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130|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向积极心理,幸福人生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2-9-8 11:4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咕咚 于 14-9-1 18:13 编辑


      我整理了下曾经经历过的与焦虑、抑郁的相处、奋战的心里历程,希望能够帮助到不知如何面对焦虑情绪的人们,给他们传递些鼓励。

      大部分人都有过焦虑、抑郁的感受,严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焦虑症,容易在青春期时发生,或者在从家庭走向校园时发生,亦或是从校园走向社会时发生。这种焦虑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儿时的性格教育的缺憾。儿时形成的心理几乎对对一生的性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中西方在几千年前就不约而同地观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于他的孩提时代。在我国,有句俗话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而后面的校园、社会生活对于性格只具有少量的调节、修正作用,是很难做出较大的改变的。但是,也不是说不能改变,只是需要付出很多很坚难的努力,甚至可能会出现对世界观、人生观的颠覆性的修正。
     
      有过严重焦虑感受的人,一旦走上性格修正之路,就会比普通人更坚强、更智慧、更幸福。领悟过治疗焦虑的方法的人会比一般人更优秀,因为他们经历过严重焦虑,经历过蜕变的艰辛,心智会远好于之前,而痛苦也正是成长的机会。我们都知道,手磨破而生出老茧的地方一定比之前更厚实、强大。这种体验,也是我的亲身感受。
     
     我们需要感谢上天给予我们的焦虑感受,因为对抗过焦虑,我们能够更强大。很多国外的励志书都很畅销,我倒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励志文章就在我们自己的文化里:“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所说的这个大任,就是心性在焦虑折磨之后所得到的层次。
     但是,治疗焦虑不能盲目进行,分状态分阶段的治疗很很重要。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出错,错了就会害人,有时可能会造成永远无法挽回的后果。
我有过一段严重的焦虑时期,在这里,我想将自己这段经历的起因、经过、感悟作为一个实例说给大家,希望能引起一部分读者的共鸣。其实,感同身受是能够帮助焦虑的人走出焦虑的一个优势。没有焦虑症经历的人是很难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严重焦虑、抑郁者的感受的,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到那种被焦虑、抑郁症折磨的感受。
     
      按照不同的阶段和状态,我认为整个焦虑自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重度焦虑期,轻度焦虑期,超越期。针对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主导方式。
首先谈谈我对身处焦虑、抑郁中如何进行自我调整的看法。
      
      如果是严重焦虑、抑郁情况,我建议的治疗方式是以舒缓相待为主,减少要求,并给予希望,即在漆黑的世界里给自己一个亮点。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新闻报导,有人本身状态已极其不好,甚至无法面对带来极度心理重压的所处环境,虽然这种情绪已经有了明确的表露,可是家人或自己在内心里还一再地鼓励自己,要求自己坚持下去!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在出现严重焦虑心理时,需要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着重强调的关怀、接纳和舒适,而不是强迫性的坚持。
     在这一阶段,意志的强制要求是错误的。
     在一个实在难以承受的环境里,面对无法胜任和改善的学习、工作和人际环境,长期无法获得愉悦感和自信,就会出现抑郁交互作用下的恶性循环。这不是靠意志去坚持的问题,而是是否能够体现个人优势,是否能够获得充分价值感的问题。较长时间无法去突破而体现个人优势的环境,是不应该继续坚持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能是浪费人生。
     在寻求改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水以退为进的力量,婉转曲回前行,需要懂得放弃也许是当下社会标准中认为的好环境。不要管是不是别人羡慕的好单位,不要在意是不是别人嫉妒的岗位,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发挥你的优势,是否能获得快乐。
     有位心理医生说自己的病人从未出现过自杀的,因为他有个治疗原则,就是尽量让患者去做愉悦的事,如果患者没有愉悦的事可做,就从不让病人做不愿意做的事和不舒服的事开始。这就是心理学界人本主义学派的重要理念,对求助的关怀是第一位的!当然,我们的确应该是这世上最爱自己的人。

        改善性格、提高心智,是状态有所提高恢复之后的建设,由严重焦虑恢复到较轻的舒缓阶段,自疗的过程需要用不同的主导方式对待。
其次,我们再来看轻度焦虑症阶段的治疗。
        焦虑的根本原因是认知思维的偏差,是埋在性格里焦虑的种子,只要环境适合自然又开始生根打发芽。导致焦虑的很大因素是认知,是世界观、人生观和性格的问题。好高骛远,敏感,脆弱,承受力差,眼高手低,嫉妒心强,懦弱,包容力差,逃避困难,欲望高,自卑。这些消极情绪得不到纠正,只要环境条件具备,焦虑就会一触即发。轻度阶段是对干预是需要一些要求的,而根本的改变是从认知思维的改变开始。
      
