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econdquic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牢牢骚骚] 对经济危机非常焦虑

[复制链接]
1021#
 楼主| 发表于 16-10-7 06:27:05 | 只看该作者
6000万股民泪别离场,股市遭遇空巢危机

号外财经网 09月27日 08:38
分类 :财经
阅读:31
抢沙发
9月26日,9月最后一个交易周的星期一,沪深股市再度刮起“黑色星期一”风暴。早盘沪深两市双双低开,上周强势的次新股板块周一深陷泥潭,由于前段时间次新股板块受到市场游资主力青睐恶炒

6000万股民泪别离场,股市遭遇空巢危机

作者: 编辑:号外财经 来源: 号外财经网


《号外财经》9月26日,9月最后一个交易周的星期一,沪深股市再度刮起“黑色星期一”风暴。早盘沪深两市双双低开,上周强势的次新股板块周一深陷泥潭,由于前段时间次新股板块受到市场游资主力青睐恶炒,积累了众多的获利盘。在如今新股发行密集的背景下,次新股板块的强势行情或告一段落。


受到次新股板块行情熄火的影响,各大板块全线飘绿,两市超过2400股下挫。截至收盘,沪指报2980.43点,跌幅1.76%,深成指报10392.7点,跌幅2.05%,创业板报2122.9点,跌幅1.56%。《号外财经》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1623亿元,深市成交2629亿元,两市周一共成交4252亿元。

在周一开盘前夕,很多业内人士考虑到节前时间点的因素,认为股指会延续弱势整理态势,但是以如此大幅度的跌幅掀开节前最后一个交易周的面纱还是令刚刚步入秋天的投资者提前感受到了冬天即将到来的深深寒意。


《号外财经》其实,周一的大跌行情并不是没有前兆信号的。据统计,截止8月底,A股空仓者高达6100万,散户投资者一边流泪一边毫不犹豫地将手中持有的股票变换成钞票撤离股市,转而去如今火的受不了的楼市寻找弥补股市投资亏损的新商机。今年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7月份空仓投资者数占比分别为50.87%、51.39%、52.16%、52.98%、53.58%。这也是空仓投资者数连续第6个月超过50%。


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一下,6100万户投资者空仓离场,如果以每户投资者离场带走资金以平均十万元来计算的话,《号外财经》那就意味着高达6万亿元的资金已经和股市说再见。而来自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流通市值报380183亿元。6万亿元资金的离场相当于目前沪深股市流通市值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说,股市中的每6元之中就有1元正在离场的边缘线上。

按着这个思维角度继续前行,《号外财经》在目前依然坚守在股市之中的6000万股民中,最少有一半股民之所以不愿离场,并不是对股市情有独钟,还抱有赚钱的情怀,而是因为他们手中持有的股票已经被深度套牢,无法割肉出局,只好“抗战8年”慢慢等待下一波牛市行情的到来。

《号外财经》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股市中仅剩的“死忠”,也就是大家眼中的铁杆投资者只剩下不到3000万户了。如果我们也以每户投资者投资资金为10万亿元来算的话,股市中的活跃资金也就是辗转腾挪的资金也就在3万亿元左右。考虑到近来沪深两市的日成交金额之和也就是围绕3000亿元到4000亿元之间徘徊,这个资金量应该是非常接近市场真实金额的。


《号外财经》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没有新的增量资金流入和旧的存量资金流出的话,3万亿元的游资量还是能够在次新股板块或者PPP板块上掀起一些局部性行情的,使得股市依旧存在一些短线市场热点,以此吸引可能的场外观望资金入市。然而,新股发行的加速,特别是银行板块的急速扩容,让资金面几近干涸的二级市场陷入了资金不断失血的“无底洞”,周一次新股板块行情的全面熄火就是最为鲜明的例证,种种迹象显示,6000万户股民的泪别离场使得证券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大幅回落,散户资金正在不断流出二级市场,A股流动性正在趋向“枯竭”。

6000万户股民与股市说再见,去年还是人见人爱的股市如今正在向空巢化快速进军,空巢的股市中,不知有多少旧人哭?

微信公众号:

号外财经(ID:haowaicaijing)

号外财经网 http://www.haowaicaijing.com/

免责声明

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建议,请勿根据本文内容作出任何决策。

作者及号外财经不对任何人的任何承担任何责任。

想爆料或各种合作请发邮件至 :ihaowai@163.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分享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2#
 楼主| 发表于 16-10-7 06:31:31 | 只看该作者
“狂人”或导致美国孤立!华尔街能左右美国大选吗?

一条财经 09月26日 16:42
分类 :财经
阅读:1152
抢沙发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现今的政治与经济环境是他生平所见最差的。他担心“疯狂之人”可能破坏美国的政经系统。

【“一条财经”(微信ID:ytcj123)提要】

撰文:泡芙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现今的政治与经济环境是他生平所见最差的。他担心“疯狂之人”可能破坏美国的政经系统。

►在政治问题上,不管是唱多人士还是唱衰人士都给出了同一条信息:如果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那么对股票和贸易来说都将是一场灾难。


【正文】

近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出席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在华盛顿联合主办的会议期间评价,在经济方面,美国将陷入需求疲弱与通胀高企的滞胀,他说“我们没有处在稳定的均衡状态,我希望我们能找到出路,因为这是个很伟大的国家,不能被那些疯狂之人破坏了。”但格林斯潘并未指出他口中的疯狂之人是谁。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前几日表示,全球经济前景的下行风险有许多,对全球经济展望来说最直接的风险,就是美国将于11月举行的总统大选。目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在绝大多数民调中大幅领先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

华尔街豪赌 全力押宝希拉里

美国最受非议的行业——华尔街金融业正在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希拉里·克林顿的篮筐里。有人说,进华尔街不是去帮助世界,而是去赚钱和满足自尊心的,华尔街寡头们并没有在声援希拉里,因为他们发现特朗普具有进攻性,但这些人发现这个进攻性并不能赚钱,而他们了解希拉里,也给希拉里投了钱,所以他们百分百有信心希拉里会有利于自己。

美国经济已完全被操纵了。过去要获取丰厚的收益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而如今,巨额收益大多数被耍了花招,某种程度上说,获取这些巨额收益是无风险的,因为他们把美国纳税人的钱以各种渠道输入给了少数寡头。希拉里无疑将保持这个系统。这就是华尔街为什么希望最后胜出的是希拉里的原因。

金融业筹集金  涌起希拉里风潮

纽约的自由金融家,乔治·索罗斯和唐纳德·萨斯曼,现在各自都至少给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优先美国”捐了1050万美元。该委员会已经为助选希拉里入主白宫筹得了1.5亿美元的广告费。

去年国务院公布的一封电子邮件显示,希拉里的盟友尼拉·坦顿告诉时任国务卿的希拉里说,当她在一场晚宴上与索罗斯交谈时,索罗斯告诉她,他很遗憾在2008年的民主党初选中支持奥巴马赢了希拉里。

索罗斯和萨斯曼最新捐入的资金,继续着华尔街的这股风潮。而这股风潮就是捐给希拉里的助选资金远远多于捐给其共和党竞选对手特朗普的。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从金融业筹得的助选资金高过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这是极不寻常的,也许还是前所未有的。七月,《华尔街日报》援引无党派组织响应性政治中心的数据称,“单是七家金融公司就为希拉里竞选捐了4760万美元。”


商人特朗普“不走寻常路”疑做无用功

身为企业家的特朗普要争取商界支持可能并不容易。一项全美行业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经济学家认为,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如果当选总统对美国经济更好。看好特朗普对经济影响的经济学家占比还不到看好希拉里的三分之一。

金融界的一些首脑人物表达了各自有关美国经济的观点,其中包括预计利率水平将会达到4%以及标普500指数可能下跌10%等。但在政治问题上,不管是唱多人士还是唱衰人士都给出了同一条信息:如果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那么对股票和贸易来说都将是一场灾难。

特朗普公布了里根时代以来最大规模减税计划,拟在当选后将富有阶层的最高个人所得税率由目前的略低于40%降至33%,将最高企业收入税率由当前的35%降至15%,并大幅降低合伙人、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的企业应缴的个人所得税。

虽然他提出大幅削减企业收入税,但经济学家担心特朗普推崇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移民极端举措,认为长远来看那么做会适得其反,不能促进美国经济增长。有些人认为,他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高关税的威胁可能会引发一场贸易战,甚至是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也可能会导致美国经济孤立于主要的贸易伙伴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3#
 楼主| 发表于 16-10-7 06:34:54 | 只看该作者
阳光下的溃烂:揭秘德国第一大产业

格上理财网 09月26日 16:27
分类 :财经
阅读:30
抢沙发
:救助业不但是德国规模最大的行业,还是政治和社会影响力最大的行业。德国上下根本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力量。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1、比德国汽车业还要庞大的产业

    很少有人会想到,德国最大的产业是社会救助产业——从业人员 200 万,相当于德国汽车业、建筑业、采矿业、钢铁业、渔业、飞机制造业及能源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总和。

    德国最大的企业不是大众或者奔驰,也不是西门子或者拜耳,而是一家名为明爱会的天主教救助组织,旗下雇员总数超过 50 万人。其主要竞争对手新教的社会福利会,雇员总数超过 45 万人。

    德国最大的几个慈善企业拥有 10 万个“分支机构” —— 这相当于德国所有肉铺、面包店、药店和加油站数量的总和。

    据估算,德国救助产业每年总产值为 1100 - 1400 亿欧元。这其中,个人和机构每年捐赠大约为 100 亿欧元,来自保险业的有 200 亿欧元,其余都来自财政拨款。德国政府税收的 1/5 流向了救助产业。

    2、救助机构的目标是增加“顾客”

    为了避免政府机构的官僚主义和低效率,德国政府把福利救助工作大量外包给私营机构去做,包括各类救助协会、慈善基金和私人救助企业,尽量避免政府机关直接去做。

    但是,现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在这里就表现出来了。看上去很合理甚至必不可少的制度规定,却产生了预想不到的不良后果。

    既然公民或者福利救助是宪法权利,那么,政府就不能为救助资金设定一个上限,而是只要有符合条件的福利需求,就应该尽量满足。可想而知,这样一来,救助机构增加收入的主要办法就是增加“顾客”,也就是找到尽可能符合救助条件的人,找到一个,就可以去找政府要一份钱。

