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jenny19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我的心理治疗(主贴后续更新)

[复制链接]
46#
发表于 10-12-27 12:17:2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我羡慕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10-12-28 09:28:23 | 只看该作者
能感觉到,楼主的教养和学养都很好,一定受过良好的家庭熏陶,文笔也非同一般。特别佩服!
在现实里我能看到,人的快乐和学历知识没有关系,和心有关系,如果心没有伤到,就很容易得到快乐。如果心是残缺的, ...
法国梧桐 发表于 10-12-26 12:42

当你说良好的家庭熏陶时,我觉得有些愣神。事实上,由于我父母没有接受较长的教育,所以他们非常愿意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所以在这方面他们无怨无悔地支持,也因为本身条件的限制,所以他们对我的学业选择都是放任的,即读什么大学,是否考研,考哪个学校和专业。所以,我就在自己错误的指导下,一路读下去,大部分的选择都是基于安全感的考虑。其实我早已发现了自己性格中的一些极端不良的因素,因为它们在我整个高中大学期间都形影不离。概括起来说,就是永远活在明天和未来,总在期待某些好事发生,因为有了期待,所以才能勉强活在今天(今天对我来说大部分时候是难忍的)。

这些文字都是我发自内心写的,可以说,一年多以前,我肯定写不出这些,不是因为什么文笔,而是因为没有这样一种心态和对问题的理解。

前段时间,我也参与到别人的帖子中去,可现在我明白一点,除了分享自己,我做不了什么(这句话是借用自论坛朋友“月小小”的),如果有人能够从我的经历中获得什么,我会很高兴。

梧桐,你知道你在贴里的这种感激有多重要吗?(不是对我的重要,而是对产生感激的这个人的重要)。我就是在很多的感恩中,有了一些成长。在对各种善知识的感激中,我开始摆脱了过往的种种偏见。因为我对露易丝海的感激(可以看我第一页的帖子,我真的是非常激动地感谢她),所以我愿意去了解她,在了解她的过程中,我又认识了许多其他的优秀作者,就这样一个个地去认识,然后看一些书,懂得一点什么。我不管作品是关于哪个宗教的,只要我觉得与之有共鸣,我就愿意看。而在以前,我错误地将基督教视为一神教,对其反感,但我现在发现圣经中其实真有挖掘不完的宝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10-12-28 09:29:2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我羡慕你!
zjcczj132 发表于 10-12-27 12:17


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10-12-28 18:0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enny1982 于 10-12-28 18:04 编辑

我们要知道,避免受伤是正常的反应。为什么要让别人剥削你打击你?因此为了不让自己受伤,你保护自己,你开始建立防卫与藩篱。你在自己周围造了一道墙,不让自己开放及接纳,因此你也无法去探索及扩大你的感觉。
---克里希那穆提

    因为我们不要某种感觉或情况,比如我们不想被别人指责、说闲话或者责怪,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做某些容易导致这些结果的事情,以为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我们根据惯性思考,编制出一张不能做什么以及应该做什么的行事清单,比如:

因为坦率说出别人犯的错误,别人不高兴,反过来辱骂我,我觉得不好受,所以我以后不再做这样的事,随他们去错吧;
我上一份工作令我倍感压力,心情极度不好,所以我决定不去做同类型的工作了;
大家都说人必须改变自己来适应社会,所以我应该尽量投上司所好,吹嘘拍马,而不要说出内心所想,与上司观点不符的意见;
因为我做某份自己有热情的工作,肯定会导致父母的强烈不满,他们会不断指责我,让我难受、生气,所以我还是打消去做那份工作的念头为好;
与别人相处时,如果没话可说,我就会觉得尴尬(这也是我不想要的感觉),觉得自己不擅长人际关系,所以我最好事先准备一些话题,来应付这种场面;
因为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有许多未知情况,我不习惯未知和不确定性,那会让我觉得不安全、不舒服,所以我宁愿待在家里,即使我要做的事无法在这个地方开展;
        ……
    总体来说,这里的显意识观点是:因为某某事曾经/可能导致某种情况(指的是我被辱骂、欺负、指责,或我损失了什么),令我产生不好的感觉(不安、沮丧、焦虑、失望、愤怒等);我不喜欢也不愿意面对这些情绪和感觉,所以我最好远离某某事,将它们排除在我的生活之外,我绝不会傻到主动去做那些事。

