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920|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曾仕强新书《剖析三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7-11-4 19:4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曾仕强新书《剖析三国》1

  人类的历史,离不开“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句话。道是什么?便是平常说的“秩序”,英文叫做order。一旦disorder,那就混乱、离谱、乱了套,称为失道或叛道。道有阴、阳两面。阴的无形无迹,很难掌握,也不容易说得清楚,称为“隐秩序”英文叫做Latent order。阳的有形有迹,比较容易掌握,也比较容易说清楚、讲明白,称为“显秩序”,英文即为illustrated order。
  隐秩序要通过显秩序来表现,但仍有隐而不现的部分,常被称为“看不见的手”。但显秩序当中,也有隐秩序的影子,时常使人觉得仿佛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一般人看三国、说三国,都离不开魏、蜀、吴这三个国家。由于有形有迹,属于显秩序的表现。大家都看得见,因而津津乐道。我们检视三国,多了一个“水镜王国”。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显然隐形,却能够天下布局,操控当时的变幻。在水镜先生的巧心安排下,刘备三顾茅芦,提供孔明改变世界的平台。鞠躬尽瘁之后,把焦点转移到司马懿身上。这种变动,证明人定胜天必须受到天定胜人的局限。看得见的所有作为,毕竟难逃看不见的“那一只手”的掌握。不以成败论英雄,却实在难免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人世间的观点,不能不以人为本。“看不见的手”,也要和人心的变化合理地配合。
  吴国的鲁肃,似乎也是水镜集团的成员。千方百计、费尽苦心要促成吴蜀联盟。周瑜亡故,鲁肃接掌都督,似乎和孔明更有默契。曹操的谋士徐元直,更不用说。原先就是水镜先生安排给刘备的,后来才被曹操使计骗过去。庞统和诸葛瑾,表面上一在蜀、一在吴,实际上都是水镜集团的重要人士。最难以相信的,是司马懿,他忽起忽落,成为孔明的主要对手,却在适当的时期,一肩担起水镜集团的重责大任。他百般忍耐、自我丑化、受尽讥笑和咒骂,都是为了一统天下,完成任务。
  宇宙间的变化,只有一个道理。有看得见的现象,便有看不见的势力。当然朱子说得好:宇宙间一切事物,只有“道理”是真实的。其余万事万物,都是颠倒而迷妄。每一时刻,都可能变化、毁灭!
  《三国演义》里的所有人物、事迹,都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它所揭示的道理,却永远存在。有形有迹的魏、蜀、吴三国,俱皆灭亡。只有无形无迹的水镜王国所代表的势力,迄今仍然长存。从尧、舜、禹、汤、文、武,一直延续到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并非西方人所体会的“不连续”(discontinuity)时代,而是延续不断的生生不息。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时常更换不同的代号,却始终持续地运作着。身为炎黄子孙,务须将《三国演义》的道理,发扬光大,使中华民族现代化,能够免于盲目西方化的厄运,才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
  我们采取这样的观点,来探究《三国演义》所揭示的道理。至盼各界高明贤达,不吝赐示教益为幸。
  
曾仕强 序于台北明道阁
  2006年11月吉日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10 13:1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7-11-4 19:53:08 | 只看该作者
2 前 言  
   宇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是大到远远超过我们的观赏能力范围,不容易看得出来而已。要维持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共同的秩序。宇宙的秩序太巧妙了,远远超过了我们的认识能力,不容易说得清楚,勉强称之为“道”。 


   道是阴阳变化所遵循的秩序。阴代表看不见、摸不着的秩序。虽然无形无迹,却随时产生作用,称为隐秩序。阳表示看得见、摸得着的秩序。由于有形有迹,经常吸引人们的眼光,所以称为显秩序。显秩序好比气球,明显地飘浮在空中,光彩而夺目。隐秩序有如空气,到处弥漫,却无声无息,引不起大家的注意。如非必要,很少得到重视,好像不存在一样。

  气球里面所装的,也不过是空气。为什么同样是空气,气球里面的和大气中的,就显得不一样?空气是软的,没有什么弹性。但一装进气球里,便好像是硬的,而且具有了很大的弹性。气球的塑料皮膜,也是软的,为什么一装进软的空气,反而立刻硬起来呢? 

 历史所写的,就好像是气球的变化。至于更多的空气,反而很少触及。我们常说要宏观,但是反映我们的历史,实在不够宏观。演义所描述的,通常把大气的若干情况也包含在内。历史和演义最大的不同,在于历史所记载的人物、时间和地点,应该相当正确。至于内容,那就未必真实。演义中的人、时、地都不一定正确,但是所呈现的历程和心情,都很符合实际的情况。有人相信历史,有人则喜爱演义。不妨各取所需,互相尊重。我们把考据的工作,委托给专业的历史专家。我们不背诵,也不记忆演义的细节,却希望从中获得一些指引。也就是兼顾显秩序和隐秩序,体会出一些有益世道人心的道理。古人认为读者的目的在明白事理,我们付诸实践。依据这种“气球理论”,我们把三国看成四种势力。这样,三国就有了现代化的诠释,兼顾显、隐两种秩序的互动。  

   大禹治水,已经知晓于四海之内,大家的利害是一致的。现代地球村的概念,也不过如此。秦始皇统一六国,取得政治上的统一。好比把六个小气球,合并成为一超大的气球。这使中华民族视统一为常态,而将分裂看做是暂时的权变。《三国演义》写的便是当时的天下,由合而分,再由分而合的历程。从显秩序的观点来看,好像是魏、蜀、吴三大集团的纷争。若是兼顾显秩序的立场,不难发现还有一个无形无迹的水镜集团,默默地做出天下布局,促进三国分而复合,我们称它为“看不见的手”。 

 公元前221年,嬴政果如其名,赢得有史以来中原版图最大的政治胜利,建立了世界上最早也最大的帝国。却由于过度集权,竟然不避讳地自称为始(死)皇帝。不幸应验得很,秦朝真的短命而终,很快被推翻。一个气球,当充气完成后,理论上应该持久存在。实际上却由于大气的作用,或内部的变化,经常在消气,甚至于疲软或毁灭。显秩序遭受隐秩序的影响,十分明显。那一只手虽然看不见,却留下很多的形迹。 

 楚汉相争的结果是: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再度统一天下。他汲取了秦朝不分封的教训,论功行赏,分封了一系列王侯。这相当于一个超大型的气球里面,包含着好几个气球,彼此互相碰撞,当然很不安宁。这给日后的刘氏政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汉高祖花了七年的时间,才铲除异姓王侯,完成“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共识。好像把气球重新换气,变成纯度较高的氢气,飞起来更高更轻快。吕后当权,一口气封了三位吕姓王侯,又渗进了其他的气体,引起诸吕之乱。文景盛世,传到元帝、成帝,国戚们依仗权势,为非作歹。平帝时外戚王莽终于篡位,把气球的标志改掉,导致了西汉的灭亡。  

   公元25年,刘秀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恢复了统一的政权,史称东汉。东汉首开宦官封侯的先例,灵帝时宦官得势,巧取豪夺而无所顾忌。直到黄巾造反,这才造成三国鼎立,把一个超大型的气球,分裂成了三个大气球。 

 魏、蜀、吴三国,无不希望永续经营,成为百年甚至万年老店。好比气球灌入气体之后,衷心盼望它不要消损或毁灭。但却都最多维持不到一个甲子,便宣告崩塌。气球有成必有毁,国家能兴也能亡,所以三国有始便有终。这种自然现象,构成隐秩序,谁也无法避免。水镜集团,则是这一时代的无形推手。因为隐秩序本身无形无迹,表现的时候,最好通过合理的人,才能显出力量。以水镜先生司马徽为代号,成员包括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徐庶、石广元、孟公威、诸葛瑾、鲁肃、司马懿父子,以及诸葛诞、姜维等人,说起来十分奇妙。 

 有形的王国,所企求的是大而强。无形推手所在意的,则是长而治。魏、蜀、吴以英雄豪杰为主,要打天下。水镜集团却采取隆中所订的策略,分别向有规模或有潜力的集团,推荐专业经理人。以仁人志士的面貌出现,或者伪装成同道的样子,打入集团核心。将来不论哪一个集团胜利,水镜集团都永远掌握控股的优势。天道悠悠,无始无终,才是这一群以贤能为主的无形集团,最为坚持的经营理念。打破有形的局限,随遇而安。 

   结局是谁都料想不到的,过程却大家都必须设法加以掌握。孔明再高明、再了不起,最后也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演义》所揭示的道理,尽在于此。一方面人定胜天,各路英雄,都应该尽心尽力,克服困难和危险,杀出一条活路来。一方面则天定胜人,关羽死于吕蒙和陆逊手中,孔明造就了司马懿的势力,刘禅笑死司马昭,晋帝统一天下,岂是人力所能够转移的? 

 显秩序是人定胜天的依据,隐秩序则是天定胜人的契机。气球的皮膜材质、弹性、厚度、大小和充气的选择等,都是显秩序,人力可以控制。但是外界的压力、环境的变化,以及意想不到的碰撞或打击,却是十分难料,并非人力所能够完全掌握。我们最好记取善变者必败于变的教训,力求避开用剑者死于剑、用谋者死于谋的险境。同时还要注意君子可欺以其方的陷阱,走出一条长治久安的大道,早日摆脱分合的轮回厄运。 

 我们先提出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要读《三国演义》?怎样读《三国演义》才有用?《三国演义》可以分成哪四大大阶段?依据显秩序和隐秩序兼顾并重的气球理论,提出合乎现代需求的合理诠译。兹分述如下,以供参考: 
 1.为什么要谈《三国演义》?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三本书,各有特色,俱皆非读不可,不看可惜!其中《三国演义》,更应该趁着年轻,多读几遍。相信对于世道人心和做人做事,大有助益。演义的意思,并不单纯是史实加入传闻的故事。最好解释为表现义行,以深入人心。《三国演义》一开始便是“桃园三结义”,把一般人的帮会结拜,转化成为义气相结合的忠义行为。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位异姓兄弟,终其一生,都誓死以义相结合。《三国演义》对于人物的评核,也都以义为标准。宣扬忠孝节义,在当时属于显秩序。现代人类喜欢找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说什么经济挂帅。其实是一切向钱看,笑贫不笑娼,以致重财轻德,把赚钱的本领,看得比品德修养更加重要。但是,忠孝节义在现代社会,仍然是影响重大的隐秩序。在现代社会,读《三国演义》,至少可以获得三大好处:  

  (1)更加深入了解人生的真相。三国的形成,历经剧烈的变化。各种文武人物,虽不个个竭尽心力。结果却人人皆以不了了之收场,没有例外。赤兔名马,配勇猛异常的吕布,加上方天画戟,可谓天下无敌。却为爱才如命的曹操所斩,而不了了之。赤兔马辗转归于关羽,更是英雄盖世。手执青龙偃月刀,谁人能敌?但最后还不是大意失荆州,难逃不了了之的恶运?如果只有显秩序而没有隐秩序,怎么解释这些现象?又何以明白孔明神机妙算,到头来还是只能尽人事以听天命,违反不得! 

 (2)更能奋力提升人生的价值。既然人生的结局,不外乎不了了之。人生的价值,即在活着一天,就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好好把握宝贵的时光。尽心尽力地,把自己的任务好好完成。不能认为反正是不了了之,便随心所欲,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以多元化为借口,说什么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那就是自暴自弃,一生枉为人了!不了了之有两种,一种叫做死不瞑目,如董卓、吕布、袁绍、周瑜、曹操,虽然名震天下,不可一世,却都是怀恨而终,有愧亦有憾!另一种则是心安理得,如孔明、刘备、赵云、黄忠、王允、陈宫、华雄、颜良、文丑、鲁肃、黄盖、吕蒙、关羽和张飞,死时很不情愿。冷静下来,也觉得心安理得,无愧也无憾!如果不是显秩序和隐秩序兼顾并重,怎么确保心安理得呢? 

   (3)更深一层体会“义”的可贵。同样不了了之,为什么有的人心安理得,有的人却死不瞑目?关键就在一个义字。顶着金字招牌的曹操、继承父兄基业的孙权,以及空有秘方却苦于人力、奖金都不足的刘备,如果看到三国归晋的结局,不知道有什么样的感想?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公司被兼并,多年来的理想与努力落空?还是认为这一辈子再怎么说,也没有白活?有形的王国,为什么总有败亡的一天,便是显秩序不一定能够满足隐秩序的需求,或者得不到隐秩序的配合。换句话说,不能够兼顾隐秩序,不可能完全合乎义的标准。尽管有人心中佩服曹操,却很不方便明白说出来。刘备当然有可疑的地方,大家却宁愿相信他是仁人君子。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出,义的可贵,就在它能够提高人生的真实价值。

 2.怎样读《三国演义》才有用?很多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我们看他的举止言行,和没有看过《三国演义》几乎一模一样,完全没有不同。可见这些人并没有抓住要领,没有得到好处,简直是浪费。  怎样读才有用?我们提供三点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时间宝贵,要读出故事背后的深刻道理。  一般人只把《三国演义》当做故事来看,十分热闹,而且紧张刺激。把自己的感情和情绪完全投入,随着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而起伏,却缺乏理性的思虑,不能体会其中的道理。这种看热闹而看不出门道的读法,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得不到真正的道理,实在十分可惜。古人常说读书明理,意思是读书有没有用?完全看能不能读明白其中的道理?《三国演义》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而宝贵。我们务必用心思索,善加体会,才能够达到读书明理的目的。  

   第二,经验宝贵,要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多实践。明白《三国演义》所揭示的道理,还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看看自己的体会,是不是正确?需要做出什么样的调整?知道却做不出来,等于不知道。一定要行之有效,才算是真正的知道。做得出来而不做,那就是知而不行,和不知并没有什么两样。一定要知行合一,即知即行,才能够养成习惯,成为自己的东西,不再是故事中的情节。类似《三国演义》的人物,代代都有;所遭遇的状况,随时都会发生。衣服换了,地点不同,情节有变化,道理却是一样的。
 
 第三,人品宝贵,要培养有情有义的道德情操。一个人有没有价值?一个家庭能不能兴旺?一个国家是不是强盛?整个人类会不会共存共荣?关键只在一个“品”字。品格高尚,这个人就有价值。一家人品德良好,这一家庭必然兴旺。国民重视品德修养,这个国家自然强盛。人类全面提升品格,当然能够共存共荣。《三国演义》的重大启示,即在有情有义远比权贵名位,更值得大家尊敬。我们读《三国演义》,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人品,促进家人的品德修养,就等于白读。品字三个口,表示众人都这样说。不要自己夸口,要大家众口一致,认为我们的品德修养良好,才算数。读《三国演义》的用处,要在这里表现出来。 

   一部《三国演义》,那么多人物。真正流传后世、传布的地区最广、受崇拜敬仰的人最多的,应该是关羽。大家都尊称其为关公。主要原因,即在关羽一生,所表现的忠义精神,令人十分感动,也觉得应该学习。关羽死后,在儒、道、释三大信仰中,都获得非常尊贵的地位。儒家尊称为武圣,和孔子这位文圣相当。道家尊称为关帝圣君,位阶也很高。释家则称为伽蓝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一样,家喻户晓。民间信仰,更把他视为财神爷,加以顶礼膜拜。关公的忠义精神,是现代人最为需要的。不忠不义的人很多,造成社会的不安。忠义仁孝智是三国人物的五道德,也是现代人应该拿来自我检讨的五大项目。如果谈《三国演义》,能够深切体会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在哪里,有哪些唯恐为天下人取笑的忌讳,用来鉴古知今,并且由自己做起,那社会风气之端正就会很快了。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10 13:1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7-11-4 19:57:20 | 只看该作者
3.《三国演义》可以分成那四大阶段?
  我们把《三国演义》分成四个阶段,分别为桃园三结义、诸葛亮下山、大意失荆州、三国归一统。并说明如下:


