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美惠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幸福典藏

[复制链接]
616#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28:47 | 只看该作者
相对幸福策略之一:会比(——找准相对幸福的相对发生源

会比的人,总能从比较中获得快乐,不会比的人,总是从比较中领受苦痛。

1、比上不足,比上是一种失误
有一位K小姐,没有房子的时候,十分羡慕那些有房子的。她说,她那时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见新修的住房,就暗暗在想:“这些新房屋怎么就没有一间属于自己呢?”她暗中想着,暗中也痛苦着。特别是想起从前的某某同学已经拥有了两套不错的房产,心里更是翻腾着另一番滋味。
一直好几年,她都处于这种状态中。这段时期,可以说,她是在拿自己的“无房”与别人的“有房”相比。比得自己暗然神伤。
几年之后,K小姐终于有了自己的房产,120多平米的,在当时当地,已是相当不错了。可是她仍然没有快乐起来,为什么?
因为她的眼光移到别墅上去了。
这时期,她已对那些新建的普通住宅楼盘失去兴趣。能吸引她注意力的,是郊区新开盘的别墅。这时她心中暗想的是:这些别墅中,怎么就没有一幢是属于我的呢?每参观一次那些别墅,她心里都要难受好一阵子。
日子就这样持续着,她心中的难受也就这样梗在那里,因为至今,她也没有能够拥有别墅。
这个时期,可以说她是在用自己“有好房”,与别人“有更好更好的房”相比。比得自己灰心丧气。
我们的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情十分多。有的是发现比自己学历低的“老同学”现在挣钱都比自己多,于是心中难受。有的是发现能力、学历都不如自己的谁谁,居然工作单位比自己好,职位也比自己职位高,于是心中隐隐怀痛。有的是同样学历、同时参加工作,同在一个单位,同在一个部门,可是别人升迁了,自己却没有,一比之下,也是羞痛难当……这类的事很多。总之,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人比人气死人。
但是,“人比人气死人”只是说对了一半。这句话只是对那些“不会比”的人,才能算做真理。换言之,人比人,也可以乐死人,只要你会比。
像上面所说的K小姐,如果她拿自己的“有好房”去与那些没好房、没宽房,以及根本没房的人比,那她就会暗自高兴了。因为自己家毕竟有了都市繁华区120多平米的房产,能够宽宽松松地居住了。而别的人,多数是90平米以下,还有的人根本连1平米也没有。可是K小姐不这样比,而是盯着别墅区的人来比。
这就是“不会比”的典型。不会比,你就会错过很多“相对幸福”的发生源……。

2、比下有余,比下是一种权力
比下,就是一种极为简单易行的相对幸福策略。严格讲,这个策略的完整表述应是:比下,不比上。
可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却常常不是这样,他们常常是只比上,不比下。结果,使自己的生活充满烦恼、失望、痛楚。
“活得好像很挫折”,这句话是他们生活状态的写照。
这种情形在中国大陆是较普遍的。究其原因,可能与我们的文化有关。我们一个时期以来对人的劝导总是“要向前看”“要追求更高”“要找差距”要向高的看齐。要更好、更高、更……以至如果有谁“向下比”一定会被认为是“不求上进”、“不求进取”、“安于现状”、“没有紧迫感”……好像一个人不是整天沉浸在紧张的、争强好胜的状态下,就不是好人一样。
这样的取向实际上是相当偏颇的。但是没有人站出来指责一下这种取向。我们这里也不准备深究它。我们在此只想提醒一下:
作为一种生存策略,作为一种能使心身趋于安宁,能使我们生活、生存质量相对提高的生活策略,或者,作为一种心理生活缓冲调节技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力,大胆地、经常地、坦然地“向下比”;并且,可以这样说:从幸福学的立场出发,向下比,就是会比。

忠告:

会比的,比得喜人,
不会比的,比得死人。

3、从两则有趣的报道,看相对幸福策略
这里,我想起一篇报道,说的是英国的中产人士纷纷“搬出富人区”。为什么搬出富人区,因为他们不想向富人看齐了。为了快乐,为了天天有好心情,他们搬出富人区,他们显然明白了,采取一定的快乐策略是他们自己的权力。
我们不能小看这件不起眼的事。应当知道这里面包含着某种程度的(虽然仍是很初级的)幸福学意味上的“觉悟”。因为,很显然,他们当初挤进富人区,是盲目向上比的结果,要从“向上比”,转化为“向下比”,没有一种生命深处的触动与“觉醒”是办不到的。
与此异曲同工的另一篇报道,讲的是美国的事。美国某个州某个平民社区的若干若干人,联名向政府请愿。请什么愿呢?
事情是这样的:不久前政府有关方面将一名原来在该社区以乞讨为生的乞丐收容起来了,社区的民众们对此很不满意,于是联名请愿,请求政府将这位乞丐归还给他们这个社区。
社区民众为什么会这样,写报道的记者写道:自从乞讨者消失,社区的人们认为由此也失去了一份“施舍的乐趣”。
想想看,他们原来天天都享有这份乐趣,施舍的乐趣。尽管这里不是富人区,而是平民区。但正因为是“平民区”,有一个乞丐充当他们“向下比”的参照,确实更能给社区成员带来一份很实在的快乐。
可以说,这位乞丐的存在,天天都刺激着社区平民们“向下比”,并从中获得天天都有的快乐。
所以,当政府“好心好意”将乞丐收容后,刺激物消失了,活生生的参照物消失了。“向下比”比不成了。那份快乐也就失落了。所以,他们联名请愿要求还给他们一个乞丐……
不能小看这些联名请愿的平民,他们在幸福学方面显示出了某种程度的“清醒”,他们清楚地知道,为了保持那份天天都可以有的快乐,他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可以说,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在生活中采取了,并施行着“会比”这样一条“相对幸福策略”。

4、要为自己探寻和创建“谷底参照”
会比的含意,不仅是与别人比,还要在与自己比时也比出快乐来,才算是会比。
与自己比怎么比?要与自己最差的状况比,而不能与自己最好、最佳的状态比。
我们随处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一开口总是讲自己过去如何如何苦,经历如何如何曲折,如何危险,如何惨淡,讲得乐滋滋的。而另一些人,一开口总是讲从前如何如何好,如何甜蜜,何等优越,或是当初如何风光,如何成功之类,讲得来愁兮兮、凄兮兮、怜兮兮的。
前一类人,就是老与自己最差时比的人;他们越比越快乐、越比活得越来劲。后一类人,就是老与自己最佳时期比的人;他们越比越痛苦,越比越失落,越比活得越没劲。
可见,会比,就应当与自己最差时比。
可是,有的人就没有“最差时”,痛苦和麻烦就大了。
有一位姓肖的淑女,才情不错、学历也高,工作也挺好的,恋爱时也很快乐,就是婚后没有幸福可言。她问题不是出在谁背叛了感情,也不是出在夫妻生活协不协调,亦不是出在事业啦、工作啦等方面,而是出在她没有“最差时”……比如说,她婚前几乎没有洗过碗,她的父母为了让她集中精力读书,而把一切家务事干完了。她没有洗过碗,可是,结婚后得自己开锅了。这时问题显现出来了。
肖淑女就连给自己洗碗,也感到痛苦不堪,可是现在还得洗别人的碗了。你说她苦不苦。洗碗尚且如此,洗衣就更不用说了,洗被子、床单就更“烦死人了”……有一次,被子床单浸湿了水,打上了肥皂,她却赖得去洗了;结果,新床单居然就霉烂了,到处是小洞,颜色也变成暗灰色,只好不洗就把它们丢掉了……可是,这样做她的心中也不好受,也像新床单一下子到处烂起了洞、变了色,她的心中也是百孔千疮,一片晦暗,痛苦万分。
要是她过去一天要洗一百个碗,而现在只需要洗七八个碗了,那,她一定开心极了。可是,她偏偏没有这样的过去。相反,她过去,连一个碗也不洗。
也就是说,她过去没有“最差时”,全是些“最佳时”。
——这就不能怪她不会比了。因为她没法比,因为她自己里面,没有“最差的”东西来参照。相反,有着许多“很不错”的东西在那里,成了理所当然的参照,而这些参照使她苦不堪言……
简言之,她自己的经历中缺少一个“至低点”,缺少一段“谷底体验”,缺少一宗“谷底参照”。因此,她也就失去了获得和享受“相对幸福”的比较空间。
我们来看看相反的例子:
重庆一位女企业家×××,小时候家境贫寒,曾经乞讨为生,在乞讨时不幸遭遇车祸,失去了一条腿。后来痛定思痛,她下决心做出人样来。哪怕只有一条腿,她却从不拒绝两条腿才方便干的事情(包括插秧这样的事——就一条腿,还下田插秧——她都不拒绝)。改革后,她全力搞养殖,终得以成就一番事业,把自己的企业搞得火火红红,成为当地的优势企业、知名企业……。
像她这样的人,就是经历过人生“至低点”的人,就是带着丰富、具体、真实、切肤的“谷底体验”从人生低谷之中,一步一步攀爬出来的人,就是在生命之中随处可找到丰富的“谷底参照”的人。
这样的人,就是幸福的人了。因为与自己的这些“谷底经历”相比,现在,她人生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秒,可以说都是幸福时刻了。现在企业以及她个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都只是小困难了。哪怕企业某年盈利减少一些,比起过去,也是盈欢了。
想想看,我们的文化总是鼓动我们去抢占人生的至高点,可是相比之下,人生的至低点,在幸福人生中的作用,却是怎样的无可比拟呀!
可以说,一个人的“谷底体验”、“谷底参照”,犹如一块魔石,经这块魔石一参照、一比照,一切的一切,都将是比比化作幸福。
而能让一切比比化作幸福的魔石,是在主体人生的“至低点”周边才可寻得的。
正是这位女企业家,当其子女即将长大成人时,做出了不同寻常的决定:与子女签定了不继承财产协议。而且就在签协议的这个春节,要求孩子们节日期间到街头擦皮鞋挣钱。
对她的这些“举措”,我们在此作以下的“幸福学解读”:
她是想迫使子女去探寻各自人生的“至低点”,去探寻各自的“谷底”,到“至低点”去竖立自己的人生里程碑;去开创、积累自己人生的“谷底参照”体系,并以此作为基石,以便在这之上,确立起各自的幸福人生。
    签定不继承财产协议,使子女与可能的“高起点”断裂开,以免使子女的人生里程碑凭空而起,贻害子女一生。而过年时刻,去寒冷的街头擦鞋挣钱,是将子女引入探寻谷底的道路,实实在在的。此外,她用一句话(一个道理)把这个重大举措搞成了铁板订钉,不容更改,不容子女再起嗜望。这句话就是:“我一条腿都能做到的,你们什么都不缺,也一定能做到。”也一定应该做得到。
应当说,她鼓励孩子的,不仅是创业问题。
她是想把自己体悟到的人生幸福之真谛作为无价的遗产,传给子女。
这正是:让孩子继承自己的财产,不如让孩子继承自己的本领,让孩子继承自己的本领,不如引导孩子去找到一份人生真谛。
——以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告诉我们:探寻、创建、获得和积累属于自己人生的“谷底参照”,在确立自己幸福人生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和作用。它像我们心身海洋中的定海神针一样,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更多安宁的利益。而对于那些没有“谷底参照”的人,我们的建议是:首先放弃那些“最佳”“最好”的参照,不要再让它们来烦恼自己。然后,就得下决心,去寻找、开辟、创建和获得自己人生的“至低点”;去从那里出发,去从那里找到基石,找到能使一切化为相对幸福的魔石;然后从那里出来,迎接“日日是好日”的未来。
另一份启示是:
我们的人生之中,应当有一段寻找人生最低点的历程,去完成自己人生的“痛苦教育”——为了能够领悟和领受真正的幸福,必须完成良好的“痛苦教育”。

