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亲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或许你们也不是病人,但是我们可以谈谈受伤的大多数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09-5-15 10:23:27 | 只看该作者
亲亲:你不必一一回复,太麻烦了。你上面这一篇总结得非常好,特别是那‘三个阶段’理论。另外关于父母应当引导孩子倾诉的问题,对我也很有帮助。在有些家庭里,还不完全是孩子不懂得倾诉的问题,是孩子不敢倾诉。或 ...
blackeye 发表于 09-5-14 20:50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09-5-15 16:19: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lackeye 于 09-5-15 08:20 编辑

59# 亲亲

“不做”只是因为“不想做”。

于是很多孩子所拥有的事实就是——他们拥有很好的“表述能力”却不一定拥有很好的“沟通交际能力”。他们看上去很内向害羞不过是因为他们“不想做能看上去外向大胆的事情”。

我总是以为我知道的东西别人就都应该知道。
还有比如说我总以为我所拥有的知识并不是“知识”而应该是“常识”。
------------------------------------------------------------------

亲亲:你写的这些条是自闭症的专业书籍里都会提到的,但是你的描写让它们有血有肉,比专业书好懂多了,有让人茅塞顿开之感。你好像是跳出了自己,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自己,这是不是说,你已经破茧而出了呢?你是怎么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的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09-5-15 17:33:27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恋爱情节可以策划么?只是想交流下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09-5-15 23:01:46 | 只看该作者
我上小学,近视眼,个子又高,做在后排
两眼茫然看着老师,不知道老师说着什么
上中学,配眼镜,能看到黑板,看着老师,思绪万千,一点也没听进去
但是,学习非常好
什么原因?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09-5-16 08:15:49 | 只看该作者

困难的无法理解的游戏



关于游戏这个话题我原先是计划排在第五位来谈论的。但是几天前“阳光”开设了一个“乐园”板块。关于“乐园”两个字的记忆,对于我来说是相当美好的,“与非门”这个乐队曾经写过一首歌《乐园》,对于我来说无论曲调和音色都是非常优秀的。当然很少有人会喜欢上这个听上去都有些怪异的歌曲。不过这首歌能带给我脑海中非常温暖愉快的画面感:比如说,一张藤椅,粉红色粉蓝色的鲜花,充斥着温馨甜味的空气。总之非常宁静而美好。就好像平静时刻的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所居住的环境一样。

可是网站上的“乐园”却不是我能理解的。这是一个游戏。Lackforsure邀请我进入了这个游戏。在之前我还因为朋友的要求加入了“开心网”,之前似乎有个同样很类似的网站叫做“校内网”。我觉得无法理解的是这些“角色扮演”的虚拟游戏究竟有什么有趣儿的地方,以至于我身边的朋友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把×××给卖了”,或者“你把车位给我啊!”或者“我送给你了一辆车”等等。
太奇怪了!把人买过来卖过去,买实际上不存在的、图片上看上起也很粗劣的车辆到底有什么好玩的!还有其它的各种游戏,总之我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对这种奇怪的事情这么痴迷!总是不时地有朋友要求我加他为朋友来参加什么小活动,但是我总是把这些事情忘得一干二净,连怎么操作显示屏上的几个按纽也搞不清楚。即使有人详细跟我讲解了我也总是忘记。
看到裙子姐姐和这么多人成为了“朋友”我甚至感受到了混乱和惊悚——如果我出于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半个月都不敢上网了。

我不相信这种情况只有发生在我身上。从小开始理解同伴的游戏行为对于我来说是那么困难!我想至少还有别的孩子跟我一样有想同的困难?

小时候我总是对“拉帮结派”觉得很莫明其妙。很多程度上我无法发现这样的“拉帮结派”的行为,当别人告诉我的时候我就会非常不解——这样明明好好的,为什么他们非得这样做?这样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好处了吗?他们能在这些行为中获得什么愉快感吗?
太难理解了!而当我终于理清这些“帮派”时,我发现我已经被所有人排斥在外了。

比如上文我说过,托儿所的时候,孩子们总是拉着手围成一个圈然后转圈。接下来他们会纷纷瘫倒在地上,咯咯地笑个不停。这个时候我往往是冷眼地坐在一边,对于我来说,我很难理解“游戏”和“现实”的区别。我总是在游戏和现实中,将行为保持一致。
比如说在现实中我不太喜欢那个人、那么在游戏中我也必定表现出不太喜欢那个人。
而我也会用现实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游戏,所以我对于拉着手转圈这一类“奇怪”的事情总是不能理解。
孩子们开始玩扮家家,或者在小学的一段时间内总是玩“姐姐弟弟”或者“哥哥妹妹”的游戏。好奇怪!为什么要有哥哥或者弟弟?真是太奇怪了!他们怎么能够让一个人成为他的哥哥或者弟弟!

