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美惠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14-8-16 13:45:41 | 只看该作者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将播 三大亮点抢先看
来源:21CN综合| 2014-08-16 11:04:35|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

  腾讯娱乐讯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组织、指导,北京华影文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制作,第五代导演吴子牛执导,马少骅、萨日娜、张嘉译、宋佳、印小天、何琳等众星加盟的四十八集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将于8月8日在央视一套播出。昨日该剧在京召开看片会,广邀网络名人、资深媒体人以及专业领域相关人士参加了此次讨论会,并在会上各抒己见。关于这部史诗级巨作究竟有什么看点,小编汇总了在场名人的观剧感受,为大家娓娓道来。

  看点一:演员阵容“新奇”华丽 众大咖“神转身”


  本着不求“貌似”,但求“神似”的精神,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演员选择方面推陈出新,没有刻意选择特型演员出演国家领导人,而力求通过演员的演技来达到和伟人“神似”的效果。因此,观众可以看到一众实力派人气演员在剧中华丽转身。邓小平由国家一级演员,曾在《走向共和》、《汉武大帝》、《贞观之治》中有出色表现的马少骅饰演,实力派女演员萨日娜饰演卓琳,“视帝吸金石”张嘉译饰演习仲勋,而唐国强也将再度出演毛泽东。此外,宋佳、印小天、何琳等时装咖也将改头换面,在剧中“惊艳”亮相。

  看点二:“黄金”制作班底 打造暑期红色史诗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组织、指导,北京华影文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制作。导演吴子牛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有“嗜血导演”之称,曾执导《天下粮仓》、《贞观长歌》、《南京大屠杀》,凭《晚钟》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制片人高成生曾担任《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大型影片的执行制片人。而该剧的剧本则耗时三年打磨,全景再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

  看点三:花开两朵 既“高大上”又很亲民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截取邓小平1976年复出至1984年国庆阅兵的时间节点,全剧共分为“整顿科教,走向变革”、“实事求是、拨乱反正”、“发展经济,建设四化”、“百废待兴,城乡共荣”、“时代先锋,国际大潮”五个篇章,采用虚实结合的叙事方法,一条实线以邓小平家庭为主,正面表现改革开放初期共和国的风云变幻;一条虚线以巫刚、宋佳、印小天等小人物的命运为主,侧面讲述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以及普通民众的深刻影响。剧中既有“高大上”的中南海、大会堂、国庆大阅兵,又有小人物的悲欢喜乐,可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回顾改革开放历程,展现一代伟人风采,这不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而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正能量之作,央视一套黄金档2014年8月8日隆重推出,敬请大家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14-8-16 13:49:36 | 只看该作者
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正在热播。历史是一根松紧带,有张有弛,但更蕴含着人为的推动。领袖人物有时更像航船后的推手,在逆流时推它一把,在顺流时挡它一下,保证航船不倾覆、不跑偏、不折航。邓公的伟大,正是在于“顺势而为”这四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14-8-16 14:05: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22 05:40 编辑


张嘉译谈出演习仲勋:抓人物气质 追求神似

2014年08月16日 07:53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许青红




















8月7日下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座谈会暨首播仪式在京举行,并发布了一组[详细]


京华时报讯 8月15日,张嘉译雕漆工作室成立5周年纪念仪式在京举行。张嘉译表示自己并不是为了玩票,而是为了挽救这项濒临灭绝的传统手工艺,同时他也不打算靠这个赚钱,5年来连一件小件都没有卖过。
5年前张嘉译为了挽救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专门为中国雕漆大师级人物满建民投资成立了这间工作室。工作室成立至今已经创作出了多件重量级作品,每一件在艺术上和商业上都价值不菲。张嘉译说:“我第一眼见到雕漆就喜欢上了,雕漆有1400年历史的手工艺,应该得到大家广泛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已经快失传了,我碰到满师傅的时候他是在为商人打工,并非做自己想做的东西,所以我决定和他合作。”
张嘉译表示不是为了赚钱,“这5年都是在纯投入,投入精力、资金,一件艺术品在商业化的运作中应该是宽松的环境,所以连一件小件都没卖过,每件都要留下。”张嘉译表示,自己的原则是不需要靠它赚钱的时候,“尽量不用它去赚钱”。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正在热播,饰演习仲勋的张嘉译也备受关注。张嘉译表示他主要追求神似:我看了一些资料,包括纪录片。我在跟导演聊的时候也是说从形象和化妆上尽量去靠近,最主要的是神似,抓一个人的气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14-8-16 20:54: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22 05:47 编辑

邓小平之女:父亲教育没大出息要有中出息、小出息

2014年08月16日 19: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邓小平之女邓林(左起第三位)与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部分演员
原标题:邓小平教子女:没大出息要有中出息、小出息(图)
中新网北京8月16日电(上官云) 16日下午,《春天的故事——全国版画艺术精品展》开幕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邓小平之女邓林出席活动并接受记者采访。她表示,父亲的愿望始终都是让百姓富裕、国家强盛,无论何时都是如此,并且还曾教育孩子们要为国家做贡献,“没有大出息,也要有‘中出息’和‘小出息’。”
影视剧表现邓小平:演出“精气神儿

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日子,相关纪念活动纷纷举办,这其中就包括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邓林充分肯定拍摄这部电视剧的意义,“宣传邓小平不是为了宣传他个人,而是国家的事情,目的是为了祖国和人民。前期中央文献研究室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作为家属应责无旁贷支持。”
邓林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她听闻剧中邓小平的扮演者马少骅拍戏累病了,又有点高血压,便用天麻卧鸡蛋给马少骅送来。这个细节得到马少骅证实,他告诉记者,那是邓大姐亲自端到他手上的,“我们拍戏她也不干涉,就一直远远看着。我现在还保留着大姐给我的纸条舍不得丢。”
为了力求精准还原一个真实的邓小平,剧组经常去邓家请教一些邓小平生活中的细节。邓林说,有时候会问邓小平这个时期穿什么衣服,什么时候该有什么笑容,对儿子、孙子(态度)如何,平时怎么要求孩子们,而家属们便一一提供,有时也会有修改意见。
“我们把真实的场景和当时的环境提供给(剧组),但是父亲究竟想什么则要靠演员对其精神世界的理解,了解他面部表情是微笑还是大笑。这些随着不同历史场景会有不同变化,演员好坏就看这一点做得好不好。”邓林表示,“要表现邓小平,把精气神儿演出来就对了。”
点赞主演演技:对人物表现拿捏很准确
随着电视剧的热播,曾有观众提出,生活中的邓小平是个不太爱说话的人,但是剧中讲话戏份比较多。邓林表示,家属们对此并无异议,“要不说话那戏还怎么演呢?”
邓林总结,这部电视剧遵从了一个非常好的原则,即“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她解释道,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述全部是真实的,而生活中的事情可以“编”,“这样演员才有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与演技的机会。”
“比如我妈妈(卓琳)是个非常和善的人,我觉得这点萨日娜不错,人家绝不抢镜头,该出来才出来,要是把邓小平的戏夺了可不行。”玩笑过后,邓林郑重地表示萨日娜和马少骅都演得非常好,“拿捏得很准确。”
“萨日娜演我妈妈也挺像。(这俩人)一个是我爹,一个是我妈,真好。”说着,邓林拉着一同出席活动的萨日娜与马少骅的手笑着调侃。
父亲的愿望:让人民幸福、国家强盛
电视剧的热播再次引起民众对邓小平的关注,好奇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孩子相处。邓林回忆,父亲不是那种特别认真、非要子女如何如何的(家长),“父亲曾经把孩子们招呼到一起讲过道理。他提出,你们应该对国家有贡献,没有大出息,也要有中出息和小出息。就是平常很普通的一些语言,让我们受益匪浅。”
子女们一直遵从着邓小平的教育。身为长女,邓林一生中受父亲的影响很大。她表示,作为中国公民、作为邓小平的女儿很骄傲,“虽然我现在七十多了,但是我爸爸七十五岁才搞改革开放,我们要继续努力、继续生活,看着我们祖国的光明未来。”
邓小平去世已有近二十年,邓林感慨地说,父亲留下的最宝贵精神财富就是要让老百姓富裕,大家生活快乐,国家强盛,并且具体体现在(他的政策)实施过程中。邓林认为,父亲从参加革命起,包括去法国勤工俭学,都抱着这个愿望,始终不渝坚持到最后。
“不管他采取什么政策,不管是在打仗还是和平环境,父亲始终就一个理想:要让中华复兴,这个理想我们要一直坚持下去”,邓林坚定地表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14-8-18 07:44: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22 05:46 编辑

《邓小平》出现争议是好事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开播以来,很多以往影视剧的“雷区”被大篇幅展现,由此引发的解读与争议与日俱增,其中既点出了一些电视剧的“硬伤”,也不乏一些过分苛求真实而造成的误读。但无论如何,在当下的中国,这样一部电视剧所能带来的大范围讨论和争议,其本身的积极意义就足以让人鼓掌叫好。



2014.8.18/ Vol.1472


任何可能与历史存在偏差的细节,都在被争论史实:粉碎四人帮,究竟是毛泽东的“遗志”还是“部署”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播出后,“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这一句台词引发不少网民争议。对于网络上出现的这些争议,《邓小平》剧组剧本制作团队和专家顾问团队向媒体提供了一份“红头文件”——中共中央通知(中发[1976]16号)。

构成《邓小平》剧本制作团队写出“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这一台词的依据,主要来自于该文件第三部分的这一段话:“一九七五年五月三日,毛主席就指出:他们的问题,‘上半年解决不了,下半年解决;今年解决不了,明年解决,明年解决不了,后年解决。’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继承毛主席的遗志,代表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采取果断措施,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消除了党内一大祸害。”

对比《邓小平》的台词和文件,两段话有相通之处,即“:),继承毛主席的遗志……采取果断措施”,而不同之处即在于是否强调了毛主席的“生前部署”。考虑到当时政治局势的复杂性,无论是“继承毛主席的遗志”还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都可以看出当时党内对于延续当时政治路线、确保国家稳定的考虑和需要。



手法:一场大雨和一句壮语引发“挑刺”

电视剧的第一集就是一场大雨中对“四人帮”的抓捕行动,有外媒和观众却指出,历史资料显示1976年10月6日当天并没有下雨。对此导演吴子牛解释说,当天确实没有下雨,但是为了烘托当时的政治气氛,这场雨属于艺术创作的部分。“当时的中国在风雨飘摇中寻找方向,整个国家是悲哀的。”吴子牛说,“我认为中国是在粉碎‘四人帮’后才迎来曙光,所以在抓捕时设计了这场雨,而第二天就是个大晴天。”

此外,剧中邓小平得知“四人帮”被捕的消息后,表示“我可以再干20年”,历史资料却显示邓小平说的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吴子牛表示,根据叶永烈的记录,邓小平当时确实是说“我可以安度晚年了”,但“我可以再干20年”这句话他也说过不止一次。吴子牛透露,最早的剧本写的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这也是他个人喜欢的版本,因为当时对邓小平来说,粉碎“四人帮”意味着他可以活下来了。至于后来修改成“我可以再干20年”,是创作团队想要借此体现邓小平的政治抱负。



人物:邓小平的话怎么那么多?