5、哲理地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世界上的所有事情,所有可比较的事物,从一个角度比,结论“很好”,可是换一个角度比,结论可能就变成了“很糟”。
最近发生在某市的案子就是一个例子:某宾馆按摩院女老板被杀害至死,当晚与这位女老板同时面对危险的女服务员却捡了一条命活了下来。因为凶手是为钱而来的……
你看,同样是这么多钱,同样是以钱来比,要是从占有物质、享受物质的角度比,那么没说的,女老板比女服务员“好多了”。可是换一个角度来比,比谁安全一点,咦,女老板的情况就“糟多了”。
当晚的凶手冲着钱来,于是把女老板当做首选,排在第一位,杀了她之后,才去找排在第二位的女服务员,可是女服务推这推那不去那房间,凶手看时间不够了,便逃走了。这排在第二位的,捡回一条命。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有钱的人比没钱的人富裕,
但没钱的人,比有钱的人安全。
——这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相同的故事,还有长颈鹿与山羊比高低,等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事实上,人世间的所有事物,都逃不出这个道理的。要是我们牢记这一点,就不会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比高低了,我们就会全面地看问题,全方位多层次地看问题,就不会再比出什么苦乐来了。
哲理地比,最终就是不比。
这种不比之比,比出的是更深的安宁[1]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1]提醒:相对幸福无论怎样,不是真幸福,要提醒自己采用相对幸福策略只是“治标之策”,并非“治本之略”。故,人生不能单依赖此。详见绝对幸福相关章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7#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29:28 | 只看该作者
相对幸福策略之二:善调(——灵活升降快乐发生线

有一位姓陈的男士,他的妻子不肯做家务,生下一儿一女双胞胎后,对子女关心照料也不够,整个家里乱糟糟的。陈先生下班后,天天要去幼儿园接孩子,孩子接回家之后,面对乱七八糟的卧室、厨房,又是一阵忙碌,夜里要照料孩子睡觉,一大早又要给孩子弄吃的,然后送到幼儿园去,然后去上班……就是这样,他的妻子也还是时常找些是非来说,不停地制造各种矛盾。
陈先生自然很是苦恼,几次准备离婚,但因考虑到孩子太小,伤害可能会很重,所以几次又放弃了离婚这一招。于是,忍受,忍耐,成了陈先生的日常状态。这样拖了几年,陈先生的肝胆都忍出了一些问题,常感胸肋满闷,肝区似有包块,心绪也十分糟糕,他感到没法忍下去了,于是,又一次争吵后决心离婚了事。
这时,我的一位朋友劝告他,就说:“你把她(指陈之妻)当成一个植物人看待就行了嘛,娃娃要紧,没有必要非离婚不可……”
陈先生一下子可乐起来了。是啊,把她当成植物人看,当成废人看,一下子就使陈先生感到轻松、愉快多了。因为,她真是个植物人,真是个废人的话,陈先生除了照料孩子以外,还得照料她呀。而现在,她还能自办照料自己,虽然做的家务不够,关心料理孩子不够,可是多多少少还是起着一点点作用的,何况,只要她坐在家里,哪怕不做任何事,孩子们也就觉得好像不缺什么似的……。
这比植物人好到哪里去了啊,可说是天壤之别了。难怪陈先生一下子如释重负,从此快乐起来,胸口也不堵了,肝胆问题没有吃药也自己好了,精神、心绪也全都好起来了。
总之,往日的痛苦,一下子烟消云散了。从此,陈先生不是耐着性子过日子,而是平着性子、暗自乐滋滋地过日子。
——这个奇迹后面包含的道理,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到的相对幸福策略之二,善于调节我们生命心身中的快乐发生线(阈值调整)。
具体讲,就是能够灵活提升或降低我们的期望值和满足点,使之时常总是能够使我们产生欢乐,而不是相反。

做期待的主人,而不是成为期待的奴隶。
从上面例子看,陈先生原本对妻子的期望是较高的,他希望妻子能多担当一些家务,多照料一下孩子。而当现实情况表明妻子不愿多担当这些时,陈先生就很郁闷、很难受、很痛苦,以至到了想用离婚来了结的地步。
而当友人劝告陈先生将妻子看作植物人时,实质上就是劝告其将期望值降下来。按照这种降低了的期望,来重新衡量陈先生面临的现实,哇,那真是使人大喜过望,因为他妻子还不是植物人,还能照料自己,孩子们看着家里有她,也还觉得自己的家蛮正常的。
由于期望值降低,满足点也就降了下来,决定生命中发生快乐体验那条“快乐发生线”(启动快乐机制的阈值水平线)也就降了下来。以至,陈先生再次回到家里时,随便看什么都觉得挺满意的,在他内里,总是有一种乐滋滋的体验,由衷地发生。
这一切就因为,打开“快乐发生器”的标准降低了。不再需要多么伟大、多么重要的因素和理由了,一点点小事情,一点点小意义,都可以触发它了。
为什么这种调节能产生这样的“奇迹”呢?因为这份快乐本身就是“相对快乐”。它源于“相对”,而我们调节这个“相对”中的任何一方(现实一方或期望值一方)都能对其产生决定性作用;而当现实一方难以调整时,我们应当及时地调整“期望”这一方。
——这就是策略!获取相对幸福的策略。
好在让生命心身产生相对幸福体验(变化)的阈值(门槛)是完全可以由主体自己调节的。
不过通常情况下,人们需要用某种“道理”、某种“理由”、某种“依据”来做降低阈值的“敲门砖”罢了。其实,实话实说,不需要“道理”、“理由”、“依据”也能说降就降的,只是人们尚不太熟悉,尚不太精于此道而已。
例如,期望自己得100分,不降低期望值,哪怕得了99分,也是失望和消沉;而此时如果直接把期望值调低就行了,比如调到80分满意,那么,哪怕只得到81分,也有快乐产生了。
可是我们的文化告诉我们的不是这样,我们的文化总是怂恿我们要不断地争取更高的、更多的,结果之一是:使我们始终保持着让自己高兴不起来、快乐不起来……
而这种幸福学上明显的愚蠢行为,却被别种学问用一些冠冕堂煌的美誉之词包裹着包装着(例如“求上进”啊,“有雄心”啊,“鞭策”之类)使人没能去想怎么改一改它。
……不能降低标准,只知升、升、升,始终把快乐发生线悬置在自己当时实现的水平以上,让人始终迈不进快乐的“门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真是痛苦因子密集散布的苦文化呀。可我们大抵都是在这样的文化薰陶与浸泡中成长的。所以,今天,当人们回头调查,发现全世界居然有那么多人生活在“痛苦感受”中时,当调查结论告诉我们越发达的国家,人们越不能感受快乐时,我们主张对我们引以为荣的文化进行反思、修正和调整。以此弥补或抵销文明的不足。
所以,我们在此推荐了这些获取相对幸福的策略:敢于自己升降“快乐门槛”,善于自己调节“快乐阀门”。
在此,我们想告诉人们:你有权力随时随地无条件地降低快乐的门槛——也就是,你有权力降低各类期望值、各类满足点,以及各型快乐发生的启动条件——因为,就人生而言,快乐,可以比其它一切都重要。
因为,幸福学的人本主义宗旨中,包含着幸福至上的主张[1]
那么,就这里讨论的“调节”而言,有什么原则呢?——
只有一个原则:始终让期待值、满足点、相对快乐发生的条件等,低于实际已实现的水平,以便形成产生相对快乐的较大空间
    换言之——不要让你的期待值高得来只能给你带来痛苦与失落,而要让你的期待低得来总是能让你产生由衷的快乐与希望。
忠告:
不要相信什么提高期望值、把目标设得更高会对自己产生什么鼓励作用、鞭策作用。不要相信“鞭策”这样的漂亮话。鞭策,拿鞭子抽自己?这在幸福学上是一件不太明智的事而已……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1]这种主张,要求人们幸福着去做这做那,而不是为幸福做这做那。为幸福做这做那,相当于把幸福推开,只剩下做这做那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8#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29:51 | 只看该作者
去形容化——全面关闭生命心身中的形容词反应机制一次,在一家酒吧,三个酒醉醺醺的小伙子,与同样醉意十足的三位讲英语的“外国佬”打起架来。酒吧一片狼藉,老板不得不求助于警察来平息事态。
这次斗殴的原因据说就在于言语。确切讲,在于某个形容词。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入夜的酒吧,灯红酒绿,人们三三两两,各自围坐在充满牛仔气息和浪漫情调的木桌前,谈笑,饮酒,猜拳……
张眼镜和他的两位朋友,也在其中。在他们对面靠墙的一桌,有三个外国人。开始时,他们各自喝着酒,各自谈天说地,互相没有关联。这个阶段,由于不懂外语,张眼镜等三个,并不知道那三个外国人在说些什么,只知道外国佬们依里哇啦、依依里里哇哇啦啦在说来说去而已。
可是后来,张眼镜不知道怎的,老觉得三个外国佬说的话关系到了自己。因为,除了依里哇啦的声音外,三个外国佬还用眼光在往他这边看。
于是,张眼镜向邻桌一位懂外语的青年请教,请他帮他翻译一下,他们三个老外在说什么。
这位青年竖起耳朵听了一阵,然后告诉他:“听不太清楚,听不太完整,只是好像他们在谈论你的眼镜,和你戴上眼镜的样子,好像说你的眼镜太旧了,太烂了,早该丢掉……嗯,还说你戴这副眼镜不好看,有点像那位黄发老外的一位穷朋友……”
听到这里,只见张眼镜胸部一起一伏,大大地喘着粗气,眼也红了,牙也咬得紧紧的,他的头左右转动,像在寻找什么,又像是在按捺什么……总之,他生气了、发火了、忍不住了。
借着酒性,他“刷”的一挥手,把装有酒的酒杯使足劲地朝老外那边扔了过去。那边,黄发老外身子一躲闪,掷来的玻璃杯碰在墙上,哗啦啦撞得粉碎……接着,酒瓶子也飞过来了。
接下来,就是三个对三个,瓶子、杯子、盘子、凳子都在飞。哗啦啦、唉哟哟,以及尖叫声、奔跑声、咒骂声、喘气声响成一片……
当然,像所有类似的冲突一样,事态最终平息了。但从这件事中,我们却发现了这样一些有趣的事实——
①这是形容词惹的祸——说什么“旧”了、“烂”了,像什么“穷”朋友。是形容激怒了张眼镜。
②这些形容词,当其只是外语形态,而且张某不懂这门外语时,听起来只是一些“依里哇啦”的声音而已,并不会激怒任何人,甚至听起来还有几分音乐感,好听。
③当这些形容词被翻译后,在当事人生命中激起了强烈的形容词反应。而没有翻译的话,它们无论如何激发不起这种反应。


