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econdquic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牢牢骚骚] 对经济危机非常焦虑

[复制链接]
316#
 楼主| 发表于 16-8-27 02:32:21 | 只看该作者
六省养老金入不敷出 钱去哪儿了?

面包财经 08月17日 07:00
阅读:63619
抢沙发
当80后90后进入退休年龄后,中国将会怎样?

近日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显示:有六个省份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已“入不敷出”,其中辽宁省的参保人数已经出现了下降。职工养老保险抚养比继续下降,由2014年2 .97:1降至2 .87:1,这意味着不到三个在职职工就要养一个人,养老压力倍增。

去年还只有三个省“入不敷出”,今年就增加到了六个。当80后90后老去时,养老金在哪里?看看自己的账单,每个月的社保没有少缴,钱去哪儿了?

六省养老金入不敷出 企业利润下滑钱不好收了

报告显示:2014年只有河北、黑龙江和宁夏三省养老金当期“入不敷出”,去年新增了吉林、辽宁和河北三省,经济增速垫底的东北三省悉数“沦陷”。

当期缴纳的养老金归根到底来自在职员工尤其是企业职工所创造的收入,养老金缺口背后是相关地区经济增速的放缓。以新进入名单的辽宁为例,去年GDP增速仅3%,创下23年新低,今年上半年则陷入负增长。

当地企业的盈利情况也遭遇严峻的压力,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此前曾计算了注册地位于辽宁的74家上市企业近年来的利润情况:自2013年以来,这些上市公司的整体利润持续下滑。走势如下图:


过去两年间,辽宁的上市公司整体利润下降了接近九成。吉林的情况同样不乐观,尽管去年GDP增速与全国持平,但企业利润也在下滑。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吉林工业企业产品利润总额为1171.5亿元,同比大跌16.19%。

社保支出创新高 即将进入寅吃卯粮?

人社部数据显示:2015年五项社会保险(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为46012亿元,同比增长15.5%;但支出增加更快,增速达到18.1%。去年社保支出占社保收入的比例已高达84.73%,是近十年来的最高点。

下图是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根据人社部数据绘制的历年社保基金收入与支出变动图:


自2011年以来,社保基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从74.16%上升到84.73%,四年间上升了10个百分点。如果按照这个增度,更多省份恐怕要进入“寅吃卯粮”的境地了。

报告显示:企业养老基金的可支付月数由2012年的19.7个月下降到2015年的17.7个月;其中,黑龙江的企业养老金可支付月数仅1个月。2015年职工养老保险抚养比持续下降,由2014年的2.97:1降到2.87:1,这意味着其实从2014年开始,中国就已经是不到3个在职职工养1个退休老人了。

劳动人口将持续锐减 80后90后拿什么养老?

更严峻的形势也许还在未来。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到2015年,中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约2600万。而人社部此前的发布会中透露出一个测算数据:2030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会出现大幅下降的过程,平均以每年760万人的速度减少。到2050年,人社部预测劳动年龄人口会由2030年的8.3亿降到7亿附近。到那时,劳动年龄人口将比2015年少2.1亿左右。

其实这种锐减的趋势在过去二三十年的小学生入学人数变动上早有预示。面包财经曾根据官方数据绘制了历年小学入学人数变动趋势图:


1996年中国普通小学招生数2524.70万人,而在2014年中国的普通小学招生数为1658.42万人,锐减了三分之一。

1996年入学的小学生在最近几年已经进入劳动岗位,过去20年小学生入学人数减少早就预示未来新增劳动人口的锐减。2050年时,今天的80后90后也将进入退休年龄,这意味未来更加严峻的抚养比。

2015年已经有六个省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5年、10年之后会是多少个省呢?当80后、90后进入退休年龄时,养老金又在哪里?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ID:mbcaijing)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7#
 楼主| 发表于 16-8-27 02:34:02 | 只看该作者
日退役军人:不愿儿孙上战场 否则日本会没人了

记者报道 08月16日 20:29
分类 :财经
阅读:20
抢沙发
日退役军人:不愿儿孙上战场 否则日本会没人了


8月15日是日本战败投降日,日本官员是否参拜靖国神社是“8·15”期间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曾历次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新任防卫相稻田朋美日前决定离开日本出访吉布提,含着眼泪称不在日本战败投降日进行此前例行的参拜。“战后71周年,日本距离战争是远了还是近了?”《日本经济新闻》别有意味地说:“'战后',或许就要真正的过去了。”环球网带你直击日本“拜鬼”现场,现场可以看到有不少的军国主义旗帜。

蒋丰说:“在靖国神社,我拦下了这个老头。他今年91岁了,名字叫八儿雄三郎,毕业于陆军中野学校。他说:‘终战时,我在大分地区司令部守卫国防。现在,日本和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坏,战争的危险也越来越高,如果发生了战争,我虽然很想去,但体力已经不行了。’我问他,‘你愿意让你的儿孙上战场吗?’他连连摆手,说:‘不行啊,不行啊,那样日本就没人了。’我说我是中国记者时,他说:‘我给你敬一个礼吧!’”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B511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
 楼主| 发表于 16-8-27 02:35:52 | 只看该作者
重磅:美国手握8000吨黄金“核武器”威胁全球

记者报道 08月16日 20:29
分类 :财经
阅读:34
抢沙发
重磅:美国手握8000吨黄金“核武器”威胁全球
消息称,美联储至今手握8,000吨黄金储备,意图是为了震慑黄金市场,保持美元霸权地位。更令中国感到不安的则是北边邻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市场担心这是全球进入深度经济危机的开始,经济崩盘的链条或由此形成。


综合媒体8月15日报道,彭博社发布报道称蒙古财长Choijilsuren Battogtokh前几日在一次全国性的电视讲话中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深度的经济危机状态。”他表示:“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我们已经无法支付财政工资和政府各部门运营成本的状态当中,如保护我们的边境和国家安全的蒙古军队的开支,负责公共卫生安全的社会组织和医务人员的薪酬,以及文化体育部门人员的开支等。”

根据估算蒙古面临的预算赤字为26亿美元——约合该国GDP的21%,而该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率今年达到了78%,高于55%的目标水平。此外,蒙古央行的净外汇储备仅4.29亿美元。蒙古货币图格里克兑美元汇率已经连续十九个交易日处于低点,为1993年以来蒙古货币汇率持续疲软时间最长的一次。

经济评论家如松曾表示,任何一国的汇率如果出现危机,最主要由三个因素所决定;第一是财政收支状况;第二是国际收支平衡;第三是通货膨胀水平。财政是最重要的,货币危机实际上就是财政危机,也就是经济已经负担不起政府的运行成本。

其一,蒙古国持续财政赤字。蒙古财长非常坦率,首先点出的就是核心问题,“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我们已经无法支付财政工资和政府各部门运营成本”。2014年,蒙古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按当期价格计算)共计21.84万亿图(1蒙古图格里克约合0.0005美元)。2014年蒙古国政府经平衡财政收入及捐赠总额共计6.22万亿图,财政支出及净借款总额共计7.03万亿图,财政赤字共计8,079.9亿图,约占GDP的3.7%。要注意的是,2014年上半年的赤字还仅仅是2,000多亿图,下办年开始,财政赤字出现恶化的局势。但2014年3.7%的水平仅仅是危险,尚不足以引发经济危机和货币危机。

2015年,蒙古GDP初值231,667.79亿图。2015年全年,蒙古财政预算收入及外来援助总额59,738亿图;财政支出及借贷总额71,369亿图;财政赤字11,632亿图,占GDP的比例为5.02%。以前如松多次强调,对于发展中国家,4.5—5%的财政赤字率就等于鬼门关,这预示着蒙古的未来很不乐观。

