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奇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感悟

[复制链接]
736#
 楼主| 发表于 14-4-24 20:29: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黑眼睛。
我不相信感统训练会对自闭症症状有什么效果。感觉统合是心脑血管神经中枢共同作用的结果,感觉统合失调,也是心脑血管神经中枢共同作用功能失调的结果。我不相信人为的作用能够对心脑血管神经中枢进行调节。


从《心与脑的研究》的文章中,摘录两段话:

因血管的分布与生命体的感觉、运动等中枢神经调节的核和纤维束等的分布都是并行的,而且也是紧密相连为一体的,彼此不可分,哪里有血管,哪里就有神经,所谓的神经调节,其实都离不开心血管的调节,同样,心血管自身的调节,也离不开神经的调节。所以,心脏完全有条件成为机体的另一个次于大脑皮层的相对神经指挥中枢,并与神经调节连成一体。

从整个机体系统来说,心与脑血管神经中枢就是人体生理的主要调节手段,心为调节的低级中枢,脑(指皮层)为调节的高级中枢,两者一体共同构成人体的心脑血管神经中枢,共同调节人体的全部生理机能。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力量,就靠从头到脚下的全部神经机能组织的生物电离活动和全身川流不息的血液的生化反应,神经和血液的共同作用,是心脑调节的主要物质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7#
 楼主| 发表于 14-4-26 12:33:38 | 只看该作者
在《感觉统合失调》文章中曾经提到“重力(地心引力)”问题,如:

前庭系统机能正常时,人的一生中.对重力(地心引力)会有持续性的信息输入.这些感觉信息会与其它感觉信息以不断重叠的方式输入大脑,所以这些重力感的讯息.由于相当持久和稳定,在它输入神经系统后,便会成为眼睛及其它身体感觉在判断讯息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前庭感觉不良,也会产生无法判断视觉空间的现象。空间感来自于身体和重力感的联系.缺乏重力感的孩子.很难有空间透视感,因此常无法判断距离和方向。

什么是重力,地心引力?我从百度对于“重力与重心”的解释中摘录以下一点点: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由于吸引力产生的,而不能说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就是在研究问题时,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叫物体的重心。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

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物体的重心位置有可能变化。把一物抬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

重心的高低与支承面的大小决定物体的稳定程度。重心越高,稳度越小,重心越低,稳度越大。

我走进自闭症版块快满五年了,我认为我从走进自闭症版块开始,所说过的话所认为的问题,至今一点也没有变。也就是说,我的表达始终是前后一致的。唯有一点发生过变化的是,我把自己的“回避型人格障碍”说成是“分裂型人格障碍”。不过这仍然不算错,因为“回避型人格障碍”和“分裂型人格障碍”太过于相似。在《美国人格障碍共病问题研究介评》文章中说,“回避型人格障碍”和“分裂型人格障碍”这两者最难区分。

我只是说得罗嗦,也不明了。我从走进阳光家园至今已经有6年多了,我曾经针对我的问题,一直都在百度里搜索有关资料。也就是我拿着自己现成的“试题”,在百度里搜索有关这方面的答案。其实对于“重心”问题,可以说我往年的帖子中就曾经说起过,而且不只一次的说起。只是那时候没有牵涉到现在的这些问题,我所说的话也许就不怎么被人注意。我以往的什么太极拳的上中下三丹田,中医学的精气神……我曾经不只一次说到过的以下这些话,不知有人似乎能记起:

重心者,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地心引力)产生的合力。此合力的作用点就叫做这个物体的重心。人体的重心不像物体那样恒定在一点上。因为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什么样的“气”才能由意识和形体的改变而移动。太极拳所说的“气沉丹田”之“气”,实际是人体的“重心”。 重心就像水平仪中的气泡一样,在摆放端正时,此气泡居于中心;一般来说,脐为人体的中心,是人体上下的中点。上虚即是指脐以上有空松虚灵之感,而脐以下则应是深沉稳重之态;分清虚实,不可过实,过实则迟滞;也不可过虚,过虚则浮飘,无着无落,根基不稳;重心低,站立稳固,则上体愈能舒松、轻灵、敏捷、运动自如,呼吸也能平稳、均匀、深长;重心低能使精神、思想、情绪达到安舒、集中、平静。才能更好的用意识引导动作;中医学的精气神,精与神为两极,气连接两者。

其中还有一段练功原则中的话:从气一元论的观点看,元气为生命之“根”,有了此“根”基于健康的一切才有了最基本的保障。气息下沉归根,是一种安详自守的状态,是人类生存质量的根本保证;如气浮聚于上,人的头颈肩背常处于紧张状态,是人处于紧张、应激状态的根源……

这是一段非常关键的,能够总结说明问题的话,也是我所搜索到的,一道重要的试题的答案:气息下沉归根,是一种安详自守的状态,是人类生存质量的根本保证;如气浮聚于上,人的头颈肩背常处于紧张状态,是人处于紧张、应激状态的根源。

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是不是和弗洛伊德以下的这段话相似: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这三大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里面的这句:气息下沉归根,是一种安详自守的状态,是人类生存质量的根本保证。是不是能与弗洛伊德的这句对上号: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

其实,只要能够真正的从中领会,哪里都是相通的。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大系统是一样,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8#
 楼主| 发表于 14-4-27 16:23:34 | 只看该作者
感统训练理论创始人爱尔丝指出:"在人对外物的关系中,以重力(地心引力)最基本,比母子关系更原始。前庭系统的感觉统合,带给我们'重力安全保障',把我们和地球紧紧连接起来......也是人类一切关系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9#
 楼主| 发表于 14-4-28 17:48:52 | 只看该作者
感统训练理论创始人爱尔丝指出:“在人对外物的关系中,以重力(地心引力)最基本……”一一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在太极拳文章中说:根据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端正站立时身体的重心,位于第三骶椎上缘前方约7厘米处,相当于髋关节额状轴的后方高约4~5厘米处。

我认为,这指的是在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在正常范围内的人群。我认为不是每个人的重心位置都会相同。

太极拳中说,什么样的“气”才能由意识和形体的改变而移动。太极拳所说的“气沉丹田”之“气”,实际是人体的“重心”。重心就像水平仪中的气泡一样,在摆放端正时,此气泡居于中心。

这里所说的气沉丹田之“气”,是元气、是真气,实际上也就是能量。这里所说的“气”,是会根随意识和形体的改变而移动。但“气”也有不听话的时候,意识会无能为力……这里的意识和“气”的关系,就是弗洛伊德的马车夫与马的关系。气会根随意识移动,意识会牵着气走。这也就是说,气(能量)聚集在哪里,哪里就是重心。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哪里的能量比重大,哪里就是重心。

自闭症孩子他们有没有重力,他们的重心在哪里?

按照“心与脑的研究”来说,自闭症孩子的重心在脑部:孤立的脑,没有心的结合,脑不过是一堆具有剌激反应的神经机能系统;

按照九型人格的心理机制:不同人格类型有着不同的动力来源,从而有着不同的深层心理机制。人的生命能量从上到下聚集在三个中心:头,胸,腹。自闭症孩子属于是以头部为能量中心;

按照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在腹、自我在胸、超我就在头。每个人的能量都是守恒的,要说自闭症孩子的能量聚集在本我、自我,那绝对的不可能,就只有聚集在超我。重心仍然在头部;

按照“如气浮聚于上,人的头颈肩背常处于紧张状态,是人处于紧张、应激状态的根源。”一一“气浮聚于上”,也就是“能量”浮聚于上。上是上丹田,部位在两眉间,同样是在头部。

所以,自闭症孩子的重心在脑部。按照“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那就是说自闭症孩子的重心在头部,按照重心越高,稳度越小,那自闭症孩子就成了“头重脚轻”。没有“重力感”的浮飘,无着无落,没有根基。

重心越高,稳度越小,重心越低,稳度越大。重心低,站立稳固,则上体愈能舒松、轻灵、敏捷、运动自如,呼吸也能平稳、均匀、深长;重心低能使精神、思想、情绪达到安舒、集中、平静。才能更好的用意识引导动作。

“如气浮聚于上,人的头颈肩背常处于紧张状态,是人处于紧张、应激状态的根源。”一一这是我的真实写照。这就是没有重力的无着无落、浮飘、虚无……“气浮聚于上”相反的另一面是:“气息下沉归根,是一种安祥自守的状态,是人类生存质量的根本保证。”

能够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却难以表达清楚,说得很拉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0#
 楼主| 发表于 14-5-1 07:31:50 | 只看该作者
人体是一台非常复杂的机体,以一颗仅仅1.7瓦的心脏是如何将血送到每一个组织和细胞呢?王教授的研究揭示:人体的每一个组织和机体都有自己的能动性,它们会主动的和心脏保持一致的振动频率,主动将血液吸收到自己的机体里,并非静止的等待心脏将血液挤进来。这种和心脏协同振动的现象和能量就是中医的“气”,用现代物理学解释就是共振。这一现象不仅解开了西医科学里的血液循环的谜题,也雄辩地证实了中医所云的“气”是真实存在的。气——就是共振,人体各部的这种共振现象,就像一支交响乐队,一旦指挥棒开启,所有的乐器都按照生命的曲谱开始演奏。

既然人是通过“气血”循环来供给能量,那么,这些“气血”又是如何分配到全身各处呢?而且还要分配的恰到好处?经络是中医的神奇发现,用“共振”理论来讲,身体全部组织不可能只保持唯一的振动频率来共振,也不可能每一个细胞都是独立的一个频率,身体有很多部位的机体是使用同类的频率来和心脏保持共振的,这些和谐共振的机体组成一组,这就成了经络。

人体是一台非常复杂的机体。自闭症的关键问题,是操纵这台“人体机器”正常运转的电源,因发生故障而断开,而导致心与脑脱节,而导致的人格瘫痪一一“孤立的脑”,没有心的结合,脑不过是一堆具有剌激反应的神经机能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1#
 楼主| 发表于 14-5-8 17:48:35 | 只看该作者
我在百度里搜索到一些有关资料,从文章资料中的叙述来看,我认为“感觉统合失调”,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就是“植物神经失调”造成的,同样也是自闭症形成的根源。以我自己的经验,我非常赞同里面所说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即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是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异常。

资料里面还可以找到自闭症的肠胃病问题,里面的肠胃病问题也属于是“神经症”,叫做“胃肠神经官能症”。另外一种叫做“心脏神经官能症”,这应该就是我们曾经在自闭症版块里争论过的“神经症”。

植物神经失调

1基本概述 植物神经失调是因长期的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被生气激怒以及生气和精神受到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组症状群。

2病因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因不外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是一经典的哲理,也是事件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一。

某些人在同样的紧张刺激下,患病概率却各不相同,即说明了人格特征及行为方式等到内因起了作用。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内因主要有性格内向、孤僻、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缺陷,对外界刺激耐受性差,适应环境、应付事物的能力不足等;外因多者长期持久有强烈精神刺激,如家庭纠纷、恋爱挫折、事业失败或人际关系紧张,持久的及力、体力劳动,睡眠不足等。在外界因素长期限作用下,高级神经中枢过分紧张,因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当人们面临各种困难时,个人易患因素、社会凶险因素及心理问题等多重因素均可使人产生应激反应,能过神经内分泌改变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病原因是什么?植物神经系统在生理上由大脑皮质神经进行支配和调节。正常情况下大脑皮质的兴奋、紧张交替进行,协调一致。大脑是人情感、思维的主体,当外界的情志刺激因素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进而导致大脑皮质的部分区域过度兴奋,统一协调功能失常,致使大脑的血管紧张痉挛,血行缓慢瘀滞,进一步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脑细胞低氧,代谢废物淤积,从而使大脑神经调节能力下降。

由于大脑皮质对植物神经系统的统帅作用,大脑这一人体司令部混乱常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如出现胸闷、憋气、心慌、濒死感等心脏神经症;胃痛、胃胀、呕吐、腹泻等胃肠神经症;其他如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皮肤发麻、皮肤发痒、痛经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临床症状。其临床特点首先是身体没有明显器质性改变,其次病情加重或反复,常伴随焦虑、紧张、忧郁等情绪变化,一般按冠心病、胃炎等器质性疾病治疗常无效。

如果性格内向、孤僻、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缺陷,对外界刺激耐受性差,适应环境、应付事物的能力不足;或因长期持久强烈精神刺激,如家庭纠纷、恋爱挫折、事业失败或人际关系紧张,持久的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睡眠不足等。长期刺激大脑,由于大脑皮质有统帅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大脑这一人体司令部混乱发出错误指令,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即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这里有个焦点问题,也就是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由于长久的诸多因素刺激而导致大脑发出错误的指令而引发的。

祖国医学对植物神经失调有更深刻研究:

1、祖国医学认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归根结底,则无不从心而发。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可分属于五脏,但主要归属于心主神明(心主神明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生理功能。因此,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和正常。如果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异常,(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伤心)即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而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抑郁、恐惧、焦虑、强迫、植物神经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或可出现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顿等临床病症。

2、祖国医学认为心主神明:人的记性、思维语言、视、听、嗅等均为脑所主,故称脑为元神之府,脑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神明之心实质就是脑。心主血,上供于脑,故心脑相系。通过上述文章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性格内向、孤僻、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缺陷,对外界刺激耐受性差,适应环境、应付事物的能力不足;或因长期持久强烈精神刺激,如家庭纠纷、恋爱挫折、事业失败或人际关系紧张,持久的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睡眠不足等。长期刺激大脑,因心脑相系的关系,会导致心阴阳失调五脏不和,心血上供于脑不足,脑失营养从而引起大脑这个司令部的指挥混乱发出错误指令。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是由大脑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属神经系统功能疾病,故应该去看中医神经内科。

过去对于植物神经紊乱的患者在临床上,常按精神病,抑郁症用一些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往往疗效不好,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在增加药量的同时对身体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所以患者在的药物治疗上,也不能忽视一些常规的治疗措施。

胃肠神经官能症

胃肠神经官能症,又称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系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主要为胃肠的运动与分泌机能失调,无组织学器质性病理改变,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道的症状,可伴有其它官能性症状。本病相当常见,以青壮年为多。

6 预后原则

胃肠神经官能症 - 疾病介绍

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以胃肠运动功能紊乱为主的胃肠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有梅核气、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嗳气、神经性厌食与肠易激综合征,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而在生物化学和病理解剖学方面则无器质性改变。本症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中医学对本病的记载散见于郁证、百合病、梅核气、嗳气、呕吐、胃脘痛、纳呆、腹胀、腹痛、泄泻、便秘等疾病。起病大多缓慢,病程可积年累月,发病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

胃肠神经官能症 - 发病机理

有关本症的发病机制,迄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精神因素在本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如有过度劳累、情绪紧张、家庭纠纷、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等,若长期得不到合理解决,均可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进而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由于各人对外办刺激的耐受限度和反应方式不同,因此本症的类型和表现各异,所以治疗必须身心五脏同时调理,方用理肠调胃安神汤,调理身心五脏,从而达到治愈。此外,胃肠道器质性疾病痊愈后,少数可后遗胃肠道功能紊乱。也可照此方调理,一般3~5个疗程可恢复正常。

胃肠神经官能症 - 临床表现

由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耐受程度和反应形式不同,从而表现类型亦异。

胃肠神经官能症(导致焦虑)

本病起病多缓慢,病程多缠绵日久,症状复杂,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病情轻重可因暗示而增减,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多伴有心悸、气短、胸闷、面红、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手足多汗、多尿、头痛等植物神经不平衡的表现。

以下分述几种胃肠道功能紊乱:

一、胃神经官能症

(一)神经性呕吐 多见于女性。患者往往在进食后不久突然发生呕吐,一般无明显恶心,呕吐不费力,呕吐量不多,且不影响食欲和食量,常边呕边进食,因此多数无明显营养障碍。神经性呕吐可伴有癔病的色彩,如夸张,做作、易受暗示、突然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因此也称为癔病呕吐。此外,呕吐有条件反射性因素,印象不良的刺激物如某些食物、药物,甚至某些特定的情景,也能引起呕吐。

