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003|回复: 1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投票] 离开电视去读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7-12-27 19:4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载)离开电视去读书 
[ 2007-4-14 10:01:00 | By: klxj ]
     《虹猫蓝兔七侠传》在央视被禁以后,引来八方热议。多数人认为该禁,称其“内容过于暴力”。也有人称这样内容适合孩子们观看,还说可以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其中,在众多的议论中我注意到一位家长不偏不倚的态度,“这个片子我有时也会陪着孩子一起看,如果说暴力我倒没有特别注意,反而是片子中的一些对白显得很成人化。不准孩子看这类动画,我想出发点也是为了孩子,这样的行为我们不反对”,不过,这位家长也表示,在现代社会信息的来源是广泛的,“堵”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由一部动画的播放,使我想到一个如何对待孩子看电视的问题。当然内容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曾经就有报道说有的孩子由于模仿电视上的“画面”而酿出悲剧来的。即便就是在看电视这现象本身,也大有问题。只要查一下相关资料,也会发现,孩子沉迷于电视之中,会影响他们的智力发育。而我们目前的许多家长,总是认为孩子看电视一来能学知识,二来安全不会出事,三来不会给自己惹麻烦,省心。

其实,电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剥夺了孩子的想像能力,使他们变得不愿思维,即使在想问题,也缺乏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流于浅层次的认知。在国外,有这样一个家庭。父亲在他很小时就离家出走了。他、哥哥和母亲三人相依为命,住在底特律又脏又乱的贫民窟里。他做什么都不专心,因此他的成绩很糟糕。他们生活的背景声音便是电视里不时传出的枪声、马蹄声,还有无休止的广告声。他们常常懒散地躺在母亲的大床上,连续好几个小时盯着电视屏幕。他们的母亲只上过小学三年级,但是,她比他们懂得更多,看得更远。她在给别人家做清洁的时候,注意到了那些住在别墅的成功人士家里的重要东西——书籍。于是,在上小学5年级时的某一天,母亲永远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她关了电视机,要他们坐下来听她说。她告诉他们,她的儿子们应该从现在起立志,创造自己的生活。

  “你们俩每周得读完两本书,”她说,“并且写一份读书报告交给我。”

  他和哥哥唉声叹气,抱怨说这不公平,别人家的孩子也在看电视呀。但是,他们的抗议没有用。于是,他们想,好吧,也许过几天她就会忘了这事,再说,家里除了《圣经》,也没别的书呀。但是,母亲有她的主意。她说他们应该到有书的地方去:“上车,他开车送你们去图书馆。”于是,两个嘟哝着嘴的闷闷不乐的少年被迫钻进了母亲的旧车,前往底特律图书馆。他在儿童书籍栏不情愿地、漫无目的地徘徊着,不知该读什么书。

  他喜欢动物,当他发现有些书的封面像是描写动物的,便随意拿在手里翻看起来。他能从头到尾完全读下来的第一本书叫《筑堤者》,这是一本关于海狸的书,写了它们的生活,特别描写了它们如何一点一点地、勤奋地修筑堤坝,以便建设自己的家园。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完全沉浸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没有一个电视节目能像这本用文字写成的书令他着迷,它把他带到了森林的小溪旁,带他去观察动物们如何坚持不懈地修筑自己的房子,建设自己的生活的情景。

那时,他并没有马上觉得读书与看电视有什么不同,但不久,他就开始意识到这是一种完全崭新的体验。随着他的阅读,书中的情景会出现在他的脑海里,阅读调动了他自己的想像力,而不像电视那样将情景仅仅展现在他眼前,他只是被动地接受。还有,他可以把书翻来覆去地看,重温那些精彩的描写。

  不久,他就盼望着能经常去图书馆,那是与他所处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安静的圣地。甚至,他常常是迫不及待地一放学就回家去读书。他和哥哥也不用等母亲做完了工再送他们去图书馆了,他们为自己找到了捷径:他们沿着铁路线走,有时遇到开得慢的火车,他们还可以搭个顺风车,快到的时候,他们就跳下来,徒步翻过一个小山冈,就到了书籍圣地。

  在书籍中,他发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他能够自由自在地漫游其中,开始认识了新的事物。此外,他还发现了更重要的东西:他不仅喜欢阅读,他还能够更快地吸收更多的信息,这比他从声音或图像上接收信息更快。

  他从动物读到植物,他发现了恐龙、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的区别。当他贪婪地读完他能找到的每一本植物书后,他又把目光转向崖石。他常会沿着铁路线,采集石头样本,把它们装进纸箱,然后拖回家,对照着一本地质学书,试着辨认它们。

  在他浏览群书时,一些有趣的事出现了:他的思维变得敏捷了,做事专心了。老师也注意到他的变化。

至于不准看电视的禁令,后来母亲也放开了一点点,不过,电视已经不再那么吸引他们了,它只不过是偶尔的娱乐罢了。

  就这样过了几年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母亲几乎是文盲,她甚至不能读懂他们每周交给她的那些潦草的读书报告。但是,后来,她和他们一起学习,不仅渐渐地学会了阅读,而且还通过考试获得了普通教育文凭。

