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专帖】真实世界的“真实”

[复制链接]
496#
发表于 12-2-14 17:34:48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专帖】管理者的反思

本帖最后由 blackeye 于 12-2-14 09:36 编辑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a1c6e75e01012uh7.html 作者:郭延庆

导言:
    2011年的阳历新年刚过,在跟我那个才进入11岁不久的儿子互动的过程当中,挂在他嘴角上最为明显的一句话,就是“I am a teenager now!”。起初我还没在意,依然故我地指挥和安排他做这做那,预期着前10年一样的顺从,虽然事都是照做了的,但伴随着那嗓门越来越高,而且特别强调拉长的teenager 和now,我不由得开始意识到他的不同和这句话的意义。

    对我而言,这句话与两百年前美国的独立宣言一样,是革命性的。它促使我反思为人父母的一般性的命题,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可是我们对未来又知道多少呢?我们又如何知道,此情此景,此物此事就一定是好的而必须做甚至马上做;彼情彼景,彼物彼事就一定是不好的,不能做甚至永远不可以做呢(不要过度引申,在这里强调的是日常的选择,比如上网vs做作业;看电视vs看书等等,而非偷盗纵火杀人越货之勾当)?在教育孩子或者别人的时候,我们自身的局限又在哪里,身为教育者的自己,又是否明了自身的这些局限?

    2010年初,以琳李国香老师的一个案例促使我写就《凡战者》这篇关于管理儿童行为问题的文章;今年伊始,儿子“闹革命”又让我辗转反侧,夜眠难安。数月来,它就像一个小虫子,时不时噬咬一下我敏感的神经。大约一个月前,我爱人离开我们两个回国,又让我体验了一把在异国他乡做爹又做妈的感觉,对为人父更多了一点深层的认识。直到有一天,一句话突然从脑海里蹦出来,“Dad is always on the way of learning to be perfect”,这句话展开来就是下面这封我用英文写给儿子的信。

我想很少有孩子是按照父母规定的路径成才的,但大多数孩子也都成了才。教育对父母而言,更像艺术而非科学。所以父母(或者老师)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不必太以全知的能人态度,不必太以至善的道德模范的高度。

甚至,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更多一点无知者的谦卑,因为我们都不是以有经验的养育者的身份而成为父母的,在独生子女的政策下,我们甚至一辈子只有一个这样的机会,学着为人父母。

    而我们的老师,就是这个被管理着的孩子:他会告诉我们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他会以他的耐心和容忍,等待我们迷途知返或者幡然悔悟;他也会以自己的智慧和心机给我们以挑战和锻炼,让我们更加成熟、超脱和智慧。

    在进入管理的细节之前,作者特意安排了这样一节的内容,启发读者深思,领会。至于领会多少,领会到什么程度,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英文信的翻译)
亲爱的儿子
    自送妈妈回国,就开始了你和我二人世界的生活。除了照例辅导你的中国学业以外,爸爸花了更多的时间照顾你的穿衣、吃饭、上学和睡觉。这些事通常都是妈妈打理的。没有妈妈的这段时间的经历让爸爸对做父亲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认识,爸爸在思考他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爸爸,现在有是什么样,将来会是什么样?

    作为一个儿童精神科医生,爸爸培训过许多医学生、住院医生、以及许许多多家有问题儿童的父母。一直以来,爸爸都是一个很自大的医生。那种让他人受益的良好感觉似乎是那样的不言自明而且不可置疑!一些来自于管理你的行为经验也或直接或间接地融入到这种漫溢的自豪里而不察,以至于我根本看不到任何的挑战与考验。我从来没有想过“让你做这而不做那真的有必要吗?”,“是否还有其他选择?”,“即使必要,是否意味着眼前就必要?”,“谁让爸爸觉得你做不了这个决定?”,“谁给了爸爸权力代替你去做决定?”,“谁说爸爸的决定就一定好于你的?”,最后,但显然不是最后,“爸爸是天生完美的教育者吗?”

