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blackey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译文】孤独症缺损模型之误导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11-3-27 15:35:2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母校要校庆了,同学号召捐款,千把$的量。我一直对母校没啥感情,上大学过的不快乐,没谈恋爱是一个,还有就是受不了同学之间的争比,尖子太多了,一个个牛的不行。而我们中学,也就是QBB班了,让我过的太高兴,这一反差,更不喜欢大学了。怎么办,要捐吗,我真的不想捐。可是这社会关系的层面,不考虑就不是NT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11-3-27 17:05:24 | 只看该作者
YL最近速度慢,我很难上去,好像是日本那边修海底电缆闹的。

每个人千把$?你们同学都这么有钱啊,我眼红。
如果全班千把$,每个人平均100左右,那就随了吧,超出这个量就恐怖了,他们想和谁攀比啊,国内的牛校太有钱了,还真看不上这些小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11-3-27 17:33:45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我还进不去YL,今天一下子就进去了。看见你说教大都游泳的事,想回帖,一想你进不去,就回在这里吧。

游泳不一定要找专人教吧。他已经会狗刨了,就让他在游泳池里随便玩,只要他放松、高兴,慢慢地他就会模仿着别人游了。关键是他必须有动力。去年我儿子每周游两三次,坚持了9个月,是因为他想长肌肉,所以就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去,从开始只能游几米,到后来能游无数个来回,全是自己琢磨的。他还不能让人教,一教就退缩,或者逆反。后来没兴趣了,游腻了,就没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11-3-27 17:38:3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母校要校庆了,同学号召捐款,千把$的量。我一直对母校没啥感情,上大学过的不快乐,没谈恋爱是一个,还有就是受不了同学之间的争比,尖子太多了,一个个牛的不行。而我们中学,也就是QBB班了,让我过的太高兴, ...
niuniuma 发表于 11-3-27 07:35


我比你AS,没这么纠结,要是不高兴就少捐或者不捐,不和自己过不去。喜欢攀比的同学,我会敬而远之,不过我们的同学都特别好,没人攀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11-3-28 00:10:08 | 只看该作者
恩,准确的说是12000¥每人。我已经看了捐赠单,在国内的同学每人都准确的捐赠这个数目,反倒是海外的有的300$到2000$的不等。很有意思,国内的人气魄大,且随流,且大多是生意人。我也不纠结了,先少捐一点吧。我还曾和好友信誓旦旦的说坚决不捐,食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11-3-28 06:5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3-28 06:58 编辑

国内生意人在社交上花钱不奇怪,而且有一种和美国人比的心态,说到底根子上还是有自卑感,习惯用钱来表达社会地位。

你们同学里面没有穷人?这个数目对穷人来说太吓人了,我同学有在清华做副教授的,因为是哲学系,每个月工资不到5000¥,这数目摆出来不就是欺负人家么。

我也是更喜欢中学同学,有人情味,大学同学的关系都冷冰冰的,特别是男生之间,比得太狠了,搞不清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11-3-28 07:03: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3-28 07:05 编辑
昨天我还进不去YL,今天一下子就进去了。看见你说教大都游泳的事,想回帖,一想你进不去,就回在这里吧。

游泳不一定要找专人教吧。他已经会狗刨了,就让他在游泳池里随便玩,只要他放松、高兴,慢慢地他就会模仿 ...
blackeye 发表于 11-3-27 17:33


10岁以前他还在游泳池里随意玩,主要是跳水,还有潜水捞东西,我们小区的游泳池小而且浅,几乎没有危险性。不过后来他就不去了,不知道为啥,是不是感觉到其他孩子都比他小。
我想把玩改成锻炼,但是没发现他自己有意愿,上教练这个主意的确有可能是负面效果比较大,我去试试鼓动他自己想练肌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楼主| 发表于 11-3-28 07:04:36 | 只看该作者
也许他代表了一类ASD,主要问题是感官知觉,而不是社会性本能。而感官知觉通常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改善,也许碰巧某一本书是他开窍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他的经验应当是不能作为普适方法来推广的。
燕原 发表于 11-3-27 02:35


我怎么觉得“社会性本能”不是个独立的东西,而是依赖于感官和运动机能的呢?所谓的社会性就是人与他人的互动能力,而与其相应的更为基本的问题是生理的人与客观环境的协调的能力。据我的观察,感官和运动机能方面的问题越严重,社会性的问题就越严重。我看很多典型自闭的孩子运动机能好像还不错,只是有感官方面的问题。而AS孩子一般运动机能都有问题,身体协调性差,而感官问题不是很严重。如果两方面都很差,那可能就是那种重度的自闭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发表于 11-3-28 07:45:24 | 只看该作者
让我想想这个定义,我本来是想说,如果我只有每天半个小时的梦游,没有其他问题,对我的社会融入其实不造成障碍,只是心理有影响,表现不到外面来。但是如果每天有10个小时的梦游,那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人生了。