实际上,蒙古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巴西。

2014年的巴西与2015年的蒙古基本近似,巴西雷亚尔在2015年跌幅位居主要经济体的第一名。而这些不能不引起“近在咫尺”的中国的警醒。

美联储似乎对全球经济危机反应更加“机敏”。

另有消息称,美联储至今手握8,000吨黄金储备,并不是因为需要分散金融风险,而是以备不测。

2013年7月份,快卸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对黄金做出评论,关于黄金价格,他称“没人真的懂黄金价格,我也不会假装对此很懂”;而后在回答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委员问题时伯南克说,“黄金是种非同寻常的资产,人们购买黄金如同一种灾难保险。”

而事实上,为了阻止市场对美元的不信任,遏制美元贬值,1934年通过的美国黄金储备法将黄金价格定在每盎司34美元(可以看做是采用了金本位制),该法案规定私人拥有黄金非法,从一定程度上强制隔断了民众购买黄金对冲美元贬值的路径。

那么,美国手握8,000吨黄金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了解“金本位”对美元和美国经济的历史性贡献,尤其是“金本位”是如何在1929年大萧条之后拯救美元,如何在1944年奠定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包括格林斯潘在内的诸多顶尖学者,开始支持恢复“金本位”了。

美联储至今手握8,000吨黄金储备,并不是因为需要分散金融风险,而是以备不测。包括美国在内,要恢复金本位的成本是巨大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但拥有全球最多的官方黄金储备,本身就是一种对黄金市场的“威慑”。

对,结论已显而易见,美国8,000吨黄金储备,是为了“威慑”黄金市场的。

在市场化不可逆转的时下,想用美元固定黄金价格阻止美元信用崩塌的时代难以重现,但一旦美国经济突发变故,市场对美元的不信任感加剧,黄金价格会迅速飙升,当黄金价格涨到快要压垮美元的程度(比如跟1933年至1934年一样),美联储可能会毫不犹豫的抛售8,000吨黄金储备。

可以想象一下,假设有一天美国宣布将逐步抛售8,000吨黄金储备,直到抛完为止。消息一旦宣布,黄金多头会遭到重创,黄金价格将受到巨大冲击,以此缓解美元的大“衰退”。这才是美联储依然持有巨额黄金储备的真正原因。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B511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楼主| 发表于 16-8-27 02:38:26 | 只看该作者
争抢全球造船市场 中日韩为生存血拼

面包财经 08月16日 14:28
阅读:701
抢沙发
中日韩三国企业正在进行一场惨烈的别样“海战”

中日韩三国已经成为全球造船业的主角,三个国家占全球产量的九成以上。当全球造船业陷入困境之时,三个国家的企业正为了生存激烈拼杀。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统计:2015年全球共成交新船1357艘、9582.1万载重吨,同比分别下滑37.2%和21.2%。市场的萎缩,使中日韩三国在造船行业长期存在的角逐更加激烈。一场主反奸并存,互有攻防的“三国杀”正在上演。中国造船企业

外患:日韩竞争加剧 发力新型船型

中国首家造船上市公司—中船防务,在2015年年报中称:“在船企竞争情况方面,中日韩转入全方位竞争,2015年开始韩国各大船企加大了传统船型的接单力度,以保持订单量,日本船企受日元贬值和绿色环保船型推动,接单量大幅度提升,中国船企在日韩夹击下表现疲弱。”

去年年中国、韩国、日本分别承接新船订单2915.7万载重吨、3246.3万载重吨和2886.5万载重吨,占全球比重分别为30.4%、33.9%和30.1%。而中国市场份额低于以往年均45%的水平。

除新船订单外,在世界造船完工量上中国也逐渐丢失“阵地”。中国船舶工业协会转载的克拉克松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为3922万载重吨,占世界比例的33%,较2015年下降约8个百分点。而日韩占比分别增加约2%和7%。下图是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根据统计数据绘制的中日韩三国造船完工量对比图。


残酷的局面仍将延续。今年7月份召开的国际造船特别问题专家委员会报告显示:未来5年全球海运量年均增速将下滑至3%以下甚至更低,新造船需求继续萎缩,其中2016年和2017年对所有造船企业来说尤为困难,2018年也面临很大不确定性,预计未来5年年均需求将下滑至2000万至3000万修正总吨。

内忧:国内造船厂产能过剩 产能利用率偏低。

在去年9月份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中,将船舶行业定位严重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仅为75%。

创新不足,产量大而技术不强被认为是我国承接新船订单下降的原因之一。我国过去几年虽然是世界第一大造船国,但是生产主要以技术含量低的散货船为主,在2015年散货船的需求开始减少。中船防务在年报中称:“在船型订单方面,三大主力船型市场表现各异,散货船市场行情惨淡,油船、集装箱船市场表现活跃。”

而像新型环保的运输船,近年来订单一直增长较快,但是我国占有量却比较少,这一部分市场份额逐渐被日韩抢占。但即使是低技术含量的散货船,韩国也加大的竞争力度。


内忧外患之下,中国造船业2015年的业绩堪忧。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手持船舶订单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皆出现下滑,分别下降9.52%、57.66%和2.1%,其中新承接船舶订单丢失一半以上。

国有船企艰难度日 行业加速洗牌

受整体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国内诸多造船企业的业绩亮起了红灯。中国重工与中船防务分别是中国两家最大的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俗称“北船”)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俗称“南船”)旗下代表性质的上市公司。

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重工与中船防务扣非后净利润合计亏损49.5亿,其中中国重工连续5年净利润负增长,中船防务连续5年亏损。今年一季度报表利润虽有所回升,但仍然处于微利状态。


国企龙头生存不易,民营企业和中小型船厂更困难。去年12月,某银行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现有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对舜天船舶进行破产重整。东方重工、明德重工、正和造船等民营船厂相继申请破产重整。舟山五洲船舶成为首家破产清算的国有船厂,舜天船舶则成为首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上市船企。

今年1月份,工信部装备司资料显示:造船行业集中度正在提高,前10家企业新接订单量占全国70.6%,比2014年大幅提高15.1个百分点。

中、日、韩,为了生存一场围绕造船的别样“海战”正在越演越烈,尽头依然很遥远。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0#
 楼主| 发表于 16-8-27 02:39:48 | 只看该作者
融资跳水之后会否触发经济大跳水?

不执着财经 张平 08月16日 13:43
阅读:43
抢沙发
融资大跳水,特别是7月新增信贷资金大都流向居民中长期贷款,这既说明经济下滑,银行更青睐于个人房贷业务。更意味着,我国实体经济已经衰弱到很危险的程度。

近期,舆论最关心的是7月融资数据的大跳水。从新公布的数据看,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只有4636亿元,环比少增9164亿。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4773亿,包揽了99%的新增贷款,而企业新增贷款却是负26亿。鉴于居民中长期贷款中绝大部分都是房贷,所以居民按揭贷款在上月的各项数据中“一枝独秀”。

面对7月份融资数据的大跳水,央行在8月15日的官方平台上进行了解释:一方面,希望市场不要对数据跳水进行过度担忧。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落实“去杠杆”任务的大背景下,货币信贷增长的中枢水平可能会有所调整。这被业内解读为,M2高增长的年代已经结束了,货币大放水也将结束了。

现在很多专家担心,在融资数据大跳水后,下半年我国经济也会大跳水,所以希望央行能将存款准备金率降下来,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但我们必须看到,如果换是去年,央行早就降准了,但目前企业的活期存款大幅上升,显示的是投资意愿低下,所以降准似乎也无必要。

而笔者认为,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虽然下滑,但并不足惧。因为有货币宽松的持续跟进,使得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得以支撑。而下半年,货币政策边际效应不断下滑,以及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已显疲态。我国经济下半年面临的压力将远大于上半年。

刚公布的金融数据触目惊心,已将这种趋势显露出来。预计三四季度的GDP跌破6.5%的可能性正在大幅上升。如果当前这种形势得不到本质改善,那么从融资跳水到经济跳水现在仅是一步之遥。

