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阳光工程心理网 心理知识 心理书籍 查看内容

思维决定情绪——改变认知,战胜抑郁

11-3-30 17:36| 发布者: banu| 查看: 8166| 评论: 0|原作者: 阳光工程心理互助公益网|来自: 阳光工程心理互助公益网

第四部分  预防措施和个人成长
10.抑郁症的根源
当抑郁情绪消失时,你会忍不住想好好享受轻松一番。当然,你有这个权利。在治疗结束时,许多患者都告诉我,他们的心情在一生中从来没有这么舒畅过。有时,抑郁症似乎越严重越让人绝望,一旦到症状消失后,重获快乐和自尊的滋味就越美妙。你的心情开始轻松起来,消极的思维模式突然间一扫而空,这是可以预料的,就像冬去春来积雪就一定会消融一样。你甚至还可能会疑惑,一开始的时候你怎么会相信那些荒谬的想法呢?这种人类精神的巨大转变一直都让我惊讶不已。在日常工作中,我总有机会一遍又一遍地看到这种神奇的蜕变。
由于你的心态转变得如此迅速,你可能会以为你的抑郁症永远消失了。但是,情绪障碍症还是留下了一丝看不见的残留隐患。如果不把它纠正过来清除干净,抑郁症以后可能还会卷土重来。
“感觉好转”和“实际好转”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有一些差异。“感觉好转”只能说明折磨人的病症暂时消失了。而“实际好转”则意味着:
1.你了解自己患上抑郁症的原因。2.你知道自己好转的原因以及康复的方法。这需要掌握一套对你特别有效的自助方法,这样你就可以随时反复运用,以继续巩固。3.你重获自信和自尊。自信是一种信仰,它让你相信自己会在人际关系和事业上取得相当大的成就;而自尊则是一种能力,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你成功与否,你都能尽可能地拥有自爱和快乐。4.你找到了自己抑郁的深层原因。
尽管抑郁症好了之后,你扭曲的消极思维可能会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消除,但你心底可能会潜伏着一些隐性假设。这些隐性假设非常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可以解释你一开始为什么会抑郁,而且还能预测你什么时候可能会再次复发。所以,它们就是预防抑郁复发的关键。
那么,到底什么是隐性假设呢?隐性假设是你定义个人价值的公式。它不但是你的价值体系、你的个人理念,同时也是你建立自尊的基础。例如:(1) “如果有人批评我,我会很难过,因为这会让我下意识地以为我肯定是哪里做错了。” (2) “真正幸福的人是有人爱的。如果我只是一个人,那我肯定会很寂寞很难过。” (3) “作为一个人,我的价值取决于我的成就。”(4) “我的表现(或感觉或行为)不能有一点缺陷,否则就等于失败。”你知道,这些不合逻辑的设想完全是自寻烦恼。它们会让你产生心理软肋,一经击中后情绪就很容易波动,让你痛苦不堪。这就是心理上的“阿基里斯之踵”。
在这一章,你将学到两种不同的寻找隐性假设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叫“垂直箭头法”,它可以直抵内心深处,效果极好。
11.认同上瘾症
你害怕别人反对你,你觉得这样实在太可怕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这种想法,为什么别人的反对会成为威胁呢?也许你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别人反对我,那就意味着所有人都会反对我。这就说明我肯定是哪里做错了。”
如果把这种逻辑用到你身上,那么你只要被打动,就会情绪高涨。因为你这样想:“我得到一些正面反馈了,所以我的自我感觉好极了。”
这为什么不合逻辑?因为你忽略了一个事实——只有你的思想和信念才能提振你的精神。别人认同你与否,根本影响不了你的情绪,除非你相信他或她说的话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你认为你配得上别人的赞美,你的这一想法就会让你心情愉快。也就是说,外界的认同必须先经过你确认无误,然后它才能提振你的情绪。这种确认代表了你个人的自我认同。
假设你去参观一家医院的精神科病房。一位神志不清的病人产生了幻觉,他走过来对你说:“您真是气度不凡呐!上帝托梦给我了,他对我说穿过这扇门碰到的第13个人是特别信使。您就是第13个人,所以我知道您是上帝派来的和平王子,您是圣人中的圣人。让我来亲吻您的脚吧。”这种极端的赞美会提升你的情绪吗?你很可能会感到紧张不安吧。这是因为你不相信病人说的话,你觉得他是胡说八道。因此,只有你自己的想法才会影响你的情绪。别人可以随便说他们对你的看法,好的坏的都可以说,他们也可以随便想,但是只有你的想法才会影响你的情绪。
12.“爱”上瘾症
害怕被拒绝这种心理往往还有一个难兄难弟,那就是“隐性假设”——“如果没有异性爱我,我就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没有真爱,就没有真正的快乐。”
你没有爱就没法快乐,所以你需要爱,这种对爱的需求称为“依赖”。“依赖”意味着你不能为自己的情感生活负责。
被爱是绝对必需的吗?非要有人爱才能快乐吗?
