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647|回复: 2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美国慈善文化的渊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6-12-7 13:2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世界第一富豪盖茨决定两年内淡出微软公司的业务,专力从事慈善事业。世界第二富豪、“股神”巴菲特决定向慈善基金会捐资37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交由盖茨夫妻的基金会管理。这两件事都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盖茨和巴菲特均为美国人。在美国,慈善文化有相当长的历史(与美国国家的历史相比而言),有其独特的理念和做法。据说,美国慈善文化主要基于一种新教理念,即富人只是财富的社会管理人。这也就是说,在法律上,财富是私有的,但在道德和价值层面,超过生活需要的财富就是社会的。

    19世纪的美国富豪卡内基写了“论财富”一文,被称为“财富福音书”,简明而直率地阐明与此相关的理念。

    卡内基认为,把多余财富作为遗产让亲属继承,虽是人之常情,却往往给接受人带来利少弊多的影响。“我给儿子留下了万能的美元,无异于给他留下了一个诅咒。”他对国家征收累进遗产税的做法表示欢迎,认为“国家通过征收遗产重税表明,它谴责自私的百万富翁的毫无价值的生活”。卡内基毕竟是白手起家的财富拥有者,因而具有超越金钱的生活体验和价值意识。

    卡内基认为,处置多余财富,让其真正有益于社会是一种本领。“赚钱需要多大本领,花钱也需要多大本领。”他不大主张把财富零零碎碎地分给老百姓,而是采取办企业的方式管理,其目的却是为了公众利益。卡内基本人办了有名的基金会,向贫困人群、教育和文化事业提供资助。当前,盖茨的慈善活动也是通过基金会方式进行。卡内基认为,不分对象地大发善心是人类进步的障碍,济世救人之举主要应考虑如何帮助那些能自助者。

    卡内基认为,富人的责任是“成为生活简朴无华的典范”,将多余收入视为由其管理的信托资金,让有思想而且认真的人精心筹谋运用。富人行为是否得当应由“明达的公众情绪”判断。富人应在生前处置好自己的财富,使之有利于公益,“死时越有钱,死得越丢脸”。

    马克思称美国是一个“既无时间概念,又无暇去清除旧世界意识的特殊的新世界”。卡内基就生活于这样一个进行着“朝气蓬勃而又狂热的物质生产运动”的“新世界”里。面对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贫富差距和摩擦,他产生了上述理念,即“恰当地管理财富,以使同胞手足之情能维系贫富之间的和谐关系”。从历史上看,他的思想对维系美国社会起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影响力迄今仍在,所以值得一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6-12-7 13:22:35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慈善文化浅谈

裾了解,在美国,许多富有家庭,留给子女的遗产很少,且只要是用于子女的购房和受教育。剩余的资产用于捐助的现象很多。例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公开表示,留给子女的财产不会超过10%,而其夫妇现有慈善捐款已高达235亿美圆。电影明星迈克尔·道格拉斯和泽塔·琼斯在儿子的命名洗礼上,送出的就是一份特殊的礼物:设立一个十万美圆的小慈善基金会!在谈及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时,一位富人说过,永远不要在孩子面前露出一种从不为钱发愁的态度,这些钱是你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如此,我们把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交给下一代身上……

    但,你若认为捐款是富人的事,那么你错了,平民并非仅仅充当慈善的受众,他们更是主体和基础。以美国为例,仅1996年,近70%的家庭参与了慈善捐款,且数额较大,每个家庭平均支出为696美圆,各类捐款达1507美圆。

    慈善活动除了资金投入外,还有义工服务,这更需要广大人民参与其中,以美国为例,1996年,有48.8%的美国成年人和59.3%的美国青年投身其中。每个志愿者每周义务劳动时间为24小时。

    不但美国,在西方发达国家,上述全民性的公意活动在社会运行和弥补政府职能不足方面,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多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其内容包括为老年人、儿童、无家可归者、妇女、失业者等提供生活照顾、培训、住所、咨询等多功能服务。