    对于“人无完人”,爸爸再知道不过了,但是,为什么,在我给你发号施令的过程当中,我是如此的自信,以至于自信到生气的程度?!我发号施令的样子看起来像是一个从来不会出错的圣人!

    显然,会有很多时候(可能无数次的时候),是爸爸错了!但是,问题是,我是否意识到过是我的错?什么时候错的?错在哪里?

    当我如此质问自己,不由得心在颤抖,这些想法让我感到震惊和害怕。罪感和责任阻塞了我的呼吸,我几乎不能自已。但随后,我看到你欢畅地沐浴,快乐地写作业,乐滋滋地看你喜欢的电视,甚至要求我给你买最新的IPAD,我又不禁释然。是的,爸爸不必把你成长的全部责任背负在自己的肩上,你也会精心照料你自己,甚至好到把爸爸对你不完美的那部分都矫正。

    妈妈回国后这段经历我学到了什么?爸爸对做父亲的感觉到底有什么样的变化?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学做完美爸爸,我始终在路上呢!

                                                    永远爱你的,
                                                    爸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7#
发表于 12-2-15 20:54:12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专帖】专访缅甸自由女神昂山素季:追求修复式的正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楼主| 发表于 12-3-6 08:27:52 | 只看该作者
玛丽.奥黑根——由内及外的疯狂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279519/255892

      值得高兴的是我并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一个国际网络的主席,还有本书用日语出版,联合国或将任命我为新西兰心理健康专员。如果我把这些事告诉一名心理医生,他们定会当场将我的抗精神病指数提升。他们告诉我我患有一种所谓“持续残疾”的病而且需要“缩小眼界”,就这样他们不停地在我绝望多年的精神上泼冷水。看到他们出错了真令我欣喜若狂。

      作为一名年轻女性,我经历了严重的情绪波动,几十年来经常出入精神病院。我渐渐意识到在精神健康系统工作的人专业技术并不过硬,因为他们透过一个简单化有色悲观的透镜看病人。在精神健康系统我从未感到有人理解或帮助我,而且我也知道这种治疗方式深深伤害了病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9#
发表于 12-3-6 23:48:05 | 只看该作者
挺不错的文章,就是有的地方翻得不知所云。

“理智是疯狂的载体;它们为彼此而生,就像杯子是用来装水的。理智可以阻止疯狂四溢。疯狂可以阻止理智将我们局限于正常的范畴。”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0#
 楼主| 发表于 12-3-23 12:46:37 | 只看该作者
《思维之火》之如何成为一个自由的思考者  

原文来自《MindFire》
原著:SCOTT BERKUN   译者:李要疯

就像一个人被绑在橡树上,有时候,思维也会被某个假定、信念和观点所束缚。但就像那颗无辜的橡树,观点并不应被责怪。它是被动的,它的对错只看被如何运用。而理应被质问的是锁链,是人们利用某个观点的动机。无数的观点产生了无数的思维,这些思维被用来从各种角度思考问题。任何将思维限制在一个角度的行为都是错误的。然而家庭、学校、社团等群体却期望他们的成员接受观念,不要怀疑。这样虽然没有对这些成员带来坏处,但是也没有给这些成员带来自由思考的机会。

就像一种新桌游的规则,我们单纯被动地去接受,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学会,然后遵守。传统的教育总是教我们去临摹、去记忆,去运用别人的理论。除了让我们在一生中做出这些缺少独立思考的行为,教育没有教会我们其他的事情。

那些被社会视为禁忌的事情、反传统的行为,是因为家长、老师和领导者的不理解。为什么被人看到穿着内衣是丢脸的,而穿着游泳衣却不是?为什么每个人都有奶头和肉体,却不能被别人看到?为什么酒精、尼古丁和百忧解是合法的,而吸食大麻和苦艾酒却是犯罪?只是因为一些人这样说,便被动地接受一种观念,这种思考是不自由的。如果一个观念是正确的,它将经受住考验,如果它虚弱,便将枯萎。

