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美惠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复制链接]
766#
 楼主| 发表于 14-9-21 21:51:57 | 只看该作者
琐忆华国锋:三权合一的“英明领袖”
2014年09月09日16:21  [color=#b6cc !important]新民周刊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12,118人参与) 收藏本文     

  毛主席逝世后很快传来消息说,毛主席生前已指定华国锋为接班人。就这样,他成了中国解放后第一位集党(:)主席)、政(政府总理)、军(军委主席)大权于一身的“英明领袖”。因为毛主席在世时,也从未兼任过政府总理一职。
华国锋

作者:周斌
  第一印象
  1965年秋到1966年春,外交部曾组织一支近200人的工作队,赴湖南省浏阳县大瑶镇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四清” 运动)。我是工作队北方出身的张越、雷阳、温宁三位队长的共用秘书兼翻译(我会说点湖南话),所以常有机会随他们去省委开会或商量事情,而当时湖南省委分管农业的省委书记,正是华国锋,因此曾与他见过几次面。
  这位省委书记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很好。纯朴、实在、虚心,没有一点官架子,言谈、穿戴都像一个农村基层干部。我记得,当时他是这样向我们介绍自己的:山西省吕梁专区交城县人,小时候家里很苦,念了几年书,17岁那年瞒着家里,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先打日本鬼子,后打阎锡山。1949年跟随四野解放大军南下。湖南和平解放后,留在地方,复员转业,参加自己比较熟悉的农村工作,在毛主席家乡湘潭县呆了十年多。几年前被调到省里,依然干老本行。
  还记得湖南省委一位老同志曾告诉我们:华书记原本姓苏,名铸。他投身革命后,担心连累家人亲属,便自己作主改姓换名。“华国锋”三个字取自当时中国一个响当当的革命群众组织“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队”。革命胜利后,他没有恢复原名,但其四个子女都沿用苏姓。
  三权合一的“英明领袖”
  后来又从报上看到,“文革”中,他被调到北京,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长。1976年初周总理逝世后,我和当时驻日使馆工作的许多同事,纷纷猜测将由谁来接任总理这个职务。有人认为肯定是叶剑英或李先念,有人则说很可能是张春桥,唯独没有人提到过华国锋这个名字。不久,使馆接到外交部密电,告知毛主席选定的新总理是华国锋。同年9月毛主席逝世后,又很快传来消息说,毛主席生前已指定华国锋为接班人。就这样,他成了中国解放后第一位集党(:)主席)、政(政府总理)、军(军委主席)大权于一身的“英明领袖”。因为毛主席在世时,也从未兼任过政府总理一职。
  我当时嘴里没敢多说,心里却经常想着一件事:即使有毛主席“你办事,我放心”这个“最高指示”为他保驾护航,他的为人、品格也不错,但他的学历、能力、资历、经验、影响和威望,能够担当得起领导中国:)和十亿中国人民这个历史重任吗?能够把“文革”大浩劫后眼前这个到处混乱不堪、人心浮动、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困难局面扭转过来吗?
  不到一个月,就传来在他领导下,一举粉碎“四人帮”的喜讯,我的担心开始缓解,心想也许行,并逐步产生了一种信任感和期待感。
  平易近人、不拘小节
  1977年底,我从驻日使馆回国,调到外交部新闻司工作后,就有许多机会为华国锋同志当翻译了。第一次见面时,他似乎还记得12年前的那段往事,主动问我是不是那个外交部“四清”工作队的小周秘书,我点点头,向他问好,他也很高兴。他还主动问起那三位工作队队长近况如何。
  为他当翻译,我心里感到特别踏实,没有一点儿思想负担。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固然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他每次会见客人时讲的,全是平平常常、人人都懂的大实话、大白话,从不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旁征博引、即兴发挥,甚至连普通的成语也很少使用。记得多次给他当翻译,几乎从未发生过自己听不明白、不会翻译的情况。
  1980年5月,他应大平正芳首相邀请访问日本。通过近一个星期的近距离接触,我又发现他是一位不拘生活小节的人,常常不扣衬衣袖子的纽扣,坐着时还经常把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而露出来的脚上穿的袜子,竟是北京街上不到一元钱一双的大路货??虽说他十分平易近人,但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般都不大敢提醒他注意这些小事,只在背后瞎议论一通。我凭以往对他的了解,心想即使当面提醒他,大概他也不会生气的,便壮着胆子说:“华主席,您身上穿的毛衣可能太厚了一点。是因为太闷热才不扣衬衣扣子的吧。要不要请叶秘书给您换件薄毛衣?”
  他一听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你有意见就直接提么,为什么要拐弯抹角拿毛衣说事呢?说白了吧,不扣纽扣就是为了透透风,舒服一点儿。我自己所以一直不爱穿西装,原因之一就是不想打领带。”
  一天晚上9点多,住在日本政府赤坂迎宾馆里的他,身着洗澡后换上的日式浴衣,说要去后花园散散步,便出了门,把我吓了一跳。我立即上前拦住,并告诉他,这所迎宾馆里,到处布满了警卫人员和新闻记者。而如果哪位摄影记者拍到您身穿这件浴衣的特写镜头,并见之于明天的报刊上和电视里,再配上诙谐的说明,很可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中心,引起不小的轰动。
  听我这么一说,他马上退回房内,并十分不解地问我:难道日本人对我穿什么衣服,也有那么大的兴趣吗?我说当然啦,这一切都是因为您的身份十分特殊呀。
  不善于应对外媒
  按照中国领导人多年出访的惯例,离开到访国的前一天,都要举行一次大型记者招待会。出访前,外交部新闻司都会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和双边关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为领导人起草好详尽的书面材料,包括预计外国记者可能提及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一些有经验的领导人,一般只会事先浏览一下,在回答问题时作个参考,不会完全照本宣读。而缺乏经验的领导人,虽也很少照本宣读,但基本上不会脱离原先准备的基本框架。
  这次出访前,领导特别提醒我,出访中华国锋最担心的就是如何应付记者招待会。所以一定要为他起草一份更全面、更周详的书面材料,供他参考。
  不出所料,东京记者招待会的前一天晚上,他一直坐在房间里看材料,做准备。10点多派秘书把我叫去,问我明天日本记者究竟会提些什么问题。我答称,估计不大可能超出新闻司先前设想的范围,但不敢完全肯定。他问我能不能想想办法,今天晚上就了解清楚这件事。我心里虽觉得办成这件事的难度不小,但嘴里依然承诺尽可能试试看。
  我立即通过电话从举办单位日本记者俱乐部负责人处了解情况并获悉,为节省时间,明天记者招待会上将由《每日新闻》主笔西先生一人做代表提问。说来也巧,我正好与西先生相识,便赶紧给他家里去电话,问他明天会提哪些问题,并表示自己这样做,只是为了事前做好准备,以保证翻译质量。他十分友善地一一作了回答,并说这几个问题,是他与其他几家媒体同仁共同商定的。一般情况下,估计明天不会再有别人提问了。
  华知道这个结果后,十分高兴,说这几个问题你们新闻司准备的材料上都有。
  记者招待会相当顺利。西先生提问时,只在开始时加了一个新问题:北京许多方面传来的消息都说,您除继续担任:)主席和军委主席外,即将辞去政府总理一职,由四川省委书记赵先生接任。而且听说赵先生已经到达北京准备上任了。如无不便,请予证实。
  公正地说,我觉得日本记者当时提这个问题既没有恶意,也不难回答。但可能因为华国锋先前就对外国媒体抱有成见,头一句话就有点生气地说,你们一些外国媒体有一个通病,就是对我们中国的人事问题,总是很感兴趣,并妄加猜测,胡乱评论。所以我在这里不想回答这一类问题。至于赵同志当不当总理,中国政府会正式宣布的,到时你们自然就会知道了。事后,西先生曾不解地问我,是不是你们华主席不满意我提的这个问题,态度才如此生硬的。
  回国后,与部里一些同志私下谈论,比起周总理、陈老总、小平同志等,华国锋好像不大习惯、不太善于应对外国媒体的提问。不久前随华出访英、西德、意等西欧国家的部里一位同志告诉我,华国锋在西德记者招待会上,面对一个西德记者提的尖刻问题,不知如何作答才好,处境十分被动。在身边黄华部长的协助、提示下,才勉强应付过去。
  几件小事
  华国锋离开领导岗位后,我也就没有机会再见到他、为他当翻译了。但下面几件与他相关的事情,不时浮现在自己脑海里,这里也一并记录下来。
  一、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少儿部约我为他们翻译多集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对方强调这是为全国亿万青少年服务,我勉强接了下来,开了多次夜车才完成任务。不久,科普出版社又约我为他们翻译同名小人书《铁臂阿童木》,我也照办了。
  我没有想到,一部多集动画片,几十本小人书,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不少亲朋好友来信、来电索要。更让我意外的是,华国锋身边工作人员也会打来电话,问及此事。我回答那些东西都是给孩子们看的,没有多大意思。如果华对此有兴趣,我可以设法另找一些值得一看的读物送去。对方却说,华国锋本人和孩子们每集都看,并觉得很有意思,才让我给你打电话的。
  我真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几个月前还日理万机、忙得不可开交的十亿多人口的大国最高领导人,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大闲人,居然会有闲工夫一集不落地欣赏国外儿童动画片。实在变化太大,也太不可思议了。
  二、乔冠华部长是我非常钦佩的外交家、笔杆子、演说家。他对中国外交事业做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有一个时期,外交部许多同志也曾对他在粉碎“四人帮”前后的表现,提过不少意见。其中一条就是认为他在华国锋主政的那几年,对华国锋缺乏应有的礼貌和尊重。
  如,华国锋刚主政时,当着许多人的面,谦虚地对他说:老乔呀,我对外交工作不熟悉,没有经验,而你是老外交,希望你以后多提醒、多帮助。他竟不以为意地笑着答称,其实外交并不难,只要用心,不用多久,就可以学会的。
  又如,一天他来部里上班,同志们问他为何一大早就满面倦容,无精打采,他居然答称是因为自己昨晚“舍命陪君子”,半夜就被那位新君子召去中南海问事了。
  再如,尼泊尔马亨德拉国王访问成都(不到北京),华国锋安排他先去接待两天,初步交换一下意见。当华国锋第三天专程赶往成都会见贵宾时,他居然没到机场迎接,也没汇报这两天的相关情况,而是陪着夫人去参观杜甫草堂了。
  据我了解,部里同志们议论起乔的这些言行时,一直是赞同者少,批评者多。即使在华国锋离开领导岗位后,也是如此。后来听说,乔夫人章含之对此同样不以为意,甚至当众表示,部里许多人还在百般吹捧华为“英明领袖”,大肆为他唱赞歌、抬轿子时,我们老乔就有先见之明,敢于不把他放在眼里,公开蔑视他了。我认识乔夫人,但完全不同意她的这个看法。
  三、华国锋应大平首相邀请访日后,不到三个星期,大平就得急病逝世了。这个消息使华深感意外,非常悲痛,并决定再次飞赴东京,参加大平葬礼。对一个大国最高领导人一个月内两次访日这件事,日本政界、民间都为之震惊,认为中国确实是个非常重情重义的国家,真正体现了周总理说的“饮水不忘掘井人”的精神,没有忘记大平这位为日中邦交正常化作出突出贡献的政治家。大平一家更是激动万分。
  熟悉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人十分看重一个礼节(据说也是由中国传过去的),即对特地来到某家出席婚丧纪念活动的朋友、贵宾,某家的主要成员,日后一定要择机亲自回访,登门道谢。
  不言而喻,大平家最想回访、登门道谢的,不是别人,就是华国锋。当大平夫人向中方提出回访要求时,华国锋已经离职。中方对大平夫人的答复,只有三个字:不方便。大平的好友和接班人、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伊东正义(大平逝世后曾一度出任代理首相),也几次出面提出请求。为了消除中方不必要的顾虑,伊东还特地表示,大平夫人来北京,纯粹是礼节性回访,只要能当面向华先生鞠个躬、道声谢就满足了,不向媒体公开,时间不超过一刻钟。会面地点也请中方决定。但最终这事还是不了了之。(作者为原外交部日语翻译、曾任中国驻日大使馆参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7#
 楼主| 发表于 14-9-21 21:56: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9-21 21:57 编辑

