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的应用:
|
孤
單
一﹑前言:孤單常被視為是[人类痛苦最普遍的来源之一],每個人隔一段時期就會被
孤單的感覺包圍,並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終身為寂寞所苦.
二﹑定義:孤單是:
1.感觉跟別人缺乏有意义接触,他是一種內在的空虛,有時搀杂有悲哀﹑
灰心﹑被孤立﹑不安﹑焦虑.
2.一种强烈想被某人需要的感觉.
3.人常感到自己被排斥在外﹑不被需要﹑或被人拒絕,有时即使是在人群
之中也感觉孤单.
4.許多人也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害羞的人不一定孤單,孤單的人也未必害羞。然而,與過渡暫時孤單的
人比較起來,慢性長期孤單的人,顯著的認為害羞是他們孤单的最重要原因。
以「朱門巧婦」、「慾望街車」等劇本出名的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在剖析他一生的孤單時說:「孤單如同陰影,我到那裏就跟到那裏。」
這種孤單就是慢性長期的孤單。
陰影的孤單是一種人格特質的孤單,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孤單是一種情境性
質的孤單。
慢性長期的孤單者,他們都一致的認為害羞是他們所以孤單的最重要原因。
三﹑孤單分為三類及解決之道:
1.情緒的孤單:是指缺乏或失去與他人在心理上的親密關係.
這種孤單是一種主觀、獨特的心理現象,一方面缺乏快樂、情愛等
良性的情緒,另外一方面卻出現害怕、迷惘等等的負面情緒。
*解決之道:只能藉著重新建立與人的深度關係才能治癒這種感覺.
2.社會的孤單:是一種無目標﹑焦慮及空虛的感覺.這樣的人會覺自己是局外人,
站在生活的邊緣.
一方面人必須學會自己和自己相處,在和自己相處當中,才能真正
了解自己,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在現代的社會中才不會陷進「群眾
中的孤單」而迷失了自己。另外一方面,人在從事創造的工作時,
常常需要耐得住孤單。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雖然形單影隻的來到這個世界,卻生來具有
「歸屬感」的需求,人如果無法滿足歸屬感,這種社會性的孤單,
包括了缺乏親密的關係,以及空虛迷惘的感受和被拋棄的感受。
*解決之道:除了需要與某個人有深交外,他還需要有一群能接納他的朋友團體,
並具備與人交往的技巧.
3.存在的孤單:是指與神隔絕的人所感受的孤獨,他會覺得生命沒意義或無目標.
人之所以為人,本身就有克服不了的孤單,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單槍
匹馬的來到這個世界,而又形單影隻的離開這個世界。
*解決之道:這樣的人需要與神立約並增進與神的關係,最好能參與某個相關
的信徒團體.
四﹑區分[孤獨]與[孤單]:
孤單(Loneliness):是被迫成為獨自一人;是痛苦﹑絕望又不愉快,是吞噬我們,
緊抓不放,使我們用盡力氣也難掙脫.
孤獨(Solitude):是自願離開人群;能使人更新﹑重生,也是一種享受;可憑己意
開始或結束.
五﹑孤單的原因:共分五類
(一)社會的因素:孤單源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大多數觀察者同意:現代社會的
快速變遷使得人與人不再有密切的接觸,孤單因此成為通病.
(1)
科學技術:時效與便捷至上的風氣使人少有時間建立深厚﹑圓滿的關係;
複雜的科技增加了對專家的需求,而這些專家有時既沒有時間
又沒有能力與非專家溝通,結果人際關係因而變得淺薄,孤單的
感覺也更形普遍.
(2)變動性:人們不願與他人建立深厚友誼,以免日後分離時痛苦不堪.
(3)都市化:雖然人們群居於城市,但卻明顯的有退縮離群的傾向,害怕與陌
生人接近,變得退縮﹑多疑,在人群中感覺不自在,極想避開吵雜紛擾.
(4)電視:這種現代發明在兩方面造成人與人的疏離.一是提倡膚淺關係的節目內
容,二是人們養成坐在螢光幕前的觀賞習慣.
(二)發展的因素:
(1)
歸屬:當我們看到離婚率正有增無減及駭人聽聞的虐待兒童事件如此普及,就不
難了解為何許多年輕人會覺得疏離而無所依歸.這些人長大後往往會覺得
孤單.
(2)
接納:父母以不同方式表達接納;藉著愛撫﹑花時間陪孩子﹑傾聽﹑管教表達關
愛.若沒有這些表現,或孩子被忽視苛責,他們會覺得自己沒價值,也會認
定自己不屬於人群,而從人群中退縮,或者是強迫自己加入人群,卻招致更
多的排斥,因此變得很難信任別人,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低自尊或自覺
不被接受將更加增孤單感.