有两个充满智慧的问题:我们何以相信我们相信的?我们怎样明了我们明了的?它们应该被铭刻在每一本教科书上,被贴在每一个会议室和家中,去鼓励独立的思考。它应该被纹上那些命令人们跟随他的自大者的前额。

当孩子不断提问“为什么”的时候,父母们经常给孩子难堪,他们会说:“不要再犯傻了”。实际上,他们正试图隐藏自身的难堪。他们很难说出“不知道”,尽管这是事实。为什么家长们不赞扬孩子们的好奇心,希望他们在整个人生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呢?我们总是知道的比我们认为自己知道的少,然后通过承认自己的无知、提出更多的问题来学习新事物。

提问,有助于发现那些蒙蔽我们的观念:在我们拥有拒绝和怀疑精神之前的幼年,锁链被强加于我们身上。实际上,为了更好的适应学校、工作或者与朋友相处,锁链是我们拴在自己身上的。自由思考者永远追求的是明理、洞悉和检验他们的假定。他们渴望获得更佳的观念、更聪明的意见和更有价值的信念。他们勇于否定自己,当被证明错误时,继续追寻。

当我第一次吃埃塞俄比亚的食物,我问了三次“你确定我可以用手拿着吃吗?”

我的意思不是a)这是我的手,b)这是我的嘴,c)我为食物付过钱。难道我还不能吃吗?就美国的自由度来说,我们用餐时仍然被要求用银器。在印度时,我被训斥,因为用左手用餐。在一家高档的法国餐厅,我因为用了错误的叉子而遭到轻蔑。游历使得我们清晰地看到我们正守护着多么专制的规矩。我们常常因为很小的原因冒犯他人或被人冒犯。

第一个挑战:即使错了,也没关系

振作精神:大部分时间你是错的。我也是这样,这篇文章的某些部分也可能是错的(除了这句话)。即使你很聪慧、成果、幸福、拥有爱情,你仍然比你自认为的无知。这不是你的错。没有一条理论是完全正确的。这样很好。如果你知道了所有问题的答案,那么也就再不能进步了。想回100、50甚至5年,看看那个时代最聪明的人,比照现在我们知道的,他们是否也曾误入歧途?政府、宗教、文化和传统都在发生着变化。正如他们所说的,这是进化。传统确实有价值,但问问你自己,是谁决定了什么该延续,而什么又该丧失?为什么他们做出了这些决定?这儿有很多故事,来讲述隐藏在传统中的自由思想和变革。

你都拥有和摒弃过哪些信念?假如你一直延续着相一个信念和理论,那么你可能要有所警觉了。比十年前更聪明、更老练了,这意味着你做出了改变。与以前的自己想法不同是件好事;这表明你将继续进步。假如你为自己的死板而骄傲,你也将智慧埋葬于自大之下。只有当你将自己从对某一特定信念的效忠里解放出来,而坚定探索的力量时,你才能继续前进。

第二个挑战:他人

婴儿通过模仿而生存。他们观察成人的行为,进而效仿。婴儿很快认识到,大哭会带来食物,大笑会受到关注。我们为了生存而被设计出来,而不是自由。仔细考虑一下佛陀的至理名言:

“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在哪儿读到的,或者是谁曾说过的,即使是我说的。除非它符合你的认知和你所拥有的常识。”

而成人们教给孩子的却是相反的:教师根据学生们记住答案的能力测试和评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教给孩子独立思考?大学没有必要设置这样的课程:“消除过去十八年你生命中的损害”或者“如何从暴政的教育中拯救你自己”。我们将凭我们自己找到自由的真谛。

自由最好的生长地是差异性。吸收不同的观念,比较他们,质疑他们,挑战他们。如果你只在同意你哲学的人群中分享观点,只能加深你的偏见。增进偏见也许会让你感觉很好,但那不是思考,也不自由。可以分享不同观念的地方很难找,因此要马上去找。