  现在,他的哥哥成了一名工程师。他也成了巴尔的摩市约翰·霍布金斯儿童中心的神经外科主任。有时,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会从一个差生变成耶鲁大学的奖学金得主,最后做到现在这个职位。

  然而,他切切实实地知道,他学习之旅的起点,就是始于几近文盲的母亲“啪”地一声关掉电视,把他们吆喝上车,前往图书馆的那一时刻。

这位母亲所能做到的,其实我们所有的父母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我们的家长有她这样的认识吗?能付诸实际行动吗?作为教师,我敬佩这位母亲,用她智慧的爱和付出,使两个孩子在阅读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并一步步走向成功。

所以说,作为家长要理智地对待孩子看电视,不但要替他们筛选内容,也要严格控制他们的时间。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9-2-9 08:56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7-12-27 19:41:04 | 只看该作者
说的真好。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做一个恰当的引路人。有的时候需要一点专制和垂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7-12-27 19:43:16 | 只看该作者
读书与成长
                                         肖川

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这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道理很简单,教师本身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读书不仅可以丰厚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读书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是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世界进行交往的过程,一个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品味,培养教师的读书人的气质。现在大多的教师的阅读量太少,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工作量太大,心理压力太大,没有时间也没有心境去阅读。但缺乏阅读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教育存在的一个缺憾: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品质

好的读物的标准是什么?我想就是那些能够唤起你进一步阅读和写作冲动的读物,那些使你亲近书籍和人类精神生活的读物。记得卡尔维诺说过:“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具体地说,一部好书给予读者的是倾注了作者强烈注意力(我们通常把注意力称为“心血”)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而一部糟糕的书给予读者的无所用心或用心很少地收集来的信息。张爱玲在评论爱默生的创作时说,爱默生的书不算多,因为他的书就像珊瑚礁一样,是在海面下缓慢地累积而成的,直到最后露出海面。

那么,读什么呢?首先,读一读中小学各种教科书。尽管教科书编得还不是很理想,但仍然是最适合中小学教师的读物。现在中小学的教科书上的内容对于许多教师并不陌生,但古人讲得好:“故书不厌百回读,要获新知读旧书”。林语堂先生就曾感慨:“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的味道来……四十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地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系统阅读中小学教科书,有助于我们夯实知识基础,丰厚文化底蕴,也有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后续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我们在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之中经常提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其次,多读一些翻译过来的书籍。翻译过来的书籍或多或少经过了选择,更由于西方发达国家(英、美、法、德等国)有较为健全的知识产权的保障制度,简单的抄袭和剪接不太有市场,这就保证出版物一定的原创性和水准。另外,这些书籍中所渗透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建立一个自由社会需要的。

再次,中小学教师可以多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如席慕蓉、余光中的诗。张晓风、刘墉、林清玄的散文,王小波、周国平的随笔。我建议中小学教师阅读的视野要宽广一点。陆游说:“功夫在诗外”,这是高度凝炼和充满智慧的表达。有一些书能够让我们增加善念和怜悯心,扩大智慧和见识,远离鸡虫得失的无谓争斗,把目光投送到更远大的天地,关注更根本性的、深沉久远的事物。读文笔和情怀优美的书籍,可以净化心灵、温润生命,可以使我们用更积极、更乐观的心绪看待世界和人生。

最后,在中小学教师读什么的问题上,我主张多读一些优秀的教育报刊。因为优秀刊物上的文章比较精粹,也比较集中于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比较前沿和新锐。《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明日教育论坛》(福建)、《教育参考》(上海)、《中国教师》、《小学青年教师》(河南)、《教师博览》(江西)都是国内一流的教育类期刊。

在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上,我认为后者更为重要。只要是有价值的书籍,都是能给人以思想、睿智的。对今天的读书人来说,则应倡导创造性的阅读。爱默生说:“当心灵被劳动与创造所激励时,则无论阅读何书,每一页都会变得熠熠闪光,意蕴无穷,每一句话都意义倍增。……我们觉得作者的见识有如天地一般宽广无边。”

我个人的经验是,不一定要读得很多,但一定要读得透,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应该反复读。就像西方虔诚的信徒用一生来读《圣经》那样,作为中小学教师也需要读几本常读常新的好书。“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发现”,就是一种难得的阅读体验,这既可从轻松阅读中“发现”愉悦、轻逸、趣味,令人捧腹,令人莞尔;也可从沉重阅读中“发现”生命内部的震撼,灵魂的激荡风暴。

宋代朱熹提倡:“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所谓“穷理”,就是作彻底的逻辑追问,就是追求理论的彻底性,就是努力求得思想的澄明,而不满足于一知半解。“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朱熹)“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这都是如何读书的经验之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7-12-27 19:43:53 | 只看该作者
让生命因读书而精彩 (转帖)

