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专帖】真实世界的“真实”

[复制链接]
571#
发表于 13-8-10 20:29:36 | 只看该作者
传统与教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3bc3701017929.html

中国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对教育开始重视了,其表现是:对教育的投资加倍地增长,表现在:官方对学生收费的突然增长,以及家长对子女的课外学习的投入。家长们都非常明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或者说,他们知道对他们来说所谓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什么?因为所谓教育,它具有一种传统,无论是西方的教育还是东方的教育,经历了不仅仅是上百年的积累,方才形成了现代教育的模式。使之对“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方法”有了明确而清晰的认识。并且这种教育并非从学校开始的,而是从人一下生就应该从他或她身边的父母开始了。而父母的教育资源从何而来?传统,从传统而来。而我们这个所谓的当代的现代国家,早已经失去了传统,无论是东方的传统还是西方的传统。有人认为,丢掉传统就意味着现代的到来;排斥传统,意味着时尚。如果说现代性,西方民族要比我们更早地踏入了现代社会,可是他们对他们的传统还在不断地研究,试图将传统中有利于现代的精华保留住,这就是西方现代的精神,也就说,所谓的现代,并不是将传统抛弃,而是将传统中对现代有益的思想保留下来。这与中国完全不同,中国人在上个世纪的大上半叶,他们试图将传统整个地抛弃掉,可是没有成功;而后又要完全地引入西方的传统,也没有成功,并且对西方的传统的理解也只有皮毛,因为两个不同的传统的民族,将各自的传统互换或者移植,这是无论如何办不到的。因为每个民族都在自己的民族的文化进化中具有了遗传。当然这种遗传会在社会的暴力行为中被遗忘。比如中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例子。要么完全否定传统,要么完全接受传统,就如当代的所谓“国学热”,这样的民族一定是没有分辨好坏能力的民族,因为他们不知道传统中哪些是具有当代价值,哪些没有当代价值的。这就像一个人,要么吃饭,并且无论什么都吃,不管有没有营养、有没有毒素;要么就闭上嘴,什么都不吃,直接饿死。这种民族始终不会有智慧。
罗素在晚年写他的《自传》时,还没有忘记他祖母对他讲的话:“不要随众人作恶。”这就是传统,是西方的传统在每个西方家庭的表现。另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卡尔纳普在自己的《思想自述》中,也回忆起他母亲对他的教诲:“我的母亲经常给我灌输这样的思想,即宗教的精髓并不全在接受某种信条,还包括风行一种善良的生活。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要严肃地追求真理,那么接受其他教派的信条就不是什么不道德的事情。这种态度使他能够非常宽容地对待那些不同教派的信徒。他尤其注意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从文化传统中,依靠家庭教育而传输给后代的文化常识,有时在学校是学不到的。这比较一下我们当代中国的状况,的确让人无言以对。我们的父母们是否曾对自己的孩子讲过“追求真理”,是否讲过“人生向善”,是否讲过“宗教宽容”,是否讲过“生活的意义”?他们也许对自己的儿子讲:好好学习,毕业找个好工作,当大官、挣大钱,然后就是取个漂亮的老婆,生儿育女,等等,如此永无止境。对自己的女儿说:好好学习,毕业找个好工作,挣大钱,找个好老公等等,生儿育女,如此等等无穷无尽。这种所谓的“教育”,完全不用父母说,因为这都是动物的本能,父母只是在不断地强化了子女的动物本能而已。在这种强化下,其他的所谓“真理”、“宗教”、“道德”、“公民”等等概念,似乎都不是“人”该做的,人所要做的就是实现那点与生俱来的本能而已。所以,这不是所谓的家庭教育。他们以为,只有实现了那些人的本能愿望,才是人的生活意义,实际上却远远地逃离了人的生活轨迹。他们关心子女的吃喝和穿戴,远远超过关心子女的心灵和精神,而后者才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当然,让我们无奈的是,我们是否存在具有精神和灵魂的父母?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或者说使人成为真正杰出的人,而不是使动物成为动物,使动物成为更本能的动物。任何缺乏传统的精神价值的教育,都会陷入原始的动物本能的强化,而不是现代教育。越是现代的,越是能够继承传统中真正的有利于进步的核心价值,而不是完全抛弃。人类创造了传统文化,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构成,如果你完全抛弃了,那么你将又重新回到了几千年前的前文化的时代,你虽然在物质上拥有了现代科技所创造出的产品,可是你在灵魂上与普通动物毫无区别,甚至更堕落。
中国的进步,并不在于物质上有多发达,而在于有多少个体过上了人的生活,或者说,有多少人开始关心自己的灵魂和精神生活了,开始讨论“真理”、“善恶”、“灵魂”、“信仰”了,如果是这样,变革也就到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2#
发表于 13-8-10 21:10:37 | 只看该作者
问: 中国有哲学吗?

答: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哲学,只有近似的内容上的谈论。中国思想的出发点、谈论的目的、以及内容的发展都和西方的哲学思维不一致,思想的内核存在原则性差异。连哲学这个词都是从日本引进的。中国人的很多学问本来不需要按照西方思维形式去构建,但是出于各种原因,比如文化傲视的惯性、攀比式的潜意识等等,都促使中国的很多思想走了没有必要走的道路,这种做法实际上是生怕自己的文化落后于人,是传统的心理意识在作祟,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生搬硬套西方话语,这属于受累不讨好的做法。中国的思想是零散式的,是孤立存在的,西方的哲学思想呈现的是递进和科学性的特殊历史式发展,整个思维方式在很多方面都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3#
发表于 13-9-11 05:03:33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专帖】周国平:教育的七条箴言

链接:http://www.xttop.com/mj/1453.html?bsh_bid=284378931

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 广阔的而非狭隘的 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

   一切教育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教育。学历和课堂知识均是暂时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却是一笔终身财富。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一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 教育即生长 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人们即使似乎承认了 教育即生长 ,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 教育即生长 。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 广阔的而非狭隘的 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而从整个社会的状况来看,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一个由本性优秀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肯定会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二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把儿童看作 一个未来的存在 ,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 长大成人 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 长大成人 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确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是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三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 为己 而非 为人 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四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 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我赞成约翰?亨利的看法:对于受过基础教育的聪明学生来说,大学里不妨既无老师也不考试,任他们在图书馆里自由地涉猎。我要和萧伯纳一起叹息:全世界的书架上摆满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学生们却被迫去啃那些毫无营养的乏味的教科书。

   五 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话。随后我发现,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

   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六 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 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大师 的熏陶。大师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大学应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正如怀特海所说: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拥有一批充满想象力地探索知识的学者,使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其影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否则大学就不必存在。

   林语堂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理想大学应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饭所,这里碰见一位牛顿,那里碰见一位佛罗特,东屋住了一位罗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字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房。他强调: 吃饭所 不是比方,这些大师除吃饭外,对学校绝无义务,学校送薪俸请他们住在校园里,使学生得以与其交游接触,受其熏陶。比如牛津、剑桥的大教授,抽着烟斗闲谈人生和学问,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被烟熏了出来。

   今天的大学争相标榜所谓世界一流大学,还拟订了种种硬指标。其实,事情本来很简单:最硬的指标是教师,一个大学拥有一批心灵高贵、头脑智慧的一流学者,它就是一流大学。否则,校舍再大,楼房再气派,设备再先进,全都白搭。

   七 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规定的原则。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他强调:教师爱学生应该甚于爱国家和教会。针对今日的情况,我要补充一句:更应该甚于爱金钱和名利。今日一些教师恰恰是以名利为唯一目的,明目张胆地把学生当作获取名利的手段。

   教师个人是否爱学生,取决于这个教师的品德。要使学校中多数教师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则必须建立以学生为目的的教育体制。把学生当作手段的行径之所以大量得逞,重要原因是教师权力过大,手握决定学生升级毕业之大权。所以,我赞同爱因斯坦的建议:给教师使用强制措施的权力应该尽可能少,使学生对其尊敬的唯一来源是他的人性和理智品质。与此相应,便是扩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权利,使其在教学大纲许可的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和课程,可以改换门庭,另就高明。考核教师也应主要看其是否得到学生的爱戴,而非是否得到行政部门的青睐。像现在这样,教师有本事活动到大笔科研经费,就有多招学生的权利,就有让学生替自己打工的权力,否则就受气,甚至被剥夺带学生的权利,在这种体制下,焉有学生不沦为手段之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4#
发表于 13-9-27 17:35:54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专帖】克里希那穆提: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链接: http://www.xttop.com/mj/23551.html

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来这里。因为好奇吗?因为你们有问题求助于人吗?或者你们认真地关心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世界上每天都发生特别恐怖、骇人听闻的事情,也许你们真诚地期望解决这些问题?你们可能是因为好奇,或者想要解决你们个人的问题,或者你们看到了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的非常事件——悲痛、暴力、国家争端、政治和宗教争端,还有没完没了的分裂主义问题。我想,你们必须先搞明白为什么来到这里。

我的看法是明确的。我在世界上周游讲演已经五十年了,除了俄罗斯和中国,我几乎去过所有地方。我观察世界上的纷争,也观察人们,还有人们之间的关系。我看到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外部世界,问题归根到底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仅仅关注外在世界的现象,而不去解开内心纷繁交错的心结,几乎毫无意义。看到这些,我觉得人们必须采取非常的行动,进入全新的领域,不依附于任何宗教组织、任何国家或者政治运动,全然独立,这样人们就可以清晰、客观、心智健全地审视外在世界变化无常的现象,并且深入地观察我们的内心。

如果你是认真的,我希望你是认真的,那么我们之间就建立了一种联系,否则我们就毫不相干。这一点很清楚,对吗?如果我们都诚挚地想要了解生命的不可思议,不只是了解外部世界,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我们的内心,那么我们就建立了一种联系。然后,我们就可以一起探索、一起分享、一起思考、一起研究,这样我们就真正地相互交流,并且一起开创新的世界。

我希望我已经说明白了。如果你只关心解决自己微不足道的小问题,那么我们就无法交流,无论我们以后的讨论是否会涉及你的小问题。你也许只是好奇,想听听这个从印度来的有着奇怪哲学的家伙说些什么,你也许爱听异国情调的胡言乱语,这样我们也无法交流。我不打算宣讲什么特别的哲学——哲学的真正意义是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真理,它与基督教、佛教、印度教或者任何一种文化毫不相干。

如果我们非常认真、非常恳切,我们的时代也要求我们非常认真恳切,那么我们就能明确、客观和不带个人成见地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这个世界是支离破碎的,因为国家、宗教信仰、政治派别、各种意识形态而支离破碎,并且不停地相互斗争,每一碎片都想要统一,结果却更加支离破碎。世界充满了战争和花样百出的政治狡辩,通过政治把人们联合起来的步伐缓慢而沉重。你一定了解这些,但是我想知道你仅仅是在理智上、口头上了解,还是用全部感情、全部心智认清了这一点。

我们首先必须非常深刻地认识这个问题,人类因为国家、宗教信仰,因为属于这个或者那个派别、追随这个或者那个宗教上师、这个或者那个思想体系——人类因此而四分五裂。在这种分裂里,人类永远不可能团结,不可能和谐相处。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有多深刻?理智上,你可能承认这个问题,你也能口头上陈述它,但是你真切地感受到人类之间的分裂了吗?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阶级,你深刻地感受到人类之间的分裂了吗?如果你体会到这些——体会到的意思就是你真的关心,你真的了解人类的分裂以及分裂产生的影响——那么你要怎么做呢?