    于是,各种救助机构像下网捕鱼那样在各地搜寻。他们反复巡视社区,走遍每一条街道,耐心地寻找、发掘甚至培育下一个救助对象,把他们变成自己的顾客。

    一位德国市长抱怨说:很多不识字的人来提交教育方面的救助申请,申请书中却充满了教育专家才懂的专业词汇。统计表明,德国 95% 的人至少有一次成为救助机构的顾客。

    3、荒诞的失业经济

    两德统一初期,东德地区失业问题严重。德国政府成立了许多就业机构,帮助失业者找工作。多年以后,统一带来的失业问题早已不复存在,但众多就业机构却延续下来,并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失业经济”——靠帮助失业者找工作,甚至人为创造出只为解决失业的工作岗位,以获得来自政府的收入。

    一位失业者,先是被就业公司指派了一个“工作”:观察一种受保护鸟类,四个人一组,只是观察,其他什么都不干。

    失业者觉得这比呆在家里还无聊,公司给他换了个“工作”:在图书馆里抄写一本关于腓特烈大帝的书。他拒绝了之后被安排到一间办公室里。八个月之内他的工作内容是:接了两个电话、取了几次邮件、把车开去加油两次。这样他还被称赞工作勤奋。

    又例如,在一个属于红十字会的衣物申领点,28 个妇女被就业公司分配到了这里,工作是清洗、缝补、归类人们捐赠来的衣物。但几乎没人来申领这些衣物。

    一个月后,卡车送来下一批捐赠衣物,同时把上一批整理好的衣物拉走,处理成碎布卖掉。28 位妇女工作的唯一意义就是让红十字会因为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从政府那里得到补贴。

    很多失业者因为救济金足够生活而拒绝工作,另一方面就业机构也更需要失业者。

    失业者是他们的顾客。

    如果失业者大量消失,他们就将失去顾客,减少收入。

    4、批量制造“残疾人”

    卫生专家惊讶地发现,按照统计数据,1994 年 - 2010 年,德国的残疾人数量增长了一倍。

    德国人的身体当然没有退化,只不过,符合残疾人定义的人大幅增加了。许许多多的健康人被救助机构鉴定为残疾人。目的当然人所共知。

    救助机构针对儿童的工作尤其惊人。他们主要和下层阶级家庭的孩子打交道,并非常乐于在这些孩子中发现残疾和学习障碍者。这可是“优质客户”。

    儿童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事实上,经过学校、家长、孩子的共同努力,绝大多数问题和困难都会消失或解决。但很多下层阶级家庭却会轻易放弃,允许救助机构从此把孩子归为残疾人或学习障碍者。

    这样做的结果是,救助机构得到了一个长期客户,可孩子却被贴上了终身的标签。他们将很难进入正常学校接受教育——救助机构的特殊学校在等着他们,成年后,他们也很难进入正常劳动力市场。

    一个深受此害的人将这些救助机构怒斥为“慈善黑手党”。

    5、花不完的钱,盖不完的楼

    在工作人员的努力开拓市场之下,救助机构的收入节节攀升。按规定,这些钱不能流入私人腰包,只能继续用于救助业。

    于是,面对着花不完的钱,救助机构年年都要兴建新大楼、购置新设备、招聘更多的人员。更多的人加入救助业,努力工作,然后会发现、培育更多的救助对象,从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收入,然后兴建更多的大楼,招聘更多的人员……

    救助产业一片兴旺。按就业人数计算,德国救助产业在过去 15 年的发展速度是德国整体经济发展速度的 7 倍。

    一些德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 40% 都交给了各种救助机构,以至于这些地方的公共设施和道路的维护资金严重匮乏。德国原本欧洲一流的公共设施正因为资金不足而逐渐败坏。

    重要的是,虽然救助产业高速扩张,消耗了大量资金,制造出越来越多的社会难题,但这一切都是依法进行的,其间并无大规模违法乱纪之事。这个巨大产业完全符合德国的法律法规。

    德国福利社会制度堪称“眼镜蛇效应”的典范,他们大力奖励那些原本想要消灭的事情。

    眼镜蛇效应:

    印度人一度饱受眼镜蛇肆虐的痛苦。为此,英国总督颁布了一项法令:向当局提交一条死蛇可以获得一卢比的奖励。于是印度人开始大规模饲养眼镜蛇,换取英国政府的奖励,而蛇灾却完全没有得到缓解。经济学界将这一现象称为“眼镜蛇效应”。

    6、难民是不可多得的好题材

    在这个背景下看德国的难民问题,就会恍然大悟。

    表面上看起来,德国人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制约,愚蠢地发善心,鲁莽地接受了大量难民,给自己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但从德国救助机构的情况来看,情况很可能是,难民问题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题材。难民则是救助机构的“优质客户”。

    各家救助机构争先恐后地紧紧抓住难民这个不容浪费的好题材,精耕细作,深入开发,实现道义和资金的双丰收。

    默克尔政府无力对抗,只能顺应这种强大的潮流。而且,别看难民按月从德国政府那里领取丰厚补贴,但真正的大头收入落到了谁手里,那还用问吗?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一处难民营外和难民合影

    7、德国议会最大党是“救助党”

    但是即使大家都知道福利制度弊端严重,这个问题也不可能解决。

    直接从业人员 200 万,加上家属和上下游产业,德国至少有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直接间接靠福利制度谋生赚钱。他们可不是软弱涣散的救助对象,他们是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都有选票,有能力且有意愿影响政策。

    投票制度下,这种人数上的优势,足以确保任何试图削减福利制度的政策都难以通过,任何想要和救助产业为难的政治家都会很快下台。

    政客在政府和救助机构之间“旋转”,名利双收。内政部长卸任后,转而担任红十字会主席;议会党团主席下台后,成为工人慈善联合会主席。一位资深议员,先是出任政府家庭委员会主席。之后离开议会,在福利机构中专门负责政治方面的工作。过了几年,机会合适,又回到议会重新成为议员。

    直接在社会救助企业中兼任高层职位的议员,占议员总数的 35%。比例比执政党还要高。

    实际上可以说,德国议会中的最大党是“救助党”。

    所以救助业不但是德国规模最大的行业,还是政治和社会影响力最大的行业。德国上下根本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力量。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8、精明的错误

    错误的公共政策如果是基于人们的愚蠢,虽然可能造成很大损失,但毕竟还有希望。人是会学习的动物。当他们不再愚蠢时,那些错误就会被调整和改正。

    可是,如果错误的公共政策建立在人们精明的基础上,那就真的是无计可施束手无策了。人们越善于学习,越精明、越能干,这些错误就越坚固越难以撼动。

    历史上很多盛极一时文明的衰落,其实都源于此。

    作者:李子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4#
 楼主| 发表于 16-10-7 06:37:55 | 只看该作者
欧美好兄弟经济内讧互掐 最终都在求中国拯救

星火记者联盟 09月26日 13:21
分类 :财经
阅读:36 抢沙发
欧美好兄弟经济内讧互掐 最终都在求中国拯救
美欧曾是“好兄弟”,然而,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低迷,再加上令人头疼的欧债危机和即将纷至沓来的退欧公投,美欧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两极开始互掐。而最终能为其解围的可能是中国。

综合媒体9月25日报道,曾几何时,美欧是“同穿一条裤子”的“好兄弟”,一起对抗俄罗斯,一起出兵伊拉克。然而,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低迷,至今仍没完全复苏;再加上令人头疼的欧债危机和即将纷至沓来的退欧公投,美国和欧洲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两极,在自身陷入危局时,“大难临头各自飞”,毫不犹豫在“钱袋子”和“江湖道义”中选择了自家的“钱袋子”。

9月15日,美国司法部建议德意志银行支付140亿美元,以了结多项抵押贷款债券相关调查。原因是,德意志银行曾于2005至2007年间,发行、承销次贷债券MBS,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司法部对危机的罪魁祸首——金融大鳄们进行清查,其中就包括了德银。

祸不单行,已被当作欧洲金融危机引爆器的德银,正处在生死一线的危机当中,为避免诉讼,这家德国最大的银行已与美国司法部展开了协商,以期达成和解。



特朗普救不了美国经济

几乎就在同时,8月30日,欧盟委员会做出裁定,因苹果公司在爱尔兰获得了非法的税收优惠,需向该国补缴最高达130亿欧元(约合145亿美元)的税款及其利息。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称,爱尔兰政府违反了国家补助规定,与苹果签署了非法的税收优惠协议,让苹果逃避了大量税金。

这还没完,一年前的大众排放门还在发酵。美国相关部门在调查尾气测试作弊的软件提供者,德国博世公司也牵涉其中。两大德国制造的头牌企业在此次丑闻中躺枪。可以说欧美互掐进入白热化。

特朗普的新经济计划能够救美国?

美国总统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在继上月披露出一些其经济改革的内容之后,又在前几日(9月15日)的纽约俱乐部演讲中公布了其更新版的振兴经济计划。将这两次的公布内容进行统一整合,能够发现,特朗普经济改革计划的轮廓已经慢慢出现了。除了口号式的3.5%GDP增长以外,特朗普的税制改革计划,也十分抢眼。

要深刻理解美国税改的必要性,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是,美国的经济现在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简单来说,根据皮克蒂那本瞩目的《21世纪资本论》中提出的经济学理论,当经济增长率<资本收益率时,贫富差距会扩大,财富会转移到跨国资本手里;当经济增长率>资本收益率,贫富差距会缩小,中产阶级会增加,跨国资本分到的蛋糕比例会减小。

而目前美国的处境是前者,而非后者。为解决这一问题,特朗普想要做的是提高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而压缩跨国资本。而将跨国资本的海外利润转移到国内,就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但在目前的体制之下,美国的巨型跨国公司是不会乖乖回到美国国内的。例如,有媒体报道称,奥巴马曾在乔布斯去世的前一年于白宫宴请乔布斯,席间,奥巴马问乔布斯能不能把苹果在海外的制造线搬回美国,乔布斯回答说“它们永远也回不到美国了“。

奥巴马应该感叹,资本无国界啊!如果不采取特殊措施的话,美国政府大概是不能指望借由跨国巨头们的力量来复兴美国制造业、提振整个国家经济了。而且,跨国巨头们在美国国内拥有庞大的势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牵制政治力量,所以这也是奥巴马政府税改一直无法成功的原因。

相比之下,特朗普的“药方”更决绝,但也可能更有效。具体来说,特朗普想要“三管齐下”:首先,特朗普对于美国企业海外利润征税要动真格,不会允许延迟报税等导致海外征税“名存实亡”的情况存在;其次,特朗普试图对跨国企业的海外利润推出一次性税收优惠,鼓励美国企业将资金输回国内;此外,特朗普还高举“减税”的大旗,承诺将大幅削减企业所得税。

那么,苹果这些巨头对此会作何反应呢?

