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向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题

[复制链接]
106#
 楼主| 发表于 11-1-11 10:27:33 | 只看该作者
102# 欣弃羁

      建筑? 房子 ?  开盘 ? 按揭 ?  钱 ?

              万变不离其宗  我果然什么都可以想到钱上去……
想死都好难 发表于 11-1-10 11:46


你有投资头脑,做金融的,都懂得天下最赚钱的方式是钱生钱。。。

钱不是节约出来的,是赚来的,节流更要开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11-1-13 09:10:54 | 只看该作者
转贴:寻踪中国手工纸(一)--宣纸

这是一张特殊的地图。它是尚未完成的--由于中国手工纸研究的薄弱和滞后,大量信息缺失,今天无人能完整地说出中国还有多少手工纸;它也是不够明确的--遗存的手工纸中,由于生产的季节性、间断性,加上不断消失却少人关注,我们虽已整合了大量专家、记载和实地调查研究者提供的信息,却仍不能清晰地描述它们的现状。。。如今我国每年纸生产总量中99%以上是机制纸,只有不足1%是手工纸,且还在不断缩减中。

    宣纸

   人们用8个字浓缩了宣纸的魅力--“墨韵万变,纸寿千年”。在如今机制纸占绝对优势的一片汪洋中,它堪称遗存的手工纸“方舟”里的“旗舰”。2006年6月,中国嘉德公司四季度拍卖会上,以10张清代丈二匹宣纸,卖出了3.63万元的高价。

    在显微镜下可见青檀韧皮纤维长且均匀,细胞壁密布着特有的皱纹,纤维横向可滞留笔痕、墨粒,纵向又引导水墨沿着皱纹沟槽向外渗扩成浓淡递减的墨阶。燎草的细纤维与檀皮交织成网状的协调结构,受水墨后不发翘、不起毛,画笔与这样的纸碰撞真是风生水起,而其他纤维如棉、桑皮、构皮等则没有皱纹或皱纹较少,且纤维分布规律性差,一经挥毫即可判别优劣。

    宣纸看起来“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寿命却几乎是所有纸中最高的。研究者曾在实验室中以人工加速老化的办法让各种纸进行了一场“时间对决”:随着虚拟岁月德流逝,新闻纸、铜板纸等酸性机制纸白度下降明显,而呈弱碱性的宣纸却巍然不动;耐折度更是奇特,对比其他纸的急速“滑坡”,宣纸出现了一个奇特的“驼峰形”,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岁月反为其增添了“青春”;很多纸老化到300年时已“筋断骨裂,寿终正寝”,而宣纸坚持到1050年后,显微镜下的青檀韧皮纤维却几乎没有变化,仍是“老当益壮”。

    20世纪初日本人内山弥左当门多次深入泾县搜寻情报,抗日战争时日本更是在皖南搜罗青檀树运回国精心种植。可从结果来看,移地仿制德“宣纸”无论时润墨性,还是拉力、光洁度都与真品有颇大差距,既便是造纸历史悠久的日本也是如此。在饱受挫败后,日方也断了仿制的念头,直接向中国购买。

    说起宣纸,不可不提与其血脉相通的澄心堂纸和宣德纸这两位“皇家名纸”。

    以青檀树皮、沙田稻草为原料,产自泾县的宣纸是在千百年的积淀中逐步成长起来的,与故土血脉相连。一来,其完美呈现依赖于精妙的手工操作,非长年浸润、耳濡目染不能习得;二来,除了千年打造的“品牌”光环之外,还有赖于泾县独特的环境。“纸之制造,首在于料”,泾县“宁要三溪草,不要铜陵皮”的谚语也显示出地域水土的重要。宣纸主料是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前者适合生长在湿润的石灰岩质的“乌沙土”中,后者则需沙质土壤且由水温较低的山泉溪水灌溉。在泾县,当我们沿着“宣纸之水”--清澈透明的乌溪河水行走时,发现它在前方分流了。宣纸专家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神奇的自然“分岔”--一股水呈微碱性,而另一股水呈弱酸性,正符合“碱性制浆,酸性抄纸”的要求,分别被引人不同的宣纸工艺流程,而这两股水又在下游“殊途同归”,继续奔流。此外,青檀树不仅对生长地的土质和气候都很挑剔,而且成熟后也只能每两三年砍一次枝条,且要算准节气小心“择时”,否则就会把树砍死。这便决定了宣纸又天然的“上限”,不能任意扩大产量。大自然在赐予了泾县众多恩惠的同时,也制定了不可撼动的“规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11-1-14 10:41:07 | 只看该作者
转载:寻踪中国手工纸(二)--竹纸

