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97|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灾难心理学及心理危机干预资料(转自教育在线网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8-5-17 21:4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按:从今天起,开始从书籍和网络上搜索有关灾难心理学和危机干预方面的资料,既为新教育团队进川作准备,也希望以后能够发放给灾区的师生们。也恳请有心人将您认为有用的资料,择要转发到另外的网络上,谢谢您。
——新教育人 干国祥
什么是危机心理干预?
心理学领域中,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二:
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
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

怎样进行心理危机心理干预?
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危机干预工作者一般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
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范围很广泛,既包括身体有创伤的人,又包括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一线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志愿人员,他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不愿公开就医的人和有担心恐惧的普通大众也需要心理上的援助。
危机干预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危机心理咨询与传统心理咨询不同,危机心理发展有特殊的规律,需要使用立即性、灵活性、方便性、短期性的咨询策略来协助人们适应与度过危机,尽快恢复正常功能。
心理支持性团体在危机干预中得到广泛应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8-5-17 21:45:28 | 只看该作者
创伤后症侯群的心理历程与因应
何长珠

彰化师大辅导系教授

一、前言

惊天动地的台湾9-21地震灾难至今已发生了11天,各项复原的工作,也在全体同胞不分你我的投入协助中展开。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房屋贷款、小区重建的实体工作之推行,另一项同样重要的或者更重要的任务,也正悄悄拉开序幕,有待更多专业工作者的爱心贡献-那就是所谓「创伤症候群(PTSD)」,的出现与辅导。

其实不只青少年儿童有心理适应的困难,表现在电视前的成人之哭泣、呆滞的眼神,对政府及协助者的抱怨,乃至对未来的茫然,凡此种种都是创伤症候群的表现方式。本文之写作乃在企图说明此一心理现象的机制和表现过程,以扩增大众之了解与因应。

二、创伤症候群的心理历程与因应

·     它是人类对抗巨变后的一种自然反应。通常出现在事变后的两周内,而在三到六个月后,慢慢减轻症状,逐渐回复调适。 因此"迅速介入"和"危机处理"二点原则极为重要。

·     由于它是人类企图压抑恐惧反应,而又忍不住不得不想的结果(这乃是因为当刺激过大时,会产生"异常记忆",也就是在脑内深处的海马回之处,留下"铭刻性记忆";以致每相似线索触动时,它便会在当事人的眼帘脑海出现如放映电影一般生动的画面,重演当时之可怖现象)。

·     而此种来自肾上腺与荷尔蒙分泌异常所产生的中枢神经亢奋变化,会造成语言功能的不活跃,而使当事人退回到生命早期的知觉与塑像之记忆型式。对儿童来说,由于其语言能力之限制,更会表现为「身体化」现象(如哭泣,僵化的表情等)。 这种生理上持续性和全面性出现的过度亢奋现象,不但使当事人陷入极端敏感与恐惧的状态;而且会以一种或两种特定的重复的型式作恶梦。因此这段时间的恶梦与"夜惊"(半夜惊叫着醒来),都是会常发生的。类似的现象包括"睡不安稳"或"难以入睡"。儿童此时期如果从事游戏,会发现失去平常愉快的色彩,而带着严肃表情(主题)的一些重复性扮演。成人们事后则往往采取"逃避"的反应,意即力图将生活扳回常轨,而不愿再去面对、思考或讨论当时所发生的那件事。这对"重整家园"的目标来说也许是有用的,所谓「化悲愤为力量」。但如果过份努力的克制自己不去表达或发泄一些负面之情绪,如害怕、忧郁、灰心或绝望、生气,则此种"适应过份有效"的状态,可能是表相的与暂时的。假以时日,未被处理的情绪,终将如水管的漏洞一般,会以更大的能量,在别处借机爆发出来的。因此,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接纳自己和别人的负面情绪"。这在家人之间,格外难为。父母总会期望孩子要"共体时艰",殊不知负面的情绪,唯有在得到机会宣泄并得到接纳后,才有"正面转化"的可能。这一点,切盼大家加以觉知!!

·     如果前述的任务(指"适当宣泄"与"得到支持")未能完成,则当事人(不论成人或孩子),将因外在的漠然(若无其事)与内在的失去希望(孤单、罪恶感),而产生进一步心理上的不适应症候。那就是自生活中退缩,减少与人之交往及联系,迷信增加(常常在寻求预兆)。这都是因为对自己及环境的自信消减的缘故。心理学上的数据显示: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程度与其内在能控制(自主)的能量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这种失去控制感的当事人,我们能帮助的乃是——

1.支持,以科学的数据,重复向其确认这种事不会再发生。

2.检查并加强当事人的支持系统(尤其对老年人及儿童而言,这种方向格外重要)。此时协助单位的「进驻灾区」、「结构化」灾区内的互动网络等,都是极为必需的。就学校系统而言,教师不妨考虑暂时认养较严重的当事人,并「善用班上的动力关系」。使其形成「同侪支持小团体」(2、3人对1人即可)。

3.协助当事人自结构化个人的每日生活作息中,重获"掌握感",从而恢复其自信与自我概念。其做法非常简单,即要求当事人每日临睡之前,拟定次日要完成的五件事,并且这五件事中还要包括一件是帮助别人的。借着设定每日的生活目标,当事人比较不会自生活中解离,并且也比较容易自伤痛中走出。

4.助人专业者的危机协助模式,主要包括「宣泄」与「重建」两部份。就前者言,不论以音乐、绘画、完成句等媒体来引发,或是以同理的语言、了解的点头、轻拍肩头、紧握对方的双手或拥抱接受其哭泣,都是合宜的。就后者言,如何应用「短期治疗模式」协助对方自问题的挫折抱怨、无力中,导引向其希望改变的地方设定目标;自对方觉得一切都无能为力的无望状态中,发现自己的确还有不那么无望的时刻与做法;并加强增强这种小小的力量和成就。则便可在五次左右(每次一小时)的心理协助过程中,明显的协助当事人自废墟的心理状态中,重新站立起来!

5.身体接触的治疗性意义 地震引发的家破人亡,对幸存者而言,其主要的情绪经验应包括有恐慌(怕再来,余悸犹存)和哀伤(失去了直接或间接的亲人、亲戚、邻居以及财产房屋)。而不论是「害怕」或「哀伤」,当事人的感觉都是非常孤立的无助,寂寞与难过的。因此,身体性的接触经验也可视为是灾后心理复健的一个重要媒介。对大部份人来说,可行的做法是对受惊吓而呆住或哭闹不休的当事人进行一些身体接触的按摩。 例如以治疗者的一手手掌轻轻护住当事人的前额或心口的部位,同时让当事人闭住双眼观想其守护神(不论是妈祖、耶稣或菩萨)来临,有光(绿光代表治疗与宁静的力量,红光代表力量与温暖,蓝光代表慈爱与保护)笼罩此人(此时亦可配合当事人所熟悉的咒语或吟咏进行祈祷)。 另外对容易夜惊的孩子,则可于其睡觉中,坐在其身旁。以一手的三指并拢,放在肚脐眼处,轻轻下压-松手,下压-松手,另一手的掌心则放在其后脑勺处,轻轻护住。此时可观察体会自己两手所接触的孩体的脉动,迨感觉其两边脉动逐渐平匀一致后,便可停止。

三、结论

总结来说,「创伤症候群」可视为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应付压力的自发保护和恢复之历程。这个历程,假以时日,当然也可以慢慢恢复;但心理性之介入,却可以催化并使人恢复往有效功能之方向运作。事实上来说,是极为必须的。

摘要上述之历程,任何一场心理复健之旅,最好包括下列几点内容——

了解复原通常的历程,因此不会焦虑。
接纳并表达出有关的负面情绪。
找出周围可用的支持体系(生理的、心理的、物质的),主动求援。
每天为自己(孩子)订定出一些具体可做的目标(五件左右,其中一件是帮助别人的)。
记得奖励自己(孩子)的小小成就。
增加与他人(尤其是家人之间)的身体接触(善意的、爱意的)。
感谢自己(家人)还活着,感觉自己是多么的「幸运」(每天至少临睡前,起床后各做一次)!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让我们大家每天为所有在此灾难下的存活者,深深祝福一次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8-5-17 21:45:5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创伤后遗症(摘录)
黄介良 医师

精神科专科医师

卫生署朴子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



绝大多数灾难之幸存者、搜救者及照顾者都会经历一定之压力,这些压力会一般持续数天到数星期,可能造成以下之影响:

·   情绪影响:震惊、恐惧、悲伤、生气、罪恶、羞耻、无力、无助、无望、麻木、空虚、以及丧失快乐及爱之能力

·   认知影响:困惑、犹豫、无法集中注意、记忆力丧失、不想要之回忆、自责

·   身体影响:疲倦、失眠、身体疼痛、身体紧张、心悸、恶心、食欲改变、性欲改变

·   人际影响:无法信任、无法亲密、失控、觉得被拒绝、被放弃、退缩、工作问题、学校问题

地震带来之心理困扰

根据统计,至少有50%的人口会遭受造成心理创伤事件(包括意外、人为疏失、天灾及战争等),而高达67%之幸存者会有持续之心理困扰,幸存者之长期心理困扰包括: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恐慌症、畏惧症、焦虑症、忧郁症、药物或物质滥用。而地震由于带来大量之死亡及伤害、环境及居家之破坏,生活之不便,加上对政府及未来的愤怒、不安,地震之心理影响通常会拖延很久,一般而言,需要12个月才能稳定下来,但地震后之「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却会持续至18个月以上。而统计数据显示,地震后32-60%的成人及26-90%之儿童会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家人可以如何去照顾自己及幸存者

绝大多数灾难之幸存者、搜救者及照顾者都会经历一定之压力,这些压力会一般持续数天到数星期,可能造成以下之影响:

l        持续去了解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参加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之课程及演说,阅读相关书籍及录像带

l        鼓励幸存者寻求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之专业协助

家人可以鼓励幸存者接受协助,但不是逼迫他去接受;这是一种关怀而不是惩罚

l        寻求家人本身之个人或是家庭咨商

避免本身受到二度之压力,家人本身也需要处理自我之情绪;这也可和幸存者互相鼓励,表示专业协助之重要

l        学习压力及愤怒处理

学习压力及愤怒处理之课程,增进沟通及互相照顾之能力

l        保持及享受良好之生活

联系正向之人际关系、维持创造性之工作、继续学习并享受闲暇生活,这些是走出阴影的必要条件。

协助灾难地区需要之准备

帮助灾难幸存者、家属、及救助者需要一定之特质:要具备完整心理准备、敏感、自信、弹性及常识。以下是一些重要之原则及技巧:

第一:必须是团队合作。

需要尊重配合指挥系统,并且融入基本物质救难系统去帮助幸存者及工作人员。

第二:做最平实之接触及沟通。

聆听而不给建议;询问目前工作以及自己可以帮忙之处;提供舒适之环境如食物、饮料、衣物、防晒物品、杂志报纸、通信工具(纸笔及电话)。

第三:协助“淡化”经验—听他们自己的故事。问对方

“你以前有过这样的经验吗?”

