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奇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随便说说

[复制链接]
466#
发表于 11-3-31 11:25:32 | 只看该作者
奇迹最近一直在研究纯理论知识,呵呵,你应该从事学术行业。
我有段时间也喜欢研究这些,但是最近比较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
 楼主| 发表于 11-4-1 13:03: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忠于我心。说不上研究,只是发现一些感兴趣的文章,把它贴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8#
 楼主| 发表于 11-4-2 08:29:49 | 只看该作者
9)爱洛斯——美之根柢ailuosi——meizhigendi


艺术,……究竟是另一个世界的幻觉,是黑暗灵魂的梦魇,还是人类精神发端的影象?——荣格《心理学与文学》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爱洛斯是爱情之神,是爱情的化身.爱洛斯随身带着他的金箭,挽弓射向神衹,射向凡人,百发百中. 爱洛斯的神箭,唤起中箭者心中的爱情,也给他们带来无边的幸福和无尽的忧愁.爱情是美的. 爱洛斯是美的. 爱洛斯人格的生成与流变也是美的.以为弗洛伊德醉心于人的阴暗心理,以为弗洛伊德专门揭露人的隐私——这其实是对弗洛伊德的最大的误解.弗洛伊德一生都在追求美,追求精神的美,追求艺术的美.弗洛伊德从小就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维也纳,他读小学、中学和大学;在维也纳,他读世界上最著名的作家,最著名的作品:莎士比亚,歌德,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克. 吐温,托马斯. 曼,茨威格,罗曼. 罗兰……


弗洛伊德说他最崇拜的作家是歌德. 青年时代,他怀着极大的兴趣,反复地阅读《浮士德》和《少年维特之烦恼》。弗洛伊德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 他精通散文文体,练就了一手优美、自然、清澈的文笔. 作为一位著名的精神病医生,一位精神分析学大师,他当然想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但他未能如愿. 一九三○年,他获得了“歌德文学奖”。有人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弗洛伊德对文学的贡献比他对医学的贡献更大.在现代心理学史上,与文学有着如此密切之联系的心理学家,除了弗洛伊德,恐怕找不出第二个.弗洛伊德对文学艺术的最大贡献,还不是他的散文创作,而是他的爱洛斯理论. 当他的精神分析巨著《梦的释义》与二十世纪同步诞生时,精神分析学说就开始与文学艺术发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弗洛伊德主义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她对心理学本身的影响. 对于心理学这门学科来说,弗洛伊德主义真正算得上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了.让我们来领略这墙外的芬芳.


1寻找回去的路A最先将精神分析学说与文学艺术创作和批评连在一起的,是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 我们已经记住了弗洛伊德的“梦定义”:梦是受压抑的愿望的替代满足. 俗话说,人生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照这样计算,人一生当中的全部愿望,大概有百分之八十或九十,是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的.怎么办?只好做梦. 只好到梦中去满足.任何一个个体,对梦的进入,实际上就是从现实生活中退出. 既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自己的愿望,那么只好从不如意的现实中退缩下来. 问题的关键在于:退缩之后怎么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退缩之后,便钻进他用自己的想象力所营构的世界中,或沉溺于梦境,或深陷于遐想,或没完没了地回忆,或干脆一醉方休. 对于艺术家来说,情况就大不相同. 与普通人一样,艺术家们也做梦,也遐想,也回忆,也喝酒,一句话,也从不如意的现实世界中退出. 不同的是,艺术家们并不就此罢休.当他们从梦中从醉里醒过来之后,他们便开始寻找回去的路.返回何处?返回现实.不是以日常生活的方式返回现实,而是以审美创造的方式把握现实,再造现实,重新认识现实.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才情、技巧、想象,用自己所特有的符号或媒介,重新营构一个现实,为自己也为他人. 因为每一个读者都能和创造者一样,在这个艺术的世界中,圆他们自己的梦.艺术家们寻找回去的路,也就是在创造活动中,替代性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艺术家的心理需求以及对需求的满足,是非常复杂的,既有远近之别,又有大小之分,既有间接与直接的差别,还有有意与无意的分殊.

(1)远近之别.远,指文学艺术家那些遥远的或痛苦或欢乐的记忆,那些因岁月流逝而进入潜意识的儿时的愿望. 中国当代女作家张洁,幼年失父,她从小就在内心深处编织关于父亲的美好的梦. 年过“不惑”,她开始文学创作,儿时的那种感情需求便从她的笔尖流向作品,使得她心中所有的好男子的形象都与“好父亲”的形象重合,使得她小说中的理想丈夫无不带上“慈父”的特征.近的需求则源于眼前刺激,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的话说,是源于近期发生的“具有诱发力的物件与事件”。
丙辰清明的“天安门事件”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极大的震动.“四人帮”垮台一年多,“四五运动”仍未公开平反. 正是当时那种复杂的政治环境,触使上海的青年作家宗福先萌生出一个强烈的愿望:用话剧的形式讴歌“四五英雄”,控诉“四人帮”的暴行,他创作的《于无声处》上演后,立即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国话剧舞台上的一声春雷”。按照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该剧的诞生满足了千千万万中国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心理需求.

(2)大小之别对于艺术家来说,大的需求往往影响并决定他本人对终身职业的选择、对题材的决定、对整体风格的建构等等. 鲁迅不去当医生而要当作家,就是因为他有着“用文学去根治国民劣根性”的文化需求;琼瑶专写言情小说,是因为她在经历了恋爱和婚姻的失败后而渴求真正的爱情. 中国当代作家中,冯骥才的“忧患意识”、王朔的“胡同情结”、史铁生的“地坛氛围”、阿城的“道家风范”……都与各自那源于不同的心理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心理需求密切相关.小的需求则影响作品细节的设置、词句的运用等细微之处. 张一弓在广州曾和一洋人吵架,窝了一肚子气,后来写短篇小说《黑娃照相》,让主人公拿起电话筒数落洋人,既为作品中人物增添一生动细节,也替作者出一口闷气.

(3)间接与直接间接满足,指作家的某一愿望,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或不愿)在作品中直接说出,而常常用言外之意,用比兴之法.《西厢记》是写爱情的,但明朝大理论家李贽却认为《西厢记》作者的创作动机并不是写爱情,他说:余览斯记,想见其为人,当其时必有大不得意于君臣朋友之间者,故借夫妇离合姻缘以发其端.中国古代的作家中,借男女爱情来表达官场失意,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建安大诗人曹植,受其兄曹丕的迫害,政治上很不得志,他的《洛神赋》,写作者情场上的失意,而深层含意,则是抒写自己在官场上的失意. 从诗经到楚辞,到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多少作品都是像李贽所说的: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借酒浇愁,获得的是间接的心理满足.文学创作中的直接满足,多见于自传性作品. 在这类作品中,作者无须借酒浇愁,而是直抒胸臆,法国作家卢梭的《忏悔录》是一个极好例子. 卢梭十八岁时,曾经陷害过一位无辜的少女,此事成为“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他的良心之上,“摆脱这种良心的重负的要求,大大促使我决心撰写这部忏悔录.。在这本书的第二章,作者坦率地叙述了此事的全部经过.由此事所引起的长久的心理紧张,只有当他深深地、直接地忏悔之后,才渐渐趋向平衡. 许多女性作家都有着坎坷的爱情经历,她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的爱之绿洲,在其自传性的小说中都能直接找到. 比如,夏绿蒂. 勃朗特在《简. 爱》中的爱情描写,实为作者经历之理想化再现. 这些女作家的爱情小说之所以格外动人,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她们的那些未能在生活中实现的爱的愿望——炽热的需求煎熬着痛苦的灵魂,以致于蓄积良久,势不能遏.

(4)有意与无意在大多数情况下,作家对自己的创作所要达到的心理需求,所要替代的目标,心中是有数的. 司马迁为何要写《史记》?他受了宫刑,遭受了奇耻大辱,他要发愤著书,要写一部千古不朽的史书,来弥补他在肉体上和精神上所受到的极大的伤害. 曹雪芹为何要写一部《红楼梦》?不是写“理治”,不是颂“善政”,也不是“伤时骂世”、“干涉时世”,只是要“写儿女之真情”。《红楼梦》第一回里说: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 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可见《红楼梦》与前人许多小说的不同之处,就是要如实地叙写、真实地表现儿女之真情.与此相反的情况是,作家的需求被深埋在潜意识深底层,即使他在创作中获得了替代性满足,他也并不清楚那被替代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或选择对象. 前面提到的《黑娃照相》,起初作者也不知道为何要冒出一个“黑娃打电话奚落洋人”的细节,直到作品发表后好久,一次十分偶然地触发,才使他挖掘出那已被无意地满足了的潜在的需求. 张洁将她儿时的“慈父”的梦,化为笔下的“好男子”的形象,也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这种无意识的满足,心理学上称之为“模糊的紧张”,尽管主体竭力地寻思,却也记不起自己真正所要的东西是什么.“模糊的紧张”,既为创作积蓄了情感,又为灵感储备了燃料,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而最终会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收获.弗洛伊德用“寻找回去的路”来描写艺术家们的工作,既揭示了艺术活动的本质,也挖掘到了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中,创作主体返回现实的过程,就是主体爱洛斯人格的流变过程,也就是爱洛斯能量的转移与升华的过程.


2美的观念植根于性的激荡A标题中的这句话是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一书中说的,他指出:我坚决认为,“美”的观念植根于性的激荡,其原义乃是“能激惹性感者.(德文中reiz一词兼含二义:在专门用语里,有”刺激“之意,而在日常用语里,则与英文里的charm〈迷人的〉、atBtraction〈诱惑性〉相当)。弗洛伊德在这里所说的charm又可以译为“魅力”,atBtraction则可以译为“吸引力”。从心理效应上看,美,也是一种刺激,美之“魅力”也,就是一种“迷人”的“诱惑性”和“吸引力”。弗洛伊德又说:美的享受有一种感情的、特殊的、温和的陶醉性质……对美的爱,好像是被抑制的冲动的最完美的例证.“美”和“魅力”是性对象的最原始的特征.


艺术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性的激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原始艺术就是“性的激荡”本身,这一点能从一些原始壁画和原始部落的舞蹈中得到证明. 而在古希腊的裸体雕塑中,这种“性的激荡”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肉体的赞美,不仅是古希腊的一种社会习惯,更是一种包含着智性和哲理的审美观念. 雕塑家由于性的激荡而产生出审美创作的强烈欲望,当他们将这种欲望化为人体(主要是裸体)雕塑时,赞美肉体的艺术品又引发欣赏者性的激荡. 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欣赏者,在他们的“性的激荡”之中,都是既有着生理的或感性的成份,又有着智性的或审美的因素. 人类第一次从人自身——人的形体和运动——发现了美,发现了艺术,发现了人的艺术价值,而这种发现,从起因到结果的全过程,都与爱洛斯能源密切相关.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的“羞耻心”也发展了,肉体的赞美成为淫荡,裸体艺术成为色情. 艺术史上,一班专门“给人穿裤子的画家”,拿着教会的赏赐在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耶稣和圣母的裸体上,画上了“遮羞”的布条.“布条”又慢慢地“进化”为绳索,束缚乃至窒息艺术家和欣赏者的性的激荡.“布条”与“绳索”,无疑是艺术发展的障碍;然而,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它们又可能以一种反射力刺激艺术的发展,比如,西方中世纪教会的禁欲,反倒催生出文艺复兴时代文学的大繁荣.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人类羞耻心的发达,对于人类的审美意识,也有一种反射作用. 弗洛伊德说,“遮蔽躯体的衣物,随文明的发展,意在不断地激惹性的好奇心,也使性对象能以裸露身体来吸引异性.”当然,这种好奇心,需要转移和升华,需要转化为对人类文化有益的方向.“如果我们的兴趣从性器官转向全身的体态,这种好奇心的心理便是艺术的.”只有在爱洛斯人格升华的前提下,“性的好奇心”才能与“性激荡”一样,成为一种审美的元素. 个中奥秘就在于:看别人袒裼裸袒的情形,大多数人多少都有一些;诚然,它使人们能够将其部分原欲投注到高级的艺术兴趣上面.