        若欲求过高过多,对成功的强烈欲望炙烤着内心,一定要实现让别人羡慕的成功事业,收获更高的虚荣和面子,想要开更好的车,买更大的房子,如此的认知就是生长焦虑的肥沃土壤。起初,我的内心就是这样,进入社会后一直强烈地追求着这些虚荣。于是,我匆匆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以这样的心态状况,不出常规,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最终的结果是,我的第一次创业在半年后以失败收场。在那个时期,低阶的心智,焦躁的内心,错误的价值观,生命正确认知的缺失,再加上赔钱的数目也比较大,使我的内心无法承受,导致我陷入严重的焦虑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承受着痛苦和焦虑的煎熬。自我的否定,深度的自责,严重的财务问题,都让我无法面对。一下子,把多年来内心未完整构建的心智问题完全暴露了出来。烦恼、痛苦、焦虑、自卑和欲望在我的内心里互相交织缠绕,我终日呆在家里,对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对什么事都缺乏兴致。这个时候的我,一方面陷入自卑觉得自己不行,另一面又里觉得自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虽然不甘于人后,不愿意混日子,但又不知道目标在哪,看不清自己有什么优势,整个人被压抑、消极和否定完全淹没。
     
         自我要求是把双刃剑,把我们弄焦虑了,也能帮助着我们走出焦虑。
        曾经我一直沉陷在创业失败焦虑、抑郁中几个月,忽然有一天,一个念头出现了。那一刻的感觉,即便过了这么多年,我仍然记忆犹新,刻骨铭心。那是一个忽然的感觉,一个积攒了长期焦虑后忽然放下的感觉,那是接纳自我的思维开启。一天清晨,我已经醒了,但是想着自己的失败,仍旧焦虑的躺在床上,一缕阳光从窗外洒进来,照在靠窗的床上,也照在我的脸上。那一刻,我忽然觉得阳光充满了从未有过的明媚,这种明媚扫去了一些焦虑的阴霾。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想法出现了,我问自己可不可以就这样生活一辈子呢?就我现在的所有,当下的全部,不好与好的全部,不欲求改变任何,不欲求明天,不将快乐安放在明天的得到上,不将人生寄托在实现某个欲求的世界之后,就这样活在现在,实实在在地接纳感受自己的所有,活在当下。
       退一步来讲,即便带着目前已有的焦虑感受,焦虑就焦虑吧!如此现状就如此现状!再退一步,仍能接纳,即使目前有些自卑感受,觉得自己能力差,觉得自己不行,不行也就不行吧!即使仍有些烦恼,烦恼就烦恼吧!就这样带着所有的“不好”,带着所有的烦恼,去寻找生活中的“好”。好与不好本就应该是并存的,生命就是在好与不好中不断交织、变换并存的。即使是能力弱的人,即使是能力不行的人,也可以生活啊,也应该会有愉悦、快乐和满足啊!
       无数平凡的人一生都普普通通,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啊,而且这本就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模式!我忽然想着:人不一定要“欲求”什么吧,不一定要在实现欲求之后才能拥有真正的生活啊,可以不用始终追逐更好的明天啊。普普通通的日子是这个世界的主体。普通的日子并没有什么不好,而是我们完完全全可以接纳的另一种幸福!
        彻底的放下后,我将关注放置在既有的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上。内心静下来之后的状态是最好的,气场是柔和强大的,就如太极里说的“柔为力,水穿石”,不欲求美好的梦想,真心接纳得不到的境遇。让当下的现实与梦想的美好交融,和谐共存一体,不牺牲当下,不忽略当下,不急求欲望,全身心地感受当下的生活。
        就这样,我带着逐渐改善的焦虑与烦恼,带着对自我定位的放下,寻找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平凡生活,自己本就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人。寻得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用心干好,体会当下的拥有,体会当下的美好,带些稳稳的小小的安放于心的梦想,就这样一辈子。不用等到老去的时候,才能在一生的欲求折磨后回首生命,感悟到接纳的智慧。如果焦虑和烦恼长时间内化于心,固化融为本身顽固的性格认知,条件反射似的习惯思维,就会难以改变。甚至会自己默认为是真正的智慧,导致我们失去判断,失去学习的能力,使思维认知自我封闭。假如思维几乎没有过与积极认知的接触,以欲求的得到或者得不到做为认知世界的镜子,不容改变地认为欲求本就是生命的真谛,那么就会错失人生中的幸福。只有改变焦虑的思维状态,看明白人性、生活的本质,通过智慧去发现生活的本质,塑造成价值观念并传递影响他人。
带着平凡的能力,即使是自我定义较差的能力,放下欲求、平凡地去生活,而不是在欲求中充满焦虑。摆脱得不到与得到后继续不停欲求的心魔轮回,  改善认知,生命便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心智成长也就会从这一刻开始。

