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亲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或许你们也不是病人,但是我们可以谈谈受伤的大多数

[复制链接]
76#
发表于 09-5-16 22:14:02 | 只看该作者
哎~怎么这些漂亮温柔的女孩子们都有这种毁灭世界的想法啊
这个世界太恐怖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09-5-16 22:15:13 | 只看该作者
72# 夏秋
我也觉得,也许只是被暂时掩盖了,需要有一个人来唤醒沉睡的爱的感觉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09-5-17 19:16:18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是让我太难过了。
我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
我把隐私告诉了一个初中同学。
那个同学打电话给我的死党说:“真是傻人有傻福。”
我的死党很生气:“你是嫉妒她比你漂亮啊?”
因为她学习心理学,所以就跟她谈论了一点自己的病情。真的是太傻了,我不该随便跟人说这些,尤其还不知道对方底细的情况下……说不定她会把我的情况说给别人听???
医生都告诫过我,这些是你的隐私,不要告诉任何人。。。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09-5-17 20:58:21 | 只看该作者
傻人有傻福也意味着红颜薄命,也许她只是感叹,并没有恶意呢,不用担心也不用后悔:)
如果医生和你说不要告诉任何人,是否意味着连他也不能告诉了呢?

找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去倾诉是必要的,这是情绪宣泄的出口,也是寻求社会支持的途径,而你的敏感和脆弱很难让你去信任别人。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09-5-24 19:15:30 | 只看该作者

“傻孩子”亲亲

(我发现最近不能使用文字,现在试试看,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啦!不行的话就勉强看一下吧!)

对于学习,无可厚非,至少从小到大不曾真的糟糕过。只是下午和母亲聊着聊着,突然有谈论起一些幼年有意思的事情。
母亲说,从小到大,我都知道你的情商发展得比同龄孩子晚得多,包括待人接物、包括谈吐举止。我把这一切归结为你出生时的缺氧,我将,虽然你懂得比别得孩子慢,但是总有一天,你会和别的孩子一样容纳入整个世界。
母亲就是这样努力着的。从我还不会言语开始,我的父母就带我走遍杭州的各个风景名胜、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接触。所以,虽然从小我不曾与他人主动交流,但是我也从来不会畏惧碰见陌生人。当然,我一直认为,内向和AS是完全不同的情况,比如说,内向是对于社交带有一种畏惧感;而AS是对于社交的一种无需感——他们未必会恐惧别人。
母亲还带我去游乐园,看到不同的小朋友。学习怎样游戏。虽然总是有我学不会的游戏。母亲总是为我操办生日会,希望能出现一个“好朋友”,努力为我打下群众基础。虽然母亲因为自身文化跟性格的原因,在随后的教育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但是,她真的在很努力的爱我。我都知道。

突然想起在大约小学五年纪的时候,我的妈妈被数学老师叫到办公室。老师说,你的孩子的智商有一点问题。虽然比俞小燕(就是那位生日会的主角)好一点,但是却比陈青(后考入杭州外国语学校,现在在美国纽约一所学校读经融学硕士,将来是在华尔街跺跺脚就震三震的人物)却差好多。
我几乎当下就明白自己错误在哪里。
俞小燕。OK,我完全明白了!

相对与其它孩子的一个本能反应,我却必须从老师的行为和同学的行为中间的关联反应来学习归纳自己的行为。
当一个孩子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他会怎么想呢?理所当然地,自然是希望老师能不要继续批评他了。我就把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行为反应——老师停止批评。这三者的关系做了一些统计和分析。之后我发现,每当俞小燕同学受到老师批评时,她总是微微地笑着(相对与其它孩子苦着脸),几乎当时,老师就不会再继续批评她。
我把俞小燕这个行为,当成了正确应对老师批评地对策,并且付诸实施。每当老师开始批评我的时候,我就开始微笑。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了很多很多次。
现在我更明白了,老师在看到俞小燕微笑时,明白这个孩子在智商上有点儿问题,她听不进老师说的话也理解不了(她的成绩比较糟糕),再怎么教育她,也无法继续提高她的成绩,所以老师选择停止说教。而当老师看到想同反应的我,自然地也会考虑是不是我的智商有点问题——而实际上,我模仿并且实施了这一系列不合常理的行为,只是因为我希望老师不要继续批评我了!

也许后来我还曾模仿过很多不合宜的,可笑的行为,甚至到现在我还没有发现并且纠正;但是显然这一次的行为是“相当明显地不恰当”。
是否有别的“疑似AS”或者AS的孩子还在做着奇怪的行为,或许可能跟我当时的情况如出一辙?
希望引起家长考虑。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09-5-27 21:43:54 | 只看该作者
‘当然,我一直认为,内向和AS是完全不同的情况,比如说,内向是对于社交带有一种畏惧感;而AS是对于社交的一种无需感——他们未必会恐惧别人。’

