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碧水清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每天寻找一件快乐的事-----在路上

[复制链接]
991#
 楼主| 发表于 13-10-22 10:23:52 | 只看该作者
1013# 冰冻罐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2#
 楼主| 发表于 13-10-22 10:24:16 | 只看该作者
如何挣脱父母给我们的枷锁?           (2013-10-17 09:37:32)转载▼
标签: 情感        分类: 灵修感言
     更多好文请看内在空间 www.innerspace.com.cn德芬在那里回答问题。
     导语:父母给我们的枷锁和烙印,一辈子,深深的印在无意识中。如果你不去挑战这些枷锁和烙印,你就一辈子过着低于理想的生活,无法真正的活出自己。那要怎么样才能疗愈、自救呢?



你是否也这样苛刻自己来表示对母亲的赎罪和效忠?
    一个朋友,没有小孩,她和先生财务是分开的,但是各自都很有钱。从认识她以后,我们都很惊讶于她对自己的吝啬。她的节俭,到了虐待自己的地步,我们看了有时候都很难过。她生性风趣,喜欢自嘲,也毫不掩饰自己对金钱的吝惜。

    其实后来我了解到,原来她不是吝惜金钱,只是对自己苛刻。这个源头来自于小时候,她的母亲就对她非常苛刻。她念的是私立小学,同学都是有钱人家,其实她家也是很有钱的,只是她的母亲节俭成性,对自己的女儿也不宽容。

    同学都有皮鞋可以穿,她只能穿塑料鞋。同学都有不同款式的新衣服穿,她只能盼望过春节的时候更换一次新衣。同学捐款、出游,她向来都不能参与。有时她忍不住问母亲,母亲的回答非常经典:“你以为你是谁家的小孩啊?你想要有XXXX?门儿都没有。”

    母亲对待她的态度烙下了深深的刻印在她的心灵深处:“我不配得,我不值得。”再加上她母亲早逝,她当时年轻不懂得珍惜重病的母亲,后来又有负母亲的一个托付,带着严重的罪恶感的她,更是在物质上苛刻自己来表示对母亲的赎罪和效忠。她知道她的钱根本花不完,也没有人继承,但是,在生活上,她就是不肯对自己好一点。好像多花一点钱享受就是一种严重的罪过,一定要省到最高点,省到极致,才让她最舒服。

父母给我们的枷锁和烙印,一辈子,深深的印在无意识中

    如果你不去挑战这些枷锁和烙印,你就一辈子过着低于理想的生活,无法真正的活出自己。
    父母给的枷锁有各式各样的:
像你长得这样,没有人会要你的,注定嫁不出去。
你要按照我的方式生活,否则我就无法完全接纳你。
天下没有一个女人会比你妈好。
你就是一个失败者,让我们永远抬不起头来。
金钱是丑恶的,你不要沾它。
你要不断证明你自己是最好的,这样我们才会爱你。
你是个糟糕的人,永远无法令人满意。
你要不断超越别人,才能安身立命。
    这些枷锁让我们被绑手绑脚,动弹不得。

怎么样才能疗愈、自救,从父母的枷锁中解脱?
    我最近真的观察到,我们成年以后,生活上发生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于我们的童年,尤其是和父母的关系。     那要怎么样才能疗愈、自救呢?
    首先,你要意识到自己问题的根源是否来自于父母的一个诅咒,或是因为你和父母之间有未解开的心结导致的。当你能够找到那个心结、诅咒的时候,你要愿意下定决心去修正。其实这一点最难。就像前述的那个例子,我的朋友知道她的小气节俭是很与众不同的,但是她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她看不见自己有过得更好的一个可能性。

    当我们被下了诅咒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就是盲目性,我们会认为“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或是“我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无法看见自己有更好生活、做人、做事、看待自己的可能性。

    所以,只要看到这个诅咒,继而发现另一种生活、做人、做事的可能性时,你就已经痊愈大半了。

    像我的诅咒就是:“无论我再如何努力,我都无法取悦我的母亲,她永远不会敞开心来对我好”。这个诅咒对我的影响就是:我在和几乎所有女性朋友的关系互动中,我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多,可是对方却不领情或是不珍惜,或是没有用我想要的方式回报我,让我很受伤。

    知道这是我的诅咒以后,我学习用宽容的心去看我的女性朋友,理解她们自身的局限性和我的超高标准的要求,每当我有上述的感受的时候,我会回到自己内心,去安慰那个失望的孩子。我也听见我的头脑在控诉她们、谴责她们,但我现在可以放下,不去追随我愚蠢的脑袋。

    如果你被父母下了诅咒,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的话,通常你外显的行为就是千方百计的去证明自己不是。但是到了紧要关头的时候,一种自暴自弃的感觉就会出现,破坏你的好事,让你无法成功。或是即使你再成功,你脑海中还是不时会浮现贬低自己、咒骂自己的话语。这些都是诅咒在作祟。

    每到这个时候,你要很清楚看到自己头脑的诡计。被下了蛊的是你的头脑,不是那个真正的你。你要回到自己的内在,贴近自己的源头,不要相信自己脑袋里面那些乱七八糟、刻薄无聊的评论。跟它拉开距离是最明智的做法。

和大家分享我最近读到一个大师写的内容:

    你透过父母、师长、教士以及教育体系的精心准备,拥有了一种特定的头脑,然后你终其一生会透过这个特定的头脑来生活。这是一个借来的人生。这也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如此多的痛苦,因为没有人是真实地生活着,没有人在过他自己的人生,每个人不过是跟随着被植入的命令在生活着。

   当你开始观照头脑时,一种无比的经验会出现在你身上,你会开始认知到:你不是这个头脑,而光是这个小小的认知“我不是这个头脑”,它就是没有头脑的起点。你已经超越了头脑里的那一群人、那些声音、那些混乱;你已经来到了心所具有的宁静。而这就是你的家,你永恒的存在。

    大部分的问题都来自于我们缺乏一种能够了解问题的清晰度。光是观照,问题就已经化解一半了;如果你能够观照一个问题,客观无私地观察它,好像它不是属于你的,而是别人的,不涉入其中,就只是站在一旁看着它,那么,一种清晰度会从这份观照中出现,而它会带给你一把奥秘的钥匙、一些线索。