        正确的价值,积极的认知,智慧的内心,不仅仅对个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整个社会和整个民族而言也是重要的营养。个人的幸福感来源于认知的积极,社会的幸福是每个个体幸福感的组成,并由个体之间的相互传递造就。民族复兴的根基,正是每个人良善、品德、想象力和传造力等积极品格的复兴。当下社会总是充斥着得到者的炫富和虚荣,对高卑躬屈膝,羡慕欲求;对低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傲慢跋扈。新闻报道不断击穿人们对于道德底线的承受力,那些为出名、为成功的一些可怜的丧心病狂者,那些被肉欲、糜烂生活诱惑的贪腐官员、权利拥有者,已经是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他们的内心早已走到了爱无能的绝境,除了肉体的神经刺激,幸福感一片荒芜,而肉体刺激最终会毁灭他们自己。现在社会中,人们的幸福指数普遍较低。
        回首这么多年,在我放下欲求的那一刻,才是真正走上了心智成长之路,这是条要相伴一生的内心之路。不管到什么时候,生活依然会有顺境和逆境,但我对它们的认知早已不同。
        在走出焦虑之后,我就开始去找工作,想着即便是最低要求的工作也无妨,只要自己能胜任,定力所能及的目标,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烦恼了就做喜欢做的事转移注意,就像不少治愈焦虑的朋友说的利用“转移大法”。通过运动、游玩、音乐、吃喝、朋友和看书等等获得愉悦,转移、稀释烦恼,接纳烦恼与快乐的并存。
        
        放下欲求后,我反倒开始有了更多的价值感,而愉悦感也就容易产生了。摘下错误认知思维的墨镜,摆脱欲望的炙烤后,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是却变得清明了,快乐还是不快乐取决于你选择的角度。接受自己当下的全部,感受当下,自信就会一点点开始恢复,就会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当我们恢复正常情绪,矫正认知思维,事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差与不差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这是一个重点问题。与无尽的欲望获取相比,永远都达不到“不差”;若体会拥有的内心与努力向上的勤奋,将良善的内心做为标准,那么任何时候生活都一定是不差的。上进心、敏锐、怜悯心、努力坚守品德、待人热情、勤勉等等这些都是衡量优秀与否的标准;而不是更好的车,更傲慢的负能量。就能力而言,除了那些顶尖智慧的人和先天弱智的人,中间段大部分人得能力都差不多,而重要的是是否有勇气、努力去面对生活,是否能关爱他人。
        
         主观能动是区别高低的一个标准。勤奋,友善,自信,工作就不会比别人差。自信了,对于人际也就不那么在意了。我观察过很多自信的人,他们本没有什么一定必然自信的东西,自信是自己给予自己的。
        看待事物可以选择乐观的角度,也可以选择悲观的角度。事还是那个事,但自信乐观就会愉悦,自卑悲观就会难受。同样一件事,为什么不选择乐观呢?在日常生活中,自信的人更有魅力,谁都不喜欢和唯唯诺诺的自卑的人交往。自信不是依托于某一种载体,不在于毕业于好的大学,不在于拥有博士学历,也不在于开得起豪车。当然,抑郁自卑的人中不泛有许多社会标准中的成功人士,但持续的抑郁导致他们即便成功也感受不到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内心认知方向的快乐选择。
        真正的自信有时候是需要些盲目的。即便自己拥有再少的东西,也要保持自信的态度。当然,不要追求超过自己能力的欲望,因为如果总达不到,自卑就容易出现,过多的欲望就像饮海水止渴,越喝越渴。
        从力所能及的事中选择自己的优势是智慧。拥有一颗公益为人的心,感受自己的价值,放下欲望是打开幸福之路的钥匙。