    上述这些事例和数字至少可以说明一点,慈善在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高度普及了的、大众性的文化了。

    应该说,这些慈善行为,更大程度上,它是一种深远的,精神文化传统作用的结果。其属性和质地,更多地来源于一种文化习性、道义立场。

    那么,何以在我们国家靠精神表彰和高度宣传来维系与推广的慈善行为到了大样彼岸反成了一种默默的生存常态呢?这正是我想说的问题。


    首先,说说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资产观。

    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主流无疑是“功利”的,其内涵蕴着高度的实用性、家族性,血缘结合一直扮演着社会机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无论权利、荣誉、财富等等一切的继承、交换,都被严格的限定在此框框内进行。中国世俗极为重视家产的继承和守护,任何一点点家产的流失都被试为“不孝”“不忠”“愧对祖宗”。中国文化有一些重要的日常内容,即如何防止资源从家族或某个范围内向外流失来规定的,列如,“门当户对”“传男不传女”“满汉不通婚”……

    也就是说,在财产上,中国文化有“反流失”“反疏散”的天然的、顽固的一面!这也许是慈善文   化在中国难以形成的,最最深层的,原因了。

    说到这, 你也许要质疑了:我们不是有许多仗义疏财的古训和济世之遗风吗?不错的,在许多的士大夫、文人骚客的诗词中,济世的抒发比比皆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但可惜的很,遗憾的很呀,他们大多也只满怀治国安邦的激情,发发牢骚罢了,又有几个,肯将自己的家产拿出来疏散的呢?一个清正的好管,一个伟大的诗人,也可能是一个在物质上的吝啬鬼……如此的“济世”和物质上的捐赠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中国世俗中,虽不乏“设粥场”等施舍之风,但有限的施舍丝毫不影响他们平素的吝啬,且捐赠也只在赈灾、进香、拜佛等特殊时刻特殊对象面前才偶尔为之,根本算不上是日常方式。与西方的捐助在数额和方式上相去甚远。尤其是在大额资产上的继承问题上尤为突出,无论是平时的“守财奴”还是“大善人”,对遗产的处理问题上都空前的一致:一种绝对的原封不动的继承关系!一种绝对封闭的移交方式!在中国的像西方那样把遗产拿出来建立个诸如诺贝尔奖什么的例子你几乎找不到。再者,中国封建大户们平时的善心,往往仅仅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图个好名声罢了,但也并非是无偿的,而是索取试的,比如,向百姓施舍是为了“安邻”。相反,欧洲人的捐助多出于对某类事物的热爱,如资助艺术创作、文化活动等。卢梭、纪伯伦、柴科夫司机等等都受惠于此。而这些公益活动对于捐助者本人除了精神的答谢外,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利益索取的。更由于其捐助是以绝对的民间方式进行,其好处在于最大限度的维护了捐助的纯洁性。
在中国传统甚至是在今天,是很难看到以“私人”为源头的公益清流。

    其次,中国社会环境下,私产的合法程度和安全性还远远不够!这使得国人早早养成了“不露富”的习惯,这就给私产的公开花带来了障碍,而私产的公开化是捐助的重要基础。
有一个大家熟悉的说法:中国历史的“进步”是靠“阶级斗争”推动的。无论你是否同意“进步”这个词,至少有一点是显然的:两千年的封建历史确实以“农民起义”为链条,以“自下而上”的暴力颠覆为起承。而“起义”的原动力和热情都来自于“杀福济贫”,无论陈胜、吴广还是朱元璋李自成,“均田地、同富贵”皆其号召力所在……剥夺私产的号子一直笼罩在中国两千年的天空。

    中国古人对资产的出让,主要是捐官,为了寻求权利的保护!没办法,对环境的恐惧所致。不如,有个地主有了点钱后,首要任务是起院墙,招家丁,自保自来。免得被“均”了。然后,就得想法子捐个管做护身符。即使条件不允许,也要拿出银子孝敬父母管,和衙门结成友好“对子”。(当今有些不明不白“率先”富起来的企业家,以捐楼助学等方式混个“代表”“委员”之类头衔,也实在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表面上慷慨的很,实为忍痛割爱,另有隐情的。并非体恤民生,而是寻求一顶保护伞,所谓的“破财免灾”也。)

    所以,一旦当私产得不到制度和民间舆论、世俗人心的肯定,那么公开的捐助也就等于自取灭亡了。明朝周庄的沈万三不就是不谙此道而捐了脑袋吗?

