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的应用:
|
走出抑郁,我对药物的感受是:
[color=darkblue:35149c96d3]对于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来说:吃药(抗抑郁西药等精神类药物)是必需的,但是药物是用来暂时缓解和克服抑郁症一些症状的.除了严重的精神病性抑郁需要长期服药并依赖药物外,其他病友最好少吃,而且能不吃还是不吃,因为药物尤其是抗抑郁的精神类药物在给我们治病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仅次于好作用的副作用----较多较重的伤害.[/size:35149c96d3]
首先,我想说当前的中国,以及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西方国家,抗抑郁等精神类药物可以说非常流行:抑郁了就要吃药.其实这个阶段的很多医生以及专家并非不知道这些药物的危害,但是药物治疗是见效最快,成本最低,实施最方便的治疗方式.然而科学始终是向前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周围反对使用尤其是滥用精神类药物的声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响,尤其是在代表了当今科技当今医学发展方向的西方国家,更是对抑郁症的药物治疗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我本人用过的精神类药物不下十种,虽然时间都不是特别的长,但是对此我有深刻的体会.首先,我想说不是药物治好了我的抑郁,而且80%以上的药物给我带来的副作用要远远大于它的效果.对于总量上服用并不多的我来说,至今仍然有明显的副作用在我体内遗留,现在的我生活幸福快乐,学习工作效率也很高,而且也弄懂了抑郁这个其实很可笑的事实,然而就当我不需要再和抑郁"抗争"的时候,我却仍然需要一段的时间去和抗抑郁药抗争(虽然已经很久大约半年多不使用了),这种抗争虽然很easy,可总不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据这两天的<参考消息>报道:来自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等9个发达国家的显示,一年来,18岁以下儿童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数量整体增加了30%(具体数字可能不太准确),其中最新一代抗抑郁药物(国内的思诺思就属于最新一代)服用数量增加了70%,这项调查引起了这些国家精神心理专家的高度担忧:文中引用了这么个例子:XX(外国名字我记不清了)本来已经考取了XX大学(很著名一所音乐大学,记不清是哪国的了),然而由于心情不好在医生的处方下"误"用了抗抑郁药物,几年来的生活质量非常恶劣:她不但没有能力再去攻读她所喜爱的大学和专业,而且目前所能做的只能是"和抗抑郁药物抗争".
另外,一个多礼拜前,我被邀请参加了济南的一个心理方面的聚会,其中一个张教授(曾经的严重抑郁症患者)详细讲述了所有和抑郁有关的药物的作用机理.那天我才明白,抗抑郁药虽然"明显"不同于安眠药,可是很多道理都是一样的,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姐妹,她引用了美国医学界最近公认的一句话"用试管做出的药怎能从根本上消除一种疾病呢"(原文未必如此,大概意思).抗抑郁药物并非去调节你的神经递质,只是在你某种神经递质分泌不够的时候给你强迫性的补充,或者是在你某种神经递质分泌过多的时候给你强迫抑制.神经递质按主要的来分有四种,之所以很多人用药没有效果,一种可能是你的细胞"不敏感",说白了就是不愿意让药物强迫的去改变;另一种可能就是药物给你"调"错了神经递质,本是去甲肾上腺素,却成了五羟色胺(化学名字可能不准确)............
怎么说呢,我希望病友们在想法设法战胜抑郁的同时,也需要全方面多方考虑,我不是否定抗抑郁药物,只是想用我的这些感受给大家一个新的角度.
(今天偶有感想,并非转贴,不代表专家意见[/color:35149c96d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