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113|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阳光,走出抑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3-3-19 22:4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去年因为被提升为经理之后,工作压力大,而且不能很好地适应经理的角色。再加上和另外一个团队的竞争,开始担忧、焦虑,早醒、失眠,反复地焦虑工作的事情,到最后反复地自责、后悔,为自己的一些小小错误而痛恨自己。家人反复地开导,也带我去旅游,唱歌,运动,也到医院看过传统中医科,失眠专科都没有很好的疗效。到百度百科查到抑郁的9条标准,我除了第八条,其他都完全符合,而且持续时间已经达两个月以上。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所以开始怀疑自己是抑郁症。到专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看了专家门诊,做过测评量表,诊断结果是中度抑郁。医生给我开了左洛复和佐匹克隆。但是吃了左洛复特别不能适应,吃了半粒就做噩梦,而且人变得极为呆滞,大白天的躺在床上不想起来。后来改成了赛乐特,刚开始也是特别不能适应,后来在家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坚持了下来,三周之后,药物开始见效(刚开始服药那三周,副作用特别大,夜间出汗,把内衣内裤完全打湿,白天上班坐立不安,而且自杀的意愿变强)。到现在已经服药近五个月了,状态好了很多,之前的八种症状基本上已经好转,虽然现在还在遵医嘱服药,而且状态也没有完全恢复到生病之前的状态,但是相信自己慢慢地能好转起来。现在自己还经常听听钢琴曲(如班得瑞,理查德克莱德曼),同时还在做心理咨询,有空还看一些佛法(自己以前就对佛教挺感兴趣的,看了许多佛教方面的书)的书,希望自己能慢慢地好起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搜到阳光心理论坛,看了里面有很多很好的分享和交流,所以把写一些自己的经历,希望多和大家交流,也希望大家都能尽快地走出抑郁,开心幸福地生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13-3-19 22:49:11 | 只看该作者
我打算把这个帖子当做自己走出抑郁的心路历程,和大家分享!也把自己查到的一些好资料和大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3-3-19 23:15:57 | 只看该作者
奠基仪式开始~请领导讲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3-3-20 06:21:51 | 只看该作者
3# 小丁
不敢当,希望多和大家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3-3-20 06:27:11 | 只看该作者
阳光论坛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3-3-20 08:15:46 | 只看该作者
5# 坐看云起
谢谢版主的热情,希望论坛里的朋友们都能走出抑郁,过上幸福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3-3-20 08:18: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hlbudd 于 13-3-20 08:38 编辑

圣严法师对抑郁症的开示,觉得非常好,分享给大家:

问:因忧郁症轻生的情形经常发生,虽然很多人还没有严重到想自杀的程度,但在生活中也是被忧郁缠身,闷闷不乐。如果得了忧郁症,应该怎么办?

圣严法师答:媒体曾经报导,台湾人患忧郁症的比率很高,特别是二十到二十九岁的年轻人,六成有忧郁症倾向,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年轻人为什么忧郁?可能是对前途茫然,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为谁而活?另外,也可能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找不到生命的着力点,不知道人生要倚靠什么?

在我们所处的环境里,政治、经济、社会,甚至家庭,都充满不确定感,二十至二十九岁的年轻人,充满理想却难以实现。例如有的人感情没有问题、家里背景好,为什么还是选择轻生呢?可能是因为觉得生命是无常的,感觉这些外在条件都不可靠、充满不确定,都不能保障自己的未来,所以就自杀了。

怀抱理想,却觉得什么都抓不住,内心空虚、害怕,忧郁就来了。忧郁让人睡不好、大脑不能休息,但思考又总在钻牛角尖,老在困扰中打转。严重的时候,真会让人想自杀。

减少忧郁的方法之一是信仰。台湾烧香拜神的人多,但真正有宗教信仰的人少。真正的宗教都有一套教人处理烦恼的方法,基督教要人相信上帝有爱,一切交给上帝;佛家讲因果、因缘,这些都能让人在逆境中面对困难。

另外,建立全心投入的志业,也是减少忧郁的方法,不论公益事业、开创新工作、艺术修养都可以。但不要变成工作狂,因为如果怕失落而拚命工作,一旦空闲下来,反而会得忧郁症。所以要投入工作,也要懂得调剂,放松休息。

