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美惠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恳谈李谈抑郁症(推荐)转自心理咨询网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44:43 | 只看该作者
不喜欢自己的衣服倒还问题不大;不喜欢自己,不接受纳自己,就问题大了。
一个不喜欢不接纳自己的人,无法喜欢他人,接纳他人,甚至也无法爱他人。因此,不自爱者,也就缺乏爱的能力。
没有爱的能力了,情感也就慢慢走近了枯竭。在枯竭或半枯竭的状态下,只有一味的索取,而没有奉献,人生就变味了。
抑郁感伴随着自我的无能感,失控感,以及世界的美好的幻灭感。也就成为某种必然。
说来容易做来难,也是我们常听到的抱怨。事实也是这样。难在开始。难在打破定势思维,或自动思维过程。难在改变习惯。难在以动态的观态改造静止的、僵硬的自信观。也难在突破经验的局限性。还难在改变中出现的一时间不适应,或痛苦。

但我们可以以假装的方式,来尝试着去做:“我是学过武林工夫的”,哪怕面对一伙强盗,也有时候会有效果的。我们天生胆小怕事,勇敢都是习得的。而我们要是“习得性无助”,就更要通过学习来重新肯定自我,重新激发内在的力量来拚一拚,搏一搏了!(恳谈李)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46:17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困惑在 2004/05/13 10:35am 发表的内容:
李老师,我还想问您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思想僵化到非理性,就是理性的道理她听不进去,认知疗法有效么?网络咨询有效么?

恳谈李:


困惑,你好!

你所提的问题也是很多朋友很关心的。我现在来回答你,希望没有让你等得太久了。

你的问题其实提得不是很恰当,我觉得这样。这是因为你在提问题的时候,已经把问题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抽取出来,变成是静止不变了。“一个人的思想僵化到非理性”,这种说明就很成问题。因为思想就是理性,思想再怎么僵化,也不会是非理性。而理性的道理都听不进去,这个设定恐怕也不太可能是真实的情况。在你的这个问题提法中,其实已经有你的抑郁问题在作怪了。正确的表述也许应当是这样的:

一个人抑郁程度严重的时候,理性思维能力可能因为受损伤而有所降低,有时候会严重损伤,功能就变得更差劲了。在这个时候,认知治疗对于这个个体来说是很有难度的,因为它需要一个相对健全的理性作为基础。可是,抑郁症毕竟是神经症的一种,而神经症并不会发展到完全丧失理性的程度,它不同于精神分裂症,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的现实与非现实感在病症发作期间是完全混淆的。神经症的患者则总是有清醒的一面。所以,认知疗法一般还是可以运用的。至于效果好不好,可能和当事人的病态有关,同时也和咨询师的水平有关。一个哲学、语言、心理素养不怎么样的咨询师,人格如果还不是很健全,做认知疗法非但是无效,甚至是很有害的。

所以关键在于,作为一个神经症的患者要对自己有信心。这种有信心是指向未来的,发展的,动态的自信,而不是当前的能力,静态的。就算自己一时间头脑发昏,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需要注意的地方,理解能力下降,记忆力不堪好,只要保持自信,相信自己会慢慢好转,那么,这样的状态也只是暂时的。因此,当出现自己的认知困难时,要懂得“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才更有力量”的道理,不要急于求成。这时候,还可以选择一定的药物来帮助自己减轻过度的焦虑,从而使理性的力量得到恢复与调整,再开始做深入的心理分析,或心理治疗。这样,也就可以慢慢进入轨道了。

问题是,在你的提法中,你把自己的能力看成是一种由过去完全决定了的事物,无法改变的事物,若是那样,当然,也就未战先退了。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一个人相信自己能改变与不相信,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主观能动性在抑郁者中常常因习得性无助而变得异常的稀薄,这是最要命的。相反,如果通过接受帮助,慢慢培养出自信了,情况是可以好起来的。

要有效得首先相信有效。如果你带着深重的怀疑参加一项活动,不管是网络咨询还是其它,都是效果很差的。这可以称为“预言的自胜”效应,即你怎么想就会是怎么样的结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也!

祝你有一个好的自信心! (恳谈李)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46:54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baihe在 2004/05/22 10:52pm 发表的内容:
看过医生,我好象有人格障碍,性格比较内向,容易害怕、紧张,情绪发育不够成熟,情绪比较容易波动,做事偏激,只有两面没有灰色。从小惯坏了,依赖性太强,没有依赖就会莫名恐慌,可是社会上谁会做你的依赖呢?请问李老师,完全转变一个人的观念与性格大概要多长时间?谢谢了!



