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美惠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恳谈李谈抑郁症(推荐)转自心理咨询网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15:4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最后由恳谈李在 2004/04/28 06 第 1 次编辑]

Fspy——

谢谢李老师说了这么多,曾有家人说过我依赖,也有说过我自我中心,以前的我可能是这样,其实我也觉得很委屈,一个孩子的心就是一面镜子,你给了我什么,照映在我心底的就是什么,如果善意没有回应时,如果孩子笨拙的举动受到责骂时,孩子会退缩;如果一味的责骂、讽刺却没有引导时,时间一长,孩子就只会用恶劣的态度来吸引父母家人的注意力了。
这是我去年病重时分析自己的性格、优劣势时得出的结论,然后我再去想怎么去改变这一切,怎么让亲人、朋友感觉我的善意,却觉得原来身边的人们、社会上的人们,他们的相处原来都是利益关系,都在算计与被算计中
或许我太偏激,我也希望这种情况能改变,现在的我学着迟钝些、学着笨一些、学着神经粗一些,希望自己能早日好起来
正如你所说过的,无论感情问题也好、病情也好,如果自己没有改变,谈论别的一切都只是空话。
希望李老师多一些帖子,让我们多一些醒悟。

恳谈李:

作为一个孩子,你的体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此,以你还是一个孩子的视角来看待你的心态,也是无辜的。

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不再是孩子了呢?如果我们今天还在孩子自居,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是漠视了自我责任!

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它是指性格的核心部分。或者,是指弗洛依德所说的,在童年期(四到五岁)时形成的性格部分。但最终的性格,却并不是由此完全决定了的。心理发展的研究证明,我们的性格可以有一个终生的发展,有着无限开阔的发展空间!

你想改变性格,然后改变你的人际关系,这个思维并不算错;因为它体现了你的主动性。也就是说,你已经把责任当回事,不再认为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小孩子了。可是,一经挫折,你立即回到原来的小孩子的思维上去了。这又说明了你的意志力存在问题。

另一方面,也许你在期待、方法等问题上,也有不足;所以才构成了你的新一轮的挫折。你要检查的是,我是如何去做的?而不只是检查自己的动机。动机是好的,效果未必是好啊。
至于说学得笨一点,粗一点,麻木不仁不点,完全是退缩。它还是要导向自闭、自卑的,甚至更为抑郁的。这就就不是好办法了。你越是回避问题,问题越重;你越是担心自己,不敢挑战现实,你就越是丧失自信,越是陷于无助与孤独之中。


tinaliu28——

我也有和Fspy类似的感觉,周围人对我的伤害倒不多,让我自己苦闷的我想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不协调,可是周围人只喜欢看到我坚强的时候,当我脆弱了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给的确是厌恶、埋怨甚至苛责,以至于我越来越不敢向别人报露自己的脆弱。我觉得我们的问题不是“源于我们对世界的过度期待”,我现在不期待了,把自己藏起来了,问题也越积越深了,孤独 。

恳谈李:

我想,人在脆弱的时候都渴望被理解,被关爱,被支持的。这是一种共性。你的情感需要无可非议。

可是,我们如何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呢?它应当是有讲究的。如果我们一味强调自身的需要,而忽视了他人可能也有需要,而且这两种需要可能存在冲突时,我们怎么办?他人不会无缘无故对我们的处境袖手旁观无动于衷的,其中必有缘由。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我们的无助不能打动人呢?恐怕因素就很多了,其中也有一部分与我们先前的做法有关。比如,当过去我们有能力时没有注意到给予其它人周围人以一定的援助,当我们自己处于逆境时,那些可能受到我们的冷漠伤害的人,可能就会幸灾乐祸了。这是这一种互动的过程。我们要把问题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审查,而不只是看到眼下。

再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期待也许过高了。面对一个相对冷漠的世界,我们首先让自己做一个发光的太阳,这是最可取的;而一味地想当月亮,消极等待他人来照亮我们,我们就被动了,就失去了真正的自主能力了。如果世界冷漠,我不冷漠,会如何呢?

我们给予这个世界以十分的爱,世界能回馈给我二三分,甚至一分,或零点五分,足也。若是这样,也许我们就可以变得有活力了。在心理咨询网上,有许多的版主,长年做着无私的奉献,他们的回馈有多少?很少。但他们坚持不懈,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心中充满了爱!

我们都要扪心自问:我心中的爱有多少?

而不要急于说,别人给我的爱太少了,所以我没有办法爱别人!

吃得起亏,受得了委屈,让一下步,这些品质对我们的成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会有真正的爱心。让我们都去做尽量增加给出,尽量减少索取的人吧!

其实我也有过类似的感受,但是这种感受没有困扰我,因为我不奢望这种现实能变得美好起来,我只是把这个当成一部分社会现实接受了。同时我也相信社会还有另一部分现实,就是做像我们在这里发帖子这样的事,目的只是助人和自助,没有搀和什么功利心。你说是吗?


这个认识就要公允得多了。

所以世界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人生并不是一团漆黑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16:30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fspy在 2004/04/28 10:55am 发表的内容:
在这种时期,我认为是一种重生、蜕变,如同龙虾一样,在蜕变的时候如果遇到了伤害,其创伤的严重性远高于前后状态的严重性,这时的我,是更易伤的

那在这种时候,如果在遇伤害后不退缩,我们又如何面对呢?如您所说,退缩后面临的可能是更深的抑郁,但如果不退缩,在无援的情况下可能是发疯呀

恳谈李:


你说得没错:蜕变前后会遇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在这人格解构(或心理手术)的过程中,是常见的现象。在进行自我分析或被心理咨询师后,发现自己的人格“羸弱得像个婴儿”(蓝伊人语),也不奇怪。甚至她会想道:“我这三十多年白活了!”这并不是你的个人体验,可以这样说,大凡要突破原有自我,取得自我发展或成长的人,都会有相似的精神历程。可是,你也知道了,只要你走过去了,精神上的自我就强大了,就再也不必害怕,不必退缩了。心理咨询师就是在你这个蜕变与痛苦的过程,为你提供援手,助你一臂之力的人。

痛苦而不发疯,并不是做不到的。关键还在于我上帖所提到的方法与期待。你的方法出现了什么问题?你的期待是否有不合理之处呢?这两个问题应当结合你的个人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找到它的答案。这样,也就可以找到改进之处了。如果你需要,你不妨把你的个人材料交给我,让我试一试在这个方面帮助你。或者说,就你的个人抑郁状态进行一次深入系统的专业化的咨询。好不好呢?