      中国造纸源于公元元年前后,最先使用的材料是麻、楮皮和藤这些修长的优质植物纤维。唐宋以后,原料供不应求,麻纸与藤纸逐渐衰落,幸好这时开拓了一种新得造纸原料--竹子。

    宋代竹纸以浙江所产最佳。《负暄野录》说:“今越之竹纸,甲于他处。”米芾《评纸帖》甚至称,越州竹纸超过了著名的杭州由拳纸(藤纸)。他的评论很出人意外。实际上,竹纤维较短,平均长度只有1-2毫米,质量很难与皮纸相比。据现代学者潘吉星先生鉴定,米芾遗墨所用的纸张,《珊瑚帖》是会稽纸,《公义帖》、《新恩帖》属于竹料与麻料的混料纸,《寒光帖》为竹料与楮皮混料纸。

    明代,福建竹纸异军突起,生产出接近皮纸的“竹料连七”、“竹料连四”等高级竹纸。清代是竹纸的全盛时代,不仅产量居绝对优势,还因为竹料漂白技术进一步提高,各地都生产出高级纯白竹纸。著名的连史从“竹料连四”演变而来,原产闽北邵武,被江西铅山发扬光大,具有纤维细腻、厚薄均匀、纸面洁白,吸墨性能优良等特性,堪与纯白皮纸媲美,深受书画界喜爱。

    清末西洋机制纸涌入中国,手工竹纸逐渐衰落,但是到了抗战时期,进口物资被封锁,手工造纸又出现生产高峰。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带动了四川夹江竹纸的繁荣与变革,生产出优良书画用纸仿画纸。不过,在竹纸的千年发展演变中,这只能算最后的回光返照。

    中国各地的竹纸工艺,虽然纷繁复杂,号称72道工序,却离不开浸塘、蒸煮、舂捣、抄纸等基本程序。明末出版的《天工开物》有过详细描绘,并大略分为六大步骤:斩竹漂塘,煮篁足火、石臼捣料、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

   《天工开物》记载的是明代闽纸工艺。有意思的是,当这套熟料造纸法普及全国后,在福建本地,却悄悄回归到生料法造纸。

    晚清以来的福建竹纸分为熟料纸和生料纸两大类。熟料纸又称白料纸,要经过蒸煮、舂捣、漂白等全套复杂工艺,纸质柔韧,洁白如雪,是高级书画用纸,著名的如连史纸、海月纸、玉版纸、奏本纸、贡川纸,以及掺杂了皮料的宣纸。

    然而生料纸才是闽纸大宗。生料法造纸省略了蒸煮工序,也不大讲究日光漂白,工艺简单得多,所产高级纸张颜色浅黄,通称毛边纸,适合书写和印刷。将乐县是毛边纸的原产地,其西山纸(又称京纸)光润幼洁,极负盛名。加重毛边纸称玉扣纸,主要产于宁化和长汀,质地坚实,经久不蛀,多用于官府档案,寺庙经本,宗祠族谱、商业帐簿等,是广受欢迎的高级文化纸。上世纪70年代,国家出版局指定宁化县治平的玉扣纸与将乐县的西山纸为特需纸,调供印刷《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诗词》的竖排线装本。另外,生料纸还包括了低等级的粗料纸(包装纸和冥纸)。

    2000年前后,记者曾去玉扣纸的重要产地宁化县治平乡采访,亲眼目睹其生产过程。比照《天工开物》所载,可知斩竹漂塘、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都差不多,然而缺了煮篁足火、石臼捣料两道关键工序,增加了人工踩料。事实上,玉扣纸回到了生料法造纸。

    用生料法造出的毛边纸和玉扣纸,质优价廉,是从前用途最广的纸张,需求量极大。细细探究,其生产工艺并非简单的复辟,恰恰相反,其中包含了重大的技术进步--人工踩料。在其他地区,打烂竹麻是依靠水碓或杵臼,但水力资源极为丰富的福建,却宁愿回头依赖最原始的人力,实在不可思议。

    踩料槽由厚木板做成,长约5米,宽1米,很矮,有一面倾斜。竹麻沤烂、洗净、去皮后,就放在竹料槽内,踩料工两人一组,手握吊索,反反复复,赤脚将竹料踩成稀烂的纸料。踩料十分辛苦,然而能够把竹麻中的纤维完好无损地剥离出来,并且充分帚化,从而保证纸张成品具有足够的韧性和拉力。纸寮老板告诉握,由于人力成本较高,大多数纸坊都改用机器打浆了。机器打浆会打断竹纤维,造不出好纸,要生产供书画用的高级玉扣纸,一定要人工踩料,以保护竹纤维。