罗伯塔是一位33岁的单身女人,一到晚上和周末她就在家里闷闷不乐,她对着自己说:“这个世界上别人都成双入对。没人爱,我就一文不值。”她来到我的办公室。虽然她化着精致的妆容,可言语间却充满苦涩。她愤愤不平,因为她认为爱就是氧气,没人爱就活不下去。但是,她太渴求爱了,她的贪婪让人望而生畏。
我建议她一开始可以将“没人爱,我就一文不值”这种想法的好处和坏处列出来。罗伯塔列出的坏处非常明确:“(1)这种想法让我很伤心,因为我没有爱人。(2)它让我没有动力,什么也不想做,哪里也不想去。(3)它让我变得懒散。(4)它让我自怨自艾。(5)它夺走了我的自尊和自信,让我总是羡慕别人,心中充满了戾气。(6)最后一点,它让我产生了自毁的想法,让我非常害怕孤独。”
然后她列出了没人爱就肯定不会快乐这种想法的好处:“(1)这种想法会给我带来伴侣、爱情和安全感。(2)它给了我生活的目标和活下去的理由。(3)它让我有了盼望的理由。”罗伯塔认为她没有男人就活不下去,这些好处表示她的这种想法终归会赐给她一个男人。
但是,这些想法是实还是虚呢?尽管罗伯塔几年以来都一直相信她没有男人就活不下去,但这种心态还是没能给她带来一位理想的伴侣。她承认自己不该把男人放在生活中如此重要的位置;这种想法并不能产生魔力,根本不可能帮她把男人带到家门口。她承认自己依赖性太强,老想粘着别人,常常对关爱索求无度。她表现得太贪婪了,这样不仅一开始无法吸引到异性,而且就算吸引到了也经营不好感情。一个人如果独自也能快乐,他(或她)简直会人见人爱,往往总能吸引到最理想的异性伴侣。这是因为他们心态平和,浑身散发着快乐的魔力。罗伯塔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依赖性很强的“花痴型”女人反倒总是落得没人要的下场。
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如果你觉得没人爱就一文不值,采取这种立场就无异于大声呐喊:“要我吧!我没有内在价值!我讨厌死自己了!”这就怪不得别人不要你了!此外,你还有一层隐含的要求,这就是:“你必须爱我,如果你不爱我的话,你就是臭狗屎。”当然,这种要求也不能让别人亲近你。
需求和需要是两码事。氧气是我们需要的,但爱只是一种需求。我再重复一遍:对于成年人来说,爱不是一种必需!你想有人爱很正常,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和爱人执手相依当然是乐事一桩。但是,如果没人认同你,没人爱你或关心你,并不代表你活不下去,也并不意味着你就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快乐。
13.工作≠个人价值
引发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第三个隐性假设是——“我的个人价值取决于我在实际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就。”这种态度是西方文化以及新教职业伦理?的核心,它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坏处。但实际上它不仅错得离谱,而且还会挫伤自信,产生极大的危害。
内德是一位医生,我们在以前的章节中介绍过他,他最近在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打电话到我家。他整个周末都陷入恐慌之中,因为他准备参加大学同学的毕业20周年聚会(他毕业于常春藤盟校),而且主办者还邀请他向校友发表主题讲话。内德为什么会焦虑不安呢?因为他怕聚会时会见到一些比他更成功的同学。内德觉得这简直就是一种威胁,他向我解释道:“这意味着我是个失败者。”
内德虽然过于重视他的成就地位,但这种情况对于男人来说再普遍不过了。女人固然也很重视事业,但她们更容易因为没人爱或没人认同而产生抑郁情绪。可对男人来说,他们则往往更害怕事业失败,因为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了个人价值取决于成就的想法。
要想改变这种价值观,第一步就是权衡一下这种想法的利弊。你必须得明白,以成就论价值对你是没好处的。这是改变心态的第一步,它至关重要。让我们从成本收益分析开始吧,这种方法非常实际。