最多的争议集中于邓小平的性格,众所周知他少言寡语,情绪不外露,但在剧中,马少骅饰演的邓小平不仅话很多,而且言辞激烈。对此总编剧龙平平表示,“真实的小平同志少言寡语,他不怎么说话,但不是不说话,翻翻邓选,他的原话比剧中更尖锐激烈,他做出来的事情让人吃惊。”龙平平举例证实,“记录中有这样的场景,一次集体照相之后邓小平把某位同志留下谈话,一说就是两小时,整理记录下来不用改,就是一整套理论,临时想出来的?谁也不知道。如果按生活原貌不做艺术处理地去演,就好像把伟人神话了,但事实就是这样。他要么不说,但一定都在脑中装着。要说,就石破天惊,对国家有重要影响。”



硬伤:1976年的烟盒“有害健康” 1978年出现“高三学生”

一些微小的细节也被网友发现,剧中邓小平1976年抽的“大前门”烟盒上竟然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对此导演吴子牛称:烟盒是我们的疏忽,我们之前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发现时离播出仅有两天了,要是发现得早还来得及改正,下次我们一定会修改掉。而在另外一集中,演员在1978年抱怨“现在高三的学生不会做一元一次方程”,但实际上当年还没有高三。毛泽东早年缩短学制,中学变成4年,“高三”至少到1979年之后才出现。对于这样的硬伤,主编剧龙平平也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如此多的争议,缘于公众对其“高度期待”把文艺作品当社论,自然怎么看都不对


网上关于这部电视剧的争论,几乎都以“绝对真实”为出发点。但电视剧作为艺术创作,固然要遵循历史的真实,但根据相关史料还原历史场景,也是各国历史题材剧中较为通行的做法。只要发生这些情况的大背景是真实存在的,至于写什么来表现,则由编剧来加以发挥了。毕竟,这是一部文艺作品,不能拿它当社论看。

《邓小平》的编剧黄亚洲介绍:这个戏的编剧工作,始终在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指导下进行,近四年都是这样。中央领导也对这部戏很支持,换句话说,要是没有中央领导的意见,这部戏的创作也没有那么快就立项。看的材料那当然是海量的,书籍与网上各种材料都有,关键是取舍。总体还是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



将这部剧看成“政治信号”也有点高估

《邓小平》时间跨度从1976年到1984年,首度呈现了当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胡耀邦两人的艺术形象,被许多观察者视为打破以往部分敏感话语禁忌的重要作品,因而具有不同于一般主旋律电视剧的特殊政治意义,甚至被视为最高层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信号。但如果仔细分析,这部剧对权力斗争的写实力度,它不如王铁成主演的电影《周恩来》,甚至也不如前两年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II》有关1976到1984的部分,在情节上也没有突破电影《邓小平》。

其实,如果要认真解读这段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一方面,需要制作方大胆地、诚恳地基于历史档案,真实地还原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的行动。这些行动的动力毋庸讳言有权力斗争的因素,这是高大上的政治修辞遮蔽不了的,也是所谓将伟人生活化、性情化的表现手法替代不了的。另一方面,也需要制作方踏实地去观察政策变迁影响之下的市井百态,通过第一手的调查和访谈找寻第一手的资料,而不应满足于小岗村之类的模式化故事。在改革36年之后,改革的历史叙事和改革的对象目标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当下,简单地以怀旧的方式高唱以往的改革颂歌,是否能够担负起“改革信号”的重任,着实有待商榷。



这部剧更不是中国版的《纸牌屋》

而那些对《邓小平》抱有政治揭秘期待的观众无疑在第一集里看到了光亮。骤雨如织的夜晚,荷枪实弹的战士,面色凝重的指挥官,神秘莫测的8341部队,冲破雨幕的军车,在粉碎四人帮的段落中,这些密雨惊风的中共高层博弈,正式出现在了中国自产的电视剧里。虽然表达空间有限,但这已经冲破诸多的禁忌,足以调高观众的期待值。

但这样的期待很快就被证明是一厢情愿的念想,粉碎四人帮之后,整部剧很快就转入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阶段。剧情兵分两路:一路是高层人物循规蹈矩,说着文件记录和报章记载的话;另一路是基层的几户人家,折射高层的动向和社会的变迁。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太过宏大和抽象,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这部剧的文献纪录片的气质日浓。幸亏还有基层那一群人,可以哭,可以笑,可以骂人,可以笑着流泪,也可以哭着欢笑,这才把“剧”的身份保留。



《邓小平》出现争议是一件好事争议让一些话题“禁区”被打破


在1979年到1984年这段时间中,邓小平作出的一些决策影响中国人的生活乃至决定中国未来走向,尤其今天当中国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之时,人们审视历史经历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议论与认识,要让大家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很难,因此产生争议再正常不过。而从长远看,这种争议出现无疑蕴含了更多的积极意义,长期以来,“文革”以及一些领导人功过的话题在中国形成了一个个禁区,几无讨论空间。《邓小平》高调问世,或将在全民讨论的氛围中突破这些禁区。如能如此,则是这部电视剧所能带来的最大福利。



争议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那段历史

正如导演吴子牛所言:《邓小平》是一部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它的现实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它和今天国家以及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这部剧能够如期播出,既是中国政治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进步。而在网上参与这部剧讨论的人群中,有很多是80后、90后的年青人,他们对清宫、后宫争斗的事情说起来如数家珍,但对领导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的领袖却非常陌生。而他们今天的生活恰恰和这段历史密不可分,过去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又被造就成对这段历史最为陌生的人群。多看看这部剧,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无疑可以帮助他们思考这个国家的现在和未来。体会中国走到今天的沉重脚步,看到那些坑坑洼洼的脚印有多么艰难。



不管有没有这部剧,中国的改革都将向前

该剧播出后,曾有外媒断言这是中共的一部“宣传大戏”,因为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正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可否认这部剧确实是今年纪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确实能够传达出中国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的信心,但毫无疑问,不管有没有这部剧,也不管改革路上有多少阻力,中国的改革都会继续向前。从历史的演进看,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虽然产生了不少新问题,但终究会在继续改革中得以化解。如果说邓小平有什么理论体系的话,改革开放就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探索思路,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何的探索都是值得欢迎的。这就是邓小平开放的理论体系,也给后人的改革,提供了无限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14-8-18 07:4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22 05:49 编辑

盘点曾撰文纪念邓小平的高官 李鹏回忆初次见面



2014-08-18 02:44:32
来源:新京报



2

  8月16日,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宜昌新华书店内全新包装待售的《邓小平传》。图/CFP
  近日,多名高层领导,在《求是》杂志、《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撰文,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
  据中办、国办1996年公布的关于举办已故党和国家领导同志诞辰纪念活动的通知,“发表纪念文章”属于纪念活动方式之一。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和110周年两次活动,已有至少12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撰文回忆邓小平。
  进入8月中旬,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活动开始升温。
  最近出版的2014年第16期《求是》杂志,推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专题,刊发了5篇纪念文章。
  本次诞辰纪念已有2位领导人撰文
  《求是》杂志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机关刊物。据媒体报道,《求是》作者队伍领导干部云集,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文章占总量的40%以上。领导人在《求是》发表文章有稿费,与普通作者的稿酬标准一样。
  本期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系列文章,作者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中央外办原主任刘华秋,军事科学院院长刘成军和政委孙思敬。
  其中,胡春华和曾培炎为现任或前任党和国家领导人。
  上述系列文章,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外交、军事等方面评价了邓小平的功绩。
  8月13日,《人民日报》刊文《伟人光辉一生的真实记录—关于邓小平同志一些档案文献的回顾》,记述了作者1992年在莫斯科发现邓小平自传的经历。
  该文作者署名王刚,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负责组织中央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于1990年至1999年先后担任中央档案馆常务副馆长、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等职务。
  《求是》、《人民日报》刊发纪念文章
  1996年,中办、国办发布关于举办已故党和国家领导同志诞辰纪念活动的通知。
  根据通知,不同级别的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诞辰逢十、逢五十、逢百周年,通过发表文章、中央召开纪念座谈会、中央召开纪念大会等活动纪念。
  2004年,逢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中央以高规格纪念。
  当时有多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撰写纪念文章,同样选择刊发在《求是》杂志和《人民日报》上。
  当年第16期《求是》杂志,同时刊登了6位原党和国家领导人纪念邓小平的文章: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光召,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
  2004年8月17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刊发了一篇近7000字的文章《难忘小平》,作者是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
  邓小平的战友、中共元老薄一波为《人民日报》撰文,回忆抗日战争初期,邓小平在太行山工作的几个片断。
  当月,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也在《人民日报》发表纪念文章,回忆1950年7月与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的交往经历。
  撰文者大多与邓小平有交集
  新京报记者观察,撰文纪念邓小平的领导人,大多与其有交集。
  主政广东的胡春华为《求是》撰文称,“30多年来,在:)的正确领导下,广东沿着小平同志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南粤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广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创建经济特区,鼓励广东先行一步、大胆探索。”
  曾培炎的文章标题是“重温邓小平理论 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早在2004年邓小平百年诞辰时,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曾培炎在“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开幕式上,谈过自己学习贯彻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体会。
  本次参与撰文的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本身是一位历史研究者。他曾对畅销书《邓小平时代》提出过80多条史实及文字考订。
  10年前撰写纪念文章的领导人中,很多人和邓小平长期共事,因此除了评价邓的历史功绩外,文中的诸多细节还原了一个形象生动、饱满的邓小平。
  比如,李鹏在文中提到了最初见到邓小平的情景:“我最早相识邓小平同志是在1945年,他从前线回到延安,参加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他满怀深情地对我说,我和你父亲很熟,在上海一起做地下工作,后来他在海南岛牺牲了,很可惜。”
  粉碎“四人帮”之后,1977年7月,邓小平再次复出。4个月后,迟浩田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向身兼总参谋长的邓小平同志汇报工作。迟浩田在纪念文章中写道:“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小平同志。他亲切地鼓励我说:‘我就是要选个年轻人,给我们这些老家伙当‘替死鬼’。你要大胆地工作,不要有畏难情绪,天塌不下来。”
  本版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 关庆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14-8-18 07:48: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22 05:57 编辑

