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美惠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

[复制链接]
106#
 楼主| 发表于 14-8-6 20:58:17 | 只看该作者
        【策划】与和食精神相背离的日本鲸鱼食文化                为什么日本人对鲸鱼肉如此偏执
2014年04月17日12:54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日本的鱼食文化是岛国的地理特性以及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据文字记载自从天武天皇(673~686)颁布肉食禁令以来,直到明治时期解禁牛肉为止,千余年来,日本民族一直靠鱼虾过活至今的。而作为海洋中最大的鱼类---鲸,以其高蛋白低卡路里的美味自然也躲不过岛国人民的捕捉。

日本的鱼食文化可以说是岛国的地理特性以及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据文字记载自从天武天皇(673~686)颁布肉食禁令以来,直到明治时期解禁牛肉为止,千余年来,日本民族一直靠鱼虾过活至今的。而作为海洋中最大的鱼类---鲸,以其高蛋白低卡路里的美味自然也躲不过岛国人民的捕捉。

◆捕食鲸鱼由来已久

在形成有组织的捕鲸产业之前,日本早就开始食用鲸鱼肉。据悉,在出土的旧石器时代“贝塚”(人类丢弃的贝类鱼类食物残渣)中、以及弥生时代的遗迹中就曾发现小型齿鲸的化石。虽然在历史上,日本数次由于宗教原因禁止“食肉”,但是鲸鱼作为鱼类一直位于可食用之列。在《古事记》中就曾记载“公元712年向神武天皇供奉鲸肉”。位于和歌山县的太地町被视为日本捕鲸产业的发祥地。1606年,人们开始有组织地捕捉游至熊野滩的鲸鱼,同时掀开了日本捕鲸史的第一页。

◆对鲸鱼肉的特殊情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出现粮食危机,同时物流保存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鲸鱼肉成为代替短缺的牛肉、猪肉的重要肉类,鲸鱼肉排、鲸鱼肉咖喱等逐渐走上人们的饭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鲸鱼肉”及其他鱼类制品被视为价格低廉替代品的代名词,成为日本人饮食生活中获取蛋白质的重要食材之一。1958年鲸鱼肉的产量约为13.8万吨,到了高峰时期的1962年达到22.6万吨。对于成长于战后年代的人们来说即对鲸鱼肉存在着“替代品、廉价”的偏见与厌恶感,同时也极易引起”怀旧”情愫。当时“龙田炸鲸鱼块”就是战后学校配餐中很具有代表性的一道菜。因此那个年代的日本人对鲸鱼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为什么非要吃鲸鱼肉?

在日本国内对于鲸鱼肉的食用也存在着两种声音“喜爱派”与“保守派”。在近20年间日本的一些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就曾通过披露日本渔村残忍屠杀鲸类的场景,试图阻止对鲸类的猎杀和食用,但是效果并不很见效。然而,当“鲸类体内容易蓄积水银等有害物质”等研究发现公开之后,市场上对海豚、鲸鱼等鲸类肉质的需求受到很大打击。日本厚生劳动生对鲸肉类中水银含量的标准是0.4ppm(毫克每克),但从领航鲸的样本中就曾检测出超标十倍的水银含量。日本厚劳省提出孕妇、儿童等慎用鲸鱼类肉质,在太地町每年都会对居民进行水银的检测。

日本各式各样的鲸鱼肉料理

即便如此,鲸鱼类肉并没有从饭桌上消失。“喜爱派”认为,从陆地近海捕捉的海豚等或许存在以上问题,但从南极海域捕获的鲸类受污染程度小,体内蓄积的有害物质与其他动物相比要少的多。除此以外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抵不住鲸鱼肉的美味与营养价值。鲸鱼肉水分多肉质细软,可塑性很强,日本常用的料理方法几乎都可以用来处理鲸鱼肉。另外鲸鱼肉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又是富含铁元素的红色肉,被认为是高蛋白低卡路里的健康食材。日本很多地方都会举办鲸鱼美食节,展示鲸鱼肉料理以及各式各样的加工食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14-8-6 20:59:07 | 只看该作者

◆日本的捕鲸产业链

日本的鲸鱼肉加工品

在日本除了一些专营鲸鱼料理的老店之外,在很多餐厅,用鲸鱼肉做的菜品也经常可见。“鲸鱼肉刺身”、“鲸鱼肉寿司卷”、“鲸鱼肉沙拉”、“鲸鱼肉咖喱”等各式各样。利用鲸鱼不同的部位做成的加工品也是很常见的。另外由于鲸鱼肉低脂肪的特点,还被用于医院的配餐,作为食疗的重要食材。为了促进消费,一些学校配餐也会采用鲸鱼肉。在日本,从捕鲸延伸出的餐饮、加工等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

◆捕与反捕的持久战

焦点:“科研捕鲸”还是“商业捕捉”

近年来,日本捕鲸之所以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主要是在南太平洋反捕鲸非官方组织曾多次与日本捕鲸船发生冲突。2010年5月31日,澳大利亚政府正式向海牙国际法庭起诉日本,以求阻止后者在南极海的捕鲸行为。今年3月31日联合国海牙国际法院就日本捕鲸案作出判决,认定日本每年在南极海域捕鲸并非出于“科学研究”目的,要求日本停止这一活动。

捕鲸案焦点是日本在南极海域捕鲸是否属于1946年《国际捕鲸管制公约》第八条允许的科研行为。澳方认为,日本捕鲸活动是打着科学旗号的商业捕鲸,违反公约规定;日方则辩称捕鲸是“合法的科学研究”。国际法院斯洛伐克籍首席法官彼得·托姆卡说,日本在南极海域的科研捕鲸项目没能证明日方需要每年捕猎850头小须鲸、50头长须鲸和50头座头鲸,即便实际捕杀数目没有那么多。而且,日方没有考虑规模小或使用非致命方式的替代项目。

对于这一裁决,日本虽然表示接受,但是判决并不适用于其他海域的捕鲸活动。4月3日日本渔业部门一名官员表示日本方面已经决定取消本财年在南极海洋的“科研捕鲸”活动,但计划在其他区域继续这一活动。

实质:以“科研”之名 谋公海捕捞之实

有分析认为,一旦捕鲸活动停止,意味着整个捕鲸产业链上的大量工人面临失业的可能,相关水产公司有可能面临倒闭危险,从而减少日本的财政税收。同时日本一直以所谓“科研”捕鲸为借口,实际上在掩盖其捕捞公海渔业资源的真相。

◆与日本和食精神的背离

太地町是日本猎杀海豚最集中的地区,每年9月到次年4月,这里就会成为血腥的屠宰场。

对鲸鱼的保护重要原因是源自鲸鱼频临灭绝的现状。据报道,南极的蓝鲸数量已不足原来的1%,西太平洋灰鲸仅剩100头,徘徊在灭绝的边缘,而在南极海域每年都有近1200头鲸鱼被捕杀。

