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奇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感悟

[复制链接]
751#
 楼主| 发表于 14-6-4 18:04: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黑眼睛,你说得很对。


以下再转载一篇文章:《信​仰​_​冲​突​_​和​谐​_​论​从​一​元​思​维​到​多​元​思​维​的​转​变》

信仰 冲突 和谐 论从一元思维到多元思维的转变

申永贞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北京102401)

摘要:以思维的对象为分类依据,思维可以分为一元思维、二元思维和多元思维。一元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起始阶段,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服从、信仰和崇拜;二元思维是人类主观能动性不断发展和膨胀阶段,它的典型特征是对立、冲突、矛盾和斗争;多元思维是在反思二元思维后期阶段所带来的人类发展的困境基础上而产生的注重多元和谐发展的阶段,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交流性、兼容性、有机性、差异性、多样性、共生性和互补性。人类从一元思维到多元思维的转变,使得人类社会行为经历了从信仰状态进入冲突状态又到今天人们追求和谐共生状态的改变。

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思维活动程序和模式,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形成的,它标志着特定阶段上人们理性认识的方向和趋势,体现着人们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的总思路。当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重点从史学的角度出发,以思维的活动对象的发展演变为理论依据,把人的思维方式的发展历程分为一元思维、二元思维和多元思维三个发展阶段。这种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是在科技的发展和人的认识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也直接影响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政策、路线、方针的制定、执行和实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这三种思维方式的特点进行全面地分析和理解,把握它们的实质,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构建和谐社会。

一、一元思维

信仰与崇拜  

一元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起始阶段,也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古代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人们在强大的自然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由度受到很大的限制。在人们的主观意识里就会产生一种超现实的力量,这种绝对的力量或者被叫做神,或者被叫做上帝或天,人们只有绝对地服从于它,才能获得生存。由此,人们的主观意识里就慢慢地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就是人们必须绝对地服从和依附于这种超自然的力量,信仰或崇拜这种力,只有这样才能生存。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一元的、单向的、直线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绝对地信仰和崇拜、不加以思考而绝对认同和服从的思维方式。

这种一元思维方式的特征表现为:信赖性、服从性、依赖性。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阶段,一元思维占了绝对支配性地位。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人们相信 天是主宰万物的绝对权威,所以,在政治上提出了君权神授、 以德配天的主张,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并没有像西方一样塑造一个万能的上帝,但我们却在随后的社会里塑造了君主这一绝对的权威,并在汉朝被董仲舒神化为天的旨意。长期以来,中国人并不信仰鬼神和上帝,但我 们却崇拜权力,认为权力是要绝对地服从的。在西方的古希腊时代,人被看作城邦的动物,强调人要无条件地服从于它。到中世纪,这种一元思维发展到鼎盛时期,塑造了一个万能的上帝。总之,这种思维方式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建立了一个高度的中央集权国家,塑造了一个君主或上帝统治下的世界。在经济结构上强调建立统一的单一经济结构。在个人与国家的制度和法律关系上强调个人对集体和国家或上帝绝对地服从,忽视人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历史发展观方面强调机械历史决定论。在个人发展方面,强调宿命论,忽视个人的自主、自由发展。在文化上,表现为强调某种单一文化的绝对主导和支配作用,否定其他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在古代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是昙花一现,秦朝的秦始皇焚书坑儒,独尊法家文化,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元、明的存天理,灭人欲,都证明了一元思维对文化的影响。在政治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奴隶对奴隶主、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更是一元思维的表现。在经济结构上,虽然有了畜牧业和农业以及商业的分工,但它的臣民都认为自己的经济结构是最进步的、是不可动摇的,在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过程中,私有制一直是占主导的所有制结构。当然,一元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如今的社会中照样存在,只不过,它已不再占主导和支配性地位。例如小的时候,我们对父母的崇拜,上学后对老师的崇拜,青年时期对某些名人的崇拜,老年的时候我们崇拜自己的观点。可见一元思维始终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而这种元的对象或者是很现实和具体到某个人或某一类人,或者是某人的抽象的理论观点和人生态度,或者是自己的某种理想和追求。不管它属于何类对象,都具有对此百分之百的信赖,认为它是天经地义的事,从不去怀疑它的正确性,而且无条件地服从于它,相信它是真、善、美的化身,它是人世间绝对的真理,是未来事物发展的方向,甚至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去维护它的存在。

当然,我们要正确地看待一元思维的作用和价值。一元思维是人们认识能力受有限性制约的产物,是人类思维过渡到二元思维和多元思维的基础阶段,也是必经阶段。虽然从个人的发展方面看,它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人类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而陷入了完全的服从和依赖的困境,这样毫无疑问就会限制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限制人的思维的自由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使人类的活动空间和思想空间局限于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之内,形成了孤芳自赏、盲目自大、对外封闭的文化特质,形成了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性格,一种对内盲信盲从、对外敌对排斥的心理态势。但是,一元思维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是依靠知来指导的,而一切认识的发展和提高是建立在价值判断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之间具有价值关系,即人们只有认为认识的对象有价值、是真理才促进人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提高。一元思维对认识对象具有很大的信赖性,认为它是人世间的真理,所以就会不断地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获取相关的知识,并且以极大的热情和干劲投入社会实践中去。正如斯宾塞把人的生命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崇拜、抽象和实证一样,他认为崇拜阶段是人类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批判和创新的基础阶段。

二、二元思维

矛盾与冲突  

二元思维是在一元思维的基础上,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发展过渡而来的。随着人类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掌握了一定的自然规律,在遵循自然规律进行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满足了人的各种需要、提高了人的实践能力和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和自信。人们渐渐由原先的绝对服从和期求采用压抑自己的各种欲望而依赖别物或人而获得生存的阶段转变到依靠自己或人类本身具有的创造性去积极主动地克服各种阻碍而获得解放、满足人的各种要求和需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二元思维时代的到来。所谓的 二元是指我们在原来所信赖的 元的基础上又产生一个对自己或人类本身能力绝对信任的 元。产生这个元的目的是要冲破原有的异己力量的限制,实现人类或个人的解放。二元思维发展到后期就会走向极端,表现为主体客体二元分立对峙,以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出发,把自我视为主体,自我之外的一切存在都视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所以二元思维的时代是二元相互冲突和不断斗争的时代,是自由解放和阻碍斗争的时代。

二元思维的典型特征是对立、矛盾、斗争。而矛盾斗争的双方集中体现为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斗争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斗争。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斗争层面上,主要表现为把他人和社会仅当作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当作与自己平等的具有意识能力和人格潜力的主体,从而以一种自居的形态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和观念,来满足个体利益。被压迫阶级和统治阶级的斗争,各种不同政治结构形式和体制之间的斗争,各种信仰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斗争,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和斗争,各种经济模式和制度的冲突和斗争多是这种思维方式在现实中的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世界万物。二就是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可见,对立是产生世界万物的根据。老子虽然提出了矛盾的思想理论,但他并不主张积极地进取和对立面作斗争,而是处于阴的忍让、退缩地位,相信一种人类所无法逾越的力量道在控制着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发展。因此,老子的思想属于一元思维模式。孟子虽然看到人民在和统治阶级的矛盾斗争中的巨大力量,提出仁政思想,但目的仍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只有到了明清之际,黄宗羲破天荒地提出变 一家之法为天下之法的口号,太平天国提出平等思想,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才是冲破君主专制思想的体现。在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矛盾和激烈的冲突,人们由开始的惧怕、敬畏自然到不断利用人类所掌握的科技手段肆无忌惮地征服自然,但自然也在默默地摧毁人类的文明成果。在中国,古代人由夏、商的畏惧天经过西周的以德配天,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发展到刘禹锡的人能胜天以及文化大革命提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既体现人类冲破阻碍获得解放的过程,也体现了一元思维向二元思维的转变,更预示着二元思维发展到极端而最终走向瓦解向多元思维转变的趋势。二元思维用矛盾解释一切现象,承认在自我之外还有一个异己的力量在阻碍限制着人的自由和各种欲望的满足,他们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就是从这种阶级压迫和自然界的控制中解放出来,所以批判、叛逆、反抗、斗争、征服、解放、自由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人们把整个世界简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己,一部分是异己的力量,而且认为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你不站在我的立场上就是自己的敌人,和我不同就是和我作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是你屈服于我就是我屈服于你,我得不到的东西一旦落入你的手里就会阻碍自己,所以就要破坏掉,甚至认为凡是和自己对立的矛盾的一方的所有东西都是坏的,凡是参与和服务于曾和自己对立一方的人物也要格杀勿论,财物也要毁烧已尽。冷战时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以及认为计划经济是专属于社会主义的而市场经济是专属于资本主义的东西都是这种思想模式下的产物。

二元思维的存在也有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从二元思维的发生发展历程来看,它是由冲破阻碍获得解放阶段到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阶段。在前一个阶段,它主要表现为克服了一元思维的弊端,从单纯的信赖、依赖到相信人类以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地争取人的自由和权利,同阻碍自己发展的专制制度和自然界作斗争,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二元思维发展到第二阶段,就陷入了个人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在人格特性方面表现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极端歧视其他种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风俗习惯,在政治上大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大国沙文主义,企图把自己的意志、制度、体制强加于其他国家,对他国进行分化瓦解。在文化、信仰方面,极力推行自己的文化信仰而排斥其他文化和宗教信仰,在经济上,极力推行自己的经济模式,而敌视其他经济模式。在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由于过度地对自然进行征服和掠夺,已经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二元思维模式走到尽头,最终被多元思维模式所取代。

三、多元思维

和谐与共生

二元思维的后期阶段带来的人类发展的困境,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物种濒危、人性异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侵略与对抗、冷战、冲突和战争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世界万物之间的关系。人类逐步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整个世界是由复杂的系统构成的,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理论界,系统论、超循环理论、结构耗散理论以及协同论等学科的出现和兴起是推动这次思维变革的主要理论先导。∀从混沌到有序#的作者、诺贝尔奖得主普里高津(IlyaPrigogine)指出: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法,应当超越牛顿思维的束缚,实现 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人们应当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世界之中,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的一点小变化,最终能带来行为结果的巨大变化,而并非存在某一始终起支配作用的主导因素。多元思维强调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注重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它并不否定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但它不赞成人为地破坏事物发展所必需的稳定、和谐、有序的环境,把整个世界简单进行主、客二分而片面地强调对立双方矛盾性、对立性和斗争性,它强调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有序性、共存共生性,即和谐。随着系统论的出现,多元思维这种观念迅速渗透于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普遍的思维方法,这里的多元主要是指多种因素,与二元思维只强调对立性相比,多元思维更强调各种因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共生共存性。