[tr]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自8月8日在央视一套开播以来,备受关注。日前,该剧总编剧、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邓小平研究专家龙平平,剧中邓小平的扮演者马少骅、演员印小天等主创人员接受了笔者采访,生动地呈现了这部“全景式邓小平剧”的产生过程。
  多方面超越以往同题材电视剧
  不同于以往以邓小平为主人公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情景细节、故事的讲述视角以及公众所关心的“脱敏”等方面都超越了过去的同题材电视剧。
  “这部剧的创作历时4年,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龙平平说,拍摄一部全面呈现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重大贡献的剧作,是许多人多年的愿望,但由于题材特别重大,困难重重,始终没有完成。200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时,中央文献研究室受命来牵头组织创作这部以邓小平为题材的电视剧。“2009年2月,领导同志交代任务时,提前给了一些指导性意见,总共有三条:第一,希望该剧的时间段放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之间;第二,这部剧的核心要反映邓小平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形象:第三,除了反映邓小平的个人贡献外,还要反映国家整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龙平平说。
  在过去的10年里,虽然许多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里都涉及邓小平的生平事迹,但以他为主人公的电视剧并不算多。根据部分资料,主要有《童年邓小平》、《邓小平在会昌》以及《邓小平在重庆》等。这3部电视剧都只是选取了一个较短的时间段或只是邓小平早期经历的一部分。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则表现了在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间段里的邓小平。此外,2003年公映的电影《邓小平》也是由龙平平等编剧的。龙平平说,该剧采取了“研究家加作家”的合作方式,因为毕竟这部剧不是历史,而是电视剧,先后有许多作家为这部剧的创作做出了贡献。
  这部剧表现了邓小平在1976年至1984年这8年时间的杰出表现。龙平平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所有人都和邓小平有缘。无论是谁,无论多大年纪,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只要是中国人,在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起重大作用的事情,一定可以追溯到小平同志。如果没有他的一些政策,你所遇到的这些事情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创作过程中的彷徨与突破
  从剧本创作到拍摄成剧,这一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我们也曾失落、彷徨,也有想甩手不干的时候”,龙平平说道。剧本创作历时4年,拍摄112天,这个过程“非常艰难”。龙平平坦言,“因为这段历史离我们太近。历史学的一条行规是:当代人不写当代史,因为需要沉淀。可该剧就是当代人写当代人。”
  他说,剧本中人物众多,至少50多位有名有姓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剧中出现过,怎样呈现这些历史人物就是一大难题。“尽管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是核心,但这也应该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集体智慧和劳动成果。”最终该剧达到的效果,被著名影视评论家李准称赞为“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剧作就是改革开放的光荣榜、英雄榜。”该剧对事件的描述也很难。1976年到1984年里的许多事件,“有的有结论,有的没有结论。今天我们进入了社会结构的多元变化时期,审视过去的经历和历史时很难让大家产生统一的共识。”所以,整个创作就是不断研究、解决难点的过程,艰难前行。
  与之前的同题材电视剧相比较而言,该剧呈现了更多的情景细节。剧中全景式地描写了邓小平与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情景。例如,剧中邓小平回忆当初是怎样追求卓琳的,想到动情处,不禁拥抱卓琳。以往的剧作从没有详细地描述这一段历史。同时,正像导演吴子牛所言,该剧描写邓小平,采取的是平视而不是仰视的视角。剧中的邓小平是生活化的政治家,生活化的凡人:一位为瘫痪儿子擦背的父亲,一位弯着腰去够收音机的老爷子。
  “越深入了解当时小平的处境,越深入了解当时国家的环境,内心就越激动。” 剧中邓小平的饰演者马少骅说,“我不担心表演技术能不能掌握或者外形像不像,最担心够不上小平同志的思想、胸怀和情操。”马少骅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要达到‘怎么演怎么是’的境界,我必须把自己完全投入,才能掌握我要刻画的这个人的行为逻辑,他的性格,他的情感世界。”他说。该剧还通过以印小天饰演的知识青年田源为代表的一系列虚构人物,呈现了普通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图景。印小天说,“现实生活中,我们这代人对邓小平了解不多。我一看到剧本就被打动了,因为剧本就像揭秘档案一样。所有人都不应该忘记历史,也应该了解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人,这对个人和国家都具有正能量意义。”
  “脱敏”的尺度目前已经破天荒
  当被问到剧中有关“脱敏”的问题时,龙平平说,目前已经达到了破天荒的程度,也有很多人关注的就是该剧的“脱敏”问题。对于很多事件,人们的认识尚有不同,也很难把握。龙平平认为,这8年间的“大事件不能落”,也想过“不碰”,但后来觉得,当代人写当代事都写不清楚,是不负责任的,所以后来在剧中就没有回避。比如,剧中提到了“逃港”。龙平平谈到,其实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广东调研,并瞻仰了邓小平遗像。“习主席也多次谈到逃港,连习主席都不回避,我们有什么好回避的?”“敏感不敏感,首先是你的立场、观点;其次,重要的是客观。”“比如华国锋,这8年,如果没有华国锋是说不过去的。也没有人提出‘华国锋就算了吧’的看法。”
  龙平平说,“从剧本审查到片子审查,我们一路畅通。尽管审查严格,程序很多,但没有遇到任何刁难,遇到的都是支持。”他透露,这部剧在公映前,曾制作了大量光盘送给上百人审查,范围很广,结果一路放行。“我多次送片、送稿审查,这次是最顺的。”
  欧维维 苗 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14-8-18 07:50: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22 05:57 编辑

《邓小平》编剧谈为何只写到1984年:之后太难写了






该剧描写的时间段主要是1976-1984年间。为什么写到1984年呢?“因为1984年以后太难写了,”该剧总编剧龙平平坦言。

主创人员接受采访(左:主编剧龙平平;中:邓小平饰演者马少骅;右:田源饰演者印小天)

马少骅饰演邓小平

电视剧《历史转折的邓小平》,8月8日在央视一套开播以来,广受关注。该剧描写的时间段主要是1976-1984年间。为什么写到1984年呢?“因为1984年以后太难写了,”该剧总编剧龙平平坦言。

该剧总编剧龙平平,现年58岁,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第三编研部的职能,就是“编辑邓小平、陈云的著作,撰写其年谱、传记,研究他们的思想、生平”。龙平平研究邓小平已有二十多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龙平平说自己不是第一次当编剧了,2003年电影《邓小平》也是他做编剧。电影中就是写到1992年。但他感觉“把握不住”,有些事“写书还可以,要演出来很难”。

对电视剧《历史转折的邓小平》,公众比较关心的是“脱敏”。龙平平认为,目前“已经是破天荒了”。

原编剧两度创作剧本被弃

龙平平称,早在10年前,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就有许多电视工作者想做这部电视剧,但因“题材重大,难度也比较大”,在创作中遇到很多困难,最后未能完成。

凤凰网查找过往资料,发现最早开始筹备拍摄《邓小平》是在2001年,当年,中央重大革命历史影视题材领导小组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会上明确提出,必须集中精兵强将投入拍摄制作,于2004年保质保量地完成《邓小平》。

当时定下的编剧,是写过《小平,您好》的著名编剧王朝柱;导演是金韬,扮演邓小平的是上海演员潘玉民。当时的导演金韬称,剧组遵循的一个创作原则是“凡是还健在的历史人物一般不应出现在荧屏上”。

当年电视剧已经进入摄制阶段,但最终未能有成果。有知情人告诉凤凰网,王朝柱两度创作和修改的剧本被弃用,原因不明。

此次电视剧《邓小平》的助理编剧周锟介绍,这次剧本一稿约60万字,大幅度修改至少三轮。原定的是52集,最终播出是48集。“集数变化也有多次,还有60多集的版本,”周锟称。

编剧都是“拿工资专门研究邓小平”的人

龙平平称,这次他编写《邓小平》剧本,始于2009年,有关部门决定请中央文献研究室牵头制作这部电视剧。

“2009年2月,领导交来这个任务,并有三条指导意见:一是时间段定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二是核心反映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形象;三是要反映国家总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理解为,要反映邓小平的时代。”

之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给中央文献研究室,是因为该机构第三编研部的职能就是研究邓小平,过去叫“邓小平研究组”,大概不到二十人。按龙平平的形容,这些人就是“拿工资专门研究邓小平”的职业邓小平研究者。邓小平文选、著作等,大多数都是由这个部门编辑。过去反映邓小平的影视作品,绝大多数也是该部门参与创作。

龙平平称,为了让电视剧更好看,他们采取了“专家和作家相结合”的办法,“我们是邓小平专家,主要是抽象思维,但现在这个任务是文艺作品,是形象思维,所以要请作家来帮忙。”他说,创作剧本四年中,很多作家都有参与。

“有过甩手不干的想法”

剧本创作历时四年,龙平平的形容是“非常艰苦”,因为这段历史“离我们太近”:“我们学历史的行规,是当代人不写当代事。”

最难的首先是人物。改革开放,邓小平是首功,“但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是集体智慧,不能抹杀那一代革命家的贡献,”龙平平说,电视剧中,至少出现了50个以上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有些人还健在。他认为,要写成“改革开放的英雄榜”,是创作目的之一。

另外,描述事件也很难。该剧描写的是1976-1984年这八年的事情,是“新的革命开始的八年”,对中国现在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会影响中国的走向和未来。

这八年里,很多事情“有的有结论,有的没有结论,”龙平平说,今天中国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审视过去必然会引起不同的认识。

因此,整个创作就是在不断地克服“人物”和“事件”两个难点。

“有过失望,有过彷徨,也有过甩手不干的想法,”龙平平坦言。

审查“一路畅通”

不过,尽管创作过程艰难,按龙平平所称,这部片子,“从剧本的审查到成片的审查,都是一路畅通”。

“尽管程序很多,手续很多,但没有遇到任何刁难,”他又补充说,“我不是要歌颂谁,这是真心话。如果没有各方面支持,不可能8月8日开播。”他说,送审是在6月5日。

“要特别感谢广电总局和中宣部,”他说。想确定播出时间时,他见到负责文艺的中宣部领导,说:能否10天内给我们一个意见?对方十分爽快就答应了,第三天就接到电话,当时他还在外面出差,“接到电话说,你赶紧回来,意见出来了。我没想到这么快。”

“8月8日开播,超出我预料。我原来没有信心8月8日能播,”龙平平说。

有编剧说,编剧就是要“写狠一点,然后被删一点,好歹还能留下一点”,是这样么?