    总之,综观中国传统文化,在待物上,中国文化始终没有形成一种幽雅的理性态度——“结实的拥有”与“结实的出让”相互和谐的资产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6-12-8 20:07:5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帖子啊,顶一下我们可爱又可敬的小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06-12-8 22:39:4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06-12-8 23:06:32 | 只看该作者
懂得布施的人才是有福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06-12-9 16:01:0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就是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06-12-9 16:31:47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子,很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06-12-9 16:32:05 | 只看该作者
李嘉诚:我为何把1/3财产捐给慈善事业

过去六十多年的工作,沧海桑田,但我始终坚持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公平、正直、真诚、同情心,凭仗努力和蒙上天的眷顾,循正途争取到一定的成就,我相信,我已创立的一定能继续发扬;我希望,财富的能力可有系统地发挥。

李嘉诚2006年8月24日宣布,将把1/3的个人财产捐作公益慈善之用,有关资产会放入其名下的李嘉诚基金会。据《福布斯》2006年全球富豪排行榜资料,李嘉诚个人的财富约188亿美元(约1500亿元),1/3即约500亿元。

李嘉诚发表谈话,谈到了自己捐出大量财产用于慈善事业的初衷:

我很感激大家对我的赞赏

多谢大家常称赞我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对于这些支持、鼓励,我内心是感激的。

很多时传媒访问我,都会问及如何可以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其实我很害怕被人这样定位。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

每个人一生中都要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也许,最关键的成功方法就是寻找到导航人生的坐标。没有原则的人,会飘流不定,有正确的坐标,我们做什么角色都可以保持真我,挥洒自如,有不同程度的成就,活得更快乐更精彩。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士农工商”社会等级的概念,深深扎根在中国人传统思想内。几千年来,从政治家到学者,在评价“商”的同时,几乎都异口同声带着贬意。他们负面看待商人的经济推动力,在制度上,各种有欠公允的法令,历代层出不穷,把司马迁“货殖列传”所形容,商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资源互通有无、理性客观的风险意识、资本运作技巧、生生不息的创意贡献等等正面的评价,曲解为唯利是图的表征,贬为“无商不奸”,或是“熙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为利而往”的唯利主义者。

当然,在商人的行列里,也有满脑袋只知道赚钱,不惜在道德上有所亏欠,干出恶劣行为的人。他们伤害到企业本身及整个行业的形象。也有一些企业钻营于道德标准和法律尺度中的灰色地带。今天商业社会的进步,不仅要靠个人勇气、勤奋和坚持,更重要的是建立社群所需要的诚实、慷慨,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06-12-9 16:32:28 | 只看该作者
先贤范蠡让我思考了许多

从小我就很喜欢听故事,从别人的生活,得到启发。当然,不单是名人或历史人物,四周的各人、各事,言行举止,都是如此。在商言商,有些时候,更会带来巨利的机会。洛克菲勒(Rockefeller)与擦鞋童的故事,大家都听过:1929年,华尔街股灾前,一个擦鞋童也想给Rockefelle炒卖股票的秘密消息,Rockefeller听后,马上领悟到股票市场过热,是离场的时候,他立刻将股票兑现,躲过股灾。

范蠡一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说尽了当时社会制度的缺憾,大家都忘不了他这句话。范蠡是《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记的第一人,他曾拜计然为师,研习治国方略,博学多才,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

他有谋略,有渊博及系统化的经济思维,他的经济智慧为他赢得巨大的财富。

现代经济学很多供求机制的理论,我国历史早有记载。

范蠡的“积著之理”研究商品过或短缺的情况,说出物价涨跌的道理。怎样抓住时机,货物和现金流的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生生不息。