你在这个充满分裂的世界上要怎么做呢?外部世界和内心的分裂、意识和潜意识的分裂、富人和穷人、饱学之士和无知大众、专家和外行、艺术家、生意人、嬉皮士、长头发的和短头发的,分裂无处不在。如果你体会到这些,你要怎么做呢?你只是随口问问这个问题吗?就是说你假设这些分裂在今后的几千年中会自然消失,就是说让外部环境、某种政治安排去处理分裂吗?或者这是一个需要你立即注意并且采取行动的问题,你真的关心这个问题吗?你将会投入全身心去解决它吗?我问你为什么来这里。你体会到人类的分裂了吗?人类几千年以来一直四分五裂,不只是在外部世界分裂,每个人的内心都是破碎的,在内心里面冲突,在内心里面斗争,内心是无休无止的战场,挣扎着要变成什么、要成为什么、实现梦想、坚持己见、统治支配。

所以,我们的问题是:我们要怎么做,要如何行动?是采取集体性的行动,还是个人基于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且基于自由意志最终达成集体行动?我们必须团结一致采取行动,因为时代要求我们必须马上变革。但是变革要从深刻地改变我们的内心开始,而不是在外部世界发动一场革命,不是去轰炸和摧毁,不是以秩序、新社会的名义或者以和平的名义屠杀成千上万的人。你不能只是听我说,必须深刻地改变我们的内心。你必须自己看到这一点,看到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迫切要求。如何才能深刻地改变我们的内心呢?我们需要集体性的行动吗?就是通过特别的教育,教育每一个人,强迫每一个人,控制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采取正确的行动?有史以来人类一直在这样做,通过否定人的自由,达到集体性的行动。或者,改变我们的内心是从获得自由开始的?我们的心智不再受到控制,所以人类在自由的状态下可以通力合作?我表述清楚了吗?

所以我们不是在强调个人或者集体,世界已经在个人或者集体的标签下面支离破碎了。我们也不是在强调个人的自由,不是说允许个人为所欲为。我们也不是说集体性行动会淹没个人。我们说的是全新的事物,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

你看,人类如此身心混乱、自私自利、利欲熏心,以至于全世界的宗教都试图用信仰、教条、仪式、救世主和所有这些把戏来控制,宗教试图用恐惧来控制人们的行动。你看看基督教、佛教,每一种有组织的宗教——都用恐惧控制人们的心智。现代心理学试图不用惩罚而用奖励来控制人们,至少我了解的现代心理学是这样的。奖励和惩罚是一回事,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不管是黑色人种、棕色人种、黄色人种,无论什么人,人类必须要有正确的行动,要健全,要有秩序,同他人建立正确的关系。但是人类显然无法正确地行动,所以他们强行建立权威,通过恐惧或者奖励来控制人类。或者通过提供物质的、心理的安全感来控制人类。你跟上我的思路了吗?我可以继续往下讲了吗?我无论如何都要继续往下讲,因为这对我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必须要创造一种全新的人类,一种全新的人类心智,这种心智不再沉醉于过去,既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它完全是新的。

这就是说,人类必须要团结一致,同时又享有完全的自由,自由给人们之间的关系带来和谐,人们的行动就会和谐一致。所以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人类的心智,你的心智,正在被过去、现在和将来层层捆绑着,怎样从根本上改变深受束缚的心智?可以通过时间吗?时间就是渐进的改变,经过几年时间慢慢改变,或者像亚洲人说的,经过几生几世慢慢改变,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通过时间渐进改变。或者可以通过顿悟来改变深受束缚的心智吗?就是说,假设我是一个天主教徒、佛教徒,无论是什么,我认识到我的心智深受束缚,不只是从概念上认识到这一点,也不是八面玲珑的客套话,我是真正地认识到我的心智深受控制。那么,我可以通过分析、分解过程或者奖励与惩罚的压力来改变它吗?或者这个问题有完全革命性的解决方法?

你不要只是听我说,请你跟我一起探索。如果你只是随便听听,接受一些东西,否定一些东西,或者同意,或者不同意,这些都没有什么意义。只有你跟我一起探索,我们才可以真正的交流,你才可以自己找到答案。时间可以解决问题吗?——时间就是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间隔,你在这个间隔里面分析这个问题,你自己分析,或者是通过别人分析,或者你被外界环境强迫着、裹挟着发生变化,这就是时间的意义。时间可以解决问题吗?或者就像我说过的,这个问题有完全革命性的解决方法?

现在,你的看法是什么?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我们正在一起探索这个问题。我不是权威,我不想当那种卑鄙的所谓宗教上师,你也不是谁的门徒。我们是一样的人类,我们正在共同探索生命的不可思议,共同探索生命中的问题。所以,如果你是认真的话,我们必须分享这个探索的过程。就是说你不仅要听我说,还要同时观察你自己的反应,观察你自己的思想、你自己的感觉。现在你正面对这个问题,所有的哲学、意见、看法,一直都在这样说:你不可能立刻改变人类的心智状态,你需要时间,用时间逐渐地改变人类深受束缚的心智。有史以来一直是这样,今天情况仍然如此,你不可能立刻改变人类深受束缚的心智。

让我们看看这种说法。它仅仅只是一种说法,仅仅是你听到并且遵从的一种陈腔滥调:人类的心智、人类的心理不可能立刻改变,改变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它是一个概念、一个假设、一个理论。理论这个词的意思是观察,观察并获得一种洞察力。请你跟上我的思路。你对某事有了洞察力,从洞察里面你得出了一个想法、一个概念,然后你根据这个概念来行动。

为什么我们的心智如此深受束缚呢?我们是否已经认清了这个问题,不只是从意识层面认清,而且是深入地认清了这个问题——束缚来自过去,无论是昨天,还是几千个昨天——心智怎样能够从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样它就可以圆满健全,它就可以和别人建立真正的关系,就是爱的关系,而不再分裂。你已经理解了这个问题吗?我希望你已经理解了。你怎样来应对它呢?它的答案是什么?不要引用心理学家的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心理学家,也不要引用任何宗教导师——把那些全都放到一边,然后面对这个问题。你能放下和任何团体、任何系统、任何意识形态的联系吗?你也许不能。放下这些联系就意味着全靠你自己,完全独立。这样你就可以真正地面对这个问题。你放下了吗?

独自面对这个世界,这是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不属于任何意识形态,不属于左派,也不属于右派,除非你自己也有同样的感知,否则你不要重复别人的任何一句话。如果你能这样做,那么你就完整了。如果你属于任何组织、团体,或者追随宗教上师,追随任何人,你就不可能完全诚实。因此,你能独自面对这个混乱、支离破碎,充满了对抗、痛苦和荒谬的世界吗? 对不起,无论你能不能独自面对,你都不能说,“我虽然属于某个小团体,但是它对我毫无影响”。你知道,当你不完整的时候,当你没有诚实和美德的时候,组织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你看清这一点了吗?这时候组织和系统就控制了你的心智。当心智完全诚实、直接、清澈,自然就产生了美德,这时候就不需要系统了。我不知道你明白我说的话了吗?

我们面对这个问题:深受生活环境和各种教育、竞争、侵略、暴力的影响,深受所有这一切控制的心智,怎样才能获得自由,完全的自由,重新变得健全?你非常聪明,你读过很多书,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你会依赖他人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就是依赖一个权威,是吗?无论那个权威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牧师或者一个救世主,你知道这个把戏吧!——你会把你的信任、信心交给他人,让他为你解决这个问题吗?
请你自己回答这个问题。你看,不幸的是,我们确实依赖他人,因为我们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它太复杂了。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我甚至从来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有些专家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他们的时间专门用来干这个,我会接受他们的说法。”然后你又说:“为什么不呢?他知道答案,而我不知道。”这样,你就把他当成了权威,而你只是过着“二手货”的生活。这不是一个二手货的问题,这是你的问题,你必须解决它。不是通过别的什么人,也不是通过迷信什么东西。几千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和我们的宗教上师、我们的救世主、我们的大师、我们的专家玩着这个二手货的游戏,我们直到现在还玩着它。这是你的问题,你不可以依赖别人来解决它,对吗?你也不可以依赖我来解决它!

你可以丢掉别人要求你怎样想、怎样做吗?你可以直接面对自己,过第一手的生活吗?这样你就丢掉了所有权威,不过这不包括法律的权威,比如说驾车要靠右行驶、照章缴税等。我可不是说法律的权威,我说的权威是你据此来建立你的信仰,建立你的信心,你相信别人知道得比你多。丢掉这些权威让你完全做你自己,这样你就有了巨大的能量。当你听从别人、追随别人、把你的信心交给别人的时候,你是在浪费自己的能量,无论这个“别人”,是一个社会、一个团体、一个人、一个思想或者什么系统,都是在浪费能量。因此,当我完全丢掉对别人的依赖,我就能独立思想、独立行动、诚实、完整、健全,这样我就有巨大的能量来面对我自己。你在这样做吗?只有当你这样做,和你讨论才有意义。

现在我们问自己,我们深受控制的心智,我们不只在肤浅的层面上受到控制,我们深深地被控制着,我们深受控制的心智可以立刻地、完全地获得自由吗?如果你认真地问自己这个问题,那么你和我就建立了一种联系,我们一起探索这个问题。你可不是在做选择题,也不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问题,你正在亲自探索这个问题。现在,什么是探索呢?如果我想要穿过一个东西到达它的对岸,那我就不是探索这个东西。如果我说,我要探索这个东西,这样我就可以到达另外一种状态,我探索这个是为了找到自由,那么这就不是探索。你在出发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动机,你的探索是向着这个动机的方向,这根本不是探索。

所以如果要探索,我们必须没有任何动机。你在这样做吗?在这个世界上,你看到了太多的苦难、穷人、饿殍,人们住在贫民窟、住在欠发达国家,那里的人们病痛缠身、流离失所。在这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苦难——人类四分五裂的苦难,战争。你知道人类的苦难,对吗?你看到这些苦难,你深深感受到这些苦难,你明白这些苦难,人类内心的苦难,还有外部世界的苦难。你必须要有所行动,你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不能只是说,好吧,世界就是这个样子,这是不可改变的人性。你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要超越这个问题。我们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智慧,只有你不依赖任何人,你直接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才拥有智慧。智慧就意味着,你懂得如何运用你的能量。

现在,我不依赖任何人,所以我就有了能量。你可以完全诚实地、完全认真地说你不依赖任何人吗?你不依赖你的朋友,不依赖你的宗教上师,也不依赖书上的知识?你不依赖任何东西来建立信心,也不信仰任何东西?这并不是说你是不可知论者,或者其他什么愚蠢的论者。你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人,你完全是你自己,你自己解决生命的问题,因此你不需要其他人来解决你的问题。

我们已经说过,探索需要能量,运用能量需要智慧,如果你依赖其他人,就没有智慧。其他人也许有智慧,但是如果你依赖他,你就是无知的。现在你怎样探索呢?谁是那个探索者呢?如果你对自己说“我要开始探索了”,你怎么能不先搞清楚谁是探索者呢?对不起,我是不是把这个问题弄得太复杂了?