勇者无畏;无畏者甚至可以无痛!而勇气来源于信心。你有信心改变自己的抑郁吗?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18:12 | 只看该作者
恳谈李:

fspy,你好!

我一口气把你的帖中所引的所有文字都读下来了。对你现在的处境、感受、症状与问题,都有了背景性的了解。尤其是,我现在更能理解你那种绝望的想法了。在你的个人成长史中,你所得到的爱太少,你甚至是生活在恨中太久太久了。如果不是这样,你不会抑郁;如果不是这样,你不会有婚姻的危机!

你一直感觉自己是一个被人遗弃的孩子,你一直认为自己至多就只配得到“一个半”人的爱。这里的“一个半”是意味深长的,它意味着,你一直不断地努力,都不过是为了那缺口的“半个”!爱是生命的维生素,这话看来不假。你只是缺乏这么一点点,就一直以来在精神上“营养不良”!

父母家庭的破损、社会的歧视、亲情的冷淡,这一切不能不在你幼小的心灵烙上重重的印痕!你对这个世界,能放心吗?能信任吗?

也正因为这样,一方面你因爱的匮乏而深切地渴望爱,(准确地说是渴望被爱),另一方面,又因为不信任,或“基本焦虑”而不能放心大胆地去爱,去反馈爱,回报爱;结果就是,下潜意识地你选择了控制。依赖再加控制,就是你的情感方式。你和丈夫之间,从头到尾就只是这种方式的演变史。

依赖源于你的爱的匮乏,所以你觉得没有爱或被爱你就不能活了;这是被你视为世上最高的价值,甚至是唯一的价值的东西。

控制是因为,你害怕失去爱,害怕回到被空虚、冷漠、孤独所包围的状态里,害怕有一天你再度生存在童年的无助的状态里。

然而,你没有发现你这样的内在心理过程,还是孩子式的,或神经症式的。当你已经长大成人了,你无法适时地转换你的角色,从一个受人娇宠的女孩儿变成一个坚强自立的妻子、女人。你还在不自觉中运用着你的情感模式(依赖-控制)来与丈夫这个成年人相处。你丈夫开始时把你的娇贵个性,依赖个性,当成是女孩的可爱、温柔了,所以他能接受你很久;但时间一长,情况就改变了。因为你的丈夫发现,你的行为最终是让他感到窒息的:爱可以使人窒息。你的爱,动机没有问题,效果很差。你的爱的方式大成问题。你的爱最后就变成了对丈夫的巨大的心理压力。丈夫最后在忍无可忍之下落荒而逃。

总之,你的个性发育不良,它是由你的不良家庭环境造成的;而不良的个性又严重地影响了你的婚姻!

而婚姻的挫折,加剧了你的自卑。你本来就有因爱的匮乏而形成的自卑,现在则是雪上加霜了。当你把价值单一化成爱情至上时,你就已经是很危险的了;而婚姻的挫折无疑构成了致命的打击!

你的有局限性的经验是:我周围的人都很坏,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我是被遗弃的孤儿;你最经常的情感体验是自怜。你不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光明,还有希望。你觉得你是多余的人。
我无法一一分析你与他人的交往模式,在线时间不足。但我知道,你的问题的严重化与之紧密相关。你只了解了一半的真理,即是,你是如何被影响,被塑造的;却对另一半很少知道:你是如何影响他人的。只有你丈夫出走并执意离婚之后,你才开始了这方面的反思。而所有的反思都因为情感问题的危机,信心的动摇而不彻底。因此,你的迷局还是没有完全走出来。你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重塑理性,自我反思,接受命运!在接受的前提下力图改变。而你现在,似乎还在怨天尤人之中,根本没有达到接受的程度,因此,改变也就缺乏基础了。

为了真正地接受命运,而不是徒劳地与之抵抗,你要有充分的自尊。充分的自尊意味着你可以接受任何生活给予你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味地死死抱住爱情婚姻一棵树不放,执着于你的依赖个性,不愿在心理上断乳。你需要的是面对命运的洗礼。过去,你对丈夫的依赖失落之后,我们的网络作为你这一段行路的人生拐柱是可以理解的;但你如果把过多的精神依靠转移到网络上,就不合适了。还有,你有一条狗陪伴你,你也从它身上得到了不少安慰。但这些关系都不是本质上对你的支持,只是分散了你的注意力,转移了你对被爱的需求。最终能让你走过抑郁的,只有一条光明大道,其它的都是歪门邪道。这条光明之路是什么?就是爱别人,爱世界!是给出,不是索取;是忘我,而不是自我关注!

我可能说得太概括了,但只能这样了,不好意思。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19:05 | 只看该作者
tinaliu28 ——


非常感谢李老师的回复!但是我真的想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所以把自己的情况再写一些,期待老师的进一步帮助。
其实我对身边的朋友正是太阳型的,所以大家有了问题都喜欢找我来诉苦和出主意,包括很多10多年的朋友,时间长了,我们好像都习惯了这种角色。当我有了问题不习惯向他们倾诉,于是试着向老公和家人倾诉,结果家人像不认识我了一样,说:“别把自己的问题说的这么严重,没出息”,老公则迷惑加气愤地反问我:“我天天工作这么累,你还这样莫名其妙的哭,你还要我做什么!?我就不明白你到底是怎么啦!”我知道他们是爱我的,但是他们的粗线条和健康的心不能了解到我的痛苦,因为不懂得所以不宽容。
我自信心中有爱,很多很多,而且毫不吝啬的奉献着,不管别人是否爱我,我也会爱下去,感觉这已经是我的生命因素,很难因为环境而改变了。只是现在发现了自己的抑郁,不想让它严重下去,于是想借助外力。活了近30年了,这可能是我第一次这样执著的开口向别人所求帮助,但是由家人的反馈,我不敢再继续向认识的人要求了。偶尔发现了这个论坛,看了很多人的帖子,收获很大,我相信我能好起来的。