“你目前需要什么的安置环境及其他需要?”

“我可以帮你和什么人联络吗?”

“当这所有事情发生后,你最先想到什么?”

“当这所有事情发生后,你在哪里?”

“这几天你最想做的三件事是什么?”



搜救者之调适

大多数之搜救者只会经历正常到轻度之压力,甚至这些搜救行动能够对个人产生成长并加强人际关系。但是由于搜救行动之时间及生命压力,以及工作时间之混乱,也常对很多人员带来重大压力;研究指出有三分之一的搜救人员会有强烈之压力,进而产生焦虑症、忧郁症以及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搜救者可以依下列建议加强自我照顾:

1.灾难当时

·             工作团队发展「伙伴」系统。

·             工作团队相互鼓励及支持。

·             照顾好自己之身体:要有规律之运动,饮食宜少量多餐。

·             当体力减弱时,要适当休息。

·             和自己之家人及朋友保持联系。

·             当经历情绪之波动时,要慢慢的减轻冲淡。

2.灾难后

·             最好在离开现场2到5天之内,参加减轻悲伤之团体。

·             向工作伙伴叙说你内心之情绪感受,有时当你伙伴之聆听者。

·             不要使你的愤怒成为人身攻击,你的愤怒通常代表你的挫折、罪恶感及担忧。

·             记得称赞及感激你的伙伴,你们都做了很好的工作。

·             吃好一些,睡好一点。

·             试着让生活恢复正常,花几天慢慢的恢复。

3.返家后

·             恢复睡眠常规。

·             放慢生活步调。

·             了解你会想把你所经历及所努力的告诉别人是很正常的,但是别人也很可能并不想听,他们可能很害怕也不愿再回想起;他们只是很高兴你能回来。

·             你要有心理准备可能会有失望及挫折,外在之世界和现场有很大之差距,不要让轻微之状况困扰你。

·             会有情绪困扰是正常的,它会慢慢减轻而消失。

·             灾难后之每一天都有值得去完成的事物,把日子一天一天的好好生活。

·             寻找内在之价值,你要强化你的价值观以及对你而言是重要的关系。

·             观察及倾听你所重视的人的需求,你会记起对你而言是重要的事物。

·             了解这个经验对你生命之意义,你更可以获得生命之成长而继续你的生命。





设立当地之心理健康中心的目标及原则为

·   保护:协助幸存者以及搜救者之安全、隐私、健康以及自尊

·   辅导:帮助回归家园,协助组织自助团体,设立目标

·   联系:协助和支持之家庭、同伴、搜救者建立沟通联系

·   查明:对于问题查明、分类以及解决 l 选择:转介身体、宗教、心理、经济、社会团体帮助

·   修正:利用正式或是非正式之机会对每个人之反应、关注、适应方式以及未来之方向提供正面之建议





请花3分钟看看以下问题,圈选有或没有,并且交给工作人员


有 没有 ——-反复回想到此一灾难事件,包括思想、影像、感受

有 没有 ——-反复梦到到此一灾难事件

有 没有 ——-感觉彷佛灾难再发生,比如感觉再度经历或是有灾难之错觉

有 没有 ——-当有内在或是外在相似之状况时,会造成内在之强烈心理压力

有 没有 ——-当有内在或是外在相似之状况时,会造成身体之反应或不适

有 没有 ——-避免讨论及感受灾难事件

有 没有 ——-避免接触会联想到灾难事件的人、地方及活动

有 没有 ——-无法回想灾难事件之重要事件

有 没有 ——-明显之失去对事物或是环境之兴趣

有 没有 ——-觉得和别人疏远或是格格不入

有 没有 ——-情感麻木,无法去爱、快乐或是维持亲密

有 没有 ——-对未来无法计划

有 没有 ——-无法入眠或半夜醒来

有 没有 ——-无法控制之愤怒

有 没有 ——-无法集中精神

有 没有 ——-记忆力减退

有 没有 ——-过度警觉、易惊慌



其他状况:

你的小孩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吗?

有 没有 ——-小孩在游戏中显示和地震有关之主题

有 没有 ——-小孩屡次因噩梦而惊醒

有 没有 ——-小孩会再表现出灾难时之行为



其他状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8-5-17 21:46:35 | 只看该作者
含泪的祝福–创伤与心理重建
台北市佛教观音线协会 李宗烨



这次的大地震,对大多数人而言,无异是个梦魇,许多人在一夕之间就得 面临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不管是家园的残破,还是亲友的苦难,乃至自己也可 能是灾难中的幸存者。在这样的伤痛经验中,除了现实生活的安顿之外,如何协助自己或亲友调适心理的创伤,也是不可忽视的议题。因为,在重大灾难事 后,往往也是当事人需要面对漫长的痛苦的开始,如何以较具心理卫生的态度 来帮自己或亲友渡过这段内心的旅程,是我们要学习的课题。



认识失落的经验

失落:生命的生离死别与伤痛,如亲人的去世、离婚、重大疾病、残障或其他 不幸,若妳自己或亲友在此事件中蒙受重大伤痛损失,妳可以提醒自己以下的反应都是自然的,妳需要一些时间与勇气加上正确的态度与有效的支持去走过哀悼的历程。



面对失落可能的心理历程:

在听到坏消息的剎那,所产生的反应都是正常合理的,有人晕倒,有人出乎异 常的冷静,有人涕泪纵横,若没有歇斯底里也不表示你不在乎,若是哭泣,也不表示你是个弱者。其实在这沈痛的打击下,能流泪是件好事,以下几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至数年的功夫去疗伤止痛,了解这些过程将有助于处理你的悲伤。

·             震惊与麻木:茫然,难以接受这事实,想否认事实,堵住痛苦的感受,在受到 打击后的几小时或几天内,你真的不愿意去感觉与承认眼前的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了。

·             否认与退缩;渴望与追根究底:不断的问「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藉由着眼 于「假如怎样」的想法企图挽回不幸或获得对事情的控制

·             醒悟与痛苦:想要事情有所不同的期望逐渐破灭,愤怒、绝望与沮丧起伏心中

·             适应与新生:接受失落的事实,把它整合进新的生活



一般对伤痛的误解:

·             你永远无法走出这样的阴影

·             只有时间会冲淡不幸,治疗一切

·             保持忙碌,悲伤自然过去

·             换个环境,避免触景伤情就可以

·             痛苦只能自己承担,没有人可以帮你

·             我的悲伤不算什么,别人还有更不幸的

·             我必须坚强,难过只会愈陷愈深,更难自拔

·             既然事情无法改变,难过也没有用



健康的态度:

·             妳可以藉由哭泣与支持走出阴影

·             只有妳愿意把不幸整合进入你的生活,愿意经历哀悼的过程,温地舔自己的伤口,就是走向疗愈之路

·             逃避只会延缓伤痛的复健

·             必要时改变环境或许有益,但仍须容许自己哀悼

·             公开说出你的悲伤或痛苦有助于疗愈。或者妳可以寻求心理咨商悲伤治疗等的专业协助

·             妳的悲伤是重要的,真实的,需要你的疼惜

·             痛苦是自然的反应,流泪有助于哀伤的释放

·             难过与哭泣是走向心理康复的过程



如何协助亲友面对伤痛

若妳有亲友处于伤痛中妳可以

·             允许她说出对整个事件的描述

·             对亡者的各种感觉

·             支持与接受他表达情绪,允许他哭泣,甚至可以帮她说出她的心情,「妳一定 很难接受」「妳很遗憾来不及…」

·             肢体的抚触与拥抱

·             协助他找到支持团体或有关的社会资源,必要时请心理咨商机构或精神科协助



认识创伤后压力征候反应

若妳亲身经历这次的恐怖经历,以下的反应是正常的,如果持续数周妳都处在这种困扰中,那么也可以寻求专业协助

·             脑海中反复上演灾难的画面,或持续的恶梦

·             持续地避开与创伤有关的刺激

·             持续的过渡警觉,显的亦怒,烦躁

·             注意力难以集中,健忘、失神

·             消沈或沮丧感



压抑悲伤的代价与征兆

若我们无法与自身的痛苦接触,那这些冰冻的悲伤,会阻塞心理能量的自然流 动,就像乌云满布的天空需要下雨才能与过天青,心中的阴霾需要眼泪的洗涤 才能净化。若是这样的自然历程被阻断则会有以下的征兆值得注意:

·             强迫性追念

·             木乃伊化:希望与死者有关的一切都维持不变

·             自残行为

·             幻 象

·             劫后幸存的罪恶感

·             预期性的悲伤

·             转移作用的照顾:强迫性地照顾一些类似自己遭遇的人

·             突然的怒气

·             情感麻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8-5-17 21:46:54 | 只看该作者
“存活者”
(一)存活者(survival)

根据Hodgkinson与Stewart(1991)的研究指出,「存活者」不只是「幸存者」与「罹难者」的一线差别而已,存活者是与生活质量有关联。举例来说,存活者通常会不断反复回想地震事件的发生经过,甚至产生梦魇,并且深陷在创伤经验里。一般而言,存活者可能会面临下列五种心理经验。

1.        死亡的印记:存活者目睹死亡事件,特别是自己亲近家人就在自己身旁却无力营救,这样的意象往往盘据在存活者的脑海,形成一种挥之不去的印记,若持续萦绕死亡意象,会加深幸存者的心理伤害。

2.        自我罪疚感:存活者面对亲人的死难,往往伴随着罪恶感。例如他们会认为:「为什么别人的楼房不会倒塌,偏偏我们的房子在一夕间化为乌有?」或者幸存者面对自己妻子的罹难痛哭:「我明明就听到她的声音,可是就是没有办法拉她出来,为什么我没办救她。」这样的自我罪恶感若未能适度处理,有可能转化为潜意识的压抑情绪,加剧自我无助感,并且对自己的幸存感到责备与不安,从而改变自我概念与人生观。

3.        心理的麻木:一般来说,当面临创伤意外后,会有一段时间表现十分冷静镇定,好像可以勇敢因应灾难事件,但这往往是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也就是存活者是其实是还没开始对该事件进行深度反应,所以他们呈现出震惊困惑的初级反应,但外界往往面对此状态会以为幸存者冷静因应、意志坚强。心理麻木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如果在短期内存活者有此反应,可以降低患者直接面对灾难事件的心理痛苦与身心冲击,但若长期以否认压抑的方式面对灾难事件,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心理困扰或心理不健康状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存活者都会产生心理麻木现象。

