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美惠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阳光小屋——我的读书随笔专栏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08-12-13 19:43:13 | 只看该作者
据社科院披露:杨绛先生是中国文坛最后一位健在的真正意义上的巨匠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08-12-13 22:14:27 | 只看该作者
美惠子姐姐说"婚姻就是牺牲,就是吃亏",看过读者上的一篇文章-->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说的就是如此吧!

杨绛先生,这种称谓本身就说明了她老人家的德高望重,从她的的眼光里看到的不仅仅是老人的慈祥,依稀可以看到年轻时的灵秀,惭愧,自己书读得少,要不是钱钟书先生,我还真不知道杨绛先生就是他的夫人,以后得增加阅读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08-12-14 08:46:51 | 只看该作者
呼吸的翅膀,欢迎你来参与,对钱钟书一家我非常佩服,他和杨绛也是模范夫妻的典范,他们的女儿也非常出色,让我们都向他们好好学习。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08-12-14 08:50:20 | 只看该作者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读《窗外的小豆豆》有感



  我阅读了日本黑柳彻子的作品——《窗边的小豆豆》,这部作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指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日后她成了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小豆豆,这个充满童稚可爱而又不懂规矩的孩子吸引了我。她是个特别的孩子,她会在上课时站在窗边呼唤化装广告宣传员,会和小草聊天,会对小燕子打招呼;她爱交朋友,无论是美丽的美代,还是患了小儿麻痹症的泰明,或者是永远也长不高的高桥君,或者是她家里的那只叫洛克的小狗。她喜欢他们,他们也喜欢“小豆豆”,为了美代她会放弃漂亮的蝴蝶结;为了泰明,她会让他笨重的身体骑在自己的身上爬上自己的树,让他也能看到在树上可以看到的世界;为了高桥君,她会停下自己飞跑的脚步,陪着他一起走;洛克每天都送“小豆豆”上学,为了洛克,她会捂着被洛基咬伤的耳朵对妈妈说:“不关它的事,别骂它。”她还会帮聪明的阿泰削铅笔,无论他是否喜欢自己。我也经常会为小豆豆单纯可爱又勇敢无比的冒险举动会心一笑,譬如她飞身跳入只盖有报纸的粪坑,譬如她与自己的小狗洛克相互扮狼而损伤耳朵,譬如她那想当间谍的理想……,是种久违的感动。童年,就那么真切地在我的眼前。


    我为这个孩子的天性感动,更被那位陪着“小豆豆”成长的“巴学园”的小林宗作校长的耐心和创意所感动。你见过能听一个六岁的孩子唠叨四个小时的大人吗?我没见过,但是小林宗作先生就是;你听说过学校建议家长让孩子们穿最差的衣服来学校吗?而他的目的竟然是为了让孩子们没有顾及的去玩耍,太让人觉得奇怪了,小林宗作先生却能想出这样的建议;你能想象一位校长先生陪着大家在学校的礼堂里搭帐篷“野营”吗?很难想象,可小林宗作先生做到了!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个性,“巴学园”选择了让学生自己选择的学,喜欢学什么就去做哪一科的内容。而这也正是我们的学生所理想中的学习方式。他们的菜谱更是让我佩服得不得了,太有创意了,能抓住小孩子的心理特点,“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就是校长先生要求学生午饭的菜肴。“海的味道”就是海里的海鲜,“山的味道”就是蔬菜和肉。校长开始检查同学的菜肴,如果有的同学没有“山的味道”或“海的味道”的话,校长夫人就会从一个装着鱼丸的锅里,另一个装着煮山芋的锅里拿一样你缺少的给你。


    他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在我不由自主地对这个"头发稀疏,牙齿脱落"的老人肃然起敬的同时,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东西,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价值就在能把孩子的这种本真发掘出来并保持下去,让他成为他自己。”


    小豆豆的妈妈也让我为之感动,她能从孩子的角度、孩子的心理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而以一种宽容的心去解决问题。也是难为小豆豆的妈妈了,明明孩子把衣服划破了,找理由骗她,她却认为孩子把能这衣服划破的事放在心上了,就是好孩子了,可见小豆豆淘气到什么程度了。正是她的配合与信任,小林先生的教育方式才能得以完整实施。  


   从这二人的身上,使我想到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淘气,是耐心地走近孩子,发现孩子的长处,扬长避短地教育,还是一味地阻止指责批评?再比如对有缺点的孩子、有缺陷的孩子、对某些学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怎么去评价他,是关爱他、激励他、帮助他,还是冷漠他、排斥他?


    现在,不要说校长,就是一般的教师、家长,谁能够如此认真、专注地听一个小孩子说上十分钟的话?老师、家长都在说“现在的孩子很难教育”、“现在的孩子不和家长交流”等,其实,不是孩子不想和长辈交流、沟通,而是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听他们内心的话,是因为他们和长辈在一起的时候往往是接受训导、教育,所以孩子向家长关起了自己的房门,向家长锁起了自己的日记,向老师和家长关起了自己的心扉。


    小林先生常常感慨地说:“现代教育太依靠文字和语言了,这恐怕会使儿童们的官能衰退的吧?这些官能包括用心灵去观赏自然界,谛听神的细语和触发灵感等等。在小林校长的观念中:每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礼堂里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是教育;让孩子在晚上看“新来的电车”是教育,露营、走夜路试胆量也是教育;运动会是教育,茶话会是教育,学种庄稼也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医院慰问受伤的军人是教育,参加同学的葬礼也是教育。总之,要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要让孩子在阳光下、空气中、社会上成长,这是自然的成长、健康的成长。


    小豆豆有优点也有很多的缺点,校长先生知道以后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我们每个人都会庆幸小豆豆遇到了她一生中最好的老师。


    这部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表现了人性中最真、最纯净的东西。她就像一株普通的小苗,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茁壮地成长着。是小林宗作先生给了她最适宜的土壤。



    这部小说之所以畅销,是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观念。他的愿望就是办一所理想的自己的小学。于是他用个人财产创办了“巴学园”。他的教育方针就是他自己说的“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


     发现孩子的优良品质,并让他们得以发扬光大,保持自然的性格,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当然,不是所有的方法我们都应该去接受或发扬,而我也并无意指责或评判什么。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童年,也都曾从教育的历程中一路走来。这个历程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更重要。书只是引子,我们应该承担思考的责任。如果把《窗边的小豆豆》作为一面镜子,就会发现我们今天家庭和学校教育遇到的所有困惑和痛苦的根源,也会发现我们成人自身的问题。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经常做一些违反孩子自然成长规律的事,或拔苗助长,或对孩子自身生长出来的各种学习愿望进行乱砍乱伐;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不会平心静气地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总是毫不在意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为不尊重孩子,孩子出一点差错,我们就怀疑他们的学习能力,然后,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以完全对立的态度阻挡孩子独立观察、思考和用整个生命去触摸世界。


    作为教师,我们天天在用自己的言语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但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随意的话刺伤学生柔嫩的心灵,我也曾因为不经意的伤害而深深的自责。“人之初,性本善”,不错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真的,活泼的,同样也是叛逆的,易受伤害的,比如小豆豆。如果问是什么使这样一个孩子有了辉煌的成就,我说,是源自爱的教育。依我所见,教育本身就是爱的浇灌,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只有全身心地去爱孩子,爱教育,才能让孩子真正的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孩子就像是一株幼苗,有爱做养料,用心去浇灌,才能使它健康茁壮的成长。正如书中所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读《窗边的小豆豆》让我深切的明白了:教育者对孩子们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心,是源源不断的动力!付出自己最无私的、最宽容的爱给我们的学生们,做一个关注学生心灵的老师,就是要低下身去,和孩子们心连着心,情牵着情。也许这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08-12-14 08:51:52 | 只看该作者
      小豆豆《小时候就在想的事》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还出了续集,叫做《小时候就在想的事》,也许不能叫做续集,但的确是第一本的补充。是一部很有童趣的作品.虽然不如窗边的小豆豆精彩,但还是挺喜欢的. 比起床边的小豆豆来说也许略显不足,不过那时因为小豆豆太精彩了吧。总的来说还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老师和家长都可以参考,也适合小朋友阅读.


     《小时候就在想的事》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想起小时候、还是窗边的小豆豆、我爱着的人们、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想起小时候”回忆了她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一些事情,然后是接着对“小豆豆”时期进行了一些补充,“我爱着的人们”主要写亲情,爸爸、妈妈、哥哥等等的回忆。


     和那些注水猪肉一样的好莱坞大片不同,黑柳的这本书真是非常非常可爱有趣,无论是她写自己拙于算数也好,还是她写自己出的那些糗事也好,都只会让人觉得她是个童趣盎然,生机勃勃的女人。


     小豆豆长大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的亲善大使,还是保持着儿童的可爱,我很喜欢《爸爸减妈妈》这一篇,她在巴学园的时候,代数经常0分,43减26,对她来说就是不得了的算术,长大主持节目后,算术并没有改善,但遇到数字,偏要在直播时当场算出来,闹出好多笑话,观众笑着看完这期节目,收视率反而升高了呢。


     当然,这本书并不止于有趣可爱,最后一部分“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写的不是幸福生活,而是记录了她担任联合国儿童亲善大使所见到的种种不幸的生活———科索沃的老师教天真的学生辨识伪装成易拉罐饮料的地雷,50厘米长的坟墓埋葬了夭折的婴儿,难民营里的小姑娘问作者有没有带巧克力,卢旺达大屠杀幸存下来的孤儿为父母的死感到自责,还有海地那个12岁的小姑娘在廉价出卖自己,以换得家人明天的食物……真正的幸福是什么,见过了那么多悲剧,黑柳彻子说,幸福就是“能够和家人在一起相视而笑的家庭”。


    《窗边的小豆豆》和《小时候就在想的事》我都很喜欢,我觉得,正如译者所做的评述,这两本书,让每一个人在笑声和感动中深深思考,现代教育应该如何理解和发掘出每一个孩子的完美天性,让他的一生都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中。 教我们爱,宽恕,守信,尊重,等等等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08-12-14 08:54:35 | 只看该作者
         妈妈眼中的小豆豆——《小豆豆与我》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看完之后,心中的某根弦被深深地触动了,就找了相关的“关于成长关于教育关于爱”的一系列的“巴学园”的书来读,看到《小豆豆与我》这本书的介绍时“豆豆妈黑柳朝老太太的回忆录《小豆豆与我》。我就在当当网上买下了这本书,收到书之后便一口气读完了,确实值得一读,而且正像书的封面介绍的“乍看都是一些最粗浅的话,却平实而亲切,让我们不知不觉受到阿朝的感染,带给我们很多很多启迪”。我实在敬佩小豆豆的妈妈阿朝女士,敬佩她为孩子说的话、做的事,敬佩她对自己人生的态度,七十二岁做起了职业女性,“七夕巡演”、还是特派驻外记者,没想到阿朝妈妈也像花婆婆一样呢!