中外文学史上,有两部作品都因为露骨地写性而受到指责. 一部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一部是中国的《金瓶梅》。这两部作品的命运有一些相似之处:刚刚问世之时,受到批判受到谴责,被说成是伤风败俗,十恶不赦. 又谁知,绳索和障碍刺激了人们的好奇心,作品通过各种方式在民间流传,截然不同的评论也唱起了对台戏. 就中国评论界的情况而言,到我们写这本书的二十世纪末,才对这两本最有争议的小说,有了一个大体上是公正的评价:它们都是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同样都是写性,都是用性的激荡来表现美的观念,但二者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用诗人的激情和诗的语言,描绘男女主人公的性行为,而且这种性行为发生在大自然的怀抱,发生在那个野性与温柔相结合的牧场.作者对人体的描写,对性交的描写,对性心理的描写,并非是淫荡的色情的,而是健康的、审美的.

读这部小说,我们从性本身就能发现美,欣赏美.劳伦斯的艺术实践及其成果,已经成为性美学的范例.《金瓶梅》的情况则颇为复杂.这部中国小说史上的精典作品,偶尔也用诗的语言描写性行为,但也有很丑陋的性描写,或者说她写了很多人物的性行为之丑,性目的之丑和性心理之丑.但正如十九世纪法国大作家雨果所说,“丑就在美的旁边”,《金瓶梅》并非是为写丑而写丑,而是通过写丑,去同丑作斗争,并最终在美学上战胜丑恶.《金瓶梅》的作者在这方面可谓煞费苦心:从作品的内容上看,作者采用的是对性生活的悲剧性再现,对性心理的裂变式剖析和对性行为的谴责性描绘;在艺术形式上,作者是以“美文”写“丑事”,小说的诸多形式要素——篇章结构、情节发展、人物语言——都有着较高的美学价值. 比如小说情节的安排,“伏线”与“流波”结合,使人物、事件穿插合宜,花团锦簇,五色迷人.弗洛伊德在《爱情心理学》一书中,也谈到了文学作品性描写中美与丑相交织的复杂情景. 弗洛伊德认为,作家们用性的描写表现自己审美理想,是一件很难的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文学家们不得不受制于某些条件;他们在影  响读者情绪的同时,还必须挑起智性的与美学的快感. 因此他们不能直言不讳……


爱洛斯冲动,是人的最本源的也是最根本的冲动,任何一个艺术家,在创作中无可逃遁地要受到爱洛斯冲动的巨大影响,无可选择地要在自己的作品中演绎爱洛斯人格的曲折流变.然而,艺术家们并不是可以“肆无忌惮”,并不是可以“口无遮拦”,他们也要受超我、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制衡和约束,也要受制于各种各样的条件.“为了影响读者的情绪”,为了他们自己的和广大读者的“性的激荡”,他们在作品中常常要写到性,要涉及人的潜意识的世界,甚至要揭示人的灵魂深处的丑恶与阴暗.同时,艺术家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有责任挑起读者的“智性的与美学的快感”,因此他们不能“直言不讳”,不能赤裸裸地写性,写丑. 他们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化丑为美,以丑衬美,并最终在美学上战胜丑.

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弗洛伊德关于爱洛斯人格之“转移与升华”的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艺术形式上讲,文学作品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所谓“升华”,表现在具体的作品中,是人物形象的升华.当然,传品中的人物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表现的是作者的审美理想,因此,人物形象的升华,说到底,是艺术家人格的升华.弗洛伊德指出,文学创作中的“升华”“,其作用体现在“把内心的冲突塑造成外界的形象”,也就是把创作主体和人格升华,艺术化为作品人物形象的升华. 受弗洛伊德这一理论的影响,西方一些著名的作家,如詹姆斯. 乔依斯、罗曼. 罗兰等人,都有意识地在作品中,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大量的篇幅揭示人物的潜意识流变,通过心理分析来展示人物的深层心理,来表现人物的人格升华.


3病玫瑰A视爱洛斯为美之根柢,有着两方面的意义. 首先,她是一种艺术创作的理论,她以弗洛伊德式的独特方式,回答了关于艺术创造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创造活动的心理实质,创造主体的精神原动力,人物形象塑造及艺术表现技巧的人格来源,等等. 其次,她又是一种艺术批评的理论,她为艺术批评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观念和方法,以至于成为艺术批评史上的一大流派.在二十世纪的西方艺术批评的诸多流派中,精神分析学派独树一帜. 不少的精神分析派批评家,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话语,直接运用于对文学作品的具体分析. 在这些批评家们的发中,文学作品就好比弗洛伊德私人诊所里的“患者”,这些“患者”的“症状”
,既是心理学的,又是美学的;既是个性化的,又是普泛性的.我们来看看这些艺术领域的精神分析学家,是怎样“诊治”他们的“病人”的。

先请您欣赏一首小诗:啊,玫瑰,你病了!在怒号的风暴中,在黑夜中飞翔,那条看不见的虫,发现了你殷红的,快乐之床;他黑暗隐秘的爱,正把你生命损伤。这首威廉. 布莱克的《病玫瑰》,在弗洛伊德学派的批评家们看来,是对人类的爱洛斯本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死本能的形象而细腻的描绘. 诗中的玫瑰象征女性的美,而这种美正被代表男性的虫所侵蚀所摧毁.爱洛斯既然是艺术之美的根柢,那么,构成爱洛斯人格的所有要素,同样也可以成为艺术作品的心理的艺术的要素.《白鲸》是一部很有名的小说.精神分析学派的批评家把白鲸解释为严格的清教道德的象征,也就是说,白鲸代表作家的超我;渴望报复、驱使全体船员追捕白鲸而终遭毁灭的船长埃哈伯,被视为代表狂暴固执的本我;虔诚的大副斯达巴克,努力调停白鲸和船长所分别代表的力量,则象征平衡节制的理性,亦即自我.

弗洛伊德的一位法国女弟子,玛丽. 波拿巴,用同样的方法评论美国女作家爱伦. 坡的作品. 这位法国精神分析批评家,认为爱伦. 坡的一生及其全部作品,都贯穿着俄狄浦斯情结,并由此把这位美国作家的诗和小说中的所有形象都解释为性象征. 她的理由是:要是把性理解为潜藏在人一生中所有爱的表示后面那种原始动力,那么几乎一切象征都是最广义上说来的性象征.性象征——病玫瑰,这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代码.这代码的创始者,是弗洛伊德本人.弗洛伊德不仅有批评理论,还有批评实践. 他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艺术批评家. 弗洛伊德在自己的理论著作中,涉及到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其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他对《俄狄浦斯王》、《哈姆莱特》和《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三部精典作品的分析. 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王》的分析我们在前面已作了详细的评介. 下面分别谈谈另外两部.


《哈姆莱特》我们在《不做水仙花》一节里,曾谈起《哈姆莱特》中奥菲莉娅的纳西施式的自恋. 莎士比亚是精神分析学家们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而弗洛伊德对莎士比亚研究的最杰出的也是最有争议的贡献,就是他的惊人结论:哈姆莱特有“俄狄浦斯情结”。


评论界认为,尽管弗洛伊德的这一结论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它的形式是十分优雅的. 弗洛伊德的论述依次分为四个层次.哈姆莱特的叔父克劳迪斯,谋杀了哈姆莱特的父亲,并娶走了他的母亲. 哈姆莱特应该报这“杀父娶母”之仇. 他有能力,也有机会. 可是,他一直延宕,迟迟不肯下手. 年青的王子为什么要延宕?为什么要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举棋不定?几个世纪以来,评论家们对这一问题始终不能提供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而弗洛伊德能够解释. 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表明:每一个男孩潜意识中都有“杀父娶母”的念头,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这种孩提时代的愿望,在后来成年时代的无意识反应中一直延续下去.于是可以推导出第三层:克劳迪斯实际上做了哈姆莱特潜意识中想做的事. 换句话说,哈姆莱特在无意识中已经赦免了他的叔父. 有哈姆莱特的台词为证:如果人人咎由自取,谁能躲过一顿鞭子?


当然,作为一个有着很强的理智和理性的成年人,他又不能够原谅克劳迪斯. 杀,还是不杀,便成了一个难以决断的问题.哈姆莱特的愿望是无意识的,哈姆莱特的延宕也是无意识的,——这一心理事实本身就注定评论家们无法解释这位青年王子的延宕.曾经为弗洛伊德写过长篇评传的英国心理学家琼斯,运用精神分析学说评论《哈姆莱特》,还写过一本专著. 琼斯发展了弗洛伊德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他指出,与其说是哈姆莱特要替自己报杀父之仇,倒不如说是克劳迪斯帮助他杀死了父亲,从而解除了他自幼以来的一块心病. 琼斯这样说的理由很充足. 你看:哈姆莱特说是要替父报仇,却是犹犹豫豫. 内心斗争如此激烈,准备工作做得也是拖拖拉拉,以至于几次使计划落空.哈姆莱特虽说最后还是杀死了克劳迪斯,但他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他们母子双双身亡.《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也是一部弑父的悲剧,作者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家有三兄弟,老大德米特里与父亲费道尔同时爱上了城里姿色惊人的艺妓格鲁申卡,经过一番情场较量,儿子打败了父亲,德米特里决定带情人私奔. 德米特里出走时,误伤了家中的老仆人;也正是在这一时刻,费道尔被人杀了. 于是,德米特里被当作弑父的罪犯交付审判,并被判流放二十年.

作品告诉读者,儿子是无辜的,父亲却是罪有应得:费道尔贪财好色,放荡不羁,卑鄙无耻. 他结过两次婚,先后断送了两个妻子的性命. 他灭绝人性地奸污了流浪街头的一个女白痴,生下私生子斯米尔加科夫. 而杀死他的真正的凶手就是他的私生子.早在十九世纪,精神分析的先驱之一尼采,就直言不讳地说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曾经教导过他的唯一的心理学家.尼采的这段话给弗洛伊德以很大的启示. 一九二六年,弗洛伊德写了一篇《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弑父者》,分析这部长篇小说. 他认为,与《俄狄浦斯王》和《哈姆莱特》一样,《卡拉马佐夫兄弟》也是一部表现“俄狄浦斯情结”的最典型最优秀的作品. 作为一位爱好文学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非常钦佩作者的才华,小说对灾难性事件和戏剧性冲突的出色叙述,对人物反常心理和人格分裂的传神写照,对人类肉体与精神之痛苦的生动表现,使弗洛伊德为之倾倒. 他尽管分析了作品的“弑父情结”,并得出了心理学的结论,可他又坦率地承认: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天才,“在天才面前,分析也只好缴械投降了.


在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学派的批评家们,对《卡拉马佐夫兄弟》有更深刻的分析. 他们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父亲”的仇恨,实际上是对沙皇的仇恨,是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痛恨.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一个家庭的父权统治,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的君权统治的翻版. 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有“三钢五常”,家庭里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说到底是要维系整个社会的“君为臣纲”。一个痛恨专制统治的人,必定要痛恨这“三纲”。因此,对父亲的仇视,既是一种无意识愿望,一种源于动儿性欲的爱洛斯冲动;但换一个视角看,它也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有着后天因素的社会思想. 尤其是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生活在专制制度下的作家,他的“仇父”与“仇视君权”是统一的.在后弗洛伊德的这种艺术分析中,我们看到了心理学视角与社会学视角的结合,看到了弗洛伊德的继承者们对弗洛伊德主义的修正与改造,看到了弗洛伊德的“病玫瑰”已经有了别一种魅力.在二十世纪山头林立的艺术批评学派中,精神分析学说之所以有不衰的生命力,与一代接一代的后弗洛伊德理论家们对“病玫瑰”的改良与浇灌是分不开的.回头看,忘不了神秘的“病玫瑰”,忘不了作为“艺术批评家”的弗洛伊德.  

