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宁静 发表于 11-8-30 20:51:42

本帖最后由 渴望宁静 于 11-8-30 21:02 编辑

对这几天的感悟

看来我还是不适合这一类的活动。也许从这一次的接触中,宁静她们可能看得出我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自己也知道我应该怎么做,但是我还是做不到。我觉得在平时生活中我就是这么一个人,我只能是有事 ...
奇迹 发表于 11-8-20 08:10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奇迹姐过虑了,我们了解你的情况,能体会你的心情,虽然我们不是自闭症,但抑郁时候的自闭和社恐、无法表达的感受都是类似的。和你接触中我们都能强烈感受到你心里积压了很多感情要表达,很多感受要分享,还有你一颗非常善良热情真诚的心。能否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有没有跟帖和短信交流一点都不重要,我们也不会在意,随性、心到就好了。像你这样用行动做事的人才是最可靠的,也是我们乐意交往的。我们都不喜欢圆滑的人,都是性情中人,所以能够理解能够相惜。裙子一直和我说,不知怎么回报你对我们的满腔真情,也非常感动感激,这也是我想对你说的。我们能体会你此前活了大半生一直不知道自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的深刻痛苦,和现在终于找到一些答案的喜悦,所谓死也无憾了。无论自己看似多么“特别”多么“古怪”,都无条件地疼爱自己,就因为自己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那一个。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感受,懂你的人自然会懂你,不懂你的人无论怎么努力也不会懂你理解你。无论如何,做自己就好!{QQ81} {QQ0}

天苗2 发表于 11-8-31 10:43:54

奇迹 发表于 11-8-31 13:17:54

谢谢宁静。没事。

奇迹 发表于 11-8-31 13:19:30

谢谢天苗。这是机制砖厂。我们那些地方的大型机制砖厂上男女都有,但女的一般是上砖,下砖,翻晒砖,拉砖的一般都是男的。

奇迹 发表于 11-8-31 13:22:13

再转载几张我曾经看守过的现在已经基本消失了的水磨坊图片

奇迹 发表于 11-8-31 13:30:24

基本消失了的水磨坊

奇迹 发表于 11-8-31 13:34:58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1-8-31 13:38 编辑

基本消失了的水磨坊

奇迹 发表于 11-8-31 13:40:52

基本消失了的水磨坊

奇迹 发表于 11-8-31 13:42:45

基本消失了的水磨坊

天苗2 发表于 11-9-3 10:45:18

奇迹 发表于 11-9-3 15:07:44

谢谢天苗。你工作过的是什么工厂?现在还存不存在?国家每个月还能给你多少钱?够生活吗?

奇迹 发表于 11-9-3 15:10:30

逝去的水磨坊

那是在六十年代,和我同在一起看磨坊的就是我儿时的朋友。我们所看的水磨坊就像图片中的一样是用水冲的。水磨坊是修建在水渠能够形成三四米落差的地点。磨坊底下的水车塘里有两个水车,大水车用来驱动大石磨,小水车专门用来推动水大罗。水车是水磨坊的动力,它位于磨坊的下部,安装着许多呈一定角度的水车瓦子。在引水堰道与水车之间装一个木制的水槽导水,水流通过水槽直冲在水车上,利用水的动能,冲转水车。

在水槽上端的口子处有一个木制插水板,另外旁边还有一个败水用的口子,要用水时就把插水板抽出,然后将插水板插在败水口子处。这样把水集中在水槽里,水流通过水槽冲转水车开始工作。不用水时就把败水口子处的插水板抽出,然后将插水板插在水槽上端的口子处,这样水流就从败水处的口子流走。

磨坊里就像图片中的一样安放有大石磨,一根坚实的木头圆柱,下端固定插在磨坊底下的水车正中的孔内,上面一端固定顶着两扇石磨中的下扇,大慨离地面一尺多高。就像图片中的一样,上扇石磨的两边相对各有两个比较大的孔,专为拴绳子用。然后在石磨的两边各立一根坚实的木头圆柱,两根木头圆柱的顶端,有一根固定的横着的木头杆子,圆柱分别固定镶在那根横着的木头杆子上,然后再把两边拴在石磨上的绳子同时拴在两边圆柱上,再用木棍把绳子撬紧,这样上扇石磨就固定了。