除了被捕杀之外,水质污染会使鲸鱼中毒,船只的噪音也会对其产生严重影响,这些都威胁到鲸鱼的生存。

2012年3月,日本官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和食”申遗时,重点阐述“和食”不仅是日本料理本身,而且是基于日本人“尊崇自然”的气质,以及与“食”有关的“风俗习惯”。

而大肆捕杀鲸类这样“与人类社会种群关系”极强的动物,显然与所谓的“尊崇自然”向背离。今年1月18日,美国驻日本大使卡罗琳·肯尼迪曾用英日文发表文章称:“美国政府反对(日本)围追捕杀海豚(鲸类)的捕鱼方式。”她还表示对这种做法的“非人道性”感到非常担忧。(策划/张丽娅)

◆相关报道

·日本乐天市场全面禁止鲸肉销售

·日本称将在其他海域“科研捕鲸”

·日本欲继续捕鲸 大臣称每月都要吃几次鲸肉

·国际法庭对日本下捕鲸禁令或难立竿见影

·日本捕鲸案败诉引民间不满 称担忧食鲸文化衰退

·日本将停止“调查捕鲸” 最大捕鲸量曾达1035头

·日本捕鲸船冲撞反捕鲸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14-8-6 21:00:48 |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一年樱花时-【策划·樱花祭】樱花的绚丽敌不过日本的创意--图解日本社会的樱花元素
2014年03月07日13:36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前言】又是一年一度的樱花盛开时节。

随着樱花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日本便变成一个樱花的海洋,置身在一片粉红花海之中,载歌载舞的人们或畅饮或美食,充分的享受着樱花带来的快乐。

不过,樱花时节去日本,不仅仅能满足视觉的贪婪,还可以满足舌尖上的馋。当你面对日本挖掘出樱花元素的各类商品时,不得不佩服日本的想象力与创意力。

同样,樱花时节去日本不要局限于赏樱花,完全可以将樱花的“身影”带回国,各种以樱花元素的创意新品也不失为春季日本游的选择。

本期策划,2014年日本樱花季之际,我们收集了散落在社会角落的樱花“花瓣”,归总了既有创意无限的艺术品又有实用的生活用品。当然,以日本社会为何能出现的众多樱花元素的创意产品为契机,希望能引领我们去思考日本社会为何能做到这般极致,这或许能为我们更全面了解日本社会洞开一扇窗。(策划/刘戈)

索契冬奥会唤醒沉睡的樱花记忆

索契冬奥会唤醒了世人对樱花的沉睡记忆

经历一个冬天的睡眠,人们对樱花的记忆也如同被封存在记忆中。

索契冬奥会上,日本女子冰球代表队的面具上“盛开”的樱花率先打开了人们的记忆闸门:原来,这个冬天一旦过去,樱花又要来了。

樱花慈善产品抚慰痛楚犹然的日本心灵

阳春三月,世人在挥手招呼春天脚部快点到来之际,日本却又要迎来痛楚的三月。

3·11日本大地震已经三周年了。有日本厂家发挥聪明才智推出樱花慈善商品,购买一瓶樱花香水就能够向灾区捐助30日元。

这是总部位于英国的护肤品商家THE BODY SHOP在日本推出的今春新品。

嗅觉上的樱花:闻樱识香味

HOUSE OF ROSE 樱花护肤系列

经营化妆品的日本HOUSE OF ROSE公司今春推出了樱花香味系列产品。如同樱花短暂一样,这些产品的售期可是有时间限制的。

那些2月1日至3月31日踏足日本的游客才有幸能够买到它。

【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14-8-6 21:01:32 | 只看该作者

售期比樱花花期还短暂的时令美容品

IDEA 公司在2月22日这一天推出限量版樱花系列的护肤乳、精华水、护手霜、香薰机4款产品。

柔美的樱花针织衫:让彪悍的男人也展现柔美的一面

春季的樱花展尽它如同女性一般的柔美。不过,以彪悍自居的男性也可以在这个季节分享樱花的绚丽。

樱花图案的针织衫春装,让人脱掉一身的沉重。

舌尖上的樱花:饕餮樱花

星巴克的樱花生意经

从2月15日起,日本星巴克推出了樱花巧克力、法布奇诺(星冰乐、Frappuccino)和拿铁。

只有你在3月18日之前到达日本,才能享到这个口福。

提起星巴克不能不提独具匠心的容器。日本星巴克今年推出的杯子的设计好有设计感,不觉得可爱么?!

2月15日至3月18日期间,日本星巴克倒饮料的容器会采用会漂浮起粉红色花瓣的感温玻璃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14-8-6 21:02:16 | 只看该作者

哈根达斯30周年 樱花前来助阵


为庆祝哈根达斯进驻日本30周年,回馈日本消费者的厚爱,

哈根达斯推出了樱花独特造型的冰淇淋。

手捧如此绚烂的冰淇淋,你舍得下嘴么?

可口可乐樱花味儿奶茶

可口可乐日本公司不甘寂寞,也推出应景产品“红茶花传”奶茶。

奶茶中混合了樱花的香味儿,一款不折不扣的王室风范的奶茶。

三得利的春游备品:Mojito鸡尾酒

三得利公司从2月18日上市了一款Mojito鸡尾酒,整个春季日本有售。

背着它,去樱花树下赏花吧,微醉泛红的脸颊浸润着夹杂樱花香气的春风,该是一种什么滋味儿?

春游远足必备品:樱花啤酒



总部位于神奈川的啤酒厂Sankt Gallen 使用樱花和樱叶酿造出的一款啤酒。

2月27日开始,仅限于春季销售。

春游主食:樱花小鸡饼



经营日本式点心的Hiyoko公司在福冈地区推出了造型可爱的点心“樱花小鸡饼”。

春季日本游,远足赏花带上它解决你的果腹之虞……




(申明:出于介绍日本文化之目的,文章引用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涉及侵害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事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14-8-6 21:04:42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志愿者帮忙“不添乱”
2014年08月05日15:2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3日发生6.5级地震,全国民众都心系灾区。以往每次大震之后,都会有大批志愿者赶往灾区参与救援活动,这本是好事,但有时也会带来严重交通堵塞等麻烦。如何避免好心办坏事?在志愿者活动有较长历史的日本,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原标题:日本志愿者帮忙“不添乱”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3日发生6.5级地震,全国民众都心系灾区。以往每次大震之后,都会有大批志愿者赶往灾区参与救援活动,这本是好事,但有时也会带来严重交通堵塞等麻烦。如何避免好心办坏事?在志愿者活动有较长历史的日本,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全国约有130万名志愿者参加救灾活动,这一年被称为日本“志愿者元年”(类似于中国的2008年)。从那一年起,志愿者活动不再是一部分人的特殊活动,而成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参加的活动。