    人类和人类所具有的聪慧为他带来了一个苦恼的人生,一个持续性的折磨。除非你知道如何静心,除非你知道如何转向内在、如何观看自己的内在,否则它们会一直持续折磨着你,直到你最后一口呼吸。当你知道如何转向内在、观看内在时,突然间,所有的无意义感都会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3#
发表于 13-10-22 22:11:02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在坚持记录~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994#
 楼主| 发表于 13-10-24 10:25:43 | 只看该作者
是呀成生活的一部分了,慢慢成长,有你们陪伴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5#
 楼主| 发表于 13-10-24 16:49:09 | 只看该作者
请善待和接纳父母
收藏人:冷玉凝香       
2013-07-23 | 阅:2  转:9  |  分享                 
  |    来源


  
 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一般来说,在女人负责家庭内生活,男人负责保卫家庭的安全,并且全家人顺从父亲领导的情况下,家庭生活就会幸福美满。”但这样的美满毕竟是少数的。暴力,离异,或者被抛弃,都对身处其中的孩子造成一生都无法抹去的创伤,并受其影响。
    在孩童时代,我们尚未建立自我意识,主要是追随父母的价值观。比如他们会告诉你什么东西不可以碰,什么是美什么是恶,而父母不可能绝对客观公正。如果是对吵架的夫妻,跟孩子近的一方,就会流露出另一方的不是,这些直接构成孩子的“超我”,(即按父母或权威人士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内化为自己的态度)。在她以后的成长中,如果妈妈是家庭的受害者,意识里就埋下了“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其实这是种泛化,从而直接导致人际交往中远离憎恶男士的倾向。糟糕的是,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无论在道德上谁对谁错,只要你排斥了你的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都会产生不完整、不安全、空虚的感觉。这是一个引起抑郁的常见原因。

    原生家庭的影响,对人举足轻重。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的男人会喜欢比自己大好几岁的女性,就像在寻找一种母性的爱,而他遇到的正好也是一个寻找孩子样的女人,这不是巧合,它追寻着一种灵性法则。从中可以看到他(她)内心缺失去了哪一部分。这种关系,在没有孩子之前一般运作得很好,因为他们之间是孩子和母亲的关系,不是一个女人男人平等的性质,再来一个孩子不就打乱了吗?

    一个男人要像男人,女人要像女人,各自回到正确的位置,发挥各自的功能,才能创造和谐家庭。“严父慈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如果一个男孩,母亲的影响远远大于父亲,那么他的言行举止就流露出女性的感觉;同样,一个女孩,都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会形成一种刚气,让人感觉像“哥们”。

    无论你是哪种情况,都可以跟我一起做个练习:在你的心中,把排斥的一方接纳进来(不管有没有伤害过你或者你对之品德的厌恶),并尊重他,给予他爱的力量,那么在不知不觉中你会体验到一中轻松与完整,而家庭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变得融洽。因为,没有人愿意被孤立,会感到没有尊严,那么这人的作用就无法有效发挥。只有在每个人都得到尊重,相互关爱下,新的变化才会出现。如果你已有了自己的家庭,那么在心中为父母保留位置,对这个家庭也是有好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6#
 楼主| 发表于 13-10-24 17:07:28 | 只看该作者
母亲介入女儿恋爱 专家支招成熟母女关系
2013年09月01日11:10  北京青年报            我有话说
  心理问答

  我妈妈今年45岁,平时保养做得好,所以还很漂亮,和21岁的我在一起像姐妹一样。前段时间,我认识了一个很优秀的男生,第一次约会时妈妈和我一起去了。可过后不久我发现妈妈趁我不注意和他联系,还发照片给他。那个男生很尴尬,我也很苦恼,我已经不是小女孩了,妈妈为什么要这样?(英英)

  世界上有一种战争在母女之间

  这种战争的惨烈程度不亚于父子。在某种角度上看,我们一生都是要和自己的父母纠缠不清的。之所以叫做纠缠是因为爱恨交织,所谓爱恨交织就是在我们需要的同时,我们在排斥;在我们推开的同时,我们又在渴望;或者说我们用推开表达渴望,用渴望表达推开。这就是传说中的“拧巴”,我们是在用各种相反的方式表达与方式相反的内容。比如说你这个故事。

  你和妈妈之间似乎有一种互补关系,你妈妈更像一个年轻人,而你则显得相对保守一些。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们的原生家庭就像是一盘菜,如果父母是做菜的人,孩子就可以自由地选择吃盘子里的菜或肉,而如果父母也成了吃菜的人,那么当她把盘子里的肉都吃掉,孩子就只能选择吃菜了。我们会在很多家庭中看到这样的现象,父母非常保守,儿女非常时尚;父母非常性感,儿女非常落伍。在潜意识里,孩子需要避开父母的风头,压抑自己的另一面。因为在这个家里,聚光灯是打在妈妈的身上,在这个家里,只有一个人可以成为最闪亮的女人。所以你们的故事其实非常普遍,普遍到可以成为经典童话,这个童话就叫做《白雪公主》。

  女儿要长大,需要爸爸爱妈妈

  童话故事之所以深入人心,因为它是我们很多关系的原型。其实妈妈不是不能性感,而是妈妈是如何面对孩子的性感的:如果是带着一种恐惧和嫉妒,那么对孩子来说,成为女人就是一个可怕的禁区。因为这意味着也许我会失去和妈妈的关系,我也许会在这个家里取代了妈妈的位置,也许我的青春会让妈妈感觉到自己的年华易逝……也就是说,妈妈的爱只有当我是个无威胁的小姑娘的时候,才会存在;如果我越雷池一步,等待我的就是这个家的破灭。由此,女人,成为母亲的专享,女儿则必须成为妈妈的陪衬。这就是这个童话故事的最残酷的部分。

  这个故事的两个女主人公,其实在本质上都对自己作为女人充满了恐惧,所以妈妈害怕女儿会夺走自己作为女人的部分,而女儿则会在暗地里痛恨一个剥夺了自己作为女人的部分的妈妈。

  当母女俩无法自由地恨彼此的时候,也就失去了自由地爱彼此的能力,她们不得不纠缠在一起。这个时候,最能分开难分难解的母女的是爸爸。如果爸爸能欣赏妈妈作为女人的美,那么妈妈不会需要到女儿那里掠夺女性的魅力。