“这情况我们这没有,”龙平平笑了。

这部片子为何能“一路畅通”?龙平平说自己以前就是个审稿人,“我是干这行的,参加过很多审片、审稿。创作那四年,我想的就是审查时人家怎样才能挑不出毛病。”

“脱敏”:习主席都不回避,我们有什么好回避的呢?

很多人关注这部电视剧,是关于“脱敏”的问题。

在龙平平看来,首先写这八年,“大事件不能落”,很多事情很难把握,他也想过“不碰行不行”,但后来他觉得当代人写当代事都写不清楚的话,是不负责的。

比如电视剧一开始,上来就是贴大字报,后来又写到逃港。龙平平说,逃港这个事件,从最初的剧本里就有,写得也比较充分,“以往屏幕上都没怎么出现过,我心里一直打鼓,说说没问题,但一旦拍出来,视觉上的效果,我很担心。但最后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有问题。”

为什么能有这样的自信?龙平平说,十八大后习近平第一站就到广东,多次提到逃港事件,“他都不回避,我们有什么好回避的呢?”

“敏感不敏感,首先是你的立场、观点,其次要客观。”比如华国锋,写这八年,如果没有华国锋,或者对他的贡献不作表现,这是说不过去的。“没有一个人提出‘华国锋就算了吧’这种说法。”

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部署”,剧组认为有依据

剧中称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部署”,引起了不少争议。

剧组称,有一份“红头文件”——中共中央通知(中发[1976]16号),该文件透露,毛主席曾在江青的信上批示:“不要多露面,不要批文件,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你积怨甚多,要团结多数。至嘱。”“人贵有自知之明。又及。”

还有一段是毛主席说:“江青有野心。她是想叫王洪文作委员长,她自己作党的主席。”毛主席还说过:“江青有野心,有没有,我看是有。”

剧本制作团队写出“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这一台词的依据,主要来自于该文件中称:“一九七五年五月三日,毛主席就指出:他们的问题,‘上半年解决不了,下半年解决;今年解决不了,明年解决,明年解决不了,后年解决。’”

龙平平称,华国锋在当时场合下说是“毛主席生前部署”,是合理的。

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的“第一抉择”

龙平平也把一些个人经历放到剧中。他说,田源这个角色,就有他自己的影子。田源参加高考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就是他当年遇到的。

恢复高考,在剧中是重点表现的大事件。“邓小平7月23日才恢复职务,8月6日就恢复高考,”龙平平认为这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抉择”。

剧中有一场戏,北大新生入学,就有叔侄同班、夫妻同班、师生同班这样的“千古奇观”。

知青回城:可能会感动很多人

知青回城的戏也是重点。“之前好几稿都没有知青回城的戏,现在有三集讲知青回城,”龙平平说,这个戏,应该会让很多人感动。

“当时国家那么困难,很多人说,这么多知青回城,北京怎么受得了?上海怎么受得了?邓小平缓慢地说:让孩子们回来吧。这就让上千万人回城了,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再过两年,可能就回不来了。”

为剧中错误道歉

按龙平平的说法,该剧可分为三个部分:前13集,讲1976年10月到1978年3月,从粉碎四人帮后复出,主动请缨管科教,并以科教为突破口,拨乱反正;第二部分是“历史转折”,从1978年5月真理标准大讨论,到当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三部分是三中全会之后到1984年,这是全面改革开放的过程,包括香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等。

即使是现在看,龙平平还能对自己的作品挑出不少毛病。比如近日播出的一集中,演员在1978年抱怨“现在高三的学生不会做一元一次方程”,但实际上当年还没有高三。毛泽东早年缩短学制,中学变成4年,“高三”至少到1979年之后才出现。

“作为主编剧,我道歉,”龙平平说。

焦点问答:

问:胡耀邦的戏份,是多了还是少了?

龙平平:胡耀邦的戏份不少,非常多。审查的时候,还有人提出:“这个地方胡的作用应该多写一点”。

问:田志远和夏默这两个虚构人物受到很多关注。有人说,田志远的原型可能是胡耀邦。这种说法有根据吗?

龙平平:我十几年前就写过电影《邓小平》的剧本。过去写邓小平,有很多顾虑,写电影的时候就写的是1976-1992年的事,里面没有虚构人物,全是真人。这次吸取了教训,虚构人物一条线,真实人物一条线。

邓小平很特别,他通常是寡言少语的。但也会在跟大家合影后,把人都叫回来,讲上两小时的话,而且都是石破天惊、对国家有重要影响的话,也没有稿子,整理出来后,基本不用改。对这么一个人你怎么表现?为了剧情发展,虚构了一些人物。

田志远、夏默,他们的原型,至少有10人以上。比如田志远的职务上有很多变化,其实是不合理的,他最初在国务院研究室,邓小平复出后他又当了港澳办主任,一般来说不太可能,但需要这么一个角色。

像夏默,是知识型的党内干部,这批干部在改革开放中冲在最前面,剧中还有反映他与美国谈判汽车的情节。

问:叶永烈指出,在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而不是剧中的“我还可以再干20年”。为什么要这么改?

龙平平:这样改是有根据的,而且这也是邓家人的意见。

问:据称该剧原有毛泽东、周恩来的戏,后来为何删除?

龙平平:本来我们想通过闪回的方式,来反映邓小平的一生,这肯定就会包括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关系。但最后因为篇幅,还是删减了。有些场合硬插进去也会显得“唐突”。毛、周的戏份本来也不多,比如毛泽东主持邓小平婚礼这些,也保留了。

问:抓捕四人帮,为何没有具体演出来?

龙平平:曾经有一集专门写抓捕四人帮,但后来想想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包括荧屏上四人帮的形象应该如何体现等,最终还是模糊化了。

原来的版本,是从毛泽东1976年9月9日逝世开始,但后来发现这样的话,前面拉得太长了,写两集了都没邓小平什么事,最终放弃。而且,抓四人帮跟邓小平关系不太大。

问:现在纪念邓小平,有何现实意义?

龙平平:改革开放是怎么来的?现在学界甚至有一种说法,说不管什么人当选,都会改革开放。这是假设。这部电视剧,就是要告诉人们,改革开放不是“顺其自然”,邓小平很少发火的人,在剧中都发火了,因为“不发火推不动”。邓选里的原话更激烈。

现在(国内矛盾的)尖锐程度比当年小。当年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边缘,真的不知道国家往哪里去。长期思想观念封闭,还有人说要按过去的方式。为了反映这个斗争,我们彷徨、迷茫,都是因为这个。

如果说对现在有什么启示,那就是:前辈遇到这么大的困难,都没有退缩。不仅国家领导人没有退缩,我们的人民也没有退缩。比如剧中的田源,本来是高干子弟,父亲是部级干部,他却回来卖煎饼。

田源在剧中有好几段话,我至今看起来还热血沸腾。

现在对清宫、后宫里的事,许多年轻人如数家珍;但对我们改革开放的过程却不了解,希望这部剧能帮助年轻人了解那个时代。

我们所有人都跟邓小平有缘,无论你多大年纪、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影响你生活的重大事情,一定会追溯到邓小平。也就是说,如果不是邓小平,你所遇到的事情会是另一个样子。

主演马少骅:邓小平不内向,他早年还有“小钢炮”之称

迟到的马少骅,一进屋就用四川话道歉:“对不起,迟到了。”

演“寡言少语”的邓小平,难度颇大。但在马少骅看来,邓小平的性格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内向。

他原来的性格是外向型的,早年在法国还有‘小钢炮’之称,”马少骅认为,邓小平后来变得内敛,是因为经历过太多,养成了不太表态、不太动情的习惯,“虽然话不多,但满肚子的话”。

邓家人也说过:“我爸爸没有流过泪。”“他这性格是长期练成的,”马少骅认为,邓小平不善于表态,但却是内心情感炽热的一个人。“他既有内向,又有外向。”

也有人说,电视剧中的邓小平“话太多”,不符合其性格。对此,主编剧龙平平笑了:“表现那么多大事件,开会,他在会上能不说话吗?不说话就不好看了。”

龙平平很赞同导演吴子牛的一句话:戏中描写邓小平,不是仰视的角度,而尽量采用平视的视角。“他是命悬一线的人,他给儿子擦背,弯着腰够收音机,是很生活化的一个人。这是我们从剧本一开始就很坚定的。”

该剧还首次全景式地展现了邓小平与家人的场景。比如剧中邓小平回忆当初怎么追卓琳的,想到动情处,不禁拥抱卓琳。“这都是创作,但没人提出异议,”龙平平说。

马少骅说,自己演邓小平,好多地方都很动情。比如在科教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握着科学家的手,心疼地说:“这是我们科学家的手啊。”马少骅形容自己演的时候“心好紧,眼泪差点下来,但绝对不能下来”。

“我想演活的邓小平,”马少骅说。自己刚接戏时很犹豫,“从个人来说,风险太大”,他接戏的时候已经60岁了,“万一演砸了怎么办?那段时间慌得很。”

马少骅说,自己很感谢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更感谢毛毛写她父亲的那本书。“很客观,我们演戏讲的是真实,那本书对我帮助很大。”

就在近日,叶剑英之子叶选廉给马少骅打电话:“你认识老爷子吗?”马少骅说不认识。叶选廉说:“他老在我们家打牌啊什么的,你把他怎么抓得这么准啊!”