恳谈李:


你的情况相比于fspy要好一些,因为在你的个性中,你的主动性被破坏的程度要低得多。

而你的问题可能是另一个极端:你太在意自己的付出了。也许,过多地把自己的情感付出,把希望寄托到他人或外界,是不明智的,因为到最后很可能自己会面临“耗竭”的状态。这时候,你就成了泥菩萨了,自身难保。

你没有仔细描述你的为人模式。以后我们可以在你更具体地以白描的方式勾勒出你与他人的互动方式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一定可以发现相关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关键。这种关键,可能与你的一惯的行为模式,个性有关。个性上的偏差,造成你的沟通效果不良。你徒有爱意,却没有爱的回馈。纵使是太阳,也难免有燃烧殆尽的时刻。

“做一个好孩子”可能是你一直以来没有怀疑过的行为准则,而它给你的代价则是你的压抑。这种压抑,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它是社会所倡导的,称许的。可它的危害却是异常地深。

记得有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个列车长,为了护送中央干部,完成“组织上的任务”,不顾自己丧父的悲痛,强颜欢笑,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个看看被平为单位先进的人物,其实就是文化的牺牲品。她最后的结局,如果严重点说,就是抑郁症!你的模式是否与这个主人翁一致呢?

由于你的情报只有这些,我的分析也就只有这些了。下回我们再聊!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19:57 | 只看该作者
Fspy——

平静时,我也知道我只是在逃避问题,没有面对、没有深思,因为我受不了思想时的头痛,受不了肝胆寸裂的感觉 ,我抱住小狗说我们一起等爸爸回家。。。。。。。。。
丈夫曾经说过,无论何时,无论我与他是否还是夫妻,他最牵挂的人还是我,就这句话,让我到现在还在等他,令我不论他如何变化了,却仍相信他还会回来,,,,,
或许这是病态,但为什么不可以让我改变、恢复,然后重拾我们的爱呢
对男人的错误,人们总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再怎么对不起配偶,只要肯改、肯回头,永远有个温暖的家等着,为什么对我就不行呢?为什么人们都在劝我放手呢?我曾在想,或许我和他一起去心理辅导,或许会有可能合好,

恳谈李:


你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在一定的度内,它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可以给你的心灵以滋润感。可是,它超过了一定的度,就成了过敏、易受激惹、自寻苦恼了。想想你的情感类型,是不是有嫌这样过犹不及呢?

对于你的价值单一,你现在还缺少警惕性啊。爱一个人与非得和这个人同归于尽,同生同死的想法,已经是迂的了。没有你我活不好,甚至不能活的爱情至上,感情是丰富了,但最后却是发展成病态的依恋!这就是我所说的“孩子式的”情感反应了。我建议你找我们论坛的“韩岩”心理顾问咨询一下,他可以更为有效地帮助你,在十个谈话治疗后,让你明白你的问题根本,并学会纠正它!

牵挂、关心都可以是爱,也可以发展成不正常的爱;因为在这种爱里,如果仅仅是殷切的期待而不是强迫的要求,爱还是健康的,不然,把期待当要求了,爱就不健康了,不正常了。当你的期待落空时,你要能坦然接受,你的爱才是健康的;而你的期待成为强迫性的要求后,你就接受不了,因而情绪失衡,因而出现躯体化的症状,因而感到严重沮丧与失落,甚至抑郁!想想,你的期待与要求有分别吗?

你期待着丈夫给你第二次机会。这可以理解,因为过去的一切都被你视为没有给过你机会了。而实际情况很可能是,你丈夫曾经给了你远远不止于一次的机会,而你并不珍惜,因此就在你的忽视中错过了。现在,他感到极为绝望,不想再给你机会了,你却开始了反思,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希望或期待着他再度给你机会。你现在对这“第二次机会”的认识,仍然是强迫性,因为你是非它不可。这样,你丈夫就会感受到压力;他觉得你并没有给他以真正的选择的自由!你过去,每当丈夫在情感上拒绝你,都会做出不自觉的严重的负性反应,在你理解是出于爱才这样的;在你的丈夫理解,要不就是你的过度依赖,让他承受不住;要不就是你的变相控制,让他害怕恐惧,进而逃避。只要你的反应模式(你对我不好,我就不好好过)不变,他所受到的心理压力与威胁就不能解除,他的心灵就很痛苦,因为他没有了根本的自由。他做什么都得首先考虑你的感受,而只有这样你才能认同他对你的爱;最后你竟不自觉中把你的感受当成了控制对方的手段!你不段地“生病”,甚至达到了全自动的程度,一有刺激立即出现症状,自己俨然一台程序化的“情绪机器”,结果就是丈夫被你吓跑了。他心里想,我真倒霉,遇上这样一根难缠的藤!

改变关系要立足于改变自己。你自己如果还是如我所述的上面的心态,指望丈夫改变是太难了。丈夫一朝被蛇,十年怕井绳呢。不如设法把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一个档次,让自己心理断乳,不再依赖,不再控制,自我价值要由自我来肯定,做一个不卑不亢的独立自主的女人,那时候,才有可能重新找回自己的个人人格魅力,并在这个基础上,以吸引,而非控制,赢得一份真正的爱情!这份爱情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以独立为基础的,成年人之间的健康之爱!

试一试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20:42 | 只看该作者
tinaliu28 ——

正像李老师说的,从小我就是好孩子,学习好,且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儿,所以父母很省心;同时我很倔,自己认准的事儿很难被说服,所以父母渐渐很少指导我什么了,他们认为这个孩子很强,有主意,甚至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和我商量家里的大事,让我参与拿主意了。后来,中学、大学、上班,我交了很多朋友。直到现在,他们还经常打电话说:“我好烦呢,昨天我和**又吵架了”,然后我给他们分析事情的原因、每个当事人是怎么想的、发生这个事情的历史原因是怎样的、该怎样解决。遇到无法解决的事情,我会很痛苦,感觉自己很无能,恨不得能替朋友承担一些。比如,身边有个抑郁得比我严重的朋友,为了让她感觉还有人关心她,我会着意安排一些聚会,让她成为焦点,高高兴兴玩一玩。总之就是老操心。虽然经常觉得累,可是就感觉义不容辞,如果不做就是见死不救、就是自私。而且每次给朋友解决了问题,看到他们高兴起来,我很有成就感。

