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yhx0719 于 12-12-10 19:19 编辑
从心理健康的理论探寻自我心理调节的途径
因为常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心理咨询实践,所以,经常会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我的心理是否健康?”、“我怎样才能使自己心理健康起来?”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笔者回顾并综合了各种心理流派的相关理论,从中得到心理健康的概念和自我心理调节的途径,以及作为心理咨询师如何帮助个案解决心理困惑的基本思路,希望读者能得到一些启发。
一、让本我、自我和超我和谐相处
心理治疗理论的鼻祖,精神分析疗法的创始人佛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就是本能欲望,比如吃喝拉撒睡,性欲和攻击欲,本我遵循“快乐原则”。通常小孩的本我最强大,这是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和超我也慢慢成熟长大。超我是由于父母、老师的教育而内化了的许多“应该”和“不应该”,“允许”和“不允许”,它遵循“至善原则”。通常家教特别严格的孩子,超我特别强大。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既要考虑本我的需要,满足本能欲望,又要遵循超我的规条,这样才不会受到惩罚。如果超我和本我之间出现冲突,自我又无法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个体就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超我过于强大的人来说,心理调节的思路通常是调动自己的“自我”,来认同自己的“本我”,松动自己的“超我”,使那些规条变得柔软灵活适应现实,并寻找既能满足本能欲望,又不违反道德规范的办法。
二、悦纳他人从悦纳自己开始
有一种人,总是对别人不满意,总是对世界不满意,仔细观察,通常这样的人往往对自己也是不满意的。这样的现象,就是一种投射,即是指把对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部分,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这也是佛洛伊德所发现的人们用来维护自我心理平衡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似乎只有挑剔别人的不是,才能使自己的缺陷不被发现。但事实恰恰相反,在咨询师的眼里,这样的人对自己也是最挑剔的。当事人中心疗法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健康的自我概念,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不会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所以,一个对什么都不满意的人,通常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要看惯别人,要看惯这个世界,首先要学会看惯自己。要坦然接纳自己的缺陷,要宽容自己的不足,要欣赏自己的优点和特点。
三、把“两难”选择变为“两易”选择
动机冲突理论认为,人们痛苦的主要原因是产生动机冲突,进入两难选择的境地。分如下三种,双趋冲突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趋避冲突即“两种选择都有好坏两面”;双避冲突即“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但又不能不选择。其实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就如同阳光和阴影,你不可能只要阳光不要阴影。关键是看你的价值取向,你更看重哪一个,你就选择哪一个。如果选择是符合你的价值观的,那么你的选择就会无怨无悔。其实,人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每天都在做选择,要做的事很多,孰轻孰重,完全凭借我们的价值观。在对一些小事情的选择中,都可以发现我们的价值观。
四、让“体验循环”连贯起来
