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blackey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毅雄:自闭儿家长指南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11-4-7 15:37:30 | 只看该作者
我小时候很认真地听大人的话,做大人认为的好孩子,但我也从没觉得我缺少自我感。我成绩好但不像别的孩子亲近老师,对大人都很拘谨,但我很爱自己的父母,从没觉得他们是老板。沉~静 发表于 11-4-6 14: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11-4-7 15:38:00 | 只看该作者
我小时候跟小马截然相反的一点就是对别人的情绪、意愿异常敏感,但是奇怪的是却不懂得讨喜。背后的缘由我现在明白了,就是因为感受事物和想问题时都是我向的。沉~静 发表于 11-4-6 1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11-4-7 15:41:43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孩子是非常不适合教育的。首先他离所有的标准都很远,并且自己对此没有认识,更不会主动向要求靠拢。因为耽于幻想,他动作慢,注意力分散,因而无法及时完成任务,很难得到正面鼓励,非常容易得到批评。压力的累计会使他对别人的要求,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行为上,产生逆反和抗拒的心理,也会产生很大的挫折感和沮丧。

这样的孩子是非常适合于自我发展的。他其实比别人更专注,因而也更能自我学习和发展,更能钻研。

(对于大人来说,)给他的要求越简单越好。在目前不可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下,为避免他陷入对学习的抗拒和沮丧,首先,必须无条件认同他的感觉,承认他的感觉。先把自己的想法和所有的“标准”、“要求”都放下,认可他,鼓励他,然后才有可能引导他。

沉~静 发表于 11-4-7 07:39




除了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很难转移,除了我思维敏捷快速能够达到标准以外,其他,和你所感受到的几乎完全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11-4-7 16:09: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小小 于 11-4-7 16:13 编辑
小小:不要说对ASD孩子,即便是对NT孩子,国内的教育都已经越来越不适合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的。这是我最后下决心离开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动因。
hdtany 发表于 11-4-6 20:35


我说的“中国的复杂环境可能利于他们的自我成长”,这个环境不是指中国的教育,而是大的环境,整个环境,意识环境。这个成长也不是普通的成长。而是更深层次的一种成长。或者说,就是沉静所说的到达Z的成长。

我唯一一次出国是去德国。当我踏入到那个环境中,我感觉到非常震惊--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安全和熟悉,似乎我非常适应这里的一切,包括生活和饮食,虽然同去的中国人绝大部分都不喜欢那种人烟稀少的安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礼貌。但我感受到的却是安全、自由、被尊重的自我空间、单纯没有目的的友善。尤其是在出行时我感觉到非常方便,即使是一个外国人,我不需要跟任何人交流,就可以自如地去到任何地方--这里有很发达的电子自助系统。我觉得我应该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而不是我当时所在的我一直视为异乡的国家--中国。

但是,假如我真的处于那样一个环境中,我就太舒服了,太满足了。我不需要跟任何人打交道。如此发达的自助系统使我不必为什么事必须和人进行不情愿的交流。我交流将只会为一种目的:出于我自己的意愿。但我并没有这样的意愿,除了对我自己的家人。也许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我都不会有任何压力,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而不必管它如何与众不同,也不会受到在中国受到的各种各样的评判与议论。在那里我是如此自由,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既然生活令我如此满足,那我还需要改变什么呢?我不需要改变。我只需要享受这种自由就行了。

但经过了在中国受到的各种不自由、感受到生活的不富足之后,我才能够转而追求内心的富足与自由。我才能够意识到,原来我曾经恐惧的一切外界黑暗,其实都来源于我的内心。如果我不能够在不得不面对的“挤压”下和“夹缝”中重新审视和面对自己,我会一直坚持着:那都是别人的错,而不是我的错--因为我有足够的空间拒绝与他们相处以逃避这种不舒服。