        某人说了一句难听的言语,我接受不了,为此很烦恼。不愿意接受,受不了,这是第一层烦恼。于是排斥想法,烦恼越大,这是第二层烦恼。接着产生自责,觉得我怎么这么没用会被他说?我当时应该怎么回应就好了,我怎么没有那样做呢?这就增至第三层烦恼了。我不应该再想这个事了,想要忘掉他,但是越想越烦,怎么就是忘不了,这就第四层烦恼了。进入强迫思维漩涡,怎么都控制不了一直想!即便在别人的劝说下,我还一直想,已经达到了痛苦的地步,那么第五层烦恼就产生了。于是自卑,见人总觉得低人一等,认为自己很没用,不优秀,对自己缺乏信心的恐惧也产生了,我怎么不敢再去努力!烦恼这时早已远远的大于当初被人嘲笑一下的时候了,这就是恶智的作用。森田哲学里很浅显直接帝说明了问题的症结,那就是没有自然的心。正常的自然状态应该是被人讽刺了当然会不高兴或者烦恼,但是应该接受当下的烦恼,烦恼就烦恼,不舒服就不舒服,痛苦就痛苦,要勇于承受,在承受中学会放下。
        不要排斥别人对你的态度,排斥就是害怕,这种害怕是自卑导致的,和别人没关系。为什么不同人对于同一种态度反应不一样呢?因为内心不一样。所以,向内找原因、找办法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之道。你自信,别人说什么,你都能不在乎。你自卑、扭曲,别人一个火星,你就把自己点着了。
别人一句刺激的话,只有真正自信的人,才能接受,赞成对方,是让攻击者最快缴械的办法:“是的,你说的没错。”这样一来,对方的子弹就没有了,被你缴械了。自卑的人,容易被激怒,并长久沉浸在爆炸之后的痛苦中。真正解决焦虑思维不是形式上的“方法”,而是系统的修正之道,通过价值感的获得,通过对环境的智慧择选,来建立夯实而坚定的自信心。就像新情绪疗法里说的那样,自信的人可以做到接受对方不好的语言和态度,当你认可对方的攻击,对方就没能量了。
       当然,这个治疗顺序需要我们正确去理解,对自卑的人而言,想让他们对攻击语言说“是的”,但实现的吗?抑郁过的人都知道那只是“道理”。如果没有遵从正确的治疗顺序,就只能是形式上的理论。
       现在我要介绍的,是真正的对心智自疗的修正认识,这个自疗思维过程周期是一生。这个修正的努力是相伴一生的,通过这种修正,力争与没有经历过严重焦虑的人一样乐观的面对生活。
      
       心智的缺乏症结在于幼儿时期对世界观、人生观等心性教育的不完善。

       我们身处在一个集体信仰反复巨变、扭曲和失去的社会。每个人都是一叶孤舟,被意识教育带得不知所措,不管对什么都会觉得迷茫,我们该以何为信仰?厚黑学?顺境时可以,逆境时也觉得委屈,不对。儒释道?身边好人都被欺?觉得也不对。最终落得无信仰,无固定价值观。所有伟大的宗教对人性的教化都是息息相同的。台湾基督教会大学辅仁大学神父,给佛教大师星云大师颁发名誉博士学位时说:“大师若在西方,会成为优秀的神父,我若出生在中国也会是个和尚。”
      
       美国派克心理医生,经历过佛教、基督教的洗礼,他认为:“意志要靠什么受控制呢?你不能用自己的意志来控制意志,因为这样一来就等于没有控制。你的意志必须服从于一个比你自己更高的力量。”
      
        儒道释都是高智慧的伟大信仰,善良的人会得到正能量的鼓励,折磨别人而自己获得快乐的也有很多,但我觉得这不是我们的天性。《空谷幽兰》里说道: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置身滚滚红尘浪滔天,每天面对无数欲望颠沛,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慈,自能够留出一片清净天地。
       哪怕不信宗教,其中的思想精华也可以吸收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就吸收了许多禅的思想。
     
       思想家蒂里希说:宗教是人的终极关切。
     
       宗教本身就是为解决烦恼而生的,正信的宗教都是教化人心善向的。
     
       我们都知道在国外人们普遍有信仰。而我们之所以缺少信仰,只是由于短暂的历史特殊原因,以及一些教育因素所导致。不信并不是自己不信,是被环境教育的不信,失去了了解选择的权利。
       我认为,从抑郁中走出来的人会比普通人更有智慧,更有力量,他们的心智层次更高,视野范围更广阔。事实正如此,我自己就是个例子,以前的我和现在的我判若两人,也不同于抑郁之前的我。抑郁是只是过去的我的性格的爆发而已,药物只能缓解,治愈则需要性格的重塑。
焦虑一定不是现代人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它一定也是随着历史悠久的存在着,有烦恼就有焦虑,无数的前人也经历过我们所感受过的痛苦、努力和感悟。
         面对生活,我们要感恩痛苦,感恩信仰,感恩心智成长正确的方向目标!当然,对于心性的修正,我们还仍在路上。
        