恳谈李:

我们人人都有人格的一定的缺陷,这是由人格发展的无止境决定的。但要说人格障碍,得要慎重一些,决不能轻易下一个结论。安全的说法是说人格缺陷比较稳妥。

你的人格缺陷也许就是“比较容易波动,做事偏激”,过于走极端,思维呆板,依赖性比较强之类的问题的集合吧。所以你需要一定程度地修正完善自身的人格。这样的意识是健康的,因为它表示了你的个人努力的方向。

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个人人格的自我完善可以事半功倍,这是可以肯定的。至于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我很难说,因为需要把你的所有情况都了解了之后才可以作出其实也不能非常准确的估计。而完善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什么明确的指标。从严格的意义上看,“人格重构无止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所以自我人格塑造也好,咨询治疗人格纠偏也罢,都是一个反复修正、循环努力的过程,没有真正的终点。我们的咨询一般只做到求助者基本上可以依靠自我来完成这种自我修正的人格发展过程就可以了。人格障碍如果没有极大的影响他人与社会,没有导致自身的功能严重异常,自我修正就可以了。

我很怀疑你的人格障碍自我诊断的合理性。在没有确切的证据之前,你不希望你给自己贴这么重的一个标签。

祝你平安快乐!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48:02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榴莲小雨在 2004/05/23 08:58pm 发表的内容:
我想知道怎样才能让一个没有理性的人和总是发脾气的人变得有理性和不乱发脾气呢?
我也想知道,
一个抑郁的人如果理性不太好控制能力也比较差,
但却有一个特别爱他的男朋友,
而且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咨询师,
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咨询的话,
她走出抑郁的可能性有多大?
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我还想知道,
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她好了,
那她以后会不会复发?
复发的机率有多大?

恳谈李:

理性来自于对非理性冲动危害的认识。要使理性健全,必须要有行为后果的预测能力与责任承担意识。也许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可以更好地自我约束,并在理解他人理解事物的基础上让自己的情感得到疏通吧。
一个人走出抑郁的可能性,并不主要取决于外界因素,不管是男朋友也好,咨询师也罢,顶多是你个人行路的一根拐杖,或一个手电筒,一枚指南针而已。而你的脚和腿却在你自己身上,真正行路所需要的,还是它们啊。
至于复发与否,也基本上是这个思路,主要是依靠自我的信心与信心下的持续不断的努力才是可能防止的。不然,总是寄望于外界,自我迷失了,抑郁还不是会再次造访吗?在讲究太多外部条件的思维下,其实已经明显地显露出你的外部控制倾向了。
希望你能更多地立足于自己的力量的重新评价、激发、与调动,来使自己的状态更接近健康,摆脱抑郁!
祝你开心、快乐!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48:4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抑郁者的认知自我纠正,请看! (恳谈李)


虽然有时,我很脆弱,但有时,我也很坚强,以后,我会变得更坚强,我会好好的活下去。
虽然以前的我很懦弱,但以后,我会努力,我会变得不再懦弱,我不会再受欺负。
虽然,很多时候,我很悲观,但我会改正,会把自己变成一个乐观的人,会让我的生活多姿多彩。
虽然,很多时候,我会自卑,但大多数人在一些时候都会自卑的,这个是正常的,在一些时候,我也是很自信的,例如,在对联雅座里,很多人都说我是才女。我不会一直自卑下去的。
虽然,我曾经失败过,但以后,我会努力的,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不去强求任何结果,也不再去折磨自己了。我要让自己快乐起来。
高中的我真的一无所获吗?起码,我有好朋友呀,有这么特殊的经历,我想,这就是收获,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经历。
很多时候,我很灵活,有时,也会很呆板,这是正常的,以后我会多动脑,我的人生会越来越灿烂。
虽然我没有敏捷的思维,很高的资质,但我肯努力的,我可以笨鸟先飞的,我可以取得很多成就,我可以的。
我不是缺点的化身,只因我的思维太局限了,我有很多优点的。
我不需要学识太渊博,我只要快乐,我只要有所长就好。
我真的没主见吗?只是很多时候,太替别人着想了,而往往忽略了自己,委屈了自己,而很多人都不领情。我不要再委屈自己了。不要了。我要活出自己来。
我不是懦夫,我要做强者。有时脆弱是正常的,谁都有脆弱的一面。
我有时是很拖拉的,也很懒,那是正常的,谁不懒呢?
我是凡人,不是完人!也不要去作完人了。