日本的志愿者活动,也曾出现过很多问题。比如,给灾民的饮用水、食品等被志愿者使用,导致灾区物资不足。阪神大地震时,约70%志愿者是新手,他们不但与灾民出现感情摩擦,彼此还经常闹分歧,因此一度出现“志愿者添麻烦论”。

为促进对志愿者规范管理,1995年7月,一些日本企业界、媒体界、教育界人士以及前政府官员,建立了“灾害救援志愿者推进委员会”,为希望参加救灾的志愿者举办各种讲座,培养志愿者带头人。同年12月,日本内阁会议将1月17日定为“防灾与志愿者日”。随后,日本政府修改《灾害对策基本法》,明确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努力建设有利于志愿者开展救灾活动的环境。1998年12月,日本又制定《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使松散的志愿者团体实现了组织化。

1997年1月,俄罗斯油轮“纳霍德卡”号在日本隐岐岛近海沉没,共有27万余名志愿者参与救灾,为促进有效作业,日本建立了“灾害志愿者中心”;2004年10月,日本京都府在遭受台风袭击后,决定采取政府和民间合作的方式,成立常设的灾害志愿者中心。此后,佐贺县、千叶县等地方政府都成立了此类中心,具有志愿者基地性质,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对市民进行防灾教育训练和防灾启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14-8-6 21:05:53 | 只看该作者

在日本,灾难发生后,所有志愿者先到灾害志愿者中心报到,听候调遣,决不允许擅自行动。志愿者向灾害志愿者中心提出申请后,先了解灾区状况,准备必要物品,并加入志愿者保险。灾害志愿者中心还会准备必要的地图和工具,借给志愿者,有时还为志愿者提供在灾区的住房和到达避难所的交通手段。而志愿者在结束志愿活动后,要将活动结果、了解到的情况等,报告给灾害志愿者中心。

目前,日本的灾害志愿者中心,包括行政和官方机构设置运营(公设公营)、志愿者和民间团体设置运营(民设民营)、行政机构和官方机构设置后交由志愿者和民间团体运营(公设民营)三种。不过,灾害发生时,行政权威依然非常重要,行政机构“灾害对策本部”会与灾害志愿者中心共享信息。而在最近,一些日本地方政府也开始向灾害志愿者中心派遣工作人员,负责运营联络。政府和民间团体彼此协调,能够更加有效地实施救灾和重建活动。

在日本,志愿者权利得到非常好保护。日本政府和民间都积极支持志愿者活动,国家公务员、公司职员享有带薪的“志愿者休假”。日本文部科学省2011年4月发出通知,要求学校为志愿者活动提供诸多方便,包括给志愿者活动学分,因志愿活动休学减免学费等。此外,日本的很多志愿者团体还为志愿者提供保险。

日本能够有条不紊地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正是得益于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健全。破解“志愿者添麻烦论”,制度建设是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14-8-6 21:09:11 | 只看该作者
在日华人遭逢“现代社会病”
2014年08月01日14:00  来源:中文导报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一日千里,使人们的生活利用各种文明的利器,变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但是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便捷的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精神与生活带来很多困扰,甚至遭逢“现代社会病”,让人无所适从。

原标题:在日华人遭逢“现代社会病”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一日千里,使人们的生活利用各种文明的利器,变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但是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便捷的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精神与生活带来很多困扰,甚至遭逢“现代社会病”,让人无所适从。

“个人情报”过敏症

华人女性陈妍(37岁)说她现在非常谨慎,哪怕扔个纸条都要看看上面有没有字,只要是有字的纸张,全都要塞进碎纸机才放心。并且在网上也从不放照片,哪怕是一张风景照。

事情发生在一年前的8月,公团附近搞夏季“祭”,陈妍带着7岁的女儿和周围的亲子一起去凑热闹。女孩们身穿鲜艳的“浴衣”,举着小扇子,玩得十分开心,当然大家也拿着手机互相拍了很多照片,小女孩们更是一起各种姿势合影。

回家后,陈妍很高兴地将照片放到了博客上,并上传了很多张小女孩们的合影来介绍日本夏季的“祭”风景,看陈妍博客的网友里,正有女儿小学的华人家长小李,那天也是一起高高兴兴拍照玩耍的人。没有想到的是,过了几天,陈妍将孩子们的照片放到网上的事情,几乎团地的妈妈们都知道了。据说是那位华人朋友无心聊起,说中国人很喜欢这种日本的夏日节目。团地妈妈们在傍晚的“井户端会议”上一传播,再让小李现场打开博客链接,虽然看不懂内容,但图片上赫然是自家孩子。这下炸了锅,近十个妈妈全都涌到了陈妍家,一开门,先被这阵势吓一跳的陈妍,只听几个妈妈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控诉,客气点的说,我们日本对于个人情报和肖像权管理很严格,拜托快删除吧。严厉点的说,你这样我们可以告你的。

陈妍当天就删除了那篇博客。从此后有很长一段时间见到那几个妈妈就内心紧张,而且这些消息传得非常快,9月份去学校开家长会时,女儿的班主任竟然若有所指地说,希望所有家长,尤其是外国人家长都了解日本的法律,对于个人情报一定要严加保护,比如写有家庭联络方式的“联络网”就属于绝不可泄漏的,千万不能告诉任何人,扔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能就这么扔,而是要用碎纸机或者撕得粉碎了才能扔。

陈妍说感觉自己要得忧郁症了,买了个碎纸机,对于一切有图有字的东西都过敏,看到字就想塞进碎纸机,看到网上有人物的图像就想点鼠标删除。大半年过去后才平静点。

日本自2005年起能够特定个人的所有情报在日本都是禁止泄漏的。但事实上日本国民生活中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过半数的回答都是认为这项法律规定得太严格,以至于带来了不便。有华人想联络曾经一起留学的同学,知道对方的工作单位,打电话过去总是找不到人,对方也不肯告知手机或其他联络方式,因为这些都是“个人情报”。有华人主妇说孩子班上的“联络网”被取消了,孩子下课回来想找同学玩,都无法打电话。一些正常范围内的咨询或调查,也因“保护个人情报”而难以实施下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2005年起实施的个人情报保护法以来有人拥戴有人嫌麻烦。对于日本人就有过半数认为“更多的是不方便”的该项法律,不少华人也感到“太严了”。有人认为日本不愧是法治国家,自己的信息得到保护,生活得安心。也有人认为没必要,而且正因为严格,才会有各种公司购买个人情报,反而引发问题。也因为“个人情报”之障碍而使社区关系淡漠。