读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莎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就是营养品,没有书籍,如同鸟儿没有翅膀”。书籍,在所有动物中,唯有人才能编写制造出来。只有读书,人才能更加像人!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一位大师对话;读一本好书,精神就会得到一次升华;读一本好书,灵魂就会受到一次洗礼。没有书籍的滋润,人的精神世界就会枯萎,人的生活色彩就会黯淡。书籍,可以净化灵魂,升华人格。读书会改变人生的气质,读书会让人脱俗。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

让我们揣着明媚的心境漫步书海,细细品味书香,听书中鸟儿浅吟咏浅唱,看蝴蝶翩翩起舞,任雪花嬉戏在你的面庞,采撷着大自然的珍奇,体味到了人生的哲理。走进书中,与圣贤相对而坐,倾心长谈,品一品李白的老酒,摘几朵易安的黄花;看看杜甫的眼泪,瞧瞧东坡的华发;听听泰戈尔在“雨天”讲述“孩童之道”,闻闻冰心 “随时播种,随时开花”的心灵诉说……

漫步书海,带着我们的心灵去感受老子的深邃,庄子的诙谐,去饱览“四大名著”的波澜壮阔,领略鲁迅的犀利尖锐,品味巴金的沧桑凝重,去欣赏唐诗宋词的豪迈宛约……这是何等的惬意,又是何等的潇洒!

朋友们,请走进书里去吧!书是一扇沉重的门,它垂青于每一个敲门者。它敞开的门扉里,是一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甘泉,是一座开发不完的宝藏啊!

开卷有益。当你打开任何一本书的时候,马上会听到许多声音,有美妙的音乐,有战马的奔腾,有铿锵的诤言,有淡泊的心境,还有自然万物中生命的灵动。只要你带着心灵的耳朵聆听,定然能感悟到书中那让你痴迷的独特的风情!

朋友们,每天都不妨问自己一声,今天我读了吗?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每天拿出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在书海荡一回小舟,放松一下你紧张的神经,呼吸几口清新的空气,能够愉悦我们的心情,陶冶我们的情操,升华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的品味,充实我们的精神。更何况每年我们还拥有暑假、寒假两个黄金假期,如果我们能潜下心来,让心灵在书山上攀越,你会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意境。一举多得,我们又何乐而不为?

朋友们千万不要忘记:不动笔墨不看书,那是我们送给学生的座右铭。现在我们也不妨让笔随心走,随时记录下书中的精美语段,书写下自己瞬间的感悟、心得和反思。天长日久,那日渐丰富的阅读积累必定成为你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朋友们,让我们心田书香飘逸, 让知识浸润你我的心脾,让文化浸染你我的灵魂,让智慧装点你我的人生。让书卷充盈去我们的事业;让“师生共享读书乐趣”成为育黎初中一道永恒而亮丽的风景!

悠悠书香,点点墨趣,与书为友,快乐终生!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捧起书本,亲近书本,走进书本;终身以书为友,与书相伴!

让我们的生命因读书而精彩,让我们的民族因读书而精神,让我们的家园因读书而强盛!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2-27 19: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7-12-27 19:44:33 | 只看该作者
悠悠书香,点点墨趣,与书为友,快乐终生!

读书人自有读书人的乐趣,乐在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7-12-27 19:49:17 | 只看该作者
张中行谈读书

野渡过客



   

     燕园三老之一的张中行先生(1909—2006),出生于河北香河一农家, 1935年毕业北京大学,多年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他一生广阅博览,博闻强记,文史、佛学、哲学等诸多领域都深有造诣,尤其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季羡林赞其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张中行先生一生宁静淡泊,其生活状态最切合刘禹锡的《陋室铭》所写。虽然身居陋室,却逍遥神游。读书是老先生一生的爱好与享受。在其《顺生论》中有一篇谈及读书。

他说读书是人生获取知识最合算的途径,因为一般来说,书籍都是他人人生经验和研究成果之精华。读书的具体作用,先生列出七项:

其一是简单的吸收,变不知为知。譬如读地理知道有遥远的大陆,其二是读书可以明理,破除各类迷信,其三是指导生活,譬如看菜谱学做菜。

读书的第四个好处是培养性情。他说人之性情有高下之分。高者为人处世时不强制造作,能合情合理。性情来自于天性加环境的感染。“但天性加感染,也可能并不高甚至很下,这就需要化或培养。很明显,读书会有利于培养。培养之道有直接的,即从昔人的言论中吸取教训。这样的教训,由《尚书》的‘满招损,谦受益’起,真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多,虽然并不等于特效,但耳濡目染(不只嘉言,还有懿行),总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还有间接的,是在书香的熏陶之下,心胸狭窄可以变为开扩,偏颇可以变为平和,也就是性情可以由不好变为好,至少是较好。世间的人情也可以作为佐证,是读书人常与文雅为伴,文雅的对面是粗俗,可见读书确是有培养或改变性情的力量。”新教育实验要营造书香校园,也是此意。

其五是欣赏,即获得美的享受。“茶余饭后,或有郁闷,或只是闲情难忍,翻开看看,或念念,都可以暂时忘掉现在,另入一境,其所得又非口腹之欲的满足所能比了。由这个角度看,人生一世,不能读书或不肯读书,等于过宝山空手而回,损失就太大了。”多多读书的人,确实是讨得了大便宜!