4沉默的羔羊A弗洛伊德主义对艺术的影响和介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仅就艺术体裁而论,弗洛伊德主义就分别介入了诗歌、小说、戏剧、绘画、电影等各种类型的艺术作品. 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全面地讨论弗洛伊德主义与各门艺术种类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只谈谈电影,谈谈银幕上的爱洛斯.说来有趣,二十世纪初,当精神分析成为一种国际性学术述动,当爱洛斯话题弥漫于各个领域时,美国好莱坞的老板们,也不甘寂寞地赶来凑热闹. 当时的电影巨头,好莱坞制片人塞缪尔. 戈尔德温,开出十万美元的底价,请弗洛伊德“上山”到好莱坞帮助把历史上的伟大爱情故事拍成电影.“遗憾”的是,弗洛伊德医生不想赚这笔钱,戈尔德温的计划因此落空.弗洛伊德不肯光顾好莱坞,并不妨碍弗洛伊德的“爱洛斯”走上银幕. 正像小说中对“意识流”的表现、对变态心理和分裂人格的揭示越来越多,银幕上也越来越频繁地演绎心理分析学说的那一套逻辑和术语.

当然,电影有自己的独特话语,有“蒙太奇”,有“推、拉、摇、切”,有“大制作、大场面、大动作”,但这一切,在精神分析流派的影片中,都成了演绎“爱洛斯”流变的艺术手段.有一部很著名的美国影片《爱德华大夫》,成功地运用了弗洛伊德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理论来描写人物的心理、行为和命运. 影片写了一个精神病人的自杀,并调动电影手段来分析他之所以自杀的心理根源. 我们在《柳暗花明》那一章里介绍了“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内向投射”。所谓“内向投射”,是指将本来指向外界的攻击性冲动,转而指向自身,从而导致令他人也令自己无法理解的自残、自虐乃至自杀.《爱德华大夫》中的自杀者,陷于自我与超我、本我的严重冲突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内向投射”已不属于正常的消释焦虑的手段,而衍为病理性症状,因而,他的自杀便是不可避免的了.本世纪以来,受沸洛伊德主义影响或者与弗洛伊德主义有关的影片,不胜枚举. 我们想着重分析近年推出的一部《沉默的羔羊》。


这部美国影片获得一九九四年的奥斯卡金像奖. 影片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精神病医生比利博士和年青的女警官史嘉丽. 影片开始时,史嘉丽还是一位正在安全部门实习的警官学校的学员. 上司给她一个十分棘手的任务:为了解一桩连环杀人案的线索而去同比利博士交谈.这位比利博士本来是弗洛伊德博士的同行,开一个私人诊所,专门对病人进行精神分析. 谁料到,在日复一日的“谈疗法”和“自由联想”中,比利博士走火入魔了:先是爱上了自己的女病人,爱得太深之后又转化为仇恨,仇恨到极致则开始动口吃女病人.于是,这位吃人恶魔被关进了监狱,不是一般的监狱,而是一个大铁笼子. 这位铁笼子里的吃人狂,又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天才,他对犯罪心理的知微见著,他对复杂案件的明察秋毫,没有哪一个职业侦探和警官能和他相比.

史嘉丽要向比利博士了解的是一桩非常恐怖非常残忍的案子,凶手专门残杀年青女性,杀死后还要剥皮. 这位凶手曾经是比利的病人,因此,史嘉丽开门见山地要求比利提供关于凶手的线索. 面对年青的女警官,比利博士对史嘉丽本人的兴趣,远远地胜过对那桩案子的兴趣. 比利以他的精神分析学家的职业性目光,一眼就看出史嘉丽正在受潜意识的折磨,而且这种潜意识是来自童年的经历. 铁笼子里的吃人恶魔,把前来讯问他的女警官当作了他的病人,并开始对她进行精神分析.史嘉丽当然不愿意向比利提供关于她童年的任何经历,但为了完成任务,她不得不回答比利的问题. 刚开始还只是想敷衍一下,可是,精明的比利知道她说的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更知道如何诱导出对方的真话. 史嘉丽的童年经历终于一览无余地袒露于比利面

.原来,史嘉丽七岁那年,被寄养在一个偏远而荒寂的农场里,农场的主人养着一群小羊羔. 每到深夜,小羊羔便发出哀惋而凄凉的叫声,这叫声在史嘉丽幼小的心灵中,引起了极大的恐惧,她实在承受不了这恐惧,便悄悄地打开了羊圈的栅栏,放出了羊羔,她自己也跟着可怜的羊羔,向荒凉的旷野跑去.这事惊动了主人,恼怒的主人狠狠地训斥了小史嘉丽. 从那以后,羊羔的悲鸣潜入了史嘉丽的意识深处,驱逐不出,排遣不掉.按照比利的分析,史嘉丽潜意识中的羊羔本来是沉默的;是她正在调查的这件残杀无辜女性的连环杀人案,打破了羊羔的沉默,唤起了羊羔的悲鸣,使得她重新回到童年的恐惧之中. 比利博士断言:这个案子不破,羊羔的悲鸣便不会停止,本我的折磨便不会结束,她的灵魂便得不到安宁.尽管作为职业的警官,史嘉丽厌恶比利;然而,她不得不承认,比利对她精神分析是正确的、真实的. 后来,几经周折,几经艰险,史嘉丽终于破了那个案子,并捉住了杀人凶手. 而比利靠着他的犯罪“天才”,逃出了铁笼,逃到了遥远的非洲. 影片的结尾,比利从非洲给史嘉丽打来电话,祝贺她破案成功,并问她心中的羔羊是不是已经沉默. 史嘉丽无言以对.

这部影片颇有象征意味.与其说它是一部心理恐怖片,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关于“爱洛斯人格结构”的寓言. 铁笼子里的比利象征狂暴的毫无理性的本我;而比利的用“口”吃人,显然是用一种变态的方式来满足他的“口腔需求”。须知,在弗洛伊德的词典中,“本我”就等于“吃人猛兽”。史嘉丽的那位代表法律与正义的上司,是超我的象征. 而史嘉丽本人则代表着自我:她四面受敌,既要对付她自己的本我,那羔羊的悲鸣,还要去征服铁笼子的本我,那个吃人恶魔;既要无条件地执行超我的命令,又不得不在严厉的超我与恐怖的本我之间周旋,还得冲破外部世界(包括人的社会)的种种制约与束缚,努力完成她的使命. 史嘉丽成功了. 她打败了本我,她完成了超我的使命,她还使得她的自我与人格得到了升华

.影片的象征的意味并未到此结束. 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影片为什么要把一位职业的精神病医生,一位天才的精神分析专家写成一个吃人恶魔,并把他关在铁笼子里?这究竟是对精神分析学家的偏见乃至恐惧,还是对这种“偏见或恐惧”本身的嘲讽?我们认为,“铁笼子里的精神分析学家”这一银幕形象,真实地表现了影片编导者对精神分析学说的矛盾心理. 无论是对于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人,精神分析学说都是不可少的,这正好像人类不能没有医生;但是,精神分析学说一旦被强调到极端的地位,尤其是这一学说的无意识理论一旦被普泛化被极端化,那么,这种已遭“异化”的学说,对人的心理健康,对人类的正常心理生活,便会带来伤害. ——在这里,我们看到影片编导者自身的人格冲突和心理焦虑.不管怎么说,没有弗洛伊德主义,就不可能有《沉默的羔羊》,就不可能有银幕上的爱洛斯.对于艺术而言,“羔羊”不会沉默,“爱洛斯”不会沉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9#
 楼主| 发表于 11-4-5 10:0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1-4-5 10:12 编辑

虽然这篇文章我基本上能够看懂,但我仍然不会做一个简短的概括,我在其中众多和我情况有着关联的语句中摘录了一部分:


多少年多少代,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爱情的泉源总不见枯竭,爱情的玫瑰总不见凋谢,爱情对于人类的魅力经久不衰——这其间,难道就没有爱洛斯的功劳?作为生本能的爱洛斯,他又是生命的象征,生命力的象征,弗洛伊德将他与“死本能”或称“死神”——thanafos)相对.


至此,我们似可对“爱洛斯”的诸多意指作一总结:爱洛斯,起源于古希腊神话,成熟于柏拉图理想国,包括了从生殖本能、生存本能到性本能、爱本能的多层内涵,它是爱情的象征、生命的象征,也是关于爱和生命力的理念.……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最突出的特征,或者说她区别于形形色色人格理论的独特之处,就是“爱洛斯”。爱洛斯,在两个维度上,支撑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首先,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模式”中,爱洛斯本能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无论是前期的“心理地形图”,还是后期的“人格结构图”爱洛斯本能都扮演着主角,没有它,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戏就没法唱了. 人格建构中各层次、各要素之间的组合、裂变、分化、重建等等,均是围绕着爱洛斯需求展开的.人格的超我和自我,靠“爱洛斯”提供能源。


人格也是一个生成、流变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源到流,须臾不可缺少爱洛斯冲动. 爱洛斯,是人格生成之源. 大江东去,奔腾至海,总有滥觞之处;风筝飘飞,扶摇入云端,还有执线之手.爱洛斯,便是滥觞,便是风筝手.人格流变的心路历程上,暗礁处处,障碍重重;有悲剧性的“俄狄浦斯情结”,有扑朔迷离云遮雾障的梦,还有形形色色的心理焦虑. 一路上,爱洛斯扮演着双重(乃至多重)的角色;它既是这些障碍本身,或者说是这些障碍的心理根源;又为人格主体去蔽越障提供心理能源和操作方式. 它是人格舞台上最活跃的演员,既唱红脸,又唱花脸,把一台戏弄得有声有色.本书正是在“建构”与“流变”这两个不同的维度上,立体地揭示“爱洛斯”对于“人格”的深层意义,并展示“爱洛斯人格”的整体风貌与魅力.“爱洛斯人格”又不仅仅是一种人格理论.


前期讲人格系统,后期讲人格结构. 人格系统用一张心理地形图表现,包括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大部分;人格结构则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不同的层次组成.……


关于心理和人格结构的理论,是精神分析的两个基本前提. 到晚年,弗洛伊德曾试图将两种人格学说合并为一个整体,以完成他自己对精神分析思想的统一,从而能够完整地说明人的精神活动.


爱洛斯理论的基石A欲理解弗洛伊德早期的人格理论,一个最重要的概念不可不细察,这就是潜意识. 所谓“冰山下的神秘”,说的就是它.爱洛斯人格,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人格心理学理论,精神分析的宗旨,也是要研究潜意识,追问人格结构中潜意识的心理学根源及其各种表现形式. 可以这样说,没有对潜意识的发现与研究,也就没有精神分析学说,当然也没了“爱洛斯人格”的发现与阐述. 包括人格理论在内的宏大的精神分析学说,说到底,是以潜意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潜意识、性本能,再加上释梦——这是精神分析宏伟大厦的三大支柱;而在这三大支柱中,潜意识是最基本的理论


作为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生活的根源与基础,潜意识成为每一个体人格发展的动力,成为人格建构(包括断裂、徘徊、重构之全过程)的永恒的动机.


在心理结构中,只有潜意识(或我们下面要详述的“本我”)才能够从神经系统中获得本能冲动的能量,而前意识和意识只能借用潜意识的能量,才能得以表现. 弗洛伊德说,人的“潜意识愿望,仿佛永不泯灭”,恰似一台永动机,推动人类的精神生活.


从心理地形图到人格结构图. A心理地形: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二“图”各有三个概念,是否一一对应?我们曾用了两个比喻来“图解”弗洛伊德的早期人格理论:“漂浮在海上的冰山”与“三层楼房”。读者会发现,这两种比喻都具有由下至上的层次感.


十九世纪的弗洛伊德,其人格理论是要探索冰山下的神秘. 潜意识的幽深、骚动与诡谲,如此强烈地吸引了这位心理学家,他的理论触角直指潜意识而无暇它顾;即便是涉及前意识与意识,也是为了在一种对立或比较中,更深入地探讨潜意识的活动规律.对潜意识的过分专注,使得弗洛伊德的早期人格理论缺乏完整性,缺乏系统化及其整合.