——这些简单直接的事实,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迪,那就是:如果把形容词还原成一串声音,不去会意,不去在意,不去取意的话,我们生命心身的内在秩序就不会被形容词扰动。我们就不会被形容词激怒、击倒。
这就是最简单意义上的“形容词还原”。把形容词还原成一串声音,一堆笔迹。欣赏这声音这笔画,而不去取其意。保持生命心身正常的内在运行,并保持与形容词内核之间的绝缘和不通。
   这样做,可以杜绝形容词反应在生命内发生。长期这样锻炼,最终可达到使我们生命心身逐渐实现“去形容化”。为我们生命心身最终完全恢复其本然状态,并彻底回归其本然命运奠定基础。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30:19 | 只看该作者
去马戏化——让快乐与奖赏脱钩我们都看见过马戏表演。或者是现场观看,或者是通过电视等媒介间接地观看。或者是种类齐全的大型表演,各种动物几乎全都上场,或者是在街头、路边,几只猴儿单品种的表演。或者是美国人组织的,或者是英国的,或者是中国的,或者是国际大赛大展上各国的。不一而足。
我自己而言,上述各种形式的表演都略有所见。各种如此这般的表演,给我留下许多丰富多彩的印象。其中,有一个印象却是贯通一切的。这个印象就是:
动物主角在表演完成一个规定动作后,就立马将嘴凑向驯导师的手边,去索取奖赏它的食物。
猴子是这样做的,它不仅张嘴,还要伸出手来讨要,同时还要盯着驯导师一阵阵猛眨其眼,一副理所当然油头滑脑,却又馋涎欲滴的样子。
黑熊也是,当它做完一个动作,神情就变化了,身体语言也变化了,原本十分吓人的庞大身躯,多少还流露出残存的几分野性、威武和笃实,可是动作一做完,完了,大黑熊大嘴翕开,露出想吃东西的两排牙齿来,嘴角湿津津挂出了唾液,那眼神之中是一种乞讨的、卑贱的、探寻、等待的眼光,又大又笨的头似乎十分吃力地移动着,去追逐驯兽员的手,想从这手中发现并获取一份奖赏。整个地看,大黑熊真是可怜巴巴。
连狮子、老虎之类的兽中之王,也不例外,完成一个动作之后,也凑向驯兽师讨要奖赏。当然,它们时不时还要做出发火的样子,把嘴大张开,往右边空中这么一咬,忽儿又往左边空中那么一咬,伴随一两声低沉的、有所收敛、有所压抑、有所请求的吼声,显得像是在耍一种虚假的威风……然而,奖赏一到口,它们似乎就忘记了一切,一下子就开始准备起下一个动作来……
就连优雅到顶的海豚,在做完某个规定动作后,也一样游到岸边,脑袋挣出水面,嘴巴朝天张开,等着它的主人往它嘴里投鱼……
表演的小狗们也是一样。几乎所有的马戏动物演员都是如此。令人遗憾的是警犬也有类似的表现……
以上这些“共同特征”,我们管它叫做“马戏化”。概括地讲,“马戏化”之中的共同特征有以下四点:
①为了获得奖赏而做某个规定动作。
②做完这个规定动作,就进入对奖赏的等待和讨要状态。
③如果奖赏来得迟了一点,就难受,就发火,就烦躁,就“痛苦”了。如果奖赏不来了,就更难受,更痛苦,更烦躁。就无法进行下一个动作的表演,甚至可以说,就无法正常。其间,主角们(主体们)处于又愤怒,又脆弱,又期待又失望,又惶惑又清醒,又卑微又骄横,贪求与恐惧并存,威风与懦弱同在,等等混乱的心身状态中,不能自拔。除非,奖赏出现,到手,到口。
④然后,进入下一轮“动作——奖赏”循环。如此这般,直至死亡,演绎一段经典的“马戏命运”。

然而,很遗憾的是,我们看到,在我们文明人类之中,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不少文明人也具有“马戏化”的征候。
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只是为了获得奖赏,估计没有奖赏的事,他们都不去做。因此,他们每做一点一滴的事情,都在等待着奖赏的到来(要么期待上司给予奖赏,要么期待家人、同事、友人给予奖赏,要么期待整个社会给予肯定;要么期待着物质形式的奖赏,要么期待着精神意味的奖赏,要么期待着物质、精神全方位的奖赏),要是奖赏来迟了,或者是不来了,或者是来得比自己预期的份量少,他们就乱了,痛苦了,失落了。一些人因为深陷这种失落之中,久久不能自拔,其痛苦的能量不断积淀,以至演变成对他人、对社会、对上司、对家人的报复攻击行为,结果不仅自己痛苦,还将痛苦投射到别人,制造更多的痛苦。
例如香港“双面警察”“魔鬼警察”徐××,他刻苦学习、努力做事是为了“步步升迁”,当“升迁”受阻时——得不到奖赏时——他陷入了“动机·行为·意识·意志”形态的崩溃状态,以至只有靠枪杀其它警察来发泄心中的郁积,最终也将自己推上不归路,丧命于子弹的回馈……
这个发生在2006年的活生生的案例[1],其实质是什么呢?其实质就是:当事主体生命心身之中“动机·行为·意识·意志”整个系统早已被“马戏化”了。
做了精彩的动作,就要求得到奖赏,没有奖赏就不行了。生命没有自在。生命成了徐××那“马戏化”的“动机·行为·意识·意志”系统的奴隶和受害者。徐××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别人。
然而,他得到幸福快乐了吗?没有!
“马戏化”的人生,是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可言的。

实际生活中,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马戏化”。怎样解除这种“马戏化”的生存呢?
①割断快乐与奖赏之间的关系,从此让快乐与奖赏脱钩。即:对任何奖赏,不去在意,不去高兴,不去庆幸,不去欢乐。做到:不让奖赏触动自己的心身,不让奖赏影响心身,不让奖赏“入心”“入身”。
②对做事情(做动作)要树立“自在”的意识和“自在”的动机,不要为奖赏去做事。而应当赤条条、坦荡荡、做了就做了,不去等待做后的奖赏与肯定。换言之,自己认为应当做,就高高兴兴去做,做了就已经是一切了,不再考虑什么回报;做了,就撒手,兴高采烈做别的去,丝毫没有什么粘滞,始终怀着一颗兴高采烈、快活自在的心。
③保持以上警觉,时时事事努力做到以上两点,坚持下去,功夫一到,“本然之心”就会从“马戏化运行”的魔影中还原出来。而在这颗“本然心”中,只会流露、涌出真正的幸福、绝对的幸福、无条件的幸福、不需要理由的幸福、无须奖赏的幸福……
④常想想,野外山林之猴与耍猴戏人手里牵着的猴。想想两种猴的不同形象、不同生存状态等等,就会使我们更强烈地明白,为什么非要还原不可,以及为什么还原后才有幸福可言。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1] 指香港2006警察射杀警察事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0#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30:43 | 只看该作者
相对幸福策略之三:翻面法
(——让心灵永远面向光明)

如果要用相对性原理来分割的话,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不是单面的,至少也有两面。更多的情况下,事物是立体的,也就是多面的。复杂的事物“剖”开来,还能分出许多不同的“剖面”。
在事物的这么多“面”中,总有一面是光明的,令人产生快乐的。
翻面法,就是要翻来覆去从面对的事物中找到这一个“光明面”、“快乐面”。并且,牢牢地始终让这一面呈现给自己,从事物总会有的这一光明面中,获取那些能让我们产生“相对幸福”体验的刺激。
例如,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老妇人,天天都愁眉不展,经常都眼泪汪汪,邻居们从来没有看到她高兴过一天,简直可以说是一位“苦人儿”。她为什么这样愁苦呢?
原来啊,她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卖雨伞为生,大女儿是卖布鞋的。遇到晴天,妇人就为小女儿的生意发愁,因为晴天无雨,谁还会买小女儿的雨伞呢?妇人一愁,泪流满面。可是遇到雨天,妇人依然忧绪万端,为什么呢?因为她这时又为大女儿的生意愁开了。因为天阴下雨,谁还去买大女儿经营的布鞋呢?
就这样,老妇人,雨也愁,晴也愁,没过上一天喜日子。
看样子,她一生都只能这样愁下去,苦下去了。可是,有一次,她碰到一位智者指点,居然完全改变了命运,变成一位天天、时时、刻刻都喜笑颜开的“快乐婆婆”。
智者究竟怎样点拨她的呢?
原来啊,智者只是告诉她,事情要反过来想,遇到雨天,就想着小女儿的雨伞生意一定很好,遇到晴天呢,就想着大女儿家的布鞋生意肯定十分不错。
老妇人按照智者指点,把原来同样的事情反过来想,反过来看,反过来接受,咦,真的,这一来,无论雨天、晴天,她都能领受到一份由衷的喜悦。她,也从一个“苦人儿”,完全变成了一个“乐人儿”。因为这样一来,每一天对她来讲,都成了好日子。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出:同样的一个晴天,你可以为之发愁,也可以为之窃喜。决定这种差别的,是你从哪方面看问题(是看到事物的哪一面),以及你从哪一面来接受事物的“给予”。同样的一个雨天,也一样,你也可以愁眉不展,也可以喜笑颜开,因为事物本身就是多面的、立体的。对同样的事物,你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与之“打交道”,以不同的着眼点来迎接事物的不同面,从不同的角度来接受事物,其结果当然也就不同了。