其六是可以取得立言的能力。先生这里说的立言,泛指以文字表情达意,小作写个便条写封信,大到论文写作,著书立说。先生说:“学会写,显然只能由读书来,因为不读书,腹内空空,就不会有分量重的内容可写;就说是有些情意,也不知道如何表达,仍是不能写。”新教育实验倡导结合教学实践与阅读实践来写随笔,也有这样的考虑。

其七是因读书而收书。爱读书之人,也人有藏书的爱好,一本好书,得而收藏自得其乐。“虽然只是闲情,以读书人为本位,也很值得珍视”。
  

谈完读书的好处之后,张先生接着谈如何读书,读书应注意些什么。他说,一是要读好书,二是读能益智明理的书,三是既要多读,又要杂读。多读可多吸收知识,更可开扩眼界。杂读很重要,“有人喜欢文学,多读,也古今中外,而所读限于小说,绝不沾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边,就有可能,谈起国事,站在保守派一边,春秋佳日,到寺庙去烧香。这是读书多而不杂,钻了牛角尖,反而不能明理。”先生又说:“有些书性质枯燥,也就较为难读,却必须捏着头皮读。最典型的例是知识论和逻辑”,这些书没有生动情节和人物活动,初读必无兴趣,可是有大用,能提高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先生强调读与思的结合,“读的中间,还要兼能思”。若“读什么信什么,必致不能明理。思是吸收之后,经过辨析、比较,以判断真伪、是非、高下等的心理活动。所谓有知,明理,或总称为有学问、有见识,都是由能思养成的”。

  对读书习惯的培养,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开头要靠“理智”,即知道读书有大用,就强制(或由家长、老师强制)自己读。最好是定时(可以不很长),天天如此,过一段时间会养成“习惯”,这就有了百分之八九十的保障。这之后,以习惯为根基,会产生“兴趣”,就是觉得读书有乐趣,显然,到这时候,以前百分之八九十的保障就变为百分之百,简直可以说,想变为不读也办不到了。此之谓功到自然成”。先生的这段话,对于我们如何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及自己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十分有启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7-12-27 19:49:37 | 只看该作者
张中行:"初步养成读书习惯,后来略发展,成为不以读书为苦,再发展,成为以眼前无书为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7-12-27 19:50:00 | 只看该作者
读书使人产生差异,读书改变一个人,也延伸一个人!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7-12-27 19:50:49 | 只看该作者
读书这件事--给老师的读书建议(闫学)


为什么读书
闫 学

谈起读书这件事,也许我们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读书?读书对我的教师生涯,乃至对我的人生究竟有何意义?

1967年,大哲学家罗素以95岁的高龄在自传中写道,“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正是这三种“单纯而强烈的感情”支配了哲学家的一生,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义和源泉。在我看来,对知识的寻求固然有许多途径,但读书一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读书将使我们的人生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追寻,能够从庸庸碌碌的日常生活中突围,而不仅仅是“活着”?

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界,一个是理想界。如果说现实界是有限的,那么理想界就是无限的。我们的“有限”不仅在生命的长短,不仅在于生活区域的固定和不能顺意,还在于我们的思想常常无法超越自身,超越时空。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寻求“无限”,寻求我们心中的理想界。那么,读书无疑是这种寻求的重要方式,由读书而引发的思考和获得的快乐将帮助我们逐渐走向“无限”。在读书中,我们经历了不一样的人生,见识了不同的世界,从而对现实与自身的生命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我们读小说,悲喜着人物的悲喜,见证着人世的沧桑;我们读散文,感悟着生活的真谛,品味着生命的隽永;我们读诗歌,吟哦着瞬间的永恒,超越了庸常的人生……我们的人生因此丰富,我们的世界因此阔大。这就为我们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而不仅仅是教育生活)提供了必备的前提和基础。我一直不太赞成“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样的说法,因为我觉得教师的生活不能仅仅只有教育,教育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教育成了生活的全部,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都会受到很大的局限,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实践走向偏狭与单调。

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文化底蕴,换言之,就在于是否读书,读些什么书,读的方法怎样,读的效果如何。如果说技术和思想是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那么,“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当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有一点必须清楚,技术可以操练,思想则必须修炼。“操练”与“修炼”,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操练”意味着机械和次数,“修炼”则意味着沉入和思考。我们都希望自己有“气质”,但想必都知道“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那么,读书就是最好的修炼。

对现实界和理想界的共同关照,我以为便是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而这,绝不仅仅是对教师而言。