  (1)桃园三结义。
  要完成大事,凭个人单打独斗,根本不可能。刘备虽然贵为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如果不能获得有力人士的支撑,恐怕穷其一生,也难有表现。有力人士,最好是有钱的金主,以及有势的力主。张飞生财有道,堪称金主;关羽武艺高强,当然是力主。刘备素有大志,平日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如今遇见这两位难得的人才,自然不肯放过。心想三人结为异姓兄弟,协力同心,必然可图大事。张、关两人欣然同意,在张飞庄后桃园中,焚香祭告天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有了坚强的组织,具备高度执行力。在缺乏令人注目的成果展现之前,仍然吸引不了大家的眼光。没有人把他们当成对手,也就不容易有所斩获。战乱中救了董卓一命,由于没有身份,董卓十分轻视。屡次建功,也等了好久才奉派为小县令,备受督邮的勒索。直到关羽温酒斩华雄,才获得曹操的嘉许。三英战吕布,曹操更加器重。引见汉献帝,认刘备为皇叔。曹操煮酒论英雄,把刘备的身份拉抬到当世少见的英雄。桃园三结义,加上曹操的赏识和提供机会,刘备集团的潜力,为水镜所重视。推介诸葛孔明,充当专业经理人,这才无中生有,造出一个蜀国来。

  (2)诸葛亮下山。
  水镜集团由司马徽出面,先布局,再造势,使刘备三顾茅庐,诸葛孔明提出三分的隆中决策,前呼后拥地应聘上任。然后新官上任三把火,把自己人和外人全都摆平。
  这一个人才集团,先把诸葛瑾和鲁肃安排在东吴集团,以便制衡曹操集团。现在看到刘备集团甚具潜力,而且缺乏军师,正陷于困境。于是决定布局,引出诸葛亮。
  时间方面,选定刘备跃马檀溪,惊魂未定,看到南漳美景,充满好奇心的时刻。派出牧童跨坐牛背,口吹短笛,见面就说出刘备姓名。然后介绍师父司马徽,引见水镜先生。趁机指出刘备至今落魄的真正原因,在左右不得其人。刘备被击中要害,赶忙请问奇才何在?司马徽只提伏龙、凤雏,不谈细节,使刘备获得十分深刻的印象。
  接着徐庶出场,表现得让刘备衷心折服。徐离职前力荐孔明,全力为诸葛亮造势。三顾茅茅庐,把孔明捧得天高,这才推出隆中对策,使刘备对三分天下,确信不疑。孔明下山,几番出奇制胜,对内摆平所有同仁,对外让曹操、孙权都刮目相看,奠定了顶级军师的崇高地位。水镜集团完全掌控刘备集团的人心,实在是最佳的控股方式。孔明完成隆中决策的使命,将蜀国推到三国鼎立的状态。

  (3)大意失荆州。
  魏、吴、蜀三大集团,一大二小,若是坚持联合二小对抗一大,天下殊唯统一。让魏国消灭二小,又不合天道人心。为了打破僵局,促进天下早日统一,唯有打破蜀国的联吴政策,再使魏国传入他人手中,以便三国归一。
  要打破蜀吴联盟,关键点在荆州。因为孔明向孙吴借荆州,一直拖延不还,使孙权耿耿于怀。孔明气死周瑜之后,水镜集团的鲁肃继任为东吴大都督,原本以为蜀吴可以相安无事,协力抗曹。不料孙权几次差遣诸葛瑾、鲁肃,向刘备索还荆州,好像不还不行。吕蒙接任都督,即屯兵陆口,时刻留意荆州动态,准备随时夺回。孔明委派关羽镇守,丝毫不敢怠慢。吕蒙于是和陆逊商议,自己托病请辞,荐由陆逊继任。陆逊年轻,关羽不放在眼下。又差人呈书备礼,用高帽子策略,将关羽捧得高高,完全失去戒心。吕蒙则率部众伪装客商,将关羽所设烽火台上官兵缚倒,长驱大进取得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吕蒙又设计活擒关羽父子。孙权劝降无效,推出斩了。张飞闻讯悲痛异常,神思昏乱,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为部将所杀。刘备这时已是汉中王,为了履行桃园三结义的誓言,不顾孔明的反对,誓死攻打东吴,为两位弟弟报仇,因此病死白帝城。刘、关、张相继死亡,蜀国之气大伤,又和东吴结下深仇大恨,彻底毁灭二小抗一大的盟约。三国鼎立的局势,由取得荆州建立,也由失去荆州而解体。

  (4)三国归一统。
  《三国演义》的结局,是晋王司马炎比照汉献帝受禅予曹丕的故事,接受曹奂的禅让,即位为晋武帝。那时候曹操、刘备、孙权都已经归天。刘备的儿子刘禅用不着禅让给别人,便低头向魏国称臣,迁居洛阳,乐不思蜀了。东吴的孙皓,是孙权的长孙,以三国时代最残忍、最暴虐的君王而闻名。前后十几年,杀忠臣40余人。晋武帝兴兵讨伐,吴主孙皓大惊,把自己绑起来,率领文武百官向晋投降。
  司马炎统一天下,在位25年。他能够迫曹奂退位,实际上要感谢祖父司马懿的老谋深算,耐心等待。天道虽然好合却应该合乎天理。东汉13个皇帝,除了光武帝刘秀和明帝刘庄是成年后担当大位之外,其他都是未成年登基,甚至孩童时期就糊里糊涂地充数。桓帝、灵帝只活到三十几岁,已经算是长寿。好几位连过十岁生日的机会都没有。所以皇权旁落,宦官、外戚当权,以致互相残杀,动荡不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加上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狂语,当然不能够让曹氏统一天下。孙权性多嫌疑,杀人如麻。这样残暴的君王,也不能担当统一的大任。因此水镜集团,才看上刘备集团,千方百计推出主要成员孔明。司马徽心中有数:伏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后来刘备急于复仇,兵败猇亭。孔明辅助幼主阿斗,虽然六出祁山,却遇到司马懿的阻挡,弄得精疲力竭。司马懿吸取各方的宝贵经验,加上能屈能伸,耐力极强。逐渐将魏国的军政、经济大权,都揽在手里。司马氏一统天下,似乎是相当勉强的事情。所以晋武帝就位不到十年,便发生贾后之乱和八王之乱,引起五胡乱华。可见不能以道德统一天下,维持的时间不可能长久。

  桃园三结义种下三国鼎立的因,诸葛亮下山结成三国互争统一天下的果。大意失荆州种下三国归一的因,司马炎篡位,结成三国归一统的果。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10 13:1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7-11-4 19:59:48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部桃园三结义
  曹操年轻的时候,就投入一家规模宏大的集团公司。主持人汉灵帝昏庸无知,又不务正业。大将军何进和宦官组成的十常侍,两大派系恶斗不休。加上黄巾起义,声势浩大。为了应对内忧外患,密召西凉刺史董卓入京。灵帝驾崩,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掌握军政大权,又引起各地方势力的不满,组成讨董联军。由于各怀鬼胎,缺乏国际精神,反因内部矛盾而解体。曹操行刺董卓不成,回乡募集黄巾余党,以大义公布天下,誓要扫清华夏,剿灭群凶。

  公司派闹得太不像话,曹操运用市场派的势力,来控制公司的营运,这是曹操集团起家的主要策略。

  孙坚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少年时代就威震四乡,被任为长沙太守,又封为乌程侯,不幸在战斗中,被荆州刘表的部将黄祖乱箭射死,留下孙策与孙权两个儿子。孙策继承父业,用孙坚所藏匿的玉玺,向南阳太守袁术借兵三千,攻占江东市场。东吴这一家族公司,孙坚是发起人,孙策才是集团的首任领导人。他那小霸王的名声,使得曹操也不敢轻视,只好借汉献帝的名义,封他为讨逆将军。孙策病死,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成为典型的家族企业集团。

  刘备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的个体户,28岁时还穷困不堪,以编草席、做草鞋为业,过苦日子。要不是关羽、张飞看他胸怀大志,又是汉室后裔,愿意和他结义,同心协力,创造一番事业,恐怕一辈子也闯不出什么名堂。个人能力有限,不如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业,这是刘备的经营理念。合伙做生意,资本比较雄厚,也比较容易罗致人才。但是合伙人容易变节,蜜月期间如胶似漆。一旦赚钱就因利而翻脸。刘备未雨绸缪,先见及此。好不容易找到关、张这样如意的合伙人,赶快结义为盟,以求长期合作,而且彼此信任。个体户联合起来,照样可以做大。桃园三结义是良好的开始,对刘备集团的兴起,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后来,果然吸引力较大,马上有人加盟。
  不论是曹操的股份公司、孙权的家族公司,还是刘备的合伙企业,所面临的,只有一个共同市场。他们不可能各走各的路,彼此不相干。却必须你争我夺,做大自己的市场。一旦占有率够大,便可以统一天下,成为同业共主。《三国演义》,实际上从桃园三结义开始,可见其重要性。

  公司的型态、经营者的性格,以及所采取的策略,各有不同。但是经营的目标,做大做强,则是一致的。

  曹操先推举司隶校尉渤海太守袁绍为反董联军的首领,企求内部改革。后来运用市场派的力量,用“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方式,取得相当的正当性。逐渐演变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才引起各方的不满,被当做汉贼,为刘备以皇叔身份讨伐曹操提供了正当性。但是刘备毕竟势力单薄,只好到处闯荡。他由于曹操的抗举,使其誉为当世英雄,逐渐引起各方的注意。为了取得市场区隔,刘备不断打出仁德的形象,以彰显曹操的阴险奸诈。倒是孙权固守江东,默默经营,被曹操封为将军,结为外应。看来刘备集团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寻求立足之地,做好自己的定位,然后才能够谋求发展。

  从显秩序来看,这种个阶段的主角,好像是曹操、孙权和刘备。他们各有理想,也都闯出了一些名堂。虽然刘备尚未有立足的基地,却由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把当时的知名人士,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等,都批评得一文不值,只把这位亲自在住处后园浇水种菜的刘备,捧成和他相提并论的英雄,因而名闻天下。这三人的互动,几乎可以决定未来的动向。

  然而从隐秩序来评估,这一阶段的灵魂人物,应该是关羽。好像谁能够得到他真心的拥戴,他便是今后的最大赢家。请问: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相助,他能够在战场上有多大胜算?在当时动乱的时期,一切唯力是尚。谁的武艺高强,便能够令人刮目相看。当时的武将很多,孙坚、吕布、张飞、华雄、颜良、文丑、于禁、典韦、张辽、孙策、夏侯惇,何止数十位。然而,论忠诚、讲义气,关羽无论如何,都名列第一。所以隐秩序把焦点放在关羽身上,最为合理。曹操爱才,却把吕布斩杀,原因是怕他还会叛变。关羽在土山约三事,明白告诉曹操,他坚持一听到刘备的消息,便要离曹操而去。这样的做法,和叛变有什么不同?但是曹操居然答应下来。若不是显秩序受到隐秩序的影响,怎么可能如此!

  关羽自己,不可能知道这种讯息。因为隐秩序不明言,也不会透露这种讯息给他。在不知不觉当中考验众人的智慧,是隐秩序的常规。关羽心甘情愿地和刘备结义,还要看刘备是不是同样有仁义分修养,会不会变节?所以未来的变数还是很多,必须步步为营,谨慎小心!
  1.为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而合久必分呢?
  《三国演义》开始第一回,劈头便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告诉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一切都事在人为。分久了,人心想着要合,天下就统一了。合久了,产生很多矛盾,彼此不能协调。人心急着要分,天下就分裂了。看起来是自然的趋势,我们称为天意。实际上是人为的,取决于人心。周末七国纷争,弄得民不聊生,盼望早日统一,所以并入于秦。秦朝焚书坑儒,真正的用意大家不容易了解。秦灭引起楚汉分争,又造成西汉的统一。现在天下大乱,三国鼎立,暗示大家最后也会统一。

  为什么人心会变?有时候想分,有时候想合呢?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明白,合才是常,而分则是变。全球化表示人类即将趋于统合,国际化代表世界将会有某种程度的统一。从时势的演化来推论,现在正是合的时期。因为科技发展,毁灭性的武器太过厉害,人类已经没有战争的本钱,大家有见于此,因而人心思合,朝统一的方向而努力!

  最要紧的是:合的时候要避免分的因素,而分的时候,应该制造合的气氛。合久必分,表示合的时候,已经种下很多分的因素,日积月累,终于爆发成分的局面。分久必合,同样表示分的时候,必须产生很多合的缘由,才会在时机成熟,统合在一起。而这种种,都在于人为。所以人心的变化,至关重要。《三国演义》开始于公元184年,当时人心思乱,盗贼蜂起。中原和边境地区,爆发了黄巾起义,摧残了东汉王朝,这才产生很多曲折的情节。

  我们从中国的历史来看,百姓渴望统一,远大于分。和西方历史,分大于合,呈现不一样的心态,这也影响了东西不同种族,对事物的不同理解。

  在古老中国,农民发展出一套农业灌溉系统。农民必须和睦相处,以便共同用心,并且确保没有人动歪脑筋搞鬼。西方文化则根植于希腊,有较多的农民自力经营农地、种植葡萄和橄榄,有较多的农民,自力经营农地、种植葡萄和橄榄,就像个别的商人那样,可以独自完成任务。因此凡事以个人为主,随时保持竞争的心态。东方人多,社会互动比较复杂,必须更加注意别人的反应。西方人稀,社会互动相对地单纯,所以个体。甚至于日常生活、观念和态度也不一样。譬如吃饭,中国人把所有的菜肴放在桌上,多人合在一起,各取所需。西方人每人一份,就算坐在同一桌,也是各吃各的,互不干扰。分合之间的选择,东西显然有差异。

  但是,分了以后要合,往往诉诸武力。换句话说,打到统一为止。而合了之后要分,好像也是非打不可。打来打去,倒霉的是老百姓,跟着打,却不知道为什么?三国时代,由于王室不振,中央集权弱得控制不了地方势力。如果以西方的观点,干脆各自独立,也就算了。但是中国人观点,别人起来就是叛乱,非加以剿灭不可。自己出面则是为了保护皇室朝廷,正气凛然。在这种情况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特别高涨。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同化、生存、发展,其实有赖于这种合大部分的精神力量,不可忽视。
  2.黄巾起义,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产生?
  任何行动,都需要正当的理由,才能够号召大众,产生力量。张角兄弟,既没有良好的学历,又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要想起义,真是谈何容易!因此巧立名目,等待时机,往往成立有心人的共同策略,这是守时待命。

  守时方面,恒帝禁锢善类,相信宦官,已经种下太监弄权的祸端。灵帝年幼,由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同辅佐。于是官僚与宦官斗争,宦官居于上风,十大太监朋比为奸,称为十常侍。各种不祥征兆纷纷出现,时机已到。

  待命方面,张角入山采药,遇仙人授以太平要术。能呼风唤雨,为人治病。于是自号太平道人,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号召,用甲子做代号。百姓参与行动的,多达四五十万。人人头裹黄巾,被朝廷称为黄巾贼。

  历来改朝换代,或者合而又分,都是由于朝纲不振。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这才人心思变,引起各种动乱。当时的情况,正是如此。难怪黄巾起义,愈来愈势力浩大。

  说起来当皇帝也实在不容易。相信官僚,宰相也会造反;相信宦官,太监就会弄权;相信外戚,皇后的家人就趁机胡作乱为。采取中央集权,大家认为太过霸道,导致秦朝突然灭亡。汉代采取地方分权,又造成各地的军阀势力。黄巾起义,正好给这些地方势力找到正当的借口,表面上是朝廷需要,实际上是趁机扩展自己的势力。一旦到了相当的程度,那就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演义》从桓、灵二帝的乱源,黄巾起义的导火线说起,实在是事出必有因。

  尧禅位给舜,舜把王位礼让给禹,这种大家引以为荣的优良禅让方式,为什么传不下去?一定要由公天下变为私天下,然后大家群情激愤,却又无可奈何呢?

  因为尧把位子传给舜,舜并没有把尧全家杀死,采取斩草除根的方式,要永绝后患。倘若当年舜起了邪恶的念头,把尧的家人处死。大概舜自己也不敢禅让于禹,而禹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妥当?可见传位的人,和继位的人,双方都有很大的责任,要把传承工作做好。

  一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十分关心,接任的人是谁?是自己人,那就比较安心。至少不会被掀旧账,并且加以抹黑,弄得离职之后,还不得安宁。任何职位,都会处心积虑,千方百计,想要安排自己人继位。说不定离开以后,还可以为旧人讲讲话,继续发挥影响力。何况皇室权力年限大,那里肯轻易放过,拱手让给别人?