翻面法就是要从同一事物所具有的“多面性”中,找到对产生快乐有利的那一面。就像上面故事中的情形一样:下雨时,老妇人应当找到“下雨了,小女儿雨伞生意会卖得很欢”这一面,并且接受这一面。而雨停了,天晴了,老妇人又应当去找到“天晴了,大女儿的布鞋又会卖得好了”这一面。
相同道理的事故——例如“塞翁失马”的故事——中,马儿虽然丢失了,却也避开了一次灾祸,这里边“财物失窃”是一面,避免了灾难是另一面。如果盯着前者不放,注定是领受一份痛苦失落。如果把事情翻一面,盯着“免灾”这一面,注定了领受一份快乐。
同样的道理,有这样一位先生,因为别人陷害,蒙冤入狱,起初,他也是痛苦万分,怨恨万分,无奈万分,过着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黑暗日子。后来他一转念,将这些遭遇当做是对自己人生的磨炼,当成是成就自己快乐功夫所难得的机会。也就是说,他翻开了事情的背面,看见了有利于自己人生的一面。结果,他从此高兴起来,十分坦然地接受命运的考验。几年后,案情在意外情况下水落石出,真相大白。这位先生得以出狱,不仅恢复了原来的工作,而且从此拥有了比常人高强的幸福智力和快乐功夫。
总而言之,事物至少有两面,正面和背面,光明面和阴暗面。当事物以不利的一面对着我们时,我们要善于去找到它的另一面,并且将它——将这枚“事物硬币”翻过来,让它的“有利面”对着我们。让我们由此,保持一份相对的快乐。
这就是翻面法。不失为一种有效可行的相对幸福策略。
(配图23:快乐硬币)
图1——要这个:正面(笑脸)

图2——不要这个:反面(苦脸)



——让事物的光明面对着我们,而不是相反。

忠告:

翻快乐硬币,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时不知不觉,“硬币”又自己翻回去了。但此事责任在你,是你又想盯住事物的另一面(负面、阴暗面)了。
——你只好,重新再翻……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1#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31:08 | 只看该作者
去目的化——重建生命内部的“原生态”

前不久张女士告诉我说,她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人生之路,似乎越走越窄,简直窄得来像在走钢丝一样,直让人活得透不过气来。”她抱怨地说:“(生活)一点乐趣都没有,真的很想死了算了。”
我们是在街边相遇时谈到这些的。谈话间,正好几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边笑边闹边追逐着从一旁经过,其中一位小女孩的步伐,吸引了我们。那就是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的那种步伐,左脚一垫一蹭,右脚又一垫一蹭,这样轻松、优雅、童趣、随兴地跑跳。
于是,我说,“如果能像她们(小女孩们)一样跑跑跳跳,或许你就会好一些的。”
“哪里还能这样跑跳呢?”她把羡慕的目光从小孩身上收回来,满眼马上充满了疑问和悲切。
“怎么不能呢?”我问。
“唉,你看,都这么大一把年纪了,哪能再像小儿呢?再说,正经事一天忙到头都还忙不过来,哪里还有这份闲心?”她说得理直气壮的。
听她的语气十分强硬,我不好再往下继续劝慰什么了。只好换了话题谈起其它的事。
那天分手回家后,她那悲切的眼神,老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她所说的充满苦味的话,总是萦绕在耳畔,促使我去思考其中的问题。
事实上,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几乎所有成年人,都曾经有过相同的困惑,只是程度有所不同,持续时间有所不等罢了。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背后的“道理”究竟是什么呢?
实际上,当我们长大成人时,是一个从“自然人”过渡到一个“社会人”。这意味着必须开始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义务,获得一份社会分工,正式扮演一个社会角色了。为了能够更好地承担,为了讲求效率,我们越来越倾向于“有目的”地去做事。
不经意间,“目的性”成了我们生命之中的一个“暗主题”。每个动作我们都想让它能够服务于某一个既定的目标。每句话、每一场思考,也是如此。除非它们有利于达成某个选定了的目的,否则,就不去说、不去想,认为那是浪费了精力,浪费了时间。
就这样,那些东拉西扯的,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漫谈没有了。海阔天空的,能给人带来兴奋与喜悦的遐想没有了。像儿童那样一蹭一垫的、没有用、没有目的,但能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小跳步”,也没有了。
与它们同类的“原生态”的现象,一个一个消失了。目的性逐渐占领并统治了我们的生命。
在“目的性”的过度统治下,我们的生命荒凉得就像一根生锈的钢丝。钢丝的前端,就是那我们认为必须达到的目的。除了这目的之外,我们什么也不去关心、不去观察、欣赏、接受、吸收、参与了。
用标靶来比喻的话,可以说,我们生命的一切,都用来瞄准,并投向了10环之中的“靶心”。换句话说,在无限宏大、无限丰富的宇宙人生中,我们放弃了“靶子”外的一切,甚至放弃了10环以外的“靶区”,惟独只选取了“靶心”的那一个点。而我们无限广阔的“人生可能性”、无限丰富的生命小宇宙,也被几乎完全放弃。惟独允许的只是:让我们的生命活动沿着一条钢丝一样狭窄的直线道路,对准“目标”前进……
再换一种比喻来说,生命“目的化”的结果,在生命的内部世界中,只保留了一朵被选中的花,其余的一切植物,全部均被铲除扼杀……
这种过度的“目的化”,实际上是人的“非人化”,是人的“物化”、“工具化”。原生态的生命运行变成了目标态的生命运行、工具态的生命运行。这当中,当然没有幸福快乐可言了。
因此,从幸福学的立场出发,“去目的化”,成为一个极具实际意义的课题。就此,推荐以下提示:
①要反对的并不是“目的性”本身(不是反对人们有目的地去做事),而是生命主体内在运行的“目的化”改变(生命主体内在运行的“目的化”改变,应当被视为生命运作的另一类“变态”)。
    ②要有意识地去干目的之外的事,想目的外的问题,说无目的的话,以此来打破“目的性”的统治,归还给生命更多“无目的”的空间、时间,归还给生命更多无目的的能量运动,重建生命内部的“原生态”,让生命的内部世界也是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生生不息,丰富多彩。
③须知,再伟大的目的,也是外在的目的、世俗的目的、有限的目的、相对的目的。今天认为是正确的目的,明天也许就认为不是正确的了。让这样的目的,来改造生命、统治生命,其实是一种颠倒的做法,应当给颠倒回来:让生命去改造目的,统治目的。
④“去目的化”重在使“目的性”外化,不让其深入到生命内,不让其影响生命的原生态运行。做到了这一点,生命本身自带的各种“无目的的目的”,就会在生命中,以各式各样展现生命活力的形式涌现,而生命的终极价值——幸福——就在其中。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2#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31:43 | 只看该作者
相对幸福策略之四:理想颠倒法(——以最差情况为参照)

很多的烦恼、痛苦,都是产生于实现理想的过程中。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不知不觉中,以那些最为理想的状态,以及某个理想的最终实现状态为“准绳”,来衡量当下的实际实现程度,从中看清了巨大的差距,看到了尚须付出多少努力,却看不清到底还要花费多少时日;于是产生了烦躁、急切、消沉、失望、倦贻等不良心身反应。尤其是当理想的实现受阻时,更是如此(常常还派生出一系列其它问题)。
我的一位好友对子女教育培养十分重视,心中有培养教育孩子的一整套较为精明的思考和计划,可是他的妻子并不配合他。丈夫认为孩子必须作息有常,认为孩子的各项行为安排应当有序,应当进入到一种“常轨”之中;并认为这是保证孩子将来必定有成的一个基本保障。
拿他的话讲:“就像地球的运行遵守着一条常轨一样,说立春,春天就来了,说冬至,寒冷就来了。这样,只需春夏秋冬准时交替,准时循环往复,大地上的一切,自然就成了……”
他如此看重给孩子建立一个生活作息之“常轨”,把它看成是孩子将来成败的关键,这也许确实是对的(这里我们假定他的这种思考完全正确)。可是妻子不来气,妻子认为“太机械”。
结果,先生一心一意从事这“常轨”的建设,而妻子呢,有意无意,总是“打破”这个“常轨”,使丈夫的努力“前功尽弃”,不得不从头再来……
就这样反反复复。丈夫所做的工作,就仿佛在河边堆彻的沙器,刚刚要成型了,又被人泼来一波冷水,把个沙器冲成一摊泥浆。
而且不是一次这样,而是无数次这样。
转眼间,孩子6岁了。丈夫心中的“常轨”依然未能建成。夫妻间的冲突不断。各自都有几多痛苦、烦恼。以至,他们第n次地提出离婚。
在筹办离婚事宜的过程中,丈夫设想着孩子未来的培养、教育与成长,这时他吃惊地发现:离婚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离婚,孩子的日常监护权虽然由自己行使,但妻子每周都有“探视权”,就这“探视”,一样可以对孩子产生作用和影响,自己精心构建的“常轨”依然还是“沙器”,让孩子她妈“探视”时说一两句“带水”的话,这“常轨之沙器”照旧会立马泡成一摊泥浆……而最终的结果,也许更加糟糕!
于是,丈夫再度陷入痛苦和绝望。
最后,经过反复对比思考,他决定放弃自己的“远大目标”和“精密计划”,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把自己原来具有“尽善尽美”倾向的“展望”抛弃掉,回过头来,把努力点放在防止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上,放在如果发生最糟糕情况,如何去改善和弥补上。
结果,他立刻快乐起来了。婚也不离了。因为这已经比最糟的情况好多了……相对幸福,又重新回到他的心身。
——这就是理想颠倒法
把理想从“死死追求最高最佳目标”,颠倒为:“不断谋求比更糟的好一点,再好一点”,以及“不断谋求比现在(实现了的)更好一点,再好一点”。

为什么要推荐这种理想颠倒法呢?
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任何人的任何理想,其实现与否,并不是单单取决于自身努力的。也并不取决于理想的对与错。当我们的理想不能实现,当我们的努力老是化为叹息,当我们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断受挫不断受阻,并且不断为无可奈何的痛苦所困时,真正能帮助我们的,就是理想颠倒法。
有这种相对幸福策略的帮助,我们的一切都有了一些调整,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快乐心行事处世;而结果,并不排除我们由此反而最终实现了比原来理想更佳更好的目标。