非常准确的描述。人们普遍认为自闭症患者只是内向一点而已,其实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误解。他们回避社交,不是因为内向害羞,而是没有需要,或者是不知道怎么做才合适,因为他们缺乏社交直觉。我就觉得我儿子不内向,他也有很强的社交需要,但是他没有社交直觉,在学校屡屡受挫,所以才回避社交,讨厌人类。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09-5-28 19:48:3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家小猫啡啡被乡下的亲戚带走了,说给他们的厂房看房子。
下午我出了门,回家后,妈妈说她好舍不得啡啡,如果不是因为昨天它咬了我,她不会送她走的。妈妈说外公也很舍不得,都流泪了。
可是我还是没有任何舍不得的感觉。觉得它走了就走了。。真的好讨厌哦。。。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09-6-18 21:54:06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经历有点奇怪,本来一切都是好好的,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听不懂别人的话、断句断错、词不达意、交流困难,然后到现在也没能走出来。真的都是一夜之间的事,前一天还是好好的,后一天就变了。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感觉上就像自己发生了跃迁,多维空间里的某一个一瞬间来到了现在的这个世界。原来的那个我呢,真奇怪,找不到了,也不知道几时能回来。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09-6-18 22:40:42 | 只看该作者
83# 蜜色

难道自闭症会像抑郁症一样,小时候好好的,长大了忽然哪一天就得了?到目前为止专家们都说自闭症是天生的。但是,也许真的有突发的成人交流障碍?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09-6-18 23:05:47 | 只看该作者
我只知道友如亨利里面就是,作者的小女儿一开始还好,后来因为忽略了对她的关注,就开始自闭了,然后及时处理,很快就恢复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09-8-14 13:01:53 | 只看该作者
心理疾病都比身体的难受的多 总感觉身体上有病的人都比心理上的要快乐的多啊 人活着快快乐乐的 没有什么抑郁什么的该多好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09-10-26 23:05:19 | 只看该作者
一口气看完了亲亲你的文字,有种亲切的感觉。你的表达能力十分到位,没有任何顾忌地说出了自己的童年经历和自己的分析心理。
我也是个自己在角落里面安静地玩玩具的孩子。我非常地不爱运动。不像别的小孩子那样喜欢追追闹闹。小的时候我很喜欢写作文,由于心思细腻的原因,我总是观察和表达一些情绪很到位,所以被老师表扬。但是数学却是很糟糕,曾经数学老师还把我父亲叫去说,这个孩子的数钱都数不清楚。其实那个时候父亲从来不给我零花钱,我总觉得衣服啊,食物什么的家里都有,没有花钱买这个概念。 直到现在我的数学心算能力还是十分的糟糕。而且对数字演算有很强的排斥恐惧心理。
而我的作文呢?虽然一直都写得不错,但是我发现任何人都有写作的能力,这是别人所能取代的,这让我感到十分沮丧。一直到后来我的社交恐惧爆发,拒绝和别人交流,再到后来的恢复社交,失语的状况还是时不时地发生。这直接影响到我的写作。我的博客开始很慢很慢才更新,我一提笔就感觉到脑海一片空白,找不出词汇来确切形容自己的感受。其实也不是完全写不出,是对自己的要求非常苛刻。总是写一些,又被自己否定,写一些,又再否定。总觉得不够完美。
以前我还和第一个交往的男朋友写过交换日记。可是每当我再次翻开它,我就觉得惊诧,那些真挚的情感和美丽的文笔真的是我写的吗?为什么我再也无法写出那样的感受和那样长的篇幅。现在再和这个男朋友联系,无论是QQ还是短信,我们都是简言简语,几个字就能结束交谈。这让我非常难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现在成了我目前最大的问题。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09-10-26 23:40:46 | 只看该作者
亲亲,有空再回来看看吧,分享一下你的感触和心情~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10-4-6 23:2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碛堤 于 10-4-6 23:23 编辑
‘当然,我一直认为,内向和AS是完全不同的情况,比如说,内向是对于社交带有一种畏惧感;而AS是对于社交的一种无需感——他们未必会恐惧别人。’

非常准确的描述。人们普遍认为自闭症患者只是内向一点而已,其实 ...
blackeye 发表于 09-5-27 21:43

我读得不是很懂。即便能够清晰地界定“畏惧”与“无需”,给两者下了准确的定义,我觉得自己也是处于“畏惧”和“无须”的杂糅之中。自己的经历不知可不可以这样说:与生俱来的天性的的确确是“无需”,我缺乏一种天性让我知道“人是需要交往,拥有朋友的”;但是通过后天的观察在意识中知道了人应当有交往,要像别人一样让自己去交往,然而先天基础的限制使自己受挫极大,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畏惧”。
总之,一直对这个就很纠结,难以界定“不需要”和“需要但无法满足”在我的世界中究竟各占百分之几。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10-4-8 04:25:55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每个人可能都需要找到自己在社交上的平衡点。如果一个人需要大量的社交才快乐,那就多多社交。如果一个人独处才快乐,那就独处。当然在社会上生存不可避免地需要一定的社交能力,如果自己在这方面有局限,那就尽自己所能学习一些社交技能,大面上过得去就行了。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朋友也能自得其乐,为什么非要为难自己去交朋友呢?人们之所以交朋友是因为他们有这个需要,因为没有朋友他们觉得太孤独。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11 05: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