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旻旻 于 15-3-2 06:31 编辑
缅怀与电影同行的岁月
——影片《天堂电影院》观后
文/旻旻(图片源自网络)
这是一部将个人成长历程与电影发展史紧密交织的怀旧之作,讲述了电影与人生相伴成长的故事。
著名导演萨瓦多在意大利罗马接到母亲从故乡西西里打来的电话,闻知他的忘年好友艾费多去世的消息。如烟的往事一幕幕地从脑海涌现……
二战时期,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一座小镇上,人们的生活虽艰难、困苦,但是小镇的氛围却也宁静、安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自然而淳朴。八岁的多多(萨瓦多的爱称)在小镇的教堂里为神父当祭童。多多的父亲在苏俄前线失踪,母亲带着他和襁褓中的妹妹艰难度日。
一家名叫“天堂”的电影院是小镇上人们唯一的娱乐场所。神父负责公映影片的审查工作。老放映员艾费多每次都要为神父预先放映即将公映的影片,每当银幕上出现接吻镜头时,神父都会神经质地突张双眼,然后摇铃,示意艾费多将这段镜头删剪掉。而这一幕,又时常被躲在幕后的多多饶有兴味地偷窥到。
童年的多多,天真、顽皮、有趣,一双大眼睛流动着机灵狡黠的光芒。多多不仅酷爱观看电影,而且还渴望进入放映间亲自放映影片。他经常溜进放映间捡废胶片玩,还千方百计地缠着艾费多教他放映术,但是被拒绝了。直到有一次,艾费多来到多多的学校参加小学证书的考试,苦于做不出题目的他不得不向多多求助,条件是答应教多多放映电影。
影片中,有一段特技镜头形象地再现了多多对放映术着迷的心理:放映窗口是一只石雕的狮子头,随即狮口大张,喷射出一道魔幻般的蓝色光束。镜头向狮子头推上去,狮子的大口开合了几下,发出阵阵兽吼。在小多多的眼里,放映间赋予了电影以神奇的魔力。于是,他想方设法要进入其中,就是为了能学会和拥有这种神奇的魔力。
从此,艾费多教小多多学习放映术。多多则成为老放映员的助手,也是小镇第二个会放映电影的人,直到一场火灾。
火灾起源于一场小骚乱。容量有限的电影院不得不将一些热心观众拒之门外。为了让大家都能看到电影,老放映员艾费多利用折射的原理,将放映孔对准电影院外广场上的一面墙壁,使人们在露天环境享受到电影的欢乐。至此,影片也在人们的欢呼雀跃声中推向一个高潮。然而,紧接着悲剧竟发生了。在这次放映露天电影的过程中,易燃胶片引发了一场大火。小多多奋不顾身地冲进放映间,救出身负重伤的艾费多。
火灾使艾费多双目失明,电影院也化为灰烬。此时,买彩票中了大奖的奇奇欧出资重建了“天堂电影院”,而成为新电影院的老板。从此,再也不用神父预先审查镜头了,小镇的人们终于可以观看到接吻的镜头了。
“天堂电影院”不仅仅是小镇居民的娱乐场所,它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环境,从而与人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在电影院里,人们得以暂时地抛开现实的种种艰难纷扰,获得一种超脱尘俗的喜悦。电影院也是一个让人在黑暗中释放情感、尽情地放飞灵魂的所在。人们在电影院中体验各种生命情感,欢笑、流泪、恋爱、成长、死去。小多多也在电影的启蒙和陪伴下逐渐成长。
小多多成了新影院的放映员,双目失明的艾费多则过来与多多作伴。自此,两人结成忘年交,形影不离。在放映间,失明的艾费多也像个先知,他能“听到”影片中的故事情节,甚至还能感知到正在放映的镜头是否失焦。
艾费多为人正直、善良,同时又童心未泯,带着几许孩子气的天真俏皮。他读书不多却充满人生智慧。对小多多而言,艾费多既是忘年老友,也似一位慈爱的父亲。在艾费多的教导下,多多一边放映电影,一边仍继续着学业,直到长成一个英俊的青年。
一天,多多在街上用小摄影机拍纪录片,不经意间,一个美丽的少女艾莲娜走进了他的取景框。多多开始恋爱了。