多元思维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交流性、兼容性、有机性、差异性、多样性、共生性、互补性。多元思维是在科技深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通讯和交通的发展,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人们交往和交流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给不同国家所带来的共同利益使人们认识到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那就是:人类社会生活开始跨越国家和地域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全方位的沟通、联系、影响,这一客观的历史进程和趋势使人类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共在与共生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们开始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崭新的视角观察、认识和建构世界。在哲学方面开始突破主、客二分思维模式,注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在矛盾论中开始突破只强调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开始重视同一性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在学科建设方面开始认识到多种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相通性,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人们不断在交叉学科领域取得很多新的突破和发现;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人们逐步认识到:自然并非人类所恣意和无限征服的对象,人类要在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要把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善、保护相结合,使自然和人类社会共同处在一个良性互动的状态之下;在社会经济领域,人们开始认识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已不再是纯粹对立,它们可以相互兼容和互补,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政治领域,国家、民族开始把自己的发展和其他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以谋求整个人类的共同发展,正如美国的学者拉兹罗所说: 我们现在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不再有任何共同体或国家能够统治其他的所有的共同体和国家,不再有任何国家能够离开其他国家而生存下去。在某种程度上,每一个共同体,每一个国家在经济、生态及领土安全方面都要依赖于其他共同体和国家。在文化方面,人们开始致力于消解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在价值追求、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和歧视现象,建构一种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一种文化认同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和平共处、谋求共同发展、求同存异、着眼于整个大局和长远发展慢慢被国际上各个国家所接受,消除贫富差异、缓解民族冲突和矛盾、拯救边缘文化、救助边缘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家庭已经逐渐成为各个国家现时代的主要发展目标,营造一个互倚、互惠、协同合作并能使共生体内的各组成部分在合作中得到优化、进化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多元思维,是在对二元思维的否定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它的出现对于解决由二元思维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另外,从思维发展的整个轨迹来看,多元思维的出现是人类思维水平发展和深化的新阶段。从一元思维历经二元思维再到多元思维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多元思维在本质上强调事物之间的共生共存性,即统一性,和一元思维强调和信赖 一似乎很相似,只不过一元思维的一在多元思维中变成了多,其实这个多,还是抽象出的一即同一性。表面上看,似乎又回到一元思维阶段,但从本质上看,二者是有很大不同的,一元思维中所强调的一是具体的一种文化信仰、一种政治制度或是一种发展模式,而多元思维中的 一是多样性中的 一,是一种既承认文化、发展模式或信仰的多样性又认可其共性即统一性的一种思维模式,因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在用多元思维来建构和谐社会、指导人类实践活动时,一定要准确把握多元思维的精髓以及它同二元思维和一元思维的关系。例如,我们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既要尊重和认可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民族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性,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存在和渗透于差异性之中,所以,我们在现实社会实践中要克服只讲差异性、多样性不讲同一性或只讲同一性不讲差异性、多样性的错误做法。另外,多元思维和二元思维相比,克服了二元思维的片面性,是在否定二元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其实这种否定是肯定中的否定,是在肯定二元思维的合理因素基础上的一种否定,所以,多元思维虽强调同一性的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但它并不否定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只是克服了二元思维片面强调斗争性的作用而否定或忽略同一性作用的做法。因此,我们在用多元思维指导社会生活实践、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注意克服把和谐社会片面理解为无矛盾的一种状态,和谐社会并非无矛盾的一团和气状态,不是不讲原则的忍让和妥协,更不是不讲差别的平均主义,矛盾是和谐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矛盾维持着共生共存的和谐状态,又是矛盾在推动着整个社会从基本和谐到基本不和谐又到新的更高一级和谐的发展进程。因此,和谐只能是一种内含斗争性的相对稳定状态,是矛盾运动整个过程中的特殊状态,我们要重视和谐这一稳定性作用,不要人为地破坏这种和谐状态,同时,也要认识到和谐也是一种动态过程,是在矛盾推动之下的动态过程。只有在正确、深入掌握多元思维与一元思维、二元思维的内在关系基础上,才能正确处理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各种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2#
 楼主| 发表于 14-6-6 10:3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4-6-6 10:32 编辑

《自​客​体​关​系》转载(省略了一部分)

1、自-客体关系

“别人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把你当客体),只有我关心你飞得累不累(把你当主体)。”
   
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着一句历史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作为他哲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文艺复兴时代法国思想家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现代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索的最高目标”。
   
心理学,在研究感知、记忆、思维等取得丰厚科学成果的同时,也越来越强烈关注 “人是什么”、“人,如何认识自己”。从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到克莱因的客体关系学说,都在向我们昭示:“认识自我乃是心理学探索的最高目标”。

一、“主体”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想:“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我去做这么多事情?”、“我这样受苦受累地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谁?我又是谁?”笛卡儿也曾经提出“我思故我在”,试图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确定自我的存在。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人们试图感受到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可以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内心会产生一种“一切尽在把握之中”的主体感受,以对抗自我内心的幻灭感、恐惧感、非自主感。
     
“主体(subject)”与“客体(object)”,是一对儿概念。“主体”是行为活动的拥有者、发出者。 “客体”是行为活动的对象。主体与客体就是表示活动者和活动对象之间特定关系的哲学范畴。两者相对比而存在,并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二者统一起来。比如:“我吃饭”。“我”是主体,“饭”是客体,两者通过“吃”这样一个行为而联系起来。
   
在整个物质世界里,本没有什么“主体”与“客体”,只有物质,一切都是物质。人,作为一种生物,新陈代谢、生老病死,属于物质的存在和运动。但是在人的心理内部,则有了“主体”与“客体”之分: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是坐标系的原点,自我中心地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时,放眼望去,我和你,我与环境,两者相对比而存在(对外部世界的视觉感知体验),我感到“以我为主”,我能感受到我自己的愿望、心情和想法,我能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我是“主体”,他人及环境就成了“客体”。
         
主体与客体,可以随时间和具体的场景的不同而相互转换。比如,为了让自己(主体)过上好日子,就要委屈自己(作为客体)去努力工作,去挣钱,挣钱的过程中,就会动用自己(主体)的脑力和体力;而挣了钱之后,再去给自己(主体)买好吃的,或者去旅游,享受生活。其实,个体,同时具有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这两种成份,只是在某个场景中,其中的一个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而已。从心理内部来说, 个体自身存在着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主-客体关系”。
   
在某种特殊心理状态下,人会忘乎所以,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让主体自我与客体在心理上瞬间融合。比如,“庄周梦蝶,蝶梦庄周”、“相看两不厌,唯有静亭山”。
  
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主体”,把别人或其它事物当作“客体”。当说自己是“主体”的时候,一定同时伴随着一个他人“客体”的对比存在;当我说“我是主体”的时候,你心里也会想着你是“主体”,你也可以说“我是主体!”在人际关系中,两个主体之间的人际互动,叫做“主体间性”。
            
二、个体(self)概念的历史变迁:

以个体为“主体”/“客体”? 在哲学中,主体就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导者,整个人类可以是主体,每一个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人,无论是“我”、“你”、“他”,也可以被看作“主体”。在法学中,主体是法律权利及法律义务的拥有者。在心理学中,不同的学派,其主体的概念与含义也有所不同。


(一)精神分析学的理论
            
1、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是有欲望的主体、潜意识的主体。潜意识是人心理活动的最根本、最内在的主导者,是一切意识活动的内在动因和依据。潜意识中的各种本能和欲望,即“力比多”,作为心理的能量,源于肉体,出现在潜意识中,它像是一部发动机,推动着整个人像汽车一样在人际环境中行驶。人的意识或者理智,只是在为潜意识服务,帮助实现潜意识的欲望、释放潜意识的心理能量。应该说,弗洛伊德是非常重视个体的内在主体性的。
  
2、客体关系理论:强调“客体表象”,把个体当作是“客体”来进行临床观察与研究。该理论认为,在每个人的心中,保存着对他人的记忆表象,这些记忆表象在内心经常被唤醒或激活,影响一个人的外部行为,这些存在于个体内心的、对他人的记忆表象就叫做“客体表象(objectrepresentation)”,而人对自身(self),也会形成表象,叫做“自体表象(self representation)”,把自己与他人的外在关系内化于心中所形成的关系表象,叫做“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客体关系理论,不强调生物本能的心理动力作用,而是强调了外部环境、特别是幼年的母婴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客体表象对个体现在和未来行为的影响。该理论的长处是,研究者以客观、科学的眼光来观察个体,强调心理功能的可观察性、可研究性,或者说叫做“客观存在性”,其不足却是,当把一个人当作客体或客体对象来研究的时候,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不过,现在的客体关系理论正在重新重视对“主体”的研究,试图把“客体”与“主体”在理论上及心理治疗实践方面统一起来。
           
3、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欲望主体的含义,但是,他认为,主体本质上并不存在,潜意识是内化了的“他者(Others)”,甚至欲望也都是来自他人(“欲望着他者的欲望”)。婴儿通过语言学习,内化了妈妈或爸爸的话语,“妈妈”或“爸爸”作为客体表象也借此进驻到婴儿心中了,成为了他的潜意识,成为了他的主体;离开妈妈爸爸的话语,婴儿的主体就无法形成和存在,即使存在,也无法形成理性概念,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无法社会化地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拉康的理论,重视他人对个体的影响,重视潜意识的功能特征,弱化了个体作为主体的本能欲望及心理动力特征。

如果说弗洛伊德认为意识被潜意识决定着,潜意识主体来自个体内部的生物本能的话,而拉康则把人的潜意识归于外部他者,甚至归于外部的人际关系和环境,这实质上是在最大程度上剥夺了个体的主体性。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潜能,相信每个人都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内在潜力。在这一点上,与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有些相似。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还强调了环境对人的成长的积极/消极影响,这又与客体关系理论取向有些雷同。所以,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比较尊重和承认个体的主体性的,特别是个体内心的、本能的主体性,但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并没有对“主体”与“客体”做细致的区分。
   
(三)认知-行为心理学:倾向于把人当成客体,倾向于把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当作是外在对象来认知和控制,尽管在心理治疗实践中,也会重视来访者的主体性。  
   
心理学理论,无论是把人当作是主体还是客体,都是把 “个体(self)”作为一个单元来对待的,而没有对心理内部的“主体”进行更为细致的区分。
  
三、“主体”的心理特征
   
1、整体性。主体,首先必须是人,一个整体的人。只有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只有人的活动,才构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划分。人是有肉体的社会人。所以,人的血肉之躯是心理主体性的物质载体。身体需要成为心理动力的重要来源之一。人的身体与心理必须取得整体统一,才能体现出人的主体性。
     