    小豆豆的母亲黑柳朝女士生于1910年,一生经历无数动荡。七十二岁老伴过世,开始自己独立的生活与工作。几十年来,她以伟大的母爱,感化着自己的儿女,凭依自己的坚韧和乐观,撑起了全家人勇敢生活的信心。她的写作生涯从晚年开始,其作品真诚质朴,透射出独有的豁达和宽容,其重要作品还有《阿朝来了》等。《小豆豆与我》写于黑柳朝女士八十高龄,作者以清新平实的笔触,回忆了自己大半生的生活片段以及和小豆豆之间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花絮,是母女相濡以沫几十年的情感积淀。在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大半生相夫教子的难忘经历以及七十多岁丈夫去世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如巡回演讲、撰写专栏、写书等,开始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过程。


     这本书讲小豆豆和她妈妈朝子在生活中的和睦关系。在生活中,小豆豆也是有丢三拉四的坏习惯,但她妈妈一点也不着急,她想让小豆豆自己改变,她想让小豆豆怀着感恩的心、自信的生活。她们一家子因为生活的关系经常搬家。但她们都对生活充满希望,她们乐观、积极的生活,不管她们在做什么事或在哪里生活,她们都心平气和,她们都认为这个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份自己的责任,而不要只是怨恨。
    我喜欢书中老人成为畅销书专家和独自在美国生活的那段故事。


   “不管怎么样,在我七十二岁之后,如然获得了一个成为独立女性的机会。”与音乐家丈夫共同生活五十几年后,她这样对待丈夫离去后的日子。


    老人到美国和朋友一起生活,朋友夫妇答应她如果她去世了,他们会“好好料理后事的。”老人想:“有比这更温暖,更让我高兴的话吗?”


     深爱丈夫的黑柳朝在丈夫去世七年后对着他的遗像说:“我勤勤恳恳地侍奉了你五十三年了,这以后的人生就给我自己吧。”


     原来人老了不一定怕死,孤独但能够度过,这真让人放心。


     在她成为畅销书专家,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面对那么多对着她的照相机,她说“我可不是什么明星?”而且,说完,一下子趴到了桌子上。


     以前觉得比老更可怕的事,老但是仍旧很天真,现在发现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如果老了,你能拥有水到渠成,是人生的福气。
     这位八十岁的老奶奶在总是说她写的故事是“沾了女儿的光。”其实我还是喜欢老人写的书多些,毕竟孩子的天真见得多,老人的天真见得少,而且小豆豆的舒是为孩子的未来读的,豆豆妈的书则是为自己的未来读的。


     阿朝妈妈语录:


     孩子们小的时候,如果有什么不足之处,那一定是我的教育方法有问题。
     彻子在学校惹了很多麻烦,每次我都会被老师叫到学校去,受一通警告。不过,受到警告的我倒是想:我的孩子就是这样,这种表现已经算好的了,孩子要是不活泼,那可就难办了!


     我最讨厌把孩子训哭了,所以,从彻子小时候开始,我一次也没有大发雷霆、歇斯底里地训过孩子。不管多小的事,我们都会一起高兴、一起愤怒,美好的东西我们会一起欣赏和感激,不管有多少好吃的东西,我们都会分享、一起品尝。


    人们都是幸福是自己创造的,一点不错啊。一个人闷坐在家里,幸福可不会自己跑过来呵。


    即使没有钱,还有温暖的阳光、风、雨、朋友啊。实在需要的东西,每次朋友和妈妈都会给我。反过来说,即使有钱,生命也是买不到的。
    不管怎样,在我七十二岁的时候,居然获得了成为一个独立女性的机会,这真是神灵赐予的通情达理的安排啊。


    有健康,只要再加上一点智慧和勇气,一个女人无论怎样都能生活下去。我感谢神明,因为没有什么遗产,仍让我靠着一种穷途末路的勇气努力生活。


    如果有丈夫当然很好,没有的话,虽然寂寞,却有自由,这也很好。有钱买东西很幸福,没钱买,光是看看,给将来留下买的可能性,这也是幸福。


    书中,黑柳朝女士曾用“鸢生出鹰”来比喻她和女儿小豆豆的关系。她真诚地写道,“想到我们做父母的有诸多缺点,孩子们却能健康成长到现在这样,我从心底感激他们。”而在女儿遭到别人的误解心中不悦时,她总对女儿说的:“别人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吧。你的心灵很美,而且性格温柔,是个好孩子……妈妈看到你最近外表就像心灵一样,越来越美了。”正是因为有妈妈的真诚鼓励,长大后的小豆豆才能乐观、积极和真诚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之中。在这种母女间不断互相理解、互相鼓励和欣赏之中,读者会看到人世间最美好的亲情。全书在对小豆豆成长经历的回忆中,体现了一位平凡普通的母亲对女儿的尊重和强烈的信任,同样也能带给教育界诸多启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08-12-14 10:01:46 | 只看该作者
      让人哭笑不得的小豆豆—— 《丢三落四的小豆豆》读后感


      与小豆豆结缘,缘于<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的系列买全了,孩子很爱看,我也看的过瘾。作者随性的把生活中的小事,糗事信笔拈来, 让人不禁莞尔一笑。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上天都必然赐予他一项出类拔萃的才能。”这句话像小林校长常常说的“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样,深深地影响了小豆豆的一生。受这句话的影响,小豆豆开始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她学过芭蕾、绘画、单杠、英文打字、训犬、服装设计、变魔术、骑马、跳水、打网球……虽然一件一件地都失败了,但她还是坚信“我一定会有一项才能!”于是接连不断地挑战下去……


    《丢三落四的小豆豆》一书讲述的便是小豆豆在成长过程中闹出的许多笑话,这些常人觉得应该做好却被小豆豆“搞糟了”的故事,在作者自嘲、调侃的文字中,我们不仅没有读到她丝毫的气馁、自怨,也不仅仅是好笑,感受更多的是她纯真、善良、积极、乐观的天性。书中记录了小豆豆长大后的故事,这些常人觉得应该做好,却被小豆豆“搞砸了”的事,虽然看似好笑,却折射出小豆豆天性中纯真友善、乐观积极的光辉。


     看《丢三落四的小豆豆》这本的时候,对她犯下的许多“错”感到异常亲切,更觉得她可爱。书中记录的这样一件事情让我感到乐不可支。有一次她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婚礼上大家依次进行婚礼致词,轮到她发言时,本来她最想说的是“新娘刚成为女演员,名古屋先生这么快就发现了她,并追求到手,真是眼疾手快,富有行动力啊!这也是新娘太有美丽的缘故。”可是她不想这么长篇大论,而想概括一下,说得言简意赅。虽然以前也因为想概括,却用词不当,闹出笑话,这次她还是向往使用一种自己平时不用的,很成熟的表达方式,所以,她就站起来大声说道:“名古屋先生的手好快,恭喜恭喜!”,“眼疾手快”在这里被她概括成了“手好快!”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起来,我也觉得忍俊不禁。继而强烈感觉--日本男人真是有眼无珠。彻子始终保持的这份童真在日本男人眼中却成了缺点,一点儿也不觉得珍贵和可爱,真是异常气愤!这么想来:黑柳彻子终身不嫁也是应该的,呵呵。


    在我的眼里小豆豆是幸运的,因为她可以不受束缚的度过了她的学生时代,并且从事着一份与她的性格非常匹配的工作。每当看着她写的书的时候,在忍俊不禁之余心里总会有小小的感动和一丝丝的心潮澎湃。合上书后,我又能继续激励自己奋斗着找寻自己的才能了,因为就像书中说的那样,我相信“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上天都必然会赐予他一种出类拔萃的才能......"


     一直喜欢黑柳彻子, 从窗边的小豆豆到现在,都觉不到生活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能把一颗童心完整地保留下来,真是不容易.即使生活中有很多的苦难,很多的不愉快,可她依然笑着面对,而且依然有一个像孩子一样纯净的心.这样长大直至变老,真是很幸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08-12-14 10:03:59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和自己比——《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这是教育界上人人皆知的事。去年暑假不炎热,因为有了李镇西。捧读《做最好的老师》,得与李镇西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是如春风拂面,惬意非常。我和李镇西也算比较熟悉的,虽然没有见过他本人,但是在教育在线网上和他交流很多,特别是五年前我在教育在线做书香世界版主的那几个月,李老师给过我很多批评鼓励和帮助。我和他通过电话,互寄过明信片,他还送过我一本他写的语文方面的书,送过我一句话:让人们因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我在新华书店买过一本,后来去年暑假学校又发给每位老师一本,作为暑假必读书目。在这本书中最喜欢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每当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这段话给我的感觉,就像一盏指路的灯塔,在我茫然没有方向的时候,忽然大放光芒,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吗? “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只要我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日三省吾身”,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个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章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这个观点我久久不能忘怀,而且非常喜爱。 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老师对爱的那份执著,对爱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就想哪个章节给我的触动最大。我马上想到的就是《给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一小节。当时看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第二感觉是认同。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当我板着脸,故作严肃,装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时,当我在全体同学面前批评一个同学,杀一儆百时;当我远远地看着他们,而不是溶入孩子们中去时,我并没有获得他们的多少尊重、爱戴。反之,只是一个充满笑意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却使他们更靠近我。正像李老师在书中所讲:“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就是李老师所说的“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这也是我要向李老师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想李老师那样,在每一个失误中做深刻的反思,而不是忽略一个个教育教学细节,也不是满足于现状,更不是为自己的失误找理由。