艾费多带着宿命论的观点,给多多讲了一个“士兵与公主”的爱情悲剧。但是多多仍勇敢地去爱、去等待。他像故事里的士兵一样每夜守候在艾莲娜的窗台下,日复一日,风雨无阻,直到有一天终于赢得了艾莲娜的芳心,俩人陷入爱河。他们的爱情绚烂而纯真,不想却遭到艾莲娜的那个做银行经理的父亲的反对,将这对爱侣活活拆散。艾莲娜转学离开了小镇。萨瓦多也应征入伍。自此俩人失去了联系。
服完兵役回来的多多对爱莲娜的思念依旧、沉沦依旧。艾费多对多多说:“离开这里!人人都有所追求,每天待在这里,会把这里当成全世界,会相信事情一成不变。离开之后,过个几年,一切都会变……”、“人生与电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我已经老了,我不想听你讲,我要听别人来讲你”、“不许回来,不许想我们,不许回头,不许写信,想家时要熬住,忘了我们”、“要热爱你的工作,就像小时候热爱放映机”……。
多多接受了艾费多的劝告,离开故乡和亲人,到罗马开创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最终成为一个著名的导演。
中年的萨瓦多回到阔别二十多载的故乡,参加艾费多的葬礼。而“天堂电影院”也因观众稀少而停业。萨瓦多和小镇上的老人们共同目睹了影院最终被炸毁的场面。电影院从此成为人们对以往生活的美好回忆了。
家中,正在织毛衣的母亲听到门铃声匆匆去开门,毛线却粘在身上:“多多回来了,我知道是他”。织针掉在地上。脱线的毛衣被毛线一层层地拆解,如同一条思念的河流,悠缓绵长。多多早年的房间被母亲仔细保留着。房间里的格局、物品摆设都是多多未离开时的模样:儿时的自行车、旧时赏玩的那些胶片,往日的那些照片、小摄影机屏幕上艾莲娜的容颜依旧,多多的思念依旧,泪水依旧。
老友艾费多、母亲、旧日的电影、艾莲娜、失落的初恋……这些都成为了萨瓦多生命中剪不断的红线。而这根长长的红线在他阔别故乡二十多年后又把他牵回原点,使他在成为导演后重新坐回观众席,对着银幕上明灭闪烁的光影,追忆逝水流年。
影片的末尾,萨瓦多收到艾费多最后留给他的遗物:一盘剪辑好的电影胶片。当他把这卷胶片在银幕上放映时,才知道原来是早年间被艾费多剪掉后又重新组接起来的那些接吻镜头。在罗马的一家空荡荡的影院里、银幕上的光影明灭闪烁,舒缓的背景音乐响起,萨瓦多独自一人面对这些温暖的画面,在微笑中泪流满面。
在这部电影里,除了回忆多多的成长和情感历程,导演还通过设置“戏中戏”,依次向观众展现了一些经典影片的片断,从而回顾了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网上查阅资料而知,这些影片分别是:让·雷诺阿的《底层》、鲁奇诺·维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动》、弗立茨·朗格的《狂怒》、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等等。这些经典老影片在本片中的搬演,恰似历史极富人情味地回放。
影片中那个经常跳出来叫嚷着“广场是我的”的疯子,也具有非同寻常的象征意味。广场原本是一个属于大家的公共场所,而疯子却想独占它,把人们都赶走。当人们为老电影院毁于大火而伤心时,疯子却跳出来又笑又叫:“哈哈,全烧光了,你们看不成电影了。”在这部影片中,疯子正是一个与广大民众站在对立面的、狂妄邪恶的独裁者的象征,其必将受到人们的唾弃。
影片《天堂电影院》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将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与一种文化的发展历史紧密交织,讲述了个人与电影相伴成长的故事。在物质文明空前繁盛、人的情感却普遍感到失落的今天,重看这部怀旧电影,跟着主人公的回忆,好像自己也回到了儿时那个未被工业文明污染的纯真年代。回想起自己在儿时走进电影院看电影时的喜悦心情,回想起以往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自然、淳朴的情感,会从心底生发一种温暖的感怀。
(文/旻旻2013-11-5二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