2、感性特征。主体的自我存在,是一种感性存在,它源于感觉而不是理性的思维判断。身体的疼痛感、饥饿感、生活的辛苦,特别是幸福感、无所不能感,成为主体存在的感性基础和依据。快乐与痛苦,是一种体验,是无法用思维判断来获得的。比如某抑郁症病人服药抗抑郁药两个星期之后,病人声称自己已经死了,尽管他摸一下脉搏知道自己的心脏仍然在跳动,理性上也能够判断自己还活着,可是,他在药物镇静作用的影响下,没有了抑郁,也没有了快乐,失去了所有的情绪体验和感受,所以,他会感到自己已经死了。主体感的连续性(continuity) 、一贯性(consistency) 和一致性(sameness)是整个主体心理得以建立和维持的最根本的因素。离开感性主体,整个主体将不复存在。所以,笛卡儿的那句名言应该改为“我在故我思”才对。
   
3、目的性。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人的行为目的是为了满足其心理需要。心理需要包括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人,趋利避害,为了快乐而生活。吃饭是为了解除饥饿感的痛苦;抑郁症病人想要自杀,是为了尽快结束生活的痛苦;要想让抑郁症病人减轻自杀的企图,最重要的是让他能够体会到生活的快乐;每个人努力工作,得到他人的喜欢与尊重,更是为了让自己去享受生活。当运动员看到自己(作为客体自我)取得第一名的成绩时,立刻会高兴起来(主体感受),因为他实现了主体“无所不能感”的愿望和目的(客体与主体的统一,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4、能动性。心理活动,是个体对客体事物能动的反映与适应。客体关系理论强调妈妈对待孩子的方式,却轻视了孩子自身内在的心理能动性。心理活动的能动性主要表现为主体的灵活性、自主感、意志的自由和创造性。人的行为是最难以预测的。与物理世界中的事物相比,心灵的一种最大特点就是其灵活性,甚至我们几乎难以预料一个人早晨起来后会想吃什么样的早餐。自由意志地去选择自身需要的对象物,控制自己的行为与环境条件,可以让人们体会到对自体的掌控感、自主感和个人意志的自由。人们在内心需要和愿望的推动下,会创造性地想象出各种美好的事物,然后据此推动自己的行为,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去达成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需要。

四、与“主体”有关的病理心理学

生至24个月,他的主体存在感基于各种感受,如饥饿感、冷热、疼痛、躯体运动等各种身体感受,这是个体最早的存在感,构成了个体心理内部最早的主体感,成为其后的客体自我心理发展的基础。两岁之内,由于这时婴儿还不完全具备清晰地区分自体与他人的能力,所以,婴儿无法把自己当作客体来认识。
     
发育到24个月的时候,通过照镜子,他认识了自己的颜面及表情,他突然明白了:“啊,这就那个每天哭着喊着要吃奶的人(我)啊!”这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镜像阶段”。通过照镜子,婴儿开始能够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客观对象(客体)来认识,自我的视觉表象存入内心,成为心中的自我(客体)表象。这时,一方面,两岁以内所形成的主体感仍然存在着,同时,自体的客体表象也进驻内心,主体对客体自我进行着认知、监督和管理。这在心理内部既形成了主体与客体自我的划分,也同时达成了主体与客体的整合与统一。
  
从社会文明进化的角度看,两千多年的人类文明史,充分发扬了人的理性主体,在智慧之光的照耀下,人们越来越知道如何去适应环境,包括采用科学的手段去改变环境;人在认识和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在认识和改造着自己,这时,个体则越来越成为了被改造的对象(客体),甚至失去了其主体地位。但是,这些作为主体的感性成份并没有消失,而是被掩埋在了内心深处。
  
人,在接受现代文明、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不得不接受各种社会价值观念,变得越来越像“他人”,越来越不像原本的自己,越来越无法直率地展现出自己的原本人性,迷失了主体性。比如,在心理咨询工作中,高三学生前来咨询,他说自己如何地难以入眠,是因为他担心无法在考试中得到好的成绩,内心是特别希望自己的成绩能够超过其他同学。为了能够考出好的成绩,就要求自己每天必须有好的睡眠,就要坚决同失眠做斗争,结果导致了失眠的长期存在。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总是抱怨他的失眠等症状,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果问他:你为什么要考一个好的成绩、进入名牌大学?他的回答却是:这样才能对得起家长、老师、同学对我的期望,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脸见人。实际上,他只对考试分数感兴趣,而对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却没有多少兴趣和热情,这表现为一拿起书来就头疼,根本无法读进去。当他把自己变成工具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和心理需要时,结果该学生丧失了他的主体地位,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热情与快乐,陷入疾病状态之中。主体性的丧失成为很多精神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体与客体的平衡、整合与统一,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与割裂,是很多精神障碍的形成原因。比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癔症的情感暴发、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冲动行为等,往往是客体自我的心理功能减弱的表现;而自恋型人格障碍、抑郁症、厌食症、神经症等,往往是个体丢失了其主体时的临床表现。
  
当心理学成为科学的时候,就是要把人当作是一个客体来研究,这是对人类主体的极大的不尊敬,甚至失去了人性。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强调指出,当婴儿得到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和接纳的时候,其主体性得到社会他人充分尊重和肯定的时候,其心理就会发育得比较健康。反之,就会让人格变得扭曲,形成“假性自我”,甚至出现精神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3#
发表于 14-6-6 16:47:07 | 只看该作者
当心理学成为科学的时候,就是要把人当作是一个客体来研究,这是对人类主体的极大的不尊敬,甚至失去了人性。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强调指出,当婴儿得到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和接纳的时候,其主体性得到社会他人充分尊重和肯定的时候,其心理就会发育得比较健康。反之,就会让人格变得扭曲,形成“假性自我”,甚至出现精神障碍。


非常赞同这段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4#
 楼主| 发表于 14-6-7 18:35: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4-6-7 18:40 编辑

谢谢黑眼睛,我对这段话到没怎么注意,也没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至于“当心理学成为科学的时候,就是要把人当作是一个客体来研究,这是对人类主体的极大的不尊敬,甚至失去了人性”这一段话,我觉得这是站在外面的人的一种感觉,理解,因为他们有“痛觉”。我却没有这样的概念,也许是处于一种没有主体状态下自己,没有“我”的缘故,所以对于这些似乎无所谓。不觉得有什么“不尊敬,甚至失去了人性”的这种感觉概念。反而觉得是一种安慰,终于为自己谜一样的人生找到了谜底。

至于“当婴儿得到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和接纳的时候,其主体性得到社会他人充分尊重和肯定的时候,其心理就会发育得比较健康”这一段话,我认为这话只能针对“主体性”而言。对于没有“主体性”,或过于“主体化”的孩子,这段话就没有什么意义。

比如巴甫洛夫的四种气质类型中的胆汁质和抑郁质,我认为在四种气质类型中,这两者是强与弱的两个极端:胆汁质:强、不平衡型,其特点是兴奋、抑制过程都强,又称兴奋型或不可遏制型。属于本我过于强大,过于“主体化”;抑郁质:弱型,其特点是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弱,又称抑制型。属于本我缺失,没有“主体”。

在卡伦.霍妮的三种类型的神经症中,“对抗人”这种类型的神经症,就出自“胆汁质”这种气质类型;而“回避人”自我孤立型这种类型的神经症,就出自“抑郁质”这种气质类型。前者是个体的客体自我的心理功能减弱,也就是过于主体化;而后者是个体丢失了主体,也就是没有主体性。

我认为人格障碍一般也就发生在这两种气质类型。前者为冲动型,比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癔症的情感暴发、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冲动行为等;而后者为抑制型,比如自恋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5#
发表于 14-6-7 21:42:48 | 只看该作者
奇迹 发表于 14-6-7 10:35
谢谢黑眼睛,我对这段话到没怎么注意,也没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至于“当心理学成为科学的时候,就是 ...

从直觉上,我不喜欢那种把人当狗或者机器的心理学,比如认知-行为心理学,也就是ABA的基础。作为研究,它当然有它的意义。但如果有人像训练狗一样训练我,我反正是不干的,我也不会那样“训练”我的孩子。我不否认它可能对重度自闭症孩子有效,这个我就没有发言权了。

当心理学成为科学的时候,就是要把人当作是一个客体来研究,。。。
按我的理解,这就是说,当心理学使劲往“科学”上靠的时候,就会把人当成没有想法的“物”来研究,从中抽象出一些机械性的规律,就像物理学一样。这样的规律其应用范围应该极其有限,因为人毕竟不是物。我更倾向于把人当人。但把人当人就很难“科学”,因为人是复杂的。那么我宁愿心理学研究不要那么“科学”,拼命“科学”出来的东西其实很“伪”,很多变量都被忽视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让我比较容易接受,不过我对它也没有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6#
发表于 14-6-8 08:39:28 | 只看该作者
我却没有这样的概念,也许是处于一种没有主体状态下自己,没有“我”的缘故,所以对于这些似乎无所谓。


我不是特别理解“没有‘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感觉。那段话只是比较符合我自己的认识,引起我共鸣。可能对奇迹来说,引起共鸣的是其他部分。请奇迹继续自己的探讨,不要介意我说的那些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7#
 楼主| 发表于 14-6-9 06:19: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4-6-9 11:33 编辑


谢谢黑眼睛。也许不只你不是特别理解“没有‘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感觉,而是在这个论坛里,也许基本没有人能够理解“没有‘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感觉。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我只知道我自从走进自闭症版块,曾经不只一次的说过:自己对自己的陌生,不真实感。感觉不到自己有生机、气息。闭上眼睛时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感觉不到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存在,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人。

我曾经说过,这些是几十年前就得出的经验。我曾经的做法是:在晚上睡觉时,静静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尝试着让感知随着自己的手在全身各部位慢慢移动,寻找信息感受,就会发现自己对所有这些部位的陌生,仿佛不是自己的,跟我没有关系。然后又继续憋住气不要呼吸、还是静静的闭上眼睛,手不要动,让感知慢慢的在体内体外寻找信息体会,就会发现感觉不到自己有生机有气息,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完整鲜活的整体,仿佛自己只是一个存在着生命的物体。如果停止对内在的尝试活动,静静的闭上眼睛不要动,尤其是外界很安静,这时候就会发现自己连同整个世界都消失了。

类似的话说得不少,我也就不再多重复。我只说几个月前,也就是接近大年三十,我曾经发过这样的一帖:

过年了,什么是年?什么节?什么是白天?什么是黑夜?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你?什么是我?什么是家?什么是亲人???????我什么也找不着?什么是我?我只存在语法中……