  所以对你来说,最大的难度在于,一旦当你从家庭这个长期形成的角色中退出,你的家庭可能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母亲将面对衰老这个残酷的话题,爸爸不得不面对一个伤心的女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和自己的父母纠缠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是被系统的力量所抓住,当我们想要走出这个系统的时候,这个系统会用各种方式拉住我们。

  女孩离开妈妈需要过程

  你听说过在瓶子中养乌龟的故事吗?你的故事很像。你越来越长大,而家庭的瓶子已经无法撑下你了。就像白雪公主,她试图逃到七个小矮人那里,也许在心理意象上,她在试图让自己重归小孩子的序列,但她还是不可避免地要长大。小女孩要长大,却卡在对父母的忠诚、害怕失去父母和自己要成为一个女人的欲望之间,直到一个强悍的白马王子帮她走出这个瓶装的世界。

  一般而言,一个女孩离开自己的妈妈需要如下过程:1.发现自己想要有自己的世界。2.徘徊于自己对妈妈忠诚的困境之中。3.为妈妈的牺牲慢慢变成对妈妈的恨,就像白雪公主一样,妈妈必须是非常邪恶的时候,白雪公主才能毫无顾忌地离开妈妈。4.开始谅解妈妈,因为她已经有了自己的世界,有了自己的白马王子,所以她可以带着一些内疚和一些满足面对妈妈,而不用活在内疚和愤怒的世界里了。

  其实你需要的很简单,就是独自谈一场恋爱。但事实上,你需要完成的不只如此,因为长大意味着拒绝父母的需要,然后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你的世界,同时带着内疚上路,而不是带着愤怒留在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7#
 楼主| 发表于 13-10-24 17:08: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碧水清秋 于 13-10-24 17:17 编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 ... zXzEwMDAwMl8wMV8wMQ心理学家分析母女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8#
 楼主| 发表于 13-10-24 17:17:56 | 只看该作者
母女关系必修课:相爱却又冲突很正常大学城栏目:居民空间消息快播 | 空间栏目:家庭教育 收藏到我的学习空间 收藏到我的课堂魔方 全屏
发表时间:2013-4-10 10:13:28浏览:13评论:0母女关系必修课:相爱却又冲突很正常
  

母亲是每个女性第一个模仿的对象
  婴幼儿时生病,母亲彻夜守护。上学后,母亲又得为班级活动做点心、参加亲子活动。母亲也是青春期第一个带女儿买内衣的人,准备迎接月经到来,女孩变女人,又得跟女儿无所不谈,从化妆打扮到学业科系,到明星偶像、评比男生、性观念……当女儿第一次出外约会时,母亲还是那个安慰父亲别太紧张的人。

  等到女儿做了母亲,女儿又从母亲那学习如何照顾孩子,甚而母亲还得替女儿照顾下一代,好让她无后顾之忧。现在的亲子教育还在要求新一代母亲,还要教你的女儿“学会爱自己”。母职之沉重,不可言喻。

  一代才女张爱玲的人生道路就与母亲息息相关。在其传世名作、散文集《留言》的多篇文章中,她谈到了自己眼中的母亲。小时候每天早上女佣都要抱她到母亲床上去,跟着母亲背唐诗,下午则跟母亲学认汉字。母亲还很喜欢新小说,她坐在抽水马桶上看老舍的《二马》,一面笑一面读出来,张爱玲则靠在门框上笑。对母亲的美好记忆,使成年后的张爱玲仍对老舍的《二马》情有独钟。母亲早年对她的熏陶,显然有助于她艺术直觉的养成。

  父亲想要她成为一个旧式的大家闺秀,在家里接受全部教育,母亲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像拐卖人口一样”硬把她送进了新式学校,希望她能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并为她取了“张爱玲”这个日后名闻遐迩的名字。作为开风气之先的新女性,母亲深刻影响了张爱玲。为了抗议父亲纳妾,母亲远赴重洋到法国学画,当父亲企图花光她的钱以便把她拴在家里时,她就与父亲协议离婚,放弃了富裕舒适的少奶奶生活,选择了职业妇女这条充满艰辛坎坷的路。

  母亲的这种人格力量和她所展示的另一种生活方式极大地吸引着张爱玲,日后她最终背弃父亲,走进了母亲的家庭。像母亲一样,她也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职业妇女。张爱玲一生都对母亲怀着温馨的记忆,她保留着母亲的多帧照片,对母亲引以为豪,在晚年出版的《对照记》中,她深情地回忆了母亲不平凡的一生,说她踏着一双三寸金莲横跨两个时代,母亲是“最勇敢”的。

  母亲在女儿身上塑造理想中的自己

  她们是把女儿带进世界的人,无论几岁你去找她,她似乎永远有答案,对女儿的爱总是无条件。母亲自然而然就在影响女儿。然而,母女关系并不是都那么甜蜜或圆顺的。

  每个女孩出生时,人们常不自觉地期望女儿像妈妈。很多母亲也希望女儿的价值观与自己一致,女儿拥有所有我的优点,至于我的缺点则最好一点也没有。母亲在教育女儿时,不自觉地也在模塑一个理想中的自己,自己当年学不会或失败过的项目,最好女儿不再碰到,最好她比我更成功。

  这些心境在普天下母亲身上可看到。

  女儿通常对母亲也有很高的期望,也常根据母亲对她自己的自尊自重的程度,而构筑起自己对自己自重自惜的意识。心理学家发现,欠缺自信的母亲,女儿通常也不知如何定位自己。

  女儿都有种希望,期待母亲的认同,真正被母亲喜欢和接受。母亲对女儿的称赞,往往比十个同学的称赞更重要。

  相爱却又冲突很正常

  然而当女孩长大,发现社会机制加给女人的痛苦时,母亲往往也成为女儿第一个要反抗的对象。大多数的母亲把亲身经验,加上从她母亲传承而来的价值观,会反复说给女儿听:女人要端庄要小心,世界是设计给男人的,很危险,不公平,但你最好有男人为伴,否则这辈子孤苦伶仃……

  最明显的是青春期,大多数少女常像坐云霄飞车,连自己都不明白为何老有怒气要发作,偏偏课业加重令人郁闷。又极力想证明自己长成大人了,明明仍依赖母亲呵护,却又厌烦她的唠叨、管太多、迂腐胆小(什么都怕危险、怕被骗),冲突几乎天天发生。如果父母的关系紧张,或家庭出现危机时,女儿夹在中间,基于同性别的依附与认同,特别易令她对母亲深感挫折,或者恨母亲懦弱无能,或者气母亲不能干、不会掌握两性关系,担心自己的婚姻也重蹈母亲之覆辙。