写得多好!有这样的思维,还怕自卑感的侵蚀吗?还担心没有自信吗?
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就可以让自己重新获得力量!
自己是拯救自己的最合适的人选啊!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49:22 | 只看该作者
榴莲小雨,看来你把走出抑郁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人只有自救,上帝才会救你。要想战胜抑郁,关键在自己,自己必须要有强烈的自救意识,不能放任自己,必须鼓励自己拿出行动来,用认知疗法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 ,纠正自己的个性缺陷,拿出一份勇气,培养自己一份坚强来和抑郁抗争。
心理治疗如登山,改变自己也是很痛苦的,可没有痛苦的治疗也不是心理治疗,登天的感觉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享受到的。抑郁症康复了,也要终身重视自己的心理保健工作,必须优化自己的性格,完善自己的个性,做到了这些,我们才可以来挑战抑郁复发的概率。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05-2-4 06:45:20 | 只看该作者
许多人是因为体味过病患的痛苦,
曾经在苦水中四处寻觅百般求教彼岸所在,
有了些知识。
脱离了苦海,就对比出岸上的无限风光。
于是,自然就由此及彼,将心比心,
就努力的使兄弟姐妹们和我们一起享受光明,
这种努力的过程和结果,
就成了我们的
享受!
你也一样,
也会在经过自己援手看见他人能够享受的同时,
体验享受! (仁山智水)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05-2-4 06:46:41 | 只看该作者
小Q :
在父母的吵架声、互相指责、挖苦、嘲笑、恶言相向声中得知父母要离婚、得知母亲得过精神病……当时父亲对母亲、对这种病的态度……母亲的偷偷哭泣、对父亲的当面责骂……,……,我想面对这些,每人都会难受、不安、无助、不知所措甚至恐惧……,尤其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种恐惧不安彷徨无助……等等的感受,非言语能够表达清晰明白,会比成年人的感受强烈、深重许多!!并且她无处求援!因为这些根本不能向别人讲!告诉别人,我爸爸妈妈要离婚了?我妈妈得过精神病?这可能吗?前者在今天这个社会来说,还可能,离婚在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少见甚至不光彩的事了,但在那时,这种事还是不方便向人说的,而后者,就算是现今社会也是不太可能!更何况是那时候!而且我那时只是一个孩子,面对这些,我该怎么办?我可以怎么办?我根本不知道。有没有人告诉我?没有!!于是就只有由我自己来独自承受了,那种压抑与苦闷与难受与孤独无援……的感受,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真正理解明白!随之而来的是,自卑、自责(面对这些事自己如此无能为力,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样,觉得自己很无能很无用),甚至自轻、自贱、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讨厌自己,甚至放弃自己的感觉(感觉自己是个没人要的孤儿——心灵上的孤儿,不知道自己的存在还有没有价值、意义),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自信自尊自爱??!!

恳谈李:


心理学家霍妮认为,父母对于儿童的性格形成负有很大的责任。不合格的父母,对儿童施行了诸多的不合格行为,它们构成了“基本罪恶”。这些“罪恶”是什么呢?它们可以是

1、虐待
2、忽视
3、溺爱
4、不公平对待
5、价值尺度混乱,不统一
6、以不良行为示范
7、歧视
8、……

儿童在这样的父母教育监护下成长,就可以说是处于“基本罪恶”之下成长。长大后,这样的儿童很容易有心理问题,其核心问题则是“基本焦虑”。它是一种基于对人的不安全感而产生的过度防御心理,形成的行为模式下的心理变态。神经症就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了。

这样的孩子,自尊就会比较脆弱,自信比较虚弱。因此,敏感、多疑、内外、紧张不安……一系列的症状就可能出现。人际关系也普遍不好,敌意比较潜在而且强大。最严重的就是影响了儿童对世界的看法,仿佛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丑恶,甚至罪恶的世界!眼里没有了光明,心中没有希望。它就是产生抑郁问题的最底层的心理条件!


我的自卑大概就是这样形成的了,回忆这些伤心事,揭自己的伤疤、痛处,主要的,不是想去指责谁、怪谁些什么,以前我常觉得是父母造成自己这样的,甚至觉得这个世界欠了自己,后来慢慢地我觉得心境平和、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怨、恨、怒……这些,越少越好,要学会放开、放下!也不是说这样就可以给自己一个理由,认为我就可以继续自卑、不自信下去。而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去释放那些在心中积压多年的恐惧、不安、焦虑、无助、自责、自卑感……,希望自己能够籍此迎来一些新生的感觉。还很希望能够得到理解,理解我的自卑以及相关的某些心理问题是因为这样而形成的,而且我自己也是非常希望能够超越它们的,我正逐步、艰难地走着,寻找着自己的出路,但真正能理解的人有几个呢?我常觉得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太少,人与人之间隔阂是不是真的这么大呢?还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自私、自我,顾着自己的为主,而顾别人的太少呢?




作为儿童,我们当然要责备我们的监护人没有给予我们安全的民主的成长环境了。可是,问题是,我们都已经成年了。这时候,再去责备父母,恐怕是我们逃避自我责任的表现了。我们现在当然要学习接受一个不完备的自我,包括接受我们自己曾经的创伤,不良的成长环境,不可更改的父母等。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现在要学习以自由为主导来自我塑造,自我改变。我们甚至要学会去理解父母,因为他们也是出于无知或无奈才做出伤害我们的事情的,并不是他们的故意。他们是文化的受害者,他们也是他们的父母的“基本罪恶”的牺牲品。这样,我们心中开始充满同情,充满爱!它是超越我们的自怜的唯一途径啊。

有了爱,我们也就有了力量自我超越了。

我们尽量少讲动机,少讲伦理上的好坏;而更多地从心理动力学来理解我们自己,也理解我们的父母。他们是被塑造的,他们是文化的载体。他们并不是不道德的,而是他们对自己的一切也是无法控制的。我们和他们一样成为一代又一代的受害者。只有从我们这里开始,有意识地对文化、对社会采取怀疑与批判的态度,进而设法去改革,变革,我们的下一代才是有希望成为心理健康的一代人!才可以从“基本罪恶”的代代相承中走过来!