    显然,踩料这道工序完全足以替代蒸煮和舂捣两道工序,大大降低成本,才导致福建造纸回到生料法,抢占通用文化纸和日用纸的市场。

    抗日战争爆发,安徽沦陷,聚集在重庆的文化人断了宣纸来源,被迫改用夹江竹纸。普通人用于书写还没什么,对于用惯了高级书画纸的张大千来说,拉力和白度都不足的竹纸,严重影响创作。迫不得已,他亲自跑到夹江马村乡,了解夹江纸的原料和制作工艺,进行改良。

    张大千对夹江马村的竹纸做了两个重大改变:一是在纯竹料纸浆里加入麻料纤维,以提高纸张的拉力和韧性;二是改变传统的天然漂白法,采用从英、德等国进口的漂白粉,以增加纸面的白度。改良后的夹江书画纸具有“肌细、油嫩、铁板(绵韧)、洁白、做手(整选)”五种特色,谓之五皮齐。张大千给它定名为蜀笺。夹江书画纸一炮而红,风行抗战大后方书画界,代替了宣纸。为了纪念张大千,1983年夹江县政府将该纸命名为大千书画纸。至今,夹江书画纸还是唯一能够对泾县宣纸形成威胁的竹纸--尽管它并不纯粹。由于加入了麻料纤维,夹江书画纸更恰当的名字是混料纸;由于使用漂白剂和机器打浆,它也不是手工纸,而是半机制纸。

    夹江经验表明,在今天这个时代,传统竹纸唯有技术革新,转向生产高级书画纸才有前途。是不是竹纸又有什么关系呢?闽纸则提供了失败的教训:关键不在于成本是否足够低,而在于商品价格是否足够高。宁化纸寮老板说过一句让我难忘的话:嫩竹造纸,其实还不如直接卖笋干或毛竹划算。

    传统竹纸的末日似乎的确来到了。竹林婆娑,唯有满山湖塘,空忆一千年的繁华梦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11-1-17 04:5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11-1-17 06:3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11-1-17 17:46:55 | 只看该作者

夏秋 发表于 11-1-17 04:57



秋弟不悲。        我曾记得你要跟我上山。        你不要爽约。         现在有什么痛苦吗?      看样子似乎苦恼连绵。        过完年跟我上山。        至心皈依,  当下灭一切苦。      

眼前的小苦不算什么。     真恐惧是沉入恶道。  尘劫难出。     六道实有。    佛语无欺。      

欲求彻底升华解脱,   非皈佛不可。      我将上路。     君莫违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11-1-17 18:08:15 | 只看该作者
上山未必六根清净,俗世也可带发修行,云海,我知道说了白说,但我还是要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11-1-17 19:13:49 | 只看该作者
秋弟不悲。        我曾记得你要跟我上山。        你不要爽约。         现在有什么痛苦吗?      看样子似乎苦恼连绵。        过完年跟我上山。        至心皈依,  当下灭一切苦。      

眼前的小苦不算 ...
云海天山 发表于 11-1-17 17:46

是的,像我们这样善良慈悲过了头的人都需要修行,只有学会包容宽容一切的伤害,心里不带伤才有幸福的可能!

不过梧桐姐姐说的也对,修行不一定要到山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11-1-17 23:59:47 | 只看该作者
秋弟不悲。        我曾记得你要跟我上山。        你不要爽约。         现在有什么痛苦吗?      看样子似乎苦恼连绵。        过完年跟我上山。        至心皈依,  当下灭一切苦。      

眼前的小苦不算 ...
云海天山 发表于 11-1-17 17:46



天下大道,殊途同归。何必弃我?共谋一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11-1-18 10:52:14 | 只看该作者
秋弟不悲。        我曾记得你要跟我上山。        你不要爽约。         现在有什么痛苦吗?      看样子似乎苦恼连绵。        过完年跟我上山。        至心皈依,  当下灭一切苦。      

眼前的小苦不算 ...
云海天山 发表于 11-1-17 17:46


。。。。。。

命运是不系之舟,因缘果报,难以抗拒。。。

原来很多事,我们无能为力,敌不过宿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11-1-19 08:32:55 | 只看该作者
转载:寻踪中国手工纸(三)--桑皮纸

