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梧桐
发表于 10-12-23 17:55:56
jenny这是你写的吗,怎么那么好,那么深刻准确。如果20年前我看到这些,人生不会这样,现在看到,似乎只有痛苦后的醒悟和麻木了。父母不能选择,所以命运也不能选择。认命了。
法国梧桐
发表于 10-12-23 18:03:08
本帖最后由 法国梧桐 于 10-12-23 18:07 编辑
我常想如果我死在我妈前面,如果她还到我面前看我,我会说:你出去。
我和我妈的关系就是这样。我妈完全符合你分析的一切,抱怨,她自己的问题,还有她的优点,所有都符合。我经常想这种基因决定了我的命运,连改变也不必了。
尽管也想对她好点,让自己良心安宁,但是,真的不想见她,不想和她说话,就是把她当病人体谅也不行。好累啊。
在人生的储爱槽里,我妈早已把曾给予我的爱消耗殆尽。
这么想的时候,也在想象道德的谴责。其实也无所谓。
法国梧桐
发表于 10-12-23 18:06:20
常常想自己是不是合格的妈妈,不得而知。惟一进步的一点就是,承认自己的局限,自己的不完美,自己的错,如果孩子埋怨,我不埋怨她的埋怨,只承认自己的失败。仅此而已,尽力而为。
法国梧桐
发表于 10-12-23 18:20:53
其实知道我妈也为我付出很多,她也可怜。。。
法国梧桐
发表于 10-12-23 18:23:41
我妈妈的问题就是一辈子她都没有真正喜欢她自己,接受她自己。。。
好好
发表于 10-12-23 19:50:05
看了贴子,让我深有同感,童年的我不是没人爱而是爱太多反而失去了自我,楼主今天能走到这步,肯定是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
jenny1982
发表于 10-12-24 13:33:14
我常想如果我死在我妈前面,如果她还到我面前看我,我会说:你出去。
我和我妈的关系就是这样。我妈完全符合你分析的一切,抱怨,她自己的问题,还有她的优点,所有都符合。我经常想这种基因决定了我的命运,连改变 ...
法国梧桐 发表于 10-12-23 18:03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你已经明白了,想原谅她却无法原谅的痛苦,它就像我们的眼中的刺一样,时不时让我们难受。可能是时机未到吧,有一天你可以原谅她,当然这不意味着你唯她是从,而是你不会对她所作做说的产生愤怒、沮丧的回应。我唯一一点好的事,现在已经发现到这一点,可以有意识地处理家庭有关系,而你的时间可能比较长,积累的痛苦比较多,或许需要一个更好的契机和过程来消化彼此的关系。祝福!
jenny1982
发表于 10-12-24 13:34:31
看了贴子,让我深有同感,童年的我不是没人爱而是爱太多反而失去了自我,楼主今天能走到这步,肯定是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
好好 发表于 10-12-23 19:50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确实付出了努力,一开始是故意忽视它,到后来避无可避。其实我的父母还算好,我知道的“糟糕”父母很多,良好的家庭教育真的难得。祝福你。
jenny1982
发表于 10-12-24 13:35:57
我妈妈的问题就是一辈子她都没有真正喜欢她自己,接受她自己。。。
法国梧桐 发表于 10-12-23 18:23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你说的对,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真正喜欢自己,接受自己,也不会得抑郁症了,不是吗。反正,任何时候开始学习爱自己都不晚,但是切不可期待在将来来爱自己,开始爱自己只有从现在。
法国梧桐
发表于 10-12-24 16:59:04
说到我妈我能想到的几乎都是缺点。自私,自卑,不善交际,急躁粗暴,不优雅。。。这么说自己的妈真是不好,但是想到她就不由自主想到这些。而且更恐怖的是自己也仿佛这样,至少以前这样。一个同事曾说我自私封闭,但他其实对我很好。让自己从父母的影子里走出来,改变命运真的不容易。我最喜欢的是听到孩子和父母不同性格,不同命运这类的话题了,现实里也有这样的事。我不想和我妈一样,而且我觉得现在已经和她不一样,我想以后会更好。
我最难原谅我妈的就是她对我抱怨我爸太多。就像jenny文章里分析的,这些抱怨直接毁灭了我对婚姻、幸福的美好期待和想象。过去说到爱情,白头到老之类我的感觉就是鸡皮疙瘩。。。
经常想,上辈子我做了什么坏事啊,这辈子受这份苦,这份罪。。。和地狱有什么两样。。。