进入二十世纪,弗洛伊德开始注重人格的完整性,注重平衡完整人格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完整的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不再是“三层楼房”,已不再是被海水分割为上下两截的“冰山”。也就是说,三者之间,不是深度层次的关系,而是动力关系(或动力系统)。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他的本能学说作了重大修正.首先,他将分属不同层次的性本能与自我本能合并为生本能.
有生必有死. 于是又创造出一个与生本能相对立的死本能. 生本能与死本能共同构成本我,也就是构成潜意识. 作了如此修正之后,心理结构中的矛盾,就不再是外界与潜意识的对立,而来自潜意识内部生与死之本能的对立了.本能理论的修正,直接导致了人格理论的演进:层次结构演变为动力结构. 本我所包容的生本能与死本能处于永不止息的矛盾运动中,从而构成爱洛斯人格的动力过程.同时,自我和超我的一部分也降入潜意识,分别成为生本能与死本能的代表.


本我的内容. 来自遗传,它与躯体的历程直接接触,从那里接受肉体对心灵的要求,也就是本能.弗洛伊德说,“被压抑的东西也并入本我,并且仅仅作为它的一个部分. 本能从躯体流入本我,并在本我中得到最初的精神表达. 本能为本我提供能量,使其精力不衰,欲望永存……在人格分化的顺序中,本我是源头(当然,众水之源,则是包含在本我之中的“爱洛斯”


人格的流变发展,需要能源,需要动力,能量之源就是本我,就是本我中的爱洛斯,可以说,若没有爱洛斯,人格的生成,既不可能肇始,更不可能发展.源,还有另一种意义上的“双重内涵”:爱洛斯,既是个体人格生成之源,还是整个人类的整体性人格的生成之源


生本能,死本能A爱洛斯,作为爱神,作为爱和生命的象征,与塔纳特斯——死神,死亡的象征——是相对立的.但是,爱洛斯作为爱欲本能,作为个体人格之源,却包含着生本能与死本能的冲突.正是这两种本能的冲突、碰撞、结合、交融……才酿成爱洛斯的永不枯竭的活力.


弗洛伊德后期的人格理论,将维系种族延续的性本能与维系个体生命的自我本能,合并为生本能,与生本能既相悖逆又相交接则是死本能. 生本能与死本能共同构成潜意识或本我,二者之间的“生死”大战,为人格的生成与发展提供动力或能源.大体上说,“死本能的本性是缄默的,生命的喧嚣大部分来自爱的本能.”,死本能则指向外. 随着人格的分化发展,这种指向发生了倒转.就其一般意义而言,生本能表现为生存的、发展的和爱欲的本能力量,它代表着潜伏于人类生命体中的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它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的活力.


死本能则表现为生命发展中的另一种对立的力量,它代表着潜伏于人类生命中的破坏性,攻击性与自毁性. 生本能的目标,在于不断地建立更大的生命存在的统一体,并极力维护这种统一体的亲和、聚合与和谐;与之相反,死本能的目标,在于分解、破坏甚至毁灭这种生命体的亲和.


弗洛伊德指出,死本能的最终目标,是要使生机勃勃的有机体,最后回归于无生命的无机状态. 就后一点而言,死本能从本质上讲也是保存性的:因为两者都致力于重建一种由于生命的出现而遭到破坏的存在状态.


我们应该看出:“死本能”与日常话语中的“死亡”是有区别的. 死亡,是一种形态学的考察与表述,它标示的是生物体在特定时空中必然要走向死亡(即形态之消亡)。死本能,作为人格心理学术语,它指称的对象“不是生物体,而是在生物体中起作用的力.


这种力具有原始性与神秘性.在原始人的意识与思维中,没有“自然死亡”这一观念. 原始人将每一次死都看作是敌人或恶魔产生影响的结果. 这种影响类似于死本能之中所隐含的“起作用的力.”从根本上说,死本能并非要将个体导向死亡,而是导向对现实世界对世俗生存的超越,也就是导向对生与死的超越,进入那种佛学意义的“涅槃”


弗洛伊德自己也承认,他之所以提出生与死之本能,是受到佛教“圆寂”思想的影响. 他将佛学的“涅槃原则”引进人格心理学的本能概念. 在人格生成的心理活动中,有一种占优势的心理倾向:努力使那些因刺激而产生的内部张力减弱,或使保持恒定,或将其排除. 这种对宁静、安详、玄寂、虚无的心理追求,便是死本能之积极意义在人格建构中的表现.涅槃是死与生的永恒性同在。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基本的,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 而本我奉行的原则是避苦趋乐,因而这也是人的本性. 人格的生成与发展,对本我的唯乐原则,可以修正甚至改变,却不可能放弃或取消. 向本我的唯乐原则提出挑战的,是自我的唯实原则和超我的至善原则.正如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唯实原则是从唯乐原则中分化出来,并作为前者的对立面为自我所遵循. 本我的快乐,在心理过程中只能达到幻想式满足,个体人格当然不会对此满意,当她企图在外界现实中获取满足时,便获得并形成了关于“现实环境”的概念. 于是,一条新的原则诞生了,它不再是“唯乐”而是“唯实”,即使这种“唯实”会令人不愉快。


顾名思义,唯实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主体人格对生存条件的适应与服从. 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弗洛伊德的人格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个体的生成,人格的发展,依赖于外界环境,因此,人格结构的特征要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自我通过感觉知觉去了解现实,通过意识活动去理解现实. 不断探索,不断熟悉,并将其作为记忆存储起来,以备使用. 更进一步,自我抑制本我在唯乐原则支配下直接发放运动,而是加进思考过程,制定行动规则,将本我的爱洛斯能量约束起来,按照现实可行性加以管制,待到条件成熟时开闸放水,满足本我的爱洛斯冲动.唯实原则的目的作用,与唯乐原则也是不同的. 唯乐原则的唯一目的是寻求满足而不顾其他;唯实原则却是以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 受唯乐原则的支配,个体人格的本能满足可能不切实际,甚至给个体带来威胁或危亡;受唯实原则的支配,个体人格则从现实出发,在保证个体生存和有利人格发展的前提下去达到满足.


因此,随着人格的发展,唯实原则将会取代唯乐原则支配人的心理活动. 然而,取代不等于废除. 唯实原则并不放弃快乐,而只是策略性地暂缓满足的实现,暂时容忍不愉快的存在,以此作为通向快乐彼岸的漫长而曲折的航程中的过渡性步骤.作为人格元点的爱斯洛冲动,在婴幼时期是通过自身得到满足. 然后,人格的发展离开元点,爱洛斯满足的对象由自身转向外界. 这一转折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唯实原则替代(或者说“修正”)唯乐原则.


不过,唯乐原则依然存在,并时时企图摆脱唯实原则的束缚,以重新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当个体能够部分地摆脱本我的冲动,并通过外部对象(不是幻觉也不是自体)得到满足时,人格构成中的自我,便开始通过认同作用而接受文化规范和准则——这标志着超我的形成和至善原则的确立.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超我,既不遵循唯乐原则也不遵循唯实原则,而是遵循至善原则. 至善原则的确立,把个体人格的发展纳入人类文明的进程,原来作为外部条件而对个体人格发生影响的人类文明的产物,现在被个体内外,变成个体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依然对个体发挥影响.


焦虑这个问题是各种最重要的问题的中心,我们若猜破了这个哑谜,便可明了我们的整个心理生活.“整个心理生活”当然包括人格的建构与流变,因此,焦虑问题也是爱洛斯人格的中心问题.爱洛斯人格的心理流变,并非是畅通无阻,一泻千里,而是暗礁处处,障碍重重. 这障碍就是焦虑.


焦虑,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更是一种人格现象. 尤其是源于本我的焦虑,与爱洛斯密切相关,有时甚至与爱洛斯冲动融为一体,所以它对人格的形成、发展与重铸,有着十分重要的心理学意义. 作为人格之碍,神经性焦虑(即对本我的焦虑)是一种根本性障碍. 于是,我们所说的“洪水猛兽”便有双重的含义:一是指焦虑本身,指自我和超我对本我冲动的心理恐惧;同时,也指这种焦虑对于人格健康的伤害,对于人格流变的破坏性阻滞.


道德焦虑的存在,是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因而也是社会交往正常进行的前提.然而,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道德焦虑毕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在他的人格构成中,一个部分跟另一个部分打架. 本我说:“我想要.”超我说:“我害怕!我们常说的人格分裂,就包括人格构成中本我与超我的冲突


生活真是不易啊A我们曾用“一仆三主”来形容爱洛斯人格的自我、本我、超我与外界的关系. 说得通俗一些,本我代表着尚未驯服的激情,超我代表理想和良心,自我则代表理智和审慎. 自我必须同时服侍三个暴虐的主人,必须尽可能地调解三个主人之间的矛盾,处理好它与三个主人之间的关系. 自我常常感觉到自己从三个方面被包围了,并且受到来自三个方向的压力,遭到三种危险的威胁. 自我的这些感觉,就是“焦虑”;自我所遭受的三种不同的压力和威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种不同的焦虑. 来自本我的压力,构成神经性焦虑;来自超我的压力,构成道德性焦虑;来自外部世界的压力,则构成现实性焦虑. 压力越大,焦虑越重.


本来,自我是从知觉系统的经验而来,因而要再现外部世界的要求. 然而,自我也希望成为本我的忠实的奴仆,希望与本我和睦相处.自我把自己作为一个对象介绍给本我,并将本我的力比多吸引到自己的身上. 自我很重视调解本我与现实的矛盾,它常常用自己的“前意识”的文饰作用来遮掩本我的“潜意识”命令,来掩饰本我与现实的矛盾. 当本我顽固坚持不肯调和时,自我就要用外交手腕卖弄一下虚情假意。


另一方面,自我的一举一动还要受到超我的严密监视.超我坚持它自己的行为准则,决不向自我、本我和外部世界妥协,也不顾来自外部世界和内在本我的双重困难. 如果这些准则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超我就采用以内疚感和负罪感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焦虑来惩罚自我.
可怜的自我,既受本我的驱使,又遭超我的包围,还受现实的拒斥. 它要奋力完成自己的任务,要把里里外外相煎逼的力量加以消解,达成某种协调. 在内外交困的窘况中,自我真是苦不堪言.


生活是不容易的. 人格的生成与流变也是不容易的. 俄底浦斯情结的缠绕,梦的遮蔽心理焦虑的阻滞……形形色色的障碍,曲曲折折的心路,人格的冲突与分裂,似乎要置个体灵魂于恐怖的炼狱,永无解脱之日.…… 人格流变中的各种障碍,究其根源,大多来自本我的冲动,来自本我与自我、本我与超我、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复杂冲突. 因此,无论是哪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其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对付本我. 无论是压抑、投射、固着,还是反向形成、内向投射、退行,对于本我的挑战都是名副其实地“防御”,是被动地消极地防守;唯有升华,才是一种主动地、积极地、以攻为守以退为进的“防御”,是一种最富有建设性的心理防御机制. 严格地说,升华不能叫“防御”,应该叫“进攻” (或者叫“进取”),尽管这种“进攻”或“进取”采取了迂回和转移的方式.




不少的精神分析派批评家,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话语,直接运用于对文学作品的具体分析. 在这些批评家们的发中,文学作品就好比弗洛伊德私人诊所里的“患者”,这些“患者”的“症状”,既是心理学的,又是美学的;既是个性化的,又是普泛性的. 我们来看看这些艺术领域的精神分析学家,是怎样“诊治”他们的“病人”的。

先请您欣赏一首小诗:啊,玫瑰,你病了!在怒号的风暴中,在黑夜中飞翔,那条看不见的虫,发现了你殷红的,快乐之床;他黑暗隐秘的爱,正把你生命损伤。这首威廉.

布莱克的《病玫瑰》,在弗洛伊德学派的批评家们看来,是对人类的爱洛斯本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死本能的形象而细腻的描绘.