(二)神经性暧气 患者有反复发作的连续性暧气,致使不自觉地吞入大量空气而使症状更为明显,导致频频暧气,常有癔病色彩,当众发作。

(三)神经性厌食 多为女性,主要为厌食或拒食,严重者有体重减轻。患者多数自觉良好,行动活泼敏捷,有时又自相矛盾地对食物甚感兴趣,甚至贪食饱餐,而后又偷偷呕掉。患者因长期少食,体重减轻可达原有体重的40~60%以致恶病质的程度。患者常有神经内分泌失调,表现为闭经、低血压、心动过缓、体温过低、饥饿感丧失等。

二、肠神经官能症 又称激惹综合征。为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以肠道症状为主,患者常有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和便秘等症状。过去称此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情绪性腹泻等,现渐倾向于统称为肠激惹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实际上,本征肠道功能紊乱,并没有炎性病变,而且功能紊乱也不限于结肠。

(一)以结肠运动障碍为主较多见。患者有阵发性肠绞痛,主要位于左下腹,痛时可扪及痉挛的肠曲,此由于降结肠或乙状结肠痉挛所致;疼痛如位于左肋缘下腋前线附近,并放射至剑突下及左上臂,此为高位或过长的结肠脾曲痉挛所致。腹痛的发作和持续时间虽不很规则,但多数在早餐后发作,表示胃结肠反射亢进,熟睡时极少见。腹痛常因进食或冷饮而加重,在排便、排气、灌肠后减轻。腹痛常伴有腹胀、排便不畅感或排便次数增加,粪便可稀可干。结肠持续痉挛时,推进性蠕动减弱,则引起痛性便秘,这一情况可称为痉挛性结肠。

(二)以结肠分泌功能障碍为主少见。患者腹痛不明显,但有经常或间歇性腹泻,粪便呈糊状,含大量粘液,有时粪质很少,粪便镜检大致正常,这种类型也称粘液性腹泻。

也可有上述两型的混合型,即便秘与腹泻间歇交替出现。

胃肠神经官能症(腹痛)

且有植物神经不平衡的表现,如心悸、失眠等,特别是症状常随情绪变化而波动,暗示治疗而缓解,提示本症的可能性。进一步胃肠道X线检查,显示整个胃肠道的运动加速,结肠袋加深,张力增强,有时因结肠痉挛,降结肠以下呈线样阴影。结肠镜检结肠粘膜无明显异常。

必须强调指出,诊断胃肠道功能紊乱要十分慎重,在作出诊断之前必须排除器质性疾病尤其是胃肠道的恶性病变。本症的多数患者情绪紧张,就医时述诉繁多,滔滔不绝,有的将症状写在纸上,唯恐遗漏。医生首先应耐心地听取和分析患者的陈述与患者亲友提供的情况,仔细进行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X线、内镜检查、胃液分析与粪便化验等手段。必要时应行超声、CT等检查以排除肝、胆、胰等腹腔脏器病变。对于新近发病的老年患者,尤应进行周到细致的检查,以防漏诊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初步诊断为胃肠道功能紊乱之后,还需密切随访,经过较长时间观察才能肯定诊断。

本病应与各种器质性胃病、器质性肠病及各种内脏病变(肝、胆、胰)等进行鉴别。

神经性呕吐须与慢性胃病、妊娠呕吐、尿毒症等鉴别,还应着重与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脑瘤鉴别;神经性厌食须与胃癌、早期妊娠反应、垂体或肾上皮质功能减退鉴别。肠激惹综合征与早期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结肠癌及痢疾等鉴别,还须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吸收不良综合征等鉴别。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悸、胸痛、气短、乏力为主要表现,伴有其他神经症为特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1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与一般神经症一样,主要是由于工作与生活过度紧张、焦虑或与人尖锐矛盾产生精神创伤,大脑皮质受到强烈刺激而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产生障碍,导致中枢神经功能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造成心脏血管功能异常。本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家族性

同一家族或相同的环境作用下易患神经症倾向。往往同一家族父母、兄弟、姊妹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表现。

2.神经类型 内向

患者情感脆弱、较抑郁、多愁善感,精神上稍受刺激或工作较紧张,即可诱发本病。

3.喜静少动

患者平时缺乏运动锻炼,在一时较剧烈运动、心脏负担较重,心跳较快或出现期前收缩,便过分注意心脏而致发病。

2临床表现

症状繁多反复易变,但阳性体征很少,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

3.呼吸困难

患者常感到空气不足,呼吸不畅,浅短不规则呼吸,伴有胸痛,室内人多拥挤或通风较差的地方容易发作,常叹气样式呼吸后感到舒服或面对窗口呼吸新鲜空气。但较长时间深呼吸可出现四肢发麻、头晕、眩晕、震颤甚至手足抽搐等表现。此乃过度呼吸,血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出现轻度呼吸性碱中毒,即所谓换气过度综合征。呼吸困难躺下时减轻,故与心性呼吸困难不同。

6.分型

根据心功能仪测定结果,心脏神经症可分为两型: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型:占73.4%,以心率快,血压偏高;②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型:占26.6%,以心率慢,血压偏低。本症虽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不影响人的寿命,但确是一种病态或心理障碍,由此所造成的心脏神经功能紊乱也确给患者带来莫大痛苦。


叹气样式呼吸:

表现在一段正常呼吸节律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并常伴有叹息声。此多为功能性改变,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抑郁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2#
 楼主| 发表于 14-5-11 12:34:11 | 只看该作者
往天我说的是《心脏神经功能症》,应该叫做《心血管神经症》。不过,我认为两者的叙述基本没有区别,两者都属于是植物神经紊乱导致的。
   
心血管神经症(Cardiovascularneurosis)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神经症的一种类型。大多发生在中、青年,20一50岁较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的妇女。


心血管神经症(Cardiovascular neurosis )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神经症的一种类型。本病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疾病,它的症状表现在心血管、呼吸系统方面,但检查结果又表明一切正常。明明患者感觉很不舒服,却就是检查不出疾病。虽然大多数医生认为既然身体没有问题,就不必理它,但患者却感觉很不舒服,有时还会引起抑郁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学习和工作。这种疾病又称为神经性血循环衰弱症,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等。

发病年龄

大多发生在中、青年,20~50 岁较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的妇女。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预后良好,但长期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神经症的一种类型。大多发生在青年和壮年,以20-40岁者最多见。病因甚不清楚,可能与神经类型、环境因素、性格、遗传等有关。

疾病分类

心血管内科

2临床表现

主诉症状较多,而且多变,一般都是主观感觉,缺乏客观证据,症状之间缺乏内在联系。通常以下述的心血管病症状为主,可同时伴有其它神经症的症状,例如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心烦、食欲不振、头晕、耳鸣等。

一、心悸:自觉心脏搏动增强,感到心慌,常在紧张或疲劳时加重。

二、呼吸困难:胸闷,呼吸不畅,常感觉空气不够要打开窗户,甚至要求吸氧。不少患者经常作深呼吸或叹息样呼吸动作来缓解症状,导致过度换气,引起呼吸性碱中毒,使症状更加重。

三、心前区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疼痛发作与劳力活动无关,多数发生在静息状态;疼痛性质常描述为针刺样或牵扯样;持续时间长短不等,一般较长;含服硝酸甘油不能或数十分钟后方能缓解疼痛。

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多汗、手足发冷、双手震颤、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

与较多的症状相反,体格检查缺乏有重要病理意义的阳性体征。可发现心率增快,心音增强,可有短促收缩期杂音或早搏,血压轻度升高,腿反射较活跃。心脏x 线检查无异常。心电图可显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或室性早搏和伴非特异性ST 一T 波改变。

3病理分析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神经类型、环境因素和性格有关。患者神经类型常为抑郁、焦虑、忧愁型。当精神上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工作紧张、压力较大,难以适应时可能导致发病。部分患者缺乏对心脏病的认识,对疑似症状产生过度忧虑而诱发本症。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以同时伴有心血管神经症。发病过程中常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患者心率在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时常比一般人增快更明显;有时可伴有高动力循环的表现,如动脉搏动增强、左心室射血速度增快等;也可出现对运动、心理学测试或疼痛刺激的异常反应。

与植物神经系统有关

植物神经系统在生理上由大脑皮质神经进行支配和调节。正常情况下大脑皮质的兴奋、紧张交替进行,协调一致。大脑是人情感、思维的主体,当外界的情志刺激因素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进而导致大脑皮质的部分区域过度兴奋,统一协调功能失常,致使大脑的血管紧张痉挛,血行缓慢瘀滞,进一步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脑细胞低氧,代谢废物淤积,从而使大脑神经调节能力下降。由于大脑皮质对植物神经系统的统帅作用,大脑这一人体司令部混乱常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根源有:

1、大脑皮层下的毛细血管痉挛或由于毛细血管因动脉硬化、高血脂、血稠等原因而狭窄,致使大脑皮层供血不足,因此出现了大脑皮层供氧和营养不足而出现了大脑皮层指挥失控,下级中枢及远端植物神经各行其是。因此,即出现了周身各部的躯体症状。

2、植物神经的中枢是大脑边缘系统,它直接至大脑皮质控制下发挥中枢指挥作用,一旦大脑边缘系统受到缺氧或其他损害,也可以使大脑皮质的意志和指令不能正确地下传,而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3、植物神经与植物神经之间、植物神经与周围效应器之间的神经递质分泌不足,使神经传递信息的功能减弱或消失,也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此递质即是五羟色胺(5-HT)和正肾上腺素,因此西药即出现了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系列产品,如百忧解、赛乐特等。

心身学对本病看法

1、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medicine)是新兴的医学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中的一个特殊领域,研究心理与躯体相关的医学问题。狭义的心身医学,是指研究心身疾病(包括心理生理障碍)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治和预防的学科。广义的心身医学是研究人类和疾病斗争中的一切心身相关现象的学科,阐明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中的作用,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人不仅俱有生物躯体,而且是有思想、感情和愿望的,并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心身医学是用整体观念将它们整合在一起的。

2、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以躯体症状为主,发病因素与情绪障碍及性格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心身疾病亦称心理生理障碍,是一组与心理社会刺激相关的躯体疾病。它们具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如冠状动脉硬化)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如偏头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等过程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心身疾病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既不可忽视心理社会因素方面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遗传生物学因素的重要性,须以心身合一的观念来看待。

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般认为,狭义的心身疾病是一组躯体疾病,但心理社会因素在其诊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广义的心身疾病尚包括:虽是由于生物学引起的躯体疾病,但心理社会因素在其诊断中俱有相对重要的意义;心理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如某些神经症),是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即心身疾病是介于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中间,并于它们相互重叠的一组疾病。广义的心身疾病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点来研究的所有疾病,认为心理和躯体是同一生命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因此心理因素必然会和各种疾病有着不同的联系,对每一病理过程均起一定的作用。

发病过程中有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尤其是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调,例如交感神经张力过高,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时患者心率增快较一般人明显;有时可伴也高动力循环的表现,如动脉搏动增强、左心室射血速度增快、循环时间缩短等;也可出现对运动、心理学测试和疼痛刺激的异常反应。部分患者因缺乏对心脏病的认识,对已患有的疾病或疑似症状产生过度忧虑而诱发本症。

4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神经类型、环境因素和性格有关。西医多数检查不出,因为西医只能检查出器质病变.患者神经类型常为抑郁、焦虑、忧愁型。当精神上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工作紧张、压力较大,难以适应时可能导致发病。部分患者缺乏对心脏病的认识,对疑似症状产生过度忧虑而诱发本症。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以同时伴有心血管神经症。发病过程中常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患者心率在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时常比一般人增快更明显;有时可伴有高动力循环的表现,如动脉搏动增强、左心室射血速度增快等;也可出现对运动、心理学测试或疼痛刺激的异常反应。

5病理生理

发病过程中有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尤其是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调,例如交感神经张力过高,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时患者心率增快较一般人明显;有时可伴也高动力循环的表现,如动脉搏动增强、左心室射血速度增快、循环时间缩短等;也可出现对运动、心理学测试和疼痛刺激的异常反应。部分患者因缺乏对心脏病的认识,对已患有的疾病或疑似症状产生过度忧虑而诱发本症。

6诊断检查

一、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上述心血管系统症状多、体征少、无特异性以及未能找到相关的心脏病证据为特点,通常可以作出心血管神经症的诊断。必须注意排除器质性心脏病;也要注意勿将本病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给予了不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同时需注意器质性心脏病可以同时伴有心血管神经症,可能混淆了对心脏疾病程度的判断。

二、本症主要与下列疾病鉴别

1、心绞痛

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患者年龄一般较大,多为男性,有冠心病易患因素。心绞痛主要发生在运动或情绪激动过程中,疼痛部位较固定,持续时间不超过15分钟,含硝酸甘油常可缓解。本症新前区痛有时与心绞痛难以鉴别。必要时可作运动心电图、201铊心肌显像等检查,也可作冠状动脉造影。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有甲状腺肿大、血管杂音、两手颤动、突眼、消瘦等表现,测定血清T3、T4一般可作出诊断。

3、心肌炎

心肌炎患者常有胸闷、心动过速以及心电图ST-T波改变,与本症不易鉴别。但心肌炎通常起病前有明确感染(病毒或细菌)病史),典型的表现有心脏扩大、心音减弱、奔马律、心电图PR间期延长,超声心动图可能有心功能减低、心室增大等。

4、其他

如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等,根据这些疾病的特征通常鉴别并不困难。

三、预后

本症不影响人的寿命,但严重患者可长期不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四、症状类似心脏病

患者发病后常常以为自己得了心脏病或肺病,很担心地告诉医生自己的心跳很不规律、心脏跳动的力很大,或者是呼吸费力。这些症状在安静时更明显,反而在忙碌、运动时不觉得。症状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心慌:患者自己感觉心脏博动不正常,心脏跳动增强,有心慌感,有时觉得心脏突然跳一下,紧接着出现短暂的心慌。检查时发现有心跳过快,心尖处跳动强而有力。

2、呼吸困难:患者总是感觉吸入空气不够用,或者觉得胸口憋闷,因而需作深呼吸或者是像长叹气一样的呼吸。由于呼吸深度和次数增加,所以时间长了容易发生换气过度而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如眩晕、四肢麻木、抽搐等。

3、心前区疼痛:常为心尖区及左乳房下区刺痛或刀割样痛,有时是胸闷、隐痛,疼痛时间可长可短,有时只有几秒,有时长达几个小时,疼痛与是否做体力活动没有关系,而且大多数是在安静时发生,有时在工作紧张、情绪激动后可持续数天或更长。

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多汗、手足发冷、两手震颤、上腹发胀、腹痛、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

5、其它症状:疲倦、失眠、睡眠不深或多梦,低热、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肌肉痛等。


药物对证治疗,如镇静剂、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给予抗抑郁剂等。本症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3#
 楼主| 发表于 14-5-13 15:47: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4-5-13 16:00 编辑

我从一篇名为:特殊教育《自闭症》的文章中摘录以下一点点:

本文主要针对关于“典型自闭症”的研究发展进行探讨,其它如“亚斯伯格症候群”等不在此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在进一步研究中,人们将注意力逐渐集中到了中枢神经系统发展障碍上。Temple Grandin认为自闭症的原因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发展异常。Donna William认为自闭症患者对周围的世界刺激的感知与正常人不同。Gail Guillingham则提出感觉理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人普遍接受了自闭症的病因在相当程度上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有关,而尤其集中在脑功能上,这一点得到众多学者的支持,使得在研究自闭症儿童的大脑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从广泛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大脑上转而对脑的各个结构如脑干、小脑、丘脑等功能方面细致研究,来找寻自闭症儿童的大脑异于正常儿童的地方,并对造成这些异常的因素进行研究。因此在神经系统结构异常、神经系统调控异常、代谢问题及免疫问题等方面都有众多的研究。

自闭症儿童的那种极端自闭孤独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与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本我”状态似有相似之处。


这篇文章主要针对关于“典型自闭症”的研究。但是,高功能自闭症的“高功能”,是相对于“典型自闭症”而言的。所以,他们的自闭症形成的原因也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特殊教育《自闭症》中所说的:中枢神经系统发展异常、神经系统结构异常、神经系统调控异常。应该说是“植物神经失调”。从典型自闭症到高功能自闭症,他们的区别只是在于程度上的不同。