如果说我要探索心智的问题,就是说“我”要探索我的心智:为什么它受到控制,它受到多么深刻的控制,它能够从控制中完全解放出来吗?只有解放了心智我才可以和其他人建立正确的关系,否则我深受控制的心智就会让我支离破碎,就会在你我之间制造分裂。我关于“我”的自我形象本身就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东西,所以我首先要找到谁是那个探索者。支离破碎的“我”其中一个碎片正在探索——一个碎片,一部分“我”说,“我要探索其他部分”,哪一部分是那个受到控制的“我”呢?一个碎片假装它有能力、有权威去探索其他碎片。一个碎片继续把其他碎片打成碎片。如果一个碎片假装它可以探索其他碎片,那还是探索吗?

那不是探索。它只是把“我要探索”当成了一个结论。你明白了吗?它只是一个结论,结论继续带来分裂。探索必须没有结论,没有假设。假设的意思是立论的基础,如果你从一个基础开始,你不可避免地会得到一个结论,你背负着这个结论来探索,这就制造了分裂,所以这样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探索。如果你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你就能够走得更远。

我正在探索的心智,已经没有预设结论了吗?就是已经没有“我要探索”这个结论了吗?一个结论就是表达一个愿望,对吗?当我说“我将探索我自己”,这是一个结论,表达了我希望理解、希望超越的愿望,表达了我希望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目前的苦难将在那里不复存在。所以说,它是一个结论。它是一个愿望的表白,“我要探索”。我的心智可以从这个结论中解放出来吗?否则,我就不能探索。就像一个科学家:如果他想要探索,他开始寻找,但是他不会从一个结论出发——如果是那样,他就不是一个科学家,他只不过是……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了!

所以探索、探询,必须没有预设结论。只有这样,心智才清新、清澈。这样,当你探索的时候,还有探索者吗?这样只有观察,没有探索。因此你的心智不会支离破碎,只有不分裂的心智才可以观察。观察的意思是,没有预设结论的洞察力,并且因此而洞悉一切。你听懂我说的这些了吗?这样你的心智完全自由,你可以自由地观察,你可以完整地、自由地行动。

我很抱歉强迫你们观察!有没有什么问题?

——克里希那穆提《面对危机中的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5#
发表于 14-1-3 23:21:43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专帖】周国平:愉快是基本标准

链接:http://book.kanunu.org/book3/7571/166154.html

读了大半辈子书,倘若有人问我选择书的标准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愉快是基本标准。一本书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

    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读书,还包括写作、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等等,简言之,一切精神活动。如果在做这些事情时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使它们由性情生活蜕变成了功利行为。

    读书惟求愉快,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关于这种境界,陶渊明做了最好的表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过,我们不要忘记,在《五柳先生传》中,这句话前面的一句话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可见要做到出于性情而读书,其前提是必须有真性情。那些躁动不安、事事都想发表议论的人,那些渴慕荣利的人,一心以求解的本领和真理在握的姿态夸耀于人,哪里肯甘心于自个儿会意的境界。

    以愉快为基本标准,这也是在读书上的一种诚实的态度。无论什么书,只有你读时感到了愉快,使你发生了共鸣和获得了享受,你才应该承认它对于你是一本好书。在这一点上,毛姆说得好:“你才是你所读的书对于你的价值的最后评定者。”尤其是文学作品,本身并无实用,惟能使你的生活充实,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你喜欢读。没有人有义务必须读诗、小说、散文。哪怕是专家们同声赞扬的名著,如果你不感兴趣,便与你无干。不感兴趣而硬读,其结果只能是不懂装懂,人云亦云。相反,据我所见,凡是真正把读书当作享受的人,往往能够直抒己见。譬如说,蒙田就敢于指责柏拉图的对话录和西塞罗的著作冗长拖沓,坦然承认自己欣赏不了,博尔赫斯甚至把弥尔顿的《复乐园》和歌德的《浮士德》称做最著名的引起厌倦的方式,宣布乔伊斯作品的费解是作者的失败。这两位都是学者型的作家,他们的博学无人能够怀疑。我们当然不必赞同他们对于那些具体作品的意见,我只是想藉此说明,以读书为乐的人必有自己鲜明的好恶,而且对此心中坦荡,不屑讳言。

    我不否认,读书未必只是为了愉快,出于利益的读书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例如学生的做功课和学者的做学问。但是,同时我也相信,在好的学生和好的学者那里,愉快的读书必定占据着更大的比重。我还相信,与灌输知识相比,保护和培育读书的愉快是教育的更重要的任务。所以,如果一种教育使学生不能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反而视读书为完全的苦事,我们便可以有把握地判断它是失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6#
发表于 14-1-11 18:19:24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专帖】不存在感——最可怕的痛苦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c0NTYwMw==&mid=10090150&idx=3&sn=075aba0e8487a6040153b96cb2bd119b#rd



作者:李雪


当我向内看,碰触的是比一切可怕经历更恐怖的不存在感。当我向外抓,则是实实在在的两个人的痛苦。

人格面具为谁而戴?

好几次,在接受督导的时候,我回忆一生,想找出自己最痛苦的事情,结果有点惊讶地发现,妈妈因为恨爸爸而发毒誓般要毒死我和她自己,爸爸因为被妈妈激怒而威胁要砍死我,这并不是最可怕的。
自然,这两类事情是噩梦般的回忆,它们也是我两种被迫害妄想的源头。中学时,有两三年时间,我总是怀疑有人会在我的水杯里下毒,其实说怀疑都不够准确,准确的是我确信如此,于是我总是随身携带我的水杯,或把它藏起来。大学毕业后,我濒临崩溃,没有能力直接找工作,而是做了一年无业游民,那一年时间中,我走上街头时,特别害怕后面有人,一旦有,我就会幻想他们可能会冲上来砍死我,所以我一定得找办法对付,例如回头看看或躲在一边。

这两种被迫害妄想,从症状上看相当严重,但化解起来并不难,当我将前者与妈妈威胁毒死我再自杀联系起来,关于水杯的妄想就彻底消失了,而当我再将后者与爸爸威胁砍死我联系起来,关于被人砍死的妄想一样也彻底消失了。这也是心理治疗中常见的情形,很多时候,要治疗某种症状,其实相对容易,症状带来的痛苦,并不是最可怕的。

什么才是最可怕的呢?对我而言,是深藏于我内心深处的不存在感。每当我尝试放弃一切向外抓的做法,而去看我的内心时,我都会碰触到它,那时的痛苦远甚于被父母威胁。

妈妈的功能:接纳婴儿的焦虑

婴儿最初具有全能控制感,认为母亲和世界与自己混然一体(这是成人的解释,婴儿其实并不理解有母亲和世界的存在),如果母亲足够好,婴儿的全能控制感便得到满足,并通过母亲的及时反应而建立起基本的存在感。
然而,如果母亲的照料有太多不及时的时候,这时候婴儿就把“不及时来哺乳”的乳房视为坏客体,并把自己内心的焦虑(婴儿的焦虑,尚未有确定的理论解释从何而来,经常称之为死本能)通过击打、撕咬等攻击性行为投射给坏客体。这时候,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会接纳婴儿的焦虑,将其化解。
或者,至少是化解一部分,譬如婴儿投射给母亲的焦虑是10分,这也唤起了母亲的不满,但母亲因自己内心是充盈着爱的,这样的内心令她部分化解了这焦虑,等她再将自己的感受反弹给婴儿时,其焦虑已降到了2-3分。
更理想的情形是,婴儿投射的是焦虑,但母亲经过自己的内心加工后,还给婴儿的是爱与包容,那么婴儿的内心就被转换了。

如果母亲没有接纳这份焦虑,甚至反而攻击婴儿,婴儿就会感觉好像被撕裂成碎片,存在感支离破碎。例如,婴儿投射给妈妈的焦虑是10分,但妈妈自己的内心也是极度焦虑的,结果她的焦虑成了一个放大器,将这份焦虑放大到了50分,然后再反弹给婴儿。
一个简单的例子如,婴儿在吃奶的时候咬了妈妈乳头一下,妈妈暴跳如雷,她扇了婴儿一耳光,甚至将婴儿重重地摔在地上。

如此一来,婴儿自己的焦虑没有被接纳,反而可能面临着更大的焦虑。为了应对这种痛苦,他会形成“假自我”。所谓“假自我”,是婴儿在应对妈妈投射过来的痛苦时形成的东西。

本来,理想的情形是,婴儿有了一种感觉,他将此投射给妈妈,并得到了妈妈的接纳,这时,围绕着婴儿自己本有的感觉所形成的即真自我。现在,糟糕的情形发生了,婴儿将本有感觉要埋藏起来,相反他要花费巨大的努力去面对妈妈投射过来的痛苦,而围绕着妈妈的感受所建立起来的东西,即是假自我。简而言之,真自我是以婴儿自己为中心的,而假自我是以妈妈为中心的。

可以说,假自我是一种妥协,实际上是对真自我的防御。全能控制感得到足够的满足,是婴儿今后放弃全能控制感,将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的基础。但假如这一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一个人可能会在童年时压抑这一需要,但长大后会在恋爱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寻求这种满足,他会要求恋人或其他人满足自己的全能控制感的需要,这种表现就是永远是他说了算,而这对别人来说是噩梦,他们会想离开他,那时他就要重新面对自己破碎的存在感。

妈妈的脸是与婴儿互动的关键。婴儿通过母亲的脸(也包括母亲的其他肢体语言)来认识自己,这在客体关系理论中被称为“镜映(mirror)”,意思是就像我们通过照镜子认识自己的相貌一样。如果婴儿看到母亲温柔关切的笑容,婴儿对自我的印象也是温柔美好的,认为自己值得爱和尊重。最可怕的是,母亲对婴儿的需求冷漠,不予以回应,此时婴儿无法内化自我,我猜想这就是我自己内在最恐惧的来源。

成年人的需要很难被接纳

以前,我经常出现一种梦魇,就是在梦中没有任何预兆地突然间坠落,下面是无底深渊。现在可以比较好的理解梦的含义,这种梦魇描述的是失去接纳的感受。接纳让婴儿感觉自己在焦虑时会被抱住而不是跌落,抛弃。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下地狱,而不是上地狱。焦虑时失去接纳的感受,对于婴儿来说就是坠入地狱般的感受。

为了逃避这种破碎的不存在感,我会有种种一大堆向外抓的执着行为。因当我与外界接触,即向外投射时,有一个清晰的“我”,比如吃饭的我、看电影的我、写文章的我、购物的我等,这一连串的“我”组成一个看起来相对完整的“假自我”。

太多时候,我们对某些东西执着到可怕的份上,绝对不想改变,因为这些东西对自己而言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而是“我”。

譬如,一个小学生非要穿名牌,因为“穿名牌的我”这个假自我看起来相当不错。

也有很多时候,假自我并不怎么优越,但我们也会无比执著。因为这些不怎么优越的东西也是我,如果没有了它们我就得面对破碎的不存在感,所以我们一样会对其执著。

特别是痛苦的时候,投射就有了一个重要的功能。内在有一个痛苦产生,将其投射给别人,自己的痛苦就变成关系里中的痛苦,此时的我,是一个清晰的“冲突而痛苦的我”。尤其是幻想这个人应该接纳自己时(这个人经常是亲密伴侣或者某个权威人物),投射会越加激烈,发展成各种攻击行为。