首先,企业投资增速快速下滑,而中长期房贷却在急剧上升。如果实体经济衰弱不堪,那仅靠房地产和基建拉动的经济增长是难以维持的。一方面,居民中长期房贷占到新增房贷的99%,说明银行对实体经济缺乏信心。在银行看来,信贷资金只有流向居民中长期房贷领域才是安全的。而随着信贷资金不断将房价泡沫推高,我国的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正持续恶化。

另一方面,现在多项指标出现负增长,不仅是工业负增长、交通运输和仓储和邮政业负增长,而且我国的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在大幅回落。1-7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至5.3%。基建投资大幅跳水超过10个百分点至11.7%。更关键的是,民间投资连续2个月单月负增长的同时,国企投资增速大幅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

再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陷入流动性陷阱之中。一方面,尽管上半年我国新增7.38万亿天量信贷,创下历史新高,但是对GDP拉动的作用已经相当有限。2009年时,中国可以通过宽松货币,使经济增速即刻反弹。但现在的效果已经大不如前。所以,仅仅靠货币政策的宽松,而没有对经济结构进行全面的改革,是不可能真正使中国经济全面复苏的。

另一方面,财政政策也不给力。7月中央财政收入略改善回升至3.3%,地方收入仍负增长,营业税和增值税合并同比下降10.9%。同时,财政支出剧烈下降近20个百分点,受高基数和6月支出提前扩张的透支影响,6-7月累计财政赤字已达4%,预计下半年财政加杠杆空间也有限。

最后,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靠“加杠杆”来支撑,特别是给房地产和产能过剩的企业“加杠杆”,但是高杠杆必会带来金融高风险。最新中央经济会议上就提出要抑制“资产泡沫”过快增长,保持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而随着下半年国家提出的要“降杠杆”、“减产能”、“去库存”等一系列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在融资大跳水后经济大跳水也难以避免。其实忍受短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换来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是无奈之法。

融资大跳水,特别是7月新增信贷资金大都流向居民中长期贷款,这既说明经济下滑,银行更青睐于个人房贷业务。更意味着,我国实体经济已经衰弱到很危险的程度。如果这种形势得不到扭转,那么仅靠个人房贷和投资基建是无法长期让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上半年中国经济无恙度过,但下半年国内经济将面临更为险恶挑战,只有进行大刀阔斧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否则中国经济很难走出持续下行的通道。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楼主| 发表于 16-8-27 02:41:44 | 只看该作者
工资刚涨1千到手却少发了200?社保基数上调

P2PCN 08月16日 11:21
阅读:66
抢沙发
社保基数上调,工资上涨,五险一金缴费增多了,到手工资将减少。

去年你涨工资了吗?开心吗?如果有,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别高兴的太早了…

1,最近,各地公布的平均工资,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6月份,北京社保局也公布了2015年月平均工资,7086元。跟这个一起涨的,还有社保缴费基数。


社保缴费基数(也叫社保基数)= 职工在上一个社保年度的月平均工资(含每个月的工资、年终奖、津贴和补贴)。社保年度:每个城市不一样。比如,北京市是每年的7月至下一年的6月,上海市是每年的4月至下一年的3月。

其实,社保基数和个税的计税部分一样,都和工资成正比。不同的是,社保基数是有上下限的。

以北京为例。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和40%,也就是7086*300%=21258元,7086*40%=2834元。

如果你去年的平均工资超过了21258元,无论超了多少,都是按这个数字来缴费。

对那些工资低于2834元的人来说也一样,意味着他们本来就微薄的薪水,现在会更少。


2,专业名词解释完毕,接下来就是残酷的真相了。

基本公式:

实际到手工资=应发工资+补贴-五险一金-个人所得税

五险一金里面,应缴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假如你在北京,6月份的税前工资是10000元,2015年度的社保基数,也就是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是8000元。

6月份:你需要缴纳的五险一金:8000×(8%+0.2%+2%+12%)+3=1779元你需要缴纳的个税:(10000-3500-1779)×20%-555=389.2元实际到手工资:10000-1779-389.2=7831.8元

然后2016年度社保基数上涨至9000元。

因为社保基数调整有滞后性,参照的是过去一年的工资平均水平,因此,正常情况下,你的社保基数是低于目前的工资水平的。

7月份:你需要缴纳的五险一金:9000×(8%+0.2%+2%+12%)+3=2001元你需要缴纳的个税:(10000-3500-2001)×10%-105=344.9元实际到手工资:10000-2001-344.9=7654.1元

缴五险一金的费用多了,缴个税的就少了,但这一对冲还是没冲赢,最终到手工资仍然变少了。


好的一面是,社保缴费是与你退休后的待遇挂钩的。也就是说,社保缴费水平随着平均工资的提高而提高,未来的养老待遇也会跟着提高。

但为什么工资偏低的职工要按高于本人工资的基数缴费,工资偏高的要按低于本人工资的基数缴费?那些本身就不富裕的人群,为了“不掉队”,需要承受多无奈的代价?

强制把钱留给未来的自己,你愿意吗?

别问我,我跑不赢通货膨胀,平均工资,社保基数......


【微信公众号:P2PCN】

我们是:知乎理财领域大牛、财经门户P2P负责人、理财杂志记者、金融领域从业者。关注P2PCN查看往期理财测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楼主| 发表于 16-8-27 02:43:24 | 只看该作者
马光远:房地产正式告别疯狂时代

功夫财经 08月16日 10:39
阅读:17358
抢沙发
这是一个博傻的游戏,但不参与游戏者并不见得会比参与者高明多少。



房地产正式告别疯狂时代

■ 文 | 马光远 ☞ 扑腾话最标肿的正经经济学家

下半年,货币政策宽松的边际效应肯定下降,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增速一定会回落。

房地产在制造业和实体低迷的情况下,成了资金唯一的去处和风口。

今年中国房地产的高潮期在上半年已经结束,房地产不可能再回到上半年的癫狂。

请注意,我说的是房地产告别“疯狂时代”,没有说房价要暴跌!

对于一些理解能力有障碍的,或者刻意曲解他人意思的,我即使用洪荒之力去解释,也无济于事。比如我在去年年底多篇文章一直强调:2016年是买房的时间窗口,但仍然有很多挑刺的老来问我:你说的房价要跌究竟是什么时候?然后恶狠狠地用洪荒之力喷我:你这个害人精,因为听了你的我才没有买房!

还有更邪门的,昨天我凌晨2点看资料没睡,突然在微博看到一条新发来的语音私信,语调特别阴柔,很像传说中的小倩,不过是中国人妖版,幽幽地诉说他在去年股市下跌的时候想跑,但因为看到我说政府救市一定有效,出于对我的信任没有跑被套。最后,他用极其幽怨的语调安慰说:马老师,我不怪你,真的,我不怪你!