我从《心与脑的研究》的文章中摘录以下两段话,来说明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支配低级神经中枢的心血管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

如果将脑神经系统划分高级神经中枢系统与低级神经中枢系统的话,上面说了,动物高级神经中枢还很不发达,因此动物的大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意识指令会出现,即使类人猿有了也是极为有限的。因此脑的低级神经中枢才是动物的心理调节主要的手段。所谓低等级的神经调节是指不具是有意识的,即无意识的、本能的反应和反射活动。

动物脑的低级神经中枢包括有那些方面呢?可以这样说,除了动物原有的古皮层和旧皮层,并在此基础上已出现的新皮层外,在动物脑中的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延脑、脊髓等,以及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神经等等都是的。这里面有很多的神经中枢,很多的神经组织,如此复杂多样的属于低级的神经组织系统,它们的管理中心又是谁?也就是说,支配低级神经中枢的管理中心在哪?既然动物的皮层作用还不大,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意识指令,那么支配动物的神经中枢的,无疑就是现代神经组织概念中植物神经系统中的心血管神经系统。只有它配得上,适合做一个管理中心来调节动物的全部生理机能活动。心血管神经,作为一个中枢神经系统,它除心血管神经及其组织外,必然要和上面包括脊髓,由延脑直到间脑等一系列的脑和脊髓神经组织发生关系,由此才能形成一个神经系统的管理中枢,由它指挥着动物的全部生理机能活动。其指挥的指令自然不是大脑意识样的指令,而主要是由心脏所泵出的血液,血的流量、血压、血流速等信息组成。如果用心脑一体的概念来理解的话,在动物的神经中枢中,心的作用要比脑的作用大,脑的机能还是被动的,是心的附属组织,是为心服务的。心才是主体,是基础,是主要作用者,是动物生理的本能反应和反射活动的管理中心。


“如果用心脑一体的概念来理解的话,在动物的神经中枢中,心的作用要比脑的作用大,脑的机能还是被动的,是心的附属组织,是为心服务的。心才是主体,是基础,是主要作用者,是动物生理的本能反应和反射活动的管理中心。”

在特殊教育《自闭症》的文章中说:自闭症儿童的那种极端自闭孤独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与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本我”状态似有相似之处:

在“心与脑的研究”中说的,不具有意识的,即无意识的、本能的反应和反射活动的低等级的神经调节,就是弗洛伊德的“本我潜意识”活动。本我的完善,也就是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完善。而自闭症是本我缺失,没有动力,完善也就无从说起。心是主体,是基础,是主要作用者。而自闭症是没有穿越“脑”,就说不上到达“心”。自闭症孩子没有“主体”。

有一段话说得好:成熟的生命个体不仅在形态上千差万别,在心理个性上也同样各异。而能造就成生命体个性差异的原因也是因为心血管系统发挥作用的原因。

祖国医学认为,心为身体最高统帅,在脏腑中位居最高……祖国医学的心主神明广义是指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心在脏腑组织中居于首位,起主导作用。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在心的主宰和调节下,彼此协调,才能共同完成整体的生命活动。如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失去主宰和调节的作用,则可出现“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的病变,甚至危及生命活动……




有关心脏对于人的生命意义是何等的重要,我附带以下一篇文章:

移植《患者换心后性格改变》换心脏能换性格

昨天,记者电话采访了人在哈尔滨的杨孟勇。杨孟勇今年64岁,六年前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功接受了一次心脏移植手术,成为了我国医学史上年龄最大的换心人。可换心之后,近年在杨孟勇的身上还出现了很多其他的变化。

用老伴的话说,“我们从十八岁就认识了,明天就是我们结婚四十周年纪念日。共同生活了四十年,我现在竟然不认识他了,简直像变了一个人。”

老杨夫妇一致对记者说,以前老杨的衣服全是黑、白、灰等中老年男士衣服的款式和颜色。现在买衣服,老杨的品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就爱穿白色、黄色的衬衣和牛仔裤,样式也都是年轻人的时尚款式。”

手术后两年性格变暴躁

据老杨的妻子介绍,老杨2000年因患心脏扩张,而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年初刚住进医院,医生决定给老杨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手术进行得很顺利,老杨成功地接受了换心手术。但术后两个月,这颗心就和他的身体出现了奇怪的反应,性格突然发生了异常改变,变得很暴躁。术后五个多月,老杨出院,术后的两年间,他的性格愈发古怪暴躁。

“手术刚结束,我觉得这颗新换的心好像和身体产生了排异反应似的,干扰特别大。”老杨告诉记者:“当时我就想找人打架。比如排队买票看到有人加塞儿,我当时就像那种没有修养的年轻小伙子一样,恨不得就大吼一声,挥动拳头打一架。”

老杨术后的暴躁行为,让身边的老伴心里有了察觉,但是老伴却不敢和他明说,怕影响老杨本来就变化不定的情绪。但两年后,老杨的性格又逐渐发生了一个大逆转,从术后的暴躁古怪变得温柔细腻了,这种惊人的变化让老伴至今还纳闷不解。

现在性格变得温柔细腻

老杨的老伴提起和她共同生活了四十年的丈夫,第一句话就是“他换过心脏后的变化太大了,刚开始我不理解,现在也觉得非常奇怪。但他变得温柔心细了。以前他从来没叠过衣服,现在也知道心疼我了。”

老杨的妻子对记者说,老杨以前就是一个大老粗,做完手术后却一反常态。两个人年轻时在农场干活,老杨经常打猎钓鱼,不管多脏多累回来都不主动洗脚。可现在他却特别爱干净,每天不但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就连晚上睡觉之前脱衣服,都要考虑怎么才能使自己第二天穿起来方便,衣服都是按第二天穿着的顺序,叠得整整齐齐放在一边。

“以前家里的事他一甩手什么都不管,现在还时常陪我拎着菜篮子去买菜。我总和他开玩笑,换个心脏可真是好事,老杨可知道嘘寒问暖地心疼人了。”老杨妻子笑着说。

声音变细 容易被电视剧感动

老杨的老伴还介绍,手术前老杨说话的声音非常低沉,可手术以后说话的声音却变了样儿,和妻子的声音变得很像。这在记者和老杨的通话中得到了验证,从电话里听声音,老杨的声音就是一位中年女性的声音。有时候老杨还被人误认为是老伴。这在以前是从没发生过的。

“有好几次我家儿子的同学打电话,都管我叫阿姨。”老杨谈起自己的变化,也很无奈地告诉记者。术后的他,经常为了电视里的一段感人的情节或一句话感动,动不动就多愁善感地掉眼泪。“有时候我还对着镜子摸着自己的脸,感觉真的年轻了许多。”

接受心脏移植手术之前,老杨就已经是57岁了。可是手术之后这六年里,老杨的外貌却越来越不像一个60多岁的老人,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原来的白发也逐渐变黑。老杨告诉我们,就因为自己越来越年轻,在和妻子出门的时候还遇到过尴尬的事情。出门坐火车,别人以为妻子是老人,他是年轻人 。

不再爱吃鱼

另外,在饮食上,老杨术前最爱吃的淡水鱼,术后再也没吃过。“一吃鱼就觉得恶心想吐,六年了再也没吃过鱼。”而以前,打猎和钓鱼可是老杨最喜欢的活动。

说起身边的同事朋友对自己变化的看法,老杨表示大多数人都会议论纷纷,大家也都很不理解。

据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的刘主任说,为老杨提供心脏的人是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男子,但提供者的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4#
 楼主| 发表于 14-5-16 10:12:4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从两篇有关《能量结》的文章中摘录:

能量结是古代所言的经结。经结,一个失传于两千多年前中医学上的伟大发现,它第一次向世人提出,于人体神经网络中能量运行产生的淤积,是引起绝大多数疾病的根本原因。但是经结在中医历史上甚至是整个历史长河上都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这与历史发展的不确定性有关。能量结的提出,从全新的理念诠释了生命健康,也为解决生命健康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途径。

正性能量的不足

健康的关键在于身体充满正能量,并且能够充满力量的顺畅流动,没有身心能量结。能量结就是在身体里有堵塞的能量点,这种堵塞可以由各种压力刺激原因引起。正常的能量流动被卡住了,正向能量逐渐稀薄不足,可伴随负面能量产生。

缺少正向能量的心理暗示

心灵、意识在没有或不充足的正性能量场的影响下,常常会偏离或者不能与自然规律发生共鸣,而指挥大脑做出错误判断、应答反应与行为并形成模式而恶性循环。这些错误将不能很好的引导身体进行自我修复,而是不断地消耗我们的精气神以及元气,乃至于心灵、意识。

淤积的能量形成结

能量淤积日积月累而难以疏通,能量循环受阻,正向能量变得稀薄,能量结在不同的部位形成,体内能量平衡被破坏。能量结形成的过程,体现在具体疾病,特别是慢性疾病的发展过程上。现代人体内大多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能量失衡,也失去了感知自身能量并运用它进行自愈的能力,加之盲目用药物不断造成新的不平衡因素,这也正是现代慢性疾病如冠心病、脂肪肝等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的原因所在。

心结

能量结出现在心灵上,称之为心结。古人有云:“心似千丝网,中有千千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一样的心结,有可能是对某种事物的恐惧,也可能是某些不寻常习惯的养成,甚至导致由心至身的疾病。《黄帝内经》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没有人能否认心灵对身体的影响和作用,是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



怒放的生命一一神经传导与能量结

我们生命中的成长经验,影响了我们的一生,负面的经验对我们的影响更大,如果我们去除一些负面的经验,取出那些负面的记忆,让那些印在我们生命中的负面的东西,在我们生命中走开。那么我们未来的生命就可以掌握我自己手里,我可以控制我的行为,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思想,当我们能够控制思想和行为的时候,未来就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你想要的幸福和快乐,掌控在自己手里。

那么负面的经验如何影响我们的生命呢?我们先看一看,我们的生命中负面的经验,在我们身体里产生了哪些影响?说到这里有几个人我们要提及:

第一个人叫谢林顿,他是诺贝尔获奖者,他发现了神经传导的秘密。一个神经细胞,和另一个神经细胞之间,是怎样传导信号的。我们的感觉和感受是怎么传导的?记忆是怎么形成的?思想又是些什么东西?归根结底,谢林顿发现的是我们的神经传导的是电信号。神经细胞就像一个二极管,它在细胞的两侧积累相反的电信号,当这些电子积累多了,就形成一个电脉冲,一个电脉冲从一个神经细胞传到另一个神经细胞,我们的感觉产生了,我们的思想产生了,我们的反应产生了,行为产生了。

最著名的实验是拿一个小锤子,一敲你的膝盖下面的这个肌肉腱,一敲它,你的脚就会自动的踢出去。这就是一个电信号的传导,导致一个神经反馈指挥你的动作和行为。

他发现了神经原来是电信号的传导,那么人如果生命有问题,我们就可以想象,如果我们的行为有问题,情绪有问题,我们生命的一切问题,就是来自于我们这些电的传导的问题。电就是能量,换句话说,你的能量流动有问题。

这些电信号传导过去,神经是正常的。有的人积累了大量的能量没有传导过去,传导不过去,一直积在这里,大量的能量结在这里,就成为能量结。能量结就是我们神经和神经之间的传导受阻了,所以你的思想有问题,是你的神经传导有了问题。健康有问题,神经传导有问题,细胞和细胞之间的能量的传导有问题,能量结是一切问题的核心。

那到2000年,谢林顿这个发现被进一步的加深了研究,又有几个人出现了。一个人叫做卡尔森。他发现即使电信号在这里和了很多,这个电脉冲不一定放的过去,细胞和细胞之间有间隙,电信号是如何度过这个间隙的。感觉和感受是如何(一个神经细胞,一个神经细胞,一个神经细胞地)传到我们大脑,进而做出反应的。为什么一件事发生了以后快乐或者痛苦,细胞是有间隙的,它如何过去的?

卡尔森发现这些传导中间,有个介质,介质是什么意思?就是媒介,他发现了神经递质的作用,这个神经递质,就是两个神经细胞之间,传导电信号的媒介。

这个神经递质最重要的是什么?什么让我们感到舒服和快乐?多巴胺。

多巴胺藏在神经细胞中间的一个小囊里,当电信号传导正常,多巴胺的传导正常,多巴胺的分泌正常,多巴胺就可以释放出来,一旦多巴胺释放出来,它可以刺激这个地方电离子增加,离子增加以后,就可以把电信号脉冲送过来,像船一样把它渡过来。

我们可以想像,如果我们生命中出现问题,不论是健康的问题,心情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全在这个关键点上得以体现。这一点点的发现,却对整个揭开神秘的生命面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一个进步。

我们的整个生命,你会思考,你会反应,发生了一个事件你有一定的反应,这一切全来自你的感觉信号传到大脑,大脑的信号又能传给你的身体的每一个器官。这个传导正确的话,人就正常,你就可以掌控你的生命,你就可以驾驭你的生命,驶向你的目标,让地整个生命变得丰富多彩。
然而很多的人做不到,做不到原因在哪里?做不到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神经传导系统中间出了故障了。这个故障我们就称它为能量结。

能量结在心理上的表现是,想不开,固执,压抑,自己应该做的行为,和自己日常做的行为之间不匹配。在物理上的表现是身体的疾病,身体的健康的问题,肌肉的僵硬,内脏运行的不正常,经常的感到恐慌,身体的恐慌和焦虑,感觉上的不舒服,哪些地方的增生疼痛。

这些神经为什么传导不正常呢?一方面可能神经积累的电脉冲,长期的锁在这些,一方面可能是传导这个电脉冲所需要的神经递质有问题。
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多巴胺的问题,像这个帕金森症,老年人的帕金森症,就是自己这个体内的多巴胺太少了,然后手就哆嗦抖,头也抖抖,神经传导的信号乱传过不去,信号传不过来,大脑无法指挥他的四肢,无法指挥他身体的每一个部分。

因为多巴胺传导系统有问题。这个多巴胺就被卡尔森发现了,卡尔森发现了多巴胺的作用,人们可以想象,帕金森症的治疗简单了。

有一个美国的总统叫里根,严重的帕金森症,可是那个时候卡尔森还没有诺贝尔奖,所以医学界还没有承认多巴胺的作用,医学界当时认为多巴胺是有可无的东西,不重要,只是某一个技术的前提。当忽略了这个东西以后,很多我们生命的现象无法解释,也无法治疗。

卡尔森发现了神经递质。另一个科学家叫格林加德,格林加德发现了这个神经递质怎样传导和传递的,又是怎样交互作用的,它引起了什么样的一个化学变化在体内?他发现了它引起了蛋白的磷酸化,当多巴胺释放出来,它使得这个周围,神经细胞的周围蛋白开始改变,当蛋白改变的时候记忆就产生了。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坎德尔,这个科学家就发现原来当蛋白把我们这个神经的末端,成为凸出的部分,一旦变大变粗记忆力就产生了。所以我们很多负面的记忆为什么那么牢固,因为负面的记忆把能量卡在那里,我们不愿意释放这份伤痛,我们也不愿意接触这份伤痛。那么这份能量积在我们神经的末端,无法释放,强制的让我们的多巴胺、血清素,还有肾下腺素,在这里固定住,不要动,当它们都锁定的时候,加粗了,神经突触加粗,神经的突触增加,又长出一些突触来,这些突触增加连在一起了,一个顽固的记忆就形成了。

那么我们成长中一些负面的记忆,形成我们神经的一个牢固的回路(魔块),这个牢固的回路你很难打破它,也很难清除它。这些负面的记忆有什么坏处呢?这些负面的记忆如果我们不改变,这些物理结构不改变这些记忆的话,在我们生命中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下面再把它讲的更清楚一点。
谢林顿因为发现了神经传导的秘密,获得了诺贝尔奖。卡尔森,格林加德和坎德尔发明了神经是如何传导的,在2000年又获得了诺贝尔奖,而这个奖的获得,它把我们情感和我们身体之间的关联找到了。我们几千年来都知道情感和身体之间,和健康之间是有关联的,然而在科学上由于一直没有找到证据,一直被医学排斥在外。那么2000年以后,我们进入了21世纪,这神秘的生命在科学面前揭开了它的面纱。