电车过敏症

日本的电车以拥挤著称,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站台上人流如潮,有时车站的工作人员不得不用尽力气把堵在电车门口的人们向车厢里猛塞,才能关门开车。

拥挤不堪的电车里男男女女,肢体相互摩擦有时会引起生理反应,还会引起男子趁机摸女人敏感部位的犯罪,日本人把这种犯罪行为称为“痴汉”,日本法律规定,痴汉是一种猥亵行为,如果猥亵罪成立,要被判处半年到七年的刑期及罚款,经常有一些有头有脸的人士,因被定“痴汉”而成千古恨,一生不得翻身。

但是与此相矛盾的是日本有人专写如何当“痴汉”的书,在书店里畅销。还有“痴汉”网页,在网页上有姑娘在上面津津有味地介绍她如何遭遇“痴汉”,而“痴汉大叔”手法又如何高超,弄得她好生受用,如醉如仙……

一方面这些书籍和网页教人们怎么去做“痴汉”,一方面警察和乘务员等目光炯炯,每天都在捉拿“痴汉”,更有不良女子在电车上引诱意志薄弱者去做“痴汉”,然后以“私了”的方式敲诈钱财,最则五万,多则几十万。

这种充满了矛盾的日本“电车生态”也造成了许多在日华人不知所措。有一名在公司就职的华人,在电车上被指控做了“痴汉”,到了警察署,他不承认,但是警察说不承认就走法律程序,立案侦查、如证据确凿,就送检,然后诉诸法庭;如果承认了,只交5万日元罚金,就可以了事,这名华人最后选择了交罚金的了结方式。

日本一些法律工作者认为,如在电车上被女性突然举报为痴汉,被送到警察局后,要尽快认罪并反省。即使是冤枉的,要想问题尽快解决平息,及时认错的话比较好。因为认了罪,一般是初犯的情况下,警察会罚款了事,事情很快就解决了。但若不认罪,就会被立即逮捕举证,在调查期间也不认罪的话,理所当然会被起诉,交由裁判所裁决,然后上法庭打官司。官司一打就是几个月甚至1年,严重影响工作、名誉、生活等,即使最后无罪,也会使人身心俱损,因而得不偿失。因为日本关于痴汉的法律是保护女性的,比较注重女性的一面之辞,而证明自己不是痴汉的证据又很难举证,很难被采信。

这种日本电车的矛盾空间,使许多华人不知所措,首先出现了许多“举手族”,就是上车之后把双手一起伸出,抓住两个吊环死不放松。但是车里人很多,有时车还摇晃的厉害,还有急刹车的时候,因此一个人占领两个吊环,也会引起其他乘电车的人的愤怒。

还有的华人上车后专往男士那里挤,看到女的就躲,有时甚至容易引起人们对他性倾向的怀疑,还有的华人,没注意乘上了防止“痴汉”的女性专用车厢,竟然被多名女性拍肩膀轰下了车,觉得很没有面子。

“低头族”的危险

6月24日夜,在客流量位居日本第二的池袋站西口像往常一样霓虹闪烁,流光溢彩,在车站西口对面的西池袋一丁目的人行道上,中国籍餐饮店女员工林雪琴小姐(30岁)与同伴们共进晚餐后,悠闲地在人行道上踱步,突然一辆失控的汽车疯狂冲上人行道,林雪琴被压身亡,有7名在人行道上行走的20-33岁男女负伤。据媒体报道,当时林雪琴独自在池袋步行路上走边看手机,而那辆失控的汽车也不是一下子就冲到了人行道上,如果林雪琴不是低头看手机,一定会发现危险的先兆,可能会躲避这场灾难。

而经常在路上低头看手机,几乎已成了有智能手机的所有人的习惯。

但是这个习惯,往往会与交通事故相连。

据东京消防厅统计,在东京消防厅管辖范围内,从2010年到2013年的4年里,由于一边走,一边看智能手机,或因一边骑自行车一边看智能手机而发生交通事故,被消防厅的急救车送往医院的人数已达122人,2013年人数最多,达36人,呈现逐年上升的倾向。从年龄上看,30-40岁的人最多,20多岁人也在增加。

去年的10月,在东京都板桥区,有人由于过于集中精神看智能手机,没有注意自己进入电车轨道中,被电车撞死亡。在日本,在列车月台上由于看智能手机掉在铁道里的事故也在不断增加,2010年度为11件;2011年度为18件。

目前已有专有名词来描述这种现象。澳大利亚麦肯和Macquarie大辞典联手精心杜撰出“低头族”这个词(英文名:Phubbing)用来形容那些只顾低头看手机而冷落面前的亲友的人。

“低头族”现象,不仅和交通事故相连,而且由于全社会都是如此,因此会造成一种“群体交流障碍”,如有一华人反映,大家有时在一起聚会,有时会提出一个主题讨论,有时是一起聊互相感兴趣的事情,但是一旦稍有空隙,谈话者环顾一下四周,他会惊讶地发现,没有人在听别人说话,而是都在看手机,那种面对面地通过活生生的语言、表情及肢体语言进行人与人交流的基本方式正在变质和稀薄。

“低头族”现象的负面影响还不止于此,据专家介绍,在我们低头时,前屈极限(下巴碰到胸骨的状态)只能是45°。如果前屈幅度达到30°时,就可以影响到颈椎。如果颈椎长期处于极度前屈的异常稳定状态,就会对颈椎造成伤害,而这种危害比看电脑还要高几十倍。

一般来说,颈椎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如今开始有低龄化趋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呈快速发展趋势。

“恐飞”的华人

赵先生在一家商社任职,由于最近由于飞机空难连续发生,再加上微信上疯传一些飞机失事视频,他果断推掉了去台湾出差的机会。

别以为很少人会有飞机恐惧症的症状,事实上的的确确有人真的从不坐飞机,还有不少人虽然害怕坐飞机但又“不得不坐”。

因工作关系,赵先生经常有出差机会,如果需要乘飞机,则尽可能把出差的机会推给同事。他说:“起初乘飞机来日本时并不恐惧,第一次坐飞机的新鲜兴奋还记得很清楚,根本就不知害怕为何物。乘机次数渐多,到几次乱流及比较严重的颠簸后,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害怕坐飞机。如果日本国内出差,我会选择新干线,要是去其他国家,才会选飞机。每次都是折磨,从登机的前几天就开始担心,想的乱七八糟都是万一出意外事故怎么办,最折磨的是登机后,从起飞开始我就紧张的不行,心跳,手心出汗——我真的为此痛苦万分。即便回国探亲,只要时间允许,我会选择乘船。”