记住:
①比更糟的情形好,那就是好了。
②把理想颠倒过来,有利于脚踏实地,并且常常伴随有一份相对幸福的心境、身境。
③目标越远越大,痛苦越多越强大,越适合于采取颠倒理想的现实策略。
④记住——相对幸福才是如此。而在“绝对幸福”中,根本就没有“糟”与“不糟”之分,也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参见“绝对幸福”相关章节——那是更加深刻的幸福。
相对幸福只是权宜之计。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3#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32:12 | 只看该作者
去价值化——调整乃至扬弃价值权衡在心灵的天秤上,只要有什么事物被看得“有了价值”,那么,这种价值就能使心灵的天秤摆动。而心灵一动,烦恼就生。烦恼一生,心灵更加动荡、挣扎。结果烦恼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生命,陷入痛苦的泥潭。
在实际生活中,有人看重名誉,希望出名、出大名,以至不顾一切,哪怕“遗臭万年”,也在所不辞。有的人看重财物,恨不能把天下统统归于自己。有的人看重女色,有的人看重权势,有的人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表扬……等等。有的人呢,上面罗列这些,他都看重(如图4-1、图4-2、图4-3所示):





















图4-1 这个气球很重要

【当一个气球也重于幸福时……可想而知,会是怎样】























图4-2
这块金砖比气球重要

【幸福又算什么呢?】













图4-3
女人、权柄、财富、成功、……等等


人们常常把名誉、地位、钱财、权势、女色、成功等当做自己生存价值的体现,于是让生命围绕着这些“价值”去疯狂运转,久而久之,使自己生命运行的轨迹远远偏离了生命的本然之道,形成了特定的“价值化”的运作模型和定势。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使生命进入了“价值化生存”。而“价值化生存”就是烦恼、痛苦之所在。因为当事主体的心灵天秤,整天,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称量他所在意的这些“价值”。他心灵的天秤秒秒分分都在动,都在乱动。他的生理层次上的生命运行,也在随着心灵天秤的动荡而动荡。他看重的价值点越多,牵制他生命心身的“内在的牛鼻子”也就越多。他也就越没有自在、自由,也就越严重地倾向于烦恼、痛楚。
而这种充满痛苦烦恼的“价值化生存状态”,却是我们文明人类普遍采取的、普遍执行着的生存状态。因为,我们确实不知不觉已然习惯于为一些“价值”而生活,而且,一定要为一些“价值”而生活。
然而,从幸福学角度看问题,这样的生存恰恰得不到真正的幸福。怎么办呢?
应当反其道而行之——去价值化!让生命心身的生存运行状态、秩序脱离价值化干扰,回归本然化。
具体的做法,可以这样:

一步,先把纯正本然的“快乐、幸福”——没有理由的不需要理由的幸福——看成生命的惟一真正有价值的价值,看成终极价值,绝对价值。让它压倒所有其它价值,而不被其它任何价值所压倒(如图4-4所示)






















图4-4 本然之幸福重于其他所有之和
【当“幸福”成为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时】

也就是:在心灵、心身的天秤上,把“纯正本然的幸福”当做最重的一块砝码,它比其它所有价值砝码加起来的总和还要重。把它放在天秤的一边,使天秤向“幸福”这边倾斜。而天秤的另一边,无论放什么,即使把所有其它砝码全搭上,也没法让这天秤动起来。
这一步,看来容易,做起来难,但要是真的做到了,就能体会到“心不动”是何等美妙的滋味了,就明白“价值化生存”确实是痛苦生存之必然。就能为进一步的“去价值化”打开一道方便之门。
②如果上一步已经切实做到:已经不为任何价值动心动身,已经体味到“心不动”之美妙,已经树立起“去价值化”的信心,那么,第二步就是:把那个当做绝对价值的“幸福”也拿掉、扔掉、不要了,不要任何价值。连天秤也扔掉,不去在乎价值,不去理会价值,也不被任何价值所扰动,让生命心身的存在、运行与价值彻底脱钩,让生命还原为不受任何价值束缚的“本然而然的”生命,真正自由自在、真正幸福无比的纯粹生命(如图4-5所示)














            

                             让一切仅仅就是一切











图4-5
不要天秤了,不去在乎什么价值不价值了


【让一切仅仅就是一切 ,这是解脱的艺术,需要解脱的智慧)】



③这是不是把一切价值都否定了呢?是不是连一些社会性的、公共的价值也否定了呢?不是!不是要否定一切价值,而是要做到使生命心身的运行与价值剥离开,把价值置于生命心身之外去,不让它扰动心身,把它当做纯粹外在的事务,以外在的方式去服从服务于那些正当的社会、公共价值。
再换言之,把价值当做纯粹外在的一件件事情在做,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改变生命心身运行的理由、媒介和工具。

注: 1、【】内的内容为本次摘编时所加
  2、本网页中图形显示不正确——原设计为天秤;可根据文字提示猜想领会。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 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4#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33:02 | 只看该作者
相对幸福策略之五:自然洗心法(——投身到“1号信息场”中去)

自然洗心法,就是经常地回归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从中获得快乐与宁静。
回归大自然,我们人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旦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许多烦恼就不在了,心情开朗起来,欢乐起来,似乎重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再次体验到了活着的幸福。
回归大自然为什么有这样的作用呢?
因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到处都是丰富多彩的、强烈直接的1号信号(1号信息[1]。可以说,那是一个回旋激荡着无数造化之奇迹的1号信息的海洋。投身于这个海洋之中,受到的就是纯粹的1号信息流的洗涤、冲刷、洗礼。整个心身,也都容易向着1号生存转化(1号生存,就是纯粹的生存;暂时或永久脱离文化状态的生存;或是尚未被文化化的生存),向1号生存回归。结果,就是幸福感的重新获得。
因为,前面我们已分析过,所有痛苦,文明人的所有痛苦,其生、其灭、其变、其化,都与2号心[2]的作用分不开。或者说,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有2号心存在。而一旦我们回到自然怀抱,实际上,也就是远离了2号信号密集区,远离了2号信号场;远离了密集强烈多端多层多向多意的2号信号刺激,以至2号心的运行渐渐减缓,减淡,减轻……
加之,在1号信号的强烈刺激下,1号心得以启动,得以激动,得以强化,得以渐渐正常运转起来,带动生命心身向1号生存状态回归,从而修复了许多2号生存状态给生命带来的损害,让生命心身运行,像喘息一样,能从无限劳累的2号运行状态中,暂时地摆脱出来,短暂地在生命本有的1号状态中“休息”片刻……
结果,就是短期幸福感的获得。

为了能说得更清楚,我们这里举一点例子来说明1号信号、1号心、1号生存状态。
以你面对大片的红叶风景为例:大片大片的、层林尽染的、鲜红色泽程度不等的红叶,当你面对它们时,它们不需要你用2号心来接受(无须你理解、无需你思考、无需你判断),它们直接震撼你,直接与你的天然心(1号心)产生交流,激起共鸣,你无需弄懂这些红叶、无需根据它们决定什么、选择什么、顾虑什么……
这里,红叶是以它们的颜色、形状、大范围的“构图”等因素,加上环境、阳光、空气等因素,对你直接产生作用的,它引起的与主体的交流,也是直接的、1号的(因为它们并不代表别的什么意义、意思、含义、暗号、命令之类),在生命心身中激起的反应(被震撼着、将它们整体地领受到生命中去的反应)也是直接的、1号的(因为这种领受的过程和实质中都没有文化内容),全是些造化反应——主体在身历其境时得到的是完整、和谐的一套“1号心态”和“1号身态”——生命心身都处于1号态(也是本原态、原生态、造化态)——主体之所以感受到如此这般的舒服、愉悦,原因就在于:生命心身短暂地摆脱了文化运行态,短暂复原了生命心身的造化运行态。
这就是1号信号刺激、1号心运行、1号生存状态的展现与还原。

对比地讲,在文明世界的都市之中,在2号信号密集的都市环境中,红色的出现令人十分焦灼、忧虑、惊恐;因为在这里,红色已不是简单直接的红色,而是某些危险含义的表达。例如:十字街头的红绿灯,警车顶上的红灯,所有车辆后部代表刹车的尾红灯,等等,所有这些红色,都让人紧张、焦虑、血压波动……为什么呢?
因为它们已不是单纯的色彩信息,而是代表着许多含义的2号信息了。它们的出现,要求人们以2号心去接受,去瞬间作出理解、掂量、抉择和承担;所以,它们在生命心身中激发的是一连串文化反应(价值反应、操作反应和承担反应)——而所有这些反应,都导致生命心身运行远离本然,陷入“使然”,困于“迫然”;结果就是扭曲着运行,就是痛苦……
    所以,我们这里讲的自然洗心法,实际上不是洗,而是轮换一下:2号心息,1号心动;让1号心主宰生命几天,使生命喘息几天,脱离2号状态几天,等等。
西方发达国家,人们为什么偏爱旅行,就是要达到这种结果:2号心息一息,1号心做做主。这样做,生命的痛苦有所缓解,有所调整,生存的意义有所还原。
现在,中国也进入了这样的行列。
像这样的幸福体验,为什么我们还是把它归到相对幸福栏目中呢?

因为:
①人们获取这种幸福是完全被动的;不到风景中去,2号心就不息,1号心就不会启动;
②是不自觉的,不含有觉悟的:即使在风景(环境)作用下,运行了1号心,暂停了2号心,即使事实已是这样,可是主体并不明白这其中的转化及其实质,没有自觉性;
③因为前两点决定:这种幸福的来去是主体不能作主掌控的:想掌控也掌不了、控不了,因为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每次只有把自己又送到某个景区去;
④所以,这当中的幸福对他们而言,总是短暂的、不恒定的,会消失的、会转向反面的(一离开风景,烦恼、痛苦又抬头了……)。

提示:如果我们在使自己不胜欣喜的风景之中,能够好好地“内省”“内观”一下生命之中的变化,从而“认得”自己的1号心、1号心态、1号生存状态,并且开始尝试着去主宰它们的话,从这里起步,亦可通往绝对幸福:只要你真的“认得”了,主宰了自己的1号心,因为那就意味着,没有风景,无需投身风景之中,你一样能够拥享幸福,而且是觉悟中的幸福,越来越恒定的幸福。
所以,自然洗心法,除了是一种相对幸福策略外,同时还可以赋予它作为提升HQ的训练方法的价值。这就要求你不再满足于去风景中换换心情,而是要进一步:在风景中换心情的同时,去谋求对幸福真谛的觉悟(具体为:从对自己1号心的觉悟开始……)。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1] 1号信号 是指事物本身的直接表现。这些表现能对主体产生“刺激”,并促成主体直接接受;主体无须去理会信号背后的“语义”:因为1号信号没有语义,不携带文化价值,不刺激人们产生文化反应,而是刺激人们产生造化反应。1号信息,就是造化之表现。例如不同的红叶、绿叶,不同的山水、雾、雨、石,不同的草,庄稼,不同的云、天、气味、气象,等等。

