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长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睡眠障碍和人生》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08-11-16 21:4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9# 的帖子

吵架会活跃脑子,却会降低自己涵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08-11-17 10:42:4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看到《森田心理疗法实践》高良武久著 里有关神经质症和抑郁症的权威描述:
   有些人过去并不腼腆,但如果患了抑郁症,就会显得无精打采,对外界事物不感趣,悲观厌世。这是抑郁症的主要征。抑郁症患者把所有事情都主观地认为必定出现不好的结局,把将来看作一片黑暗,失去了希望。患者回忆过去,又全成了值得后悔的事情,他们极其悲观,有极强的劣等感,总认为自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没有任何能力的人,或认为自己已失去了所有的财产,或认为自己的身体善每况愈下,已不可救药,甚至认为自己过去犯下了大量的罪行等等。患者一般动作缓慢,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思维僵化,遇事不能做出判断,与人接触感到痛苦,总一人独居。又因为与世隔绝,不通消息,患者又感到孤独凄凉得要命。患者一般都有失眠的症状,但也有少数患者出现嗜睡的现象。由于以上症状,患者中有人竟企图自杀,至于因症状而胸中烦闷,坐立不安者就十分普遍了。
   严重的抑郁症与神经质症很容易区别,但较轻微的抑郁症因患者与正常人几乎无异,就很容易被误诊为神经质症。患有轻微抑郁症的患者,只是感到有此情绪低落,气力减退,对外界事物很难发生趣,工作虽不能说越做越差,但一般费时较多,效率降低。但是,我们如果认真对上述症状做以分析,就会发现这类患者没有神经质症必有的内心冲突,没有强烈的想治好疾病的欲望。让抑郁症患者持续卧床,他们不象神经质症患者那样感到无聊。再者,神经质症患者在出现症状前一般都比较内向,但抑郁症患者一般都是些比较好动,做事热情高,比较正直的人。
  抑郁症即使还进行任何治疗也会自然好转,一般很少超过半年。所以,如果症状持续几年了,一般不会是抑郁症。
  抑郁症如果接受适当的治疗,快则两个月,慢则半年,一般都可治愈,但在治病期间,病人感到非常痛苦,病人亲属等为看护病人也感到心情沉重,都希望尽快治好。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一般以服用抗抑郁剂为主。如果效果不明显,也间或使用电休克疗法。使用这种疗法,可预先注射短时间的麻醉剂,使病人在感觉不到痛苦时,达到治疗的目的。再者,抑郁症好转之后,若再进行心理指导和作业疗法,可使治疗效果更加巩固。
  抑郁症可通过治疗在短时间内治愈,但由于患者情况不同,有的一生只出现一次,有的却会反复发作数次。

  这样说来长时间受困扰,其它躯体症状不突出,还能坚持工作的都不能归为抑郁症,应按神经症来对待,这才是正确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08-11-17 12:5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4# 的帖子

“绿色战友是什么意思?(指的不用药的病友?只可惜我算不上绿色了,虽然药物没有真正的救我,但我却在无数次无助的时候使用了30种以上的各类药物)还有你括号中的她是谁?(还是个女她 )”

不是吧,大侠。连大名鼎鼎的绿色战友都不认识? 看来你在走出郁抑版块混得还是不够熟 ,她在走出郁抑版块发了许多高质量的帖子,为我们找到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资料,我衷心的感谢她!!你用她的网名搜索,可以看到不少她发的帖子

据我所知,她是一位有过抑郁症复发经历的战友,不知她现在的状况怎样了?我衷心祝福她!!!愿她顺利走出郁抑,重新享受快乐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08-11-17 13:1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6# 的帖子

“森田的书一本足矣,理论翻来覆去都是一个,实践却是多种多样”

我不认同长风的上述观点。确实,就理论来说,森田疗法的理论确实不深奥,容易理解,但想要具体体验到当中的精髓,就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森田理论的相关书籍都记载了不同的细节,需要我们好好践行、体悟,才会有好的领悟,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怎样将森田理论应用到点点滴滴的实践,是需要具体的感悟、领悟和操作方法的,并非你所说的那么简单。从你说出的这句话来理解,我想你对森田理论的掌握还不够全面(老实说我也离我理想的状况还差很远),我感到,对森田理论的学习,越是学习的深入,我越是感受到自己的不足,随着我状态的好转,随着我对森田理论的不断学习,我各个阶段的感悟都有所不同,感觉不断学习,可以有不断的收获。

因此,我认为,需要认真学习森田理论的各种各样的书籍,并认真践行与自己达成共鸣的部分。当然,正如长风所理解的一样,许多介绍森田理论的书籍,可能有许多内容是有重复的,但每一本书都有其独特之处,都有一些新的见解。而且就算是同样介绍森田理论,但各人对森田理论的阐述都会有所不同,也需要我们好好体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08-11-17 13:2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2# 的帖子