(3)
獲取社交技巧:我們都認識一些在社交上適應不良的人,他們對別人的需求與態度
不夠敏感,也不知道如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他們可能會勉強
自己加入別人,卻一再遭到排斥﹑挫折而更覺孤單.
(三)心理的因素:
(1)
低自尊:這牽涉到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如果我們看自己一無是處,低估自己的價值,
便會表現退縮;如果自視過高,我們便誇大了自己的價值而表現自滿.這
兩種反應都有礙與人的親近.
當我們對自己沒信心時就很難與人建立友誼;心中若覺虧欠,就不能付出愛;
同樣的,若無法虛心,也不能接受愛.
適度的自我尊重有助於與人建立良好關係,同樣,與人有良好關係也容易建
立自尊,並減少孤單的感覺.相反的,低自尊使人自覺差勁或羞怯,
並會有過度依賴別人的現象.當別人無法配合其需求時,就會有強
烈的不安全感及很深的孤單感.
(2)無法溝通:溝通不良可能是許多人際問題中最根本的.人若不想溝通或不知當
如何坦誠溝通,疏離孤單的感覺就會持續下去,即使置身眾人中亦然.
(3)自貶的心態:孤單乃是由於我們的幾種心態:
a.爭勝的心態:我們將生命看做一場大規模的競賽,成功是勝利者的獎品,競爭
是一種生活方式.
b.獨立的心態:我們的舉止猶如自己是個強健的個體,完全獨立,無需神或他人的幫助.
c.佔有的心態:我們爭取能據為己有的一切.
d.苛求的心態:使我們為自己的權力而爭,並苛求[公平].
(4)敵意:有時候憤怒者會因真實的或想像的不公平而感覺被反對﹑打擊或覺得憤恨
難平.有時候怒意是出於自我怨恨而轉向別人.
(5)恐懼:人之所以如此,往往是因為害怕親密,害怕被認識,害怕被拒絕或害怕受傷.
孤單固然痛苦,但對這些人而言,去接近別人的不安全感與恐懼則更痛苦.
(四)情境的因素:有些人是因為察覺自己所處的情境特殊而感到孤單.
最容易感覺孤單的是那些單身人士或是喪偶者以及老年人,他們生活孤獨,
被悲哀情緒籠照.高居領導位置的人有時也覺孤單,所謂[高處不勝寒],因
為他們走在人群的前面或被排斥在人群之外.
(五)靈性的因素:神為自己的緣故創造人類,但是祂對我們十分尊重,甚至容許我們反叛.人類
確實這樣做了,自此以後我們的心就不得安寧,因為我們將自己與神隔絕.成
千上萬的孤單者不願向神認罪,卻一味沈溺在藥物﹑性﹑新奇經驗﹑工作﹑
運動,或一些其他的活動中.但總無法揮去內心的不安.
孤單(尤其是生存的孤單)來自我們不曾察覺或承認的罪﹑來自罪惡感﹑對神
的反叛,或者有時候漫不經心的忽略神對我們的關心及神對我們生命的要求.
六﹑孤單的影響:將自己從人群中孤立出來經常(但非每次)是孤單的表示.這類人會間歇
的嘗試與人親近﹑接觸,但卻常常失敗.
(1)低自尊:感覺自己沒有用是一種跡象,也是造成孤單的原因.
(2)無望:有時會導致絕望,甚至想自殺.
(3)酗酒與嗑藥:人們常藉此逃避孤單或尋找可以共醉的朋友.
(4)暴力發洩:孤單以暴力和犯罪形式表現出來,藉此抒發痛苦並引人注意.
七﹑解決:
(1)承認問題的存在:當人們感覺孤單,要探索此問題的第一步就是得承認孤單的感覺,
並且明白,要針對問題有所解決,痛苦是難免的.
(2)探究造成孤單的因素:眾所周知,造成孤單的原因多如牛毛,如果能確認這些原因
(透過與受輔者一起討論及透過對問題的探索),就可以針
對原因來治本,而不止是減輕症狀而已.
(3)接受不能改變的情況:在探討原因時,重要的是得認清哪些是可以改變的(如造
成孤單感的不良自我觀念或自貶的態度),哪些是不能
改變的問題.
a.鼓勵人們建立積極樂觀的內在生活,珍視生活中美好的部分,並培養幽默感.