显然,将自尊等同于成就还是有某些好处的。首先,当你做出一番成绩时,你可以说“我很棒”,而且自我感觉还会很好。例如,如果你参加高尔夫球比赛赢了,你可以沾沾自喜、自鸣得意一番;你甚至还会觉得你比同伴高明,因为他最后一杆没有把球挥进洞。你和朋友一起跑步,你健步如飞,可他却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这时你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你暗暗告诉自己:“他固然是个棒小伙,可我比他更强!”你某天上班做了一笔大生意,你会对自己说:“我今天太能干了。我工作很行的。老板一定会很高兴。我实在太佩服自己了。”从根本上来说,你之所以觉得自己有价值并且有权利开心,都是你的工作理念使然。
这种信念体系可能会激发你努力工作,它可能会迫使你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精力,因为你认为这样会使你更有价值,更有魅力。而且,你还不用担心自己会成为“无名之辈”。言而总之,你会为了成为成功人士而卖力工作;等你成功了,你会更爱自己。
让我们来看看硬币的反面。“价值等于成就”这一理念的缺陷在哪里?首先,如果你的业务或事业很成功,你可能会过度沉迷于工作,从而远离了其他的可能会带给你满足感和快乐的活动,因为你从早到晚都像奴隶一样劳作。你会成为工作狂,总觉得自己必须得干出一番事业。只要稍稍一停下来,你会像戒毒一样空虚绝望地想死。如果没能成功,你会觉得自己一文不值,活着没意思,因为你没有其他的建立自尊和成就感的基础。
工作是否等于价值
好吧,我们来假设你认为工作不应该等于价值,这样对你没好处,而且你也承认成功不一定会带来爱、尊重或快乐。但你仍然相信在某种程度上,成功人士比普通人还是要优越一些。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想法。
首先,你会不会认为所有的成功人士只因为他们有成就就特别有价值?阿道夫·希特勒曾经风光无限,当时他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你会认为这使他显得特别有价值吗?显然不会。希特勒曾坚持说自己是一名伟人,因为他是叱咤风云的领袖,因为他把自我价值等同于成就。事实上,他还可能认为自己和他的纳粹帮凶都是超人,因为他们的成就太大了。可是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也许你有某位邻居或朋友事业非常成功,但你却不喜欢他(或她),因为他(或她)太贪婪太盛气凌人了。现在,想想这样的一个人吧,你会不会认为他(或她)仅因为有成就就显得特别有价值?另一方面,你或许还会认识一个不怎么成功但却受人尊敬、爱戴的人。你是否还是会认为这个人很有价值?如果答案为“是”,那请问问自己——他们即使没有丰功伟绩,也无损于其价值;那你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呢?
现在介绍第二种方法。如果你坚持认为个人价值取决于成就,那你的自尊等式就是:价值=成就。这个等式的基础是什么?你有什么客观的证据可以证明它一定相等呢?你有没有用试验来衡量过人的价值和成就想当然地认为它们确实相等呢?这个等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你不觉得这种想法完全是胡说八道吗?
你无法证明这个等式,因为它只是一种约定,一种价值体系。你把价值定义为成就,又把成就定义为价值。你为什么要混淆它们呢?为什么不能说价值就是价值、成就就是成就呢?价值和成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意义截然不同。
你可能会想:“所有关于成就和自我价值的理念都是好的,它们都很有道理。伯恩斯医生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他还出了书,所以当然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叫我们不要老想着成功喽。这听起来多真诚呐,就像有钱人对乞丐说金钱如粪土一样。可事实是,我失意时仍然会看低自己;我仍然认为如果我能取得更多成就的话,我的生活会精彩得多,也会更有意义。真正快乐的人是那些高官大款。可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从来就没什么辉煌的成就,所以我的快乐和满足肯定就少多了。如果我说得不对,那你证明给我看呀!告诉我,我如何才能改变这种自卑的感觉?否则别想我买你的账!”