4.        关爱的冲突:存活者是亲身经历灾难事件的见证者,所以,他们对灾难事件的描述叙说往往是厘清灾难事件的宝贵经验。一开始对外界的探询访视,存活者会高度配合并叙说经验。但当存活者一再被要求「经验再现」,反而会产生心理疲惫,甚至对外界的访视产生不信任感。这时,存活者可能会产生「受害者意识」的认同,认为自己的经历是「外界所无法了解」,「一再叙说经验只是更加深自己幸存的惭愧」,因此对外界的关爱产生驱避的冲突。其实,存活者所面对的灾难遭遇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剧烈的事件,它们往往无所适从,甚至面对陌生人一再地叙说遭遇,也可能会伴随着怀疑、担心甚至愤怒的情绪反应。所以,以专业的方式介入存活者的社会支持,并严守专业伦理,是访视受害者的基本守则。

5.        意义的追问:存活者需要在适当时机尝试解释自己的遭遇,并且能够慢慢赋予事件意义,并肯定生命的价值,重建社会网络与维持社会功能,这部分涉及存活者对生命意义的重构与新生活的开展。「活出意义来」是存活者的终极目标,而这同时攸关创伤家庭的生活质量,这是漫长却必要的心理复健工作的一环。

以上是存活者面对灾难事件的可能心理反应历程,但这并非通则,事实上,每个存活者面对灾难事件仍存在「个别差异」的反应,这是值得注意的讯息 (Gilliland & James, 1993)。

(二) 存活者的身心压力反应及治疗因应:

根据美国小区紧急事故因应小组(CERT)的报告,存活者可能会有下列的心 理症状:

·             容易激怒的、生气的

·             自我责备、责怪他人

·             孤立、生活撤退

·             复发的恐惧

·             感到震惊、发呆、麻木或被事件阴影笼罩

·             感到无助感

·             心情起伏不定

·             悲伤、忧郁或哀悼

·             否认

·             注意力或记忆力的问题

另外,根据美国小区紧急事故因应小组(CERT)的报告,存活者可能会有下列的生理症状:

·             食欲不振

·             头痛、胸腔疼痛

·             腹泻、胃痛或晕眩

·             过度活动

·             过量服用酒类或药物

·             恶梦连连

·             无法入眠

·             疲累感、活动能量降低

总之,帮助存活者,应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为首要步骤,并且能够学习倾听与同理对方,并且恪守保密原则,并提供存活者必要的社会支持(不管是物质上、精神上、情绪上、认知上等支持内容),并且以真诚、尊重及平等的互动关系与态度接近了解存活者,相信是可以帮助存活者度过难关。如果存活者需进一步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协助,也请就近向各医院寻求协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8-5-17 21:47:26 | 只看该作者
灾难心理后遗症,你帮得上忙(摘要)
原载于台湾健康天地电子报

作者林博医师



假如你的朋友或家人有恐惧而未到以上立即求医的状况者,那即使是非专业人员的你,你的关怀接纳对他们来说十分有效,但必须具备以下的态度:

温水、面纸、陪伴、大耳朵小嘴巴、说停就停

1.无言的陪伴 (Presence)

是恐惧者最重要的药方,很多人以为帮助别人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他以使他觉得好一点,但根据心理大师所说,这是极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你所说出的话,其实大部分是为了减低自己内心焦虑的话,对恐惧而言其实都是废话。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对他们而然,无言的陪伴产生极大的安抚作用。

2.一杯温水 (Warm )

心理治疗大师面对个案叙述痛苦时候,曾说一杯温水胜于千万言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3.一张面纸 (Care)

对于哭诉者,最错误的做法,是叫他们不要难过,这只是你害怕别人哭泣为自己说的话,假如你能够按住自己内心的恐惧,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刺痛便得疏解。

4.大耳朵少嘴巴 (Listening)

打开你的耳朵,闭起你的嘴巴,聆听他说故事罢!这就是目前风行世界的心理治疗派别 (Narrative述事派) 的作法。

5.说停就停 (Respect)

不要逼他说,他不想说就让他停在那里,受苦的人承受不起别人的推逼  (pushing) 他。

以下的示范,可供参考:

受惊者:我很害怕,我不要回去,房子倒下来,死了很多人……

陪伴者:(坐在他旁边)没关系,这里很安全,我在这里陪你……

受惊者:真的太可怕,昨天开车经过新庄,看到全都压成一堆,我不要这样死掉,回来到处都在震,也不知要逃那里去……

陪伴者:(安静地)没关系你慢慢说,我在这里听你说……

受惊者:太可怕,我已经三天没睡觉,一闭起眼看到房子会倒下,活活压死我,我不敢睡!!我很怕……(哭泣)

陪伴者:(安静地、慢慢地拿出面纸,交与受惊者手上……) 不发一语陪伴在旁

受惊者:哭泣了十分钟,情绪慢慢要缓和……

陪伴者:(安静地拿着一杯温水)想不想喝一点水

受惊者:(点点头接着水,慢慢开始喝起来,喝了约五分钟) 真的很可怕,我很 痛苦……

陪伴者:(又安静地陪伴聆听着约20分钟)

受惊者:(已经十分疲倦)

陪伴者:小文,我认识一个很好医生,我陪你去看他好不好,暂时吃一点点药,只是一点点不用担心,让你可以好睡觉,不然看到你那么辛苦,我也很难过……

受惊者:点点头……

陪伴者:你先休息一下,我去招出租车……

以上所提的方法,其实十分简单,但是对受惊者,却有如炼狱中收到天使的甘泉,他们会永远铭记于心,是金钱所不能做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8-5-17 21:47:46 | 只看该作者
(编者按)新教育小学同仁于前几个星期,曾初步涉略艾里克森阶段心理学,这篇文章正是从这个方面来思考灾后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问题,可供参照——

灾后儿童心理复健:行动背后的学理根据
据台大921灾后心理复健小组改编

随着生理、认知、情绪等各方面的逐渐成长,不论你我,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发现自己热切地准备着要迎向成长所带给我们的新生活,这其中有甜、有苦、有更多的选择、但也有更多的责任,开始上学、开始打工赚零用钱、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宗教、政治观、开始组织自己的新家庭…。每一个新的尝试,似乎都可视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危机」,有些尝试成功、有些尝试失败、有些尝试差强人意、有些尝试的成败见人见智,有些成败可能来自个体自身的潜力与限制、有些成败则来自环境的形塑与机运,但无论如何,这些人生大大小小的抉择与经历,终究会环环相扣、累累相迭,形成一个个体成长后对「自我的认定」(self-identity)与「自我价值感」(self-efficacy),也造就一个个体的性格。

「自我认定」与「自我价值感」,在不同的年龄,会以不同的方式形塑于个体之中,并与每个阶段个体所面临的成长危机之内容息息相关。根据著名心理学者E.Erikson所提出之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绝大部分的人类社会中,个体的人生全期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请见下表),在每个阶段,个体都自然而然地需要面对某些「发展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而每个危机之解决方式,皆蕴涵了个体自我认定的过程。E.Erikson更进一步认为,早期发展危机之圆满解决,是之后能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目前及未来发展危机的基础。

921大地震,对台湾中部地区的灾民来说,是一场突如其来、毫无预警的人生冲击,这样的危机,原不在任何人的人生规划当中,灾区现场的生离死别、屋塌地崩及灾后生活型态的改变,在在都使这个危机的冲击性不但超出任何年龄的人可以承担的范围,更可能打散了过往发展历程中个体已然克服的「发展危机」与已然建立的「自我认定」。

因此,在帮助灾民面对这样的人生遽变时,不但需由每个个体目前的发展阶段及其目前能接纳之发展危机着手。也需帮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反刍自己已经克服的发展危机,认定过往人生经历的价值。--也就是说,如果帮助灾民更有勇气面对未来,是灾后心理复建的重点之一,那么帮助灾民肯定自己的过去,将是灾后心理复建之起点。

Erikson所提出的八个发展阶段与发展危机:

第一阶段: 出生至一岁半基本信赖与不信赖 Basic Trust vs. Mistrust

第二阶段: 一岁至三岁自主性与羞愧、怀疑 Autonomy vs. Shame & Doubt

第三阶段: 三岁至六岁主动性与内疚 Initiative vs. Guilt

第四阶段: 六岁至青春期勤勉与自卑 Industry vs. Inferiority

第五阶段: 十二岁至二十岁自我认定与认定混淆 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

第六阶段: 二十岁至四十岁亲密与孤立 Intimacy vs. Isolation

第七阶段: 四十岁至六十五岁创造生产与停滞 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

第八阶段: 老年期自我统合与绝望 Ego Integrity vs. Despair

在Erikson之理论中,婴儿期个体的生活完全仰赖照顾者的协助,因此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发展危机」,就是个体是否可经由与照顾者的互动而对外在的人际世界建立基本的信任。婴儿需要的是敏锐、稳定、且一致的照顾模式。因此,震灾后对一岁半以下儿童所需给予之辅助,是替他重新找到稳定的生活规律与长期固定陪伴他的主要照顾者。救灾人士或机构能做的事,除了是替失亲幼儿尽快找到能长期居住的家庭之外,也应帮助有年幼小孩的母亲本身获得所需之心理咨商协助,让她先能处理自己的灾后情绪,才有办法成为孩子安定及信任感的来源。

Erikson认为,在第二阶段,学步儿正逐渐发展肌肉之协调性,对外界各种事务更充满了好奇。在不断想运用自己新发展出的动作能力去控制自己的身体并探索世界的同时,学步儿往往因而会犯错或是扰乱了别人的生活秩序。比如尝试自己喂食的时候把自己和四周都弄得脏乱,尝试控制大小便时失误弄脏了裤子。此时若外界给予支持与鼓励,则学步儿可藉此肯定自己能力,并发展出朝独立、自主迈进的基本生活基调。但若学步儿的探索受到阻挠、甚且因为犯错而受到责骂、处罚,那么学步儿不但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还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换句话说,在三岁之前,学步儿最需要的环境,应是一方面能设定一些限制让他不会因为好奇心而造成对自己及环境不必要的伤害,另一方面又能给予他适度的自由,让他有机会与信心探索新的经验。而「限制」与「自由」之间的拿捏,恐怕是负责任的照顾者时刻都需面对的挣扎。

在灾区现场的学步儿,可能因灾难本身的震摇、逃离、余震不断,以及因生活环境、作息、甚至照顾者的改变,造成冲击,而需重新面对其已然解决的婴儿期的发展危机。这也是为什么在目前各单位出版的各种心理复建手册中,一再警告家长孩子会出现退化行为,并且呼吁家长要以提供额外安抚、避免分离等照顾更小婴儿的守则来处理这些反应。其实这些作法,都是用来帮助儿童,再次肯定其过往已克服之「发展危机」与已经建立的「自我认定」皆仍然存在。