赵先生说:“不否认飞机失事的概率远远低于出车祸的概率。但是我会觉得自己开车的话,风险是自己控制的,我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我认为自身出车祸的概率会远低于那个平均概率。即使不是自己开车,出车祸也有分受伤和死亡,同样觉得是自己可以掌控的。而坐飞机,你的命运在一个你素不相识、一点都不了解的开飞机的家伙手上,加上天气等因素,出事故死亡的可能性极高。”

每当发生空难事件时,害怕坐飞机的心理就更深植在许多人的心中。

最近留学生小燕也患上了“恐飞症”。7月25日,小燕乘坐的飞机从上海飞往东京途中遇强气流出现两次严重颠簸,吓得她都快哭了起来。她说:“感觉飞机的翅膀都倾斜了。我抓着安全带,再想想最近八天连续三起空难,恐怖极了。”后来,她干脆闭上眼睛,直到到达目的地后才睁开眼睛。她说:“我根本睡不着,但是我必须闭上眼睛。”

小燕说:“每次坐飞机,从订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心慌,难受。因为不愿意坐飞机,放假都很少回国,这次乘飞机感觉更糟糕,打算这两年不回国了。”

刘先生虽然不排斥坐飞机,但父亲的“恐飞症”也给他们一家团聚带来不便。四年前,父母来日本小住,回国时,因为飞机遇到乱流,机身颠簸的利害,持续时间也较长,父亲非常不安,当时就说:“说如果能活着回家,再也不来日本了。”四年过去了,刘先生的父亲真的没再来过日本。

还有不少人是“选择性恐飞症”。“我是小飞机恐惧症。”郭先生说:“前年出差第一次乘坐支线小飞机,飞机在气流中颠簸非常厉害,让我觉得飞机随时都会被刮跑,根本看不进任何文字,也吃不下什么食物,就是紧张再紧张,我觉得自己快到极限了。现在我订机票,非大飞机坚决不坐,某些不发达国家的飞机坚决不坐,不仅仅是对安全的担忧,乘坐舒适度也是另一个原因。”

中文导报 2014年7月30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14-8-7 07:14:31 | 只看该作者
摘要:和服被誉为日本的国粹,几乎成了日本的符号。日本人把对生活、艺术的认知充分地表现在和服上。日本的绘画、戏剧、舞蹈、雕塑等艺术与和服有密切联系。比如说日本俗版画浮世绘中的美人画,离不开和服。

日本和服文化了解
和服被誉为日本的国粹,几乎成了日本的符号。日本人把对生活、艺术的认知充分地表现在和服上。日本的绘画、戏剧、舞蹈、雕塑等艺术与和服有密切联系。比如说日本俗版画——浮世绘中的美人画,离不开和服。再比如在戏剧中的舞蹈演员用长袖表达感情,有时演员背向观众,目的是让观众欣赏身着和服的服饰美。
  “753”儿童节,多数日本人第一次穿和服的日子
  静冈县的三岛市有“富士山脚下的清流之城,伊豆半岛的正大门”之称,位于伊豆半岛中北端地区,是一个风景不错的游览地。市鸟为翠鸟,市树为银杏树,市花为三岛樱。和我国浙江省丽水市是友好城市。我去的时候刚好错过了“753节”,不过还是能看到不少父母带着3、5、7岁的孩子来到三岛大社(MishimaGrand Shrine)祈愿。
  在日本习俗里,3岁、5岁和7岁是小朋友特别幸运的3个年纪,每年的11月15号是日本的“753节”,这天,凡是3岁、7岁的女孩和5岁的男孩,都会穿上传统和式礼服,跟随父母到神社膜拜,祈求平安、身体健康,参拜结束后,父母通常都会给孩子们买千岁糖,装在一个画有仙鹤和乌龟的袋子里,这两种动物代表着长寿,父母期望自己的子女能有一个长久富足的生活。
  进入神社的正殿祈福前先要喝神宫的水,在日本人心中,这样能够得到神的保佑。而且这是也讲规矩和顺序的——先用水洗右手,再左手,随后用左手盛水放到嘴里喝一口,然后将水瓢冲净,以便他人使用。他们有个说法:洗手表示行为要正,洗嘴表示需谨慎说话。
  日本人一生中要穿几次和服呢?当地人告诉我,大多数日本人一生中至少要穿4次和服,“753节”、成人式、新婚、丧葬。
  对于日本女人来说,穿和服,首先是一种标志,比如小女孩3岁时第一次穿上和服,小小的身体倒像是被和服穿着,跟着大人去神社还愿许愿,一份父母对小千金成长的期待;到了7岁,同样是身穿和服去神社,毕竟有了些小女孩的娇羞,有一点初长成的味道。
  然后是20岁成人节的时候,女孩子们已经出落得落落大方,靓丽妩媚。成人日是日本的节日,目的为向全国本年度年满20岁的青年男女表示祝福。明治维新前定于正月十五日(即元宵节),日本废除农历后改为公历1月15日,2000年改订为在每年1月的第2个星期一。成人之日当日,市政府会为年满20岁的男女主持特别的成人礼仪式,并发给他们一张证书,表示他们从当日开始已成为成年人,以后必须独立生活、担负起社会责任和义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14-8-7 07:16:33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和服文化

  比起精美的日本料理,东瀛女子的魅力另有一番滋味。记得出国前看见那些艳丽逼人的浮世绘美人图,总以为那是舞台上的形象,或者是出自是好色的日本画家的美化夸张,到了日本我才发现,人家原来就是这个样子。


日本和服女子(源于网络)

  东瀛丽人真是太富有装饰情趣了,她们在这方面表现的才能与智慧,真是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刚到曰本那阵子,我的眼睛老是出差错,甚至闹出天笑话来。只觉得满眼都是鲜活美丽的妙龄女郎,遂纳闷,日本的老太太都上哪儿去了。


  平心而论,东瀛女子并非天生丽质,这方面,她们不仅不能与欧美的女子相比,比起中国的半边天,也占不了上风。这首先要怪其身材太瘦小,看上去殊不起眼。一般来讲,她们既无欧美女子的高大,也不及中国女子匀称,若是参加世界级选美大赛,恐怕连入围资格都没有。


日本和服女子(源于网络)

  另一方面,与身材瘦小不成比例,东瀛女子的腿部却不恰当地高度发达,尤其是小腿,其粗壮强大,令人望而生畏。对此日本男同胞有形象的称呼——“大根腿”,就是萝卜腿的意思。