在世界并不是理想化地好的时候,我们首先让自己做一个好人吧!这个好人是心胸开阔的,善解人意的,可以一定程度地承受压力、委屈、甚至痛苦的!我们不卑不亢,我们摒弃艾怨,我们坚定自我,我们要走过心理断乳期!把过去的经验局限性当成是我们的一个参照系来思考,而不是当成是行动的指南,把“习得性无助”以及“自动负性思维”等精神包袱抛弃到九霄云外去!

让我们共同努力,向抑郁挑战!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05-2-4 06:48:34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paulchendong在 2004/06/07 12:31pm 发表的内容:
现在的我懒言,懒行,对任何业余生活都不感兴趣,没有喜怒哀乐,麻木,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恳谈李:



懒于言行,要看有没有误事;如果没有误事,那么,还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如果误事,要看是否经常误事,误了大事,还是误了小事;再说,在这种懒中,你为何有不舒服感呢?我很希望我有闲,不也是一种懒吗?可是,我渴望这种懒能成为一种现实啊!我也不会为这种懒的心理而自责啊。也许这才是区别。在你的“懒”的愿望受到自我批评的背后,则可能是一种不必要的紧迫感呢!总之,你如此抽象地谈论自己,我们觉得无从下手处理你的问题!

我想,真正要咨询,就得自己对自身的问题进行起码的清理,而不是只是提出一些零散而表象化的问题。是不是这样?

如果你很想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清理,并导向科学的自我认识,期待着从中增强自我的力量,廓清自我的感觉,系统的心理咨询就是很可取的。在线咨询达不到这个目的。要么在地面寻找面询机会,要么就进入专业咨询区指定咨询员或咨询师和你一起进行精神探险,这样的选择才是最有效的。

祝你开心!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05-2-4 06:50:20 | 只看该作者
抑郁的人一般都容易感到内疚,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和家人,觉得自己很自私,内疚是在你有下述想法时你所体验到的感情:
1、我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者没有做本来应该做的事),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道德标准,违反了我的公平观念。
2、这种“坏的行为”表明我是一个坏人(或者我有恶的特征,或坏的特点,或已经烂透了的心等等)。

自我的这种“坏‘的观念是内疚的核心,当它不存在时,你的伤害性的行为或仅仅导致健康的懊悔而不是内疚,懊悔原子没有被扭曲的意识,你意识到你有意的毫无必要地对自己和他人用一种具有伤害性的方式行事,这种方式破坏了你个人的伦理标准。懊悔与内疚不同,因为你的过失并不表明你本性上是坏的、恶的或不道德的。简单说来,懊悔或遗憾针对的是行为,而内疚则针对的是”自我“。

如果你除了有一种内疚你还感到抑郁、羞耻或焦虑,你或许还有以下的某种假设?
1、因为我的”坏行为“,我是低贱的或没有价值的(这种解释导致抑郁)。
2、如果别人发现我做的事情,他们会瞧不起我(这种认知导致羞耻)。
3、我处在遭受报复或遭受惩罚的危险之中(这种想法激起焦虑)

当你内疚时,你的第一个可能的扭曲就是你认为你做了错事,事实上可能是这样,但也可能不是这样。你所谴责的自己的行为在现实中真的是这样糟糕,这样不道德,这样错误吗?还是你不适当的夸大了事情?我只是坚持认为你对自己所搞糟的事情不要进行不现实的夸大,你的痛苦和自我迫害时不合适的,也是不必要的。