     在《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 做一名人民教师, 多一些书生气;  多一些书卷气;  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 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 远离浮躁与平庸。 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做一个阅读者,为了教育的发展,做一个阅读者,为了民族的崛起。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把童年还给童年;要学会感动,因为生活在感动中是幸福的;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们教的是小学,他的方法我们未必拿来就能用,关键是要领会他的教育精神,教学生爱的能力、有自信心、上进心,这是孩子后续发展动力的来源。让我们向李老师学习,一起努力来感受教育的美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08-12-14 10:05:29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学会爱自己——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十一黄金周的时候,受学校领导之命去图书批发市场买回了五本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回到家里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我看过很多励志方面的书,要么积极有余,要么太过保守,看了李博士的书,感觉真实客观,全面完整,不是教条式的说教,而是具体的经验介绍。李老师在工作之余,倾心于中国青年的教育问题。花费宝贵的时间,写一本书为青年的成功指导迷津,其赤子爱国之心可见。从这本书的文彩来看,真的一点也不专业,文字也不精彩,但是我看到了李开复先生的真诚和对现代青年的殷切期望。我觉得李开复简直是中国历史的神话。他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以及对中国大学生的帮助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我想说的只是,我喜欢这本书中每一个亲切、生动的真实案例,我喜欢这本书中随处可见的发自肺腑的内心感言。我不知道这本书是否真能帮助我们破解有关成功的人生谜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开复博士本人是一位兼具了智慧和坦诚这两种人格特质的好老师,李开复博士的这本成功指南理所当然是一部足以引导我们发现心底里潜藏已久的那个“真的自我”的最佳导航设备。



     有句话说得好, 与高手过招,你会变得更强。读一本好书,就犹如在与一个聪明的人谈话。在书中李开复还谈到成功的定义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做了千万富翁,你会觉得他是成功的,有的人拿了各种大奖,你会觉得他是成功的,有的人养育了乖巧听话的儿女,你也可以说她是成功的,只是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不同.,成功不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可以成功,每个人的成功对于不同的人意义都是不同的.。衡量成功的标准也有很多种,可以是一个人的地位和财富,也可以是一个人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可以是一个人对他人的帮助和贡献,也可以是个人在自身的基础上的提高和超越。


    这个成功应该多元化的观点让我觉得顿时豁然开朗,"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选择我的成功"。我一直回避成功这个词,原来我所回避的只是一元化的成功标准-名、利,因为在这个标准下,我算不上一个成功的人,也没有按照这个标准要求自己。我似乎有自己的想法,却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于是彷徨。曾经因为自己能力不如人家深深的自卑过,曾经因为受到挫折而一蹶不振,曾经因为薪水不如自己同学而失望过,现在我发现自己原来也可以是成功的,偶尔一两次的失败不代表什么,我也有我的优点,我有我的成功。看了成功同心圆理论,知道有些品质还是要坚持,个人拥有这些品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让自己满足,感觉到幸福。不追求名利,不代表就可以放纵自己,还是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从此我会更加自信,充分相信自己的未来充满阳光,虽然也会有荆棘,但是我不会气馁,而是更加坚强,不断超越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说的对,只有多元化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一个人就算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他的灵魂,这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只有追求个性化的成功才能获永远的快乐和幸福。


    书中,李开复总结到成功者获得成功的内因几乎都可以用"成功同心圆"来解释。在这个同心圆中,其内核是: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价值观是指导所有态度和行为的根本因素,如果价值观不正确,一个人无论怎么努力,都会像南辕北辙的赶车人那样离成功越来越远。紧邻内核的第二层是态度,对于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人生态度包括积极,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等,最后还要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应用到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六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中,这构成了同心圆最外面一层。李开复博士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对成功同心圆的每一个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李开复博士认为:做人的关键在于胸怀,有胸怀才会成功。只要拥有了宽广的胸怀,就会体验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轻松和愉悦,就能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惬意。宽广的胸怀表现在务实、宽恕、自律、尊重、涵养这五个方面有超乎寻常的能力和品质。


   “真诚”是开复博士一贯以来强调并恪守的做人准则。在开复博士精心架构的“成功同心圆”中,所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成功品德或成功要素都必须构建在“诚信”的基础之上。开复博士坦言:“在价值观以及与人品相关的各种因素之中,诚信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无论你的个性如何,无论你怎样选择,如果你缺少了诚信的价值观,你就无法在现代社会中立足,你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在这里,“诚信”作为“真诚”的直接价值体现,肩负起了承载整个“开复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使命。坦然面对读者并深刻剖析自我是“真诚”在开复博士这本新书中的又一个重要体现。


    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时常会把自己融入书里面,总会情不自禁用自身与之对比,不经意间,便成就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很好的自省。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我可以在心里肯定地告诉自己,我的优势在哪里,同时我对自己的不足也有了一个相对清醒的认识。曾经忽略的一些东西也似乎闪现在我的眼前,时刻提醒着我。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最后引用李开复博士的一句话:“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好好学会爱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找到自己的成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08-12-14 10:08:08 | 只看该作者
           高万祥《我的教育苦旅》读后感

          手捧《我的教与苦旅》有种丰收的喜悦,一页页纸张从指缝间穿梭,一行行生动的文字从眼前掠过,一个个跳动的词语从脑海中浮过,身心倍感愉悦,久违的快感,也许正是书香的浸润、精神的食粮所致。


       对高万祥校长,我不是非常熟悉,以前只知道他是张家港高级中学的校长,是一位语文特级教师。但也从姜广平老师写的《书生高万祥》一文中初步了解他,最近又在袁卫星大哥的博客中对他生活中的侧面有了一个新的了解。


      我从来没有见过高万祥老师本人,但从书中的照片上看高万祥是一个颇有风度的人,是一个很有气质的人,是一个让人一见便很难忘的人。高万祥的气质是很儒雅的。白净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高万祥看上去甚至可以说有点美。用高万祥自己的话说,他有着很好的美容品。那就是书。


    “教育是一种旅程。囿于条件和功力,二十年来,我总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急匆匆地不停赶路,有欣喜流连,也有遗憾和‘心’苦。”也许这是作者以《我的教与苦旅》命名的原因吧,不由得感叹,我们的教与生活何不是如此,带着同是天涯陌路人寻找知己的感觉走进了本书。


    真正感受到书的香味并受到强烈震撼的还是在研读之际、掩卷之后。他的著作令我耳目一新,我好像在一片沙漠之中看到了一块绿洲,如茫茫夜行中看到了一簇希望的火苗。我边读边做笔记,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汲取书中的精华。


    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伟人交谈,而读《我的教育苦旅》却好象在和好多伟人交谈。第一站就是熟悉了作者的《精神的雕像》,他心中精神和教育的偶像有上世纪50年代的教育专家,也有当代的教育名家。这其中有我熟识的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等,但更多的是连名字也未曾听说的教育专家,借此机会我也随作者了解了一番,了解他们的生平,了解他们的思想……对有些自认为熟识的教育大家尽管素昧平生,但也有几丝亲切感,有种迫不及待翻阅地感觉,经高万祥的介绍又觉自己的了解少之甚少;对从未聆听过名字的教育名家虽少了几分亲切但多了几分了解,从未知到知之甚少这也是一种收获。纵观精神的偶像,对我印象最深的应是“大爱陶子,大德陶子”了。我曾折服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但那时的我没有一个高度的认识,“大爱陶子,大德陶子”帮我进一步了解他。


    在读关于苏霍姆林斯基这一章中,有一个插曲让我忍俊不禁。那是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的校长哈伊鲁莲娜女士应邀来张家港高级中学参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讲习班,高校长作为主人当然要做好地主之宜。在会议期间有一天正好是哈伊鲁莲娜女士的生日,高校长和大家一起在学校的美食中心“香格里拉”三楼餐厅为哈伊鲁莲娜女士举行生日宴会,宴会上,两位青年女教师给哈伊鲁莲娜线上生日礼物——一挂白色的珍珠项链。在高校长暗示她收起项链,这时让高校长没有想到的是对方竟然提出来,让高校长亲自为她带上,这个要求让高校长实在没有准备,据他自己说此生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亲昵”动作,可是当时的场合和氛围容不得他推托,在大家半是真诚半是真诚的掌声和笑声里,再分不清是鼓励怂恿还是调侃嬉闹的热烈气氛中,在众目睽睽之下,高校长有点不大方更是不熟练的完成了这一不寻常的“壮举”。每一次读到这一段我都忍不住想笑,这个场面在现在年轻人的生日聚会上可能不是很新鲜,可是在高校长他们50多岁的人来做出这样的举动很是让人感觉浪漫有趣,看来平时在大家面前表现得很一本正经的高校长在外国友人面前还能表演这么浪漫的一段插曲,真是让人乐得难以忘怀。


    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学习最到位的,在我熟悉的老师中,我看除李镇西就是高万祥了,这两人还是非常好的朋友,也是我非常佩服的人。高万祥与李镇西因文而结缘,因思想而结缘,因同爱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而结缘,因共同的教育理念——爱心教育、民主教育而结缘……而李镇西对这位语文界的名师,也是倾慕不已。


    在高万祥的身上,很难说没有叛逆的东西。从一个人的朋友,可以看见一个人的品位。这样一位名师,他还有一个“离经叛道”的朋友——复旦大学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黄玉峰爱书,高万祥也爱书,高万祥认为黄玉峰本身就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书,一本语文教学圈内人士必读的书目,这一位五十多岁、貌不惊人的语文教师屡屡在语文界做出惊人举动。李镇西称黄玉峰为“五四”青年,这称法实在是贴切、精妙。黄玉峰的身上有着“入骨”的“士可杀不可辱”的秉性,而且这一秉性正应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老话,而这也恰恰是文人的骨气、书生的意气。没有这么一点骨气,没有这么一点韧劲,是做不了大事,也出不了成就的。高万祥深深折服于黄玉峰的学问与人品。


   从书中看得出高万祥校长是一位爱书爱到骨头里的人,他个人拥有的书据说就有上万册,我家里的两千册书和他的藏书相比,感觉真是小巫见了大巫。

   读高万祥老师的著作,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他的教育理念,还给了我带来了许多心灵的启迪,那就是他所倡导的阅读理念。他受苏霍姆林斯基影响是很深的,他在《阅读:打开人文教育的窗口——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札记之一〉、《教师,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札记之二〉中用大量的文字写出了阅读的重要。这两章也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喜欢读,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有时会大段大段地摘录,又时又会掩卷沉思。读着读着,我的心渐渐明朗起来,思绪渐渐清晰起来,我越来越清楚我该做什么,我又该如何去做。


    他说:“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我想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做好教育的守望者,就要多读书。我们需要啃点教育家教育大师的著作来坚定自己,把自己变得超然一些,从容一些,让自己在他们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更透彻地领悟教育真谛,从而更加成熟。我们需要常与大师对话,多与名师交流,从各方面,多角度来感受大师的风采,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样才能让自己更有灵性,更有见解,才能走出自己的教育特色之路。