极端的例子是电影《蝙蝠侠•暗黑骑士》中的小丑,不断升级对蝙蝠侠的攻击,他这样做的深层动力是幻想蝙蝠侠能接纳他,但蝙蝠侠并非佛陀,无法接纳小丑的行为,相反对小丑心生仇恨。

婴儿可以渴望母亲接纳自己的攻击,而且经常会实现。但力量强大的成年人渴求别人接纳自己的攻击,这就是一种幻想,则经常造成人际关系的灾难。比如我的一个亲戚,他一次想我帮忙修理电脑,但他表达出来是否定的方式:“你一个大学生难道还不会修电脑?”。如果亲人问他,要不要一起吃饭,他会说:“我难道不吃饭吗?”他基本没有朋友,非常孤独。

在亲密关系里,童年没有得到接纳的痛苦,几乎势必会推动自己把对爱的渴求通过“否定、攻击对方”的形式展现。恋爱初期对方尚可接受,最后被攻击者真的感觉自己毫无价值、糟糕透顶,于是关系结束,但关系结束一定是攻击者最不愿接受的,就好像再一次遭受母亲的抛弃。

倒置的亲子关系中,父母也会通过攻击孩子,渴望得到接纳。妈妈曾经在电话里告诉我,她每次打电话向我抱怨,都觉得我可能会否定她,结果是每次我都没有否定她,只是中立地听她讲讲,有时候鼓励一下。她感受到从所未有的包容,非常感动。这种包容让妈妈有底气,有勇气去逐步面对人生的真相。我始终坚定地告诉她,攻击不是爱,你和我是独立的,我不能为你的感受负责任,但我是你的女儿,我承认自己爱你,所以会尽量接纳你的攻击与痛苦的情绪。

把痛苦向外投射,我感受到是在回避“不存在(或者被撕裂)”的根本性恐惧。当我有责怪某个人或者外界环境还不够好的念头时,尚且有个“痛苦的假自我”存在。当尝试停止投射,单纯的向内看,这种感受是一生中最可怕的。漫无边际的不存在感,完全触碰不到自己,好像掉入无底深渊,此时很想去责怪爱人某某地方做得不够好,将痛苦投射出去,如同救命稻草会把我从地狱中捞起。但事实是,一切向外的投射皆虚幻,我无能为力,只能这样停驻,接纳这根本的痛苦,哪怕多一秒钟,就是进步。

接纳过后,我似乎什么也没做,一切都没有改变,但是世界对我而言更真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7#
发表于 14-3-11 03:48:29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专帖】肖川:反思道德教育——马小平老师《人文素养读本》

链接:http://www.xttop.com/sz/25505.html



那些永远被人们记起而且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的话题必定具有永恒的意义,比如“真、善、美”,比如教育、道德与道德教育。任何认真看待教育的人,都会肯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完全去除道德教育的因素,教育也就不成为教育了。但问题在于,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

我们的回答是,对于精神价值的守护,对于生活意义的追寻,应该是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的最崇高的使命。对于精神价值的尊重和守护,意味着精神有着物质无可比拟的价值,有着不能以物质的尺度来衡量的独特价值;意味着人的精神的神秘性和不可言说性;意味着人的心灵世界的丰富与深邃;意味着需要审慎地防范将人简单化、物化和粗暴的裁剪与肢解。而意义,对于个体而言,既不是某种先验的规定,也不是某种抽象的原则,而是生活自身真切的对人的价值,是个体自主创造、自主赋予、自主诠释的生活空间中的精魂。但是,只有当我们预设了比肉体生存本身更高的意义的处所,生命才能成为生活之本,对生命之爱也才能成为生活意义的根源。这正是“意义”的玄妙之处,也正是“教育”的义理精微之所在。

没有价值的生活就是人的无意义的生存。“没有价值观体系的状态就是一种心理病态。人类需要一种生活哲学、宗教或一种价值体系,就像他们需要阳光、钙和爱情一样。”然而生命的意义是无法通过说教、灌输而获得的,只能通过对人类历史、人类文化的体悟,通过对自我心灵的叩问而获得。时下,个人与人类精神文化之间成了一种走马观花式的浅表性接触,人们也逐渐失去了对高尚精神文化的敬重与仰慕,这就是意义危机。而意义危机的背后是信仰危机。道德教育应该有助于化解这一危机,并真切地关注个体生活意义的生成。



学校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以往的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道德教育是其重要原因。这种无视主体性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在:

(1)对道德教育的目标设定的虚空或低俗,对道德教育价值认识论上的狭隘与功利──人们更多地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来看待,个人不是被视为个人,而是被视为“国民”,对个人的独特性和独立性缺乏应有的尊重。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更多地从社会稳定与和谐、理想社会的实现的角度来强调,甚至为了“虚幻的共同体”的需要,因而缺乏应有的感召力。

(2)把道德片面地视为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与防范,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把学生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的接收者,普遍采用灌输。而“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之所以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包括对于那些有可能处于冲突之中的价值作出审慎的决定;之所以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育意味着尊重儿童正在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的内容的评价能力”。

(3)片面强调学生对于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而无视义务与权利的对等性,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忽视引导和提供机会与情景使学生对个体的人格尊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予以体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往往把“禁止”、“防堵”,甚至“管、卡、压”作为立足点和基本手段,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个性差异、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我们必须审慎地区分宣传与教育之间的差别:宣传是通过反复的、带着无可争辩的口吻、具有强权色彩的说教与宣称;而教育则力图唤醒人们理性的自主,对问题不懈地质询与追问而获得真理的澄明和内心的敞亮。教育不仅要“求得”师生理智的清明,更要“求得”灵魂的纯净和超越。

宣传是宣传者以真理的代言人的身份强说“真理”,而教育是教育者引导和辅佐学生建构真理的过程,在宣传者那里,真理是实体性的存在;而在教育者那里,真理只是我们可能拥有的视界的融合。“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对真理的执着追问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强烈诉求,即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在个体精神世界中的确立,是教育的重要鹄的。

多少年来,学生一直有意无意地被看做是需要说教和灌输、缺乏选择能力和选择余地的人的集合。其实,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人才可能具有免疫力;也只有在充满各种诱惑的环境中,人才能生长出抗拒诱惑的能力。道德存在于具有冲突的情境中,道德和教育共同的一个特征就是个体的自主选择与自判建构。



伦理与道德的区别就在于,伦理强调外在规范、他律、理性认知,而道德是一种内心的生活,是立于信念(仰)之上的自主的、可以自我求取的精神空间。道德相对于伦理,更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是个体意识向类意识的复归。如果说伦理教育着眼于理性、认知、统一、规范,那么道德教育着眼于情感、意趣、个体、自由。道德是与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相关联的。道德不是只来责罚别人的,而是用来自我求取的;人总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的,把道德归属于个人,并不是要消解道德的社会性,而是要捍卫道德的纯洁性,捍卫个人自由作为“独立的善”的价值,把道德作为人自我实现的途径。

我们可以要求一个人遵守公共生活的规范,但我们不能要求一个人去奉献。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制度建设也许是比道德教化更要紧的事情,假如一个制度是不公正的,是存在着等级和对一部分歧视的,那么又何以可能要求人们拥有“平等”的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又如何能做到真诚?过去,我们把“伦理”与“道德”混为一谈,这个原因恐怕就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中政治、伦理、道德的三位一体;从“道德伦理化”到“伦理政治化”再到“政治伦理化”──“伦理道德化”,在这种文化境遇中,一个人的政治地位也就成了一个人道德水准的标志,政治人物往往就成为道德的表率、道德的楷模。



古人云:“身教者从,言教者讼”,道德是社会中的力量,更是人本身的力量,人本身若无道德的要求,任何强力也不能使他变为道德的人;过分要求别人“有道德”,其实是有自己并不怎么道德的嫌疑的。一来是因为,宽容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仅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要“己所欲,勿施人”,这才是崇高的道德境界,过分要求别人“有道德”的人是没有这种境界的;二来是,过分要求别人讲道德,也有自己企图从别人的“讲道德”中捞取好处的嫌疑:别人都奉献,自己便可坐享其成;别人都讲风格,自己便可“吃风格”;即使是非常邪恶的人,大概也都希望别人是很道德的。

真正高贵的精神是乐于分享、非自我中心的,心灵的力量是感化的而非强制性的。一般所说的良心指主体对正义和义务的内心确认,并以此作为内心的评价标准。它是人在道德上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评价和自我负责的体现。



我非常认同和欣赏这样一种观点:“有一个重要的观念认为,所有的教育都是道德教育。因为我们有多方面的理由表明,教育从根本上涉及到个体内部价值体系的发展。”这一观念体现的是一种“关系思维”,它较之于“首位论”这种“等级思维”的产物要来得合理和高明。道德教育无疑是教育中最具人性意蕴的部分与要素;从人与动物这个维度上看,道德教育注重人的精神性与超越性;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看,道德教育注重人的主体性与独特性。

中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中国古代教育几乎就是一部德教育史,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对此作出价值评判恐怕要联系到人们对道德的理解、道德在个人生命系统中的意义、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功能的考察,以及强调道德教育的出发点等等。离开这些,来谈“优秀传统”是有些轻率的。因为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基本上只是“建国君民”、“化民成俗”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人生意义的关照和精神价值的弘扬。



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道德践履的要求。然而,“推己及人”何以可能?这种可能吐恐怕就存在于共同的人性之中,正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句古老的格言告诉我们的:我们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分享着共同的人性。共同的人性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道德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弘扬、生发和不断地提升我们心中的“向善性”。过度防范、强制和惩罚,既与道德的真义不符,也与教育的旨趣相悖。对人充满信任,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即使遭受一些挫折和痛楚,也不因噎废食,这便是道德教育要达成的一个目标。其实,遭遇挫折本身就是我们成长中的一部分;通过挫折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我们才有可能对别人的不幸有同情共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8#
发表于 14-6-2 01:12:35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专帖】青春期的孩儿们都叛逆?

转自:科学松鼠会
链接:http://www.mzread.com/posts/s/kfi7a1vbre2f

想象这样一辆汽车,有引擎,有方向盘,加装了火箭助推器,但没有刹车,没有保险杠,没有安全气囊。青春期人类,跟这样一辆车没太大区别。如果不曾愤怒,不曾叛逆,不曾发神经,简直不足以自称曾度过青春。处在这个阶段的人类又可称为“中二病患者”,因其“发病期”大概在初二前后。

儿童以上,成人未满,身高快速成长,激素剧烈波动,性成熟得足以制造下一代,而大脑的“自制区”前额叶还没有发育完善……我们都曾度过这样的中二期,满怀着“我是与众不同的”、“没有人理解我”、“是世界错了,不是我错”的信念在世上横冲直撞,认为自己心底受过很深的伤并因此莫名悲愤,坚持做着被周遭人视为白痴但自认帅气的事情——“那天夕阳下的奔跑,是我逝去的青春”。

在人类演化史上,青春期与其说是必经环节,不如说是生产力发达导致学习期延长的奢侈品。在远古时期,一个人高马大的性成熟少年,已可被视为成人,出能战斗,建立社会地位,入能求偶,从事高危性行为。到了如今,这些行为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引来父母的惊骇反应——天哪,你还“未成年”呢!