得了忧郁症一定要看医师,而且要说出来,把自己的不安和亲戚、朋友说,这样心中会得到平安。

我有一个信徒就是这样,整天要找人讲话;如果有人愿意听,他就一直讲自己的事。这样倾吐,对他的心情很有好处的。

得了忧郁症的人,工作能力不见得差,老板不应该用这样的理由开除人。严重的忧郁症会影响工作效率,如果老板鼓励他看医师,才是比较慈悲的作法。

总结一下,就是信仰,全心投入的志业,看医生,倾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3-3-20 08:48:00 | 只看该作者
星云大师对抑郁症的开示:

六、有人说,忧郁症是二十一世纪精神疾病的头号杀手,已经有愈来愈多的人因忧郁而自杀。请问大师,如何防范因忧郁症而萌生自杀心理?

  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忧郁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疾病,全世界有四亿五千万人遭受精神疾病的困扰,平均每四个健康有问题的人,当中就有一个是精神疾病的问题。而所有精神病患中,忧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最高,已经有愈来愈多的人因忧郁而走上自杀之途,忧郁将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第三大死因。

人为什么会忧郁呢?有一篇名为〈卸下忧虑〉的文章说:“读书人为考试忧虑;年轻人为前途而虑忧;父母为孩子而忧虑;老人为来日不多而忧虑;穷人为钱不够用而忧虑;富人为保持财产而忧虑;病人为疾病而忧虑;忙的人为事情做不完而忧虑;无所事事的人为无聊而忧虑;孤独的人为孤独而忧虑;热闹的人为不能永久热闹而忧虑;未成名的人为默默无闻而忧虑;成了名的为名声不再显赫而忧虑。甚至有的母亲单单为孩子离开去远足几个小时而忧虑流泪。试问天下人,谁无忧虑呢?”所以作者最后结论出:“人无近虑,必有远忧,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他形容:“忧虑是人的影子,走到哪里,它一样跟到哪里,不因地方和环境变化而消失。”

  诚然,现代人似乎都活得很苦闷,活得很不快乐,尤其功利主义挂帅,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互助、互尊、互谅,彼此冷漠,互不关心,造成心灵的疏离感。加上现代年轻人普遍养尊处优,缺乏抵抗压力及接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容易罹患忧郁症。在台湾罹患忧郁症的就有百万人之多,因为忧郁症而自杀的个案也愈来愈多,虽然并非每个自杀的人都是精神病患,但精神病患自杀比率约二○%,比一般人高出二千倍。

  根据精神科专科医师郑泰安在一九九九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针对东台湾一百一十三位自杀成功的个案家属进行访谈,了解自杀者生前的生活史及精神状态,结果发现有九成以上的个案都有精神科方面的疾病,其中最多的包含重郁症及轻郁症(约九成),以及酒瘾、药瘾(四成以上),和人格疾患(占六成)。而在国外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的结果,约八三%至一○○%的个案在自杀前都罹患了某种精神科疾病。

  因此,专家表示,降低自杀率一个可行的方法,应该把自杀当作是一种疾病来看待,而不仅仅把自杀认为是个人意志力薄弱,或是对生命不尊重。他们认为,将有自杀意念的患者当做是“意志力”、“态度”,或是“道德”上有问题,可能会使他们有更强的罪恶感,反而更不愿意向周围的人要求帮忙。

  在台湾,许多忧郁症患者初期时没能及时求诊,或是没有看对科别,失去了向亲友或是医生求助的最好时机,自杀意念高涨,因而导致自杀死亡的比率越来越高。其实有情绪上的困扰时,如果能及早观察、分析并寻求正确的治疗,将可减低许多自杀的机率。有鉴于此,像台湾新营医院已开办忧郁症特别门诊,并且提供忧郁指数量表,让民众自我检测,降低自杀的意念。

  目前世界各国预防自杀的重点,都放在精神疾病需要接受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的宣导上。因为许多研究显示,五○%至六○%以上自杀的人,在死前三个月都曾经看过包括内外妇儿科或家医科的医生。因此八○年代瑞典在 Gotland 曾进行一项计画,教导家庭科医师认识并治疗忧郁症,结果的确使得国民的自杀率下降,这可能是目前被证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忧郁症的产生,一般人认为是外在的生活环境动乱,例如政治不稳定、社会治安不好、经济低靡、失业率高、生活压力大,感觉人生活著只是受苦,干脆以死自我了脱。但是根据专家研究,有的人出生富裕家庭,一生顺遂,毋须为生活打拼,照说应该活得很安然,但其实不然,这样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往往觉得人生了无生趣,不知生命所为何来,也会产生忧郁症而自杀。