导致你产生内疚的另外一个扭曲是你因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而给自己贴上了一个“坏人”的标签。这事实上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迷信思想,它会导致类似于中世纪的政治迫害。你或许确实做了坏的、让人生气的、对人有害的行为,但是,给你自己贴上一个“坏人”的标签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因为你的心思用在了反思和自我迫害上,而不是用在找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上。
另外一种引起内疚的常见扭曲是归己化。你不适当地认为你要为并不是你所引起的事件负责。
认知疗法强调只有你的思想才会创造出你的感受,不适当的“应该”陈述代表了导致内疚的“最后一个常见原因”。非理性的应该陈述暗示你应该是完美的,全知的或全能的,完美的应该陈述包括一些会让你受挫的规则,这些规则会让你产生一些不可能的期望和要求。例如,你会想,我应该一直快乐。这条规则的结果就是每当你感到难受时,你都会感到自己失败了。由于任何人想获得永久的快乐都显然是,所以,这条规则是自挫性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你现在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坏了,其实应该看作是一种对自尊的不负责任的贬低,而且也远远超出了实际的过错。很多人的过度内疚最终造成一种可笑的后果——相信自己是一个坏人导致自己试图杀掉自己,而自杀又是一件更具破坏性的毫无意义的行为。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05-2-4 06:50:54 | 只看该作者
你还要明白内疚循环的意思,即便你的内疚是不健康的,而且是基于扭曲思想的,一旦你有了内疚,你就会陷入一种幻象,这种幻象能够使内疚显得很有根据。这种幻象可能非常强大,也非常具有说服力,你的理由是:
1、我有一种内疚,觉得应该受惩罚,这表明我很坏。
2、由于我坏,所以我应该承受痛苦。
这样你的内疚会让你相信你是坏的,并让你进一步产生内疚。这种认知情感链把你的思想和感受连结在了一起,你陷入了我称作“内疚循环”的循环系统之中。情感推理鼓励了这种循环。你下意识的假定由于你有一种内疚,所以你肯定有某些短处,应该受到痛苦。你的理由是:“我觉得自己坏,所以我肯定是坏的”。这是不理智的,因为你的讨厌自己的想法并不必然表明你确实做了坏事。你的内疚只表明你相信你做了坏事。实际情况或许是这样的,但是经常却也并不是这样。

你的自我惩罚行为模式强化了这种内疚循环。引起内疚的想法会导致无效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又强化了你的信念,让你认为自己是坏的。你的内疚现在只不过是消耗了你的精力,强化了你的信念,让你认为自己是懒惰的,有欠缺的,而你这种讨厌自己的想法所导致的唯一行为就是每晚强制自己不睡觉去冥思苦想自己犯的错在哪里。

不负责任的内疚。如果你确实做了一些不合适的事情或者有害的事情,那么是否就是说你一定应该遭受痛苦?如果你感到这个答案为是,那你就应该问一下自己:”我应该承受多长时间的痛苦?一天?一年?还是一辈子?“你想给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刑罚?当你的刑罚得到执行后,你愿意停止遭受痛苦,停止让你自己继续悲惨下去吗?这起码是一种负责任的惩罚方法,因为它毕竟还有一个时间限制。但是,什么又是你以惩罚自己的第一惩罚点呢?如果你确实犯了错,并且以一种危害的形式行事,内疚不会奇迹般的改变你的错误,它不会加速你的学习过程,让你很快学习减少以后犯同样错误的可能。别的人也不会因为由于你有一种内疚,不会由于你这样贬低自己而更加尊重你,你的内疚也不会让你的生活更富有成果,所以有什么意义呢?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05-2-4 06:53:36 | 只看该作者
恳谈李老师一次对抑郁症朋友的深入区回帖:

你好:

不好意思,让你看了我的帖以后心情不好,哦,“我不是故意的”!

其实,你是过虑了。一是,在你的状态并没有真正达到自信之前,我不会轻易离开你;二是,你实际上,正在慢慢地摆脱过去的惯性,变得越来越有学习性,越来越正常化了。对此,你是有感觉的;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而你觉得我们需要更长一段时间相处的时候,我也乐意再和你走一段。已经有的这一段,主要是解决你的认知问题;而接下来的这一段,主要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技能,学习中的困难等。特别是社交问题,是我们的重点。你只管放心地把自己的感受,想法谈出来,不要憋着,我想我会理解,并作出合理的反应的。我知道,你现在的自我还是相对弱小,在遭遇挫折时,在预想未来的可能的困难时,你还是难免于出现焦虑等反应,在这个时候是特别需要帮助的。

你要接受你自己象一个孩子的这一面;这是正常的一面。只怕是“超我”过于强大,不能自然地表露自己的软弱,打肿脸充胖子,过度努力按社会规范,一味让自己“坚强”,那倒是容易导致抑郁的再发作的。现在这样很好。你释放了内在的软弱,接受了自己。这种接受,可以安抚自己,不让问题扩大化。一个能承认并坦然接受自身软弱的人,是有了自信的起点的。对此,你要看得通透一点,而不要被表面的软弱所迷惑。你想想你自己现在的感受,它是多么的真实,鲜活,而不是过去的那些表面化的强大,背后都是空虚。你不要说你现在的状态是很空虚,空虚与软弱是不是一样的。一颗种子,很弱小,但很充实。你就是一颗种子。你可以信任自己。