对于这种连谁说的鬼话都搞不清的人,我只能说,我真的是活见鬼了!股市看来真是 “属于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对于去年政府救市,我说的最多的话是:当大火烧起来之后,能从火里捡多少东西就捡多少东西,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灭火队员身上。这句话,可以到我的微博去找。

言归正传,说说中国经济和房地产。7月份,中国下半年经济数据开局不利,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都出现下滑: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8.1%,增速比1-6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创近16年来最低的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5.3%,增速比1-6月份大幅度回落了0.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继续下滑,同比名义增长只有2.1%,增速比1-6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较6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消费、进出口等数据仍然低迷。

这种情况,和我在评论中国经济半年报时的预测一致:在我看来,上半年中国经济不足惧,因为货币政策宽松有空间,房地产投资反弹有支持,基建投资稳增长有底气。但是下半年,货币政策宽松的边际效应肯定下降,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增速一定会回落。中国经济下半年面临的下行压力将远大于上半年。刚刚1个月的数据,这种趋势就已经显露无疑。特别是房地产数据和金融数据更是跌的令人触目惊心。


7月份的房地产数据,则出现了全面的回落:

1-7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掉到了5.3%,比1-6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7.8%,降幅比1-6月份扩大4.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长26.4%,增速比1-6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5.3%,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7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比6月份回落0.39点。

其实,房地产从投资到销售等指标的下滑早在5月份就开始,只是在7月份回落的势头更为明显。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今年中国房地产数据的高点在二季度会结束,由于一二线城市的营造起来的疯狂的行情其实并不符合中国房地产的基本面。但从现在来看,这种疯狂的背后,和实体经济本身的低迷,以及除了房地产,几乎很难再找到赚钱和安全投资的领域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一个博傻的游戏,但不参与游戏者并不见得会比参与者高明多少。因为动物精神对资产价格的推动远远超过所有的理性。


今年上半年,推动房地产走高的一大因素是货币的实质宽松,特别在一季度,人民银行的印钞机开足马力,使得金融数据特别惊人,无论是新增贷款、社会融资额的增量以及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贷款所占比重,都超过了当年的4万亿,在制造业和实体低迷的情况下,成了资金唯一的去处和风口。然而推动这个风口的因素在5月份悄然改变,人民日报“权威人士”的讲话不断地纠正跑偏的货币政策,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3个月后,效果凸显,7月份,中国的金融数据随着中国一些宏观指标的下滑出现了跳水: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人民币,预期8500亿元人民币,前值13800亿元人民币;社会融资规模4879亿元人民币,预期10000亿元人民币,前值为16293亿元人民币;M2同比只有10.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6个和3.1个百分点; M1货币供应同比25.4%,预期24.0%,前值24.6%,M2与M1的剪刀差继续拉大到超15.2%,创历史新高。

特别是,7月份4636亿元新增贷款中,几乎全部是住户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而企业贷款减少了26亿元。这一方面说明房地产真的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投资的意愿低迷到了惊人的程度。


对于7月份金融数据的跳水,人民银行在8月15日的晚上在官方平台进行了解读。从人民银行的解释看,除了安抚市场的情绪,希望市场不要对数据跳水进行过度解读外,还特别提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落实“去杠杆”任务的大背景下,货币信贷增长的中枢水平可能比过去有所调整,对此也需要适应。这句话可谓意味深长,最直观的翻译仍然是,M2高增长的年代结束了,货币大放水结束了。

其实不用再去分析南京、苏州等城市最近的调控,也不用去分析它们成交量最近的腰斩,以及房价收入比到了何种惊人的程度。只需明白,失去了货币政策的支撑,房地产的各项数据其实早已经见顶,今年中国房地产的高潮期在上半年已经结束,房地产不可能再回到上半年的癫狂。但在经济增长前景迷茫的情况下,官方也不会刻意打压房地产,像一些人预测的暴跌的情况更不可能在今年出现。只是买房子投资的风险越来越大。

推荐阅读:

马光远:土地稀缺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最大的谎言

马光远:高房价这场战争,我们早就打输了

马光远:听说上海离婚要限号?

“中国经济网”财经新闻权威发布渠道

每日重磅新闻、经济报道、百姓身边热点故事。

ID:ourcec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读短新闻、纵览财经大事,尽享网络嬉笑怒骂

观财经走势,品深度解析,把脉理财人生

跟大大学习最标肿的扑腾话

(加微信 fashioning,拉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楼主| 发表于 16-8-27 02:45:35 | 只看该作者
万科A8月已上涨46.2% 姚老板“躺着”大赚255亿

一条财经 08月15日 20:08
阅读:2101
抢沙发
万科A股价今日以涨停收盘后,一举创出2008年4月14日以来的逾8年新高。自8月以来的11个交易日中,万科A有8个交易日上涨,与7月29日的收盘价相比,涨幅已经达到46.2%,这让一直持有万科A的广大股民“喜大普奔”!

【“一条财经”(微信ID:ytcj123)提要】

撰文:甄炜

万科A股价今日以涨停收盘后,一举创出2008年4月14日以来的逾8年新高。自8月以来的11个交易日中,万科A有8个交易日上涨,其中3个涨停板,与7月29日的收盘价相比,涨幅已经达到46.2%,这让这段时间一直持有万科A的广大股民“喜大普奔”,纷纷解套并有浮盈!


【正文】

万科A股价今日以涨停收盘后,一举创出2008年4月14日以来的逾8年新高。自8月以来的11个交易日中,万科A有8个交易日上涨,其中3个涨停板,与7月29日的收盘价相比,涨幅已经达到46.2%,这让这段时间一直持有万科A的广大股民“喜大普奔”,纷纷解套并有浮盈!

姚老板“躺着”大赚255亿

最舒服的赚钱姿势莫过于“躺着”什么都不做就赚钱!宝能姚老板正是“躺着”大赚了255亿。

被看做野蛮人的宝能“姚老板”,在万科股权之争搅得天翻地覆之后,又因为宝能买入万科A的平均成本只有15.95元而大赚特赚。截至目前,宝能累计花费约447.22亿元买入万科,其持股市值为702.56亿元,浮盈约为255亿元。

根据万科A25.06元的涨停价粗略估算,宝能9个资管计划目前已全部出现浮盈。其中,南方资本安盛1号浮盈约9.5207亿元;南方资本安盛2号浮盈约7.536亿元;南方资本安盛3号浮盈约6.239亿元;广钜1号浮盈约10.9亿元;广钜2号浮盈约1.90亿元;泰信1号浮盈约8.033亿元;金裕1号浮盈约11.52亿元;宝禄1号浮盈约9.193亿元;东兴7号浮盈约5.551亿元。9个资管计划累计浮盈约70.47亿元。


开盘即遭机构疯抢 谁在“买入”?谁在“卖出”?

今天一开盘,万科A就跳升高开2.94%,随后震荡走强,在逾19万手的买盘拉动上涨停,不久,买盘便升至逾49万手,开盘一小时成交额即突破70亿,当日总成交超78亿元,换手率达3.33%。

盘后龙虎榜显示,国泰君安广州黄埔大道营业部买入7.27亿元,华泰证券天津真理道营业部、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均再次上榜,分别买入5.32亿元、4.22亿元。机构席位大举卖出9.65亿元。

据了解,今日以7.27亿元居买入首位的是国泰君安广州黄埔大道营业部又“似曾相识”,与恒大中心仅数百米距离。

那么,机构背后,到底是谁家的资本有闯入了对万科A股权的“厮杀”?又是财大气粗的许老板?还是其他的资本大鳄?那么,大局卖出9.65亿元的机构席位背后又是哪路“神仙”?总之,资本是闻着血腥而来,眼睛里只有利润!


许老板为何加入“三国杀”?

当然,后来杀入“万科股权之争”战局的恒大许老板,虽然最初充当了姚老板的“解放军”,但现在看来,恒大旗下7个投资公司买入万科A的股份已经浮盈38.63亿元。可以说,资本逐利的天性获得了极大满足!

有分析称,恒大对于万科的觊觎,绝非在A股市场上这点浮盈,之所以进入进入这场“三国杀”,是因为怀揣“美好梦想”。

2016年,整个房地产行业繁荣,特别是北上深。万科在上述地区有大量的土地储备,其升值空间巨大。恒大所追求的,正是与万科强强联合带来的美好故事。

另外,恒大的资金流动性可谓极为宽裕。据媒体报道,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恒大与20家银行有主要往来,取得授信总额2736亿元,而该公司未动用银行授信额度达1545亿元。虽然巨额的银行授信并不能进入股市投资,但是其对于恒大主业的支撑,也可帮助后者在任何一场并购中没有后顾之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4#
 楼主| 发表于 16-8-27 02:47:31 | 只看该作者
从人口流入量看各地经济发展前景

曹景行 08月15日 17:03
阅读:53
抢沙发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城市凭借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和良好的就业机会对流动人口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那么,现阶段哪些城市的人口流入量正在逐步增长呢?