“这样说来长时间受困扰,其它躯体症状不突出,还能坚持工作的都不能归为抑郁症,应按神经症来对待,这才是正确之道。”对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具体见上面帖子所表述的

“其关键点在于是否有“丧失动机和活动兴趣,无愉快感(即无兴趣、无动力和精力做事情)”,“反复出现自杀念头(其它神经症患者在症状严重时也可能有自杀念头)”,“存在精神与体力的不足与疲劳感”,“持续性的心境恶劣”。以上几点是鉴别抑郁症与其它神经症的关键之处。”

对高良武久下面所述很是认同:抑郁症患者“会显得无精打采,对外界事物不感趣,悲观厌世。这是抑郁症的主要征。”“患者一般动作缓慢,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思维僵化,遇事不易做出判断,与人接触感到痛苦,”“严重的抑郁症与神经质症很容易区别,但较轻微的抑郁症因患者与正常人几乎无异,就很容易被误诊为神经质症。患有轻微抑郁症的患者,只是感到有此情绪低落,气力减退,对外界事物很难发生趣,工作虽不能说越做越差,但一般费时较多,效率降低。但是,我们如果认真对上述症状做以分析,就会发现这类患者没有神经质症必有的内心冲突,”此外,还有我自己的体验是:与人主动的交流明显欠缺,但被动的应答影响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08-11-17 16:4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5# 的帖子


观点不同来自于体验不同

曾经学习森田的时候,我经常感觉自己有提高,可是痛苦照旧,只要不走出来,其实都是一样的

臭波波,我不和你争论了,我说的都是我的体验,你老是来和我辩论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08-11-17 16:5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4# 的帖子

我现在对任何理论都不是很刻意的执着,因为走过一遭,不管看到什么,总会融入自己的体验之中。每个人对森田的体会不一样,我推崇过他追逐过他,恨过他抛过他,到最后好了才明白森田理论的道理。因为我曾经拿着森田为救星的时候失败了,所以我个人就会觉得没必要反复的研究这些理论,每个个体不一样,我觉得森田的那些意思,我很早很早就明白,但是真正的领悟却是其它方式之后回头再看
我说这些,只是我的体验,讲出来或许带一些歧义,大家不一定认同,我觉得无所谓的
绿色战友我还真不知道。我不是一直在论坛的,估计这个人可能是以色列那个时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08-11-17 16:5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2# 的帖子

谢谢highgao朋友的贴子,我自认为自己得出的结论(抑郁症与神经症),没想到良武先生早就提出来了 惭愧,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08-11-29 10:10:31 | 只看该作者
欧耶,阳光又可以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08-11-29 10:27:24 | 只看该作者
我对主观,意识,自我很感兴趣。我最喜欢体验。体验能告诉自己很多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08-11-29 14:18: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波波 于 08-11-17 13:10 发表
“森田的书一本足矣,理论翻来覆去都是一个,实践却是多种多样”

我不认同长风的上述观点。确实,就理论来说,森田疗法的理论确实不深奥,容易理解,但想要具体体验到当中的精髓,就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森 ...


古语有“望月之指”意思是告诉你月亮的方向,不要搞成研究手指了,如学森田书只是指引方向,如同手指,
生活实践才是我们要看到的月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楼主| 发表于 08-11-30 11:1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1#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08-12-1 09:2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1# 的帖子

银碗大哥不愧是森田高手,所言符合森田理论,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楼主| 发表于 08-12-1 17:33:32 | 只看该作者

渐悟与顿悟

每一个抑郁性神经症的人都幻想着自己某一天早晨醒来顿悟了。。。
其实,如果你有顿悟能力,你也不可能陷入到神经症里,这也是一些朋友学习森田却难以得到效果的原因

顿悟总是建立在渐悟的基础上的

渐悟过程中可以服用药物,也可以不用,这要看个体差异,我个人体会是服药的那种辅助完全不需要


大家必须走上渐悟的道路,虽然很痛苦、很艰难,但对于抑郁性神经症来说这是必经之路,大胆的面对生活吧,其实很精彩,不要执着于那些虚荣的东西,不要总拿“抑郁”当借口,生活中真实的体验就是最美好的

抑郁症是一种病,曾经很难让常人理解;神经症不是一种病,却成了很多人逃避的借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楼主| 发表于 08-12-1 20:02:46 | 只看该作者
放弃一点点的病态执着(病态的追求完美),你会放松一点点,一点点的转向追求健康的完美
慢慢的,不知不觉中你就放弃了病态的执着,顺其自然了,此时此刻,健康的完美主义还能助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2-23 06: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