    作为一个校长,作为一个特级教师,高万祥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教师通过读书获得提高,以一个学者型教师和校长的形象去影响带动大家。多年来,他为了把学校办成一个学习的团体,他倡导、实践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主张从读教育名著开始,制定一生的读书计划,从而实现教育的理想。因此,在他所领导的学校里,一直组织教师认真阅读文化教育名著,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给教师的建议》,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王东华的《发现母亲》,特雷莎修女的《仁爱一生》等书都是全体教师人手一册,人人必读,读了以后还要组织检测考试。高万祥校长百讲不厌的一个话题则是“优秀的教师都是爱看书的文化人”。不进入经典阅读的文化队伍之中,在他领导的学校就没有立身之地。他甚至说,我是在逼教师读书,犹如有些家长逼孩子读书一样。“实践中我体会到,广大教师这种因读书而提升的核心内容,是爱心教育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良知、社会责任心,这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他告诫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对教育工作感兴趣,只要你能坚持读书学习,勤奋实践,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你敞开。他还送给全校教师两句话,第一句是:“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烟酒味”;第二句是:“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这两句话是高万祥校长送给教师的,其实也是送给他自己的,是他自己教育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读了王东华的《发现母亲》之后,为其理念之新与取例之精而感动,于是立即购买100本,发送给学校里的100名女教师。后来此书再版时,又买200本,让全校200位教师人手一册。这本《发现母亲》两年前我也买过一本,是一个开儿童书店的朋友向我推荐的,我也非常喜欢这本书,反复读了两三遍,也给不少朋友推荐过,这一点和高校长很有相似之处。高万祥校长认为,老师们从读书中获取的收益,则是福利之最,是价值最大且永不贬值的一种收入。经典阅读不但可以让老师们拥有知识,还可以让他们拥有气质与品格。是一种“鱼和熊掌”可以“得兼”的文化行为。在他的心里,“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于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他说,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品格,它不但写在一个人的脸上,更写在一个人的心里,形之于与人交往言谈话语之中。他认为,在这个近乎世俗化的社会中,读书应当是一种宗教一样的行为。他说,我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读书。也可倒过来说,读书是我的主要生活方式。“惟有阅读,惟有进入阅读带给自己的自由天地,我的存在才是真正‘本我’的和幸福的。”


     新教育实验的发起者、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多次说过:“一个爱好读书的校长,无论如何都会很有可能把学校办得有品位、上档次。”高万祥正是这样的校长。“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他把这副对联贴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门上,在他心中,学校里最美丽神圣的地方是阅览室。他的校长室四壁图书充盈其间,书房与校长室一室,并且几乎每本书都有他阅读过的印记。我想,如果我们的中小学都有这样的校长和校长室,应该是基础教育界的一大幸事,建设书香校园进而建成学习型社会的梦想就会变成现实。


     我对书中那篇文章《办一所不看电视的学校如何?》印象也很深刻,读了,我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作者所言正是我的心声。
     在这篇文章中,高老师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看电视对广大青少年所产生的影响与危害。其中包括:一、电视浪费了学生的读书时间。二、电视会对他们形成不良的心理影响。三、电视使青少年一代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逐渐滑落。四、电视看多了,会形成孩子的心智退化。作者从大量的数据和事例分析中告诉人们,少看甚至不看电视,从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阅读好书上或者作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来,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件大有益处的事情。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往往是语言和文字脱节,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脱节。更为严重的是,电视只能让学生接受大量的整体上属于庸俗化的文化信息,而不能解决只有真正的文本和经典阅读才能解决的对人类优秀文化吸收传承的问题。因此,美国作家理查德强调说:“关掉电视,去阅读伟大的著作,它会开启你的智慧之门。”


    高万祥老师说:电视本该是天使,现在却成了魔鬼。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是可以引导我们的学生,认清看电视的利与弊,把大量的看电视的时间归还给阅读和劳动或者体育锻炼呢?目前对待我的学生还还不能要求他们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在我的家庭中,我会努力创造一个全家人都爱读书的氛围,让我们家成为一个真正的书香家庭。


     我想高老师的“苦旅”领头开路的是思想的旅行,与名家同行与思想宝藏同旅。这样的旅行是精神的享受,这样的旅程是激情的飞扬。我想对高老师说“梦吧,哪怕寄托在下辈子。高老师,您是幸福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08-12-14 10:26:56 | 只看该作者
     玫瑰有情 余香绕梁——《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读完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全书,掩卷沉思,这本书给我留下许多深刻的印象和感触——


      我认为窦桂梅的确挺“能”的。一个吉林师范的中师生,先从吉林一实小,再到北京,而且当上了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其间受到过国家政治局常委的接见,参加过国家教育报告团,出版了不少教育专著,这些成就肯定包含着她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对她的付出的汇报,名教师的成长是需要有巨大的毅力和付出艰辛的汗水的。从她对自己的成长和成名的描述,虽有被“逼”之感,但更多的是自己在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后,所做的许多工作是很令人佩服的。


      看这本书时,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常令我不忍放下,跟随着她的优美而又充满智慧的语言进入到更深层次的教育思想领域中。


       这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我最喜欢的是第一辑。作者从日常的教育细节和生活小事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与探究,并从中找出问题的所在,让人反思与警醒。


       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着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也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文如其人。


       读罢第一辑“清谈与忧患”,记录着作者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一位慈母对女儿的疼爱;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一位领导对下属的期待;一位智者对朋友的友爱。“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这是窦老师所喜欢吟诵的诗句。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字里行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文学的爱好,并时常有意识地扮演着“拉近朋友、学生亲近母语、亲近书籍”的角色。更让人感动的是:她此举目的竟是“让人在亲近文字的脚步里抓到爱。”她借《小红花的背后》一文,告知教师们在教学中应慎重的使用小红花,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得“小心轻放”;她又借《生命因感恩而美丽》一文,告知读者:生命给了每个人微笑,我们也应回报生命以满怀感激……


       在第一辑中有这么一篇文章——《她们缺少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她的一位朋友和朋友的女儿——‘她毕业于北大,研究生,现任北京某银行支行行长。谈话中,感觉她开朗、健谈、干练、精明,佩服她不愧是学理的。但,她的语言有缺乏水分之感,每一句好像都是拧干了再说。’在随后的一件事中,作者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一次与其吃饭的过程,成了朋友娘俩控诉孩子班主任的过程。朋友条分缕析,一一细数班主任对待工作的一件件令她不满的事儿,她的女儿如同母亲一样,对班主任嗤之以鼻,评价老师时就像一个冷酷的法官在给小偷判刑。而他们娘俩的关系也如同他们的语言一样冷漠无情,不是你责备我,就是我挖苦你。朋友的女儿的表情与语气,已经明显带有妈妈的理性与深刻,丝毫没有半点少年儿童的天真浪漫,这不能不说孩子已经受到母亲的影响。’作者问道:“朋友和孩子身上缺少的究竟是什么呢?”


       是啊!她们有地位,有金钱,有知识,有能力,但她们却缺少一些东西——宽容的心、感恩的心、博爱的心。作为一个人,缺少了这些,即使你拥有的再多,你得人生也不会很圆满和快乐。而要培养这样的一颗心,却不是仅仅从课本中能得来的。作者说:“从小,没有好好感受那些充满人性的‘真善美’的书籍及受过艺术熏陶的人,必定是有严重缺失的人。人性一旦得到滋养,即便是一个普通人,在对待生活、处理一些问题上也会充满善意的口吻,拥有悲悯的情怀。”看看我们的学生,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些例子:很多学习成绩拔尖的孩子,除了学习,他们不会做其它的事情,不懂得关爱他人,不懂得合作交流,不会体验运动与艺术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成了一个个十足的“做题机器”。我们很心痛,但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孩子,因为,“考试的压力”已经使我们的教育变得“务实”起来。而现在我们的许多学校已成为了只做题的学校,而不是读书的学校,更不用说艺术教育及教学生如何做人了。


       其实不止作者文中的这对母女缺少文学艺术的滋养,我们很多人也一样。虽然我们的各个学校都有图书室,虽然我们开设有体育、音乐、美术这样的课程,虽然我们的一些家长也抽时间利用星期天带孩子学乐器、练绘画;但这里面的功利性和时效性,我不说大家也心知肚明。想想看,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在精神的阅读旅途中体验流泪、大笑、痛苦、思索的滋味,我们能不能真正的去聆听一首乐曲,欣赏一幅图画,用美来洗涤我们的灵魂与精神。


       一个不曾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人,一个极少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人,一个不懂得如何去欣赏音乐和美术作品的人,他的情感世界将是枯涩无味的,他的精神世界也将是荒芜和可怕的。而一个情感世界“贫穷”的人,想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感恩的心、博爱的心”也是不可能会实现的。所以,读了窦桂梅老师的这本书,我深有同感,并时刻提醒自己,我缺少这些吗?


        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窦玫瑰教大家如何做一个心态阳光的老师,如何做一个由专业尊严的老师,如何做一个有自己教学风格的老师。在教学中,能成为骄人玫瑰的毕竟是少数,你、我、他,也许的都只是一朵毫不起眼的蒲公英、勿忘我、茉莉,甚至只是阳光下一株默默无闻的小草,但是,我要说,只要我们善于自我“浇灌”,那么,不管什么花,什么草,我们也一样可以激情绽放,留一缕芬芳于人间!


    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她能从“发现”的角度审视日本的教育。她客观的描写和深刻的分析,也让我从心底里感觉的中国的教育契待教育的地区均衡发展,中国的教育的确缺少实践、缺少个性、缺少关照。激动之余,又钦佩于窦桂梅老师的大胆和泼辣,她可是名学校的名校长呢!