我都不知道我平时是怎么应对现实生活中那一大堆烦琐事的,做过了就丢了,和我没有关系。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我还和人有着滔滔不绝的时候,那些话是从哪里来的,说过了就丢了,和我没有关系。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在论坛里写出那一大堆冤枉话的,写过了就丢了,和我没有关系。我都不知道我的那一大堆记忆藏在哪里,因为找不到哪里有活着的痕迹,找不到哪儿有存放它的储具。我都不知道我一个人是怎么带女儿的宝宝的,而且带到他们满意,带过了就丢了,和我没有关系。女儿说坐飞机很快,要我跟她们一起去旅游,我说我找不到兴趣,除非内蒙古大草原。我都不知道我在哪里,我和我没有关系。只有睁开眼睛看见面前的事物时,才似乎知道有一个生命的存在。是事物的存在映射着我的存在。闭上眼睛,事物消失后我也就丢了,没有了。

…………

我再从以往的帖子中摘录以下一部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就丢失了自己、丢失了家、丢失了亲人、丢失了世界、丢失了所有一切的过程。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种难受感会越来越轻,但是虚无感会越来越强。这种痛苦也许没有人能够理解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这样执着,因为这是一个“谜”。

我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种不符合常理,不符合逻辑的荒谬。因为我有比较良好的个人条件,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按说这天时、地利、人和,我不该拥有这样的人生经历。我的这些经历不是外在环境对我的压力所造成,而是自己与自己长期斗争的结果。一直斗到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斗到被斗争支撑着的天平彻底垮塌,自己一下子跌落到另一个世界。从此告别了自己、告别了家、告别了亲人、告别了世界、告别了所有一切……

这是我以往的帖子:人格解体神经症的暴发,有一种很明显的一下子跌入到另一个世界的感觉。天一下子变黑了,低了,整个一切都在发生着很大的改变。现实、情感、对自己心理及身体分离感体验,这几方面都是同步改变。家、亲人、整个世界的陌生,越来越远,哪怕是身边的一草一木都离我远去了!觉得好害怕,怕失去这一切。觉得好孤独、悲凉、凄冷。有一种恐慌恐惧感。有一种冷得可怕的,失去亲情的,“孤寂的冷”的体验。对一切的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平时看见的人,就如同画面中的一样没有一点生气活力。记得很清楚,当时正是小麦收割季节。我在地里蹲着割麦时,只见两只手在前面不停的晃动,仿佛不知道这手和我有什么关系,仿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每天早上刚一醒来,伴随着的是一种慌乱的找不到北的感觉,仿佛不知道自己是谁,身处何时,何地,有一种回不过神来的混混沌沌的凄凉,和莫名的恐惧。在那个迟到和早退都要扣工分的艰苦劳碌的年代里,根本没有时间机会等你慢慢去琢磨,去寻思我到底是谁,等你慢慢回过神来。而是混混沌沌稀里糊涂起床,混混沌沌稀里糊涂下地干活,混混沌沌稀里糊涂就是一天……

很明显感觉与现实距离越来越远,慢慢由远到最后消失。在黑夜里脑子使劲寻找白天的世界,找着找着,一切都不见了,成为一片漆黑沉寂。走在大街上,身边就是闹哄哄的人群,但总是有种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陌生异常感,仿佛我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这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天涯。无形中总是有一种不愿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总觉得世界不应该是这样子的,但又不知道应该是什么样。世界到底应该是什么样?我永远也不知道。自己仿佛成了瞎子,聋子,哑巴,成了活着的死人。

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仿佛隐隐约约才发现自己似乎还在。有时候我在远处或在地里干活时,时不时又要下意思的抬头或回过头可怜巴巴的望望那离自己越来越远越陌生的将要失去 “家”,也意味着可怜巴巴的望望那离我越来越远越陌生的将要失去的自己。自己感知中的家、亲人、自己、整个世界都在慢慢变得陌生、疏远、模糊,直到最后所有一切都消失。有一种恐惧感,怕失去这一切,总是想把它们留着,却无能为力。无形中对“我”字和“家”字说起来似乎不是那么理直气壮。就这样承受着、煎熬着,世界一天一天由灰暗变成了黑色。黑得阴沉,黑得可怕,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总是有一种担心,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变成冰冷的“石头”……就这样“清醒”的观察着、经历着、体验着自己既害怕,却又无能为力阻止的一切变化的全过程。

人格解体神经症暴发的同时,还伴随着比较严重的昼重夕轻的抑郁症症状。都说早上空气清新,人也倍感精神,但我却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体验。记得每天早上起床时,除了上述所说的那些找不到北的情况外,还有是情绪特别低落,难受。那个有病有事必须要请假的年代,这仍然由不得自己,无条件强制自己行动。就这样由一个毫不相干的大脑,强制的指使着一个毫不相干的躯体……同时还怕别人看出我有什么异常,还得尽量掩饰,总是做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还得尽量做到完善别人眼中的自己。

这种昼重夕轻的现象,从早上睁开眼睛开始,一直要持续到太阳快要下山,这时候整个人仿佛才从混混沌沌的睡梦中缓转过来,一下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状态也比较好。有时候自己默默念叨,要是一天都像现在这样,那该多好!可是,明知道明天早上睁开眼睛时又是一天残酷的开始,但仍然阻止不了每天都要重复经历着这种残酷的过程!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这种现象到底持续了多年才有所缓解,已经记不清了!


我以上所有这些话,不约而同的还包含了:“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的道理:“只有睁开眼睛看见面前的事物时,才似乎知道有一个生命的存在”一一这就是说,我的存在是以客体事物的存在为前提,而衬托出我的存在。如果闭上眼睛,客体事物消失,我也就不复存在。反过来,我闭上眼睛,我的消失,客体事物也就不复存在。

如果在漆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即使是睁开眼睛,也会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这时候,自己仿佛还存在的这种感觉,只有靠外界的声音来提供。这也就是说,我的存在是以声音的存在为前提,是我听见了声音,证明了我还存在,是声音的存在为我提供了我还存在的条件。如果没有声音为我提供条件,我也就不复存在。这也就是说,在丢失了主体的同时,客体也就不复存在。

主体丢了,客体也丢了,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假自我”系统来代替。这就是《分裂的自我》中所说:“许多人最终只得到一个虚假的自我以适应虚假的现实,他们的成功仅限于此。”

至于这种一方丢了,另一方就不复存在的现象,我从一篇文章中摘录以下一部分。里面还有一幅漫画,我把它贴不上来。漫画的名字叫做:“悬挂在山崖上的两个人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问:他敢烧吗?:

出示材料:课文漫画“悬挂在山崖上的两个人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问:他敢烧吗?

哲学角度分析: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因此,结论是“不敢烧”。烧断绳子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失去矛盾的一方(乙),另一方(甲)也就不存在了。得出矛盾同一性的第一层含义: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8#
 楼主| 发表于 14-6-13 10:53: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4-6-13 11:05 编辑

这种长期的内心冲突,也就是自己与自己一个人的战争,这种战争非要斗过你死我活。一直把自己斗到心理防线崩溃,斗到被斗争支撑着的天平彻底垮塌,斗到自己跌入到无底的深渊,跌入另一个世界。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这完全是一种自己内部观念的冲突造成。虽然与社会中的伦理人际交往关系与道德规范问题有一定的联系,但是这完全是一种自己的主观臆想,而并非是真正接触到实际客观环境中的这些问题。

这也是弗洛伊德的马与马车夫的关系的体现:“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

凡人也是人,名人也是人而不是神。既然都是人,就会是相同的经历,就会有相同的体验,他们在言语的表达上也会引起我的共鸣。在《地狱里的温柔卡夫卡传》中说:作为牺牲者、见证人、斗争者的"三位一体",他与世界的对比是那么令人绝望,两者互不相容,无法协调……我在斗争。没有人知道这一点。有些人有所感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没有人知道。我履行着我每天的义务。”

难道我不是既是牺牲者、又是见证人、又是斗争者的“三位一体”。我也同样的在斗争。没有人知道这一点。我也同样的履行着我每天(自己与自己斗争)的义务。

艺术家卡夫卡把他的世界称为“地狱”,但是我认为,他的“地狱”相对与其他神经症患者的“地狱”相比要荣幸得多。因为艺术是寻求精神自由与升华的工具,他们可以利用他们自己的文学艺术,把他们自己的自我转移到他们自己的作品之中,在“地狱”里同样也能得以在精神灵魂上的升华。而神经症患者只能是自己折磨自己……

我再一次的重复,再从粤特.兰克的《重新认识神经症》中摘录以下一段话:

艺术家,他们有着生动的想象力,有着对于最好最广阔经验的开放性,,并且与令其他人都感到满意的文化世界完全隔离。然而,这些艺术家在最容易使人患神经症的情况中常常也能幸免,这使兰克不禁问道:这是为什么?答案在于:艺术家攫取了世界,然而却并未局限在其中,而是以自己的人格对世界进行了重新处理,并在艺术作品中进行了再创造。神经症患者则正好相反,他们是无力创造的人--兰克非常恰当地把他们称为“不成功的艺术家”。可以说,艺术家和神经症患者都从生活撕走了超过他们能力的一份,但艺术家却把它反刍出来,并以一种对象化的方式重新进行了充分咀嚼,作为一种外部的、积极的、可行的投射。神经症患者不可能具有这种体现在特殊劳动中的创造性反应,因而窒息于自身的内向性。艺术家也有同样程度的内向性,然而他却利用了这些内向性。兰克在他令人鼓舞的抽象概括中,对上述差异作了如下描述:……正是纯精神冲突之观念化这一事实,造成了生产型和非生产型人格,以及艺术家和神经症患者的区别;因为神经症患者的创造力量,跟大多数原始艺术家一样,总是束缚在他自己的自我之上的,并且把自己消耗在其中。相反地,生产型人格类型的人则把这一主观性的创造过程成功地变为一个客观性的过程。这意味着,通过上述主观过程的观念化,他把它从自己的自我转移到自己的作品之中。神经症患者自己折磨自己,这不仅体现在疑病恐惧以及各种各样的狂想等自我偏见这中,也体现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被他作为依赖对象的人都成了他的精神疗法投射,他在这些人身上宣泄自己的主观困难。

文章中说得比较明白:“造成了生产型和非生产型人格,以及艺术家和神经症患者的区别”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纯精神冲突之观念化”。单从这“纯精神”几个字就能说明,艺术家们不是“纯精神”,而是在“精神”里边或多或少参杂有一部分“物质”。物质是主体,精神(意识)是客体。由此也可以得出,艺术家们的虚无程度没有神经症患者的虚无程度深,强。有一段话说:比死亡更黑暗的是虚无。虚无是最可怕的深渊。一切的生命都在极力摆脱虚无,即使这一努力是毫无意义的。同时也可以说明,人,只要有那么一丁点儿的主体性,都是多么有意义!