最近的人口调查发现,像早些年大量人口流入的浙江温州、广东的东莞、江苏的苏州,现在人口流入迅速下降。类似的情况我看到也有出现在别的地方。比如早些时候我去过的江苏无锡,就特别注意到当地的官员非常重视现在是人口流入还是流出,他们说到现在的人口流入的少了,而流出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其实这都反映了现在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当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的一个流向。而人力资源的流向往往是这个地方经济转型快慢以及经济增长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像温州、东莞、苏州这些城市流入人口数量下降,也意味着这些地方原有的加工型的经济在逐步的走下坡路,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而新型经济所需要的劳动力也不流向这些地方。这是一个中国经济调整当中的重要变化。但是让我们反思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思路:“是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做同样的事情?”

像东莞原来是以出口加工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深圳、广东地价贵,户口条件限制比较严格再加上生活成本高,所以当时很多加工企业流入到东莞主要就是既和香港、广州、深圳接近,但是又不是像那深圳广东地区的成本那么高,所以东莞能很好的发展下去。苏州、温州我想情况与东莞类似。


而现在情况改变了,像东莞来说,如果要转型成技术型的,高科技的产业区,人才主要还是集中在大城市里面,想要成为像深圳这样的腹地也许可能,可以转移一部分人才到东莞去做。但是想要靠原来的产业基础,整个的转型变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高科技产业基地,看来是不太现实的。说到底也就是人家为什么要到你哪里去而不到深圳去?这个问题过去解决了,人家可以回答的出为什么我要来东莞不去深圳,现在这个问题却没有答案。

同样对苏州、温州还有其他一些地方都是如此,所以中国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同样的发展,每个地方都有他命运,命运的根基是他的资源。有的地方以前发展快了今后也能发展快,而有些地方以前发展的快,今后就未必一定就能够保持,也未必一定要保持原来的那样的一种规模,或者形态。所以经济本身是变化的,是按照他的规律不断的在变动的。国际上的竞争是如此,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当然也是如此,而不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情的往往就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楼主| 发表于 16-8-27 02:49:28 | 只看该作者

康师傅被踢出恒生指数 市值已经折损千亿

面包财经 08月15日 15:41
康师傅 恒指 香港 分类 :财经
阅读:579 抢沙发
曾经的大牛股已经被遗弃?



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康师傅控股(0322.HK)将在9月份迎来自己的尴尬时刻。恒生指数公司近日宣布,从今年9月5日开始,康师傅控股将被剔除出恒生指数成份股,瑞声科技取代康师傅的位置。自2011年底入选到被剔除,康师傅只在恒指成份上待了不到五年。从入选至今,康师傅的总市值已经跌去了近千亿港元。

以下是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摘录的恒生指数公司最新发布的指数检讨结果。



香港恒生指数目前共有50只成份股,入选的皆是港股标杆性的大公司。入选恒生指数通常意味着恒指公司乃至市场的认可。包括腾讯控股、工商银行、汇丰银行、长和等都属于恒指成份。恒指公司会定期对指数公司进行检讨,剔除不符合标准的公司。

恒指公司的资料显示:康师傅控股于2011年12月5日被纳入恒生指数。当时康师傅正处于鼎盛时期,市值最高时超过1400亿港币。但最近两年,这家曾经的大牛股正在遭受市值暴跌、利润下滑的双重压力,当前总市值徘徊在400亿港元左右,几年之间已经折损了千亿市值。

在2011年之前的10年康师傅的股价上涨了超过20倍,成为港股最富成长性的消费龙头公司。自2012年以来,康师傅的利润持续下滑,股价处于持续的下跌之中。下图是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根据财报数据绘制的康师傅历年净利润走势图:



去年康师傅的净利润下滑了接近36%,今年一季度则再次暴跌超过四成。伴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和新增年轻人口锐减造成的人口断崖,康师傅以及他主要的竞争对手统一企业中国(0220.HK)最近几年都遭遇着较为严重的经营压力。

康师傅旗下业务不仅包括方便面,在饮料市场也占有相当高的市场份额。在如日中天的2011年,甚至接盘了百事可乐的中国区业务,成为方便面和饮料的“双冠王”。当主要针对年轻和劳动人口的方便面遭遇困难之时,饮料业务也面临压力。

今年一季度康师傅饮料业务收入11.92亿美元,同比下跌5.4%,净利润更是大跌36.0%,旗下的茶、果汁、水的销量悉数下跌。去年康师傅经营的以百事可乐为主的碳酸饮料销量出现了3.9%的下跌。今年一季跌幅更是高达6.9%。

从入选到被剔除,康师傅最鼎盛的时代是否已经黯然谢幕?除了康师傅之外,恒指成份股中最近两年遭遇市值大幅下跌、利润下滑的还包括联想集团、中国旺旺、百丽国际和利丰等。谁是下一个被恒指扫地出门的公司?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

免责声明

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请勿根据本文内容作出任何投资决策。作者不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好文 0 太水
阅读:579
分享:
分享0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下一篇:付费用户快速流失 有线电视成为摆设?
上一篇:恒大举牌万科有恃无恐 背后隐现三大BOSS
精彩评论:0

登录


随便说点什么吧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蒙牛利润锐减2.6亿 都是奶牛惹的祸?
中国进口石油少花两千亿 两桶油巨亏成国民福音?
台湾房事:台北房价连跌六个季度 薪资回到上世纪
更多文章
推荐文章RECOMMEND

回购后市值攀升480亿 李嘉诚再次精准抄底
面包财经 阅读:36万

四分之一国民吃“低保” 巴西人把自己吃穷?
面包财经 阅读:19万

降房价就这么简单 加拿大一击即中
齐俊杰 阅读:14万

从估值90亿到骗局被揭穿,女乔布斯的...
政商参阅 阅读:11万

富士康印度工厂投产 印度制造真的能逆...
面包财经 阅读:10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日榜周榜
1
中国进口石油少花两千亿 两桶油巨亏成国民福音?
国企亏损也许并不全是坏事
倪叔 2
你没能上清华,或许就因为你的父母……
政商参阅 3
一代摩托之王,巨亏十年,败坏80亿品牌,今沦为弃子
科技说说 4
数据造假引发融资危机,人人车或遭遇C轮死
国仁 5
iPhone 7说明书级的起底!
易宪容 6
上海楼市调控再加码,市场会如何反映?
面包财经 7
蒙牛利润锐减2.6亿 都是奶牛惹的祸?
土妖 8
网贷新政落地,P2P行业谁在裸泳?
娱乐硬糖 9
全中国最厉害的网络主播,为什么一半都是东北人?
深几度 10
都会无人驾驶了,百度无人车为什么还要去考驾照?



百度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下载 iPhone版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文章

关闭

联系我们:Baijia@baidu.com
百度新闻独家出品
相关频道

新闻首页 个性推荐 百度传媒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下载 iPhone版下载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2016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首都网络110报警服务


用户反馈
康师傅被踢出恒生指数 市值已经折损千亿

面包财经 08月15日 15:41
阅读:579
抢沙发
曾经的大牛股已经被遗弃?