[2] 2号心实质上是一种幻心,是2号信号刺激机制下形成的生命认知反应机制。例如听到一种铃声、唾液就分泌,胃肠就启动,就产生饥饿的感受;又如听到某句话、或某个词,生命心身内就有某些东西拧起,愤怒产生,气急产生……以至苦不堪言;又如,听到另一类的词或话,又喜欢起来,天天时时都想听到这些话;……这些都是2号心在作用的表现。2号心就是文化心,价值心,自我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5#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33:23 | 只看该作者
去时钟化——让生命不再做时间的奴隶今天4月,刘某告诉我说他时常胸闷、烦热。时值春末夏初,“阳春三月”刚过,虽不能说还处在一年中的最佳时节,但可算第二好的了。怎么会有这种异样的感觉呢?刘某到医院检查,惟恐心、肺等内脏有什么病变,可是检查结果,内脏并无大碍。医生认为他的那一套症状加上检查结果表明,他的问题与心灵活动有关。因为他的胸闷、烦躁总是在看表或看日历时加重(表现是:当刘某一不留心看见表或日历时,就会倒抽一口冷气)。此外,刘某同时伴有失眠、早醒、忧虑等症候。诊断支持这样的结论:生命的功能有相当程度的紊乱。
综合地分析,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真正所在。原来,刘某6月份将参加职称晋级全国统一考试。虽然他一年多前就已开始准备,但随着统考日期的临近,他“心身合一”级别上的生命整体,还是表现出有点“沉不住气”了。
这种现象,一般都被解释为“临战”前的恐惧。这确实是一种很合理的解释。不过,这种不完整的解释其实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这些人都已经经历了一段时期“备战”。换言之,都让自己的生命按照一定的“时间进度表”努力地运行了一段不短的时光。
在他们心身之中发生的这些症候,亦可看作是,他们心身长期按照“时间进度表”运行而形成的结果。其轮廓大体是:为了一个外在的好目标,用了一大段光阴,按“时间表”努力运行,在外部已经接近目标(甚至已实现了目标)的同时,结成了内在的“坏果实”(生命功能紊乱乃至障碍)。
这些“坏果实”,从一个特定的角度透视和强调,就叫做“时钟化”:生命心身运行的“时钟化”。其实质是:把生命的紧张状态、动员状态,甚至应激状态,以及焦虑状态、期待状态、恐惧失败状态、得失幻想状态等“生命的非常状态”与时光的流动挂起钩来。只要期限内的这段时光在流动,生命心身,就被投入到这种“非常状态”之中;如此持续,从而形成了习惯,继而致使生命功能出现紊乱、出现障碍,偏离本然。而这些紊乱始终围绕着这样一个意识核心,这个核心之中是一种具有“脉跳”节律和“不可逆”损失感的时间意识。是这个意识在以“关键”的方式(开关的方式)牵扯着生命的“非常状态”。
换言之,时间意识,是上述“坏果实”的根。
无独有偶,报上有报道说,全国高校入学统一考试也将在6月份进行,为“备战”今年高考,许多学生也出现了与刘某相似的症候群。他们的生命心身,在经历长时期的“备战”之后,也有些“沉不住气”了。
实际上,不仅是应付“考试”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天有一套固定的“作息时间”。每月,每季,每年,有一定的生活、工作目标。虽然每个人的目标内容会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的生命按照一套严格明细的“时间表”去努力地运行。
粗略地讲,几乎所有成年人的心中都有以下几套时间表:日常生活时间表、日常工作(上下班)时间表、财富积累时间表、事业发展(升、迁、成名、成家、成就)时间表、子女养育时间表、情感生活时间表。
那么多的时间表叠加在我们生命活动的意识核心之中,可想而知,我们的生命有着怎样令人痛苦的“时钟化”运行。
可以说,对当今文明人类而言,几乎人人都落入了“时间陷阱”,只是被陷的程度不同,承受的结果有一定差别而已。
就此,我们的提示是:
①时间觉悟一:
由于我们将时间看作是“流逝”的、“一去不返”的东西,所以,我们对时间备加珍惜。而正因为有时我们过度的珍惜,我们心身的运行,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牵动,从而被扰乱、坠入“时钟化”的痛苦运行态。换言之,正因为过度在乎时间,我们心身运行的某一只“牛鼻子”才被时间“套牢”“牵制”。
对此,我们必须完成一次幸福学的觉悟才行。
幸福学意味的时间觉悟是:
时光既然是流逝,不能停的,而且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且是没有人能改变前两点的,那么,千万千万,绝对绝对,不要让自己的苦乐与时间挂钩。
因为很显然,时间的特点既然如此——既然不能停地一直流逝,而且一去不返,并且谁也改变扭转不了它,那么让自己的情志、情绪与之挂钩,不啻是自己谋害自己的幸福……
因为,这样做等于“苦定了”,等于“痛苦没商量”。
简言之,既然我们拿时间没有丝毫办法(驾驭不了它),为什么还要把痛苦的开关交给它?为什么把生命中最宝贵的心灵,绑到这辆自己不能控制、别人也无法控制的“时间战车”上呢?
②时间觉悟二:
要把时间现象当作是这样一种状态:即:宇宙万事万物,都还在正常运动着的标志,如果天地万物死了,不动了,时间现象也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要把时间现象当做天地间最值得庆幸、最值得为之欣喜愉悦的“好消息”——日出日落、花开花谢、风霜雨雪、斗转星移、潮起潮落、时光流变,不外是天地正常运行的“好消息”。乃是“天行健”的标志也。应当快乐、欣慰,而不是焦虑悲切。
③时间觉悟三:
我们过去所拥有的与时间相关的信念,诸如“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等等,只是从特定角度看问题的结果,它们所包含的,充其量只是一些片面真理,例如:“时间就是金钱”包含的仅仅是经济学意味的相对真理。而“时间就是生命”也许是反映着救援意义上的价值……这些,都没有错,都是对的。
但是,从幸福学的角度看问题,则应当是——
时间,是我们安排、分解工作,安排、分解事务的工具。而人,应当是这个工具的主人。
应当不动心、不动身地、从容不迫地,以主宰者的身份和姿态,勇敢、自由、自主、自在地、快乐地支配和使用“时间这工具”。
——不该用的地方就不要用,更不能用它来伤自己的心,来扰乱自己生命的内在运行,不能用它来制造痛苦,滋生烦恼。
要让以上不同的“时间观念”和谐共存,互不矛盾,而且总地讲,要以不破坏幸福的生命运行状态为基本准则。
④时间觉悟四:
现代人都讲究“时间管理”,这本身没有错,但应当为其设置一个前提,那就是,先必须有良好的“心灵管理”。即,在“心灵管理”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去不动的心身地、不苦不恼、不怒不悲、不忧不愁、不急不慢地进行“时间分配管理”,并保证整个“时间管理”过程中,不乱心身、不失本然、不污染生命之中无始无终地涌动着的幸福甘泉……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6#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33:49 | 只看该作者
相对幸福策略之六:注意力自主自由法(——坚决克服掉“心不由己”)

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家门不远处有一丛草,草丛中有块石头,石头下面有一窝毒蛇。这个人每次出门,路过这片草丛,看见了那块石头,他就要过去把石头翻开,看见毒蛇后又吓得魂飞魄散地逃走。
虽然每次均是这样,虽然每次明明知道掀开石头就会有毒蛇出来,明明可以自顾自走自己的路,不去管那石头,可是,他还是管不住自己,每次都要身不由己地去把石头掀开看看;然后,每次都吓得魂不守舍,大汗淋漓……
故事的结尾说:人经常总是跟自己过不去,情形大抵如此。
实际上,在人的内心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情经常不断地发生。从自己心里面,明明可以找出许多快乐的事情、快乐的记忆、快乐的理由,可是人们偏偏不去留心不去注意,不去翻动它们,而是死死地盯在某一件让自己痛苦难忍的事情上。一有空隙,就去把内心世界的一组组“痛苦多米诺骨牌”搭起又推倒,推倒又搭起,往复循环,直至使自己痛不欲生,筋疲力尽……然后,到了下一次,明明知道再去翻动那些“痛苦多米诺”又会像上次一样痛不欲生,明明知道这后果不好,却又偏偏心不由己地要去第n次地“推倒”“搭起”,又“推倒”……这种情形从表面看,也是跟自己过不去啊。
而这种情形,实际上标志着人们注意力的“不能自主”和“没有自由”。
注意力,就像内心世界中的手指,这支手指,可以按在一些“快乐开关”上,也可以摁住“痛苦开关”不放。所以,当注意力停留、粘附在一些痛苦开关上时,生命心身内相应的痛苦反应就不断地产生着、进行着,损害着当事主体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形态,使当事主体渐渐成为“一个习惯于让自己痛苦的人”。
这种“习惯于痛苦的人”,不仅自己生存质量下降,不仅自己难受,而且也使自己周围的人痛苦、难过。因而,这些人总是不太受人欢迎和爱戴。所以,他们的命运通常很悲剧。
本来,同样的原理,倘若当事主体能把注意力转移到“令人快乐”的事情上,心境马上就可改变,生命的心身运行也会马上改善,最终在世俗事务中的个人命运也会有所改善,可是,有痛苦习惯的人却办不到,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注意力无法主宰,做不了主。想转移注意力,也转不动,移不开。甚至,他们对这种自己做不了主的事实,也未曾有过觉知。究其更深的原因,大概有以两方面:
教育偏差:我们的文化教育中,有意无意间,已经给人们带来这样的强烈暗示,即:痛苦是感情丰富的证明,越痛苦,感情生活越丰富,越多姿多彩。看看人们在情感发育的关键时期,能从注定要影响他们的文艺作品中获得些什么样的“启蒙”、“刺激”、“培育”和“楷模”吧——影视作品以及小说中,是各式各样的苦事、苦相、苦的表演、苦的心理过程;音乐、诗歌之中,大部分是各式各样、各种特色、力度的“苦的哼哼唧唧声”以及痛苦情绪的直接传播……总之,到目前为止,人类在其关键时期(青春期)的情感教育,主要是以痛苦为“轴心主题”的、以“痛苦文化”的传播与接受为主线,以大多数人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地学会了诸多痛苦,并染上一整套“痛苦病”为实际结果的。
因此,这样成长起来的人,早就不知不觉把痛苦当成了心灵的营养(实则是对心灵的毒害),早就习惯于浸淫在痛苦中,以为是高雅、深情、,心灵生活丰满等等。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习惯于痛苦,或者说痛苦已成为他们的习惯(而且,他们将这些标榜为心灵的、感情的丰富生活)。
可是,如果我们用显微镜(内视化的显微镜)来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在“习惯”这个称谓后面,存在着一系列具体的“变化”。形象地讲,在“痛苦习惯”的背后,主体的生命心身之中,实际上已经建成了无数条“痛苦生产线”,并且积累了大量各式各样的“痛苦原材料”、“痛苦施工图”、“痛苦生产工艺流程”等等。而且,它们已经按部就班地处在不停的运行之中……所以,它们牢牢地缠住了主体的注意力。所以,他们的注意力无法自由……。