云海天山曾经在我帖子中说过这样一段我解释不清楚的话:“ 虽然谈论的问题很沉重, 但不知为什么看起来特别过瘾!!这也是很奇怪的现象!奇迹大姐的世界,是阴沉的。可是,内心却有丰富的美好感受。很多不可思议的矛盾结合在奇迹身上了。。”也许文章中的这句话,就是最好的答案:“这些“患者”的“症状”,既是心理学的,又是美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0#
 楼主| 发表于 11-7-14 15:36: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1-7-15 20:11 编辑

对自己进一步的啰啰嗦嗦拉拉杂杂的剖析:
在我走进自闭症版块的第一篇帖子,也就是我为自己剖析的那一大堆,也许只有我才看得懂的逻辑推理,和在后来的一些帖子中,曾经多次提到呼吸气流和上下行纤维之类的有关气的话题。虽然知识有限,语言表达不很清楚,但是我所推测认定的大方向基本没有错。只是没见过有关这方面的文字资料的证实,和我不会用有关这方面的恰当贴切的词语来解释我所存在的现象。反正闲着没事。我时不时又在百度里转悠,以有关“呼吸”和“气”这方面的文字为线索,在百度里寻找我想要的东西。最终还是找到我想要的,最恰当的,与“呼吸”和“气”字有关的两个气功的述语:“气浮聚于上”和“息息归根”。这人的呼吸的“气浮聚于上”,其体现的效果是一种没有重心,没有着地的悬浮的“虚”;而呼吸的“息息归根”,其体现的效果又是另一种有根基的深沉稳重的“实”。
以下是我从一些相关资料中摘录了一部分气功方面的文字述语:
我们知道,在气功入静状态下,通过意守可以影响内气的运行。意守的部位和方法不同,对人体的内气产生的作用也不同,意守上面的部位,如意守百会(头顶正中)、印堂(两眉中间)时,可引导内气上行,易出现血压上升(在正常人表现为头胀、头晕、头痛),呼吸短浅等现象;而意守下面的部位,如肚脐、会阴(前后阴之间)、涌泉(脚心处)可引导内气下行,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深长等现象。
重心者,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地心引力)产生的合力。此合力的作用点就叫做这个物体的重心。人体的重心不像物体那样恒定在一点上。因为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等生理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人体的体型各异,还经常改变成各种不同的姿势与运动状态。所以人体的重心是随着身体处于生理过程的进行和体态姿势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移动着。根据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端正站立时身体的重心,位于第三骶椎上缘前方约7厘米处,相当于髋关节额状轴的后方高约4~5厘米处。
①气沉丹田,是人在地面上站立或活动时,重心已降到尽可能的低处。我们都知道人体站立时稳固与否,是决定重垂线是否在支撑底面积之内。如在其内时则稳定,如垂点是在支撑底面积的中心最佳位置上,则是最稳固。如靠近边缘时,则有倾斜的危险。移出支撑面积以外,就会倾倒。此既是“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之实意。同样大的支撑底面积,重心愈低,稳定角愈大,则站立得愈稳定,愈容易掌握自已的平衡。当然降低重心的高度,是以有利于运动为原则。
②人体在站立或活动时,如降到适当的低度,则肢体能伸屈得更长,有利于进退舒展。另外,按照力的平行四边形图解法则,人体站立向前推力时与地面形成的角度愈小,其所成的合力愈大。比如:某人靠在不大于其体重的一物体上,只要身体做出一定的倾斜角度,就能推动该物。虽然他本人没有任何从主观上想用力去推。事实上,他自身体重倾斜后所产生的力足以推动该物体。
③重心低,站立稳固,则上体愈能舒松、轻灵、敏捷、运动自如,呼吸也能平稳、均匀、深长。重心低能使精神、思想、情绪达到安舒、集中、平静。才能更好的用意识引导动作。
什么样的“气”才能由意识和形体的改变而移动。太极拳所说的“气沉丹田”之“气”,实际是人体的“重心”。重心就像水平仪中的气泡一样,在摆放端正时,此气泡居于中心……上丹田为“藏神之府”,下丹田为蓄“精”的仓禀。
上虚下实的原则:一般来说,脐为人体的中心,是人体上下的中点。上虚即是指脐以上有空松虚灵之感;而脐以下则应是深沉稳重之态。所谓“气沉丹田”,多指意气下注于下丹田之处。所谓“息息归根”,也指气息归于下丹田。从气一元论的观点看,元气为生命之“根”,有了此“根”基于健康的一切才有了最基本的保障。气息下沉归根,是一种安祥自守的状态,是人类生存质量的根本保证;如气浮聚于上,人的头颈肩背常处于紧张状态,是人处于紧张、应激状态的根源。虚其心,实其腹,还可以预防多种类型的气功偏差。
在一些浅谈睡眠的资料中,还有这样的话:“最关键是要让这个呼吸,比较息息归根。我们说呼吸是小归根,睡眠是大归根。归根是什么意思?睡的时候,就是我们的阳气收藏到根里面去的时候。呼吸尽可能地息息归根,吸到下丹田来。然后自然地能够很安祥自在入睡。”另外,还有一句这样的话:“人静后,听自己的呼吸之声,只感觉一呼一吸往下落,息息归根。”
我所云呼吸有内外者,先求其通而已。通与不通,於何分之?彼未知练拳与初练拳者,其呼吸往往至中部而止,行返回,气浮于上,是谓之呼吸不通。极其弊则血气用事,好勇斗狠,实火气太刚过燥之故也。若呼吸练至下行,直达丹田,久而久之,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火气不至炎上,呼吸可以自然,不至中部而返。如此方谓之内外相通,上下相通,气自和顺,故呼吸能达下部。气本一也,误以为两个,其弊亦与不通等。
所谓“上虚”,是指身体上部(脐以上)轻松虚灵;“下实”,是指身体下部(脐以下)充实有力。练功时不仅姿势的重心要放在脐下,使整个身体稳如泰山,舒适自然。更重要的是意念意守的部位也在中下丹田,没有特殊病情,不意守上丹田,以避免造成上实下虚的情况,导致练功出偏。
我根据自己自身的真实现象,结合这些资料中有关的主要文字述语,不分先后顺序的随意做一下我拉拉杂杂的解释。虽然这里讲的都是些练功的资料,这“上虚下实”也是练功的述语,但是这“身体上部(脐以上)轻松虚灵;身体下部(脐以下)充实有力。”我想一般人大体应该都是这样,只是这虚与实比例的或强或弱,或多或少而已。这人体的“上虚下实”基本是一种自然规律。上“虚”轻松虚灵,下“实”充实有力,这样人才有深沉稳重之态。反之,如果是“上实下虚”那就成异常了,那样人就会头重脚轻。
上面资料中的:“人静后,听自己的呼吸之声,只感觉一呼一吸往下落,息息归根。”这就是说一般人在静态下,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往下落,“息息归根”,(气归于下丹田处。)一般人在睡眠中,也能够做到让呼吸比较息息归根,能够将阳气收藏到根里面去(气下沉于丹田)。本着“上虚下实”的原则,这种“息息归根,将阳气收藏到根里面”,这属于“下实”的表现。“实”是:“息息归根”的深沉稳重之态;是基于健康的一切的最基本的保障;是一种安祥自守的状态;是人类生存质量的根本保证。
我曾经这样理解弗洛伊德的生死本能:“我觉得在一般人身上,这三个我都有不同比例的融合,但是这三者之间融合的比例强弱差别不能太大,求大同存小异,就容易统合。就如任何一个团体,一个组织,没有百分之百和谐,但矛盾分歧不能太大,这样才有利于团结,有利于管理。如果强弱差距过大,就会形成两个不同的极端,组织内部就容易出现分裂。强或弱两个极端都属于异常。”
在这里,我同样可以用理解弗洛伊德生死本能一样,用相同的逻辑来理解这些问题。虽然说的不是同一类话题,但是道理是相通的。上面资料中所说:“通与不通,於何分之?彼未知练拳与初练拳者,其呼吸往往至中部而止,行返回,气浮于上,是谓之呼吸不通。”虽然我对这样的文字不怎么能理解得清楚,虽然他这段话表达的也许是另一层意思,但是我对这“气浮于上,是谓之呼吸不通。”的述语有一种一见如故,一种感同身受。这“气浮聚于上”属于“上虚”范畴,但是这“虚”又虚得太过头了,反到成了一种头重脚轻的“上实下虚”,一种没有重心没有根的“虚”无。我觉得这种过头的“上虚”,就等同弗洛伊德本我缺失(过弱)。(至于这“气浮于上,是谓之呼吸不通”,我后面会做解释。)
只是这后面的“极其弊则血气用事,好勇斗狠,实火气太刚过燥之故也。”这一段,和前面“通与不通”的这一段连在一起,我怎么也搞不清楚它这里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如果单凭我对后面这段文字的直觉理解,它应该属于“虚”的对立面“实”,但这“实”又实得太过头了,成了一种异常。我的认为,这“好勇斗狠”这一段,就等同弗洛伊德那个过强的无法无天的“本我。”
因为这些资料中所要表达的意思目的,也许不是针对解答我想要的这方面问题,但是凭我自己的实际情况的经验直觉,凭我对这些文字的敏感,特别是这后者的“极其弊则血气用事。。。。”这一段,从文字的语气就很明显看得出它是一个极端。只不过气功里着重讲解所要表达的意思目的,不会是我想要的这方面内容,所以他就没有必要象弗洛伊德那样“黑白分明”的注明,能让人一目了然。
“什么样的“气”才能由意识和形体的改变而移动。太极拳所说的“气沉丹田”之“气”,实际是人体的“重心”。”“一呼一吸,叫做一息”:也就是每一次的吸“息”,“息息” 都能归到下丹田根处。这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是能够做到这一呼一吸都归到“重心”根处。但是我的认为在所有个体之间,一样还是有差异,这是一种必然。就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所以不是所有人的呼吸,都会做到“息息归根”。这也和弗洛伊德生死本能一样,没有那么绝对。前面有一句这样的话:“睡的时候,就是我们的阳气收藏到根里面去的时候。”既然有“阳气”,就一定有它的对立面“阴气”。也就是说,这一般人身上,阴气(虚)和阳气(实)之间都有交叉,都有不同比例的融合,呼吸的深深浅浅也各不相同。只要不是绝对的过“阴”(虚)或过“阳”(实)。弗洛伊德的本我的过强或过弱都属于异常,这里的过“阴”或过“阳”同样也属于异常。
有一段这样的文字:“《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篇》将不同阴阳禀赋者归类为阴阳五种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少阴之人和太阴之人。太阳之人阳气最盛阴气不足,依次阳气减少而阴气增加,太阴之人阴气最盛阳气不足。如果再加以细分,每一种人还可以再次分做五种。但一般来说,把握住阴阳五种人就足够用了。”这里面的“太阳之人”和“太阴之人”,就属于弗洛伊德本我的缺失和过强。
“重心者,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地心引力)产生的合力。重心低,站立稳固,则上体愈能舒松、轻灵、敏捷、运动自如,呼吸也能平稳、均匀、深长。重心低能使精神、思想、情绪达到安舒、集中、平静。才能更好的用意识引导动作。”
在我身上,从来就没有感觉到过自己的一呼一吸(息)往下落,从来就没有过“归根”踏实的感觉。而是一种不知不觉的“气浮聚于上”的“虚”。一种失去重心,没有“根”的悬浮;没有整体感、存在感的虚无。而且,在一般站立时到是没怎么去留意,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刻意把眼睛闭上去体验,就会明显感觉到这陌生模糊的物体似的躯体仿佛没有重心的在晃动,仿佛就要栽倒。只有气息下沉归根,人的头颈肩背才能放松,人的生存质量才会有根本保证。“分清虚实,不可过实,过实则迟滞;也不可过虚,过虚则浮飘,无着无落,根基不稳。”
前面资料中说:“如意守百会(头顶正中)、印堂(两眉中间)时,可引导内气上行,易出现血压上升(在正常人表现为头胀、头晕、头痛)”:实际上这就和我以往说过的脑子不能清爽干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沉闷,异常头昏头闷胀现象相似。虽然我不会去“意守百会”,连气功中的这些述语也没听说过,但是这种内气上下行不能自如畅通,不能“息息归根”的“气浮聚于上”的感受我一直都很清楚。这种不能归根的“气浮聚于上”的悬浮,使得脑子一直都不能清爽干净。同时也使得身心上下有一种不连贯的分离,整个肌体一直处于一种不被觉察的,无法放松的状态。即使是在睡眠中或是在很安静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不能归根的“气浮聚于上”的悬浮分离,也是肌体失去指挥,失去动力来源的一盘散沙的懒惰的根源。也是人格解体的基础。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有趣的是,在诸多宗教神秘体验中人格解体症状还被视为一种高境界的标志,气功的高级状态也颇具人格解体的特征。”因为这种不知不觉的“气浮聚于上”的“虚”,和气功内丹功法三阶段中的最高阶段的“意守上丹田”,“炼神还虚”时出现的气息微微,若有若无,轻松愉快,俗念全无,恬淡虚无的“虚”有些类似。因为气功的“意守上丹田”是“气聚百会”,这“气聚百会”和这里的“气浮聚于上”都是在相同的位置,都是在上丹田。上“虚”下“实”,都属于在“虚”的部位。所以反应出的现象也就有些类似。这种“气浮聚于上”的“虚”,也类似佛教中的无我无欲无求。有这样一句话:“如果由佛家解释这种现象,这些患者好像脱离了‘人格’的自我,却又无法认识真正的‘本我’。”   
只是“气聚百会”是气功师通过人为的方式让气“聚”于上丹田,“炼神还虚”时出现的“俗念全无”的“虚”的现象,而这“气浮聚于上”是属于与生俱来的,永远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里的自然现象。气功师的这种现象只是短暂的,只要“收功”不练时,依然会慢慢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而这种由于“气浮聚于上”的过头的“虚”的作用,所出现的类似气功还虚的这种现象是与生命融为一体的。
我在摘录一段:何谓精、气、神
中医的核心概念是精、气、神。这三者可以看做是生命的三个基本组成,或三种表现形式。其中精与神是两极,而气沟通两者。
先讲一讲精的问题。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承受于先天,与生俱来,是父母给的,是生命的起源物质,父精母血,人靠精气才能生存。所以,《灵枢。本脏》篇这样说:“与生俱来,谓之精”。万物化生须从精始,没有精就没有生命。这个精是先天之精,是元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发育成长的过程又不断消耗元精。后天之精,就是呼吸摄取氧气,饮食摄取养料,氧气和养料随血液输到全身,被细胞摄取,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热和能,人们叫他生命能量,是人体生命活动物质基础,也是生命的源泉,这个东西中医叫做真气。我们知道了真气是怎么回事,那末补充后天之精靠什么?靠真气。用后天之精来补充先天之精。
神即神态、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的主宰,也叫元神,西医叫做大脑的本能力量,是主宰一切的,又是内脏功能的集中表现。神的表现就靠全身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生理活动过和产生的能量,也就是真气。这种表现形式就是前面所说的“神气十足”、“神采奕奕”等现象。这里是要说清一个问题:先天之精化育生身。在人未出生之前,它所产生神是什么呢?是一种生长发育的能量和功能,那就是先天之精,可以化育生身。后天之精是呼吸摄取的氧气(阳精),饮食摄取的养料(阴精)。后天之精化气化神。饮地阴以养血,吸天阳以养气,后天之精先化生真气。真气在哪里化生呢?是细胞摄取之后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第一步功是化气,化气之后供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运用,真气输送到哪个脏腑起作用,在脏腑起作用的过程中以产生了精微物质,这个精微物质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连毛发等都有,这个真气就带有各脏腑的性质。练气功“五气朝元”都归肾上,这时候才是真正补充先天之精的东西。非得通过后天之精才能补充先天之精。所以说后天之精是化气化神,先天之精化育生身。真气是人体活动的动力,五脏六腑必须想方设法培补真气。
真气怎样才能通布全身呢?就是依靠人身上如蜘蛛网似的经络。经络是真气运行的通道。经络问题已提出一个世纪了,中外许多人士都在研究,用了很多手段和方法,至今还没有确切的说法和立论。我写真气运法时(李少波)正在从事针灸业务,因此我写这些线索来研究。目前许多书本都提出经络与气功有关系,但都没有说出所以然来。经络运送真气,真气借着经络遍布全身,发挥他的能量作用,来维持人的生理活动。真气运行应该是有动力的,光讲路线不行,那么动力是什么呢?动力就是呼吸运动,光讲呼吸不行,要说呼吸运动。呼吸是机械式的运动,依靠胸胁的胀缩、伸长达成呼吸,就是靠一呼一吸的运动形式推动真气循经运动。   
“中医的核心概念是精、气、神。这三者可以看做是生命的三个基本组成,或三种表现形式。其中精与神是两极,而气沟通两者。”:虽然这里是中医之说,但是道理是相通的。特别是:“其中精与神是两极,而气沟通两者。”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如此的深刻!因为这“气浮聚于上”在“神”的所在部位,不能下行于根处与“精”沟通,精与神两极形成脱节状态,也导致自己活在陌生不真实的“虚”的世界里。
也就是说,我的不知不觉的“气浮聚于上”,呼吸气流浮聚在“藏神之府”的“上虚”之处,不能自如顺畅下沉于丹田归根。也就是说上(极)丹田“藏神之府”,和下(极)丹田蓄“精”的仓禀的根处这两极之间,中间没有顺畅的气息将两极连接沟通,使得两极之间处于一种脱节状态。从这一点上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自己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完整鲜活的整体,身心为什么不整合,人格为什么解体。要有源源不断的“息息归根”的呼吸气流,将上至“藏神之府”,下到蓄“精”的仓禀这两极连接起来,阴气和阳气相融合,这样肌体才平衡,身心才能整合,人才会有根的稳重踏实。
一段资料:内气的实质:(无从考证是非自辨)
谈到内气就要说到经络了,按照中医的理论,内气主要是在经络中运行的。那么经络又是什么呢?经络本身既非神经,亦非血管,它具有“低阻抗”、“高振动音”和“隐性感传”三种生物物理特性,其相应的物质基础是“表皮角质层相对较薄”,“菱形结缔组织束较多”,“神经束与神经末梢数量较多”,“肥大细包也较多”。于是认为:经络是人体的具有立体结构的相对独立的调控系统。
有关经络系统的形成机制,人们从细包的特性中发现经络系统的形成与细包有关。在1939年就有人测出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为:lOmv-lOOmv,相当于107v/m的强电场,如此大的场足以使很多无机材料击穿。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的运输(如离子等跨膜运输)、能量转换(呼吸链中的电子转移传递)和信息传递(动作电位,钙位)等等都是电子转移和离子电流,还有心电,脑电和肌电等生物电在人体中的变化,又会产生磁场,所以在人体中存在着各种电场,磁场和生物电,它们的综合作用就形成了人体的一种场。“场”原来是物理学的范畴。现代物理学把物质的形成归结为两种,即食物与场。可以说每一种食物都同时存在着它的场,两者是共存的。人体的场因与人体状态,包括人的意识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不能将它简单的物理场,而称之为人体生物场。而它们的各种活动的驻波叠加的峰就形成了经络系统。因此经络系统是在生物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经络系统也可以被看作是有特定方向的人体生物场。它的最小生物场即是细胞的电场。
从以上的经络系统的形成和经络的生物物理特性和其物质基础中可以看出,内气的实质是人体的生物场,这种生物场可以调整人体的能量和信息变化。因此内气是存在于每个细胞中的,它的主要运行方向是经络的运行方向,是一种场的能量。从经络的物质基础中可以看出它的神经数量较多,所以内气的运行是可以从神经上反映出来的。反过来人也可以通过对神经的调整而对内气产生作用。而能够对神经进行调整的就是人的意识。也就是说人体可以通过意识调整经络中的神经状态来控制内气的运行而对肌肉进行控制。人体的整体肌肉的统一作用要达到完美的协调和变化是不容易的,而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了,通过对内气的控制,就可以解决控制人体肌肉力量的协调问题。通过内气就可以协调人体肌肉的各种力从而产生各种的劲力。可以看出内气与肌肉力量发生作用的纽带是神经。如下所示。
控制神经一一神经作用产生意识一一内气运行一一全身肌肉之间山量协调变化一一各种动力
以上这段资料我也不怎么看得懂,里面的很多词语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大体看得出讲的是内气是怎么在经络中运行,产生动力的过程。
“内气,前人称之为真气,元气。至今科学尚未证明这种蕴藏在人体内的内气之实质。。。”“内气和外气有何区别?答:内气即真气,是指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外气,是指随呼吸出入之气。如气沉丹田之气,是真气而不是外气;外气是沉不到丹田的。”
内气,前人称之为真气,元气。这里我还是称它为真气。我的认为,这个“真气”就等同于弗洛伊德“本我”中的“本能”。本我中的本能冲动是整个人格系统的能量来源,是整个人格系统的基础。。。肉体是它的能量来源。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本能从躯体流入本我,并在本我中得到最初的精神表达. 本能为本我提供能量,使其精力不衰,欲望永存。这里的真气是人体活动的动力,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这里的真气和本我中的本能是一回事。
“真气怎样才能通布全身呢?就是依靠人身上如蜘蛛网似的经络。经络是真气运行的通道。经络运送真气,真气借着经络遍布全身,发挥他的能量作用,来维持人的生理活动。真气运行应该是有动力的,光讲路线不行,那么动力是什么呢?动力就是呼吸运动,光讲呼吸不行,要说呼吸运动。呼吸是机械式的运动,依靠胸胁的胀缩、伸长达成呼吸,就是靠一呼一吸的运动形式推动真气循经运动。经络是身体各组织间拼凑起来的隧道,《内经》称为经隧,有气则开,无气则闭,用解剖或其它方法都无法找到,人死了经络就不存在。”