 14.敢于平凡——战胜完美主义的必杀技
我劝你做个“平凡人”。也许你要问,那我的未来岂不是枯燥乏味得要死?很好——我只劝你试一天。你接受这个挑战吗?如果你同意,我估计会有两件事发生。第一,作为“平凡人”,你不需要特别成功。第二,尽管你很平凡,你还是可以从生活中获得无穷无尽的满足,这是你平常所无法体验到的。如果你能继续做“平凡人”,你的满足感可能还会继续增大,最后升级为喜悦。这就是本章要谈的问题——学习战胜完美主义,享受真正的喜悦。
你可以这样想——在前进的路上有两扇门。一扇通往“完美”,而另外一扇则通往“平凡”。“完美”之门华丽精美,充满诱惑。它引诱着你,你渴望能进入这扇门。“平凡”之门毫不起眼,乏善可陈。哼,谁想进去?
因此,你准备走入“完美”之门,但不管怎么走,前面总有一堵墙。你想破墙而入,不撞南墙不罢休,结果却只会撞得头破血流。相反,在“平凡”之门的尽头,却有一座神奇的花园。可你从来都没有想过打开这扇门进去看看!
你不相信我的话吗?我想不会吧。但我也没要你非信不可。我希望你能保持你的怀疑态度,这很正常。但与此同时,我希望你能验证一下我的话。不信你就亲自试试吧,看我是不是错了!你可以走进“平凡”之门,哪怕一辈子只走进一天。你最终可能会惊喜不已!
我来解释一下其中的缘由吧。“完美”是人类最大的错觉,这种东西在世上压根儿就不存在。世上本无完美。事实上,它是世上最恶毒的骗局;它许你以财富,却赠你以苦难。你越拼命地追求完美,结果会越失望。因为它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与现实不符。如果你用苛刻挑剔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那么这世上一切事物——每个人、每种思想、每件艺术作品、每段经历,所有的一切——都有必要改进。
所以,只要你是个完美主义者,无论你做什么,都注定会失败。
“平凡”是另一种错觉,但它是善意的欺骗,是一种有用的概念。它就像一台神奇的老虎机,你每放1美元进去可以得到1.5美元。不管从哪方面看,它都可以让你富足。
难以置信吗?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我们开始吧。但请记住——不要让自己过于平凡了,因为这种快乐强烈之极,你可能一时还适应不了。毕竟,狮子猎食不过满腹而已。
战胜完美主义15法
1.要想战胜完美主义,第一步最好从动机开始着手。你必须要有坚持运用此方法的动机。请列出追求完美的好处和坏处。也许你会惊奇地发现,这样对你的确没什么好处。只要你能明白追求完美实际上弊大于利,你就会更坚决地放弃它。
2.写完列表后,你可以看看追求完美的好处和坏处。此时,你也许想做一些试验,以验证一下这些好处是否有效。和许多人一样,你可能会想:“如果不追求完美,我还是个人吗?我又怎么能把事情做好?”我敢打赌,你从来都没有验证过这种想法。因为你总以为自己不行,这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你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去质疑。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这些完美主义的想法,你可能会更成功呢?完美主义不是成功的基础!要想知道真相的话,你可以做个试验。你可以将自己在各种情况下的标准分为3个级别——高标准、中等标准和低标准,然后你可以试着降低标准,看看自己的表现是否真的会随之降低。其结果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我写作、给病人做心理辅导以及跑步时都用到了这种方法。结果惊人的一致,我总会惊喜地发现,降低标准后,我不仅会更欣赏自己的表现,而且我的发挥还会更出色。
3.如果你是一位有强迫症的完美主义者,你可能会认为,如果不追求完美,你就无法充分地享受生活,也找不到真正的快乐。要验证这种想法,你可以使用“反完美主义表”。你可以计划许多活动,例如刷牙、吃苹果、林中漫步、修整草坪、晒太阳、写工作报告等,然后记录下你从这些活动中实际获得的满意程度。现在估计一下自己完成每项活动的完美程度,用0~100%之间的数字表示;同时还要用0~100%之间的数字记录每项活动的满意程度。这样做可以帮助你打破“完美”和“满意”之间的错误联系。
4.我们假设你已经决定放弃完美主义的想法,虽然这只是尝试一下,但总可以看到结果。尽管如此,你还是顽固地认为,如果能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就至少可以在某些方面臻于完美;能做到这一点的话,也许会发生奇迹。让我们来看看这一目标是否现实吧。完美主义真的符合现实吗?你有没有亲眼见过完美之极、毫无瑕疵的东西?