        记得一位师兄说过,有的人觉得宗教是骗人的,但是我们换个角度,即使你觉得是骗人,但却实实实在在的帮助人们建立了更强大更完善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确实帮助人增强了幸福感。如果说就这样被骗一辈子也是很好很好的啊!对于某些很难有信仰的人而言,不妨这样想想。
        有智慧就没有烦恼。放下,是一种智慧,是另一种拥有;欲望,是一种痛苦,是另一种失去。懂得活在当下,敢于放下,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佛告诉我们,过多的欲望是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放下并不是什么都放弃,自助者天助,努力是一定要有的,包括修正内心也是很需要坚韧和勇敢的,对家人对自己的责任是一定要承担的,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修正内心。但超过自己能力的奢求就是欲望了,必须忍住,要知道欲壑难填,要能够放得下。
       我们苦苦寻找的解决烦恼之道,寻找的智慧,释迦牟尼佛早已在几千年的菩提树下交给了我们,只是我们不懂得自己去翻阅学习。
善举能帮助人获得价值感也能积攒佛报,助人助已。那些我们天天在家抑郁、强迫、自卑和呻吟的时光,可以拿来帮助那些真正痛苦的人:晚期癌症等的病人,孤寡老人,自然灾害发生地上处于生死一线的人们。张国立和李连杰的师傅圣严法师著有《正信佛教》,我们可以通过此书看看我们所说的迷信,与真正博大精深的,几千年来经久不息,吸引无数顶尖智慧的人皈依的佛教的不同。我们可以了解下香港大学李焯芬校长追寻的星云大师是如何将佛学融入生活教化弟子的,如何将出世的精神运用于入世的工作、人际和生活的。大师倡导的三好主义: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若人人能够遵照此善举待人处事,人间就是天堂,就是净土。
      
        我在看许多东西方心理学书籍时,总感觉其中的思想大量借鉴佛学知识,许多如同简易世俗版的佛经。这与日本心理学大师森田的理论“不安常在,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与放下,一切有为法得成于忍”不正是息息相通的吗?
      
         真心信因果、信业力还会有烦恼吗?不顺时,遇到烦恼时,能够知道吃苦就是消业,就是积福。顺境时,知道感恩,知道分享,有佛法就能有办法。佛给善良的人鼓励,给懦弱的人力量,给失意的人希望。
      
        台大的世界排名在北大之前,其校长著名的科学家李嗣涔近日发表文章表示,通过实验已证明佛所说的是确实存在,但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能够有信仰,不再孤独承受。能够通过佛学或其他正信宗教中的伟大教理,帮助我们矫正过去那些导致抑郁不良的世界观、人生观,帮助我们不断提升心智,修正自己,助已助人。
        心智的成长是一生的功课,能够帮助我们排忧解难,收获真正的幸福,而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成长中一定也会有曲折和迂回,但是只要内心有了正确的灯塔,思维有了积极的认知,我们的生命就会有坚定的护航,不再偏离。
做到境随心转,是很难很难的。当然,心只随境转当然也不可取,我们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在内心调节与外在环境智慧的互相适应下的择选。
希望我能拥有一颗平静的心,去接纳我所无法改变的事物;希望我能拥有勇气,去改变可能改变的东西;希望我能拥有理智,来分辨两者的差异。每天活在当下,憧憬未来,享受生命,分享幸福。


推荐书籍:《顺应自然的生存哲学》《全然接受》《阿德勒人格哲学》《少有人走的路》《佛学入门》《金刚经讲话》《存在的勇气》《空谷幽兰》等  
   咕咚QQ:2409117513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12-9-8 13:50:49 | 只看该作者
好认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2-9-8 15:0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2-9-8 15:12:56 | 只看该作者
向楼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2-9-8 16:0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2-9-8 16:0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2-9-8 17:30:40 | 只看该作者
真好,值得借鉴!你的经验会帮助很多处在抑郁的人!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2-9-8 17:56:30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一篇好文章。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2-9-8 18:02:26 | 只看该作者
1# 咕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2-9-8 18:23:50 | 只看该作者
你的前半部分我都比较认同。