华国锋辞去中央主席内情:陈云建议其“让贤”




  核心提示:陈云说:“那一天我跟先念同志到国锋同志那里去的时候提出,国锋同志要有自知之明,在毕生的工作里头,加号是多少,减号是多少。加号指的正确的,减号指的错误的。我讲了一句,希望国锋同志珍惜已有贡献,就是说,不要随便丢掉已经有的这一点贡献。”
华国锋“淡出”政治舞台
  “淡出”是一种电影术语,又叫“渐隐”,指的是画面逐渐由清晰到模糊、到消失。
  华国锋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经历了从显要到逐步降职的“淡出”的过程……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虽然中国的实际领袖已经由华国锋转为邓小平,但是华国锋在名义上仍是中共中央主席、中国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仍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所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之后,不知内情的人,只是从《公报》第五段中关于华国锋提议“少宣传个人”那一段话中,隐隐约约感到华国锋的“英明领袖”地位发生了一点麻烦。不过,这只是“隐隐约约”而已。
  虽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了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决定对中共高层领导“只增不减”、“只进不出”的原则。但是,该“减”该“出”的,毕竟还是要“减”要“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最初的人事大变动发生在1980年2月23日至29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全会批准了汪东兴辞去中共中央副主席职务的请求。这样,也就“减”去了汪东兴。
  全会还批准了纪登奎、吴德、陈锡联的辞职要求,免除他们所担负的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
  全会决定增选两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即胡耀邦和赵紫阳。
  全会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书记处,选举胡耀邦为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万里、王任重、方毅、谷牧、宋任穷、余秋里、杨得志、胡乔木、胡耀邦、姚依林、彭冲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的人事变动,意味着华国锋虽然仍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但是这个主席已经成为“空头主席”了。
  1980年5月6日至9日,华国锋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到南斯拉夫参加铁托总统葬礼活动。
  接着,华国锋从南斯拉夫前往罗马尼亚,应邀到罗马尼亚进行短暂访问。
  1980年5月17日,华国锋主持刘少奇追悼大会。
  1980年7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文章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消除“神化个人”的现象,而且要处理好领导班子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言而喻,这篇特约评论员文章是针对华国锋的。
  198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在发出的《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指示》中说:当前在执行三中全会制定的要“多歌颂党和老一辈革命家,少宣传个人”的方针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一指示,同样暗含对华国锋的批评。
  赵紫阳除了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之外,尚未安排其他职务。但是,不久之后,便显露了对赵紫阳的重要安排。
  那是在1980年8月30日至9月10日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华国锋辞去了国务院总理的职务。这样,华国锋失去了他在“政”方面的最高职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8#
 楼主| 发表于 14-9-21 21:58:32 | 只看该作者
赵紫阳接替华国锋,成为中国国务院第三任总理。
  华国锋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是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实行党政分工的决定。
  1980年9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民主的大会 改革的大会》指出:
  这次会议的革新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对国家领导制度的重大改革上。中共中央已经决定把党的工作和政府工作切实地明确地分开,各级党委第一把手已不兼任政府职务。
  正因为这样,不光是华国锋辞去了国务院总理,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徐向前、王震也不再兼任国务院副总理。
  应当说,华国锋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属正常人事变动。
  政治局召开9次会议解决华国锋问题
  1980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在今后二三十年内,一律不准挂现任中央领导人的像,以利于肃清个人迷信。
  1980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转发华国锋同志的信的通知》。华国锋提出,今后在公共场所不再悬挂华国锋同志的像和题词。
  于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在公共场合并排悬挂毛泽东和华国锋画像的现象不复存在。华国锋的画像纷纷被取下。华国锋语录以及题词也被纷纷取下。至今,唯一被保留下来的华国锋题词,那就是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纪念堂”六个镌刻在大理石上的金字。
  对于华国锋来说,他的职务的最大变迁是在1981年6月27日至29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在此之前,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全会总是由华国锋主持。
  然而,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公报上,却是这么写着: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同志主持了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了会议”这样的提法,是中共中央历届全会公报或新闻公报上所没有过的。这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的排名顺序,也是从未有过的,胡耀邦排名第一,而本来排名第一的华国锋变成了倒数第一!
  发生如此显著变化的原因,公报中是这么写的:
  全会一致同意华国锋同志辞去:)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全会通过无记名投票,对中央主要领导成员进行了改选和增选,选举的结果是:
  胡耀邦同志为中央委员会主席;赵紫阳同志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华国锋同志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小平同志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主席和副主席组成,他们是: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习仲勋同志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也就是说,胡耀邦接替华国锋,出任中共中央主席。邓小平接替华国锋,出任中央军委主席。
  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职务之后,仍被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华国锋职务的重大变化,虽然是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才正式作出决定,其实早在半年多以前—1980年11月10日、11日、13日、14日、17日、18日、19日、29日和12月5日,中央政治局连续开了9次会议,专门讨论华国锋问题。除刘伯承、聂荣臻二人因病未参加(聂荣臻来信同意会议内容)和陈永贵、赛福鼎二人未通知到会外,实到政治局委员21人,候补委员1人。中央书记处7人列席,共计出席者29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9#
 楼主| 发表于 14-9-21 21:58:57 | 只看该作者
 召开这9次会议的原因,是自从1980年8月中下旬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以来,不少人向中央提出,华国锋不宜继续担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 于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9次会议,对此进行讨论,并向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人事更动方案。
  11月11日下午,陈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了重要发言。陈云讲了三点意见:
  第一点,揪出“四人帮”,是华国锋对党的“一个很大的贡献”。那时,华国锋“是负主要责任的”。但是,揪出“四人帮”以后,我们党没有能够实现心情舒畅、生动活泼这样的局面,使人“大失所望”。
  第二点,“华国锋同志当主席不适当”。陈云说:“那一天我跟先念同志到国锋同志那里去的时候提出,国锋同志要有自知之明,在毕生的工作里头,加号是多少,减号是多少。加号指的正确的,减号指的错误的。我讲了一句,希望国锋同志珍惜已有贡献,就是说,不要随便丢掉已经有的这一点贡献。”
  第三点,“我认为这件事不能再拖了。十二大谁作报告决定下来,哪个当主席哪个作报告。”
  胡耀邦和叶剑英的发言
  胡耀邦在政治局会议上作了重要发言。他在肯定华国锋成绩的同时,也对华国锋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胡耀邦说:华国锋是1938年参加工作的,也应该说是老同志了。有同志说是坐直升飞机上来的。我个人觉得这么说不妥当。40多年来,华国锋同志也是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有一定的水平。这个,我看也应该是肯定的。国锋同志和一些老同志一道,在粉碎“四人帮”这个问题上,确实是作出了很大贡献的。这是历史事实。我们的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这一点的。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党、全国人民,包括老同志的确是真心诚意拥护国锋同志的……但是,我觉得,国锋同志没有正确对待一个党员对党和人民应该作出的贡献。
  在谈到华国锋同党、同人民的关系摆得很不正确的时候,胡耀邦列举了华国锋的5条表现,批评了华国锋对毛泽东晚年错误采取的态度。胡耀邦指出:按理来说,国锋同志内心不是对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全都赞成的。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国锋同志很关心生产,至少有三次:第一,我们在湘潭时期,他对生产的兴趣很大;第二,他自己讲,1971年揭露林彪时,毛主席同他谈话,批评他:你满脑子都是生产;第三,1975年他在听取科学工作汇报提纲座谈会上的讲话。可是国锋同志在粉碎“四人帮”后讲的却是另外的东西,什么基本路线,什么阶级斗争为纲,什么全盘肯定“文化大革命”,什么继续革命,等等。但也不会是真心话。这里边就产生一个实用主义的问题。这就是要害的地方。国锋同志在对待毛泽东同志的问题上,是拣他的需要,只顾眼前,不顾后果,只考虑个人得失,不考虑党和国家的安危。这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这很不好。