“这对我鼓励很大,”马少骅说。

(凤凰网:孙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14-8-18 07:51:48 | 只看该作者
 央视热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下简称《邓小平》)的编剧之一黄亚洲目前在美国游历、写作,即便身在异国,黄亚洲依然未能“逃离”邓小平的舆论热潮。

  黄亚洲日前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说,“开播首日,我接到的第一个电话就是当年上山下乡的‘兵团战友’,我们一起回忆往事,感动到流泪。”这一周,黄亚洲只要打开微信,总能收获许多笑脸和鲜花。

  在美国,黄亚洲住在好友家,好友夫妇都是当年的清华高材生,去国多年,对祖国充满感情。这些天,这对夫妇在身边各种华人圈都不忘说一句:“央视正在播放的电视剧邓小平的编剧之一就住我家。”最后,黄亚洲几乎每天都能尝到朋友夫妇带回家的、各种朋友捎来的“私房菜”。“我知道,我尝到的岂止是美味,是美国人民朴实的感情。”

  1949年生的黄亚洲,作为文革、改革开放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他承认自己“泪点低”,尽管对《邓小平》剧情再熟悉不过,还是会看得抽鼻子。

  黄亚洲很爽直地说:“我这人有点俗,还曾担心这部‘主旋律作品’收视率不高。”

  现在看来,这种担心可以放下了。

  8月8日,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中央一套播出,首日收视率最高达2.88%,成为当日所有频道电视剧收视冠军。此后,各种好评声接踵而至,人物“接地气”的呈现方式,以及大量的历史细节,使这部“主旋律作品”同时收获了人气和口碑。

  “肯定的评价现在主要集中在该剧对邓小平人格魅力的展现上,”黄亚洲告诉澎湃新闻,“比如剧中邓小平给瘫痪的儿子擦身,‘四人帮’毁灭前邓小平表现出焦虑、担忧等镜头,大家看后都表示,呈现出的是一个作为‘普通人’的邓小平,他也会担惊受怕,他也疼爱儿女,这就很贴近我们”。

  同时,剧中一些情节也招致争议。一份遗志、一句台词、一件轶事、一场风雨,任何可能与历史存在偏差的剧情,都被列出考证,成为争论的对象。

  为此,黄亚洲回应:“剧中最终体现的这些,一定有它的道理,电视剧只是一部文艺作品,不是《新闻联播》,我们要从故事的角度去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14-8-18 07:55: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9-7 08:19 编辑

谈“老爷子”:领袖气质和慈父形象并存

  澎湃新闻:

  你在接触邓小平家人和下属等身边人的过程中,你觉得他们对邓小平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他们眼中的邓小平是什么样的?

  黄亚洲:

  毛主席曾经送邓小平一个“钢铁公司”的雅号,喻指他的坚毅性格,对这一点,大家都是敬仰的,谈起来也是感慨的。当然,在他的家人眼里,这位“老爷子”不仅是严父,更是慈父。他在跟外孙女儿玩耍时会伸手去“揪小辫子”,流露出童心。

  所以我在写邓小平的时候,采取了一种“平视”的角度,是写领袖,也是写人,把他的精神状态以及七情六欲都同时表现出来。

  澎湃新闻:

  在对邓家人的采访交流中,能回忆一些细节与我们共享吗?邓小平对他们的影响在你看来体现在哪儿?
  黄亚洲:

  每一次的交谈,都会让我感到他们对父亲的坚信与深情。邓小平在压力下的不屈不挠,我看在他们的性格中都有体现。在政治重压下做最坏打算之时,全家“分家庭照片珍藏”的细节就最能体现一家人的团结与坚韧。“老爷子”过生日之时,年幼的邓家第三代会送他礼物“三只小猪”玩具,而他会给几个子女都写一幅字,说“爸爸没有什么别的可以送给你们的,就一人送一幅字吧”。

  写到这种亲情时,我自己内心也会涌暖流,不仅为邓家人的亲情,也为我们所有中国人家庭的亲情。其实我们中国人都特别珍视这种传统的家庭感情,所以邓小平晚年也感慨过:“家庭是个好东西。”

  澎湃新闻:

  剧本里有没有什么情节是在这种交谈过程中作了修改的?

  黄亚洲:

  有,举一个例子吧。在我写的部分里,曾经写到邓小平在思想解放大讨论受到压制的时期里,夜不能寐,甚至半夜起身,取烟,走到院子里思索。其实这些描述都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邓家的几个女儿告诉我们,“老爷子”的起居极有规律,心中再大的事,也是按时作息,一般说来躺下不久就能进入梦乡。这种作息规律是“老爷子”在严酷的战争年代中练就的,所以我就不能按照原来那么写。
澎湃新闻:

  邓小平是出了名的少言寡语,是一个情绪不外露、非常内敛的人,在工作中是,在生活中也是,但影视剧毕竟是表演的艺术,我们感觉这部剧里的邓小平还是挺爱表达的,这会不会有点背离人物的真实情况?这两者如何兼顾?

  黄亚洲:

  邓小平晚年时不爱多说话,以及他基本不与家人谈工作上的事,也不与秘书谈论各种烦心的工作问题,这确实是我们编写故事以及生动塑造人物的一个难题。当然也有解决办法,比如他与下属就会讲很多工作上的事,他的很多生活细节也能传达出他的思想情绪。另外,让他适当地在不同场合说一些话,也不至于证明他的多语。

  澎湃新闻:

  2004年上映的电影《邓小平1928》,你也是编剧之一,同样是表现邓小平这个人物,从《邓小平1928》到现在这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有什么变化?

  黄亚洲:

  在那部电影里,我写的是24岁的邓小平,写到了他的:)秘书长身份的地下生活,写到了他的初次婚姻,那时候着重描写的是他的已经确立的人生志向,他品格中的坚毅与智慧。再多的,恐怕也没有了。而这一部,除了继续表达主人公上述的品性之外,更多的,则是表现他的对国家命运与人民生活状态的思考,以及这种思考中的果敢实践。他的这种行为改变了中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这是他彪炳中华民族青史的最为浓重的一笔。参与这段历史的描写过程,我当然更加心潮澎湃。
澎湃新闻:

  这部剧选取了邓小平复出后的那8年作为背景,为什么不再往后写了?

  黄亚洲:应该说,这8年,是邓小平复出后拨乱反正的关键8年,国内政策、国际政策,他都作了极大的、极为有效地调整,国家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人们会在1984年的游行队伍中自发地打出“小平您好”的横幅。我想,这横幅,不是简单的一幅学生宿舍的床单,而是重新找回了自信心的中国人民的心声。所以,电视剧在这里打上结尾,是合适的。当然,历史还在延续,还在很活泼地前进,以后的中国当代史,也会有银幕与荧屏来蜂拥表现的。路总要一步一步走吧。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字。

  谈争议:不会胡编,也不要把电视剧当社论看

  澎湃新闻:

  前两集中说“粉碎四人帮”是遵循毛主席的遗志,是现在争议比较大的一处,这样的台词一度被认为是“文学创作”,但也有人考证说这一细节是真实的。对这一段,你们当时是怎么印证和处理的?

  黄亚洲:

  肯定不会完全的胡编。我个人认为,这是剧中人说的台词,剧中人这么说一定是有他的道理,他一定得这么说,这在历史上是合理的,更不用说这只是一部文艺作品了。

  澎湃新闻:

  第二集中有这样一段:邓小平听到“粉碎四人帮”消息之后说的话是“孩子们,我还可以干二十年!”但有人考证,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是邓小平说了一句“看来,我可以安度晚年了!”;还有一处:1976年10月6日的北京,并没有下雨,而电视剧为了烘托气氛,下起了大雨。这些改动颇有点耐人寻味,这样改动的用意是什么?

  黄亚洲:

  “看来,我可以安度晚年了!”确实是邓小平当时的原话。剧中最终体现的这句台词,你可以理解为这只是一个电视故事吧。关于那天是否下雨,我想,也不甚重要。观众会理解的。还是这句话,小事不拘,要把它理解为一个电视故事。
 澎湃新闻:

  已经播出的这几集,几乎每一集都有泪点,作为编剧,你会刻意制造一些泪点吗?

  黄亚洲:

  要说泪点,确实有。但是这些泪点,应该说,也不是刻意制造的。它本身就是中国当代史的泪点。中国的当代史是会叫人掉眼泪的,尤其是我们这些过来人,所以我们自己在看片的时候,也常常泪流满面。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邓小平拨乱反正的拳拳之心,以及马少骅老师对此的精准表达,也会叫人热泪盈眶。毕竟,这段历史太艰难了。

  澎湃新闻:

  作为编剧之一,你在创作过程中,事实部分得到哪些部门或者机构,哪些人的支持,看了哪些书籍或者材料?

  黄亚洲:

  这个戏的编剧工作,始终在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指导下进行,近四年都是这样。中央领导也对这部戏很支持,换句话说,要是没有中央领导的意见,这部戏的创作也没有那么快就立项。看的材料那当然是海量的,书籍与网上各种材料都有,关键是取舍。总体还是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

  澎湃新闻:

  你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多大?
 黄亚洲:

  虚构人物的那几条线上,我们都可以发挥,可以构建情节,哪怕是表现主人公的细节,我们也可以发挥,这里的自由度还是有的。比如我们设计了邓小平考察广东时期的下农村视察,碰到当时的农村只允许农户“至多养三只鸭子”的政策,这里我们就设计了邓小平突然停车进村、手忙脚乱的农村干部慌忙挡住墙上来不及抹去的“继续批邓”的大标语、邓小平察看农家灶房、邓小平发现农户多养鸭子的蛛丝马迹,然后是农户大妈吓得要朝各位“视察领导”跪下来求饶的情节。

  发生这些情况的大背景是真实存在的,至于写什么来表现,则由编剧来加以发挥了。毕竟,这是一部文艺作品,不要拿它当社论看。

  澎湃新闻:

  这部剧中除了邓小平等现实人物这条主线外,还设计了一系列虚构人物作为副线,就剧本而言,你认为这些虚构人物的部分有多重要?这些虚构的人和事,比如夏家、田家,背后是如何取材的?