  就以澳洲来说,在这里不仅有优美的居住环境,而且还有医疗、养老金、免费上学、失业金等社会福利优渥。但是此地的人照样忧虑难解,仍然吸毒,自我麻醉,甚至放弃生命,以致成为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其实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嗑药、酗酒,长期戕害自己的生命,这也等于是在慢性自杀;有的人冒险玩命,例如有些特技演员经常玩命性的表演,乃至于青少年飙车、酒醉开车等,无形中也是在自我谋杀。另外也有人则是活在虚拟的幻境中,例如把情侣自杀殉情认为是很凄美的事,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也有的时候是一种幻觉,幻想死亡,结果弄假成真。更多的是因为挫折、忧郁而自杀。

  因忧郁或者受到挫折想不开而自杀,这都是由于自己没有力量抵抗外在的压力。抵抗外在的压力、挫折,平常要增加自己内心的抗拒能力,比方说用欢喜去抗拒,用明理去抗拒,用为人设想去抗拒,不要凡事只为自己著想。也就是平常就要培养很多的实力,要开发自己的智慧,要多读书、多亲近善知识、多参加社团活动或是各种宗教活动,在宗教里得到鼓舞。

  甚至现在的心理咨商、面谈,乃至透过旅游、运动、药物治疗、音乐治疗、动物疗法、技能训练、人际沟通、培养兴趣、鼓舞信心、找人倾诉、创造希望、融入大众、打开心田、走出去、忙起来等。如果在自杀前,或是面临各种压力时,自己能够备妥各种战斗武器,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也不怕压力的魔鬼打击我们,因为我们都有个办法应付、化解。

  因此,一个人平时要接受挫折教育,要增强抗压能力。因为从古至今,天地万物要想生存,谁没有挫折?很多成功的伟人,都是从挫折中突围而出,才有成功的一天。所以每一个人从小到大,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一定要有力量,不要因为一件事就烦恼,或是被别人一句话就打倒。很多时候我们听了一句不高兴的话,说的人早已忘记,自己却几天几夜气得睡不著觉、吃不下饭,实在是很吃亏划不来的事。或者有的人遇到一点不如意,乃至经济陷入困境,就想要自杀,其实总会有办法可以解决,不要一下就闹自杀,实在是不理智。

  人除了要有挫折教育,要有抗压能力以外,还要找出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目标,路就会走得远,走得长,因此要防范自己萌生自杀念头,唯有找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活出生命的尊严与欢喜。

  人的一生只能活一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代替不了,所以要正视“生命的一次性”与“不可替代性”,对自己的生命给予重视与尊严。当你懂得尊重生命,知道生命存在的可贵与难得,就会珍惜生命,而不会因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甚至丧失生存的意志而自杀。

  虽然专家说,二十一世纪将是忧郁肆虐的时代,但是我们不要停留在忧郁的泥淖里,要思想如何超越,例如对佛法真理有深入的认知,能够了解生命的真相,就有力量去忍受、接受、化解。所以,希望想要自杀的人都能勇敢、发心,把生命用来服务、奉献大众,这不是比寻死要好得多吗!

总结一下:心理咨询、旅游、运动、药物治疗、音乐治疗、动物疗法、技能训练、人际沟通、培养兴趣、找人倾诉、融入大众、打开心田、走出去、忙起来、参加宗教活动、关爱他人、找出自己的人生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3-3-20 09:12:12 | 只看该作者
星云大师对抑郁症的开示(之二):

三、现代社会的另一个大隐忧,就是罹患忧郁症的人愈来愈多,因忧郁而自杀的人数也不断增加。有人认为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是造成忧郁症的主要原因,请问大师对此有何看法?佛教在防患忧郁症及治疗心病的方面是否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呢?