格式塔心理治疗代表人物皮尔斯认为,“如果没有体验,就没有完整的人生”,人的体验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构成的完整的循环过程,每一个循环过程都要经历知觉、识别、动员、行动、接触、满足、消退、充实的休憩这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之间都是连贯的。如果在某一个阶段停滞而不能顺利到达下一阶段,那心理健康就出状况了。比如,贪食症患者,他有饥饿的知觉,但不能识别是情感饥饿、躯体饥饿还是胃部的饥饿,统统都当作胃部饥饿了。也就是说,他总是在停留在知觉阶段,但不能顺利过渡到识别阶段。按皮尔斯的“体验循环”理论,他是在知觉与识别之间阻断了。因此,要让自己饮食有节制,首先要学会识别,到底是哪些方面饥饿了。又比如,焦虑症患者,他是有“动员”但没有“行动”,在思想上和情绪上都动员起来了,但没有付诸行动,所以不可能达到他想要的,只能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所以,要调节焦虑情绪,首先要学会把想法付诸行动。再比如,“工作狂”其实是在“接触”和“消退”之间被阻断了。工作热情永远高涨肯定会累出病来的,所以,休息也是必须的。
五、让生活分配均衡起来
积极心理治疗代表人物认为,生活时间的分配包括,身体、人际、精神生活、成就几个方面。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健康,比如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要有规律地锻炼身体;我们要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要有要好的朋友;要有一定的精神文化生活,比如看看书、电影、电视等,要参加一些文娱活动;要有成就动机,年轻人要对未来有向往,要有成就感等等。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如果某一段时间,你感觉自己很不舒服,或者很累,感觉心理健康出状况了,不妨检查一下自己的生活时间分配是否太单一了。当然这也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比如习惯于交往的人往往难以适应独处,习惯于成就梦想和追求的人往往难以适应过多的人际交往。关键是度的把握。
六、让我好,也让你好
人际沟通分析(TA )理论代表人物伯恩认为,人的生存地位有四种,包括“我好,你(你们)不好”、“我不好,你(你们)好”、“我不好,你(你们)不好”、“我好,你(你们)好”。 有的孩子很小的时候,会喜欢说“你怀”,这个时候就是处于“我好,你(你们)不好”的生存地位。有些成年人,一听到说别人好,心里就嫉妒,就想方设法压制别人,这种人可能在小时候,父母就养成了他的这种习惯,由不得别人比他好,似乎只有他比别人好,他才能舒服。这样的人往往会有“躁狂”现象。有些家长不善于表扬,对孩子批评得比较多,这样就可能会给孩子留下“我不好,你(你们)好”的印象。这样的人缺乏自信,总会羡慕别人,顾影自怜,长大后容易产生抑郁情绪。最差的生存地位就是“我不好,你(你们)不好”,他对自己破罐破摔,对别人也完全没有信心。精神病患者往往都处于这样的生存地位。最好最健康的生存地位莫过于“我好,你(你们)好”。既喜欢自己也喜欢别人。
七、让人格形态与情境协调
伯恩还提出,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在不同的情境下,会表现出三种人格形态——儿童自我(C)、父母自我(P)、成人自我(A)。不同的人在这三种人格特点表现的比重是不同的。有的人很“C”,也就是说,他的儿童自我很强大,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比较幼稚,不论场面适合不适合,她都会像一个小孩一样的撒娇甚至撒野,也可能表现得很可爱很幽默很有趣,很讨人喜欢。有些人很“P”,他的父母自我就会很强大,喜欢指手划脚,喜欢教导别人,也喜欢很热心的关心帮助别人,总拿别人当小孩来对待。在人际交往中,最需要努力的是学会用成人的心态来对待别人,与别人平等相待。但如果总是这样理性交往,似乎又缺乏了幽默感和亲情的感觉。所以,三种人格形态都有好的一面,都有适合她表现的时候。只要你的表现与当时的情境是协调的,那就是最好的。
八、让内心的自我强大起来
当事人中心疗法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要使自己心理健康,首先必须具备健康的自我概念,即客观地了解自己,坦然地接纳自己的缺陷,欣赏自己的优点和特点,欣赏自己的独一无二。以积极、动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相信自己是有潜能的,相信自己是能够变得更好的,相信自己是具备优势的。拥有健康自我概念的人,既不自卑,也不自傲,内心充满自信,完全接纳自己。同时也能以同样的态度来看待别人。那些听话特别敏感的人,别人一句无关紧要的话,他会拿来对比自己,觉得别人是故意取笑他,有时甚至暴跳如雷来维护自尊,有时针锋相对来取笑别人,这样的人其实内心都是虚弱的,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过于完美的,把那些不能达到的目标都当作自己的软肋收集起来。所以,这样的人往往是最容易受伤害,也最容易伤害别人的。其实伤害他们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那份过于自傲和过于自卑纠结在一起的不健康的心态。其实,人无完人,接纳自己的缺陷,人就不会那么敏感了。