恳谈李:


你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是,我应该做一个好人,它意味着我永远是“先人后己”、“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以心理术语讲,这种价值取向就称为“利他主义”者的价值观。我的文化主张这种价值观,倡导这种价值观,而我们从我们的老师、父辈、同事与社会中的传统媒等处习得了这种价值观,内化为我们自己的,再难以改变。本来,它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并不坏事。可是,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当你接受的这种价值观成为你比较单调的价值取向时,危险就产生了。因为这种价值的前提是,你必须是一个相对坚强的人。如果你在比较软弱的时候,仍然念念不忘这种价值观,它就只能带给你苦恼。现实是,你我都是平常人,都食人间烟火,都不是神仙,都不可能万能,都难免犯错误,难免需要求助于人,难免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波动,欲望与困扰!这时候,怎么办?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人;它意味着,这个人可以在某些自己感觉安全的地方自发地流露自身的弱点,并得到所希望的帮助。而执持单一的利他主义的价值观的人,则是没有朋友的。这个世界在他或她看来,异常冷漠,象是一个向他或她不断索取的无底洞,一台不停运转的榨油机,好象要把他或她给榨干为止。这样,他或她也就丧失了安全感了。他或她担心总有一天,会因精神能量枯竭而死!抑郁的出现,其本质是帮助当事人认识到过去的人际关系模式存在巨大的危机,应当及时给予纠正了!

说好听了,是利他主人;说不好听了,则是“好为人师”。这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何以如此呢?因为在当事人的内心最深处,还是认为“人性本恶”,因此,以牺牲自我、依附他人的方式来表示某种讨好,某种友善,以防他人攻击自己!我们向他人或世界投降的目的就是要想获得这个世界的认同啊。也许在这类行为的背后,是我们的虚荣心与恐惧心吧。你最害怕的是独立,因为你缺乏这种能力。而很不幸,真正的长时间给予的爱里,必须包含这种能力。不独立者,其实是自己也没有“满”,如何能有“盈”“余”,可以和他人分享呢?夫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自己也不能安顿好自己时,就想要帮助他人,结果就是象是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却老是要伸出一只手拉众多的溺水者,连着自己也被拖到了水里,挣扎不已。

这就是你的情感危机的本质:你的道德意识太强了,以至于伤害到了自身的感受!

从人格结构特点的角度来看待你的问题,你的人格中,构成的“三要素”——“自我”、“本我”、“超我”,是很不平衡的。具体的表现是,你的超我过于强大;你的本我缺乏地位;而你的自我已经弱化!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知道了,也就可以了解如何走出你的状态了!(对人格理论不熟悉,可以找弗洛依德的书来学习的!)


我的感情生活总体来说比较平静。老公在感情方面是个粗线条的人,如果出现问题也需要我去分析、发现问题的根源,我们再一起去解决。就算吵架了,想出去静静,我还会担心他自己在家生气不吃饭饿着。
您说我压抑一点也不错,虽然我朋友多,但是我很少向他们倾诉,一方面是自己不会、不愿表达,另一方面也觉得他们的分析很难说服我。感觉大部分人只能站在他们的角度而不是站在我的角度去理解我,结果总是片面的。幸运的是也曾遇到过一两个能宽解我的人,可是现在离得很远,我也不愿总刻意联系打扰他们。
现在,每当我郁闷了,就会感觉不如死了轻松。身边没有人能了解我,我还要承担那么多,虽然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做。我累了,曾几次在家试着把心理抑郁的感受说出来,但是结果都差不多:
我说着说着哭了起来,他看到我哭就会着急和生气,说:“你到底怎么了!”
我说:“我郁闷,我心里难受。”
“为什么呢?”
“我不知道,就是想让你帮我分析啊!”
“以前那份工作你觉得累,现在你又说累,真不知道你想怎样!”
……
可是事实是我以前工作累是真的累,现在这份工作已经做了三年了,只是最近几个月状态不好才又喊累的。我想是他找不到其他原因所以就扯到我的工作上来了,他不能理解,算了,还是不和他说了,说多了只能让我更寒心。




在这一段里有你很少信息中的沟通信息。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你哭起来,引起丈夫的关心——这没有问题。
你说,“我郁闷,我心里难受”,这也没有问题。因为你的目的达到了,你不过是想引起丈夫进一步的关注吧。或者,在这个时候,你还能期待什么呢?丈夫给予你的是积极的回应:“为什么呢?”
你的回答“我不知道,就是想让你帮我分析啊!”,才开始出问题了。对于自己的心情郁闷,一点理由也没有,显然是不太好理解的。对于一个局外人,你丈夫,又如何先知先觉地知道你的问题所在呢?他只会感觉你真是莫名其妙,或无理取闹了。
在你说自己不知道之后,你如果不是立即对丈夫要求说,“就是想让你帮我分析”,丈夫也许不会马上产生抵触情绪;而你却说了。在你丈夫理解,是不是可能会这样:这个女人真有意思,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又没有惹事她,怎么突然间让我帮助她呢?她这不是无病呻吟吗?她这不是无事找事吗?真是烦人。如果在这一瞬间他是这样想了,那么,你能得到什么结果呢?在他看来,他甚至有理由认为,你只是为了获得他的怜悯才装成是可怜兮兮的样子的!
所以他只剩下抱怨可以对你了。
状态不好,你为何就不能直接告诉丈夫呢?你不可以对丈夫说“亲爱的,这几天我的工作压力很大……我很疲倦。我很想在这个时候有你安慰我,给我一个坚实的肩膀靠一靠啊!”在这样说之后,再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难处说出来。我相信,你丈夫一定也就能在你的陈述中更好地倾听了。现在,你需要问一问自己,是什么因素阻止了你这样对丈夫说?
而且,你太容易动不动就表现出自己的丧失耐心了。你为何不可以给对方更多的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机会呢?你要知道,他人是否能理解自己,接受自己,有一大半的责任不在他人,而在自己啊。自己的心态好吗?自己的表达方式对头吗?自己的期待合理吗?这些你是否都认真检查过了?