当然,在这样一个很不令人感觉到安全与舒适的大环境中,需要父母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充满爱与理解的小环境,除此之外,父母还需要成为这两个世界之间的桥梁,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它们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11-4-7 16:31:46 | 只看该作者
国内上学早,小马学校还是有班车来家门口接的,7点半也要出门了。他晚上常是过了12点还没睡着,我不忍心早早叫他起来,总要等到7点过,就算给他准备好一切,但他神思恍惚一下子没看着就一个人楞在卫生间或者走道上,等我拿好这个那个才发现还没去刷牙洗脸,等等,他才不会因为误了班车点而愧疚,只会对我的催促不满而不高兴,然后我又是对误点愧疚又是对对孩子态度不好内疚又要安抚他又要跟班车老师道歉,还要在这一切之中努力做到出门上车过程迅速而顺利,每天都是一场搏斗。这只是早上。回家后作业的搏斗就不细说了,细节虽然不同,所有的感受再来一遍而已。天天如此。一方面知道自己的孩子多么不容易,要应付这一切,无论能力上情绪上都超出了他的负荷,这么小就没有自己的时间去看自己喜欢的书画自己喜欢的画。另一方面觉得自己多么不容易,在精力和心理上天天负担这些。沉~静 发表于 11-4-7 07:54


我也有过那种感觉,觉得生活的节奏是如此之快,什么都是一团糟,怎么都不是最理想的结果。

我儿子快7岁了没有上学。现在我每天比他提前15到20分钟起床,在他起床之前把自己洗漱好,以便腾出剩下的时间来“看着他”。其他的东西比如上班上学的包包、起床要穿的衣服都在前一天睡前准备好就在手边。然后,等我儿子起床后,我全部的精力都用来“指导”他早上的生活:穿衣、上厕所、刷牙、洗脸、洗手、穿鞋子,基本不给他神思恍惚的时间。我们不用在家吃早饭。时间是充足的就不必时时催促。睡觉时间也控制在21:30之前(即使这个时间我都觉得有些晚)。如果上学后作业太多,为了减轻他的压力,我是打算“代劳”一部分的。

我打算等他准备得差不多了再上学。即使上学也不会选择中国大众化的教育。有可能选择家庭教育。在北京还有一些其他小众教育在开展。但最重要的不是缺少什么样的教育,而是缺少实现理想教育的人。不是中国没有好的教育,中国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但却缺少继承这最好教育的人,甚至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11-4-7 19:39:42 | 只看该作者
我才能够意识到,原来我曾经恐惧的一切外界黑暗,其实都来源于我的内心。如果我不能够在不得不面对的“挤压”下和“夹缝”中重新审视和面对自己,我会一直坚持着:那都是别人的错,而不是我的错
月小小 发表于 11-4-7 0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11-4-7 19:56:54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和我正相反,我不知道ASD的时候,认为都是我的错,现在认为我没做错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11-4-7 20:39:1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没觉得你做错了啥,其实谁都没错。沉静不是说了吗?“在自然眼里,没有对和错。”对和错都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所以我要和小小握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11-4-7 21:33:29 | 只看该作者
国外的生活绝不是没有压力的,一旦涉及到工作,涉及到生活,一旦涉及到人际关系,哪里都不是天堂,只是一个程度轻重的问题。
不同的环境引发的内心问题本质是一样的,但是表象却会有很大的差异。然而,我也不得不说一句,欧美国家的环境还是要好一些,成长的道路也更丰富更多样化,可接触到可选择的办法也更多一些。尤其是美国,许多成长相关的知识都是透过它萌芽壮大的,它是极其重要的媒介。
如同阴阳结合,我现在发现最好的成长道路,是东西方结合,东方的古老文化是为了心灵的深层需要,而西方的实用知识(包括心理学)是为了现实需要,为了方便需要。
一个人太舒服,确实不会有太大的心灵长进,但如果他/她就喜欢这么舒服,其实也没问题。每个人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力,如果能够舒服没有太大困扰地过一辈子,何乐而不为呢?但我觉得能这样的人并不太多,大多数人都是被各种思想、情绪问题困扰的。
对于内心冲突极其严重的人来说,渴求舒服的生活,渴望理想的环境,往往却是导致苦难接续的毒药。所以对于深陷痛苦的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刻意努力,在现实环境中努力。

事件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借用佛陀说的话,就是世事无常,不要渴求外部环境给予我们满足。随着孩子的成长,或许即便看似理想的欧美环境也变得不再美好,问题虽不再以“小孩的疲劳”“小孩感觉没有自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出现,其他类型的情况却有可能出现。所以,对家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重视当下孩子的表现和行为,摆脱自己观点的束缚,全心全意地观察孩子的动向。

我要强烈推荐卢安克对待自己学生的方式,观察和感觉是他一直强调的方式。如果有时间,大家可以去看他写的东西,我觉得家长特别需要多看几遍。虽然我不是父母,但是他观察到的一些结果和感悟对我这个普通人也有很大的启发,因为他所述说的是一种真实纯真的生活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11-4-8 12:57:09 | 只看该作者
对家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重视当下孩子的表现和行为,摆脱自己观点的束缚,全心全意地观察孩子的动向。

说的好!