        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她读书的笔记,她广泛涉猎令我叹为观止,《老子》、《庄子》、《约翰.克里斯朵夫》、《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窗边的小豆豆》、《寻找家园》五谷杂粮,粗粮精食皆被她信手拈来,烹成可口的“精神大餐”,让我大快朵颐……


      另外我认为窦桂梅挺大胆的。她的大胆,不仅反映在她敢于进行改革,敢于挑战自我,敢于在不小的年龄时“杀”入北京,还令我意外的是她在读书笔记中,对于爱情的独到理解和对于情爱的浓墨重彩。对于一个教育上的女领导,在教育专著中敢想、敢写,不可谓不大胆。


     从她的视频讲座,她的报告,她的文章,到她文中的观点,能够感受到他离我们很近,让人感受到她的平和与坚强,让人感到她就是一个老师,就是一个朋友。


      总之,我挺喜欢她的人和她的书,读的感觉像春天。看文章知道她经常是深夜才眠,甚至凌晨两点,四点,这应该是因为乐趣,是一种对教育不懈地追求。佩服之余,唯有感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08-12-14 10:30:32 | 只看该作者
      努力做一个自立、自信、自强的女子——读《呐喊——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有感






最近读了这本《呐喊——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看完了以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到心情很沉重,非常难受。一直拖到今天才下决心来写一下自己的感受。书中举了很多真实而令人震撼的故事,理性深刻而专业的分析,良知的呐喊。建议男性、女性都可看。并希望所有的人能为中国的法制健全、中国人的人格健全做点什么。




    这本书,是我国知名社会性别与法律问题专家陈敏的力作。陈敏是我国第一位系统介绍“受虐妇女综合征”的法律专家、第一位探索专门为“以暴制暴”妇女提供法律救济的执业律师、第一位提出“对家庭暴力案件不适用调解”的学者、第一位亦是唯一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女性主义疗法的心理咨询师。


    全书从家庭暴力产生的根源及类型入手,分析了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家庭暴力的常见误区、暴力关系中的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家庭暴力与女性犯罪、家庭暴力与孩子、家庭暴力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最终重点放在作为受害者――女性怎么办等一系列内容,结合具体、形象、典型的近百个案例的分析,阐释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是一本全面系统反映我国女性反家庭暴力和维权的实用手册。是一本非常好的受暴女性自我救助必读书。


    关于家庭暴力,我们大家都不会很陌生,“家庭暴力”作为语词,你可能常在书报上读到;作为事件,你可能常有耳闻甚至亲眼目睹乃致亲身经历;作为现象,你也可能参与到相关的议论中,抒发一番感慨,提出一些看法。然而,“家庭暴力”作为相关学术研究的对象,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就会感到陌生了。抑或还会感到纳闷:家庭暴力不就是家里人打家里人嘛,“清官难断家务事”,如此具体琐碎的事有什么好研究的?


    如果你打开我国著名家庭暴力问题专家陈敏女士的这本《呐喊: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以下简称《呐喊》)这本书,相信你的疑窦会慢慢解开。而你只要认真读完这本书,更相信你对“家庭暴力”会获得此前从未有过的新的认识。


    通常认为,家庭暴力就是一种渲泄,或者对于施暴人而言,就是一种不良习惯。但《呐喊》的作者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家庭暴力作为一种行为模式,其动机与目的从根本上讲其实就是为了“控制”,是要在家庭关系中维护一种对施暴者有利的不平衡关系,而这种不平衡的关系又是由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所决定的。无论从生理的角度,从心理的角度,还是从经济、政治生活等社会角度,女性都已然成为两性关系中的弱势,并注定成为家庭暴力中最无助的受害者。“控制目的”在这本书中显然是作者所要强调的一个关键。作者认为,“虽然引发家庭暴力的表面原因,可能是嫉妒、缺乏自信和安全感、自我中心、习得暴力,等等,但是,在这一切的背后,强烈的控制欲望,是唯一的、也是引发这些行为共同的动机”。而且,“不管是伤害你,还是当着你的面自虐或自杀,不管目的是为了不让你离开他,还是为了逼你离开他(有的人施暴,是因为她不同意分手),目的都是为了控制你”。毫无疑问,这种控制是施暴者对以自我为中心的权力的维护,而社会传统的性别歧视,则以各种理由和解释为施暴者开脱,甚至受害者自已也会在内心里产生自责和自我否定。当家庭暴力成为控制的有效手段,并一次次捍卫了社会传统的性别规范时,它的反复性便有了正当的逻辑支撑,受害者法律上的“人身权利”竟无法让人们坚定地对家庭暴力说“不”,就连司法在处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时,也通常采用各打五十板的和稀泥式调解,将家庭暴力的违法性消隐在纠纷所谓的“解决”之中,却由于回避了法律对家庭暴力应有的明确态度,而使得此类纠纷往往只是“案结”却“事”未了,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威胁随时可以再度变成她们痛苦的现实。


    有控制就有反控制。为此,《呐喊》的作者在分析了各种对家庭暴力认识上的误区之后,一方面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帮助施暴者反思自己施暴行为的内在动因,并为那些“愿意真正改变自己的施暴者”提供了若干改善的方法。另一方面,作者明确地主张受害者应积极摆脱施暴者的控制,从根本上消除家庭暴力的威胁和侵害,并从自我救助和法律救济两方面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方法。从这一点上讲,《呐喊》这本书无论对于家庭暴力中那些“愿意真正改变自己的施暴者”,还是正处在焦虑中急切盼望获得救助的受害者,都具有相当实用的工具性。作为中国目前唯一能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女性主义疗法”的心理咨询师,作者陈敏依据丰富的实证调查和实践经验所给出的建议,无疑有着很强的“临床”针对性和现实可操作性。


    由此,作者提出家庭暴力不适合调解、不适合家庭治疗等观点。由于受传统性别观念和对家庭暴力认识误区的影响,很多人对此不理解。为此,作者强调家庭暴力是一种专门知识,需要普及。作者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第一手资料,“让事实说话”,让读者了解了为什么“发达国家的法律禁止涉及对夫妻纠纷进行调解”;明确了我国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中,“多次伤害他人身体的”的属于“不得调解处理”情形之一的规定,也适用于对家庭暴力的处理。

    这本书中,作者陈敏剖析了在家庭暴力方面总体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很多人认为,家庭暴力会妇女问题,其实家庭暴力的发生,不是因为受害者有过错而应该挨打,而是因为社会文化默许男性对女性家庭成员施暴,而男性自己也允许自己对女性施暴。家庭暴力侵犯了妇女的人身权利。国际上把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视为妇女的人权问题。

    针对很多人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琐事,没什么严重后果,作者通过一系列调查数据表明,家庭暴力造成的人生伤害后果相当严重,不仅如此,家庭暴力还会导致受害人抑郁、焦虑、沮丧、恐惧、无助、自责、愤绝望和厌世等不良情绪,极端情况下,导致受暴女性自杀或者被折磨致死。


    家庭暴力造成的伤害后果,不会止于暴力关系中的双方,它还会延伸到下一代身上。研究发现,50%-70%的成年施暴人,是在暴力家庭中长大的,童年目睹家庭暴力,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家庭暴力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在这种充满暴力的生活环境中,孩子渐渐对暴力习以为常,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用拳头解决问题,因为这是他们的长辈解决冲突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暴力型的家庭就是这样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施暴人和受害人,使暴力婚姻在人类文明社会“生生不息”,循环不止。加拿大的研究显示,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出现严重行为问题的可能性,比其无暴力家庭中的孩子,男孩要高17倍,女孩要高10倍。


    有人认为精神暴力不能算是家庭暴力,它没有伤害后果。实际上精神暴力虽然不会直接给受害人造成身体伤害后果,但是它对心理的伤害,远比身体上的暴力所能造成的伤害后果严重。这是因为身体上暴力后果是周期性的,每一个周期大致都要经过三个阶段:气氛紧张期(伴有经常性的轻微暴力)、暴力爆发期(施暴人动手打人,受害人受伤)和平静期(施暴人忏悔并保证决不再犯,两人和好)。平静期虽短,但可以使受害人对两人关系抱有希望,也是受害人与施暴人愿意继续共同生活下去的重要原因。精神暴力却会使受害人产生无价值感,觉得没有人需要自己,活着没有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身体上的家庭暴力不会把人逼疯,而情绪和心理暴力能却做到这一点的原因。


   国外的研究发现,家庭暴力受害人即使在摆脱暴力后,肉体的伤害容易治愈,心理伤害,最短的也要五年才能痊愈,严重的一辈子都无法痊愈。


   有人认为知识分子家庭没有家庭暴力,针对这种误区,作者认为,一个人是否施暴或者是否受害,与他或她的文化程度没有直接关系。国内外的研究结果都证明,家庭暴力的施暴人和受暴人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其中包括受过良好教育的硕士、博士。人们之所以误认为家庭暴力和文化程度有关,是因为文化程度高的施暴人,打妻子时对考虑到自己的面子问题,一般打外人看不见的地方,如:头部、背部、腹部、大腿、手臂以及隐私部位等。他们还会威胁受害人,如果她们胆敢告诉任何人,将有更严重的暴力“侍候”。这种施暴人的行为相对较为隐蔽。他们施暴的形式中,精神暴力所占比例较大,如:限制她的行动自由、恶意贬低、婚内强奸、损伤对方性器官等。


   受害人呢?一方面害怕违背施暴人的意愿会招来更严重的暴力,另一方面觉得挨打时一件丢脸的事,让别人知道了自己以后不起头来,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愿告诉别人。双方配合默契,不了解家庭暴力的人,就以为家庭暴力只与学历低的家庭有关。


   在文化程度低的家庭中,暴力并不一定比文化程度高的家庭严重,只是因为文化程度低的施暴人中,很多人认为打老婆孩子天经地义,因此,根部不必藏着掖着,因而更公开。总之,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施暴人,不是因为他的学历低,而是因为他生活环境中的暴力文化,他原生家庭中的暴力行为以及因为他可以从中获益而不用承担任何力不利后果正确看待施暴者。本书没有把施暴者视为坏人,而是指出他们的问题是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是传统文化鼓励和纵容男人使用暴力解决冲突,是他们从小学习到的沟通方式有问题。本书告诉施暴者,应该以建设性的沟通方式取代暴力沟通方式的方法及其重要性,从而引发他们的反思和改变自己的行为、重构两性权力关系。


  《呐喊》是学术性的,但却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学术性著作,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本书的目的,是从心理学、女性主义法学、犯罪被害人学等多学科视角,协助所有关注家庭暴力问题的读者,了解家庭暴力是怎么回事、施暴要达到什么目的、为什么会发生、有什么危害,在目前真正有效、及时的法律和社会救济途径都很缺乏的情况下,受害人及其家人如何利用自身的能力和各种资源,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摆脱家庭暴力”。因此,这本书从引言开始就以家庭暴力受害者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从读者的角度把相关问题提了出来。即使其后对“家庭暴力”的理论阐述、误区分析、改善和救助指引,以及研究方法与观点的介绍,也都是建立在大量家庭暴力现实案例资料的基础之上,真正体现了“报告”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那些真实故事中家庭暴力受害者不堪的命运,痛苦的遭遇和经历,在撞击我们内心情感的同时,既把我们的经验带入书本,又把我们的思考带入理性,最后更让我们将多了些自信的目光再度投向家庭暴力依然存在的现实。


   希望“呐喊”能唤起一种力量,将妥协转变为抗争!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自立、自强、自信的女子,愿我们每一个家庭都能更温馨更幸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08-12-14 20:47:40 | 只看该作者
             努力学会爱自己——《生命的重建》读后感


   《生命的重建》被称为誉满全球的健康观念第一畅销书,被誉为生命教育圣经般的巨著,曾经创造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50周第1名的骄人记录。


    这本书我向很多人推荐过,我自己一共看了五六遍,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因为我喜欢心理学,也是佛门的俗家弟子,所以对书中倡导的很多佛学方面的知识特别认同。身为美国人的露易斯.海不但是著名的心理学家,而且居然是佛门弟子,而且学佛的功力还很深,让我很惊讶也很钦佩。露易丝.海在书中给我们揭示了疾病背后所隐藏的心理模式,从而为人们开辟了重建生命整体健康的完美道路。被媒体称为“圣人”的露易丝·海将深刻的哲理、科学的精神与博大的爱,结合自己的坎坷经历,以浅显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泉般滋润每一个读者的心田。正如戴夫·布朗的评价:露易丝的书是上帝送给这个烦恼世界最好的礼物。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本书都具有你无法想象的价值!