第三个挑战:孤独

历史上许多圣哲都会在一段时间内远离日常生活。耶稣、佛陀、摩西和穆哈默德都使自己免于生活的羁绊。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去探索、去转化,去尝试改变这个世界。他们不得不打破锁链以求自由地思考。我怀疑这种选择流行于认识他们的人中。他们的长期缺席,肯定会得罪他们的孩子、朋友、老板和网球搭档。

有人说鱼儿们死前看到的是水。然而,如果鱼现在或者以后能够迈出池塘,又会怎样呢?你不是鱼:你可以随时迈出那一步。

你最后一次远离他人是什么时候了?你能说出是哪一天,你最后一次独自一人思考?旅行、冥想、长时间的沐浴、森林中的一次慢跑——这些都是可以让我们体验一次自由思考的方法,去思考我们究竟是谁。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本真、最自由的声音永远在低语,只是它实在太羞怯了。我们要在日常生活的呱噪中仔细聆听。在寂静中学会如何去捕捉它。我们仍可以选择忽视这个声音,但那只有在听到它之后。达到自由的境界永远不那么容易,不管他们怎么说,自由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发表于 12-3-23 18:26:45 | 只看该作者
这里说的关于教育的观点和Seth Godin在《别再消灭梦想》里是一样的么。

思想要独立,不要人云亦云,错了也没关系,这些都是和学校教育相反的。可现在这种老师教、学生学、考试过关、万事看文凭的系统已经毁人不倦地存在了150年了,渗入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培养出来的人在学校里继续毁人,在政府里毁政治系统,而且很有可能继续毁下去,咋办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
 楼主| 发表于 12-3-24 14:26:06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我每天如果和小都认真聊上半个小时,就能抵消他在学校盲从的后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3#
发表于 12-3-25 05:32:23 | 只看该作者
我家这个不上学,也盲从,只是他的盲从是非社会性的,他只要从电视里听到一个说法或者观点,就当真,没有一点灵活性地当真。比如,他说人们都认为美国人又胖又愚蠢,他就认定这是事实,你告诉他说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那样,他就不能接受,而且还不能说服教育,没两个回合就跟你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4#
 楼主| 发表于 12-3-25 08:05:17 | 只看该作者
你得举出具体例子来说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5#
发表于 12-3-25 08:24:16 | 只看该作者
下回我试试。奥巴马?他不胖,也不蠢。

不过这就是他目前的思维模式,不光是关于美国人,关于什么都是这个模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发表于 12-3-25 08:53:14 | 只看该作者
随大众还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大多数自闭者还达不到这个高度吧。他们随大众估计做不到,有自己的想法,也得是有意义的才行啊。
至于AS,就不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楼主| 发表于 12-3-25 10:2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2-3-25 10:34 编辑

我家大都是认事实不认观点的,其他人的观点都没用,除非是Wiki说的。
也可能是我整天和他辩论的结果,我总能举出他某些观点的反例,搞得他也不相信我的观点了,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就Google。

我最近开始比较注意什么是需要客观观点,什么是需要主观感受的,不过因为我俩主观感受都特简单,我们讨论的大多数话题是需要客观观点的。现在让他体会到其他人不是像我一样皮实好像还太难,我慢慢拿小都举例子吧,小都是很敏感的那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楼主| 发表于 12-3-26 10:32:27 | 只看该作者
我眼里7个野心勃勃的创业想法

编者按:本文由天使湾创投创始人庞小伟为36氪撰写,在文中他分享了7个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创业公司可以进行颠覆的idea。

2012年3月YCombinator创始人Paul Graham分享了他眼中若干所谓“野心勃勃的创业想法”:

1、新的搜索引擎
2、替代Email
3、改变大学
4、互联网剧本
5、下一个乔布斯
6、重回摩尔定律
7、不间断诊断

作为一个互联网风险投资者,更作为一个创业者,我很有感受。尤其是对使用已久的搜索引擎和Email,总有一种如何去优化的欲望。除此之外,我也来说说我眼里7个野心勃勃的创业想法。即使其中某些想法受到现时政策或技术的制约,但是分享给创业者。毕竟世界是需要被改变,也是值得被改变的。