然而青春期的大脑热爱冒险。成年大脑对“损失”更敏感。但对青春期大脑来说,最能打动他们的是“没准会有超出预期的收益”,此时的大脑中,“快乐中枢”腹侧纹状体( ventral striatum)有着较大的面积和密集的灰质,令少年们对能带来奖赏的多巴胺尤其敏感。当收到的奖金比预期更多时,8至30岁的被试者里,快乐中枢反应最大的是14至19岁的人群 。这或许能解释为何许多人从青春期开始沉迷于最能激活多巴胺系统的上瘾物——烟草、酒精、赌博、上网、游戏……德国研究者曾找来一群每周平均玩21小时游戏的14岁少年,要求他们迅速按下正确的按键,成功就会得到奖金,有趣的是,即使失败,这群少年的快乐中枢仍然活跃 。正常大脑会“厌恶损失”,上瘾的青春期大脑反而可能“追逐损失(loss chasing)”。父母眼中,这叫“专干蠢事”。

同时,青春期的大脑过度乐观。这时候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角”,刀枪不入,气运所钟,风险只会发生在其他“愚蠢的人类身上”,哪怕自己喝醉嗑药无保护性行为,也不会有什么意外状况,再说了,“一次而已,不会出事的”。 心理学上,这叫“个人神话(personal fable)”。父母眼中,这叫“无脑”。

而且,青春期的大脑还没完全学会“共情(empathy)”。 所谓“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能力,人类从五岁开始才逐渐习得,一般到三十岁左右才会完全掌握。伦敦大学研究者就曾发现,成年人在行动前,会更多地思考“我的行动会如何影响他人”,同时激活克制冲动的前额叶皮层;而青少年在行动前,大脑里活跃的是负责简单行动的颞上沟,“会不会给别人添麻烦”这种念头压根就没出现在他们脑中。他们难以理解父母的担忧,为了摆脱“控制”,会做出许多毫不体谅的行动。父母眼中,这叫“无情”。

青春期的大脑到底学会了啥呢?学会了独立自主,学会了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父母期待青少年先学会像成人一样负责,但青少年首先学会的是要求像成人一样得到平等自由的权力。通过推理归纳,他们能观察到父母教导中的言行不一,能指出父母要求里的自相矛盾。父母们痛苦地发现, “我说啥你做啥”的好日子一去不返,青少年天天“顶嘴”,满口“歪理”,分分钟都在“无理取闹”。

总而言之,在父母眼中,青少年就是一个无脑无情无理取闹还专干蠢事的奇葩存在。难怪统计显示,有青少年的家庭中平均三天就会发生一次冲突,每次争吵平均11分钟。而青春期充满愤怒或充满压力的男孩占了60%。

好消息是,随着青少年长到十八九岁,父母让渡出足够的自主权后,这类的冲突频率通常会逐渐下降。另一个好消息是,有25%的男孩能够稳定而自信地度过动荡青春,他们和父母依然互相关怀,但减少单向依赖。要做到这点,关键在于三点:一要亲近,让青少年安全依恋。二要给予心理自主,尊重隐私,允许部分决定自由。三要适当约束,出现争执时,用沟通协商来解决。

天下当然有“不是的父母”。尽管父母会认为“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但养育这件事,从来都是充满互动的双向过程。父母在教导人情世态、“社会化”下一代的同时,青少年也会给“知识陈旧落后”的父母带来最新的时代观念,从而“社会化”父母。在此过程中,越是拥有开明心态、愿意接受新知的父母,越可能赢得青少年的信任。

青少年爱父母,并非因为父母是完美无缺的人类。父母爱青少年,也不该带有“你必须完美”的附加条件,而应该在了解的基础上接受青少年的本来模样。自认父母关爱并会支持自己的青少年,可以成长为所谓的“安全型依恋者”,他们适应性更好,社交能力更强,也更能在困境中平复情绪,找到合适出路。而依恋类型是焦虑或回避的青少年,则会更带有敌意,也更可能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在冲突发生时,强制顺从或者回避争论都不是解决良策。最好的办法,是鼓励青少年表达自己意见,然后双方共同协商出应对策略。当然,这需要父母拥有控制自我情绪以及找出多种方案的能力。身教胜于言传,这两项能力能传递给孩子后,他们会拥有更高的自尊,更少的负面情绪,更高的问题解决能力,最终成长为身心健康的独立个体。考虑到这些,父母付出的全部努力,还是非常值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9#
发表于 14-6-2 01:29:49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我家这个还没到青春期,没有冒险,也没有逆反,自主是早就有了,共情长出来一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0#
发表于 14-6-13 21:27:41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专帖】教育:应和生命的节律

链接:http://www.weibo.com/p/1001603720967955298704
作者:蔡朝阳

成为奶爸之后,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孩子的成长,在这种对孩子的观照中,才获得重新梳理自我生命历程的可能。一则,自然感叹于童年的神奇,一则,只有当我们观察孩子何以成为他自己的时候,才明白,我们自己如何会成为现在的我。

我儿子菜虫基本上是个文艺少年,与科学少年又又同学,理性少年涛涛同学,还有运动儿童陈天译,是完全不同的四个人。因为四个孩子的父母都是朋友,教育观念亦比较接近,就经常有时间让几个孩子一起玩,父母则得以彼此促动,发现新的神奇。

又又同学最逗的一件事,是放学的时候,偶然得到一张兴趣班的宣传单,他惊喜地发现,上面有一个叫做“小牛顿”的科学班,于是按图索骥,按照上面的号码,给自己报了一个培训班,每周六下午,都玩得不亦乐乎。

涛涛同学,自我认识他以来,从来没看到他发过一次脾气。他是最善于情绪管理的孩子,信任他人,安全感很强。在我偶尔跟他们讲几次汉语经典时,涛涛总是脸含笑意,眼睛牢牢盯着我,我从那明亮的眼眸中,得到许多会意的感动。

菜虫同学,是一个时刻静不下来的永动机型男孩,他玩的动作幅度不大,但时时都有自己的说法。他善于模仿表演最近看过读过听过的任何一种故事情节,经常沉浸在童话世界中,哪怕独自沉迷,与外界无涉。

这里,我所谓的科学少年、理性少年、文艺少年,以及运动儿童,无非一个标签化的脸谱,事实上这几个孩子,还有另外更多的同龄人,他们的丰富性又岂是这么简短的几个汉字所能概述。但我之所以不惮于如此简化,无非是想在这个文章里强调一点,他们虽是同龄人,但性格各异,虽说同样可爱,而可爱之处却千差万别。他们是如此的丰富,而又如此的不同。而这些独特性,让我深喜造物的神奇,让我敬畏个体的尊严。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这些性格迥异的孩子,带我徜徉在生命的旅程中,给我无数的感动,又给我无数的思考。

作为一个少年的监护人,同时又作为一个教育从业者,对孩子的观察,常让我反观当下的教育,我们究竟做了什么,又做得如何。

诚然,我确实是在成为父亲之后,才悟到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的,也才悟到,教育究竟是一件怎样的创造性工作。从而有能力去反思,教育的核心价值何在,教育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深刻在何处。也反观当下的这种体制内教育,其成就在何处,其违背孩子们的天性又在何处。例如,我们在意那些耳提面命的说教,却不在乎成人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才是孩子们最易于效仿的对象。例如,我们太在意用可见的、可以量化的指标去规范孩子们,却不在意教育往往是一种无用之用,看似浪费时间消耗生命的过程,或许正是喷薄欲出的前奏。又例如,我们太喜欢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衡量孩子们学习的成绩,却不在意那种丰富的多样性,才是孩子们成为他自己的归根到底的要素。

多年来一直持续批评教育体制,而温和的时候,我总在想,我们教育中人,又可以做怎样的补救,和许可范围之内的创造性的工作。

作为无数教育从业者之中的普普通通的一位,我并没有建言制度改革的机会,但身为一个未成年人的监护者,若不能施以力所能及的援手,我也会感到自己的无能。我经常引用鲁迅那句名言“肩住黑暗的闸门”,但我对这个“黑暗的闸门”的理解,却跟别人不同,我不认为存在一个象征意义的闸门,或者存在一个总的闸门,似乎只要扛住了,孩子们就幸福了。事实上这些闸门无所不在,也并非全然是黑色的,有些可能是灰色的,而有些是浅灰,近于无色。为人父,为人师,就得就事论事,将事物还原到其本然的样子,然后再一件一件地去解决,不枝不蔓,不盈不溢,不过度罪化机制,也不过度神化自己。总而言之,基于常识,基于事实。

教育的多样性,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众多小闸门之中的一个。当我们面对学生群体的时候,群体性往往遮蔽我们对孩子个人的深入了解。可是,这些孩子是如此的不同,焉能施之以一概而论的教育。惜乎我们的教育体制,并没有给孩子们提供实现各种可能性的可能。因为这种可能,需要建立在我们对孩子独特性的足够认知之上。近代以来科技人文的长足发展,已经让我们可以有对人本身的科学理性的深入认知,现代教育,就是建立在这些现代知识体系之上的崭新的教育。时值21世纪,仍持等级社会的价值观,教育如何能面向未来?

蒙台梭利在《有吸收力的心灵》一书说,承认儿童具有不同寻常的能力并不会降低父母的权威。我想加一句,只有承认孩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才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教育者。罗素那句被广为引用的名言“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我一直认为是一句教育的箴言,因为这句话正应和了个体的特点,参差多态,丰富多彩。就像我经常看着的那些孩子,他们或科学,或文艺,或理性,或感性,我们不能要求科学少年与文艺少年拥有同样的感受,自也不能制定粗疏笼统的评判标准。

将群体还原到个人,将个人的丰富与独特认识到最深,这是有关生命的历程。教育的宽容度,我们自可以设计出一种最不坏的制度,来保障独异个人的权利。事实上这种制度保障不是没有过,我深信将来也一定会有。但宽容的前提首先是了解,去谦卑地了解人本身,基于现代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方式的了解,了解越多,越懂得生命的节律,谦卑就会越多,尊重就会越多——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而在服务中,师生双方的互相生发,将成就他们彼此。教育就是这样一件与人为善的事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1#
发表于 14-6-24 23:36:46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专帖】人生根本无需努力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01edd50101dznz.html

有20多岁的小朋友问我“三十而立”是啥感觉,我说,起先是感觉到失败羞愧,后来便感觉到解脱自由。感到羞愧是因为我们按照社会和他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满足不了自然羞愧。但是我紧接着便想,满足不了又如何,难道我就没资格活吗?这世界的规则凭什么任由你们裁定呢?

早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当我的家庭、学业都遭到巨变的时候,我就开始疑惑或者质问人生的规则了。我一度甚至在想,为什么人必须按照生老病死的规律活着,而不是别的顺序?更早,在我十四岁的时候,我就严肃地思考起了死亡。一想到死,我的身体都跟着有了反应,仿佛坠入无底的深渊,死亡对于我来说是永恒的孤独和无尽的黑暗,意味着所有快乐和美好的剥夺,我为此恐慌了很久。起先是不敢相信,不愿相信,我以为上帝已经跟我商量好了,他不会让我死,可又想到我也许并不特殊,会跟所有人一样都要经历这一刻,再后来我就本能地躲避思考这个问题。一想起死亡,想起人类在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地位,我就忘记了眼前的压力,于是晚上也没有写数学作业。等到第二天面对数学老师“为什么不交作业”的质问时,我反而平静了许多,我心想,比起死亡来说,交不交数学作业算个屁!

