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昵称: 有无相生
头衔: 阳光版主
1650#
发表于 2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中牛 于 13-11-13 09:55 编辑 请不要频繁换药,否则每一个用药方案的效果都没办法评估,不利于治疗。
波波 发表于 13-11-12 22:06
蓉儿的用药方案变动是有点多啊,我所知道的就有:米氮平、喜普妙、来士普、安非他酮、帕罗西汀、百忧解,阿米替林、每素玉、氯硝,德巴金,拉莫三嗪.......不但种类,而且药剂量也在不停地变动。
记得我在当年发作时,很幸运得到一位老教授专家的诊治,他是中国情感障碍疾病诊治“第一人”,中国医师协会杰出精神科医师奖获得者,深圳经济特区30年30位杰出人物之一,1986年就被收录入《世界生物科学名人录》,长期坚持临床诊治而无间断。在医治的初期,我曾经擅自动药,被他发现后,当场对我大发雷霆,告诫我如果不遵医嘱,将不再为我诊治!这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经过他的治疗过程到康复,最终让我明白医患之间的密切配合是多么的重要,明白药物种类和药物剂量必须要恰到好处,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让我明白一种调整方案不是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就能马上达成想要的效果,而需要一月两月甚至半年以上才能评估;也让我明白状态恢复之后如何维持治疗,何时减停药物,如何在日常生活通过调整心理、日常活动、用脑卫生来加以预防。也正是在这种治疗思想的指导和平时的自我调整之下,才换来了这十多年来的持续稳定的状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这个城市,从硕士毕业时的一无所有(也是因为觉得当时一无所有,而主动放弃了博士攻读),通过一点点顺其自然的努力,获得了今天平凡的,内心相对安定与满足的中产阶级生活。
有此经历,我也才会豪不犹豫地从内心认同波波管理员的观点。在这四年间,我也有意识地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留意了论坛上很多战友,从客观的角度去观察,他(她)们的服药种类、剂量、时间这三个要素与他(她)状态之间的关系。我相信大多数良好康复者也会得到类似的结论。同时,我也断断续续看了不少针对该病方面的专业书籍(作者主要为心理治疗专家、精神科治疗专家);另外这十多年,我也看了一些传统文化及宗教(儒、道、释等)方面的书籍。总起来,这些医学的、心理的、人文的书籍杂七杂八加起来也有好几十本吧。记得有人曾说过理工科比较易陷入思想障碍,文科生则易陷入思维障碍,也算是补上这一课吧。
写了以上这么多,只有一个目的,期望能对蓉儿以及其他战友有一些借鉴或启发作用,同时祝战友早日脱离“苦海”并能持续稳定!
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道具 TOP
我把山中牛回复蓉儿的文章复制在自己的帖子里,也算是对自己的提醒,这一次我吃弗西丁20毫克每天,5个月了,渐渐的可以感受到活着是一件美好的事,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药物的力量,在吃了这么久药物以后,也不知道是我的幸还是不幸?
1 ... 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下一页返回列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