  就算坐轿的想下来,抬轿的也大多不肯罢休。非抬不可,而且一定要抬这一家人,目的无非是要保存既得的利益。汉桓帝崇信宦官,即使他自己想禅让给天下的贤士,以仿效尧舜所为。宦官也不肯从命,弄权的人,尝过权力的滋味,总是至死才不得不放手。灵帝号称为灵,却显得很不灵光。往后的皇帝,更是愈来愈不像话。

  放手不了,继承不得。造成子孙一个比一个痛苦,连累了无辜的百姓,也跟着受害。近百年间,打来又打去,杀来又杀去。难怪到了最后,群臣迫汉帝逊位,简直到了穷凶极恶的地步。而黄巾起义,必然也选在这样的时机。人心思乱,盗贼蜂起。令人觉得不乘势取天下,更待何时!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10 13:1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7-11-4 20:04:51 | 只看该作者
曾仕强新书《剖析三国》5
  3.大青蛇、冰雹、地震、海水倒灌,代表什么意义?

  就显秩序来说,大青蛇出现,大雷雨加上冰雹,有时候地震,有时候海水倒灌,都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很容易解释生成的原因。加以统计和比较,可以获得相当正确的答案。

  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从科学报告上面可以看出不同的单位,彼此的解释未尽相同。甚至于公开承认真正的原因,迄今仍未知晓。而比较的结果,也各有不一样的分析。因为科学的认知,毕竟还是有限的,而科学家也大都承认,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尽管说法不一样,却隐隐约约地在发挥作用,很难不加以理会。

  隐秩序无形无迹,除了通过人来透露以外,异常的自然现象,也是常用的媒介。我们把它称为征兆,其实就是一种对于人类的警告或惩戒。大地震之前,一般动物似乎都有预感,做出若干反应。只有人类茫然而没有感觉,宣称地震是不能预测的,来自我安慰。

  汉灵帝的宫殿里,出现大青蛇,从梁上飞下来,蟠在椅上。这种现象,按理很不可能发生。雌鸡变成雄的,更是奇怪。地震、海水倒灌这些现象,若是接二连三,接踵而来。恐怕都有人为的破坏因素渗杂其中。议郎蔡邕上书,说大青蛇和雌鸡变成雄的,是妇人干政的警讯。听起来十分牵强,若是把它看成一种机会对皇帝进行教育,不管两者有没有关连,也不免是下对上沟通的权宜方式。结果却加以其他罪名,将蔡邕罢官,放归故里。更加证明当时的朝政败坏,以致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4.不贤无能的人,怎么可以当皇帝害百姓呢?
  我们看到桓、灵两帝的昏庸和无能,一定有这样的怀疑:如此不贤无能的人,怎么可以担当这样的重责大任。难道老天无眼,或者不能体恤老百姓的痛苦吗?

  这就是显秩序不能圆满的无奈,必须借重隐秩序,才能取得互补的功能。谁当皇帝?按理由显秩序来决定。但是人类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有相当的障碍。加上人为的弊端,甚至于恶意的破坏。任何显秩序,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也就是有利有弊,具有相对的好坏,而不能绝对地良善。譬如皇帝的任期,若是不加限制,当上的人非做到死不可。年轻时缺乏经验,年纪老大后贪得无厌。总有乱七八糟的那一段日子,令人受不了。假定有所限制,那就三年官两年满,刚接任一切还待摸索,快到任了整天闲荡,把烂摊子留给下一任。这还算好的,遇到那种抓紧时间,尽量搜刮财物,全力充实自家的财富,不管百姓的死活,岂不是更加可怕?再说产生的方式,那就更难评断。不论那一种方式,都有一大堆问题,解决不了。现代干脆废掉帝制,看起来倒也聪明。

  灵帝依靠显秩序当上皇帝,隐秩序让宦官曹节等弄权,又促使窦武、陈蕃谋害他们,结果反为所害。这种方式,使宦官更为专横。同时通过各种异常自然现象,希望能够唤醒众人,赶快想办法改善。实际上,使不贤无能的人当上皇帝,是显秩序的功能。而使将要登上皇帝宝座的人先不贤无能,却是隐秩序的独门功夫。老天有眼,只是不明言而已,大家要有信心才好!
  5.刘备为什么要和关羽、张飞结拜为异姓兄弟?

  刘备字玄德,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境清寒,以编织草席、贩卖草鞋为生。由于祖先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常觉得自己有破贼安民、维护汉室的责任。因此热衷于结交天下义士,并不太专心读书。

  他很会看人,看到关羽和张飞的武艺高强,若是具有共同的理想,密切合作,应当能够发挥更大的力量。而与之结拜为异姓兄弟,则是最好的方式,值得尝试。

  刘备先认识张飞,张有一些资财,可以拿出来召募乡勇。而且志同道合,愿意同举大事。关羽原本是外地人,因为在家乡杀了恶霸,逃难在外,才和刘备、张飞认识。三人愈谈愈起劲,既然有意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百姓。当然结拜为兄弟,发誓齐心一致。跟着刘备这位大哥,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我们奉劝各位,少动这种脑筋为妙。当今社会,各种组织已经相当繁多而且周密,用不着这种方式。万一找错了对象,怎么办?这种以性命做赌注的结拜,除非准备赖账,否则千万不要轻易答应。事实上一旦发誓,要赖账都非常困难。因为不在意的就用不着抵赖,遇到必须赖账的,便十分棘手,经常是赖不掉的。

  朋友之间,可以采取谨慎的态度,逐渐加深彼此的认识,拉近彼此的距离,但是结拜这种事情,最好能够避免,以策安全。特别是现代社会,变动性很大,谁也料不到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多交一些朋友,少动结拜的脑筋,应该是良好的态度。结义是美谈,欣赏就好。

  当然,刘备会这样做,有其特殊原因,分述如下:

  (1)刘备为皇族的后代,从小存有做皇帝的梦想。可惜幼年丧父,家境贫穷。到了28岁,仍然以贩卖草席为生。幸好他15岁时,便开始游学,在汉末名臣卢植处学习。既有伟大的抱负,又有识人的能力。看到关羽、张飞这样的人才,当然不肯轻易放过。当然虽然没有什么名位,却也隐约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风度。所以抓住良好机会,一开口便获得两人的回应。

  (2)刘备待人诚恳,聪明机警,十分受人欢迎。以他这种人中英雄,来号召关羽和张飞,成功率很高。因为关羽最喜欢读“春秋、左传”,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豪侠。而张飞声若巨钟,很喜欢以武会友。三位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彼此的能量和频率都十分相接。当时桃园中花开正盛,社会又有聚合人才的需要。刘备看出天时、地利、人和三种条件俱全,自然提出结义的呼吁。

  (3)黄巾举事时,申言“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无形中引起三人的共同目标。刘备自我介绍:“我本汉室宗亲。”张飞自称“颇有资财”,关羽又刚好“逃难江湖”。心中都有一种默契,要联合起来,做出一番大事。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桃园三结义发挥了很大功能。

  但是,正因为它是十分特殊的举例,所以流传至少,仍然使人津津乐道。如果自古以来,那么多的异姓结拜兄弟,都很有成就,恐怕大家也不致如此重视刘、关、张三结义了。义这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非常不简单。并不是一时兴起,便可以随便结义的。
 6.刘、关、张桃园结义,为什么脍炙人口,传为美谈?

  中国人重视伦理,讲究亲疏有别。自家兄弟,当然血浓于水,十分亲密。友情也很可贵,和兄弟比较起来,究竟有一些差别。于是,我们想出一种结拜为异姓兄弟的方式。把朋友的关系,更为加深,使其和兄弟一样,可能更加密切。这种方式,并不是从刘、关、张三结义才开始的。但是,我们最看重这一次的表现,理由有三:

  第一,刘备、关羽、张飞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的作为,不但在当时产生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于后代,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人的结拜行为,在刘、关、张身上,就称为结义,可见其不同凡响。

  第二,结拜的时候,通常都会对天发誓:虽非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实际上真正做到的并不多,刘、关、张却能够说到做到。尤其是关羽遇害、张飞被部将砍杀,那时候刘备已经当了汉中王,还能够不顾一切,替兄弟报仇,因而病死在白帝城,实在难能可贵。虽然说他的决定,不见得正确。但就结义这一件事情来看,遵守誓言,永远不违背,刘备是确实做到了。

  第三,关羽和张飞的武艺,都十分高强,在当时的环境,想要独立门户,自立为王,也有很多的机会。尤其是关羽,得到曹操的赏识和礼遇,远在刘备之上。却能够忠贞不二,不为曹操所动。小沛战败,刘、关、张失散之后,张飞在古城聚集三五千人马,也有相当的势力,后来一听到刘备的消息,也和关羽一样,马上投向刘备。这种忠义精神,使得桃园三结义,深入大众的人心。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10 13:1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7-11-4 20:08:01 | 只看该作者
7.刘备领军大胜黄巾贼,有什么重要的启示?

  刘、关、张三人结义,毕竟力量很小。于是聚集乡勇五百余人,才引起太守刘焉的注意,认刘备为侄。刚好黄巾军来犯,三人获得结义以来,有了第一次表现的大好机会。

  刘备是长兄,居中指挥,关羽、张飞分居左右。刘备指挥,两人扬威,果然大胜而回,幽州太守刘焉亲自迎接犒赏。

  三结义刘备因年纪的关系,被称为大哥。但是,占着大哥的位置,并不一定拥有大哥的权威。职位和职权看起来合一,实际上未必如此。刘备必须做出大哥的样子,两位弟弟才会心悦诚服,从心里头服从这位大哥。所以第一次合作演出,至关重要。若是刘备表现得不如理想,或者躲在后面,只靠关、张二人杀敌,这种异姓兄弟的关系,恐怕很难持久,和一般结拜相似,到头来有名无实。

  刘备不但第一次演出有板有眼,很像大哥的样子,而且此后的种种,也都能够大哥像大哥,使得两位弟弟,跟着也弟弟像弟弟。孔子所说的兄兄弟弟,在三人身上获得具体的证明。兄不兄,弟不弟的情况,自然不会出现。

  这一杀,杀出了三人同心协力的信心。刘备的大哥位置,开始站稳。将来转变为君臣,也更为自然。刘备的双股剑、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逐渐成为众人注目的标志。为三人的共同理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凡事第一回,称为良好的开始。对于以后的发展,十分重要。刘备长年的构思,三人多年的历练,如今获得合适的舞台。把它当做重要的演出,当然有良好的表现。

  如果桃园三结义之后,并没有什么表现。这个故事,便会逐渐为大家所淡忘,甚至于说成结党营私搞派系。说什么刘备知道自己能力不如关张,凭借年纪较大的优势,把两人拉近,以便多加利用。

  只要三人之中,有一人改变原先的心意,或者借口脱离这个组织。譬如后来关公暂时被曹操收留,挡不住曹操上马金、下马银、高官美女的诱惑。或者兄弟失散后,张飞自立门户,也搞得有声有色,干脆不再寻兄归营。乃至于刘备即位汉中王,便忘记“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接受孔明和赵云等人的劝阻,以“国贼用曹操,非孙权也”为由,不出兵伐吴。请问,这一段桃园结义故事,还能传为美谈吗?可见凡事若非慎始善终,在众人心中,必然有公论的。我中华民族,常以心中有一把尺自豪,便是人人心知肚明,公众的标准自在人心,只不过不一定公开说出来,也未必说得清楚明白而已!当公益和私人的义气有所冲突的时候,我们的表现,往往因私害公,这也是我们不赞成结义的主要原因。

  刘、关、张三结义,把三分天下的局势开创出来。却由于关羽失掉荆州,迫使刘备不顾一切,放弃联吴抗曹的政策。使三分天下的局势,一下子破碎了。这一切的演变,好像因三结义而起,又以三结义而没。就是由于自始至终,都以“义”为先,坚持到底,才引起大家的激赏。我们建议,真的志同道合,又有实际上的需要,必须以义为共识,并且一以贯之,才可以考虑结成异姓兄弟,共同为公的目标而全力以赴,否则不能说是上策。

  8.曹操为什么一开始就备受注目?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生父曹嵩,本姓夏侯氏。为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所以冒姓曹。
  曹操年幼时,小字阿瞒,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汝南许劭,素以能知人而闻名,说曹操是“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

  20岁时,举孝廉。任职洛阳北都尉,治事甚严,不避豪贵,因而威名远播。黄巾军造反,他被任命为骑都尉,引马步军五千,到颖川助战。

  他到频川的时候,正好赶上黄巾首领张梁、张宝败走。被曹操拦住,趁机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夺得旗旌金鼓马匹极多。他作战有功,当然备受注目。

  汉灵帝病笃,召大将军何进入宫。何进召集大臣,商议要清除十常侍的势力时,曹操还参与并发言,指出宦官的势力滋曼极广,不宜于轻举妄动。虽然被何进斥为“汝小辈安知朝廷大事”,并不加以理会。但是,年纪轻轻便能够参与国家大事,和刘备具有汉室宗亲身份,却毫无展现舞台相比,曹操的起步,显然要高得很多。

  俗语说:占到好地盘,比有本事更为有利。世间多少有本事的人才,由于占不到好地盘,而有志难伸。再怎么说,曹操出身宦官的“势”家,对他相当有帮助。

  有机会见识大场面,认识当时的要人,对曹操的事业开展,当然很有利。年轻人刚刚进入社会,最好到大公司见识见识,受一些训练。将来自立门户时,比较有眼光、有格局,不致小鼻子小眼睛,令人觉得小气。
  9.刘、关、张三人救了董卓,为什么惹得张飞十分生气?

  董卓当时官拜西凉刺史,朝廷因中郎将卢植领兵,不能打败黄巾军,所以派他前来接管,并将卢植囚禁回京问罪。卢植曾经是刘备的老师,所以三人前来相助攻打黄巾军。三人在乱军中把董卓救回寨来,董卓问起三人担任什么官职?发现三人都没有什么身份,马上显现轻视的样子,很没有礼貌地走开。

  张飞气得要死,便要提刀杀董卓,幸亏刘备和关羽及时劝阻,才没有闯出大祸。张飞气得要离开二人,另投他处而去,可见结义的意识,还不是十分坚固,一定要屡经考验,才会愈来愈坚牢。并不是有了形式,便牢不可破。

  董卓这种势力的态度,自古到今都存在。怕大欺小,原本是人之常情。我们最好把它看做社会的鞭策力量,用来激励自己努力向上,一旦有成就,便不会被看轻。否则怪罪别人无礼,指责社会风气,都没有用。像张飞这样生气,除了气坏自己的身体,还可能惹来是非,对自己更加不利。董卓的傲慢无礼,终将自作自受,用不着我们生气,就算生气也没有用。张飞这种个性,难怪有莽张飞的封号,对他的一生,有相当的影响。若不是三结义彼此获得互补,不可能有大的成就。从这一角度来看,张飞出钱出力,位居老幺,看起来很不划算,实际上张飞所获得的好处最大。在两位兄长的劝导、教诲下,减少很多鲁莽的行为,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张飞自己肯接受兄长的意见,愈来愈全心全力地配合一致的行动,才是真正的关键。如果能把生气改变成争气,那就是莫大的成就。
  10.黄巾余党想要投降,官府为什么不肯接受?

  汉高祖起义时,尽量投降纳顺,所以进展得很快。现在黄巾作乱,余党韩忠愿意投降,官府将领朱隽不表同意。起义成功,便称为义军。各方势力前来归顺,也是正当的义举。起义失败,就叫做乱党。打败了想投降,还要看朝廷的脸色。势力壮大如梁山泊,当然获得招安。现在张角兄弟败亡,只剩下若干余党,被朱隽当做最后的目标,当然以不能长贼寇投机取巧的歪脑筋,予以拒绝。

  这一切都是形势在决定,因为形势比人强,可以左右决策。不同的反应,称为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不一样的遭遇,叫做时也,命也。朝廷形势大好,谁也不敢兴兵作乱,也没有什么人会起义。就算有人蛮干,朝廷也可以放心地指挥各地军力,尽速平定祸乱。当时东汉王朝,腐败无能。黄巾作乱,又不得不增大各地军阀的权力。于是形势所逼,眼看各地军阀,互相争夺地盘,却无力阻止。

  我们相信朱隽借口韩忠造反失利才投降,善门难开,并没有征得上级的同意,不过是他自己的主张,趁起壮大自己的势力。果然他的战功,使皇上龙心大悦,封为车骑将军。刘备的形势就远不如他,劝朱隽接受韩忠投降不成,建议独攻西北,留东南待韩忠弃城出走时将他射杀,关张二人也大有表现,却不能获得应有的奖赏。

  要投降,也应该称称自己的份量。斤两够重,能够被接受。斤两不够重,想投降都不可能。时时衡量形势的转变,称量自己的轻重,才叫做自知之明,有利于决策。
  11.孙坚和刘备破贼有功,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孙坚字文台,是孙武子的后代。17岁时勇杀一贼,群县知名,被荐为校尉。许昌造反,自称阳明皇帝,孙坚又把他斩杀,晋升为下邳丞。中即将朱隽攻打黄巾军的时候,孙坚赶来接应,和刘备合作,一路得胜。朱隽表奏朝廷,孙坚、刘备各有战功。这两人现在站在同一起跑点上,却由于两人的身份不一样,孙坚一下子就升为司马。不多久又被封为乌程侯,出任长沙太守。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没有一官半职,以致等待很久,始终没有结果。后来张钧说十常侍卖官,非亲不用,刘备才得为为中山府安喜县尉。两人的际遇,是不是有幸有不幸呢?