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所以艺术家们或多或少也存在一些生命力。我认为文学艺术不需要太多的,洪水般的,汹涌澎湃的能量,而是一种轻轻地、缓缓地、淡淡地、是一种柔美、静谧,恬静。是一种纯洁的,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污染的自由能量的释放。艺术家们对于他们的艺术创作,是一种精神与自由在境界上的超越和超脱。

因为对于这些现象,我或多或少也会有这样的体验。每一年有365个夜晚。曾经的几十年前,每年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劳累一天的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在野外在夜晚的天空下独坐。伴着星星、伴着月亮、伴着浩瀚的夜空、也伴随着我自己,忽儿又思绪万千,忽儿又呆呆的发愣。曾经也有着多少淡淡的柔美、伤感、静谧,恬静的体验。只是知识的匮乏,能量的固结,而导致思维的僵化与凝固,没有办法能得以对情感表达。

其实,我走进自闭症版块将近5年,经过我长期的体验与摸索,对于不包括AS在内的孤独症的这方面的认识理解也不少,我确没有办法将它们整理成文字并表达出来。而且我觉得,很多时候我在写帖子时都特别的费神。

我从百度的《心理能量》文章中摘录以下一段话。我认为,这些可以解释艺术家们心理能量的流动:

心理能量或说生命力的源泉,在哲学的角度上看,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宇宙中生生不息的一种能量,也就是赫拉克里特所说的“宇宙是永恒的活火”。作为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和宇宙中的这“活火”沟通,从而在自发的情况下,从这活火中得到无穷无尽的力量;或者说,是如同泉源中泉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在心理经验上,这时的心理能量会被体验为一种光明澄澈、一种极限的欢乐、一种没有内容的空又是无限的创造力,有如太阳的光明源源不绝,有如浩瀚银河旋转不息。还有就是在我们并没有欲求、期望、思虑,只是在单纯地融入生命,体会生命的那些时刻,比如在很美的森林中或者海边,而我们又没有任何干扰性的思想时,这时候也会有自发产生的能量,让人有生机勃勃,浑身有劲的感觉。

这样产生的心理能量,是流动的,没有或极少受阻碍,也没有和某种特定的本能结合,也没有和某种具体的情绪结合,表现出的是比情绪更原初的状态。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意志的直接经验以及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9#
 楼主| 发表于 14-6-17 08:23:23 | 只看该作者
转载两篇短文章:

1、《欲​望​异​常​—​—​心​理​学​入​门》

作​者​:​零​崎​森​识

生物的生存依靠本能,而人类除了本能还有思想,这两者的对需求的感觉总和就是通俗的、狭义上的欲望。如果一个人的生理上存在某种病变(大脑前额叶),导致思维方式异常抑或是价值取向偏差;后天受到强烈暗示和理念灌输以致对于这些人的需求浑然不知;异常的发生多数对于发生对象的影响大于其外界环境的成员,但是人格障碍-欲望的缺失和异常就是不符合这种规律的特例,其对象对自己的异常没有自知之明,或者察觉到这异常却逃避或接受其存在。
  
基本欲望是从原始欲望-生与死的动力衍生出来的,生物生长、繁衍所涉及的需求,常见的主要是食欲(消化)与性欲(繁衍),部分研究者认为其它的欲望是由此二者衍生,这与弗洛伊德生死两源欲望的理论是相悖的。即使是最基本的,仍然有不少怪癖的存在,以食欲为例:异食癖、暴食癖、厌食、精神紧张导致的食物过敏、食物中毒,至于性欲,其怪癖的程度更加复杂,种类之多,避讳之深,难以一一列举。 这种异于常人的欲求会导致许多的生活障碍和心理困扰,可以说很容易在原有的心理缺陷上雪上加霜,进一步激化对象的反常行为,造成对对象周围的人事物的深刻影响。
  
异常多为扭曲的欲望,量和形式上的不同决定了其异常的特性,而在所有异常中,最特殊就是“没有”。“没有欲望”应该是最异常的欲望了,常见的没有欲望的人多为成长过程没有得到引导而是压制,这种人在一些教会、隐修会比较常见,古人云:“清心寡欲。”,到达极致也可能与此无异吧。
  
前面所说的欲望缺失,是知识,或者说是概念上的匮乏导致缺乏自我的需求,然而本能上的欲望是无法完全消除的,这时常表现为一种好奇心或求知欲,既然不明白自己有什么需求,那么很自然地就会去寻找自己的欲望,欲望的来源是人,从他人那里习得欲望是很自然的,但是,一片白纸上如果没有色彩丰富的图案,那么其污点将尤为显著;如果学习的榜样本身的欲望不正常或者其一时怪异的需求被学习者误认为是一种长期的欲求,那样就危险了。

无欲望的间接影响是主动性低下,对于人生没有想要为之进行长远奋斗的目标,苦于寻找欲望(活下去的动力)的他们在别有用心的人教唆下,会把乐趣与欲望混为一谈,甚至是以“物以稀为贵”为衡量标准去发掘被人性限制住,丑陋、邪恶的欲望,比如:为了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而不择手段加害竞争对手、无底线地吞并及占有外界资源的欲求,这种欲望追求的实施者会以本能为借口,无视人类社会靠理性和道德制定的法律法规,做出或倾向于做出危害社会的事。

关于对成年欲望异常者的研究指出,在改变欲望异常对象的欲望结构上真正困难的是改变他们的习惯,有些道理他们可能也懂,但是还是受到潜意识的作用而去执行:异食癖患者进食的物体不仅仅是不宜食用,有时候是对身体有害甚至是致命的。相对于儿童,成人的异欲癖更难对付,长时间的生活可能已经使他们已经接受了这种常人眼里的不正常,一下子要他们改变10年、20年甚至大半辈子的生活方式,这种治愈过程会留下的心理打击可能会超过这种心理疾病本身的危害,所以,这种代价也是许多针对成人异欲癖的心理治疗的又一大阻力;治好了,人生观毁了;治不好,被这个社会边缘化,某种程度上,《沙耶之歌》的男主角匈坂郁纪的经历和结局与此十分类似(True End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这就好比一个精神病患者通过传染病把全世界的人都变成了精神病一样,是十分荒谬的),修复了脑残,但失去了亲人;坚持这病态,最终被正常人所消灭。

如同青光眼一样,异欲癖更多需要的是预防,因为治疗本身就是痛苦和低效的;对于学龄前儿童,要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不能一味地令其掌握知识,要让他们明白掌握知识的目的, 让他们理解这一切的源头是欲望,通过儿童的反馈掌握异常的苗头,将有此类倾向的儿童彼此之间互相分开,令其身边所认识之人皆为性格丰富、欲望正常的同辈人,在交谈和互动中令其自己发现自己的异常并加以克服,这样循序渐进,得到的结果必然优于以医生或老师的姿态对其进行治疗、教育,因为前者与后者相比,更突出了异常主体自身的作用,形成的改变效果更加稳固和持久;而后者在对象心理上暗示了其异常的特质,可能会加重这种异常的影响,不利于其在人格上的转变。
  
而对于成人,可能欲望异常一旦形成就太晚了吧,这时注意的重点不是对于欲望本身,而是其潜在的影响,对象有没有可能因为控制不住这种畸形的欲望而做出骇人听闻的事情?对象会不会因为无法坚持这种人类社会的边缘化生活而自暴自弃,自残甚至自杀?大众与这种特殊群体能否和谐共存?还是终有一天,这些人与普通人会像某位日本作者的轻小说中所构想的“表-里”世界一样,分裂为两个乃至多个极化的群体?现在的社会已经出现了这种端倪了,而注意到的人少之又少,没有足够的信息和数据支持,谁也不能确定,售出已久的“残次品”和刚刚出厂的“返修品”会有多少区别,他们与“标准品”的结局会有何区别。


2、《欲望是本能的》

欲望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是本能的一种释放形式,构成了人类行为最内在与最基本的根据与必要条件。

在欲望的推动下,人不断占有客观的对象,从而同自然环境和社会形成了一定的关系。通过欲望或多或少的满足,人作为主体把握着客体与环境,和客体及环境取得统一。

在这个意义上,欲望是人改造世界也改造自己的根本动力,从而也是人类进化、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动力。正如弗洛伊德指出的:"本能是历史地被决定的。"

作为一种本能结构的欲望,无论是生理性或心理性的,不可能超出历史的结构,它的功能作用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欲望本无所谓好坏、高低、雅俗,只要是人都会有自己的欲望。因此,欲望的有效性与必要性是有限的,满足不是绝对的,总有新的欲望会无休止地产生出来。

由于欲望这种不知厌足的特性,欲望的过度释放会造成破坏的力量。叔本华说过,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用"上帝的命定"或"天理"来取消或压制别人的欲望是不合理的,但过度推崇与放纵欲望也是愚蠢的。

欲望不是纯粹的、绝对的东西,它需要理智的调控与节制,它也绝不可能像有人声称的是文明发展的唯一动力。

欲望是满足自我良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0#
 楼主| 发表于 14-6-19 09:35:09 | 只看该作者
在《欲望的力量》中说:

欲望就是力量;没有欲望就没有任何成就;欲望就是生命的动力;成功源于欲望;

欲望是你所要所求的目标,是你努力刻苦的基本动力。对人生怀有梦想,而督促这些梦想变为实现的就是欲望;

软弱的愿望不会产生足以实现它的动力。但是欲望,会最大限度地释放巨大的能量;

欲望是焕发动力的种子;

欲望激发你无限的潜能;

欲望是人类生存的原动力。没有欲望,就不会进步;

欲望是开拓命运的力量,欲望越强,产生的动力也越强;

问自己:“我到底要什么?”;

弄清自己真正的需要更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只有当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才会拥有力量和热情,才会完全沉浸其中,全力以赴;

因为你对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没有没有兴趣,这个东西反过来对你也产生不了吸引力,更无法激起你心中的欲望,也无法体会到它带给你的力量,那么不论你怎样努力,永远和你想要的成功无缘;

欲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说梦想是迈向成功的蓝图,目标是迈向成功的方向,那么欲望就是迈向成功的燃料。欲望像是添加汽车中的汽油,如果你想达到目的地,就必须加满油,才能鼓足马力,直冲到底;

欲望脱离了生活的需要,就会变成一只脱缰的野马,驾车人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住,使人在“身不由己”中做了物欲的奴隶。

在《欲​望​异​常​—​—​心​理​学​入​门》中说:

但是人格障碍-欲望的缺失和异常就是不符合这种规律的特例;

而在所有异常中,最特殊就是“没有”。“没有欲望”应该是最异常的欲望了。

在《欲望是本能的》中说:

欲望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是本能的一种释放形式,构成了人类行为最内在与最基本的根据与必要条件;

欲望是人改造世界也改造自己的根本动力,从而也是人类进化、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动力;

叔本华说过,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欲望是满足自我良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在《力量的欲望》中说:

霍布斯则认为,“[人]没有欲望就是死亡”。只有首先具备了欲望的动力性机制,人的生命才能存在和延续。在人的诸多情感之中,欲望占据着首要的地位,其他情感或激情都可以由欲望推导而出,并获得相应的阐释。诸如希望、失望、恐惧、贪婪、野心等激情都要通过欲望得到界定。不仅如此,甚至人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也都和欲望息息相关。因此,欲望在霍布斯哲学中成为了一种根本的构建模式。在他看来,今生的幸福不在于心满意足而不求上进。欲望终止的人,和感觉与映象停顿的人一样无法生活下去。根本而言,幸福就是欲望从一个目标到达另一个目标不断地进展,达到前一个目标不过是为后一个目标铺平道路。



叔本华说,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在所有异常中,最特殊就是“没有”。“没有欲望”应该是最异常的欲望了……………………

[人]没有欲望就是死亡……………………

人格障碍-欲望的缺失和异常就是不符合这种规律的特例……………………

欲望终止的人,和感觉与映象停顿的人一样无法生活下去……………………

欲望只是一种中间状态,过于剧烈和强烈,和欲望的缺失都是异常……………………

欲望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欲望是本能的一种释放形式……………………

人的“欲望”到底来自哪里?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

什么是“生物性冲动”?来自哪里?