那么我们是如何在事件上反应的呢?一个事件发生,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产生一些感觉和感受。也许是,比如说一个声音出现以后,也许你的汗毛竖起来了,也许你听见一个声音,你内心深处轰然心动,涌起很多的情感。

那么这些情感,首先是一个感受出现了,然后血液的运动,内脏的运动,这些信号如果顺利的话传到大脑,经由刚才我们所讲的,神经递质,一个细胞,一个细胞传过来,“唰”一下,到了大脑。

到了大脑以后如何反应呢?大脑会去寻找最早的类似记忆是什么?如果最早的记忆是好的,就向好的方面反应,如果最早的记忆是坏的,就向坏的方面反应。大脑会把这些信号去找匹配的东西,比如说它如果传到了杏仁核(杏仁,我们大脑里有杏仁,像杏仁不是杏仁。大脑中有很多的核,各种各样的核,这些核有一个像杏仁的一个核,)这个核是负责什么的呢?它是负责储存恐惧的。

如果我们把这个信号送到了杏仁核里,恐惧就产生了。

另外还有一个核叫伏隔核,送到这里呢,喜悦就产生了。所以同样看恐怖电影,有的人笑的要命,有的人就异常的兴奋,因为他大脑送的地方不同。有时候既恐惧又兴奋,他可能两个地方伦次的送到,这里产生了循环。如果有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从小受到了过度的惊吓,他大脑中刚才讲的神经细胞,过多的杏仁核连接,什么事情发生他都往杏仁核里送,一点点小事他就担心受怕,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小题大作。恐惧、愤怒、担忧,那么如果我们去把杏仁核的传导减轻,恐惧中枢记忆的细胞改善了,而把伏隔核加强,可想而知,幸福指数不一样了,可想而知,你处理事情的反应不同了。

那么我们如何把大脑中的神经系统改变呢?大脑中的神经系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成长出来的,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蛋白生成的一个过程,当蛋白生成之后,我们神经细胞的突触变大,突触变大以后,这个神经细胞的联系加强了,信号极容易传到,就好像是一个细胞一样,虽然还有间隔,就好像是一个细胞一样,它紧紧粘在一起,这就是执着的来源。

有的人很执着,因为他的大脑的某些神经细胞连在一起了,紧紧的抓在一起,扣在一起,牢不可破。所以你改变是非常非常难的。当一个学习不断的强化,强化,强化,强化,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是不断的恐惧,恐惧,恐惧,那他的恐惧方面就很执着。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是愤怒,愤怒,愤怒,可能在愤怒方面就很执着,一个人从小有分离焦虑,那可能对分离就非常非常的敏感而执着。我们大脑中的电信号到底往哪里送,送到什么地方,就成了习惯性的处理事情的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5#
 楼主| 发表于 14-5-21 15:14: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4-5-21 15:17 编辑

从一篇《特殊教育学——孤独症(自闭症)儿童概述》文章中摘录其中一小部分:

1、中枢神经系统与脑功能的异常

其实自闭症是一种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密切相关的广泛性的功能障碍。具体地说,它涉及前庭中枢障碍、小脑及边缘系统的异常、网状组织结构的异常等。

(1)前庭中枢障碍:主要功能是调节和控制。感觉和运动中枢的输出和控制,是实现知觉统合和知觉一运动统合的生理基础。如果感觉输入的过度兴奋和抑制,对某种感觉特别敏感,而对某种感觉又特别排斥。那就说明前庭中枢障碍可能是导致自闭症儿童感觉失调和行为怪异的原因之一。
(2)小脑及边缘系统的异常:主管全身的协调和平衡,而边缘系统中的海马又与记忆和学习等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小脑及边缘系统有不同的程度的异常现象。
(3)网状结构组织的异常:主要功能是唤起注意和激活意识活动。自闭症的形成可能和网状结构组织的异常有关。
(4)脑功能的障碍的研究:我国的研究注重用脑电分析等方法对自闭症犯儿童的脑功能进行研究。王晨阳等人与胡琳在这中发现其脑电异常与阳性家族史及头颅CT或颅片正常与否有显著相关。由此得出结论,自闭症儿童的脑器质性与脑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2、神经传导生化因素:在中枢神经的信息传导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五羟色胺、多巴胺、肾上腺素等主要的神经传导递质会影响自闭症儿童的因素。

(1)五羟色胺:大部分集中在大脑,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睡眠、体温、情绪、食欲及激素的分解。自闭症儿童血液中有五羟色胺偏高的现象。因此,五羟色胺可能是影响自闭症儿童的因素。

(2)多巴胺:在中枢神经内,含有多巴胺的神经元是与躯体运动机能密切相关的神经元。脑内多巴胺代谢失调,可以引起震颤性麻痹(也叫巴金森震颤)。神经分裂症是由脑内多巴胺过剩引起的,通过减少多巴胺可能改善自闭症儿童认知和行为状况。

(3)肾上腺素:在交感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平衡调节功能。它主要表现为唤醒注意、焦虑、对压力的反应。有些自闭症患者,其交感神经对压力状态有过度反应的现象。




其实这三种分别为5-羟色胺、多巴胺、肾上腺素,就是我服用的盐酸舍曲林所含的成分:

盐酸舍曲林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与其对中枢神经元5-羟色胺再摄取的抑制有关。在临床剂量下,舍曲林阻断人血小板对5-羟色胺的摄取。研究提示舍曲林是一种强效和选择性的神经元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仅有微弱影响。体外研究显示,舍曲林对肾上腺素能受体(α1,α2,β)、胆碱能受体、GABA受体、多巴胺能受体、组胺受体、5-羟色胺能受体(5HT1A, 5HT1B, 5HT2)或苯二氮卓受体没有明显的亲和力。对上述受体的拮抗作用被认为与其它精神疾病用药的镇静作用、抗胆碱作用和心脏毒性相关。

肾上腺素 由人体分泌出的一种激素。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

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和神经传送体,由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的一般使心脏收缩力上升,心脏、肝、和筋骨的血管扩张和皮肤、粘膜的血管收缩,是拯救濒死的人或动物的必备品。

五羟色胺(5HT),又称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内源性活性物质,它与人类的一系列行为问题有关,同时也与性格和情感障碍有关。

多巴胺(C6H3(OH)2-CH2-CH2-NH2) 由脑内分泌,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它正式的化学名称为4-(2-乙胺基)苯-1,2-二酚。Arvid Carlsson确定多巴胺为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使他赢得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

激发感情

科学家用多巴胺来解释爱情。这就像经济学家用交易成本、配偶专有资本,咨询师用经营、技巧这些冰冷的专业词汇来击碎我们对爱的顶礼膜拜一样,让人感觉失望。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不仅能左右人们的行为,还参与情爱过程,激发人对异性情感的产生。

大脑中心——丘脑是人的情爱中心,其间贮藏着丘比特之箭——多种神经递质,也称为恋爱兴奋剂,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当一对男女一见钟情或经过多次了解产生爱慕之情时,丘脑中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就源源不断地分泌,势不可挡地汹涌而出。于是,我们就有了爱的感觉。

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们感觉爱的幸福。人们品尝巧克力时或瘾君子们在“腾云驾雾”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满足感,都是同样的机制在发生作用。幸好,我们的大脑能够区别彼此之间的不同。多巴胺好像一把能打开许多锁的万能钥匙,根据所处情景不同,在体内产生不同的反应。巧克力的气味、口味告诉大脑,我们正在吃东西;情侣的体味和香味提醒大脑,我们正在身陷爱中。

多巴胺带来的“激情”,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爱可以永久狂热。不幸的是,我们的身体无法一直承受这种像古柯碱的成分刺激,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心跳过速的颠峰状态。所以大脑只好取消这种念头,让那些化学成分在自己的控制下自然地新陈代谢。这样一个过程,通常会持续一年半到3年。随着多巴胺的减少和消失,激情也由此变为平静。

现实生活中男女往往维持很长时间的关系的确令人惊讶。那么是哪种力量使差异极大的两性结合在一起抚养后代呢?生物学家认为,这是激素的力量。


“多巴胺”一一迫使孤独症患者们“离群索居”的罪魁祸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6#
 楼主| 发表于 14-5-23 17:01: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4-5-23 17:02 编辑

再次提到《神经症状的意识及人格解析》文章中所说的:人在儿童时期有一个自本我中分化自我的过程,而在青少年时期,或者青春期……

再次提到弗洛伊德说:“人生的道路都是从本我到自我,然后再到超我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都必须经历这三个阶段。本我是人格形成的基础。人格发展是从本我中分化出自我,在从自我中分化出超我,并且三者能协调统一,和谐共处。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都必须经历这三个阶段,但是未必每个人的分化都能顺利完成。这就意味着三个阶段是否衔接,三者是否协调统一,是否和谐共处的问题。”

从荣格的文章中摘录以下几段话,可以用荣格的这些文字来解读典型孤独症、不典型孤独症、和高功能孤独症的人格分化演进:

在《精神分析论》中,荣格把人生划分为四个阶段:

荣格把人生划分为四个阶段: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逐渐形成时期;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或40岁)是心灵诞生时期;中年时期:最为关注时期;老年时期:回忆过去、考虑来世生活问题的时期。

荣格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讨论与人生发展阶段有关的问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它意味着要开展一幅从摇篮到坟墓的心理生活的完整画卷。因此荣格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跟弗洛伊德一样,是从神经症病人那里,通过对非正常心理的讨论,从而得出了结论。
  
荣格把童年时期又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来看一下儿童阶段,这个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十几年时间里,可以大致分为无意识的前期,与有意识的后期。其中仔细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无秩序或混乱的状态。这可以看成是婴儿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都没有发育完全,不具备自我意识。(例子:牵一发而动全身、死抓着不放等);第二是君主阶段,这一阶段儿童有了自我意识,但却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客体意识。(例如三山实验),这就好像是儿童成为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君王,一切者考虑自己,是一种一元的思维。所以这一阶段是在幼儿时期;最后是二元阶段,这一阶段中,儿童自我意识分离,产生了主体和客体,并且人格也渐渐完善。

那么再来看一下青春期,荣格视为心灵的诞生,为何荣格如此重视呢?因为在荣格看来,儿童的复杂心理生活当然重要,但出于成人保护之下的儿童在正常情况之下没有自己的问题,即便有,也并非是其自己的因为儿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独立,他还是依附于成人。但在这一时期,他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进而对儿童期的自我产生对立,在冲突中开始进步,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我——也就是心灵的诞生。那么,这一时期的表现便是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扩大儿童时期狭义的意识,是心理真正意义上与生活同步。

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十几年时间里,仔细划分可以分为三段:婴儿时期、幼儿时期、儿童时期。从出生到截止于儿童时期这个阶段,是人格分化演进的第一步,从本我中分化出自我。从这里对婴儿、幼儿、儿童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就可以理解为从典型孤独症到非典型孤独症,再到高功能孤独症的依次的发生时间。也就是说,典型孤独症发生在三个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是无秩序或混乱的状态的段。这可以看成是婴儿时期;不典型孤独症发生在第二个阶段:君主阶段,没有客体意识,是一种一元的思维。这一阶段是在幼儿时期;高功能孤独症发生在最后一个阶段:二元阶段,儿童自我意识分离,产生了主体和客体,并且人格也渐渐完善。

在《论稿自闭症的意识及人格分析》中说:“自闭症并不是一种异常状态,而是人从无意识中走出,进入意识时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的意识反应……自闭症,在外界的视野中,或者社会学的视角中,是一种异常;而在意识的视界中,或者对于意识的主体而言,属于正常的反应。

其实,这和我往天对人格分化演进的解释是一致的。我往天的解释是以高功能孤独症的分化演进的进程为标准,往下到不典型的孤独症,再到典型的孤独症,我是用一种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进行解释。因为,高功能孤独症的“高功能”,是相对低功能孤独症而言,所以我就认定它是同属一种疾病,一个类型,都属于是自我封闭型。他们的区别只是症状层次的不同,轻重程度的不同的区别。由此也可以推断,从典型的孤独症、非典型的孤独症、再到高功能孤独症,他们是从严重程度的依次由重到轻,或者由轻到重的区分。重者就是典型孤独症,轻者就是逐渐接近普通人群的高功能孤独症。

既然三者都是同一种疾病,同属一个类型,只是在程度上的不同的区别。由此可以推断,这三者的问题发生的根源关键都是相同的。我认为那就是发生在人格的分化演进。由于三者之间严重程度的不同,分化演进的进程也就会不同。我认为从典型的孤独症到不典型的孤独症,再到高功能孤独症,他们分别是人格分化演进没有开启或者没有完成。

典型的孤独症:分化演进完全没有开启,没有从无意识(本我)中走出,仍然处于无意识状态。婴儿的自我意识,大约在1岁8个月左右时形成。这也就是说,人格的分化演进大约在1岁8个月左右时开始。而典型的孤独症的演进完全没有开启,这就相当于典型孤独症孩子的状态,基本处于1岁8个月前的婴儿(本我)阶段(无秩序或混乱的状态)。

介于两者之间的非典型的孤独症:有了自我意识,但是自我意识没有与无意识分离,也就是没有从无意识中走出,所以他们没有客体意识。以自我为中心。比如他走进别人家里,看见桌上摆有水果之类的东西,他会没有什么顾忌的伸手去拿,因为他分不清是别人家的还是自己家的。他只有“我”主体,而没有“他”客体的意识。处于“幼儿”阶段(君主阶段)。

高功能孤独症:已从无意识(本我)中走出进入了意识,也就是自我从本我中分离(分化)出来,但是由于本我不完善,而导致自我的分离(分化)没有完成。这也就是说,虽然已经产生了主客体意识,但是由于分离(分化)没有完成,而导致“主体”最终没有形成。仍然停留在“儿童”阶段(二元阶段)。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是有欲望的主体、潜意识的主体。潜意识是人心理活动的最根本、最内在的主导者,是一切意识活动的内在动因和依据。潜意识中的各种本能和欲望,即“力比多”,作为心理的能量,源于肉体,出现在潜意识中,它像是一部发动机,推动着整个人像汽车一样在人际环境中行驶。人的意识或者理智,只是在为潜意识服务,帮助实现潜意识的欲望、释放潜意识的心理能量。

孤独症的形成,是本我不同程度的缺失。本我的内容是本能,也就是潜意识。潜意识是人心理活动的最根本、最内在的主导者,是一切意识活动的内在动因和依据。人格的分化演进离不开能量,而能量必须要有“力”的推动,要有这“发动机”似的内在动力的推动。否则能量就会凝固成为“能量结”。而孤独症发生的根源,是发动机的电源开关因发生故障而断开,而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没有“发动机”似的内在动力的推动,人就无法在人际环境中行驶。

人格演进应该还有一个“三元阶段”,还有一个自我向超我的演进:

人格演进的第一步是从本我中分化出自我。可是对于孤独症孩子,就以高功能孤独症为例,他们演进的进程相对比其他两组要深一些,但他们的演进仍然没有完成,就更别说不典型的孤独症,和典型的孤独症。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根基建不成。只有在自我演进完成的基础上,才说得上向超我演进。三组中没有哪一组是完成了自我的演进,所以,自我向超我的演进就通通无从说起。

各自演进的进程:典型的孤独症,处于1岁8个月前的婴儿阶段;不典型的孤独症,处于幼儿阶段;高功能孤独症,处于儿童阶段。

另外荣格还有这样一段: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或40岁):

这一时期是"心灵的诞生"时期。此时个体的心灵正发生一场巨变。他面临人生道路的各种问题,如事业、婚姻、学习等。在矛盾面前,他们或许会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而导致精神失调或自卑感;或许会停留或固守于一种儿童的原型,而不愿意变得成熟起来。因而,这一阶段的人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力量,是自己的心理和外部世界保持一致,在生活中作出正确有效的选择,克服面临的无数障碍,在世界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这一时期是"心灵的诞生"时期,可惜没有哪一组能够进入“青年时期”。典型的孤独症没有起步就已经终止,只能停留在婴儿时期;不典型的孤独症虽然起步,但“分化”都没有开启,意味着已被终止,只能停留在幼儿时期;高功能孤独症虽然“分化”已开启,但是没有完成,主体没有形成,意味着已被终止,只能停留在儿童时期。所以,没有哪一组能够进入青年时期。