读什么书



现在常听有人提倡读书的“非功利性”,也曾见有知名作家表白“愉快是阅读的基本标准”,其实,这样的说法对教师而言是非常片面的。我曾经多次撰文并呼吁教师读书要注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真正的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板块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缺乏任何一个板块的知识都将限制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对此,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曾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朱光潜先生认为,“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即动其余,所以研究事理的种种学问在表面上虽可分别,在实际上却不能割开。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所以,他认为读书“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读书,有兴趣的阅读是好事,但绝不能只凭兴趣,有些书也许一时读不下去,甚至不能读懂,但只要是值得读的,就一定要硬着头皮读下去,也许山重水复,但只要坚持,往往就会柳暗花明。因此,广博而有计划的阅读是一种长远的眼光,是建立在普遍联系与宏观综合的视野下的自我锤炼。细究不少优秀教师的成长轨迹,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是否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将最终决定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多远。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这些年,通过阅读经典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我的阅读指南,成为我孜孜以求的目标。我曾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了明确的分析:上大学的时候,我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知识这一方面,虽然远远谈不上精深,但基本够用;那么,我要着力弥补的就是教育理论和人文素养这两个板块了。于是,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洛克的《教育漫话》、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老子的《道德经》、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再到国内外大量的儿童文学经典,都是我阅读的对象。长期高品位的阅读不断完善着我的知识结构,使我逐渐拥有了开阔的胸襟和自由的思想方法,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能够比较敏锐地看清楚问题的实质。一句话,我作为教师的专业“底气”在阅读中逐渐厚实了。

我想,不论我们原有的知识背景如何,完善知识结构都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基本的读书方向。

此外,具体书目的选择要把握一个大的原则:非经典不读。如果确有必要,对非经典的书只作略读与泛览,不细读,不精读。这样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叔本华谈到读书的选择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为愚者写作的人通常都是会大受欢迎的。”这种说法虽然不无偏激,但却自有积极的意义。他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要读那些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书,没有经过时间长河过滤的书,尤其是当下备受推崇的一些流行畅销书,是应该特别警惕的。这类书,往往迎合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口味,用通俗而不乏谄媚的手法表现,投机色彩严重,“掺水”太多,并没有多少真知灼见。对这样的书,我常常会拿来“翻翻”,但也仅仅是“翻翻”,做一个大致了解就可以了,绝不会花费时间去精读、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7-12-27 19:51:12 | 只看该作者
怎样读书



我总是把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在我看来,读书与写作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插上腾飞的双翼。就我有限的阅读经验而言,大量高品位的阅读必然引发有深度而有价值的思考,这些思考也许立足于自身,也许是对教育的宏观或微观的思考,抑或我们的思绪会更广一点,着眼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只要思考,就有价值,就有改变、完善、前进的可能。所以,我们说真正的优秀教师都是有思想的教师。但是,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要让这些我们在阅读中产生的思想不致于稍纵即逝,也为了让我们的大脑不致于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我们就必须学会整理,学会记录,学会提升,甚至学会推翻。这就必然要借助于写作。如果读书引发思考,那么写作本身就是思考。写作帮助我们梳理思想,不断地返回自身,认同自身,否定自身,完善自身,升华自身。这些年,凡是遇到值得精读的好书,我总是会首先做大量的读书摘记,然后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思考化为一篇篇文字,写成一篇篇或长或短的读书随笔。这些读书随笔在《中国教育报》以较大篇幅(有的则是整版)刊登之后,引起了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反响。有些文章被多家网站与个人博客转载,成为许多教师撰写读书随笔的范例,成为教育写作的另一种崭新的形式。

有坡度的阅读是一个重要的阅读原则。所谓有坡度的阅读,是指书目的选择必须对自己具有挑战性。大体说来,有一定难度,内容或叙述的角度比较新颖,能够引发思考,开阔思路,或者导致困惑的书都值得阅读。相反,那些读起来非常“舒服”,与自己“一拍即合”的书都不值得花费太多的力气和时间。有时,我们读不懂一本书,不光是语言表达的不习惯,也许更可能是一个知识背景的问题。五年前,我读美国课程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完全不知所云,因为我从来不曾见过有学者可以站在如此开阔的视野下看待教育,看待课程,我已有的知识背景给我的理解造成了很大障碍。但我没有放弃,这几年一直在反复阅读此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渐渐地读出了个中真味,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实践。我想,这种阅读坡度的降低,当然不是书本身发生了变化,而是我的阅读视野不断开阔,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结果。

有些书不妨重读,而且是一读再读。曾经读过叶灵凤的《重读之书》,文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中国古语所谓书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在机械生产的今日,一个人即使财力和精力都胜任,恐怕也不能读尽所有的书,买尽所有的书。因此,我们在不十分闲暇的人生忙迫之中,能忙里偷闲,将自己所喜爱的读过的书取出重读一遍,实是人生中一件愉快的事。”古人也有“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诗句,对这样的说法我深为赞同。这些年,凡是我认为值得重读的书,如《泰戈尔诗选》、《小王子》、《傅雷家书》、《给教师的建议》,常常放在枕边,书桌上,电脑旁,在万籁俱寂的深夜,在午后慵懒的时光,在人声嘈杂的火车站,在无所事事的飞机上,都会拿出这些一再重读的书,仿佛一个个最可信赖的老友,捧读在手的感觉是温馨与快慰,又常有新的发现和由此而来的惊喜——真正的好书是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的。