  然而,孙坚早发早射。37岁那年,便中箭身亡。刘备似乎晚发也晚射。一直奋斗到63岁,位居昭烈皇帝。人生是长途竞赛,一时的挫折和落后,其实不必介意。刘、关、张三人结义以来,先受董卓的轻视,幸亏朱隽待他们甚厚。现在受到冷落,只派给刘备一个县尉。刘备深感三人同患难,所以和关、张二人,食饭同桌,睡觉同床,在患难中不断增进三人的感情。从这一角度来看,真的是早成功不如晚成功。让三人多受一些折磨,未尝不是好事情。假若三人一路走来,十分顺利。说不定不久之后,各自升官封侯,不得不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那就不算是什么结义了。就算关、张二人决心追随,刘备会不会像董卓、曹操那样,位高而骄,以致气走二人,恐怕谁也不敢料定。趁着年轻多磨炼,不急求成功,应该是上策。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10 13:2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7-11-4 20:12:09 | 只看该作者
12.张飞怒鞭督邮,对刘备、关羽有什么影响?

  刘、关、张三位异姓兄弟,性格大不相同。刘备沉稳能忍,张飞则是鲁莽逞勇,关羽忠义为重,经常拉住张飞,劝其顺从刘备。三人的互补性很强,配合得很好。

  董卓得到三人的救助,由于三人都没有一官半职,表现出了轻慢的无礼态度,张飞气得就要杀他。刘备和关羽赶紧制止,才没有闹出人命。按理说杀掉董卓这种坏人,应该是好事。但是董卓的恶行,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杀他就等于杀害朝廷命官,那还得了!现在督邮为了刘备这个县尉没有孝敬财物,便百般刁难,设法加害。张飞气愤不过,将督邮绑起来用柳条鞭打。刘备闻讯赶来喝阻,关羽力劝不如杀了督邮,弃官归乡,另图远大事业。刘备这才省悟过来,把印信悬在督邮头上,三人往代州投靠刘恢,被刘恢藏匿家中,暂时躲避。

  想想看,若是刘备再忍耐下去,张飞也不鲁莽逞勇,结果会怎么样?刘备官场失意,张飞整天喝闷酒,岂不是为了做官而丧失原来的志气?桃园三结义的义字,就已经不存在。势必三人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了。

  忍耐是好修养,也应该以合理为度。张飞鲁莽,若能合理表现,反而是好事情。莽张飞有时候很可爱,便是莽有时也莽得合理。当然,有时候莽得令人心急,十分担心他的鲁莽,会坏了大事。
  怒鞭督邮,对三人是危机,因为可能被官府抓去。但也是转机,辞去县令,才有机会另有发展。危机即转机,要看自己怎么转,而不是不用心,一味听天由命。

  13.何进有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把握不住?

  我们常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意思是得地利之便,往往捷足先登,其实也未必如此。何进是何皇后的兄长,位居大将军。当朝廷动乱,十常侍结党为非作歹时,袁绍就已建议何进,必须设法铲除宦官的势力,以免受害。可惜何进出身寒微,学识经验都不足,加上犹豫不定。不但坐失良机,反为十常侍所杀。

  不仅何进如此,当时的袁绍、袁术兄弟,也是占尽地利,结果却毫无所得。大凡成大事、立大业的人士。除了有才略、得机会之外,更重要的是有学问。自己胸中先要有一些定见,才能够见机行事而大展鸿图。

  何进和他的妹妹何皇后,得到大好的机会,却由于学识不足,判断力很差。不接受主簿陈琳的劝阻,居然听袁绍的建议,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以致恶势力未除,新豺狼紧跟着进来,天下更加动乱不安。

  袁绍姿貌威容,与其弟袁术,都有侠义之气,却不脱富贵子弟的坏习惯。他劝何进召董卓入京,实在是造成汉室祸乱的主要错误。但是,何进自己缺乏决断能力,袁绍当然是责无旁贷。这一群有地位、无学问的大臣,才是真正对不起汉室的人。我们把祸根推给十常待,实在并不合适。小人得意,正人君子受害,是一种好听的话。实际上正人君子不能尽责,不够份量抵御小人的勾当,才是真正的乱源。一大堆废物,平日摆着,还相当好看。一旦有事,却没有一个管用,这才是组织的最大缺失。学问的重要性,也只有在这种时机,才显现得出来。
  14.董卓一见面就想立陈留王为皇帝,这是为什么?

  西凉刺史董卓,破黄巾无功,朝廷将治其罪,因贿赂十常侍幸免。后又结托朝贵,出任显官,统西州大军20万,常有不臣的念头。何进大将军居于私利,接受了袁绍的建议,暗差使者号召各地方势力,前来助阵。

  这种情况,有如总公司派系斗争。某派首脑,私自通知各地分公司。董卓这位分公司领导,正好抓住机会。指派女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自己率领谋士李儒、大将郭记、张济、樊稠等人,提兵望洛阳出发。

  总公司重要干部,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与豺狼无异。劝何进阻止董卓入京,何进拒不接受,因而离职他去的,为数甚多。何进为十常侍所杀,董卓趁机废少帝改立陈留王为献帝。自己则为相国,威福无比。

  我们经常为了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结果却造成更为严重的后遗症。如进召董卓入朝,等于引狼入室。做决策的何进,并未亲眼看到这种恶果。他自己先被杀害,让后来的君臣,都遭受很大的不幸。决策时不但要想到自己,而且应该考虑后代的子孙,在此获得明证。

  董卓进京途中,遇到少帝及陈留王逃难在外,正要还都。和陈留王几句对答,已经有了废立的意思。表面上是陈留王自始至终,并无失语。实际上是由自己废立,当然更方便控制。尤其少帝并无分毫过失,而且聪明仁智,凭什么要废立?董卓的想法刚好相反,就是没有理由偏要找理由废立,大家才知道他的厉害。对于存心不良的人,经常喜欢表现出令人不解的举动,原因在此。
  15.吕布背叛丁原,投奔董卓,是什么道理?

  谈《三国演义》,应该以人物的品德志节为中心。历来评论三国风云人物,大概都不会提及吕布,原因就在他不是正直诚实的人,品德很不好,所以避而不谈。

  我们谈吕布,主要是现代人离开三国时代,非常久远。很不容易想像当时的情景,加上现代人把跳槽看成正常的现象。所以才以吕布为例,来说明跳槽的真谛。

  吕布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后来又得到董卓的爱马,名叫赤兔。更是英雄配良驹,为什么搞得后人不愿意提起他的名字呢?原来他年轻的时候,拜荆州刺史丁原为义父,追随作战,建立了很多战功。和董卓对阵时,杀得卓兵大败,引起董卓的惊奇和恐惧。于是由吕布的同乡李肃出面,劝说吕布,希望他改投董卓的阵营。李肃为什么敢于承担这样的重任?因为他素知吕布有勇无谋,却又见利忘义。建议以赤兔良马,加上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打算以这些厚利,引诱吕布来为。这和今天的控股公司,以高职高薪,配以名车、豪宅,要人家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是同样的情况。所不同的是,丁原和董卓这两家公司,前者是老字号,一切合法;而后者则是不合法的仿制品工厂,当然不能够随便携带公司的秘方,为利而跳槽。

  何况吕布为了获得董卓的重视,竟然把丁原杀死。提着丁原的首级,前往请功。并且一见面就拜董卓为义父,更是令人觉得无耻之极。财关固然难过,也不致为财而不仁不义,到这种地步,难怪后世的人不肯提他。

  赤兔马是名马,吕布应该想到董卓为什么舍得?他听从虎贲中郎将李肃的片面之言,说什么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又说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日久必成大业。也不想想买主求荣,已经为人唾弃,居然杀主求荣,而且马上改变原本以董卓为叛贼的观念,拜董卓为义父,足见其完全不知道义是什么?才会行此不义。

  董卓要吕布,不过是为了废少帝改立陈留王,自己可以完全操控大局。他本来也舍不得赤兔马,经不起李肃“主公欲取天下,何借一马”的劝告,才答应送给吕布。董卓舍马,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吕布为马杀主,是毁掉自己的前程。成也赤兔,败也赤兔。这一句话将来应在关羽身上,也是同样的状况。可见赤兔终久是马,好坏全看骑马的人,不能把责任推在马身上。

  吕布稍为改变一下,赤兔马照收,投董卓不干。将来骑着赤兔马斗董卓,不知道大家的感受如何?恐怕也是不会认同他的做法。因为我们评断一个人,不会就赤兔马这一个案来论定。我们大多采取综合的考量,从一个人的生涯历程,来看这个人的品德修养,然后再做评论。关羽赤兔马照收,投曹操不干,骑着赤兔马过五关斩六将,我们把他捧得天高。换成吕布,我们一定把他骂成贪取不义,光收礼不办事,同样是无耻之极。

  吕布有才能而无品德,注定这一生不会有好结果。这种说法,现代人大多不相信,所以社会才会这么错乱。但是,我们长期观察,时至今日,相信这一句话的,仍然有很大的成功机率。以吕布为鉴,是我们的建议。
 16.曹操错杀吕伯奢全家,对他有什么影响?

  司徒王允假装做寿,要大家设法去掉董卓。曹操说不需要大家费心,私下向王允索取七星宝刀,亲自到宰相府杀董卓。正好董卓想睡午觉,曹操心想良机不可失。把宝刀拿出来,不料被董卓看到,赶快说要献刀。谋杀不成,逃出城外,想潜回故乡谯郡,再做打算。沿途幸遇中牟县令陈宫,认为曹操是忠义之士,愿意弃官陪同逃走。到了成皋地方,路过曹操父亲结拜兄弟吕伯奢的家门。曹操看天色已晚,便同陈宫一起借住吕家。吕伯奢说朝廷到处悬挂文书,要捉拿曹操。并说曹操父亲已离开家乡,到他处暂避。很高兴留两人住下,向陈宫说家中没有好酒,要出去买酒回来,便匆匆骑着驴子出去。

  曹操和陈宫疲累不堪,躺在床上休息。忽然听到庄后有磨刀的声音,引起曹操的怀疑。认为吕伯奢不是至亲,很可能出卖他。为求安全起见,与陈宫联手将吕家男女八口,全都杀死。这才发现厨房内有一只猪被捆缚着,吕家是为了杀猪请客才磨刀。陈宫说:曹操疑心太重,误杀这么多好人。两人逃出吕家,走不到两里路,看见吕伯奢驴鞍前悬着两瓶酒,手里还拿着果菜。问曹操为什么离去?曹操挥起剑来,把吕伯奢也杀死了。

  陈宫说刚才是误杀,现在却明知故犯,实在是大不义。曹操忽然冒出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狠话。固然心里十分痛快,却祸害终生。大家从此以不义之人来看待曹操。不管他多么礼贤下士,多么爱才如命,多少率性从事,都被这个不良形象,完全淹没掉。足证一句话可以兴邦也可能亡国,何况区区一个人?曹操一时痛快,换来无穷祸患。相信他事后想想,也会伤心后悔。我们从他后来的转变,不敢那么轻易说出狂妄的话,多少有一些节制,可以想见。
  隔不了几天,陈宫便心生害怕。认为这样狠心的人,必须把他杀掉。转念一想,自己为了国家的利益,才跟他逃走,杀之不义。于是连夜离开,投奔他处去了。

  曹操醒来,不见陈宫综影,也不敢久留。赶忙回到家乡,招募义勇,准备号召各地方派系,群起讨伐董卓。彼此以大义为旗帜,和董卓展开激烈的争战。

  吕伯奢全家惨遭杀害,其实是曹操多疑、残暴,而伯奢不够谨慎、不能设身处地多想想所造成的惨剧。吕伯奢把曹操收留下来,有东西吃就好了,何必杀猪还要出外买好酒?真的要去,也应该亲自告诉曹操,而不是告诉陈宫。自古以来,好人多半早死,原因即在自己问心无愧,便疏忽了防人之心,以致受到祸害。大家普遍认为老天不长眼睛,不知道保护好人,其实好人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天助己助者,凡事要自己小心,上天才可能保佑。吕伯奢一片好心,和警告曹操到处悬尝捕捉的气氛并不调和;要磨刀杀猪,也应该告诉曹操。因为他此时有如惊弓之鸟,怎么会不起疑心呢?曹操最大的错误,在误杀之后,竟然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话来。他如果改口说成“为了讨伐汉贼,此举攸关救国救民,实在是不得已。将来一定要提醒我年年隆重祭祀才好”,相信陈宫也不致不告而别。
  17.曹操杀害无辜,不仁不义,为什么还逃得掉?

  陈宫有感于曹操的忠义,自然放弃官职,陪同曹操一起逃亡。显秩序使他觉得曹操很值得钦敬,隐秩序则促使他做出这样的行为。现职官员,不把通辑在逃的犯人解送上级,显然是违法的事情。但是,隐隐约约有一种力量,让他放弃升官和奖赏,情愿相信曹操的话,随他而去。当他发现曹操多心,误杀吕家好人时。隐秩序提醒他,人处于万分惊恐中,难免做出过分的行动。虽然依法不合,却也多少有些无奈。后来明知故犯,狠心杀死吕伯奢。显秩序使陈宫大声喊出“知而故杀,大不义也”,同时让他产生“今日留之,必为后患”的念头。就在打算拔剑杀死曹操时,隐秩序给他一个不一样的想法:“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于是挟剑上马,弃曹操他往。隐秩序使他留下曹操,让他有机会散家财、募义兵,继续他的公义事业。同时促使自己离开,因为既然道不同,不可共事,当然要及早了断。

  世间的人,找不到十全十美的。好人会做错事,坏人有时也有好的表现。上天不立即处罚曹操,仍旧给他机会。便是一方面昭示世人,曹操是不仁不义的人;一方面则借重他的才能,来制止更多比曹操更坏的人。陈宫把曹操放掉,从某种角度来看,并没有错。说不定上天为了保护陈宫,才让曹操杀死吕伯奢。而吕家的遭到杀害,则是有助于世人对曹操的进一步认识。显秩序和隐秩序交互作用,目的都在促使人类社会日趋合理。可惜大多数人自以为是,并不理会隐秩序的用意。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10 13:2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7-11-4 20:13:55 | 只看该作者
18.李典、夏侯兄弟,为什么来投曹操?
  曹操吹起一个气球,上面写着“忠义”两个大字。又有孝廉卫弘的巨资相助,当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平阳乐进、山阳李典,沛国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以及曹仁、曹洪,个个武艺精通,忠勇好义,都陆续来投。四方八面,送来粮食衣物,不计其数。可见当时社会,大家对忠义的热爱。曹操打出这样的旗号,自然热销。

  当时资讯不容易流通,曹操杀害吕伯奢家人的事情,大家还不知道。只看到他杀董卓不成,冒险逃回家乡,募集义勇军的光辉面。对他的忠义旗帜,并无怀疑。大多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且但看表面,难以深入。广告做得好,不一定真实。然而盲目相信的人很多,所以仍然有效。广告是显秩序,大家各有不同的隐秩序,因此反应不大一样。武艺高强的人,大多宁愿相信曹操的忠义是真的,才有机会完成自己的美梦。譬如李典,这一辈子只能活到36岁,现在已经十多岁了,能不抓住机会,赶紧响应吗?夏侯惇自小习武,14岁时拜师。有人辱骂他的老师,他愤而杀之,因此逃亡在外,自然不肯放过这样的良机。何况曹操原本也姓夏侯,彼此本是一家人,所以夏侯渊也跟着来了。曹仁、曹洪更不用说,彼此都姓曹,各引兵千余而来。

  一个气球,打入很多气体之后,格外光彩美观,飞起来也更引人注目。曹操乘机行文各界,晓以大义。袁绍、袁术、公孙瓒原本就认识,当然很捧场。隐秩序让曹操逃得掉,犯死罪而不加以处死,有它的道理。

  19.曹操为什么推举袁绍担任盟主?