更甚者,灾后的学步儿仍是蒙蒙懂懂地探索着外界,闯祸在所难免,也考验着灾区父母的压力承受度。此时心理复健人员除了一方面帮助父母抒解其自身之灾难征候群外。另一方面,设立全时或半时的免费托儿场所,让父母有机会独处、消化自己的情绪,并暂时解除看管学步儿的压力与职责,更是最落实的心理复建途径。

第三阶段为学龄前期,进入幼儿园或托儿班就读的学龄前儿童,不但具备了一般的肌肉协调能力,能侃侃而谈,而且也能有类似成人之内疚、羞愧、罪恶感等自我意识情绪。在学步儿阶段已获致自主意识之学龄前期儿童,不再只是想探索尚未碰触的新事物而已,还想积极地透过言词与行为而对环境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他们往往因而触犯许多道德、或社会文化规范的戒律。外界的处罚可引发学龄前儿童自责、内疚的情绪,这种焦虑的心情有助于儿童将道德规范加以内化,也使他们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过多的内疚情结,却也会使儿童过份严苛地限制自己的思维与行为,而需完全依靠照顾者及其他权威人物来指导他,以致于失去了自我应变及追求新知的动机与能力。

学龄前期儿童不但会因灾难经验有退化行为产生,而且会对灾难与死亡有神奇的解释。比如,有些孩子可能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乖、或者在地震发生前刚好曾经做错了事,所以害得亲人罹难。也有些孩子会想起有一次,他跟哥哥抢玩具吵架时,曾经暗自诅咒哥哥「死了最好」。或是有一次妈妈罚他的时候,他曾经暗自发誓他有一天要「让她好看」。地震的发生,哥哥、妈妈真的走了,好像应验了孩子的期望。他因此而深深自责,觉得亲人的死,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结果。皮亚杰笔下对学龄前儿童之描述,曾称他们会有Finalism之因果推理,此即为例(Finalism:相信所有事务之发生必然有一直接原因且皆非意外或随机产生)。

如果孩子相信了这场灾难的原因是对他的惩罚,他可能就会相信,自己犯下的是天大的错误因而遭此重谴。内疚的心情充斥,恐怕导致他在至少数年之内都不敢再尝试任何新的思维与行为。因此在灾后,对这个阶段的儿童,不但要忍受、接纳其退化行为,让他重新对环境产生信任;更该坚持让孩子保持正常作息、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让他从这些基本的生活能力中寻回自己的自主性与自我肯定;也要倾听孩子对于灾难事件的重述,供给孩子可以演出灾难现场的游戏道具,找出孩子推理方式的蛛丝马迹,只是受限于此阶段儿童认知能力的不足,大人除了接纳孩子的情绪、向他保证地震绝非因他而起,却还无法帮孩子厘清对整个灾难事件的因果推论。

小学生在经由发展危机而建立自我认定的同时,也开始可以对自己的表现及特征有所评价。Erikson认为,学龄期的孩子开始能够评估自己成功与否及是否能对团体有所贡献,而评估的主题多与学校生活有关。入小学后,学龄儿童的行为表现会经由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比较,而让孩子体验到因勤奋致使技能精进所带来的喜悦,或是因身心的限制或不良的工作习惯致无法掌握技能学习所带来的自卑。当然,勤奋与自卑的展现,并非全面性的,每个孩子总是会在不同的能力上有强有弱。近年的研究结果则告诉我们,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认定与自我评估其实非常多面、也非常具体,除了学校的成绩,更包括自己的外型、家庭、生活环境、美术能力、体育能力、同侪关系、师生关系,同时,小学生也对许多事务有好恶的主见。

经历震灾的学龄儿童,不但经历了灾区现场的生离死别、屋塌地崩,需重新处理信任、自主性、与主动性等发展危机,更可能需接受同学去世,校舍受损,以及复学后无处上课或需与灾民共享校舍的事实。孩子很可能在遭遇多重打击及生活规律受干扰之后,不但在家里产生各种退化行为、自责情绪,更对学校生活及学习可以带给他的快乐感到麻木、退缩,不再衷于同侪互动,对老师采反抗态度,上课不专心、成绩下降。心理复健人员与家长、老师面对灾区的学龄儿童,除了倾听、接纳、坚持生活上的基本常规,以及循序渐进地协助孩子调整对灾难事件的因果推论之外,还可以透过图画与文字上的团体分享活动让孩子重温他原已拥有的友情、知识与技能,让他以文字及图画多面而具体地记录下他曾经认识的自己。从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到最喜欢上的课、最喜欢的老师、甚至是回想自己曾经拥有的心爱物品,都可以让学龄期的孩子重新认定自己的过往,从中寻回他曾经对自己生命付出的努力与曾经拥有的成就感。

青少年期是自我认定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形式运思认知能力的发展与社会的期许,个体在此阶段第一次有能力跳出各种过往由家人、老师、同侪所标贴出的自我形象,重新审视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将要走向何处去,并以自己的方式阐释自我的价值。Erikson认为,青少年期的自我认定危机,可视为过往所有发展危机的重新展现:信赖不再只是对四周人的基本信念,而化约为对世界、对人性本质、对社会的基本意识型态;自主性不再只是单纯的探索外界,而化约成对自己未来生涯的探索与掌握;自动性也不只再是对外在规范及生活戒律的尝试错误与了解,而化约为对未来目标的设定与自我负责;勤奋与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则不再限定于由老师及其他大人所规定的工作,而需养成自己的工作态度与工作伦理。在这样庞大的工作中,青少年难免会迷失于其中,虽然否决了过去的自己,却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暂时的角色混淆与疏离在所难免,此时家人、老师、同侪的支持与接纳,以及过往圆满解决发展危机的经验,往往是青少年走过难关得以重新整合自我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在追求自我认定的过程中,虽难免会刻意否定部份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但地震所损坏的家园、人际环境及生活型态,却是过往世界的全然瓦解,更是在自我不可控的状况下产生。这使得青少年除了因震惊及面对死亡等经验而产生各种害怕、内疚、忧郁的情绪之外,更需要进一步疏离至地震、灾难的现实之外,去寻求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也许变得愤世嫉俗、或长时间将情绪驻留在自己建构的悲惨世界中,觉得自己或家人是最不被关心、照顾的灾民;他也许开始逐步从事大人的行为,比如性行为、怀孕、结婚、退学等,或是开始疏离过往的朋友圈、说粗话、做各种以前不敢也不屑的偏差行为、甚至参加帮派,用这些特立独行为媒介,以便跳脱欲自我认定、却觉得没有过往的生活做为着力点的痛楚。

尊重与鼓励,是帮助青少年心理创伤的主要关键。如果有余钱,让他买几张一直都想购置的卡带CD,鼓励他写日记,让他能再造自己的私密空间。大人可以与他一同回想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他在缅怀中重新看到自己圆满解决先前发展危机的成就;也让他由回忆中,发现家园虽毁、亲人虽逝,然这一切仍是他人生中不可抹灭的一页,也仍可做为他今后自我认定工程的着力点。介绍他参与固定的活动,并从中获取成就感,以帮助他重建学龄期勤奋而非自卑的自我认定。另外,也可在学校由导师透过类似成长团体的活动模式,让青少年重新找到自己的认同团体、分享心事与感受朋友之间的忠诚。

成年之后的发展危机,不再只以自我为中心,还需扩充至处理他人的需要,成年早期的亲密感来自伴侣双方的互信、互谅,成年晚期的创造生产,则来自为人父母者对下一代的关怀与照顾。然而,921大地震之后,不只儿童及青少年需面对灾变带来的创伤,连大人自己都需要时间认定自我的价值与生活及生命的意义;自顾不暇之余,又如何能面对孩子的适应问题?反过来说,如果孩子每天一起生活的大人无法有空暇及精力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老师、心理复健人员所给予孩子的接纳与倾听,也只能成为孩子各种心理需求暂时的歇脚点,却无法全盘帮助孩子改善其心理状况,及满足其重建自我认定的需求。

地震后之心理复健,不论对灾民、老师、或是心理专业人员都将是耐力与信心的长期考验。国内心理专业在毫无经验的状况下开始这份艰巨而需细水长流的工作,地震发生以来的两个礼拜,大家皆靠着自身基础训练所累积成的自然反应与临时翻译的国外文献,因应这场突发状况对心理学专业的需求。如果这场大地震将成为台湾这一辈居民共同的烙印,甚且成为二十一世纪其他自然灾难的前哨,身为专业,我们势必有责任发展出更适合本地居民之本土灾难因应模式与心理复健理念。台大921灾后心理复健小组,也像所有的心理复健志愿团体一般,以助人第一的宗旨,在过往的两个星期,透过灾区现场的小队专业服务、080免费专线电话、及陆续推出的各种灾民、志工手册及教案,帮助同胞走出阴霾。积极参与及投入之余,我们开始想要重新检讨自己的方向,反省自己的理念背景。这篇文章,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8-5-17 21:47:58 | 只看该作者
灾后心理重建就从学校开始
林口长庚医院儿童心智科临床心理师 陈韵如

……不论是从孩子目前的状况或是校园的特性各方面来看,在孩子重返校园之际,学校成了另一个得以积极处理孩子受重创压力反应的场所。

老师初步可以做的是:

传授正确的地震知识,解释这些地震后可能的正常反应,并且向孩子确保现况是安全、稳定的;

鼓励同学间谈论自己的感想、感觉,并从这些讨论中找出正向的想法及因应措施;

开放式的讨论,老师也可分享自己的经验,但如果发现孩子在谈论这些经验有困难时,不见得要在当场形成非说不可的压力;

同理孩子在面对创伤后所产生的情绪,向孩子说明如果他想要找人谈一谈时,老师、校方都可提供资源;

必要时,老师可以发觉注意高危险群的孩子,是否需要进一步深入的处理。

紧急状况下的危机心理处理,由于情况特殊,不再局限于空间、时间甚至能力,重要是以最能立即处理,并且能够把握情境特性为原则,如此将会是最有效的可以达到第一线的预防工作。我们终究会从地震的阴霾中走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8-5-17 21:48:1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这篇文章,让我们想起《獾的礼物》这个优秀的绘本。对有逝者的孩子来说,这个绘本极为重要——