  丰子恺当年留学日本,一眼就看出了东瀛女子身体上的破绽:“日本女子最缺乏当模特儿的资格,因为那岛国的人身材异常地矮小。平时穿着长袍,踏在半尺把高的木屐上,看去还不讨嫌。等到脱了衣裳,望去样子真是难看,只见肥大的一段身子,四肢短小如同乌龟的脚”。


  这必须怪罪于榻榻米这种特殊的起居方式,世代相传的跪坐与盘腿坐,使东瀛女子的玉腿受尽扭曲和压迫,变得不成体统,比起中国女人裹小脚,看来运气未必好多少。


日本和服女子(源于网络)

  东瀛女子就是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扬长避短,化腐朽为神奇的。那种叫作“和服”的美丽服装,就是这样被发明创造出来的。总之,当她们用这种宽松修长、典雅艳丽的服装,将不起眼的躯体连同“大根腿”一起包裹起来时,奇迹就发生了——一个个妩媚娇柔、仪态万般的美人,出落在世人面前。

  说包裹,并非全然封闭,和服的装束虽然森严繁琐,却在东瀛女子最迷人、最性感的部位——胸脖上网开一面,留下最大空档,令天下男人心荡神摇。

  也许是上帝有意补偿吧,东瀛女子的脖子确实长得好看,白晰玉润的肌肤,划出一道柔美的线条,犹如一段美妙的旋律,古往今来,多少画家为之倾倒,产生了多少令人魂销的作品,喜多川歌麻吕、铃木春信、竹久梦二等艺术大师都为之挥洒过神来之笔。(责任编辑:张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14-8-7 07:20:45 | 只看该作者
                                 日本的樱花文化
      樱花是一种观赏花木,其花朵艳丽令人心旷神怡。而对把樱花为视为国花的日本国来说,这种魅力十足的花朵所拥有的含义便不单单停留在供人观赏这个层面上了,在他们的血液之中都无时无刻的涌动着粉红色的樱花情结,樱花作为大和民族的象征,已然扎根到民族文族的象征,已然扎根到民族文化的深处。

    日本民歌 (樱花)

    樱花啊,樱花啊,

    暮春三月晴空里,

    万里无云多明净;

    花朵烂漫似云霞,

    花香四溢满天涯.

    快来呀,快来呀,

    大家去看花!

    这首著名的日本民谣正说明了日本人民对樱花的热爱之情,日本春天一到,即变成一个樱花世界,置身在一片粉红花海之中,载歌载舞又饮又食,日本人民充分的享受着樱花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这种热爱之情还表现在了日本人对樱花的大面积种植和精心的人工培育环节上,据统计,日本国内共有超过340种不同种类的樱花,从每年1月中旬偏于深红的“寒绯樱”一直到5月下旬开放的“Chishima”,三百多种樱花在几个月时间内一次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盼之影。冲绳县内八重岳、名护城、北海道根室市清隆寺、井之头恩赐公园等地的樱花美景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樱花不仅能从视觉美感上给人以享受,在视觉震撼力上也不乏代表----在山梨县武川町的实相寺内的山高神代樱花树,树龄已超过1,800年、树围13.5米,实在是个庞然大物。视觉上得到了享受,味觉上樱花也能满足你的要求,八重关山樱是一种可以制成各种食物樱花品种,樱花渍物、樱花酒、樱花汤、樱花子等,可算是日本春季的特色时令食物。

    樱花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赏樱更是成为了一项重大的民间活动,逐步形成一种传统的民间风俗,清代诗人黄遵宪的《樱花歌》:“墨江泼绿水微波,万花掩映江之沱。倾城看花奈花何,人人同唱樱花歌。……花光照海影如潮,游侠聚作萃渊薮。……十日之游举国狂,岁岁欢虞朝复暮。”写尽了日本人春天看樱花的举国若狂的胜况,是什么原因让日本人对樱花情有独钟呢?

    “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樱花的品性与大和民族所提倡的武士道精神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日本人之所以看重樱花的地位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樱花生命十分短暂,素有“樱花7日”之说,边开边落便成了樱花树的特点,樱树的壮烈还在于怒放那一瞬间的灿烂,可谓是“一夫振臂呼,天下赢粮而影从。”开的时候,千千万万朵开屏招展,落的时候,随风伴雨归根入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正与武士道中强调的牺牲精神到似乎有几分神似,樱花花期短正像人的生命很短暂,要在生命中很短暂的时间之内达到像樱花一样的灿烂,这样的精神大多数日本人所认同的。于是,大和民族就把樱花的品性结合到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并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为“樱花节”。于是樱花文化便成为了一种民族凝聚的武器,樱花的粉红也就融合到日本人的血液中了。樱花的文化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象征也传向了世界的许多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14-8-7 07:24: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8-7 07:26 编辑


                                                                    日本樱花文化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早在远古,日本人就将樱花看作是春天的化身,是花的神灵。日本语中的樱时”(古语),意思就是春天的时节。每当春天来临,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樱花一年一度的花开花落。花蕾结得多少好坏,开花时能否躲过春雨的淋洗,开得灿烂,凋谢时能不能遇上春风,落瓣洁净。樱花是否开花顺利在古代日本人看来,意味着这一年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每当花开时节,人们就聚集在樱花树下,放歌畅饮,用整个的身心去赞美春天,祈祷神灵的保佑。

这种习惯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特别是进入江户时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平民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樱花更是成为从宫廷到民间约定俗成的最大乐趣。日语中有一个动名词就叫花见。广义地说,花见的意思是赏花、观花。但是只要一提起花见,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春天里日本各地都要举办的各种赏樱活动。花见虽不是法定的节日,但它的热闹非凡却不亚于日本任何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庆典。

每到樱花时节,皇室和内阁总理都要在皇家花园奉行盛大的观樱会,宴请并表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一般的企事业单位不管工作多忙,都会放假半天,或提早下班,并为员工们准备好各种饮料、小吃,让员工们去附近公园的樱花树下欢聚一堂,开怀畅饮。每到这时,平时安安静静的日本会突然闹腾起来。不论城市、乡村,樱花树下总是挤满各种各样的人群,吃的、喝的、唱的

、跳的、哭的、笑的,千姿百态、无奇不有,人们在一起尽情宣泄春的激情与欢乐。

据说,樱花之所以自古被日本人所钟爱,除了报春,更为人欣赏的是它那虽然短暂但却绚丽的生命和生命结束时的宁静与素洁。

一棵樱花树从开第一朵花到满树的樱花全部开放,只有4天左右的时间。开始的一两天似乎比较缓慢,星星点点,带几分矜持。当花开过半,如遇风和日丽、天气暖和,一夜之间就能满枝满桠地盛开怒放。为了欣赏满开的樱花,人们会通宵达旦地在树下唱歌跳舞。