    讽刺的是,那些不好的情绪和感觉不会走,它们只是暂时被压制了,它们化身为隐形“魔鬼”,一到某种情况呈现,它们就附身于我们(我们就不是我们了,而暂时是这个魔鬼了),不断地吸收同类型的负面情绪,将我们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这种时候,我们根本无法产生上一段文字所述的那种有意识观点,因为我们已经被无意识控制了。所以,我们继续不安着,沮丧着,焦虑着,失望着,愤怒着。

    抑郁期间,大部分时候我们都被无意识控制着。等略微清醒时,我们就不免抱怨,自己无法控制强迫性思考和情绪。其实控制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就因为我们在有些意识的时候想要控制负面情绪,才导致无意识负面状态频频发生。原因就是,与“敌”作战,不是光说这个敌人真讨厌,最好让我不要见到他,或者我要打倒他就可以了事的。如果我们不了解他,他就会打败我们;如果我们打开了愿意去了解他(各种负面情绪)的心门,我们反而会化敌为友,所有的情绪都会为我们所用。

    当我们理解了自己的负面情绪之后,我们渐渐就不怕这些情绪了;因为我们不怕它们了,它们反而觉得无趣,就不太来找我们了。也因为不再害怕产生这样的情绪和感觉,所以渐渐地,我们的行动就会发自内心,不管它会招致什么结果,我们都有能力面对随着结果而来的所有情绪,所以原本可怕的事情就不可怕了。
        
    我的“应该和不应该”行事列表上仍然有不少项目存留,我离无所畏惧的状态,还有非常漫长的道路要走,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行走。

    目前,我总体处于平和的状态,但是存在一种缺乏强烈感受(主要是指热情)的情况。相对强烈的感受是容易感动和流眼泪,据我估算,这两年所流的眼泪在数量上早已超过自己在过去所有岁月中所流的全部眼泪。这一情况与米兰骆驼刺有些像,她说过好多次出情绪和大哭的治疗经历。可能眼泪也有个年均值,过去被我刻意压制着不流的眼泪,最近来了个总爆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10-12-30 15:37:4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是套子里的人吗,什么套子看似“好看”,就钻进去?

    我们口中常说的美,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说,这衣服很美,究竟什么意思?

    以我个人为例。我在几种情况下,会说衣服美丽。一,尽管我看不出这衣服哪里好看,但是出于礼貌,我会告诉别人衣服是漂亮的。二,我认为衣服搭配得比较符合某种美学观点(模糊的陈腐概念,比如黑白经典配,比如看着不突兀(所谓突兀又是另一个概念,如大红大绿配之类的)),我会这么说。

    而真实情况是,我根本觉知不到别人身上的衣服是好看,还是不好看。所以,与朋友逛街时,当她们询问我的意见和建议时,我通常是随机选择的,或偶尔观察一下她们本人已经持有的某些观点(通过表情和言语),然后给个回答。所以我认为自己对于时尚是一窍不通的,对于给出这些意见也很是烦恼。可现在想来,难道别人真的知道衣服美还是不美,还是他们也只不过跟着某种概念(时尚杂志和专家的观点)在判断美或不美?到底一件衣服好看意味着什么?这是非常主观的一个问题,可是为什么还要征询其他人的意见?