是来自心血管神经中枢,即所谓的低级神经中枢。生物性冲动,是受心脏所泵出的血液,血的流量、血压、血流速等支配……………………

心血管神经中枢,即所谓的低级神经中枢,是人的感性心理活动的中枢,为物质、能量的传递和交换运动。是本我的发源地……………………

在整个脑血管神经系统中,位于最顶层的大脑皮层的血管神经,是整个血管神经中枢的高级中枢,它是心血管神经中枢的更高层次的发展,是由它掌控着几乎人体的全部生理机能。是生物电子电讯号脉冲反应,是自我的发源地……………………

弗洛伊德认为,无论是个体的成长发育,还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都是自我逐渐征服本我、打破本我“自恋”状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位于最顶层的大脑皮层的血管神经,与心脏所泵出的血液,血的流量、血流速较量的过程。实际上这血的流量、流速,就是人的潜意识,也就是内驱力。是一种不受约束的非条件反射的本能,包括生本能和死本能……………………

《欲​望​异​常​—​—​心​理​学​入​门》中说:量和形式上的不同决定了其异常的特性一一《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心理能量分布和配置》中说:一个人的本质和行为毫无例外的取决于能量在其人格中的分布状况一一

这两句话完全是相同的意义,前者的“量”是能量,“形式上的不同”对应后者的“在其人格中的分布状况” ……………………

血液的流量、流速,决定着一个人欲望的强与弱;但是血液的流量、流速的背后,还有另一种力在操纵……………………

心血管神经中枢与大脑皮层血管神经中枢的关系,也就是本我与自我的关系。也就是弗洛伊德的马与马车夫的关系:

心血管神经是“马”,位于最顶层的大脑皮层的血管神经是“马车夫”。马(心脏所泵出的血液,血的流量、血压、血流速)是驱动力,马车夫(位于最顶层的大脑皮层的血管神经)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得看这只马听不听话。是脱缰的野马,还是没有(最异常的没有欲望的)动力的马。马车夫(大脑皮层的血管神经)本身没有自己的能量,它的能量是从本我(心脏所泵出的血液,血的流量、血压、血流速)那里借来的。这也意味着马车夫(自我)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靠命运的安排,看能量在人格中如何分布……………………

霍妮说:这里再一次表明,正是孤独症所具有的否定性质,使这一趋势显得特殊,与其他类型大相径庭一一而这里的所有异常欲望中,最特殊的就是“没有”。这种“没有欲望”使这一趋势显得更特殊,与其他异常欲望大相径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1#
 楼主| 发表于 14-6-24 09:1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4-6-24 11:21 编辑

从一元思维到多元思维:一元思维是一种主客体没有分离的,没有客体意识的,你、我、他不分的混浊思维;二元思维是主体与客体分离的、对立、冲突、矛盾和斗争的思维;多元思维是和谐共生状态的思维。

从一元思维到多元思维的过程,单从文字的叙述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一分为二的分化、对立,然后又到合二为一的,和谐统一的过程。弗洛伊德人格发展是从本我中分化出自我,在从自我中分化出超我,并且三者能协调统一,和谐共处,同样也是从一分为二的分化、对立,然后又到合二为一的和谐统一的过程。

二元思维是建立在有完善的一元思维的基础上的,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发展过渡而来的;弗洛伊德的自我分化,也是建立在有完善的本我的基础上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这二元思维和弗洛伊德的自我分化,只是文字不同,但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我认为从典型孤独症再到高功能孤独症,他们分别发三在:典型孤独症是发生在我认为是“零”元思维,也就是没有思维。处于一种无秩序或混乱状态的婴儿时期;不典型孤独症发生在一元思维,主体与客体没有分离,也就是“一”没有分为“二”的,没有客体意识的“君主”阶段的幼儿思维;高功能孤独症发生在二元思维。主体与客体分离,也就是“一”已分为“二”,但是“二”却永远也不能合为“一”。


成熟人格的基础是第三阶段的多元思维。而高功能孤独症因为“二”不能合为“一”被淘汰,使得他们不能进入下一步青年时期的和谐共生状态的多元思维,永远停留在不成熟的儿童时期的对立、冲突、矛盾和斗争的二元思维阶段。

依照这里对一元思维、二元思维和多元思维的分别解释,这也意味着和我的认为是吻合的。我认为:从典型的孤独症、非典型的孤独症、再到高功能孤独症,他们是从严重程度的依次由重到轻,或者由轻到重的区分。重者就是典型孤独症,轻者就是逐渐接近普通人群的高功能孤独症。

我所认为的:孤独症严重程度的不同,决定着神经症的严重程度也会不同。孤独症程度越严重,发生神经症的概率会越小,症状会越轻。从高功能孤独症到不典型孤独症再到典型孤独症,是神经症严重程度的依次的由重到轻。重者高功能孤独症,轻者典型孤独症。是发生神经症概率的依次的由高到低,高者高功能孤独症,低者典型孤独症。也许到典型孤独症这里发生神经症的概率就基本没有了,也就不存在严重程度方面的问题。

这也就能解释艺术家卡夫卡为什么会说:作为牺牲者、见证人、斗争者的"三位一体",他与世界的对比是那么令人绝望,两者互不相容,无法协调……我在斗争。没有人知道这一点。有些人有所感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没有人知道。我履行着我每天的义务。”

艺术家们同样也是对立、冲突、矛盾和斗争的二元思维,他们为什么没有发展为神经症?这就是粤特.兰克的《从新认识神经症》中所说:这些艺术家在最容易使人患神经症的情况中常常也能幸免,这使兰克不禁问道:这是为什么?答案在于:艺术家攫取了世界,然而却并未局限在其中,而是以自己的人格对世界进行了重新处理,并在艺术作品中进行了再创造。神经症患者则正好相反,他们是无力创造的人--兰克非常恰当地把他们称为“不成功的艺术家”。可以说,艺术家和神经症患者都从生活撕走了超过他们能力的一份,但艺术家却把它反刍出来,并以一种对象化的方式重新进行了充分咀嚼,作为一种外部的、积极的、可行的投射。神经症患者不可能具有这种体现在特殊劳动中的创造性反应,因而窒息于自身的内向性。艺术家也有同样程度的内向性,然而他却利用了这些内向性……

神经症之所以发生,是来自自己主观内部的对立、冲突、矛盾和斗争的结果。犹如弗洛伊德所说:社会要求和个体行为之间的矛盾不能称为“冲突”,因而也不会导致神经官能症的产生。只有心理内部观念的冲突才可能导致神经官能症。

神经症之所以发生,是霍妮所说的“潜能和实现之间的脱节”(如具备种种的天赋,外在条件也十分有利于他的发展,他却仍然无所作为),神经症病人往往感到他自己就是自己的绊脚石。

这种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冲突、矛盾和斗争的二元思维,如果不能达到“合二为一”的统一,就是“潜能和实现之间的脱节”的主要原因。潜能和实现之间的脱节,也可以说成是“潜能和现实之间的脱节”。犹如百度中所说的:

具体的实体是由质料和形式组成的,而质料和形式就存在的方式来讲,又同潜能和现实密切相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潜能和现实是相对的,潜能实现了的时候就是现实的,而现实还没有实现的时候就是潜能。

潜能和现实的内容相同,只是存在的方式不同。现实是和运动相联系的,“埃奈季亚”(希腊energeia,英actuality, 现实的含义之一)即意指“在动作中”,潜能则没有和运动联系起来;但潜能的各种条件也就是现实所需要的多种条件,因此就组成事物的内容来说,潜能和现实是相同的。

现实是和运动相联系的。潜能和现实之所以脱节,是因为潜能没有和“运动”联系起来,也就不能达到“实现”的效果。这里的“运动联系”中的“运动”到底来自哪里?我认为是来自弗洛伊德的马与马车夫关系中的“马”,也就是来自心,主体,来自心脏所泵出的血液,血的流量、血压、血流速,这管理人的感性意识活动,包括人的本能欲望、需要和情感活动,和无意识的各类肢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心血管神经系统。来自这无意识的、本能的反应和反射活动为内驱力的“运动”的联系。心是主体,是基础,是主要作用者,是动物生理的本能反应和反射活动的管理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2#
 楼主| 发表于 14-6-29 10:35:57 | 只看该作者
《自我意识分化与统一一一心理成熟的标志》[转载]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其定义为:认识自己与对待自己的统一,从一般意义上讲,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与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可以说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专利"。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按照自我意识的变化特点,一般可以分为行为过程与心理过程两个方面。一般认为,自我意识的行为表现,应该是"分化→统一→再分化→再统一"。分化是指人把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这时两者区别明显,矛盾产生;统一是指"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经过分析、比较、反省,而形成新的自我意识水平出现转化,从而不断发展。

自我意识的表现,充分显示了"分化→统一→再统一→再分化"这一规律。这一过程是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分化

矛盾和冲突 自我意识的分化使人不仅意识到自己不曾注意的许多"我"的方面的细节,同时由于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冲突,使得自我不能统一,自我形象不能确立,自我概念不能形成,还使他们表现出明显的内心痛苦和不安,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常是不稳定的,对自我的控制常常是不果断的,归纳起来,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二是独立与依附的心理冲突;三是交往与封闭的心理冲突。