在一些著名的赏樱胜地,人们还为满树的樱花张灯结彩,夜樱与彩灯交互辉映,无比灿烂辉煌。

樱花的凋落也是别具一番景致,满树的樱花在和煦春风的摇曳下,从各种角度反射着阳光,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像粉蝶乱舞,让人眼花缭乱,心花怒放。可是一夜过后当你再度光顾樱花园时,昨日还是遮天蔽日的树冠上干净得只剩下光溜溜的枝条和几片新嫩的绿叶,清清爽爽,无牵无挂,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满地散落的花瓣,那么均匀,那么轻盈,散发出静静的、银色的光辉。几分凄惨,几分悲壮,让人感伤,催人泪下。

樱花的这些特点与日本传说文化所推崇的英雄观和人生价值是一致的。在日本人的传说文化中,与生时的辉煌相比较,更为世人崇敬,更能折服民心的似乎是死时的尊严

人们似乎更感服那些精忠不阿、气节高尚的失败,那种刻骨铭心、可歌可泣的死别。樱花之所以能牵动整个日本民族的心和魂,其魅力也许就在这里。遗憾的是这种民族情感曾一度被日本的少数战争狂人和军国主义分子所愚愚弄、所利用,它不但给亚洲人民和世界和平带来巨大的灾难,也使无数日本爱国青年蒙受无谓的牺牲,使整个日本民族遭受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创伤。樱花也因为被嫌疑战争的()不散,战后一个时期曾在日本各地惨遭乱砍滥伐。所以,现在日本的许多樱花名胜都是战后复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14-8-7 07:26:18 | 只看该作者
3月15日,是日本樱花节(1912年)。
每年的3月15日到4月15日是日本的樱花节(CherryBlossom Festival)。日本有樱花30多种类,300多品种,世界上共有800多品种。日本所有公园里,满目都是樱花。日本人民认为樱花具有高雅、刚劲、清秀质朴和独立的精神。他们把樱花作为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日本有"樱花七日"的谚语,是说花期很短。因此日本家庭里一般不种樱花,认为对家族的兴旺延续不吉利。
樱花节的由来, 是源自于1912年, 当时的东京市长赠送给美国首都华盛顿3千株樱花树作为 和平的象征,而美国政府以花开满丛的山茱萸回赠日本。华盛顿一些民间团体发起举行第一届 ,樱花节活动,之后就延续下来, 成了一年一度的盛会,享誉全美及世界 。
日本樱花(P.yedoensis Mats.),干皮暗灰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或尾尖,缘具芒状细尖重锯齿,齿端具腺,叶柄上端有2腺体,托叶条形,具腺齿,花多重瓣,白、粉或玫瑰红色,核果球形,径约1厘米,熟时紫黑色,本种有两变种:彩霞日本樱花(var.shojo Wils.),重瓣,大型,玫瑰红色;粉红日本樱花(var.taizanfukus Wils.),重瓣,中型,粉红色。樱花深受广大日本人喜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14-8-7 07:28:19 | 只看该作者
                                      日本樱花节介绍

     樱花在日本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日本人将樱花看作是春天的化身,是花的神灵。日本语中的樱时(古语),意思就是春天的时节。每当春天来临,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樱花一年一度的花开花落。花蕾结得多少好坏,开花时能否躲过春雨的淋洗,开得灿烂,凋谢时能不 能遇上春风,落瓣洁净。

  樱花是否开花顺利在古代日本人看来,意味着这一年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每当花开时节,人们就聚集在樱花树下,放歌畅饮,用整个的身心去赞美春天,祈祷神灵的保佑。

      
樱花热烈、纯洁、高尚,严冬过后,它最先带来春天的气息。因此,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15日至415日定为樱花节。在这个赏花季节,人们带上亲属,邀上友人,携酒带肴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边赏樱、边畅饮,真是人生一大乐趣。
  
  樱花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奈良时代(710—794),说到花,就是指梅花,到了平安时代(794--1192),樱花成了主角,咏樱花的歌比咏梅花的歌要多5倍。而且日本很早就有了赏樱花的活动。7世纪,持统天皇特别喜爱樱花,多次到奈良的吉野山观赏樱花。另外,据说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赏樱大会是9世纪嵯峨天皇主持举行的。当初, 赏樱只是在权贵间盛行,到江户时代(1603—1867)才普及到平民百姓中,形成传统的民间风俗。
  
  樱花的生命很短暂。在日本有一民谚说:樱花7”,就是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为7,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16天左右,形成樱花边开边落的特点。也正是这一特点才使樱花有这么大的魅力。被尊为国花,不仅是因为它的妩媚娇艳,更重要的是它经历短暂的灿烂后随即凋谢的壮烈
  
