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湘峰 于 16-4-27 17:12 编辑
2016年4月27日,情绪指数:6.5
在公司待了一天,重读李兰妮的《旷野无人》,几年前看了一遍,虽有些触动,但谈不上强烈的共鸣,当时我还没学习认知疗法,是服药派的忠实信徒,认为那些什么积极心理学、心理暗示什么的都是小儿科,哄小孩的玩意,对非抑郁症患者的预防或是轻度患者的治疗可能有用,但对脑中化学递质失衡的中重度患者几乎就是隔靴搔痒,道理简单,谁不懂啊,尤其是我们这些病人,关键是我们做不到啊!
这段时间修习认知疗法,坚持每天认知日记,想不到大有功效。此次重读,注意到她的认知日记,虽然她用的不是伯恩斯,但治疗思想和技巧如出一辙,毕竟都属于认知学派的。看来她走的是正确的治疗方向,所以她能一度走出来,创作这本畅销书再次名扬天下(当然相信她的初衷并不在此,后抑郁时代的她已跳脱了功名的桎梏,而是为了自救及救他)。又在网上找到她的一些谈抑郁症的视频,如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等,感觉她的表现不如书中的她(其实这也正常),虽然她走出来了,但讲话时仍会有跳跃性思维和脑袋短路的情况,如口误、找不到合适的词等,另外逻辑性也不强,有虽散。本来正常人也会有这种反应,毕竟是上电视谈话,紧张在所难免,但毕竟她是一名久已成名、见过大世面、而且有丰富的词汇积累、口才出众的作家。这些现象我认为是抑郁症状(之前看长风视频也有类似情况)。此外感觉兰妮过于放大了抑郁症的患病范围和危害程度以及难治性,比如她认为抑郁症患者要么自伤要么伤人(她自己有多次自残经历)、永远也根治不了、每个人都有患抑郁的风险,此外她似乎将抑郁和精分等其它精神病归集混同在了一起,什么都和抑郁症挂上了钩。我相信她的出发点是希望以其严重性唤起公众对此病的关注,但过犹不及,这样可能反而会让公众更对患者产生恐惧和避而远之。尽管我们一再宣称十人中就有一个患过抑郁症,但毕竟人们对此病还有太多的不解和误解(当然有很多人是身在病中不知病),我们再倾诉如何痛苦,他们难以体会到,觉得不可理解,认为你在无病呻吟(比如铿锵三人行中的嘉宾之一许子东,就明显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不是说他不愿去理解,他试着去发掘和理解,但没抑郁过的他无法理解,倒是文涛,对此病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要深一些,他也分享了某次自己因强迫崩溃的五分钟的感受)。人们似乎更尊重并愿意帮助那些面对疾病保持信心和乐观的强者,而不是宣称自己如何如何痛苦的弱者。比如我们说抑郁症比癌症还痛苦,我相信很多健康人内心会不相信。所以,我觉得做节目时把握度效果会更好,既要让公众关注并认识到此病的严重性,又别让他们视抑郁症如洪水猛兽,而是要让他们相信只要引起重视,抑郁症是完全可以防治的,不要那么害怕。在这点上我觉得长风上节目时把握得比较好。
我写这些完全没有贬低兰妮的意思,相反,我尊重她,因为她身上有很多让我情感交集的地方,比如她是作家,而我曾是文学青年;她用写作和认知疗法自救,这是我正在努力的方向;她住在广州,就在中大校园内,我读此书时她可能就在离我不到五公里处;她书中多次写到在萍乡的外婆,我妻子老家就在萍乡,这是我每年必去的地方。等等。
以为兰妮完全走出来了,但从网上和她的节目能看到,她依然不断复发,依然在不断抗争,这有些让我灰心,我总是认为——或是强迫自己认为以保持虔诚和信念——通过认知疗法能让我完全走出来(这又是完美主义和非此即彼思维作怪吧),但其实如森田说的,也许我们真的要终生与抑郁为伴,所谓的治愈是相对的,就是说你能与它和平共处,不让它影响你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这也意味着,从外表看你一切正常,但你很清楚,你的灵魂中驻着一只魔鬼,虽然它关在了笼子里,但它时时刻对你虎视眈眈并不停吼叫,使你不得宁静,更要命的时,你不确定笼子是否能一直锁住它,说不定哪天,它会挣脱跳出来骚扰你,让你遍体鳞伤甚至夺走你的生命。
也许上面所写有些悲观了,来增强点5H-T,今天开心的事:1、在办公室安静上网、看书,没有任何人和事来干扰我, 我得以宁静地过完白天;2、不上项目时上班很自由,还有一份收入(尽管不高),这是令很多人羡慕的事。珍惜现在的时光,感谢主赐予我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