心理干预教你直面灾难(摘录)
原文地址:http://xinli.yiwangtong.com/4/index.asp?id=6958

南方网讯 萧伯纳有句名言:让你疲惫的不是连绵不断的群山,而是你鞋子里的一粒沙子。其实,很多的时候,“灭顶之灾”并没有夭折我们信念的破坏力,只是我们因为自己给自己使绊儿;即便,真的是沉重得让人难以喘息,也应该想到:因为我们失去了,并且不能失去更多。于是,“心理干预”开始让我们凝眸,开始提醒我们,到了清除你鞋子里那粒沙子的时候了。

记者近日采访了多次参与灾难心理干预的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专家吕秋云教授。吕教授说——

……

l        宣泄抑郁 直面现实

心理干预最主要的是倾听,就是让他们宣泄灾难引起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让他们都说出来,而不是压抑、回避,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某些痛苦体验别人也曾经或正在遭受,自己并非孤独地面对这些不幸。心理专家在进行倾听的时候,会从一些细微的动作中让倾诉者感到,有人在默默地支持他,帮助他。然后心理专家必须帮助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认识、面对、接受失去朋友、亲人这一事实,这是成功干预的第一步。

l        原谅灾难 原谅自己

起初,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往往存在否认失去朋友、亲人的心理。为了让他们接受这一事实,需要对他们与死者的关系及其他有关事件进行回忆。此时还要告诉他,哭泣、悲伤、内疚等等都是人在痛苦时的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不是软弱,这是正常的。还告诉他们如果酗酒、自伤、自杀等才是不正常的反应。而此时可以告诉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处理好与死者有关的消极情绪,将有助于发现他们关系中值得永远怀念的一面。在干预中,可帮助他们分析,是否已尽了最大努力。让他们学会原谅自己,以积极的方式消除内疚,改变不现实、不合理的信念。

吕教授还指出在提供干预时,有时会遇到阻力,原因之一在于他们认为自己不应放弃悲哀。他们认为如果悲哀的时间不够长,或者悲哀的程度不深,就是对死者的不尊重,然后让自己无休止地陷在悲哀之中。其实仔细想想,即便是死者也不希望我们永远沉浸在沉重的悲哀中。此时应使他们了解到,从悲哀中解脱,从事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并不是对死者的背叛,紧接着要帮助他们投身新生活。逝者已去,我们要坚强地活着。

l        健康心态 纪念逝者

受到创伤后,每个人表达悲哀的方式都是不同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悲哀及创伤后所产生的自然反应都会慢慢地减弱。随着悲哀反应过程和干预的进展,心理专家将帮助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与死者保持一种健康的关系。要让他们知道,现在已离去的亲人或朋友,永远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吕教授指出,很多人都希望将创伤事件忘掉,但这是一个误区。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忘掉创伤,而我们要做的是逐渐淡化悲哀,积极地投入新的生活。在每年的创伤事件的那一天,我们可以采取健康的行动去纪念逝者。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都使许多人要目睹死亡及毁灭,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灾难发生后立即进行灾后心理干预,可帮助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最大限度地利用积极应付技能面对和经历痛苦过程,尽快完成善后事宜,对于已经失去的,我们没有回天之力。但面对现实,我们应该有所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8-5-17 21:48:35 | 只看该作者
救难人员的的心理复原
「九二一」灾后社会心理复健小组(林耀盛编写)

原文地址:http://921.yam.com.tw/care/resecuer.html



以下本短文将介绍救难人员不断目睹一幕幕生离死别人间惨剧后,可能对自己身心状态所造成冲击的面向。当我们在讨论大地震的受害者时,当注意的是广义的灾难事件受害者,应该包含灾民与救难人员。我们可以从下列的简表,了解灾难事件受害者的分类。

l        对象   

直接暴露在灾区冲击/现场

间接暴露在灾区冲击/现场

服务接受者   

受冲击的生还者

丧亲的受冲击生还者   

亲戚与朋友丧生

受冲击的当地或邻近小区

广大社群(曾发生类似经验,经由媒体报导引发回忆而受影响者)

l        服务提供者   

救难与危机处理服务单位相关人员

调查与勘验相关人员

心理咨询或相关专业人员

服务提供者的训练单位或支持来源

广大的基层组织结构

所以,当我们考虑「心理复健」工作,不可忽略参与救灾工作的相关人员与其它社会大众。

本文将先说明参与救灾工作相关人员可能面临的压力源及其引发的症状。

一般来说,参与救灾人员会面临三种类型的压力源:「救难人员的损失或受伤」、「创伤性的刺激」与「任务的失败」。救难人员的损失或受伤指参与救灾时因为过度疲累而无法发挥功能或受到伤害;创伤性的刺激指救难人员目睹灾难事件现场凄惨景象而产生恐惧惊吓反应;任务的失败指当救援工作未达预期效果,救难人员感到强烈失望或觉得个人没有价值。救难人员在参与救灾阶段与任务结束阶段时,都会面临不同的压力,有些压力甚至是不断累积或周期性的复发。如果救难人员未能了解自己的压力源,并予以适当处理,则压力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产生下列症状。

l        生理层面

心跳加速、血压上升

呼吸急促

晕眩、胃痛与腹泻

冒汗或寒栗,皮肤湿黏感

手、唇与眼睛颤抖感

听力减弱

头痛

视角广度变小

虚弱感、麻木感、手脚感到刺痛或沉重

身体不协调感

肌肉酸痛感

下背部疼痛

喉咙有肿块的感觉

胸腔疼痛

晕眩感

过度的惊吓反射动作

疲惫感

食欲改变

l        认知层面

所有的认知历程都被严重的压力所负面影响。在急性压力阶段,伴随着生理上的症状外,往往会有下列现象:

记忆力问题——叫出物体名字的困难,例如要请别人给他某物品时,叫不出需要什么东西

失去方向感——理解力的困难,思考缓慢

心智混淆——对简单算术感到困难,逻辑运用或判断决策与问题解决的困难,丧失寻求替代方案或另外方法的能力,注意力无法集中,注意广度受到限制

丧失客观性

l        情绪层面

感到自己像英雄般,无懈可击的

过度的狂喜

焦虑与恐惧

对受害者的过度投射认同

对同伴、政府官员或媒体感到愤怒或责备

易怒的,过度亢奋的,不休息的

悲伤、哀悼、忧郁、心情低落

梦魇连连或睡眠困难

对自己作得不够好感到罪恶感

感受到孤立、冷漠或疏远

冷淡、兴趣减低

情感否认、麻木感

对别人的安危过度担忧

l        行为层面

沟通困难,不管是口语上或书写上

活动量过度

效率或有效性降低

愤怒感,经常与别人争论

无法休息或放松

一段时间哭泣

饮酒、抽烟或服药的量过量

社会撤退,人际疏离感

一般来说,在每一次救灾任务暂告一段落后,由专业人员向救难人员作一个简单的会报,请救难人员说出一天工作下来,自己「想到什么」,「看到什么」或者 「有什么心得」想分享给其它同伴,如此一方面可以降低个人因为工作负荷量感到过度身心俱疲与情绪困扰,另一方面可以凝聚救难人员的士气,藉由团体的社会支持使个人保持脑力、体力与心力的完善状态,为自己隔天的任务加油打气。当然,社会大众的鼓励与支持,更是救难人员的坚强后盾,当救难人有结合心理资源与社会资源,救难人员更可提升工作效率,协助灾民重建家园。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救难人员感受到自己的症状明显,表示个人的身心状态已经处在一种能量过度耗损的疲惫感,若症状持续发生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个人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功能,记得前往居家附近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

(原文尚有:全台地震是我们的「共业」,而「重建家园」是台湾每一份子的共同责任,这更是台湾展现公民社会雏形的契机,废墟的新生,需藉由全民力量的凝铸打造而奠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8-5-17 21:49:19 | 只看该作者
921大地震灾后心理辅导
教师手册
台大921灾后心理复健小组谨制

台湾大学心理学系

在救灾任务陆续告一段落之际,漫长的灾后心理社会复健的工作更是重建家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位居教育岗位第一线的您,在这次灾害中,或许是直接受害者,或许是间接受害者,但当您回到校园,面对过度惊吓的学童该如何处置,您又该如何提升自我察觉以增进自身的辅导效能,相信您们的心中仍有许多疑惑。

在这本有关地震后心理辅导的教师手册中,我们将向您说明灾民心理现象、心理辅导的原则、团体辅导及个别辅导的简单技巧、在该地震事件中对灾民可能造成的创伤经验甚至导致的心理困扰现象,以及当您需要进一步辅导信息的相关资源时如何获得等内容。希望这本小册子可以发挥「自助助人」的功能,将地震伤害的冲击程度影响层面减缓到最低点。

经验是我们的导师。经过地震后,我们看到民间社会力的多元流动与聚合,这使我们体认到台湾社会永续经营的根基,是系于我们对这块土地的深厚感情;而创伤经验的伤口缝补唯有透过全民以互信互谅为基础,以理性态度营造浩劫后的全民心理社会质量。很久以前,几位大哲已明确指出,「历史上重要的人事物往往发生两次,但第一次发生的时候是个悲剧,第二次再发生时就是个闹剧。」避免历史的闹剧,需透过全民力量的镕铸打造为基础,希望这本小册子是能当为块地基砖头,对大家在重建家园的心理复健工作上有所帮助。

一、灾后的身心反应

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作为一个帮助者,了解这些反应除了能适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避免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造成身心的不适而延长复原的时间。

灾难后会经历到的情绪与身体症状

921集集大地震如此严重的灾难事件,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我们均会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这些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包括:

情绪反应——

l        害怕   

‧很担心地震会再发生

‧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l        无助感

‧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l        悲伤、罪恶感

‧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

‧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l        愤怒

‧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

‧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

‧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l        重复回忆

‧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l        失望

‧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l        希望

‧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身体症状——

‧疲倦

‧发抖或抽筋

‧失眠

‧呼吸困难

‧作恶梦

‧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

‧心神不宁 ‧恶心

‧记忆力减退

‧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

‧注意力不集中 ‧子宫痉挛

‧晕眩、头昏眼花

‧月经失调

‧心跳突然加快

‧反胃、拉肚子

纾解情绪与缓和身体症状的方法

面对如此大的冲击,在灾变发生后,尽速的让我们回复日常的生活状态是最重要的。首先就是要尝试接受现实的状况,抚平情绪的伤痛以及缓和身体上的不适。以下就是一些简便的方式让我们可以用来帮助自己。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与孩子一同分担悲痛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的机会,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别忘记家人和孩子都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试着与他们谈谈
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
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单位表达
在伤痛及伤害过去之后,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工作及开车要特别小心,因为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
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面临重大的灾难,压力使人们产生一些短期的症状。但有时因为创伤过于强烈,例如一个人经验或目击到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及严重的伤害,这些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更为强烈的反应,如极度的害怕、无助或恐惧感。这种持续的状态(尤其是超过灾难事件发生后一个月),被称为「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经历这些症状的当事人,极可能需要专业人员进一步的协助。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包括:

1.灾难的再次经验:指创伤事件不断地被一再经历,例如:

‧灾难痛苦的回忆反复地侵入,包括影像、想法、或知觉到的事物

‧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

‧行为表现出像是灾难又再度发生,或是感觉到回到事情发生的当时

‧从当事人的表现、谈话等线索中显示出心中强烈的痛苦,或出现生理上的反应,与此次灾难有关

2.逃避反应:指持续逃避和此次灾害有关的刺激或情境,例如:

‧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

‧努力逃避会勾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方或人们

‧在回忆灾害的重要部分时有困难

‧对于重要活动明显地降低兴趣或减少参与

‧产生疏离感或与他人疏远

‧情感、情绪减少(如没有爱的感受)

‧对前途悲观(不期待未来的生活、婚姻、小孩、正常的寿命等)

3.高度的警觉性:指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持续的处在高度警戒的状态,例如:

‧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

‧易怒或爆发愤怒

‧注意力集中困难

‧过度警觉

‧过度的惊吓反应

儿童与青少年的身心反应

经历过这次大灾难,孩子们不论在生理、心理或行为上,均会产生许多的反应。一般而言,这些情绪反应并不会持续很久,但目前看起来状况很好的孩子也有可能在灾难发生数周后才逐渐地表现出来。由于儿童与青少年们对灾变事件(例如死亡)的想法与成人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反应也稍异于成人。以下的整理是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可能有的各种反应,分述如下:

所有年龄层儿童与青少年的共同反应:

˙害怕将来的灾难

˙对上学失去兴趣

˙行为退化

˙睡眠失调和畏惧夜晚

˙害怕与灾难有关的自然现象

不同年龄层儿童与青少年的典型反应:

学龄前(1-5岁)

˙吸手指头

˙尿床

˙害怕黑暗或动物

˙黏住父母

˙畏惧夜晚

˙大小便失禁,便秘

˙说话困难(例如:口吃)

˙食欲减退或增加

这个年龄层的儿童对他们以往所处的安全的世界,因灾变而遭受破坏,会特别显得脆弱,因为他们通常缺乏处理紧急压力的语言和思考能力,而期望家人来帮助或安慰他们。

学龄儿童(5-10岁)

˙易怒

˙哭诉

˙黏人

˙在家或学校出现攻击行为

˙明显地与弟弟妹妹竞争父母的注意力

˙畏惧夜晚、做恶梦、害怕黑暗

˙逃避上学

˙在同伴中退缩

˙在学校失去兴趣或不能专心

退化行为几乎是这个年龄层的典型反应,失去宠物或有价值的物品对他们而言是特别难处理的。

青春期前(11-14岁)

˙睡眠失调

˙食欲不振

˙在家里造反

˙不愿意做家事

˙学校问题(例如:打架、退缩、失去兴趣、寻求注意的行为)

˙生理问题(例如:头痛、不明原因的痛、皮肤发疹、排泄问题等)

˙失去与同侪社交活动的兴趣

同侪活动在年龄层特别明显,孩子需要觉得他的恐惧是适当并和别人一样,反应以减低紧张和焦虑及可能的罪恶感为目标。

青春期(14-18岁)

˙身心症状(例如:排泄问题、气喘)

˙头痛与紧绷

˙食欲与睡眠失调

˙月经失调与月经困难

˙烦躁或减低活动、冷漠

˙对异性的兴趣降低

˙不负责或犯法的行为

˙对父母控制、想要解放的反抗减少

˙注意力不集中

˙虑病症(不断担心自己有病痛,但无医学上的根据)

大部分青春期的青少年活动与兴趣都集中在与他(她)同年龄的同侪,他们特别容易因同侪活动的瓦解,以及共同努力时失去大人的依靠而悲伤、难过。



孩子在灾难中失去亲人,是最常见的压力,也是最急需处理的危机,大多数会出现以下反应:

˙不相信亲人已经永远离开

˙身体不适,例如没食欲、呼吸困难

˙觉得自己被抛弃,对过世亲人生气

˙对亲人的死亡自责

˙模仿过世亲人的行为或特征

˙变的容易紧张

˙担心以后没人照顾他

˙出现跟以前很不一样的举动,例如特别乖、特别顽皮

二、在帮助别人之际,别忘了照顾您自己

921大地震让学童面临空前重大的压力。学校复学之后,学童心理复健的责任便直接落在教师的肩上。然而大多数的教师也是这次震灾的受害者,承受着丧失亲友、财产的伤痛,同时身兼受灾者与救难者的双重角色。即便是自己未亲身经历灾害、失落亲友,但经由媒体的报导或亲友间的传述,也真确地感受到这次大地震的震撼。因此,在复学之后,这势必成为校园内每一位成员所必须立即面对的,若教师无法先平复自己情绪,将对学童造成相当负面的影响。故在此我们列出救灾人员在面临如此灾难后,可能出现的反应与自己能做的因应对策,期望能对教师情绪的平复有所帮助。最后,我们列出教师们在帮助学童时可能面临的挫折与因应方式,希望能对教师辅导学童时有所帮助。

面对如此重大灾难之后,您可能出现以下反应:

‧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

‧对幸免于难产生罪恶感。

‧过份的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因心力交瘁、精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亲友、政府官员、媒体感到愤怒,甚至出现暴躁易怒的情形。

‧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有无充分帮助周围的人。

‧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此时容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对于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您能为您自己做些什么

出现上述反应时,请注意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而您能为自己做的事,是利用以下的方式,试着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与痛苦,早日从哉变的冲击中恢复过来。

‧接受自己的感觉并将这些感觉与经验说给其他人听。

‧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状况,适时让自己休息。

‧多给予自己及周围其他亲友鼓励,彼此相互打气、加油,

尽量避免批评自己或其他救难人员的救援行动。

‧接受他人诚心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然而,当您在学校面对学童,试图帮助学童走过大地震所带来的阴影与伤痛的过程中,很可能遭遇以下这许多的挫折:

‧因为觉得自己还可以为学童做的更多而产生挫折感与罪恶感。

‧为学童的遭遇感到十分悲伤,甚至由学童的反应与行为,回想到自己本身的情形,进而严重影响个人情绪。。

‧原来怀抱满腔热情想帮助学童,却因为学童拒绝谈论灾后创伤或拒绝关心而感到十分挫折。

当发生上述情形时,您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肯定自己有这些心理反应,如罪恶感、悲伤、忧郁等,都是正常的。

‧可以与其他教师讨论,相互支持、鼓励。

‧对学童多些包容。学童面临如此重大压力、伤害时,可能出现一些常行为,例如学童会很黏老师、愤怒攻击其他学童、或出现一些幼儿时期才会有的行为。

‧确认孩子的需要,再提供可能的协助。

自助而后助人,期望这本手册提供的方式能帮助教师平复心情,使您更有心力帮助学童安心就学,如此不仅能协助学童度过心理的困顿,也能减轻学童父母的负担,不需花费更多力气安顿孩子的身心,而投注更多的心力于家园的重建。

三、教学场景下的辅导原则

在灾后,面对学生所可能出现的身心症状,如何安抚其情绪及进行辅导,便成为教师一项重要的课题。事实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一心理辅导员的角色,针对学生在重大灾害中所可能造成的任何心理上的伤害,进一步的发现及做出及时的辅导,避免学生在心中留下阴影,有碍其日后的正常发展。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因应其突如其来的不明情绪,让学生可以经由某些方式或管道,宣泄其情绪,并且导正学生对于某些情绪发生的错误观念。以下的介绍,将分为一般性通则与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适用的特则来说明。

教师在灾后从事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的一般性通则

正如前述,学生在经历过这次灾变之后,普遍出现的身心症状包括焦虑、恐慌、畏惧夜晚、不明原因的生理问题、不爱上学、上课不易专心、情绪及行为的反应不稳定且容易失控等,因此,许多学生在这段期间会有有暂时性的成绩下降的现象。这时,做为教师的您,应该能了解面临灾变的这些正常反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若能利用每周固定的时间(如班会、或辅导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或进行团体辅导,将可有效的抒解学生在此阶段所正感受的身心压力。在此,我们推荐目前在美国实施多年且颇具成效的「危机事件压力管理」(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 简称C.I.S.M.)模式,便是提供教师一向具体可行的方法,藉由团体讨论的方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灾后对自己的心里,情绪等方面进行重建。

C.I.S.M.的实施步骤基本上可分为七个阶段,不过考虑学生可以理解与实施的情形,我们把它简化成四个步骤:

1事实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将要求学生叙述他们的名字(可围成小团体进行,若在灾区实施有些孩子彼此之间可能还并不熟识),说明他们在这次地震中发生什么事情。这样将提供他们对地震经验的再造,并针对此事件表达出适切的事实。团体的领导者通常可以询问:他们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经验了些什么?看见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和做些什么?假如学生无法具体表达,在了解他们的感受后可换到下一个人。

2 思考阶段:

教师将要求这些学生共享当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寻常事件时,他们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在这个阶段中,这些学生将从一般陈述中提供事实阶段的补充信息,促进相互间表达出更多的念头。教师或团体领导者逐一体会,并且邀请下一位参与者表达。

3反应与症状阶段:

反应阶段涉及分享当场、现在与事后的感受,这包括事件后所经验的任何生理的,情绪的,认知的或行为的征兆或症状。教师可以请这些学生叙述对这次事件的反应。可询问学生:「这次地震中最糟的部分是什么?」「假如有一件事情你可以将其从这次地震所产生的意外中删除,那将会是哪一件事?」,或问他们:「当时你最强烈的感觉为何?」「灾后至今,一直持续困扰你的感受或行为有哪些?」

4教学与再保证阶段

在征兆和症状被表达出来,学生将得到再保证,意思是说,教师将以肯定与支持的口吻说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都是正常反应,并再补充一些或许尚未表达出来的额外征兆与症状。在这阶段中也将提供正向的因应方式,特别是一些已经浮现出来的。而且也提供压力管理的一般信息。

此外,学生在这阶段中或许会希望发展出行动计划。他们或许希望发展出一个预防课程,决定他们应该做些什么使得面对这次的灾变可以表现得更好,学生的决定教师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并持续提供指导与或取得讯息。

在面对这样的讨论分享过程中,你的态度应该是:

1开放式问句

(1)多告诉我一些关于……

(2)你会怎么做?