近日,苹果CEO库克在美国电视上誓言,如果美国提供“合理”税率的话,该科技集团将把其在海外持有的2000亿美元的资金的一部分汇回国内,并表示苹果已留出“数十亿美元”用于向美国政府缴税。

如此看来,特朗普如果能成功当选,并且说到做到,大幅减税,那么,以苹果为代表的跨国巨头们很有可能会带着2万亿美元的财富乖乖回国?可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自英国公投决定退欧之后,欧盟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德国及默克尔对于团结欧盟,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德国内部经济状况再因德意志银行的困境而陷入混乱,那么欧盟将来会走向哪里,将是一个不太乐观的问题。

TTIP一直谈不下来也很能说明问题。随着欧盟国家民众对于TTIP一波更比一波强的抵制游行,欧盟众多政要也纷纷站出来反对TTIP,奥巴马企图在任内结束相关谈判的愿景也大概要落空了。更何况,如果美国下一任总统是特朗普的话,TTIP就更加不会推行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人人都知道,美欧对撕的最根本原因还是要追溯到经济层面。因为经济不景气,所以美欧内部的不稳定,对外关系的处理上也逐渐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

然而,目前美欧在政府层面上对金融、贸易等多个领域所采取的常规政策措施,似乎都不怎么见效了,要想解决目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样一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作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内在驱动力,作用将会日益凸显;尤其是还没使出太多“大招”的中国政府,更是被全球都期待着,能开出拯救世界经济的“新药方”。

9月19日李与没总统奥巴马会面时,谈到必须维护目前国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这非常重要,因为美国一直在猜想中国是想要更多地参与战后体系,还是想要改变战后体系。李的这番言论,让美国人安下心来,了解到中国不是想要彻底改变战后体系。为此,奥巴马称,我们欢迎中国在这个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5#
 楼主| 发表于 16-10-7 06:41:32 | 只看该作者
上海银行IPO获批 人均净利润127万为上市银行最高

面包财经 09月26日 07:03
阅读:3850
抢沙发
二十年磨一剑

9月23日,上海银行A股首发上市申请获得证监会核准批文。作为中国首家以城市名称命名的城商行,上海银行在成立二十年后终于获得登录上交所的“门票”。

上海银行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2008年开始正式启动上市工作,但后来因为A股暂停城商行IPO等内外部原因,未实质性推进上市进程。在这期间,整个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行业利润增速放缓、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移动互联网对传统银行经营模式带来持续冲击……

在漫长的等待和剧烈的市场变迁中,不少声音认为:未能及早完成上市很可能让上海银行在银行业剧烈的洗牌中“掉队”。但上海银行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当前该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人均利润、成本收入比增速、不良贷款率等主要经营指标已经较首次提交上市申请时大幅改善,明显优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

真相究竟如何?一切用数据说话。问题在于:用2015年以前已经在A股上市的16家银行整体数据做对比并不完全恰当。五大国有银行资产规模过大,而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资产规模相对小,对比不够客观。

尽管在银监会的分类标准中被划分为城市商业银行,但作为首家获准开设异地分行的城商行,上海银行其实更接近于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股书显示:截至2015年末,上海银行来自上海以外地区的营业收入占比已经达到33%。截止目前该行已经在上海、宁波、南京、杭州、天津、成都、深圳、北京、苏州、绍兴、无锡、常州、南通等十多个城市设立分行,网点覆盖长三角、环渤海湾、珠三角和中西部重点城市。

因此,面包财经将上海银行披露的主要经营数据与已上市的8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异地分支机构较多的北京银行——共计10家中型银行进行了对比。

资产规模增速排名第一:进入全球银行百强

过去几年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普遍较快增长。招股书显示:截至2016年6月末,上海银行资产规模为16181亿元,较2011年末增长146.7%。最近四个财年,资产年均增速22%,快于上市银行年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2015年末,资本充足率为12.65%。

根据2016年《银行家》杂志发布的“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以2015年末一级资本、总资产总额排名,上海银行分别位居第91、97 名,首次进入全球银行百强行列。

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源于战略驱动。2012年,上海银行明确了“精品银行”战略愿景并同步实施了战略规划,将三年作为一轮规划期。其中2012—2014年为首轮规划,主要任务是追赶并跨入中等规模银行行列;2015—2017年是第二轮规划。

数据对比显示:“精品银行”实施效果相当显著。上海银行过去几年的资产规模增速明显快于已经上市的9家中型银行。下图是面包财经根据财报数据绘制的2011年末至2016年中期10家中型银行资产增幅:


一些特色业务为上海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比如,目前该行是上海养老金最大的代发行,承担上海约35%的养老金发放工作,养老金客户数超过150万户、年代发金额约500亿元、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规模超过千亿。

净利润增速位居第二:维持两位数增长

招股书显示:上海银行2015年净利润约130亿元,同比增长14.4%。2012至2015年,年均利润增速约22%,比上市银行年平均增速高12.5个百分点。在利润增长的同时,该行的收入结构也在优化:同期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年均增速约51%,高于上市银行年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


2016年上半年该银行净利润增速10.1%,在10家中型银行中排名第二。紧随其后的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增速分别为6.52%和6.1%。


在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和存贷利差收窄的多重压力下,净利润增速下滑是上市银行共同面临的问题。去年16家A股上市银行的平均净利润增幅仅为1.79%。今年上半年四大行净利润增幅已经接近于零,8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有7家增长率为个位数。

目前上海银行利润增速高于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但与之前相比也有所放缓,上市之后如何保持适度的增长仍然是上海银行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资产质量:不良率与拨备覆盖率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是核心的风险监管指标。招股书显示:截止2015年底,上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19%和237.7%,优于同期A股上市银行1.65%和168.1%的平均水平。

上海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在10家中型银行中位居第二,比紧随其后的浦发银行高16.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低于8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下图是面包财经根据财报数据绘制的10家中型银行2015年末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情况:


不良率的变动趋势同样重要,过去几年上市银行普遍面临不良率攀升的压力。2015年,表单中所列10家银行的不良率同比均有所上升,不良率攀升最快的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升幅均超过0.5个百分点。上海银行不良率同期略升0.21个百分点,是升幅第二低的银行。

成本收入比:进入中型银行前三甲

成本收入比是银行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该比率越低,说明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银行获取收入的能力越强。2015年上海银行成本收入比为23%,比2011年下降了约15个百分点。在10家中型银行中的排名从第8上升到第3名。


过去几年成本收入比降低是上市银行的普遍趋势。从2012到2015年榜单上所有10家银行成本收入比均有所降低,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电子银行的普及降低了银行运营成本。以上海银行为例:2015年末电子银行客户数相当于2012年的3倍; 个人电子银行和企业电子银行客户渗透率分别达到46.0%和79.3%;电子银行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了51.4% 和66.2%;电子渠道结算业务分流率达到80.4%。

人均利润127万:位居上市银行首位

人均净利润水平是衡量一家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在银行业利润增幅整体放缓的背景下,人均利润水平对商业银行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根据财报数据计算:2015年上海银行人均净利润127.2万,首发完成后不仅在10家中型银行中排名第一,还将位列16家A股上市银行榜首,相当于同期上市银行平均水平的2倍多。面包财经根据财报数据绘制的16家A股上市银行2015年人均净利润排名如下(上半部分为10家中型银行):


从2011年到2015年上海银行的人均净利润水平从64.48万增加到127.2万,增长了62.72万元,增幅为97%。是10家银行中升幅最大的,排名从第8名上升到首位。去年该行的人均净利润比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高出约21.9万元、51万元。

但在当前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和存贷利差收窄的大背景下,伴随着上市之后资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人均利润水平继续提升或者维持在高位都相当不容易。从2012年到2015年10家中型银行中有5家人均利润水平陷入负增长。曾经被视为商业银行“模范生”的招商银行人均利润从93.4万下跌到75.7万,锐减了17.7万,跌幅接近两成,在所有10家银行中跌幅最大。

二十年磨一剑:城商行上市潮再度来临

上海银行从组建到获准上市是整个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一个缩影。

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城市信用合作社。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遍及各大中小城市的城市信用合作社普遍面临资本金不足、经营不规范、坏账高企,甚至资不抵债的困局,金融风险积聚。截止1995年底,中国共有5279家城市信用合作社。

1995年9月7日,国务院下发《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将城市信用合作社分批组建成具有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

1996 年1月30日,上海市的98 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和上海市城市信用合作社联社组建而成了上海银行的前身——“上海城市合作银行”,是中国成立时间最早的城市合作银行之一。1998年9月,“上海城市合作银行”更名为上海银行,成为首家以城市命名的城商行,这也开启了此后城市商业银行以所在城市命名的先河。

新组建的城商行仍然普遍面临资本金不足和巨额不良贷款的压力。根据银监会的数据,2002年末城商行的平均不良率高达24%。很多城商行其实已经资不抵债,处于技术性破产的境地,不少城商行甚至连一本可靠的财务报表都编制不出。补充资本金并提升经营管理和风控水平成为事关城商行生死的大事。

1998年,上海银行聘请普华永道按照国际审计准则进行外部审计,2002年度报告中开始对外披露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最早在非上市银行中建立公开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成为城商行财务披露的范本。

上海银行1999年引入IFC参股、2001年引入汇丰银行参股,成为首家探索引入外资参股的银行。这也为后来国有银行在改革中引入外资提供了探索经验。2004年,上海银行发行30亿元次级定期债务,补充附属资本;开创了城商行通过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的范例。

制约城商行发展的另一大因素就是地域限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城商行的经营范围被限制在单一城市。2005年底,银监会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城商行异地开设分支机构。2006年4月,上海银行在宁波设立分行,成为中国首家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

由于规模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海外业务和跨境经营一直是城商行的软肋。直到2013年6月7日,上海银行首家境外机构——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开业,才终结了城商行境外无分支机构的历史。2015年1月,上银国际有限公司获香港证监会批准,获得了城商行首张境外投行业务牌照。

城商行的发展机遇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总部所处的城市。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挂牌当天,上海银行自贸区分行也同步挂牌,成为首家在自贸区成立分行的城商行。并在2014年成为首批5家接入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的商业银行之一。

在经过合并、更名、重组和引资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后,城商行终于迎来登录A股的机会。2007年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三家城商行先后在A股IPO,成为第一波城商行上市潮。

此后,中小银行A股上市经历了长达9年的中断,2008至2015年再也没有城商行在A股上市。接近十年的冰冻之后,城商行以及农商行终于在今年迎来A股上市的又一个窗口期。

截止目前江苏银行、贵阳银行、江阴银行已经完成首发,杭州银行也即将启动申购,无锡银行、常熟银行也在等待上市,已经过会和筹备上市的中小银行多达十余家,被看成是新一波中小银行上市潮。