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康师傅控股(0322.HK)将在9月份迎来自己的尴尬时刻。恒生指数公司近日宣布,从今年9月5日开始,康师傅控股将被剔除出恒生指数成份股,瑞声科技取代康师傅的位置。自2011年底入选到被剔除,康师傅只在恒指成份上待了不到五年。从入选至今,康师傅的总市值已经跌去了近千亿港元。

以下是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摘录的恒生指数公司最新发布的指数检讨结果。


香港恒生指数目前共有50只成份股,入选的皆是港股标杆性的大公司。入选恒生指数通常意味着恒指公司乃至市场的认可。包括腾讯控股、工商银行、汇丰银行、长和等都属于恒指成份。恒指公司会定期对指数公司进行检讨,剔除不符合标准的公司。

恒指公司的资料显示:康师傅控股于2011年12月5日被纳入恒生指数。当时康师傅正处于鼎盛时期,市值最高时超过1400亿港币。但最近两年,这家曾经的大牛股正在遭受市值暴跌、利润下滑的双重压力,当前总市值徘徊在400亿港元左右,几年之间已经折损了千亿市值。

在2011年之前的10年康师傅的股价上涨了超过20倍,成为港股最富成长性的消费龙头公司。自2012年以来,康师傅的利润持续下滑,股价处于持续的下跌之中。下图是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根据财报数据绘制的康师傅历年净利润走势图:


去年康师傅的净利润下滑了接近36%,今年一季度则再次暴跌超过四成。伴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和新增年轻人口锐减造成的人口断崖,康师傅以及他主要的竞争对手统一企业中国(0220.HK)最近几年都遭遇着较为严重的经营压力。

康师傅旗下业务不仅包括方便面,在饮料市场也占有相当高的市场份额。在如日中天的2011年,甚至接盘了百事可乐的中国区业务,成为方便面和饮料的“双冠王”。当主要针对年轻和劳动人口的方便面遭遇困难之时,饮料业务也面临压力。

今年一季度康师傅饮料业务收入11.92亿美元,同比下跌5.4%,净利润更是大跌36.0%,旗下的茶、果汁、水的销量悉数下跌。去年康师傅经营的以百事可乐为主的碳酸饮料销量出现了3.9%的下跌。今年一季跌幅更是高达6.9%。

从入选到被剔除,康师傅最鼎盛的时代是否已经黯然谢幕?除了康师傅之外,恒指成份股中最近两年遭遇市值大幅下跌、利润下滑的还包括联想集团、中国旺旺、百丽国际和利丰等。谁是下一个被恒指扫地出门的公司?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6#
 楼主| 发表于 16-8-27 02:50:3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究竟高不高?

不执着财经 张平 08月15日 14:10
阅读:82
抢沙发
企业的较高运营成本,主要是公积金上涨过快、税费过高、生产率低下等因素有关,与工资涨幅关系不大。所以盲目“降工资”达不到给企业“降成本”的目标。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中国劳动力成本问题研究》,指出:尽管劳动力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工资的持续提升是合理的,企业政策要提高经营效率而非降低劳动报酬。

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各项成本的急剧攀升,触发了当下劳动力成本是否过高的话题。引起了劳动者、企业家和政府三方面的高度关注,以至于中国劳动力成本过高将拖累经济增长的观点成为舆论争议的焦点。

现在,很多人力资源专家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广大中小企业投资增速骤降,主要是回报率快速下滑,这与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提高有关,并主张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就要率先压低职工工资。

而笔者认为,我们不能把成本和工资混为一谈,认为降低企业成本,首先要压低工资。而且企业盲目降低工资是很危险的,这不仅影响到居民收入增长、进一步恶化收入分配差距并带来宏观经济的失衡,也会给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那么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究竟高不高呢?

首先,企业税赋过高才是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由于政府所得过高,挤压了企业所得,使企业有一种劳动力过高的错觉。我觉得,企业税费过高才是导致企业负担过大的重要原因。2015年各种税收和行政性收费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高达15.1%以上。当前,企业所有成本中的第二大支出是税费,因此未来仍有很大的降税和减费的空间。

再者,在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中,增长最快的是住房公积金和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租金,2014年和2015年增速分别达到19%和10.1%,均为所有劳动力成本分项中增速最快的。可以说,强制执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使得企业不得不支付高额的住房公积金费用,从而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

同时,根据企业调研数据,企业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主要在垄断行业和高收入者中,低收入行业和普通职工却几乎不可能获得,由此带来进一步的分配不公。现在对于普通收入人群来说,公积金基本上是“有聊胜于无”。笔者建议,政府应逐步降低民企的征缴比例,并更多的开通公积金使用途径(比如可支付房租),以更好的惠及广大中低收入群体。

再次,我国劳动报酬增长是补偿性的。虽然近年来劳动报酬的增长略超过经济增速,但从较长时期来看,近年来工资增长不足以弥补居民过去应得的劳动报酬。在过去的37年间,人均GDP增长20倍,而城乡居民收入却只增加了约13倍。

此外,2000年后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近两年虽有所回升,但还未触及2000年时的水平,而且距本世纪高点2002年的53.9%还有较长距离。所以说,近年来居民的劳动报酬的快速增长是相对的、短期的和补偿性的,还没有达到改变劳动报酬长期偏低的程度。

最后,劳动力成本的适度上升,并不会使中国完全失去对外优势。从表面上看,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使中国制造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成本优势在缩小。但是,中国制造依靠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与一些东南亚国家相比,还具有较强的优势。在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背景下,不能再指望通过压低工资和消费不足的方式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而是要在不断提高百姓的福利的前提下,保证职工工资合理、稳定的增长。

现在我们必须要关注就业指标的变化情况。只要充分就业这个底线就能够守得住,日益提高的劳动者报酬不但不会阻碍经济增长,反而还会通过促进消费来拉动企业产品需求,并带来企业经营状况改善、政府税收的增长和劳动力报酬的提升,由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究竟高不高?若是按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例来看并不算高。事实上,企业的较高运营成本,主要是公积金上涨过快、税费过高、生产率低下等因素有关,与工资涨幅关系不大。所以盲目“降工资”达不到给企业“降成本”的目标。要想真正给企业减轻高成本压力,只有通过减税降费、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公积金征缴比例等式来降压。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楼主| 发表于 16-8-27 02:52:42 | 只看该作者
李嘉诚之举输尽英国 且含泪告别首富之位

刘誉儊 08月15日 12:11
世界经济 李嘉诚 英国 分类 :财经
阅读:108555 抢沙发
大众瞩目的世界首富李嘉诚今年将是他最悲伤的一年,中国已经把这位曾经的华人推向了风口浪尖,引人注目的英国脱欧大事件对李嘉诚的影响极为剧烈;



大众瞩目的世界首富李嘉诚今年将是他最悲伤的一年,中国已经把这位曾经的华人推向了风口浪尖,引人注目的英国脱欧大事件对李嘉诚的影响极为剧烈;虽然他创业近60年来,历经了无数次经济危机,但却从来没有今年遭遇到如此巨大的损失,在经过了英国惨痛的时间过后寝食难安,现在李超人开始表现出“老气横秋”的忧郁。对于国人来说是惋惜掺和痛恨,当初大量遗弃内地资产令内地人无法理解。做为商人的目的本就是以利益为主,只因自己误判了中国的经济导致,随后出逃中国转移到英国安居。恰恰这次铸就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败笔,惨痛代价的背后是令人心酸后悔觉悟。不堪回首,一切似乎都那么美好,那么珍贵,但是所有的一切,注定是黄粱美梦一场,不为当初只为现在李嘉诚的迷糊之举,而叹息。

笔者认为英国脱欧已经成定局,在未来三年内,英国及欧洲经济将会引来大批负面挑战。尽管李嘉诚再而三的出面否决自己未曾抛弃过香港及中国内地,但是,李超人的资产转移报表却一次次地出卖了他,赤裸在光天化日之下,从去年4月到今年4月份,整整一年时间李嘉诚已将过半数资产运输至欧洲,与此将旗下公司股份统统撤离中国。大举出手香港和中国内地资产,这些资产的市值,套现人民币后近八百亿元,全面投入欧洲市场,此时英国也是心急火燎连番收购,目前的李嘉诚已经掌握了英国30%的电力供应、25%的天然气等。在英国的总投资已达到了3900亿港元。如此手笔令全欧洲人叹为观止仰慕。