没有真正在乎过幸福。许多人之所以陷入痛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注意力不能转移),完全只是因为从来没有把幸福真正当回事。换句话说,幸福,在他们心目中实际上从来没有真正排上号。虽然他们口头上或表面上,都以为自己在乎幸福,但实际上没有真正在乎过。证据是——
叫他们为了幸福,转移一下注意力,他们却做不到。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另一些他们真正在乎的事情上。他们看重别的东西,而不是幸福。在他们心目之中,排在前面10位、100位、1000位乃至10000位的,都不是幸福,因为幸福根本没有排上号,被遗弃在一边了。
相反,排在某些人心目中前几位的,可能是别人的议论、金钱的得失、地位的升降、权力的大小、占有的多少等等。
你叫他如何转移注意力呢?他最最在乎的,正是那些使他痛苦的的东西。越痛苦他越在乎,越在乎,他越痛苦,注意力与痛苦一道,陷得很深,缠得很牢。
与此相关,走音天王孔庆翔的例子可以形成一种对比。
走音天王孔庆翔[1]在选秀节目中,因其开朗优雅的表现赢得观众的广泛认同后,常常举办演唱会,并出版发行了自己的歌碟。当有记者问及说他的歌走音严重受到一些评论家的批评、贬低等问题时,他的回答是:“我不会去注意那些评论,不会去注意那些负面的批评;我将把注意力集中在搞好演唱上,如果我去注意那些批评,我就不会快乐了,也就不会热爱生活了……”
可以说,他在这个问题上,头脑十分清醒。而且,我们能看到,在他的心目中,他是真正把幸福、快乐当回事的。而且,确实当成了头等大事。“快乐”、“热爱生活”,在他心目中,至少也排在前5名的位置。
所以,他能对自己的注意力行使主权,说不在意什么,就不在意什么;说要在意什么,就能做到在意什么。

综上所述,注意力的自由,原本人人都有,之所以移不动注意力,只是因为太看重某些事、某些物、某些“道理”。所以,真正重要的要点是:需要有“幸福至上”的精神结构,和心灵态度,需要真正建立起对幸福的忠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学习、摸索和掌握以幸福为宗旨的注意力移动“内技术”,实现注意力的完全自主。
——这不失为赢得相对幸福的又一策略。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1] 参见第三章中的“冠军情绪苦”一节相关议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7#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34:12 | 只看该作者
去执着化——让心身卸掉那些“不可承受之轻”记得小的时候常常发生拇指和食指“抽筋”的事。有时是到河里去踩水:把裤脚绾得高高的,光着脚,就这样从河的下游,沿着水势不急、水深不深不浅的地方,趟着河水往上游走。由于是夏天,两腿在水里踩到水底凹凸不平的石头群,虽然有些踉踉跄跄,但是却十分凉爽宜人,加上也许这种活动激活了我们生命中的“亲水”的本能,所以,每次都玩得特别开心。
惟一的麻烦,是右手拇指和食指常会“抽筋”。
因为脱了鞋来踩水,脚丫倒是光了,鞋子却没地方可放,只有把鞋提在手上。可是,鞋子是分开的,两只并没有一个好抓好握好提的把柄。于是,只好将一双鞋并在一起,让两只鞋的内侧鞋帮挨在一起,然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在接近鞋跟处这么一捏,让两只鞋的内鞋帮都被捏挤在一起,然后,就这么捏提着往上游走。

配图17:姆指食指捏鞋图



这样,要不了一个小时,拇指、食指就不行了,又酸,又如,又软绵无力,很难受。再严重一点,就抽起筋来:两根手指变得又僵又直,扳都扳不弯,并伴随着强直性的疼痛。这时,什么也拿捏不起了。
有时,是大雨刚过,三合土球场上有水有泥,放学后我们就脱了鞋光着脚丫在球场上,借着泥浆玩“滑冰”。你滑过去,我溜过来,煞是好玩。玩够了要回家时,没地方洗脚,没法穿鞋,只好提着鞋回家。到家时,这提鞋的手指又抽筋了。
现在回头反思,一双娃娃穿的布鞋或胶鞋,能有多重呢?最多有半斤、四两,说不定只有二三两。说起来并不沉重,可是,就这么点点分量,如果承担久了,也确实是让人够呛的啊。
成人之后,接触到了“执着”这个词,很有意思。什么叫执着啊,起初有点把握不住它的意义。后来,想起儿时捏帮提鞋的往事,觉得二者之间有一些联系了,所以,把它们写在这里了。
什么叫“执着”呢?
像上面讲的“捏帮提鞋”,算不算“执着”呢?
事实上,上述“捏帮提鞋”的故事,在直观形象上,很能说明“执着”的原意:拿着、捏着、持着、执着、不肯放手。很适合我们由此理解“执着”的意义。
但是,像这样只是提捏一两个小时的事,应当不能算是真格的“执着”,最多只能算是“准执着”或“小执着”而已。而我觉得更合适的是:把它们看作是“执着”之意义的简洁象征。
换言之,如果那支右手捏着、提着那双鞋子,不是一小时不是两小时,而是提捏一生(或大半生、或半辈子),那就可以叫做“经典”的“执着”了。再严格点讲,那两根指头因为长期捏拿以至病损,以至与鞋帮粘连分不开了,就算是“执着”的正解了。
简言之,执着,就是一直持续地、长时期地拿捏、握持、抓住某件事物不放,以至达到:拿与被拿,执与被执之间零距离的共在关系(“不放”的关系),持续得简直与当事主体的生命一样长(简直与他的生命相随相伴),并且无法自己解除这种关系,这样一种“生命的刻意状态”。

以上我们故事涉及到的,还仅仅是一个外在的、简单的、象征性的“执着”事件。实际生活中,要复杂多了。
现在,我们撇开这些简单的、外在的、象征性的东西不谈,只用它们做一把“钥匙”,开启生命的内在之门,去看一看:人们“内在的”心身之中有多少不同的“内在手指”,正提捏着多少双不同名称、不同分量、不同性质的“内在的鞋子”啊……
一个痛苦不堪的人,他“内在的鞋子”也许有一万双、两万双、八万双,他“内在的手指”也许有两万只、四万支、十六万只——并且,这些“内在的矛盾”恐怕早已在他生命中“抽筋”抽了十年、二十年,乃至很多年了。
而那些“内在的鞋子”,要说分量,确实没有分量,它们是没有重量的“鞋子”,是没有“鞋帮”的鞋子,是轻得不能再轻的鞋子,说穿了,它们全是些“虚幻的鞋子”……
这就严重了,想想看,幻影一样的鞋子,如何拿捏,如何执持,如何抓取,如何抓它们一辈子,如何抓住成千上万对幻影一样的鞋子?
可是,痛苦的人(依我看是人格患了病的人)就抓得住,就执得起,就拿捏得到位。而且,确实能执着一辈子。——只是,他们尚不明白,这正是他们痛苦的根源之所在。

只要愿意,“对错系列”的幻影“内鞋”各型各号各式样,可以抓执它一两万双;“是非系列”的,也可执取个五六万双;“得失系列”呢,执取个八万、十万双,也不嫌多;“利害系列”,光小型的,就可执取个一亿双……只要愿意。
还有“爱恨系列”“恩仇系列”“贵贱尊卑系列”“强弱系列”“荣辱系列”“美丑系列”“真假系列”“善恶系列”……
这意味着必须要有多少亿双“内心的手”在不停地执持啊。去想像吧,痛苦者内在心身中的手指抽筋抽成什么规模、什么场面、什么结局……
就此,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所谓“执着”,一定有生命状态被改变。例如手指的僵硬化、抽筋、强直。它失去了原来本有的自在、灵动、自由,以此为代价,去执持某件事物。
生命“内在心身”的执着也是一样,也有生命状态被改变,也是以失去原来本有的自在、自如、自然、自由的生命运行秩序为代价,去执持某些观念、概念、意念。也一样有“抽筋”强直、僵化发生。
例如血压僵直在高位,又如神经兴奋持续强直在浮躁位,再如代谢抽筋在“狂吃狂喝”位,激素水平持续混乱在“忧心忡忡”位、“患得患失”位,呼吸持续抽筋在“哮喘样生气”位,心脏持续抽筋在“夺路逃命”位,等等,等等。
要相信,执着不光是心理定势现象,它尤其是生理层面上的病相病状。
②我们说“去执着化”,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分了,分不来了(比如不分对错了,分不来了),不是这样的。世间做事,有时是必须分别的。我们的意思是,不要让生命以变改自身状态为代价,去执持这些分别,要让这些分别始终外于生命,以生命自身本然的秩序不被打破为原则,来处置这些问题。简单讲——
起码,在提鞋手提酸了、提抽筋了时,要知道需要把鞋子放下了,并且真地能够把鞋子放下一段时间,好让手指(生命)恢复一下原来本有的活性、自在性、自如性、自由性、自然性。
让生命总体,该提起什么的时候,不动本然地去提一下,提了就放下。全面卸掉生命中这些“不可承受之轻”,确保本有的幸福始终在生命中涌流并时刻被主体品尝。
③执着,是很内在的事,去执着化,也是得深入到“很内在”的地步。内在操作不易把握时,常回头想外在的直观的象征:提鞋与放下。
④执着,它不是一两天的事,去掉它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因为执着化,因为我们执着得习以为常了。一不小心,生命就又一次陷入对某事的胶着了。所以,去执着化,应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8#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34:35 | 只看该作者
相对幸福策略之七:自由设计
(——建立一些自给自足的相对幸福机制

因为相对幸福可以从某种计划的完成之中获得,所以,自行设计,不失为可行性极强的策略之一。
“自得其乐”这句话在中国可以说是人人都听说过,人人都对这句话抱有好感的。但是,如果要找到实现这句话的下手处,可能,知道从从何下手的人就少了许多了。
换言之,“自得其乐”这句话人人都可以挂在嘴上津津乐道,可是要认真兑现,却会有不少人不知道这“乐”该怎么“得”了。
其实,自得其乐,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把握。一是在绝对幸福的层面。在这个层面,幸福是从生命之中涌流而出的,是不依赖任何外部条件的,只要生命在,这种深刻的幸福就绵延不绝。这是真正的自得其乐,绝对的自得其乐(让生命进入绝对幸福层面的途径和方法见本书第四章,“绝对幸福途径”) 。
另一个层面,就是相对幸福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谋求相对的自得其乐。其方法原理是:自行设计一连串“欢乐事项”,供自己去实践,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快乐。