这里面说的“精神失调”,有文章把它解释为“植物神经紊乱”,我也认为正确。“感觉统合失调”,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就是“植物神经失调”造成的,同样也是自闭症形成的根源。

这里的:或许会停留或固守于一种儿童的原型,而不愿意变得成熟起来:

这“停留或固守于一种儿童的原型”,就可以解释卡夫卡文章中所说的:永恒的童年时代,一个"最瘦的人",一个永远只能"在成年人中流浪的孩子"。

在一篇《永远的儿子和弱者——论卡夫卡之“精神未成年”》文章中说:卡夫卡的大部分作品都在记录着自己的生存体验,他笔下有一系列"儿子"形象,卡夫卡不仅觉得自己是永远的儿子,同时,"他总是把自己看成是罪人和弱者"(密伦娜语)。

我认为,只要是孤独症患者,都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停留或固守于一种儿童的原型”。

从《地狱里的温柔一一卡夫卡传》文章中摘录以下一些文字,我相信只要是孤独症患者,都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种现象:

他把婚姻看作人生最高境界,因而深深地卷入,但同时又拼命地逃避,永远地三心二意。

女人和性爱似乎与肮脏和污秽不可分离,为此他表现出相当的厌恶。

在他眼里,这生活意味着不在烟里就在火里。生活的各种形式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如果说要不放弃,那也不过意味着避免从烟里跑到火里。

迟疑不决,揣揣不安,左右摇摆,三心二意,反悔无常,自我分裂等等。

他将格外渴望着一份本真、美好、纯洁的生活,同时又始终感觉自己是在龌龊、污秽、肮脏中"打滚",感觉到生活的"异化"。这种敏感又会反过来强化罪感,并加深"恐惧-渴望-罪感-恐惧-渴望-罪感……"的循环。

一种无神的罪感和神经质的气质在剥夺人的生命,使人格外感到生活的虚无之外,也可能格外使人敏感于生活的异化,敏感于生活的龌龊、污秽和肮脏。

爱情总是在污秽的伴随中出现。难啊……通向爱的路总是穿越泥污和贫穷。而蔑视的道路又很容易导致目的的丧失。



再次重复卡夫卡的这一段话:"永恒的童年时代,生活的又一次召唤!完全可以设想,壮丽的生活就在每个人的周围,它永远那么丰富,但是被掩盖着,深得无法看见,极其遥远。它在那儿,毫无敌意,既不抗拒也不充耳不闻。如用正确的话、用它真正的名字呼唤它,它就会来。正是在这方面有巫术的特点,它并不创造,而是召唤。”——只有一位孩子般的守夜人,才能在夜色的眺望中,看到这巫术般壮丽的生活。

是啊!一位孩子般的守夜人,就这样静静地远远地在夜色中眺望,巫术般壮丽的生活就在那儿,毫无敌意,既不抗拒也不充耳不闻……这是一种既渴望又无能为力的感慨。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美好的。对于这段话也有着一种深深的感同身受的感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7#
 楼主| 发表于 14-5-27 09:5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4-5-27 09:55 编辑

转载一篇文章:《从​情​商​到​慧​商​,从​一​元​思​维​到​多​元​思​维》

情商的发展,不是一条直线。不是说,五岁具有了情商能力,到了十八岁还管用。情商能力是不断发展中的。为了讨论的简便,我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自我中心时期。
  
自我中心,是一种一元思维。心里只有自己。有的幼儿跑到别人家里,看到喜欢的就往自己口袋里塞,这不是偷窃,而是他还没有形成二元思维的意识。没有想到,这样做会造成别人的损失,于社会公德是不允许的。

一二年级的孩子,守纪律是让老师头疼的事情。他缺乏守纪律的自觉是正常的。同样是因为他还没有形成二元思维。这个时候的孩子,对于是非判断只是从自己出发。老师只有通过奖励,通过惩罚来维持纪律,靠大道理是不管用的。

大概到了孩子九、十岁的时候(根据是科尔伯格几十年前的研究,现在的孩子也许可以提前),孩子开始形成二元思维。二元思维形成的标识是他能够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自己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不是出于个人的喜好,很可能是出于他人的喜好。这个他人,可能是自己喜欢的老师,也可能是自己的伙伴,或者亲爱的父母。他努力学习,表现出对某样东西的喜爱,可能并非他真正发自内心的喜爱,而是要做出样子给老师看,给伙伴和爸妈看。
  
这个阶段的孩子,摆脱了一元思维的同时,又可能走入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迷失自我。根据科尔伯格的调查,美国女性有很大一部分,即便到了成年,他的思维方式仍处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情况没有研究数据,但可以想见,在人言可畏,讲究面子的中国,相当一部分人是把面子和取悦他人作为行事准绳的。

二元思维的下一个阶段是多元思维。

斯腾伯格喜欢引用一个赛跑的例子。两个探险家打猎。发现一头狮子。一个二元思维的人,他迅速计算了自己和狮子的奔跑能力。发现自己不可能跑过狮子,于是束手待毙。可一个多元思维的人,他迅速计算了自己和狮子的奔跑能力,发现跑不过。但他没有止步于此,又迅速计算了他和同伴的奔跑能力,发现自己有可能跑过他,于是,他换上跑鞋,飞奔而去。那个二元思维的人,可能某个学科学得比较出色,但这个多元思维的人,更可能是社会中的弄潮儿。
  
再讲一个子贡赎人的故事。春秋时鲁国有一条规定,到国外旅游,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它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学生子贡赎回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都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了帐,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子贡的做法,就是典型的二元思维。而孔子的思维,则是典型的多元思维。在子贡赎人这个例子中,一元思维,自私自利,二元思维,利他或者取悦别人,多元思维,看起来自私,但可能对社会有更大裨益;看起来无私,但可能对全局有危害。
  
当然,从一元思维到多元思维,不仅仅局限于情商与道德方面。情商也好,慧商也罢,其实都是以思维能力为基础的。情商更强调知行合一,这个“知”就是指认知,思维,这个“行”是指行动。从知到行,需要性情的修炼,就像许多人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仍然没法戒掉一样,这个修炼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伴随一生。但无论“行”多么难,也不能否认“知”的作用。如果一个人连吸烟有害健康这个常识都不知道,就更不可能采取手段去戒除了。
  
由上面这个全景介绍,我们看到,孩子的情商培养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孩子的情商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孔子对子贡可以讲多元思维这个道理。但跟一个6、7岁的孩子讲这些,很大程度是对牛弹琴。因为他还没有进入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道理只能让他头脑发蒙。同样,给孩子奖励这种做法,第一阶段比较好用。可到了第二阶段,则可能适得其反,过于强化孩子取悦他人的心态,对赞美和奖励产生依赖心理。最近网校讨论了怎么看待荣誉。有的妈妈从小就是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却被这种荣誉给束缚住了,迷失了自我,成年后觉得这样做很不值得。
   
成熟人格的基础是第三阶段的多元思维。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固然起到很大作用,但孩子自身的思维觉醒,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也至关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8#
 楼主| 发表于 14-5-30 06:26:15 | 只看该作者
转载一篇文章:《精神分析:内驱力、客体关系和主体化》

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曾奇峰

造神活动是人类精神进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表面上看来,造神是制造了一个有别于人自身的客体,而实际上是人通过造神把自己作为主体从一切对象中分离了出来。人类因此获得了自我意识,因为“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获得它的满足”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这个“别的自我意识”就是上帝或者神的自我意识。或者换句话说,造神是人类试图摆脱完全自然状态的一种努力,这一努力还为人类精神的进一步进化,也就是无神论的出现留下了伏笔。

在基督教中,神是无所不能的上帝,上帝不仅制造了人,而且还关注着人的一切活动,控制着人类发展的一些极重要的方面。对这些内容,我们可以进行另一种心理学上的解读。

所造之神的特征反映了造神者的潜意识的愿望。每一个民族的神话里都有无所不能的神,潜意识里,人是希望自己无所不能,以便能对抗自然界里无处不在的危险与灾难。但在对神的实际态度上,东西方人有着根本的不同:西方人心中的神是人永远不能企及的,没有人信基督教或天主教是为了成为上帝;而东方人的某些神则只是人的榜样,可以通过修炼把自己变成神或仙或精。

人与神的分离或者说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为控制提供了条件。这类控制包括:似是而非的上帝对人类的控制;人类对环境的控制;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控制;等等。

人与神的关系就是人与自身的关系。

精神分析从根本上来说是反宗教的。但在其最基础的结构和方法层面却使用了西方的造神式的心理模型,这个模型我们称之为客体化--控制模型,亦即通过制造和分离客体的方法来凸显主体,从而达到主体控制客体的目的。精神分析在这一新的参照背景下的过程是这样的:弗洛依德试图把人的一部分精神活动从人的整体精神活动中分离出来,以便实现整体对部分的控制;他所做的主要工作是把人的部分情感客体化,为此他创造了一系列的词汇,来描述那一部分需要分离出来的情感的特征:俄底浦斯情结是人类情感的胚胎形态,人类一切情感的发端。这一发端的确定还为情感发展的线索提供了起点,从而使情感发展的全过程都置于被观察对象的地位,最终实现理性对情感的控制;潜意识也许被称为潜情感要更合适一些,弗洛依德天纵神明,连冬眠了的情感都不放过,为它取好了一个名子,以便在它从冬眠中醒来后的瞬间就用理性牢牢地抓住它。

被命名了的非理性的客体便不再仅仅是非理性的客体。因为名子是在对客体的属性进行基本的、理性的判断以后产生的,而且命名活动本身也是理性的。非理性的客体有了一个名子,就等于它有了几分理性。精神分析产生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概念的接纳。

在弗洛依德时代,命名活动还仅停留在针对每个个体的情感内容上,如内驱力等,这就是精神分析学说早期发展阶段的所谓内驱力理论。由内驱力理论发展到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史上划时代的进步。也就是说,在客体关系理论的框架中,人际间的情感活动被命名了。如客体分离、客体丧失等等。

从弗洛依德造词的那一刻起,那些词所代表的情感就已经从我们的整体精神活动中独立了出来,变成了我们可以观察、分析和控制的对象。这就是西方人的造神模式的翻版:把自己的一部分意识活动取名为上帝,然后让这一部分监督另外一部分;表面看起来,是上帝在控制人类,而实际上是人类在借他的制造物----上帝----自己控制自己。那些被命名了的情感就是精神分析治疗中的上帝,它们为我们所造,又为我们所用----用于把我们内心涌动的非理性的力量置于理性的羁勒之下。

我们重新归纳一下人类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主体与客体没有分离,人类还没有自我意识,在本能的驱动下从事各种活动;第二阶段是,用制造一个精神客体----神或上帝----的方法将主体与客体分离,主体被独立了出来,人类开始第一次有自我意识,也第一次不仅仅在本能的驱动下行动。这里增加的一个驱动力是,满足人类自己制造的客体的需要;虽然这一客体的需要依然是人类自己想象出来的,但仍然有着真实的意义。

第三阶段是回归式的,主客体再次合二为一。这很符合中国文化中关于分与合的辨证法,更符合中国哲人们描述的“天人合一” 的境界。

精神分析是人类精神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产物。在精神分析中,我们是把我们精神世界中非理性的成分充分客体化,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在精神分析发展的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上,工业化进程是贯穿始终的。到目前为止,人类所取得的一切科学和技术成就,都是在客体化--控制模式下实现的。

西方人从创神之日起,几千年来都处在第二阶段。所以现代科学技术发端在西方的文化土壤之上。有趣又有意义的是,中国文化似乎早在老子、孔子时代就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二千年来,中国的智者对人类以外的存在的态度都是将它们化入自己的腔腹胸襟之中,或者是将自己溶入山河星辰之内。他们从未将自己看成是特殊的一类,他们对客体的态度(如果还有客体的话),就是热爱、描述、把玩、赞美,然后再合为一体,我们可以称之为将客体主体化。他们满足于大自然的创造,不想再制造一些东西出来,更不用说对制造的东西进行控制了。这也许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的真正的答案:中国不是不可以作为现代科技的发源地,而是中国人不愿意那样做。在后来,中国人为此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精神分析的最高目标不应是分析,而是整合。个人内心深处各种驱力的整合,人际关系中各种冲突的整合,以及最后,人的精神世界与整个大自然精神的整合。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在斯宾洛莎眼里,大自然本身就是唯一的神。

内驱力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发展已经走过的两个阶段。精神分析下一阶段的发展,必然是对客体化--控制模式的超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9#
 楼主| 发表于 14-6-3 09:21: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4-6-3 09:42 编辑

转载一篇文章:《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由于太长,我省略了其中的一部分

第一节 青少年个性的概述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对认识自己的要求尤为迫切,他们急于想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在哪里?我今后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对诸如此类问题的不断追问和思考中,青少年努力地寻找着检验自己状况的线索,并在与周围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不断调整,最终形成了对自我统一稳定的认识,即形成稳定的个性。所以,青少年时期是个性心理逐步完善的时期,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一、个性的含义及特点

个性也叫人格。人格(personality)一词来自于拉丁语Persona,即“面具”,意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假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的身份并表现剧中人物的某种典型心理。该词在演化过程中曾运用于诸多领域,例如历史、宗教、社会学、心理学等,并派生出多种含义。总的来说,个性一词在含义上有这样三种解释:一指人品,与品格同义,是社会上的一般解释;二指权利义务上主体的资格,是法律上的一般解释;三指人的个性,与性格同义,是心理学上的解释。正是个性本身的复杂性导致了人们对其概念的不同界定,直到目前还没有为大家公认的定义。但综合各种定义后,心理学界倾向于将个性看成是个体内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表现为一个人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它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个性是一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和个性特征的有机结合,这些成分或特征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也不是机械地结合在一起,而是错综复杂地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组成一个完整的个性。一个个性完整的人,不仅表现为其行为是各个成分密切联系进行活动的结果,而且其个性的各个部分应该是协调一致的。例如,个性完整的青少年,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动机、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二)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构成个性特征的是那些稳定的,具有一贯性和持久性的心理特征,那些偶然出现的、不稳定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之为个性。例如,偶尔发一次脾气说明不了他的性格特征,只有经常发脾气才能表明他有暴躁的性格特征。个性具有稳定的特点能帮助我们把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在精神面貌上区别出来。但个性的稳定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环境的变化、实践的深入或改变、主观的努力以及突发事件等,都能引起个性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变化,即个性具有可塑性。

(三)独特性

独特性是指一个人的个性中那些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个体的个性是由某些与别人共同的或相似的以及完全不同的特征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人的个性也千差万别,有人性子急,有人性子慢,有人安静沉默,有人开朗乐观,有人自私自利,有人慷慨大方。这种特性也正说明了一个人同另一个人并不相同,他们各有特点,这也便于人们根据这些特点把他们区别开来。例如,同样都是性格内向的人,有的学生学习刻苦,但有的学生不爱学习。有的学生诚实守信,但有的学生则喜欢撒谎。

(四)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一个人的个性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动态复合系统。这就使得个性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不能排除生物因素的作用,也不能排除社会因素的作用,它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讲,前者给个性发展提供可能性,后者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即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逐渐掌握一定社会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并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一位具有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体现者和实践者。


我们不难发现,独特性是个性的基本内核,它给人以特色,使一个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社会性是个性独特性的本质特征,它说明人的个性与其它事物的个性有着根本上的不同;整体性、稳定性则是对个性的独特性和社会性的进一步限定,它们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人对个性的质的规定性。

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理论

如何描述人与人的不同,如何看待人与人的不同,从哪些方面去阐述人与人的不同,几百年来,心理学家们做了很多尝试性的探索,并各自给出了他们的假设,尽管这些假设对个性探讨的角度不同,但都从不同的侧面使我们对个性的发生与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精神分析理论

对个性心理结构问题的研究,有许多理论学派,他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对个性结构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和艾里克森的个性形成理论。

1.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个性理论的心理学家。他的理论侧重于分析个性心理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主要包括无意识假说和个性的三分结构论。

(1)个性结构中的无意识假说

弗洛伊德以无意识为核心,把意识层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个层次。无意识(unconscious)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个体生来就有的,没有分化的心理能量,即本能的原始冲动,这是原始的无意识;二是被压抑的记忆、动机、态度等,即由于被意识厌恶而进入无意识中被封闭的心理活动。无意识里的本能、欲望不能直接进入到意识领域,不能和意识交流,但它并没有死亡,而是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支配着人的活动。前意识(preconscious)是暂时没有意识到,但经过意识深入思考后能意识到的部分,它贮存着暂时被遗忘的意识内容,所以它是可以被意识召回的部分。意识(conscious)是能够直接被感知的部分,是最清醒的部分。在这三个层次里面,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推动人行为的最强大的动力。

(2)个性的三分结构论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个性结构可以分成三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是个性结构的基本因素,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非理性因素,由原始纯正的本能能量组成,其中以性本能为主,而且完全处于无意识之中。这些本我不管社会道德、原则,只顾自己的满足,因此本我受快乐原则支配。自我是个体出生后,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任务是在现实的需要与本我的非理性需要之间起调节作用。自我受社会规则的制约,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是社会生活中的我,它按现实原则进行操作。超我是通过父母教养把社会规范、道德准则、价值判断内化的结果,是一个人的“道德”、“良知”、“良心”、“理性”等侧面,它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监督制约着本我。因此,它受理想原则支配。

这三个我是如何活动的呢?
      