  胡耀邦还指出,国锋同志继续当党的主席、军委主席,看来党内多数同志是不会赞成的。因此,国锋同志自己提出要辞去这两个职务,我觉得好。这对党、对华国锋同志自己都有好处。
  还有人在会上对华国锋说:“你在过去四年工作中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是显然缺乏作为中央主席必要的政治能力和组织能力。”他还指出:“国锋同志对军委工作不能胜任是大家知道的。”
  叶剑英在发言中做了自我批评,检讨自己在宣传华国锋中说过过头话,作了过高的赞誉,有“周公辅成王”的封建思想作怪。
  叶剑英回忆了毛泽东临终时欲言未语的难忘情景,说道:
  “据《三国志》第三十五卷《诸葛亮传》里记载,刘备在白帝城临终托孤时,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之后,诸葛亮并没有照刘备的话去办,而是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毛主席临终的时候说,我不行,快完了。政治局的全体同志到毛主席那个房子,排队一个一个见主席。那时,他的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看完后,退回休息室。过了一会,护士又把我叫到主席面前。当时主席看了我一眼,说不出话来,我又退了出来,不久,主席心脏就停止跳动了。当时我就想,主席为什么要第二次叫我呢?还有什么嘱托(叶剑英讲到此处,心情很激动,流下了眼泪)?我剖析毛主席在世时自己的心情,我确实把华国锋同志当做‘后主’看待,尽管我自己精力不足,水平不高,还是想尽力扶助他。我对他还讲过一些过誉的话。这是一种旧的封建思想在作怪。借此机会,我应作自我批评。”
  针对华国锋过多的辩解,不肯承认错误,不敢承担责任,叶剑英说:这次政治局会议确实开得很热烈。华国锋同志犯错误,我也是有责任的。当初刚刚粉碎“四人帮”,我的头脑里也有愚忠愚义思想,有时明知华国锋同志的意见不对,但给他提出来后,他一拒绝,我也没有坚持,就这样酿成现在的局面。所以,这种情况,我也有份。
  《通报》向全党打招呼
  叶剑英在政治局会议上还说:“如果国锋同志不愿意承担责任,那就由我承担好了。所有中央这四年来的错误都是我造成的,你们怨我、批评我都可以。我早就提出要辞职,今天在这个会上我再提一遍,我请求:)让我离休。这是我雷打不动的意见。”经过叶剑英这样一说,华国锋表示不再辩解,愿意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接受批评。
  会议自始至终平心静气,到会的29人都发了言。大家在发言中肯定了华国锋的功劳,但是认为,华国锋担任现职是不适当的。
  在最后一天的会议上,华国锋表示欢迎大家对他的批评。他再次提出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并要求在六中全会以前,不再主持中央政治局、中央常委和中央军委的工作。
  华国锋提议由叶剑英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这两个职务。
  叶剑英坚决推辞,再次提出批准他离休。
  叶剑英和其他同志一致提议由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主席。 邓小平婉言谢绝。他认为,在60多岁的人当中,胡耀邦政绩显著,所以力荐胡耀邦担任中央主席,并对胡耀邦说要“当仁不让”。
  邓小平说,他自己只愿意担任中央军委主席。
  中央政治局认为华国锋确实需要集中力量考虑自己的问题,因而同意他不再主持中央工作的意见,但在六中全会作出相关的决定以前,他仍是中央的主席,仍要以中央主席的身份接待外宾。政治局还表示,六中全会将继续选举华国锋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选举他做中央副主席。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华国锋犯了“左”的错误和其他错误,但不要说成是路线错误。路线、路线错误、路线斗争等提法没有明确的科学含义,使用这些提法过去在党内造成很不好的后果,以后要尽量少用。中央政治局最后通过三项决议:向六中全会建议,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央主席、军委主席的职务;向六中全会建议,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为军委主席;在六中全会前,暂由胡耀邦主持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常委的工作,由邓小平主持中央军委工作,都不用正式名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0#
 楼主| 发表于 14-9-21 21:59:18 | 只看该作者
 当时,考虑到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为了使党内军内高级干部在思想上有所准备,中央政治局决定把这次会议的内容通知省级常委以上的同志,并由他们向参加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四千名高级干部传达。并要求:“为了保证全党全国全军的安定团结,中央要求所有上述同志严格保密,绝对不得外泄。”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了《中央政治局会议通报》。
  这个《通报》,实际上是向中共全党打招呼。《通报》向全党通报了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所犯的“左”的错误和其他错误,共五条:
  一、提出了完全违背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二、继续“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观点;
  三、阻挠平反冤假错案和为老干部恢复工作;
  四、制造新的个人崇拜;
  五、经济冒进,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通报》还通报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向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建议,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也就是说,华国锋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职务,早在半年多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已经决定,并已通报全党。
  在华国锋即将辞职而未辞职的这一段微妙的时间里,华国锋虽然身为中共中央主席,但是实际上中共中央日常工作已经由胡耀邦主持。华国锋已经很少以中共中央主席身份公开出面。
  1981年元旦,华国锋拒绝出席中共中央新年茶话会。
  邓小平对华国锋的评价
  1981年2月4日,这一日子对于华国锋是难忘的。
  这天,是中国农历鸡年的除夕。胡耀邦建议由华国锋出面宴请越南黄文欢。华国锋拒绝了,不愿露面。胡耀邦求助于邓颖超。邓颖超是黄文欢的老战友,要出席这次宴请的。邓颖超给华国锋打了电话,希望华国锋能够主持这次宴请。华国锋只得答应了。
  于是,在除夕夜,华国锋来到钓鱼台18号楼—这是华国锋最后一次出席国宴。
  席间,当招待员给华国锋递上一盘煎鸡蛋时,使华国锋意外惊喜:因为这煎鸡蛋非同一般,是在去掉蛋黄之后煎的。华国锋平时最喜欢这道菜。国宴厨师知道华国锋将要辞职,今后没有机会再来这里,所以特地做了这道他喜欢的菜。宴会结束后,华国锋送走了黄文欢,特地回身跟招待员、厨师一一握手,说道:“同志们的情,我领了!”
  从此,华国锋再也没有在国宴上露面……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华国锋究竟犯了哪些“左”的错误有如下具体的论述:
  他推行和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压制1978年开展的对拨乱反正具有重大意义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拖延和阻挠恢复老干部工作和平反历史上冤假错案(包括“天安门事件”)的进程;在继续维护旧的个人崇拜的同时,还制造和接受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1977年8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揭批“四人帮”和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华国锋同志的错误影响,这次大会没有能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反而加以肯定;对经济工作中的求成过急和其他一些“左”倾政策的继续,华国锋同志也负有责任。
  1981年6月22日,邓小平曾谈及了《决议》要不要点华国锋的名的问题:
  讨论当中提到粉碎“四人帮”以后头两年的问题,曾经有同志提出,是不是提华国锋同志的名字?后来我们大家斟酌,认为不提名还是不行。这次决议应该同去年11月政治局会议的通报相衔接。现在这个决议稿子里面的许多措辞比通报要温和得多,更柔和一些,分量也减轻一些,我看这样比较好……如果不点名,就没有理由变动华国锋同志的工作……
  1989年5月31日,邓小平在谈论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时,谈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他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邓小平以为,介于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的华国锋,“只是一个过渡”。邓小平指出:
  华国锋只是一个过渡,说不上是一代,他本身没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就是“两个凡是”。
  华国锋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职务,从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保持到1982年9月的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12日-13日,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华国锋落选了。当然,他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职务,也就不复存在。从此,华国锋一直是一名中共中央委员。从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到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华国锋一直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除了中共中央委员之外,华国锋没有再担任别的职务。
  2002年11月,由于年事过高,华国锋没有作为十六大中委候选人,但他仍是十六大代表。华国锋请了病假,没有参加会议。
  2007年10月,华国锋出席了中共十七大。
  2008年8月20日12时50分,“中国:)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华国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1#
 楼主| 发表于 14-9-22 12:31:51 | 只看该作者
【芙蓉国】文革后期江青最不堪入目的表演(图) 2014-09-22 06:31:05
归档在 柯云路文集 | 浏览 278979 次 | 评论 0 条
1974年是文化大革命最别样的一年,又是江青最淋漓尽致表演的一年。她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以类似全党领袖的形象给四面八方的部门、地区写信,送材料。似乎她握有毛泽东一样的指示一切的权力。这是江青在文化大革命中登峰造极的表演阶段,也是江青在文化大革命中最不堪入目的表演阶段。