比起小喻来说,陈毅雄的社会交流更自然,小喻就生硬刻板,显得没有本能。这个不完全是因为他感官敏感,肢体僵硬,时刻焦虑。我说不清社会性本能到底是什么,直到小都到了6岁,我才感觉到这是个天生的东西,如果在生物层面上,可能是很多机制的综合表现,在人性层面上是一种感觉,我描述不出来,但是我们肯定没有。

感官和运动机能障碍应当不能算ASD的核心,ASD的核心还是社会性和情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发表于 11-3-28 07:51:29 | 只看该作者
不排除有很多孩子,6岁以前感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疑,其实本来没有社会性和情感的问题,但是2-3岁的时候表现出典型的自闭行为特征,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就“康复”了。

所以CDC统计8岁孩子作为ASD的数据还是有道理的。小都的明显社会性提高,也得在5-6岁表现出来,这个坎,大都没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楼主| 发表于 11-3-28 07:59:26 | 只看该作者
我昨天读了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觉得互动问题从一出生就有,如果生理上有障碍,就会影响到后续的发育。而生理上的互动问题和社会互动问题一定是有联系的。当然,我不知道这个理论究竟对还是不对,是不是被批判了。不过我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

http://www.xinli110.com/xxlp/rzxp/PYJXP/200710/58397.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发表于 11-3-28 09:07:12 | 只看该作者
燕原说的这个“梦游”,让我想到我自己的“失焦”状态,特别累的时候,我很容易进入这个状态,只要自己不控制住,眼神一虚焦,就进去了。进了这个状态周围的一切就瞬间全模糊了,人像进入了一团雾蒙蒙的虚空中。但我是可以自己拉回来的,而且虽然从未跟任何人说过,但我不知为什么心里就觉得这是种不正常的状态,是种沉溺,所以一般几分钟我就让自己“回到现实”了。小时候频繁,我还记得有段时间特别多,现在特别累的时候还会,但不算频繁,自己也更快地拉回来,也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是不好的。

小马说我对他说话如果说得时间长一点,我的声音就会变远,越来越远。不知道这种时候他自己是什么感觉,回头问问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发表于 11-3-28 09:11:43 | 只看该作者
不过陈毅雄说的“梦游”显然不是燕原说的这种感觉,他的原话是:“以前小时候,根本都没有一个自我感,直到中三的时候,我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梦游着,没有一个觉得说我存在的概念,不会去思考”,可见他说的梦游是比喻一种浑浑噩噩,没有自我感的状态。他说的外星人也不是来自感官问题,“他发觉自己是如此与众不同,在周围找不到能和他交流的人。他就像一个滞留在地球上的外星人,所谓的‘自我’对于他只是一个意识,他的躯体只是让他能够在这个星球上探索的媒介,而情感则完全是多余的。他真正的自我正在另一个星球上,象操纵机器人一样,遥控着地球上的这个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发表于 11-3-28 09:1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3-28 10:30 编辑

YL的overgame,他的观点就是感官问题决定一切。我感觉是因为他家孩子的主要问题是感官问题。他认为把视觉/听觉/运动等,如果都解决了,那么孩子就有了互动的基础条件,下面就不是大问题了。

这种类型的孩子肯定有不少。而且天宝也把感官问题放在一个特别重要的地位,除了QBB强烈反对感官异常是ASD的根本,其他人仿佛都不反对。

QBB那个立场挺偏激的,我认为宝宝贝贝的情绪问题有感官敏感的因素,但是他认为社会性不服从才是根本,不宽容感官,就生上ABA也能给治过来。

我和YL大部分人不同的是,我不想专心在方法上,我只要知道原因,然后选择的是帮助和回避,而大多数家长需要的是方法,如果没有方法来解决这个原因,他们就焦虑,紧张,必须要找一个方法来做着,把自己的时间安排满了,就心安了,以后孩子无论怎样,他们自己也不会后悔了,因为尽力了。哪怕那些尽力有可能很多是无用的,甚至有害的。

我现在一看专家书就烦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专家是必须给大众提供方法的,哪怕那些方法不普适,科学依据还不足,但是有家长的强烈需求,在一部分孩子身上有一定好处,也没有短期明显坏处,那就提供出来吧,然后家长就一窝蜂上去试,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心理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发表于 11-3-28 09:16: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沉~静 于 11-3-28 09:22 编辑

以前我对小马的老师形容小马时,也常用梦游这个词,跟燕原说的梦游,陈毅雄说的梦游都不一样,我指的是小马人在教室,或者在去操场、去饭厅的路上,但魂不知在哪里,不像别的人跟现实情境有互动,而是脑力里想着自己的东西,对周围的人和事情好像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样子。

小马的“梦游”表现,是因为他的脑子全被占满了,其它信息不能再输入进去了,所以也不会有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3 07: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