但是在外人看来,我白白胖胖,高高壮壮,上名牌大学,有安稳的工作,一帆风顺,还埋怨什么呢。。。
生活外来的挫折最多带来皮肉伤,而精神的伤害是致命的,是伤害神经和脊髓的毒。这些痛苦也只有阳光的战友懂得。。。
法国梧桐
发表于 10-12-24 17:04:34
往前看吧,祝愿未来更好,相信这个好。曾经在痛苦里沉浮,感慨其实也拥有不少,活着就好,就有希望,那些痛苦的代价,不会白白付出的吧。
放飞郁闷
发表于 10-12-24 19:00:22
http://www.sunofus.org/home/attachment/201011/14/40186_12897205864zQF.jpg 学会爱自己,当全世界都抛弃了自己时,自己,是唯一还能够接纳自己的人,学会爱自己。
jenny1982
发表于 10-12-26 11:47:25
本帖最后由 jenny1982 于 10-12-26 11:50 编辑
过去,我对自己特定的观点非常执着,我有很多的成见。这些成见令我选择性看待事物,符合它们的就是对的;不符合它们的就是错的,我无法接受甚至要找出理由反驳。突破口出现在什么时候,我已经无法追溯。但是我知道改变确确实实发生了,我的眼界开始开阔,心胸变得能够包容。当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记忆系统提醒了我是什么开启了这一过程。答案是庄子。
是庄子的《逍遥游》让我明白,自己同朝菌和蟪蛄无异。难道我不曾学过、听过、不曾经历过的东西,就是有问题的,就是错的吗?智慧有深浅,我这样低层面的智慧,听不懂高智慧层面的事物,是十分正常的。但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聪明,而坚持认为别人所说的是迷信,是危言耸听,是吹牛,只会让自己深陷在僵化的怀疑主义中,无法自拔。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第一》】
以自己的成见来看待问题,自认为别人无法理解我,我的观点是独一无二的,我的痛苦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日子我过了很久。虽然表面上,我急迫地寻求他人的帮助,希望有一个救世主降临,然而,我却用自己的成见来摈弃那些真理,来过滤别人真切的关怀。不只是我,还有很多论坛里的朋友也是如此。有些理论如此简单易行,不去行,我们反而噼里啪啦敲出一堆文字,诉说着自己的怀疑主义,阐述着诸如“我感觉这不会有用”,“我总觉得这不会有用”,“这种方法也太诡异了吧”等等观点。
是的,我们得承认有些办法不靠谱,而有些办法则是可以尝试的,至少不会害人害己,顶多无效而已。吃了那么多药,花了那么多钱去做心理治疗,倒不如打破你顽固的怀疑主义(不是叫你一点不怀疑,而是叫你保持开放性)来得更为实在有效。
对于自己不知道,尚未亲身证实的大多数事,最好保持一种开放、不批判的态度。如果有条件,对自己和他人不会有害的方法,不妨就去尝试一下。这样的生活态度,是非常有益的。拿诵经来说,你花点时间来诵经,比你焦虑、苦恼该怎么办来得实际多了,别去管它是否真的对你有效,按照要求念上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即便它对你无效,它也不会对你有害(如果你把它当救命稻草,那就另当别论了,只要有把某物当成救命稻草的观念在,就难免失望,但这种伤害仍然不是诵经对你造成的)。
jenny1982
发表于 10-12-26 11:49:42
转帖一篇文章,补充44楼
捆绑
选自《佛陀的启示》(Walpola Rahula著,顾法严译)(之三)
“谁都可以相信他所喜爱的,也可以说‘我相信这个’。到此为止,他仍是尊重真理的。但是由于他的信仰,他却不能说惟有他所相信的才是真理,而其他的一切都是假的。”
在正统的婆罗门教毫不容情地坚持要相信,并接受他们的传统与权威为不容置疑的唯一的真理的时代,佛这种态度日益受人激赏。有一次,一群博学知名的婆罗门教徒去拜访佛,并与他作了长时间的讨论。这一群人中有一位十六岁的青年,名叫迦婆遏伽。他的心智是公认为特别聪颖的。他向佛提出了一个问题:
“可敬的乔答摩啊!婆罗门教的古圣典是经过往哲口口相传,直至于今从未中断的。关于这个,婆罗门教徒有一个绝对的结论:‘只有这才是真理,余者皆是假法。’可敬的乔答摩对这点有什么话说吗?”
佛问道:“在婆罗门教徒中,有没有一个人敢说他已亲身确知确见‘只有这才是真理,余者皆假?’”
那年青人倒很坦白。他说:“没有!”
“那末,有没有一位婆罗门的教师,或是教师的教师,如此上溯至于七代,或是婆罗门经典的原著作人,曾自称他已知已见‘只有这才是真理,余者皆是假法?’”