  曹操的气球,打的是忠义的名牌。大家深恐远离这一块招牌,便会被活化成反忠义,所以前来响应的各路人马,无不争先恐后,热烈参与。既然组成联合阵线,当然需要盟主,以别于乌合之众。大家聚集在一起,总该有人担任这一个职务,来统一步调,指挥全体的行动,并做出必要的决策。曹操那时刺杀董卓未成,只剩下这一条路可走,那里敢自告奋勇,要担任盟主?就算真的有意,大家也不会赞成。因为在场的人物,论年资、论势力、论身份,都轮不到曹操。他提名袁绍,说他是汉朝名将的后裔,应该担任盟主。袁绍当然很高兴,打从心里喜欢当这个盟主。但是,按照道理,依据惯例,他都必须再三推辞,表示礼让。大家都认为非他莫属,这才勉强答应。当众宣示“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接着指派袁术总督粮草,长沙太守孙坚自愿担任先锋,杀向汜水关而去。

  现代的选举方式,产生很多弊端和笑话。若是和中国古代的推举方式相比较,其实更为方便而有效。不致由于选举而造成派系,又能在和谐中产生领袖。大家都有面子,岂不是更好?如果加上良好的配套,应该可以成为现代选举的另一种方式,值得大家考虑和运用。

  袁绍四世三公,出身世家。世家的意思,便是有势力的家庭。兄弟加起来,更有力。曹操是聪明人,知道自己不够份量,不敢妄想。却也明白顺水人情的重要性。反正袁绍一定当选,为什么不争取做一个提名的人?所以曹操不等其他的人发言,立即推举袁绍。

  袁绍如果不孚众望,大家就会另行推举他人。甚至于怀疑曹操虚情假意,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出面把他推举出来?当然,曹操心里有数,在场以袁绍最为适当,但是袁绍并不是理想的领导人。所以在袁绍宣誓就职之后,马上借着酒装疯的机会,向袁绍进言“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因为曹操和袁绍是老同事,深知袁绍为人矜骄自负,并无真才实学,不脱富家子弟的习气。他在何进要清除宦官,不被何太后同意的时候,建议何进召董卓入朝那一件事情,就做得十分不妥当。没有合适的人才,选举、推举都一样没有效果。百般无奈,也只好推举袁绍,至少在袁绍心中,可以占有更大的份量。将来有所建议,应该更加有利。果然大家热烈响应,可能也是别无选择。

  乌合之众,如果首领再有私人,加上缺乏实力,结果如何?实在可想而知。这一次大同盟,由袁绍担任盟主,已经看出没有什么作用。不过是各路人马,聚集在一起,使董卓更加猖狂,如此而已!也正因为这样,才会造成董卓的凄惨结局。所以说不论成败,都对破除董卓有很大的贡献。往往几次失败,把对手推到最高峰。让他居高而危,掉落下来,也是一种策略。

  曹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们一举一动,都有深切的用意。他们长处,是不放过任何机会,都要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地置,然后做出最有利的行动。
  20.关羽温酒斩华雄,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长沙太守孙坚,骁勇善战。又有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大名将助阵,所向无敌。和董卓对阵时,华雄不待吕布出战,便自告奋勇,要斩众诸侯的首级。果然把祖茂一刀砍于马下,使孙坚吃了败仗。袁术部将俞涉、冀州牧韩馥的部将潘凤,也接连为华雄所斩。袁绍感叹上将颜良、文丑不在眼前,正愁没有人可以应战。关羽从刘备背后跳出来,大声说:“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袁绍不认识关羽,急问这是什么人?听说是刘备的马弓手,袁术立即表示反对。斥责马弓手凭什么乱说话,下令把他打出。曹操忍不住替关羽求情,关羽也当众立下重誓:“如不胜,请斩某头!”曹操赶快叫人端来热酒一杯,请关羽饮了再出战。关羽飞身上马,转眼间就提着华雄的首级返回帐内。曹操把酒奉给关羽时,发觉酒还是温的,因此传为惊人的神勇。

  这一段故事,和正史记载的有很大出入。依据史料,当孙坚讨伐董卓时,董卓派遣吕布和胡轸迎战。由于吕、胡两人意见不合,致使军中不战自乱。华雄原本是董卓大军的都督,也为孙坚所斩,和关羽并没有关系。

  《三国演义》编出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至少有下述三个用意。我们分别说明如下,以供参考:

  (1)关羽和刘备、张飞三人,当年在董卓打败仗的时候,救了董卓一命。董卓问三人现居什么职位,听到都是没有官职的白身,便表现出十分轻视的态度。现在袁绍和董卓打仗,袁术听说关羽是刘备帐下的马弓手,也喝声斥责,要把关羽赶出去。可见董卓和袁绍、袁术,都是官僚气息十足,双方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两大阵营,口口声声是为国为民,实际上可以说都是为了私利。我们常说现代人势利眼,用金钱地位来分高低。实际上这种风气,自古就已经形成。张飞当年气得要杀董卓,如今趁关羽大胜回营,又高声大叫杀入关去,活拿董卓。不过都是空口说白话,因为没有占到适当的位置,所以说了等于白说。不是被劝阻,便是受到一番责骂。

  (2)曹操从来没有见过关羽,却听说刘、关、张三兄弟打败过黄巾军的事情。看见袁术大怒,赶快出面制止,说“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还是不放心,深怕派马弓手出战,为华雄所笑。曹操接着说:“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这才结束这一场纷争,由关羽出马。曹操爱惜人才,提供人才表现的雅量,于此表露无遗。论气度,有时候曹操还是表现得不错。可惜有很多地方,却又过分喜欢玩弄权谋,给造成大家非常不好的印象,怪不得别人。

  (3)关羽如果没有势力,贸然出战华雄,同样被华雄斩于马下,后面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关羽真正有实力,若是始终得不到表现的机会,也不过空有一身本领,却没有用武的余地。让他在袁绍阵营危急的紧要关头,好好表现一下,用华雄的勇冠三军,来凸显关羽的实力,为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想起关羽,便觉得武艺高超,无人可比。所以后来关羽兵败被困,大家都认为不敢相信,怎么可能一下子可怜到那样的地步。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10 13:2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7-11-5 17:31:12 | 只看该作者
曾仕强新书《剖析三国》9

  21.三英战吕布,有什么重要的启示?

  董卓自从吕布来投,先后说过几次“吾无忧矣”这样的话。吕布也真的表现得不错,只要有他在场,好像没有人敢挑衅。这一次面对各地盟军,吕布一战把河内名将方悦刺于马下。使得曹操也不得不赞叹吕布英勇无敌,建议由十八路诸侯共商良策。只有擒了吕布,董卓才容易诛灭。似乎吕布不除,难以打跨董卓。

  张飞一向看不起吕布这种不忠不义的人,除了自己的亲身父亲之外,居然连拜两个异姓父亲。到底是姓吕、姓丁,还是姓董?令人搞不清楚,干脆叫他三姓家奴。他看到吕布骑着赤兔马,举起画戟向公孙瓒后心刺去。马上飞马向前,大叫“燕人张飞在此”!和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关云长舞起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两个打一个,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备举双股剑,也来助战。三英战吕布,使各路人马,都看呆了。吕布虚刺一战,赶快收兵。

  三英战吕布和关羽温酒斩华雄比较起来,衬托出吕布果然英勇。张飞打不过,关羽加入夹杀,刘备也赶过来帮忙,终于迫使吕布收兵。可见单打独斗,实在不如三人同心合力。吕布败退,使我们明白,再英勇也可能寡不敌众。刘、关、张三人合力得胜,也让我们心中有数。桃园三结义必须表现在真实的行动上,才有效果。这三人从此形影不离,彼此交心。吕布的出现,造成三英战吕布的场面。对刘、关、张三人,实在有很重要的刺激效应。从这个层面看来,三人还应该感谢吕布才是。

  22.孙坚为什么为玉玺发重誓?

  正史记载孙坚英勇无比,讨伐董卓时,自愿担任先锋。上将华雄,也是孙坚所斩。董卓以为孙坚也和吕布一样,有勇无谋。特派爱将李催,前来提亲,希望能够动摇孙坚的斗志。李催说:“丞相所敬者,惟将军耳。今特使催来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孙坚大怒,严厉加以拒绝。董卓为了避开孙坚,决定迁都长安。孙坚的战功,引起袁绍的不安,故意不发给军粮,使其难以顺利进军。孙坚飞奔洛阳时,遥望大焰冲天,并无鸡犬人烟,赶快发兵救火。无意中获得玉玺,方圆四寸,上面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袁绍得知,要他赶快缴出来,免自生祸。孙坚对天发誓说:“吾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然后拔寨离洛阳而去。路过荆州,刺史刘表已得袁绍通知,引兵截住去路。要孙坚留下国玺,才放他过去。孙坚再度发誓:“吾若有此物,死于刀箭之下!”

  想不到不久之后,孙坚为了报刘表断路之仇,与袁术相约共击刘表,作战中竟然死于乱箭之中,只活了三十七岁。我们不迷信,却不认为可以胡乱发重誓。因为心想事成,所以发誓有时真的相当有效。孙坚可以否认,但是不必发这样的重誓。如果说为了取信于人,才发重誓,那更是自欺欺人。不用说袁绍不相信,刘表也不会相信。没有就是没有,信不信由他,何必发重誓来约束自己?万一成谶,岂不是自己祸害?幸好孙策年轻有志气,继承孙坚的志业,并且善用玉玺,否则实在很不值得。

23.赵云看上刘备,是不是善于择主呢?

  赵云字子龙,常山郡真定县人。原本在袁绍军中,因见袁绍并无忠君救民之心,所以投向北平太守公孙瓒。当时袁绍的地盘和势力,都远比公孙瓒为大。公孙瓒颇不放心,竟然询问为什么弃大就小,前来归顺?弄得赵云相当不满。但是,他对军令从来不曾违误。每次出战,都是威风凛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十分英勇。

  不久,刘备奉徐州牧陶谦之命,前来援助公孙瓒。在战争中结织赵云,彼此互相敬重,愈来愈投缘。

  由于董卓假传天子旨意,要袁绍与公孙瓒和解。公孙瓒趁机表荐刘备为平原相,即日上任。刘备与赵云分别时,执手垂泪,双方都十分难过。赵云感叹说:“过去误认公孙瓒为英雄,现在才知道来和袁绍一样。”刘备劝他暂时委屈,将来一定能够重新相聚的。

  吕布跳槽,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赵云弃袁绍投公孙瓒,如今又有意追随刘备。两人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如今又有意追随刘备。相信大家非常明白,吕布为利跳槽,完全没有忠义的考虑,为大家所不齿。赵云则是良禽择木而栖,慎重选择自己愿意全心全力奉献的明主,当然是正确的。

  然而,一辈子都在选择明主,也很不妥当。我们建议趁着年轻,要用心善择明主,然后全心投入。年轻稍长,便应该专心一意,不再跳槽。若是一而再、再而三都找不到明主。表示自己的眼光不行,机运欠佳。这时候不如归隐,反而有助于提升自我。否则不要担任重要职务,糊口便是。再跳槽只有坏了自己名声,并无多大好处。

24.王允巧使美人计,为什么这么有效?

  貂蝉这位《三国演义》中的绝色美女,并没有在正史上出现过。《三国志》的记载,只说过吕布和董卓的侍婢私通,害怕败露,心里非常不安。司徒王允和吕布是同乡,知道了这件事情,便趁机晓以大义,要他做内应,除掉董卓。吕布说:“怎奈我和他有了父子关系。”王允说:“君自姓吕,本来就不是骨肉,有什么关系!”

  董卓的侍婢是不是叫做貂蝉?有没有这么出色?谁也不知道。我们只看到王允把他府中的歌伎貂蝉,分别许嫁给吕布,上献于董卓。两人都是好色之徒,十分高兴。貂蝉不但长得美丽,而且聪明机警。王允交代她“于中取便,谋间他父子反颜,令布杀卓”,她以一个柔弱女子,果然“自有道理”,完成了重大的危险任务。

  王允先把貂蝉许配给吕布,再设法奉献给董卓。充分利用吕布和董卓之间的既亲近又怀疑的矛盾,把时间安排得非常巧妙,可以说费尽心机,绞尽脑汁。

  这个美人计,带给我们三大启示:

  (1)堂堂男子汉,一向自认为大丈夫的朝廷大臣,拿董卓一点办法也没有。到头来还需要借着一个弱女子的机智和冒险,来完成这么艰巨的大事。可见至强至弱,男人至刚至强,有时候反面最弱也最无力。而至柔至刚,女人平素十分柔弱,真正表现起来,有时候比男人还要刚强。貂蝉只身周旋在两个大男人之间,随时有被杀的危险,竟然能够来往自如,取得双方面的信任与同情,恐怕不是单凭男子气概,口口声声大丈夫的人所能够做得到的。男女性质不同,却各有特例,不可不慎。特别是大男人,最容易败在小女子手上。让我们想起,许多成功的女强人,同样也败在小男人的手里。

  (2)国家大事,一向是男人的专利。不许女人参与,几乎已成惯例。如今满朝文武,不都是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弄得毫无办法?董卓的专横,加上吕布的勇猛,便能够掌握全局?这是什么道理?就是因为忠义之士太少,大多占不到地盘。而占有地位的人,又由于既得利益不愿意放弃,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借口,表现得不忠不义。可见当国家大事还要委任给弱女子的时候,已经是积弊已久,忠良在野的凄惨局面了。

  (3)食色性也,道学先生都这样说,何况董卓、吕布这些修养不好,品德欠佳却又得到机会、占好地盘的男人?学贯中西的学者辜鸿铭主张男人像一把茶壶,要配四个茶杯,也就是娶四个女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10 13:2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7-11-5 17:33:25 | 只看该作者
曾仕强新书《剖析三国》10  
                                         
25.董卓被杀在受禅台前,是什么道理?

  挟天子以令天下,董卓立陈留王为献帝,自立为相国,携剑上殿。虽然没有皇帝的名份,却每夜入宫,夜宿龙床,实际上拥有皇帝的权威。如果他明白逆取顺守的道理,从此改头换面,接受李儒的劝说,擢用名流,好好把朝政治理好,使朝廷安定下来,很可能逐渐改变大家的观感,未常不是当时作乱中的一件好事。

  但是,以董卓的性格和为人,断断不可能如此。一个人想要逆取顺守,必须要有高度的的悟性和毅力。董卓根本没有这样的素养,一心一意,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为了迁都避难,竟然捉拿洛阳富户达数千家,妄如反臣逆党污名,便杀人掠夺财产。放火燃烧宗庙宫府及百姓房屋,劫持天子后妃,到长安去建立新都。

  王允看透董卓的为人和野心,一方面巧施美人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一方面密情李肃,向董卓报告王司徒已命人构筑受禅台,陪同董卓前往受禅。董卓信以为真,当然兴奋得连九十高龄老母亲的劝告也听不进去。一路上有很多警讯,都是不祥的预兆,也都只听信李肃的报喜不报忧。到了受禅台,远远看见王允等人,手中各持宝剑立于殿前,这才惊恐地问:“为什么持剑?”已经来不及了,吕布一戟直刺咽喉,李肃接着割下首级。一场皇帝梦,醒来的时候已经尸首分离。换来大众的欢呼,落得千古的骂名,果然是自作自受。

  董卓的结局,使曹操终其一生,不敢篡位,后代有逆取的,如果以董卓为戒,最好早日顺守,以免遭殃!