九、让“应对姿态”一致起来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创始人维琴尼亚•萨提亚把人际沟通不良的应对姿态归纳为如下四种类型,即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智型和打岔型(或称逃避)。这些不良的应对姿态往往是小时候在家庭中从父母或爷爷奶奶那儿学会的。请试着回顾一下,在你的原生家庭里,你最讨厌谁?他主要的是哪种应对姿态?很有趣的是,在你与人沟通中,往往也会不自觉地表现出这种应对姿态,同时也学会了与之相对抗的应对姿态,比如“指责”与“打岔”(“逃避”)。所以,我们需要反思,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来反思自己,在原生家庭里,学会了哪种不良的应对姿态,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所觉察,有意识地调整。萨提亚认为,最好的应对姿态是“一致型”,即真诚、表里一致;将自己与他人一视同仁,既重视自己也重视他人;积极面对不逃避,真诚沟通不打岔;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想法、期待与渴望。
十、阻断“继后获益”或接纳现有行为
行为主义者认为,不良行为之所以留存下来,其背后必有继后获益,即行为发生以后所带来的益处是行为保持下来的根本原因。比如,吸烟者,在吞云吐雾中享受快乐,有些文字工作者,必须要借助吸烟来使自己思维清晰,思绪奔涌,从而文章可以快速完成;有些人喝酒,就是要借助酒后的欣快感,与酒友调侃拉扯培养感情,有些是为了借酒生疯,排解郁闷,制造快乐的气氛;有些人赌博,就是享受在充满期待的过程中和赌赢以后的兴奋中;有些人经常生病是因为只有生病的时候才能引起亲人的关注和照顾……。这些人如果本人觉得痛苦,想要改变,最好的办法就是阻断继后的获益,对行为以后可能发生的益处不再抱有希望。并转移注意,学会健康休闲,比如锻炼身体、外出旅游、学习摄影等等。
十一、让生活信念理性起来
理性情绪疗法代表人物艾里斯认为,人之所以产生心灵苦痛,是因为他的非理性信念在作怪,主要有三类,即过度概括、非此即彼、糟糕至极。有的人看问题特别主观,犹如井底之蛙,喜欢以偏概全;有的人看问题比较刻板,好就好到天堂,差就差到地狱,忘了人间的丰富多彩;有的人看问题特别消极,似乎一件事做错,天就要塌下来一样的。而现实生活中,个别现象并不能归纳为普遍现象;事物也并非只有黑白两面的,黑白之间还有很多种颜色;胜败乃兵家常事,并不会让我们由此一败涂地。
艾里斯还提出了经典的ABC理论,A、B、C分别代表“事件”、“评价”、“情绪”,他认为,我们情绪的发生,并非由事件本身导致的,而是由我们对事件的评价引起的。所以,要调节情绪,首先要学会从积极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让非理性的信念变得理性起来。
十二、从“例外”中寻找出路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理论认为,以前的心理治疗流派关注的焦点都是问题、症状及其原因,这样容易被困在问题和症状的迷宫里而出不来。所以,要学会寻找例外,看看在什么情况下问题和症状没有发生,从而找到新的出路。
比如在人际交往这个问题上,有的人会说:“在这个集体里,没有一个人喜欢我,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一个人注意我”。我们可以引导他回顾一下,在过往的日子里,是否曾经有人喜欢过他,那时他做了什么?是否曾经有人注意过他,那时他做了什么?这样他就会从中了解到,自己的哪些做法,是能够吸引别人关注他,能够引起别人喜欢他的。
总的来说,所有的理论都与了解自己、悦纳自己、调整自己有关,与了解自己所处的情境有关。当我们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可以从自己的“价值取向”、“本能需求和道德底线”、敏感的“软肋”、“生活时间的分配”、“生存地位”、“人格PAC”,自己的不良行为及其“继后获益”,“生活信念”,等方面来充分了解、悦纳并学会有效调节,使之与当时的情境匹配。这样,对于我们获得内心的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状态,都会有所有帮助的。对于我们处理好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然,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也能起到很好帮助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