本我要求无所顾忌地满足需要,超我则根本不关心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任何困难,坚持一定的行为标准,无止境地追求完美。如果这些标准未被遵守,它就用紧张的感情来责罚自我,使自我产生一种劣等的和犯罪的感觉。正是这样,被本我所激动,被超我所包围,又为现实所阻挠的自我努力担负起了调剂这种内外夹攻的势力的任务。它不仅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同时考虑到环境条件的许可与否。


在弗洛伊德看来,本我反映个性的生物特征,自我反映个性的心理特征,超我则反映了个性的社会特征,这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依赖和作用,在自我的管理下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一个人的个性。

弗洛伊德的理论一方面为后人开拓了探索人格的道路,变更了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由于他只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考察人格,强调人格形成的主体,以及主体自身发展的根源,所以这种理论发展到极端,必然产生不可克服的矛盾——主客体矛盾,即人和环境的对立。

2.艾里克森的个性形成理论

艾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以弗洛伊德的个性理论为基础,并在对其加以发展和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形成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个性形成的决定作用,反对把人看成是由生物本能驱动的生物人,认为在研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应充分把握人的社会本质,即人是社会的人,如果离开了社会,人就不可能具有个性。艾里克森尤其强调自我成长在个性发展中的地位,提出青春期是获得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的重要时期,也是个性成熟期。并用同一性危机理论来解释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与犯罪等社会问题。在他看来,青少年以“角色混乱”或“消极同一性”来反抗社会,是因为他们感到所处的社会剥夺了他们在未来发展中将获得自我同一性的可能。艾里克森还认为个性发展贯穿于从出生到晚年的毕生过程,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互动过程中,一方面有自我成长的需要,希望能从环境中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要求与制约,这就使得个体在社会适应方面产生发展危机,不同年龄阶段要面临不同的发展危机。在每一阶段上,个体如果能够顺利地化解冲突,完成特定的任务,就能向矛盾的积极方面转化,形成一种积极的个性品质,否则就会形成消极的个性品质。前一阶段个性的发展情况对后面各阶段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艾里克森把个性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以这个阶段产生的危机命名的。
      
阶段 年龄 心理社会的危机

1 乳儿0—1.5岁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得不信任感
2 婴儿1.5—3岁 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和怀疑
3 学前期3—5岁 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
4 学龄期5—12 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
5 青少年期12—18 基本的同一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6 成年初期18—25 基本的亲密感对基本的孤独感
7 成年中期25—65 基本的繁殖感对基本的停滞感
8 成年晚期65以上 基本的自我整合感对基本的绝望感

(二)个性特质论

相对于精神分析理论而言,个性特质论更能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描述一个人的个性,它也是所有个性理论中最具特色、最能反映个性独特性的理论。个性特质论的杰出代表是奥尔波特的特质论和卡特尔的特质论。

1.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1967)认为特质是“一般化了的,个人所具有的神经心理结构,它有使多种刺激在机能上等价的作用,并有引起和导致一贯的适应和表现行为的能力”(1937,1961)。特质是不能具体看到的,是个人的内在结构,它使个人对不同类的刺激以相同方式进行反应,并通过个人的外显行为推断其存在。由于个体间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特质,所以每个人对待环境的经验和反应各不相同。例如,一个具有友好特质的人对陌生人的反应完全不同于一个具有忧虑特质的人。

这种特质理论认为,人以特质迎接外部世界,用特质来组织经验,构成一个人完整的系统,由此而引发人的思想和行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特质,有些特质是许多个体共有的,这些特质称为共同特质,例如,青少年普遍都具有活泼、好奇、善于接受新事物等特点;有些特质是某一个个体所独有的,它们被称为个人特质。奥尔波特又把个人特质分成三类,其中每一类特质对个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一类为首要特质,它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渗透于个人全部活动的所有方面,因此它也是衡量人的标准。例如,《水浒》中的人物,宋江的乐于助人,吴用的机智,李逵的鲁莽等都是每个人个性中的首要特质;第二类为中心特质,它的概括性比首要特质低,是由一些在某种程度上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特质构成的,是一个人具有一般意义的倾向,这些特质构成一个人的独特个性。比如,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时,我们常倾向于介绍自己的主要特征,这些主要特征就是我们个性中的中心特质;第三类为次要特质,是个人在特定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特质,是狭窄的,更为特殊的特质,只是表现对事物的一种暂时状态,其渗透性极小,与习惯和态度有关,情境性和突发性较强。例如,个人的某种偏好,某种偏见等。

奥尔波特是特质的理论家,是研究特质的先驱者,他为个性特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框架。但他的理论中有许多问题是不明确的,一些研究方法不能有效地使用。所以在奥尔波特研究之后,一些心理学家特别关心探寻识别特质的严谨方法。卡特尔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推进了对特质的研究。

2.卡特尔的特质论

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1905-1998)以因素分析为手段,以特质概念为理论基础,对个性进行研究,因此,他的特质论又称“特质因素分析论”。他接受了奥尔波特关于特质的定义,但对特质结构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特质在人和人之间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质的不同,也就是说,人们有共同的个性特质,只是因为量的不同而产生人们个性之间的差异。他用特质的阶层联系表示个性构造。
      
第一层分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两种;第二层分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这些特质和第一层次的特质交互联系;第三层次是根源特质的下位构造,包含体质特质和环境形成特质;第四层次分为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它和第三层次交互联络;第五层次是从动力特征中分出内能和外能,从能力特质分出知觉和运动。

个性这个复杂的心理现象,包括了各种不同的特质。研究其中某种特质时,必须考虑到其他特质的地位与作用,才能对整体个性做出解释。由于卡特尔使用因素分析法,可以同时考虑多种特质的相互作用,所以在方法上为个性研究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手段,使个性研究向科学化迈进了一步。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把人的需要分成五种水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各种需要是按照它们的效能分层排列的,需要强烈一些的排在较低的层次,需要弱一些的排在较高的层次。较低的层次与个人的生存密切相关,而较高的需要与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高一级的需要要以低一级需要满足为前提。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特定的情况下,人也可能在没有充分满足的情况下进入下一个需要层次。例如, 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可以满足85%的生理需要;70%的安全需要;50%的归属与爱的需要;40%的尊重需要。当前四种需要都得到满足后,人就达到了自我实现的境界。自我实现的需求激励一个人不断地实现他的潜力、能力、不断地探索对自身本性的奥秘,是个体发展的最高境界。这一理论的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实现,把个性形成看作是由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发展的动态结构,认为人有能力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

第二节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青少年寻找自我的过程漫长而艰辛。在这段充满困惑与彷徨的人生旅途中,他们体验着冲突和碰撞,内心盛满了怀疑和犹豫,如同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人,为摆脱这种暗淡和迷茫,他们努力睁开双眼,观望着世界。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青少年在不知不觉地诠释着“成长的烦恼”,并真情演绎和客串了“未来的我”。未来的我究竟是什么样子?现在的我究竟又该如何做才能成为“未来的我”?等等诸如此类问题的不断发展也最终形成了青少年对自我的认识和理解,即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意识。它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具体来说,它包含了人在实践活动中对自身机体状态的意识,对自己的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的心理活动的认识,以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的意识。它具有目的性、社会性、能动性等特点,对个体的个性形成、发展起着调节、监控、矫正的作用。

自我意识作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自我认识(self-knowledge)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包括自我观察、自我感觉、自我印象、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主要涉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等问题,其中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核心,也是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基础。自我体验(self-experience)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产生的情绪体验,主要包括自尊、自爱、自卑、自信、责任感、义务感、羞耻感、自我效能感、成功感等,主要涉及“我对自己是否感到满意?”“我这个人怎么样?”等问题。其中自尊是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方面。自我控制(self-regulation)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有目的的自觉的改变过程,包括自主、自立、自强、自制、自律等,主要涉及“我应当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怎样改变现状成为理想中的那种人?”等问题。在这三种表现形式中,自我认识是基础,人总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自我体验,进而达到自我控制。同时,在自我体验的推动下,进一步加强自我认识,增强自我体验。这三者的有机组合和辨证统一就构成了一个人的自我意识。

二、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着一个明显的典型的分化——矛盾——统一的过程。

在青少年时期,儿童时期的那种较稳定、笼统的我被打破了,出现了两个我,即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I)是观察着的我、认识着的我、体验着的我、主动控制的我,客体我(me)是被观察被认识的我、被体验着的我、被控制的我。这个由笼统的我分化为主体我和客体我的过程就是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分化过程。

自我的分化使青少年主动地、迅速地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具有了新的意识,开始意识到那些以前自己不曾注意到的、没有为之引起过思想波动的、没有感到有改变的“我”的许多方面和细节。于是自我内心活动复杂了,自我沉思、反省的时候明显增多,关心自我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对自己的形象比较关注,自我体验较以前更为深刻,闭琐心理出现,希望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烦恼倾向于向知心朋友倾诉,喜欢与可信赖的人探讨如何做人、处事,对未知的将来充满好奇和幻想等。

自我的分化伴随着自我矛盾的产生,即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矛盾斗争,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冲突,这使得自我不能统一,自我形象不能确立,自我概念不能形成,明显表现出内心的动荡不安,甚至有一定的内心痛苦。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常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常是不稳定的,对自我的控制常常是不果断的。他们可能忽而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又忽而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有时能较客观地看待自己,有时又不能;有时感到自己很成熟,有时又觉得自己很幼稚;有时对未来充满希望,有时又对未来产生恐慌;有时对自己充满自信,有时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有时渴望长大,有时又害怕长大…自我意识的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会使青少年感到焦虑、苦恼,另一方面也会促使他们设法解决矛盾,以实现自我意识的统一,从而成为自我发展的动力。

自我意识的统一主要指主体我与客体我、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统一,也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和谐统一。自我意识统一的青少年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合理地分析自己,有效地控制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但同时也深知实现理想的艰辛,做好了迎接困难的心理准备。

需要说明的是:青少年自我意识由分化到统一这个过程并不是绝对的,具体到每个人是情况各异的,由于个体身心发育的水平、经历的不同,自我分化的早晚、特点不同,矛盾斗争的强度、水平、倾向性不同,所以统一的早晚、模式也不同。

三、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前苏联心理学家科恩指出:“青年初期最宝贵的心理成果是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发现对于青少年来说,等于一场真正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随着青少年性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成熟,社会、成人对其态度的改变,他们越来越把注意力指向自身,不仅自我意识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而且自我意识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深刻。总的来说,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 青少年自我认识的特点

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是自我认识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也是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前提。因而,了解青少年自我认识的特点主要应该了解青少年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的特点。

1.青少年自我评价的特点

自我评价(self-assessment)是指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它是自我认识中最重要的指标。个体自我评价的能力到高中阶段才渐趋成熟,青少年自我评价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的独立性

儿童开始进行自我评价时是以成人对他们的评价为依据,具有较大的依赖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评价开始出现独立的倾向,并努力摆脱对成人、权威的依赖,表现出某种反叛的对抗和主观上的偏执性。在评价的标准方面则表现出更重视同龄人的意见而忽视成人的意见。

(2)评价的概括性

儿童时期自我评价主要集中于外部行为,表现出注重行为结果,而不能从内部动机来评价,且评价具有直观、具体的性质。例如,在评价自己是否达到好学生标准时,小学生常用“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做作业,听老师的话,不骂人,不打架”等描述来进行评价。进入青少年期后,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的迅速提高,社会化进程加速,使得自我评价由具体向概括化、抽象化发展,这时中学生在评价好学生时常用较概括的评语,如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团结友爱,谦虚,自信等。

(3)评价的稳定性

儿童的自我评价时常因外部情境和事件而改变,缺乏稳定性。进入青少年期后,开始阶段的自我评价仍常因具体的成功有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的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成熟,自我评价逐渐趋于稳定。研究者用同样的问卷对个体先后相隔一周实施两次测验,得到两次结果的相关数。相关数越高,表明稳定性越好,这时的自我评价已不像童年期时是由别人的态度和反应折射到自身而产生的,缺乏内在性,而是来自于主体自身的分析和判断。青少年逐渐学会了较为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分析自己,表现为他们不仅能分析自己一时的思想矛盾和心理状态,能认识到自己个别的心理特点,还能经常对自己整个的心理面貌进行估量,能对自己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有一个大致的把握。青少年进行自我评价不是由于外力的推动,而是由于自我教育的需要,出于实现自我的愿望。

总之,青少年能逐渐地独立评价自己的内在品质、动机、行为和表现,其自我评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主客观的辨证统一。

2.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Byrne,1986),即个体把自己当成一般的客观事物所做出的知觉和评价。青少年期是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结构上都与个体早期的自我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一般说来,青少年期自我概念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自我概念的分化

与儿童相比,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在结构上更加分化,在进行自我描述时更倾向于把自己的一些特质与特定的情境相联系。例如,儿童可能会说,“我很开朗”,但青少年可能会说,“在我心情好的时候,我是开朗的”、“当我跟熟悉的人在一起时,我很开朗”。认识到自我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是青少年自我概念分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明显表现。另外,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分化还表现在青少年在自我描述时考虑到了“谁做描述的问题”(Steinberg,1999),能够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区分开来。当青少年对自己的性格进行描述时,他们会说“别人都说我很外向,但我在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也很腼腆,不知该说什么”、“有些人认为我很文静,可我的好朋友都知道我是很活跃的”。

(2)自我概念的差异性

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存在年龄差异。弗瑞曼(Freeman,1992)的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概念的发展曲线是起伏变化的,从小学到初中逐年下降,青春后期显著上升,大学毕业后又下降。
  
刘惠军(1999)运用Song-Hattie自我概念量表考察了整个中学阶段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结果发现,中学生在学业自我方面不存在年级差异,而在非学业自我方面存在年级差异。其中,初一是整个中学阶段非学业自我概念发展的最低点,初一至初二期间非学业自我概念迅速发展,初二以后至高中阶段发展缓慢,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由此可见,自我概念的发展同其他心理特质的发展一样存在着关键期,而这个关键期就处于初中阶段。

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还存在性别差异。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社会期望和社会角色的不同,男女自我概念的发展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弗莱厄蒂(Flaherty)的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我概念存在性别差异的固定模式:男孩在成就/领导方面有高于女孩的自我概念,在意气相投性/社会能力方面的自我概念却较女孩低。

(二)青少年自我体验的特点

个体的自我体验能力产生于四岁左右,到了青少年期自我体验的发展一般明显落后于自我认识的发展,但这一时期的自我体验同样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自我体验的丰富性

