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 【转】从规则到梦想
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520d05010171wg.html
作者: 罗玲
那天朋友问关于规则的问题,我努力回想,觉得怎么对孩子没有很多规则呢。再一细想,大概是规则常常被拆解成了细小的东西,比如,有些变成了教给她做事的流程与方法(日常生活、家务),有些是小的注意事项(那些不许做的事情),有些要求变成了做成事情的小前提小条件。
比较新的一个规则是,买玩具要自己挣。开始她也以为是一次而已,说着玩的。后来一天放学,她看上幼儿园门口小摊卖的一个魔法棒,不走了。我说:你真的喜欢吗?她很肯定地点头:真的喜欢。我说,那好,回去你想想用什么方式去挣。她明白了,想想说,我刷三天碗。晚上回家她彻底给忘了,我也没提醒她,我想这说明她还是不够渴望那个东西。
我个人觉得,把规则这样给拆解了,好处是,少了对立情绪,省掉了后果和奖励这些维护规则的手段。
另外,我最近对规则还有一些新的体会。
我在给朋友的回复里说:“规则当然应该有,但它不是最重要的,是次要的,是辅助的。主要的,是给孩子爱和趣味,给他提供条件资源和机会,促成他有积极性主动性,有内在动力。这是第一位的。规则后果奖励都是二线的办法,如果第一位的做好了,不需要这些二流办法,那就最好了,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就好比说时间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因为当你把它们做了,它们就不会变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了。”
打个比方,家教中的规则,就好比是交通规则。一辆车,重要的是要知道目的地、有动力,否则它只能原地乱打转(我们都见过那种找不到路、犹豫不决的车),这时,恐怕它唯一能做的事情大概就是违反交通规则。对这样的车,一味地给它开罚单用处不大,给它指出路就好了。
教育孩子也是这样,重要的是引领孩子积极地向着目标前进。规则,只是前进途中,为了更好地到达目的而要注意的一些前提、条件、方法,只是一些注意事项,是辅助手段而已。
比如,对于幼儿,这个目标可能是很小的事情:努力地整洁地独立吃好一顿饭、玩得开心有新意的一个晚上、满意地完成一个小项目(准备一桌橡皮泥大餐或用积木搭一个游乐场)、成功地招待小朋友、自己独立穿衣洗漱、甚至是笼统的“一天表现好”、或者某方面比上次有进步、或者帮助了别人帮助了环境。
我们家长的任务,就是不断激励孩子朝着目标前进,当他途中遇到问题时,随时教给他方法、提醒他要注意的事情,比如“我们先把玩具整理好,这样小朋友来做客就能好好玩了”、“把桌子擦净,这样下次做的橡皮泥蛋糕就会又干净又漂亮”……很多规则规定,在这个引领的过程中,就融化进去了。
如果一个家长不善于教育,那么他可能既不引导孩子向前看到目标,同时又像警察一样在监督,然后去给后果、去惩罚,或者展开权力争夺战。其实当孩子在无聊、没有目标时,恐怕他别无选择,只有去违规犯错吧。抓住他违规,这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任务是引导他有目标,帮他成长。
有时我觉得,似乎每个家长心里都有一种隐隐的担心,怕自己给孩子定的规则不够多不够严,导致宠坏了孩子。所以,我们很容易把规则看得过重了。
现在很流行80%比20%的说法。按我的想象,从正面去引导孩子有目标、有做事的动力、有积极性和责任感,这应该占80%;而规则后果奖励,这些外部维护手段,只应该占20%。我们应该把更多重心放在这80%的第一位的事情上来。
比如说,对于大一些的孩子,事情也是同样的。当我们抱怨孩子的梦想不靠谱、偶像只有奥特曼时,我们应该先检讨自己,有没有给孩子提供很多机会和资源,让他能看到更多值得追逐的目标、接触到更有意义的榜样?当我们在想怎样用规则让孩子更好地完成作业、成绩更好时,我们最好转转念头,放下这20%的工作,去想想,怎样在能力范围之内,帮孩子有目标、有内在动机。
那些规则,只是他前进路上的一些小前提小条件。家长们比较理想的台词是——“你当然可以做那个植物实验了,只要你先把作业搞定,你就可以全力投入去做了!”