人有理想是好的,风险与意外无法预料,天有不测风云,人也有看走眼之时,当初的兴师冲冲,如今得到的只是惨痛教训。于6月24日英国公投退欧结果表明,李嘉诚带来的损失一箩筐。市场的直接冲击英镑暴跌以及欧元极速下降,直接受损失的是金融市场业务。整合人民币近百亿元,紧接着旗下上市公司不断受挫。李嘉诚之所以如此冲动完全是对中国经济的误判!他之所以这么急切往英国跑,根源还是认为中国经济不行了。

俗话说,阳光总在风雨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是称得上一个强国,虽然李嘉诚吃到开头蛋糕,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了,让他欲望坐立不安,他根本没有想过,中国即便是进入经济调整状态,仍然是世界上最稳健的经济体,仍然是世界经济最有力的发动机,数据表明2016年中国GDP更是增长7%,中国经济在世界地位将独占鳌头,相信在未来也是世界最大的经济市场。



他更没有想到自己误判了英国,根据世界经济评论英国脱欧,全球格局开启大裂变,中美双核时代加速降临。欧盟在争夺世界核心资格已经被逐出局,未来的世界是以美国和中国为主导核心。所以李嘉诚欲望又重新被打回内地。

曾是亚洲首富资产净值达到286亿美元的李嘉诚。经过这点洗礼后资产大幅缩水目前在亚洲排行老三,排在阿里巴巴马云和万达集团王健林之后。但是如今的山头已经被王健林和马云占领,这次李嘉诚回归内地我想也只是杯水车薪,徒劳无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楼主| 发表于 16-8-27 02:56:47 | 只看该作者
回顾8.11:人民币“贬值”一周年

港股挖掘机 08月15日 09:22
分类 :财经
阅读:21
抢沙发
回顾8.11:人民币“贬值”一周年

弹指一挥间,去年8月11日(简称811),人民银行推行汇率改革,将过去每朝早开出所谓中间价、以影响人民币汇价的行政手段,改为中间价跟随在岸价收市价,意味让人民币汇价近乎自由浮动。

当日人行突重手大幅低开中间价1.9%,引发外界对中国终“顶不住”贬值压力的恐慌崩堤,资金外流市场哀鸿遍野,一片非议声中,人币在岸及离岸价至今分别贬值6.6%及6.7%。

就如同一个妈妈教自己的孩子,当儿子小时候仍然未成熟,每朝早上都会“温馨提示”,要求儿子应有什么品行。当儿子长大,就会由他随便发挥所长,但儿子未必能快速适应。

人民币中间价大部分时间跟随在岸价收市价,人民币贬值之势持续,不过人民银行并未有放弃干预,只是由以往每朝“温馨提示”改为耗用外汇储备入市,以免市场化后的人民币汇价下跌,不过人民币汇价过去一年仍然贬值近7%,外汇储备也缩减近4,500亿美元。事实上,811贬值后,有国际投资者有预计人民币长远会持续贬值,对人民币资产更为警惕。

实际上“8·11汇改”悄然满周年,人民币汇改成绩如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特征更加清晰。有专家表示,未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因素不少,但总体看汇率波动会相对平稳。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减弱,会使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减轻。


投资者对汇率更敏感

当年香港投资者相当喜爱、赚息赚价的人民币存款,甚至不少人根本不相信人民币会贬值。笔者记得那一年港股大熊,朋友有戏言:投资港股,不如把港元换成人民币,一年收益率甚至还跑过了恒生指数。因为人民币一直升值多年,拿着港元资产真的好难受。不过,现在情况变了。

据智通财经了解,短短一年过后,由于汇价及息率不再吸引,香港人民币总存款量现缩减逾2,000亿元人民币,至约7,300亿元人民币。

内地投资者也急于将手上人民币资产转换,最直接的合法渠道是沪港通购买境外资产,一年下来,通过沪港通购买港股的额度也即将用尽。

同时,内地打击地下钱庄,严禁资金经兑换店流出至香港;又大力打击虚假贸易单据,以免部分外贸商,利用虚假凭证将资金汇出。年初时候,甚至有内地人到香港投保走资,原因是利用银联卡投保不受每年兑换5万美元限制,

2016年二月,内地银联设立每次刷卡上限5,000美元,希望以行政手段堵塞这个走资渠道。结果内地客新造香港保费由去年第三季保费仅72亿港元,升至今年首季近132亿港元。

事实上,人民币贬值后,内地客到港购物今不如昔,令香港已经疲弱的旅游及零售业雪上加霜。

不过人民币贬值7%,内地进口来货价理论上会更便宜,对纾缓通胀多多少少有帮助。杭州之致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郭江波说,过去一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对其进口业务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如果结算时间点把握不好,会造成一定损失。”



人民币不会持续贬值

一年后回望,香港银行界普遍认为,人币汇改确有需要,方向也正确,毕竟今年10月人民币将加入SDR,当局将一直“离地”的中间价,降回贴近市价水平,恢复其交易定价的实用功能,去除官方政策讯号色彩,值得去看好大方向,只可惜当日处理手法粗燥又欠解释,才令本来“并轨”的改革被误读为失守贬值。

渣打(香港)高级利率策略师刘洁亦指,新汇率机制令人币“减震”变为低波幅(low beta)货币,打消国际炒家兴趣,料第三、四季人币会靠稳每美元兑6.7及6.67人币水平。

法巴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相信,人币国际化虽不一帆风顺,但是“退路没有的”,短期内人币还会“继续贬值一点”,但不会持续性贬下去。陈兴动则指,倘美国9月加息,人币贬值压力会上升一些,但当局不会再容许一次性大贬,或持续性缓贬格局,汇率会保持基本稳定。

人币走势受进出口预期、资本出入、个人资产海外配置等多项因素影响,从美元贸易加权指数已升近10年高位看,再升空间有限,投资者亦会计算息升对债股成本影响及资金流的转变。

刘洁亦表示,脱欧后全球利率低迷,投资者对“仍有”孳息率的资产趋之若鹜,人民币虽贬值,但国债利率相对整个SDR篮子内资产回报仍吸引,6月份海外流入内地银行间债市资金创新高,相信资金流出情况会较年初缓和。

恒生银行执行董事冯孝忠认为,“8.11”前人币中间价离市价“成千点”,当日汇改虽令市场波动,但今日回望,特别是经过美元升浪及脱欧等外围震荡,一次性汇改市场化手段是成功的。



克服投资者对汇率浮动的恐惧

人民币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人民币作为新兴市场货币,应该同时反映自身经济基本面和海外风险;另一方面,在引入篮子货币后,虽然人民币贬值压力得到缓解,但是却让汇率走势脱离了基本面。

从本质上而言,人民币仍是新兴市场货币,而非避险货币。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副研究员肖立晟认为,在国际金融市场风险较高时,跨境资本会从风险较高的货币资产转向流动性较高的货币资产。

摩根大通认为,有迹象反映内地外汇储备及旧经济趋稳,市场对人民币的波动的敏感度已在下跌,估计人民币兑美元至今年底兑见6.85,相对现时约6.65再贬空间不大,年初时则估计人民币兑美元会贬值至6.9。

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尚未完成。由于当前的“收盘价+篮子货币”汇率形成机制有根本性的缺陷,它只能成为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作为一个大国经济,自由浮动将成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终极目标。

因此,美元和日元是典型的避险货币。中国经济虽然总量较大,但是金融市场并不发达,特别是外汇市场和国债市场容量较小,无法容纳海外资本大量流入。

因此,至少从目前来看,人民币在更大程度上是新兴市场货币。充足的外汇储备加上相应的资本管制措施,足以帮助中国央行守住人民币汇率底线。

更多港股及海外理财资讯,请点击www.zhitongcaijing.com(搜索“智通财经”);欲加入智通港股投资群,请加智通客服微信(ztcjk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9#
 楼主| 发表于 16-8-27 02:59:32 | 只看该作者
付费用户快速流失 有线电视成为摆设?