但诸多城商行的资产质量、运营指标并不如人意,遭遇融资规模腰斩的处境。今年初登陆港股的浙商银行和天津银行认购也颇为清冷,贴近发行区间下限定价。这样的背景之下,在未上市城商行中规模最大、核心运营指标已经进入中型银行前列的上海银行终于获准上市首发。

上海银行会成为城商行的价值典范并扭转关于本轮中小银行上市潮的诸多非议吗?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ID:mbcaijing)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6#
 楼主| 发表于 16-10-7 06:42:55 | 只看该作者
加拿大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前前后后

陶短房 09月25日 10:54
阅读:1776
抢沙发
对加拿大政府正式申请加入AIIB,加拿大国内各媒体并未表现得过于惊讶,这自然是因为对杜鲁多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早已心中有数

8月31日,随同加拿大总理杜鲁多(Justin Trudeau)访华的加拿大联邦财政部长莫劳(Bill Morneau)证实加拿大已正式申请加入中国倡导的亚投行(AIIB)

由于行前“加拿大加入亚投行”并未被纳入杜鲁多总理的日程表,外界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成果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一些分析家认为,加拿大加入AIIB是临时起意的“急就章”,目的是换取中方在加拿大对话油菜籽出口许可证这个对加方而言利益攸关问题的让步。

事实恐怕未必如此。

尽管在经济领域,杜鲁多所领导的联邦自由党政府上任一年来总给人一种“不温不火”、“你急我不急”的感觉,但在加拿大是否加入亚投行问题上却很早就亮明了态度:去年11月14日,联邦国际贸易部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在接受彭博社电话采访时坦承,联邦自由党政府对加入AIIB“有兴趣、正密切关注”,并强调自己作为联邦国际贸易部长,与亚洲最大的国家——中国和印度改善贸易关系“是名列前茅的重点任务”;今年3月30日,她在多伦多会晤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多伦多总领事薛冰时更表示,加拿大本应早日加入AIIB,前届哈珀(Stephen Harper)联邦保守党政府未能及时加入并成为AIIB创始国,是“错失了机会”。在讲话中方慧兰甚至称“事实上前任联邦保守党政府也并非对AIIB没有兴趣”,指出当时他们曾明确表示“正积极考虑加入AIIB”,“尽管美国和日本的态度与我们有所不同”,但“最终加拿大还是错过了成为50个创始会员国的机会”。有政治评论家证实,2015年联邦立法选举期间,方慧兰便已批评联邦保守党犹豫不决、错失成为AIIB创始成员机会,并强调“如果我们执政会有所不同”,3月30日被问及此时,她更明确称“作为一个政府我们喜欢信守诺言,所以请对我们有所期待”。

现年48岁的方慧兰2013年出任杜鲁多经济顾问委员会联合主席,2015年11月5日就任加拿大联邦国际贸易部长,被认为是杜鲁多政府负责制定全新加拿大国际贸易暨出口战略的关键人物,她宣誓就职就任联邦国际贸易部长后仅9天便明确表明加拿大现任联邦政府对加入AIIB的态度,很显然,正如加拿大CTV电视台当初所评论的,不论从职务、责任和资历,方慧兰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公开表态,都可视作杜鲁多政府的官方态度。

由此可见,申请加入AIIB绝非“急就章”,更不是简单用来换取油菜籽暂时好处(中方仅仅同意将原本9月1日到期的现行检疫标准延长一个过渡期,在两国9月1日发表的17项联合声明中用第五项表明“双方宣布两国检疫部门正就中加油菜籽贸易问题积极磋商研究科学措施,以寻求早日妥善解决的办法”而已)的“小筹码”,而是自杜鲁多政府成立以来一以贯之、循序推进的,深思熟虑后的既定政策。

那么,加拿大联邦政府希望借此获得什么?

正如多位加拿大联邦阁员所表示的,“加拿大经济有赖于基础设施投资”,加入AIIB对加拿大公司寻求参与更多海外基础设施项目,获得更多利润和就业机会至关重要。尽管按照规则,AIIB并不排斥非成员国参与其投资项目的建设招投标,理论上加入AIIB对加拿大公司并不会直接带来新的利润,但实际情况不言自明。

不仅如此,杜鲁多政府在经济方面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是和中国这个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努力建立起长期性良好经贸关系”,而加拿大方面心知肚明,中方对加拿大在经贸方面最期待的,是早日达成加中自由贸易协定(C-CFTA),但相较于AIIB,C-CFTA在加拿大朝野争议要大得多,不但反对党质疑声不小,甚至执政党内部也意见不一。此次杜鲁多中国之行为时7天,且准备周期很长,当然希望“满载而归”并切实让加、中皆大欢喜,既然C-CFTA暂难获得突破(此次会晤后李克强总理称两国正就自贸协定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而一位加拿大高级官员晚些时候称,对此问题双方持续不断进行技术性讨论,但“尚未进行直接谈判”,措辞之微妙恰能反映加拿大官方对此问题的犹豫和敏感),那么在AIIB问题上“勇敢一下”就势在必然。

对加拿大政府正式申请加入AIIB,加拿大国内各媒体并未表现得过于惊讶,这自然是因为对杜鲁多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早已心中有数。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称,加拿大联邦财政部官员劳松(David Lauzon)对该媒体,加拿大寻求于2014年底加入AIIB。该报道并指出,加拿大正式谋求加入AIIB令日本和美国成为尚未加入国家中最突出的代表。

加拿大最大私营电视台CTV的报道则认为,在联邦政府和商界看来,加入AIIB将有助于加拿大进一步参与多边基础设施合作项目的努力,并为加拿大公司在海外寻求商机铺平道路。莫劳在北京表示,相信AIIB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加拿大经济有赖于基础设施投资”,加入AIIB对加拿大公司至关重要。他还称赞AIIB已向加拿大证明“将是个非常有效的机构”,此前加拿大前届政府曾质疑AIIB的管理,但如今莫劳称“他们已表明其有办法管理这个机构”。AIIB在孟加拉国、印尼、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已投资约5亿美元,中国官员表示今后五年计划发放贷款100-150亿美元。报道称加拿大的目标是成为北美第一个AIIB成员。尽管美国极力阻挠,但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都已加入,加拿大加入后成员国将增至57个。2017年将改选新行长,届时可能确定加拿大在AIIB中所占份额的大小。前外交官、现布鲁克大学政治学家伯顿(Charles Burton)表示,加入AIIB表明加拿大如今愿意看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UBC大学亚洲研究所的埃文斯(Paul Evans)称,一些加拿大官员担心加拿大此举可能加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尤其在南海局势如此微妙的时候”,但他也承认,大多数加拿大官员认为,去年加拿大拒绝加入AIIB是犯了个错误。他认为AIIB将被中国用于推进自己的商业和战略利益,而加拿大谋求加入对加中关系“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埃文斯估计加拿大会出资约100亿美元,部分加拿大公司将从AIIB资助项目中间接获益。

加拿大《环球邮报》的文章指出,杜鲁多访华至今双方都在谨慎推进,从油菜籽到凯文高案,进展“可以英寸计”,而中方“似乎将加拿大正式决定申请加入AIIB视作其外交的重大胜利”。金立群表示加拿大的决定“是对AIIB投下信心票,并肯定其目前的运行方式”。报道称,AIIB并不排斥非成员国参与其投资项目的建设招投标,所以加入AIIB对加拿大公司并不会直接带来新的利润,但有助于推动杜鲁多“努力与中国建立长期性良好经贸关系”的努力。卡尔顿大学亚洲外交政策专家杰里米.帕蒂埃尔(Jeremy Paltiel)和布鲁金斯学会国际秩序与战略项目主任莱特(Thomas Wright),都表示,当初未在第一时间寻求加入本身就是重大失误,这也等于放弃了对AIIB施加加拿大方面影响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7#
 楼主| 发表于 16-10-7 06:46:30 | 只看该作者
凛冬已至 华尔街股票销售创20年新低

文庚淼 09月24日 06:51
阅读:16045
抢沙发
全球资本市场的寒流,让华尔街遭遇20年以来股票销售的新低。传统投行从业人员的薪酬在降低,而技术人员在投行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起来,科技正在改变着华尔街的人员构成。
全球资本市场的寒流,让华尔街遭遇20年以来股票销售的新低。根据Dealogic的调查显示,银行从美国上市股权交易赚取的收入只有37亿美元,创1995年来最低纪录。这项业务包含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上市公司股票销售,和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1995年同期的美国股权资本市场收入为26亿美元,经通膨调整后约为41亿美元。反观2000年全盛时期,同期的股权收入高达91亿美元,经通膨调整后约达127亿美元。


造成如此大的差距的原因何在?

主要原因在于当下资本的廉价。由于美联储迟迟不加息,目前利率位在历史低点,无意上市的企业随处能取得低成本的资金。如此一来,IPO成了重灾区,截至上周五,今年在美挂牌上市的公司只有68家,仅筹集资金不到14亿美金,较去年同期138家上市公司的数量,筹集超过27亿美金的规模来看,还不到去年的一半。

拿华尔街的几大头牌来看,高盛、摩根斯坦利和摩根大通为例,上半年的利润较去年同期均下降40%到60%,而且可能还会持续下降。不过即便利润一再下滑,这些大的投行也没有办法立刻裁员,毕竟也担心会影响正常的工作以及和投行现有客户的关系。


不过IPO少了,投行收益降低了,并不意味着股票市场的低迷。大宗交易的热度持续上升,在另一个层面上刺激了股票市场。而大宗交易与投行交易的区别就在于中间的费用。根据Dealogic的调研显示,对于传统的交易费用在4.9%,10亿以下的IPO的交易费用在7%左右。今年一年大宗交易的占股权资本市场的44%,相比20年前,大宗交易占比不会超过1%。 高盛作为美国排名第二的大宗交易实体,仅次于摩根大通。其大宗交易了8亿4200万美金的股票,仅拿到0.71%的折扣。紧随其后的大宗交易实体还有瑞银和巴克莱。

不景气下传统投行员工收入下降 技术人员受到重视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银行业的不景气同样造成了整个行业的收入下滑。研究机构Options Group预测今年银行整体分红将下降12%,投行里的合并咨询业务的人员收入可能会下降10%,股权承销业务人员的收入下降15%,而债券承销业务人员的收入将下降12%。

但是,对于在银行工作的信息技术人员和个人资产管理人员的工资却上涨了5%。事实上,目前银行对于信息技术人员的招聘几近疯狂。以高盛为例,目前技术人员的占了高盛32000名员工的1/4以上,而且技术人员的角色已经不再限于支持,而是更多在程序交易、风险管理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全面开花。有些新技术直接用于内部沟通,减少成本,还有不少技术直接用于交易程序的设定,并成为投行取悦于新客户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机构发现,当下在招聘程序人员的活力之猛,在各大投行间的挖角,薪酬已然提高了25%-50%。虽然银行一般不随便透露其在技术领域的投资,但是2014年摩根大通遭遇黑客攻击之后,其管理高层就表示在未来五年内会投资超过2亿5000万美金来加强网络安全建设。而交易部门的管理人员直接表示其每年都将投入1亿美金用于网络安全系统的更新。对于银行来说,过去不存在的首席技术官职位,如今也蒸蒸日上,据说该职位的年收入已然在300万美金到400万美金左右。