一切都像是传奇的开始。



   一切都得从故宫得东北角说起。那儿有一间地处偏僻,曾长期封闭,近百年赖都被当成普通仓库的屋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却成了惊人的发现――它竟然就是当年乾隆为自己退位居住而预建得倦勤斋。如明珠拂尘,如灵光乍现,一个200多年前牵引了乾隆皇帝最后一梦的,“敢与重华拟比肩”的奢华优雅空间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在一切“登峰造极”中,最珍贵的便是一幅营造了“画上庭院”、覆盖了整个房间的巨大绢本通景画。由意大利籍著名宫廷画师郎世宁和他的中国弟子王幼学所作,融会了中国画的工笔重彩技法和西方油画的焦点透视法,鲜活而极富立体感,画中景色和室内建筑浑然一体。



    200多年的岁月风雨,连建筑的砖木结构也被损坏多处,而覆盖在破旧墙壁上的巨幅通景画却在这种装裱纸张的保护下,抵御住了时光的侵袭和北方地区四季温度与湿度的剧烈变化,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以残存的纸样为“钥匙”,人们鉴定出了它的身份--这是一种以野生桑皮为原料的纸张,极为坚韧,承拉力强。



    然而在大费周折遍寻现代化造纸厂和传统纸乡后,专家工作组却沮丧地发现,这种“宝纸”不仅现货已几无可寻,而且制作工艺也似乎从人间蒸发了。而面对苛刻的条件--纵拉5000下或横拉3000下均不破损,耐折度起码要达到6000多次,其他纸都纷纷落马。在漫长寻找和等待后,又一个奇迹般的偶遇发生了,他们终于在皖南潜山县发现了一个还在制造着古老桑皮纸的造纸世家,而他们所造的桑皮纸也真的过关斩将通过了各种严格检验。



    如果说宣纸因其与书画的紧密交织而自成一派阳春白雪,桑皮纸则非常平凡,更融于人间烟火。从元至明这段漫长的岁月曾是其鼎盛时期,不仅遍布南北,价格也便宜。由于其柔嫩、防虫、不褪色、吸水性强、拉力强,精细的上等桑皮纸可作书画用纸,宋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便是用它来刻印的,河北迁安桑皮纸还曾有“南宣北迁”之誉;中等质量的桑皮纸则是常用的食物包装纸;而粗制的桑皮纸更是来者不拒,不仅可以用于糊窗、制伞、修缮,还可以在制皮靴时当辅料,办丧事时扎冥器。当年它正如现在的超市商品。



    然而,岁月流逝,桑皮纸的辉煌已被风吹雨打去,早在上世纪50年代,新疆桑皮纸便退出了书写用纸的行列,80年代后更是几乎从日常生活中消失了。没有市场和收益,匠人转业,后辈也没有继承这门技艺的愿望。今天除了博物馆中还收藏着全套的制桑皮纸工具以及一两位民间老人在地方政府的“文化保护”下还保留着这一“火种”外,在当年繁盛的和田、皮山、洛浦三县都已丧失殆尽。河北迁安已久无桑皮纸的身影,皖南潜山、岳西一带的桑皮纸虽然走进了紫禁城,却不能掩盖其几十年来的迅速衰落。



    今天,很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民间财富的价值,如日本“和纸”已经在“更美,更新奇,更独特”的新使命下得到了妥帖保护和蓬勃发展,意大利的手工纸作坊也以能抄造高级纸张为傲,然而中国的手工纸保护仍然蹒跚地走在泥泞遍布的道路上--在19世纪晚期现代化机械造纸进入中国后,机制纸大军铺天盖地而来,生产缓慢,规模弱小的手工纸毫无招架之力,特别时近几十年,在经济和所谓“环保”的双重压力下更是溃不成军。上世纪50年代在浙江和福建都还有将近200种手工纸,现在已没人知道还有几种生存着,绝大多数的造纸专业教科书已把手工纸一笔勾销。在昔日的手工造纸中心,乡野中废弃的作坊仿佛时一个个叹息,正慢慢湮灭在丛生的杂草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11-1-20 01:27:56 | 只看该作者
几乎每是很晚的时候来上网,没有一个人陪。很孤独的说
明天就要回去了,某人要我请潇洒,我气不打一处,独自打车回来,在深夜的晚的网吧上网,几年没在网吧上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11-1-20 08:14:54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又下雪咯……

     今年的第N场雪..不过是最大的一场……

          积得好厚啊...找个人去干一场雪仗就好..不过我年纪貌似大了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11-1-20 10:23: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向往 于 11-1-20 16:34 编辑


上海的雪也下得很大,这是我早晨起床时拍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11-1-20 12:45:03 | 只看该作者
上海的雪也下得很大,这是我早晨起床时拍的。。。
向往 发表于 11-1-20 10:23


照片看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05: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