要验证这一想法,现在请环视四周,看看有没有完全不需要改进的事物。你可以看别人的衣服、电视图像的色彩或清晰度、插花艺术、歌手的音质、本节的写作水平等,你可以看任何事物。我相信,你总能发现某些事物的某些方面需要改进。我第一次做这种练习时,正好是在火车上。我看到的许多东西都不完美,比如说铁轨生锈了,又旧又脏,我一眼就能看出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过后来我就卡壳了。我看到一名黑人男子的头发蓬松自然,线条流畅之极,有款有型。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于是,我开始惊慌失措,我觉得所有的反完美主义思想居然是错的!就在那时,我突然发现他的头发上有几点灰色的脏东西,于是我顿时轻松多了!他的头发也是不完美的!我又接着仔细看,发现有几缕头发太长了,有点刺眼。我看得越仔细,挑出的毛病就越多——事实上毛病多达几百处!所以,我更加坚定地认为,任何完美的标准都不符合现实。你为什么不放弃呢?如果你非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永远都达不到的标准,那你就注定只会失败了。为什么还要折磨自己?
5.另一个战胜完美主义的方法是战胜恐惧。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在完美主义的背后始终都有恐惧的影子。恐惧会强迫你精雕细琢以求完美。如果你选择放弃完美,一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有这种恐惧。你愿意放弃吗?不管怎么说,恐惧还算是完美主义带来的一点好处——它可以保护你,可能还会让你不会失败,不至于被别人批评指责。如果你打算降低行事标准,开始时你可能会心惊胆战,好像天要塌下来似的。
在完美强迫症的背后,恐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一点你必须了解,否则你无法理解完美主义者苛刻的行为模式,你甚至还会有点恼火。举例来说,有一种怪病叫“强迫性拖拉症”,人如果得了这种病,就会发了疯似的想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一点小事都会花很长时间。有一位律师患上了这种可怕的病,他极为注意自己的发型。每天,他都要花几个小时拿着梳子和剪刀站在镜子前修剪头发。他在这方面太投入了,为了能有更多时间修剪头发,他干脆减少了工作量。他每天都会神经质地把头发乱剪一通,于是头发越来越短。最后,他的头发只有3毫米长了。接下来,他又觉得非把额头上的发际线修剪一下不可,所以他又开始了一番折腾,想弄得“顺眼”一点。每一天,发际线都在往后一点一点地退,终于他把头剃光了!这样他才觉得解脱了,然后又等头发慢慢长,希望它能长“齐”一点。等头发长出来后,他又继续修剪。于是,整个过程又会重来一遍,如此反复。这种可笑的习惯居然持续了几年,最后他终于完全崩溃成为废人。
这位律师的例子可能有点极端,但并不算严重。这种病还有更可怕的例子。尽管病人的行为古怪滑稽,但它酿成的却是悲剧。像沉迷于酒精中的人一样,这些病人可能会抛弃事业和家庭,只为那可悲的强迫性冲动。你可能也会这样。追求完美的代价太大了!
6.你可能会问自己:“既然是恐惧感迫使我发疯地追求完美,那么这种愚蠢的恐惧又从何而来?”你之所以会采取苛刻紧张的生活态度,其根源在于隐性假设。要想找出这些假设,你可以使用第10章介绍过的垂直箭头法。
7.另一个战胜完美主义的方法是学会重视过程。这意味着你在评判事物时,采用的标准应该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我最开始在执业行医时,也认为自己在治疗每位病人时必须一丝不苟,我的每次心理辅导都必须成功。在我看来,这是病人和同事对我的期望,因此我从早到晚都忙得喘不过气来。如果有病人说我的心理辅导效果很好,我会很有成就感,心中得意之极。相反,如果有病人在心理辅导时故意捣乱或态度不好,我就会很难过,觉得自己失败了。
8.另一个战胜完美主义的方法是承担生活责任。你需要给所有的活动设置严格的时间限制,只需一个星期即可。这样可以帮助你改变心态,使你能够投入多姿多彩的生活并学会享受。
9.要想战胜完美主义,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学会犯错。我敢打赌,你肯定很怕犯错!犯错有什么好怕的?犯错了天会塌下来吗?告诉我,谁犯错了就活不了?我要说的是,一个人如果不敢冒险,他就永远都长不大。
10.如果你有完美强迫症,你肯定会总盯着自己的短处。你老是盯着自己还没做的事,从而忽略了你已经做的事。你穷其一生都在数落自己的错处和过失,怪不得你会自卑!有人强迫你这样做吗?你是不是很喜欢这种感觉呢?