    答:近年来,「忧郁症」好象流行病一般,在社会上流行开来。有人说,之所以罹患忧郁症,是因为社会带给人的压力太多、太大了。但是我的看法不认为全然如此,回想我在童年到青少年的时期,在接受近乎专制、独裁的教育下,天天被老师打骂,所受到的委屈、压力才真的是大,但是我们受到的压力越大,却是越健康。

    现在的青少年可以说要风有风,要雨有雨,怎么会得到忧郁症呢?分析忧郁症的产生,虽然不排除生理因素,但是绝大多数是由于心理不健康,比方多疑、嫉妒、见不得人好、比较、计较、看不开、想不通,乃至自我闭塞、孤僻、偏激、执着等,这些心理的毛病很容易造成精神异常的现象。

    也就是说,现代人之所以有忧郁症,不在于压力太大,而是不愿接受压力挑战,禁不起各项考验,尤其希望一夕成名,一旦欲求不遂,就自我闭塞,甚至忿忿不平、愤世嫉俗等,这些都是造成忧郁症的因素。

    总说忧郁症产生的原因,跟现代人普遍生活富裕,日子过得太平顺,平时没有受过困难、挫折的磨练,因此经不起压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认为现在的父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勇于接受困难、挫折等逆境考验的毅力,才能增强他的抗压性。

    日本知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有一次他的公司招考高级职员,预定录取十名,结果几千个人前来报名。考试的门槛很高,一关又一关,花了好几天,最后终于录取了十个人。这当中,松下幸之助很早就注意到一个年轻人,觉得他很优秀,但结果这名青年却落选了。松下幸之助心想:「好奇怪,为什么那么优秀的年轻人没有考取呢?」于是他把考试的资料调来一看,发现是分数算错了,原来这位没有被录取的年轻人应该是第二名,由于分数算错才会落榜。松下幸之助赶紧叫人通知那个落榜的年轻人来上班,结果回话说:「那个人因为落榜,已经上吊自杀了!」大家一听:「唉!真可惜啊!」松下幸之助说:「不可惜,经不起一点压力就要上吊的人,还是早一点死了比较好。」

    另外也是一则关于求职的故事。有一家公司招考员工,一位东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前去应考。董事长问他:「你有替爸爸、妈妈擦过澡、捶过背吗?」青年说:「小时候有,长大后就不曾做过了。」董事长说:「好,你今天回去先替他们擦背、捶背,明天再来考试。」青年心想:「爸爸很早就往生了,妈妈每天在外面赚钱给我念书,平时跟妈妈互动不多,现在要我跟她说『我替你擦背』,怎么说得出口呢?」不过年轻人还是很聪明,等到晚上妈妈回家,他就跟母亲说:「妈妈,我替你洗脚。」母亲一听,非常惊讶,问道:「今天怎么突然想到要替我洗脚呢?」青年说:「我求职的公司主管要我先为您服务。」母亲一听,「喔!既然有这个需要,好吧!就让你洗脚吧!」

    就在洗脚的时候,年轻人发现母亲的脚上长了好多的硬茧,甚至还有冻伤、龟裂的伤痕,心里非常不忍,这时他忽然体会到:「原来妈妈赚钱供我读书,都是她辛苦用血汗、健康换取得来的啊!」

    第二天到公司见了老板,他说:「老板,我今天不是为了求你录取我而来的,我只是来感谢你,因为你昨天叫我回去替父母服务,让我学到人生最大的学问,你为我上了人生最宝贵的一堂课,使我终身受用不尽,这样已经足够了!我已不介意你录不录取我了。」董事长一听,说道:「你已经被录取了,你就来上班吧!」

    人不能自私,不要凡事只想到自己,能够敞开心胸,多为别人着想;一个心中有人,而且知恩报恩的人,才不会容易得到忧郁症!因此,当我们看到家人、朋友面临事情想不通、想不开或者孤僻的时候,应该主动协助他融入到大众里。尤其,平时若能为自己制造一些压力来源,勇于接受挑战,就能从中健全自己,让自己不断成长,自能与忧郁绝缘。


总结一下:敞开心胸,多为别人着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3-3-20 09:42:27 | 只看该作者
靠...日本人就是木人性...不检讨自己算错成绩人为制造创伤..还咒死者该早死...从一定程度讲抗压能力先后天因素都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3-3-20 11:10:3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13-3-20 11:13:25 | 只看该作者
11# 坐看云起
谢谢斑竹的鼓励,我会多找一些好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也会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大家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3-3-20 11:40:18 | 只看该作者
百度百科中关于抑郁症的内容:
http://baike.baidu.com/view/332.htm

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焦玉梅副主任撰写的,非常全面和专业,其中“疾病预后”和“专家观点”部分非常有参考价值,特摘抄如下:

疾病预后
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所以首次抑郁发作治疗及时彻底至关重要。第一次抑郁发作且经药物治疗临床缓解的患者,药物的维持治疗时间多数学者认为需6月~1年;若为第二次发作,主张维持治疗3~5年;若为第三次发作,应长期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药物剂量多数学者认为应与治疗剂量相同,亦有学者认为可略低于治疗剂量,但应嘱患者定期随访。

专家观点
(1) 重症抑郁症诊断解读,防止重症抑郁症诊断的扩大化。抑郁情绪每个人都会有,但并不是有了抑郁情绪就是得了抑郁症。重症抑郁症首先一组症状群,不是单有某个症状就能诊断了;另外抑郁症的一组症状需要在至少在同样的2周内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反复出现才会考虑重症抑郁症的诊断;再有重症抑郁症需要符合一定的严重程度,即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对于只有几个抑郁症状(不足CCMD-3要求的4个症状)或者抑郁症状出现时间不足2周或者严重程度较轻的情况,临床把这类情况归于亚综合症性抑郁(SSD),也应重视,建议还是去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咨询,与医生一起商量讨论应对措施。
(2)接受抑郁症,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国内研究显示,有92%的抑郁症不寻求治疗,全国地市级以上非专科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还不到20%。不少患者内心认为一旦被诊断为抑郁症就像被戴上了精神疾病的帽子,因此抗拒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诊治,其实抑郁症就像心理感冒,不应为患了一场感冒而感到羞耻;也有患者认为自己的很多抑郁症状,比如一些悲观消极的想法仅仅是思想观念的问题,身体的乏力、精力减退等也是生活习惯不健康的原因,希望通过自己调节来纠正抑郁症,但其实这些抑郁症的症状就像患了肺炎,会难以克制的发热、乏力、咳嗽、咳痰一样,是自己难以控制的,也像肺炎并不是仅通过好好休息、多喝开水就能治疗,而是需要及时接受抗感染治疗一样,抑郁症需要及时接受抗抑郁治疗,否则可能酿成不良后果。
(3)消除顾虑,接受抗抑郁剂治疗。很多患者对抗抑郁剂治疗有很多顾虑。常见的顾虑之一为担心药物副反应。不少患者喜欢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在网上查阅各种相关内容,但由于一知半解会觉得说明书上写的所有副反应,甚至包括一些罕见反应都有可能一一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很多常见副反应比如胃肠道反应、头痛副反应仅是在治疗初期会有,一般坚持服用几天后会慢慢适应,到了药物开始发挥抗抑郁作用时,各种副反应会减轻消失。而且服用某种药物有一些副反应,并不代表服用另一种药物也会有副反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抑郁症状本身就以躯体各种不适为主,服药初期会对原有躯体不适更加敏感,并不一定就是药物副反应;
另一个常见顾虑担心服用抗抑郁剂后会成瘾。其实抗抑郁剂是没有成瘾性的,一些患者减药停药后出现一些不适,首先是因为治疗本身不充分,减药停药后出现了症状的复燃或者复发;或者减药停药方法不正确,如一下子剂量减少太多、停药太快,产生了撤药反应。因此减药停药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还有部分患者及家属会理想化的寻找某种完美的治疗:没有任何副反应、一吃就见效、治疗后保证不再复发,在这种期待下很容易受骗上当。
(4)遵医嘱维持治疗,定期随访的重要性。临床上很多患者治疗一两个月后便自行停药了,或者症状减轻后便自行减少药物剂量,这样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最后变成慢性或者难治性的抑郁症;还有部分患者治疗2周或者一个月后症状减轻,便偷懒不再去门诊随访,自行购药,其实抑郁症治疗的目标不是症状的减轻而是临床治愈,定期随访可以便于医生判断,及时调整治疗。另外临床还会出现有些患者服用抗抑郁剂后出现躁狂或者轻躁狂的表现,但往往这时患者本人会感觉状态很好,无法觉察出自己的变化,只有定期随访才有助于医生的观察和判断,一旦发现患者转躁,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5)建立治疗联盟,共同抗击抑郁症。抑郁症的成功治疗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家属、亲友对患者的支持鼓励,对治疗的正确认识,及时与医生的沟通,会使治疗更加有效。因为门诊时间毕竟有限,而且在与医生交流时患者可能会选择性的展现自己的某些方面,而家属亲友提供一些对患者观察认识的补充资料,会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情况,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13-3-20 13:14: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留个QQ吧,支持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13-3-20 13:46:13 | 只看该作者
14# 人间有阳光
我QQ用得少,我们就在论坛上多交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9-21 16: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