此后我的人生又经历了一系列打击,挂科、生重病、各种考试的失败、女朋友被抢、出国留学被拒、申请交换被耽误、找工作不满意、失业、找不到工作、失恋等等,回忆起我十四岁的觉悟,这些挫折比起死亡真的连个屁都不算,于是我再次学会心安。几年前,当我还在师大读书的时候,有一个中哲专业的博士师哥,坊间传闻是个神人,据说他懂《易》和奇门遁甲之术,玄之又玄,而且他给很多老总和领导都算过,金融危机的那年他还赚了几十万呢。他曾说过,许多事情都是注定的;将信将疑的我追问,既然都是注定的,那我何必要努力?他答,你的努力或不努力也是注定的。

这个解答让我困惑了很久,此后我的生活一直徘徊在懒惰与勤奋之间,我的情绪一直摆荡在后悔与纠结的两极,惶惶不可终日。直到我最终认识到了一个好朋友,它叫“潜意识”。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其实是两码事,二者想要的东西也不一样。比如,在意识层面,我想要减肥,但我却仍然坐在电脑前吃薯片喝可乐,下不了楼迈不开腿。这说明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对减肥的认知不同,潜意识认为它并不重要,但意识却误认为它重要。这一次你没能做成,结果就会导致后悔,下一次开始前又会导致犹豫和纠结。其实,我们没能做好的那些“重要的事”,在潜意识看来都是不重要的。

你潜意识里觉得最重要的事,你根本无需努力,自然就会把它做到很好,比如你的兴趣爱好或由兴趣爱好转化成的“事业”。而印在潜意识里最深的,便是你天生或从小耳濡目染之后所怀揣的喜好、梦想或欲望;而这个东西却是很顽固、很难被改变的。如果你非要痛下决心,必须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忍受巨大的痛苦、征服巨大的阻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话,也许你根本不适合干这件事。

那些努力奋斗的人,之所以痛苦和烦闷,无不来源于意识和潜意识的错位。说白了就是没看清自己,没能Know Thyself。意识层面是经由理性控制的,它往往来自社会后天的规训,比如你非得出人头地、考公务员、生个大胖小子等等等等。而潜意识层面却不由理性把控,是先天的或者是潜移默化的。比如,你热爱什么讨厌什么,实在没什么道理可讲,父母都很难影响。

什么“学海无涯苦作舟”,什么“爱拼才会赢”,什么“业精于勤荒于嬉”都是基于不了解人性、人心和潜意识所生搬硬套出的“人生哲学”。一个人之所以努力工作、拼命加班,是因为这份工作满足了他/她潜意识里的需要,他/她从这份工作中得到了巨大的快感、成就感、希望。这些努力和拼命,全然不是成功克服人性的弱点后才产生的,恰恰相反,它是基于意识与潜意识的一致而自然而然产生的。再者说了,了解积极心理学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的自律能力是固定的和有限的,是无法增加的。一个人每天最多使用两次自律,其他全靠的是惯性。一件事倘若需要你过多的努力或自律,那你基本是做不好的。

人们总说人生需要规划,需要计算成本,其实等到意识层面来做规划和计算的时候已经晚了。除了那个广为熟知的“大脑”,人还有一个更精于计算和规划的“大脑”:就在潜意识层面,它的体现就是天然的爱好(或天才)。热爱一件事,使得在做这件事本身的过程中就获得了收益,降低了成本(俗话说叫享受过程)。所以,做喜欢做的事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王阳明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就是说,在意识层面,从理性的角度上看,你懂得一件事的重要性,但你之所以会“知而不行”,是因为你的潜意识并不觉得它重要,或者说你的潜意识还没来得及把这些道理吸收转化为你的行为。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理解所谓的“努力”完全是不必要的。

凡是跟“努力”挂钩的中文词汇比如“拼搏”、“奋斗”、”发愤“、”竭力”,无不带有一种苦哈哈的色彩。中国人虽然一方面崇尚孔颜之乐,另一方面也被带有民粹色彩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功利哲学所绑架,几千年来得不到解脱。然而,如果我们明白潜意识的道理,明白知行合一的儒家哲学,明白非理性主义哲学的精髓,我们就会明白:许多努力,许多拼搏,都是自我迷失后的挣扎而已。人生原本无须如此沉重,我们感到沉重,是我们摁错了按钮。

所以说,与其盲目努力,不如认清自我,并与自己(潜意识)和解,坦然地发展自己的天性(潜意识里的愿望)。许许多多仍在苦苦奋斗、拼命努力却还得不到幸福和成就感的人,他们只是离家太远,忘了归家而已。这种努力,可以说是基于一种“内在痛苦”,而非“内在祥和”。

所谓基于内在痛苦的努力与基于内在祥和的发展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不妨列出一些重要特征:

内在痛苦的人生努力 (自我迷失后的挣扎):

(1) 为他人或社会设立的目标而奋斗,拼搏中,不断迷失自我。
(2) 内心情绪起伏伴随奋斗过程,艰难中,不过度“奋斗”就失去内心平衡。
(3) 面对责任,被动承受,不是主动承担。
(4) 对名誉、利益较多的奢望和计较,因为追求的就是名和利。
(5) 需要别人充电才有动力,需要别人的激励才有方向。
(6) 很喜欢“交朋友”,参加“活动”,打电话联络。其实是受不了孤独。
(7) 不停的“学习和奋斗”,不敢休息。生活枯燥乏味。
(8) 为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而奋斗,永无宁日。
(9) 一生疲于奔命,总认为自己不够好。还美其名曰:“追求完美,好学上进。”
(10) 不顾及自己的内心感受,用外在“效果”欺瞒自己。

——结果是怎么奋斗都没有成就感,都不幸福。

内在祥和的自然发展(认清自我后的坦然):

(1)为自己设立的目标而奋斗,拼搏中不会忘记自己的梦想。
(2)比“奋斗”还要重要的是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3)责任面前挺身而出,因为那结果影响到我的事情。
(4)不贪婪,得到的不是他人高看的,而是自己喜欢的。
(5)力量、智慧、勇气都来自内心,根本无需外来的。
(6)内心充满自爱的富足感,对“情”和“友”并没有依赖。
(7)喜欢休息,享受独处,祥和便开心。
(8)奋斗是为了自己的兴趣,不是为了爬社会的“格子”,或获得他人赞许。
(9)不必追求“完美”,不必非得“上进”,上善若水。
(10)爱自己,关爱内心感受,净心得以心静。从不介意外界的评判。

——结果是不用怎么努力,就会容易知足和快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台湾老顽童舒国治曾说,人要任性,任性,任性。此话深得我心。一个人说话做事处处压抑、处处妥协、处处小心,你怎么会快乐?任性,就是任其本性,任其“天命之谓性”之性得到充分自然的发挥。要任性,就不要为他人或社会设立的目标而努力。我们无需取悦家长、恋人和社会;我们只需取悦一个人,那就是自己。换句话说,只有首先满足了自己,取悦了自己,才能更好地让你身边的人开心,反之就是互相折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2#
发表于 14-6-26 04:02:36 | 只看该作者
自闭症康复记 (2014-06-24 21:01:40) 下一个
自闭症康复记

我儿子3岁半时候被疑为自闭症倾向,上保育园被拒绝。现在7岁,今年上小学1年级,与正常孩子无异。我把这些年的感受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1 孩子被认为自闭症,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晴天霹雳。作为父母,一定要正确对待,不要互相埋怨,甚至逃避责任。
2 改善孩子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从饮食上消除过敏因素,尽量自己做,不买现售的。从作息上不要让孩子过昼夜颠倒的生活。
3 找真正懂中医的医生诊断孩子属于何种体质,尽量用食疗替代药疗。毕竟药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副作用。
4 多触摸孩子。给孩子按摩推拿等等。可以不知道确切的穴位,知道12经络即可。经络按摩可以参照陈玉琴的方法。
5 找一本好书和一段好的音乐。我找的书是唐诗三百首带CD,音乐受北大音乐系朱秋华老师的影响,选择了巴洛克音乐-----亨德尔的水上音乐,还有黄慧音的金刚经。
6 多参加户外活动,不要因为孩子而自卑。户外活动能健体增智。动物园和植物园以及其他游乐场所。
7 不要带着孩子疲于奔波在各种疗育中心之间。不是任何一种方法适合自己的孩子。只有父母才能成为孩子疾病的专家。
8 对孩子要包容赞赏。不要苛刻挑剔。
9 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扬长避短而不是补缺,孩子的自信才能慢慢建立,社交恐惧才能慢慢克服。

自闭症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不言放弃心存希望,才可能创造奇迹。
[ 打印 ] [ 加入书签 ]
阅读 (2035) ┆ 评论 (1)
评论
moneyIterator 2014-06-25 12:06:21 回复 悄悄话 好像我们海外华人中孩子因为社会、家庭因素得自闭症的比例不低,父母的耐心、智慧、与坚持是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3#
发表于 14-6-26 09:40:50 | 只看该作者
人生根本无需努力;什么“学海无涯苦作舟”,什么“爱拼才会赢”,什么“业精于勤荒于嬉”都是基于不了解人性、人心和潜意识所生搬硬套出的“人生哲学”:

虽然这些话听起来有些夸张,但是道理确实如此。这就说明潜意识力量的重要性,神秘性。

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浮出水面的部份就是属于显意势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换句话说,95%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识就是属于潜意识的力量一一意识为5%,潜意识为95%,看看这两者之间的比例就知道这潜意识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潜意识的力量,归根结底就是《心与脑的研究》中的,植物神经系统中的心血管神经系统的力量。心血管神经属于低级中枢神经,而大脑皮层的脑血管神经属于高级中枢神经。高级中枢管理人的理性意识活动,而低级中枢则管理人的感性意识活动,这包括有人的本能、无意识的各类肢体运动;包括人的本能欲望、需要和情感活动等。

低级的中枢神经,则是指属于皮层下的的各类神经中枢组织,它包括有脊髓、脑干、大的边缘系统、脑垂体、基底神经核和小脑等在内的全部本能的、自动反射的各类神经中枢组织。由于它们均不属于大脑皮层的直接管理与指挥,都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其神经反射为无条件反射,因而是无意识、非理性的,所以应该是无意识性的神经组织,而表现出的反射调节,现代生理学将其称之为非随意性调节。

这种大脑皮层下的低级中枢神经的这些本能的、自动反射、无意识、非理性,就是不受任何束缚,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的潜意识力量。弗洛伊德所谈的潜意识,是一种与理性相对立存在的本能,是人类固有的一种动力……潜意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一直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人类的言语行动。

在《心与脑的研究》中说:

人是由最高等动物类人猿进化而来,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是一脉相承的,如动物感觉、运动、情感、意志、注意、记忆、个性等这些动物心理,发展到了人类是因有理性意识的发生,因而使得动物的心理现象也因此上了一个新的更高层次,即人化了而已。

那么支配动物的神经中枢的,无疑就是现代神经组织概念中植物神经系统中的心血管神经系统。只有它配得上,适合做一个管理中心来调节动物的全部生理机能活动的心血管神经,作为一个中枢神经系统,它除心血管神经及其组织外,必然要和上面包括脊髓,由延脑直到间脑等一系列的脑和脊髓神经组织发生关系,由此才能形成一个神经系统的管理中枢,由它指挥着动物的全部生理机能活动。其指挥的指令自然不是大脑意识样的指令,而主要是由心脏所泵出的血液,血的流量、血压、血流速等信息组成。