森田疗法我在网上看过,没有系统看过书,那时候抑郁初期,根本不知道抑郁这回事。很痛苦的时候,看过森田疗法,好多年前了,内容都记不清楚了。只记得说,痛苦的时候,不要跟它对抗,不要试图消灭它,那样只会更加强调,要顺其自然;还有就是,带着抑郁生活,不要对抗、不要试图消灭、克服,该干嘛干嘛,现在我已经接受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虽然还是时不时被抑郁情绪所困扰。

看过《少有人走的路》,不过好像觉得可借鉴的不多,可能本人资质比较愚钝,呵呵,有机会会再去读读。看过《伯恩斯新情绪疗法》,关于认知疗法的,挺不错的一本书。

正在看幸福课,偶然从网上发现的,有两个观点我印象特别深刻,在别的帖子里面也分享过。一个是说,大脑会根据我们的认识建立神经通路,会随着我们不断使用该认知而拓宽某条神经通路,而且大脑喜欢往宽敞的地方走。如果我们常常有消极的想法,那么大脑里面这条通路就会不断的被拓宽,并且遇到问题的时候,大脑会主动引导我们往这条消极的“大路”上走。反之亦然。所以当我们有消极想法的时候,要停下来,要学习建立积极的通路,多想想好的方面,让大脑能够习惯地往积极的通路走。

另一个是关于运动的。人其实和动物一样,我们的身体都是天生需要运动的。很久以前我们需要运动奔跑追逐来获得食物,需要奔跑来躲避猛兽,这是我们的天性。但现在很多人都不运动了,抑郁的人也越来越多。运动可以使身体产生天然的快乐物质,增强免疫系统。违背天性的我们更容易生病了。

但是关于信仰的部分,因为没有研究,所以谈不上认同与否。就像你说的,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回避信仰的(我们所受教育的信仰应该是共产主义吧,呵呵),但是我挺想去看看到底说了些啥。以前有人推荐过南怀瑾说金刚金,我挺想看看的,就是有点担心会不会比较深奥看不懂,呵呵。

不过可能资质愚钝,一直也没有完全走出来。碰到问题还是像个胆小的孩子一样,处理不好。我也想提个具体的问题,也是现在困扰我的。之前因为种种原因,我毕业后挣扎了很久才开始工作,也是想着,先从一般的开始吧,等自己积累了力量再去更好的地方。现在工作几年了,但是由于岗位和工作安排的原因,感觉一直在打杂,做做文字方面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活,当然也挺累的,可是如果跳槽的话,觉得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技术或者能力。如果一直干下去,也许会有机会往上走,我们单位的中层的收入,在我们当地算很不错的,那么当一个小领导,生活也挺安逸,但是感觉还是呆在一个小城市,一个地方性企业,虽然也许我们还会不断发展壮大。其实还是想到大企业啊知名外企啊去看看,总觉得那里的管理和学习环境会比较先进,嗯,没去过,自己想的。但是又担心,去了之后,也不过一个小白领做到头,可能在家乡企业对你的认可更高一些。是继续下去呢还是出去看看呢。因为年纪也比较大了,不像年轻人还可以到处试试看,加上自己也没有什么职业规划,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想到之后还是这样每天默默无闻地工作,也看不到什么希望,感觉是在浪费生命。不过真去好的企业,我也未必有能力进得去。感觉很迷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2-9-8 20:47:19 | 只看该作者
很棒,谢谢分享!给我们这些还在走向康复的人更大的信心。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2-9-9 19:24:48 | 只看该作者
看得我流泪,我和你惊人的相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12-9-9 20:33:51 | 只看该作者
一起努力,一起学习,一起感悟,一起修正,一起成长。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2-9-25 11:54:44 | 只看该作者
冰冻罐头,你好!谢谢你的认真阅读。我对职业的看法与你分享,工作需要满足我们的需要,快乐或者收入或者期待发展或者稳定,至少满足一条以上。听你的介绍目前工作的稳定性是可以的?又有些不甘于现状?我的建议是把握稳定当下的同时,追求下发展,希望本身就可以带来愉悦感。或者同时学习考个证?或者同时在当地做点生意?不过生意一定慎重可以做做贸易,先尽量不投资实体。感恩当下,也去努力着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12-9-25 12:14:24 | 只看该作者
1# 咕咚 写得太好了!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值得一看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4 23: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