     她悲惨的童年和多坎的命运使她心理留下了极大的阴影,她潜意识中,有着强烈的认为世界对她就会如此,所以,她本能据绝着会使他改变,会让她美好的东西。结果,她的状况越来越差。命运如此不公平,病魔竟也折磨着她。和佛学老师的接触让她有了改变窘况的决心,人不就是肉体与灵魂的合一吗?在身体上善待自己,在心灵上鼓励安慰相信自己,奇迹出现了,癌症竟在六个月完全无影无终了。这就是生命的伟大与神奇之处啊。也许,故事会有些偶然,但对于绝望中的人来说,与其痛苦无望的接受现实,慢慢珍惜那将逝去的岁月,何不乐观的在欣然接受下,去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强大的生命力,接受自己的一切,他们都是属于你的,正是他们构造了你的独一无二,包括你的身体,也包括发生在你身上所有的事情,也许他们只是让你更成熟的武器。置于病患的出现,是你体内的不协调,一种冲突,在医疗手段治疗的同时,自身顽强的斗志也是至关重要的啊!


   露易斯.海认为“憎恨”、“批评”、“内疚”、“恐惧”,是我们生活中四种最坏最坏的习惯。这四种坏习惯,在我们身体和精神上,造成很大很大的问题。憎恨、批评、内疚和恐惧,引致我们的身体发生疾病。不快乐带来风湿症,长时期的憎恨,更会带来癌症。后果很可怕,我们需要好好警惕!


   这些坏习惯来自我们喜欢责怪他人,却从不勇于负责。如果我们承担所有的责任,那么我们就不会责怪任何人。即使真有人值得我们批评,那也完全是我们自己把这种人引来自己身边的。我们自己的内心思想不健康,分辨不出何者正确、何者不正确,以致招引来不好的人,做出错误的事,这有怎能只怪别人?


   她认为很多疾病都来自不能宽恕别人。如果你希望你的病快快好,那么当疾病来到的时候,你便应该快快找出,在你的心里究竟有那一个人令你痛恨?当你找出后,你便应该宽恕他。  要是你对这一个人感到很难宽恕,那就证明这一个人其实是你最需要去宽恕的。你不必愁不知道怎样去宽恕他,只要你肯宽恕、准备宽恕,佛法自会教导你怎样去宽恕。  一个人认识自己的痛苦容易,认识别人的痛苦较难。其实想通了就会知道,他们也已经尽了全力,只是不自禁的做错事罢了。既然做错,他们的痛苦和需要被原谅是必然的。



   她还认为与宽恕别人同样重要的一件事是──自己应该喜爱自己。尽管我们健康不佳、缺少金钱,或是婚姻关系不快乐,都只是暂时性的,只要我们喜爱自己,种种不如意事,都会很快过去。

   她认为人一旦接受自己,那么生命中的一切,自然都会流畅。只要我们真能喜爱自己,我们的健康回好转,金钱会更多,与人的关系会改善,创造能力也会增强。当好的一切自然来到时,我们根本不需要去特别奋斗。喜爱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就够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了。 接受自己和喜爱自己,会制造出一种安全感、自信心,故此能使我们福至心灵,万事得心应手。所以,“当下”我们就应该毫不迟疑地改变,立刻接受和喜爱自己。一旦真做到了,一定会有很好的成绩,而那些成绩,完全不是勉强的来的,而是自己自自然然发生的。


   想想曾经的我是多么不会爱自己,在抑郁症发作的日子里,我从自卑——自责——自罪到最后严重地想自杀。当时因为工作上严重受挫,我整天认为自己“做的事不够多不够好”、“我没有价值”,对自己的一切没有一样满意。多年来,我一直都在苛责自己、批评自己。这样做对我一点用处都没有,徒然使自己傍徨无措,现在想想那又何必?人在自暴自弃的时候,聪明的会变蠢,健康的会多病,福不至,心不灵。过分自我批评,并不会改变我们的拖延和懒惰。我们不该把我们的力量,用作批评我们自己,而不去把它用作解放旧的思想习惯、培养新的思想习惯。 我们应该有这种信念:“我愿意放弃‘认为自己没有价值’的旧思想。我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行善,便自然会得到所有美好的东西。我喜爱自己,珍惜自己、接受改变,因缘会帮助我成就所向往的一切。”


   以前的我曾经怨恨过父母,特别是怨恨妈妈从小不喜欢我,对我冷漠,忽视批评过多所造成的.事实上,怨恨最没有益处。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是我们怨恨,怨恨完了以后,另一些不好的事情又发生,于是我们又再怨恨……这样的循环不止,令我们永远也不能超越出痛苦。我在学佛以后,明白了一定是我和妈妈前世是冤家,前世我虐待她,今世她就虐待我,这是因果报应,是自己自做自受,怨恨心理也就消除了.现在我们母女的关系已经改善的很好.妈妈后来也弥补了我很多,我也知足了。我现在已经努力克服了很多消极观念,心灵得到了成长,生活也就感觉比以前幸福多了。


    露易斯告诉我,他们好,是我们前生和他们有善缘;他们不好,是我们前生有了亏欠,所以受此业报。说得很有道理,一切其实都是我自作自受。我们既和父母有缘,他们的“弱点”,也正是我们必定要接受的;我们在接受以后,可以自己来转化、改良。幸而我们现在长大了,可以超越出早年受到的一切影响了。并且还知道人人有佛性,人人都可以做得很好,所以不论我们早年听了多少消极的话,只要我们肯克服,就可以消除过去的所有一切消极的信念。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的父母或家人,只有有限度的理解、指示和觉察力,他们只能持着这样有限的能力,来教导我们,而我们也不能改变过去。我们现在的思想,能塑造出我们未来的一切,如果我们要想挣脱过去,得到自由,就从“当下”开始。 我们责怪别人,其实是因为不想自己负责任,所以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是很不应该的。我相信因果报应!相信生命是非常简单的,我们送出去的任何东西,转眼之间,将以另一形式重回。佛的正知正见,引导我们的正确思想、正确行为,使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得到一切应有的果报。

    我们的确不应该鄙薄自己、看低自己,因为那样等于是在自己身上加锁,把自己锁在一个不见天日的牢笼里,不能出来。要打开这把锁救自己,惟有喜爱自己、接受自己,不要对自己妄加批评。没有耐性,是一种抗拒。我们抗拒的,是学习和改变;我们会希望一步登天,一下就把事情做好、完成。如果这样,就表示我们并没有花出适当的时间,去学习怎样化解问题。你应该抛开执著、放弃抗拒,让你自己学习你需要学习的课程。一旦你这样做到了,那会令你所走的道路,以后更容易走。千万不要让你的抗拒力阻碍了你的进展,终止了你的改变。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次开始进行改变:一、看清楚自己的抗拒力;二、继续改变你的思想。



    露易斯.海告诉我们真正喜爱自己,喜爱自己,第一样要记住的事,便是不要苛求自己、批评自己、责怪自己。  要一个人改变原本就不容易,她也是到了四十岁以后才能做到。但她相信人若付出毅力,因缘就会聚合而得帮助;若仍自暴自弃,那么菩萨也对他没有办法。真正的问题她时常都告诉别人,一定要喜爱自己。要离开虚荣、摆脱自大,因为虚荣和自大与喜爱自己之道正好相反。虚荣和自大其实只是一种恐惧,而喜爱自己乃是要我们对自己有极大的尊重心,以及对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心意、身体有深深的感激之意。  


   的确当我们接受和喜爱自己时,我们的所有潜力,自然都被发挥出来,会高明的连我们自己都惊奇。不妨想想:是有人在一旁责骂你时,你做事做得最好?还是有人在一旁鼓励你时,你做事做得最好呢?当然是有人鼓励时。事情能做得更好!我们也需要自己来多多鼓励自己!不懂得改善生活,只知道一味自苦的人,是很对不起自己的。


   露易斯说当一个人能喜爱自己的时候,自然就能保护自己,处处留心自己的健康,不吃过多的食物、不做过多的睡眠,多吃蔬果、少吃肥腻,灵活思想、运动身体。而当人在精神焕发的时候,身体机能自然旺盛,不致把脂肪囤积起来,形成过肥。一个人在憎恨自己的情况下想要减肥成功,等于是在不愿助人的情况下,想要别人帮助一样,是不能达到目的的。看来我还没有做到真正喜爱自己,所以导致自己的体重始终不能减下去。


    这本书让我学到的最好的东西是——自爱,一切从自爱开始,从相信自己开始,从鼓励自己开始,开始生命,开始生活,耐心些!可以知道,无论我们的往事如何不如意,我们都有能力完全把生命扭转过来,使生命充满正气和快乐。