  相爱却又彼此冲突,其实是大多数母女的关系。母女在很多地方太像,又互相有期待,容易有冲突,母女之间的情感连结,其实常常牢不可破。静下来时也许有人会想通,不过多数女孩可能还是想不清楚,其实那是妈妈无条件的爱,从小到大她都是这样表达爱的,妈妈没变,是女儿自己变了。有时要等女儿人生阅历多,或也经历婚姻,甚而当妈妈后,和妈妈更有话说,能分享生命经验时,才会有更深层的感悟。

  心理学家容格曾经说,所有的母亲身上都有圣母与巫婆的成分,只是程度与比例的不同。从横切面看,从婴儿到长大,在每个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爱恨情仇,永远在那里对话交战。纵向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想和妈妈走向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会是成年子女在某个关键时刻必然会面对的。

  母亲的固执是可以改变的

  主角:郭丽

  年龄:24岁职业:小学教师郭丽说,因为“找对象”的问题,她和母亲黄静产生了分歧。母亲看中的人,她没有一丝心动。但是母亲开始了长达两个星期的劝说,“逼迫”,不仅如此,还动员了家里其他大人,让他们说服她。许是大人们想的一样吧,他们一拍即合,对郭丽进行了联合轰炸,不给她喘息的机会,弄得她心里烦躁极了,做什么事情都是心不在焉。不过即便如此,郭丽也没有妥协,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为此,母女俩很长一段时间都仿佛在彼此心头压了一块大石头,家里的气氛沉重极了。过了一段时间,郭丽意识到母亲的“逼迫”是为她好,希望她能找到一个既真心对她又听她话的人共度一生,于是主动做修补动作,虽然工作与住都在一起,仍不断写信、发手机短信告诉母亲,不管曾经历过什么,“我对她的爱很多”、“我最在乎她”。

  女儿的贴心甜蜜逐渐改变黄静,“比较会倾听一点”,会接受年轻人的想法,也欣赏年轻同事的优点,发现“给别人空间,就是给自己空间”。

  爱不是言听计从

  主角:靳菲

  年龄:32岁职业:心理学博士研究生(在读)靳菲从小崇拜母亲李灵,不论外型与资质都像李灵一样优秀的靳菲,也一直被李灵高度期望,久而久之,靳菲变得对母亲言听计从,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想讨好母亲”。对母亲的“深度依赖”让靳菲选择了一个同样爱“指导”她的丈夫。然而,经过一段国外独立的求学生活后,靳菲渴望“成为我自己”,选择了离开婚姻,重创母亲的心,母女关系一度紧绷。幸好靳菲运用所学的心理学专长来处理:“千万不要断掉关系”。因为不敢给家里打电话,她就一直写卡片传递一个讯息,“我还是很爱你们”。李灵虽生气难过失望,但也不断通过信件传达还是爱女儿的。

  靳菲说:“那个时候,两人心头都有一个洞,期望对方来抚平。但后来有一天我突然明白,要对方来抚平是强人所难,我应该改变自己,她的话是为我好,我应该先听完,而不要反驳。母亲也从比较激动的状况慢慢缓和下来,觉得她的话有被听到。先肯定她的爱,再来表达我的想法,这样就好很多。父母一直重复讲,是担心我没听到,没有了解他们深处很深的爱。”经过混乱期,现在靳菲觉得,“我们两人都长大很多”,现在她更喜欢自己,她既有妈妈留给她的特质,也发展出自己的部分。

  母女关系常是爱恨交织的,恨要处理,爱要感谢,透过倾听与体谅而修补,互相明白需要对方的支持与鼓励,珍惜彼此间的好关系。如果你是个母亲,可以持续地反省自己;如果是女儿,如何客观地观察她,理解她,而不是只用女儿对母亲的完美要求角度去评判她。

  成年女儿要先了解母亲角色的复杂与困难,再回归到当年母亲一个年轻女子的处境与心情,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就做了母亲,除了面对最冲突的新婚初期,连婚姻都掌握不了,还要照顾新生命……女儿会比较有同理心,不会再怪母亲。