我认为,除了上述的以外,还要因应小孩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指导,但需要人性化的,不能强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11-4-8 17:38:18 | 只看该作者
37# 月小小 嗯,选择家庭教育的话,的确就无需考虑国内标准化教育体系会带来的压力了。小马上学前,因为对他的了解,我也不是没考虑过在家自己教,一来当时没接触过ASD知识更不知道小马是AS,对他的后续发展没有清醒认识,总觉得就是比别人懂事晚,智力不差,也许过几年就跟上大家了;当然最主要也是没这个勇气。如果当时有诊断,有上ASD论坛看过,对AS孩子会面临的问题有所认识,我会不会就下决心在家自己教,不出国呢,也有可能的吧。

不过选择出国,除了厌恶国内的教育制度,也有为孩子将来自立做的打算。国内的就业竞争还是过于激烈,我们又不愿意走由父母为他的未来搭社会资源这条路。那样的话我们的人生就太违背自己的心愿了。

我明白你说的“环境对自我成长的作用”的含意了。以前倒是没往这里想过。我想了想,的确,我碰到的西方国家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和职业,教养也表现出比通常国人高出许多的人,常常会在稍加多一点接触后对发现他们思想如此贫乏而惊讶不已。按理说他们有足够丰富的资源培养深刻的思想,如果他们想这么做的话。当然中国的高等教育接受者和各白领职业经理阶层中思想贫乏的比例更高,因为教育的社会的历史的现实的各种原因。我想不好。不过总体来说,是否会追求、能否达到更高更深层次的个人成长,我觉得个人因素要大于环境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11-4-8 22:27:46 | 只看该作者
真要较真的话,我得说,现在中国的大环境更加不适合孩子的更深层次的成长:心智的、道德水平的、是非能力的、社会技能的。。。。。。虽然我并不喜欢过多地去评论这些东西,但还是希望人们稍微有一些现实的、属于 ...
hdtany 发表于 11-4-7 20:51


在现实层面,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不过我想表达的是另一个层面的意义。

顺便说一下,如果没有最后那句话就好了。那句话让我觉得有被绑定的感觉。本来是观点的自然表达,现在似乎成了说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11-4-8 23:38: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小小 于 11-4-9 00:20 编辑

44# 沉~静

在国内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其实我也还没有完全打算好。也还有很大的压力。但我肯定要选择一个他能够承受的教育环境,我宁可等,宁可抗起这份压力。

在现实层面,我对那个结论“中国的复杂环境可能利于他们的自我成长”也不十分确定,所以我说“可能”。但从更高层面来说,我可以肯定,中国要比发达国家更适合他们自我的成长。虽然对其他孩子来说,不一定是这样。ASD和他们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我觉得一定要为他们树立这个更远更高的目标Z。因为X不是他们所能够走的路。而Y的现状是不被社会接受的。这个目标在有些人看起来很虚。但当我发现这个目标后,我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路灯,忽然找到了方向。我也发现,当给他一个虽然遥远但更高更有挑战的目标时,他反而不再像以前一样迷茫和抗拒。我在他身上看到了目标与动力。

另外我觉得,不管在哪里。情感的交流是最重要的。昨天在路上和一对老夫妇聊了十多分钟,却像是多年的老邻居一般。聊的纯粹是家常,没有任何目标与主题。我感受到人性的简单和容易满足的快乐,也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平淡的情感在流动。和陌生人这样闲聊,这在以前我是根本做不到的。我想,我能够和陌生人如此交流情感,那我就能够和我儿子进行情感交流; 既然我能够学会,那我儿子也能够学会。