批评比较多,不好意思。我知道你是很不错的一个女人,对自己可以有自信。在这里分析你的“问题”,所以难免会指出这个或那个毛病,请你辩证地看待,不要打击自己的士气!我想,一旦你对自己的认识加强了,你就再也不必逃向小孩子,去与孩子们为伍了。你完全可以回到成年人中,回到你渴望得到的爱中。只是你要注意改进你的方式方法:对爱的呼唤的深情的期待,温柔的语言,耐心,勇于自我披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22:14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tinaliu28在 2004/04/29 12:04pm 发表的内容:

确实是这样!可我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强化自我,走出这样的状态。请您指点一下。

恳谈李:



其实你的自我不算特别弱,但被特别强的超我所压制,因此,就变弱了。

所以为了自我的相对强大,就必须把你的超我挖出来,进行检查,进行修正。有时候甚至是批判,抛弃!

你的超我有哪些?恐怕我们现在是猜不出来的;而有一些在你的文字中却也流露。比如你可能把自己留给外界的印象看得过重了,因此你的思维里会有这类想法:我应该被人尊重!我应该做一个无可挑剔的人(妻子、母亲、女儿、同事……)!我永远不能伤害到其它人!我不可以原谅自己的软弱……这类东西,你能想出二十几条,再进行排序,看一看哪些是最严重的,然后一个个有针对性地调整!这就是最根本的自我强壮之路。其实,你也可以把你的这种内心自我反省,看成是你个人的“文艺复兴运动”!

找一些哲学的书来看,会有利于你的这场革命运动的顺利推进!人本主义的哲学,存在主义的哲学,都是比较适宜的!

优待自己:选漂亮的衣服为你自己打扮;挑好吃的吃;放肆地、大声地说话,对着墙壁也行,对着大海大江大山川也行,对着旷野也行,对着想象中的人儿也行!在洗完满澡后,让自己不要马上穿衣,而是在大衣橱的镜子前自我欣赏一番,不要别扭!去享受一下足浴也不错。如果能放自己一个长假,就更好了。正值五一,希望能计划一下,到你一直想去的地方去!忙是假的,一切都可以放下!开心是最好的礼物,给你,给你的家人,你的丈夫!

这些之后,就是要学会在负性情绪来的时候不要乱了分寸!接受自己,也意味着接受自己的问题,让它们慢慢消失,而不要急于求成!好不好?反复时要告诫自己:没什么,一段时间后自然就会好起来了。。。。。。

就这些了。

平安与你同在!快乐与你同在!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23:1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应该如何打破自卑的枷锁呢?
  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
  具有自卑心理的人,总是过多地看重自己不利和消极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积极的一面,缺乏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自己透过现象抓本质的能力,客观地分析对自己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尤其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而不是妄自嗟叹、妄自菲薄。

  在积极进取中弥补自身的不足
  有自卑心理的人大都比较敏感,容易接受外界的消极暗示,从而愈发陷入自卑中不能自拔。而如果能正确对待自身缺点,把压力变动力,奋发向上,就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和成功,从而增强自信、摆脱自卑。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24:04 | 只看该作者
自卑的一万个理由 (转贴)   
    
  有谁愿意成为一个自卑的人吗?大概没有。所有在“青春热线”电话中说自己为某事而自卑的朋友,都认为自卑不是好东西。他们渴望着把“自卑”象一棵腐烂的枯草一样从内心深处拔出来,扔得远远的,从此挺胸抬头,脸上闪烁着自信的微笑。
  
  自己瞧自己不顺眼,自己总觉得自己矮人一头,这就是自卑。当然这“不顺眼”、“矮一头”都是以别人为参照系的:“我皮肤黑”,是和别人比而显得“黑”;“我个矮”,矮是相对于高而言的;“我眼睛小”,世界上有许多大眼睛的人,才衬托出了“小”。这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实实在在摆在那里,让你藏不了躲不了否不了忘不了,于是你有了自卑的理由。你可怜自己又恨自己,耗费大量的心理能量和时间精力,企图去改变那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却常常成效甚微。
  
  说实话,我也曾经是个自卑的人,现在是不是完全不自卑了,我还不敢下这个断语。但我知道,在从事“青春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以来,我变得越来越自信了,这一点可以从报社开会时我坐的位置来证实——过去,我总是坐在旮旯里,即便对某些问题有看法也不轻易发言;而现在我更经常的是坐在前面,即使对总编辑也敢发表不同看法。这种变化,当然是得益于心理咨询,在为别人排解心理困扰的同时,我获得了观察、了解、认识人的许多新角度和方法,从而也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和周围的人。
  
  这个小女孩的电话有点好笑,但它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示:自卑原来都是自找的!
  
  来电话的那个女孩子吞吞吐吐地说,她耳朵上有一个眼儿。我问她眼儿有多大,别人能看出来吗?她说她梳着短发,把耳朵盖上了;眼儿也只是个小眼儿,能穿过耳环,不过不在戴耳环的位置上。

  我问她:“有什么要紧吗?”

  “哦,我比别人少了块肉呀,我为此特别苦恼和自卑!”

  开办“青春热线”以来,我接到过太多类似的电话,来话者诉说他们因为某种缺陷或短处而特别自卑。把这些缺陷或短处集中起来,几乎无所不包:什么胖啦、矮啦、皮肤黑、汗毛重啦,什么嘴巴大、眼睛小、头发黄、胳膊细啦,什么脸上长了青春痘、说话有口音、不会吃西餐、家里没有钱啦,统统都是自卑的理由,而“耳朵上的一个小眼儿”大概是其中之最了。

  这个“耳朵上的小眼”引起了我的思考。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不满意弗洛依德式的研究,认为他们只关注病态的人。“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病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他会变得越来越‘现实’,尺度越放越低,对人的指望越来越小。”马斯洛如是说。马斯洛着重研究了那些“自我实现的人”,在这个基础上使心理治疗成为开发人的潜能,改善人的生活质量的一个新途径。

  当我把自己的目光从自卑的人身上转到那些自信的人身上时,我有了新的发现:上帝并不是对他们宠爱有加,让他们全都完美无瑕。如果用“耳朵上的小眼儿”这样的尺度去衡量,他们身上的种种缺陷也可怕得很呢。拿破仑的矮小,林肯的丑陋,罗斯福的瘫痪,邱吉尔的臃肿,哪一条不比“耳朵上的小眼”更令人痛不欲生?可他们却拥有辉煌的一生!如果说他们都是伟人,我们凡人只能仰视,就让我们再来平视一下周围的同事、朋友。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就在那些成功者身上找出种种缺陷,可你看他们照样活得坦然自在。自信使他们眉头舒展,腰背挺直,甚至连皮肤都熠熠生光!