  因为理解母亲而更深刻地面对自己,第一个心得就是,我跟母亲其实像得不得了:我们都很任性、顽皮、好强,而且,我们也都看不清楚自己是谁……

  大多数女儿比自己所能意识到的还爱母亲,只是当时正在情绪里,会一下子看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9#
 楼主| 发表于 13-10-24 17:20:35 | 只看该作者
被克隆的两代母女关系
收藏到手机    转发   评论
06月06日 05:50
按照心理学上的客体关系理论,一个人会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模式带到与朋友和其他人的关系中,甚至这样的关系是隔代“遗传”的,即当一个人结婚生子后,会把父母和自己的关系模式带到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中。小青的妈妈和她的关系就是典型的这样一种“遗传”:几乎是克隆了自己与母亲的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信誓旦旦地说:“我以后长大了,绝不像我妈妈那样对我的孩子。”但很多年过去后,当这个人真的成为母亲时,她对待孩子的方式却与她妈妈对待她的方式惊人地相似,而她自己却常常未曾觉察到这一点,直到别人提醒,才恍然大悟道:是啊,我怎么就像我妈妈对我那样对我的孩子了呢?一些被爸爸经常体罚的男孩儿,经历了几乎噩梦般的童年,但当其成为父亲时,却反过来又去体罚自己的孩子,仿佛完全忘记了自己童年时所遭遇的痛苦。这之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个人小时候学习到的关系模式很难改变,总是被个体不断地重复。这也就是为什么被爱的孩子才会爱人的原因。
在来咨询之前,小青的妈妈已经自己认识到了问题。
“我妈妈把我管得特别严。我都20多岁了,还总是担心妈妈会批评我,她说往东,我是绝对不敢往西的。直到我结婚后还是那样。也就是这几年才稍微好一点,但还是不行,只要见到我妈,我就紧张,就担心做错事。”
“那你希望小青也像你一样吗?一辈子生活在你的阴影之下。”
“不啊,当然不,那个过程太痛苦了。没有丁点的自由,一点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可是,那也有好处的,我家4个姐妹现在都没走偏,那都是我妈妈严格教育的结果。我就想,虽然我要避免孩子和我一样被约束、被管制,但我也要尽力去指导她,让她别走歪路,这难道也错了吗?”
小青的妈妈和其母亲之间至今也没有完成彻底分离的过程。她虽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但大事小情还都听母亲的,不敢有半点违逆,凡事首先想到的是母亲、是母亲的需要和母亲的快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的母亲很成功:让自己的女儿永远和自己绑在了一起,教育出了这个世界上最孝顺的一个孩子。可惜小青的妈妈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内心的压抑和苦闷一直伴随着她。为了不让女儿重走她走过的路,她认为她已经最大限度地和小青平等相处了,但事实呢?
“我妈妈总说要听我说真心话,可每次我还没说什么呢,她就已经开始教训我了,有的时候根本不给我任何插话的机会。只要我不按照她说的去做,她就会不高兴。为了不让她伤心,她把心思都放在我身上了,我就尽量不说违背她意愿的话、不做违背她意愿的事,她还真的以为我从内心赞成了她的说法,可好多时候,我都特别憋屈……”小青的眼里又慢慢渗出了泪水。
“她把心思都放在我身上了”,这句话又不得不和我们的独生子女现象连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小青的妈妈意识到了问题、想加以改变却没有能够付诸行动的客观原因。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非常溺爱孩子的母亲,如果她有好多个孩子的话,即使她想特别溺爱每个孩子,也很难做得到,最多对其中的某一个孩子多一些偏爱,因为她的爱的总量就那么多,分配给几个孩子后就少了;可如果只有一个孩子,即使母亲的爱的总量有限,她那唯一的孩子所分到的也是全部的爱,其分量未必见得会少。为什么当前我国会出现那么严重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各种障碍?我不能不把它和“独生子女”这四个字联系在一起。做个比拟,把爱比作肥料,它有质量和浓度之分,独生子女所得到的爱的浓度在基数上就大了(不只是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6个大人的爱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如果这份爱的质量尚好,高浓度也未尚就是坏事,但如果这份爱的质量本身就有问题,那这浓度一高,其杀伤性就会相当大,足可以让孩子“中毒而死”。可以想象,如果小青的妈妈也是独生子女,那么她所承受的心理压抑将会更大,将极有可能一生都无法摆脱母亲的掌控。
在这里,小青的妈妈是在意识上想给她一些独立和自由,但小青就是她的全部,她没有办法不去关注小青、保护小青、控制小青。何况,她长期和母亲保持着那样一种紧密的依存关系,使她基本上没有学会其他的与孩子的交流方式,从而在实际的交互过程中,她不自觉地就重复着母亲给与她的教养模式。小青在这样一种密不透风的关切与关爱之下,要想实现青春期心理上与母亲的分离,和同伴建立亲密的友谊,其难度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暴力与教养方式影响有关(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0#
 楼主| 发表于 13-10-24 17:21:57 | 只看该作者
心理学最新研究发现——母女关系最难处

发布时间:04/28  阅读次数:839   
关键词:难处 研究 理学 母女 最新   
  

                                       母女关系最难处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心理学家基拉·波迪特(Kira Birditt)对474为父母及其成年子女进行了研究,这些父母和子女的居住距离最远不超过80公里,是经常在一起相处的。结果表明,父母对于亲子关系的看法大都比子女要消极和负面,主要原因是,他们对孩子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感到不满。波迪特解释,这是因为父母对亲子关系比孩子投入的更多,更担忧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平均来看,父母对于女儿的关系比对与儿子的关系看法更消极,这是因为女儿与父母的关系一般说来比儿子更为密切。另一方面,无论是女儿还是儿子,都觉得自己与母亲的关系比与父亲的关系更糟糕。由此可以推断出,母亲与女儿的关系式最难处的。令人吃惊的是,亲子关系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趋于恶化,也许是因为,父母期望从子女那儿获得更多的关注,但子女又必须为自己的职业和家庭投入精力,没有太多时间关照父母。当两代人的生活观变得不可调和时,或是当父母干预子女的事务时,最严重的问题就出现了。不过,波迪特强调,如果双方能建设性地处理问题,照顾到对方的愿望,理解对方的观点,对亲子关系来说就是件好事。他警告说,亲子之间千万不要冷战,互不理睬只会让关系更糟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1#
 楼主| 发表于 13-10-24 17:23:17 | 只看该作者
从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母女之间亲密的“共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特指的、也是具有深度的人性和文化课题。“共生”导致女性在潜意识中对母亲的依赖以及个体逃离这种关系的艰难;而母亲形象由于受到几千年封建父权文化的建构,而具有了双重的属性。让母亲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让女儿获得个体和精神的真正独立解放,是影视作品女性意识建设的新课题。
   
    笔者始终十分关注中国女性导演的创作以及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因为中国女性社会与文化地位的提升,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不断清醒与自觉,应该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近年来影视剧中母亲形象的关注及其母女关系的审视,是本文的聚焦点。近年来,一些重要女性导演的影视作品,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往较少关注和表现的“母女”关系的视角,塑造了颇具个性及文化意义的“母亲”形象。例如李少红的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在众多武则天题材中,别出蹊径地首次以武氏和太平的母女关系作为主线架构全剧;她的《橘子红了》也以大妈和秀禾的“母女”关系作为全剧最主要的人物关系之一;而彭小莲的影片《假装没感觉》则着力表现了三代女性的两对母女关系;而她的《美丽上海》中母亲和四个子女的关系,给观众留下印象和思考空间的,也是母女关系。这些作品中的母女关系成了导演感同身受具有深切体验的一次集中的银幕表达。它为女性书写拓展出另一片空间和新的可能,也为我们分析“母亲”形象和母女这一对女性生命中最亲密和重要的同性关系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案例。
   
    而本文选取的另一重要文本,则是杨亚洲导演的电视连续剧《家有九凤》,这不仅因为杨导素以表现女性题材著称,他的“女性平民剧”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该剧当年收视率创全国第三;更因为他近年的一系列电视剧创作,无论是《空镜子》《浪漫的事》还是《家有九凤》,均一以贯之地聚焦于母女关系,特别是后者,浓墨重彩的展示了一个母亲和九个女儿之间多姿多彩的关系。而且,以上影视剧文本都不约而同地塑造了一种别样的“母亲”形象,她们和传统意义上柔弱温良无助的“慈母”不同,她们常常既是女儿的最可靠的同盟者,又是女儿命运最为关键的制约者和决定者。
   