    露易斯认为“应该”这两个字,是文字中非常有害的两个字。当我们用“应该”这两个字时,其实就是在说我们自己“错了”;我们的过去“错了”,将来也“会错”。我们真的不需要这样说自己“错”。我们原来就可以有多种选择,不是一定要怎样。如果我能,我真想把“应该”这两个字永远取消,把它变成“可以”两个字。“可以”这两个字,表示我们有选择的余地,也表示我们从来都没有那种所谓的“错”。以前没有意识到“应该”二字的危害,把“应该”改为“可以”效果果然很好,大家可以来试一试!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能把生命改变的更好,把一切处理的更合适、妥当,也更轻松。但是,尽管我们是这样盼望,但要我们正真有所改变,却常常办不到。我们宁愿他人改变,来适应我们,也不愿自己改变,去适应一切。


    假使你自己都不能为自己改变,那别人又怎能为你改变他们自己呢?改变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不至于毫无办法,我们只要能从自己的内在该起,先改变我们的旧思想,再改变我们对人说话的态度;自自然然,外面的境遇,也就改变了。


    改变思想、改变说话态度,就能改变生命,使一切变的更好。说来轻松,做起来却往往并不容易。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顽固性--或多或少;也有毅力问题--能坚持不能坚持。


    露易斯说有一点我们一定要明白;认识到自己过去的思想信念错误,并不是表示我们过去不是一个好人,不必为我们的过去悲愤,还应该在改进的“当下”,高高兴兴的庆祝一番才是。我们所出的问题,都应该由自己负责——这点认识也很重要。她要我们认识自己内在的力量,可以左右一切,它可以转化你的思想,也可以转化你的人生经历,避苦趋吉;这是佛陀所郑重教导我们的。让我们认真的说:“我愿意改变。” 重复的说:“我愿意改变、我愿意改变。”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最好将手放在我们的胸口,表示决心。留意我们不想改变的地方;因为,它很可能正是我们最需要去改变的。当你付诸行动时。你会发觉;帮助我们成就的“因缘”,正在逐渐聚合。为自己好,我们都希望把坏的一切改变,不论什么方法,只要对我们有帮助,我们就要接受。这里有一个方法,很多人都用过,露易斯说她自己也用过。这方法就是:告诉你自己,你愿意改变。对这镜子告诉自己说:“我愿意改变。”  当我们诚诚恳恳地,一再的说:“我愿意去改变”时,我们的情况就真的在开始改变。为了改变,我们还是要对着镜子,望着自己的双眼,不过,我们该说一些积极的话、有鼓舞力的话,来振奋自己。这样做非常有用,可以很快便有很好的收获。


   露易斯提醒大家,想转弱为强、转败为胜,最大的秘诀只有一个:就是愿意放弃以往的坏习惯。一定要先告诉自己:“我愿意放弃!”这在佛家来说,就是“破执”,执着是不好的,所有不好的执着,都必须破。我们真的会变成我们自己所想的那样。我们认为自己好,自己就会更好;认为自己坏,自己就会更坏。所有我们生命中的痛苦和愉快,都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这本书改变了我的想法,让我突然间开窍,知道很多事实。书中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深深的打动着我的心灵,果然是心灵大师。最有力量的是当下,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你当下所有的思想,所说的话,将会创造出你的未来,你的明天,下个星期,下一年。我们很多人都认定自己不够好,要知道这只是一个念头,念头是可以改变的。对我们最有害的是憎恨,批评和内疚。如果把憎恨溶化,甚至可以使癌症痊愈。如果我们真正的爱护自己,我们的生命便有成就。我们一定要将过去网开一面,宽恕所有的人。我们一定要开始学习爱护自己。爱是最奇妙的,最有效的医疗力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真正的喜爱自己。生命一定会充满奇迹。宽恕别人吧!你可以做得到的,对害过我们的人说‘‘我准备宽恕你,虽然你过去对不起我,但我决心宽恕你,不再记恨,让你自由自在。’这就是解冤解结]。这句话很有份量,你不但解放他人,也解放了自己,不会再被怨恨所困。这些都是书中话。这本书让我惊讶,让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在这么年轻时就发现了它,遇见了它,让我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宽恕敌人,让自己快乐,让自己自信,解放自我。



   不论你年纪多老,照样可以成就新的事业;对做事越有趣味,成功的机会便越大。“自求多福”——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才有幸福。做一个人而竟不喜爱自己,这事绝不可以。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08-12-16 21:32:08 | 只看该作者
             努力开发我们的生命潜能——读《拥舞生命》有感




        《拥舞生命》,是一本让我听了名字之后就很想去“翻”一下的书,两年前我在当当网邮购了这本书。

        刚收到书的时候,确实被其其貌不扬的外貌吃了一惊。本来就认为应该是一本很时尚的书,却只是一本装帧及其朴素,纸张简陋得象一本盗版书。但是书不在于他的外貌,而在于他的心灵——内容。正如书中所描绘的人的心灵一样,外在表现的或许不是你自己,简朴下可能隐育了一颗高尚的心灵,脂粉下也可能暗藏了一颗猥琐的心脏。


      作者许宜铭先生是台湾推动生命潜能开发的先驱,曾协助超过10000人迈向自我成长及潜能开发的道路。许宜铭的《拥舞生命》这本书用最简单有趣的文字探索了深刻的心灵主题,让读过的人不仅仅是得到了知识,还有了承担的勇气,正是这份承担的勇气,让一个人想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也许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是负起一点点责任,但是这一点点责任却带了辽阔的心灵视野,让我们发现了在全然负起责任的背后,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自由。



    当当网上书店联合总裁俞渝:如果您像今天的我,有能力支付几千元钱,我建议您参加许宜铭老师的工作坊;如果您像二十年前的我,口袋里没有几个钱,我建议您来买这本书,这些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在这里,您将有机会体察到自身拥有的强大潜能并释放出来,可以创造财富,实现理想!让自己生活得更从容,更愉快!


     著名作家、哲学家周国平: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自己重新活一次,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人生的负责,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领先不了别人。


      台湾新时代运动领导人胡因梦:许宜铭先生有着丰富的人生历练,坦诚的勇气和非凡的智慧,他用充沛的热情、精力和慈悲心,以及对心灵的敏锐觉察来协助学员开发潜能、自我成长,释放生命中的种种能量。


    《中国图书商报》暨《书评周刊》创办人程三国:人生智慧分三个层次,一是能点燃和激发别人的火种,二是能被点着的燃料,三是不能被点燃的石头。许先生在工作坊和本书中放射出的智慧无疑是第一个层次的。


     书分成了两个部分——生命的潜能和重塑心灵。
     生命的潜能一章我看得断断续续,许是平时大致对这部分已经有了一些接触。所以再看的时候总是有些大意,并且对中断也随意些。但无论如何,重温了一遍内容,总也是对自己的心里有一些触动。书中一遍又一遍的提到“觉察”这两个字,发现这便是书中的核心,同时也是心灵成长的核心。《拥舞生命》这本书从“我是一切的根源”开始,这句话如同晨钟暮鼓一般,将警觉的光束投向了我们的内在世界,而不再是一味地去外界寻找答案。我是一切的根源,是对自己的、觉察观照,同时也与自己时刻保持接触。


       感觉这本书禅的味道很浓:书中这样写到:


       发掘生命的潜能,不要被过去的经验制约。
        我是一切的根源 。佛陀说过“万物唯心造”,整个世界是我们自己所创造出来
的。凡是皆有因缘果。


        学会觉察,从宽广度,深度以及时间上去洞察以及觉醒。
        生命潜能之旅从觉察开始,将逐渐深入自己的潜意识,重新作选择——带着意识,
       带着觉察来做选择,我们将逐渐感觉到身为一个人的尊严,而不时像机器人,总觉得生命中有太多的无奈,不得不如何。
        人类有一种“敏感递减法”,是用来保护我们自己免于接受太多痛苦,而使自己生存下来的保护系统。



       佛家谈到佛陀能在第一次看到一朵鲜花和在第五百次看到时有同样的惊喜,我们称这个能力为能够“活在当下”,它是能够抛开过去经验的一种能力。可是大多数人仍然活在“敏感递减法”里,因为它是与生俱来保护我们的一种本能。



        快乐要走的时候,想要强留它的人会有痛苦;痛苦来时,想要赶走它的人,却会经历更深的痛苦;痛苦来时,能够和它在一起的人,才是一个自由自在的生命.一个开始跨入智慧殿堂不存在知识领域的人,便开始懂得接纳生命里的每一个发生。去勇敢面对生命里的每一个发生,即使在过程中会有痛苦,混乱和挣扎,但那才是生命的价值.

       最喜欢这一句:一个未曾经历过大悲伤的人,他是无法具有慈悲的心的,因为他无法了解别人的悲伤。


       我曾花了两个小时,看了几个章节,这种书看起来实在快不了,每一句话都要细细揣摩,才能体味他的深远涵义,以及他要揭示给读者的真正意图。的确很难消化,读时一定要悟得好才行,不然就会曲解成另外的意图。



      我曾痴痴地陷在《拥舞生命》的字里行间,水也舍不得喝。在那些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案例里,我看到自己的影子。然后,有些文字会跳出来替我辩解,说那些矛盾琐碎的负面情绪,人格的弱点,又怎么是困扰我一个人的障碍呢,原来有很多不同的心灵在面对相同的困扰,原来爱我们的人伤我们最深呢。




      时光不能倒流,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此书,学习自我接纳,不再反对和排斥自己,发掘自身生命的潜能,会给你的心灵带来多一抹抹温暖阳光的。这样的书是充满生活智慧的,是可以拿来疗伤止痛的。现今时代的快速发展变化、动荡、不连续、自由化、多元化,人际的疏离和分裂,使人们感到孤独、寂寞、抑郁和焦虑、自我迷失。人们普遍需要协助、支持和治疗,强烈地需要一个精神体系、信仰来支撑那个无所适从、无所归依、无能为力的主观自我,调整并平衡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开发自我潜能,以便能找到伊甸园式的和谐、平静与美好。


    《拥舞生命》这本书就指引大家了解自己及自己的童年,尤其书中谈到的禁止令,能够让我们找到内心焦虑的源头。



      重塑心灵一章却是我读到的本书中对我影响最深的内容,这章的主要内容就是教会你如何重塑自己的心灵,里面有大量的工具和步骤让你循序渐进。书中不止一次提到让我们放下书,认真的剖析自己,重理自己的人生剧本。但我没有这样做,不是我不想做,而是我想我应该再一次读他,再一次读他的时候我会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放着舒缓的音乐,好好的好好的按照书中的方法,去理清自己,让自己进行一次心灵的回忆和旅程。