  26.吕布为什么杀李儒?蔡邕为什么哭董卓?
  一个人做坏事,坏不到那里去。有人帮凶,那就倍加厉害,事态严重。李儒是董卓的谋士,由于足智多谋,给董卓出了很多坏主意,甚得董卓的常识。董卓的所有动听借口,几乎都是李儒想出来的。吕布跟在旁边,当然十分明了。李儒劝董卓不必为貂蝉而失去吕布,这一段吕布并不知悉。吕布在受禅台前,刺杀董卓后,从怀中拿出诏书,大呼“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然而话刚说完,马上想起李儒。其余不问,显然不包括李儒。这时候李儒的家奴,已经将李儒绑缚来献。王允下令斩首,杀了这个罪大恶极的帮凶,大快人心。

  蔡邕原本任职议郎,由于把大青蛇和雌鸡变成雄的,解释为妇女干政得罪了宦官曹节,这才辞官回归故里。后来董卓专权,又把他找回来。居于这种知遇之恩,听到董卓被刺,尸体弃于闹市,百姓经过那里,莫不手掷其头,足踏其尸。独有蔡邕一人,伏在尸体上大哭。王允骂他身为汉臣,反为贼而哭,岂有此理?蔡邕说自己颇知大义,不致背国而向董卓示好。只是一时想起往事,不觉哭了起来。大家为他求情,王允也不答应,一定要处死蔡邕。还说当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能把他留下来乱写历史。看来他是害怕蔡邕记他一笔,才下此决心。蔡邕和王允,都是公私分不清楚,混淆在一起。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错乱,以致因私害公,最后难免害自己。蔡邕若是不再复职,也不会遭受迫害。乱世不一定要出头,能隐即隐,也不失为一种安全的方式。


  27.李肃、王允有功,为什么也会被杀?

  我们所说的秩序,实际上就是宇宙赖以生存的自然秩序。往昔大多以上天、老天、神明来表示,后来老子定名为常道,而把显秩序称为非常道。中华民族最喜欢明道、求道和行道,对于得道高人,更是衷心敬佩。

  李肃在当时的表现,依显秩序来看,当然有功。他劝降吕布,又折箭为盟,与王允同心杀董卓。但是从隐秩序来看,李肃劝人不忠不义,则是很大的罪恶。如果不是他以同乡的身份,加上赤兔马的诱惑,吕布很可能不会杀丁原。董卓害怕吕布,也可能自我节制,不致如些横行霸道。所以李肃的罪行,可以说十分恶劣。

  蔡邕本来罢官返回故里,李儒举荐他时,并不愿意再度任职。由于董卓威胁他,如果不服从命令,便要灭族。这才不得不受召入朝,拜为待中。从显秩序看,伏在董卓尸体上大声痛哭,固然不应该。但依隐秩序而言,有感于知遇之恩,理应如此,何况他自知罪大,请大家原谅。王允并不答应,把他处死。又认为李催、郭记、张济、樊稠四人,大力帮助董卓,也必须受死。逼得他们和牛辅合力对抗吕布。因此王允罪大,必须受到报应。吕布有勇无谋,与牛辅作战时,令李肃先行抵挡。牛辅败下阵去,却趁李肃不备,前来劫寨。李肃败走三十余里,折军大半。吕布大怒之下,把他斩首,并悬其头颅于军门。李催等人入城,向献帝控告王允谋杀董卓,一定要逮到王允才能退去。献帝不忍,王允却自己从宣平门楼上跳下来,为李催、郭记所杀。

  就以上这几个人来看,董卓专横残暴,杀人无数,最后惨死于吕布的戟下。吕布勇猛而不讲忠义,亲手杀死前后两位义父,终于被曹操缢死。李肃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劝告吕布投奔董卓,为虎作伥,结果为吕布所斩。王允杀董卓,是居于一片爱国的热忱。但是杀蔡邕,就非常不合理。一定要把同情董卓的人,一网打尽,更是马日磾所说的:“王允其无后乎!”蔡邕哭董卓,固然是不识时务,而且也得不到大家的支持。然而王允因此面缢死蔡邕,未免也不近人情。又说大赦天下,就是不放过李催、郭记、张济和樊稠,同样是逼迫这些人造反。而王允自己,也被这些人所杀,并且连累王允宗族老幼,尽行杀害。岂不是现世因果,一报还一报呢?

  我们的意思,并不是杀人者死,一定要被杀。而是杀人的动机,至关重要。只能够为除暴安良而动手,并且要合理合法,才是正当的行为。若是为私仇而杀人,为自己的利益而动武,那就是蓄意、恶意的杀人,一定会得到被杀的报应。这并不是迷信,而是自作自受的宇宙规律,就好像驾驶汽车的人,必须遵守的行车规律一样,无人能够例外。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如果连其他车道的车辆不至于横向冲过来的信心都没有,请问如何开车?善有善报,而恶有恶报,若是单纯地看成迷信,并没有什么价值。把它当做警戒,视同自然规律,促使自己多行善不作恶,那才是真正的用意。宇宙间的功和过,是不能够彼此互抵的。功必须赏,而过世一定要罚。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值得我们体会。隐秩序在这方面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这些道理。

28.马家军为什么举义勤王?

  董卓死后,李催、郭记、张济和樊稠逃到陕西,求赦不成,聚众十余万,杀奔长安而来。与董卓女婿牛辅合兵,杀王允,并欲杀献帝。后由李郭张樊四人,各自书写职衔,逼献帝加封。朝廷官员,也由李郭两人升降。他们和董卓一样,掌大权,残虐百姓,献帝无能为力。

  西凉太守马胜,并州刺史韩遂,受献帝诏,前来声讨四人。马胜之子马超,当时才17岁,英勇敏捷。李催、郭记紧闭关防,并不迎战。将马家军内应马宇、种邵、刘范斩首。马胜见军粮已尽,内应又灭,只得退军。张济追赶马胜,樊稠引军赶韩遂。韩遂勒马向樊稠说:此来是为国家,彼此同乡,何必如此相逼?樊稠听罢,便收兵回寨,即引起李催的怀疑。设宴将樊稠杀死于席间,兵马拨由张济管领。李催、郭记战败马家军后,诸侯都不敢轻举妄动。不料青州黄巾又起,这才引出曹操,被朝廷加封为镇东将军,又有一番新的作为。

  举义勤王,原本是各地方势力,最乐于从事的。只要勤王成功,往往获得很大的利益。甚至于像董卓那样,产生取而代之的念头。这次马家军勤王,不但很快就败下阵来,而且使得其他诸侯,不敢贸然举义。对曹操来说,却是难逢的良机。一个人要起来,外在的环境十分重要。形势比人强,只要形势有利,自己又有实力,很容易顺势而起,称势而上。马家军勤王,成为曹操的有利形势。除了这是天意之外,还能怎么样解释?可见天意不但存在,而且活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塑造形势。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10 13:2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7-11-5 17:35:23 | 只看该作者
曾仕强新书《剖析三国》11                                          

  29.曹操的父亲为什么被杀?他如何报仇?

  袁绍领导无方,使曹操十分失望。他先在青州讨伐黄巾军,被朝廷加封为镇东将军。后在兖州招贤纳士,遇见荀彧,便说是我的子房。获得荀攸,则说他不是寻常的人。把郭嘉聘来,共论天下大事,又说助我成大业的,即为奉孝了。程昱、刘晔、满宠、吕虔、毛玠,都接踵而来。于禁、夏侯惇、典韦诸勇将,也相继来归。一时威镇山东,指派泰山太守应劭,前往琅琊郡,把父亲曹嵩,与其弟曹德,一家老少四十余人,随从百余人,车百余辆,到兖州相聚。经过徐州时,太守陶谦出境迎接,热诚款待。离开时也亲自欢送,并派兵护卫。

  这些护卫的军人,原本是黄巾余党。勉强降顺陶谦,并未得到好处。如今曹家辎重车辆无数,引起兵士贪念,趋着夜晚风雨未息,杀了曹嵩全家。曹操闻讯,痛恨陶谦纵兵杀害父亲家人,此仇不共戴天。起兵杀向徐州,所到之处,将百姓尽行屠杀,以雪父仇。

  按照天理循环的报应法则,曹操杀吕伯奢全家,召来兵士也杀曹父家人。但是曹操杀人时,毫不后悔,还说什么宁教我负人,不使人负我。如今自己父亲被杀,便要杀人报仇。对自己和别人,采取双重衡量标准,原本是人的常情。只是曹操做得太过分,令人难以接受。

  陶谦存心好曹操,就应该指派可靠的人,否则弄巧成拙,老百姓跟着倒霉。若是不迎不送,曹操就算不高兴,也不致痛恨到这种地步。可见讨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拍马屁要一下番功夫,不可有所轻忽。

  30.孔融为什么出兵救陶谦?又举动刘备?

  陶谦自知曹操兵多势大,难以抵挡。接受糜竺的建议,写信向孔融求救。孔融字文举,山东曲阜人,是孔子二十世孙,自小聪明敏捷,表现出奇异的才能。28岁时,便担任北海郡守,并且甚得民心。

  孔融与陶谦的交情深厚,但是要和曹操对抗,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想起刘备,于是委请太史慈代为致意。刘备很高兴孔融居然知道他,满口答应,向公孙瓒借兵前来支援。陶谦见刘备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十分欣赏。令糜竺取出徐州牌印,要让给刘备。表示自己年迈无能,情愿让贤。刘备惶恐地说明,此来完全是帮忙性质,绝无并吞的意思,否则皇天不佑!

  刘备向公孙瓒借兵时,公孙瓒问他与曹操无仇,为什么这样热心?刘备说孔融为义而帮助陶谦,自己既已口头承诺,便不敢失信。为信为义,岂能夺人城池?

  陶谦再三谦让,刘备就是不肯接受。我们不妨以小人之心,来度刘备的君子之腹。他不是一直想创业吗?如今现成的地盘居然不要,是不是由于曹操想要,他才不敢要?因为就算答应下来,曹操也会转移目标,绝不放过刘备。这样一来,岂不是白要?还会增加麻烦。心里再想要,也应该以不要为上策。不要,才不致乱要。不要权利,只尽义务,使刘备的声望大为提高。他写信给曹操劝和,曹操当然听不进去。大骂刘备何人,也敢如此劝我?不料吕布受到陈宫的劝说,攻打曹操的大本营兖州。曹操觉得情势不妙,听郭嘉的话,卖个顺水人情给刘备,曹兵退去。

  陶谦更加敬重刘备。请来好几位见证人,推刘备上座,一定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说:“孔融邀我共救徐州,是为了正义。如今无缘无故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刘备为无义之人呀?”

  糜竺、陈登是陶谦的左右手,同声劝刘备不要推辞,表明陶谦是出于真心真意。孔融也说“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刘备坚持不肯接受,只答应屯兵小沛,以保徐州。张飞对刘备说:“又不是我强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让,何必苦苦推辞?”

  张飞的话,当然颇有道理。三兄弟辛苦奔走,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寻找一个根据地,然后逐渐求发展?如今难得的机会,为什么要放弃?想不到刘备严厉地说:“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刘备不好意思对其他人士说出这样重话,借着张飞小弟的自家人有话直说,表白自己的真诚心态。如果是假的,那就是十足的伪君子,比曹操这样的真小人还不如。倘若是真的,便非常了不起,值得我们尊敬。是真是假?必须再往后看才清楚。

  不久陶谦病危,要刘备可怜汉家城池,接受徐州牌印,并且推荐孙乾、糜竺相助。刘备始终不肯,陶谦以手指心而死。刘备不得已暂管,后来又让给吕布,自己仍然屯兵小沛。换来吕布的辕门射戟,把袁术派来的大将纪灵弄得左右为难。但是吕布那里守得住徐州?到头来也是一场空。
  应该得到的东西,得到以后,还要守得住。若是守不住,得到还不是等于没有?刘备深明此理,所以三度谦让徐州。因此仁义之名,远播各地,实在收获最大。

  31.孔融和陈登,与刘备意气相投,为什么不合在一起?
  陈登字元龙,广陵人。他在陶谦处任职,却由于自视其高,看不起人。有时候客人来访,他不但不太说话,而且自己睡大床,让客人睡小床。但他对刘备另眼相看,说他雄姿卓出,有雄才大略。刘备也十分赏识他,赞叹元龙的文武胆略,大概只有古人才有。两人既相知甚深,又共同以匡复汉室为职志,竟然无缘合在一起。陈登不久归入曹操阵营,为广陵太守,诱攻吕布有功,又加封为伏波将军。39岁那一年,便亡故了。如果不是这么年轻就离开人世,说不定曹操会翻脸把他杀掉。

  同样是气球,彼此的性质并不相同。陈登和刘备,属性相近。如果聚集在一起,应该能够密切地配合。陈登和曹操,毕竟属性不同,相处久了,难受不生冲突。

  孔融也是如此,他是正直的人士,怎么应付得了曹操这样富于权谋的人呢?直言不讳,终会害死他自己。

  陈登和孔融,都是北方的知名人士。在刘备刚刚创业的时候,他们力劝刘备接受陶谦的徐州,对刘备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虽然刘备并没有获得徐州,却在世人的名目当中,争取到州牧这样的隐形地位。后来他取荆州、领益州牧,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便是受到这一次礼让徐州的哄抬。陈登和孔融极力赞成,给大家很深的印象。可惜他们两人,都不明白隐秩序的推波助澜,以致失之交臂,和刘备人各一方,而不能志同道合地聚集在一起。刘备当时庙很小,大概不敢请这么大的菩萨。推崇之至,却不敢开口,也是刘备错失良机主要原因。

32.孙策为什么以玉玺为典当,向袁术借兵?
  孙坚有四子,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孙坚从17岁起,到37岁英年早逝。这二十年间,独自创立基业,由于攻必克,战必胜,引起九州的重视。他不但是百战百胜的猛将,而且是角逐中原的青年政治家。

  孙策生得容貌秀美,性情豁达开朗,又善于用人。孙坚起兵找刘表报仇时,即随父出战。见父亲惨死在于乱箭之下,乃暂投袁术。其得袁术的喜受,曾说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孙策虽屡次战胜,却因不能继承父志,而痛恨自己。为了向袁术借兵,以图江东大业。便拿父亲藏匿的玉玺,典质为凭,向袁术借得兵三千,马五百匹。带领朱治、吕范、程普、黄盖、韩当诸将,途中又遇旧友周瑜,推荐二张。孙策亲往邀请,张昭、张纮应允相助。又设计收服太史慈,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

  袁术死后,孙策尽收江东属地,基业十分稳固。用一个没有实际作用的玉玺,换来这么大的基业。当初劝阻孙策,千万不要把玉玺交给袁术的人,想来也觉得十分不安。我们却不认为如此,因为这种重大的事,只有领袖自己才能够果敢做成决定。干部要获得信任,顶多不表示意见。最好不要擅自建议,就像李肃当年劝董卓放弃赤兔马,李儒劝告董卓把貂蝉赐给吕布那样,到头来自己都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干部表示不宜,上司裁定可行。将来后果如何?上司必须自行承担。其他事宜,部属当然要多做积极、具体、可行的建议,才算称职。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10 13:3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07-11-5 17:39:34 | 只看该作者
曾仕强新书《剖析三国》12

  33.袁术为什么对玉玺有这么大的兴趣?结果如何?
  凡是对玉玺产生很大兴趣的人,不过是由于此物素来被视为传国的宝物。秦始皇时,才雕琢成玺。上面几个大字,是李斯手笔。秦亡,子婴把玉玺献给汉高祖。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外出。回宫时失去了玉玺,归孙坚所有。孙策把它典当给袁术,袁术嘴巴上说:我不是要你的玉玺,实际上心中大喜,认为自己有当皇帝的命。不然,孙策怎么舍得拿出来呢?他在淮南,自认为地广粮多,如今有了孙策典质的玉玺,就想应天顺人,自立为皇帝。于是统领大军二十余万,分成七路,要攻取中原。不料被关羽大杀一阵,败回淮南。曹操乘机来攻,袁术大惊,赶忙渡过淮河。从此毫无起色,后来被刘备追杀,气得吐血斗余而死。玉玺被夺,送往许都献给曹操。一场空欢喜,经过不了多久,便烟消云散了。

  有些东西,对极少数人士,是宝贝。但是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根本就是祸害。袁术出身世家,四世三公,若是好好经营,本来就可称霸一方。孙策用玉玺来借兵时,袁术就有心从此不再归还。不过,他看到孙策扫平江南,上表申奏朝廷,一面结交曹操、一面向袁术索回玉玺的不同情势,也应该提高警觉,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把玉玺归还孙策。这样使曹操出兵打孙策,并把玉玺还给献帝。如果曹操据为已有,必成天下公敌。或者干脆将玉玺还给献帝,看看孙策怎样反应?也可以如约还给孙策,和他结成亲家,联合在一起,共拒曹操。可惜袁术和袁绍兄弟,终久外表体面,脑袋空空,想不出好计策来。

  34.孙策为什么一定要收服太史慈?效果如何?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当孔融紧急向刘备要求合力帮助陶谦抗拒曹操时,曾自告奋勇对刘备说:我不是孔融的亲戚,也不是同乡,只是为了分灾共患的义务。孔融感谢太史慈,使他的高义更为著名。

  杨州刺史刘繇,和太史慈同乡。孙策向袁术借到兵马,带领朱治、吕范、程普、黄盖、韩当,巧遇结拜兄弟周瑜,礼聘张昭与张纮,前来攻打刘繇。太史慈再度自告奋勇,愿为前部先锋。但是刘繇看他年轻,不敢重用,引起太史慈的不满。适逢孙策来到神亭。太史慈不顾一切,与孙策相斗,孙策刺着太史慈的马,取走太史慈项上的手戟,太史慈也取得孙策头上的铁盔。接着两家骑兵前来应援,才各自回营。孙策欣赏太史慈的英勇,和周瑜商量活捉的计策。太史慈被捕,孙策主即亲自为他解缚,握着太史慈的手说:“如果神亭相斗,你擒得我,会怎样处置?”太史慈回答:“那可不一定!”孙策邀他共同举事,他说先要把士卒聚合起来。两人约定次日中午相见,诸将不敢相信,孙策说太史慈是青州名士,以信义为先,绝对不会欺骗。太史慈果然如期回来,孙策大喜。大家对孙策的知人,非常敬佩,江东老百姓,都称他为孙郎。以仁义之师,征服江南。

  知人之明,是领导者十分重要的素养。孙策不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对待所有的人。但是,像太史慈这样的高义之士,值得孙策的用心和承担高度的风险性。因为太史慈今后对孙策的助力,实在是太重要了。


  35.敌人有时候也是救星,这是什么意思?