自我意识的分化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它使人主动迅速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新的认识、体验和控制。由此而来的种种激动不安、焦虑、喜悦和自我沉思也增多了,他们要求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和世界,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关注,以满足其要求。

2自我意识的统一

自我意识的矛盾、分化所带来的痛苦不断促使人寻求自我意识,统一的方法即自我统一性。主要指主体我与客观我的统一,自我与客观环境的统一,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也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和谐统一。由于个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经验、智力水平、追求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自我意识分化和统一的途径不同,其结果和类型也不同,包括如下:

(一)自我肯定型一一积极的统一;

(二)自我否定和自我膨胀型一一消极的统一;

(三)自我萎缩型一一难以统一。

总之,人的自我意识由分化至统一这个过程并不是绝对的。而且自我意识的发展是终生的并不是说自我意识在青年这个阶段矛盾。分化、统一就意味着它不再发展,只不过是不再象青年期那么突出比较稳定和平缓罢了,所以人的自我意识永远遵循分化→统一→再分化→再统一的规律。

如何才能消除矛盾、冲突,使自我意识逐渐接近理想自我统一呢?方法有三种:一是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趋向理想自我;二是修正理想自我中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使之与现实自我趋近;三是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不管以哪种方法达到统一都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年轻人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分化和统一的十分突出的特殊阶段,都富于理想,对未来充满憧憬,常常为自己设计一个完美的理想自我,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适应能力,对社会的认识和实践具有局限性,所以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尖锐对立,从而造成了心理上的种种困惑,希望阅读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能够找到自我意识统一的突破点,尽早实现自我意识的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3#
 楼主| 发表于 14-7-1 13:02:28 | 只看该作者
《我科学家破解脑皮层的“秘密语言”》转载

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副教授禹永春领衔的课题组与美国纽约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时松海课题组经3年多合作研究,在脑神经环路发育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发现脑神经元间由电突触介导的信息交流在大脑皮层神经环路发育中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不仅为科学家深入揭示大脑皮层神经网络形成之谜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脑神经环路发育异常相关疾病(如小儿癫痫、自闭症、智力发育迟滞等)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靶点。该成果今天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大脑皮层中的神经突触环路是怎样形成的?神经环路的形成有没有基本规律可循?这是全世界的神经科学家长期关注的问题。科学家把大脑中突触前细胞通过释放特殊化学物质将信息转送到突触后细胞,称之为化学突触,把借助于电信号传递信息称为“电突触”,会使大脑分别产生兴奋、兴奋性上升或下降、或不易产生兴奋等现象,因而被普遍认为在神经元相互信息交流中有重要作用。

禹永春等通过改变兴奋性神经元间电突触传递的方法,首次探明了电突触在脑皮层神经环路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大脑皮层神经环路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即神经元亲缘性越高,越容易形成神经突触联系,而神经元亲缘性是由电突触联系在一起的。

该研究首次揭示,在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如果没有电突触,就不会形成化学突触。电突触引发的脑神经环路障碍参与了导致癫痫、自闭症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疾病的发生。该成果破解了脑皮层环路发育过程中神经元间相互交流的“秘密语言”,为人类深入探索大脑的奥秘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4#
 楼主| 发表于 14-7-5 14:32:34 | 只看该作者
转载一篇这样的文章:《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异同析》

我曾经说过不少次的“自我意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百度里搜索到的“自我意识”基本都是以下这样的解释。我知道不应该是这样的解释,可就是找不到我想要的那种解释: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一是意识性。意识性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有着清晰、明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不是无意识或潜意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自我意识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一切主观能动的反映。二是社会性。自我意识是个体长期社会化的产物。这不仅因为它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而且因为它的主要内容是个体社会属性的反映……”


最终我还是搜索到以下这样一篇,我认为是对“自我意识”正确的解释的文章:《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异同析》:

目前主体意识已是哲学研究的热点。但是,识,把主体意识简单乌同于自我意识。我认为不少论者都用自我意识的概念来界说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不能直接划等号。认识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区别和联系,这对于科学地界定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各自的含义以及将主体意识的研究引向深入都是很有意义的。


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在产生的时间上有先后之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我的反省意识,是人对自身的属性、个性、状态、活动以及自身与外界关系的意识,即以自身为对象的意识。主体意识则是人自立为主体并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观念表现。从时间的序列看,自我意识先于主体意、识而产生,主体意识则是后起的,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升华而成的。简言之,主体意识并不是任何现实的人(包括那些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有的。个体意识和人类意识的发展史都充分佐证了这一点。

个体的意识发展史是人类意识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初生的婴儿虽然已经具有了任何动物都无法与之比拟的崭新的人类意识,但是他们还没有自我意识,还不能自觉地将自我与非我既区别又联系起来。婴儿以自己的手指来代替母亲的奶头,把脚趾当作玩具,在吸吮和玩耍的过程中同样得到了内心的满足就说明了这一点。随着婴儿的成长壮大,随着他自身实践活动的增多,对客观外界事物认识的深化,他逐渐能将自我与客观外界事物区分开来,并能将自我统一体分解为意识主客体,进而能在主体与客体的反映与被反映、改造与被改造的双向运动过程中反躬自身,依靠自我评价和认识,自我情感体验和意向在自我内部不断地内省与反思,于是就产生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的本质特征和较为高级的形式,它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自我意识也是主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主体意识乃是既奠基于自我意识又超越自我意识的一种更为高级形态的意识。只有当主体内省与反思形成了这么一个观念:人是人自己活动的主人和属人世界的主宰者,在人之外和人之上既不存在什么超人的造物主,也不存在什么冥冥之中掌握着人的命运的神秘力量。人不但有信心有能力成为自然界与社会的主人,而且有信心有能力成为自己的主人。此时,这才明白人的主体意识开始形成了。


人类意识的发展史同样昭示出主体意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刚刚和动物界相揖别的正在形成中的原始人虽然已具有了不同于动物的全新的人类意识,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差不多完全受着陌生的、对立的和不可捉摸的外部大自然的支配,只能依靠群体的力量,抗衡自然而谋得生存。那时的意识尚是一种低级的“畜群意识”,还没有形成个人独特的自我意识。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随着群体劳动被个体劳动所代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人类自身交往的增多,人类开始意识到自我与非我的区别与联系,开始从事有计划的生产劳动,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这样,原先潜在的主体也就发展为现实的主体。但是,在充满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里,由于大多数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自由活动的可能性,处于被剥夺、被奴役和被统治的地位,使他们失去了部分主体的性质,主体的活动功能被片面化和畸形化了,主体意识只能以潜在的形态存在。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冲破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所设置的人身依附的樊篱,使个人具有了独立的人格,工人成了自由劳动者,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地位、使命和责任,响亮地发出了“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的吼声,这表明他们的主体意识觉醒和形成了。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消除了旧式的固定化分工,消除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一切对抗性关系,并且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的高度涌流,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丰富的个性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人类所具有的潜能在一切方向上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人类真正成了一个完满的自由自觉的类主体,主体意识也就真正外化为现实,实现了做世界的主人和自己的主人的愿望。

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向我们展示出这样一条清晰的轨迹:人类先有朦胧状态的低级的意识,在此基础上产生自我意识,又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发展为主体意识。这一思想在辩证法大师黑格尔那里是非常明确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黑格尔哲学的圣经”的《精神现象学》一书中,黑格尔按照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宗教、绝对知识这样的逻辑序列研究了意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他认为,人类最初的意识是没有科学概念的低级状态的感性意识,感性意识的发展通过外在化而建立了事物性,然后又通过对象的自我扬弃达到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一旦发展为自为存在的意识,也就达到了理性。理性是一切确定性和真理的源泉。理性的自我意识会通过自身以实现自身,会按照自己的本性去铸造对象的内容和性格,以达到对象与它的自身统一。理性必然要在世界中体现其自身,这就是社会、国家以及一个民族的伦理生活。这就成为现实的理性即精神。精神又通过曲折的矛盾发展而达到宗教和绝对知识。对于黑格尔关于意识发展史的精辟阐述,经典作家曾予以高度的评价。恩格斯指出,精神现象学也可称为与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是个人意识在其发展阶段上的描写,这些阶段可视为人的意识在历史上所经历过的诸阶段的缩影。剥除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神秘外壳,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着的对人类认识发展过程辩证本性的许多天才的概括和猜测,这对于我们认识人类低级状态的畜群意识和自我意识以及主体意识在时间上发展的不同步性是很有启发的。

其次,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在反思自身的程度上有深浅之别。自我意识虽然已能将自我与客观外界事物既区别又联系起来,但还不能自觉的意识到:在自我与客观外界事物的关系中自我是主导的和主动的方面,而客观外界事物是自我活动的对象,处于被自我认识和改造的地位,是人主宰物而不是物主宰人。主体意识已能自觉地将自我置于客观事物的主导和主动地位,意识到人既是世界的主人又是自身的主人。由于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在反思自身程度上的差别,所以有了自我意识却不一定就有主体意识。例如,宗教信徒也有自我意识,但是他的认识自身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自己不能主宰自己,只能将命运的缰绳交给幻化出来的既超越于自我之上又主宰着自我命运的冥冥之中的至上神。于是,在宗教中人的幻想、人的头脑和人的心灵的自己活动对个人发生作用是不取决于他个人的,而是作为某种异己的、神灵的或魔鬼的活动的。在这个异化的过程中,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上帝越富有,他自己就越贫乏。处于这样一种异化的境况下,怎么会有主体意识可言呢?在阶级社会中,处于被剥夺和被任意宰割地位的奴隶也有自我意识,但是,如果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并起而抗争以求得自身的解放,那也是称不上具有了主体意识的。正如列宁所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不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津津乐道地赞赏美妙的奴隶生活并对和善的好心的主人感激不尽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由此可见,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虽然都是对自身的反思,但由于两者对自身认识深度上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自我意识还只是意识到“我是人”的话,那么,主体意识则已明确意识到“我是主体”了。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虽只相距一步之遥,但这却是十分难以逾越的一步。简言之,并不是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能自觉也升华为主体意识的。自我意识要升华为主体意识的,就必须对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具有正确的认识。所谓对主体地位的认识,即意识到自己是周围一切存在物的主体,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人处于主导和主动地位,物则处于被支配和被动的地位。所谓对主体能力的认识,即认识到自己有能力从自然中提升出来,成为主宰自己生活和其他自然物的主体。所谓对主体价值的认识,即意识到人是一切存在物中最有价值的存在,它具有赋予物以价值的功能属性,人的价值属于创造价值的价值,属于价值源的价值。从而不再使自己只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产生超越环境、能动地改变环境的强烈欲望,要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没有这三方面的认识,那就没有现实的主体可言。