  黄亚洲:

  虚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命运各异的普通人物不仅是推进剧情的线索,而且他们的翻天覆地的命运轨迹也正是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的成果证明。

  田志远与夏默,是两位虚构的高级干部,夏默更是知识分子型的,他们身上其实寄寓了许多干部的影子。而他们的夫人、子女则更是许多普通中国人的缩影。这就是鲁迅说的“杂取”。你不能说谁就是谁,谁就是谁的化身,甚至可以说,他们身上都有你我的影子。
谈尺度:一直做着“写了不能拍”与“拍了通不过”的准备

  澎湃新闻:

  华国锋和胡耀邦是邓小平时代不能绕过的两位政治人物,但以往的影视作品往往回避,这次将他们写进剧本,不少人评价说是一次大胆突破,为什么要作这次突破?

  黄亚洲:

  既然“不能绕过”,那就不要绕过。我们的着眼点,还是写好邓小平的形象,写出他对当代中国的贡献,这样,其他的问题就都不是特别的问题了。要说好一个故事,就不能过分的片面化。在这个方面,总的说,领导部门也是比较开明的。

  澎湃新闻:

  编剧过程中有没有尺度方面的纠结?

  黄亚洲:

  尺度的纠结,肯定有。不仅是最后审查阶段,就是编剧们自己在讨论剧本写作时,就考虑到了种种问题。因为毕竟是电视剧,受众面积这么大;又因为是中央电视台播出,人们在看央视节目时往往会有更多的解读;再者,当下的人们对时政又这么关心,观点与判断百花齐放,我们在描述当代史的时候,更要注意史实以及史实的合适表达。当然,所谓的合适表达,也没有一定之规,编剧之间也常发生热烈讨论,也常有写了删、删了再写的事。

  但是我想,这样的故事要说个基本明白,一定是不能回避有些人和有些事的,不然,什么都顾忌,这故事还怎么往下讲?

  澎湃新闻:

  你在此前的一次访谈里提到:审片之后,还和许多权威人士不断争论哪些不宜表现,哪些应予删节。能否举个例子?

  黄亚洲:

  譬如撒切尔夫人挟马岛胜利的余威来京商谈香港前途问题,由于在“主权”、“治权”上都没有达到她原先预案的期望,她在与毫不退让的邓小平会谈后,下人民大会堂台阶时,滑跌了一下,估计是神不守舍的缘故吧,这件事在当时的国际新闻报道中许多媒体都做了文章,我们在剧本中也体现了,吴导演也拍了。就塑造人物性格而言,写这一笔当然无可非议。但是考虑到国际观感,这一段,审片时有,最后还是删节了。

  澎湃新闻:

  一开始是谁找到你,邀请你来担任《邓小平》的编剧?

  黄亚洲:

  中央文献研究室的领导邀我参与编剧的,可能是因为我曾经写过邓小平生涯题材的电影,也写过若干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

  澎湃新闻:

  据说现在的编剧团队已经是“第三次搭建的团队”,那么此前的为什么没有成功?
黄亚洲:

  在这之前,也有写改革开放中的邓小平形象的电视剧作品,第一次据说还拍摄了,但是没有获得通过,具体原因不知,好多年了,可能与政策把握上的难度有关吧。第二次有了剧本,还没有投拍,可能也是政策把握的原因。所以这次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直接来组织创作班子,把握性就大一些。

  但是说实话,我心里一直是不踏实的,一直做着“写完了不能投拍”与“投拍了通不过”的心理准备。

  澎湃新闻:

  这部片子和你以往参与的“主旋律电视剧”相比,在剧本审查方面,有什么不同和难处?

  黄亚洲:

  确实,我参与过不少所谓“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但书写的英雄人物大多是历史年代久远的。这部戏比较特殊,表现的年代是我亲身经历的,很多老人都还健在,许多事都有很多亲历者,如此年代的真实人物要作艺术呈现,当然难。好在有中央文献研究室诸位的具体指导,毕竟松快多了。

  剧本审读以及电视剧摄制完成后的审片,当然也可以说是严格的,都是按程序一步步走的。总之,我得到的信息是,在离播放还有一星期的时候,吴导演还在机房里作修改,制片方与导演的苦心可想而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14-8-18 07:56:12 | 只看该作者
原标题:解密《邓小平》:影视剧如何讲政治

经济观察报记者沈念祖赵冰洁

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48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下简称《邓小平》)已经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一周,全国上下掀起了追剧和评剧的热潮。

相较以往的红色影视剧,这部剧让观众眼前一亮。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拍到1984年实行全面改革开放,真实呈现了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邓小平访美、知青返乡、包产到户等历史事件。剧中首次展现了1976年以来的高层政治斗争,也出现了华国锋、胡耀邦等敏感政治人物,还对邓小平的家庭生活做了细致描绘。许多观众感叹此剧“大胆触及以往很少触及的题材”,将这些过去只存在于历史书中的情景,第一次搬上了荧屏。

对于该剧引起的诸多讨论,《邓小平》总编剧龙平平表示,有一些媒体谈到这部片子“脱敏”,自己不太懂指什么,但是确实有很多事情很难把握,需要拿捏,目前已经是破天荒了。不过,龙平平话锋一转反问,“当代人写当代史不敢面对,是要交给后人吗?”

导演吴子牛表示,这部戏很自由,“有一些媒体说这部戏体现了‘政治脱敏’,我却觉得这部戏体现的是政治进步。”

为什么只写到1984?

对于网络的一些质疑,导演吴子牛表示,“我完全相信编剧队伍。他们敢写我就敢拍。”

该剧的编剧团队可谓阵容强大。有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专家、党史办的专家、邓小平研究的专家,而且剧本获得了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的通过。该剧总顾问是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及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两位正部级的“高配”。该剧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编剧团队在拍摄过程中全程陪同提供指导。

事实上,仅剧本筹备期就达3年,自立项到开播已有5年。早在2009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龙平平所在的中央文献研究室接到有关部门下达的创作任务,并给他们提了三条指导性的意见:一是希望剧本描述的时间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届三中全会之间;二是要反映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形象;三是在体现邓小平个人的同时还要反映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龙平平称,为了让电视剧更好看,他们采取了“专家和作家相结合”的办法,随后中央文献研究室成立了以龙平平为首、专家和作家相结合的编剧团队。团队成员包括专业编剧张强,作家黄亚洲、魏人及邓小平研究学者刘贵军、周锟、王达阳等。“事实上,创作剧本四年中,很多作家都有参与。”龙平平说。

总编剧龙平平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原邓小平研究组组长),作为长期从事邓小平理论和中共现实文献编辑研究工作的研究者,龙平平曾参加《邓小平文选》和一些重要文献集的编辑工作,参加《邓小平传》等撰写工作;担任了十二集大型电视文献片《邓小平》、大型纪录电影《丰碑》等的主要撰稿人。他强调自己是“拿工资专门研究小平同志的”。此外,他还透露,自己曾经一直担任跟邓小平有关作品的审稿工作。

助理编剧周锟介绍,这部剧本的创作经历了前期构思、大纲、试写、正式创作四个阶段,最终形成了近60万字的剧本。

“以大纲为例,每一集的大纲都在5000字以上,远远超过一般电视剧的规模;此外,本剧增加了‘试写’这一程序,这是其他电视剧没有的。”周锟说,为了完成创作,主创团队多次去山里,进行封闭式写作。

龙平平介绍,仅剧情大纲就改了十几稿,其中也有过失望、彷徨的时候,有过想甩手不干的想法,但是在领导的支持和大家的鼓励下,最终完成了近60万字的电视文学剧本。“我们最初剧本写的是38集,但是每集内容都很丰富,所以最终剪成60集。但是因为有个参照,去年毛主席的纪念剧集拍了49集,我们大概参照一下剪了个42集的。然后再经过审查修改,最后定为现在的48集。”

就剧作题材而言,当代人写当代史,难度可想而知。“我们可以看到,对刚刚过去的这段历史,有的已有定论,有的没有定论,有的虽然有了定论,但出于不同经历、不同认识,有人又主张重新审视,这本身就是很大的挑战。”龙平平说。

据龙平平介绍,“同时要写邓小平和反映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就不能抹杀这一代革命家的历史贡献,所以我们这个剧本中至少出现了50个以上有名有姓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其中有一些领导同志还健在。”

该剧还有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特质,即采取虚实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的叙事脉络,一条以邓小平为主,一条则是虚构了田源等人物作为映衬。龙平平解释,这是因为电视剧是艺术作品,有自身规律。

“我们过去写邓小平确实有顾虑,不敢去虚构。十几年前我写过有关小平同志的电影故事片,时间跨度更长,全是真实人物,故事情节也少,重大情节与重要观点均需体现,类似真人演绎的纪录片。”而今龙平平在电视剧创作中吸取经验,才有了这样两条线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该剧描写的时间段主要是1976-1984年间。为什么只写到1984年呢?“因为1984年以后太难写了。”龙平平坦言。

“敏感”事件如何表现?

像《邓小平》这样的重大题材的影视剧,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形象的拿捏把握无处不在。在本剧的开篇,抓捕“四人帮”的场景是一个非常巧妙的镜头语言运用。会议室里,大多数政治局委员们都到了,只有四个紧挨着的座位还空着。这样的镜头寓意和交代在同类影视作品中颇具新意。

龙平平介绍,在原本剧本的开头,应该是要表现“四人帮”被捕的那一夜。但最终从剧情结构角度考虑,时间线拉得太长了,播了两集,主人公邓小平还没有出场,因此作了删减,表演“四人帮”的演员并没有出现。

第二集中还详细描述了著名的大逃港事件。所谓的大逃港事件,是指建国后四次规模较大的内地居民集中逃往香港的事件。“说实话写出来容易,但是拍出来的视觉冲击力就大了。”

在龙平平看来,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出京,奔赴改革圣地深圳,在莲花山上,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他本人也不避讳谈“逃港”。“他都不回避,我们有什么好回避的呢?”