    女性题材的影视作品,其是否体现自觉的女性意识,不仅可通过异性关系进行反观和彰显,更可在同性关系特别是母女关系的表达与揭示中,得以感悟和反省。美国妇女问题研究专家南希·弗莱迪说得好:“母女关系是女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诚实地审视这层关系只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好处。”对母女关系的审视和再认识,应该成为女性意识及以此为关照的女性影视作品的重要题旨。
   
母女之“共生”关系
   
    母亲及其母爱对于我们的性格与人格的生成极其重要。记得拿破仑在谈及自己的经历时曾说过:孩子的命运常常是由其母亲造就的。特别是在我们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里,母亲的爱,我们和母亲的亲密关系是我们今后自尊心形成的基础,有了它,我们今后可以受益一辈子。诚如美国妇女问题专家南希·佛莱特指出:“和母亲身体的亲密接触对于刚刚离开母亲子宫的婴儿尤其重要。生物学把这种亲密关系称为‘共生’(现象)”。“共生”即一种对亲密者的依赖。南希进一步分析,因为“男孩很早就接受独立自主的训练,而女孩则通过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来看待自身价值。于是追求共生关系成了女人的生存目标。”这是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特指的、具有独特深度的人性和文化的课题。女人无论是对母亲、对丈夫还是对子女,一辈子都想抓住一个可以依赖的人。这在一些看似有独立自主意识的现代女性身上,也常常并不例外。
   
    彭小莲在《假装没感觉》中塑造的中年母亲(吕丽萍饰),是一个自尊自爱的现代职业女性,她敢于一次又一次勇敢地结束无爱的婚姻,但“娜拉”走后却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母亲身边。或许是出于居无定所的无奈,却又不无潜意识的支使。因为母亲和娘家永远是女儿最可靠的后方。然而她对母亲的过于依赖却使之终于未能真正完成一个现代女性精神上的独立与成熟。最终,还是在16岁女儿的坚持下,才终于建立了属于她们自己的家。
   
    无独有偶。《美丽上海》中的大女儿静雯也是和丈夫离异后,带着女儿长期寄住在母亲的家里,和母亲相依为命。尽管彭小莲着意渲染了静雯在经济上的自强自立,然而在精神和人格层面,静雯则同样缺乏独立意志,她对母亲敬畏有加、惟命是从,甚至对自己大学生女儿的管束,也只能最终请出老母亲。静雯基本上也依然处于和母亲的“共生”关系之中。
   
    而李少红的《大明宫祠》则是名副其实地大书特书母女关系的。太平公主幼年时因不愿离开母亲,曾玩假“自杀”来骗回母亲。长大后的太平,倒是继承了母亲我行我素、独立自强的品性。她女扮男装私自出宫,朝廷之上公然抗婚,自由恋爱私定终身,俨然一个皇室叛逆。然而,她却一辈子都始终未能逃脱母亲武则天无处不在的巨掌。母亲对她异乎寻常的“爱”,包裹成“共生”的罗网,最终毁灭了女儿一生的幸福。和平民女子无异,守寡后的公主也最终还是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回到束缚和残害了她一生的“娘家”大明宫。
   

    母亲确实给了我们无尽的爱,然而母亲却始终不肯放手她的爱。女儿长大了,甚至像风筝般要高飞了,然而母亲手中却始终紧紧地拽着风筝的线头。《桔子红了》中秀禾的婚姻甚至就是由死去的母亲留给她的“风筝”在冥冥之中决定的。而《家有九凤》中的母亲也曾发狠说过这样的话:“你们现在一个个像风筝一样想飞了,我看你们飞,等哪天翅膀折了,还是要回到这个家”。果不其然,女儿们最终一个个都回到了母亲身边。母爱,既是女儿永远的依赖和庇荫,也成了一个女人精神上真正“断奶”最难以逾越的一道沟坎。女性的这种依赖性其实在我们还很幼小时就扎下了根,在我们的意识深处始终藏匿着一个脆弱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早就在生命之初就和母亲达成了一项默契:绝对不能对母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提出任何的怀疑,因为我们从小就害怕失去母亲的爱。诚如南希·弗莱迪一针见血所指出的“女人的这种依赖性就是这样代代相传。它严重地影响和损害了女人生活中所有的亲密关系。……所有的思潮和运动——妇女运动、性解放运动、女性就业、新经济——都无法使我们改变那根深蒂固的依赖性。只要我们继续保持从幼年时期开始就和母亲形成的依赖关系,我们就不可能将自己打造成独立自主的女人。我们最缺乏的不是外部世界的变革,而是内心世界的转变。”女性独立自主意识能否最终生成,除了必须面对主宰社会的父权意识,还必须单枪匹马地坦诚地去面对我们与母亲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共生”关系。
   
艰难的“分离”
   
    无论是无意识在文本“缝隙”间的流露,还是女性意识的一次自觉反思和书写,我们都从这些影视作品中读到了母女之间的这种“共生”关系及其“女儿”对这种关系的力图突围与“分离”。尽管这种尝试十分艰难甚至并不自觉,但我们还是看到了女性试图在与异性之外的同性的亲密关系中建立起自我主体意识的努力。
   
    这种努力在《大明宫词》中的太平公主身上显露无遗。母后武则天视太平如掌上明珠,对这个她唯一存活的女儿,她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补偿心理。武氏清楚地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女人失去的是什么,于是她把太平作为自己的一个“镜像”,作为一个完整女人的生命延续来深深地爱着。诚如李少红所言,武氏是在太平公主身上“塑造着另一个自己(纯粹的女人)”她对女儿宠爱有加、百依百顺,为她做了任何一个母亲都做不到的事情,就是没有把她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太平自然是要逃离母亲的“自恋”而活出自我来,她是一个敢于和“君临天下”的母亲抗争并力图与之分离并不断追求独立自主的女性。正因为如此,她最终没有成为另一个“武则天”,然而她也最终没有成为她自己。母亲的强大使她一生的逃离最终落网。
   