柯云路“文革”小说代表作

《芙蓉国》
—精华选载(89)—  

1974年春天的江青可谓春风得意,得意之即,她突发奇想要骑骑马,几匹剽悍而驯良的高头大马被牵进了北海公园。自文化大革命以来,北海公园就停止对外开放,成了江青一伙儿人的游玩之地。为了助兴,她特意打电话将王洪文请来。去年召开的中共十大,王洪文当上了中共中央副主席,表面的地位高于江青,实际却并非如此,所以江青一请便到。
马是从军马场牵来的,一人一匹骑上,几个军人牵着马缓缓而行。王洪文自己拿过缰绳来:“我不用人牵,我自己来。”他一夹马肚子让马小跑起来。江青也要自己操纵缰绳,一群簇拥的人纷纷劝道:“不要莽撞,还是让人牵着好。”江青说:“好吧,那我们也跑起来。”牵马的军人牵着马跑起来,王洪文在前面勒住马等待,两个人很快跑到平行。青年京剧演员赵康也被叫来一起骑马,这时也尝试着自己驾驭缰绳从后面策马追了上来。三匹马在北海湖边的水泥路上缓缓跑着,江青居中一左一右被簇拥着,感觉很舒服。牵马的年轻战士一边奋勇跑着,一边不时回过头观察一下马跑动的状况,后面还有几个管马的军人尾随着,随时准备救急。
北海公园中间是个小山,山上立着一座尼泊尔风格的白塔,小山周围环绕着湖水。几个人绕着山下的路跑了一圈多,江青觉得自己出了汗,便在搀扶下踏着马蹬子下了马。王洪文和赵康还都余兴不已地勒着马在原地转圈,江青说:“你们愿意跑再跑一会儿吧。”王洪文一松缰绳,骑着马又绕着山脚下的路跑了起来。赵康骑在马上原地转了几圈,看了看江青,还是决定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管马的军人。
江青在一群人的陪同下沿着湖边漫步,几匹马被人牵着跟在后面,马不时打着响鼻抖动着剽悍的肌肉,显出随时准备奔腾的活跃来。赵康笑着说:“这些马都好骑,肯定挑选的是比较驯服的马。”江青回头看了看抖着鬃毛昂首漫步的马,说道:“再野的马,我也有办法驯服它。”赵康说:“这可不能那么绝对,驯马是一项专门技术。”
江青说:“你知道武则天驯马的故事吗?”
赵康挠了一下后脑勺,很有喜剧色彩地笑着说:“不知道。”江青瞟了一眼肌肉发达的赵康,将他归为与马相同的人,说道:“武则天曾经对一个很有能力又桀骜不驯的大臣讲到她驯马的办法,她是这样说的:‘昔太宗有马,肥逸无能制者。朕为宫女,进言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檛,三匕首。鞭之不服则檛其首,檛之不服则断其喉。’太宗壮朕之志。’你听懂了吗?”赵康的长方脸上堆满了肥壮的笑容,说:“听懂了,先拿铁鞭抽,再拿铁檛打,不行了拿匕首扎。”江青笑了:“天下没有制服不了的烈马。”
他们在湖边站住了,沿湖的长廊下早已备好了一排椅子,赵康等江青坐下后,自己也挨着她坐下了。江青朝后摆了摆手,说:“马不骑了。”马便被牵走了。刚才两腿夹着肥壮大马的感觉还留在两腿内侧,马高大而肥硕,冒着腾腾的热气,有种颠簸不已的活力,现在还让她像坐在船上一样有摇晃的感觉。
王洪文又骑了两圈,也翻身下马将缰绳撂下,接过服务人员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汗,也在江青身边坐下,跷起二郎腿同江青一起观赏起湖面的春光来。对面是北海有名的五龙亭,五个亭子相连在湖边的水中,柳树已在对岸绿茸茸地随风蠕动。江青坐在一个专门为她准备的藤椅上,两手放在扶手上用非常饱满而从容的政治胸怀扭头对王洪文说:“刚才我还和赵康讲了武则天驯马的典故。”王洪文笑着点头道:“我知道这个典故,听你讲过:一铁鞭,二铁檛,三匕首,非常有气魄。”自从担任副主席以来,王洪文尤其显得英姿勃发,他今天穿着一身很得体的军装,坐在那里显得既谦虚又自信,有一种指挥千军万马的仪表与姿态。
江青看了看周围侍立的人群,从从容容地讲道:“武则天是了不起的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真正的女皇,过去对她的评价是不公正的,她其实是个很有作为的大政治家。”王洪文右胳膊靠在椅背上,两手相握很潇洒地颠着二郎腿说道:“历史上很多评价都要重新翻案。”
江青看了赵康一眼,他因为王洪文在场显得有些窝囊。
江青又接着说:“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男尊女卑的传统,武则天能够在这种传统的包围下掌握政权、巩固政权,而且励精图治,要比一个男人当皇帝难得多。历史上有人说她残暴、杀人多,是不公正的,她不是无缘无故杀人,因为反对她的势力太猖狂,她没有合法的正统地位,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就不得不实行坚决镇压的政策。只要消灭了有威胁的政敌,她还是能够放宽政策就放宽的。”王洪文配合地说道:“是,就和我们现在一样。打倒了反革命逆流,我们就能够落实政策。”江青又滔滔不绝地讲了一番武则天的业绩。王洪文和赵康一左一右边听边频频点头。
江青用手环指了一下北海公园:“现在看来,慈禧太后修颐和园也还能理解。”王洪文和赵康都侧转头看着她,听她讲起中国又一位掌权的太后。江青说:“她每日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总要有一个休闲之地,要不她去哪儿?北京现在这么多公园,有一两个像北海这样关起门来不开放也是应该的,这样咱们才有个地方转一转,在这个问题上也不能搞绝对平均主义。”赵康总算笑着赔了一句话:“就是,总不能把中南海的大门也都打开,谁想进去谁就进去呀。”江青笑了:“是,那主席就什么事也干不成了,周围全是老百姓高呼万岁,他怎么受得了!”停了停,又说:“中南海是中海、南海,再加上北海是三海。现在,中海南海是主席的地方,北海就是我的地方,我替主席挡住北方寒流。”
三个人都开怀地笑了。
有人端来了水果点心,王洪文吃了两块,接过毛巾擦了擦嘴,站起来说道:“我还要去中央军委参加一个会议,布置一下在军队继续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的事情。”江青说:“那你代我向大家问好。”王洪文点头说:“一定带到。”江青接着说:“有关‘批林批孔’的更多的材料,我还会准备一些送给部队。现在在全军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是特别重要的,这是全国‘批林批孔’运动的重要领域之一。”王洪文点头道:“是,江青同志的这个意思我也会转达给大家。”
王洪文在几个人的簇拥下匆匆走了。江青吃了几片苹果一块蛋糕,转头看着正在一旁大肆咀嚼的赵康说道:“你吃完也走吧,我要一个人休息一会儿。”赵康把最后一块蛋糕丢到嘴里,很饱满地嚼着咽着点点头,同时站起身,接过递上来的湿毛巾将嘴和手仔细擦过,笑呵呵地摆着手走了。江青依然坐在藤椅上没动,有人在她身后俯下身轻声问道:“江青同志,要不要回去休息?”江青摇了摇头:“我一个人坐在这里看会儿书,思考点问题,把我带的书拿来。”一摞书和文件材料放在了她旁边的椅子上,正是刚才赵康坐的那把椅子,江青伸手去拿书时,觉出了赵康在椅子上留下的烘热体温。她朦朦胧胧一笑,挥去各种杂念,开始看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2#
 楼主| 发表于 14-9-22 12:32: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9-22 12:33 编辑

她现在处处向毛泽东学习,毛泽东喜欢读《资治通鉴》,她便读《资治通鉴》,毛泽东喜欢读中国历史,她便读中国历史,毛泽东喜欢读鲁迅,她便读鲁迅。在读《资治通鉴》读历史时,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就是唐朝武则天的历史。
她翻开书,看到了唐高宗以太宗才人武氏为昭仪的简练记载:“初,萧淑妃有宠,王后疾之。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太宗崩,武氏出为尼。忌日,上诣寺行香,见之,泣。后闻之,阴令长发,纳之后宫,欲以间淑妃之宠。武氏巧慧,多权数,初入宫,屈体事后;后数称其美,未几大幸,拜为昭仪,后及淑妃宠皆衰,更相与谮之,上皆不纳。”江青读到这段文字,露出一丝会心的微笑。武则天原是唐太宗的才女,被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看中,唐高宗的王皇后嫉妒萧淑妃,想用她离间萧淑妃之宠。武则天有权术,先取得皇后的信任,而后在唐高宗那里获独宠,将皇后、萧淑妃都排斥在后。仅仅这一段简练的文字就让她想到武则天作为女人的机智,自己无需经历武则天这样曲折的开端,但武则天的聪明巧慧却是她心领神会的。
她又随意一翻,看到武则天如何达到废除王皇后的惊心动魄的手段:“王皇后、萧淑妃与武昭仪更相谮诉,后宠虽衰,然上未有意废也。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视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我女!’昭仪因泣数其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武则天为了打倒她的拦路虎,不惜亲手扼杀自己的亲生女儿以诬陷王皇后,终于将王皇后废了。江青自然没有王皇后这样的拦路虎,她也不需要扼杀自己的亲生女儿来战胜什么,她无需这样残忍,然而事物要看本质,学武则天也要学本质,那就是为了大的政治目标要不惜一切手段,要有足够的杀伐决断,也需要足够的残忍。她眯起眼体会着武则天既聪慧又果敢狠毒的性格,正是扼杀亲生女儿这一必要而且有力的行为,为她最终登上皇后宝座扫清了最主要的障碍。武则天一定是个苗条而丰满的女性,她袅娜多姿乖觉异常,她扼杀亲生女儿的那双手一定是秀丽而柔韧的,她以一个非常美丽的动作掐死了自己的女儿。正是凭着这双秀丽而柔韧的小手,她一步步走向独掌国家大权的皇位。武则天在高宗面前的哭诉栩栩如生地浮现在面前,那真是巧夺天工光彩夺目。
她又随手一翻,读到武则天如何“宜将剩勇追穷寇”,彻底消灭已被自己打败的竞争对手王皇后和萧淑妃:“冬十月,废皇后王氏为庶人,立昭仪武氏为皇后。百官朝后于肃仪门。故后王氏、淑妃萧氏,并囚于别院,上尝念之,间行至其所,呼之。王后泣对曰:‘至尊若念畴昔,使得再见日月,幸甚。’上曰:‘朕即有处置。’武后闻之,大怒,遣人断去手足,投酒瓮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而死,又斩之。后数见王、萧为祟,如死时状,故多在洛阳,不敢归长安。”武则天的残忍是令人发指的,然而,面对唐高宗这个优柔寡断的君王,这又是武则天保护自己地位必须采取的措施,正是凭着一步又一步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隐患的果敢步骤,武则天才最终登上了皇权宝座。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尚有不及武则天之处,武则天该软则软,该媚则媚,该果断则果断,该残忍则残忍,这是像武则天这样的女政治家登上历史舞台所必需的全才。
又随手一翻,就看到武则天如何开始帮助唐高宗处理国家大事了:“上初苦风眩,不能视百司奏事,或使皇后决之。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矣。”江青眼中漾出微笑。“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这颇让她联系到自己。她也是聪明敏锐之人,她也多年来注意涉猎文史,现在处事也大都让毛泽东称心。而“上初苦风眩,不能视百司奏事”,则让她联想到毛泽东越来越衰老多病的身体。
毛泽东今年已经八十一岁了,对于国内外大事常常露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自己今年刚刚六十岁,这二十岁的差异正好是两代人的差异,她现在正处在有可能接毛泽东班的历史地位上。刘少奇曾经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后来倒了。林彪又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后来又倒了。立下的接班人都未站住,潜在的接班人却可能正在逐步形成,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文化大革命进行到第八个年头,她觉得自己完全成熟了,她已经不是从在毛泽东面前邀功请赏的角色来看问题了,而是从中国领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了。她越来越这样要求自己,从各个方面学习毛泽东处理党务、政务、军务及国务的艺术,她在为“接班”准备全面的基础和能力。
【柯云路最新政治军事历史小说】