在幼稚园里,一段委屈的记忆一直困扰着我。那个时候我们大三班的一群孩子一直在教室和卧室前的空地上玩耍。我想弄明白他们究竟在玩些什么,可是总归是不得而知!于是我回到了教室门口,蹲着。
可是老师对于我这个总是不和别人玩耍的“坏孩子”终于忍无可忍了,她站起来,把我拉起来,然后推到了玩耍的孩子中间。我惊慌又害怕、然后是委屈。
我想我傻呆呆的一定在中间站了很久。

但是幸好虽然我对这类团体协作的复杂游戏很不上手,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我却能够参加几个简单的体育运动——很不可思议是吗?即使我差不多从小到大体育都没有及格过,但是让我能参与到其它孩子中间的真是是“体育运动”!
体育课上,老师要求每个人都能动起来。有些孩子会坐在操场上的栏杆上,老师会把所有孩子都赶下去玩,说:“不要像麻雀停在电线上一样!”
在我还上幼稚园的时候,我父母给我买来了儿童用的羽毛拍,还有跳绳,还有沙包。每天早上和晚上我都花大量时间在学习使用这些体育用品上。我学会了怎样接球——尽管接得不怎样。我还学会了怎样连续地跳绳——尽管我还不会连续地走楼梯。我学会了怎样把沙包投掷到远处——尽管我总是害怕我的两个胳膊会不会粗细不一致。
在初中的时候,我甚至还学会了踢毽子——我想恐怕现在很多活泼擅长交际的孩子们中也未必会这样的古老的游戏。

在体育课上必须玩这类游戏的时候,我就会参与到一些游戏当中。比如说后来很流行的“跨跨儿”。很简单:向前跨(N)步的孩子单脚去抓向前跨(N+1)步的孩子。初中的时候,孩子们会围成一个圈互相把毽子踢向对方而不让毽子掉下来。

我喜欢这类有明确规则,规则又很简单的游戏。不需要跟别的孩子“协作”或者“商量”什么,也不是需要随时改变活动方式。游戏目的也很明确——健身。这多么好理解!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无法参与一些“带有感情因素的社会性”活动的根本就是他们无法理解其它孩子在做的行为的意义和背后的联系。

我想,必定是有些孩子无法理解一些参加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游戏。那么如何才能让他们和别的孩子有一定的沟通以至于不太自我封闭呢?或许运动是一个突破口。
我听说很多AS孩子的运动能力都不怎样,当然也包括“疑似AS”的我。但是我想必定还有更多孩子的运动能力在我之下(虽然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为止班级里我的体育总是最后垫底的那个),但是不管是为了孩子的体育考试成绩还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加入别的孩子的活动,或许家长都应该了解一下、重点模拟并且训练一下一些学校热门的游戏,也许这需要花去很多时间。但是规则简单又不需要情感理解的活动,对于很多孩子,都比那些复杂的“社会性游戏”要能接收得多。或许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依旧无法获胜或者取得优势,但是这显然能够创造一点“交流环境”。
让大家都试试看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09-5-16 09:07:3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没法喜欢这种游戏。。。。尝试过一段时间,除了似乎形成一点强迫之外,没有什么快乐的感觉
不过现在对来自闭症板块有强迫嫌疑:)

亲亲,我看你前面说的看墙上的画,那是多大的时候?感觉你的记忆相当早,很奇怪啊?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09-5-16 09:23:43 | 只看该作者
66# 忠于我心

应该是很小很小的时候吧,可能只有几个月。
我曾经有母亲拒绝给我拿玩具的记忆,那个时候大概是一岁左右。
我不清楚这些记忆是真是的还是虚假的。心理学中有false memory这种说法。

昨天晚上母亲也有点儿担心,因为我似乎这几天脑子只对这个板块和相关内容感兴趣,平时也不太说话,只想着关于AS和自闭症的事情。
其实我对某件事情的兴趣的持久性很差,相对于我现在总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更担心或者某一天我的兴趣就突然消失了。唉。。。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09-5-16 12:01:50 | 只看该作者
63# piggyoo

我想对于恋爱,我真的只能去策划他,因为我没有感受恋爱的能力,至少现在没有。
对于恋爱,在我看来实在是太繁琐而不必要了。我没法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如此痴迷于这样没有逻辑和理智可言的东西。。。

虽然我在策划恋爱,但是显然我还没有成功。至少现在在我试图进行策划的两个男性中间,还是很失败的。
我是这样想的,一般恋爱中的男女需要做的是:每天发消息和迭迭不休地打电话;没事都喜欢溺在一起;有时候会发点儿小脾气;有时候会赠送小礼物以增加情趣……等等。
我想这些需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将应该将每天的什么时候适合做什么事情安排好,按照计划进行恋爱。。。