    《桔子红了》中的秀禾(周迅饰)则在精神上被囚禁更深。除了要面对以“老爷”为标志的男权社会,同时又面对着与两个“母亲”的“共生”关系。生母虽已故,但她的“声音”和意志却时时借着风筝、兰花、灵牌左右着秀禾,生母虽死犹生;而大妈(归亚蕾饰)对秀禾则形同生母。她也把秀禾当作“自恋”的对象。秀禾为了报答大妈的救命之恩,宁愿牺牲自己的爱情也要成全大妈利用她替老爷生育的意愿。然而,外表柔弱的秀禾并不比太平怯懦。她的决意和大妈“分离”,并不像太平般表现在剑拔弩张的分庭抗礼上,而是义无返顾地以生命为代价与大妈达成契约:一旦生下孩子,她便要离开容家。这不仅意味着和父权的“离婚”,也意味着和母亲的“分离”。为此,她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李少红系列剧中的女儿形象凄婉而悲壮,而母亲竟是她们悲剧命运的主要制造者之一。
   
    如果说太平和秀禾都是过往时代的女性的话,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些文本中的现代女性。《家有九凤》中的九个女儿,最具个性和光彩的,有过和母亲“分离”史的,只有七凤、八凤和九凤。离家八年去边疆插队的七凤,因未婚先孕回了家。家里容不下她而逼她坠胎,七凤身无分文离家出走。虽然保住了爱情的结晶,却终因生计无着而在姐姐们安排下和一屠夫勉强凑合,生活在母亲的屋檐下。八凤则曾逃离过母女“共生”关系而却又最终心甘情愿地回到这种关系中。八凤从小便是一个胆大包天的“假小子”,什么犯忌干什么。她早早远走高飞,在商海中沉浮。在外面的世界里,八凤感情上当受伤,生意受骗破产,并因涉及一宗商业欺诈案而被通缉。走投无路的她隐姓埋名地独自打拼多年而终于还清了所有债款后,八凤想要回家了。她故意从高楼跳下摔成了残疾,坐着轮椅回到了母亲身边。刑事追究虽被撤消,但八凤却再也不能行走、说话甚至哭和笑。看着这个曾经的“女强人”依偎在母亲怀里听故事,玩弄着幼年时都不碰的布娃娃,我们的心为“女儿”的宿命而哭泣。九凤则是家中的一个“异类”,这个“奶末头”女儿,十来岁了还站在母亲胸前吮奶,母亲对她百般宠爱、惟命是从。九凤聪慧而有个性,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她考取了外省的美术学院,成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九凤应该天高任鸟飞,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女性了。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九凤也悄无声息地孤身一人回了家,而电视里正在讨论由她引起的女大学生是否可以同居和未婚先孕。母亲接纳了她,她也留在了母亲身边。
   
    可见,真正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的建立,除了要面对外部世界,还必须同时面对和审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和最亲密的母女关系。母亲养育和塑造了我们,母亲也始终影响和制约着我们。如何正视和揭示母女“共生”关系对女性精神独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然成为女性创作的一个新课题与新趋势。《美丽上海》中的小女儿(王祖贤饰),早年去国离乡赴美留学,应该是一个经历了欧风美雨洗礼的真正的现代女性。回国探母,也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责任。然而她最终同样被母亲的精神气势所俘虏,被母亲居高临下的原宥所慑服。母亲临终前,给每个子女馈赠一件“纪念品”,可令人怎么也意想不到的是,她留给小女儿的竟是她早年对父亲的一纸“变节”书:文革中上小学的小妹曾被迫在一页练习纸上写下过几行和资本家父亲划清界线的文字。母亲也许并无恶意,但这页被保存了几十年留下女儿稚拙笔迹的轻薄的纸片,却彻底摧毁了女儿的精神防线,已经独立的女儿的精神羽翼就这么被轻易地折断了。她流着泪向母亲忏悔自己曾经对于父亲的“不忠”。母亲当然是宽容仁厚的,但女儿对父母的愧疚和灵魂的不安恐怕将伴随着这页小纸片而折磨她一辈子。母亲最终死了,但母亲却永远地“活”在她的心中,支配着她的精神生活。建国以来,我们曾三次讨论过“女人回家”的话题,但那均是聚焦与女性的社会与家庭的双重角色负担。而本文讨论的,则是女人在经历了社会的和家庭的抑或个人情感的挫折后,都自觉不自觉地回到“娘家”,渴求母亲的同情、原谅和支撑,我们幼年时心中的那个“小女孩”又复活了。
   
        我们生命中最重要最亲密的同性关系——母女关系,就是这样千丝万缕、丝丝入扣地影响和制约着我们的精神轨迹。
   
    十分有意思的是,这些作品中的母亲形象均十分的强势。归亚蕾的“母亲”,无论是皇宫龙庭上的武则天,还是旧时深宅大院里的大太太,均居高临下、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强加于人,将“母爱”引向极端和异化;而郑辛遥的“母亲”,则不论在老式石库门,还是在西式花园洋房,都同样是家规严厉、深藏不露、言必行行必果,对女儿的包容仁爱中灌注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精神威慑力;而李明启则在《家有九凤》中演活了一个严厉而慈祥、专横又可爱、无知无识又深明大义的平民母亲,她同样是一个大智若愚、刚柔并济的强势的母亲形象。她们从以往影视剧单调的“慈母”、“苦母”的窠臼中脱颖而出,成为母亲形象中的“铁娘子”和“女强人”。而她们笔下的“女儿”们,尽管性格、经历与命运异彩纷呈,但最终均没有能真正地创建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女人,在毫不犹豫地离开男人之后,甚至已经艰难地实现了和母亲的“分离”之后,最终却都宿命般的重新投入母亲的怀抱。母亲在给了她们庇护的同时,也制约了她们精神的自由飞翔。“只有女人的声音,才会在女人身上产生这样的效果”。挣脱与母亲之间的精神“共生”,实现女性个体的真正独立,是我们建立起更加健康与健全的女性意识所要面临的又一新的重要课题。
   
为父权所建构的“母亲”
   
    “女性如果要向前迈进,将焦点放在‘母性’上非常重要”。为什么母亲及其母亲的标志——母性,会成为女性前进道路上的一聚焦点呢?
   