1、 表达方式。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人类表达的形式主要有:声音(包括电台)、文字、影像(图片、摄像、动画等)。有了互联网,我想基于互联网人类会创新一种表达方式。比如可交互的虚拟物品,这些虚拟物品如同一个一个的文字或世界。这些物品又可以随意组合出新的文字或世界,你可以引用、创造、组织最终形成一个虚拟世界。我们熟悉的表情符是一个最低级的应用,仿佛自然进化中最原始的草履虫。比如我写一篇博客来描述今天心情很差,可以用“下雨天,路灯下,AVATAR端坐在雨里”这样的一个数字化场景来表达,而不是用文字;并且你用鼠标或语言可以与之实时交互。

2、 教育方式。一直认为教育是人类最大的浪费。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到大学毕业才能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而且从幼儿园到大学,太多的知识是白学的。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这是一种被迫的选择;但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类教育的新时代已经开始:比如知识的即学即用、比如互联网交互式教学、比如谁是真正好老师。在这个领域,可以有太多的创造,互联网的力量将革命整个教育模式,经济学原理将最终贯彻其中。

3、 就业方式。51job此类的招聘网站是传统报纸招聘广告的复制,是互联网的模式吗?人和工作之间有如此之多的相互抱怨,除了人的复杂性之外,一定是存在信息极不对称。因此,有理由期待更多改善人类就业(人和工作之间的更完美的匹配)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出现。更细分对象的分众分层招聘、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工作模式的多样化等等这些努力,将使得人类从事自己更有兴趣的工作,提升工作业绩,也将大大改善人类的幸福感。

4、 购物决策模式。广告将被革命。广告是典型的1.0模式,卖家主导的广告传达的信息一定是不客观的,尤其是广告公司将这个不客观推到了极致。专业公司和专业工具在疯狂地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消费者作为小白用户是很容易掉入陷阱。有了互联网,单个用户的微力量和微判断将汇聚起来,形成社会化的购物前信息和购物后体验的分享,所以真正做好高性价比产品和服务将会被Digger出来。如果未来人们的购物将被社会化的决策所左右,甚至广告被革命,Google怎么办?

5、 1:1的地图。目前的地图还是从非互联网时代的纸质地图而言的,还是放得不够大,还无法真正数字化这个物理世界。二维地图将地面、道路数字化出来了;E都市三维地图将建筑的底座和外立面数字化出来;而真正有商业价值的建筑内部分布地图还没有出现。真正的互联网地图是应该和真实世界一一对应。地图上应该有一棵树,用户可以WIKI人行道上一块积水的地砖,我可以知道我的女朋友在15楼的哪个办公位,购物中心或沿街店铺的逐一位置,可以像拉抽屉一样将建筑的某一层平面图抽取出来。同时,也要理解数字化城市,并不是3D形式。数字化之后的意义在于解析和处理,仿真只是其中的部分。

6、 一次性角色辅助工具。人一生中要扮演很多角色,如何积累其中的专业性呢?在商业性很强的职业上,我们有很多机会去培训练习和积累,也会有同事的指导和帮助。但是人同时要扮演很多角色,比如如何做好一个小孩的父母,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很多都是一次性的角色,经历过了会有很多好的经验和感受,但时间过去了就浪费了,而新演员又要重新摸索一次。如何有一个工具可以改善一次性角色的专业性?

7、 互联网银行和产权交易所。传统的银行,是借贷双方的居间方,通过屏蔽借贷双方信息来获取巨额收益,而且运营成本奇高。我想这个领域创新在于社会化的利息、直接的借贷双方、低廉的交易成本。当然也包括细分的产权交易所,天使湾是专门做互联网领域的早期风险投资的,我也会思考应当有一个专业的中小互联网公司的产权交易所,面向个人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提供高效的产权交易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
发表于 12-8-26 16:37:48 | 只看该作者