两扇直径大约八十公分左右、各扇的厚度大约二十公分左右的圆形石磨,磨扇的相对面各凿有凸起的斜纹。磨面时粮食就堆放在上扇石磨上面,上扇石磨的不是正中处有一个添加粮食的孔,当下面水塘里的水车转动时,就会带动上边的下扇石磨转动。由于两扇磨相对面各凿有凸起的斜纹,下扇石磨一转动,磨扇与磨扇之间的磨察,石磨上边放的粮食就会通过圆孔下来,经过磨口之间的挤压研磨而粉碎。水冲石磨是上扇不动下扇动。

在上扇石磨添加粮食的孔中还要插上些小木棍,用来限制粮食下到孔中的数量,如果觉得下到孔中的粮食多了,就再加点木棍,如果下少了,就抽去一些木棍,反正磨坊管理者自己掌握。粮食下去多了磨不细,或阻塞着石磨不转,下去少了,磨子会空,甚至还磨出火花。如果石磨被阻塞不转时,必须将石磨两边撬在绳子上的木棍分别向两侧掰,将蝇子再撬紧。相当于把石磨向上抬起,绳子的撬紧放松根据情况。

石磨的前边挨着墙的地方,还有一个装面用的长方形面柜,面柜里有筛面用的罗筛,有两根筛面时放罗筛的面棍子。就像图片中一样,石磨下面还有一个木制的方形面盘,石磨磨下的面就掉在面盘里,然后再用木制的小撮瓢将石磨磨出来的面粉撮到罗筛里,放在筛面用的面柜里,用手不停的来回摆动着罗筛,把细面筛在面柜里,粗皮留在罗筛里,又将罗筛里的粗皮再倒在磨子上面再继续磨。

石磨旁边是一个长方体的大木柜,叫做罗柜。大约有两米高,一米宽,四方封闭,前面留有一道小门,里面用绳子悬挂着一个较小的长方形的底部绷着丝罗的大罗箱子,叫罗筛。罗筛的一端有连杆伸到罗柜。罗柜前方大概有五尺左右远处,一根镶在磨坊底下水车上的结实的不大的木头圆柱,高出磨坊地面大概三尺左右,木头上部装上一个90度的拐角木方,形成一个曲柄。在一个板两端打上两个孔,做成“连杆”,连杆的一端连着罗筛,成水平前后移转。为了实现“大罗”前后水平摆动,罗柜和高出地面三尺左右的木头圆柱之间还有一个可以前后摆动的木制摆动器,它象一个(背架子)。底部有脚架套在地面的木头轴孔内,上部一端与连杆相按,中部与大罗硬相连,这样水车的转动运动,通过曲柄,连杆,摆动器、拉动大罗。形成全自动化的机械筛粉。

这个拉动大罗的力量,也就是水流通过水槽冲动水车转动的动力。为了俭省进进出出抽插水板和关插水板,就在插水板的手柄处拴上一根绳子,然后将绳子从窗口牵入大罗柜处,在罗柜旁边按适合的地点钉上一颗钉子,将外面牵进来的绳子桂在钉子上。拉紧绳子外面的插水板就会打开,放松绳子外面的插水板关闭。为了方便,在绳子挂钉子处的末端,将绳子系成远近合适的一前一后的两个固定的“死扣”。开插水板时将近的这个死扣挂在钉子上,绳子拉紧插水板打开。关插水板时就把远的这个死扣挂在钉子上,绳子放松,外面的插水板关闭。

当石磨将小麦面粉磨细后,主人用木制的小“撮瓢”从面盘里把小麦面粉撮起,然后从旁边的罗柜小门将面粉倒在大罗筛里,拉紧挂在面柜旁的绳子,室外的小车插水板被拉开,磨坊内小车上端的曲柄,带动连杆摆动,连杆与摆动器发生碰撞,发出“呯、梆、呯、梆”的声音,放松绳子时室外的水板关闭,大罗就会停下来,主人将罗筛里的麦夫皮撮出,重新倒入石磨内反复磨细,直到每百斤小麦只留二十斤左右的麦夫标准为止。结束,将罗筛挂起,将面粉撮出放到主人装面粉的夹背里。