范蠡的“计然之术”,还试图从物质世界出发,探索经济活动水平起落波动的根据;其“待乏”原则则阐明了如何预计需求变化并作出反应。他主张平价出售粮食,并平抑调整其他物价,使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才是治国之道,更提出了国家积极调控经济的方略。

“旱时,要备船以待涝;涝时,要备车以待旱”。强调人们不仅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且要运用和把握客观规律,应用在变化万千的经济现象之中。

我觉得范蠡一生可算无憾,有文种这样知心相重的朋友;有共渡艰难,共渡辰光的西施为伴侣,最重要的是,有智慧守候他的终生。我相信他是快乐的,因为他清楚知道在不同时候,自己要担当什么角色,而且都这样出色,这么诚恳有节。勾践败国,范蠡侍于身后,不被夫差力邀招揽所动。

范蠡助勾贱复国后,又看透时局,离越赴齐,变名更姓为夷子皮。他与儿子们耕作于海边,由于经营有方,没有多久,产业竟然达数十万钱。

齐国的人,见范蠡贤明,欲委以大任。范蠡却相信“久受尊名,终不是什么好事”,他散其家财,分给亲友乡邻,然后怀带少数财物,离开齐到了陶并定居下来,再次变易姓名,自称为陶朱公。

他继续从商,每日买贱卖贵,没过多久,又积聚资财巨万,成了富翁。

范蠡老死于陶。一生三次迁徙,皆有英名。

书中没有记载范蠡终归是否无憾。我们的中国心有很多包袱,自我概念未能完善发展。范蠡没有日记,没有回忆录;只有他行动的记录,故无法分析他的心态。他历尽艰辛协助勾践复国,又看透勾践不仁不义的性格,他建立制度,却又害怕制度;他雄才伟略,但又厌倦社会的争辩和无理;他成就伟大,却欲深刻体会到世间上最强最有杀伤力的情绪是嫉妒,范蠡为什么会有如此消极的抗拒(不参与本身就是一种抗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06-12-9 16:32:54 | 只看该作者
本杰明.富兰克林教我如何做人

说完我国著名历史人物范蠡,我想谈一谈一个美国的伟人。

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他墓碑上只简单刻上“富兰克林,印刷工人”的字。他是个哲学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科学家、商家,发明家和音乐家,闻名于世,像他这样在各方面都展现卓越才能的人是少见的。
富兰克林,1706年生于波士顿,家境清贫,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一直努力弥补这一遗憾,完全是靠自学获得了广泛的知识。他12岁当印刷学徒,1730年接办宾州公报,他著作的《可怜李察的日记》一纸风行,成为除圣经外最畅销的书,他为政府印刷纸币,实业上获得了很大成功。

富兰克林不单有超越年龄的智慧,更对别人关心,有健全的思维,他对公共事业的热心和能力,更赢得了当地居民的信任。富兰克林曾经立下志愿,凡是对公众有益的事情,不管多困难,他都要努力承担。自1748年始,他开展了不同的公共项目,包括建立图书馆、学校、医院等。

做好事、做好人是驱动富兰克林终生的核心思想,他极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均有益于社会,有用于社会,身体力行为后人谋取幸福。

他名成利就后,从未忘记帮助年轻人找到自己增值的方法,在“给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的文章内,他的名句“Timeismoney,creditismoney”,将时间和诚信作为钱能生钱可量化的投资;在“财富之路”一文内,富兰克林清楚简单地说明,勤奋、小心、俭朴、稳健是致富之核心态度。

勤奋为他带来财富,俭朴让他保存产业。

富兰克林十三个人生信条他都写得简明扼要:“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勉、真诚、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节、谦逊”都是年轻人的座佑铭。

他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他曾出使法国,赢得法国对美国的同情与支持。独立后,制宪会议一开始,富兰克林更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博大胸怀。虽然他是众望所归,但却提名华盛顿将军当总统。