RE: 【转】从规则到梦想

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520d05010171wg.html
作者: 罗玲


那天朋友问关于规则的问题,我努力回想,觉得怎么对孩子没有很多规则呢。再一细想,大概是规则常常被拆解成了细小的东西,比如,有些变成了教给她做事的流程与方法(日常生活、家务),有些是小的注意事项(那些不许做的事情),有些要求变成了做成事情的小前提小条件。

比较新的一个规则是,买玩具要自己挣。开始她也以为是一次而已,说着玩的。后来一天放学,她看上幼儿园门口小摊卖的一个魔法棒,不走了。我说:你真的喜欢吗?她很肯定地点头:真的喜欢。我说,那好,回去你想想用什么方式去挣。她明白了,想想说,我刷三天碗。晚上回家她彻底给忘了,我也没提醒她,我想这说明她还是不够渴望那个东西。

我个人觉得,把规则这样给拆解了,好处是,少了对立情绪,省掉了后果和奖励这些维护规则的手段。

另外,我最近对规则还有一些新的体会。

我在给朋友的回复里说:“规则当然应该有,但它不是最重要的,是次要的,是辅助的。主要的,是给孩子爱和趣味,给他提供条件资源和机会,促成他有积极性主动性,有内在动力。这是第一位的。规则后果奖励都是二线的办法,如果第一位的做好了,不需要这些二流办法,那就最好了,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就好比说时间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因为当你把它们做了,它们就不会变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了。”

打个比方,家教中的规则,就好比是交通规则。一辆车,重要的是要知道目的地、有动力,否则它只能原地乱打转(我们都见过那种找不到路、犹豫不决的车),这时,恐怕它唯一能做的事情大概就是违反交通规则。对这样的车,一味地给它开罚单用处不大,给它指出路就好了。

教育孩子也是这样,重要的是引领孩子积极地向着目标前进。规则,只是前进途中,为了更好地到达目的而要注意的一些前提、条件、方法,只是一些注意事项,是辅助手段而已。

比如,对于幼儿,这个目标可能是很小的事情:努力地整洁地独立吃好一顿饭、玩得开心有新意的一个晚上、满意地完成一个小项目(准备一桌橡皮泥大餐或用积木搭一个游乐场)、成功地招待小朋友、自己独立穿衣洗漱、甚至是笼统的“一天表现好”、或者某方面比上次有进步、或者帮助了别人帮助了环境。

我们家长的任务,就是不断激励孩子朝着目标前进,当他途中遇到问题时,随时教给他方法、提醒他要注意的事情,比如“我们先把玩具整理好,这样小朋友来做客就能好好玩了”、“把桌子擦净,这样下次做的橡皮泥蛋糕就会又干净又漂亮”……很多规则规定,在这个引领的过程中,就融化进去了。

如果一个家长不善于教育,那么他可能既不引导孩子向前看到目标,同时又像警察一样在监督,然后去给后果、去惩罚,或者展开权力争夺战。其实当孩子在无聊、没有目标时,恐怕他别无选择,只有去违规犯错吧。抓住他违规,这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任务是引导他有目标,帮他成长。

有时我觉得,似乎每个家长心里都有一种隐隐的担心,怕自己给孩子定的规则不够多不够严,导致宠坏了孩子。所以,我们很容易把规则看得过重了。

现在很流行80%比20%的说法。按我的想象,从正面去引导孩子有目标、有做事的动力、有积极性和责任感,这应该占80%;而规则后果奖励,这些外部维护手段,只应该占20%。我们应该把更多重心放在这80%的第一位的事情上来。

比如说,对于大一些的孩子,事情也是同样的。当我们抱怨孩子的梦想不靠谱、偶像只有奥特曼时,我们应该先检讨自己,有没有给孩子提供很多机会和资源,让他能看到更多值得追逐的目标、接触到更有意义的榜样?当我们在想怎样用规则让孩子更好地完成作业、成绩更好时,我们最好转转念头,放下这20%的工作,去想想,怎样在能力范围之内,帮孩子有目标、有内在动机。

那些规则,只是他前进路上的一些小前提小条件。家长们比较理想的台词是——“你当然可以做那个植物实验了,只要你先把作业搞定,你就可以全力投入去做了!”