其实,读书的方法再多,手段再高明,都有一个前提:先读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7-12-27 19:51:37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的境界



书读到一定的程度便会自成境界。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一种境界;作家蒋子龙曾经写过一篇《恋爱般的阅读》,认为“读好书如遭遇一场恋爱”,这也是一种境界。蒋子龙还认为只有“爱人生的人才会有这般恋爱似的阅读,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了解所居住的世界。而狂热的阅读又丰富精神,精神丰富就如同心底里有一片阳光,站在阳光里,心与阳光共同升腾,人生变成一个朝圣的旅程。”身心同时站在阳光里,行走就成了一种快乐,一种渴望永远迈出下一步的芬芳之旅。而这,都是因为我们以书为侣。

在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读书人物时,我曾经这样写下自己的读书感言:“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意在表达一种思想:读书,就是生活,像呼吸一样不能没有的生活;读书,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须臾不可缺的存在方式,也是一种高贵至美的人生境界。

  读吧,让我们一起追求这种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07-12-27 20:05:2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课改:老师,你读书了吗?
                                                                            石修银

      ●老师,你读书了吗?
      这是一个“可笑”的疑问,但又是一个应迫切提出的问题。
      我们一些老师不读书。不信,我就问二点?
      一问:你一天有一点时间看看专业刊物吗?
      我常常在一重点中学图书馆,见到图书馆的工人员怨在叹气:我们的领导要我们认真整理摆放图书杂志,以方便老师借阅,甚至一年一年的图书报纸都要装订,存入过期资料库,方便老师查找,但到底有多少老师在看呢?有的老师,我一年也见不到一次老图书馆呢,我正为自己工作的无效而伤心。
二问:你自己订阅了什么专业杂志?
      看看每半年的杂志订阅,我们一些老师订的不是自己孩子看的《小学生周报》,就是《家庭医生》,跟自己专业最有关的恐怕就是《读者》,有多少人在订专业杂志?有多少人订了二种以上的专业杂志?一个老师说:订了,我也没翻,杂志还新的一样,所以干脆不订了。
       10月2日福建师大中文系82级聚会,一在福州名牌中学任教的同学走过来:“老同学,不错啊,我看到你的文章呢。”我心里一热:“什么文章?”“写老师的,在《福建教育》发表的。”我心凉了半截:这是我发表在《福建教育》05年第11期的散文,可我每月在专业刊物发表3、4篇文章,他怎么就没看到呢?或许《福建教育》的这篇文章也是他偶然看到的呢。我心真的凉了:这位在省会重点中学任教的老师,这位应是更有教研氛围的重点中学老师,都很少翻看专业杂志,我们小县城的老师就更不用说了。
       ●读书,是课改的呼唤。
       我听见两个语文老师谈话。一老师说:现在课改了,学生自由发言了,我们老师就更轻松了。另一老师说:当然,现在学生为主体了,我们只是架设他们对话的平台,引导他们感悟思考就行了。
       我大吃一惊:课改了,学生为主体了,我们就可轻松了,真是如此吗?请看一个场景:
       生1;老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白丁”为什么就译为“没有文化的人”?
      生2:对应译释吧
      师:是的,对应推断。还记得这么一句?“贤俊者自可赏爱,玩鲁者亦当矜怜”,“玩鲁”与“俊赏”对应,不就译为“愚笨、丑陋”吗?”
     生1:可我想,为什么不用其它词来写,就偏要用“白丁”?。
     师(微笑颔首):这同学有点穷追不放!不饶我呀!(众笑)是呀!为什么就要用“白丁”呢?这要从古代的服饰说起。古代皇帝穿的衣服,是黄色的,公卿王侯穿的衣服,是红色的。大夫令臣穿的衣服,是蓝色的,小卒穿的衣服,是褐色的。而那衣服,是白色的,可以说没有一点颜色的,那是谁穿的呢?
      众生:是平民百姓。
      师:是的,在文中,“白丁”对应的是“鸿儒”,“鸿”是“大”的意思,“儒”,是有学问的人,因此“白丁”就译为“没一点文化的人”了
这就是对话课堂的一幕,我想这个老师没有厚实的底蕴,平时没有读书,他脸上有微笑吗?我们再看一个场景: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做一个作文切角的训练。大家知道,写作是构思的艺术,找好切口,也就为文章选择了一个展示景致的窗口。现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温暖是什么。
    生1:温暖是我深夜回家母亲张望的眼睛。(鼓掌)
    生2:温暖是我回家见到桌上母亲煮的荷包蛋。
    生3:温暖是老师关切的问候。
    生4:温暖是烟雨朦胧中母亲送伞的身影。(鼓掌)
    生5:温暖是我回家闻到奶奶蒸药的药香。
    师(惊奇):为什么?
    生:因为奶奶可以自己下床蒸药了。(鼓掌)
    ……
    师:同学们,我为你们丰富的情感而震撼,也为你们睿智的角度选择而高兴,你们的选择角度小与巧,为自己的写作的脱俗厚实,为自己的情感的演绎创造了有利条件。祝贺你们。
一堂课,同学们踊跃发言,掌声不断,老师也欣然有色。但我纳闷:这是一堂生动有效的课吗?
     老师对学生的自己的感悟与诠释,没有点评,只是一昧赞扬,何谈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学生真的“大家好”吗?难道没有优劣之分?稍稍思之,我们就知:生5是最好的,从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切入,文章清新情感真挚;生4、生2是俗套的,不像一个高中所写的,显然有矫情的嫌疑;生3是空洞的,切角过大,如此写来难以厚实出新;生1一般,难以新颖脱俗。老师如此一昧迁就,或是不置可否,如此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厚实的专业修养,没有坚定的科学立场,没有给学生留下一点“知识的干货”(钱理群语),学生会佩服你吗?家长会放心你吗?
      课改实施了,学生思维开放了,问题也就多了,如何驾驭新的课堂,此值我们教师迫切思考。面对课改,一个怀抱一本教参、一本课堂练习而匆匆登上讲台者,如何可以驾驭鲜活的课堂?