同时,在这部电视剧中将会有胡耀邦、华国锋等多个前国家领导人形象的首次登上屏幕。这一度引起网友广泛关注。据资料显示,此前在《浴血坚持》等剧集中也曾出现过胡耀邦,但故事的背景均设为1949年之前,而华国锋则是首次在电视荧屏上出现。

龙平平则表示,说到这些人物形象展现,首先即为“客观”,“表现这些人物形象,我们心里也忐忑,能不能演得像就是一个挑战,如果不像则可能遇到想不到的麻烦。”

“但如果在这八年里没有写到这些人物,或者没有对一些贡献做出客观表现,那叫什么历史呢?”龙平平直言,“所以事情和人物(出现)均属剧情需要。都是为了体现创作这个剧的目的。如果不是这样一个标准不可能做出忠实分析。”

导演吴子牛表示这部戏很自由,“有一些媒体说这部戏体现了‘政治脱敏’,我却觉得这部戏体现的是政治进步。”

他曾在1986年拍的片子中涉及到文革的部分,当时就被剪掉了。1991年他买了池莉的小说《你是一条河》,里面有描写文革的段落,所以剧本没有通过。如今,拍摄的尺度确实大了。这部剧对文化大革命的大尺度描写和基本全盘否定,应该也是第一次。

吴子牛解释说,以往表现领袖人物的电影、电视往往有一些套路,一是采取仰视、讴歌的态度,二是表现事件多,表现情感少。而在这部电视剧希望用平视的角度去看待邓小平。观众能看到,剧中的邓小平,既是一位信仰坚定、心系人民的老:)员,也是一位充满智慧、悲天悯人的长者,还是一位有生活情趣、爱好广泛的普通人。“如果只是塑一尊伟人的雕像,那我们的艰苦创作只会剩下疲劳。”

这对于首次出演邓小平的演员马少骅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马少骅说“刚接戏时,我慌得很!怕!为什么?我接戏的时候已经60岁了。不敢接啊,怕冒风险,更怕让人失望。”好在剧组成员都很配合帮助马少骅寻找感觉。经常是他一进片场,所有演员都站起来。邓家人在场时也都站起来。“他们都把我当邓老爷子。”即便如此,马少骅还是表示:“现在让我演邓小平我仍然又怕又爱,身边的人也都说从来没觉得看你演戏这么提心吊胆。”

审查一路畅通

随着这部电视剧的播出,一些有关剧本内容遭改动、某些重要内容被删除的言论也一路伴随而来。龙平平则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说,这部戏的内容一直是动态的,如知青返城的戏之前剧本中没有,但是后来作为重要内容加入。他还澄清,电视剧在播出前进行必要改动完全正常,正式确定播出后剧本的改动已不涉及内容,动的只是标点台词等小地方。

针对网络上传的“送给各级领导审查的光盘就超过1万张。”吴子牛解释,1万份应该是口误,也就是一两千份。因为涉及到这个片子的部门很多,例如外交、港澳、党史等部门,还有中央电视台、四川省委宣传部、邓家的人、投资方等等。这些预审并没有给片子带来损失,有一些修改,我对此还是感到很欣慰的。

2013年4月,该剧剧本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同年8月,经中央办公厅批准,该剧正式立项;9月,该剧正式开机。112天后,所有拍摄完成,转入后期制作。

总编剧龙平平表示,从剧本审查到成片审查一路畅通。龙平平介绍,自己以前就是个审稿人,“我是干这行的,参加过很多审片、审稿。创作那四年,我想的就是审查时人家怎样才能挑不出毛病。”

比如(片中出现的)逃港,我的心里面一直在打鼓。说是很容易,但拍出来的视觉冲击力就大了,开始没有把握,不知道能不能通过。但没有任何人对这个细节提出疑问。这些事情敏感不敏感,关键是表现的方式是否客观。”“尽管程序很多,手续很多,但没有遇到任何刁难。”龙平平补充说,我不是要歌颂谁,这是真心话。如果没有各方面支持,不可能6月5日送审,8月8日开播。

“要特别感谢广电总局和中宣部。”龙平平说。想确定播出时间时,他见到负责文艺的中宣部领导,问对方能否10天内给一个意见,对方十分爽快就答应了。第三天,龙平平还在外面出差时接到电话说,“你赶紧回来,意见出来了”。龙平平说,没想到这么快。“8月8日开播,超出我预料。我原来没有信心8月8日能播。”龙平平说。据其介绍,早在10年前,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就有许多电视工作者想做这部电视剧,但因“题材重大,难度也比较大”,在创作中遇到很多困难,最后未能完成。


据《解放日报》报道,最早开始筹备拍摄《邓小平》是在2001年。当年,中央重大革命历史影视题材领导小组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会上明确提出,必须集中精兵强将投入拍摄制作,于2004年保质保量地完成《邓小平》。

当时定下的编剧,是写过《小平,您好》的著名编剧王朝柱;导演是金韬,扮演邓小平的是上海演员潘玉民。当时的导演金韬称,剧组遵循的一个创作原则是,“凡是还健在的历史人物一般不应出现在荧屏上”。当年电视剧已经进入摄制阶段,但最终未能有成果。

相比之下,正在热播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更显珍贵。2014年7月,该剧通过审查。审查意见认为:该剧“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大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14-8-18 07:56:38 | 只看该作者
《邓小平》好看在哪?大妈追剧停跳广场舞
2014-08-17 14:27:46我要分享 4条评论


央视一套持续热播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备受关注,特别在四川可以说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在泸州,跳坝坝舞的大妈们罕见地“停跳”;在广安,面铺老板8点“暂停营业”,都是因为要观看该剧。除了历史大事件之外,四川影迷还对剧中邓小平的一口乡音有着特殊的感情。



为看《邓小平》 广场舞大妈罕见“停跳”

四川泸州合江县福宝古镇入口处的桥头上有一片小空地,每晚8点准时,一群大妈就会跳起坝坝舞。但从8月8日《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开播起,这群在古镇门口跳坝坝舞的大妈们就不见了踪影。据组织者王阿姨称,这段时间看不到她们是因为大家都在家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所以暂时不来跳了。广安前锋区的叶航在观塘镇开了一家小面馆,生意还不错。这周开始每当晚上8点,都有客人来店里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此时他也会放下手里的活,和家人一起感受剧中邓小平浓浓的乡音。(华西都市报)



《邓小平》为何受到如此之高的关注?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能受到如此之高的关注,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题材上的大胆突破,这样大突破包括出现了华国锋等人物,也涉及粉碎“四人帮”“大逃港”等事件。该剧龙平平直言:“我们的审查,从剧本到成片,一路畅通。程序多而严格,手续很多,但没有遇到任何困难。”

全剧以粉碎“四人帮”开篇——在紧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前,华国锋高声宣布“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这样的情节,引发了观众的讨论。龙平平在此前接受的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样的情节完全有“红头文件”可查——中共中央通知(中发[1976]16号)。文件第三部分有一段话:“1975年5月3日,毛主席就指出:他们的问题,‘上半年解决不了,下半年解决;今年解决不了,明年解决,明年解决不了,后年解决’。”

而对于华国锋、汪东兴等人物的首次出现,龙平平认为,“要客观地反映历史。我写这八年的中国发展史,如果没有华国锋,或者没有对他的贡献做出客观的表现,那这叫什么历史。”

经过四年的辛勤创作、一年的紧张拍摄之后,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热播之际,龙平平和所有电视剧的创作人员都在期待着一件事,那就是观众的评价、观众的认可。(新华网)



《邓小平》为什么只写到1984年?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描写的时间段主要是1976-1984年间。为什么写到1984年呢?“因为1984年以后太难写了。”该剧总编剧龙平平坦言。龙平平表示,有些事“写书还可以,要演出来很难”。对电视剧《历史转折的邓小平》,公众比较关心的是“脱敏”。龙平平认为,目前“已经是破天荒了”。(中国经营网)

《邓小平》 “恢复高考”勾起知青回忆



晚上八点,家住四川广元青川县城农业小区的林立又和家人准时守在了电视机机前。出生在一个支援三线建设的干部家庭,林立17岁高中毕业就下了乡。和那个时代的知识青年一样,知青岁月成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看着电视剧里田源们积极准备恢复十年的高考,林立想到了当年的自己,眉眼间泛出了泪光。长在城里,林立年轻时的理想是当一名工人。上山下乡的几年里,理想与他渐行渐远。得知高考恢复,他和其他知青们奔走相告,相拥而泣。

历史前进的轨迹总是和个人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那次高考,林立告别知青岁月重新追逐自己的梦想。在新的岗位上亲历了改革开放大潮给祖国带来的巨大变迁。(央视新闻)

《邓小平》编剧:考虑国际观感删撒切尔滑倒情节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编剧之一地黄亚洲在谈论不宜表现的情节时说,譬如撒切尔夫人挟马岛胜利的余威来京商谈香港前途问题,由于在“主权”、“治权”上都没有达到她原先预案的期望,她在与毫不退让的邓小平会谈后,下人民大会堂台阶时,滑跌了一下,估计是神不守舍的缘故吧,这件事在当时的国际新闻报道中许多媒体都做了文章,我们在剧本中也体现了,吴导演也拍了。就塑造人物性格而言,写这一笔当然无可非议。但是考虑到国际观感,这一段,审片时有,最后还是删节了。(澎湃新闻)

马少骅主演专访: 人物塑造重在神似

在一次和邓小平的女儿邓榕交谈时,邓小平扮演者马少骅获知了一个细节,邓小平走路都是手背朝前。当马少骅把这一细节加入表演以后,发现这个微小的动作,让他整个人气质,突然一下,更接近了邓小平。剧中,邓小平说四川话,马少骅几乎把所有相关的素材收集起来,反复模仿揣摩。

在有了对邓小平扎实和深入地理解和解读后,马少骅把自己和角色合二为一,每一个动作,都是以邓小平的身份,自然而然发生的。并且希望通过种种细节来呈现一个更生活化的邓小平。而对于马少骅所塑造的形象,邓家人也十分认可。(央视新闻)



邓林:作为家属应责无旁贷地支持

邓小平之女邓林表示,“要表现邓小平,把精气神儿演出来就对了。”她充分肯定拍摄这部电视剧的意义,“宣传邓小平不是为了宣传他个人,而是国家的事情,目的是为了祖国和人民。前期中央文献研究室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作为家属应责无旁贷支持。”