11.有时,你之所以追求完美,是因为你有非此即彼思维。另一种有用的方法就是揭示这种思维的荒谬之处。看看你的周围,然后问问你自己:“这世上有多少东西符合非此即彼的规则?”四周的墙完全干净吗?它们是否至少有一点灰尘?我写的文章是不是都很精彩?或者还只是有些部分很精彩?这本书并非每一个段落都无懈可击,都可以发挥神奇的功效,这是肯定的。谁能永远保持绝对的冷静和自信呢?你认识这样的人吗?你喜欢的电影明星是不是绝对漂亮呢?
非此即彼思维往往会脱离现实,只要认识到这一点,你就可以开始整天搜索内心的非此即彼思维。如果发现一个,请将它反驳得体无完肤,然后你就会轻松多了。
12.下一种战胜完美主义的方法是吐露心声。如果你在某种情况下会感到紧张自卑,那么就找个人说说吧。不要掩盖事实,你应该告诉别人,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觉得无能为力。你可以向对方请教如何才能提高。如果他们因为你有缺点而排斥你,那就随他们好了,只是不要放在心上。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办,则可以问问他们——他们会不会因为你犯错了就看轻你。
13.下一种方法是想像法,你得全神贯注地回想生命中的一段快乐时光。你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呢?我想到的是上大学放暑假的时候,我从山下爬上来进入了哈瓦苏派溪谷。这个峡谷属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一部分,但非常偏僻,需要徒步或骑马才能进去。我是和一位朋友一起去的。“哈瓦苏派”是印第安语,意思是“住在蓝绿水边的人”。哈瓦苏派是一条河的名字,河水呈青绿色,从沙漠地带潺潺流过,绵延数公里,穿过狭窄的溪谷,最后进入一片绿树成荫的世外桃源。那里有几十米高的瀑布,碧绿的水花在瀑布的底部四处飞溅,将小溪的底部和四都打磨得滑溜溜的,如一片湛蓝澄净的游泳池。溪谷的两岸长满了棉白杨树和曼陀罗。曼陀罗的花是紫色的,活像一只只小喇叭。这里住着热情好客的印第安人。这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也许你也有类似的美好回忆。现在问问你自己:这段经历完美吗?就我的经历来看,一点也不完美!那里没有洗浴设施,我们得睡在野外,蜷缩在睡袋中。徒步或游泳时我的表现都不完美,没有什么是完美的。由于这里太偏僻了,大多数的村庄都没有电,小店里能买得到的食品只有豆罐头和水果罐头——没有肉,没有蔬菜。不过在跋山涉水了一整天之后,我们觉得这些食物太好吃了,谁还管它完美不完美?!
14.另一个战胜完美主义的方法是“贪婪法”。这种方法基于一种原理——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苛求完美,是为了比别人强。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降低标准,你可能会更成功?例如,我在开始从事研究工作时,我发表了第一篇研究论文,但为此我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这篇论文写得很好,至今我还为它而自豪。但我注意到,我的许多同事他们和我智力相当,在同样的时间内他们却发表了许多论文。
所以我问自己:到底是写一篇95分的论文好,还是写10篇80分的论文好?如果是10篇80分的论文的话,那我的总分就会有800分了,那自然会更成功。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很快就转变了态度,于是我决定把标准降低一点点。然后,我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满意程度也随之提高。
15.现在介绍最后一种方法。它的逻辑很简单。前提一:是人就会犯错误。你同意吗?好,现在告诉我:你是什么?人,这是你的回答吧。好,那意味着什么呢?当然你会犯错误,你也可以犯错误!以后,只要你因为犯了错而自责,就请把这句话告诉自己。你只用说:“我是人,所以难免犯错误!”或者也可以说:“哦,犯错误了?这样才像人嘛。”
此外,你还可以问问自己:“我可以从错误中吸取什么教训呢?我能从中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呢?”你可以做试验,想想你以前犯过的一些错误,将自己从中吸取的教训全部写下来。有时,你只有犯错并吸取教训,才能学到一些最宝贵的知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20: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