接下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1#
 楼主| 发表于 11-7-14 16:03: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1-7-15 19:52 编辑



接上页

“真气怎样才能通布全身呢?”等同于弗洛伊德的本能怎样才能从躯体流入本我。本能的中心是本我,本能构成了全部的心理能,本我是心理能的储藏库。为了形成自我、超我,能量不断从库中汲取。我的认为:这真气就属于本我贮存库中的心理能。这能量不断从库中汲取,这汲取的途径,就是通过这通布全身的“经络隧道”,也就是本能从躯体流入本我的隧道。但是这个汲取就如充电一样,是需要动力的,这个动力就是呼吸运动。

真气运行应该是有动力的,光讲路线不行,那么动力是什么呢:“真气在经隧中运行。是借助于呼吸运动的推动力量,有节律的布达全身。呼吸的作用,不仅是吸收氧气排除二氧化碳,更重要的是利用呼吸运动,推动内呼吸、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推动真气的循经运行,付予机体各组织生命动力,以使各组织器官发生有机的联系,这就是对呼吸运动的全面认识。”

有这样一段话:“无论你现在采用的是什么呼吸,都不用在意;同样也不需要理会呼吸时的胸腹运动。只要你采用顺其自然(就是平常所采用的)的呼吸方法,注意呼气、不管吸气就行,只要你照此做,即使现在不合适的呼吸方式也会逐渐变得变得合适,呼吸逐渐变得顺畅。”:这也就是说这里所说的呼吸运动的呼吸,也是“采用顺其自然(就是平常所采用的)的呼吸方法”,而不是被动的像气功师一样,通过人为的方式做的呼吸运动。所以推动“真气”运行的呼吸,指的也就是平时的自然呼吸。只不过就看你平时的呼吸能不能运动,运动程度的差别

“真气运行强调真气必须在经隧中运行(明代医圣李时珍说:“内景隧道唯反观内视者能明察之”),而真气在经隧运行又必须借助于外呼吸运动的推动力量,有节律地布达全身。真气在体内有序地运行,是有其内在的科学规律的。呼吸是一种机械式运动,当吸气时,胸肋向外向上,横膈膜下降,这时胸腔扩大,腹腔相对缩小,小腹受压。胸腔和腹腔的这种张缩运动,把内在的真气鼓荡、流动起来。当呼气时,两肋向内向下合,横膈膜上升,胸腔缩小,腹腔相对扩大,因而胸腔真气受到压力,即沿任脉下行入小腹(丹田),形成“心肾相交”之状态。这是真气运行非常重要的环节,为真气在体内循经科学有序的运行指明了方向。”