如果孩子有了目标和动力,我们甚至都可以对那些诸如“领导力”、“竞争力”等等词汇小小地藐视一下。有一天放学我陪孩子玩,我在一边等着,她自己兴致勃勃地用草、树叶、和石子做饭。她一个人专心地忙来忙去,没几分钟,周围就有同龄孩子围过来,有的看她忙什么,有的看懂了,开始帮忙去弄草来、去打下手。我想,并不是她做的事情多么有趣,大概只是因为她心里有个清晰的目标,她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一个有坚定方向的人,自然就有强大的磁力和能量场。而所谓的领导力、竞争力、专注力等等,无不派生于此。有了目标和动力,其他种种“力”都将不约而至。
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我发展出一个原则,就是,只对孩子做我希望她将来对自己做的事情。比如,我不希望她自责自怜抱怨唠叨,我就不对她这样;我希望她有错误失败之后,能从中学习,那我也这样对待她的错误和失败;我不希望她惩罚自己,我也不惩罚她;我希望她能自律自控,我就一定对她有所约束限制;我希望她对进步自我肯定,我也这样对她;我觉得她在付出努力成功之后,可以象征性地奖励犒赏自己一下,我也这样对她;我希望她有哪些品德,我也会用那样的方式对待她……
这么想,是因为我觉得教育孩子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你跟孩子的互动方式,就是在教给他将来跟自己的互动方式,你在塑造他脑子里的那个“inner-dialogue”。他在成长过程中,正在逐渐把家长的角色给内化,变成他的自我。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孩子脑子里有个健康的、积极乐观的“inner-dialogue”。有了这个,他就独立了,我们就可以放手了。
对于规则的态度,也是基于同样的想法。
我们希望自己和孩子的人生是怎样的呢?
一个人如果目标模糊、内心的那个声音很微弱,那么,周围干扰噪音就变得强大起来,他就很容易把人生用来忙于偷眼看别人、与规则或潜规则应对周旋、躲避惩罚后果、期盼奖励赏赐。
一个人如果目标清晰、坚定、有意义,那么他就会用大部分精力在积极地、放心地向前走,一路上,把每个环节都当成学习,把规则惩罚奖励都淡化到背景里。
孩子将来究竟过哪一种人生,或许,我们在他小的时候就可以对此有所影响!
那天在网上偶然碰到一个科幻片《Contact》的视频。这是我过去很喜欢的一个片子。这次我只看了开头一部分,发现一个过去没注意的细节。
片子是这样开始的:一个小女孩在睡前对着机器重复地呼叫一些单调的数字字母,在尝试跟地外文明取得联系。然后爸爸过来安抚她入睡。睡前,两人就宇宙问题聊了几句。爸爸走后,她又爬起来,偷偷地继续呼叫起来。然后她想,我需要更强大的天线——下一个镜头是一个无比强大的通讯设备,仰头望着它的自然就是长大了的女孩,一个科学家。在片子里,她最终实现了梦想,接触到地位文明,而外星人就以她父亲的形象出现!
早年看这个片子时,只是好奇,想看看外星人的形象和出现方式有哪些种可能。现在看到这个开头,真是无限感慨——如果中国的孩子们,不论他们是在学前、在小学期间、还是在初中期间,如果他们有了这样的一个自己的梦想,有了一个能让自己为之着迷、愿意半夜爬起来继续去做、愿意为之去忍受等待忍受辛苦忍受挫折和批评的梦想,那么,他们将是怎样的所向披靡!家长们将是怎样的轻松且自豪!
帮孩子找到目标、有动力、有梦想,这就是我们家长的80%的工作!
怎样做到?我想这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带领孩子多接触这个世界;另一个是我们跟孩子有积极的正面的互动,尊重他的感觉、呵护他的激情。
接触世界,我们有无数种方式可以去尝试。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多接触身边那些有梦想有激情的人,不论他是单位里某一领域的高人、还是小区里热衷组织太极拳的大爷、还是忙于打造自家五星级小花园的邻居。我们带孩子多接触社会各个领域、见识城市的各个角落。我们给孩子提供各种资源,他不喜欢没关系,我们继续尝试——我女儿对我买的钢琴曲毫无兴趣,没关系,我想起过去她看《加菲猫》时,我们很享受片尾字幕的音乐,那也是正经的管弦乐队演奏的啊……
我相信,在我们尝试用各种方式,带领孩子认识世界的路途上,我们总会碰上真正打动他小小心灵的那样东西。当然,他不一定当时就万分着迷,他的梦想和目标也会不断变化,不过这都没有关系。
事实上,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心里被点燃的激情的火苗。
我们跟孩子的互动方式如果正面、积极,我们就可以给这个火苗扇风、加劲,而不是熄灭它。
比如,在一个4岁的孩子极其投入地玩游戏时,如果我们看到了这个火苗,我们的头脑就不会被各种粗暴的评判和比较所左右、不会想“人家孩子都学什么了你也要去学”“你怎么还玩两岁孩子的游戏”……我们会尊重、呵护这个激情的火苗,帮孩子梳理通道,把激情向合理的方向去引导。
所以,总结起来说,所有的这些朝向前进方向的工作,就是我们家长的80%的工作。如果这些做好了,我们原以为会出现的大量的需要管制的事情,就所剩无几了。
如果做得再好些,这些,就是我们家长的100%的工作!
而孩子们将会成为规则制定者——在现在,在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