进入青少年期,个体情绪体验丰富而敏感,一些小事常常引起强烈的情感。同时个体也出现了许多儿童期很少有的自我体验,如自爱、自卑、自大等。其中青少年初期成人感的产生尤其具有典型性。所谓成人感是指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角色,要求独立,得到尊重的体验和态度。成人感的产生是青少年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特征,也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转折点。产生成人感的青少年要求和成人建立一种不同以往的朋友式的新型关系,迫切要求老师和家长尊重和理解自己,并开始疏远父母而乐于和同龄人交往,烦恼和心事愿意向志趣相投的伙伴倾吐,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是平等的、民主的。如果家长和老师还把他们当作“小孩”而加以监护、奖惩,无视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可能以相应方式表示抱怨,甚至产生抗拒心理。

2.自我体验的敏感性

青少年的自我体验一般都比较敏感,凡涉及“我”及与“我”相联系的事情,比如涉及自己名誉、地位、理想及与异性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极容易引起青少年强烈的情绪体验。他们非常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别人的点滴评论往往会在他们心头掀起轩然大波。青少年自我体验的敏感性有时还具有直觉的特点,即在一定的情境下,对自我产生一种想象式的、灵感式的、非逻辑的体验,甚至会一下子陷入一种突然降临的激动中。例如,青少年有时感到喜悦、自豪、幸福、充实,有时感到烦恼、苦闷、伤心。这种敏感性的直觉体验,也使青少年能够发现自我的某些新方面,感到自己的“唯一性”和“独特性”,进而引起新的思考和遐想。

3.强烈的自尊心

自尊心也称自尊感(self-esteem),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自尊需要包括要求独立、自由、自信、被人认可、对成就、地位、名誉的向往等。而来自于他人的积极的关注形式,如赞许、尊重等是决定自尊的关键因素。有研究表明,与青少年自尊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是学业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社会认可、容貌外表以及行为举止,这些领域中的能力越大,产生的自尊也越高;获得同辈群体与成人的赞许越多,他的自尊感也就越高。同时,自尊还与个体对这些方面的重要性的评估有关。青少年期个体自尊心变得脆弱而敏感,他们最不能忍受被轻视、侮辱,既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更在乎同伴的赞许和重视。他们会以各种方式表现自己,争强好胜,以求获得赞赏和满足。如果不能通过正当的途径满足这种要求,他们有可能用不符合社会角色的方式去寻求满足,如寻衅滋事、玩世不恭、打架斗殴、搞恶作剧等。自尊心长期得不到满足时会导致低自尊、抑郁情绪以及普遍的失望甚至绝望。因此,对青少年的自尊心应给予特殊的关心和保护。

(三)青少年自我控制的特点

自我控制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其自我控制能力在不断增长,但还很不成熟,很不稳定,具体表现为:

1.自我控制的主动性

青少年自我控制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中,自我控制的能力不断增长,逐渐由自发性、冲动性向主动性、计划性发展。
  
青少年初期,个体在从事某项行为前对行动的目的与计划缺乏事先考虑,对行动的结果及影响也缺乏深远的估计。到了青少年的后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多,他们行为的自觉性与计划性逐步增强,在从事某项行动前,不仅能预计到行为的后果,而且还将规划出行动的方式。行为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开始能较好地根据新的形势确定新的行为目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并能根据行为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来的目标与方法,表现出较高的灵活性。例如,为了考上重点大学,放弃许多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去努力学习。同时,青少年自我监督、批评与教育的水平提高了,不仅在感知水平、表象水平上驾驭自我,而且逐步过渡到在信念的水平上驾驭自我。他们对自己的控制方式逐步从外部控制转变为内部控制,逐步主动地掌握自己的心理变化。

2.自我控制的差异性

在教育实践中,研究者们发现青少年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是有差异的。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因年级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以初中生为例,初中一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初二是自我控制的动机主要以外部力量为主转变为以内部力量为主的转折点,一方面他们力图摆脱教师、家长的束缚,另一方面自控能力还未建立起来,所以这时的学生往往易放松自己;到了初三,学生的年龄又相对大些,加上准备毕业和升学,学习自觉性有所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此外,这种差异性还与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不同的学习环境有关。例如,在青少年早期,由于女生比男生提前进入青春期,所以,在同一年龄阶段,女生自我控制的能力强于男生。

四、青少年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

健全的自我意识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自身内在的一种成功机制,它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中起着导向、控制和监督教育的作用。所以,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是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走向成熟的必备要素。青少年拥有健全的自我意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地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就是说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它是自我意识成熟的标志。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正确的认识自己并不是容易的,由于我们所要认识的对象是我们自己本身,因此往往不容易看清自己的全部。青少年主要从三方面认识自己:即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生理的自知,就是要了解自己生理和身体发育,了解身体各个方面的条件和状况;心理的自知就是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心理状况,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情绪等方面;社会的自知就是对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位置、作用、角色以及自己与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认识。

要正确地认识自我,青少年就必须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对自我进行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

具体来说,一方面要进行纵向比较,将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作比较,看到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要将现实的我与过去的我作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另一方面,又要进行横向比较,与比自己强的、与自己差不多的和比自己差的人作比较。青少年如果总与比自己强的人作比较,不免会使自己感到一无是处,自惭形秽;如果总与比自己弱的人比较,久而久之就会夜郎自大、沾沾自喜。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青少年在自我评价时既不要以一时一事作为衡量的尺度,也不要盲目接受他人的暗示,而是要把从各个方面获得的信息加以综合分析,获得较为客观的评价。

(二)积极地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就是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有价值的还是没有价值的,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凡是自身现实的一切都应该积极接受。体现青少年积极悦纳自我的内在要求就是无论自己身材的高矮、家庭的贫富还是学习的好坏,都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而合理评价。

青少年要积极地悦纳自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喜欢自己,有价值感、自豪感和满足感,欣赏自己的优点和成绩,正视自己的不足和失败,以积极态度来接受自身现实存在的一切;其次,要性情开朗,对生活乐观,对未来充满憧憬,不断激励自己,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最后,要平静而理智地对待自己的长短优劣、得失成败,既不以虚幻的自我来补偿内心的空虚,自欺欺人,也不消极回避自身的现状,更不以哀怨、自责甚至厌恶来否定自己。总而言之,悦纳自我是青少年培养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的心理品质和良好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关键一环。

(三)有效地控制自我

自我控制过程是青少年改变“现实我”达到“理想我”的一个积极主动的反馈过程。这一过程是否积极有效,大致取决于两个条件:

1. 目标的正确性与适宜性

青少年“理想我”应当是既现实又高于“现实我”;既有个性特点,又符合社会需要;既丰富又有主导因素;既相对稳定又有一定灵活性等。正确的自我控制应当是有积极、可靠的目标的控制。

2. 为实现目标的坚持精神

对自我的监督与修正需要意志的力量作为保证的条件,比如对目标的态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对实现目标的决心和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的能力,对成功的正确态度和对失败与挫折的适应能力等。所以,青少年要提高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和顽强性,增强挫折承受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总之,有效的自我控制要有积极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坚强的意志作为保证,健康的情感作为激励的动力。

第三节 青少年的个性倾向

个性倾向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体意识倾向。它表现了人对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性和选择性,构成人活动的动力系统,制约着人的所有心理活动,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个性倾向使青少年以不同的态度来组织自己的行为,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反映,而这些行为和反映中又集中体现在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

一、青少年的需要和动机

(一)需要和动机

需要(need)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它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行为的内在驱力,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它在心理活动上通常是以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而被体验着。需要一旦被意识到,就成为激发人们行动的动力,能调动人活动的积极性。需要激发人去行动,使人朝向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以求得自身的满足。青少年的一切行动都是由需要所驱动的,没有需要,也就没有行动。

动机(motivation)是指激发和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并将活动导向某种目标的行为动力,是行为的内部动力。它对行为活动具有激发、指向和调节的作用。人的行为与其动机是相一致的,行为总是在动机指引下向一定目标前进,动机越强烈,人的行为目标也越明确。需要被认为是一种刺激,人的活动动机就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如有机体内部的物质不足时,就需要补给物质,在这种需要的刺激下,人就想办法去满足它,从而产生活动动机。不只是简单活动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复杂活动的动机也是从社会的客观现实向人提出要求,变为人的内部需要后才产生的。动机在引发个体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动机是引发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其体内平衡;动机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

(二)青少年的优势需要

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的变化,以及社会关系的变化,使得青少年发展出有别于儿童也异于成人的具有代表性的需要结构,他们不但具备人在各个阶段上所必须的需要,而且还有其特殊的需要。青少年典型的优势需要有:

1.独立自主的需要

随着成人感的产生,青少年有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他们希望摆脱成人的束缚,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成人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他们要求自己的事由自己来做,不愿别人把自己当成不懂事的小孩。在这一时期,家长对他们的亲热的爱抚动作,琐碎的说教会使他们反感,过多的限制,粗暴的指责会激起他们的反抗。

独立自主需要的适当的、合理的满足会带动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和谐的发展,但要注意这一需要的满足要与其他方面的发展如辨别能力、知识、意志、自我意识等相协调。

2.友谊的需要

对友谊的迫切需要是青少年期的显著特点之一。友谊是最初独立选择交往对象的依恋心,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最初发展。每一个青少年寻找友谊的动机和目的是不同的,有的为了从朋友身上得到帮助和提高;有的是为了找到自我评价的验证人,把朋友作为一面“镜子”,在“镜子”中可以看到自己的“映像”;有的是为了寻求模仿效仿的榜样和心理冲突上的辩护人;有的则是为了摆脱孤独,以增强生活的信念和力量等。青少年之间一旦结下深厚的友谊,不仅能在生活上互帮,学习上互助,而且更能思想相通、坦诚相见、忧乐与共,乃至形成相同的人生观和人生目标。

3.理解和尊重的需要

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青少年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很多方面都已“成人化”和“社会化”,特别是出现了要在别人面前显示力量,以表示自己已经长大的心理,于是对理解和尊重的要求非常迫切,他们强烈地希望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认可和信任,如果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他们产生温暖感,增强对他人的信任感,缓解他们烦恼不安的情绪,消除心理上的不适应,顺利地渡过青春期。

4.成就的需要

成就的需要是个人对于自己所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去从事、完成,并要达到某种理想程度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对自己提出目标和要求,并为自己的目标做各种准备,成就需要逐渐强烈。这种需要的满足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动机,促使他们努力学习,不断发现和挖掘自身的潜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5.社会交往的需要

对社会发展的特点,当代青少年有着敏锐的感悟和理解。为此,他们热切渴望家长、老师们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交往条件,使他们有机会学会与家庭以外的人沟通、交流,比如,他们需要打开家庭“城堡”的大门,把同学请到家,把朋友请到家(包括异性朋友),与他们在一起聊天、侃谈、叙情、道旧等,通过这些方面的沟通,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更主要的是满足他们社会交往的需要。

(三)青少年动机的特点

随着青少年生理的发育成熟、社会生活领域及交往范围的扩大,新的需要大量出现,而由这些需要所引起的动机成为青少年行为的动力,并表现出以下特点:

1.多样性

青少年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两方面快速发展的时期,其需要丰富多彩,因而他们的动机也相应具有多样性。青少年动机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相当广泛,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个体还是群体,物质还是精神,青少年的动机都无所不包。青少年的典型动机主要有学习动机、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青少年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青少年为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而渴望了解、认识世界的心理状态;成就动机是指青少年对于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力求达到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交往动机是指青少年希望得到他人理解、关心、支持、信任,渴望向同伴倾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动机。

2.冲突性

如果个体同时具有多种动机,而这些动机的强度相当而又不能同时满足时,就会产生动机冲突。由于青少年面临学习、交往、升学、娱乐等许多选择,常会出现明显的动机冲突。无论是动机内容上的原则性冲突和非原则性冲突,还是动机形式上的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在青少年身上都有突出表现。例如,青少年在文理分科时可能在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学习能力之间产生冲突;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可能在学校的名气和自己向往的城市之间产生冲突。

3.隐蔽性

动机作为活动的内在动力,从外部难以直接观察。尤其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心理出现闭琐性的特征,内心世界逐渐复杂,不轻意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因此,他们的动机更具有隐蔽性,这给了解和预测青少年的动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例如,他们可能对自己喜欢的异性采取回避或攻击的行为表现。但动机的产生、表现和实现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作为行为的动力,通过对行为的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的动机,从而为培养和激发青少年的正确动机提供依据。

4.发展性

动机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它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种水平。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不平衡的时期,其动机发展性的特点也表现得更为明显,具体表现为动机的种类有所增加,动机的水平不断提高。
  
比如学习动机,青少年最初的学习可能是为了考个好分数而努力,而后来可能是为了考上高一级学校而努力,再后来就可能是为了获得真才实学而努力;再比如交往动机,青少年早期的交往对象往往局限于邻居或者同龄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选择交往对象时,会越来越注重对方是不是和自己有着相同的兴趣和爱好,有相同兴趣和爱好的人即使离自己很远,他们也会通过各种方式不断的取得联系。这也是现在笔友、网友等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且受到尊重的一种体现。

(四)青少年需要的满足和动机的激发

青少年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良好动机的激发对于青少年行为的合理化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及最终实现自我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1.青少年需要的满足

需要是推动青少年行为的原始动力,各种需要能否满足直接关系着他们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在满足青少年需要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选择需要

青少年需要的种类繁多,满足需要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但并非所有的需要都是正当合理的,也并非所有的满足需要的方式都是正确的。因而,青少年不仅要自觉调节需要层次,选择合理需要,还要知晓各种需要的满足条件,选择正当的方式方法。一个合理的需要如果是通过不合理的方式来得到满足的话,那么这种满足也是不合理的。
  
例如由于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青少年产生了性冲动,有了欣赏和追求异性的需要,这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正当的要求。但有些青少年自身对友谊和爱情的理解还不成熟,缺乏控制能力,又加之没有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可能采取看黄色书刊、光碟,对喜欢的异性强烈追求以至影响他人生活等不当的方式来满足。

(2)实现需要

需要的满足、目标的实现非一日之功,青少年既要充分调动、合理利用有利于目标实现的客观条件,又必须从主观上做出努力,一旦确定了目标,就决不轻易放弃。同时,教育者也应重视青少年的合理需要并引导其实现。
  
例如,青少年对自尊的需要非常强烈,他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教育者可以在集体中适时地关心、鼓励、表扬、称赞他们,使青少年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青少年在获得尊重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人。教育者可以组织开展有益的活动,例如献爱心、春游、竞赛、文艺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青少年不仅可以熏陶自己,更可以发现他人的长处,赞扬别人的优点,学会尊重他人。

(3)调整需要

大多数需要,尤其是高层次需要的满足需要较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突如其来的变故影响需要的实现,教育者要引导青少年全面地分析原有和现有情况以及变化的原因,适当地调整自己的需要。如果青少年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对抗情绪和对抗动机。
  
对抗情绪和对抗动机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理智型对抗,例如一次考试没有考出好成绩,青少年会暗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考好,在这种动机的促使下,他会更加勤奋、刻苦。二是非理智型对抗,即产生不正常的情绪,消极不满,将失败归因于老师、家长或自己的无能,或者不择手段地去满足自己的需要,甚至出现破坏、违法等恶性行为,或者自我封闭,产生心理疾病。这就需要教育者采取各种措施帮助青少年进行调节,并培养他们自我调节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需要的不满足性。

2.青少年动机的激发

动机是支配行为的直接原因,要通过激发内在动机、提高成就动机、确立行动目标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青少年的动机水平,形成良好的动机体系。

(1)激发内在动机

激发青少年的动机,要善于变外部动机为内在动机。外部动机是指推动行为的动机是由外力诱发的,外在因素包括奖励、惩罚、酬劳、赞许等;而内在动机是指人的行动出自于个体本身的自我激发。比如,让青少年清楚学习的意义,知道通过学习可给自己带来满足、愉快和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青少年就会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内在动机的激发也依赖于—定的赏罚,通过一定的赏罚.可以使外部动机与内在动机相结合,共同推动青少年的行为。