她听闻剧中邓小平的扮演者马少骅拍戏累病了,又有点高血压,便用天麻卧鸡蛋给马少骅送来。这个细节得到马少骅证实,他告诉记者,那是邓大姐亲自端到他手上的,“我们拍戏她也不干涉,就一直远远看着。我现在还保留着大姐给我的纸条舍不得丢。”

邓林总结,这部电视剧遵从了一个非常好的原则,即“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她解释道,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述全部是真实的,而生活中的事情可以“编”,“这样演员才有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与演技的机会。”(澎湃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14-8-18 07:57:57 | 只看该作者
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
正文我来说两句(407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2014-08-18 07:03:54来源:综合 作者:人民日报 金冲及
手机看新闻
保存到博客

视频: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
第1页 :从端正思想路线抓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的一代伟人,人们把他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什么是“总设计师”?他对事业的兴衰成败起着怎样的作用?人们为什么把邓小平称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总设计师?
  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初,当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将要开始的时候,报刊上曾展开一场关于设计在基本建设中极端重要性的讨论。人民日报在社论中提出“施工必先有设计”的基本原则,产生了重大影响。事实确实是这样:如果没有总体的成熟的设计,只凭热情和愿望就动工,结果不是做不好,就是做不成,或者中途改变、翻工重建,造成巨大损失。这类教训是不少的。
  其实,小到某个工程项目,大到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都需要有总体性的正确设计,这样才有可能做好。
  在中国:)领导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进程中,上世纪70年代后半期是一个大转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有没有一个总体性的正确设计尤其重要。“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在经历曲折和挫折后如何向前发展?这是摆在党和人民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
  那时候,“文化大革命”遗留的问题堆积如山,事情千头万绪,人们的思想相当混乱。不少领导干部还没有从导致“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左”的指导思想中摆脱出来,继续在“左”的思想轨道上徘徊。同时,也有一些人利用中国:)犯了错误、社会主义建设发生失误之机,提出企图让中国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的右的错误主张。在这种情况下,党必须向全国人民指明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既坚决纠正“左”的指导思想,又努力防止发生右的偏向。
  从端正思想路线抓起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要闯出一条新路来,谈何容易!事情应该从哪里抓起?邓小平果断地把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作为突破口。
  这就抓住了要害。人的行动总是由思想指导的,有怎样的思想就会有怎样的行动。历史处在重大转折关头,更需要有一个适应客观实际要求的思想大解放。解放思想决不是随心所欲地胡思乱想,而是要冲破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思想,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这就是中国:)历来提倡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为了做到实事求是。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谈不上走出一条成功的新路来。
  邓小平一重新出来工作,就提出反对“两个凡是”,鲜明地支持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作了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成为改革开放开篇之作的重要讲话,讲话的题目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
  邓小平的这些话,鼓舞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广大干部和群众把注意力放到研究客观实际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如何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上来。以往在“左”的框框束缚下不敢想的问题敢想了、不敢做的事敢尝试着做了,一切坚持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新时期,就这样以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为先导和突破口到来了。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要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首先必须明确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来说:“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中极重要的是对未来要有明确的方向感,包括奋斗目标、战略步骤和基本道路,使它成为人们的共识。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经过3年多的探索和深刻思考,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宣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这就使中国人民明确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从而也就有了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形成了万众一心的巨大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别的什么社会制度。它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或其他制度的国家在社会性质上根本不同。第二,它要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必须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既不落后于实际,也不超越实际。唯有如此,才能使科学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基本原则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地中,从而具有强大生命力并充分发挥优越性。
  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大根本问题。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又说:“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忘记或离开这些基本原则,那就不是社会主义了。
  邓小平所讲的社会主义本质,着重是从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来讲的。这是因为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政治,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色也首先要在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上体现出来。
  关于怎样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怎样体现合乎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邓小平明确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因此,他又说:“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共同富裕不可能一步达到,现阶段的要求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14-8-18 07:58:22 | 只看该作者
毫不动摇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的成功,归根到底要靠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带动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原来十分落后的国家来说,更应该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邓小平说:“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解决好。”“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一心一意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其具体目标和步骤是什么?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一直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无论出国访问还是在国内考察,他总要仔细地询问当地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发展历程。经过反复斟酌和讨论,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设计。那就是:第一步,从1981年开始,用10年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再用10年时间再翻一番,反映到人民生活上,叫小康水平,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第三步,到下个世纪,再用30到50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后来又提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邓小平讲的这个“三步走”,主要是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上讲的。他说:接近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不是说制度,是说生产、生活水平。”还说:这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提出“三步走”的战略设计,使全党全国人民对今后70年应该怎样一步一步前进、对一个目标实现后接着应该奋斗的目标是什么,有了清晰的方向感和明确的共识,就觉得心里有了底,有了奔头。这是一种无形的凝聚力量。它所规定的前两步目标,都按照最初的设计实现了或提前实现了。今天,我们正在为实现第三步目标而奋斗。
  在“三步走”的战略设计中,有一点很重要。在一段时间内,把实现四个现代化规定为20世纪末所要达到的目标,容易导致提出许多过高的指标。邓小平把20世纪末所要达到的目标改变为“小康的状态”。这个新的判断,就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定了一个积极而又扎实可靠的基本设想,从指导思想上防止了重犯过去犯过的那种同脱离实际而急于求成的错误。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最初讲的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现代化,后来改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它使全党全国人民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面的,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现代化,是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的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事业。
  坚持改革开放
  要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行和坚持改革开放。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提出并解决这个问题,是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的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关系是什么?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和开放是手段,目标是分三步走发展我们的经济。”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这一点十分重要。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因为在中国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还存在不适应以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与障碍。邓小平说:“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这就把为什么要改革和改革的对象说清楚了。
  在改革中,邓小平特别重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早在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1979年就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就指明了一条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新路,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和发展始终相伴随。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也永无止境。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老问题解决了,又会有新问题出现,甚至有些原来在改革过程中起过积极作用的做法,在新的形势下也可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新的阻碍物,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排除。历史正是在这种不停顿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
  邓小平对这种状况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想得很远,早就指出:“我们不仅着眼于本世纪,更多的是着眼于下一个世纪。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进则退,退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深化改革,而且是综合性的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他到晚年还叮嘱:“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这是很有远见的。
  开放,同改革不可分割。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不可能关起国门来进行。
  对外开放的实质是什么?就是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同各国各地区的各种合作与经贸、技术、人员往来,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一切对我们有用的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服务。
  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要同世界上所有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交往,一切有益的经验都要吸取和借鉴。对外开放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国策。
  在对外开放中,邓小平特别注重“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吸收他们的资金”。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大胆地、开创性地提出兴办经济特区、扩大对外开放区域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进程。
  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当然不是照抄照搬外国的东西。邓小平有一段名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当年照抄苏联的经验和模式,没能得到成功。如果照搬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模式,同样不可能成功。不从自己的国情和实际出发,盲目地把人家的东西当成教条照搬过来,哪有不失败的道理?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会不会导致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回答:“不会。”他在十二大开幕词中响亮地说:“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他指出:“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政策和国家机器有力量去克服这些东西。所以事情并不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14-8-18 07:58:44 | 只看该作者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为什么在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同时,要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且把它们一起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呢?原因在于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要实现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转折时刻,社会上出现过也一直存在一些思想混乱,有些人甚至公开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的领导。
  面对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邓小平态度从不含糊。他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那篇讲演中明确指出:“今天必须反复强调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因为某些人(哪怕只是极少数人)企图动摇这些基本原则。这是决不许可的。每个:)员,更不必说每个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邓小平一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并且认为这是我国思想政治领域的一个长期任务,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他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我讲得最多,而且我最坚持。为什么?第一,现在在群众中,在年轻人中,有一种思潮,这种思潮就是自由化。第二,还有在那里敲边鼓的,如一些香港的议论,台湾的议论,都是反对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主张我们把资本主义一套制度都拿过来,似乎这样才算真正搞现代化了。这种自由化实际上是一种什么东西?实际上就是要把我们中国现行的政策引导到走资本主义道路。”
  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发生后,邓小平坦率地指出:“我对外国人讲,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记取并防止今后再发生这样的失误,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
  邓小平果断地纠正了党在改革开放前长时间内实行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但这并不是说阶级斗争在我国社会上完全不存在了。因此,他提醒全党:“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
  结语
  历史唯物主义从来认为历史的发展有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又从不忽视个人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
  邓小平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建设、改革中经历过无数严峻考验,经历过千锤百炼,有着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广阔的世界视野,对中国的国情和人民的意志与要求有着深刻的了解。他从16岁起,在海外发达国家生活多年,对现代化的大生产和社会生活有过直接了解。他思维敏锐、行动果断,在极端困难复杂的局势面前能够沉着地、大刀阔斧地打开新的局面,在全党和人民群众中享有极高威望。在党和国家历史大转折的关键时刻有这样一位掌舵者,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设想,大体上展现在《邓小平文选》中。他谆谆嘱咐:“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这些话,分量够重了,永远发人深省。
  当《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编辑工作完成时,他语重心长地说:“实际上,这是个政治交代的东西。”“政治交代”4个字,说明它是这位总设计师留给后人的嘱托和期望。他说,这本书有针对性,教育人民,现在正用得着。不管对现在还是对未来,我讲的东西都不是从小角度讲的,而是从大局讲的。“其中讲到的事都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不能动摇。就是要坚持,不能改变这条路线,特别是不能使之不知不觉地动摇,变为事实。”他特别提到“不能使之不知不觉地动摇”,显然是提醒后人要保持警惕,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因为“不知不觉地动摇”有时比明目张胆地发表反对主张更加危险。
  邓小平离开我们17年了,但他的话依然时时响起在我们耳畔。17年来,在:)领导下,中国沿着这位总设计师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步迈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积累起许多新的经验和理论成果。这是可以告慰于这位总设计师的。党的十八大后,:)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正是邓小平一生梦寐以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继续强调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而有些事不可能在事先全预见到,在实践中又要“摸着石头过河”,努力在沉着冷静和实事求是的探索中推进事业发展。在这个时候,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重温这位总设计师的许多重要论述,觉得格外亲切,也更加深切地感到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3 23: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