  有人说,自信的人才可爱,我深以为然。一个自信的男人,会使女人获得安全感;一个自信的女人,会使男人感到温暖安祥。而自卑的人,不由自主地会在别人面前,甚至是自己喜欢的人面前显出一种不自在,他总在担心别人会怎么看自己。这种不自在便微妙地影响两人的关系,使双方经常“误读”对方的信息,造成隔膜与冲突。而自信的人,与人交往时坦诚自然,能更多地流露出自己的本色,能更有效地与人沟通和交流,也就更容易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为自己赢得友谊和爱情。

  我们“青春热线”有位男咨询员,用流行的话说,他的身高可算“二等残废”或“三等残废”,可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并不会觉得他矮小。他平和的态度,浑厚的嗓音,稳健的步伐,都让人感到一种“力度”。?

  自卑的人并不是自己想自卑,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内心安全感。他们总是特别“善于”发现自己的缺陷、短处和生活中不利于自己的方面,然后把它们放到放大镜下去看,结果是吓坏了自己——既然自己是如此糟糕,怎么能去和别人比,和别人竞争呢?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可能遭受的的失败所打击(仅仅是“可能”),他们躲避竞争,回避交往,结果是越来越多地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不断遭受的挫折似乎又在证明:瞧,你就是不行!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打破自卑的恶性循环才能逐渐建立自信。但“打破”可就要有点决心、有点勇气,还要讲究点科学——要求一个不自信的人去做一件对他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能是增加他的焦虑。

  “打破”是一个从认知到行为的过程。没有认知上的改变,很难有行为上的突破;没有行为上的突破,就不会产生新的体验,使认知真正内化。这是我的切身感受。

  有一年的“三八妇女节”,报社要组织一次时装表演赛,我觉得这事儿似乎和我不挨边:论长相,我不漂亮;论身材,我不是那种“衣服架子”;论服装,我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论表演,我更是从不沾边。四大要素我都不具备,去捣什么乱?等着看热闹就是了。有位男士被聘为比赛的评委,吃饭的时候我向他打问准备情况,他说:“其实关键要看有没有创造性。”咦,还有这么一条标准啊?我开始琢磨起来。按照这种标准,长相、身材什么的,就不那么重要了。我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按照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顺序,选择四套有代表性的服装,通过它们表现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我为我自己的这个主意而激动起来,我相信它是有“创造性”的,于是我悄悄地做了准备。除了服装,还写了四段短短的台词,以加深人们的理解。那天的时装表演赛,成了报社一次空前热闹的聚会。各位女士大显风采,其中不乏华贵的舶来品。当我身穿军装,腰扎皮带,臂戴红卫兵袖章上台时,顿时轰动了。后来,我得到了这次比赛的特别奖。在那之后的好几天里,一去食堂吃饭,别人就会提起这件事。一位原来并不熟识的《中国少年报》的男同志,拍着我的肩膀说:“陆小娅,你真有思想。”他不知道,这件事对我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到中国青年报社这么多年,什么时候见我在这种场合露头露脸呢?我一直觉得,在这个才子才女遍地的报社里,我是一只“丑小鸭”。

  “时装事件”无疑给了我一种正向反馈,它使我增强了自信。首先,在这个过程中我放弃了以己之短比人之长的思维定式,这种认知上的改变,使我有决心利用自己的优势去行动;而在行动中,我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过程”上,而不去想“结果”会怎样。于是,我获得了成功,得到了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这种新的感受和体验让我觉得“自己还行”,从而得到了一种内在的力量。

  自卑的人大多不怎么喜欢自己,因此克服自卑要从悦纳自己做起,不管这个“自己”有多少不如意之处!在给一个因感情挫折而精神濒临崩溃的女士做咨询时,我要求她每天早上对着镜子说:“××,不管你有多少缺点,我都爱你,因为你是世界是唯一的!”她听了瞪大眼睛问我:“人应该爱自己吗?”她一直以为,人只有爱别人才是高尚的,而爱自己则是自私的。我笑着说:“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他怎么能够承担起自己的生活责任,又怎么有力量去爱别人呢?”两周以后,她告诉我,她按照我说得去做了,开始时感到有点滑稽,后来就获得了一种感觉,她觉得自己真的开始喜欢自己了。每天清晨,她会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用肯定、赞美的语气说:“××,尽管你还有××问题,但你已经挺过来了,你真不简单呢!”这样,她就能够摆脱挫败感和对自己的不满意,愉快地开始一天的生活。我相信,在镜子面前,她开始走上了摆脱自卑之路。

  为什么老要和自己过不去呢,朋友?你不觉得自己身上也有许多可爱的地方、令人骄傲的地方吗?也许你不漂亮,但是你很聪明;也许你不够聪明,但是你很善良。人有一万个理由自卑,也有一万个理由自信!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秘密,就在于它勇敢地挺起了胸膛,骄傲地扇动了翅膀!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24:57 | 只看该作者
战胜自卑,你会更年轻     

人们常说,自卑是缺乏魅力的根源。其实,自卑也是衰老的催化剂。

自卑,就是自己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具有某种缺陷或短处,而是不能悦意容纳自己,自惭形秽,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自己喜欢,进而演绎成别人看不起的位置,并由此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

自卑的人心情低沉,郁郁寡欢,常因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而不愿与别人来往,只想与人疏远,缺少朋友,甚至自疚、自责、自罪;他们做事缺乏信心,没有自信,优柔寡断,毫无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因而感到疲功,心灰意懒。

由于自卑的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麻木状态体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相应得不到充分的调动,不能发挥各自的应有作用;同时分泌系统的功能也因此失去常态,有害的激素随之分泌增多;免疫系统失去灵性,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人的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乏力、焦虑,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性功能低下等等,这些表现都是衰老的征兆所在。

可见,自卑的心理就是促使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常走下坡路,加速自身衰老的催化剂,因此,希望健康的人如果想要防止早衰,就应摒弃自卑心理,客观地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热爱自我,树立起生活的勇气。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25:4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克服自卑感?
  