我希望这样的方式能够成功。虽然现在我的方式似乎还很不完善,非常需要修改。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09-5-16 12:10:01 | 只看该作者
62# blackeye

我想我写的内容和那些专业书籍的区别就是:写那些专业书籍的人往往是“正常人士”,他们无法真正直观地知道AS们正在想什么;而我还是坚持我并非“AS”而是有一定程度的AS倾向,加上我大量阅读后所拥有的词汇量,我能够较为精准地理解和感触、并且描述出当时的情况,并且进行归纳。

而关于我是不是已经跳出了“疑似AS”,或者是已经化茧成蝶了,我并不对自己抱有任何期望。对于我来说,能站在似乎第三者的角度描述这些,是因为我已经接收了自己“显而易见的或者潜在的缺陷”。我接纳它们,这样我才能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去改善它们——这是唯一的途径。改善需要冷静而客观的观察,所以我就以“第三者”来进行思考。

我还是有很“AS”的地方,所以我不得不继续面对很多人际交往和生活中的挫折跟困扰,并且继续对一般人群进行归纳总结,以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09-5-16 13:53:58 |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困扰的声音

最近对于“声音”的感觉日渐迟钝,我想这跟吃了太多富马酸奎硫平片有关。它让我昏昏欲睡,不再因为意外的声音而心惊肉跳。

关于声音的困扰,我想一定不是只有我有。在声音的困扰方面分为三部分:第一、两种及以上的声音同时出现,会让我听不懂任何一个人到底说了什么话;第二、突然出现的声音或者没有节奏感的声音的出现让我好像心脏被锤子敲击了一下难受;第三、我不得不采取一定措施来避免自己无法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关于第一点可以举例如下:如果我正在接电话,而身边有个人正在和另一个人聊天,那我就无法听懂电话里的那个人到底讲了些什么。还有比如说我正在看电视,然后我的父母开始聊天,我也会无法看明白电视里人民到底在说些什么玩意。基本上如果两个声音或者更多声音的音高和音频越相似,我就越没法明白任何一个人嘴里的话。
在工作上它可能给我产生如下困扰:当我的领导正在跟我说话的时候,正好办公室里另外两个人正在商量事情,这样的话,我就会完全听不懂领导在说些什么(但是由于我的进步,现在有些事情已经可以听明白了。不过仅仅是有些时候。)
我想对于这个缺陷,我们能做的是,将对话和聆听的环境进行处理。比如说当我们要打个电话的时候,为了避免干扰,我们可以到一个没有人的房间;或者当要和人认真地聊天地话,我们可以和他约一个合适地地点。当然如果听不懂领导在说什么是相当尴尬的,比如说我在上一份工作上,由于领导的语速过快而且办公室过份嘈杂,我总是在领导说完第一遍后用“啊?”字和发傻做结尾。其实当时我完全可以在发现办公室环境不利于我理解的时候,在领导开始讲话的时候先说一句:“不好意思,您慢点儿可以吗?我拿笔记一下。”同时强调自己努力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如果拿笔记的话,即使一下子没有听懂,也可以反复问,领导也会觉得你工作很认真,这样就应该不会总发生这么糟糕的情况。

关于第二点可以举例说明如下:我从小就非常害怕听到电话铃声。这不仅仅是由于我害怕电话进行语言交流这种形式,同时也是因为害怕电话铃声这个事物本身。每一次的电话铃声在房间内的突然响起,突兀和尖锐得就好像一把锤子在我的心脏上重重地敲击了一下,我的浑身血液跟汗毛都局促不安地开始骚乱,头脑嗡嗡直响。我的心跳速度陡然加快,我重重地呼吸,直到呼吸和心跳平静。
还有比如说我正在试图睡觉,而我的母亲突然发出了一个声音。这个声音可能把试图入睡的我吵醒。然后过了五分钟,在我试图再次入睡的时候母亲又发出了一个单词的声音,然后我不得不再次醒来。如此这般。
有阵子大约是在我初中的时候,我的母亲总喜欢在睡前跟父亲聊天。如果她总是以一定的音量音频和语速说话倒也问题不大,而她确实突如其来在屋子为5分贝的时候加上了一个十五分贝。然后屋子里的音高又恢复到了5分贝,接下来又是一个15分贝。总要折腾上半个多小时。当我希望母亲不要说话的时候她说:“我说我的,你不要听就是了,何况我说得这么轻。”我好委屈。
这不是“轻”或“不轻”的事情。这是“节奏感”和“分贝比例”的问题。母亲这样没有规律的发生是绝对不具有节奏感的。没有节奏感就更让人难受。比如说闹钟就比水滴好接受:因为水滴有时快有时慢,不太有节奏感。母亲如果以二十分贝,每分钟语速100个字来跟父亲说话,我想这就不会影响我睡觉了。
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另外一个说法,我用“分贝比例”来代替。比如说,一个教室里所有的孩子都在喧闹,分贝大概是在50到55。有时候高一点,有时候第一点。这个时候突然有个孩子大叫了医生,分贝大概是在70到80。我们取它们的底数,也就是“70:50”,分贝比例大概是5:7。而我的母亲在安静的分贝为5的卧室里的声音是15,所以分贝比例就是“15:5”,前者的值是1.4,而后者高达3.0。分贝比例越高,就越让人难受,所以相对于高噪音高分贝的教室,后者就是我更讨厌的,相对于在家里,我更容易在教室里睡着。
关于这个应该怎么办?很明显,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准备大量的隔音耳塞吧。(药店跟屈臣氏都有售)