【《曹操与献帝》:http://t.cn/8FtDKzy

从政治上领导这个国家的革命,她似乎已经不生疏了,今年以来在全国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就是她协助毛泽东发动的。林彪于1971年9月13日垮台了,清查林彪反党集团、批判林彪反革命政变的阴谋活动是比较顺理成章的,然而如何将这一斗争赋予更广阔更深刻的革命意义,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她的努力。是她派遣一批人彻底清查林彪的毛家湾住宅,从中找到了林彪与孔孟之道的联系。林彪和叶群曾经多次互相书赠同一内容的条幅:“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而孔子则在《论语·颜渊》中说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将林彪的条幅与孔子的《论语》这一对照,就把林彪和孔孟之道联系在了一起。林彪曾经讲:“要设国家主席,不设国家主席,国家没有一个头,名不正言不顺。”而《论语·子路》中曾讲:“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相互对应。因为她指派一批人精心清理林彪、叶群的遗物,并和孔孟之道进行对照研究,才有了今天这个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批林批孔”运动。毛泽东一贯肯定秦始皇否定孔子,她的这一发现也算是“皆称旨”了,因此,她在毛泽东的肯定支持下获得了更大的政治发言权。毛泽东领导政治运动向来是抓典型,这一重大的指挥艺术她已经完全掌握,文化大革命以来的所有重大战略部署都是她配合毛泽东抓住典型做出的。现在,“批林批孔”运动再一次证明了她的才能。
她将书放在腿上,沉思地凝望着北海湖水。如果她能够接班,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政治基础;第二,是组织基础;第三,是能力。
关于政治基础,想来想去,她觉得自己当仁不让。林彪垮台了,还有谁能和她竞争?在一贯革命的名单里,只有她、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和康生,康生年迈多病,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姚文元纯粹是个书生,王洪文也头脑简单,无孚众望,张春桥远没有她的号召力。她是毛泽东的妻子,是文化大革命的旗手,毛泽东之后的中国,由她继承毛泽东的遗志大概是最合理不过的。粉碎林彪反党集团之后,公布了毛泽东在1966年7月8日给她的一封信,这封写于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信件给了她很大的政治资本,充分说明毛泽东对她的信任,毛泽东在革命的重要关头惟对她倾诉肺腑,在这方面没有人能和她竞争。
关于组织基础,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这样的人都是自己的干部基础,从现在开始,她还要注意对其他领域的建设。政治上的优势可以转化为组织上的优势,“批林批孔”运动以来,她特别注意关心军队,一再给全军指战员写信,给部队送“批林批孔”的材料,亲自发现、培养和表彰部队“批林批孔”的典型,这些都是她自觉的行为。毛泽东在短时间内还不会离开这个世界,她还有足够的时间“挟天子以令诸侯”,稳步扩大自己的政治优势乃至组织优势。
至于能力,她已经足够了,多年在毛泽东身边,她已经把毛泽东这一套都学到手,未来她会做得更加生气勃勃,有声有色。
她眼中又露出矇眬而憧憬的微笑,因为跃跃欲试的激动,她发现自己的手心都出汗了。稍一冷静,她就想得更多了,现在最关键的是在毛泽东在世的这些年中,必须始终取得毛泽东的信任,将毛泽东的政治遗产逐步继承过来。一想到党内斗争的具体状况,各种面孔就都浮现在眼前,她的眼里露出武则天一样残忍的微笑,她知道一定会有人去毛泽东那里破坏她的形象,而与这些阴谋活动作斗争则关系到她的生死存亡。她很熟悉地将书一翻就翻到了她要读的这一页,在这里,史书记录了武则天封后之后,曾经如何战胜了被废的危机:“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众议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动为所制,不胜其忿。会宦者王伏胜,发其使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为厌祷事,上密召上官仪议之,仪因言:‘后专恣,请废之。’上即命草诏。左右奔告于后,后遽诣上自诉。上羞缩不忍,乃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仪先与伏胜俱事故太子忠,后于是使许敬宗诬奏仪、伏胜与忠谋大逆。仪下狱,及伏胜皆死,赐忠死于流所。右相刘祥道坐与仪善,罢,朝士流贬者甚众。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预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江青合上书朦朦胧胧地想着,有人到唐高宗那里挑拨离间,唐高宗决定废除武则天,武则天及时发现,及时反击,结果扭危为安,并从此“政无大小,皆预闻之。”自己和毛泽东的关系绝非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关系,毛泽东也绝非唐高宗那样优柔寡断软弱无能;然而,历史常常在某些本质的意义上有相似之处,如何防止有人在毛泽东那里诬告自己,破坏自己,如何在毛泽东那里及时“自诉”,则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一个十分具体的问题就是,如何与毛泽东身边的人更好地沟通关系。自己不能经常到毛泽东的住所,然而自己应该耳聪目明,一有情况就能“左右奔告”于己,这是非常具体又非常重要的事情。恍恍惚惚中她把有关的人事细节又细细想了一遍。武则天不容易,武则天能够最后登上女皇的宝座,历尽千难万险。
历史到了今天,她要在新的水平上再版武则天女政治家的业绩。
想到这里,她有些兴奋,双手十指交叉兜住后脑勺仰靠在藤椅上,目光开阔地向着湖面,开始罗列起她比武则天登上权力顶峰更优越的条件:第一,武则天毕竟处在封建社会,那时绝对的“男尊女卑”传统观念压制和阻挡女人掌握国家政权;自己处在现代社会,虽然“男尊女卑”的思想依然存在,却比封建社会要小得多,在这方面她比武则天的阻力小,机会多。第二,武则天作为封建王朝的皇后,只能在宫廷内活动;而她则可以在党内外、全国上下各个领域广泛活动,她的视野要比武则天开阔得多,活动范围也远非武则天所能比,这是她大大优越于武则天的地方。第三,武则天虽则垂帘听政,却很难有公开的业绩;而她在文化大革命以来已经建立了很多公开的业绩,在全国树立了自己的政治形象。第四,她比武则天有更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武则天不过是从宫廷到宫廷,她却历经中国几十年革命的风风雨雨。五,武则天涉猎文史;而她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她甚至懂艺术,懂戏剧,懂摄影,懂地理,懂外交……这样想着,她觉得自己的有利条件十分可观了。武则天能做到的,她能做到;武则天不能做到的,她也能做到。她将成为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政治家。
她眯着眼憧憬了一会儿,顿感精神振奋,她放下跷着的二郎腿扭头问道:“马呢?”在后面较远处伺候的一群人都走过来说:“您让牵走了。”
江青挥了挥手:“再把它们牵回来。我这次要独立骑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3#
 楼主| 发表于 14-9-22 12:37:35 | 只看该作者
王洪文当上接班人,待遇马上“鸟枪”换“炮”。钓鱼台16号楼原是中央文革小组的办公地点,全面修缮后,让给王洪文一个人住,在八大处还给他新建了一座高级别墅。还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工作和服务班子,先后配备四名秘书,还有专门的保健医生和护士。8341部队派出警卫人员,一级保卫,外出时中央警卫局还要派一名科长跟随。王洪文在上海陪某国元首打羽毛球上了瘾,北京也专门设置了一个羽毛球馆。
一步登天:毛泽东“接班人”王洪文

此刻,王洪文正在上海高干俱乐部冬泳馆里游泳。游了几个来回便水淋淋地爬上岸,往池边的一排座位走去,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自己结实的身体。

俗话说“三十而立”,他在三十一岁这个年龄一下大立起来。他1935年出生在东北,后来参了军,又上了朝鲜战场,抗美援朝回来在上海工厂里混了多年,不过是保卫科的一个小干事。现在,他成了上海最大的造反派组织“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的总司令,统率着几十万造反大军。“一月风暴”,全上海的革命造反派夺了上海市委的权,上海的一半天下在他王洪文手中。到了今天,他才真正发现自己的了不起,这个发现是从里到外的重新发现。他发现自己长得十分挺拔帅气,肩很宽,身材很匀称,面目端正,有工人领袖的仪表,有总司令的相貌。往日披着件厚棉大衣在国棉十七厂狭窄乱糟糟的空间里转来转去时,他似乎从来没有端端正正站直过,也从来没有端端正正坐好过。他总在寒风与蒸汽难解难分的工厂里挪来挪去,别人看不清他的面貌,他也看不清自己的面貌。那时他像一条灰毛狗,没个正经模样。现在他穿着拖鞋走在游泳池边,觉得自己走出了一股劲头。那是整个身体上下直落的劲头,是每一步都把膝盖弹直的很帅的劲头,也是每一步都震动着胸脯的肌肉、抖落着身上的水珠的劲头。他有一个标准的强健的男人体格。

游泳池边放着几张白色的圆桌,几十把白色的木质躺椅,他落座了。这个地方他过去从未听说过,更不曾来过,那是原来上海市的市委书记、市长们享受的地方,也是中央高级首长住在上海时消遣的地方。现在他们夺了权,理所当然地夺取了一切。他今天就领着一群造反派小兄弟到这里来庆祝前不久取得的“一月风暴”的大胜利。虽然他是从小穷大的,直到文化大革命前也一直在工厂穿着工作服拿着饭盒混日子,现在一步登天掌握了大半个上海的权力,他没有头昏脑涨飘飘然。当他们决定今天来这个高级场所聚会时,他照例是裹着一件灰蓝色的旧棉大衣,他才不像簇拥着他的小兄弟那样没见过世面地张大嘴东张西望,他没那么多好奇,没那么多惊讶,昨天没有的,今天就有了。他大大方方处之泰然地吩咐着这里的管理人员,好像他从来就是经常光顾的重要首长。

半年前,他还缩在纺织厂车间的某个角落里和人们说着一些最闲的话,像个混世的油子。今天,他斜躺在木椅中,双肘放在扶手上,拳头撑着脸颊,一下就进入了深思熟虑政治战略的总司令角色。看着那群小兄弟们乱哄哄地在游泳池中嬉闹,他露出一丝领袖的宽容的讽刺的微笑。这一二十个人大都不会游泳,站在游泳池的浅水区,一边说笑着一边在齐胸的水中搓开了澡。整个游泳馆再没有其他人,拱形的馆顶像天空一样宽大,明亮的灯光照着游泳池四边空旷的场地,也照着大半个水面平静的游泳池。两三个服务员在门口安安静静地束手而立,等待他们的召唤。

他打开放在一边的书包,从里边拿出几本《红楼梦》的连环画,跷起二郎腿很悠闲自在地看了起来。他是听张春桥说,毛主席提倡大家看《红楼梦》,了解阶级斗争。他嫌字书太难读,便让手下找了这套小人书,一本本看着,似乎也能悟出点道理来。他是聪明人,聪明人不需要多读书。听到三言两语便能明白大概。起码他知道,历史上有名的刘邦和项羽就不是读书人,没什么文化却管着天下。他知道有一首唐诗的最后一句:“刘项原来不读书”。当然,不读书的人可以运用读书人的知识,只要会动脑筋就可以了。张春桥曾对他讲,列宁说的,“无产阶级专政就是组织成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这句话他一听就明白了,上海的工人阶级造反派现在就组成了统治阶级,掌握了政权。这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关键在于组织。



游泳池中的一群人看见王洪文上岸了,也都成群结伙地爬了上来。他们一生二熟地学会了气派,招手让侍立的服务员把浴巾拿过来。一人一条浴巾,铺在像小船一样弧度弯弯的椅子上,便水淋淋地坐下了。随后看着王洪文手中的小人书,说起打趣的话来。有的叫他王洪文,有的叫他洪文,有的戏谑地叫他王总司令,有的就叫他司令。有的说:“大革命,你还有时间看小人书?”有的说:“你还看什么《红楼梦》,那都是四旧。”王洪文不急不恼地笑笑:“主席提倡看的。”仍旧坐在那里一页一页看着。没有他这个中心人物的参与,大伙儿说笑的兴致就少了一半,于是,人们就在他周围团聚着,有意无意地败坏着他看书的气氛。几个人将水淋淋的脚歪七斜八地放到王洪文架着胳膊的圆桌上,七八条腿脚上的水湿了一桌子。王洪文瞄了一眼,拿起桌上的几本《红楼梦》连环画,塞到椅背上挂着的书包里,继续闹中取静地看着手中的小人书。

他注意到远远安静侍立的几个年轻秀气的女服务员都用恭顺而冷淡的目光打量着自己身边这群弟兄们,他们纷纷将脚架到了一张张桌子上,互相说着一些低俗的笑话。一个身体白瘦的小伙子是轮胎厂的造反派头目,腿跷得太高,一不小心坐翻了椅子,水淋淋地摔到地上。一片哄笑及七手八脚的嘈乱,引得几个女服务员相互交换着目光,露出一丝讥讽的笑意。王洪文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对身边这群兄弟们的嬉闹并不以为意。他听凭这群人说笑耍闹,也听凭他们不断地和自己打趣。多少年在工厂的厮混,使他懂得了如何做一个工人领袖。你一定要喜欢泡在弟兄们当中,你要习惯他们对你打趣,要不嗔不恼。大家越是对你打趣,就越说明你有凝聚力。你不打闹,却要听得下别人的打闹。你不说废话,却要习惯听别人的废话。你不醉酒,却要习惯他们在你身边醉酒。你不胡说八道,却要习惯他们在你身边胡说八道。你不乱来,却要习惯他们乱来。你要泡在这些人当中,你要让所有的人都愿意和你泡,让他们一离开你就泡得没趣,泡得没神,泡得没劲,天天想着和你泡,你就可能成为他们的首领了。