有担心,有忧虑,有恐惧,都是正常的;因为你是弱小的。从静态来看,确实如此。可是你应看到你的潜势,在发展中的自我,不断学习不断壮大的自我。它是带上了希望的。明天的你将更强大,明天的生活将更美好。软弱是暂时的,是会被慢慢超越的。你不要再伤心的了,也不要气馁。你并不是无奈的。过去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对于自我的认识,总是过于消极,现在正在改善之中呢。特别重要的是,你毕竟开始以正性的眼光打量生活了,预测未来了。世界并不是一团漆黑的,自我并非是一无是处的,未来并不是一片迷茫的!这一观点,是一种新的世界图景,你一定要切记哟。你以前的世界图景太消极了,现在要转换视角来重新构筑。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由于你一直以来都太专注于成才,专注于学习,一心按他人的标准社会的规范生活,结果就是忽视了自我的感受的真实性,重要性,自然性。自我感受的扭曲,导致你的成长缺乏直接的激励,完全依赖外界给予你的反馈,特别是来自权威(父母、老师、咨询师等)的评价,而他们却有自己的事情,不可能成为你的永远的拐杖,这样你就不断受到挫折,并感到严重的失败。这种情况再三出现,你的意志就面临着考验,而感受一天坏于一天,最后就感受全面恶化了。抑郁就来临了。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学习交通不断下降,一直到再也学不进去了。而其它方面,生活中正当的享受,一般化的技能,普通的常识性的知识等,你却严重滞后,发展得缓慢。这就进一步使你的生活变得混乱,变得低效。它又回重了你的“我是无用的”感觉,强化了你的抑郁。在生活中,你变得越来越“无能”。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可能就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者。这样的状况,正在我们的批判性反思中得到改善。

在情感上,你可能更是“弱智”。这是因为,在过去,你把性、情感等领域的事情,当成了禁区,当成是“不务正业”了。这种倾向,使你远离了开放性,当然也无从有任何学习机会。你只是一味地希冀着,天上掉下一个“白马王子”,与你匹配成双,过上童话般的美好生活。你对小说与文学情有独钟,而且爱沉迷于幻想,都与你的现实生活能力低下有关。你退缩到那个童话世界里,寻求安全感。你觉得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很可怕,没有起码的安全感。你不愿向生活中的打开自己的心扉,封闭自己。除了最好,就都是最差的。你的人际关系图式就是这样的。最好的,可以是神,可以是英雄,可以是榜样,可以是你崇拜对象,不食人间烟火,绝对完美无缺;最差的,就是该下地狱的,与你的标准水火不融的。这样的两分法,导致了你的人际关系没有一个连续变化的结构,而是要么很好;要么就在一遇到某一刺激后,突然断裂。所以最后,你的人际关系就支离破碎了。你和寝室里的同学的关系不好,一定也经历这样的过程。实际上,你一开始的设定就有问题,因为你总是一开始把人想象得太好,太理想化了。而这种理想却是弱不轻风的,不堪一击的。时间不久,谁也受不了你——你的敏感,多疑,你的挑剔,你的苛求以及你的自我中心。你无法接受一个客观的自我,同时也无法接受一个客观化的朋友:他或她是有缺点的,有问题的,难免于不理解你,难免于与你发生矛盾摩擦的。这就是你的人际关系死穴。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你的依赖。你希望他人就是上帝,结果发现,根本不可能;于是,他们全在一瞬间变成了可怕的魔鬼。现在你要调整自己,以辩证的方式与人相处,接受他人的问题,不再要求对方十全十美;要更多地立足于自身来应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对他人的宽容也就出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对你而言也就下降到合适的位置了,不再是“没有你不行”了。在你处理失恋问题时,你的“没有你不行”的思维很厉害,所以你才感到很痛苦,很失落。其实,他的离去,(注意,不是抛弃你),反而给了你独立的机会,给了你重新选择的可能性,岂不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际关系的技能中,我们已经谈过的五点,对你是有针对性的,务必好好回顾一下。特别请你重视其中的第6点,你可以结合你自身的社交实践来理解,并在过程中不断反思,修正,学习。为了方便我转过来,如下:


1、不要面子。这是指当遭遇我们不会、不懂、不知的事情时,我们要虚心为怀,敢于承认。任何掩饰、回避、隐瞒的态度与行为都是有损于人际关系的,因为人际关系需要的是真诚。
2、不带情绪。这是指当我们对某人某事某个要求有不同看法,心中不快时,要提醒自己,“外界是外界,我是我”,我应当在情绪上独立于外界,不经受到外界的影响与干扰,保持稳定与镇定。这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要对自己的所有情感负责,哪怕看起来明显是他人激惹我们的,也是如此。这才是一个充分自尊者的心理健康。
3、勇于说“不”。这很重要。只要我们不带情绪地说“不”,就是一种理性的决定。这种决定是有影响力的。最忌的是,我们不快乐,同时又遵从他人。带上不开心的情绪去做违心的事,说违心的话,时间一长,我们就会迷失自己,就会犯削足适履之错误。
4、独立先于关系。不要把关系当成是救命稻草。凡遇问题,困难,首当其冲的,应当设法求诸于己来解决,来克服。如果把自我弱化了,老渴求外界给予我们关爱、指示、安全,那么,我们就永远只能是一个害怕风险,没有创造力的孩子。成熟意味着我们能面对自身的所有问题,哪怕这种问题的解决已经超越了我们当前的能力,也一样。因为在后面的条件下,我们不是依重于当前的“静态的能力”,而是依重于我们的“潜能”,即不断学习自我完善的内在机制。
5、重视感受。它的意思是,我们不要为了无聊的大概念(如国家、主义等),而牺牲自己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在感受中,我们会有自己的兴趣、好奇心、创造性、爱与美的天然愿望等。它们才是生命的最本真的体现。而任何有悖于生命活力的教条、主义,都必须在生命活力面前让路。本末倒置的结果就是压抑。
6、我们要心中有别人。这时候的别人,不是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而是别人的需求(值得我们关注),别人的痛苦(值得我们同情),别人的特长(值得我们学习),别人的困难(值得我们帮助)。我们并不为了搞好关系才这么做的。我们可以帮助一个与我们无关的人;我们也可以同情我们的敌人;我们可以向异端学习,也可以理解哪怕是罪犯也有他的需求值得我们关注。