如果孩子有了目标和动力,我们甚至都可以对那些诸如“领导力”、“竞争力”等等词汇小小地藐视一下。有一天放学我陪孩子玩,我在一边等着,她自己兴致勃勃地用草、树叶、和石子做饭。她一个人专心地忙来忙去,没几分钟,周围就有同龄孩子围过来,有的看她忙什么,有的看懂了,开始帮忙去弄草来、去打下手。我想,并不是她做的事情多么有趣,大概只是因为她心里有个清晰的目标,她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一个有坚定方向的人,自然就有强大的磁力和能量场。而所谓的领导力、竞争力、专注力等等,无不派生于此。有了目标和动力,其他种种“力”都将不约而至。

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我发展出一个原则,就是,只对孩子做我希望她将来对自己做的事情。比如,我不希望她自责自怜抱怨唠叨,我就不对她这样;我希望她有错误失败之后,能从中学习,那我也这样对待她的错误和失败;我不希望她惩罚自己,我也不惩罚她;我希望她能自律自控,我就一定对她有所约束限制;我希望她对进步自我肯定,我也这样对她;我觉得她在付出努力成功之后,可以象征性地奖励犒赏自己一下,我也这样对她;我希望她有哪些品德,我也会用那样的方式对待她……

这么想,是因为我觉得教育孩子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你跟孩子的互动方式,就是在教给他将来跟自己的互动方式,你在塑造他脑子里的那个“inner-dialogue”。他在成长过程中,正在逐渐把家长的角色给内化,变成他的自我。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孩子脑子里有个健康的、积极乐观的“inner-dialogue”。有了这个,他就独立了,我们就可以放手了。

对于规则的态度,也是基于同样的想法。

我们希望自己和孩子的人生是怎样的呢?

一个人如果目标模糊、内心的那个声音很微弱,那么,周围干扰噪音就变得强大起来,他就很容易把人生用来忙于偷眼看别人、与规则或潜规则应对周旋、躲避惩罚后果、期盼奖励赏赐。

一个人如果目标清晰、坚定、有意义,那么他就会用大部分精力在积极地、放心地向前走,一路上,把每个环节都当成学习,把规则惩罚奖励都淡化到背景里。

孩子将来究竟过哪一种人生,或许,我们在他小的时候就可以对此有所影响!

那天在网上偶然碰到一个科幻片《Contact》的视频。这是我过去很喜欢的一个片子。这次我只看了开头一部分,发现一个过去没注意的细节。

片子是这样开始的:一个小女孩在睡前对着机器重复地呼叫一些单调的数字字母,在尝试跟地外文明取得联系。然后爸爸过来安抚她入睡。睡前,两人就宇宙问题聊了几句。爸爸走后,她又爬起来,偷偷地继续呼叫起来。然后她想,我需要更强大的天线——下一个镜头是一个无比强大的通讯设备,仰头望着它的自然就是长大了的女孩,一个科学家。在片子里,她最终实现了梦想,接触到地位文明,而外星人就以她父亲的形象出现!

早年看这个片子时,只是好奇,想看看外星人的形象和出现方式有哪些种可能。现在看到这个开头,真是无限感慨——如果中国的孩子们,不论他们是在学前、在小学期间、还是在初中期间,如果他们有了这样的一个自己的梦想,有了一个能让自己为之着迷、愿意半夜爬起来继续去做、愿意为之去忍受等待忍受辛苦忍受挫折和批评的梦想,那么,他们将是怎样的所向披靡!家长们将是怎样的轻松且自豪!

帮孩子找到目标、有动力、有梦想,这就是我们家长的80%的工作!