平常听凭这些人泡你,到了关键时刻,你该发令就要发令,该严厉就要严厉,该说一不二就要说一不二。这半年的革命造反使他尤其悟到了要成为工人领袖,第一要勇敢,胆大包天,敢说敢做,要天下第一胆;第二是足智多谋,遇事拿得出主意;第三就是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不开空头支票;第四就是一个“严”字,该严厉的时候,就要军法不饶人;最后一条,就是和大伙儿同甘共苦。

今天这个泡,也就是同甘共苦的意思。

他津津有味地一页一页看着《红楼梦》的小人书,周围的造反派兄弟们都还是冲他说着话。有人说:“王洪文,我看中央以后肯定会把你调到北京去。”很多人纷纷附和着。王洪文一边看书一边回了一句:“我不去。”一群人又纷纷说:“中央调你,你能不去吗?”王洪文说:“不去,就是不去。”又有人说:“毛主席要让你去呢?”王洪文又翻了一页书:“起码五年之内我不会离开上海。”这时,有个叫阿大的人靠在椅背上说:“司令,该给我们搞点吃的了,慰劳慰劳兄弟们的肚子。”王洪文眼睛没有离开小人书,抬手挥了一下:“去让服务员安排。”阿大接着问:“搞点什么?”王洪文似乎很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这个还要问我?想搞什么就搞什么。”阿大招手让两个年轻的女服务员过来,做了一番吩咐。

没多一会儿,葡萄酒、白酒、香肠、松花蛋、牛肉干、红烧肘子和面包等食品就摆满了两个桌子。一群人穿着游泳裤赤裸着上半身就倒开了酒,举起了杯叮叮当当碰起来。王洪文拿了块面包夹了根香肠,把两只脚很舒服地放在一张空椅子上,一边吃一边继续看小人书。人们三番五次地敬酒,他都说:“你们先喝。”一拨儿人一边喝一边问:“今天允许我们醉吗?”他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你们看着办。”就有人一边碰着杯一边挥着手说道:“王洪文说过了,半夜还要去看黄浦江几个码头,今天都不许醉。”

当周围一群人叮叮当当划拳碰杯时,王洪文泡在这种气氛中一页一页看着《红楼梦》连环画,觉得十分惬意。经过几个月的磨炼,他已经在上海的工人造反派中树立起了权威,他现在能够比较得心应手地控制这支队伍了。一个大上海,现在多多少少要按他的意思办事,他跺跺脚,黄浦滩头也能抖三抖。他偶尔也略抬目光打量一下眼前呼风唤雨般碰杯吃喝的人群,虽然他在这里一言不发,但他是他们的中心,是这群人的主心骨。如果他起身离开,这群人吃喝的气势立刻就会塌掉。想到自己现在坐在中央首长们休闲的地方,掌管着半个大上海的权力,他就不能不想到这里的奥秘。

眼前的这群人曾经和自己平起平坐,只是在某一天发生的事情使得他和他们变成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使他王洪文终于成了影响全中国的人物。



他永远不会忘记两个月前的事情。11月6日,上海一些工厂的造反派头头集中到首都红卫兵第三司令部驻沪联络站,召开上海工厂串联交流经验会。在这个会上,决定成立上海工人造反派的全市性组织,最初提出的名字是“上海工人造反司令部”。后来有人提出加上“革命”二字,成了“上海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最后,是他王洪文提出再加一个“总”字,成为“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他的提议获得了热烈掌声,一致通过。从这天开始,他在相互还都不大熟悉的各工厂的造反派头头中露出一点头角。既然成立总司令部,就要选举领导。王洪文又提出一个建议:“今天出席会议的全部造反派组织理应是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的发起单位,我们总司令部的核心组成员就应该从这些发起单位产生。”他的提议又获得一致通过。往下如何选举核心组成员,王洪文的提议更是合情合理的:“今天是我们头一次串联,大多数人是头一次见面,相互都不了解,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报一下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在单位的职务,这样便于选举。”这个提议自然又获得一致通过。当大家顺序自我介绍时,绝大多数造反派头头都是非党团员,普通工人。而王洪文自报的则是贫下中农出身,复员转业军人,政治面貌党员,工作职务保卫科干部。这使他在会上获得了显著的优势。结果他不但进入了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的核心组,还当上了总司令。

那其实是只有十七个单位造反派头头参加的一个并不整肃的会议,会议完全是被几个北京红卫兵策划串联起来的。当时屋子里乱糟糟地就把会开了,他也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会如此重大。他只是根据一个多年来都在不断重复的旋律行动,那就是在政治上要想尽办法多争得一点发言及表现的机会。在那天的串联会上,他本能地希望尽可能多地将自己露出来,没想到,两个月过去了,他居然成了影响整个上海乃至中国的风云人物。如果那天自己没有得到消息,没有去参加这个会议,就不会有今天的一切。自己很有运。

七红八绿的一顿吃喝在游泳池边进行完了。在一片杯盘狼藉中,有人问:“司令,还有什么节目?”王洪文将小人书收到书包里,站起身说道:“冲澡,穿衣服,看电影。”当他们冲完澡穿上衣服在俱乐部的小放映厅坐下时,放映的电影是王洪文最爱看的《护士日记》。这部由电影明星王丹凤主演的片子曾经让他痴迷不已,当银幕上出现“护士日记”的片名时,大伙儿都嘻嘻哈哈地叹气道:“老电影了,看过的。”王洪文不理睬众人的吵嚷,左手抱着右肘,右手托着下巴,目不转睛地看着王丹凤演的女护士。银幕上的形象让他有过很多梦想,现在,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后,再看这个高不可攀的梦想就有了新的眼光。周围的人在抽烟,在说话,在打哈欠,在瞌睡,在进进出出地走动。他却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电影演完了,放映厅里柔和的灯光亮起来之后,一群人中除了两三个一直与王洪文坚持着看下来,其他人都散漫在各个角落,有的在呼噜噜地带着酒意酣睡,有的在抽烟说话。王洪文依然手托着下巴一动不动地凝视着黯然的银幕。过了好一会儿,有人问:“司令,该干什么了?”王洪文问:“几点了?”有人回答:“快半夜十二点了。”王洪文便挥了一下手:“出发。通知码头,我们马上就到,准备好船。”一伙儿人立刻行动起来,歪在椅子上酣睡的人被推醒,揉着惺忪的睡眼,抖擞着精神跟着出发了。

几辆小轿车、小吉普高速驰过上海市的街道,两边的高楼大厦像悬崖绝壁一样掠过着,旋转着,一条条灯火阑珊的马路被这些车辆切断着,分割着,没多会儿就到了码头。一艘快艇亮着灯光在黄浦江的波涛中轻微颠簸着。他们上了快艇,快艇射出探照灯光开动了,很快来到黄浦江中。冬日的黄浦江面十分寒冷,王洪文站在船头,不愿下船舱。他迎着凛冽的风看着船头劈开的白浪像大鸟的翅膀一样向后飞去。岸边的大小码头和林立的高楼大厦都有稠稠稀稀的灯火点缀着,天空一派清冷。王洪文问:“二十路人马都准时出发了吗?”旁边有人回答:“都准时出发了。”王洪文没有吭气。上海“一月风暴”大夺权后,虽然有来自北京的声势浩大的舆论支持,整个上海却在到处溃乱着,瘫痪着,被推翻的上海市委的影响还在许多地方盘踞着。很多工厂停工;港口、码头、火车站也有很多地方陷入瘫痪;自来水、供电、钢铁厂、造船厂的生产及秩序也岌岌可危。要整个地控制上海的局势,还有很多硬仗要打。今天晚上,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调集了二十万人马,同时开往几十个保守势力的黑据点。天一亮便同时采取行动,要将那里的保守势力击溃,一举将领导权夺过来,恢复那里的生产交通秩序。

王洪文对指挥这样的行动充满了战斗情绪。如果说十几年前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作为普通战士没有尝到任何战争的趣味,今天作为总司令,他则体会到战争的乐趣了。战争的乐趣是指挥者的乐趣,而不是战士的乐趣。这是他今天才领会到的。今天晚上,他将在水上及陆上巡查整个作战形势,他要用强攻的方法解决问题。无产阶级专政就是组织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当快艇射着探照灯光劈开黑暗破浪前进时,他觉出了自己的势力和锐气。他甚至觉得这探照灯就是他撕破旧秩序的刺刀。

旁边有人向他汇报:“崇明岛上的农场基本上全瘫痪了。”他说:“一样组织人去解决。”上海人都知道长江上的崇明岛是上海的郊县之一,也叫崇明县,那里有十多万农场工人。旁边又有人说:“崇明岛的政策问题比较复杂。现在绝大多数农场工人都造反回了上海市,那里没什么人了,你去人解决什么,帮着种地?”王洪文在黑暗中沉思了一会儿,说道:“组织一个调查团去崇明岛调查一下。北京的红卫兵不是还有一些人留在上海没走,请他们也一起参加,他们的政策性强。把情况调查清楚了,我们再决定对策。还有其他问题吗?”“没有了。”刚才提问的人回答。

王洪文转眼看了看,从一个正在抽烟的人手里拿过抽了半截的香烟,放到嘴边狠狠抽了两口,然后眯着眼看着前方的黑暗说道:“上海的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一定要把全部大权都夺过来。”说着,他把红亮的烟头狠狠地往黑暗的江中掷去。




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4#
 楼主| 发表于 14-9-22 20:54:56 | 只看该作者
邓小平曾称十三大将彻底退休为何90年才真正退下来?         (2014-09-22 09:07:07)转载


核心提示:十三大召开前夕,劝留邓小平的元老们集结起来,纷纷劝说邓小平。终于,邓小平收回“全退”的决定。

彻底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是中国:)发展历程中具重大意义的事。邓小平以身作则,毅然做出“全退”决定,堪称伟大之举。但“全退”虽只二字,背后的过程却是曲折和艰难的。实际上,邓小平1984年夏季在北戴河自己的80岁寿宴上,就宣布自己将在中共十三大彻底退休,但结果直到1990年才真正退下来。

让老同志退休要得罪很多人

“文革”结束,刚刚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就开始筹划建立领导干部离退休制度,并多次在军队系统强调干部年轻化的重要性。比如,1978年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讲道:“我们老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眼光要放得远一些。选好接班人,带好接班人。这件事做好了,我们才有资格去见马克思,见毛主席,见周总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成为全国工作的重心,选拔年轻干部进入领导岗位变得更为急迫。鉴于这种形势,邓小平重申:“老同志要有意识地退让,要从大处着眼,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不要一涉及到自己的具体问题就想不通了。”

但“想不通”是自然的,有些老干部在“文革”中受迫害,靠边站了多年,刚刚复出工作,又要退位让贤,很难转过弯来;有些老干部担心年轻人经验少,压不住阵脚;还有些老干部对“文革”中那些造反派整老干部还心有余悸,担心他们乘此机会重新起来翻腾。况且,领导干部职务还等同于名誉、地位、待遇等切实利益。在没有形成制度的前提下,让所有老同志自觉退位,用邓小平的话说:确实是障碍重重。而这些老干部遍布中央和地方各省市,推行起来势必要得罪很多人。

实际是个接班人问题

面对重重困难,邓小平本人多次表达带头退休的愿望。1981年7月,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书记座谈会上,他说:“解决干部年轻化这样一个大问题,我们老干部要开明,要带头。不开明可不行呀!我和陈云同志交过心的,老实说,就我们自己来说,现在叫我们退,我们实在是心里非常愉快的。当然,现在还不行。”之所以“现在还不行”,关键在于“退了之后谁上”还未确定,不把权力交接到恰当的人手中,谁也不会放心。中央顾问委员会就是以此为目的建立的。

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谈到:“顾问委员会是过渡形式……选拔年轻干部是我们顾问委员会的一个重要责任。”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邓小平放风自己将在十三大全退,给全党做出表率。但邓小平退休,势必牵出两个问题:谁接总书记的班?谁填补邓小平、陈云留下的权力空白?