专升本,我想考中文系,可说真的,我觉得自己的文学功底真的是很一般的,虽然很多人说我写的不错,有文才,可我真是觉得一般,我觉得一般人只要想写也能写出来,不光是我。
  很想写个小说,因为,目前似乎只有在小说里才可以尽情的玩与笑,痛苦的哭与闹。呵呵。
  最近很少写东西了。不强迫自己写。




写作,你只要相信你自己有这方面的潜能,并且能在以后的生活保持相应的兴趣,不把它当成任务来完成,不强迫自己去“快速成才”,我想,以后的发展还是无可限量的。而任何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方式,都会是欲速则不达的。

平常多写写,写书信,写日记,写札记,写各种应用文,都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帮助。不要一开始就写小说,写长篇。那是一种好高骛远。

带上游戏的心情,带上宽松自在的非功利性的目的去写,我想一定可以写得越来越好!写本身就可以给你乐趣,给你充分的后续动力。而期待一个成名成家的结果,则是不明智的。因为那样做,是一种舍本逐末,是一种重结果而轻过程,是违背我们的做事哲学的!最终当然也是达不到目的的。

接受更为高级的系统教育,是很好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意味着我们的基础可以打得更厚实,在我们自学,或立足于自我独立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可以站得更高一些。但一个人要有出息,并不取决于教育,而在于自我的悟性与努力。教育只是提供了一个基础,或起点,或可能性。这样对待,我想你就可以有一个平常心了。它给你一个稳健的心态,可以让你从容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而不焦躁。

开心一笑!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05-2-4 06:54:27 | 只看该作者
面引用由雪雾儿在 2004/07/02 11:26am 发表的内容:
想请问,是不是了解多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就会对自己的病情有帮助?
为什么有时我会陷入知道的越多,反而想的越多,带来越多烦恼的误区?

恳谈李:


并非知识越多越反动!呵呵。
然而,死知识却也是累赘。
恶知识则是垃圾。
所以,要看我们是怎么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05-2-4 06:55:05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阳光爱心在 2004/07/03 10:17am 发表的内容:
李老师:
     我很自卑!自卑让我整个人都神经质了(社恐,抑郁).我很想摆脱自卑,找回自信,可是好像心有余而力不足.自卑已经困扰了我好多年(应该有5年了,我今年差不多22岁),我不想再以这种行尸走肉的状态去走我的 ...


恳谈李:


自我改变,想来你的决心是有的;我们需要了解你的自我改变有什么困难,并帮助你克服它们。

自卑其实人人都难免于有一些,你的自卑影响到你的什么了呢?

有时候心理咨询也不是太贵的;比如在我们的论坛,它并不超过普通百姓的支付水平。你可以参见我们的深入区费用标准,看一看。

祝你好运!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05-2-4 06:57:14 | 只看该作者
恳谈李老师和一位抑郁症的朋友谈人性

你好!
人性是善是恶的问题是一个两极化的对错思维;不是这样简单的思维可以解决问题的。它要复杂得多。我附上一篇文章你可以看一看,对于它加深一下理解,可以帮助你走过对于善恶的两分法思维误区。

你的同学称为你为“傻”,你可不要动摇你的信念哟。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多得是,我们不要随潮流而动,而要自己来明辨是非,做出自己的价值选择与人生定位。

选择了一种观念,必定会有与这种观念相对应的得失,这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有这样的好事,不付出代价就可以坚持一种信念。只是,你要了解,坚持人性恶的信念,一定要比坚持人性善的信念付出更高更深的代价。这是为我们的生活所证明了的。而人性本无善恶,善恶都不过是我们自由选择的;它与真理无关,与客观现实无关,只是一种不可证明的信念啊。

人性善——与人为善——保持温柔、宽容、忍耐的心——吃一点亏没关系——别人说傻也不在乎——难免的委屈——自尊由自己来维护——不在意他人说三道四——自主——独立——坚持性——勇敢——亲和力——合作性好——开放——学习——成长——自我实现……

人性恶——戒备——紧张——害怕——退缩——怀疑——不安——人际关系紧张——孤立——占点小便宜——一毛不拔——自私——精神上的不自由——竞争——敌意——怨恨——障碍……

这只是选择不同,没有对错!