  安梨
    自卑感是一种过低评价自己的自我意识,它会影响工作、学习、生活、甚至会危害身体健康。克服自卑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人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由于先天和后天方面的差别,在能力、素质方面有一定的差别是毫不奇怪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扬长避短。不要老是拿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与别人的优点相比。

  (2)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客观世界错综复杂,在实践中遭受失败和挫折是很难免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要从失败和挫折中吸取教训,使自己得到提高。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和挫折而一蹶不振。

  (3)注意改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交环境:注意处理好与一起工作、生活、学习的人 的关系,与他们交朋友、多谈心,对其他的人也应该相互帮助相互鼓励。

  (4)培养坚强的意志: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就要下定决心克服,在实践中锻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对于外界的不良刺激不要过于计较。“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选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必能取得成功。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26:18 | 只看该作者
要善于悦纳自己( 转自和风论坛 )
自我认识的肤浅,是心理异常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自悲自怜者因幼时的过分依赖,竞争中的多次失败,由此得出的自知是:“你行一我不行。”于是束缚自我、贬抑自我。结果是焦虑增剧,毁了自己。自暴自弃者不甘心说“我不行”,而又无正确的方向亦缺乏能力来表现自己,因此故作怪状,与人为难,在别人无可奈何的眼光中来肯定自我的价值,于是放纵自我,践踏自我。结果是反抗社会、害人害己。自傲自负者自命不凡,自吹自擂,其实是一种极度自卑之人,但他们不像自悲自怜者那样因自卑而关闭自我、自怨自艾、自叹不如;而是自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只是不为。他们所持有的自知是“我行一你不行”。于是,呐喊着“我知道一切”,却连自己也不认识。结果是欺人一时,欺己一世。

自信自强者对自己的动机、目的有明确的了解,对自己的能力有适当的估价,从不随意说“我不行”,也不无根据地说“不在话下”。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对他人也深怀尊重,他们认为在认识自己的前提下,是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于是他们走上了“我行一你也行”的康庄大道,其结果是充分认识自我,发挥最大潜力。自悲自怜者、自暴自弃者和自傲自负者也并非全然不了解自己。从另一角度看,他们也认识了自己,但却用一种歪曲的形式来对待自己,即不能真正接受自己,其根子都是自卑。接受现实的自我,选择适当的目标,寻求良好的方法,不随意退却,不作自不量力之事,才可创造理想的自我,欣然接受自己,于是可避免心理冲突和情绪焦虑,使人心安理得,获得健康。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27:20 | 只看该作者
自卑的一万个理由 (转贴)   
    
  有谁愿意成为一个自卑的人吗?大概没有。所有在“青春热线”电话中说自己为某事而自卑的朋友,都认为自卑不是好东西。他们渴望着把“自卑”象一棵腐烂的枯草一样从内心深处拔出来,扔得远远的,从此挺胸抬头,脸上闪烁着自信的微笑。
  
  自己瞧自己不顺眼,自己总觉得自己矮人一头,这就是自卑。当然这“不顺眼”、“矮一头”都是以别人为参照系的:“我皮肤黑”,是和别人比而显得“黑”;“我个矮”,矮是相对于高而言的;“我眼睛小”,世界上有许多大眼睛的人,才衬托出了“小”。这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实实在在摆在那里,让你藏不了躲不了否不了忘不了,于是你有了自卑的理由。你可怜自己又恨自己,耗费大量的心理能量和时间精力,企图去改变那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却常常成效甚微。
  
  说实话,我也曾经是个自卑的人,现在是不是完全不自卑了,我还不敢下这个断语。但我知道,在从事“青春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以来,我变得越来越自信了,这一点可以从报社开会时我坐的位置来证实——过去,我总是坐在旮旯里,即便对某些问题有看法也不轻易发言;而现在我更经常的是坐在前面,即使对总编辑也敢发表不同看法。这种变化,当然是得益于心理咨询,在为别人排解心理困扰的同时,我获得了观察、了解、认识人的许多新角度和方法,从而也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和周围的人。
  
  这个小女孩的电话有点好笑,但它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示:自卑原来都是自找的!
  
  来电话的那个女孩子吞吞吐吐地说,她耳朵上有一个眼儿。我问她眼儿有多大,别人能看出来吗?她说她梳着短发,把耳朵盖上了;眼儿也只是个小眼儿,能穿过耳环,不过不在戴耳环的位置上。

  我问她:“有什么要紧吗?”

  “哦,我比别人少了块肉呀,我为此特别苦恼和自卑!”

  开办“青春热线”以来,我接到过太多类似的电话,来话者诉说他们因为某种缺陷或短处而特别自卑。把这些缺陷或短处集中起来,几乎无所不包:什么胖啦、矮啦、皮肤黑、汗毛重啦,什么嘴巴大、眼睛小、头发黄、胳膊细啦,什么脸上长了青春痘、说话有口音、不会吃西餐、家里没有钱啦,统统都是自卑的理由,而“耳朵上的一个小眼儿”大概是其中之最了。

  这个“耳朵上的小眼”引起了我的思考。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不满意弗洛依德式的研究,认为他们只关注病态的人。“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病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他会变得越来越‘现实’,尺度越放越低,对人的指望越来越小。”马斯洛如是说。马斯洛着重研究了那些“自我实现的人”,在这个基础上使心理治疗成为开发人的潜能,改善人的生活质量的一个新途径。

  当我把自己的目光从自卑的人身上转到那些自信的人身上时,我有了新的发现:上帝并不是对他们宠爱有加,让他们全都完美无瑕。如果用“耳朵上的小眼儿”这样的尺度去衡量,他们身上的种种缺陷也可怕得很呢。拿破仑的矮小,林肯的丑陋,罗斯福的瘫痪,邱吉尔的臃肿,哪一条不比“耳朵上的小眼”更令人痛不欲生?可他们却拥有辉煌的一生!如果说他们都是伟人,我们凡人只能仰视,就让我们再来平视一下周围的同事、朋友。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就在那些成功者身上找出种种缺陷,可你看他们照样活得坦然自在。自信使他们眉头舒展,腰背挺直,甚至连皮肤都熠熠生光!