关注更多最新海外科技和文化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共号“文观天下”(wenguantianxia)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聊聊你的看法。欢迎朋友们在百度百家、虎嗅网、钛媒体、今日头条、搜狐IT关注我的文章,或加个人微信:wengengmi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8#
 楼主| 发表于 16-10-7 06:50:24 | 只看该作者
美阶级内讧 ,中产阶级萧条超级巨头万亿现金藏海外

星火记者联盟 09月23日 18:58
分类 :财经
阅读:38
抢沙发
美阶级内讧 ,中产阶级萧条超级巨头万亿现金藏海外
数据显示,自认为处于中等或中上阶层的美国人的占比已经跌了10个百分点,从2000年至2008年的平均61%到现在的51%。有分析认为,称美国经济处于危机之中,因为中产阶级的“沉没”。而越来越多的美国超级巨头选择“狡兔三窟”,高达2.5万亿美元的现金被藏匿在美国之外。


美国企业为避税海外留置万亿现金

综合媒体报道,据Zerohedge财经博客报道,从事美国大选民调的知名调查公司盖洛普(Gallup)CEO近日撰文驳斥美国《纽约时报》的“经济复苏论”,称美国经济处于危机之中,因为中产阶级的“沉没”。

美国2.5亿个成年人中,有10%(也就是2,500万)的经济生活已经崩塌。媒体错过的是这2,500万人正隐形于它们广泛报道的4.9%官方失业率。

比如说,某个人有一份年收入6.5万美元的不错的中等工作,在不断变化的混乱世界里,这份工作消失了,而他新的全职工作的时薪为14美元,每年大约2.8万美元。这位悲痛欲绝的美国人仍被视为“全职被雇佣人士”,因为他仍有一份全职工作,虽然其收入和福利大幅减少。

显而易见,他已经脱离了中产阶级。在目前的报道中,这类人是隐形的。

更糟糕的是这个人要承受的心理上的打击——家庭收入的突然减少可能引起自尊的崩塌。美国中产阶级的“沉没”营造出自大萧条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绝望环境。

评论认为,有三个重要的指标需要扭转,否则我们将失去整个中产阶级。

1、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美国成年人中有全职工作的占比自2010年以来一直徘徊在48%左右,这是自1983年以来最低的全职就业水平。

2、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数量在过去二十年里已经减半,从大约7,300减少至3,700。这是因为企业没有有机发展,也就是说,从新的和现有的客户中发展更多的业务,它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出高价收购竞争对手,从而减少了美国上市公司的数量。这造成美国中等收入的工作数量大幅减少。

3、新创企业处于历史低位。美国人已经停止创办企业。而已经创办的企业又低速发展着。

另外,相对于中产阶级“沉没”,美国巨头将2.5万亿美元现金藏匿海外。

据媒体报道,近来发生在苹果、爱尔兰政府和欧盟之间的避税纷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将现金放置在海外以避免缴纳高额税款。

根据知名经济研究咨询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经学家安德鲁-亨特(Andrew Hunter)公布的数据,2015年总部设在美国的企业在海外国家持有的现金达到创纪录的2.5万亿美元,这几乎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4%。

安德鲁-亨特强调指出,有许多美国企业在海外持有大量现金,由此可无需缴纳税率高达35%的企业税,此税率也创下全球发达国家中的最高纪录。

安德鲁-亨特表示,如果在海外藏钱的公司将资金带回美国并用于投资,其或将给予美国经济强力的刺激。但不幸的是,尽管有人建议对于企业实施一次性免税优惠,但在此基础上美国的企业税负对于企业来说仍然十分沉重。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美国总统大选之后,也许企业税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此外,美国企业曾经将海外现金带回国内,然而这些现金并未用于投资,其对于美国经济的促进作用也仅仅是间接的。安德鲁-亨特认为,美国国内现金过度储备反映出企业不愿意对长期项目进行投资,因此被带回美国国内的资金不太可能刺激投资的大幅增长。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分享0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9#
 楼主| 发表于 16-10-7 06:52:58 | 只看该作者
收费公路欠债四万亿 高速企业却年赚百亿

面包财经 09月23日 12:43
阅读:34623
抢沙发
拦路收钱都要叫苦。

2015年全国收费公路账单于20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收费公路债务余额为4.45万亿元,与2014年底的3.84万亿元相比,债务规模扩大了近16%。交通运输部表示,“从整体上看,收费公路具备足够的还息能力,债务总体风险可控”。

当交通运输部在为收费公路足够还息感到欣慰之时,在A股上市的15家高速公路收费企业却年赚近140亿元;而一些运输、物流企业则在亏损的边缘挣扎。

收支缺口超3000亿,高速企业却年赚百亿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4097.8亿元,支出总额为7285.1亿元,支出缺口达到3187.3亿元,收支缺口与上年相比扩大近一倍。在扣除必要的养护、运营、改扩建、税费和其他支出后,可用偿债的资金为2562.6亿元,其中需偿还的利息就高达2251.9亿元。

但翻查已经上市的高速公路企业,其实日子过的并不差。2016年上半年,在A股上市的15家高速公路企业总营收为263.71亿元,同比增长7.37%,净利润为78.46亿元,增加了近6亿元。在2015年全年,上市的15家高速公路收费企业总营收为558.55亿元,全年净利润更是高达137.34亿元。


而部分高速收费企业的营收与净利润增幅则更为可观,2016年上半年深高速总营收同比增长37.58%,净利润增速为14.09%。上半年粤高速A的净利润增速更是高达49.3%。高速企业营收与净利润之所以能持续增长,与其优质的高速公路资产有关。

体量日益庞大 员工数五年增六成

山东高速在财报中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拥有山东省最优质的路桥资产,其核心资产济青高速和京台高速均为国内高速网的中枢干线,车流量和通行费收入稳步增长,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现金流。福建高速也称其所辖泉厦高速和福泉高速,贯通了福建省东南沿海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车流量明显高于省内其他路段。

高速企业不仅手握优质的高速资产,且通过新修和扩建等工程使其体量日益庞大;截至2016年6月底,15家上市高速企业的资产规模高达3355.07亿元,与去年底相比增长了178.29亿元,与2010年相比其资产规模扩大了1517.45亿元,增幅达82.57%。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的推广应用,使高速企业对人力的需求降低。但随着高速企业的持续扩张,其员工总数却在不断增长。2015年15家高速上市企业的员工总数为41563人,比上年增加了4148人;若与2010年相比,员工总数增幅高达62.03%。

不仅员工总数在增加,一些热门高速收费企业员工的薪酬增速也不算低;根据Wind数据与财务准则计算,2015年高速企业中员工薪酬最高为粤高速A,该年该企业的员工人均薪酬为15.78万元,与2010年相比增加超过六成。

运输业日子艰难 高速企业修路热情大降

对客货车收费是高速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而当下中国的客货物流却在减少;在A股上市的6家道路运输企业中,2016年上半年总营收为39.80亿元,同比下跌超两成;其中以道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为主业的江西长运,2016年上半年总营收下跌,而净利润仅为4.7万元。

山东高速在2016年半年报中称,2016年上半年山东省公路货物周转量为2708.40亿吨,同比下跌1.2%。福建高速则称,由于分流影响,上半年罗宁高速客车流量同比下降34.35%,货车流量同比下降43.47%。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前8月中国公路货运量为209.77亿吨,同比下跌6.55%。


中国公路货运量的下降使得一些高速公路企业修路的热情大为下降。福建高速在2015年年报中称:后期新建的高速公路项目因征地、拆迁、人工、材料成本的上涨和路网位置、车辆分流等影响,投资回报率已大幅降低,有些路段长期难以通过自身经营实现盈利。因此,公司自2011年完成主要路段福厦高速公路双向八车道的扩建工程以来,没有再继续投资新建路产。

公路货运量减少,旅客也正被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分流,上市高速企业日子尚可。但在债务重压之下,更多的收费公路真的都能还的出利息吗?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

免责声明

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请勿根据本文内容作出任何投资决策。作者不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承担任何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0#
 楼主| 发表于 16-10-7 06:56:43 | 只看该作者
他曾拥有3亿用户,500天出狱后,能否再造商业传奇?

功夫财经 09月23日 10:34
阅读:54
抢沙发
如果500天之后,从狱里走出来的王欣还能坚持技术的话,市面会不会又杀出来一匹黑马呢?谁也说不准 。


9月13日,快播创始人兼CEO王欣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宣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100万元。宣判当天,就有人根据《刑法》羁押刑期可以折抵刑期算过,再有500天他就要出狱了,从狱里走出来的王欣还能再坚持技术的话,市面会不会又杀出来一匹黑马呢?谁也说不准 。


2012年9月,快播总安装量已超过3亿,而截至这一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为5.38亿。

2011年后,快播就超越优酷、土豆、爱奇艺、乐视等一众视频网站,成为了全中国市场占有量第一的播放器。早在2009年,快播就已经实现盈利。2011年销售额达到1.3亿元。而至今,优酷土豆、爱奇艺等依然狂烧钱,盈利尚不可期。(注:快播与其它视频网站采取会员制和插播广告不同,快播的内容全部免费观看分享,没有广告骚扰,快播的收入主要为开机弹窗广告、代理联运游戏以及软件捆绑推广。)

王欣太太称把Realplayer赶出中国是王欣很早的技术理想。王欣太太说:“当听到他说我们是一家技术研发公司,现在做技术公司非常难得,做技术不可耻时,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想做中国的Realplayer,或许是王欣创业的初心。但后来,王欣站在讲台上向台下的听众讲述了他对快播新的期望:“做中国的Adobe。”

这个王欣一度想赶出去的Realplayer,是PC时代80后熟知的一款国外视频播放软件。而这个王欣一直想做的Adobe是一家比Realplayer更大的公司。


2014年4月3日,在英特尔IDF 2014信息技术峰会上,英特尔CEO科再奇向外界展示了一款由英特尔与快播合作开发的,支持WIDI技术的新型互联网产品——客厅电脑“快播小方”。科再奇甚至还表示或将携手快播推出可穿戴设备。

