怎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老师讲的故事是接纳自己。只有接纳自己,内心才有力量,才能够穿越痛苦,才能够接纳他人,才能够享受人生。

知道每个人最喜欢的人是谁吗?老师说,每个人最喜欢的人是自己,其次是能够接纳和理解自己的人。知道每个人最讨厌的人是谁吗?是那些不能接纳自己的人,那些在性情、感受、志趣、价值观等方面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人。有一个心理学的实验,让实验者看一些脸的图片,其中有别人眼中的脸,也有镜子里看到的自己的脸,别人看到的是真实的脸,自己在镜子里看到的是左右对换的脸。结果实验者选择别人都是正常的脸,选择自己则是左右对换的脸。因此,每个人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要学会接纳的不是自己眼中的自己,而是别人眼中的自己。

在我看来,能够常常对着镜子看自己,已经不错了。更多的人,连镜子都很少看。因此,当与别人发生冲突,触碰到自己的弱点时,就显得特别痛苦与困难。那些生活中真实的苦痛,就像是在空间高速飞行的小球,如果我们强行去接,苦痛依旧存在,我们也会受伤,如果用接纳的态度,像是体育比赛中高明的接球手,先顺着球运行的方向卸去球的力量,便可稳稳接住球,并进而改变球的运行方向。

接纳,便是遇到不顺利的事情,生起抵触的念头时,内心有觉察,然后卸去抵触的力量,顺着抵触的方向试着理解它。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老师说,我们跟别人较劲时,其实是都在跟自己较劲。较劲,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试着接纳吧。该来的总是要来,我们所要做的只是从容平和地去面对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发表于 14-10-8 22:17:50 | 只看该作者
在惠姐的文章中学到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发表于 14-10-8 22:19:44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最喜欢的人是自己,其次是能够接纳和理解自己的人。这句话很对,所以我们很容易接受对我们有好感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楼主| 发表于 15-4-23 19:41:35 | 只看该作者
提升阅读质量要“有所读有所不读”
王旭明



  适逢一年一度世界读书日,有很多媒体都在强调阅读如何重要。这种强调当然正确,但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真正应该思考和探讨的是,阅读什么、谁来阅读以及怎样阅读。
  据媒体报道,中国每年出版图书45万种,其中85%都是“垃圾书”。换句话说,我们不仅是出版大国,也是“垃圾书”的出版大国。因此,必须明确的是,在信息爆炸、图书量激增的时代,那些传递垃圾信息的“垃圾书”是不应该读的。比如,在我看来,各种语文学习辅导、练习图书,基本上都是无助于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多看这些图书,不仅无助于学生积极阅读能力的增长,反而还会降低他的阅读兴趣,甚至对阅读感到厌恶。
  因此,要根据读者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指导读书,不能总是笼统地呼吁广泛阅读。所谓广泛阅读,是造成相当多一批孩子厌读、厌学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图书数量激增但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下,挑出几本或十几本无害的图书,让学生阅读,远比让学生自发的海量阅读要强得多。
  人们不是天生就爱读书或不爱读书的,这既与社会环境有关系,更与作者或作家是否能根据时代的要求提供符合人们需要的、既有足够品味又有实际功效的精神食量。出版人俞晓群曾说过:“在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的社会现实中,文化传播已经逐渐失去了启蒙的功能,个人的主体性越来越明显,个人选择度越来越大,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演变为园丁与蜜蜂的关系,只能种下花花草草,供蜜蜂(读者)自由采摘。”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与其埋怨当代中国读者为何读书越来越少,还不如反思自己作为精英(作者)为读者提供了哪些值得让他们读的作品。所以,作者尤其要为今天读者的选择提供更多的可能,为读者的细分和具体阅读提供更多选择。
  如何做到细分和具体呢?我认为至少应坚持这样几点:其一,多读中外经典图书。所谓经典,从时间上说应当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流传下来,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图书;从内容上说,应当是人类普遍共同情感和思想的内容;从作者来说,应当是被公认的大家之作。一句话,经典应当是对人类不同群体的精神生活有着巨大指导作用的图书,比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海明威、泰戈尔等人的著作。
  其二,慎读时尚类图书。所谓时尚类图书,是指被包装炒作突然走红的畅销书,这类图书可能走红一时,销量也不低,但对人们精神生活本质提升作用不大,却占去了年轻人很多时间。这类图书常常是团队创作,擅长宣传,对于这类所谓明星写手和年轻新秀写的图书,更要保持慎重姿态。
  其三,远离成功励志类图书。在一个非常功利的社会,这类图书有很强大的诱惑,它让很多人幻想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但是,所谓成功本来就是概念模糊甚至错误的风向标,各种投机取巧、快速发财、投机钻营和一时蹿红都是伪成功。即使是真正的成功,每个人的成功经验都是不可复制的,简单的模仿和机械化的学习都会使人进入误区。就我所看到的,所谓励志图书很少有值得一读的内容。
  其四,远离各种明星艺人成长史、发家史和他们所谓心灵寄语等。这类图书对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毒害极大。一些娱乐明星本身的文化素质都比较低,思想并不深刻,只是靠某种时机一夜蹿红,他们的人生启迪有多大意义,由此可知。再说,各类艺人和社会走红者只不过是大千世界之一种,千万不能把他们当作成功的典型,而这类图书绝大部分夸张或粉饰成长经历或个性体验,其中有不少对青少年有害无益,更该值得警惕。
  应该看到,在图书出版量巨大、质量亟待提升的当下,指导人们读有益的书有用的书,读真正的好书,远比空谈读书意义要大得多。拥有高质量的阅读,决定我们的精神生活走向,阅读该如何细分和具体,出版社、社会知名人士和老师等为此要付出更多努力。
(首发2015年4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发表于 15-4-30 19:00:27 | 只看该作者
发现一个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5 15: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