所以,在哪里不重要。只是中国人更有这种情感交流的需要,而且也更容易满足。其实人们善待你的孩子不是因为孩子怎么样,而是因为你善待他们。在小区里常有热心的老人走过来指点或批评你带孩子的方式,很久以后我才发现他们有些经验其实是很有用的。在从前我确实很害怕也很拒绝这样亲近的交往,我会觉得这是一种生存空间的挤压----我需要比大多数人更多的自我空间来生存。但就在这样不停地挤压与冲突之中,我才能够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界线,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并学着去满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11-4-9 00:07: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小小 于 11-4-10 22:14 编辑
然而,我也不得不说一句,欧美国家的环境还是要好一些,成长的道路也更丰富更多样化,可接触到可选择的办法也更多一些。尤其是美国,许多成长相关的知识都是透过它萌芽壮大的,它是极其重要的媒介。
如同阴阳结合,我现在发现最好的成长道路,是东西方结合,东方的古老文化是为了心灵的深层需要,而西方的实用知识(包括心理学)是为了现实需要,为了方便需要。
jenny1982 发表于 11-4-7 21:33


我觉得在教育上正确的道路也是东西结合。东方的远大目标加西方的平等态度。

但是对ASD的的孩子,文明发达国家真的适合他们吗?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思维其实就是0和1的思维,是非对错黑白的思维。缺乏灰色的中间地带。这种思维容易导致僵化与固执,一如人们眼中的ASD。所以,同样思维方式的环境,也许因为熟悉而带来放松与安全,但会带来真正的成长吗?没有风雨雷电的自然,会带来果实的丰收吗?

我没有感受过美国。但从国际大事中可以看出,美国对外其实是一个强权国家,有很强的控制欲和分别心。控制的背后是恐惧。恐惧是头脑的产物。不可否认的是----假如国家也以灵性来表示----美国的灵性在于位于高层的头脑。所以他们可以连接到更多高层的意识,得到许多灵性成长的指导信息。中国的灵性应该是处于位于中间的心部。所以人与人之间十分在意情感的交流。但因此意识层面并没有美国这样细腻与发达。

在我自己成长的路上,我发现,当其他人向上行的时候,我却是向下的。许多人期望向上成长,以接触到更高的意识,但我却是向下的,接触到的是自己的身体。将自己的意识与意志学习通过身体表达,学习在现实世界中表达,学习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中找寻自己的安全感和存在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落地”。

而ASD孩子就是不能落地的孩子。他们的灵性能量被卡在头脑或更高的地方。所以他们需要向下,直到到达腹部与地球连接。也就是陈毅雄说的:接受地球上的生活。所以,为了成长,为了完成落地的过程,我觉得他们需要一个能够将他们指引他们向下的环境。而中国可能是最适合的环境。它如同人的灵魂一样,有着一个难以一眼看透的躯壳,里面包裹着人性的光芒,如何透过那个躯壳发现自性的光芒,就是一个很好的功课。它的古老久远得快要失传的文化,我觉得那其实也是高层意识的体现。与西方相比它有着灵活的思维方式,变动之中有内在的规律可循。现实生活中却充满着各种变数,不会让他们耽于安静平稳的环境,正好指引着他们向下,向下。

这也就是你说的东西方的结合,从西方获得成长的信息,在东方进入现实完成落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11-4-9 11:35: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4-9 11:37 编辑

美国和中国在各自国家的国际新闻中,都是被妖魔化了的,这大概就是对抗必然带来的刻意脸谱化宣传。Attwood 在讲课一开头就刻意要避免AS/NT划分的对立性,他说AS特征只是PIZZA的一小块,而且人人几乎都有一部分这样的特征。不过我感觉这种模糊划分的努力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在现实生活中,界限依然是分明的。

在教育方面,美国和中国的教育体系差别很大,但在效果上都不是很好,据说芬兰的教育好,不过那是福利小国家,任何大国家都无法借鉴。

美国的优势在于能够吸引全世界优秀的人去打工和创业,自由市场,政府很少干预,自我发展的空间比中国的有板有眼规则社会要大得多。中国经历了30年洗牌式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一轮保守的时期,萝卜都有了地方,富二代要继承财产,官二代要继承地位,其他人的空间就被挤压得所剩无几。

当然心灵可以是自由的,不过经济基础也是现实中需要首先考虑的底线,孩子在哪里容易被接受,容易找到工作,容易过得快乐,那就搬家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3 04:03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