(3)我希望你说一些…

2使人成长的气氛

(1)同理心(尝试让自己设身处地了解他们的观点)

(2)专注

(3)语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

(4)非语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

(5)沉默(听者保持沉默)

3催化倾听的几个要件

(1) 集中注意力在学生的世界(不要随意打断学生所想说的,让他自由的表达,以进入他的经验中)

(2) 专注在学生言语和非语言的讯息(如学生的眼神、音调和肢体动作等)

(3) 依学生当时的心理准备状况,让他他进入某种情绪状态或以身体上的接触安抚(如拍学生的肩膀)。

4倾听时需要

(1) 让说话的人感到自在:让他们感觉到他们能自在的说话。

(2) 对说话的人表现出你想要听他说话:注视与行为表现是重要的,不要让自己忙于其他事情上。

(3) 避免注意力分散:不要漫不经心的涂鸦、清敲或播弄纸张,若把门关上那会使环境更安静,更有利于倾听。

(4) 要有耐心:给予足够的时间,不打断说话,避免看着门,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5) 克制你的脾气:一个生气的人容易从他人的话语中得到错误的意思。

(6) 停止说话:假如你正在说话,你并无法倾听。

(7) 问问题:这表示着你正在倾听,将有助于发展进一步的观点与必要的澄清。

在经过以上团体的压力处理课程后,若发现学生仍然表现出行为失控、退缩、上课精神涣散、或不名原因的生理病痛等,您可以进一步与当地的精神医疗或心理辅导之专业人员询问。

教师在灾后从事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的特则

对不同发展阶段儿童及青少年的辅导方式

上述的说明是一通则式的介绍,以下则针对不同儿童及青少年发展阶段的身心需求,提供给教师从事学生灾后心理辅导的参考。

对学前阶段的教师

此年龄层的儿童对他们身边赖以维生的安全世界的遭受破坏,会显得特别敏感,反应也极脆弱,他们通常无法有效的以口语能力来表达自身的需求,而期待身边亲近的大人能给予积极与适当安慰。我们建议以下的一些活动,不断经验「再保证」的过程中,重建学生的安全感与自我效能感。

‧提供他们足够的玩具、道具,鼓励他们将以玩耍的方式重建在灾难中的经验与观察,灾区的教师则可以就地取材,不需拘泥于真实的玩具,随处可见的石头、沙子、玩偶皆可以替代。

‧多给予孩子身体的拥抱与接触,或提供需相互碰触的团体游戏,如伦敦铁桥、大笼球等。

‧提供孩子绘画经验,最好有一张大的墙报纸,让孩子集体在纸面上尽情表达他的感受,之后再团体分享,需要提醒的是,画笔最好不是水彩,此时要的是鼓励孩子画出具体的东西。

‧孩子此时的胃口可能并不是那么好,建议以多餐的方式提供他们在生理与情绪上的补充。

‧用一些不具威胁性或低威胁性的活动来鼓励他们来玩保护自己的游戏,如「假如怕狗狗的小英碰到一只狗狗,她要怎么办?」「假如家里突然停电了,要怎么办?」

‧告知家长,在孩子睡前要多安排一些睡前活动,以建立更高的安全感。

对学龄阶段的教师

此阶段的儿童虽已能表达他们的经验与感受,但他们往往缺乏具体且完整陈述的能力,此外,若他们失去心爱的宠物或物品,他们难过的心情也需要相当重视与安抚。以下是一些活动上的建议:

‧对低年级的学童来说,安排足够的玩具、道具,特别是一些布偶,鼓励他们将以玩耍的方式重建在灾难中的经验与观察仍然相当重要,灾区的教师则可以就地取材,不需拘泥于真实的玩具,随处可见的石头、沙子、玩偶皆可以替代。

‧给孩子一面墙(贴好墙报纸),让他们在上面作画,可以给他们一些小主题,如地震时,我家发生了什么事?之后可以团体讨论的方式来陈述每个人的经验,注意仍可拉回到在「通则」中所曾提示过的概念,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再保证。

‧让学生编故事,也可以用绘画或用接龙的方式提高大家的兴趣,以便于整理与回馈。

‧以脑力激荡的方式,让大家来面对这次灾难发生后的身心症状进行调适,学生可以想出许多方法来解决教师在整理后给予回馈。

‧亦可以脑力激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室内及家中的防灾预防计划演练。

对国高中阶段的教师

此阶段的学生大都以能充分表达他们的经验与反应,唯处于同侪认同的阶段,他们往往最关心的是别人的看法,同时也认为自己已是个小大人,因此,我们建议可安排以下的活动:

‧同侪间的团体讨论,让学生有机会抒发与合理化他们感受到的强烈情绪,教师可能需要在过程中不断向他们保证,他们所感受到的强烈情绪甚至是「疯狂想法」在此灾难中都是正常的。

‧让班上分为几个小团体,让他们谈谈救灾防治的工作,甚至是家园重建的工作,这可协助青少年建立安全或对灾难的支配感,这也可让他们建立社会参与的成就感。

‧设定专题讨论,如「小区重建」、「家庭重建」、「防疫」等主题,让学生能先有系统的搜集数据后,加以报告与讨论。

‧对地震的正确认识,对大自然的现象作有科学根据的了解与认识,避免听信坊间的不实传说,以建立科学家实事求证的态度。

‧认识「创伤后的心理重建」的意义与价值,这需要透过学校较专业的教师,进行专题演讲,或由专业的心理学文章的阅读,进行讨论。

‧艺术活动的表达,可以鼓励学生从事绘画、音乐、话剧等活动,将这次的灾难经验转化为具创造力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08-5-17 21:50:39 | 只看该作者
大灾难中心理卫生及人道主义工作者的应激应对及预防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为灾害幸存者服务常常不可避免的导致应激。长时间工作、幸存者需求强度、模糊角色、及接触灾难甚至会影响最有经验的专家。尽管这项工作是个人报偿和具有挑战的,但仍可会副性影响工作者。经常是工作者应激后发地显现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应激应对集中于两个相互关联点:个人的和组织的。采纳前瞻性的预防策略使工作者及各项计划能够预期应激因子和改变危机而不是事发后再做反应。组织的和个人的应激应对建议讨论如下:



应激应对的组织策略

1.提供有效的应对组织结构和领导。其中包括:

明晰的命令链和呈报关系;设立监督者并随时可以联系到;所有工作人员对灾难的知情;不超过12小时进行换班,随后安排12小时的休息;当工作人员开始换班进行工作时先进行简单通报;必要的供应(例如:纸张,表格,笔,教育材料等);通讯工具(例如:移动电话,无线电设备等)。

2.确定明晰的任务和目标。

3.确定明确的适合特定岗位的干预目标和策略。

4.按照功能明确角色。

5.针对每个特定岗位采用书面角色描述通知并培训工作人员

如果涉及岗位是在另一机构(例如:红十字会或FEMA)的领导下,应告知每个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他们的角色、联系人和对他们的期望。

6.形成团队支持。

7.建立伙伴系统来支持和监督应激反应。采用常规的表扬和鼓励来促成支持和忍耐的正性氛围。

8.确立应对应激的计划。例如:

定期评估工作人员的功能;使工作人员在低、中、高等不同应激水平的工作岗位间轮换;鼓励休息,有可以离开工作环境的时间安排;宣教工作人员应激的症状体征和应对措施;提供个体和集体的减轻负担和通报情况;制定工作人员离开工作环境的退出计划,包括汇报工作、重新接受信息、有机会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服务的正式认可。



个体应激预防和应对的措施

1.处理工作量。

制定现实的工作计划来规定任务的优先度;明确业已存在的工作量使工作人员不在他们的常规工作之外经历应激反应。

2.平衡生活方式。

在可能时锻炼身体,伸展肌肉;保证膳食营养,避免食用过多的垃圾食品、咖啡、酒精或吸烟;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尤其是在长时间的工作岗位上;与基层社会支持机构保持联系。

3.采用减少应激的技术

采用深呼吸、冥想静己及慢走等方式减轻身体的紧张;利用非工作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阅读、听音乐、洗澡、与家人通话或者享用特别的食品为自己增加能量;在适当的时候与同事谈论情绪和反应;

4.自我觉察

辨认并留意应激反应的早期预警症状;接受这样的观点:一个人有可能不能自我发现有问题的应激反应;避免过度发掘幸存者/牺牲者的痛苦和创伤,这可能对讨论痛苦事件造成干扰;理解专业帮助关系和朋友关系的区别;检讨个人的偏见和文化带来的思维定式;当心可能出现代理人创伤或者同情疲劳;当个人的灾难体验或丧失对工作的有效性造成干扰,要加以识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08-5-17 21:51:05 | 只看该作者
灾难后,心灵需要抚慰


记者 郭炉 贠瑞虎

  在重大事故善后处理中,凸显人文关怀的“心理救援”作用越来越重要。4月28日凌晨,胶济铁路上不幸发生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次日,在国家卫生部委派下,由心理应急专家组成的心理救援小组紧急抵达淄博。

  对部分伤员和遇难者亲属来说,4·28交通事故带来的心理创伤,恐怕比身体创伤更加难以愈合。“如果不及时疏导,往往产生绝望、无助、抑郁等心态,造成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通过心理援助,可以及时帮助他们宣泄心中的悲伤,恢复心理平衡,开始新的生活。”全程参与心理救援的淄博市第五医院院长、心理学博士路英智说。



  灾难心理引发异常行为
  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受伤住院治疗的某女士一直处于深深的自责当中,一说话就流泪。
  当日,曾经干过护理的她通过胸腔按压救起了一位50多岁的老大爷,但同处一节车厢的一对小情侣,女孩求她救人时,男孩因为伤势过重已经当场死亡。这个场景总是盘踞在她的脑子里,一闭眼就出现女孩求她救命的幻觉。

  淄博市第五医院心理科主任孙萍说,幻觉是灾难心理引发的一种异常行为。经历灾难后,人们常常出现震惊、恐怖、焦虑,甚至愤怒等情绪,也会出现退缩、回避、沉默、否认、淡漠等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刺激较严重的,会出现“闪回”,即当时的场景控制不住地在脑子里出现。有的出现注意力困难;有的睡眠困难,做噩梦;有的“草木皆兵”,听到风声呼啸就以为是在坐火车。

  比如,出现“淡漠”情况的人,看似没有任何心理问题,实则是“该反应的时候没有反应”,表面的平静下是内心的极度不平静,一旦爆发往往产生无可挽回的后果。

  如此等等,各类异常行为需要心理救援专家辨别,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危机,引导他们回归正常心理,促进身心早日康复。