这人的上至顶部的藏“神”之府,下至根处的蓄“精”的仓禀,这气贯两极的一呼一吸,胸腔和腹腔的一张一缩,把内在的真气鼓荡、流动起来。我把这种情况比喻为过去的,木制的类似鼓风机似的,一推一拉能吹气的,名叫“双动式活塞风箱”,能够驱使空气或液体产生连续气流或液流的泵,能持续不断的鼓风。有关风箱,还有这样一句歇后语:“耗子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风箱的前后两个舌头,往外拉时,猫头的风力使前舌头自然闭上;往后推时,风力又把后舌头闭上。拉的时候,风箱的前后舌头很有规律的节奏。如同人的呼吸。这风箱的一拉把外面的空气吸进来,这一推里面的气流受压力的作用形成鼓火的动力。

假设这风箱有什么故障,往外拉时能拉到顶端,这一推却推不到底部,只能推到中途或多少。就这样一推一拉,空气“浮聚”在那么一点点距离的空间里往往返返。象种情况,风箱的鼓风效果肯定很差,达不到把火吹燃的效果。这呼吸的“气浮聚于上”,也类似这种情况。这一吸能至头顶的藏“神”之府,这一呼却不能归到根处,只能停留在身体上部(脐以上)上虚之处,也就是“气浮聚于上”。这样的呼吸显然不能算是运动。不是运动的呼吸胸腔和腹腔的张缩功能肯定差,也就不能将内在的真气鼓荡而流动起来。没有呼吸动力的推动,真气在经络中的运行就成了问题。

真气是人体活动的动力。没有呼吸运动产生的动力推动真气在经络中运行(本能不能从躯体流入本我),人体就会失去动力来源。没有呼吸运动的活力将整个人体的贯穿,人就会处于一种没有活力动力的脱节分离的瘫痪状态。这就是本我缺失没有动力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不是本我的过错,而是错在没有动力来源。

我以往的帖子有这样一段话:“正因为这里出现异常,导致某些神经转递信息功能受限,使得整个身心不能平衡和蔼。因为这里是脑子和全身各部位连接的主要道口。这里如果出现异常,脑子和其它各部位连接功能就会受到限制,形成一种脑子和其它部位分离脱节状态,所以就出现自己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完整的鲜活的整体的现象。”

这个“脑子和全身各部位的连接”,就是“息息归根”的呼吸气流连接。就是靠这一呼一吸的上至“藏神之府”,下到“藏精之所”的轻松自如的息息都能归到根处的呼吸气流连接。就是精(藏精之所)与神(藏神之府)是两极,而气沟通这两者之间的连接。大脑是支配人的一切活动的最高统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只有这个连接通了,人的头颈肩背才能放松,“虚”和“实”接轨,虚实融合共存,最高统帅才能发挥它的积极有效作用,人的生存质量才会有根本保证。否则,这个最高统帅也只能是有职而不能施权的“光杆司令”;只能象是被捆绑着手脚而失去自由的灵魂;只能游离在虚拟的世界;只能是失去灵魂似的无所事事。

“上虚下实”。“所谓“上虚”,是指身体上部(脐以上)轻松虚灵;“下实”,是指身体下部(脐以下)充实有力。”这也就是说身体上部脐以上为“虚”的部位,这呼吸的“气浮聚于上”的“虚”,这精(实)与神(虚)两极之间没有“息息归根”的呼吸气流连接。也正是这一屏之隔的虚与实的距离,可以是远隔千山万水。把世界以“虚”与“实”分隔;也正是这个距离,使得一切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也正是这个距离,使得刚刚才经历过的事,瞬间就仿佛发生在遥远的从前;也正是这个距离,丧失了“亲和力”,也就丧失了人与人之间信息沟通的能力,丧失了情感交流的能力,也失去了亲情、友情、爱情;也正是这个“距离”,让一切变得陌生,包括自己;也正是这个没有活力气息的“远”,使得一切变得枯燥、荒凉、死寂;也是这个没有活力气息的“远”,使得自己丧失了对自身的真实、完整、活力之感;也正是这无形的一屏之隔,却成了捅不破的“茧”。


“精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是物质活动的一种功能,也就是人体生命的动力。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承受于先天,与生俱来,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就是呼吸摄取氧气,饮食摄取养料,氧气和养料随血液输到全身,被细胞摄取,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热和能,人们叫他生命能量,是人体生命活动物质基础,也是生命的源泉,这个东西中医叫做真气。”

有这样一段话:“人体跟玩具、汽车一样,必须有电才能活动,我们的呼吸器官从鼻子开始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管道连通到我们体内,而流经这条管道的空气,其中就包含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及“电能”。这条管道进入我们的身体越深,它的“充电”效果就越好;这条管道进入身体越浅,则“充电”效果越差。万一这条管道断了,人体就跟没有电的玩具、汽车一样,再也动弹不得。”

我们的呼吸就是在为人体“充电”。我觉得应该是 呼吸越深长,“充电”效果就越好,呼吸越短浅,“充电”效果就越差。如果是气息不能“归根”的“气浮聚于上”,真气的运行就失去了动力。“呼吸必须“其气在下”,深入人体下半身,能量才能灌溉全身。”气是身体的能量源,气形成“流”就会产生动力,活力。这人的一呼一吸,能够轻松自如的上至上丹田(百会),下至下丹田(气海),畅通无阻的呼吸气流,从上到下往往返返的贯穿,凝聚成一股生命的动力,把一个人连为一个鲜活的整体。
对“气浮聚于上,是谓之呼吸不通”做一下解释

以下是我在百度里零碎的摘录了几段有关流体力学的相关资料:

在一篇名为“人鼻气流动力学研究实验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资料中摘录了这么一段:“呼吸是鼻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鼻腔-鼻窦气流动力学研究是鼻生理学研究的难点之一。鼻腔气流的经典概念认为,经过鼻腔的气流可以分为两股气流,即层流和紊流。层流从鼻内孔朝后上方向弧形(抛物线形)流向后鼻孔再散开,为鼻腔气流的大部分。紊流形成于鼻内孔的后方,是呈漩涡状而又不规则的气流。层流和紊流通常同时存在,但在缓慢呼吸时则只有层流。”

层流和紊流流速分布有何不同?

紊流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术语, 是指流体从一种稳定状态向另一种稳定状态变化过程中的一种无序状态。具体是指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的惯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各质点不规则地流动。
   
紊流一般相对“层流”而言。一般用雷诺数判定。雷诺数小,意味着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的粘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各质点平行于管路内壁有规则地流动,呈层流流动状态。雷诺数大,意味着惯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呈紊流流动状态,一般管道雷诺数Re<2000为层流状态,Re>4000为紊流状态,Re=2000~4000为过渡状态。在不同的流动状态下,流体的运动规律.流速的分布等都是不同的,因而管道内流体的平均流速与最大流速的比值也是不同的。因此雷诺数的大小决定了粘性流体的流动特性。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其质点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平滑直线运动。此种流动称为层流或滞流,亦有称为直线流动的。流体的流速在管中心处最大,其近壁处最小。管内流体的平均流速与最大流速之比等于0.5,根据雷诺实验,当雷诺准数Re<2100时,流体的流动状态为层流。

粘性流体的层状运动。在这种流动中,流体微团的轨迹没有明显的不规则脉动。相邻流体层间只有分子热运动造成的动量交换。常见的层流有毛细管或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轴承润滑膜中的流动、绕流物体表面边界层中的流动等。层流只出现在雷诺数Re(Re=ρUL/μ)较小的情况中,即流体密度ρ、特征速度U和物体特征长度L都很小,或流体粘度μ很大的情况中。当Re超过某一临界雷诺数Recr时,层流因受扰动开始向不规则的湍流过渡,同时运动阻力急剧增大。临界雷诺数主要取决于流动形式。对于圆管,

Recr≈2000,这里特征速度是圆管横截面上的平均速度,特征长度是圆管内径。层流远比湍流简单,其流动方程大多有精确解、近似解和数值解。层流一般比湍流的摩擦阻力小,因而在飞行器或船舶设计中,应尽量使边界层流动保持层流状态。

也就是说是层流还是紊流与不由速度决定,而由雷诺数决定

层流(流线型流):流线呈平行状态的流动。流体质点在流动方向上分层流动,各层互不干扰和渗混。特点:流速很小 粘度很大

湍流:流体流动时,各质点在不同方向上作复杂的无规则运动,互相干扰地向前运动。

湍流脉动:在总的向前运动过程中,流体微团具有各个方向的脉动。在湍流流场空间中的任一点上,流体质点的运动速度在方向和大小上均随时间而变。

管内湍流中的区域特征:流体“层”与“层”之间粘性摩擦阻力小(可忽略),相对速度很小;湍流中的流动阻力(及动量交换)主要由流体微团的无规则迁移,脉动引起。
流动阻力的分类

沿程阻力(摩擦阻力)一沿流动路程上由于各种流体层之间的内摩擦而产生的流动阻力。层流状态下,沿程阻力完全由粘性摩擦产生。湍流状态下,沿程阻力的一小部分由边界层内的粘性摩擦产生,主要还是由流体微团的迁移和脉动造成。

局部阻力一流体在流动中因遇到局部障碍而产生的阻力。所谓基本障碍,包括流道发生的弯曲,流道截面扩大或缩小,流体通道中设置各种各样的物件如阀门等。

湍流运动的实质是非稳定性流动。任点的瞬时速度(及压力)随机变化。但是,在这种变化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围绕“平均质”上下波动。

首先我把以往一些与这有关联的帖子再重复贴上来,看看和现在才知道的“气浮聚于上,是谓之呼吸不通”,和“息息归根”的述语,和呼吸的“紊流”模式之间有多少联系:

我曾经这样说过:“由于先天因素的造就,脑子和其它部位链接功能的失调,使得整个身心处于一种安静的软绵绵的倦态。没有活力也没有动力。肌体处于一种低下,松懈。因为这里是脑子和全身各部位连接的主要道口。这里如果出现异常,脑子和其它各部位连接功能就会受到限制,形成一种脑子和其它部位分离脱节状态,所以就出现自己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整体的现象。还带点流水不腐户枢不蠢的味道。因为这里如果没有出现异常,气流神经流就会象涓涓溪流,亲切柔和自如平静地流过每一个该去的地方。这样人一定会头脑清新,既充满活力又不粗野,心情舒展自如。这里如果出现异常,就象溪流被堵成为一坛死水,多少还有些污渍沉淀,只有一点点小水从底下浸过。(也许这就是异常头昏、苦闷、没有生机、没有气息原因)”。

我曾经这样说过:“我连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都没有,总是感觉太苦闷,感觉一切枯燥乏味。那时候的苦闷,有时还带有一种无法释放的,比较严重的异常头昏头胀闷现象。这种异常头昏头胀闷是没有理由原因的。我自己很清楚,这和与生俱来有关,是所谓的一脉不和周身不适的体现。苦闷的原因也就是关键的地方不能吐故纳新。就如房间空气不能对流一个道理。如果空气能够自如,对流,畅通,新鲜空气流进来,把陈旧的换走。这样房间就会保持清爽舒畅。否则房间里就会沉闷。有些时候在特别苦闷时,因为自己有些受不了,我总是会想些法子尝试着,看看这个“闷”到底是“活”的,还是“死”的,有没有挪动的余地。当我尝试着从脑子内部把这些引起苦闷的东西试着往下压,在下面的有关部位做一下人为的调整时,会收到一丝丝短暂的效果。只要顺其自然不管它,它照样继续苦闷,继续头昏。如果是病理性头昏,人为的调整一定不会有作用。这也就是说,这苦闷头昏是受某些方面的影响造成的。有些时候,发现自己在特别苦闷时说上几句梢微带点愉快的话语,或和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唱唱歌,苦闷就会减轻或消失。或对某些方面产生一些兴趣时,苦闷感也会消失。有些时候,出现比沉闷更深一层的异常头昏头胀难受时,就会明显发现我头昏头胀现象与呼吸之间的气流有关系。我也刻意在自己内在做各方面尝试着调整,也人为的试着想调整一下呼吸,看能不能对头昏有些减轻,但难度太大,严重到这种程度就没有调整的余地。这个时候,就不是像沉闷一样唱唱歌说说话,沉闷就会减轻或消失那么简单。没有办法,只有顺其自然任其它慢慢熬。”