这种策略的要点是:
①自由设计、自主设计。不必跟从别人,也不必强求与时尚相吻合。不必考虑外在的因素,完全由自己作出决断,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计。
②是为自己设计的。你设计出来的任何一个“欢乐事项”,应当是专门为你自己设计的,并不是替别人设计的。因此,它不需要用来要求别人,只专门用于自己。
③设计出的“欢乐事项”,应当是适合自己的。是刚好适合自己去玩的。像自己的鞋子应当适合自己的脚一样(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要自由设计,因为别人的“欢乐事项”也许往往并不适合自己。别人做起来十分快乐的事,自己做起来也许并不快乐,也许还会痛苦)。
④“欢乐事项”的实现尽可能不依赖、不凭借外部条件。无须别人帮助不需要特别的作为,光凭自己想做,就能做。想完成就能完成。
⑤设计出的“欢乐事项”应当是极为简便易行的,稍作努力便能办到的。是易于上手、易于执行、易于长期、反复实践,具有持续性,能发展为一种习惯的。
例如,有一位姓刘的朋友,他为自己设计的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乐事”是读书。无论上班与否,他随身带有一个挂包,里面装着书籍。只要有一点时间,他就会一头钻进书里。他的同事们经常发现,当工作刚一结束,他就突然不在了,人不知鬼不觉之中,不见了他的踪影。原来啊,他已溜到附近茶馆,一边品茶,一边读书去了。
读书,在他那里已成为习惯,每天都必须读。读了,就觉得快乐,没有读,就觉得心里空空的,不踏实,若有所失,不快乐。
这种现象,说明:
①在他的生命心身运行中,已经建立起一种快乐生灭机制;
②这种机制运行出什么样的结果,是产生快乐,还是产生失落,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由自己决定(只要天天都抽出时间读书就行,就能快乐起来);
③他的这种情形可以视为“自由设计”之相对幸福策略的典型。因为,它满足了上面所说的五个要点。即:是自主自由设计的,是为自己设计的,是适合于自己的,是对外在条件依赖性最小的,是可以长期反复实践,并从中发展出持续性习惯性的。

我的另一位朋友,却把写作和游泳当做每天必办的事。一天下来,如果写了几千字,并且游泳游了1000米;他这一天就十分舒服。如果每天都做到了既有写作成绩,又游了泳,他就倍感幸福滋润;如果,某一天,因为什么别的事耽误了写作,他会有一些难受。如果写作和游泳都被耽误了。他就会很难受很难受。他会充满失落感。有时更严重,他会产生犯罪感,好像做了什么对不起自己生命的坏事。
好在通常他总能按自己的“设计”行事。被干扰的情况并不经常存在。
他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是很典型的。

相同原理不同情况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有人每天晚上要跑步5公里,天天如此,从中取乐。有人以快走散步取乐。有人天天听一小时音乐为乐。有人天天进健身房,天天不出大汗不为乐。有人以书写毛笔字为乐。有人以天天收拾整理家务为乐……。
天天必做的乐事,有人设计了一项,有人设计了两项,有人更多,不一而足。
之所以把这种情形称之为一种“相对幸福策略”,是因为像他们这样做的话,一生当中每一天,他们都能从自己设计的“圈套”中领取一份快乐。这使他们的人生质量相对提高。使他们的生活比别人更充实、更健康、更有滋味。
拿相反的情况来比,更能体会到他们的好处,更能体会到:这确实不失为一种策略。
相反的情况下,没有每天可领取的一份快乐。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天天彷彷徨徨、犹犹豫豫、慌慌张张、失失落落,一句话:自得其乐,还得从自行设计乐事下手。
同时别忘了: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所以必须自己动手动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幸福。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9#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34:58 | 只看该作者
去语言化——让生命运行的轴心回归到生命内生命心身运行从天然本然的运行扭曲为语言化的运行,已是文明人生命中一个不争的“内在事实”。
生命心身运行的语言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在生命之中形成的决定性的各种改变和影响,也是十分复杂、十分深刻、十分内在的。由于所有的“改变”发生在主体生命“内部”,无法像考察“客观事物”那样对其进行考察、解析,所以,在这里我们尽可能以简化的方式来探讨它。
简单地讲,生命的语言化——生命心身运行的语言化——是指:生命的整个运行,运行成了某一句话。比如:生命整体运行成了“我要发大财”这么一句话;或者,运行成了“我一定要出大名”(所谓: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这么一句话。或者,运行成了“我必须成功,今生今世必须成功”这么一句话,等等。
一个人下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为“发财”运转,为“成功”运转,为“出名”运转,本来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不好,并没有什么绝对的错误,本来倒也无可厚非。只是,从幸福学角度出发,以幸福学的眼光看问题,它们才显得是“不合适的”。因为,生命心身的运行一旦语句话、语义化,一旦具备了某种文化语言的结构,这样的心身运行,就必定失去了自在、失去了自然、失去了本然。而失去了这些,也就是从根本上失去了幸福。
以上只是一种简单描述,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化情形还要复杂得多:
实际生活中,一个典型的文明人,其生命心身运行不是运行成了一句话,而是运行成带有“我必须”、“我一定要”等语句成分的很多句话。这“很多句话”同时影响着他的生命运行,产生重叠的、措动的、有很多情况下甚至是矛盾的、分裂式的乃至疯狂的“紊乱运行态”。这个“紊乱运行态”被主体体会到,就是痛苦烦恼、不适、难受之类。
结果导致的是:
①生命心身运行的轴心外移,移到了生命之外,被引向语言所指的自我化了的文化目标。
②生命心身运行的心轴扭曲:不仅是轴心外移至生命之外,而且,外移出去的轴心之“轴”由于必须服从于众多相互不统一的语句,因而被扭曲得不成其为轴了,连曲轴也不是,曲轴仍有轴。而扭曲之轴,是轴心被扭……
③生命运行的“元结构”(那种原本无限圆融的“无结构”的“结构”)被打破,代之以有限、局促、自相矛盾的语义化的语言结构。
④痛苦,就是必然而然的了。

在金庸《射雕英雄传》里有一个叫郭靖的角色。这个很有特色的角色形象,在下列几方面有利于我们说明和了解什么是生命的“去语言化”。
①面对黄药师吹响的“魔笛”,很多武林高手都会被这种“笛声”搞得神魂颠倒,乱了方寸之心,从而导致动作失常,武功失效。可是郭靖呢,由于不懂得音乐语言(不通音律),所以,无论那支“魔笛”怎么吹奏,他依然故我,不为所动,进退自如,攻防皆成,招招不乱。
相比之外,那些败在“笛声”中的武侠们之所以失败,就因为音乐这种特殊语言牵动了他们那颗音乐化了的心灵,致使他们生命心身运行的轴心,在过招的关键之时,外移到了生命之外,从而导致了行为(武功)的散乱。
而郭靖的状态,相当于“去音乐化”(“去音乐语言化”)的状态,其生命心身运行之轴心,始终未曾被触动、未曾被牵制,因而心身不乱,武功不减。
②郭靖在整部《射雕英雄传》中,常常是有点“反应迟钝”“纳于言语”,对别人讲的,不易听进、不易听懂。自己呢,也很少有什么要讲出来,也没有什么非要别人听。他的这种形象,几乎表明了“去语言化”的人的“语际形象”(在语言环境中的形象)。这个形象之中,蕴含着这样的“内在事实”,即:他生命运行的轴心,始终在生命内部,始终在生命中心,始终没有被外力牵动。
③在郭靖生命内部,拥有一种至深的宁静,拥有一种在深深宁静中不为一切外部因缘所扰动的、极其和谐、极其稳定而又富于活力的生命心身运行状态。
而这种至深的宁静和这种“不被扰动” 的和谐本然的生命运行,恰恰是真正的幸福所必须包含的两大要素。——这就是郭靖的角色形象与我们这里探讨的幸福学问题的关系之所在。

那么,“去语言化”最简单的做法,有哪些呢?或者说,从何下手呢?

我们的建议是:
①尝试让自己的生命心身运行状态与语言脱离开。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做到,经过不断的反复(因为,很不容易做到一蹴而就,因为生命的语言化已非“三日之寒”……),最终,实现生命的“离言运行”。因为:离言,才有幸福;脱离了一切语言束缚与遮蔽,幸福之本身才得以涌现。
②光是用“离言运行”法,有时并不凑效,所以,应当配合本书所介绍的多种“还原法”,多管齐下,多处用力,最终获得整体上的效果:让生命运行的轴心回归到本然位置。
③以上说来简单,理解起来简单,做起来不简单,要有长期在反复挫折之中求还原的心理准备。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0#
 楼主| 发表于 13-4-6 06:28:04 | 只看该作者
筑一个梦 打造幸福杭州 2012-03-21 11:44 古媚君

慈济基金会林碧玉副总执行长,接受《杭州》杂志专访。(摄影者:李斯华 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日期:2012/03/03)

慈济志工为什么能够在第一时间关怀灾民?幸福又该如何找寻?《杭州》杂志专访慈济基金会副总执行长林碧玉,深入探讨慈济志工原动力。

幸福杭州 点燃慈善火源

藉着3月3日杭州举办
新春茶会的机会,《杭州》杂志专访林碧玉副总执行长,林副总透过简报向杂志社记者张凌鸿介绍了慈济的缘起。

林副总指出,慈济从事慈善工作超过四十六年仍不改初衷,这种的力量源头是极其纯净无染的。「不接受供养的
证严上人创办慈济,从当年的竹筒岁月,到如今这样一个跨越了宗教和种族藩篱的NGO组织,花莲静思精舍仍然保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力更生的宗规。」

针对慈济志工为何能够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灾难的现场的提问?林副总列举华航空难志工自发前往机场救助抚慰,以及
四川大地震中发生时慈济志工的行动,她说:「慈济人没有休息的时间,大家都把助人当做生命生活的一部分。慈济人对生命有着达观的认识,更秉持利他的同理心,所以在每一个现场,慈济志工虽然不是专业的救援人员,却是一股抚慰稳定人心的力量。」

针对杭州目前正在打造幸福城市的举措,《杭州》杂志也请林副总解读对幸福的认知,林副总表示:「『无忧、轻安、知足』就是幸福,幸福感来源于感受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价值,能够因为帮助别人,看到别人展露的笑颜,就是最大的幸福。」

对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称的杭州,林副总也有高度的期盼,「杭州的800万人口,倘若有80万人成为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志愿者,这个城市就是慈善幸福有爱的人文城市。」

(文:古媚君 浙江省杭州市报导 2012/0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7 10: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