面包财经 08月15日 07:10
阅读:1498
抢沙发
曾经占据娱乐中心的有线电视越来越留不住年轻人了

你是在手机、电脑还是电视机前看奥运?

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习惯于在手机和电脑上收看视频时,有线电视正在流失付费用户。不少人家中的电视机,就像桌面上的花瓶,只是一件让人感到安慰的摆设;有线电视霸占娱乐时间的时代正在远去。

付费用户减少 观众正在离开有线电视

广电国网和格兰研究联合发布的《中国广电2016第二季度有线电视行业发展公报》显示:2015年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达到25108万户,触及天花板后增速开始放缓。2016年上半年有线电视用户仅增加268.9万人,不到2015年增加用户数量的五分之一。

更严重的是,很多接通了有线电视的用户并没有缴费。2016年上半年缴费用户减少了758.9万户,相当于同期有线电视用户增加数量的2.8倍。下图是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根据公报绘制的有线电视用户数量变化趋势图:


与此同时,有线电视设备也遭冷落。2015年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销量为2504.4万台,同比减少727.9万台,2016年上半年销量不及1000万台。

网络视频用户八年增3亿 手机和智能电视成有线电视最大敌人

除了付费客户流失外,有线电视还面临着第二道难题:网络视频对传统电视造成分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娱乐方式的转变,电视屏幕开启的次数逐渐减少。与之相对的是,手机网络视频的使用人数不断上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6 年 6 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 5.14 亿,其中85.7%的视频用户分布在手机端。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 4.40 亿,与 2015 年底相比增长了 3514 万,远超过有线电视用户增长速度。以下是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根据统计数据绘制的网络视频用户变化趋势:


同时随着智能电视的普及,有21.1%的中国网民使用电视上网,这也威胁到了有线电视的用户数量。

以优酷、爱奇艺等为代表的互联网视频企业正不断扩展自身产业链,往产业链上游延伸。尤其是近两年《太子妃升职记》、《余罪》等网络剧的大卖,更让各大视频网站把自制剧作为重中之重;这进一步将观众从有线电视中带离。资本实力强大的互联网视频企业加盟开发网上视频,让有线电视行业雪上加霜。

IPTV用户净增近2000万  电信三巨头联手夺食

有线电视还遭到了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联手阻击。

我国第一家有线电视网络股份制企业——天威视讯,在发布的2015年年报中称:2010年开始,随着三网融合的加快推进、IPTV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电视等新业态的快速崛起,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行业迎来了全面竞争。

此前,三大运营商就已对IPTV市场和TOO市场发力,使得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大幅增长。根据工信部数据:2016年1月至6月,IPTV用户净增1991.7万户,总数达到6581.2万户。《中国广电2016第二季度有线电视行业发展公报》显示,今年上半年OTT用户净增678.6万户,达到5298.6万户,两者用户总数为1.19亿。而这些用户,都是三大运营商从有线电视手中“夺”来的。

从中国家庭电视收视占比数据上看,尽管2016年上半年有线电视依旧是家庭最主要的视频收看方式,但增速已大幅度放缓,颓势明显。有线电视上半年较2015年占比增加了0.69%,而IPTV增加了4.71%,OTT增加了1.69%。后两者正在动摇有线电视的统治地位。


由于有线电视面临用户分流,多家运营有线电视业务的“广电系”上市企业也面临压力。财报数据显示:天威视讯2015年及2016年一季度,营收分别下降11.2%和3.25%。广电网络的营收增长速度由2007年巅峰时的80.98%放缓至2016年一季度的5.48%。华数传媒的增长速度由2014年的33.89%回落至今年一季度的8.16%。

面对有线电视的生存困境,中国广电开始寻求转型。就在今年5月份,获得了由工信部颁发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意味着其成为继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之后的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开始由有线电视业务向“无线化”转型。

种种迹象表明,有线电视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远去。在互联网时代,有线电视要面对的早已不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你还会每天打开电视机吗?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ID:mbcaijing)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楼主| 发表于 16-8-27 03:00:20 | 只看该作者
失而复得的3000点,赚钱越来越难?

郭施亮 08月14日 22:56
分类 :财经
阅读:476
抢沙发
失而复得的3000点,赚钱越来越难?

失而复得的3000点,赚钱越来越难?

我们可以关注到,在最近几个月的时间内,A股市场基本上离不开区间震荡的行情,而在此过程中,股市的核心运行区域大概在2750至3050点之间,而3000点也逐渐成为市场认可的新价值运行中枢位置。

以上证指数为例,年内4月13日创出了反弹高点3097.17点,而7月13日则创出了又一轮反弹高点3069.05点,然而,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内,市场并未从真正意义上突破自2638低点反弹以来的阶段性高点,更是没有把年初熔断政策影响下的跳空缺口给予回补。由此可见,在时下的市场行情中,还是离不开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性质,而在市场没有真正突破站稳阶段性高点之际,往往也意味着场外流动性不敢轻易大举进驻市场,而这也直接导致了近期市场成交量能持续萎缩的状态。

谈及股市成交量能的变化情况,往往对每一轮的上涨行情起到最直接的推动影响。然而,对于近期股市成交量能的持续萎缩原因,一方面在于场外资金的谨慎观望心态,而各路资金似乎等待着市场的突破信号,而后再采取加速进场的策略;另一方面则在于近期严监管的政策影响,尤其是缺乏明确界限标准的特停惩罚的频频来袭,由此大幅增加了游资机构的交易成本,甚至对游资持续做多的热情起到了致命性的冲击,而最终导致的结果,则是严监管模式下,资金无心恋战,而监管信号略见放松,却容易引发部分概念题材股票的快速回升。

不过,对于近期A股缩量上涨的表现,却让投资者的操作增添了不少的难度。与此同时,对于习惯于区间波段操作的交易者而言,他们往往对市场指数产生了一种恐高症,当市场进入3000点上方区域时,却容易让他们陷入谨慎观望,甚至是逢高止盈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以银行保险地产为主导的热点权重板块的快速拉升,却对市场指数的上涨带来了有力的推动。不过,在这类权重板块快速走强的背后,却并未快速激活其余个股的跟风上涨,而股市赚钱效应仍有待激活,而在这类占比市场权重很高的标的股拉抬影响下,却导致了市场观望情绪愈发浓厚,而市场赚钱难度似乎有所增加。

或许,面对股市3050至3097点的强压力区域,确实需要启动这类热点权重板块来助推市场的突破上涨,从而达到强行打破多空僵持的局面。但,对于场外资金而言,3000点上方的操作却显得趋于谨慎,而当市场得以有效突破站稳2638反弹以来的阶段性新高之际,或才敢于进行加速布局的策略。

但,对于中国A股市场而言,依旧离不开政策主导的特性,且在政策主导的环境下,也会给股市资金的流向造成直接性的影响。由此一来,对于场外资金,或部分投资者来说,时下他们最担忧的,莫过于他们加速进场之后,市场政策却再度收紧,或监管再度趋严,则或将让他们的操作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之中。或许,这也是他们迟迟不敢大胆进场布局的原因之一。

对于时下的A股市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打破多空僵持的局面,一方面需要政策监管环境的灵活转变,而过严的监管环境并不利于各路资金的加速进场;另一方面则需要有货币政策、股市内外部政策转向等因素的综合刺激,而例如深港通开通、沪港通额度扩容等消息,或有望成为打破阶段性多空僵持局面的导火索。但,归根到底,市场依旧离不开以存量资金主导的性质,而前期股灾风波对市场投资人心的修复仍未完全结束,市场阶段性的赚钱机会或许存在,但仍不宜过分乐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3 11: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