“没有!”
“那末,这就像一队盲人,每一个都抓住了前面的人。第一个看不见,中间的看不见,最后的也看不见。这样,依我看来,婆罗门教徒的情形正与一队盲人相彷。”
然后佛给了这群婆罗门教徒一些极为重要的忠告。他说:“护法的智者,不应作如是的结论:‘只有这才是真理,余者皆假。’”
那年青的婆罗门就请佛解释应如何护法。佛说:“如人有信仰,而他说‘这是我的信仰’,这样可说是护法了。但这样说过之后,他却不可进一步的得出一个绝对的结论:‘只有这才是真理,余法皆假。’换言之,谁都可以相信他所喜爱的,也可以说‘我相信这个’。到此为止,他仍是尊重真理的。但是由于他的信仰,他却不能说惟有他所相信的才是真理,而其他的一切都是假的。”
佛说:“凡执着某一事物(或见解)而藐视其他事物(见解)为卑劣,智者叫这个做桎梏(缠缚)。”
有一次,佛为弟子们说因果律。他的弟子们说他们已看见了,也明白了解了。于是佛说:“比丘们啊!甚至此一见地,如此清净澄澈,但如你贪取它,把玩它,珍藏它,执着它,那你就是还没有了解凡所教诫,只如一条木筏,是用来济渡河川的,而不是供执取的。”
在另一经里,佛曾解释这则有名的譬喻。就是说:“他的法好比是一条用以渡河的木筏,而不是为人执取,负在背上用的。”他说:
“比丘们啊!有人在旅行时遇到一片大水。在这边岸上充满了危机,而水的对岸则安全无险。可是却没有船可渡此人登上那安全的彼岸,也无桥梁跨越水面。此人即自语道:‘此海甚大,而此岸危机重重,彼岸则安全无险。无船可渡,亦无桥梁。我不免采集草木枝叶,做一只木筏,借此筏之助,当得安登彼岸,只须胼手胝足自己努力即可。’于是那人即采集了草木枝叶,做了一只木筏。由于木筏之助,他只赖自己手足之力,安然渡达彼岸。他就这样想:‘此筏对我大有助益。由于它的帮助,我得只靠自己手足之力,安然渡达此岸。我不妨将此筏顶在头上,或负于背上,随我所之。’
“比丘们呀!你们意下如何?此人对筏如此处置,是否适当?”“不,世尊。”“那末,要怎样处置这筏才算适当呢?既已渡达彼岸了,假使此人这样想:‘这筏对我大有助益。由于它的帮助,我得只靠自己手足之力,安然抵达此岸。我不妨将筏拖到沙滩上来,或停泊某处,由它浮着,然后继续我的旅程,不问何之。’如果这样做,此人的处置其筏,就很适当了。
“同样的,比丘们啊!我所说的法也好像木筏一样,是用来济渡的,不是为了负荷(巴利文原字义作执取)的。比丘们啊!你们懂得我的教诫犹如木筏,就当明白好的东西(法)尚应舍弃,何况不好的东西(非法)呢?”
从这则譬喻,可以很清楚的了知,佛的教诫是用以度人,使他得到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涅槃的。佛的整个教义都以此为目的。他所说法,从来不是仅为了满足求知的好奇。他是一位现实的导师。他只教导能为人类带来和平与快乐的学问。
法国梧桐
发表于 10-12-26 12:42:41
能感觉到,楼主的教养和学养都很好,一定受过良好的家庭熏陶,文笔也非同一般。特别佩服!{QQ63}
在现实里我能看到,人的快乐和学历知识没有关系,和心有关系,如果心没有伤到,就很容易得到快乐。如果心是残缺的,感情在童年的时候受过伤害,爱的能力欠缺,那么快乐幸福真的很难,除非运气特别好,但是我们的性格也容易把幸福赶走。我就曾经把自己的幸福赶走了,当初因为病的太重才那么愚蠢,后来醒悟了,却晚了。
有一个人说,人的成就就是爱的能力。我完全赞成。
来阳光的人,都是曾经受伤的人,不过还好,我们都懂得自救,所以都有希望。就是这种自救,也为社会做贡献了,我们的努力,过程,方法,精神,都能让别人借鉴,为心理健康事业贡献自己了,呵呵。
修复曾经的残缺,修复被损伤的爱,才能获得心灵的安宁,感受生活的幸福欢乐。
感谢李宁忠创办了这个网站,感谢这么多朋友是我们的同路人,谢谢jenny的精彩分析。{QQ81}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