黑眼睛转载的这篇文章中提到“王阳明”,在百度查了一下,王阳明是他的号,他的名字叫“王守仁”。这和《心与脑的研究》中的“王受仁”,他们俩的名字只是中间一个字之差。《心与脑的研究》是一篇修改稿,是王受仁制作。

王守仁认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这与《心与脑的研究》的文章有些类似。文章中提到:首先是心、其次是脑、再次是意。也是把“心”放在第一位。在《心与脑的研究》文章的开头还有这样一段话:“王阳明的思想中,则更加夸大了心的能动作用,并由此创造出了他的“心学”理论系统。他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关于首先是心、其次是脑、再次是意,我把这有关的三段话一并贴上:

首先心。它的突出机能并非是意识,而是主动地泵血。但它与脑和神经部分结合,如内脏神经中的心血管神经结合,就能形成生命的前意识,并还有产生意识的推动力。意识的起源离不开它,意识的发展也离不开它,因为它是意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它包括生理上的启动力和心理上的内驱力。不仅如此,而且与脑皮层下的脑神经组织结合还可产生出意识,这种意识不是反映,而是由本能发展出来的欲念与需要,这就是说,主体的需要意识,它的产生根源,主要在心,而不全在脑,脑的高级神经组织的皮层部的作用仅是一个确认和能动化的力量。

其次是脑。脑虽然是产生意识的主要条件,但它离不开与心的结合。孤立的脑,没有心的结合,脑不过是一堆具有剌激反应的神经机能系统,没有内在动力的起动和推动,没有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供应,也没有内驱力,它就没有产生剌激反应的运动条件,也不会有发展的动力。所谓脑部神经的发展,完全来源于内驱力的结果。所谓内驱力,也就是主体的需要,没有主体的需要,就不可能自行产生出认知的意识活动来,因为人类的理性思维是产生在感性思维的基础之上的。

再次是意。由于心脑结合产生出意识来之后,意识又会影响脑的结构变化;影响心脑结合机能的变化,由此产生出新的意识来。所谓新的意识包括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二是新的适应能力和需要。前者仅是一种认识,后者却是一种行为动机和欲望,还有可实践的能力。这种新的意识在生命的运动中又会继续影响脑的结构变化;影响心脑结构机能的变化,并由此又一次产生出新的意识来。因此,人的意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生命的运动中不断变化,不断前进的。它可推动脑不断地有新的认识;推动心不断产生新需要和欲望,并变成新的内在动力。

对于“心”的重要性,在《心与脑的研究》开头还有这样一段话:“传统的中国哲学却另有一种看法,认为人的意识都是出自于心脏,心才是思维的器官。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虽然当前哲学将孟子评价为唯心主义的思想家,但并不因此就否认孟子不承认心器官的物质性,因为为此孟子同时也说及到耳目器官的问题,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由此可见,中国哲学认为心及其机能才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原因。”

这也就是说,人格分化演进的基础,也就是本我的完善,首先是“心”。只有在“心”的机能完善的基础上,再说“脑”,再说自我的分化。自我的分化完成的标准应该是心与脑一体化;而超我分化的完成,也就是自我完善的标准应该是心、脑、意一体。



有关对于“心”与“潜意识”的认识和理解,我再转载一篇这样的文章:《弗洛伊德冰山理论与孔夫子对人心的描述》:
  
人生在世非跟人打交道不可,而要把一个人的心思认透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情。本来是知心朋友,后来变得见面如同陌路;几十年的亲密战友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克星;甜甜蜜蜜的眷恋爱人蜕变成冤家对头;一句话,原先以为是知根知底的人变成了一点都不认识的陌生人。


孔夫子在《庄子·杂篇·列御寇第三十二》中有一段描述人心的话语,十分深刻:“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慎狷juàn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悍。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意思是说“人心的险恶,超过了山川。想了解它,比了解天还难。天的春夏秋冬白天黑夜还有个定准,人的外貌像厚厚的外壳,深深地掩盖真情。所以有的外貌敦厚而内心轻浮,有的心如长者而貌如不肖。有的外貌急躁,内心却通情达理,有的外貌严厉,心里却非常和气,有的外貌和善,心里却十分凶悍,所以那些追求仁义如饥似渴的,他们抛弃仁义也如逃避烈火。”

正因为如此,很多前人在遭遇原先的亲密和知心者伤害以后向后人发出了很多警示,譬如:

    “人面咫尺,心隔千里”;
    “世间海水知深浅,惟有人心难忖量”;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花枝叶底犹藏刺,人心怎保不怀毒”;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等等。

无独有偶,著名的奥地利心里学家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变作一座冰山,并形成了闻名遐迩的人格冰山理论,这同样会给人们深刻的启迪。

冰山是一块大若山川的冰,脱离了冰川或冰架,在海洋里自由漂流。冰的密度约为0.917kg/m3,而海水的密度约为1.025kg/m3,依照阿基米德定律我们可以知道,自由漂浮的冰山约有90%体积沉在海水表面下。因此看着浮在水面上的形状并猜不出水下的形状。这也是为何有“冰山一角”一说来形容严重的问题只显露出表面的一小部分。冰山非常结实,加之极地的低温环境下金属的强度降低,很容易损坏金属板,因此为极地海洋运输中的极端危险因素。横渡大西洋的英国邮船“泰坦尼克”号,于l9l2年在它首次航行中即在纽芬兰岛附近碰上冰山,造成一千五百人的死亡。l959年丹麦海轮“汉斯·赫脱夫特”号撞在冰山上,死亡近百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由于“超我”和“本我”都是非现实的,因此处于较深的层次,尤其是“本我”的一些原始欲望常常被深深地埋在心头,自身都可能将其遗忘。“超我”和“本我”进行平衡形成的“自我”如同一个骑手控制着具有一定野性的战马。因此“自我”处于人格的表层,如同冰山露出水面的冰山之巅。

“自我”表现为人的“意识”和观念,是公开的,表面的;“本我”形成的“潜意识”处于最深部位,而“超我”是意识观念的半成品,弗洛伊德将其命名为“前意识”。这样人的心理活动或人格的冰山就可以以图示范了。

一个人的“前意识”,甚至是深藏的“潜意识”,即“超我”甚至“本我”在一定条件下是会部分暴露的。中国人说“酒后吐真言”,“梦话言心声”就是一种深层次内心活动的暴露方式。另外到了某种特定的气候,进入了一种特定的环境,或碰到了某件偶发事件,深层的“本我”和“潜意识”就会突然爆发出来,令人觉得突如其来,无法接受。难怪人们感叹说一切偶然都是必然的结果。

动员敌对队伍中的人员起义反叛就是要将其潜意识和前意识公开出来。

综合孔夫子对人心的描述和弗洛伊德人格冰山理论,我们确实应该认识到对人的认识的艰巨性,很多时候只能拭目以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明人洪应明留下的《菜根谭》中有很多至理名言,对处理人际关系说的比较到位。其中说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时,认为“此戒疏于虑者”,即提醒那些考虑不周者。天天防人也是够累的,过于小心也就难以交友了。因此《菜根谭》又补充了一句:“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此警伤于察者。”意思是宁可受人欺侮,也不能早早地防备别人的欺诈,这是提醒过于警觉的人。我们应该两样武器齐备,尽力做到既不疏虑,亦不过察,避免在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上困惑或受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4#
发表于 14-7-5 20:33:29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专帖】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让人抓狂

链接:http://article.yeeyan.org/view/445360/414719


在我们的文化中,青春期基本就是热衷冒险、情绪障碍以及所有古怪行为的代名词。直到最近,大众仍普遍接受将青春期的痛苦解释为心理层面的原因。随着年纪增长,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要面对一系列社会与情感上的挑战,比如开始脱离父母、逐渐被同龄群体接纳、尝试认识自我,不用找精神分析师也能明白这正是容易激发焦虑的过渡阶段。

但是直到当下,关于青春期更隐秘的一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在青春期阶段激增的焦虑和恐惧,主要是因为大脑发育过程的一个机缘巧合。与幼儿或者成年人相比,从平均水平上来说青少年要体验更多的焦虑和恐惧,并且在学习如何能够抵御恐惧的问题上更为困难。

大脑的不同区域与回路,其成熟速度非常不同。处理恐惧情绪的神经回路——杏仁体——其成熟与发育要早于前额皮质,而后者正是负责理性和决策控制的区域,这意味着青春期的大脑一边儿是恐惧和焦虑功能的显著增强,另一边儿却是冷静理性发展的相对滞后。

你也许要问,如果青春期的孩子焦虑恐惧感显著增强,为何还会有那么多“探险家”“冒险鬼”?看上去这两种特质确实自相矛盾,在某种程度上答案可以归结于大脑里的“奖赏中枢”,它和大脑的“恐惧回路”一样,都是早熟于前额皮质(负责理性决策自我控制的大脑区域)的发育,而正是这个“奖赏中枢”在驱动青少年的冒险行动。这个行为上的矛盾之处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尤其容易受伤,青少年阶段意外伤害三大杀手分别是意外、谋杀和自杀。

大脑部分区域发育延迟对于我们如何思考和处理焦虑带来了很大启发,这暗示着焦虑状态的青少年对心理治疗未必都会有很好的收效,这些心理治疗都旨在教育他们能够抵御恐惧,例如被积极引介给青少年的认知行为疗法。

我们目前掌握的知识也可以让我们重新反思——甚至更多的思考在青少年中间兴起的兴奋类药物的使用状况,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加重焦虑,也让青少年更难于去做他们原本正常发育顺序该做的事情:在恰当的阶段学习如何抵御恐惧。

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我处理过很多带有各种焦虑障碍的成年人,而源头几乎都可以追溯到青春期阶段产生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平淡无奇的童年,因突如其来的青春期焦虑而戛然中止。对大部分孩子来说,这些焦虑无法言喻又出现的莫名奇妙。

当然,不是所有的青春期孩子都会有焦虑障碍,但他们都得到成年前期大约25岁左右,才能通过前额皮质的发育成熟而完全习得调节恐惧的技能。然而,在美国,高达20%的青春期孩子都正在经历着可被诊断的焦虑障碍,譬如广泛性焦虑症或者恐慌症,或许是缘自于基因遗传和环境影响的混合因素。焦虑障碍和危险行为(二者都反应了大脑发育不同部位的时间差)的增长目前相对稳定,我认为生物科学对此的贡献意义重大。

我有一个病人,32岁,男性,回忆在少年时期的社交群体环境中就感到焦虑。“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愉快”,他说,“我甚至觉得好像我和房间里其他人说的不是同一种语言”。这并不是他不喜欢人类群体,而是在群体中进行社交让他感到危险,尽管从理智上他明白根本不是那回事儿。早期他形成的应对自己不适的策略是:酒精。当他喝点酒,他就会放松,也能够走入人群。到现在他的治疗和戒酒已经持续几年了,但仍然会有些许社交焦虑,仍然希望在交际中喝点酒。

当然,我们都体验过焦虑。在某些情况下,焦虑也是一种应对威胁状态的正常情感反应。焦虑障碍的特征就是焦虑的持续存在导致强烈的痛苦,甚至在威胁消退很久以后,仍会干扰安全情境下的正常功能。