再说加工小麦面粉用的小麦,加工前一般都要用水淘过,然后稍为凉干。不能凉得太干也不能太湿,自己掌握。太干磨出的面粉比较粗,在做挂面时没有承载力,做出去的挂面容易掉。太湿会糨着磨子,磨子转不动,磨下来的面粉成坨,大罗筛也筛不过,还得拿出去再凉。

我们俩每天是早上、中午、下午、晚上,换班轮流着看管磨坊。磨坊也有淡季旺季,在小麦刚收割完时,和包谷收割晒干后这段时间,磨坊是比较忙的。每天晚上都要熬夜看管,我们一个人看管上半夜,一个人看管下半夜。那时候农村中还没有电灯,没有钟表,连县城里的电灯也不多,晚上到了一定的时间县城的电灯基本全都熄灭了。我们晚上换班没有时间依据,就看县城里的电灯,电灯熄灭大概是十二点左右,我们就换班。

每天熬夜很困倦。有时候,手和身体一边靠在磨子上面管理着磨子上面的粮食时,一边就睡着了,只等磨子空了甩动起来发出很大的响声时才被惊醒。加工面粉的大罗坊,因为加工过程比较缓慢,要反反复复的重复着磨几次,有些磨面的主人就不来磨坊,请我们看磨坊的人一并帮忙代替。有时候,身体靠着那发出呯、梆、呯、梆巨大响声的加工小麦面粉的大罗柜就睡着了。

我们同一个乡的向着大渡河上游方向走的两个大渡河边的大队,离我们大概二十里左右,人户都聚集在大渡河边一0八国道两旁。由于他们的田地多数都属于沙坝,所以盛产红苕花生。在红苕收割季节,他们会晒很多红苕干,因为那里没有磨坊,只有推到有磨坊的地方将红苕干磨成面。他们赶集的地点和我们一样,同样是在县城。因为他们住的地点顺车路,每户人家都有“鸡公车”。所以一到赶集这天,他们会起得很早,赶集的同时,会顺带一些红苕干来我们这里磨。我们的磨坊也在一0八国道边,一到赶集这天,老远就会听见鸡公车叽咯叽咯声传来。

红苕干大块,磨孔中就不用插木棍。红苕干不结实,易碎,好磨,磨子也转得很快。由于它不结实,易碎,在磨的时候,苕面会像灰尘一样,会四处弥漫很多的粉末。所以我们在看管磨苕干时,全身上下,眉毛头发全都是白的,鼻孔喉管也会塞集很多苕干粉末。不过,只要是看管水磨坊的人,出去别人一眼就会认出。

后来,慢慢的磨面机替代了水磨坊,打米机替代了水碾坊,水磨坊水碾坊就这样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变成远去了的记忆。时间长了也就不怎么能觉察出,刚开始的时候,磨面机磨出的面和水磨坊石磨磨出的面分别做成馍馍,味道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我看管磨坊的时间还是算比较长,只是不记得看了多久。我们在看守磨坊时,生产队订有报纸,邮递员每天把报纸信件送到磨坊上,然后我们再转交给生产队。那时候我大弟弟正在当兵,每天都在关注大弟弟有没有来信。还记得大弟弟所在的部队番号是8816部队,那时候凡是部队的信件上边都有一个三角形的红色邮戳,上面写着“兔费军事邮件”。

天苗2 发表于 11-9-3 22:11:28

奇迹 发表于 11-9-4 09:19:54

天苗好。原来你曾经有过五份工作,而且每分都算是不错。经济也大起大落,而且到最后一贫如洗。好在你现在有退休金,钱多钱少不是问题,它就像一颗“定心剂”(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最起码能保障每天两顿饭,不为每天的两顿饭而恐慌,发愁。钱多就多用,钱少就打紧,没有人为每天吃两顿饭而代款。

我还不知道你有两个女儿。祝福你们父女健康、开心、快乐!

天苗2 发表于 11-9-4 11:11:31

页: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查看完整版本: 再随便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