对于这两个问题,邓心中已有腹案:胡耀邦接替他,总书记从胡启立、乔石等年轻干部中挑选一位。据《胡耀邦传》透露,邓小平曾约胡耀邦到家中谈论中共十三大人事安排。胡耀邦说:“我已年过七十了,十三大一定要下来。”邓小平说:“我、陈云、先念都全下,你要下就半下,不再当总书记,而再当一届军委主席或国家主席,到时候再说。”

“全退”变“半退”的背后

1986年10月,邓小平与李先念、陈云共同约定在1987年十三大时一起退下来,不只是退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而且要一退到底,退出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但变数丛生,1987年1月,胡耀邦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力”被迫辞去总书记职务,赵紫阳临时受命,主持中央工作。此时十三大召开在即,邓若全退,包括军委主席在内的党政军最高领导职务势必落到赵紫阳肩上。

由于核心领导层的新老交替意义重大,中央指定的人事安排5人小组对此很是慎重,王震在此前就曾为此专门咨询过聂荣臻。当时聂荣臻在沉思半晌后,回答王震说:“我认为,现在是过渡期,局面还不稳,小平暂时还不能全退,他可以不参加常委会。他全退了,不当军委主席,一旦有事,怎么号令全军?只有他能镇得住,他在,军队就不会乱。所以,小平还不能全退。”

十三大召开前夕,劝留邓小平的元老们集结起来,纷纷劝说邓小平。终于,邓小平收回“全退”的决定。中央正式作出决定,党的“十三大”上“四老全退,三老半退”,“四老”是指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邓颖超,“三老”则是指邓小平、陈云、李先念。邓小平退出党的中央委员会,但仍担任军委主席,直到1990年初正式辞去这一职务。(摘编自《新闻午报》《回忆父亲聂荣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5#
 楼主| 发表于 14-9-22 21:00:39 | 只看该作者
江青被审都说了哪些触目惊心的话? (2014-09-15 09:23:22)转载


1976年10月6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天。这一天,华国锋、叶剑英等人,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以召开政治局会议的形式,对危害中国十年的“四人帮”进行秘密抓捕,隔离审查。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使命重大的战斗。此举标志着文革十年动乱的结束,为中国走向新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契机。


10月6日晚在非常时期非常手段解决“四人帮”之后,中共中央连夜在玉泉山9号楼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陈永贵等11人全部出席。华国锋首先通报了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等人秘密勾结,疯狂活动,阴谋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罪恶行径,宣布:)已断然采取措施,对“四人帮”实行隔离审查。接着,叶剑英指出:“四人帮”是毛主席1974年7月17日在政治局会议上讲的。我们清除“四害”,这不是政治局的想法,也不是我们临时的决定,而是毛主席生前想解决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我们是继承毛主席遗志。


“四人帮”虽然被中央隔离审查,但并未低头认罪,而是百般抵赖,负隅顽抗。江青自被捕之后,先是绝食抗议,后是撒泼耍赖。面对中央专案组狂叫:这种审查是法西斯绑架!是右派政变!扬言要和华国锋、叶剑英当面辩论。


张春桥从被捕的那一刻起,就好像变成了活哑巴,无论专案人员怎么问,都爱搭不理,一言不发。


对于中国政坛突发的这场剧变,也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认为这是中国的右派政变,是实行“非毛化”的前奏。


因此,分清大是大非,向国内外公开审理“四人帮”的罪行,就成为了中国新时期拨乱反正的首要任务。这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必须向国内外讲清楚“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本性和罪恶。1976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四人帮”的要害是篡党夺权》的社论。社论指出,我们同“四人帮”之间的斗争,其实质就是我们的党和国家究竟由哪个阶级来掌权,我们的国家究竟走什么道路。(《人民的审判》第25页)


怎么公开审判“四人帮”的罪恶呢?


在中央专案组会议上,邓小平一锤定音道,要把他们作为篡党夺权、阴谋政变的集团案子来处理,审判的时候要注意把他们的主要罪行,即祸国殃民的罪行写出来就行了。不在于列多少条的罪行,关键在于他们祸国殃民、阴谋政变、篡党夺权。


李先念疑问道,对林彪、江青一伙的问题,人们可能会问:如果没有毛主席的点头,他们能干吗?另外,周总理批过的文件也不少。


邓小平说道,“周总理做了违心事,讲了违心话。当时他不这样做是不行的。只有这样,才能做更多的好事,才能保护老干部。”(同上第134页)


1980年12月3日9时,第一审判庭开庭审问江青。12月24日上午,江青一案进入法庭辩论阶段。当审判长曾汉周告知江青,你还有最后陈述的权利,只见江青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冷笑道:“对公诉书上的意见,整个地说,我认为是歪曲历史,颠倒黑白,隐瞒捏造事实,混淆是非。我听候你们的审判,有本事你们把我弄到天安门广场公审、枪毙。”


曾汉周很沉稳地说道:是不是枪毙你,法庭将根据你的犯罪事实依照法律判决。


对于曾的承诺,江青又给了一个冷笑:“你不要装腔作势演戏了。没有我这个道具,你这个戏就演不成啊!你要有胆量就把你的后台导演请出来,我要和他当面对质。”


对于江青的这个要求,曾汉周火了,“我警告你!不许你谩骂法庭!”


“我无法无天,我不怕你呀!刘少奇、林彪我都没怕过,我能怕你吗?”江青撒泼似的疯狂起来。


对于江青的撒泼,曾汉周也还是忍住怒火,让她进行了最后的表演、最后的疯狂。这就是江青法庭上的最后陈述、自辩——《我的一点看法》


对着法庭,江青一板一眼地念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投降叛变,授人以柄。要害问题,两个纲领。以阶级斗争为纲,纲举目张,继续革命。……罗织诬陷中央文革,迫害灭口有关知情,修正主义螳臂之能。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乃是人民大众英雄。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央文革小组实则是毛继续革命理论的一个产物,一个道具,江青不过是其中的剧中人而已。整部文革史,说穿了不过是中共党内不同路线的斗争史。孰是孰非,人民自有公断。


历史并不总是胜利者的历史,失败者也有自己的历史。历史并不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着自己的看法,有些时候,人民也可以书写着自己的见解。历史就是这样多版本并存着,时间久远了,真相也就隐现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楼主| 发表于 14-9-22 21:13:46 | 只看该作者
胡耀邦与邓小平区别最大的地方是什么 (2014-08-27 09:04:02)转载▼
标签: 邓小平 傅高义 向前看 具体环境       
核心提示:邓小平不说谁好谁不好,他考虑的是向前看,看谁能领导下一次战斗。要团结,不要浪费时间去批评这个人和那个人:这就是当时的具体环境,为了生存,政治斗争放一边。邓小平打了12年仗,这个经历对他的工作方式影响太大了。相比起来,胡耀邦领导的是青年团的年轻人,就是要鼓励他们去积极思考,但他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是他与邓小平区别最大的地方。

从2000年开始构思邓小平传到今年出版,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Ezra F.Vogel)用了将近10年时间写就《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该书不久前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近日,记者在傅高义的家中采访了80高龄的他。

记者:你怎么看邓小平这个人?

傅高义:邓小平年轻的时候,就自觉背负很大的救国责任。在法国留学的时候,他是周恩来的助手,他从1920年代到1970年代,一直是:)的领导人之一。但这位中国:)领导人很自信,比如改革开放以后,他经常见外国人,他很清楚跟谁合作,他也常在外国人面前说笑话。如果他没有自信和经验,不会这样。

记者:我看到一些对你这本《邓小平与中国改革》的评论,有一些批评说你过多流露了个人对邓小平的崇敬,你接受吗?

傅高义;我是客观地看人和事。这样你就会知道他的贡献太大了。整个20世纪,改变世界的人中间,邓小平是最重要的一个。毛泽东统一了中国,但是没有让中国发展起来,那是邓小平做的事情。和邓小平同时代的还有美国的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里根是比较传统保守的领导人,他没有改变美国;撒切尔夫人也没有改变英国,只有邓小平改变了中国。

记者:邓小平逝世到现在已经14年,他在哪些方面还在影响中国?

傅高义:他的影响是全方面的。他开了全面改革开放的局面,这依然是中国的道路。他在外交上韬光养晦的策略,是否还在延续,这个很难说。现在中国强大了,很多人开始说不,所以气氛有一点改变。但总体来说,你们中国走的路,依然大体上是邓小平和他的同志们开拓的道路。

记者:在你看来,邓小平和他同时代的中共领导人相比,不同之处在哪里?

傅高义: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忽略一段历史,那就是1937年至1949年,那段时间他一直在外面打仗,尤其是太行山时期,他离开延安,跟日本人打仗,根本没有时间去讨论哲学和去玩,时刻都得准备着,所以根本就没时间考虑各种纷争,而且为了生存就得向前看。这段经历影响了邓小平的行事作风,他不说谁好谁不好,他考虑的是向前看,看谁能领导下一次战斗。要团结,不要浪费时间去批评这个人和那个人:这就是当时的具体环境,为了生存,政治斗争放一边。邓小平打了12年仗,这个经历对他的工作方式影响太大了。相比起来,胡耀邦领导的是青年团的年轻人,就是要鼓励他们去积极思考,但他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是他与邓小平区别最大的地方。

记者:你认为哪些时间点对邓小平非常重要?