這不僅只是去形成[積極思想的能力],還包括拒絕自憐,即使在社會變遷的
動盪﹑孤單及沮喪中,仍願看生活的光明面.
b.建立一種與人保持接觸的生活方式.
c.宗教信仰能幫助人把生命看得完全,使人找到生命的目的與意義,並幫助人
在惡劣的環境中仍持守對神的信心,相信神的保守及權能.孤單的人雖然往
往無法改變環境,但是藉著神的能力及輔導者溫柔的鼓勵,卻能改變他們的
態度與心境.
(4)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雖然有些造成孤單的原因已根深蒂固,但仍有些因素是
可以改變﹑修正或去除的.
a.建立自信:我們必須幫助孤單的人認識他的能力﹑優點﹑天賦的恩賜及弱點.
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告訴自己(雖然他沒有說出來讓人聽見)並確信
自己是難看的﹑無能的﹑遭人嫌惡的.結果我們變得自卑﹑缺乏
信心而無法面對﹑處理新狀況.
我們必須提醒受輔者,在神的眼裏,每個人都有價值,都是神所喜愛
的(參閱約3:16);每一種罪都能被赦免(參約壹1:9);我們每一個
人都有不同的能力與恩賜,每個人也都各有軟弱.
b.要冒險:需要的鼓勵與支持,幫助他們跨出步伐與人接觸.
c.需要社交技巧:他們對人不夠敏感,連基本的溝通技巧都不會.輔導者應協助
他找出社交的錯誤,教導受輔者如何與人交往,並對實行成效
加以評估.
(5)滿足靈裏的需求:除了人際關係外,若不能帶領人認使識神,孤單的感覺仍舊無法一
掃而空.神無條件的愛我們每一個人,為我們而死,讓我們藉著認罪
悔改可以到祂面前,成為祂的兒女,而祂成為我們的好朋友,比弟兄
更親密(參閱箴18:24).聖靈居住在每一位信徒心中,幫助我們,為
我們祈求,使我們更像基督.
八﹑孤單的防範:
a.克服變遷:現今一切講求表面化,重視快捷方面的時代,要與人建立關係,就必須下定決
心,願意付出時間,並盡一切的努力.
b.逐漸學習接納並培養社交能力 :人們從公開的演說,甚至經常是從家庭中感到他們是重
要的﹑有價值的,並且有能力與別人共處.如先前所提,
孩子若覺得自己有所依屬,是被接納的,他們便不太感
覺孤單.
c.輔導與預防:孤單有時是因為人們的敵意﹑恐懼﹑自我挫敗的態度或行為,及根植
在心中的不良自我概念所造成,面對這些問題,輔導者與受輔者不只
是要消除孤單的感覺,同時也要防範孤單感的加深或再發生.
d.靈性的成長:我們要再次回到基本的靈性問題上.只要幫助人能夠與神及其他人建
立良好關係,孤單感便減輕或消除.
e.學習付出關愛:將焦點從自身的形像重建上轉而進入扶持他人或團體的形像重建.
正視生命的尊貴與無價將有限之生命投資於無限永生之富足.
結論:
根據研究的結果,孤單的人比較不會注意對方的種種,也比較不會關懷對方,
反應冷漠;一旦開口說話,反而比較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孤單的人缺乏社會技能,適當的學會這些社會技能,可以使孤單的人比較不孤
單,也比較不會害羞。
孤單如果已經如影隨形,那就得更進一步地學會社會技能,得體地自我袒露,
結交三、五知己,從工作和學習中滿足自我的層層需求。
孤單量表:
請指出你有下面每一種感受的程度,在上面圈選適當的數字,1.代表「從來沒有
這種感受」,2.代表「很少有這種感受」,3.代表「有時候有這種感受」,4.代表
「經常有這種感受」。
1.我覺得我與周圍的人關係和睦。
2.我缺少友伴。
3.我沒有人可以求助依賴。
4.我不覺得孤單。
5.我覺得我是一群朋友中的一分子。
6.我與周圍的人有許多共同之處。
7.我不再與任何人接近。
8.我周圍的人不與我共享我的興趣和觀念。
9.我是個外向的人。
10.我有親近的人。
11.我覺得我被遺忘。
12.我的社會關係是膚淺的。
13.沒有一個人真正了解我。
14.我覺得我離開人群而孤立。
15.當我需要的時候,我都可以找到友伴。16.有人真正了解我。
17.我因退縮而不快樂。
18.是有一些人在我身邊,但他們並不是我的知己。
19.我有傾吐的對象。
20.我有人可以求助依賴。xing
[ 本帖最后由 宛小童的十二月 于 08-5-2 09:1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