      ●读书,是职业的要求。
       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老师,就意味着有了教学的底蕴与能力吗?读了本科,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其实不然。不信,我问三点。
       一问:你可以离开《教参》独立分析教材吗?或是,拿出一篇散文或短小的诗歌,你能分析头头是道吗?
      钱梦龙老师说:“一个语文老师成熟的标志,就是自己能独特处理教材。”我们从师范中文系毕业的老师,有多少人能做到?没有《教参》,今天,我敢说相当多的语文老师会举足无措。
      二问:你能自己写好一篇下水作文吗?
      我们的语文老师,看到自己学生的作文沾沾自喜,赞誉有加。而对学生语无伦次之作愤然作色,恨铁不成钢。我想你会写出让自己让学生鼓掌赞叹的文章吗?若是有一天,你的学生看你愤然有词,而面露不满:“老师,你在指斥你在骂,你写写看?”,你将如何面对?
       三问:你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愉悦地体会你的课吗?
       因为语文素养的提高,是渐进的;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知识浩如烟海;因为课本是例子,高考出自课本的也就只有古文的虚词或实词的句子3分,以及背诵的6分。于是,学生往往就会轻视语文课,你能让学生始终有昂奋的激情欣赏你的课吗?
      有人说:语数英这三主科中,上课最没人听的,就是排在首位的就是语文;上课可以逃课的,也就是排在首位的语文。有学生抱怨:“语文课是废课。”瞩目此景,我们老师难道不寒心吗?
      我想:我们既然选择了教书这个职业,就要有一定的底蕴,就要以自己鲜活的生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不可或缺。不然,我们何谈地位与价值?


      ●读书,是时代的要求。
     课改,是全新的课题,对每一个老师都是一个学习探索的起点,都是一个打造提升的机会。时代呼唤学者型的老师,呼唤老师读书思考。
    可是我们的老师,有多少人真正去读书思考?
     一听要写学年论文,不然年度考核没有得分,于是,就从网上下载一篇,改上自己的名字,心里还愤愤然:这里的领导真是形而上学,老师会教书不就够了?更有甚者,一听说他人发表论文,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位老师会否上课,如果不会上课,成绩又没有比别人高,就大可褒贬一番:你看看,会写论文的人又怎样?成绩没有什么更好。于是自己也就满足了自慰了。
       我想:一个本科毕业的语文老师,教了十几二十年的语文,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与感悟,没有自己对某一二问题或独特或深入的思考,只会是人云亦云,只会用旧船票登新船,对得起你的学位你的文凭你十几二十年的教学生命吗?
      偶闻一老师发言:“教师没有经过思想的‘我认为’,学生也自然不会说出‘我认为’,只能培养成一群‘精神侏儒’。如果我们老师跪着捧着《教参》教学生,我们的学生就趴在地上了。”这不是出自大“家”之口,却于我们警策尤深,信乎?


      ●我们真的就没时间读书了?
      老师说:我们工作太忙了,你看又要上课,又要备课,又要改作,晚上还要坐班辅导,找学生谈话,哪有时间读书?
     老师忙,此说不假。但我想只要自己去挤,总能可以挤出读书的时间。我05至06学年,担任高三两个班的语文,还担了班主任。但我还是挤出时间读了一些书,写了一些文章,在《语文学习》《语文月刊》《中学语文》等省级以上专业杂志(CN)发表论文41篇,还在《福建教育》《中国教师报》等发表散文4篇。我是这样安排时间的:
      上午:6点起床“下班”检查学生早读,然后锻炼;8点到10点上课。10点后备课改作。下午:2点半后,读书,思考,整理,撰写或修改文章;5点半到6点,锻炼。晚上:(1)三、五晚上,“下班”辅导;(2)另外时间,散步或会友或看电视,9点到班上检查学生。就这样,我也不感到疲倦,有时还觉得日子过得挺充实呢。
      胡适在《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道: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柳斌说:“人之患在不好读书。”于漪老师说:“老师要有时代的年轮,要与时俱进.。”读书可怡情可益智,可厚实我们的底蕴,张扬我们的活力,亮丽我们的人生。现在课改来了,挑战来了,机遇来了,上课之余,沏壶清茶,摊开书卷,又何乐而不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07-12-27 20:06:00 | 只看该作者
读书可怡情可益智,可厚实我们的底蕴,张扬我们的活力,亮丽我们的人生。因此,有人说:读书能美容。老师们看看书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07-12-27 20:07:33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人的读书态度