  灾难心理可能影响一生
  “关于灾难的心理阴影往往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有的甚至影响一生。”五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勤峰说。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在重大灾难事故后都会有情绪波动,但经过几天、半月或更长时间的自我调整,部分人会逐渐恢复正常状态;部分人无法承受打击,会立即发生急性精神异常,此类病人往往发病急,病情重,容易被发现,治疗及时的话效果会比较好。
  还有部分人,则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精神异常,在遭受创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症状,病程可长达数年之久。这些人,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心理干预,灾难心理将会影响终生,一般会影响到正常社交、家庭生活和工作表现,更严重的,甚至会企图自杀,酿成悲剧。
  印度洋地震海啸中,20多万生命被无情的海浪吞没。眼睁睁看着海啸突然袭来,亲朋好友以及成百上千人顷刻间在自己眼前丧生,幸存者可能一辈子都活在没能救回他们的负罪感中。灾难心理影响终生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些参加多次惨烈战役的老兵,晚年容易酗酒,甚至形成药物依赖,就是为了摆脱心理压力。
  张勤峰认为,针对突发灾难事故,心理救援要及早介入,通过实施心理辅导疏解他们心中的各种不利情绪,这样的早期心理救助,能最大程度地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要打“组合拳”
  心理干预有多种专业方法,比如眼动疗法、合理情绪法、行为疗法、支持疗法、暗示疗法、放松疗法等。
  张勤峰给示范眼动疗法:选择恰当的时机,往往是经历灾难的人出现闪回异常行为时,将手指放在病人的眼前适当地晃动,以粉碎闪回出现的画面,让灾难场景模糊化,并植入积极的信息,最后达到“病人故意去想当时的场景都想不起来”的目的。
  “别以为做个手势、说几句话是很简单的事情,这必须由心理干预专业人士来做,不然可能适得其反,甚至激化灾难经历者的情绪。”淄博市第五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任清涛郑重其事地告诫说。
  任清涛认为,除了心理专家的专业干预外,灾难心理干预要想成功,必须进行综合性的干预,即另外再加上包括社会干预、家庭干预、药物干预等。
  事故发生后,党政各级部门的紧急救援就是社会干预,亲戚朋友的理解和鼓励就是家庭干预,经历灾难的人需要一个温暖的有助于心理康复的大环境,针对较严重的灾难心理,这样一套心理干预组合拳将大大增加治愈的可能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08-5-17 21:52:39 | 只看该作者
地震后,除了语言安慰,我们还能做什么?
一场灾难之后,人们往往重视身体创伤,而忽视了心理创伤,其实心理创伤的修复更需要爱心和时间。

在灾难发生以后,有效的危机干预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

除了语言安慰,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在亲朋受到灾难创伤后,周围的人不妨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配合心理危机干预的治疗。

1. 无言的陪伴

在危机事件后,每一个当事人都有恐惧的心理,此时很多人以为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他,其实这是极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你所说出的话,大部分是为了降低自己内心焦虑的话,对恐惧而言其实都是废话。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

2.无条件的倾听

让被干预者一吐为快,是心理干预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最为重要的步骤,让应急对象说出心里话,像倒垃圾一样把内心深处的负性感受、想法不加掩饰地表达出来,才能引导他们向积极的方面走。

3.无限的关怀

当事人在危机事件后往往特别渴望关怀和理解,有时一杯温水胜过千万言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4.无条件的接纳

对于哭诉者,最错误的做法,是叫他们不要难过,不要哭泣,其实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的刺痛便得以疏解。此时还要告诉他,哭泣、悲伤、内疚等都是人在痛苦时的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不是软弱,这是正常的。

除了运用于灾难事件,其他容易引发心理危机的事件也同样适用,比如亲人去世、车祸或病痛,甚至感情破裂之后,这是你对亲人好友的举手之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08-5-17 21:53:03 | 只看该作者
如何陪伴他人走出丧亲之痛?
李开敏(台湾大学社会系兼任讲师) 摘自慈济月刊



陪伴不是接过对方的痛背在自己身上,而是伸出自己的手,让丧恸的家属知道:有人同行。

悲伤源自失落,死亡是终极的失落。死亡的形式和遗族的悲伤调适有很大关系。毫无预警的意外死亡,较预知及有时间缓冲的死亡,对遗族是更困难接受、也需要更长时间的调适。

地震导致成千的家庭破碎,无数家庭在遽失家人后,面临解组的残酷考验。无论城乡,有的走了两代、有的仅存一人,有的人震惊、麻木,有的哀痛逾常……调适不好的会陷入沮丧无力、丧失活力与求生意志,或转向酗酒或发展出生理症状,必须及早预防。



助人者要自觉也要示范稳定

悲伤辅导需要经验、敏感与同理心,一般来说,有三类人可从事:专业人员、受过训练的义工、已复原的家属。

辅导过程中所说所做,不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对方的需要;也就是 不因自己的不安焦虑而喋喋不休,或转移话题;不强把自己的价值观或想法加在对方身上,要能省视自己的成见甚至偏见;保持开放的心,敏察丧亲者的需要,也保持清明的心,分辨自己与对方的状况,掌握彼此的界限,不逾越、不纠结。

地震造成的创伤是集体式的,助人者须洞察自己的反应,因为陪伴家属的同时,我们只有清楚自己的状况及限制,才能保有平衡的心,也才能示范出此时家属极需要的安定感、稳定感;并在助人历程中感受活泼的心,比如灵光一现的创意、学习、交心的感动与成长。

陪伴不是接过对方的痛背在自己身上,而是伸出自己的手,让丧恸的家属知道:有人同行。

聆听、陪伴,是最基本的支持

在同一场灾祸中幸存的家人或族人,都会背负着沉重的罪恶感,太多内在的自责:「为什么不是我?」「如果我……」这样的罪咎很难解套,彷佛要为逝者的亡故负责。

相对于内心的愧疚,生还者多半也有强烈指责的需要。因为对莫名的大灾难,除了惊恐,也挑起心中种种愤恨不平,恨建筑商、恨天地不仁,怪政府、媒体、气此时暴露的人性弱点……

透过诉说、回忆、分享,悲伤可以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即使勾起伤心,如此的面对仍是绝对必要。因此旁人能够聆听、陪伴,是最基本的支持。

对于强烈的情绪表达,无须制止、建议、说教,任何人遭此巨变,都会有难以承受的悲痛、愤恨;此时听者的接纳、尊重、给予空间,是很重要的。



几个引导的方法:

【唤起现实感】

悲伤辅导中,有时我们用「现实感」来引导:

「事发那么突然,你也吓坏/受伤了,究竟能做什么救出家人?」

「如果真的回头去救,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几千人丧生,是不是都是他们家人的责任,没把他们救出?」

「如果家人有错,是什么错呢?」

有时经过现实感的加强,家人终会承认:如此天灾,人各有命,生者无罪,自己也是灾难中的受害者。

【易位法】

辅导中也可尝试「易位法」问家属:

「今天若走的是你,你会怪家人吗?」

「你的家人如在天上看到你如此伤痛及不原谅自己,他会怎么想?」

如果当事人能转换角度,站在逝者立场,较能抽身看到自己的沈溺,或许会愿意为逝者放下心头重担,好好地照顾自己,不再苛责自己。

其实平心静气地想想,大家都是受难者,无人幸免,即使保住性命却失掉了亲人、房子,前途茫茫,自己重伤累累,也是直接的受害者,何忍再加诸责难?

辅导关系稳固时,有时我会诚恳地告诉当事人,逝者已解脱,但无法解脱的是生者,他打算困在离苦伤悲中多久呢?他还要惩罚/不原谅自己多久呢?



【仪式转移】

减轻思念、不舍、罪恶感的方式很多,宗教仪式、布施植福、念经回向等,都让遗族有机会透过某些方式实际地纪念逝者,或为他们尽一点心力;民间的折纸钱、莲花、烧衣物等习俗,都提供了具体的哀悼方式,在参与过程中与亲友结伴,感受到支持。

我始终努力学习以更轻松与正面的态度看待「死亡」。比如西方的追悼会可以是欢喜的,主题常是「庆祝某某人的一生」(celebrate someone’s life),有歌有回忆、有笑有泪,这样不针对「分离苦」而更兼顾「生前欢聚」的悼念方式,值得我们借镜。



【创作发挥】

创作在悲伤治疗上的效果也不容忽视,日记、音乐、诗文、绘画、手工艺、舞蹈、戏剧等,在在都有洗涤与净化心灵的作用。「安妮的日记」、「周大观的诗」以及九二一之后的音乐会、雕刻等,都可见到人类透过艺术文化创作,让苦难升华的本能。



【放松练习】

此外,令人难以承受的是,灾变亡故者的死亡形式所伴随的惨烈、变形,家属悲痛的强烈情绪造成视、听、嗅、触觉上难以抹灭的记忆。因此,认尸的家属或陪伴的志工、挖尸的消防及军警等救难人员,常在灾后出现一些压力症候群,如: 恶梦、记忆再现,身体不适乃至身心解组的状况;这些症状在辅导过程中常运用放松练习、冥想,来教导当事人用更多的方法减缓症状。

地震后,身心常感到「天摇地动」,是很典型的压力反应。我有时带的放松练习只是邀请大家安静地深呼吸,练习蹲马步,在静中找回双脚踏稳土地、以及身体的平衡与重心,让身体能加强并记住一个放松与稳定的经验。

如果再加上心灵层面,可以邀请对方冥想身体累积的压力、紧张与所有沉重的情绪,透过脚底的涌泉穴释出;或是用自己的脚丫和地球说话,紧紧地贴近、告诉地球:「我爱你。」「很抱歉,曾经给你的破坏,请原谅。」灾难将我们和宇宙 的信任关系拆毁,这部分的重建也相当必要。我常告诉团体成员:「与其活得提心吊胆,不如把精力用来修补天人关系。」



【转念法】

同样的,如果当事人活在悲苦思念的深渊,无法自拔,我会邀请他每次以泪洗面时,用一点时间「转念」–将「不舍」、「不甘」转为祝福,祝福对方离苦得乐。我们的祝福也可以配合深呼吸,每一口深呼吸都在心底送出一朵代表祝福的 莲花,一朵给逝者,一朵给众生,一朵给自己。练习转念的同时,也缓缓地转换了情绪,放大了自己关怀的角度。



【幽默法】

很多人无法接受沉重时还有幽默的空间,然而幽默是极佳的良药,也透露着我们面对灾痛虽无奈,却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应对。一位灾区阿嬷说:「呷饱等地震。」又说:「这么老了还有机会来露营。」她的自嘲中有她因应灾难的智慧,值得学习。

地震后很多人说,看到别人笑就心中有气,丧亲者更是哀戚愁容。对前者我会不解地问:「全台湾的人都不笑会让我们复原得快些吗?」后者我会耐心等待,有一天当我看到悲伤的面孔闪过一抹笑容,我会告诉他:「真好,你又能笑了,在天上的亲人一定很开心。」

※ 悲伤辅导需要相当大的专业人力,配合小区特性,并结合地方及志工资源,提供个别、团体或家庭的咨商,以协助小区走向复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0 15: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