我曾经这样说过:“毛泽东时代歌儿多,一首颂歌万人和。曾经的六十年代,是歌的年代,到处是歌的海洋。只有融入在这歌的海洋里我才没有苦闷,因为那些引起闷的不畅通因素随着歌声飞走了,释放了。。。”

我曾经这样说过:“导致这一系列负面结果的惟一原因:由于自身某关键之处存在先天实质性障碍因素,造成大脑和其它各部位连接功能的异常,才会出现自己对自身感知的异常。也就是自身先天实质性障碍因素,导致这人体内气上下行不协调,同时也影响着感觉神经传导通路受限,无形中形成一种不容易被觉察的脱节状态,身体必然就有一种分离感,没有动力感,一种隐隐约约瘫痪状态。这也是我早期比较严重的懒惰现象,和后来的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完整鲜活的整体,和没有活力动力的原因,这三者完全是一回事。也正是这些因素的作用,使自己处于一种类似气功师练到高级阶段意守上丹田时出现的那些“虚”的现象。”

我曾经这样说过:“这种内气上下行不协调,和上下行神经传导通路受限,使得自己的整个身心,神经,一直处于一种不容易被觉察的紧张状态。在无论是来自自己还是来自外界的刺激下,久而久之,(我没有这方面知识,也不知该怎么解释,只有按自己的感受,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大脑中不知是什么形成一种高度聚集,一种没有空间的紧凑感,使得整个身心形成一种向上提升的实体现象。我早期的大脑沉闷和灰朦朦的世界,和后来的世界一片漆黑,脑子中再也找不到外界的图像轮廓也就是这些原因。”

我曾经这样说过:“我觉得我的大脑就如一间与世隔绝封闭的屋子,所有异常的噪音都在里面震动混浊不清,包括自己在内也和这些杂乱的噪音融为一体,让自己感到一种复杂混浊的难受。我也清楚,如果内气上下行协调,上下行神经传导舒畅自如,各路通道自然会畅通自如。那些噪音的进进出出也就会有秩序迅速传导开,脑子对声音的感受自然就会清晰而有条理,脑子也会干净利落。”

我曾经这样说过:“困绕我几十年的眼震的原因,也同样是内气上下行不协调,和上下行神经传导不畅通自如有关。因为这种内气上下行不协调使得身心无法放松的所谓“意守”上丹田的现象,和上下行神经传导不协调的上紧下松,这两者都有一种不容易被觉察的使身心向上提升的似乎“引体向上”的现象,这些同时也会引响到视神经正常规律的活动。”

从我以往的这些帖子中就可以看出,这“气浮聚于上,是谓之呼吸不通”和呼吸的“紊流”模式在文字中的体现。气浮聚于上的原因,是呼吸不畅通。呼吸不畅通的原因是呼吸的“紊流”模式造成的。造成呼吸的“紊流”模式的原因就是我一直认为的“实体性障碍。”

“鼻腔气流的经典概念认为,经过鼻腔的气流可以分为两股气流,即层流和紊流。层流从鼻内孔朝后上方向弧形(抛物线形)流向后鼻孔再散开,为鼻腔气流的大部分。紊流形成于鼻内孔的后方,是呈漩涡状而又不规则的气流。层流和紊流通常同时存在,但在缓慢呼吸时则只有层流。”

经过鼻腔的气流可以分为两股气流,即层流和紊流。紊流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术语, 是指流体从一种稳定状态向另一种稳定状态变化过程中的一种无序状态。具体是指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的惯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各质点不规则地流动。

什么是层流(流线型流):流线呈平行状态的流动。流体质点在流动方向上分层流动,各层互不干扰和渗混。什么是湍流(紊流):流体流动时,各质点在不同方向上作复杂的无规则运动,互相干扰地向前运动。紊流一般相对“层流”而言。

我凭借自身具体现象,对“层流”和“紊流”的理解。其实,就凭借有个叫“有条不紊”的词,大体就可以理解“层流”和“紊流”的意思。“条”:条理,秩序。“紊流”,也称“湍流”。“紊”:扰乱、杂乱、秩序紊乱等。

我把它比喻为一道清流。如果这道清流沿流动路程上没有什么阻碍,干扰,清流就会有秩序的平静而安祥的向前流动,这就是简单的(有条不紊)的“层流”。如果这道清流沿流动路程上有什么阻碍,比如流水中有大石块或什么的阻碍,堵塞,水势就会变形,就会出现冲击、旋涡、水流急溅、急流等现象,这些都是复杂的“紊流”的表现。“紊流”程度的强与弱,要看阻碍堵塞程度的大与小,这是我对“紊流”的理解。

了解了什么是层流和紊流后,才好对自己呼吸现象作定论。凭借这一见如故感同身受的理解,我的呼吸属于紊流。虽然在“人鼻气流动力学研究。。。”资料中说层流和紊流通常同时存在,而且还说在缓慢呼吸时则只有层流。但是我的认为,这是对一般大多数人而言。因为即使是缓慢呼吸,也要能够做到肌体放松,呼吸平静匀称,才有出现层流的可能。

我觉得如果是呼吸“气浮聚于上”,那就只有紊流而没有层流,即使在缓慢呼吸时也是如此,这是先天的造就。一般人也一样存在有紊流现象,但是我的认为,那是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反正是有原因引起的。一般人是以层流为主,紊流只是暂时现象。而呼吸“气浮聚于上”者,是以紊流为主,或者说单纯的只有紊流的存在。一个是因果关系的影响,一个是先天的造就。所以,一般人不管“紊流”程度有多强,基础是不变的。

这呼吸的“气浮聚于上”的原因,也是呼吸气流(清流)的沿流动路程上有阻碍,堵塞(先天实体性障碍),使气流不能畅通的上下贯穿,而形成一种漏斗的形势,上面成漩涡状态,也就是气流的浮聚,这就是呼吸不通的原因。假设没有这道障碍,气流的流动路程中没有阻力,它就会畅通自如(层流),平静而安祥的流动。

我的认为,不管是呼吸的“层流”和“紊流”;还是“上虚下实”的“虚”与“实”;还是五行中的“阴”与“阳”;还是弗洛伊德的“本我”的“弱”与“强”,都是相通的,都是一样的道理,相互之间都要有不同比例的融合,不能单纯的两极,这样人的生存质量才会有根本保证。

资料中的一段话做总结:

所谓“息息归根”,也指气息归于下丹田。从气一元论的观点看,元气为生命之“根”,有了此“根”基于健康的一切才有了最基本的保障。气息下沉归根,是一种安祥自守的状态,是人类生存质量的根本保证;如气浮聚于上,人的头颈肩背常处于紧张状态,是人处于紧张、应激状态的根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2#
发表于 11-7-14 18:32:12 | 只看该作者
奇迹:你从其他网站拷贝文字时,可以先把拷贝的文字粘贴到Notepad里,不知道你的计算机上Notepad叫什么中文名字,就是小笔记本的意思,是个文字编辑器。当你粘贴到Notepad里以后,这些文字原来的格式就会被除去,然后你再拷贝这些文字,把它们粘贴到你的帖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格式就没有了,然后你可以按你的需要加上自己的格式,比如字体大小和加粗或加颜色等等。你可以问问你的女儿,让她给你把Notepad找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3#
 楼主| 发表于 11-7-15 15:30: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黑眼睛。我用的是笔记本电脑,中文名字叫“惠普”。我也不知道什么编辑器。女儿工作也比较忙,我不想麻烦她。管它,就将就这样吧!反正也看得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
发表于 11-7-15 17:57:48 | 只看该作者
奇迹:我问了忠版,Notepad在你的电脑里叫“记事本”,是一个文字编辑软件,和Word类似,但是要简单得多。要找到这个软件,你可以点击左下角的“开始”,在出现的菜单的底部点击“程序”,然后在长长的程序单里找到一个叫“附件”的文件夹,点开,你就可以看到一个叫“记事本”的文件,点击一下就可以把它打开,这时你就可以把你从其他网站拷贝的文字粘贴进去,这些文字的格式就都被除去了,剩下最基本的文字,然后你再把这些文字拷贝然后粘贴到你的帖子里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楼主| 发表于 11-7-15 19:23: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黑眼睛耐心细致的解答,我找到了。我试一下看能不能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6#
 楼主| 发表于 11-7-20 09:50:11 | 只看该作者
从今天算起,无声无息的自己,再过两年即将迎来这人生的古稀!!

以下再摘录几句话,字字句句都是真理:

一个人,只要有那么一点儿主体性,他也可能是重要的,一件事情也可能很有意义。

一个人如果还不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

心理和身体是统一的整体,二者联系平衡,才能称得上是健康状态,心身联系失调,就失去了健康。

一个人也许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个真实的、活生生的、完整的、在时间上连续的人。作为这样一个人,他可以切身进入世界,与他人相处。世界和他人在他的经验中也同样真实、生动、完整和连续。

这样一个基本上有着存在性安全感的人,他对自己和他人的现实性和统一性,具有根本上是稳定的感觉,他会带着这种感觉遭遇到生活中一切事件。

与世界的自发的、自然的、创造性的关系,是一种摆脱了焦虑之束缚的关系。一旦缺乏这种关系,个体的“内自我”就会产生一种全面的内在贫乏感;到最后,个体会感到自己的内在生活中充满了空虚、死寂、冷漠、枯燥、无能、荒凉、无意义等等。例如,个体会强烈地感觉到想象力和情感生活的枯竭。

是:体内装满了高压的炽热空气,此外别无他物,由此产生了他那种膨胀欲裂的感觉。精神分裂性个体经常用这样一些术语谈论自己;而同样这些术语,我们则在现象学的意义上合理地用于谈论自我所感觉到的虚空——自我感到:它自己即是虚空。

如果上述患者谈到他自己的空虚、无意义、冷漠、荒凉、枯燥等等,是与丰富、有意义、温暖、友谊相比照而言的;如果他还相信,在这广大的世界上仍存在着这些美好的东西(当然,在患者身上,这种信念通常发展和表现为一种理想化的幻想,与任何直接的经验相比较,便能看出是不正确的)——那么,在患者身上,就可能产生不同情感的剧烈冲突。本来,他感觉到剧烈的渴望,希望得到他人拥有而自己却无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7#
发表于 11-7-20 17:07:01 | 只看该作者
492# 奇迹

奇迹大姐,在电脑任务栏的开始--程序--附件里找“记事本”,可能是黑眼睛说的那个。再大的文件还可以用附件里的“写字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8#
发表于 11-7-20 18:25:14 | 只看该作者
宁静说的“写字板”是不是Wordpad?我以前没用过,刚才专门用了一下,很好用,以后我也不用记事本了,改用写字板。谢谢宁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发表于 11-7-20 18:40:15 | 只看该作者
从今天算起,无声无息的自己,再过两年即将迎来这人生的古稀!!
奇迹 发表于 11-7-20 01:50


奇迹今天生日?祝生日快乐!

奇迹摘录的文字对我也很有启发,我觉得我儿子就是缺乏存在性安全感,所以安全感对他来说是第一重要的,他只有在感到安全的前提下会慢慢成长,当他感到不安全时他就停止成长,甚至倒退。

某些专家们会说,他不能总是在温室里长呀,他要经风雨见世面呀。不错,但是现在还不行,而且以后他也需要很多包容,因为他这颗植物就是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0#
 楼主| 发表于 11-7-21 10:53: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宁静的推荐,我也找到了,原先我还以为你说的是手写板。就如黑眼睛说,比记事本还好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03: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