    我们知道,社会性别是被建构的。波伏娃的《第二性》开篇即言:“人不是生为男人和女人而是长为男人和女人的。”在一切社会制度中,性别制度实则是更为基本的制度,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基础。在崇尚生育力的人类早期,母亲是至高无上的,那是女性辉煌的母系社会。但那以后,人类进入了崇尚力气或曰权利的时代,社会也由群居而演变成一个个小家庭。生存和养家成了更有力气的男人的事,社会性别开始青睐男性,那就是男权时代的到来。而在以后的任何社会形态中,母亲就再也不是天然的和纯粹的了。
   
    《美丽上海》中的老母亲,集慈母严父的形象于一身。丈夫去世后,她成为家庭的支撑与核心,建立起说一不二的权威。然而影片饶有深意地多次将镜头转向并仰拍了这个家庭真正的“家长”——母亲背后墙上高悬着的父亲的遗像。痛说家史、馈赠遗物、语重心长的谈话、教训触犯传统道德观的外孙女,都发生在遗像的双目炯炯之下。无独有偶,《家有九凤》中也自始至终展现父亲的灵位,每当家里发生悲欢离合的重大事件时,母亲都要向“父亲”汇报和祈祷。而母亲晚年经常念叨和忏悔的,也是年轻时和自己的父亲斗气而多年没和他说话。她的遗愿是死后要和父亲葬在一起,下辈子好好服侍他。父亲们早就不在世了,但隐形的“父亲”却始终活着并始终“在场”,母亲作为他的代言人,秉承着他的意志,发出他的声音。父亲依然是一家之主,而真实的母亲的形象和声音则被遮蔽和消解了。母亲成全了父亲理想化的形象,而自己的真实形象则消失和牺牲了。母亲的保守与传统,母亲的忍让与牺牲,母亲的三从四德,母亲对子女独立精神的制约和羁绊等等,几千年潜移默化的积淀,终于成就了今天那个被父权文化所建构的具有一定男权意识的母亲形象。
   
让母亲发出自己的声音
   
    每一个女性,都应该正视我们和母亲的关系。一方面,要意识到我们对母亲根深蒂固的依赖给我们独立人格的建立所带来的束缚和制约、以及我们企图脱离它在心理与情感上的艰难;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母亲和父权体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被建构的“母亲”形象及其思想方式、精神气质是怎样影响女性意识的生成以及规定其内涵与外延的。而另一方面,我们在重新认识母亲并努力走出母亲精神“共生”的同时,更应该“能够以揭发母亲一直被建构的方式为目标,并试图恢复她长久以来被否定的声音。”
   
    女性的生命中有着众多的层面,母性只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层面,“母亲”这个角色的声音也只是女性众多声音中的一种声音,不能因为过于强调“母姓”而压抑了女性的其他层面和其他声音从而影响甚至歪曲了真实的女性形象的塑造。
   
    因此,让母亲发出自己的声音,塑造具有个体意识的“母亲”形象,应该成为影视创作者的自觉追求。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影视剧文本塑造的不是那个在男人背后的被压抑和被牺牲的“伟大”的弱者,就是在家中填补父亲缺席位置的“在场者”,一个父亲的辅助者和代言者。而这都是被父权社会建构的形象。所幸的是,一些影视剧的创作者开始有意或无意的表现了“母亲”作为女性的更真实和多元的层面。比如《家有九凤》中的母亲,因其平民的真实性和亲和力而被观众广泛认同和喜爱,剧中的一个情节点饶有趣味和意义:母亲最为宠爱和庇护的“老九”,竟然并不是母亲和父亲的“遗腹女”,而是母亲的“私生女”,是丈夫死后母亲因郁闷而喝“醉”了酒的结果。而九凤的生父,则是母亲年轻时的一个忠实追求者,丈夫的好友。为了母亲,他终身未娶。丈夫死后,母亲借酒回报了他一辈子的感情,也宣泄了自己一辈子的情感压抑,九凤是干净的爱情的结晶。母亲将总是不相容的道德准则和儿女私情的关系处理得如此合乎人性人情,实为一种平民女性的智慧。母亲的“秘密”被大凤戳穿后,观众对母亲的尊重和喜爱,并没有因为她曾经“出轨”而有所减弱,反觉得这个“母亲”更母性化更女性化也更人性化。
   
    在此不由想起新西兰著名的女性主义导演简·坎平在继《钢琴课》、《贵妇画像》等优秀作品之后又一部女性主义电影《圣烟》。影片结尾处,最终走出了社会和自我双重“囚禁”的女儿,从早已背叛了母亲的父亲家里带走了母亲。她们远走高飞,在印度共同从事自己选择和心仪的慈善事业。尽管母女依然“相依”,但却各自都已在精神上凤凰涅磐,独立地发出了女性自己的声音。
   
    当然,母女“共生”关系所衍生的,是更为复杂多采的社会、文化与生命的课题,而这一切,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资源,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2#
 楼主| 发表于 13-10-24 17:3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3#
 楼主| 发表于 13-10-29 08:17:33 | 只看该作者
早上不想起床觉得好累,是减药造成的,还是生活压力,还是有想法却呆在家里不去做,被阻挠的逃避还是自己10多年不上班不敢面对的逃避。好困,老公天天早上逼我起床,可能他觉得早点起对身体好吧,可是他玩电脑弄到快12点才睡觉,好困。孩子和婆婆逆反,因为婆婆要求很严格,问婆婆好久搬走,婆婆可能觉得悲哀吧,想想妈妈也可悲,辛辛苦苦养大我,我觉得她不爱我,经常有矛盾,孩子也觉得她太凶,太严格,说日子不好过,希望她搬走,她朋友彭老师还说要严格要求,我就觉得不对劲,他爷爷不带孩子,偶尔去给买好吃的,玩具,这边不是亲生的,天天照顾,妈妈辅导做作业,陪睡觉,照顾起居,因为严厉了,或许不得好,我单独劝说了孩子,还关切了妈妈,妈妈似乎老了,以前从来不会示弱的,争强好胜了一辈子,真是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4#
 楼主| 发表于 13-10-29 08:22:24 | 只看该作者
我问老公孩子大学毕业我多大了,52,53了,人生也差不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5#
 楼主| 发表于 13-10-29 08:33:38 | 只看该作者
我其实不想工作找钱,很少的钱就够我花了,我想读书,如果上苍还给我一个读大学的机会,我一定选一个感兴趣的专业。不过人生不得已还是多吧,老公工作那么辛苦,难道不会累吗?老妈老爸难道不想马上轻松吗?好好熬吧,边熬边玩,熬出快乐,熬出点成果,或许人不能要太多,已经有了自由,轻松,有了老公孩子,差不多了,还想要啥事业,傻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9 14: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