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原的长篇大论是给张雁投的稿吗?我读了立马就得上“自制力”,抑制着自己的攀比心理,抑制着“推”的冲动,深呼吸,放松,告诉自己,我家小子不是大都。
我哪里不着急,我也着急,可是着急要是有用也行。我也推过,要是能推动也行。这不是没辙了吗?只好阿Q,唱唱高调。当然另一方面,这高调也不是一点根据没有。第一,我在你地里说过,刚一开始做家庭教学,我就订了一个mailing list,上面都是家有自闭儿并且正在做家庭教学的家长,很多人都有多年的经验,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从这个list上,我看到了五花八门的教育方法,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这些家长里主张放的居多,所以我也就不那么急了。第二,也是你知道的,我读了John Holt的书,很受他的观点影响,他也是主张随孩子的,但是他的论述主要是针对小学的孩子,再大点的孩子应当怎么教育,他就没有研究。但是他的主要观点就是要放,少干涉。第三,在孩子身上,我看到了放的效果,其实和你在大都身上看到的效果差不多,从而强化了我对读到的这些东西的信任。同时,这些理论和实践也促使我反思学校教育系统和常规育儿理论。
经济保障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你一个人要养两个孩子,如果是我的话我也急。而且,我看着你着急我也急,所以有的时候就去给你吃两颗定心丸。其实我也不知道究竟会怎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随时调整。
我天天脑子里都在转推的念头,但是还没有看到推的时机。老公给儿子录了一堆BBC的记录片,可是儿子就是不看,所以我就想,还没到时候,总有一天,他不知道哪根筋搭上了,可能就看了呢。hdtany常说,她对她焦点以外的东西一点不关心,但是不知道哪天忽然什么东西就进入焦点了,然后她就疯狂地钻研一阵子。我儿子差不多也是这样,一阵一阵的。John Holt说,他学到的所有有用的东西,都是他出了学校之后学的。他主张根据需要和兴趣来学习,而不是把知识人为地分割成学科来学习。我想了想自己在学校学了什么,出了学校学了什么,觉得也确实是这样,那些课本知识真的是微不足道。
另外一个对我有影响的东东,是Scott Noelle的Daily Groove,订阅以后每天邮箱里收到短短的一篇文章,我很接受他的那些育儿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