  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很干脆,被尊为日本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14-8-7 07:32:2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一些影响及启示
       近来有幸拜读美国学者萨缪尔·亨廷顿的大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其中的观点不乏偏颇,但启发之处更多。文明的冲突,究其根源,在于文化的不同与差异,差异就是矛盾。中国与日本,在世界近代史上,发生了民族间的大争端,同属于东方文明的日本,却极力挑战整个东方文明,影响深远,值得深思。在海外,研究汉学最发达的国家,是日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较大的缘故。经过近百年的中日文化冲突,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比较文化的研究,更能揭开表层的面纱,从而得出更加深刻的认识。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千年邻邦,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巍研究指出中国史前文化对日本列岛的影响至迟可以上溯至距今7000多年前,大家耳熟能详的传说——“徐福东渡”就发发生在中国历史的早期,东渡,给落后的日本带去了文明的火种。历经东汉、魏晋中日文化的接触期,直到隋唐,随着大批日本遣唐使进驻长安,标志着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进入了高峰。公元645年,日本发生了一场改革,叫“大化改新”,结束了奴隶制度在日本岛内的统治,建立了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集权主义统治。至此,中国文化对日本政治,经济、生活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思想领域,儒家思想系统且全面地植入了日本文化的血液之中,改变了日本人民的思维方式。
一、    从中国方面看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在先期,日本文化处于中国文化处于借鉴与草创阶段。吸收表现多样性,但过程较为长久。日本对于中国文化的吸收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汉字、汉文、儒学、律令制度以及佛教。正是在“中国文明的巨大影响下,到公元4至5世纪就渡过了野蛮阶段,进入了文明阶段”①。第一,表现在中国有大批汉人从朝鲜移民日本,雄略天皇(457-479年)时期,移民达到顶峰。第二,3世纪末,中国儒家典籍《论语》以及《千字文》逐渐传至日本。5世纪,汉字在贵族阶层得以传播。第三,513年,日本通过派遣精通儒家典籍的汉学家到百济学习而建立五经博士交待制度。第三,593至621年,日本直接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全面吸收中国文明制度,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化改新后,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间接绕道朝鲜,向直接接触方向发展。从7世纪30年代至9世纪末,日本向中国遣派了留学生,成为人类历史上的永久佳话。在这些遣唐使当中,除了吉备真备,大家比较熟悉之外,阿倍仲麻吕也是遣唐使当中的杰出的代表。据《旧唐书》记载:阿倍仲麻吕19岁入唐留学,改名晁衡,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学习与研究,73岁殁于中国。他精通汉学,对诗词歌赋也颇有研究,与大诗人李白、王维等交往甚密。753年,大诗人李白听到传闻说晁衡已死,悲痛不已,作诗哭悼:“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②几句诗歌,已经记录了中日文化交流史诗般的过程。
    文化学者之外、还有高僧以及佛家弟子,在充当文化传播媒介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8世纪中叶,中国高僧鉴真和他的弟子,东渡日本。不仅带去了佛教各宗经典和汉学文化知识,还创立律宗佛教,为日本文化和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日本人民对鉴真的贡献给与极高的评价:“禅光耀百倍,戒月照千乡”③。
二、     从日本方面看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传入,日本开始出现了史学文化。8世纪初,日本先后编成两部历史巨著,一为《古事记》,一为《日本书纪》。两部著作的写作方式,体例格式,充分借鉴了中国历史文化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部史书当中,会发现有大量的汉字参杂其中。至此,日本文化界,史学思想以及史书撰写逐渐成熟与完善。平安时代(794-1185年),日本史学的发展进入了繁荣的收获高峰,出现了大量的有影响的史书,如《续日本书籍》、《日本后记》、《文德实录》等,参照中国,时处唐宋之际,按照陈寅恪的说法,唐宋之际为中国史学发展的最高峰。相同时期,相同结局,可以看出,在文化上,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除了史学,还有文学,在日本流传甚广的两部诗集《怀风藻》与《万叶集》,在风格上受魏晋影响较大,据有关学者考证,日本诗歌体裁直到11世纪才得以形成,可知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史的影响,不同一般。 
    前不久在图书馆查阅了刘晓路的《日本美术史话》,文中着重介绍了日本民间与贵族在审美情趣与意识选择上,淳朴与世俗性等特征,与中国文化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第一,在相似的文化感染下,文化的世俗性和民众性日益浓厚。这个时期的文艺除了反映大名威武豪华的排场外,主要特点是反映新兴市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气息。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歌舞剧、诗歌以及风俗画等,如连歌、茶道、水墨画等的兴起。比如周一良在《扶桑四周》一文中,提到了日本新郎与新娘实行“三三九度”的交杯饮酒,“当亦与唐代书仪中已提到而到后代一直流行的交杯酒习俗有关。”④第二,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都能表现出超强的忍受力,尤其是中国佛教传入日本后,主张忍耐、顺从、寡欲、善行成为日本文化与意识的主导思想。第三,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提到了日本佛教文化,比如佛寺的营建都颇具中国建筑特色。在处理佛教与政府的关系的时候,充分借鉴了中国文化当中的集权思想,牢牢控制了佛教的发展与生存权,并结合民间世俗的要求极力宣扬中国的禅宗思想,主张“心是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⑤。 中国佛教传入日本以后,经过长期发展,到镰仓时期脱离了大陆佛教的特色,佛教日本化,成为日本人精神生活的基调,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民间文化的交往,直接推动了中日学术的交往。中国的古代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在日本深受欢迎。同时,日本学术界对这几部小说的研究水平,可谓达到了一定境界。在日本国家图书馆,会发现包括曹寅《太平乐事》等大量中国学术专著,其中,有大量的佛家、儒家以及道家经典流入日本。在阐发主要思想当中,日本学术界受到了中国学术界的影响,其中包括学术思想以及对人与自然的思考,都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统一。学术思想与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通。如果大家看过日本学者尾形先生的著作——《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会发现他在阐述“家”与“国家”观念的时候,与中国学者在思维方式上,没有多大的不同。 
    除了世俗与静雅文化的吸收之外,日本还继承了古代中国的武士文化。隋唐之际,中国民间有一股尚武潮流,日本在学文的同时,还不忘配套学学中国武术,中国儒学观念中有 “士道”这个概念,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基本要求,传入日本后,发展成了具有日本文化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对后世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不可否认,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文化的“东渡”,进一步造成日本民间文化具有较味浓厚的中国情结,文学文化,思维方式、礼节礼仪都处处彰显中国文化的魅力。
但总有遗憾,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技术层面远远大于实质层面,属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日本没有吸收,中国文化在日本岛内,转型且变样地被日本人民所吸收,创造出了独具日本特色的文化。
    直到19世纪,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才出现了较为激烈的碰撞,中国文化几乎被日本文化所征服,影响极为震动。随后,中国出现了向日本文化学习的热潮。如今,中国与日本文化,何处何存正面临新的选择。当然,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能够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启示: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积极交流,古代的中国,曾经创造出了光芒四射的“中国文化圈”,史有记载,值得骄傲。反观日本,一个敢于学习,敢于吸收并敢于创造的国家,在19~20世纪,创造了东方神话。文化本身不存在优劣之分,只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别。当我们讨论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所产生影响的时候,不要过多参杂高姿态,傲慢的情绪。我们要记住,大国的地位和它们的文化一样,谁兴?谁衰?历史告诉我们,“从大国崛起到持续强大,然后转入衰退,是一出需要耐着性子观看的历史长剧。”⑥中国有着辉煌的过去,必将在学习和借鉴包括日本在内的他国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新一轮的崛起。
结语:
     历史中的日本与中国,通过文化的比较搭起了对彼此了解的桥梁。中国与日本,用周总理的话来说,是“2000年的交往,50年的恩怨” ⑦,在反思中日关系的时候,要充分理解胡锦涛主席所说的“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 ⑧,中日关系的发展有赖于彼此文化的交往,如何交往,在历史上可以找到有益的借鉴。最后重申一句,要理性看待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要记住“态度非思想,思想非态度。”⑨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断言,“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⑩,要想进一步讨论,还有待各位方家参与了。
                  
①井上清:《日本历史》上册; ②李白《哭晃卿衡》;③任学安陈晋《大国崛起》;④周一良《毕竟是书生》⑤智谕法师《佛七讲话》;⑥任学安陈晋《大国崛起》;⑦周恩来《周恩来选集》;⑧这段话出自胡锦涛访问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讲演稿;⑨杜亚泉《何谓新思想》;⑩罗素《中西文明比较》
(注:本论文参考的文献还有:刘晓路《日本美术史话;千雪的博客文《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吴廷璆《日本史》;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夏和武
                                                        于 2008年6月3日(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3 22: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