如果我在做作业的时候出现了上文中母亲在分贝为5的地方发出了分贝为15的声音的话,那我会怎么办?那就是涉及到第三点:我不得不采取一定措施来避免自己无法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记得小时候,我常做的是大叫他们吵死我了!我的坏脾气总是在看起来好脾气进行得很完美的时候出现。然后父母通常是忍让。于是他们不再说话。保持安静。
而后来我知道在很多场合我都不能够这样做,于是我就把手捂在耳朵上,前后搓动,这样空气跟耳膜的磨擦会发出一种有节奏的、分贝一致的“白色噪音”。如果当这样的“白色噪音”还是不能抵御那些讨厌的声音的话,我就会从嗓子里发出一种“嗯嗯嗯……”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在捂着耳朵的时候会变得很大,所以能够帮助我隔绝别的声音。我就是这样做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能做这样的动作,如果在不合适的时候做了,别人说不定会以为你得精神分裂症了呢。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我的母亲因为我不好好读书而训斥我,声音实在是太大了。我的脑袋都在嗡嗡地响。我告诉我的母亲,你能不能声音小一点。很明显她不可能按照我希望的做,于是,我在怀疑自己就要晕倒之前做了这样的动作,理所当然我母亲非常错愕。
关于这点——我想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控制周围的环境,保持稳定和安宁。同时注意自己的动作,不要让别人看起来很怪异。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09-5-16 14:05: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绿罗裙 于 09-5-16 14:06 编辑
63# piggyoo  

我想对于恋爱,我真的只能去策划他,因为我没有感受恋爱的能力,至少现在没有。
对于恋爱,在我看来实在是太繁琐而不必要了。我没法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如此痴迷于这样没有逻辑和理智可言的东西。。 ...
亲亲 发表于 09-5-16 12:01

亲亲,你怎么像个漂亮的机器娃娃一样啊?不过,也许你这样更好,没有求而不得的痛苦。

只是,人活着,麻烦就麻烦在我们必须不断调整自己,让自己的步伐跟别人接近,要不然就无法融入周围的世界。就像我到现在这种年龄还没有老公没有孩子,跟同龄人的共同话题就越来越少了,而他们背后肯定也会议论我。前不久我的一个多年网友就这样说我,裙子姐却是太洒脱了 但我找不到合适的又能怎样啊?将就会比一个人生活更痛苦,我是体会过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09-5-16 15:39:29 | 只看该作者
我想亲亲并非没有爱的能力,只是她以前到现在还不愿意去爱罢了。。。

——我坚持认为,那些以为“自闭症和AS感情是冷漠”的观点结论是错误的;自闭症和AS一定有自己的情感系统,并不比“正常人”缺失,只是,他们的表现和表达不容易被“正常人”所识别。。。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09-5-16 16:11:42 | 只看该作者
72# 夏秋
夏秋说的好,亲亲,还有跟亲亲相似的人也许只是还没遇到能够点燃自己热情的人,生活里那些所谓的正常人也是这样。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09-5-16 17:0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渴望宁静 于 09-5-16 17:02 编辑

亲亲的文字表达非常到位和清楚,不简单,适合写本书,从疑似AS的角度写AS的生活感受,会比专家们的书更有价值。。喜欢看这个帖子,特别小时候的很多感觉是共通的,也很自闭,只是我进入社会经历多了后想通了放开了很多,能打开自己去接受他人,不再戒备和封闭,,以前抑郁严重的时候我也经常跟妈妈说,要是来个外星人,或火星撞地球把地球生命彻底毁灭,再从头开始就好了,呵呵:)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09-5-16 21:14:01 | 只看该作者
我知道我内心有很深刻的感受,但是我还是没有办法去按照一般人的方式去喜欢一个人。
你们说的对,可能只是我表达情感的方式跟别人不同,也可能是我还不愿意去接收一个人、相信一个人。
那么该怎么办呢?爱情这种情感对于我来说的确是太难理解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4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