富兰克林坚持留给制宪会议的绝非是名誉高位,而是胸襟、智慧和爱国精神。

1790年,这位为教育、科学和公务献出了自己一生的人,平静地与世长辞。他获得了很高的荣誉,美国人民称他为“伟大的公民”,历代世人都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人类历史碑上上永远会铭刻富兰克林的名字。

范蠡和富兰克林,两个不同的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放在一起说好像互不相干,然而,他们的故事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范蠡改变自己迁就社会,而富兰克林推动社会的变迁。

我乐意于为带动社会的进步而努力

他们在人生某个阶段都扮演过相同的角色,但他们设定人生的坐标完全不同,范蠡只想过他自己的日子,富兰克林利用他的智慧、能力和奉献精神建立未来的社会。就如他们从商所得,虽然一样毫不吝啬馈赠别人,但方法成果有天渊之别;范蠡赠给邻居,富兰克林用于建造社会能力(Capacitybuiding),推动人们更有远见、能力、动力和冲劲。有能力的人可以为社会服务,有奉献心的人才可以带动社会进步。

今天的中国人是幸运的,我们经历中国历史前所未见的制度工程,努力建设持续开放及法治的社会,拥抱经济动力和健康自我概念的发展,尽管未尽完善,亦不必像范蠡一样受制于当时社会价值观,只能以“无我”为外衣,追求“自我”,今日我们可以像富兰克林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在今天,停滞的思想模式已变得不合时宜,这不是弃旧立新,采取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思维,而是要鼓励传统的更生力,使中国文化更适用于层次多元的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06-12-9 16:33:15 | 只看该作者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懂得比较历史,观察现在和梦想未来。

从商的人,应更积极、更努力、更自律,建立公平公正、有道德感、自重和守法精神的社会,才可以为稳定、自由的原则赋予真正的意义。

虽然没有人要求我们,我们自己要愿意发挥我们的智慧和勇气,为自己、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和机会,大家可以各适其适。

最近我看到一段故事《三等车票》:在印度,一位善心的富孀,临终遗愿要将她的金钱留给同村的贫困小孩分批搭乘三等火车,让他们有机会见识自己的国家,增长知识之余,更可体会世界的转变和希望。

“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这不知道是谁说的话,但我觉得适用于个人和国家。

我最近常常对人说,我有了第三个儿子,朋友们听说后都一脸不好意思的恭喜我。我是很高兴,我不仅爱他,我的儿子也将爱他,我的孙儿也将爱他。我的基金会就是我第三个儿子。

过去六十多年的工作,沧海桑田,但我始终坚持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公平、正直、真诚、同情心,凭仗努力和蒙上天的眷顾,循正途争取到一定的成就,我相信,我已创立的一定能继续发扬;我希望,财富的能力可有系统地发挥。我们要同心协力,积极、真心、决心,在这个世上散播最好的种子,并肩建立一个较平等及富有同情心的社会,亦为经济、教育及医疗作出贡献;希望大家抱慷慨宽容的胸怀,打造奉献的文化,实现我们人生最有意义的目标,为我们心爱的民族和人类创造繁荣和幸福。  

来源: 南方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06-12-9 16:33:37 | 只看该作者
顶礼东方巨人李嘉诚,一个跨越世纪的神话出自此公,当年长江公司蛇吞象,毕其功于一役像德国闪击战一般的令人讶异和震惊。宝刀未老,李公又创奇迹,在不断施人群于恩泽的同时,此番再发亚洲强音,赞叹顶礼不尽!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06-12-10 16:58:10 | 只看该作者
捐款成了英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环球时报 徐春昕

   流浪汉也为海啸捐出1英镑

  从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爆发海啸以来,英国民众一直在为此捐款。英国政府12月底承诺要捐50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5亿元),在美国和日本提高捐助额之前,一度成为当时全世界捐款最多的政府。英国民众的捐款额则比政府提出的还要多,已经达到6000万英镑。按照英国广播公司的统计,截至2004年12月31日,民众捐款还在以每分钟1.5万英镑的速度递增。