    最奇怪的是,我给出了意见,往往她们会觉得自己还是不喜欢,于是便继续挑选。或许是我给出的结论过于肤浅,因为我只是粗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会具体阐述为什么这件衣服很美。另有一个因素,我一向是以对逛街买衣服和时尚潮流没有兴趣的角色存在,所以她们深知从我这里得不到“专业”的建议,所以只是礼貌性地问我而已,并非真的在乎我的观点。

    如果再探讨下去,问题就更有趣了,如果一个人身上带有某种“时尚人士”的特质,那么她给出的意见分量就完全不同了。买衣服的人穿上一套自己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的衣服,然后给那位时尚人士一看;那时尚人士眼睛一亮,连声称赞。然后买衣服者或对着镜子越看越美,或觉得时尚人士的眼光总比自己精准,于是买下这套衣服。这种情形简直是司空见惯,所以各种专家也层出不穷,指点我们人生各个方面。而这些专业人士的意见是否真的“正确”呢?拿什么来衡量呢?买了新衣服的人第二天去见同事,同事们纷纷赞美她眼光好,会挑衣服,也有少数几个人说这衣服不好看。总体比较而言,认为衣服好看的人数远大于持反对意见者,此人深感欣慰,同时也深觉时尚人士的高明。我们眼光一转,来到认为这些衣服美的同事家中,只见她们的茶几上放着一堆时尚杂志,上面的专家不是此前那位时尚人士,就是她的老师或徒弟,亦或是持有同样审美观念之人。书上每一套服饰都有美的诠释:黑白经典搭配,附精美手链,体现时尚典雅气质……。于是服装美的概念由此形成,大家不用再自己探索和感受,一个劲地往美的套子里钻就是了,这样绝不会出错,绝对会赢得大部分人的好评。

    看多了时尚杂志的人,俨然自己也成了“时尚权威”,他们在网络上各立山头,互相批判,他们激烈维护自己的观念,力图将其他的时尚观点和阵营“拍死”。我很迷惑,他们究竟是真的感受到了衣服那种鲜活和美丽,还是迷失在审美概念之中,乃至于将这种观念视为自己身份的一部分了?

    现在我必须承认,自己不知道衣服真正的美在哪里?除非我真的有了强烈的感受,感受到了它的美;否则无论我看多少时尚杂志,我都只是在累积概念,然后按照概念装扮自己,并声称我知道什么是美。但真实情况就是,其实我不知道。为了现实,我可能会假装某些衣服是美的,然后将它们套在身上;但是在内心里,我对它们没有任何感觉,哪怕我用各种美丽的语言文字来描述身上的衣服,乃至于将别人都说服了,在内心这个层面上,一切都没有改变。我对物质美的感受非常黯淡,只有概念上的理解,而没有心灵上的感应。相对来说,我对各种活生生的人和事件,更容易产生共鸣。然而,那是不够的,远远不够的,如果我无法在静止的物体上感受到美,那就证明我还没有发现自己内心的美。如何摆脱概念,强烈的真、善、美的感受究竟如何降临?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11-1-3 11:0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enny1982 于 11-1-3 11:14 编辑

真正的沟通

      要真正地沟通,就要理解对方。理解别人说什么,除了在可能的情况下关注对方的表情、姿态、动作外,还要洞穿概念以及概念串联成的句子背后(我爱苹果,我是概念,爱是概念,苹果是概念。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内在含义未必相同。A爱苹果,是因为苹果是她母亲最爱,苹果让她想起了母亲的温暖。B爱苹果,单纯因为苹果好吃),对方想要真实表达的意思。否则,沟通就是无效的,我就是带着面具,根据过往老旧的知识在应对一个崭新的人和情境。

    与别人沟通,切忌时时记住我的存在,而应该敞开空间,让对方充分倾诉和表达。忘记自己的历史和观念,去充分体验对方的苦乐,真正的沟通才会产生。

    在沟通过程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不懂的人,说各种各样的术语,只能反映出:他或许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知识,或许是他不了解怎样与别人真正沟通。真正的沟通是,与对方融为一体,忘记自己,充分地站在对方角度,感受他的感受,洞察他所说的话真正的含义而非字面意思。在洞察之后,你要基于他的角度,给出建议,如果他采用的语言平实简单,那么你就改变自己的语言风格,采用易懂的语言与之沟通,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出口成章的尽是些深奥的术语。在给出建议,举例子的时候,最好的例子,就是与对方有关的例子,而非与自己有关的内容,这样对方一听便可了解。例子、比喻是非常好的沟通工具,可以加深相互的理解。