  有人说,自信的人才可爱,我深以为然。一个自信的男人,会使女人获得安全感;一个自信的女人,会使男人感到温暖安祥。而自卑的人,不由自主地会在别人面前,甚至是自己喜欢的人面前显出一种不自在,他总在担心别人会怎么看自己。这种不自在便微妙地影响两人的关系,使双方经常“误读”对方的信息,造成隔膜与冲突。而自信的人,与人交往时坦诚自然,能更多地流露出自己的本色,能更有效地与人沟通和交流,也就更容易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为自己赢得友谊和爱情。

  我们“青春热线”有位男咨询员,用流行的话说,他的身高可算“二等残废”或“三等残废”,可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并不会觉得他矮小。他平和的态度,浑厚的嗓音,稳健的步伐,都让人感到一种“力度”。?

  自卑的人并不是自己想自卑,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内心安全感。他们总是特别“善于”发现自己的缺陷、短处和生活中不利于自己的方面,然后把它们放到放大镜下去看,结果是吓坏了自己——既然自己是如此糟糕,怎么能去和别人比,和别人竞争呢?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可能遭受的的失败所打击(仅仅是“可能”),他们躲避竞争,回避交往,结果是越来越多地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不断遭受的挫折似乎又在证明:瞧,你就是不行!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打破自卑的恶性循环才能逐渐建立自信。但“打破”可就要有点决心、有点勇气,还要讲究点科学——要求一个不自信的人去做一件对他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能是增加他的焦虑。

  “打破”是一个从认知到行为的过程。没有认知上的改变,很难有行为上的突破;没有行为上的突破,就不会产生新的体验,使认知真正内化。这是我的切身感受。

  有一年的“三八妇女节”,报社要组织一次时装表演赛,我觉得这事儿似乎和我不挨边:论长相,我不漂亮;论身材,我不是那种“衣服架子”;论服装,我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论表演,我更是从不沾边。四大要素我都不具备,去捣什么乱?等着看热闹就是了。有位男士被聘为比赛的评委,吃饭的时候我向他打问准备情况,他说:“其实关键要看有没有创造性。”咦,还有这么一条标准啊?我开始琢磨起来。按照这种标准,长相、身材什么的,就不那么重要了。我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按照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顺序,选择四套有代表性的服装,通过它们表现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我为我自己的这个主意而激动起来,我相信它是有“创造性”的,于是我悄悄地做了准备。除了服装,还写了四段短短的台词,以加深人们的理解。那天的时装表演赛,成了报社一次空前热闹的聚会。各位女士大显风采,其中不乏华贵的舶来品。当我身穿军装,腰扎皮带,臂戴红卫兵袖章上台时,顿时轰动了。后来,我得到了这次比赛的特别奖。在那之后的好几天里,一去食堂吃饭,别人就会提起这件事。一位原来并不熟识的《中国少年报》的男同志,拍着我的肩膀说:“陆小娅,你真有思想。”他不知道,这件事对我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到中国青年报社这么多年,什么时候见我在这种场合露头露脸呢?我一直觉得,在这个才子才女遍地的报社里,我是一只“丑小鸭”。

  “时装事件”无疑给了我一种正向反馈,它使我增强了自信。首先,在这个过程中我放弃了以己之短比人之长的思维定式,这种认知上的改变,使我有决心利用自己的优势去行动;而在行动中,我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过程”上,而不去想“结果”会怎样。于是,我获得了成功,得到了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这种新的感受和体验让我觉得“自己还行”,从而得到了一种内在的力量。

  自卑的人大多不怎么喜欢自己,因此克服自卑要从悦纳自己做起,不管这个“自己”有多少不如意之处!在给一个因感情挫折而精神濒临崩溃的女士做咨询时,我要求她每天早上对着镜子说:“××,不管你有多少缺点,我都爱你,因为你是世界是唯一的!”她听了瞪大眼睛问我:“人应该爱自己吗?”她一直以为,人只有爱别人才是高尚的,而爱自己则是自私的。我笑着说:“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他怎么能够承担起自己的生活责任,又怎么有力量去爱别人呢?”两周以后,她告诉我,她按照我说得去做了,开始时感到有点滑稽,后来就获得了一种感觉,她觉得自己真的开始喜欢自己了。每天清晨,她会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用肯定、赞美的语气说:“××,尽管你还有××问题,但你已经挺过来了,你真不简单呢!”这样,她就能够摆脱挫败感和对自己的不满意,愉快地开始一天的生活。我相信,在镜子面前,她开始走上了摆脱自卑之路。

  为什么老要和自己过不去呢,朋友?你不觉得自己身上也有许多可爱的地方、令人骄傲的地方吗?也许你不漂亮,但是你很聪明;也许你不够聪明,但是你很善良。人有一万个理由自卑,也有一万个理由自信!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秘密,就在于它勇敢地挺起了胸膛,骄傲地扇动了翅膀!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28:04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将自卑踩在脚下,
这世界不是人人都是美女帅哥,
长相是爹妈给的,
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才是由自己掌控的,
要自信!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05-2-2 15:29:22 | 只看该作者
自卑就象蛀虫一样啃噬着你的人格,它是你走向成功的绊脚石,它是快乐生活的拦路虎。只有自信才可以释放人的各种力量。自信的人胆大,自信的人英勇,自信的人坦诚,自信的人开朗,自信的人乐观,自信的人豁达,自信的人谦虚,自信的人热情,自信的人热爱生活,自信的人无所畏惧,自信的人快乐,自信的人容易接受自己的缺点,自信的人较客观,自信的人对自己较负责,自信的人较易控制自己的情绪,自信的人较易接受现实,自信的人更富同情心,自信的人更具爱的能力,自信的人人际关系更深刻,自信的人更民主。
自信是人格的核心力量。

我们的自信就在我们自己的体内,自信是一种天赋,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力量,它与自我实现同属人性最伟大的潜能,只是在成长过程中不幸被磨难侵蚀、被恐惧所削弱了,通过训练,它完全可以重放光芒。我们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2 23: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