  1月8日,在海啸发生两个星期之后,英国的捐款活动仍在进行。伦敦的中国留学生也利用周末走上街头,为海啸幸存者募捐。记者亲眼看到,从上午11点到下午4点的短短5个小时里,在伦敦华人街附近的几个地铁站口,4个捐款点募集了大约3000英镑。在街头慷慨解囊的年轻人居多,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个流浪汉,蓬头垢面地抱着被子走在伦敦街头,却掏出1个英镑投入捐款箱。还有一些人虽然没有捐款,但特地走上来告诉募捐的学生他们已经在某地捐过款了,向中国留学生们致谢。

  的确,很多人已经捐过钱了。在英国,电视台一直在播放公益广告:在纯黑色的背景下,一个严肃的义工眼含热泪,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出捐款的热线电话号码和捐款网址;在广播电台,为捐款而创作的公益歌曲一遍一遍地唱着,词曲质量很高,非常动人;许多大牌歌星和影星不仅带头捐款,还志愿充当接听捐款热线的服务生。连在有奖竞猜活动里获奖的人也都齐刷刷地当场把上万英镑的高额奖金全盘捐出。捐款箱遍布大大小小的商店,教堂和清真寺更是完全变成了捐款场所。英国红十字会表示,这是几十年来在最短时间里最成功的捐款活动。

   为公益机构提供捐款是英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在英国,一个捐款活动不管多么成功,都不很热闹。英国民众很平静,想给的就给,不想给的摆摆手就行。究其原因,应该说,英国人对捐款这件事已习以为常。在英国,人们的平均年收入大约在2万英镑出头。有稳定工作的人,无论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很多人每月或每周都要进行固定或半固定的捐款。一位英国教师告诉记者,他没有见过从不捐款的英国人。有调查显示,英国人捐款的比例与收入多少成反比:据《卫报》统计,年收入4万英镑以上的高薪阶层,他们每个月会拿出2%的收入作为各种捐助使用;年收入仅仅5000英镑的穷人,每月则会拿出收入的4.5%去做公益事业。

  记者采访了一个名叫朱利亚的年轻女医师,她告诉记者,她毕业3年,现在每个月的税后收入大约1500英镑,除了供房供车以外,最大的固定开销就是捐款,每月大约要捐120到150英镑,占工资的10%。记者告诉她,她的捐款比例已经超出了英国的平均水平。她有点吃惊地解释说:“我的父母都是警察,从小就知道家里每月要捐10%给各种基金会,比如癌症研究基金、犯罪心理研究基金等地方。朋友们也是这样的,只不过每个人选择的基金会不大一样,捐款比例都是差不多的。大概是有些人不怎么捐款,或者自己是被捐助者,所以把总比率拉低了吧。”

  退休教授艾德不太愿意告诉记者自己每月捐款的具体数字,但他列出了一串自己参加的公益组织的名单:牛津帆船俱乐部、伦敦某交响乐团俱乐部、莎士比亚故居之友……他告诉记者,这些组织都是交费的,他每个月从工资里固定划出一定数目的钱交给它们。“这是一个人参加社会活动的方式。也是一个人对生活的选择。”艾德说。

  不管朱利亚还是艾德,在英国都不算是富人。他们的房子和室内摆设都很一般。朱利亚的房子有20年贷款,家具一律是从“宜家”买的———这在英国算是比较便宜的。为了省电,大冬天白天连暖气都不开。艾德则住在伦敦郊外很偏远的一个小镇上,小小一套房子几年前才还清贷款,夫妇两人靠退休金过着很简单的生活,轻易不到伦敦市区来。由于物价高昂,普通英国人的生活都不算富裕,一有商店打折,人们就深更半夜地排长队,常到餐馆吃饭的人很少见,雇人做家务的事情更属罕见。长期以来,为各种公益机构提供捐款却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文化组织、遗产保护活动靠民间捐款维持