怎样做到?我想这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带领孩子多接触这个世界;另一个是我们跟孩子有积极的正面的互动,尊重他的感觉、呵护他的激情。

接触世界,我们有无数种方式可以去尝试。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多接触身边那些有梦想有激情的人,不论他是单位里某一领域的高人、还是小区里热衷组织太极拳的大爷、还是忙于打造自家五星级小花园的邻居。我们带孩子多接触社会各个领域、见识城市的各个角落。我们给孩子提供各种资源,他不喜欢没关系,我们继续尝试——我女儿对我买的钢琴曲毫无兴趣,没关系,我想起过去她看《加菲猫》时,我们很享受片尾字幕的音乐,那也是正经的管弦乐队演奏的啊……

我相信,在我们尝试用各种方式,带领孩子认识世界的路途上,我们总会碰上真正打动他小小心灵的那样东西。当然,他不一定当时就万分着迷,他的梦想和目标也会不断变化,不过这都没有关系。

事实上,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心里被点燃的激情的火苗。

我们跟孩子的互动方式如果正面、积极,我们就可以给这个火苗扇风、加劲,而不是熄灭它。

比如,在一个4岁的孩子极其投入地玩游戏时,如果我们看到了这个火苗,我们的头脑就不会被各种粗暴的评判和比较所左右、不会想“人家孩子都学什么了你也要去学”“你怎么还玩两岁孩子的游戏”……我们会尊重、呵护这个激情的火苗,帮孩子梳理通道,把激情向合理的方向去引导。

所以,总结起来说,所有的这些朝向前进方向的工作,就是我们家长的80%的工作。如果这些做好了,我们原以为会出现的大量的需要管制的事情,就所剩无几了。

     如果做得再好些,这些,就是我们家长的100%的工作!

     而孩子们将会成为规则制定者——在现在,在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0#
发表于 13-2-26 17:58:51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专帖】教无定法,但要得法

本帖最后由 blackeye 于 13-2-26 10:00 编辑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a1c6e75e0101bess.html
作者:时一憨(郭延庆大夫)

我们都接受社会的多样性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也努力鼓吹民众接纳和尊重生态社会的多元化一面。这是当我们都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他者”时的意识,一轮到自己作为这个社会的对象的时候,或者教养我们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我们就不由自主地陷入到主流的或者对主流中理想模式追求的陷阱中而不可自拔,自己对多元价值的接纳和尊重的底线,自己对多样性社会生态理解和接纳的容量在此时往往暴露无疑。尤其是当我们面对与自己息息相关,其本质还相当素朴混沌,其未来还极不清晰确定的孩子的时候。对此的反思不限定于ASD圈子里的家长,它适合我们所有社会成人。

是左右孩子的成长方向还是依顺孩子的成长方向,本身也是社会多元化的形态之一,并无一定之规或是非优劣之见(当然,也有人鼓吹前者而贬斥后者,也有人迷信后者而诟骂前者)。善左右者不必强权暴戾而成长自得;善依顺者虽远必返,似散而合,自然天成却不逆规矩。说的无非都是管教得法。所以,教无定法,但要得法。

管教无论在哪里发生,也无论是谁管教,必不能削足适履(依循旧法死理),只要得其法,便是好教育。如何得其法?不去削足适履,而是“以足试履”便得其法。与教养的对象声息相求的生活,观察他,了解他,试探他,陪他阅历生活,体验人际。不计瞬间得失,不争一时长短。

不替代,不包办,让他去自适,信他能自适。你若成熟,左右他,依顺他,他的发展都将走向成熟。你若通融,左右他,依顺他,他必能通融。所以,所谓得法,还得得自己成熟圆通之法。孩子天性质朴混沌,雕刻起来自比自己那艰涩扭曲的形态要容易的多,所以雕刻孩子容易,雕刻自己难;以艰涩扭曲的刀法去雕刻质朴混沌的孩子,必失其天成之宝;以艰涩扭曲的刀法去雕刻自己,必使自己更加艰涩扭曲,所以,不妨以发展中的孩子为镜,雕刻自己,依从此理,孺子亦为师亦,孺子亦可匠也!

答ASD圈中部分家长兼对自己孩子管理的再反思。
(注:我反思之处多为我不足之处,难为之处;非心得,非经验,近教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9-27 07: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