        或许,从此会改变我的生命。


        我已经开始在我生命中尝试这种观念,但训练也是艰苦的,我不清楚我到底我能不能坚持到最后,因为我觉得比起以往来,有更多的快乐,但也有更多的痛苦。但一定是做一个完全的自己。


        这本书如洞烛般照亮了我的生命旅程,让我一步一痛但是又坚定不移的走上了心灵成长的道路。我相信每一位觉醒者,每一位追求心灵成长者,都是从觉察开始的。从一点点的觉察到全然的觉察,让我们从书中的文字开始,最终我们将越过文字,越过书籍,越过文字的传递者,亲自站在真理的面前。


       拥舞生命,是美好的想像与随心的生活相互合二为一,让人生充满诗意与爱心。我真心希望每一个面临着困境与抉择地朋友,能相信自己,热爱生命。


       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毅然做出一个这样的决定,参加一次许宜铭的心理工作坊。在这之前,我只有读大量的书来弥补这样的缺憾。
[url=http://bbs.eduol.cn/Localdown.asp?FileName=200823831043230.jpg][/ur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08-12-17 06:16:31 | 只看该作者
         没什么大不了的——读《心病谁没有》有感


     一个大学生,仅因为打牌玩乐时的几句口角,就将与其发生过争吵的四名同学残忍地杀害了。马加爵的行为令人震惊。这一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于心理疾病的警惕,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是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大敌,并发展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心理疾病与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许多悲剧的发生,并非因为我们心理疾病治疗水平的低下所造成,而是因为人们囿于传统观念和出于对心理疾病的无知,使他们不去重视和正视心理疾病,不敢承认“我有病”,没有及早去咨询诊治,从而最终酿成悲剧。


      《心病谁没有》是甘露春医生花了近六年的时间完成著作。他把10年来的经验、感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读者。希望对提高社会大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能有所帮助。甘露春将11年心理咨询的经验化为有形,通过对接诊患者的心理解剖,揭开了心理疾病的奥秘。该书出版后两次再版,已发行2.5万册。


        甘露春医生1987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1994年起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至今。他名不见经传,但却创造了10年接诊超过5万人次的心理咨询业界奇迹;他热心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广受社会各界的欢迎;他在患者中的口碑是如此地好、影响如此之大,以至远在拉美、欧洲等地的华侨也慕名专程回国求诊。就这一点来讲,我也是非常佩服甘露春医生的,从而也对他写的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我自己曾经患过很严重的抑郁症,经过积极治疗,在自己走出抑郁康复以后,我喜欢上了心理学,对心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在网上在现实生活中认识了很多有名的心理医生,也参加过不少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班,也帮助过很多人。这几年购买了不少心理学方面的书。两年前在当当网看到这本书的介绍,马上邮购了这本书。


      《心病谁没有》这本书,收集了甘露春这十年开心理诊所的众多案例,从这些例子入手,甘露春向读者分析了心理疾病的特征,它和情绪、性格问题的差异,也都介绍了一些治疗方法,适合一般读者和心理医生参考。甘露春说,为了写这本书,他顶着了很多压力和偏见,为的只是让国人能够勇敢地讲一句“我有病”。


       在书中甘露春医生认为


       现代社会,心理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大敌,并发展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心理疾病与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加上长期以来我们对心理疾病的知识缺乏宣传,一提到有“心理疾病”,就让人联系想“精神失常”,“疯子”等,以为得的病不好听,也不会治得好。


       在国外,心理疾病已经有非常广泛的认识和规范的治疗。但中国因为心理知识溃乏,自然对“心理疾病”特别忌讳:不敢承认“我有病”,害怕被人怀疑“精神有问题”。


       其实,我想说,可怕的不是你的病,而是你的观念!


       现代社会的急剧转变和飞速发展,如激流、似海啸,冲击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不管愿不愿意,你都得在其中浮沉挣扎,躲不进桃花源,也退不进避风港。面对这种景况,谁人心理没有压力呢?


       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历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许多悲剧的发生,并非心理疾病治疗水平低下所造成,而于人们囿于传统观念和对心理疾病的无知,不去重视和正视,从而酿成悲剧。


      在书中,甘露春医生坦言:


  他也曾经也是个心理疾病患者,有过动荡不安的经历。


   甘露春老家在广西,1963年生于重庆,之后随从事地质工作的父亲四处奔波,“像白蚁一样”不停地换学校。1970年他在云南通海经历了大地震,其住宅附近有一坟场,震出无数白骨,他竟和一群小伙伴捡了乱扔,丝毫不知忌讳。但也因胆大,玩“抓特务”时躲到一棵大树后,背上粘上黑毛虫被折磨了一个月。直至工作后通过自疗,用系统脱敏法才摆脱了毛虫恐惧症。


  长大成人,历经四次高考,倍感挫折几近绝望,甘露春甚至有过自杀之念。直到1982年高考录取通知书下达后,他才以“范进中举”的心态进入云南中医学院就读。大学期间并非一帆风顺,大四暑假,甘露春以学生代表身份去成都开会,但在公共汽车上被小偷偷了个精光。半夜他在招待所里,身体感到忽热忽冷,全身尽湿,面色苍白,被送到医院急救,打了葡萄糖,休息两小时,竟然无事。从医后他方知,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惊恐发作。后来他又患上主观性失眠,身体很虚弱,并诱发急性阑尾炎,术后伤口不慎感染,治疗持续四月之久。


  直至1987年他被分到中山市人民医院工作,回首从前,他竟然庆幸人生诸多磨难,反而成就了一个心理医生。甘露春坦言,当一个心理医生未必比患者轻松,面对诸多心理阴暗,难免感同身受。你必须投入感情,才能和患者交流,但你又要做到,一旦走出医院大门,就应把职业和生活彻底分开,你只是一个普通人!


 “做精神垃圾箱本身就要有免疫功能,否则你会被感染。”甘露春说,做这一行要有天分,心理医生其实是个很苦的行当。


  甘露春最为自豪的是,他能走进到很多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灵深处,因为他也曾是个心理疾病患者。这也许应了那句古话:久病成医!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名的心理医生像弗洛伊德、荣格、森田正马、露易斯.海等等都是和甘露春一样,因为自己患过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从而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帮助别人治疗时就会更有同理心,更能理解病人的痛苦,我自己也是如此。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章就是第六章:听听我的忠告


      甘露春医生忠告我们:只要你是活生生的人,你就有精神! 只要你有精神,你就可能患心理疾病!一个人可以没有蛀牙,也可以不患身体疾病。但没有人能逃避心理的折磨!


      几年前有个塑身产品打出了这句夸张的广告词,令他印象深刻。“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一句富有魔力的心理箴言。他希望读者能够牢记于心,必要时翻将出来挂在嘴上,即见奇效。自从在这本书中看到了这句话,对我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几乎成了我的口头禅,每当我的工作生活中遇到困境的时候,我就想起这句话,真的感觉很有奇效,也给很多朋友推荐过这句话,效果也不错。


     因为甘露春告诉我们事情发展变化的规律就是阴极阳盛,否极泰来。黑暗最深处,就是孕育光明的地方: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所以我们要艰难时候沉住气,幸运女神等着你。另外,他又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如是,我们也应如是。不要怕失嘛,因为没有事吗,我们就没有机会改变已经惯性化的枯燥的生活。“失马”也许就是我们人生的转折点,好好利用他,尝试新生活,那就是福气。失去了“瘦马”,也许会给我们换来匹“千里马”。不要遇到点风雨,就以为是世界末日,更别动不动就去寻死觅活的。其实,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能放开心胸,放场眼光去看,不久就会见到事情的转机。换一个角度看,坏事很多时其实就是好事!这就是辩证法。经验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当成为了过去了再回头看时,你会发觉自己当时的执着真是愚蠢得可笑。所以坏事并非都坏事,坏事经常是好事。还有起起伏伏平常事,人生世事皆如是,甘露春医生都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案例来我们剖析,人生有起就有伏,有伏就有起,赶到尽头便会伏,伏到谷底就会起,其意味着夫,伏预示着起。参透这点,我们才能遇事泰然,永远保持良好的心态。

    因此我们要敢于面对自己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扰,不要再发生类似张国荣自杀和马加爵杀人这样的事情。我们的传统观念是忌讳讲心理病的,谁也不敢说他自己有心理病,主要是因为怕别人嘲笑歧视,这是我们最大的障碍,所以我们有了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病,就会回避它,不敢正视它,但是心理病这个东西不是说你回避它,你不愿意看它,就不会发生了,也不是说因为你掩盖了它,它就不会对你造成伤害。所以我认为中国人如果能够说一句“我有病”很不容易。


    不过,就这点来讲,我感觉同是抑郁症患者的崔永元也曾有过严重的自杀倾向,但是他除了积极接受治疗,还把自己的病症公之于众了。崔永元很有勇气,我认为,这种公开也是一种治疗的方式。他说:“抑郁症离我很近,近得像亲兄弟,医书上描绘的大部分病症我都具备了,还有即兴发挥的部分。差不多有四五年的时间,我抑郁并活着。虽然国家GDP每年都增加,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满脑子都是极限运动。抑郁症病人有多苦,不说也罢。”当一个人敢于公开谈论并调侃自己的抑郁时,这是一种释放,也意味着他离自杀之路已越来越远。我认为自己和崔永元一样非常有勇气来面对抑郁症,没有讳忌就医,这样也会让自己康复的更好。


     甘露春感言,任何人,不分年龄、职业和贵贱,甚至不论性格和心态如何,在其一生中都有罹患心理疾病的机会和可能。希望通过更多人的努力,为众多受心理疾病困扰的患者解开心结,解除痛苦。他只希望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医学道路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为普通百姓的心理健康作出贡献。”


     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喜欢心理学的朋友不妨买来阅读一下。我也愿意像甘露春医生那样用自己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帮助更多的人,也帮助我自己更好地成长。


     平时我也经常去搜狐网甘露春医生的博客,品读甘露春医生的文章,你更觉得他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医生,更象一个社会学家。风趣的文笔、广博的心理知识,奇异的心理故事,趣味经历,世事评论,原创心理分析小说,病人咨询解答等等,博客内容精彩丰富。在这里,是一个轻松自在的平台,或者偶拾一贝,或者感受心灵一丝清凉,肯定会让你有所收获。让我们一起来正视、重视心理健康,调节自己,帮助他人,轻松上阵,快乐做人!

    甘露春医生博客网址:http://ganluchun.blog.sohu.com/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8-12-17 16:4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2 23: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