当时,王欣在会上表示,WIDI让互联网生活随时、随地、随身无缝衔接,这是快播的梦想,也是英特尔引入“互联网思维”后发挥的最大作用力。


当时的王欣,踌躇满志;当年的快播,风光无限。

然而没过几天,北京市公安部门对快播网上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一案进行了立案调查,并抓捕多名犯罪嫌疑人。同年8月8日,王欣结束了110天的境外逃亡生涯,被抓捕归案,身陷囹圄……


不懂资本、管理的“技术宅”

王欣1980年3月12日生于湖南郴州,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1999年底,他初到深圳,加入了深圳市龙脉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负责技术研发。龙脉公司还出过另一个业内名人曾李青,他后来成为腾讯创始人之一,并成为王欣的第一位投资人。

3年后,也就是2002年,王欣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成立深圳市点石软件有限公司。

王欣的业余爱好和许多“宅男”一样,就是在电脑上看片、听音乐,他曾告诉朋友,他如果要看一部连续剧,就要一口气通宵看完。据王欣妻子介绍:“他就是一个非常喜欢钻研技术和产品的人。”而点石软件就曾做过通讯软件等很多项目。

对技术有着不同寻常痴迷的王欣,对于资本的认识,却远远不及如今的IT和互联网创业者。点石便曾与IDG投资擦身而过,“当时王功权等人都在IDG,对于我这样一个小青年,他们开始有点将信将疑。”王欣回忆说。但在争取到IDG的300万投资承诺后,他后来却拒绝接受,在随后发展中失去了更多资源的支持。

而除了技术,当时王欣对公司管理、商业模式之类都不懂,创业团队虽然能迸发各种新的创意,但都因为精力有限胎死腹中。几经折腾,三年后点石倒闭,王欣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公司倒闭后给盛大打工

当年错过IDG后,王欣又遇到了盛大创始人陈天桥。后者有意收购点石软件,这次王欣动了心。但因为种种原因,此次收购最终“流产”。然而,陈天桥本人非常欣赏他。


于是,当点石软件倒闭后,王欣就被盛大陈天桥挖了过来。王欣进入盛大,任SDO部门助理总监,曾主导“盛大盒子”的研发。

点石失败对王欣心理打击很大,很难再投入新的创业,但此前谈投资时认识的盛大创始人陈天桥,提出让他到盛大研发电视盒子,“我没想那么多就去了,当时盛大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我也想看看人家怎么做。”王欣坦承,加入盛大前对盒子根本没有概念。

当时作为产品经理的王欣只是一个执行者,他的任务就是做出符合陈天桥要求的盒子。然而2006年前后,在盛大盒子以“大而全”的形象推出市场后不到半年时间,就遭到广电总局封杀,宣告失败。

在民房创业,曾打算300万卖掉快播


2006年,王欣回到深圳继续创业。2007年,在深圳一个仅有10多平方米的农民房里,王欣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这一次,他似乎成功了。

此时,他的创业团队还不足5人,在车公庙的一套“农民房”里创立了快播公司,月租金3000,加上人工和服务器费用,月均需要3万元投入。那时,王欣和他的伙伴们挤在一个仅有10平方米左右的阴湿房间里,顶着没有空调的酷热和蚊虫的叮咬,挥汗如雨,不分昼夜地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一年后,王欣的50万投资接近告罄。

后来,快播用户越来越多,办公费用日渐增加。这时的王欣不仅日常运营无法顺利进行,就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下,王欣被迫考虑要把自己多年研发的产品廉价卖掉。

据说,王欣曾经去找过某知名播放器品牌,希望300万卖给对方,但该品牌不要,其负责人还说:“你这个东西我们研发团队很快就可以做出来。”

当时这位负责人或许不曾想到,正是这句话激发了王欣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儿,之后王欣反而决定坚持做下去,做给全世界看。

周鸿祎:他是最好的产品经理

于是,王欣想到了以前接触过的IDG,希望去寻找IDG的投资。

但是IDG当时已经投资了暴风影音,而且暴风当时市场占有率高于快播,因此IDG建议让暴风出资收购快播,这一提议被王欣再次拒绝。


再次错过IDG后,快播获得了周鸿祎和曾李青的天使投资。据接近王欣的人士透露,投资人林嘉喜把快播和王欣介绍给周鸿祎,其产品经理气质获得了周鸿祎的信赖,周鸿祎甚至形容他为盛大最好的产品经理。而在过去几年,奇虎360旗下的360浏览器也曾多次和快播达成合作。

当时快播客户端的用户量已经接近百万,来自腾讯的曾李青也选择了投资王欣,后来还邀请了同样出自腾讯的朱达欣来快播出任CEO。

2010年10月,快播又拿到了赛富基金400万美元A轮投资。此后,进入了更加快速的增长阶段。快播的广告收入增多,人气也逐渐攀高,用户持续增多。

2011年后,快播成了全中国市场占有量第一的播放器,成为中国视频点播领域的老大,并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成就了又一个传奇。

截至2012年9月,快播总安装量已超过3亿,而截至这一年的6月,中国网民数量为5.38亿。

快播的原罪:盗版和色情


快播一直在尝试多元化的道路,比如“好玩”游戏平台和“快播大屏幕”,但始终都难逃“盗版和色情”桎梏。2012年,快播推出不良信息举报系统,试图封杀不良内容来源,但是王欣也承认“这个模型本身有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去解决。”

2013年,快播声称将在未来一年投入1亿元用于建设正版内容,投入3000万元支持国内微电影的创新。

但快播已成众矢之的,2013年11月13日,优酷土豆集团、搜狐视频、腾讯视频、乐视网等联合发起“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合行动”,矛头直指快播等网络视频盗版和盗链行为,并提出3亿元的赔偿。2013年底,在由中央四部委联合发起的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新闻发布会上,百度和快播同时被点名,百度发表声明表示加大力度打击盗版,而快播在当时没有特别公开回应。

2014年4月16日晚间,快播通过新浪微博宣布将启动商业模式转型,从技术转向原创内容,并清理低俗内容与涉盗版内容,关闭QVOD服务器,停止基于快播技术的视频点播和下载……从此刻起,“快播模式”全面终结。

虽然主动“自宫”,但彼时公安部门已经“盯上了”快播,王欣只好外逃。同年8月8日,王欣逃往境外110天后被抓捕归案。

从“技术不可耻”到认罪

2016年1月8日,快播科技有限公司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快播公司及王欣、吴铭、张克东、牛文举四名高管出庭受审。庭上,五名被告都否认了控罪,王欣更称:“技术本身并不可耻。”(注:快播的P2P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可以向其他下载过该文件的电脑获取,下载完成回自动分享,这样的好处就可以大幅度的提升下载速度,节约服务器的带宽。)


那时候的王欣妙语连珠,直打得公诉人猝不及防。

8个月后的今天,王欣被宣判。他却坦然认罪,向网友致歉,并希望快播的案例成为行业的警示。


王欣太太:他是一个坚持理想的人


6月16日晚间,前快播CEO王欣的太太开通微博,称想和大家讲讲“我和王欣的故事”。截至目前,这条微博阅读量已突破621万,打赏达到了17207次,其中不乏58同城CEO姚劲波、陌陌创始人唐岩、YY创始人李学凌。静爷当时也打赏了。

我们是同学介绍在深圳相识。王欣出生在一个湖南普通的矿工子弟家庭,我们刚开始在深圳住的两房一厅是在洪湖一街和别人合租的。

我们有两个小孩。那时候快播公司筹备成立,租房装修全部都是他一个人搞的。我等孩子满月之后就去帮他,12月成立的快播(当时为2007年)。他几乎没时间管小孩,孩子给外婆带。我就兼着管行政和财务这块。


他很少应酬,也不常出差,最大的爱好就是钓鱼,和朋友与家人去钓鱼。他就连钓鱼也是“技术”型的,爱钻研、爱看书,研究日本的钓具,朋友戏称他“大师”。

王欣最早是从恒波通信出来,做的是即时通讯,比腾讯还早。2002到2003年的深圳市点石科技公司,最开始只有几个技术青年,每人几百元的工资,想做产品,那时候就是从研发开始,想做P2P,没有钱租办公室,办公地点都是借的。当时也是经济状态最窘迫的时候,我和他两人手上没钱了,有一段时间把家里存钱罐里面的钱拿出来买点菜,在家里做饭吃。

点石公司前期在华强北,418栋6楼。王欣的想法一直很多,他认为该从用户的角度去研发,只要是用户能想到的,他就想把它实现,让所有人都能免费通过电视看到互联网的视频内容。这就是他对盒子(现在快播小方)一直的理想。

在微博上,王欣的名字叫“快播王铁匠”,他用这个提醒自己:立意不计名利,埋头专注技术,千锤百炼,将产品做到极致。

2013年12月21日,他曾写下这样的句子:“如果等待我的不是春天,那就让霜寒将我冻结”。

现在看来,王欣和快播还是没能等来春天……

后记:500天出狱后,他还会创业吗?

关于快播的涉黄问题,据资料显示,“视频网站在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成长速度,在中国互联网天天呼喊的‘快鱼吃慢鱼’的原则逼迫下,视频网站都不择手段的吸引流量,而淫秽色情及其它不健康内容就成为了快速拉动网站流量的首选,擦边球造就了一批早期的成功者,但也埋下了隐患”。

那么,换句话说,这是行业问题,为啥只有快播出事?

显然,倒霉的快播也许恰恰倒在了嚣张上面,什么都要打擦边球,动了巨头的利益,焉有你的存在?

文章最后回头看一下王欣受审时的心声:

公诉人:你们明知自己的技术已经被网民利用,明知已经很难监管,为什么你们还不转型?