傅高义:我认为最关键的是1975年,1969年到1973年,他到底在想什么,这很难判断,但他在那个时候没有在工作岗位上,有很多时间去思考。1974年他去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然后去了法国,待了一个礼拜,他感受到整个西方社会的变化,因为这个时候离他上次在法国留学有50多年了。事实上,我倒不怎么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对邓小平很重要,因为之前的一系列会议已经奠定了会议的内容和基调。当然1992年肯定非常重要,这个不用说了。
文章摘自《文摘报》2011年11月1日 作者:石剑峰 原题为《傅高义谈邓小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7#
 楼主| 发表于 14-9-22 21:15:25 | 只看该作者
五十年最大丑闻震怒江泽民 反腐受阻后台强大 (2014-08-20 09:07:17)转载▼
标签: “神舟” 震怒 后台 大丑闻       
本文摘自《江泽民传》,罗伯特·劳伦斯·库恩 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
  仿佛是象征着中国对未来的期待,11月20日,这个一千年前发明了火箭的民族成功地完成了太空飞船的首次试飞,这艘飞船计划把中国的宇航员,亦即“太空人”,送入环地轨道。飞船被江泽民亲自命名为“神舟”号。这是个谐音文字游戏,因为在古文中,中国又叫“神州”,字面上可译为“神圣之地”。“神舟”这个名字表达了中国人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就的自豪感。
  新华社摈弃了以往严守秘密的做法,发表了“神舟”号的首航彩色图片报道,并对发射现场、北京的太空飞行指挥中心和海上四艘负责监控的轮船上的气氛和紧张状况作了描述。几乎全体中国人一致支持“神舟”。这关乎国家的尊严,为此花费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江于1992年批准了载人航天计划(据说到2003年已耗资逾20亿美元),根据他的说法,这还关乎激励国家的科技发展,具有轨道飞行的军事价值。
  3天后,江泽民兴高采烈地在北京视察了开启“神舟”号返回舱的过程,并接见了指导这次航天飞行的工程技术人员。江鼓励大家要为中国的高科技发展,为国家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更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中一些不那么光彩的方面也正受到深入的审查。12月16日,中国的审计长宣布,1999年,数百个政府机构、银行和国有企业都存在资金使用不当现象。一些情况是由于缺乏市场专业知识造成的,但是其中许多也涉及腐败方面的问题。
  跟别的国家一样,腐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拖累,社会稳定的灾难。因为腐败会歪曲经济决策,破坏社会法制。而这两点对一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腐败是不能容忍的行为。在一生的事业中,江泽民都在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与腐败作斗争。他认为,腐败不仅会侵蚀人们的道德,而且是阻碍中国发挥一个强国全部潜力的最大绊脚石。
  江泽民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一些实权人物纷纷落马。中国最受欢迎的卷烟厂的一个头头,人称“中国烟王”,因盗用350万美元被判处无期徒刑;一个公安部副部长、反走私行动的最高负责人,因“涉嫌串通走私分子”而被捕。江西省副省长先后索贿90次,金额高达65万美元,成为1949年以来中国被执行死刑的最高级别官员。
  江泽民在这起重要事件的决策中起了“关键作用”。在播报这条新闻时,新华社评论反映了江的观点,“只有判处死刑才能捍卫国法,平息民愤,重整党纪,反腐倡廉”。又说,“在社会主义中国,任何人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没有任何特殊党员能逃避党纪,任何一名违法犯罪分子,无论他官有多大,权有多重,都不能逃避法律的严惩。”
  最为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件发生在港口城市厦门。这一案件涉及走私金额达到前所未有的数十亿美元之巨,因而成为50年来中国最大的丑闻。涉案的走私物品大到燃油,小至鞋子,还有名牌汽车,其关税高达100%,这就使得这些商品格外走俏。党、政、军的众多部门与远华公司都有合作,在犯罪活动最猖獗的时期,该公司向中国的整个零售市场提供了相当大一部分燃油。
  该丑闻被隐瞒了数月,当江发现这一情况后,他极为震怒。而当他听纪委的领导汇报说,这些人有强有力的庇护者,或者说后台,因而使调查工作受阻时,他非常气愤。
  “现在我就是你的后台,”江说,“没有人的级别比我更高!”
  在反腐败斗争中,朱镕基是江的盟友,他指示调查组“抓大鱼,放小虾”。那些受贿数额小,同意合作,并揭发大老板的人都被免予处罚。纪委甚至建立了一个“证人保护”制度,以对举报人员进行保护,这在中国的司法体制中是很罕见的。朱镕基的名言是:“准备好100口棺材,99口装贪官,还有1口装我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8#
 楼主| 发表于 14-9-22 21:20:00 |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发怒但任无力制止的红卫兵丑化中共         (2014-07-28 09:26:57)转载

标签: 文化

 

   本文摘自《老年生活报》2012年10月19日第12版 作者:佚名 原题为:毛泽东怒批“群丑图”

  作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者,毛泽东对与日俱增的红卫兵小报的关注,不亚于此前对红卫兵这一新生事物的兴趣。1967年7月12日,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同学、湖南省副省长周世钊从长沙专程到北京,向毛泽东汇报“文革”中出现的混乱情况,两人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谈话。周世钊向毛泽东汇报了“六六”事件,即6月6日发生在长沙的“工联”派与“长高司”派的武斗。没想到毛泽东对武斗的情况了解详细,如东塘是如何打的,河西又是如何打的,都一一道来。周世钊吃惊地问:“主席,你怎么了解得比我们还清楚些啊!”

  “我是:)的主席嘛!”毛泽东说:“他们会时常向我汇报情况的。再说你看我的办公桌上,不是放着一大堆小报吗,有些情况我是从小报上看到的。”

  那一堆摊在毛泽东办公桌上的小报,有些是地方上送来的,有些是毛泽东嘱咐工作人员从街上买来的。他对此看得很仔细,各不同派别办的小报都要看。这成为他当时调研的一种方法。

  在阅看红卫兵五花八门的小报的过程中,毛泽东看出了不少问题,并采取措施制止了一些极端的错误做法。特别典型的例子是在1967年初夏,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傅崇碧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毛泽东突然发现傅崇碧手里拿着一卷报纸,就问道:“你手里是什么?”

  傅崇碧说:“是刚出的小报,今天下午他们才送给我的……”

  “我看看行吗?”傅马上递给毛泽东。

  毛泽东翻开,看到一份载有“群丑图”的红卫兵小报。在这幅图中,画着两顶轿子,刘少奇、邓小平一人坐一顶,下面抬轿子的,都是被诬陷打倒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一百人。画面上,谭震林双手沾满了鲜血,罗瑞卿嘴里叼着一把刀子,陶铸鸣锣开道……傅崇碧心情十分沉重,他知道,这是在中央文革小组示意下,红卫兵们搞出来的。

  毛泽东认真地把“群丑图”展平,看着看着,他把烟按灭,气愤地说:“胡来!这是丑化我们党的!”他侧过身子,对秘书说:“你马上打电话给陈伯达,告诉他,这个‘群丑图’是骂我们的,不能搞,不能让这种丑化我们的东西满天飞!”

  然而,那份“群丑图”已随着清华《井冈山》等红卫兵小报撒向了全国,造成了恶劣影响。在那段失控的状态下,已经无力制止和改变红卫兵小报的泛滥和狂热言论的传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9#
 楼主| 发表于 14-9-22 21:31:53 | 只看该作者
邓小平对后世的十大警告         (2014-05-29 09:13:18)转载



邓小平同志是我党第二代领导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执政思路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统筹兼顾,敦本尚实。他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超人的政治智慧,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总是及时告诫,循循善诱,如同拨云见日,让人豁然开朗。请看他最具震撼力的十大告诫:


告诫一:“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1980年6月27日,邓小平看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稿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决议草稿看了一遍。不行,要重新来。我们一开始就说,要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现在这个稿子没有很好体现原来的设想。”同年10月25日他同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时说:“不提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评价不恰当,老工人通不过,土改时候的贫下中农通不过,同他们相联系的一大批干部也通不过。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不写或不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


告诫二:对经济犯罪活动“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1982年4月10日,邓小平在《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讲话中说:“现在是什么形势呢?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是小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那个时候,贪污一千元以上的是‘小老虎’,一万元以上的是‘大老虎’,现在一抓就往往是很大的‘老虎’。”“要足够估计到这样的形势。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


告诫三:“死刑不能废除,有些罪犯就是要判死刑”。1986年1月17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讲话时强调:“死刑不能废除,有些罪犯就是要判死刑。”“涉及政治领域、思想领域的问题,只要不触犯刑律,就不受刑事惩处,不涉及死刑问题。但是对严重的经济罪犯、刑事罪犯,总要依法杀一些。现在总的表现是手软。判死刑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陈云同志:杀一儆百。杀一些可以挽救一大批干部。)”“一九五二年杀了两个人,一个刘青山,一个张子善,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只杀两个起不了那么大作用了,要多杀几个,这才能真正表现我们的决心。”


告诫四:“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讲话时还强调:“经济犯罪的案件,在国外严重丧失国格人格的事件,还有搞特务的案件,都要抓紧处理。”“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因为这些人影响大,犯罪危害大。抓住典型,处理了,效果也大,表明我们下决心克服一切阻力抓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那些小萝卜头漏掉一点关系不大,当然不是说就可以放松。我看,真正抓紧大有希望,不抓紧就没有希望。”


告诫五:“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一旦中国全盘西化,搞资本主义,四个现代化肯定实现不了。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我们搞社会主义虽然犯过错误,但总的说来,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告诫六:“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深刻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0#
 楼主| 发表于 14-9-22 21:32:07 | 只看该作者

告诫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强调:“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的现象,如吸毒、嫖娼、经济犯罪等。要注意很好地抓,坚决取缔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只花了三年时间,这些东西就一扫而光。吸鸦片烟、吃白面,世界上谁能消灭得了?国民党办不到。资本主义办不到,事实证明,:)能够消灭丑恶的东西。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


告诫八:“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1993年9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与弟弟邓垦谈话时说:“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告诫九:“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内部”。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说:“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江泽民同志他们这一代可以算是第三代,还有第四代、第五代。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所以,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


 告诫十:对台湾问题“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们要记住这一点,我们的下一代要记住这一点”。早在1978年1月,邓小平就明确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就是两只手,两种方式都不能排除。力争用右手争取和平方式,用右手大概要力量大一点,实在不行,还得用左手,即军事手段。” 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坚持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的方式的可能性,我们不能作这样的承诺。如果台湾当局永远不同我们谈判,怎么办?难道我们能够放弃国家统一?当然,绝不能轻易使用武力。但是,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们要记住这一点,我们的下一代要记住这一点。这是一种战略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4 04: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