  公元197年,刘备第二次投靠吕布,驻军于小沛。听闻袁术指派大将纪灵率军三万来攻,赶紧向吕布求救,以策安全。吕布平时就想杀掉刘备,为什么不假借袁术的手,来完成自己的愿望呢?因为他心中有数,一旦袁术打败刘备,两军联合在一起,自己就被包围。所以才提出“营门射戟”的建议,吓走纪灵,解除刘备的重围。从这一个案例看来,袁术一方面是刘备的敌人,一方面也是刘备的救星。

  我们的常说,不要把敌人赶尽杀绝。留下一些敌人,自己才不致松懈下来。有时候敌人反而成为自己的救星,那就更加喜出望外。换名话说,一切全凭我们怎么想。把他当做敌人,好像真的十分狠恶;把他想象为救星,果真一下子有了转机,利用敌人来扭转自己的厄运。

  反过来说,吕布这一次辕门射戟,救了刘备。对吕布而言,完全没有好处。因为张飞随即夺取他的好马一百五十多匹。说是吕布夺刘备的徐州,以此回报。我们长期观察,敌人是不是救星,并非由敌人来决定,而是我们自己的品位修养所做出的反应。刘备以仁义为重,经常有化敌为友的收获。就算不一定变成友人,至少从某一方面来看,敌人已经成为救星。吕布则不然,自己不仁不义,别人不可能以仁义来回报。不但张飞夺他的马匹,将来刘备还会夺他的性命。就算这一次吕布不救刘备,对刘备也不致有更坏的影响。吕布做了这样的事情,结果也是不得好死。世道人心,终究有其道理。

36.刘备最不相信曹操,为什么投靠曹操?

  桃园三结义的任务,在匡复汉室,为朝廷做出贡献。所以先救董卓,后投公孙瓒。陶谦三让徐州,刘备也不敢要。现在董卓被刺,李催、郭记继掌大权,照样残虐百姓,控制朝廷。曹操请献帝驾幸许都,以皇帝名义下诏刘备,要他起兵讨伐袁术。刘备心知肚明,这不过是曹操的奸计。但是王命不可违,也只好遵办。

  不久,曹操表荐刘备豫州牧。为了攻打张绣,曹操还和刘备合作。刘备与吕布作战时,下邳为吕布所夺。兄弟三人失散,刘备匹马逃难。孙乾赶上来,劝告刘备暂投曹操,以图后计。刘备可能也认为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况眼前也没有更好的路可走。因此答应下来,一齐寻小路投许都。途中与曹操相见,说起失沛城,散二弟,陷妻小的惨状,曹操听了也为之泪下。后来三人重逢,一同居住在相府附近。曹操表奏刘备军功,引他面见献帝,被尊为皇叔,刘备的皇室身份,曾经备受督邮的怀疑,说他诈称皇亲。经过献帝确认皇叔之后,从此刘皇叔大名传遍各地。可见我们常说嫉恶如仇,并不是时时合适人,对人人可以这样的。刘备投曹操,说起来匪夷所思,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但是因此而获得不少好处,至少有和汉室最高当局互动的经验。这是刘备妥协性良好,所呈现的成果之一。人生在世,不能不和各式各样的人士打交道,良好的妥协性,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拓展。如果再加上重视伦理,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那就不怕没有机会。选择的弹性大些,机会自然增多。


  37.曹操自己违反纪律,为什么割发代首?

  为了讨伐张绣,曹操自统大军向南阳出发。当时正值麦已成熟,百姓不敢收割。曹操宣布大小将校,凡路过麦田,但有践踏者,一律斩首,以示爱民的好意。

    百姓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欢喜称颂。官军经过麦田时,也都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不敢违反曹操的规定。曹操自己也小心乘马而行,忽然田中飞出一只大鸠鸟,吓得马窜入了麦田中,践坏了一大块麦子。曹操马上呼叫随军的主薄,拟议自己践麦的罪过。主薄说:“丞相岂可议罪?”曹操说“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并抽出自己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赶紧救住。郭嘉说:“古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统帅大军,岂可自戕?”曹操沉吟了很久,说既然如此,姑且免死。便以剑割自己的头发,掷在地上,说以割发代替斩首。教人把头发传示三军说:“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谨守军令。后人议论这一事件,大多以曹操玩弄权术,不过用来欺瞒大众,并不是真的要自刎,也不是真要随军主薄按照军纪定罪。其实,这样的评论并不合理。难道主薄可以照规定治曹操的罪?难道大家果真睁大眼睛,看着曹操自刎而不加以救阻?不论曹操的心里怎么想?不管曹操其他的事情怎么样?我们都不应该就这件事来批评曹操。因为换成其他的人,大概也不可能照章定罪。最起码曹操表示了自己应该受罚,也愿意被定罪。总比不声不响,装成没事一样,甚至还要找借口,要好得多。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10 13:3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07-11-5 17:43:14 | 只看该作者
曾仕强新书《剖析三国》13

  38.吕布武艺高强,为什么死得那么可怜?

  《三国演义》众多人物之中,吕布是最可怜的一个。他拥有非常优越的条件,却落得最后像一条狗似地,向刘备乞求援手。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怀,却出乎意料地说出不利于吕布的话,更加令人觉得其可怜而不值得同情。

  曹操笑眯眯地看到猛虎一般的吕布,毫无抵抗地被押到帐下。他笑什么?笑当年曹操刺杀董卓,要不是顾虑吕布的英勇,老早已经成为朝中的重臣,用不着像现在这样辛苦。他笑什么?笑一向万夫莫敌的吕布,今天会怎么样收场?平日的威风,如今都哪里去了?

  吕布如果临死不惧,表现出大将的气概,绝不求饶,也许会打动曹操的心,留下来为自己所用。吕布并非这样,他向曹操求饶,要做曹操的副手。反而这更加提醒曹操,用吕布当副手的危险,乃下定决心要杀掉他。

  曹操喜欢借刀杀人,所以问刘备:你的看法怎么样?刘备何当不明白曹操的用意,但是想到吕布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毫无骨气、不顾廉耻,不由得说出内心的真话:“想想丁原、董卓的故事。”曹操借刘备的刀杀掉吕布,刘备也把握机会,再一次真诚表现。最可怜的还是吕布,至死没有自知之明,还在骂刘备忘恩负义。

  武艺高强,不能保证永远不被打败,盖世英雄,也可能四面楚歌。吕布得意的时候,不能把握一个义字,结果真的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被自己的部属绑成一团,曹操又下令把他缢死。怎么死并不重要,让后人耻笑,随着《三国演义》的流传,一直笑下去,才最可怜。

  39.吕布早死,有什么重要的启示?

  清代名臣曾国藩,认为军官必须具备五大条件: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贪图名利,第四要不畏苦难,而第五则是最根本的,要有忠义血性。他认为有了忠义血性,前面所说的四个条件,应该都能够做到。如果缺乏忠义血性,其余的恐怕都谈不上。

  吕布一生,具有很多令人羡慕的优点。武艺高强,号称天下无敌。手执方天画戟,坐骑日行千里的赤兔马,难怪有人这样形容:人中数吕布,马中数赤兔。可惜他所欠缺的,正是曾国藩所说的,最为根本的忠义血性。

  他本来是丁原的心腹,却因为董卓送他许多珍宝和赤兔马,便见利忘义,提着丁原的头去投奔董卓。后来又由于王允利用美人计,为了和董卓夺貂蝉而杀掉董卓。

  曹操求才若渴,也知道吕布是不可多得的猛将,却害怕丁原、董卓的故事,有一天会在自己的身上重演,所以下决心将吕布斩首。忠义之士固然厌恶不忠不义的小人,曹操本身不忠不义,竟然也害怕不忠不义的人。可见缺乏忠义血性的猛将,武艺高强反面成为重的累赘。

  吕布和关羽同样武艺高强,但是关羽受人敬重,就是因为具有强烈的忠义血性。吕布和曹操一样不忠不义,但是曹操有谋有略,又才堪治民。吕布却有勇无谋,不会善待部属。以致空有一身武艺,败在曹操的手下。

  我们并没有说吕布英年早逝,我们只说他早死,是因为他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只能够说他断送了自己。

  40.陈宫为什么不向曹操求情?他不是救过曹操吗?

  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个性刚直,有见义勇为的习惯。他原本想追随曹操,发现他假仁假义,立即离开。后来见吕布乃当世勇士,前往辅助。由于吕布有勇而无谋,又刚愎自用。对于陈宫的建议,经常不能接纳。

  他原任公职,由于救曹操,违反了显秩序,不敢再回头。现在找上吕布,虽然配合得不是很好,却也不能像对曹操那样,掉头就走。可见一个人的机会有限,一旦选择错误,便不应该一错再错,逼得自己无路可走。

  袁绍助曹操攻吕布时,陈宫劝吕布投向刘备。如果乘机脱离吕布,刘备也未必敢收留他。不得已陪着吕布,很不得志。袁术以娶媳妇为名,将吕布女儿当做人质,然后进攻刘备。吕布原先不肯答应,陈宫劝他趁各路诸侯尚未获得讯息之前,赶快送女儿成亲,陈登的父亲陈珪,提醒他这是袁术的诡计。吕布大惊,痛骂陈宫害我!陈宫认为徐州之祸,都由陈登父子而起。建议斩两人之头献袁术,吕布当然不肯接受。曹操斩掉吕布之后,徐晃把陈宫带来。曹操先问“公台别来无恙”?陈宫说吕布虽然无谋,但不像曹操那样诡诈奸险。曹操问他足智多谋,怎么搞成这个样子?陈宫回说吕布不听话,有什么办法?自己走下楼,伸颈就刑。曹操告诉左右:送公台的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不许怠慢。他既不回头,也不开口。有才能的人,若是得不到施展的机会,不如安份守已,过平安的日子。偏偏曹操逃亡,逃到他的手中。杀,不好。不杀,落得自己无路可走,真难!

  41.刘备在后园种菜,有什么用意?

  曹操对刘备早有戒心,知道迟早会成为劲敌。他为了笼络刘备,特别将其引见给汉献帝,叔侄见面,肯定了刘备的皇叔身份,还举荐他为左将军。他把刘备留在许昌,只是为了方便监视。他也十分欣赏刘备,所以不想马上除掉。

  刘备心中有数,特别吩咐关羽、张飞,必须格外小心。他自己在住所的后园,种起蔬菜,每天挑水、施肥、浇水,好像很有兴趣,弄得关羽、张飞都在埋怨这位大哥,是不是当了皇叔,又受到曹操的看重,便心满意足。除了种菜以外,什么都不想做了?当年的豪情壮志去那里去了?

  曹操听说刘备种菜,觉得很奇怪。派人把刘备请来,见面第一句话就问:“玄德,最近在家里干什么好事啊?”刘备的定力很好,并没有被曹操吓倒,曹操才不再怀疑,并表示请刘备来吃梅饮酒。刘备更是战战兢兢,小心地察颜观色,始终不敢相信曹操所说的话,随时提高警觉。

  喝着喝着,曹操忽然问刘备,当今哪些人是英雄?刘备故意说袁绍、袁术、孙策、刘表、刘璋,曹操逐一加以否定。刘备转答为问,反问曹操谁是英雄?想不到曹操的答案,竟然是你和我,就这两个人。刘备真的吓死了,以为曹操要下毒手,筷子都拿不住,掉落在上。要不是老天帮忙,打了一场雷,曹操很可能当天就他抓起来。

  由于脑海中有种菜的影子,加上刘备装成被雷吓坏的样子。曹操心中,暂时对刘备没有什么顾虑。刘备后来请求出兵徐州,曹操才会首肯,放虎归山。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10 13:3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07-11-5 17:46:54 | 只看该作者
曾仕强新书《剖析三国》14

  42.刘备逃离曹操,又投靠袁绍,这是为什么?

  刘备从曹操处得知公孙瓒为袁绍所破,全家都被火焚,悲痛不已。自己在曹操处,也不安宁。于是自请出征,要截击袁术。郭嘉、程昱劝告曹操,就算不杀刘备,也应该纵虎归山。急派许褚追回刘备,无效而返。

  袁术奢侈太过,情势日衰,把帝号让给袁绍,奉召到徐州,被刘备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他自己食不能下咽,吐血而死玉玺夺往许都,献给曹操。

  刘备留守徐州,唯恐曹操来攻,拜托郑玄修书向袁绍求救。袁绍说刘备攻灭袁术,原本不该相助,看在郑尚书面上,才出兵求援。命令书记陈琳,草拟曹操檄文。把曹操的种种劣行,张挂于各州郡关隘。

  曹操卧病在床,左右将此檄文传进,曹操闻知后,毛骨悚然,吓出一身冷汗,从床上一跃而起。一面派兵攻打刘备,自己则亲引大军,要直取袁绍。

  郭嘉认为袁绍性迟而多疑,谋士又互相妒忌,不必担心。建议先攻刘备,再作打算。曹操于是以二十万大军,分兵五路下徐州。打得刘备匹马落荒而逃,妻子俱陷,兄弟失散,只好不避羞惭,求袁绍收留。

  刘备投靠过公孙瓒、吕布、曹操,如今被迫又要投靠袁绍。长期的投靠生活,养成他高度的忍耐性,可以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并且愈挫愈勇,百折不挠。这对于他日后的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助益,忍辱功通常最难修炼,刘备先把这种最难的功夫修炼好。将来有如倒吃甘蔗,愈老愈香甜。我们不妨拭目以待,静观其变。

  43.关羽屯土山约三事,曹操为什么答应?