                              □文/梁厚甫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一个中国画家的画展。
    其中有一幅画,画一个书生正在读书,其旁站一个女人,替他加上炉香。不用问:画题必然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这个美国朋友不断地追问,这一幅画的意境是什么。我只能说,中国人与美国人对读书的态度有所不同。中国人对读书的观念过于隆重;而美国人对于读书视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其平常有如搔头和抓耳朵一般。
    我曾见过一个美国青年人,倚在大球场的铁丝网上,金鸡独立般地一脚着地,读一本书,读上两个钟头,没有变换位置,直到他的书读完以后才走开。
    中国人能这样读书的我似乎还未见过。中国有一点钱的人家,都有一间专为读书而设的书房,较次的,也会在自己的卧室里设一张书桌。这一种豪华的设置,一般美国人是没有的。美国人家中有书桌的,百中无一;美国人要读书,都在吃饭的桌子上边。美国人不见得家家都有饭厅,没有饭厅的人,吃饭的桌子就在厨房内,因此,厨房就是美国人的书房。
    书籍放在什么地方呢?书籍放在车房壁上的架上边。把新书买回来,就放到车房去。
    美国人没有书房,然而却能随时随地读书。美国人读书不必找宁静的环境。在闹市中,经常有一块小草地,草地上有一两张椅子,上面坐着的就是读书人。
在美国,随时随地都可看见人读书。这不是说美国人勤学,而是中外的读书态度有所不同。
    历史上,中国的读书人是一种特殊的人物。《幼学诗》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由于读书人是一种特殊的人物,因此,读书也变成一种神秘的事情。神秘至极,便变成为“红袖添香夜读书”。平心论事,红袖添香,未尝不好,如果非要红袖添香才能读书的话,那就不免过于隆重其事了。
    由于读书要隆重其事,因而,便有人不肯读书,并为自己不肯读书来解脱。记得20多年前看到了一本好书,介绍朋友去看。朋友皱眉道:“白天我要上班,晚上回到家中,太太每晚都设麻将局,叫我怎有机会看书?”
    一个真正肯读书的人,不要说旁边有人打麻将可以看书,即使旁边有人打架也照样可以看书。
    毛病在于中国人把读书看得太隆重。其实,读书之平凡有如搔痒,不见得有人在旁就不可以搔痒的。
    先要把读书看得平凡才可以读书。如何使自己在心理上把读书看得平凡,那就首先要忘记读书人是一种特殊人物。
    其次,对读书的结果不要期望过高。正确的读书态度是有空便要读书,不读书,浪费光阴,未免可惜。
    至于读书是否有收获呢?仍应该相信古人的话:“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美国人的读书态度之所以可取,就是因为美国人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张军摘自《华文读者文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07-12-27 20:09:46 | 只看该作者
书·酒 
[ 2007-5-3 17:11:00 | By: 夏朝晖 ]
  
书如酒。酒有好坏优劣之别,书亦如此。

读好书,如饮醇酒,打开即有清香扑面。饮时,满口生津,齿颊芬芳。饮罢,精舒脉畅,余香满口,久而不去。孬书似劣酒,初饮淡而无味,再饮头昏眼花,多饮则身心俱损。

书又有别于酒。再好的酒也不宜多饮,饮多了不仅不能提神活血,反而有碍健康,甚至减寿殒命。劣酒更不必说。好书则不然,多多益善。多读好书,心宽眼明。

酷爱读书而滴酒不染者是纯粹的书呆子,见书头疼嗜酒如命者是令人讨厌的酒鬼,既能读书又能豪饮者多为豁达洒脱的狂士,如李太白、苏子瞻。与书酒都无缘的人,人生的趣味无疑大减。

倘非能力所限,好读书者不妨学着饮点酒,或许会使你变得开朗热情些。有钱买好酒喝的人,何妨多买些好书品味,肯定会使你的人生更有滋味。
常常是:有钱者大多爱喝酒却很少自己买酒,好读书者大多没钱却仍节衣缩食买书。喝好酒自己不买的人,可恶;买好酒自己不喝的人,可怜;有钱买好书自己不读的人,可惜;好读书却没钱买的人,可叹。
我生性喜读书却不胜杯盏,没钱买书便常借些来读,勉强上席应酬几杯便脸红不已,不知该归入哪一类人。
我所向往的境界是:好读书不求甚解,且饮酒难得糊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06: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