你这几天之所以失衡,并不是因为选择错了,而在于你缺乏真正的“价值内化”,因此,在遭遇一点挫折时,感到巨大的压力,表现出怯懦与退缩而已。决定你这样的表现的特质,主要是你的外部控制,没有自主性;爱慕虚荣,被他人的言论所影响。你还不是一个坚定的选择者,你正在学习中。在学习中的犯错,失败,都是很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哪怕走过一长段弯路,也属难免。我们要接受自己,意味着接受暂时的低潮,困难,与挑战。坚定自己的心,走自己的路。不要走极端,别以为天下所有人都是“好人”。你可以摒弃好人坏人这个概念,它是两分法的概念体系中的东西,对我们的思维有害。我们要这样来理解:即使是表面上的“坏人”,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文化影响下不断地“恶化”的结果。我们的文化与制度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它才是导致我们中的不少同胞变得行为恶劣了。竞争也是文化的产物。我们要注意批判文化,肩负起改造文化的使命。

你可能把一时的放松与放纵混淆了。这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且,对于你而言,你其实一直就没有真正放松,只是一味地防止自己放纵自己。你的道德感确实比一般人强。所以即使在你觉得自我放松的时候,你也被自我谴责紧紧地抓住了,神经还是高度紧张。对自己好一点,对你而言似乎有点难度。不要这样了亲爱的朋友!太讲什么成就,对你没有意义,——至少目前这样。我可以任由自己在半年的时间里放松自己,不去强迫自己去思考,去行动,你其实也是可以一段时间放自己的假的嘛。

在我们与世界不相适宜时,我们的策略主要还是自我调整,而不是强使世界合乎我们的理想或需要。这后者是难以达到的,因此我们必然要失败。我们接受世界原来的样子,它是好中有坏,坏中有好,不好不坏,亦好亦坏的;而决非要么好,要么坏。这个世界是灰色的,是含糊不清的。我不知道你是否学会“模糊数学”,它是以精确的语言描述含糊的事物的一门学科。我们在我们的世界图景中加入这个学科吧:世界原来就是存在大量矛盾的,不必要把所有的事物都弄个水落石出,一清二楚啊。我们的理想,也不能变成缺乏灵活性或弹性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我们要使自己开放,敏感,尊重自身的感受,不带防御或偏见地面对现实,接受他人,与世界和平共处。在遭遇问题或挫折时,我们要善于学习,不怕犯错,相信自己可以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不断成长,这样就行了。

不走极端!不要整天在网上泡着;不要一遇挫折就想到绝望,走绝路。控制一下度吧。我们的情感不需要太多的控制,但我们的行为是不能不加以严格控制的。因为心理是我们自己的;而行为总是社会行为。我们不可以把行为控制一并纳入心理,然后以放逐超我的名义,让自己走上反社会的道路,这当然是不可取的啦。生命是所有价值中最可贵的价值,无论我们如何选择自己的价值理念,生命价值总是首当其冲的;而如果连生命价值也在所不惜,那么,我们其它的选择从根本上就缺乏基础了。所以请你无论如何都要学会爱惜生命!我是从苦难中过来的人,对于生命的不易体会深刻。我很想有机会和你一起分享生命中的各种乐趣!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梦不要太当真。梦无非是梦啊。想哭的时候,找一个地方悄悄地哭一次无妨!能找到一个好友陪你哭更好!我也很想和你一起哭一次!我当前的压力也很大,有时候也想哭呢!但,哭就是哭,如此而已。哭过了,我们还是可以笑的!而且,哭不需要太多的理由。有的人可能天生比较喜欢哭,也没什么。我介绍一位朋友给你,她是很爱哭的。你不妨与她联系一下,我想她一定很喜欢和你交流,和你聊天,说不定她还乐意陪你一起哭,哭个天昏地暗呢!她的名字叫“芙蓉寻”,你认识吗?你可以发一个短信给她,你们一起说说话吧。她是老师,现在放假了,在家无事可做,你们正好可以“臭味相投”!呵呵!

换新寝室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对你而言,因为你的人际关系不良,想着改变一下环境。但最终的改变还应是从自身的个性改善着手才好。在新的环境条件下,我希望你能以新的姿态与新的朋友交往,赢得大家的信任,建立良性的人际关系!

你现在似乎回到了太关注症状上了。这种情况应有改变才好。你最好能把自己的交往过程写下来,让我来帮助你分析你交往中的问题。你尽量写得客观一点,这样,便于分析得到位一些。少带评论,而注重真实。这方面你可能需要具体的辅导,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其实,这就要求你把每天的生活写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了。你看好不好?
------------------------------------
附件见下面的帖。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2 22: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