最后,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在功能上也是有区别的。由于自我意识还不能自觉地将自身置于客观事物的主导和主动的地位,因而在思维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方面还不如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地表现在自我意识所不具备的自主性和自由性上。自主性是主体意识到自身是主体并能在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主动地行使主体的权利和承担主体义务的一种属性。自主性是主体意识形成的标志和发挥作用的首要条件。主体意识的自主性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客观外部对象面前的自主性。有了自主意识,主体就能在与客观外部对象的关系中显示出自己的主导性和主动性,而客观外部对象则表现出它的被动性和服从性。通过主体积极主动的活动,客观外部对象就会打上主体活动的印记,呈现出客体主体化的发展趋势。其二,在人自身面前的自主性。这表现为主体能自觉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凡属人的一切正当合理的权利都是自己的权利,自己具有不依附于他人的独立自在的人格。自主性这两方面的表现可归结为一点,即主体意识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和自己的主人。具备了这样的自主意识,主体就能在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不再是强迫的,而是自愿自觉的了。自由性是主体意识的本质属性和最终目的。自由是主客体统一的集中表现和最高形式。主体全部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客体对主体的对立状态,实现主体的自由。自由性乃是主体追求摆脱客体的束缚并反过来顺利地支配、控制和驾驭客体的一种自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在自我意识阶段一般是以潜在形态存在的,它并没有充分表现出来。众所周知,主体与客体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客体既为主体提供生存条件,促进主体发展,又为主体的发展设置障碍,限制着主体按照自身的意志发展。在主客体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中,如果只是意识到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而无视或抹煞主体的能动性,过高地估价客体对主体的自约作用,认为主体只能消极地无条件地服从客观必然性,永远受其限制和束缚,那么这种贬损自我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两者间就大相径庭。只有当主体意识到自己在客体面前处于积极的能动的方面,并在精神上和行动上都表现出不受客体束缚的、自由的存在,主体意识自由性的功能才能得到最为充分的发挥。当然,在阶级对立和生产力尚不发达的社会发展阶段,主体意识的自由性还只是处于潜在的或相对的状态,还不可能有现实的或绝对的自由。只有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公有制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才能为个人自觉地完全地真正地驾驭自然必然性清除各种障碍,才能使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一一自由的人。”

主体意识的自由性和自主性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自主性是自由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主体如果对自身的活动不能自主,一切受制于人、听天由命,那是毫无自由性可言的;而自由性是自主性的实现和结果,只有当主体真正成了自由自觉的主体,主体的一切活动才是真正独立自由的活动。

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除了存在着上述三方面的主要区别以外,它们之间又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首先,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都是人类意识,它们既不是先于人而产生的纯粹的精神,也不是意识自我推演的结果,而是社会劳动的产物。马克思说:“劳动的对象是人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离开了社会劳动,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都是既不能产生又不能发展的。其次,自我意识是主体意识的基础和前提,主体意识是自我意识升华的结果。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区别于他物的本质、地位和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与他物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属于自我的反思活动,它以自身为认识对象,要把自己与他物明确地区别开来。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属性、地位、能力、作用和价值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以后,就形成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在此基础上,人进一步对自己区别于他物的特殊本质、社会责任、创造能力、作用和价值等有了足够的认识,并意识到自己在与外部客观事物的关系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起着主动的作用,这就产生了主体意识。由此可见,主体意识并不是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而是既奠基于自我意识又超越于自我意识的一种全新意识。没有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犹如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那是无法形成和发展的。最后,主体意识包含着自我意识,是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辩证综合的结果。主体意识是由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两部分所组成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是互相规定、一起产生的。没有被主体思维所指向的对象意识的存在,自我意识是无法存在的。因此,自我意识不能在对象意识之外而独立存在。当主体以一定的背景知识和认识定势反应外部对象时,外部对象就以信息的形式映入人的意识。将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进行有机的综合并在新的高度观照两者的关系,明确自我意识是起主导的、决定作用的方面并在思维中予以强化,这就形成了主体意识。

说到这里,我们还要提出的一个问题是:研究、认识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异同关系有什么意义呢?首先,从理论上说,这可以使我们明确意识的动态发展过程,加深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人类意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凝固物,而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轨迹。它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原始状态的“畜群意识”到中级状态的自我意识再到高级状态的主体意识的发展过程。自我意识虽然是主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主体意识尽管包含自我意识,但不能归结为自我意识。将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简单划等号,如同将人与主体简单划等号一样,就无视和抹煞了主体意识自身固有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就不可能将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其次,从实践上说,能使我们看到,唤醒和优化个体,群体和全民族的主体意识在今天仍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如果把主体意识等同于自我意识,那么,今天强调高扬主体性、优化主体意识就纯属多此一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5#
 楼主| 发表于 14-7-7 14:09: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4-7-7 14:10 编辑

转载  艺术家的人格(节选)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弗洛伊德、兰克和荣格都非常关注艺术家的人格构成问题。他们倾向于将诗人视为这样的人:他利用一些特殊的心理冲突来滋养相关的社会产品的成就。尽管他们认识到这种可能性(事实上是或然性),即诗人是很不寻常的人,其情绪结构偏离“正常”,但是,他们极力要强调天才的和真正的贡献使诗人有别于非生产性的神经症或精神病患者。这些深受人本主义熏陶的早期理论家们,把艺术家的作品视为评价其人格的基本因素。弗洛伊德没有草率地把诗人描述为不正常的人,而完全把艺术家看做走在时代前面的人,因为在无意识被科学地加以描述以前,他们就已了解并会运用无意识了。

任何人都有可能表现出口头神经症或破坏性的愤怒;但几乎没人能从其心灵和精神中创造出向现在和未来的所有人倾诉的诗作。

创造过程不可避免地围绕着人格中的两种力量。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如果完全从生命意义角度加以考察也很长。所以,诗人必须具有足以进行漫长的构型和发展工作的活力。尽管说游戏功能确实存在,然而艺术家则要证实艺术是一种劳作。较之于刻板的日常生活,艺术家需要更多的能量精力,足以能把他们自己的某个部分投射到被创造的对象中去。除了这种充沛的精力和活力,还需要某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名之为平衡力、调整能力或自我力量。总之,艺术家是这样的人,他们毫无仁慈地利用自己,致力于发掘利用自己的内在动力,以便激发内在冲突和恐惧因素。夏皮罗写道:“诗人与非诗人的区别,就在于诗人对未知的自我的需要远胜于任何人,他们发现了具有普遍价值的某些财富。”

诗人作为人的最佳之处就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作品是艺术创造力的关键问题。每一位诗人都会表现出某些特征而不会表现出一些特征,但是,每个诗人有必然趋近于个体人格结构特异性之下的种种能力的复杂核心。诗人的性格特征是纷繁复杂的。对实践的艺术家的考察迫使我们抛弃对明确的人格特质所做的最初概括,诸如诗人是完全内向的,或完全是外向的;或诗人完全是女性化的或男性化的;或他们是简朴的生活者,奢华的迷恋着;以及他们具有攻击性暴怒特质,或具有和善仁慈性格等等。然而,一旦要求诗人们指出他们所体会到的对创作至关重要的那些性格特征时,诗人们却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

诗人期望构成经验,并把这种经验物化。但最重要是把握经验。这种趋向秩序和经验的最高征服是某种疏离,它补偿了对经验本身深深的依恋。


诗人应该同社会生活相分离,不应该“追逐时尚”,以便获得某种真知灼见。

忠实于自我、探究自我秘密的欲望却是不可缺少的。自我兴趣伴随着某种内向性和自我中心倾向。自我关注的必要性蕴含了自我中心倾向和忽略他者。如果许多诗人与自己的劳作联系太密切,因而不能与别人和谐相处,那么,应记住他的劳作正是自我探索。

诗人的基本关切是他自己的人格。

自我意识是有生命力的,是对一个人本身神经“驱力”的认识。意识是最高的道德。

艺术导源于各种张力,完全整合的人感到没有必要成为艺术家。主张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不平衡程度是创造成果的根源。事实上,内在冲突被视为诗可能孕育成长的种子。虽然人格分裂因此被看做甚至赞美成艺术的必要条件,但应注意,对诗人来说,它们总是与艺术才能的目标密切相关的。即是说,诗人把它们说成是对某种用于作品的东西的刺激。这里并不存在对疾病或不平的颂扬。但偶尔的强调太突出了,以至于暗含了这样的结论:艺术成就值得以痛苦或糟糕的人际关系为代价。

没有一个诗人在情绪上是成熟的,或者说接近于“成年人的人格”。没有渴望便没有诗。必须有冲突,否则就是安静地孵卵。

批评家屈林发现,不能单选艺术家来进行精神分析——如果说诗人们的力量来源于神经症,同样可以说律师和科学家亦复如此。创造过程包含了一系列的压力,成功的艺术家为了创造艺术品,超越了这些压力,并利用了他们已形成的某种痛苦。所有人都受到神经症冲突的影响。诗人由于探索自己的动机并表现了与自己不协调的东西,所以他们强化了这种冲突。但是,诗人便由此获得了对自我的控制,对充满冲突的象征材料的控制。敏锐的学者们一再强调诗人的控制力:这是一种使幻想变成有社会价值的客观实在物的能力。

下面摘录几首中国伟大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文学研究家、言情写手、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何其芳”的诗:

慨 叹
我是丧失了多少清晨露珠的新鲜?
多少夜星空的静寂滴下绿阴的树间?
春与夏的笑语?花与叶的欢欣?
二十年华待唱出的青春的歌声?

我饮着不幸的爱情给我的苦泪,
日夜等待熟悉的梦来覆着我睡,
不管外面的呼唤草一样青青蔓延,
手指一样敲到我紧闭的门前。


如今我悼惜我丧失了的年华,
悼惜它如死在青条上的未开的花。
爱情虽在痛苦里结了红色的果实,
我知道最易落掉,最难捡拾。


欢 乐
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
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
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
还是从稷稷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


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
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
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
而且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欢乐是怎样来的?从什么地方?
萤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阴?
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
它来时脚上响不响着铃声?


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
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


休 洗 红
寂寞的砧声撒满寒塘,
澄清的古波如被捣而轻颤。
我慵慵的手臂欲垂下了。
能从这金碧里拾起什么呢?


春的踪迹,欢笑的影子,
在罗衣的退色里无声偷逝。
频浣洗于日光与风雨,
粉红的梦不一样浅退吗?


我杵我石,冷的秋光来了。
它的足濯在冰样的水里,
而又践履着板桥上的白霜。
我的影子照得打寒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2 22: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