  徐州战败,刘、关、张三人失散。刘备、张飞各自奔命。关羽武艺高超,却为了保护两位皇嫂,不得不接受张辽的劝说,提出三个条件:(1)事汉不降曹;(2)皇嫂食汉禄;(3)一有刘备的下落,立即辞去。

  张辽字文远,先后追随丁原、何进、董卓和吕布,28岁才归附曹操,任中郎将,是曹操的重要将领。曹操杀吕布时,张辽也绑缚在场。他不但不求饶,反而恶言侮辱曹操,幸亏关羽下跪求情,刘备也说好话。曹操这才亲自解缚,请张辽上坐。张辽深受感动,终于归曹。

  有了这一段交情,张辽特来劝说,列举关羽三罪:(1)刘备生死不明,关羽战死,有违桃园盟誓;(2)刘备以家眷相托,弃之不义;(3)不思匡扶汉室,但求赴汤蹈火,不过匹夫之勇。关羽心动,才提出前面三种约定。

  张辽对关羽的第三条件,非常为难。不向曹操说明,便是不忠;若是直言相告,曹操必定不肯答应,非杀关羽不可,岂非对朋友不义?他公私分明,认为一定要据实报告,想不到曹操反而认为关羽的义气,令人敬佩。曹操的心里很明白,杀关羽或者不接受第三个条件,都会召来不义的坏名声。不如暂时接受,表示自己的胸襟和肚量非一般人所能比,然后将计就计,再做其他打算。关羽和曹操见面时,重提文远代禀三事。请曹操务必遵循。曹操也坦言:一定不失信。还大方地要关羽宽心,好好打听刘备的去处,义这个字,是任何人都不敢挑战的,那怕是不义之人,也不敢相信。
  我们姑且虚拟一下,关羽完全不理会张辽的劝说,无论如何要下山迎战,为忠义而死。结果呢?刘备和张飞也要接着战死,否则便违反桃园三结义的誓言。就算真的如此,实在并不高明,也没有太大的价值。反面引起不一样的怀疑,是不是为了自我标榜,不顾一切。唯求自己获得忠义的荣誉,好像太自私了。关羽当然不可能向曹操投降,却也不应该完全不顾虑刘备、张飞的立场。何况情况不明,尚未绝望到非死不可的地步。

  土山约三事,对当时的关羽,实在是最为合理的处置。令曹操哭笑不得,却又不能不装宽宏大量,表示愿意接受。曹操想尽办法,施厚恩以结其心。关羽只是礼貌性的反应,绝不动心。这是上天给曹操最好的讯息,如果能够借此自我反省,尽力改善。相信以曹操的实力,要做好乱世的治臣,应该并不困难。只要真心匡扶汉室,才德并重,不必终生劳累,便能够天下归心。

  可惜曹操当局者迷,表面上赞叹关羽。实际上不明白关羽的轻重,不过觉得没有面子而已。他不知道就凭关羽的忠义,足以把他比下去,造成很大的伤害。

  幸亏曹操爱用权谋,给关羽保住性命的机会。人必然会死,只是死有重于泰山,也可能轻于鸿毛。关羽这一次不死,有他的关键性指标作用。对刘备和曹操的汉贼不两立,带来很大的号召力量。对三国的第二阶段:诸葛亮下山,有奠定良好基础的功效。若是关羽战死,或归顺曹操,诸葛亮再有理想和能力,大概也不敢下山。很可能会终生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天下的情势,必然也随着改观。

  44.曹操为什么重赏关羽,效果如何?

  曹操的心思,不说我们也知道。一般人见利忘义,早已见怪不怪。利的范围很广,包括食、色、礼品、华屋、官位和礼遇。一不小心,立即陷入而难以自拔。

  使关羽和两位嫂嫂共处一室,是曹操的第一毒招。人言可畏,关羽一张嘴巴,难敌众人胡言乱语。他索性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让大家编造不了任何谣言。

  接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想让关羽肥了肚皮而错了脑袋。关羽吃是吃了,谢也谢了,嘴巴却丝毫不软,念头也完全没有改变。食物攻势,也不能奏效。

  送美女,关羽尽送入内门,令她们服侍两位嫂嫂。自己每三天一次,在内门外躬身施礼,问两位嫂嫂安好。必待两位嫂嫂问事完毕,才能退回,曹操叹服不已。送绫锦及金银器皿,关羽都送给两位嫂嫂收购。有一天,曹操看见关羽所穿绿锦战袍已旧,马上送来新的锦袍。关羽接受下来,穿在旧袍里面。曹操问他何必如此节俭?关羽回答不敢有了丞相的新袍,就忘了兄长的旧袍,曹操忍不住感叹:“真义士也!”心中实际上非常不悦。

  曹操最狠的一招,是把吕布骑过的赤兔马,送给关羽。果然打动关羽的心,再三拜谢,为的是一旦获知刘备下落,可以一日而见面矣!这使得曹操至为后悔。

  义高于利,曹操再三以各种厚利来诱惑,关羽始终不为所动。他还发出誓言,要立下功劳,回报曹操,然后才会离开。荀彧向曹操献计,不让他有立功的机会,看他如何开脱?曹操为了留下关羽,确实费尽了心机。

  45.关心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为的是什么?

  袁绍无实力却有野心,不接受田丰的谏阻,一定要出兵讨伐曹操。关羽获悉,自愿担任前锋。曹操怕他立功,不表同意。袁绍的先锋大将颜良连斩二将。徐晃出战,也败回阵来。曹操不得已,差人去请关羽。他料想刘备必在袁绍军中,若关羽斩杀颜良,袁绍怀疑刘备,非杀他不可。刘备一死,关羽不就留下来了!

  关羽果然神勇,手起一刀,便杀颜良于马下。袁绍获报,唤刀斧手推出刘备,便要问斩。幸亏河北名将文丑,愿为颜良报仇,并亲眼看看,是不是真的为关羽所杀?想不到与关羽交手不到三个回合,便被斩下马来。袁绍大怒,要斩刘备,刘备赶忙修书要关羽来归,才留下一命,书信尚未送去,那边关羽已知刘备在袁绍处。立即上书曹操,说明千里寻兄的坚定决心。

  关羽将曹操表奏朝廷所封汉寿亭侯的印信,悬挂在堂上;累次所赠的金银,一一封置库中,美女十人,悉留在内室。于是,带着原跟从人,护送两位嫂嫂,由北门而出。

  过五关斩六将,为的是各关卡守将,知道曹操敬重关羽,断无轻易让他离去的道理。因此揣摩上意,极力阻挡关羽离境。站在守关的立场,原属理所当然。关羽则遵守约定,立功再走。所以斩杀各将领,也毫不留情。他自叹“吾非欲沿途杀人,奈事不得已的。曹公知之,必以我为负恩之人矣”!其实曹操心中十分矛盾,否则大可以人情做到底,给关羽一道通行证。不过那么一来,关羽所欠的人情太大,将来如何回报,更加不易!


46.古城刘、关、张久别重逢,有什么重大的启示?

  衣带诏事件,使曹操提前东征刘备,小沛一战,三兄弟失散。刘备投奔袁绍,关羽土山约定三事,暂时和曹操回许昌。张飞原来是庄主,现在重操旧业,在古城安身。由于讯息不通,彼此失去联络,都不知去向。

  后来关羽听说刘备在河北,过五关斩六将,急着要和大哥见面。途中又知道张飞在古城,更是喜出望外。想不到张飞误会关羽投降曹操,非要杀他。刘备得到讯息,赶快设法赶来相会。于是古城刘、关、张久别重逢,悲喜交集,再一次证明桃园三结义的精神,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虽然力尽艰辛,却能够不违当年的誓言,三人同心。

  如果关羽投降曹操,获得曹操的赏试与重用,阵前斩杀颜良、文丑,朝廷封为寿亭侯,从此为曹操效命。请问:我们对桃园三结义有什么看法,是不是觉得当年关羽的动机,纯粹是自己犯罪在逃,想借刘、张的力量,为自己找到一条生路。而所有的理想,则完全是假的?

  刘备若是对关羽没有信心,不可能那么从容应对,很可能死于袁绍之手。于是关羽更有理由,一举消灭袁绍,用不着等到官渡大战,甚至因此而帮助曹操提前完成统一大业,老百姓也不必那么痛苦,忍受长年的战乱。但是,整部《三国演义》,势必改写,我们也不必读了。

  张飞具有独立经营的能力,在这一方面,并不需要刘备、关羽的助力,但他仍然再度慷慨捐献,把自己的力量,无私地奉献给结义兄弟。桃园三结义,因古城而加强彼此的信任,奠定了此后共同奋斗的坚定基础。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10 13:3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07-11-5 17:49:17 | 只看该作者
曾仕强新书《剖析三国》15

  47.孙策为什么和孙坚一样早死?高见如何?

  孙坚17岁时,便因追杀海盗,而名显于世。31岁成为三国时代,唯一出身平民的创业者。他曾劝张温依军法把董卓斩首,张温未能接受。在这二十年间,孙坚可以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引起全国的重视。但是投靠袁术,所托非人。加上忠直勇猛,常常喜欢单骑出游,在岘山为黄祖的军士所刺。一颗巨星忽然沉没,至为可惜。

  他的长子孙策,字伯符。十余岁便结交周瑜等好友,才气毅力,都有乃父的风范。袁术死后,孙策年纪轻轻,便已经尽收江东的属地。曹操十分妒忌,却也无可奈何。把侄女嫁给他的胞弟孙匡,又将孙策伯父孙文的女儿,聚进门来做曹彰的媳妇。他知道“孙策狮子那样雄猛,只能安抚。很唯和他争锋”。令人婉惜的是,不能记取父亲遭人暗算的教训。竟然父子同命,在廿六岁那一年,为许贡手下所刺。若非如此,相信三国的历史,也很可能大不相同。父子二人都是单骑轻出,猝不及了防。而且都死得那么年轻,实在是对自己太轻率了。一般人如此,已经够自重,不知道爱惜自己的性命。身为将帅,如此不接受部属的劝告和陪同,便只身遇刺,危及全军。是不是太不值得了?死得一点威严都没有。做为他的部属,也太没有安全感了领导者必须自重,因为众人的安危,都寄望在他的身上。他的性命,关系到全军的前途,绝对不能轻忽大意。要不是孙权治得长久,东吴的巩固和发展,恐怕不会如此顺利。

  48.孙权继承父兄事业,所遭遇的困难是什么?

  我们认为人生有三大幸运,分别为好父兄、好师长、好上司。孙权十八岁时,乘父兄的余荫,掌理江东大业。孙策临终时,向母亲禀报“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移赞孙权“举贤任能,使各人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完全是安慰和勉励的话。他心里何当不明白,这位弟弟并没有什么雄大略。因此特别交代“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又要求诸弟同心协力。当众宣布“宗族中敢有生异心者,众共诛之。骨肉为逆,不得入祖坟安葬”,以巩固领导中心。并且指示孙权继承大业的首要工作,便是尊重老臣,与父兄的老干部搞好关系。周瑜赶加回来吊祭,又举荐鲁肃又推荐诸葛瑾,劝孙权勿通袁绍,且顺曹操再行应变。

  这三们孙吴父子,以孙权较差。却因为形貌奇伟,骨格非常,又享高寿。终能守住江东大业,殊为不易。当时曹操闻知孙策已死,即要起兵下江南。幸亏张纮力劝。说乘人家办丧事而征伐之,并非义举。曹操于是奏封孙权为将军,结为外应。留张纮与张昭同理政事,以为顾雍丞相,因而威震江东,深得民心。他所遭遇的困难,无非是内总老臣倚老卖老,亲戚熟不拘礼,外部曹操和袁绍的虎视眈眈。由于他接受孙策的遗教。和诸臣的高明意见。很快便化解了。孙权的敬老尊贤美德,帮助他成就大业。他对老臣的忍耐力,对新的沟通力,都十分高明。只是他爱打鼠射虎的家传习惯。使许多老臣担心不已。张昭为此还厉声加以指责,还是很难改变。


  49.官渡大战曹操以寡胜众,大败袁绍,是什么道理?

  袁绍听说曹操封孙权为将军。十分愤怒。起兵七十余万,望官渡进发,要直捣许昌。曹操以七万军士,前往迎战。按理说双方军力十分悬殊,袁绍应该以众胜寡才对。却由于袁绍外表华丽,而决断力极差。谋士各有意见,袁绍则优柔寡断,造成决策阶属一片纷乱,而招致惨败。谋士沮授丧于曹操手中,田丰自刎于狱中,军马死亡殆尽。袁绍抱三子痛哭,口吐鲜血,还说是天丧我也,卧病不久,闻袁绍又败,大量吐血而死。

  我们常说主帅无能,累死三军。袁绍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他出身世家,自命不凡,却又学无术。表面上尊贤百士,并不能广纳众议,摆善而固执,缺乏自知之晨,地位愈高就愈加自以为是而害已害人。

  他的谋士很多,以沮授、田丰最为卓越。但是,不遇明主,非仅不能发挥所长。反而易招杀身之祸。因为看不见的那一只手。势必假借昏庸愚昧的主人,来杀死追随他的高明智囊。沮授居于地缘的关系,一出仕便在袁绍营中,偏偏又获得提升,在袁绍身边,实在是很大的不幸。田丰原本在朝廷为官,曾任侍御史。不满朝政混乱,辞职返乡。袁绍起义时,礼聘田丰。担任别驾职务,劝袁绍迎献帝,不获采纳。不知道再度辞官,或者沉默少言,仍然力劝袁绍不要与曹操决战。被袁绍关在牢中,袁绍大败,竟然以“吾不用誓言,果为其所笑”为由,逼田丰自杀,曹操以寡胜众,实际上是袁绍自己打败自己。曹操与袁绍都不是心存汉室的人,同质性很高。那一只手,自然偏向曹操,使袁绍自乱而大败。

  50.袁绍生前不立继承人,引起内斗,后果如何?

  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次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官显甫,留在身迹。袁绍死时,谋士审配、逢纪立袁尚为大司马将军,领冀、青、幽、并四州牧。袁谭不服,引兵攻打袁尚。二人亲自交锋,袁谭大败。派人身曹操投降,曹操大喜。假意以女许婚,并自领冀州牧。袁谭打败袁尚后,要计回冀州。曹操大怒,写信解除婚约。并且后兵追击,不准袁谭再度求降。不久斩袁谭阵中,袁尚和袁熙,星夜奔往辽东,郭嘉向曹操进言,不必加兵。辽东必杀二袁,提头来献。果然不出所料,辽东太守公孙康,因袁绍常有拼吞辽东之心,怀疑二袁来此相投,终将夺鹊巢。待二袁来时,先埋伏刀斧手,于席间砍下两人的首级,用木匣装好。派人送到易州,来见曹操。

  没有家产的人,立不立继承人,根本无所谓。反正没有东西可以争,大家并不在乎由谁来继承?家产丰厚时,最好生前就立下继承人,预防后患。由三子平分,势力必然单落,灭低竞争力。所以旧制太多传给长子,以确保原有的势力。袁绍坐拥冀、青、幽、并四州,可谓庞大。三子又不是同母亲所生。难免增加冲突的可能性。袁绍是后妻刘氏所生,形貌后伟。甚为袁绍喜爱,所以留在身边,刘氏常催袁绍立袁尚为继承人,却以质长立幼,经常成为乱源。因此犹异未决,一再拖延。袁绍临终,刘氏逼迫袁绍立袁尚为嗣。这才引起兄弟相残,同归于尽的惨剧。慎选择班人,顺利交接,都是领导人生前应该办妥的大事,千万不能大意。

  51.郭嘉神算,自己却不幸早死,有什么启示?

  曹操的众多谋士当中,郭嘉是曹操最欣赏的一位。初次见面,畅谈天下大事时,像称赞为建立大业的好帮手。他是荀彧的同乡,原本在袁绍处。由于袁绍好谋而不能决断,所以辞别袁绍,随曹操征服吕布,从此所献计策,都十分有效。曹操也言听计从,尤其是列举袁绍的十败,与曹操的十胜,充满浓厚的马屁味道,更令曹操心满意足。远征沙漠时,因为水土不服,染病不起。于是留在易州养病,待曹操战胜单于,返回易州,郭嘉已死亡多日。曹操大哭,说“奉孝死,乃天丧吾也”。郭嘉当时只有卅八岁,令曹操十分伤悲。后来赤壁之役,曹操惨败,还捶胸大哭说:“袁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他认为倘若郭嘉在,在致有这样的失误。弄得多谋士,都默然自惭,不敢回话。

  郭嘉追随曹操十八年,却中年夭折。这是继关羽无论曹操如何厚待,坚持要离去之后,对曹操的重大警惕。告诉他品德不修,贤士终将离去,就算是十分投缘,那一史看不见的手,也将不会放过,让他病死途中。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便是诸葛亮快下山了。如果郭嘉依然健忘,而且神算无比,请问孔明会下山吗?下来和郭嘉恶斗,有什么意思?从这个角度看周瑜,应该有更深一层的体会,不服孔明,只好自己生气而死。

  关羽为核心的时期,即将转换为以孔明为重心。形势比人强,并不是人力完全可以控制的。尽人事以听天命,连孔子都这么想。曹操能不能如此,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11-10 13:3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06: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