(2)提高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与青少年的学习成绩、行为的主动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成就动机高的青少年对学习活动具有积极的心态,乐于完成任务,喜欢面对挑战,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因此,提高青少年的成就动机对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毅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的意义。教育者应多激励、多鼓励青少年,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坚韧性,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力量去面对困难,增强挫折的承受能力,促使成就动机的提高。

(3)确立行动目标

青少年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培养正确的动机导向。在树立目标时既要有物质的,又要有精神的;既要有长久的,又要有暂时的;既要有宏观的,又要有具体的。同时,要将个人的目标与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在确立目标时,必须注意恰当性与合理性,所设目标既不唾手可得,又不高不可攀,而要有一定的难度,是经过自己一番努力可以达到的。另外,一个目标实现后,必须给予及时的肯定,使青少年产生成就感,激励他们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青少年的兴趣和价值观

(一)兴趣和价值观

兴趣(interest)是人积极地接触、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总是使人心向神往,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并且在兴趣发生的同时总是伴有对该事物满意、愉快、振奋等肯定情绪。兴趣是个体活动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具有极强的动力性。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活动发生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兴趣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它能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开阔青少年的眼界,促使青少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劳动

价值观(value)是人们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价值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通俗地说,就是人们认为什么事物最重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看法。价值观比需要和动机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它指导着人的各方面行为并渗透于整个个性之中。价值观并不只是静止的,它不仅有对客观事物意义的判断、评估和看法,也具备发动、推动、调整行为,使其向着有价值的或更有价值的目标迈进的动力性。价值观是人生历程的定向器,在它的引导下,个体能够驾驭自己的生活,自觉地用坚强意志和巨大的勇气、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获得社会积极、肯定的价值评价。

(二)青少年兴趣的特点

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弄明白,热烈地追求着新鲜事物。同时,随着学习、生活的深入和内容的丰富,眼界的不断扩展和理解能力的增强,青少年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兴趣范围逐步扩大

青少年不再仅限于对具体的事物感兴趣,或是对所学习的科目感兴趣,而是开始对国家政策、社会现状、经济状况、国际国内形势、文化生活中的新鲜事物产生了兴趣,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对于社会中出现的新事物,例如网络、明星、奇装异服等,青少年接受的速度往往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群体;对于自然现象、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青少年也表现出较大的关注。

2.中心兴趣逐渐形成

儿童的兴趣是广泛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对一切生动活泼的事物都感兴趣,但儿童兴趣的专业性极差。青少年则不同,随着知识范围、活动范围的扩大,求知欲的增强,他们一方面兴趣的范围在扩大,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兴趣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集中表现在中心兴趣的形成上。
  
中心兴趣是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使青少年获得深邃的知识,发展某个方面的特殊才能,使活动富有创造性,同时也带动其他兴趣的丰富和深入。据研究者对275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中心兴趣产生于小学时期的约占15%,产生于初中时期的约占33%,产生于高中时期的约占29%。可见,青少年时期是中心兴趣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中心兴趣也对青少年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引导作用,为将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定向奠定基础。

3.兴趣更具选择性

青少年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每一次环境的改变都给他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而他们的兴趣正是在这些信息中选择产生的,在个体对信息进行选择时也就发生了分化,无论是对课程的偏好,还是对课外活动的选择都会出现不同的类型。例如,有的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对数理化方面的知识更感兴趣,而对文科知识则没有任何特长;有的青少年喜欢参加体育活动,而有的青少年则擅长文艺和表演。

(三)青少年的价值观

价值观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个体在儿童期时,开始对人类、自然及社会现象产生兴趣和疑问,但尚未形成价值观;到少年期,价值观开始萌芽;到青年初期,价值观才初步形成。

1.确立价值观的主客观需求

(1)随着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发展,相互之间交往的增多,他们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及现象间的联系有了比较敏锐的感觉,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社会标准,能根据这个标准衡量和分析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以及现象之间的联系,具有了相对稳定的社会态度。

(2)进入青年初期后,很快将面临择业和选择继续学习的专业等问题,在对学业、生活方式及个人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以个人的价值观为前提。

(3)青少年期的个体常体验到广泛的内心冲突和压力,面对多方面的价值取向,如来自父母的、来自同龄团体的,在内心冲突的情况下,他们会强迫自己确立某种属于自己的价值观。

(4)由于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青少年能更充分地认识自己,能按照社会要求和自身的条件来设计人生。

2.青少年价值观的特点

青少年时期个体开始能在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独立地做出理性的价值判断。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开始评价自我、评价社会,开始思考人生和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能主动地、独立地从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中去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开始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和价值体系。

青少年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对理论问题越来越感兴趣,喜欢把各种具体的事实综合成若干系统的总原则,热衷于哲学探讨。

(2)青少年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问题,他们逐渐学会将个人的生活目标与社会发展相联系,不仅要说明自己对社会的意义,也要找到社会对自己的意义。

(3)在青少年的价值观中,反映个性色彩、具有不同价值观的青年对于事物的兴趣点、意志品质及归因方式均不一样。

(4)青少年的价值观仍缺乏稳定性,价值取向还有突出的从众心理和明显的短暂性。他们比较容易接受同辈人的影响,新的价值规范与目标容易在同辈群体中相互影响和传播。他们的价值取向在许多事物上表现出短暂性,例如对音乐的价值选择等,在他们中许多应运而生的东西,用不了多久就显得陈旧,就被抛弃和淘汰。

第四节 青少年的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指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能力说明活动的水平和风格,气质反映活动的方式,性格决定活动的内容和性质。个性心理特征受人的个性倾向制约,个性倾向又只有依赖于个性心理特征才能表现出来,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它们的有机结合,表现出个人的典型的心理活动。处于相同心理发展阶段的青少年,虽存在着大体相同的心理特征,但由于受个体高级神经系统发展程度及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社会实践的不同影响,他们在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方面常带有个人色彩,存在许多差异。

一、青少年的气质

(一)气质

气质(temperament)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它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方面的动力特征。例如,有的人动作灵巧,言语迅速而有力量,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有的人行动缓慢,言语乏力;有的人脾气像高山流水,奔流回转,活泼自如;有的人脾气则如地下湖泊,潜流奔涌,外表却毫无痕迹。气质在个体刚刚出生就有所表现,具有明显的“天赋性”,从婴儿身上我们可以发现,有的比较安静、平稳,害怕生人,有的好动,喜吵闹,不认生。这些差异是受从胎儿发展起来的个体生物组织制约的。气质与性格以及其他个性心理特征相比,更具稳定性,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即指气质具有不易改变的特点。但它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在一定条件影响下可以或多或少地变化,具有可塑性。环境因素、个人的主观因素、年龄因素和性格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气质产生影响。

(二)青少年气质的类型

气质类型有多种分类方法,最常见的并为大多数人熟知的是从古希腊沿袭下来的四种气质类型的划分,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青少年的气质也大致分为这四种类型。

1.胆汁质

胆汁质的人心理过程具有迅速而突发的色彩,态度直率、热情、精力旺盛,但情绪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倾性。胆汁质的人其主要特征是:热情,但易急躁冲动;刚强,但易暴躁;思维敏捷,但缺乏准确性。胆汁质的青少年思维敏捷,有学习热情,但在学习活动中常常因粗枝大叶而出错,遇到难题时,容易急躁而不得其解,遇到挫折时,学习信心会因此而大减。

2.多血质

多血质的人反映迅速,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敏感,喜欢交际,但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具有外倾性。多血质的人其主要特征是:有朝气,善于适应环境的变化,灵活性高,但情感体验不深。多血质的青少年机智、灵敏、反应快,学习兴趣广泛,但不踏实,学习时容易分散注意力。

3.黏液质

黏液质的人思维灵活性较低,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情绪不易外露,但考虑问题比较仔细,具有内倾性。黏液质的人其主要特征是:注意稳定但不易转移;稳重踏实但有些呆板;忍耐沉着但生气不足。黏液质的青少年思维反应较慢,学习方式呆板,对新问题消化理解的周期长,但做事沉着冷静、脚踏实地。

4.抑郁质

抑郁质的人情感生活比较单调,行动迟缓,孤僻,善于观察和体验别人察觉不出的细小事物,不喜欢交际,很少表现自己,具有内倾性。抑郁质的人其主要特征是:情绪体验深刻,有高度敏感性,行动稳重、持久,但怯懦、迟疑,外表温柔,倾向于缄默、孤僻。抑郁质的青少年学习仔细认真、敏感、想象丰富,但自信心和积极性较差。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具有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的青少年学生,但人数较少。大多数的青少年的气质或近似于某种气质类型,或者兼有几种气质类型的某些特点。因此,判别一个青少年的气质不能机械地勉强把他归于某一种类型,而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

(三)青少年气质的控制和调节

对于青少年来说,气质上的差异已基本稳定,不容易改变。所以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改变青少年的气质,而是在承认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青少年自身的努力

青少年要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认识到自己气质特征的长处和短处,提高自我调节和控制气质的自觉性与能力,做到扬长避短。

(1)胆汁质的青少年要发挥自己精力旺盛、坦率、勇敢、突击性强等好的品质,积极参与进攻性、挑战性的任务,避免与人正面冲突,遇事冷静处理,克服简单的思维模式,遇事三思而行,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注意学习、休息的调剂,勿过度紧张疲劳,加强涵养,提高自控能力。

(2)多血质的青少年要利用自己活泼、乐观、灵活、热情、善于交际等优良品质,多参与交往性工作,多动脑筋献计献策。克服注意力不稳、兴趣不定、情感不深、易轻浮、不踏实、不诚恳等不良品质及由此导致的消极后果,排除引起分心的干扰因素,培养自我检查的习惯

(3)粘液质的青少年要运用自己情绪和情感稳定、沉着安静、耐受性高、自制力强、坚毅顽强、扎扎实实等优秀品质,参与稳定性较高的工作。克服固执、拖拉、缺乏生气等不良品质及由此导致的消极后果。注意培养热情、机灵、朝气蓬勃、“静中有动”等品格。

(4)抑郁质的青少年要发挥自己情绪兴奋性高,感受性强,思维、言语和动作细腻,富于想象等积极品质,多参与细致、精度性高的工作。克服多疑、孤独、怯懦、优柔寡断、缺乏信心、耐受性低等消极品质及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培养自己坦荡豁达的胸怀,果敢灵活、“细中有粗”的品格。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创设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2.教育者的帮助和指导

教育者应根据青少年不同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并给予个别指导,帮助青少年发扬有利于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优良特征,控制和改变消极特征,最终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优良的品格。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胆汁质的青少年不能随便、过分地批评他们,要耐心启发和协助他们培养自制能力,要培养他们耐心细致、安静平稳的学习习惯,训练他们能在各种环境中正常学习、生活的本领;

(2)对多血质的青少年,要比较严格地要求他们,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养成脚踏实地、专一的作风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3)对黏液质的青少年,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要善于引导,不能操之过急,要允许他们有考虑问题做出反应的时间;

(4)对抑郁质的青少年,切忌公开指责,要加倍关怀、体贴他们,根据他们的精力、体力和能力,适当调整对他们的要求,鼓励他们勇敢前进,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二、青少年的性格

(一)性格

性格(character)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指个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人的后天实践活动中,通过外部生活条件与内部心理活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家庭、学校、社会影响以及个人心理活动尤其是自我意识的影响的结晶。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与行为方式的统一,一定的态度总会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人对现实的态度是复杂多样的,人的行为方式也是复杂多样的。性格特征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即只有那些经常性的、习惯性的表现,才能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那些偶发性的表现不能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二)青少年性格的特征

性格有着非常复杂的结构,它是由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在分析青少年性格特征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性格的态度特征

青少年接受现实生活的影响,总是以一定的态度给予反应,它是个体性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性格的态度特征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待他人、集体、社会的态度,例如青少年是热爱集体还是对集体漠不关心,是遵守纪律还是自由散漫,是乐于助人还是自私自利;二是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例如青少年是勤劳简朴还是懒惰奢华,仔细认真还是马虎粗心,有创新精神还是因循守旧;三是对待自己的态度,例如青少年是谦虚谨慎还是骄傲自满,是自信乐观还是自惭形秽,自尊自重还是自暴自弃等。

2. 性格的情绪特征

人的情绪状态影响着人的全部活动,当人对情绪的控制具有某种稳定的、经常表现的特点时,就形成一个人性格的情绪特征。青少年性格的情绪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的强度、稳定性、主导心境以及控制情绪的能力等方面。例如,青少年情绪的强度是爆发型的还是控制型的,情绪状态是时高时低还是能够长久维持下去,是经常处于愉悦开朗的心境中,还是抑郁沉闷的心境中,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是容易爆发自己的情绪等等。

3. 性格的理智特征

理智特征是表现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它主要看青少年观察事物时是积极主动还是被动应付,是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还是人云亦云、毫无主见,是抽象思维能力强还是形象思维能力强等。少年由于思维的不成熟,使得他们不善于全面地考察和分析问题,故而从性格表现看,他们常常不能深思熟虑地、稳重地处理问题,有时激情胜于理智,做事较冲动。进入青年期后,随着智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成熟,青年能独立地、较全面和深刻地分析问题,性格表现趋于沉稳,谨慎,并喜欢怀疑、探索和争论。

4. 性格的意志特征

个体表现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的意志特征。青少年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能否按社会准则和学校规定自觉主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个人利益和集体需要发生矛盾时能否放弃个人利益而服从集体需要;在学习出现困难时能否有韧劲和恒心去克服;是否善于自我控制等。有研究表明,从初中二年级到高中一年级,青少年性格的意志特征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经过高中阶段的发展,个体性格的意志特征大体臻于成熟。

三、青少年良好性格的培养

性格的好坏不仅关系着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程度,也关系着他们学业成就的高低,更关系着他们心理健康的水平,甚至还可能关系着他们一生的幸福。所以家长和老师要有意识的指导和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健康的性格品质。总体来说,培养青少年良好性格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青少年的性格是在与他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所以人际关系对其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特殊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相互了解,相互交往,并通过与别人的比较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青少年不必害怕别人的讽刺、挖苦、嘲笑,不必为自己不太成熟的言行而羞愧和自卑。这使他们敢于尝试,勇于探索,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态度、动机、价值观,发现各种个性特质。因此,教师要向青少年传授人际交往的技巧,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集体氛围,并通过与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沟通,协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二)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由于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或目的无法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挫折对青少年良好性格的形成既可能有积极意义,又可能有消极影响。一定强度和数量的挫折能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积累过多的挫折经验,也会使青少年产生丧失信心、萎靡不振、消极悲观的消极情绪体验和粗暴、攻击、反社会等的消极行为反应,这将对个性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教育者要培养青少年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使他们认识到经受挫折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它。使他们能以积极的观念和适当的方法提高自己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进而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

(三)注意性格完善,塑造健康的性格模式

青少年时期是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其中实践活动和家长、教师的榜样作用对青少年性格的完善有重要作用。实践活动是培养青少年接受道德准则的指导并使之变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严格的活动制度又会使青少年逐渐养成遵规则、守纪律的好习惯,养成生活与工作有条不紊的性格。其次,家长和教师的榜样、威信和示范作用对青少年性格的养成也具有不可轻视的作用。这种作用就像一面充满智慧的镜子,一方面真实再现了青少年实践活动所需要的背景和平台,另一方面也真情演绎着青少年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所必备的情感和理性。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重视并且珍惜这种机会,在最大限度内,为青少年形成健康的性格模式提供生动的例子、体现完善的人性,使他们最终在拥有良好性格和独特个性的成长中走出青春的大门,阔步走向人生的另一课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0#
发表于 14-6-4 07:00:50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把青春期讲得很全面。我想,NT孩子的青春期的出现是心理年龄发展到了那个阶段的自然结果,在这个阶段,他们通过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实现心理上的一个飞跃。AS孩子则不同,他们缺的就是互动能力。而且,当别人心理上到了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年龄还在儿童期,这时候如果把他们和其他孩子放在一起,他们的困难可想而知。如果他们熬过来了,没有发生什么心理问题,那都是超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2 23: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