    冷静地构思出自己的建议,再仔细审查,里面究竟是不是有“我”的影子存在,是否有着某种想要表现自己特殊性的隐藏情绪,如果有,那么这样的建议就不要给出去。带着私心的建议,是没有品质的,也无法真的给对方什么有用的启发。

    总体来说,理解对方是重中之重,理解对方能够接受怎样的语言方式,理解自己与对方表达方式上的差异,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医生,如果和一个对医学术语一窍不通的病人交谈,满口尽是含义复杂的抽象术语,这种沟通就不会有效,两人之间就永远隔着一道鸿沟。或许医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知识,只是他没有意识到沟通语言方式的重要性。医术固然重要,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也同样重要。这涉及到病人疗愈的信心,及其对医生的配合。医生与病人的心紧密靠近,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治疗的效果。

    语言层面上,是不是有些时候,大家根本尚未理解对方的真实意思,就因为对“概念”的误解,而争吵起来?因为大家如此依赖言语,忽略了个人表情、情绪、姿态所传达的信息,所以语言就成为了沟通关系的主要内容。事实上,全心全意地倾听,才是和谐/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


    比如内地的窝心,和台湾的窝心,就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前者的定义:受到委屈或侮辱后不能表白或发泄而心中苦闷;后者的定义:台湾方言中,窝心是指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的令人愉快的感觉。如果一个人能够全观对方的语言、表情、姿势、情绪和气场,那么假如语言上存在迷惑之处,也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不轻易下某种结论,而是采取某些手段来验证某种猜测。


    比如,当台湾人对内地人说:“你的态度让我很窝心。”前情是内地人非常热心地招待台湾人,如果内地人完全依赖语言(概念)的话,那么他尽管困惑,但还是相信了对方的这种“以怨报德”的态度,出于礼貌,他没有说任何话,但是内心里他感到委屈极了。但若是一个清醒的人,他会看到对方感激的表情和姿态,即便在语言上,他会感到困惑,但是他会求证,于是他开玩笑地询问:“窝心是?我很少听到这种说法呢。”于是,这样大家才发现,两地不同的文化赋予了“窝心”完全不同的含义;了解这一点后,两人之间就不会存在任何误解。




我正走在探索人际沟通的路上,挑战很多,只有一个个,慢慢面对,慢慢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11-1-5 09:33:1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呀,我个人觉得,看你的帖子,不如看你的签名更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11-1-5 10:19:5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呀,我个人觉得,看你的帖子,不如看你的签名更有意义.......
放飞郁闷 发表于 11-1-5 09:33

坦白地和你说,看到你的回帖,我觉得有一丝不满,当然我很快觉察到了,我本不打算说这些话,但你是版主,那么有些话就不得不说。

你这样的行为在打击网友发帖的积极性,尽管我并没有受到打击,我仍然希望提醒你这一点。因为我的身心健康已经恢复到一定程度,所以并没有什么难过。但是,如果发帖的人还处于比较糟糕的状态的话,你是否想过版主对他会产生的影响?

我发自内心写的长贴,你说不如看“去爱”两个字更有意义。你有没有想过这句话,代表何种意义?如果抑郁病人真的知道什么叫爱自己和爱别人的话,我们还会那么痛苦吗?我们还会看那么多书,找那么多心理医生吗?

如果看“去爱”两个字就能够让人受到极大的启发,让抑郁的朋友知道了怎么爱自己,怎么爱周围的人,怎么摆脱痛苦。那我很愿意每天带着这样一个签名,灌灌水,发发表情,帮助大家解脱痛苦。

你尽管不曾抑郁,但是亲人有抑郁,而且已经在论坛里呆了那么久,那么你就该多少了解一点抑郁是什么。在表达个人观点的时候,请仔细想想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如果你认真看了我的“真正的沟通”那一贴,你就不会这样说了】

我对事不对人,希望上述那段话不会影响你的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11-1-6 15:00:07 | 只看该作者
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做真正的自己。
你的行为是一个榜样
这就是爱自己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11-1-8 10:38:45 | 只看该作者
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做真正的自己。
你的行为是一个榜样
这就是爱自己的表现
zjcczj132 发表于 11-1-6 15:00