王欣:我们只是一家技术研发公司,就算用户不用我们的技术,也会用其它公司的技术。现在,专心做技术的公司非常难得。

如果500天之后,从狱里走出来的王欣还能说出这样的话,市面上会不会又杀出来一匹黑马呢?谁也说不准。

作者: 静爷,来源:创业谱(chuangyepu),后记来源于:创业邦杂志(ID:ichuangyebang)本文整理于澎湃新闻、极客公园、众筹之家、私募观察等。

功夫游学 · 掘金美国

随福爷走进美国金融的心脏

更多报名详情

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点击“阅读原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1#
 楼主| 发表于 16-10-7 06:58:41 | 只看该作者
货币放水失效:日本消费退回十年前

面包财经 09月23日 07:00
阅读:8602
抢沙发
日本GDP已不足中国四成

近日,日本央行宣布维持政策利率负0.1%不变,同时引入新型的QQE。所谓QQE是指利率为负的量化加质化的货币宽松。通俗的说就是花式货币放水。

安倍希望借助持续的货币宽松政策,使日本通胀率达到2%的水平。然并卵,当下日本仍处在通缩当中。日本私人消费已退回到十年前的水平,对外贸易萎缩,当前日本的GDP已不足中国的四成。

日本消费低迷 私人消费回到十年前

2016年5月,日本首相宣布再度推迟原定2017年4月将消费税税率提高至10%的方针;寄望借此可以提升日本低迷的消费。根据日本内阁府最新数据,2016年7月日本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负的0.5%;这也是日本CPI自2013年以来再次出现负增长。这意味着日本政府的希望已然落空。

但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二季度日本私人消费为71.53万亿日元,再次同比下跌,已经跌回2006年之前的水平,一夜回到十年前。下图为面包财经根据日本总务省数据绘制的日本历年私人消费:


消费下滑的趋势已经持续一年多了。2015年全年日本私人消费就同比减少2.9万亿日元。而这也终结了日本私人消费自2009年以来持续增长的势头。

中日贸易持续下跌 日本对华投资腰斩

不仅私人消费低迷,日本的对外贸易也面临衰退的压力。作为日本最大单一贸易的中日贸易,已经出现持续下跌的趋势。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前8月中日贸易额再次下跌近100亿至1749亿美元。这已经是自2011年以来中日贸易额连续第六年出现下跌。

2015年中日贸易总额为2790.38亿美元,同比大跌10.81%。与2011年的高点相比,中日贸易额在短短五年时间减少超过600亿美元。

日本对华投资也在持续减少。中国商务部9月16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日本对华投资22.5亿美元,同比下降28.8%。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已连续三年递减;当前投资额已下降到峰值的一半以下。

面对中日双边贸易和投资逐渐走低的压力;本周,日本经济界高层率领成员超过200人的访华团来华访问,规模创下历史记录。

但随着中国经济升级,中日经济正由互补逐渐转向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日贸易额恐将更难以回升。

日本财务省于近日公布的8月贸易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当月贸易收支为逆差187亿日元,时隔两月再次出现贸易逆差。不仅如此,当下日本财政赤字相当于GDP的7%;政府的负债额也已超过GDP的230%;其财政赤字率与负债率之高令人咋舌。

日本GDP已不足中国四成 中日正渐行渐远

日本经济沉沦更直接的表现是GDP的萎缩。自2012年以来,日本以美元计价的GDP在持续减少。据世界银行数据:2015年日本GDP为4.12万亿美元,与四年前相比,其GDP萎缩超过三成。

近两年,中国经济经济增速也在下滑,但日本更惨。据世界银行数据,自2009年之后,以美元计价的日本GDP被中国超越之后,双方差距正急速扩大。2015年日本GDP已不足中国四成,准确的数字是37.94%。下图为面包财经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绘制的中日历年GDP对比:


在日本经济持续下滑的背景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却将修改规定不保持战力的宪法第九条作为“毕生的事业”。日本防卫大臣稻田朋美更是宣布将与美国在南海联合巡航。但一个人口老龄化严重、经济停滞甚至萎缩的国家;这样的举动或许只是落日余晖。

日本是中国搬不走的邻居,但中日两国正渐行渐远!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ID:mbcaijing)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2#
 楼主| 发表于 16-10-7 07:00:39 | 只看该作者
互联网重构产业 营收增长唯广告论思路需变

丁道师 09月22日 19:14
阅读:38
抢沙发
在传统行业也是如此,因为广告平台层出不穷,广告投放浪费的情况也非常严重,如果我们盲目的只看广告支出来确定一家企业好坏,无疑是愚蠢的。
上市车企2016年半年报统计数据显示,各家车企在广宣力度上可谓不遗余力。多家车企广宣费用花费上亿。其中,上汽集团今年上半年广告费用高达47.43亿元,高居国内上市公司之首,与此同时,上汽集团也成为了今年上半年最赚钱的车企,净利润高达150.59亿元,增长率为6.31%。

无独有偶,那些喜欢投放广告的企业,比如蒙牛、伊利等等,在2016年上半年均取得了营收的增长。于是乎有人发出疑问看起来上市企业亮瞎眼的业绩全是广告轰炸出来的,甚或说,没有广告投放就没有业绩增长,有这么可怕吗?


针对当前业界“营收增长唯广告论”的理念,2016年9月22日下午我做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节目,分享了我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在我看来这是过去的一种思想和理念,但现在是消费升级的新经济行业,每一个行业和产业都在重构,都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发生颠覆,广告绝对不是决定企业营收的唯一因素,投资人也不能够抱着“谁广告投放多就看好谁的”思路,因为有很多企业就是因为广告投放过高,把钱烧没了就倒闭了。而且因为广告平台层出不穷,广告投放浪费的情况也非常严重,如果我们盲目的只看广告营销来衡量一家企业好坏,无疑是愚蠢的。

以下是当天的节目内容精华整理:

主持人:广告投放一掷千金,上汽亮眼业绩全靠广告?上汽集团今年上半年广告费用高达47.43亿元,上汽集团也是今年上半年最赚钱的车企,净利润高达150.59亿元,核算下来,差不多每赚三块钱,就花一块钱投广告。各位要是今年上半年有幸买了上汽集团旗下的一辆车,平均贡献2000块钱的广告费用。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上汽集团就是这么壕,有人说上汽集团业绩就是广告轰炸出来的?

丁道师:上汽连续多年作为中国营收排名第一的汽车企业,广告开支居高不下自然理所当然。当然上汽集团的业绩靠的不仅仅是广告,还有家喻户晓的品牌和过硬的品质以及覆盖全国的渠道和售后能力。

要说单车贡献的广宣费用最高的,当属一汽轿车,平均每辆车贡献的宣传费用在6289元左右。上半年投入的广告费用总额紧随上汽集团,今年上半年一共投入4.88亿元的广宣费用,然而,其净利润是上市车企中唯一负增长的,亏损8.26亿元,净利润大跌662.78%。似乎毫不手软的广告投放在这不灵了?

丁道师:所以说广告不是万能药,造成一汽亏损的原因还有管理、人力和物料成本上升等等多种因素。而且一汽亏损和东北整体经济的疲软也会有一些关联。

主持人:关于今天聊到的没有广告,没有业绩,这么可怕?的话题,我们的互动平台上,也有留言,有网友说,好像没有广告,没人认识他们了就?

丁道师:俗话说,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各种类型的广告,是品牌方让消费者对其产生认知的最主要方式。广告、市场或者品牌公关部这样的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主持人:上汽集团大手笔投广告那可不是心血来潮,根据公开数据统计,2015年在A股市市场共有145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其广告宣传费用,最多的是上汽集团,广告支出97亿,排第二的乳品行业的伊利股份,排第三的同是乳品行业的光明乳业。如果蒙牛也在A股上市的话,意味着上市公司打广告最凶残的5家A股上市公司,乳品行业占了3席,足见乳品行业打广告的夸张程度。为什么这么玩命的打广告?

丁道师:事实上,汽车、食品、快消、房地产、金融、互联网这几个行业的广告开支一直居高不下,以上汽为例,47亿的广告开支看起来很高,但对比3400亿的收入来看,在车企中,已经是一个非常低的比例了。同样对于乳品、饮料行业来说,广告和营收更是直接挂钩,所以我们看到伊利蒙牛乃至加多宝这样的企业,每天都在各大渠道疯狂的砸广告。总之砸广告主要是两个目标,第一品牌价值提升,第二营收增长。

主持人:对手机市场有所关注的朋友们肯定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的一个新常态,就是华为登顶了第一,而OPPO、vivo击败了小米跻身三甲。这三大品牌崛起的原因,那就是这三家对待营销都不含糊。从iAdTracker的广告监测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华为、vivo轮流承包着各月的线上广告投放冠军:回顾过去7年的中国手机市场,你会发现:在营销上花钱,是在产品没有根本性突破的时候,在市场上维持存在感的重要手段:合着今年国内手机市场前三甲居然是广告砸出来的?

丁道师:华为、oppo、vivo三家公司我比较熟悉,像OPPO我深入的去他们工厂做过考察,这些公司广告费用固然很高,但能够崛起乃至超过小米靠的还是过硬的品质和服务。当然,广告的价值也不绝对不能忽略,而且这些科技企业相比传统企业,他们越来越喜欢投放新媒体广告和社交广告,也让用户从广告的受众变成参与者。

主持人:有分析指出,如今,智能手机技术革命已基本完成,显示屏、摄像头以及处理器之类的元器件能轻易从上游厂商获取,五英寸左右的屏幕已经成了普遍共识,外观设计上腾挪空间也不大……如果说还有什么花样,可能也就是少一个耳机孔、多一个镜头的差别。在产品如此趋同的市场上,各大手机厂商不约而同地把预算烧向了营销。以后智能手机市场拼的就是广告?

丁道师:即使拼营销和广告,也不是拼营销的投入,而是拼创意,拼谁更能理解消费者。我们看小米公司,每年几百亿的应收,但是广告的投放要远低于OPPO等公司,他们靠的主要就是用户和粉丝价值的利用和升级。

新生主持人:估计很多人听了刚才的分析,多少会觉得只要有广告投放,业绩多少还是有保证的,甚至会觉得广告投放越疯狂,业绩增长越漂亮,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那么以后做投资选股票的话,会很简单,只要看谁家广告投放多,就买谁家股票,有这么简单吗?

丁道师:绝对不能抱着这种思想做投资或者选股票,事实上互联网行业有很多企业就是因为广告投放过高,把钱烧没了就倒闭了。比如团购和P2P领域的很多企业,短期内几千万几亿的广告投放,最终行业绝大部分的企业走向倒闭。同样在传统行业也是如此,因为广告平台层出不穷,广告投放浪费的情况也非常严重,如果我们盲目的只看广告支出来确定一家企业好坏,无疑是愚蠢的。

主持人: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广告营销的重要性一向是在日化、汽车等传统消费品行业被频繁提及。因为这些产业已经高度成熟,产品自身的发挥空间较窄,因此需要通过这种的手段来争取用户。所以,敢大手笔投放广告的也不是所有行业,主要是日化,汽车等几个有限的行业?