  在英国捐款或参加公益活动非常方便。街头总是有人进行捐款宣传、募集现金或支票。在酒吧里也有各种街区性的慈善组织捐款点。各种慈善捐款的账号和电话号码随处可见。电视里常有各种募捐晚会,你可以拨电话捐款。如果你有了旧的衣服和闲置不用的生活用品想捐,也很方便,各种慈善小店满街都是,你把衣物洗干净送去就是了。

  英国有很多文化组织是依靠民间捐款或是主要依靠民间捐款而生存的。加入这些组织也很容易,例如当参观了福尔摩斯故居博物馆后,如果你有兴趣就可以填张表,成为“福尔摩斯之友”,按时捐少量的钱维持博物馆的运营。“福尔摩斯之友”们不仅会得到资金使用的报告,还可以共享关于这个博物馆的最新信息或者定期交换读书心得,甚至一起办个讲座什么的,俨然是一个“兴趣俱乐部”。一些文物保护单位或是乐团也有类似的“××之友”俱乐部,喜欢这个文物或是乐团的人可以简单地表达自己的心意,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也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往。

  除了日常的捐助之外,遇到一些特大的灾难或到了一些特殊的日子,社会上还会有专项的募捐活动。记者去年11月在英国见到过公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日时的捐款:在街头或超市的门口,到处有人在出售一种塑料的红罂粟花,几十便士可以买一朵,收入所得将交给参加过一战、二战的英国老兵,帮他们安度晚年。记者也见过掏10英镑、20英镑而只拿一朵花的人。那时,在英国的街头,不分男女老幼,也不分与衣服是否搭配,很多人都以佩戴这种塑料花为荣:公共汽车司机戴着塑料花开车,老师戴着塑料花上课,泥瓦匠戴着塑料花装修,电视主持人戴着塑料花播报新闻……

  没有人知道别人的塑料花是用多少钱“买”的。英国人通常不提自己的工资有多少,他们对自己捐了多少钱也一向保持缄默。即使老夫老妻彼此知道对方的工资,也不见得确切知道对方用于捐款的数额。捐款属于非常私人的事情———是自己去尽心。不过,公众人物和大公司的捐款数额是公布的,要是某个名人或公司捐得很多,其余的名人和大公司们会追加一些。普通人之间几乎没有听说过会在捐款数额上进行攀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06-12-10 16:59:00 | 只看该作者
不捐款的人等于背离了社会主流文化

  捐款也是一种社会文化,人们用捐款来表达自己的兴趣、观点和社会态度,也表达自己愿意回报社会、服务他人的愿望。在这样的社会文化里面,一个从来不在任何场合捐钱,尤其是在别人遭受重大灾害时不捐钱的人,是背离社会主流文化的。一个巨富不积极参与捐款活动,只能被看作守财奴或暴发户,不能真正进入上流社会。即使是普通人,要是所有的捐款活动中都见不着他,邻居们会不清楚他的兴趣爱好,也不了解他的为人处事,对他缺少认同感,在心理上排斥他。一个名叫马克的英国人明白地告诉记者,要是他遇到这样的邻居,“我会给他很低的评价———也就是,我肯定看不起他”。记者被马克的坦率打动,于是问了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要是有个国家你不喜欢,但是它受了灾,你会捐款吗?”马克毫不犹豫地回答:“只有不好的政治家,没有不好的人民。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受了灾,却不值得捐款的。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不能不提的是,英国人对募捐机构的信任度很高。在英国,一个人要上街募捐要先获得政府颁发的募捐执照。中国留学生募捐用的是中华慈济总会的执照复印件。获得执照的组织需要在每次募捐后当着所有募捐者的面点清善款,向政府汇报捐款情况,出示善款寄往灾区的汇款证明。政府每年审查慈善机构的财政情况,核发下一年的执照。所以,英国很少发生有关慈善机构出现腐败现象的丑闻。应该说,慈善机构的廉洁也是英国捐款文化的有力保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06-12-10 16:59:47 | 只看该作者
或许可以理解了,欧美人平静富足的生活不是没有根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01: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