我压抑自己太久,终于发现爱自己如此重要也如此的难。我的理性能力远胜过感性能力,某些正向感受(快乐、兴奋、兴致勃勃等)在我身上还没有苏醒,但已经有了一些进步。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容易流眼泪。让我非常震惊的是,在电视上看到何炅和李湘流着泪合唱的时候,我也禁不住鼻子一酸;而且明知道电视剧里的情景是虚构的,我看到里面的人物非常悲伤,马上就有了眼泪。我突然发现,其实每个人都很苦,或者说曾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11-1-8 10:39:3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助人
        
     真正想要了解以及追求道的人并不多,大多数的人只想过一种比较快乐、安全的生活,只想要解决表层的生活问题,而不关注人生意义这样的问题。改变自己容易,改变别人难。佛陀和菩萨能够智慧地创造情境来促使寻求真理之人成长,但前提仍然是对方的意愿。所以,对于没有这个意愿的人,即便老师想要教导他变得成熟,也很难有好的效果。因为只有学生准备好了,老师才会出现,或者才能起到作用。而对于尚未开悟,对于真相一知半解甚至连边都没有摸到的人来说,想要帮助别人的想法和行动,往往会陷入小我的陷阱之中,与类似“我乐于助人”、“我很善良”这样的个人形象产生了认同。事实上,佛和菩萨只是自然地、智慧地去想、去行、去做,而没有那种我要帮助谁的观念存在,他们心中没有助人这样的观念存在,因为他们只是按照真理去做,他们只是活出道的所有特质而已(其实,他们就是道)。所以他们帮助了人,也不曾觉得自己帮助过任何人。往往,这种无痕迹的帮助,会给对方带来极大的信任和力量,使对方发现蕴涵于自身的那股无边无际的信心和力量。

     所以,除非你看到对方有强烈的心灵成长的意愿,除非你能清晰地看清真相,你才可能用一种暂时可能伤人的方式来提醒对方,否则不如缄默。因为前面两个条件缺少了任何一个,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没有助益的伤害。可见,大部分时候,我们不要用言语、行为去令别人受伤,去指责别人的过失,评价别人的行为。如果你有这样的冲动,问问自己,我真的知道什么是真相吗,即便我知道真相,这种方式会令他有所成长吗?他现在能够听进去我这些话语吗,还是这会使得他更愤怒或更自责,陷入强迫性负面联想中去?

     在还没有能力的时候,先度自己;助人需要能力和时机,在自己条件不具足的时候,老是想着要帮助别人,请小心,这可能是小我的陷阱,因为它给“助人者”盖上光晕,使得你不顾一切扑上前去,与之认同,因为你相信你是个乐于助人的人,你很有价值。当然,情绪上的同情,和语言上的关怀,使用起来相对安全无害,但切忌吹捧,真正的支持绝非夸张绚丽的吹捧言语,这无异于助长对方对某种身份的认同。至于“忠言逆耳利于行”,不是每个人都可奉行的。这么做需要条件:真正的利他(无我)、言语客观(即符合真相)、对方接受的意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11-1-8 12:54:02 | 只看该作者
去爱,虽然只有两个字,但意义博大,不然你也不会作为你的签名,对吧,呵呵,很高兴你能说的这么详细,受益匪浅,并不是说对抑郁的人不了解,因为我知道,更多的病友,内心其实都渴望别人能像看待一个正常人一样看待自己,而不带任何歧视或者怜悯的色彩,大家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种心理上的尊重,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不是吗?呵呵。

帮助病友,而不要让自己再深陷其中,这话你一定能理解,对吧,所以返回来再看你说的话,有没有觉得,你说你压抑了太久,其原因是什么呢?呵呵,帮助病友们,把他们当成正常的人来尊重,从心理来鼓励和帮助他们,有时候,千言万语浓缩起来,就是那么几个字,呵呵对吧。

感谢你的热情和理解,也谢谢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让我非常感动,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11-1-8 12:5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11-1-10 17:38: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分享,值得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11-1-13 11:01:18 | 只看该作者

放飞郁闷 发表于 11-1-8 1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13 13: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