我们最近研究发现青春期的孩子会表现出更强的恐惧反应,对学习如何抵抗恐惧感到困难。在一项运用大脑核磁共振技术的研究中,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青春期的孩子看到可怕的面孔时,他们大脑中的杏仁体会比儿童和成年人有夸大的反应。

杏仁体是一个深埋于大脑皮层的区域,对恐惧的评估和反应起着关键作用。它通过向我们的前额皮质发送和接收信息来警告我们有危险,甚至在我们有时间真正思考危险情况之前。想像一下,正在森林远足的你,忽然一条蛇映入眼帘,瞬间肾上腺素激增,那一刹那的恐惧感正是你的杏仁体在行动。然后你定定神再仔细一看,这会儿你的前额皮质开始工作,告诉你那只不过是一段安全的小树枝,

因此,恐惧回路是条双向通道。尽管我们从杏仁体中得到的对恐惧的控制很有限,但我们的前额皮质能够有效的利用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使我们能够更加精确的对所处环境进行危险评估。因为前额皮质是大脑最晚发育成熟的一个区域,所以青春期的孩子调节情绪的能力是比较差的。

恐惧习得是焦虑症和焦虑障碍的核心,其最原始的习得形式是让我们在事件和可能预示危险的特殊线索与环境之间形成关联。举例来说,回到稀树草原,我们能慢慢了解草丛中的沙沙声响或者突然飞起的小鸟都可能是周围有捕食性动物潜伏的信号——抓住这一线索赶紧奔向安全地带。没有这种判断危险信号的本事,我们可能早就已经成了某兽的午餐。

但是一旦先前的危险信号或情境变得安全了,我们还是会重新评估它们,继而开始抑制已经习得的那种恐惧关联。但有焦虑障碍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会在已经没有威胁的环境中依然持续恐惧体验——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焦虑。

我最近接待咨询的另一个病人,23岁,女性,自述在她幼时看完一个关于哮喘的广告之后就开始变的焦虑。“这把我搞的难以置信的忧虑,毫无缘由”,她说,“而且我在看完那个广告不久,就发作了惊恐症”。作为一个青春期后期的年轻人,她开始变的一接近流浪汉就担心的要死,当靠近他们时她就会屏住呼吸,她也清楚“这样太愚蠢了,没有任何意义”。

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塞克尔研究所的心理学教授和导师B.J.Casey, 在儿童、青少年、成年人三种群体中进行了一项关于恐惧习得的研究。被试会看到一张彩色方片,同时听到一段令人憎恶的噪音。彩色方片,作为预先存在的神经刺激,逐渐和一段令人不悦的声音发生关联,从而诱导出一种恐惧反应,就像由这种声音单独引发的(恐惧)一样。Casey博士和她的同事发现,在不同的被试群体之间对于恐惧条件的习得没有什么差异。

但是,当Casey博士训练这些被试去刻意忘记彩色方片和噪音之间的关联时——一种被称为恐惧消退的过程——差异发生了。在恐惧消退训练过程中,被试会反复看到彩色方片,但是没有噪音伴随。彩色方片,也就是已知的条件性刺激物,逐渐会失去它诱导恐惧反应的能力。Casey博士发现和儿童与成年人相比,青春期孩子在“刻意忘记”彩色方片和噪音之间联系的训练上更为困难。

事实上,青春期的孩子对某些曾让人厌恶但现已变得中性且“安全”的东西的关联线索认知是很有困难的。设想把青春期当作一个年轻人发展更高自主性的探索阶段,那么显著增强的恐惧感和对威胁性情境的记忆就是具有适应性的,并将赋予其更多的生存优势。其实,人类大脑中杏仁体和前额皮质的发育时间差在整个哺乳动物中都存在,也许这也是一种进化优势。关于青春期焦虑症神经发育基础的新理解,对我们应如何处理焦虑障碍也蕴含着重大意义。针对焦虑障碍所采取的应用最广泛并有实证支持的治疗方式之一就是认知行为疗法——在安全环境中不断重复体验一个恐吓刺激物从而进行阻断(恐惧)习得。举个例子,如果你害怕蜘蛛,(在这种疗法中)你会被安置在一个没有什么可怕后果的空间里,学习逐渐和蜘蛛能共处一室,从而慢慢治愈你的蜘蛛恐惧症。吊诡的是青春期的孩子逐渐增加的焦虑障碍的风险,部分原因即是在成功抑制恐惧关联方面受的能力受损,但(对恐惧关联习得所进行的)脱敏治疗例如上述的认知行为疗法对他们并没有太好的效果,原因也恰恰是因为这种能力的受损。

这也提出了一个巨大的临床挑战,年轻人通常都是冒险家,更易于暴露在伤害之中,这是他们行为的直接后果,更不用说那些经历过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恐怖的人或者在Newtown和Aurora的大规模枪击事件的亲历者(译者注:去年美国两起恶性大规模枪击事件)。他们中的很多人会持续性的表现出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从本质上来这说也是一种恐惧习得方式。现在我们有很充分的理由认为单纯的暴露疗法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好的治疗方式。最近一个关于儿童与患有焦虑障碍的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只有55%到60%的被试对单纯使用认知行为疗法或者单纯抗抑郁药物有效,但是81%的被试对这两种疗法的联合使用有效。另一项研究中,有初步证据表明和儿童与成年人相比,认知行为疗法对青春期的孩子的收效不佳。

这并不是说认知疗法对青少年完全无效,但是因为他们在如何抵御恐惧的学习中相对困难,所以这种疗法在单独使用的情况下也许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

还有些潜在因素会困扰我们的焦虑少年们:精神兴奋类药物比如利他林( Ritalin)、阿得拉(Adderall)的使用迅速升温。理论上,兴奋类药物能够对患有焦虑症的青少年一般发育轨迹产生一个抑制效果。

根据IMS健康机构的医疗保健数据,从2002年到2012年十年间兴奋类药物的处方销售增加了五倍还多。这不由得让人们暗自担心,因为众所周知无论人类还是动物研究都表明兴奋类药物能够提升习得尤其是恐惧条件的习得能力。兴奋类药物,就像情绪化体验,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近亲——在大脑中的分泌,加快记忆形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轻易忘记钥匙放哪儿了,但绝对不会忘记被突然袭击时的细节,因为有情绪参与。

或许我们对兴奋类药物不加选择的使用损害了青少年们抑制恐惧习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本来就是正常发育中的一部分——同时也让他们更加的害怕成年人?兴奋类药物确实会提高曾遭受意外伤害的青少年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风险吗?说真的,我们也没有头绪。

但是我们非常清楚:青春期的孩子绝对不是无忧无虑的充满好奇的探险王和冒险家,他们对焦虑有着罕见的脆弱,对学习如何不害怕陌生路人也会非常困难。父母必须认识到青春期焦虑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尽量安慰孩子——以及你们自己——提醒孩子们成长总会到来,难过的阶段很快就会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5#
发表于 14-11-10 21:03:20 | 只看该作者

RE: 【转贴专帖】如何融入群体?两岁大的小朋友已经比黑猩猩更有心机了……

转自:译言
译者:冷门的少年
链接:http://article.yeeyan.org/view/87414/431465

(原标题:小孩子会模仿同伴求加入,大猩猩才不会呢)
翻译自:http://www.psychologicalscience.org/index.php/news/releases/human-toddlers-copy-their-peers-to-fit-in-but-apes-dont.html

对于咱们人类来说,无论是在游乐场里玩耍的小屁孩,还是在会议室里正襟危坐开会的大人,都能够通过模仿身边同伴的动作、遵从群体中其他人的举止规范等方式,融入群体。最近一项研究显示,两岁大的人类儿童就已经学会这一套了,但是黑猩猩和红毛猩猩愣是学不会。

“‘遵从’(conformity)是人类具有社会性的一个基础特征。个体‘遵从’与否,区别了其是属于某个群体(in-group)还是游离于某个群体(out-group),‘遵从’有助于协调群体间关系,有利于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这一物种的典型标志。”主要研究者、德国耶拿大学和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心理学家Daniel Haun介绍说。

“首先,我想强调一点的是,‘遵从’并非总是好事。不同情境下,‘遵从’可能会给个人或群体带来好处(比如鬼子来扫荡了,大家都躲在藏身地窖里不吭气儿),也可能会带来坏处(比如纳粹上台了,大家都听元首的话,指哪儿打哪儿)。不过,无论如何,‘遵从’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种很常见现象,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不能没了‘遵从’,”Haun解释道,“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两岁大的人类儿童就已经学会遵从他人了,但是黑猩猩和红毛猩猩就是学不会‘遵从’。”

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心理科学》期刊上,其创新之处就在于直接比较了人类和猿类亲戚在‘遵从’这个概念上的区别,并发现只有人类才会暂时克制个人的偏好以求融入群体。

Haun等的早期工作表明,在学习新事物时,人类儿童和黑猩猩都会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即依据群体里大多数人的意见行事,当个体对新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那么这种“集体智慧”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其它研究表明,某些时候,即使个体对新事物非常了解(而集体可能对新事物缺乏知识),成年人类仍然会服从集体的决定(哪怕这个决定是有问题的),这样他们就不会与整个集体格格不入,这种有异见而保持沉默的行为,被称为“规范遵从”(normative conformity)。

为了知道人类儿童和其它猿类是否也会表现出“规范遵从”,Haun等招募了18名两岁大的人类儿童、12只黑猩猩、以及12只红毛猩猩,开展了一项“奖励任务”实验。

研究者向每一名被试(或者猴子)展示了一个神奇的盒子,这个盒子有三个分区(e.g., 红、绿、蓝),每个分区顶盖上都有一个洞,被试可以将小球扔进任意一个洞里,但是只有当小球掉进某一个特定分区(e.g., 红色)的洞里时,才有奖励品掉出来,比如花生、巧克力等(猿类都喜欢花生,小孩子都喜欢巧克力)。

等到被试对这个盒子熟悉以后,研究者又让被试在一旁观看其它三个同伴对这个盒子的动作。实际上,研究者已经事先训练过了这三个同伴,让他们只会把小球扔进另一个特定分区(e.g., 蓝色)的洞里。

接着,研究者对调了旁观的顺序:这次由被试选择将小球扔进某一个分区的洞里,而其它三个同伴在一旁观看。

结果显示,如果你是一个人类小孩,那么你更有可能遵从“群体规范”,将自己的行为调整到与群体行为一致,即把小球扔进错误的洞里(哪怕你知道正确的洞)——事实上,超过一半的人类小孩都这么做了;相反地,如果你是一只黑猩猩(或者红毛猩猩),那么你更有可能坚持“做自己”,不理睬群体的选择,而是将小球扔进正确的洞里——事实上,几乎所有黑猩猩或者红毛猩猩都这样做了。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者调查了72名两岁大的儿童,发现相比起一个人的时候,儿童在有别的同伴在场情况下,更容易改变自己的选择。而且,有趣的是,在场同伴的数量并不影响这种“遵从”效应,换句话说,无论是当着一个小伙伴的面,还是当着一打小伙伴的面,儿童都一样容易改变心意。

这种在两岁大儿童身上发现的、明显的“遵从”效应,提示了人类“融入群体”的动机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

“两岁大的小孩子就知道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迎合群体、避免被群体孤立,这个发现太令人吃惊了!”Haun表示,“我们未来研究将关注其它环境因素,例如制度化的学校管理、不同的抚养经历等,是否会对儿童的‘遵从’倾向产生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4 01: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