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450酶与药物相互作用(一)
发表时间:2008-03-13发表者:余金龙 (访问人次:351)
药物联用现状:越来越普遍
如美国对双相障碍的治疗:The use of three or more medications increased from 3.3% in the 1970s to 9.3% in the early 1980s ,34.9% in the late 1980s ,43.8% in the early 1990s.
昨天有一个医学生向我咨询关于治疗的问题,他自己也是一位双相障碍患者,他目前联用3种抗抑郁药(喜普妙、赛乐特和瑞米隆),还有3种情感稳定剂。导致这种不合理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换药不彻底,常常是换药过程中病情好转,于是换药过程停止,新药不再加,旧药不再减;随着病情反复波动,于是服药品种越来越多。
2、合理药物联用是必要的:
有一本关于精神药物联用的参考书,其中有这样一名话:The best clinicians—those sought out as tertiary referral sources,or experts used for consultation—often practice polypharmacy.Those who do it expertly are leaders in their field .可见药物联用之重要。
3、重视药物相互作用:
我国已有西药制剂和中药制剂各5000余种,西药处方药3200多种,联用方式2.8×1015。精神科常用药物也有100余种,必须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何谓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由于药物之间或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原有的理化性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或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改变了药物的药理效应和毒性作用。
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一种药物影响另一种药物与受体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改变后者的药理效应。如硝基安定单独用药过量极少发生死亡,但是若与酒类或巴比妥类合用,却大大提高了死亡率。如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增压效应。
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即一种药物使另一种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另一种药物的血浆浓度,进而改变其作用强度。
绝大多数精神药物的相互作用发生在代谢阶段,且通常与P-450酶活性改变有关。P-450酶系统主要位于肝脏,参预药物的分解和代谢。
5、关于羟化作用:
许多精神药物经羟化作用分解,羟化作用是药物分解的“限速步骤”,而羟化作用受P-450酶催化,当P-450酶受到抑制或诱导时,所有通过该酶分解的药物的代谢速度都会受到影响。
6、酶的抑制:
酶的抑制是指它的作用受到阻断或减慢,通常在首次服药后就可出现(停止是滞后的),常常是由于两种或多种药物竟争同一种酶,其临床意义取决于药物浓度升高的水平。
7、酶的诱导:
酶的诱导作用在首次服药后2天内就可出现(开始是滞后的),常常是由于药物或底物导致酶的合成增加或活性增强。
8、药物相互作用作用后果:
协同作用:1+1=2或1+1=3;
拮抗作用:1+1<1。
9、重要的相关知识:
n3A3/4与2D6分别占所有P-450酶1相代谢的50%和30%。
n临床上最常见的P-450酶抑制剂是抗抑郁药:氟西汀、丁胺苯丙酮、尼法唑酮、帕罗西汀、氟伏沙明等。
n2D6有遗传多态性,约10%至20%人群缺乏2D6,亚洲人达15%。这可能是有少部分病人服用SSRI出现明显副作用的原因。
n如果抑制同一种P-450酶的几种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导致明显的临床反应。
n临床上最常见的、作用最强的P-450酶诱导剂是卡马西平。
n吸烟诱导1A2,降低氯氮平、氟伏沙明、氟哌啶醇、丙咪嗪、奥氮平、氨茶碱等浓度。
n雌激素和口服避孕药主要经3A4代谢,3A4的明显诱导剂(如卡马西平和拉莫三嗪),可能会导致激素替代治疗和口服避孕的失败。
n酶的相互作用给药时比较容易想到,但在停药时往往容易忽视,如停卡马西平,可导致有些未停用药物的血浓度升高。
10、p-450酶的交互作用的后果:
⑴使临床表现复杂化;
⑵对于治疗指数窄的药物(如TCAs、抗心律失常药,止痛药),有时会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如五羟色胺综合征,死亡率是11%);
⑶加重经济负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