丁道师:这是过去的一种思想和理念,但现在是消费升级的新经济行业,每一个行业和产业都在重构,都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发生颠覆,所以广告尤其是新媒体广告已经涵盖了几乎任何一个领域。不管是汽车、日化、快消还是曾经那些小众的领域,都被无孔不入的新媒体社交广告包围了。像华为这家公司,现在几乎是中国高科技的象征了代表了,他们主要的投入就在研发,每年几百亿的研发放眼全国都数一数二,最终华为用研发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获取了全球范围的客户认可,营收依然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并且利润率也比那些高广告投放的公司要高很多。

PS: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3#
 楼主| 发表于 16-10-7 07:04:48 | 只看该作者
市值翻10倍的机会都放弃? 中概股为何停下回归脚步

一条财经 09月22日 17:47
分类 :财经
阅读:15
抢沙发
中概股私有化浪潮开始踩刹车的主要原因是监管收紧、IPO需要排队,而且,在国内重新登陆资本市场的可能性正在缩小。

【“一条财经”(微信ID:ytcj123)提要】

►不退市的目的就是为了重回国内资本市场,私有化完成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中概股私有化浪潮开始踩刹车的主要原因是监管收紧、IPO需要排队,而且,在国内重新登陆资本市场的可能性正在缩小。


【正文】

9月21日,当当网宣布公司已完成今年5月签署的私有化协议,将从纽约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纽交所”)退市,成为一家私人控股企业。

据悉,2010年12月8日,当当网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完全给予线上业务、在美国上市的B2C网上商城。今年5月底,当当控股计划将以每股普通股1.34美元(相当于每股美国存托股6.7美元)的现金收购当当全部已发行普通股。

当当昨日称,在9月12日当当股东投票批准了该私有化协议。截至美国东部时间9月20日16时,当当股价上涨0.15%收于6.63美元,总市值5.37亿美元。

据了解,中概股公司不到300家,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家正在推进自己的私有化进程,并且准备在完成私有化后回归到国内的A股市场。然而在此之前,每年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不超过5家。

2015年4月至6月的短短两个月内,就已有8家互联网公司收到私有化邀约,盛大游戏、完美世界等公司签署最终私有化协议,即将退市。今年,更是有奇虎360、当当网等互联网大企业成功退市。

急刹车登陆国内市场路途艰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行至年中,事情又开始发生一些微妙变化。

欢聚时代、爱奇艺、陌陌、世纪互联等一大波公司纷纷开始表示放弃或暂缓私有化计划,热浪滚滚的私有化浪潮开始出现密集的“刹车”。

6月15日,欢聚时代宣布收到了来自董事长雷军和CEO李学凌的邮件,宣布买方团撤回2015年7月9日的非约束性私有化方案,撤销私有化主要是出于对近期市场条件欠佳的考虑。

6月30日,世纪互联宣布,收到来自公司董事长陈升、金山软件和清华紫光等组建的买家联盟信函,称将撤回在2015年6月10日发起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

7月25日,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和爱奇艺首席执行官龚宇代表买方财团致信百度董事会,宣布撤回今年2月提出的爱奇艺私有化要约,原因是在交易结构和购买价格等方面未能达成一致。

8月18日,陌陌宣布董事会下属的特别独立委员会接到包括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唐岩在内的买家联盟通知函,称其决定撤回2015年6月23日提交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

如果仅仅是不佳的市盈率,还不足以浇灭中概股们的回归热情,毕竟股市起伏难以预料。更为重要的是政策释放出的信号:要想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并非易事。

“中概股私有化浪潮开始踩刹车的主要原因是监管收紧、IPO需要排队,在国内重新登陆资本市场的可能性正在缩小。除了360、万达这种明确没有再上市计划的公司,其他公司还是都想尽快回归A股市场的。因此,希望跨市场套利的公司短时间可能都是刹车态势,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暂时留在国外资本市场,看一段时间再决定。”投中信息高级咨询顾问陈伟分析道。

“香饽饽”烫手退市需谨慎

奇虎360在与7月末的的成功退市似乎带来了希望,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360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因为它只是想退市,并无再上市计划。对于业内一直传闻的私有化后拆解VIE结构并借壳在国内上市,周鸿祎都予以否认,他表示从美国退市只是为了变为内资公司,这样的身份更有利于公司在网络安全领域的业务发展。而对于其他公司来说,退市的目的就是为了重回国内资本市场,私有化完成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在陈伟看来,即使中概股公司能够顺利回归,以现在国内资本市场的市盈率水平,也很难获得很好的估值。“股市至少要到4500点以上,才可能产生足够的激励,以平衡掉中概股们经历千辛万苦私有化退市、拆VIE、重新上市的成本。但目前能够获得的激励肯定是不够的。”

另外,资深业内人士熊锦秋表示,海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的最大目标,就是奔着A股市场的高估值,奔着A股上市公司可以享受的各种特权和福利而来,这应引起监管层的高度重视。这些公司从境外市场私有化退市,融到的境外资本荡然无存,而这些公司想要快速回归A股,可能采取借壳上市方式,容易引发壳资源爆炒,这对A股市场投资理念将形成新一轮重创。

证监会出手  拟退市公司股价应声下跌

事实上,今年5月,证监会对外表示,对于市场关心的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等现象应当予以高度关注,并正对中国企业海外退市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这一态度被市场解读为证监会可能会暂缓中概股企业回国上市,中概股回归国内借壳上市、IPO都会受到更严格的限制。此预测虽然并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但几乎所有正在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股价都应声下跌。

知情人士还表示,出海公司回归国内资本市场比较可行的途径主要有三条:排队在主板IPO、借壳和上新三板。虽然并没有正式的消息,但是目前借壳上市证监会的要求越来越严,只要业绩不对等就不行,但找一个体量业务相当的“壳”太难了,成本也极高。而新三板的流动性、直接融资价值远不及主板,愿意从海外回归的公司肯定不太甘心“自降身价”去新三板上市。上述人士表示,“证监会比较鼓励大家去排队,但是这是要排超过800家公司的‘大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陈伟表示,对于未上市的公司,目前还是应该先做好业务,越过盈亏平衡点。“很多未能盈利的中概股公司因为无法境内上市而选择海外市场,在美股成功上市后也获得了很高的估值,但上市之后一直业绩不好,最后导致股价腰斩甚至跌剩零头,这也很难看,而且这也会加剧中概股目前已经遇到的估值困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4#
 楼主| 发表于 16-10-7 07:06:25 | 只看该作者
瑞典拟对维修业减税

财新视频 09月22日 16:30
分类 :财经
阅读:10 抢沙发
为了鼓励人们二次利用,减少浪费,瑞典拟将维修相关业务的税收从25%降至12%,还要对大型家电和电脑等新产品征税,若相关法案获得通过,将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5#
 楼主| 发表于 16-10-7 07:09:4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房地产已经越来越像A股

孙骁骥 09月22日 13:30
阅读:36642
抢沙发
中国房奴经济压力大过美国房奴十倍以上不是梦

楼市“高烧”还在延续。据统计,中国70个主要城市平均房价同比涨9.2%,8月的平均房价环比上涨1.5%。对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点评报告称,8月房价同环比涨幅扩大,尤其是一线城市和重点热点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热潮不退。

众所周知,中国的房价是一个货币现象。包括新纸币发行、新增债券、新增贷款等等因素都决定着房价的走势高低。一般来说,货币供给与房价上升有正相关性。根据台湾的一个研究团队的粗略计算,当货币变动为1%的时候,房价的变动为0.89%。换句话讲,每当新发行100元新币,房价就会跟着上涨89元。

根据中国央行发布的统计数据,去年全年的广义货币增长13.3%,狭义货币增长15.2%。2016年的数据,很多人推算也是在13%左右。那么据此来看,这两年年均的房价应该增幅在12%左右。但是,为何全国各个城市的实际涨幅与12%这个数字大相径庭呢?很多热点城市的房价远超过了12%的增幅。

事实上,货币发行并不是直接进入房地产行业,而要通过一定的渠道。我们可以从房地产信托和房地产贷款来看出楼市的变化趋势,而从以上二者的增减变化,也可以进一步证明,处于衰落中的传统实体经济已经无法吸纳货币供给,新经济体量尚不足以有效吸纳货币供给,那么,不动产自然就成为了吸纳货币的最佳载体。

近来,房地产信托的不断升温已是有目共睹。据《上海证券报》记者跟踪了解,与以往较长时期处于资金信托投资领域最末位的排行不同,今年5月的末尾,资金投向集中于信托产品中,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正开始渐渐从低位回升。房地产领域的融资规模也从原先的最末位排名升至第二或第三位。而彼时,也是各地开始频繁爆出“地王”,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时期。


值得关注的是,来自国投泰康信托的研究还显示,由于2016年以来大型房地产企业的低成本融资渠道通畅,信托公司此轮房地产业务的扩张过程中,交易对手以大中型民营房地产公司为主。国投泰康信托的研究统计显示,截至今年8月1日,房地产企业发债7588亿元,同比上涨292%。此外,2016年上半年上市房企的银行贷款规模较去年同期亦大幅增长158%。房企拿到钱,拿来作甚?绝不是改善你家居住环境,而是做金融性投资,以及套现。

房地产信托升温同时,天量房贷也同时出现。9月14日,央行公布8月金融统计数据,新增社会融资1.47万亿人民币,相比7月回升近万亿。其中,8月金融机构贷款增加9487亿,环比多增近5000亿。从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75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69亿元,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增加5286亿元,占8月新增贷款的一半以上。贷款让购房者疯狂了,就和牛市时的股市散户一样,争先恐后,希望及早入场。


而与此同时,我们却看到中国房企的利润却在下降。今天的房地产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在恶化,彭博汇总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的毛利率已经降至25%,是至少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说房企“暴利”,过去是真理,但现在已经是不合时宜。但不妨问下为何利润这么薄房企还要继续做?人家现在做的不是不动产业,而是金融业,真正的钱并不是从盖房子这一头产生的。用债和贷款吹泡泡,其结果就是信用被过度使用,泡沫不断被现金流吹大,而平均的实际利润却在摊薄。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变得越来越像是中国的A股,一场资本的豪赌、资本的狂欢已在眼前。

可见目前房价的疯狂上涨,显然是在天量的房贷以及天量的房地产信托共同助推之下形成。也就是说,金融银行业是整个地产业价格高涨背后的真正推手和获益者,并反哺房产业。如此,广义货币供给量急遽的增加是为了资产价格暴涨交易之所需,而资产价格暴涨也需货币供给量的急增来支应,两相循环。房地产在这个节骨眼上已经变成了一个金融局,也是经济局,货币要靠它来稳企,人民币资产要靠它来留下。为国护盘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为国买楼的局面。只要这个需求不变,房价没理由下降。

房价的野蛮上涨,不单单是房地产业出了问题,而是涉及到深层的货币问题以及背后的人民币资产。最扑街的是此问题竟然无解,除非你有钱“上车”,否则只能眼睁睁看着房价一路上升而一筹莫展。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城市平均房价已上升至1840美元/平米。相比之下,美国平均房价不过1420美元/平米。房价超越美利坚的同时,却不得不说:根据世界银行去年公布数据,中国人均收入7380美元,美国人均收入55200美元,两者相差8倍。加上其他苛捐杂税,中国房奴经济压力大过美国房奴十倍以上不是梦。唉,做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房奴,真是不知哪辈子造的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2 22: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